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科技时代

2024-08-08

运动的科技时代(共12篇)

运动的科技时代 篇1

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突破乃至科技革命, 在这一过程中, 一些传统产业难以为继, 一些新兴产业应运而生, 特别是具有广泛影响和带动作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得以萌生和发展。2008年爆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 把全球经济带入崩溃的边缘, 在经过为期一年的“阵痛”与沉淀之后,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后危机时代”的新宠儿。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 当前,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 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 正在成为世界范围内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着力点。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与经济团体都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强有力政策支持。2009年9月, 奥巴马政府出台了《美国创新战略:驱动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就业》方案, 仅开发新能源方面美国计划10年投资1 500亿美元, 创造500万个就业岗位。日本政府发布了《日本创新战略2025》报告和“数字日本创新计划”纲要。全世界已加快了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步伐!

面对新机遇、新挑战, 我国政府也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2009年11月3日, 温家宝总理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指出了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标准和方向, 并特别指出, 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 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 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此前的2009年9月21日、22日, 温家宝总理连续主持召开3次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座谈会, 阐述了以新能源、物联网和传感网技术、新材料、生命科学、空间与海洋探索等为重点的产业规划。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相关部委随后酝酿相关政策, 为新兴战略性产业布局。

此外, 据悉, 国家有关部门目前正在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这将成为中国在本轮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 继4万亿投资和10大产业振兴规划之后的又一轮刺激经济的方案。与此同时, 国家发改委已经确定, 在“十二五”规划编制中, 将新兴战略性产业的编制作为重点, 产业的发展方向、战略重点和重大举措也需要随之确定。这些新兴战略性产业包括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

显而易见, 我国已明确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把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是中国“立足当前渡难关、着眼长远上水平”的重大战略选择。当然, 在此过程中, 我们还要着力提高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壮大科技创新队伍, 使我国经济的发展走上内生创新增长的道路。HK

运动的科技时代 篇2

这说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机会了解科技的方便性,重要性于此同时我们还有机会用科技技术解决我们遇到的一些问题。可是,我自己个人觉得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我们人类对文学知识和人类常识的兴趣越来越变得平淡无奇。

这到底为什么?我们进入科技的新时代更应该注重文学常识,生活规律,可是到了现在我们为何变得如此沉没电子游戏和智能手机等东西?这些都是我理解不了的问题。

现在我们也进入了网络时代,随着网络的发展也出现了各种软件APP如:作业帮,猿题库…等等软件。随着这些软件的出现,我们学生也变得不一样了为什么?因为我们大部分学生做作业就用作业帮要么用猿题库。反正是跟学习有关我们就依赖这些APP。

这使我们变得不能离开手机,没了手机就完全不可能独自完成一门课的作业,除此之外我们学生有个共同点就是:不知道怎么去正确利用手机,我们一拿到手机就忙着玩游戏或者看视频忘了我们真正要做的作业,学业。

我这样说不是想说科技进入我们生活中乱了我们的生活节凑。

我的意思是:科技进入我们没一个人的生活当中是很好的,学科学知识是好的。可是我们要学科学知识的同时也不能忘了我们真正的目的。

我们要学会正确认识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忘记,我们的本性。我们要学会正确利用网络,要正确使用各种软件APP。

科技时代的“科技恐惧症” 篇3

1888年,李鸿章为了哄慈禧太后开心,特意在中南海和北海修建了一条专供慈禧太后游玩的铁路,铁路建成后,慈禧太后满面春风来到试车现场,坐上崭新华丽的火车,等着火车开动。但是,当刺耳的汽笛声和蒸汽机车巨大的排汽声响起时,慈禧一下子吓得面容失色,但是为了保持自己太后的尊严,她又不便直说,最后以火车的动静太大会破坏皇城的龙气,以及火车司机坐在她前面有损皇家威仪为理由,下旨不准用烧煤的火车牵引大清皇家专列,但是这条铁路和列车却可以使用。于是就出现了世界铁路史上最为可笑的闹剧:慈禧要乘坐这条铁路上的火车,但是火车开行时却没有牵引机车,而是让大量宫内太监挽着黄缎子织成的绳索拉着这六节火车车厢跑。

这种“人拉火车”的闹剧,正是慈禧太后害怕科技新事物的表现,这是一种“科技恐惧症”,本能地抗拒科技新事物。不仅是慈禧太后,当时还有很多中国人不了解火车,只觉得它是钢铁巨兽,担忧火车被惊扰祖坟、破坏风水龙脉。

