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获运动瞬间的精彩

2024-10-01

捕获运动瞬间的精彩(共3篇)

捕获运动瞬间的精彩 篇1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体验。在新课程理念下, 当课堂教学中出现了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学生学习过程相冲突的时候, 教师该如何取舍呢?就笔者的亲身体验, 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案例】那是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鱼我所欲》这一课时, 在疏通完字词教学后, 围绕着“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进行讨论时, 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插曲:

师:“孟子指出, ‘义’超过了‘生’, 所以人能够不贪生, 不避死, 应当‘舍生取义’。羞恶之心, 人人皆有, 贤者更能保存而不丧失。接着举例说明, 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 自古以来就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人。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生1:“我认为, 这位廉者为了‘义’, 不愿接受侮辱性的施舍, 我觉得做得应当, 人要为了自尊而生。”

生2:“我也认为他做得对, 他这样宁愿死也不受辱的节气值得我们学习, 义, 就是气节, 就是坚持正义……”

生3:“如果这样说, 那韩信受‘胯下之辱’就不应当了, 那就该拿刀同那个侮辱者相拼, 但如果这样历史上岂不少了个英雄?又怎会有韩信能忍的美谈?”

这一石立刻在班内引起千层浪, 学生意见不同, 群情涌动, 大有争论之势。

生3:“是呀, 小不忍则乱大谋又该怎么解释呀?”

生4:“宁死不屈方为大丈夫, 文天祥正是因为宁死不屈才成为千古不朽的民族英雄!”

生5:“革命战争年代, 不少仁人志士忍辱负重打入敌人内部, 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贡献, 我们能说他们不是君子吗?司马迁忍受奇耻大辱, 含泪完成《史记》, 我们能认为他不伟大吗?”……

学生的争先发言完全打乱了我的教学设计。我知道, 如果不让争论停止,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肯定完成不了;但如果强制学生停止讨论, 肯定会浇灭学生自主求知创新的思维火花。这时, 一个念头在我脑中闪现:“这不正是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讨学习的有效契机吗?学生在主动探讨中既进行了思维训练, 又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 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呀!何必为了教学形式而放弃良好的教学契机呢?”于是, 我干脆脱离教案, 顺势引导: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舍生取义, 而在什么情况下则可以不这么做呢?”学生参与的热情愈加高涨, 在反复争论中, 学生渐渐明白:

“当义等同于国家、民族、集体的利益时, 义大于生命;当把义狭隘地理解为个人私利、为了所谓的面子、哥们义气时, 则小于生命。因而当义与生命冲突时, 应当视具体情况分清是非, 而不是随意践踏生命”。最后, 我用司马迁的话作结:“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同学们在齐声诵读中结束了本堂课的学习。

就这样, 一个小小的问题引发了一场热烈的讨论, 学生的思维在讨论的撞击中迸发出了创新的火花, 课堂教学真正“活”了起来。虽然这个节外生枝打乱了我的教学设想, 但认真反思本节课的得失, 我认为本节课最大的可取之处, 却正是这“节外生枝”完全确立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看着同学们那真情涌动、全身心投入的学习热情, 我感受到, 虽没有完成这节所谓的教学目标, 但我相信, 学生在这一节课中学到的, 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想。

面对学生的多元理解和独特感受, 面对学生与众不同的回答, 面对这种无预设的“生成”, 我觉得教师不能只关注课堂环节是否完整, 更要关注课文潜在的认识价值。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 教材价值取向的核心与灵魂, 教师要始终把握住和引导好学生, 在珍惜学生自由感悟的同时, 循循善诱, 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语文学习既是一种学生个性化的活动, 也是一种学生创造性的活动。作为教师不仅要珍惜学生的感悟、体验, 更要保护他们的智慧火花。这样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为教师, 认真备课, 把握教材重、难点, 完成教学任务固然很重要, 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把语文教“活”、让学生“活”好, 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灵魂。如果教师死守教案, 那么最好的教案也会成为束缚教学的桎梏, 活生生的学生也会变成课本的奴隶。相反, 课堂灵活地放开一些, 反而更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更能活跃思维,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有效互动的过程。在课堂教学双边参与的动态进程中, 教师应准确洞察学生心灵的秘密, 敏捷地捕捉学生在课堂稍纵即逝的变化;不断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 见机而作, 对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应及时纳入课堂临场设计的范畴之中, 适时调控, 充分利用, 激活课堂教学, 促进课堂有效生成。面对学生的“胡思乱想”、“节外生枝”, 不要限制学生思维的自由, 束缚学生表达的欲望。要把它当作一种重要的积极的教学资源, 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或顺水推舟, 让学生对话, 引导动态生成的流向, 以判断是否值得生成;或将错就错, 顺势利导, 妙用学生的“出错”以求思维的广度;或乘思追问, 巧妙延伸, 巧用学生的“怪问”, 以求思维的深度。让学生在充分自由与平等的对话交流中, 畅所欲言, 碰撞思维的火花, 彰显学生的个性, 生成精彩的瞬间。

