接受学习

2024-06-25

接受学习(精选12篇)

接受学习 篇1

教育心理学根据知识内化途径的不同,把学习方式分为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两种。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问题或专题,在整合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多种途径,主动探寻与问题有关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反思,从而获得新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学习技能。而接受式学习则是教师对知识进行联系、比较,明确给学生讲授新知识,并做出概括和总结及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过程。接受式学习可以减少学生自我摸索知识的时间,提高知识的传播效率,有利于学生便捷、高效地掌握系统、严密的学科知识体系。探究式和接受式两者之间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

一、建构积极意义上的接受式学习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非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而传统意义上的接受式学习则更强调知识的灌输,把学生当做知识的容器,在课堂上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学习主动性差。所以,我们要建构积极意义上的接受式学习,即学生积极、主动地将教师所传授的语文知识同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联系起来,并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和规律,获取新知识,并在语文实践活动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迁移,提升自己的能力。

建构积极意义上的接受式学习,首先要求教师对教材作出准确的理解和深刻的剖析,然后把自己的理解系统地告知学生。以《背影》教学为例。如果任凭学生自行探究,就会出现有的课堂上学生提出“父亲是否违反交通规则”这种脱离文本的牛角尖性质疑的现象。大部分课堂则是围绕“父亲如同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怀着孩子”进行教学。教师如果能深入把握教材的话,就能感受到本篇文章真正打动读者的有两个亮点:(1)被感动到流下了眼泪;(2)当父亲回头,儿子唯恐被父亲看到,赶紧把眼泪擦干。这是一种偷偷地被感动,不让父亲知道的秘密感动。在这样的亲子之爱里,有着亲子矛盾:相爱,又不相沟通。只有让学生理解了这一层,才能真正把历史的经典和当代的家庭生活联系起来,才能唤醒学生的体验,重新领悟“爱得越深,矛盾越激烈”的日常经验。而这个层次的理解,显然不是学生的探究所能达到的,只有依靠教师的教,而且是系统化的教,才能把学生带到智慧的上层,才能让学生眼界大开,领悟文中的深刻内涵。

其次,要求教师的讲授具有科学性、思想性、逻辑性。所谓科学性、逻辑性,是指教师的讲授要概念准确,持论公允,论据充分,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遵循循序渐进的特点,重视学生的基础。比如,在文言文教学中,对于基本的文言词汇、特殊用法、特殊句式一定要讲透,要致力于培养学生解读文言文的基本能力。学生只有在对文章理解透彻的基础上,才能围绕问题,提出和形成假设。在进行诗歌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诵读体悟”,让学生在诵读中领略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王维的宁静淡泊等等。在进行现代文讲授时,可适当穿插写作技巧的训练。课堂不仅要追求诗意,也要追求科学、逻辑。在讲授时,教师不忘时时问自己一句:这样的安排、这样的要求、这样的方法有道理吗?

二、建构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式学习

在探究式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所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探究式学习中就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要精心设计探究问题,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出和生成问题是探究的起点。一般说来,教师设计的问题应具备目的性、适应性和新异性。目的性是指问题要针对教学目标而提出。教学目标是设计提问的方向、依据,也是问题的价值所在。适应性是指问题的难易程度要符合班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以保证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新异性是指问题的设计和表述具有新颖性、奇特性和能动性,使问题具有吸引学生的力量,让问题真正成为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位教师在讲授《道士塔》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探究问题:以撰写小论文的形式探究一个课题“王圆箓简史”。这样的探究问题是学生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因为有关王圆箓的资料几乎无法查证。而另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则设计了几个问题,让学生任选其一进行探究:“1.为何王道士这样的人竟然当上了莫高窟的掌门人?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2.你如何看待斯坦因的文化远征?3.作者在文中对道士塔这一文化现象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这三个问题的设计具有难度梯度,顾及了生态个体的差异,使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思维,而且问题设计具有吸引学生进行文本感悟的牵引力,从而避免了探究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有更大的思维空间,课堂也会因学生思维的碰撞而厚重。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怀疑被美国社会科学之父默顿称为“科学活动中最可贵的精神气质”。只有具有强烈的怀疑精神,才能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质疑精神主要表现为:不盲从权威,敢于对权威、教材、编者、教师提出质问和怀疑;不满足于现成的答案和说明,敢于自己主动探究未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怀疑批判精神。比如,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有关文言文的注释部分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如,《师说》中“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的“师”字,人教版的注释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学习”,苏教版的解释是“以道为师”,两者孰对孰错?“苟富贵,无相忘”中的“相”到底是作“互相”讲,还是作“偏指一方”讲?“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中的“抱子”究竟是“抱着孩子”,还是当“婴儿”讲?这些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让学生探究。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去理解字词的含义,比较前人解释的恰当性,让学生明白教材也有错误出现。而对于很多权威的解释,也要引导学生辩证分析。比如,对《劝学》一文的理解,教参认为本文是一篇讲授学习意义、态度、方法的文章。但如果我们重新阅读《劝学》全文,就可以发现“礼”是荀子论述的核心,学习只是“礼”的建设的基本途径。如果站在这样一个角度去看,我们会对《劝学》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学生只有不唯书,不唯师,勇于和善于质疑,敢于超越书本和教师,才能真正获得并提升探究问题的能力。

总之,要把问题作为探究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同时在发现问题过程中进一步推动对文本的体验和认知,积极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李莉.浅议语文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J].卫生职业教育,2007(12):54.

[2]陈武超.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有意义接受性学习[J].当代教育论坛,2008(9):56.

[3]孙绍振.直谏中学语文教学[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

[4]胡明道.“合作学习”教学理念及策略探讨[J].中学语文教学,2008(5):71.

[5]余文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四大支柱[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接受学习 篇2

关于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的教学反思

探究式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原理和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符合新课标所倡导的精神。但它也有耗时长效率低的缺点。在45分钟内,不可能组织太多的探究活动。一学期36个学时,更不可能堂堂课去探究,否则完不成教学任务。地理教师感觉课时紧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课堂活动太多,课时没办法按时完成。接受式学习虽有弊端,但效率高,尤其就;;实际而言,我们基本上是大班教学,需要接受式学习来使更多的学生在短时间内受益。因此高中课改不应排斥接受式学习。据了解,实验区课堂教学接受式教学多于探究式教学,探究式学习在课后更有用武之地,如地理必修1(人教版)中的问题研究:月球基地、市区与郊区气温的对比、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等,可以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现阶段,在我的课堂中接受式的学习还是有一定的应用,当然在适当的时候,选择合适的课题,探索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的.完美结合。

此外,教材提供的探究活动素材有限,而且有的操作性不强,很多时候需要教师自己设计探究问题,增加了备课的时间和难度。于是很多地方出现了“探究”在公开课、“接受学习”在平时的现象。要改变这种局面,既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学习提升业务水平,同时,也应有配套的探究素材库供老师们选择参考。这样才能确保探究式学习的真正落实,学生才有更多的动手动脑和学以致用的机会,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目前一线教师最需要的是有实际指导意义、可操作性强、适于大班制的地理活动素材及辅导资料。

行走在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之间 篇3

周玉仁教授也曾说过:“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各有其功能,两种形式不可偏废,切勿提倡一种而否定另一种。”因此,教学设计应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地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在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间找到平衡?笔者以六年级《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和思考。

一、课堂观察:找准两种方式的平衡

1.观察讲解:认识顶点、棱、面。

(1)(出示一个长方体饼干盒)它是什么形状的?关于长方体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2)(学生介绍后,教师讲解长方体顶点、棱、面的定义)下面我们就从顶点、棱、面这三个方面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从学生熟悉的实物入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采用接受学习方式,由教师讲解长方体顶点、面、棱的定义。因为这个概念是人为规定的,无需探究,直接讲解节约时间、易于理解,也为下面的探究腾出时间。】

2.验证猜想:探究面的特征。

(1)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是什么形状?怎样有序地数?