其实,我们不要嘲笑慈禧太后那个时代的人们,在科学昌明的今天,面对层出不穷的科技新事物、新发明,我们当中很多人同样像慈禧太后那样患上了“科技恐惧症”。

各种恐惧症大发作

所谓“科技恐惧症”,指的是人们总是害怕科学技术对社会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具体来说,是认为某项或总体的科学技术是可怕的、恐怖的、不可控的或反自然的,会带来巨大的污染、破坏美好生活、摧毁人际关系甚至毁灭全人类,应该予以限制或者禁止。

如今在国内外闹得沸沸扬扬的转基因大战,那些反对转基因的人士中,有不少就是科技恐惧症患者,他们相信一种生物的基因转入到另一种生物体内,是一种侵略行为,将会产生种种意想不到的结果,比如,基因混合后可能会生不可预见的生物突变,甚至产生未知的毒素;降解食品中的重要成分,减少食品的营养价值……总之,转基因食品改变了我们所食用食品的自然属性,会产生不可预料的副作用。

这些人对转基因食品有着本能的恐惧,他们在超市货柜前挑选食用油时,如果了解到某个品牌的食用油是转基因产品,就会瞬间在心里产生紧张和抗拒,这是一种本能的恐惧。

科技恐惧症患者在科技发展的各个领域都有所表现,就拿发电来说,火力发电会污染大气,水力发电会破坏生态,核能发电又有安全隐忧,总之,怎么发电都是危险。但是,现代生活又须臾离不开电力,那怎么办呢?对于科技恐惧症患者来说,还是回到农业社会好了。

还有近年来全国各地对PX工厂的反对,也是科技恐惧症的集体大发作。PX虽然是化工项目,但毒性和污染性都极低,安全性很高,世界各国都没什么反对PX的声音,但在中国却遭到了强烈的反对和抵制,究其根本原因,还是人们在心理上大大高估了PX的危害,患上了PX恐惧症,对任何科学理性的声音都听不进去。

因为不了解,所以害怕

科学已经把我们从农业社会带到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使人类的生活水平得以大幅度提升,但为什么还有人对科技发展如此恐惧呢?

首先,科技发展本身有时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副作用。大规模工业生产带来的大气污染和环境破坏,一直在危害着我们的生活和身体,可是直到今天我们还没有办法解决;科学技术发明的现代武器,可以瞬间让一个城市毁灭,让成千上万的人全部倒下,地球上储藏的核武器足以多次毁灭地球。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的核泄漏事故,导致事故后前3个月内有31人死亡,之后15年内有数万人死亡,10多万人遭受各种程度的辐射疾病折磨,方圆30千米区域直到今天仍然是隔离区。

其次,如今科学的发展越来越专业化,普通人虽然科学素养比过去有所提高,但对专门的科学领域却越来越一头雾水。人们在对一项新技术不了解的情况下,往往倾向于夸大或渲染它的危害,这是一种本能反应,尤其是这种技术变革可能对个人身体健康和人们生活环境构成冲击之时。许多好莱坞科幻大片都热衷渲染科技的不可控和恐怖,剧情主线经常都是某疯狂科学家有意无意制造出恐怖的生物或机器怪物,摧残人类,毁灭世界。这类剧情恰好迎合了人们的心理,经常票房大卖。

如何消除恐惧?

科技恐惧症由来已久,几乎伴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全过程。人拉火车、被烧死的布鲁诺、被捣毁的纺织机和活字印刷机,都是对改变人们重大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技术恐惧的集中爆发。

今天,在新科技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人们的恐惧也随着新型科技的出现而不断扩展,转基因恐惧、人工智能恐惧、核恐惧、纳米恐惧……正是人们对科技未来发展的不可预见和无助,使得科技恐惧症相互传染蔓延,相互影响。

如何在普通大众中消除科技恐惧症?科学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想要获得支持,并从科学角度和公众方面获得认同,就要积极认识到科技恐惧症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不能将科技恐惧症患者粗暴地斥之为“不懂科学”、“科盲”,并武断地担保新技术没有任何危害。这不但难以让人信服,也极可能引起人们的反感情绪。现在网上有人把专家称为“砖家”,就是因为一些专家本身的说法就不够严谨。而且,专家也不应居高临下,而是要放下身段,与公众进行亲切友好的互动,以温和的方式消除普通百姓的心理恐惧。