新课标指出, 语文教学是大语文活动, 应突出语文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功能, 所以我觉得语文教学应实现四个“走向”:一是走向生活, 语文教学如果远离了学生鲜活的生活世界, 就无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二是走向实践, 语文惟有运用于学生的实践中, 融合到学生的血液里, 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永恒的精神财富;三是走向综合。课堂所获得的各项语文能力、语文知识, 只有在综合实践中整合起来, 并加以积淀, 才能成为一种综合素养。四是走向智慧, 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学得聪明一点、灵气一点。为了整个大语文活动的开展, 我想, 我们在教学中还是应该把握学生在理性的碰撞中产生的精彩瞬间!

捕获运动瞬间的精彩 篇2

瞧!摇绳的4名队员配合默契,十字的大绳有规律得此起彼伏,“啪啪”的落地声演奏着胜利的乐章。

我们的首将紧盯跳动的长绳,似离铉的箭,毫不犹豫地鱼贯而入,一个漂亮的转身开始带动他的小绳,跟着大绳的节奏,快速地跃过甩过来的大绳,如腾空的燕子,又似飞舞的蝴蝶,动作轻盈、潇洒。这给我们带了个好头,我们都信心满满,跃跃欲试。不好,第三名跳绳队员绊绳了,他赶紧离开大绳。接下来的两名队员也都被绳绊住。大家都悬起了一颗心。马上就轮到我了,我紧张极了,心跳加快,感觉心扑通扑通地要跳出来一样。我定了定神,提醒自己不要气馁,拼尽全力,即使失误也毫不放弃。我鼓足勇气,打起精神,在绳子扬起的那一刹那,眼一闭,心一横,向绳子钻进去。到绳子中间时,我找到节奏,一个转身,迅速在绳间飞跃。我顺利地通过了大绳。接下来的同学们都卯足了劲从绳间跃过,终于顺利地完成了跳绳。

描写运动会精彩瞬间的作文 篇3

那里,彩旗队的人已经到位了。我们找了一个位子,定了下来,等待开始。在那湿漉漉的操场上下着淋声小雨,师生情绪高涨。我们迈着整齐的步伐,那洪亮的声音都离不开我们的团结。到了主席台对面,就看着高年级段检阅了。果然,不愧是我们的榜样,个个精神抖擞,面带严肃。校长开始讲话了,每个字都迎来热烈掌声,过了大约十多分钟,学生代表就要宣誓了,后来就是裁判代表宣誓。到了最后就是张书记宣布第十八届田径运动会开幕!五彩缤纷彩旗飞快地飘扬起来,这时“亲亲笔,第十八届田径运动会。”正式开幕。

“四年级垒球比赛开始!”我满怀希望奔跑到了现场。这时三年级正在比赛当中,因为我以前没有比赛过,所以先看别人怎么扔才好。三年级过后就是我们四年级了段了,我拿着垒球心里有点紧张,毕竟是第一次扔,冷静!冷静!我退后了几步,想要助跑,只能一搏了,嘿!我把垒球扔了出去,心想:我一定要得到名次,一定!然而,我的想法跟扔的截然不同,我扔的最高也才18米多。我想我以前一次也没扔过?为什么这次扔得这么差!因为我没在练吗?还是前面的人给了我一种奇特的压力?我有一种不安之想。我猜对了,有一个同学竟扔了37。20米!高手还有,30多米、20多米······我心里挺不是滋味!

更多运动会文章推荐:

1.关于运动会开幕式的作文汇总

上一篇:体育运动处方教学下一篇:心肌桥的临床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