(2)猜一猜:面有什么特征?怎样验证?

【通过“数一数”,让学生感悟“有序”思维的方式。不是“摸一摸”“画一画”或“比一比”,而是“先猜想再验证”,由长方形的特征推理得出长方体的面的特征,让新的学习内容和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取得联系,学生自主思考的动力得以激发,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培养。以上两个学习过程,实现了以思维为核心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以自主构建为核心的探究学习的和谐统一。】

3.拼装推理:发现棱的特征。

(1)长方体有多少条棱?怎样数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2)(出示4根8cm长的蓝色小棒、6根5cm长的红色小棒、4根4cm长的白色小棒、12根3cm长的黄色小棒)搭一个长方体框架,想一想、选一选、拼一拼。

(3)通过拼装,你发现棱的特征了吗?

(4)你能用推理的方法证明棱的特征吗?

【小棒的长度、颜色、数量是有意识的预设,活动目的不是通过实物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是通过“想一想、选一选、拼一拼”的实践过程,让学生体验感悟颜色相同的小棒长度也相同,放在相对的位置才能拼装成一个长方体,从而探究出长方体棱的特征,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用长方形对边的特征加以推理验证,有利学生思维严谨性的培养。】

4.列举分类:迁移正方体的特征。

(1)罗列出用上面的小棒搭出的所有不同的长方体,可以分成几类?哪一类比较特殊?

(2)你能说说正方体的特征吗?

【让学生将自己的探究成果分类,发现其中“特殊”的一类,自然进入正方体的研究。正方体的特征迁移的过程,既是一个模仿、接受的过程,也是一个感悟、学习、创造的过程,是学生有意义地建构知识的过程。】

5.变化想象:感悟图形间的联系。

(1)把一个长方体的宽缩短,变成特殊的长方体(两个面是正方形);再把这个特殊的长方体的长缩短,变成正方体。

(2)把一个长方体的高缩短至零,变成长方形;再把这个长方形的宽逐渐缩短至零,变成一条线段;再把这条线段的长度缩短至零,变成一个点。

【课件动态演示长方体变成正方体的过程,让学生感知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联系;把长方体逐步变成长方形、线段、点,让学生感知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从而感悟图形中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二、教学反思:找到学生学习的需要

1.科学探究需要接受学习。

科学家从事科学探究,寻找事物的规律和本质,但探究过程中有接受的成分。同样,学生的探究学习也不可能与接受学习截然分开。探究有价值的问题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做出猜想、假设时,需要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掌握相关的原理和方法。探究必须与接受相结合,才能提高探究的有效性,探究学习才能成为科学探究,探究才有可能在课堂中存在,学生才能将探究进行到底。

2.接受学习需要渗透探究的思想。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渗透探究的思想,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当新知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建立起非人为、实质性、有机的联系时,就实现了有意义的建构,即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3.两种方式如何选择取决于学生的需求。

尽管在探究学习和接受学习中都有接受和探究成分的互相渗透,但两种学习方式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在对过程的感受和体验上,在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上,在对探究能力的培养上,探究学习优于接受学习;在对知识结构的理解上,在课堂上获得知识的效率上,接受学习优于探究学习。

总之,探究或接受都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针对学习内容、学生需求等具体情况,将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取得最佳的学习成效。■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小学数学‘双基教学’的当代理解和校本实践研究”(C-a/2011/02/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数学学习中的“批判接受” 篇4

但是,这种全部照抄照搬式的跟随型的训练法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机械的学习使一部分同学分不清f(x)=x2与f(t)=t2就是同一函数。在这种弊端困扰了我们很久以后,我们思考如何教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批判地接受知识呢?依据学生认知结构的变化,我们认为数学学习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输入阶段、相互作用阶段、操作阶段和输出阶段。

在输入阶段,关键是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得学生在心理产生学习新知识的需要。对于没有学习意向的人,外界的强制是不起作用的。因此,在第一阶段,教师所提供的新学习内容应当适合学生的能力、兴趣,激发他们内部的学习动机。

批判地接受指的是对于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不是全盘机械地生吞,而要使原有的知识结构与新的学习内容间发生作用。因为学生学习的数学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不一定能与新内容相吻合,可能新学习的内容是全新的一类。比如,初中代数中涉及到函数概念,是由变量引入的,而到了高中,就进入了一个更深地层次:由映射来引入函数,要求A->B这样的映射,要求B中所有元素在A中都有原象。这其中就需要学生联系好旧概念,理解新知识。简单地说,死背概念是没有用的,要从思维上真正理解映射,才真正接受函数的概念。这也就是相互作用阶段的两种最基本形式:同化和顺应。实际上,同化就是把新内容纳入到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种认知结构。从而扩大原有认知结构的过程。顺应就是如果不能使新内容同化到原有的一些知识结构中,就要改造原有的认知结构,以便使新内容能适应这个新概念,如要求判断一个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就要先学习等差数列的概念,在学习概念时,

要能够自己分析得出公差,证明出结论。

相互作用阶段处理得当,就能避免那种教师照本宣科式的讲述和那种“教科书上象是突然跑出一只兔子”似的解答,要让学生能动地接受。最终把知识完全转化成自己的东西,不拘泥于教师。不然,幼年的高斯何以在短暂的时间里就算出“1+2+3+4+5+6+…+100=5050”呢?

比如,一道三角部分的习题,条件很简单:已知三角形的三边是a,b,c,面积S,求证:

《解法一》是教师由余弦定理给出的,如下:

∴成立,且当且仅当,b=c时取等号。

这道题是结合了余弦定理和不等式讲授的,但学生如果只考虑这一种方法,无疑是桎梏了自己的思维,最好权当作没听过解题过程,重新建立起自己的思维,这样思维才会向纵深发展,还能想出至少两种以上的方法(强调自己独立思考或与同学交流),从而真正接受了新知识。但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新知识还是纳入旧体系的知识,都取决于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教师教学前首先要考虑学生知道些什么?究竟掌握到何种程度?再考虑到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能安排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确保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知识相互作用的顺利进行。

学生只有做到真正“批判地接受”新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才能做自己的老师。那时在数学的海洋中遨游,将会是畅通无阻,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不知还会诞生多少个华罗庚和陈景润。

摘要:针对数字学习中的“批判接受”进行了论述。

接受学习 篇5

尊敬的党支部:

这次的党课,我们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通过几次党课的学习,我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对党的性质的学习,让我更高深刻的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以前我对中国共产党具体是一个怎样的政党缺乏清楚、全面的认识,通过短短两个小时的学习,我对党的性质有了一个崭新的了解。

党的十六大通过的党章把党的性质概括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段话,从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党的根本宗旨等三个方面,阐明了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是由工人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的,但也并不等于说党只吸收工人出身的人入党,非工人阶级出身的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具备了党员条件,愿意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一样可以入党。

对于党的性质,我体会最深的是三个代表中的最后一条“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每个政党要稳固政权,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中国共产党代表的的的确确是人民的利益,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原则。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无数的共产党人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抛头颅、撒热血。无论是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无数的共产党人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甘愿牺牲自己的一切。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青春只有在为祖国和人民真诚奉献中才能更加绚丽多彩,人生只有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才能闪闪发光。身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时时刻刻想着为人民,为周围同学服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对党的事业的忠诚。

首先就是要讲学习,讲学习是讲政治的前提,只有不断地加强学习才能在政治上保持清醒的头脑,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身先士卒,做出表率。一个共产党员先进性具体标准,也是时代赋予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历史责任。因此,作为每一个共产党员,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挥好模范作用,就必须按照要求,牢记共产党员的宗旨和义务,时刻以新时期党员的六条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