另外,科技发展的透明和民主,能让恐惧心理有充分的释放和疏导,发挥公众在决策过程中的参与作用。如近年来在各地屡见不鲜的因PX项目发生的群体事件,如政府在决策前组织专家充分宣传,进行系统讲解,并让公众代表参加信息收集、整理和讨论,变被动为主动。最终,公众代表的意见和观点,将对消除普通公众的技术恐惧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使沟通效率最大化。

大数据时代的科技项目管理 篇4

科技项目管理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作,往往涉及到诸多交叉学科知识内容,在大数据时代,科技项目管理尤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实现科技项目管理创新无疑是首先需要攻克的难题。只有顺应发展趋势、认清管理方向、把握管理关键点与执行策略、克服管理难点,才能更好地执行科技项目管理,进而促进科技项目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1 大数据时代科技项目管理方向

1.1 浅析大数据时代背景

大数据 (big data,mega data),指的是需要全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人类对于海量数据的不断挖掘和运用,标志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伴随近年来互联网和信息行业的迅猛发展,大数据越发引起人们关注,使得大数据成为继物联网、云计算之后IT行业又一大颠覆性的技术革命。

1.2 大数据时代科技项目管理发展方向

一直以来,科技项目管理是科技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从项目的挖掘、培育一直到项目的成型、扶持、直至项目开花结果,整个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涉及到财务、税收、科技、人力资源、金融市场、企业管理等几乎所有社会领域的信息数据,就其本质而言早已被大数据所包围。科技项目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管理早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建立分析模型、借助大数据分析进行系统全面、科学有效的管理无疑是大数据时代科技项目管理的发展方向。

2 大数据时代科技项目管理的关键点与执行策略

相对于传统项目管理,大数据时代下科技项目管理的内容更加复杂多样,但其执行标准更为具体,基本环节的运作都有明确的操作策略可以遵照执行,其核心管理效能在于将大数据处理技术运用到项目管理的各个过程。

2.1 政策制定过程中的管理

科技政策的制定是典型的宏观行为,涉及的管理信息数据量极大,应当建立宏观大数据分析模型,将有关的宏观经济数据纳入其分析参数,模型分析的结果作为政策制定的主要依据。主要参数应当包括 :1、产业发展目标。基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规划确定的产业目标,既可以是待扶持鼓励的产业,也可以具体的行业底层。2、蝴蝶效应。蝴蝶效应分析需要海量数据,大数据分析优于传统数据分析的特点正是海量数据的处理。每项政策的蝴蝶效应都应该在制定前做尽可能的分析。3、产业发展成熟度。政策应当有适度超前的控制,需要扶持的应当是尚未发展成熟、具有未来前景的产业。4、有关企业行为分析,一是能否有效引导,二是泛滥行为的控制。

2.2 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管理

科技政策的执行应当加以控制,大数据分析使得控制更加精准有效。分析模型至少需要包括以下参数 :1、综合面分析。综合比对历年政策扶持数据,结合区域经济水平,目标企业群综合产值、资产、技术、人才等的变化,形成区域政策微观分析数据。2、目标企业分析。从企业的社会信用、利润税收、人才管理、效益产能、内部管理、行业自律等基础数据着手,综合分析企业整体形象,判断企业优劣。3、局部价值分析。结合具体企业的动态数据,分析扶持效能,广泛吸收数据来源,对分析数据进行分类,形成企业扶持价值参数。

2.3 政策执行后的效果管理

政策的连续执行产生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行之有效的效果管理往往难以实现,但这种管理却是政策修改调整的最重要依据。大数据分析使对效果的管理成为现实。其分析模型的主要参数应当包括 :1、宏观价值,既可以是某一特定的大中小区域,也可以是全国,时间跨度相对较长,达不到模型周期的情况下局部可正向模拟然后逐步补全。2、微观价值,既可以是某企业群,某行业群,也可以是具体的典型企业,重点分析其技术、经济、市场等价值变化。

2.4 外围管理

科技项目管理的外围内容也十分丰富。各类技术人才、各类技术专家、各类项目评审专家、产学研项目数据库、技术难题、待产业化项目等都是科技项目管理的内容,具体的管理模型可以分若干范畴。1、产学研对接管理,子参数包括科研机构分析、项目层次、对接企业类型、资金需求、人才需求、投产周期等。2、人才引进管理,一般需要考虑企业人才结构、人才稳定性、人才来源、人才流动周期、人才层次、政策扶持因素等有关参数。3、项目评审管理,项目涉及到的专家信息库、先进技术数据库、专利数据库、项目信息库等都是评审管理的基础数据参数。