汇报人:### 2010年4月28日

范文二:

尊敬的党支部:

11月30日下午,天气晴朗,我们党课学习小组一行12人来到武汉市武昌解放路红巷13号,参观了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在我们这次实践活动之前,我认真查阅了关于讲习所的相关资料,由于准备比较充分,所以十四号下午,我是怀着无比激动和向往的心情来到这个神圣的地方的,这次的实践活动将是对我的一次革命的洗礼,在这里,我将接收到革命的教育。

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倡议创办并主持的一所培养全国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所在地。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为了联合广大的农民阶级以争取革命胜利,为了培育农民革命火种,毛泽东于1926年11月提出了在武昌开办湘赣三省农民运动讲习所,很快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1927年3月7日,讲习所正式成立并开始上课,学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800多人,教员有许多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和知名人士,周恩来、董必武、瞿秋白、恽代英、方志敏、彭湃、郭沫若、张太雷、李立

三、邓演达、陈荫林、于树德、李汉俊、何翼人等,都在农讲所讲过课或向学员作过报告。讲习所成立以后,毛泽东亲自主持常务工作,并且还担任《农民问题》和《农村教育》等主要课程的教学,在这里,他作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专题报告。在经过了一百天左右的政治军事文化的严格学习后,这800多名学员于6月19日全部毕业,毕业后他们马上投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并且在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才。

讲习所前面所对的街道正是著名的红巷革命遗址圣地,初冬的阳光虽然很不温暖,但讲习所的庄严依然映射在我的眼中。到的时候,我马上就被正大门所吸引住了,虽然它建得不高大,也不张扬,但是大门两旁的革命字迹却深深的吸引了我,驻足、拍照、瞻仰、思考……这与我在网上看到的感觉完全是两回事。进大门之后是一个院子,里面环境优雅,花木繁盛,映入眼帘的是一排红色的字符——毛泽东同志主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遗址,在这排字下面就是教务处。我们首先参观的是教务处,里面陈列着当时用过的藤椅、木桌等设施,这里曾是合理设置课程,结合实际提出培养目标的场所。再往前走是一间很大的房子,这就是当年学员们学习的场所——大教室,教室讲台正中间挂着孙中山先生的相片,相片下面是总理的革命遗嘱,当时我们组员都很认真的读了这篇遗嘱,并且进行了深刻的思考。穿过教室便到了大操场,是学员们进行军事训练和集会的场所,操场西边是1927年3月召开河南省武装农民代表大会时的主台,台前是毛主席的巨型雕像,他右手高抬,目视东方,我们在这里进行了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的庄严宣誓。过操场后是学员们住过的寝室,虽然是隔着铁闸门看的,但里面的陈设却是井然有序。最后面是食堂,里面保留着当年教员与学员们用过的炊具等。参观完毕之后我们做了与农讲所有关的问卷,在与路人的交谈中我们还得到了很多关于革命的知识。讲习所前面的石凳上有几个晒太阳的老人,他们很自豪的告诉我们,他们是经历过革命的,让我们也不要忘记优秀的革命传统。

在这个长方形的大院落里,我停留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个静谧的院落曾是74年前风云际会的全国“农民革命大本营”,在这里革命先辈们把农民运动的火种撒向全国。时过境迁,时代风云变化,但是革命的精神却永久的留在了这里。这次的参观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好的实践教育活动,也是我党课学习的收获,我在这里受到了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党性教育,接受了一次革命的洗礼。

汇报人:刘璐

接受学习 篇6

一、发现学习,让学习过程变成愉快的探索之旅

发现学习是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发现学习中,学生的主要任务不是接受和记忆现成的知识,而是主动经历知识的发现、形成过程;教师的主要任务也不是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而是为学生发现知识创造条件,提供帮助。

以下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实录中的三个片段:

片段一:引发冲突,产生新知。

师:下面该分月饼了,只有1个月饼,还能平均分成2份吗?

生:能!

师:准备从哪儿分?怎么分?

生:从正中间分。(课件演示。)

师:每人分得多少?

生:半个。

师:刚才每人分到的苹果用数字2来表示;矿泉水用数字1表示。那么半个月饼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

生:二分之一。

师:你真了不起!说出了一个新的数,大家一起读一读。

生:二分之一。

师:你们知道它叫什么数吗?

生(齐):分数。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

片段二:探索新知,理解概念。

1.初步理解。

师:联系刚才分月饼的过程,想一想分母2表示什么?

生1:分母2表示平均分成2份。

师:分子1呢?

生:分子1表示其中的1份。

师:对了!2份中的1份,就用来表示。

师:那哪一份是这块月饼呢?

生1:这一份是它的。

生2:我补充,另外一份也是它的。

师:你们所说的“它”是指什么?

生:整个月饼。

师:对了。刚才我们是怎么得到这个分数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2.深入理解。

(1)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一个月饼的。大家想不想自己动手,折出呢?

生:想!

师:请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折出它的并涂上颜色。

(2)学生操作。

(3)展示交流。

师:谁愿意上来介绍你是怎么折出的?

生1:我把长方形纸横向对折,每份就是它的。

生2:我把长方形纸竖向对折,每份就是它的。

师:还有不同的折法吗?

生3:我把长方形纸斜着折,其中的1份也是它的。

师:这3种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和位置也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呢?

生:因为我们都是把这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了两份,涂色部分都是其中的一份,所以涂色部分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

片段三:灵活运用,主动建构。

师:下面图形中,哪些图形里的涂色部分是?说说理由。

生:第二、三幅图的涂色部分是,因为两幅图都平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图形的;而第一、四两幅图虽然也分成了2份,但不是平均分,所以不能用表示。

师:很好!看来产生分数的前提要怎么分?

生:平均分。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很多。现在谁能总结一下,不管是物体还是图形,如何找到它的?

生:只要把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

师:总结得真好!

这是一堂分数概念的起始课,理解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而建构这一分数的概念又是重中之重。教师采用发现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先创设分月饼的情境,发现半个不能用学过的整数来表示,从而产生认知冲突,出现了新的数;通过让学生亲身经历分月饼和长方形纸的过程,深入理解的意义;让学生独立解决新的问题,判断哪些图形的涂色部分是,并引导学生归纳出的意义。其间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索,经历了数学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学习变成了一次愉快的探索之旅。

二、接受学习,让学生搭上数学知识的直通车

接受学习是指学生通过教师呈现的材料来掌握现成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句话中的认真听讲指的就是接受学习。接受学习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不仅能让学生高效率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而且还为发现学习奠定重要的知识基础。

如,教学人教版“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第二课时“认识几分之几”时,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分数的写法等知识,既非重点,也非难点,并无探索的价值,可以直接讲授给学生。为了达到扎实掌握知识、渗透数学文化、拓展数学视野的目的,教师可以将上述内容和分数的发展史精心整合成资料直接呈现给学生。

片段四:

1.直接介绍资料。

师:我们一起去资料库看看,好不好?

生:好!

课件播放如下文件:

2.小组合作交流。

师:从这则资料里,你学到了什么呢?先在四人小组里讨论交流。

3.全班分享收获。

师:谁愿意与大家分享?

生1:古代人在分东西的时候,发现结果不能用整数表示,就发明了分数。

生2:我学会了四分之三怎么写。

师:请你指导老师写在黑板上,其他同学拿出笔来一起写。

生2:先写小短横,再在小短横下面写4,最后在小短横上面写3。

师:谢谢!其他同学都会写了吗?

生:会!

师:大家还学到了什么呢?

生2:我还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师:哦,请介绍一下。

生2:这条小短横是分数线,4是分母,3是分子。

生3:我还知道了分数线就表示平均分。

师: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

上述资料图文并茂直接呈现,学生好比搭上了知识的直通车,学得高效,学得扎实。当然,接受学习也不是教师的“一言堂”,更不是简单的学生听教师讲,而是合理地组织材料、恰当地呈现材料、有效地组织交流,是教师与学生平等沟通,思维对话,互动生成,共同发展的过程。

三、有机整合,让学生一路收获最美丽的风景

事实上,在一节课中,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往往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更多的情况是二者交替进行——在接受中有发现,在发现中也有接受。

从上述前三个教学片段中可以看出:学生发现学习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适时、恰当的指导,因此可以称为“有指导的发现学习”;而从片段四可以看出:尽管采用的是接受学习的学习方式,但由于教师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学习的开放性以及合作交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为数学教师,就要挖掘自身的教学智慧,将接受和发现这两种看似对立的学习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教师主导取向的有意义接受学习与学生自主取向的发现学习的平衡与整合。只有学生的自主建构与教师的价值引领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的学习之旅一路收获到最美丽的风景。

责任编辑:张 莹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升、素养的形成,既要靠发现学习,也离不开接受学习。

一、发现学习,让学习过程变成愉快的探索之旅

发现学习是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发现学习中,学生的主要任务不是接受和记忆现成的知识,而是主动经历知识的发现、形成过程;教师的主要任务也不是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而是为学生发现知识创造条件,提供帮助。

以下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实录中的三个片段:

片段一:引发冲突,产生新知。

师:下面该分月饼了,只有1个月饼,还能平均分成2份吗?

生:能!

师:准备从哪儿分?怎么分?

生:从正中间分。(课件演示。)

师:每人分得多少?

生:半个。

师:刚才每人分到的苹果用数字2来表示;矿泉水用数字1表示。那么半个月饼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

生:二分之一。

师:你真了不起!说出了一个新的数,大家一起读一读。

生:二分之一。

师:你们知道它叫什么数吗?

生(齐):分数。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

片段二:探索新知,理解概念。

1.初步理解。

师:联系刚才分月饼的过程,想一想分母2表示什么?

生1:分母2表示平均分成2份。

师:分子1呢?

生:分子1表示其中的1份。

师:对了!2份中的1份,就用来表示。

师:那哪一份是这块月饼呢?

生1:这一份是它的。

生2:我补充,另外一份也是它的。

师:你们所说的“它”是指什么?

生:整个月饼。

师:对了。刚才我们是怎么得到这个分数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2.深入理解。

(1)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一个月饼的。大家想不想自己动手,折出呢?

生:想!

师:请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折出它的并涂上颜色。

(2)学生操作。

(3)展示交流。

师:谁愿意上来介绍你是怎么折出的?

生1:我把长方形纸横向对折,每份就是它的。

生2:我把长方形纸竖向对折,每份就是它的。

师:还有不同的折法吗?

生3:我把长方形纸斜着折,其中的1份也是它的。

师:这3种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和位置也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呢?

生:因为我们都是把这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了两份,涂色部分都是其中的一份,所以涂色部分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

片段三:灵活运用,主动建构。

师:下面图形中,哪些图形里的涂色部分是?说说理由。

生:第二、三幅图的涂色部分是,因为两幅图都平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图形的;而第一、四两幅图虽然也分成了2份,但不是平均分,所以不能用表示。

师:很好!看来产生分数的前提要怎么分?

生:平均分。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很多。现在谁能总结一下,不管是物体还是图形,如何找到它的?

生:只要把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

师:总结得真好!

这是一堂分数概念的起始课,理解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而建构这一分数的概念又是重中之重。教师采用发现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先创设分月饼的情境,发现半个不能用学过的整数来表示,从而产生认知冲突,出现了新的数;通过让学生亲身经历分月饼和长方形纸的过程,深入理解的意义;让学生独立解决新的问题,判断哪些图形的涂色部分是,并引导学生归纳出的意义。其间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索,经历了数学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学习变成了一次愉快的探索之旅。

二、接受学习,让学生搭上数学知识的直通车

接受学习是指学生通过教师呈现的材料来掌握现成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句话中的认真听讲指的就是接受学习。接受学习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不仅能让学生高效率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而且还为发现学习奠定重要的知识基础。

如,教学人教版“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第二课时“认识几分之几”时,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分数的写法等知识,既非重点,也非难点,并无探索的价值,可以直接讲授给学生。为了达到扎实掌握知识、渗透数学文化、拓展数学视野的目的,教师可以将上述内容和分数的发展史精心整合成资料直接呈现给学生。

片段四:

1.直接介绍资料。

师:我们一起去资料库看看,好不好?

生:好!

课件播放如下文件:

2.小组合作交流。

师:从这则资料里,你学到了什么呢?先在四人小组里讨论交流。

3.全班分享收获。

师:谁愿意与大家分享?

生1:古代人在分东西的时候,发现结果不能用整数表示,就发明了分数。

生2:我学会了四分之三怎么写。

师:请你指导老师写在黑板上,其他同学拿出笔来一起写。

生2:先写小短横,再在小短横下面写4,最后在小短横上面写3。

师:谢谢!其他同学都会写了吗?

生:会!

师:大家还学到了什么呢?

生2:我还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师:哦,请介绍一下。

生2:这条小短横是分数线,4是分母,3是分子。

生3:我还知道了分数线就表示平均分。

师: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

上述资料图文并茂直接呈现,学生好比搭上了知识的直通车,学得高效,学得扎实。当然,接受学习也不是教师的“一言堂”,更不是简单的学生听教师讲,而是合理地组织材料、恰当地呈现材料、有效地组织交流,是教师与学生平等沟通,思维对话,互动生成,共同发展的过程。

三、有机整合,让学生一路收获最美丽的风景

事实上,在一节课中,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往往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更多的情况是二者交替进行——在接受中有发现,在发现中也有接受。

从上述前三个教学片段中可以看出:学生发现学习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适时、恰当的指导,因此可以称为“有指导的发现学习”;而从片段四可以看出:尽管采用的是接受学习的学习方式,但由于教师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学习的开放性以及合作交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为数学教师,就要挖掘自身的教学智慧,将接受和发现这两种看似对立的学习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教师主导取向的有意义接受学习与学生自主取向的发现学习的平衡与整合。只有学生的自主建构与教师的价值引领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的学习之旅一路收获到最美丽的风景。

责任编辑:张 莹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升、素养的形成,既要靠发现学习,也离不开接受学习。

一、发现学习,让学习过程变成愉快的探索之旅

发现学习是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发现学习中,学生的主要任务不是接受和记忆现成的知识,而是主动经历知识的发现、形成过程;教师的主要任务也不是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而是为学生发现知识创造条件,提供帮助。

以下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实录中的三个片段:

片段一:引发冲突,产生新知。

师:下面该分月饼了,只有1个月饼,还能平均分成2份吗?

生:能!

师:准备从哪儿分?怎么分?

生:从正中间分。(课件演示。)

师:每人分得多少?

生:半个。

师:刚才每人分到的苹果用数字2来表示;矿泉水用数字1表示。那么半个月饼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

生:二分之一。

师:你真了不起!说出了一个新的数,大家一起读一读。

生:二分之一。

师:你们知道它叫什么数吗?

生(齐):分数。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

片段二:探索新知,理解概念。

1.初步理解。

师:联系刚才分月饼的过程,想一想分母2表示什么?

生1:分母2表示平均分成2份。

师:分子1呢?

生:分子1表示其中的1份。

师:对了!2份中的1份,就用来表示。

师:那哪一份是这块月饼呢?