3 大数据时代科技项目管理的难点

大数据时代的科技项目管理较之传统科技项目管理,存在更多的问题和难点,需要管理部门重点关注。

3.1 重视程度不够

科技项目管理是一项长期、持续、不能立竿见影的任务,往往不容易得到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在当前大数据时代,管理者本身的知识面也往往难以接受这个新生事物。

3.2 有效投资难以集中

各类数据库的完善、各类模型的建立、数据分析结果的应用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投入不仅要数量,更需要追求质量。

3.3 缺乏前瞻性

受管理部门体制、人员、绩效等的影响,科技项目的管理往往流于形式,被动应付,以解决当前问题为主,前瞻设想往往是奢侈的幻想。

综上,我们提出大数据时代科技项目管理的工作方针应该是“领导重视、舍得花钱、适度超前”。

4 结束语

五四运动的时代意义 篇5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1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五四运动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具有深远影响。

为什么会爆发五四运动呢?说白了,就是为着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这一运动所带来的影响和效应,确是震天撼地、彪炳史册的。五四运动的功绩,倘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开启并推动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到了新阶段。“五四运动是在当时世界革命号召之下,是在俄国革命号召之下,是在列宁号召之下发生的。五四运动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五四运动时期虽然还没有中国共产党,但是已经有了大批的赞成俄国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五四运动,在其开始,是共产主义的知识分子、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是当时运动中的右翼)三部分人的统一战线的革命运动。它的弱点,就在只限于知识分子,没有工人农民参加。但发展到六三运动时,就不但是知识分子,而且有广大的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成了全国范围的革命运动了。五四运动所进行的文化革命则是彻底地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9-700页)

五四运动之所以能成为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革新运动,同它是中国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种新表现形式是密不可分的。那个时期,由于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和发展,致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了由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民族资产阶级组成的一个庞大阵营。尤其是十月革命后涌现出一批初具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成为运动中的“关键少数”,成为运动中实际的发起者、鼓动者和组织者。数十万首先觉醒的爱国青年学生,英勇地站在运动的前头呼喊与抗争,起到了“先锋队的作用”和“带头作用”。(同上书,第565页)觉悟了的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成为赢得斗争胜利的决定性力量。如果我们再联系到“五四运动是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又准备了五卅运动和北伐战争”(同上书,第700页)的论断,联系到“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求是》第24期)的论断,那么,我们就有理由在反观和比较五四运动与以往革命不同之处的时候,在深入梳理五四运动精神脉络的时候,充分认识到五四运动的确是比先前的所有革命都大大地前进了一步,充分认识到五四运动与其后百年间的重大历史性事件都是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的。

科技传播的大众化时代 篇6

科技传播是科技知识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在不同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对科学技术研究。科学技术应用、社会文明进步具有多方面的基础功能。在知识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科学技术知识传播将与知识创新、知识应用一起支撑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各领域都不断有新成果、新技术涌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提出,既给科技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又使科技传播具有了更多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作为大众传播的组成部分,科技传播的作用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科技传播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现代化进程。科技传播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的报道被广泛了解和接受,也缩短了这些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从理论阶段应用到生产领域的时间,提高生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作用明显。第二,科技传播承担着科普责任,弘扬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推动了人们观念的更新。科学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科学观也应该随之有所发展,科学观如果跟不上科学发展的步伐,科学的应用和进一步发展将遇到阻碍。第三,科技传播传递大量的科技信息,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对于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在科技发展越来越专业化的情况下,科学知识的普及、科学方法和技术成果的推广已成为一项专门工作。基于此,北京市科委确定了把“推进科学技术传播,提升公众科学素质”作为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旨在从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出发,以提升全体市民科学素质为核心,使科学技术在促进人的素质提升方面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于是,科技传播工作的开展伸向了社会的各个角落,在企业、在学校、在社区、在农村等到处可见科技传播活动。“全民参与,全民受益”正成为这项科技工作的落脚点,“科技传播的大众化时代”已经到来。