生1:这一份是它的。

生2:我补充,另外一份也是它的。

师:你们所说的“它”是指什么?

生:整个月饼。

师:对了。刚才我们是怎么得到这个分数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2.深入理解。

(1)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一个月饼的。大家想不想自己动手,折出呢?

生:想!

师:请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折出它的并涂上颜色。

(2)学生操作。

(3)展示交流。

师:谁愿意上来介绍你是怎么折出的?

生1:我把长方形纸横向对折,每份就是它的。

生2:我把长方形纸竖向对折,每份就是它的。

师:还有不同的折法吗?

生3:我把长方形纸斜着折,其中的1份也是它的。

师:这3种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和位置也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呢?

生:因为我们都是把这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了两份,涂色部分都是其中的一份,所以涂色部分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

片段三:灵活运用,主动建构。

师:下面图形中,哪些图形里的涂色部分是?说说理由。

生:第二、三幅图的涂色部分是,因为两幅图都平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图形的;而第一、四两幅图虽然也分成了2份,但不是平均分,所以不能用表示。

师:很好!看来产生分数的前提要怎么分?

生:平均分。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很多。现在谁能总结一下,不管是物体还是图形,如何找到它的?

生:只要把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

师:总结得真好!

这是一堂分数概念的起始课,理解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而建构这一分数的概念又是重中之重。教师采用发现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先创设分月饼的情境,发现半个不能用学过的整数来表示,从而产生认知冲突,出现了新的数;通过让学生亲身经历分月饼和长方形纸的过程,深入理解的意义;让学生独立解决新的问题,判断哪些图形的涂色部分是,并引导学生归纳出的意义。其间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索,经历了数学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学习变成了一次愉快的探索之旅。

二、接受学习,让学生搭上数学知识的直通车

接受学习是指学生通过教师呈现的材料来掌握现成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句话中的认真听讲指的就是接受学习。接受学习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不仅能让学生高效率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而且还为发现学习奠定重要的知识基础。

如,教学人教版“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第二课时“认识几分之几”时,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分数的写法等知识,既非重点,也非难点,并无探索的价值,可以直接讲授给学生。为了达到扎实掌握知识、渗透数学文化、拓展数学视野的目的,教师可以将上述内容和分数的发展史精心整合成资料直接呈现给学生。

片段四:

1.直接介绍资料。

师:我们一起去资料库看看,好不好?

生:好!

课件播放如下文件:

2.小组合作交流。

师:从这则资料里,你学到了什么呢?先在四人小组里讨论交流。

3.全班分享收获。

师:谁愿意与大家分享?

生1:古代人在分东西的时候,发现结果不能用整数表示,就发明了分数。

生2:我学会了四分之三怎么写。

师:请你指导老师写在黑板上,其他同学拿出笔来一起写。

生2:先写小短横,再在小短横下面写4,最后在小短横上面写3。

师:谢谢!其他同学都会写了吗?

生:会!

师:大家还学到了什么呢?

生2:我还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师:哦,请介绍一下。

生2:这条小短横是分数线,4是分母,3是分子。

生3:我还知道了分数线就表示平均分。

师: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

上述资料图文并茂直接呈现,学生好比搭上了知识的直通车,学得高效,学得扎实。当然,接受学习也不是教师的“一言堂”,更不是简单的学生听教师讲,而是合理地组织材料、恰当地呈现材料、有效地组织交流,是教师与学生平等沟通,思维对话,互动生成,共同发展的过程。

三、有机整合,让学生一路收获最美丽的风景

事实上,在一节课中,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往往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更多的情况是二者交替进行——在接受中有发现,在发现中也有接受。

从上述前三个教学片段中可以看出:学生发现学习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适时、恰当的指导,因此可以称为“有指导的发现学习”;而从片段四可以看出:尽管采用的是接受学习的学习方式,但由于教师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学习的开放性以及合作交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为数学教师,就要挖掘自身的教学智慧,将接受和发现这两种看似对立的学习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教师主导取向的有意义接受学习与学生自主取向的发现学习的平衡与整合。只有学生的自主建构与教师的价值引领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的学习之旅一路收获到最美丽的风景。

接受学习 篇7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接受性学习,整合,知识,能力

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才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不同时期的教育观有着不同的看法。从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 学习方式应该是社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教育要求的一种体现。不同时期, 不同教学目标与之对着不同的学习方式, 因此教师在传授不同的教学内容时, 课堂上也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

一、对两种学习方式的分析

一方面, 接受性学习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课本上基本知识, 能给学生的学习成绩带来显著的提高。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方式都是以接受性学习为主, 而且它仍然是现今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我们在批判它的弊端的同时, 也应该看到它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合理性与实用性。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大多是人们长期积累与总结的文化结晶, 若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完这些知识, 并经历所有的研究过程那是不可能的。同时探究性学习也需要以接受性学习为基础, 不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而进行的探究性学习肯定难以开展, 就算勉强展开也难以取得实效。

另一方面, 探究性学习则能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对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同时也能享受自主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 接受性学习已经很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 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探究性学习是初中数学课程中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它有助于学生理解某些数学定理与结论产生的原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学生智力发展与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上实施适当的探究性学习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求知欲, 能促使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深化与掌握, 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迁移。

二、两种学习方式整合要考虑的要素

1.整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阶段

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 让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在合适的时机合理运用。刚上初中一年级的学生, 因为还保留着小学学习的习惯, 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往往还是比较片面的, 形象的, 直接的, 很多知识都需要教师的详细讲解与系统梳理, 所以他们的学习方式主要还是以接受性学习为主。尤其是在人教版数学七年级第一章《有理数》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的学习中, 由于负数的引入, 使得数的范围变广了, 学生对数的概念有了一定改变, 在运算的过程中一时间难以适应, 定理、公式会容易混淆导致计算出错, 因此教师在讲授这两章的内容时最好以例题为切入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解题格式的规范化, 引导学生以接受性学习为主探究性学习为辅更符合他们的认识特点。

随着教学内容的改变和学生年龄的增长, 课堂上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探究性学习的比例可以逐步增多。如在人教版七年级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学习中, 由于这两章书是以几何内容为主, 虽然每个章节的知识点不多, 但是图形的可变性较大。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验探究等方式来对知识有初步的认识, 然后用较短的时间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归纳与总结, 最后设置一些图形变式题, 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 从而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整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

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 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课堂上教师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 而学生的个体差异也总是存在的。尤其是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时候, 都会发现一个共同的问题:优生通常在知识探究的过程中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 这部分学生的收获相对较大;而后进生通常因知识和能力的限制, 导致对探究的问题理解不够透彻或根本不明白, 因此他们在整个探究的过程中都可能是比较迷惑和被动的。针对这样的情况,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第一, 对后进生多给予关照和鼓励。后进生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坏孩子”, 更不是智商低下的“低能儿”。他们好比是缺乏营养的谷物, 带着瑕疵污垢的玉石, 课堂上适时地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鼓励可以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激发学习的潜力, 他们也一样可以发光发亮。

第二, 调整探究内容的难度和梯度。设计的探究内容尽量是由浅到深有序增加和多环节小梯度变式的形式, 使得绝大部分的后进生也能轻松入门并能同步跟上。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分式》第二节的第3课时———分式的加减运算。分式的加减运算法则跟小学的分数运算法则基本相同, 只是把“分数”的词改成了“分式”。

第三, 调整探究的时长。课堂上不是说探究的时间越长就越好, 相反把过多的时间用在探究性学习上, 会导致课堂效率降低, 某些较为复杂、难懂的知识必需先用一定的时间来进行接受性学习, 让学生充分掌握必须的基础要点, 然后再进行适当的探究性学习。只有这样课堂的学习效率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同时这也是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有效整合的一部分。

3.整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

先明确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定义和两者之间的关系, 再对教材进行研读、分析, 把初中数学教材内容进行分类, 初步整理出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对应运用两种学习方式侧重点的调整。

第一, 一些较为简单、既定的知识采用接受性的学习方式更为合适。如有理数的运算, 二次根式的运算以及一些概念性的术语、符号等。这些已经由前人指定了定义用不着太多的精力进行探究, 学生也很容易理解和掌握。

第二, 一些公式、定理的推导采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更为合适。如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勾股定理的证明,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函数图像的性质等。这些内容在探究的过程中可操作性较强,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对比、归纳得出结论。学生通过探究所获取的知识, 在理解、记忆等方面都比教师讲授的要深刻得多。

第三, 一些具有较高难度和可变性强的知识应先接受后探究更为合适。如分式方程的应用,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圆的切线证明以及一些综合性思考题的思路分析等。这些内容不容易被学生所理解, 如果直接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那么会让他们对知识产生模糊甚至混乱, 从而影响学习质量。如果教师先采取示范讲解的接受性学习方式, 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维和步骤去解题, 体验正确的思考方法, 从模仿中初步感悟知识的核心, 再让学生重新去体会、探究, 就能让学生找到明确的思考方向, 少走很多无谓的弯路, 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

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 课堂上没有绝对的探究性学习或接受性学习。在实际的学习环境中, 这两种学习方式应该是同时存在, 相互交替、融合的, 在接受中有研究, 在研究中有接受。无论是探究性学习还是接受性学习都是学生学习所必需的。我们在积极营造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 应该不断地克服两种学习方式的弊端, 发挥其优势, 扬长避短, 让探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巧妙结合, 合理运用。

参考文献

[1]李军.浅谈探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2013 (10) :23-23.

接受学习 篇8

一、发现学习, 让学习过程变成愉快的探索之旅

发现学习是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发现学习中, 学生的主要任务不是接受和记忆现成的知识, 而是主动经历知识的发现、形成过程;教师的主要任务也不是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 而是为学生发现知识创造条件, 提供帮助。

以下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实录中的三个片段:

片段一:引发冲突, 产生新知。

师:下面该分月饼了, 只有1个月饼, 还能平均分成2份吗?

生:能!

师:准备从哪儿分?怎么分?

生:从正中间分。 (课件演示。)

师:每人分得多少?

生:半个。

师:刚才每人分到的苹果用数字2来表示;矿泉水用数字1表示。那么半个月饼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

生:二分之一。

师:你真了不起!说出了一个新的数, 大家一起读一读。

生:二分之一。

师:你们知道它叫什么数吗?

生 (齐) :分数。

师:这节课, 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

片段二:探索新知, 理解概念。

师:联系刚才分月饼的过程, 想一想分母2表示什么?

生1:分母2表示平均分成2份。

师:分子1呢?

生:分子1表示其中的1份。

师:你们所说的“它”是指什么?

生:整个月饼。

(1) 提出问题。

生:想!

(2) 学生操作。

(3) 展示交流。

师:还有不同的折法吗?

片段三:灵活运用, 主动建构。

师:很好!看来产生分数的前提要怎么分?

生:平均分。

师:总结得真好!

二、接受学习, 让学生搭上数学知识的直通车

接受学习是指学生通过教师呈现的材料来掌握现成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 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句话中的认真听讲指的就是接受学习。接受学习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 不仅能让学生高效率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而且还为发现学习奠定重要的知识基础。

如, 教学人教版“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第二课时“认识几分之几”时, 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分数的写法等知识, 既非重点, 也非难点, 并无探索的价值, 可以直接讲授给学生。为了达到扎实掌握知识、渗透数学文化、拓展数学视野的目的, 教师可以将上述内容和分数的发展史精心整合成资料直接呈现给学生。

片段四:

1.直接介绍资料。

师:我们一起去资料库看看, 好不好?

生:好!

课件播放如下文件:

2.小组合作交流。

师:从这则资料里, 你学到了什么呢?先在四人小组里讨论交流。

3.全班分享收获。

师:谁愿意与大家分享?

生1:古代人在分东西的时候, 发现结果不能用整数表示, 就发明了分数。

生2:我学会了四分之三怎么写。

师:请你指导老师写在黑板上, 其他同学拿出笔来一起写。

生2:先写小短横, 再在小短横下面写4, 最后在小短横上面写3。

师:谢谢!其他同学都会写了吗?

生:会!

师:大家还学到了什么呢?

生2:我还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师:哦, 请介绍一下。

生2:这条小短横是分数线, 4是分母, 3是分子。

生3:我还知道了分数线就表示平均分。

师: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

上述资料图文并茂直接呈现, 学生好比搭上了知识的直通车, 学得高效, 学得扎实。当然, 接受学习也不是教师的“一言堂”, 更不是简单的学生听教师讲, 而是合理地组织材料、恰当地呈现材料、有效地组织交流, 是教师与学生平等沟通, 思维对话, 互动生成, 共同发展的过程。

三、有机整合, 让学生一路收获最美丽的风景

事实上, 在一节课中, 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往往并不是截然分开的, 更多的情况是二者交替进行——在接受中有发现, 在发现中也有接受。

从上述前三个教学片段中可以看出:学生发现学习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适时、恰当的指导, 因此可以称为“有指导的发现学习”;而从片段四可以看出:尽管采用的是接受学习的学习方式, 但由于教师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学习的开放性以及合作交流,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接受学习 篇9

一、接受式学习的含义与特点

1. 接受式学习的含义

接受式学习是被教育界所认可的传统学习方式, 指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而掌握现成知识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下, 教师处于主导地位, 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 不需要自己动手实践就能获得知识的传承, 缩短知识的积累和传递的时间。

2. 初中语文采取接受式学习的优点

接受式学习统治了中国教育几千年的历史, 是被广泛认可和接受的学习方式。尽管许多人批评接受式教学的缺点, 但它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仍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 接受式教学促进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 并积累了大量的语言和文学知识。语文教学按这种方式容易建立知识体系, 学生只需按照教师的安排就可以学到系统的语文知识, 节约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其次, 接受式教学培养学生基础能力。语文基本能力包括:语言能力、注意力、思维能力、接受能力等, 这些基础能力对于接受新知识具有很大的作用。第三, 接受式教学具有积累知识的作用。中国的语文知识含有非常丰富的内容, 接受式学习把各种语文知识分门别类地加以系统化和简约化, 引导学生按部就班地学习, 学生不需要从零开始学习, 让知识的积累更加快速。

3. 初中语文采取接受式学习的缺点

首先, 接受式学习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文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 随着知识储备的增加, 接受式学习才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初中学生的知识储备有限, 在某些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接受上还存在困难。其次, 接受式学习不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 学生只需被动地接受语文知识, 不需要自己动脑和动手求证教师的授课内容, 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 束缚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最后, 接受式学习造成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在这种学习方式下, 教师是语文课堂上神圣不可侵犯的绝对权威, 学生一板一眼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教师通过语文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课堂上也是来去匆匆。师生在课堂上处于不平等的位置, 缺乏情感交流, 师生之间的关系也不是很亲密。

二、探究式学习的含义与特点

1. 探究式学习的含义

探究具有探索和研究的含义。探究式学习指:“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 在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下, 自主寻求或自主建构答案、意义、理解或信息, 涉及预测、假设、信息筛选、思考进一步探索的问题等, 并将探究进程以一定方式进行表述, 在这个过程中与他人的合作或交流。”可见, 探究式学习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 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探究的内容并不是确定的, 其目的是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不畏权威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2. 初中语文采取探究式学习的优点

首先, 探究式学习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受到关注和重视, 学习语文的热情和积极性比接受式学习有较大的提高。其次, 探究式学习更加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摒弃造就书呆子的传统教学模式, 把学生的实践能力、思考能力和设计能力等作为教育目标。第三, 探究式学习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初中学生的思维就像一张白纸, 还没有形成定势, 这时也是创造力最强的时期。如果强行灌输语文知识, 只能僵化学生的思维, 错过提升创造力的最佳时期。探究式教学恰好能够让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3. 初中语文采取探究式教学的缺点

探究式教学并不是所有语文课堂都适用, 并且探索研究的周期较长, 获得知识的时间也大大延长。探究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上, 如果语文知识储备不足, 也不易开展探究学习。同时, 探究式教学对语文教师素质、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都有一定的要求, 这也限制了探究式学习的普遍推广。

三、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的整合方式

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的整合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问题式探究, 指学生与学生合作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 但有别于传统的课堂讨论, 主要分为如下四个步骤:第一,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 并在这个情景下提出疑问;第二, 教师按照问题的难易程度及学生的分组情况合理分配问题;第三, 展开讨论, 直至各小组得出结论;第四, 总结评价。二是研究式探究, 指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 利用课后查找资料、展开研究, 最后向教师提交研究过程和结果, 由教师进行评价。这种探究方式首先将学生分为4—6人的小组, 资料获取的渠道包括图书馆、报纸、杂志、网络等, 资料类型包括影音、文字、图片等。在研究过程中要确保每个学生都独立负责一项任务, 最后到小组汇总、筛选, 由小组合作完成PPT文件或展示项目。这种探究方式要首先确立小组合作的分工和流程, 教师要加强检查督促, 最后合理评价学生的探究成果, 多以鼓励为主, 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将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有效整合是语文课堂的一大创新, 需要广大教师、学生积极探索, 总结宝贵经验,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黄素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及其对策分析[J].华章, 2011 (29) .

接受学习 篇10

大学生网络学习是指大学生以计算机网络等为手段展开的学习活动。大学生网络学习的例子有使用专门的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的学习活动、对在线网络课程的学习等。大学生网络学习的活动可以是学习资源的上传和下载、与教师或其他学生的交互、对在线网站或视频的学习等。目前国内外典型的网络教学平台有moodel,blackboard等网络教学平台以及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开发的网络教学平台等。上述网络教学平台在我国高校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大学生可以利用上述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学习。

目前国内外还未发现有专门以TAM3模型为基础对大学生网络学习接受影响因素的研究以及还没有专门对大学生网络学习后期接受影响因素的研究。

1模型建立

TAM模型是1986年David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的,后来TAM模型发展到了TAM2模型(Venkatesh and Davis,2000), 后来又发 展到了TAM3模型 (Venkatesh,2008)。TAM模型仅提出了影响用户信息技术接受的2个因素,分别是用户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而对影响用户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因素并未具体给出。TAM3模型比TAM和TAM2模型更加实用,具有潜在的可操作性。

本课题根据TAM3理论模型,并结合大学生网络学习具体情况,建立了大学生网络学习接受影响因素模型(见图1)。TAM模型提出,对信息技术的接受与信息技术使用行为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本研究接受这个观点,因此未再对这一观点进行检验。

2问卷发放和数据处理

本研究选中中国东、中、西部的4所高校进行调研,分别是中国农业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大学和兰州大学,共发放问卷420份,回收有效问卷343份,其中网络学习超过1年的同学的问卷有326份,占有效问卷的95.0%。有效问卷中男生占48.8%,女生占51.2%。问卷均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分为非常同意、 较同意、一般、不太同意和很不同意五级,分别赋分值5,4,3,2,1。本课题对网络学习时间超过1年的同学 (网络学习后期的一个代表)的数据进行了检验。

本课题使用SPSS17.0和AMOS21.0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了数据分析。首先对数据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

可以得出,各个变量的Cronbach α 系数均大于0.7, 表明问卷的信度良好。根据表2,各变量的CR系数均大于0.7,平均萃取方差(AVE) 均大于0.5,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聚合效度。再根据表3, 各变量的 平均萃取 方差 (AVE)的平方根均大于其与其他变量的相关系数,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

使用AMOS21.0对数据进行了路径图分析(见表1)。

使用AMOS21.0对数据进行了变量间总效应的计算(见表2)。

3结论

实证研究表明,所建模型的拟合度良好,大学生网络学习有用性感知与易用性感知均与其网络学习接受呈显著正相关,其中有用性感知的影响最大。工作绩效、结果展示性、易用性感知分别与大学生网络学习有用性感知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而计算机自我效能感、感知娱乐性、外部支持和客观使用均与大学生网络学习易用性感知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这为我们制定相关的决策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p <0.05,**p <0.01,***p <0.001

接受学习 篇11

关键词:结合的必要性;松散结合;紧密结合;顺序结合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式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为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注重探究式学习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但在教学实践中,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某种程度上过分强调探究式学习,大有摒弃有着悠久历史的接受式学习的趋向,其实探究式学习和接受式学习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它们有各自独特的价值、适用范围,我们只有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将两种学习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事半功倍。

一、探究式学习和接受式学习概念

探究式学习是由学习者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教师不以定论的形式向学习者呈现学习内容,而是通过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相对于传统教学中的接受式学习而言的。接受式学习是指学习者借助媒介来获取经验,并加以内化,获得发展的学习方式。这些媒介可以是书本、报刊、电视、广播、网络、个人等等。在课堂学习中,媒介主要是指教师和教师呈现的材料,学生主要是通过教师呈现的材料来掌握现有的知识,发展思维。所学的内容基本上是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的,由师生以问答的方式获得结论,学生只需要把结论加以内化,以便再现或使用。

二、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之间的关系

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互为基础、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相辅相成。一方面,学生的探究是在一定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缺乏必要的知识基础而进行的探究易陷入盲目的探索,既浪费时间,探索的成效也微乎其微。接受式学习能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必要的系统的知识经验,为探究活动提供知识基础。另一方面,探究式学习在学习者的任何阶段都可以运用,对于直接经验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而接受式学习需要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只有在一定的理论水平与一定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同化新的信息才能产生有效的知识结构,并且早期接受式学习所接纳的知识是前人探究发现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在一定程度上探究式学习又成为接受式学习的基础。同时,探究式学习也是对接受式学习所获得的知识经验的一种运用和检验,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所积累的一些解决问题的能力、技巧也有助于学生接受能力的发展。探究式学习中个体的主体意识的提升和创新精神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在接受式学习中更加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

三、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结合的必要性

中国传统教育方式——接受式学习,能够培养学生扎实严谨的数学知识基础,将数学知识以体系的形式传授给学生,有利于教师充分把握学生的发展情况,并高速推进学生的学习进度。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没有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难以适应新时代对人类发展的需要。探究式学习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思维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点,但在学科教学中,单纯的探究式学习即研究式学习难于开展,也难以取得实效。这是因为,学生学习的知识大多是人类几千年文化的结晶,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接受教育时间内学完这些知识,同时经历所有的研究过程是不可能的。此外,有些知识也难于设计成研究性学习活动去获取,有些学习内容具有较高的难度和挑战性,难以在现行的教学体制中实现研究式学习。因此,只有将探究式学习和接受式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建构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才能让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和谐统一的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结合的几种方法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两种学习方式的优点,提高教学效率,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把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按以下几种方式进行结合:

1.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松散结合。当教学内容本身极具综合性和程序性特点时,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以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指向性地探究知识的基本原理,模拟数学家发现知识的过程,把原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理解。然后再有意义地接受学习,在教师的讲授中规范学生的操作程序和步骤。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的这种结合方式,既能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的过程,又能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如在解一元一次方程4x-15=9的教学中,先让学生用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归纳解这个方程的最终目的是把方程化为x=?的形式,然后再观察、讨论方程左边多了常数-15,因此可采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把-15消掉,然后再进一步把4x的系数变成1,在学生探究原理的过程中适时结合讲解,最后再归纳讲解,规范书写步骤,最终达到学生亲身体验算理、熟练掌握计算程序的目的。

2.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紧密结合。教师按照科学探究的方式提供课题及其假设、验证的方案和资料的分析过程,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来获得有关的知识。如实数探究无理数的过程,就可采用教师首先计算边长是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实例引入■存在的事实,提出课题■究竟是什么数,教师提出假设,是整数吗?是分式吗?然后提出采用平方和无限思想验证假设,估算出■的近似值及得出■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的结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探究紧密结合讲授,因为若单纯地采用探究,学生无法找到探究方向,而且探究的分析过程较复杂,学生无法完成探究过程,只有在探究中加入讲授,在讲授中加入探究,才能还原数学家发现无理数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同化,最终达到深刻理解知识的目的。

3.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顺序结合。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顺序结合分为部分探究型和导入探究型两种形式,部分探究型即教学过程按探究式设计,一部分内容由教师讲授演示完成,另一部分由学生通过自我探究完成,这种结合方式既能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另一种结合方式——导入探究型是由教师讲授,导入简单的事实,然后由学生去探究、发现更复杂的事实及规律,其优势是便于学生明确探究方向,使学生更快达到探究的目标。如每节课的例题教学均可采用这两种结合方式,部分探究型既可以教会学生审题、分析,学生又可以充分经历思维过程,提高归纳提炼能力,特别是对于缺乏自我反思和调控的初中生来说更是可以培养他们深入反思的习惯,最终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探究式学习和接受式学习结合符合新课标的要求,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1.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将探究性学习与接受式学习进行整合,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符合目前新课改的要求,能够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整合后的教法能较好地改变传统教法中单一“满堂灌”的教学局面,加强师生共同探究课堂学习的有机成分,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人的地位得以加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2.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将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进行整合,确立了探究教学应有的地位,学生可以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下积极展开各种探究活动,经历和体验获得有关知识的过程,逐渐形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猜想问题、解决问题的好习惯,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将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进行有效整合,既能使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得过程,又能使学生高效率地获得前人创造的知识,既能满足优秀学生的探究欲望,又能使后进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提高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述整合方法只是笔者在日常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尝试,这些整合方法是否具有一般性,是否能够真正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效率,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还有待笔者进一步实践和检验以及同行的改进!

参考文献:

刘辉煌.初中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下,2005(04).

接受学习 篇12

一、运动技能的分类

体育新课程标准更强调学生对体育产生运动兴趣, 掌握一种或者两种运动运动技能, 以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就是以普及体育学习为主, 淡化竞技体育, 基于这一实际情况, 笔者将运动技能分类如下。

(一) 锐化性运动技能与乳化性运动技能

1. 锐化性运动技能。

什么是“锐化性”, 大家刚一听可能不理解, 先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现在小学校园非常流行一种活力板的运动, 俗称蛇板, 也叫二轮滑板。这个项目初学时要有人扶或者练习者要借助于扶墙面等, 如果脱离了这些帮助, 练习者就无法完成动作, 称他为“还不会”, 可是经过不断的学习, 练习者突然能脱离帮助, 并能自由前进一段距离, 称其为“学会了”, 所以这项运动“还不会”与“学会了”有一个明显的界限, 这个界限是一个“锐化”的变化。类似于这样的运动技能还有骑自行车、单杠、肩肘倒立、抖空竹、技巧中的诸多动作等等。当一个练习者能骑行自行车前进一段时间了, 当抖空竹时从一个动作能突然过渡到另一个新动作, 当没有帮助的情况下能完成单杠的长振屈身上时, 都会发生一个由不会到会的明显的转折。

2. 乳化性运动技能。

“乳化”, 顾名思义就是说不像锐化那样有明显的变化, 而是平缓的, 其运用在运动技能方面也有一定的道理, 为了更好理解这一说法, 笔者还是先举一个例子:足球, 大家都会踢, 就是一个在幼儿园的小朋友见到一个球也会踢上一脚, 尽管踢得不远、踢得不准。同样, 篮球的传球、运球, 投沙包等等很多运动项目亦是如此。大家发现, 这些项目不像“锐化”运动技能那样有一个明显的“会”与“不会”的界限, 而是表现在运动技能的由不熟练逐渐过渡到熟练而已,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平缓的、渐进的, 也很难分清泛化、分化、由动化是由哪一刻开始变化的。我们称这一类的运动项目为乳化性运动技能。

(二) 规范化运动技能与基本运动技能

1. 规范化运动技能。

体育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学到一定的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从这一点来看, 技能是要学习的, 那学习什么呢?就是学习已经编好了的、符合人体解剖特点的、实用的、规范的运动技能, 如果运动技能不具备这些特点, 也就无需学习了。因此, 规范化的运动技能是给“运动”加了一定的外部限制, 例如:投篮动作正确才能更准, 跳水动作正确才能激起更小的水花, 健美操运动正确才能更美等等。

2. 基本性运动技能。

基本技能要求相对较低, 如简单的走、跑、跳等技能, 这些技能中先天遗传占主导地位, 是人们在生活中逐渐形成的, 不刻求运动的细节。

二、根据不同运动技能分类合理运用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方式

(一) 锐化性运动技能在初学时, 学生无

法独立完成, 更谈不上完整的练习, 因此, 教学步骤应该是非常详细的, 有一定的逻辑性, 目的是诱导学生学会独立的动作, 只有一环扣一环, 按部就班地按运动规律学下去, 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在必要的时候也要运用一些辅助练习,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运动概念, 来帮助学生掌握技能。就此教学手段来看, 教师的讲解与示范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在方法上更多的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 学生则是“被动”的授受学习, 所以在锐化性的运动技能教学时, 学生的授受学习方法也不过时, 反而非常有效, 这是由运动项目的特点与学生的认识规律所决定的。

(二) 在乳化性的运动技能的教学中, 基

于这类运动项目的特点则可以直接进行完整性的练习,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在练习中探究, 进一步改善动作细节, 让学生在反复的学练中体验与认知动作, 不经意间将学习的阶段从泛化过渡到分化, 逐步实现自动化。在此类项目的学习中, 学生的自主性则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通过自己的练习、同时与同伴的交流进行探究, 从而迅速地掌握运动技术。

(三) 规范性的运动技能由于体育专家

或者比赛规则赋予特殊的动作要求, 所以应该运用“授受”式学习是最有效的方法, 让教师给以正确规范的动作示范, 让学生去模仿练习, 而让学生漫无目的地去探究显得画蛇添足了, 这让学生走了很多徒劳的弯路, 到有头来还是错误的。又由于这类运动技能要求学生学会教师的规定动作, 所以, 学生学得好就意味着学“会”了, 如果与教师的示范相差甚远则意味着“没有学会”。

(四) 基本性运动技能, 例如简单投郑、

走跑跳等在普通中小学非专业的体育教学中, 就无需要教师的示范, 甚至教师的示范与讲解都是多余的, 只要学生去由主的学习就可以了, 让学生在练习中强化运动技术。例如, 在初学投掷的时候, 虽然投掷动作不尽如意, 但基本的投掷基础是每个学生都会有的, 只要求学生“投得远一点”这就是教学目标, 如果不远, 则提示投的高一点, 学生在投高的同时发现也投得远了, 学生就会明白, 投远必须要投得高一点, 而不是去“砸地”。

上一篇:开关程序下一篇:工业园区污水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