知识经济时代的科技发展 篇7

关键词:知识经济,科技发展,创新

毫无疑问, 21 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知识经济的基础是科学技术, 正是科技进步决定了知识创造、传播和转移, 并为广泛的全民性基础教育提供了前提和保证, 从而造就知识经济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1 科技活动社会化、国际化

如果说19 世纪末20 世纪初, 科学家的个体科学活动还是发展科学的主要方式, 那么在20 世纪, 随着科学技术内部各分支的交叉和整合, 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进一步增强, 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已经从分散的单纯的个人活动转化为社会化的集体活动, 出现了所谓“大科学” (metascience) , 研究活动规模越来越大, 发展到企业规模、国家规模, 甚至国际规模。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使科学技术合作进入无国界的网络化时代, 现代计算机信息处理和远程通讯系统, 将各国的大学、研究机构和技术开发机构的信息交流联成网络, 世界各地人们之间的距离由于信息化而大大缩短, 进入了信息传递的“二无”时代——“无时不在” (Anytime) 和“无处不在” (Anywhere) 。

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是一个开放体系, 按照熊彼得的说法, 以技术创新为基础, 经济的发展形成繁荣——衰退——萧条——复苏的长波周期, 每一波的周期约50年。有专家认为, 虚拟空间 (cyber_space) 技术的出现, 已经导致了现代经济进入第5 次长波, 这就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的重大课题具有全球性, 必须随时对世界范围内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做出回应, 这就要求通过跨地区、跨国家的途径和形式来筹集研究经费、组织科研队伍、建立科研基地。各国各地区对国际科技合作都很重视, 一些耗资巨大的科学实验装置, 如国际空间实验站, 以及一些大型的科技计划, 如人类基因组计划、欧盟科技发展框架计划 (FRP) 、尤里卡计划 (EUREKA) 、欧洲科技合作计划 (COST) 等, 都是以国际合作的方式进行的, 不论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看, 都是国际合作的典型。

2 科技活动市场化

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机制配置社会资源和引导社会经济运行的经济形式。市场经济由于提供了优化资源配置的最佳平台而为知识经济的诞生创造了经济前提。

一是科技资源配置市场化。在知识经济时代, 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以高技术为导向的科技实力的竞争, 增强科技实力, 最重要的就是创新, 因此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研发的投入, 就R&D投入而言, 上世纪90 年代, 我国R&D占GDP的比重增长缓慢, 1999 年以后这一比重开始稳步提高, 2007 年达1.44% (实际为1.49%) , 远高于俄罗斯 (1.12%, 2007 年) 、印度 (0.61%, 2005 年) 、巴西 (1.11%, 2007 年) 、南非 (0.92%, 2005 年) 等发展中国家, 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但与美国、日本以及欧盟国家总体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另外, 各国在国际科技合作方面的经费投入日益增大, 如美国研究发展国际合作 (ICRD) 1995年经费占政府总经费的4.5%, 而我国这一投入仅占0.3%。由此可见, 美、日及欧洲国家在世界科技竞争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与其对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 包括对科研发展的大力投入都息息相关。

二是创新活动市场化。市场是满足需求的场所, 同时, 市场需求又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导向作用和推动作用, 市场的要求往往成为科技生产的风向标从而不断开拓和创新。“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 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美国的苹果公司就是创新的典范、知识经济的代表, 以电脑公司发家, 从i Pod、i Mac、i Phone到i Pad, 不断推陈出新, 引领潮流。苹果也从最初单一的电脑公司, 逐步转型成为高端电子消费品和服务企业。在创新驱动下, 苹果公司在2014 年世界500 强排行榜中排名第15 名, 超越谷歌 (Google) , 成为世界最具价值品牌。美国的微软也是如此, 不断创新以满足消费者对电脑操作简单化需求, 从成立至今一直是世界软件市场的霸主。这说明, 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引发科技创新, 符合市场需求, 科研工作、技术研发和产业开发及建设就能有的放矢, 从而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扩大产品的科技附加值, 使创新成为经济效益的“倍增器”。

三是科技产品的市场化。技术商品具有商品的属性, 也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从使用价值角度看, 使用技术成果, 能降低生产成本, 使消费者获得利益, 或者改善生产条件和环境, 或者生产出新的产品等。从价值角度看, 在科学技术生产过程中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 而且凝结的是比简单劳动复杂得多的高级复杂脑力劳动。另外, 技术商品化是知识经济的内在要求, 知识经济形态下竞争激烈, 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技术竞争。在需求拉动和供给推动下, 技术市场的规模发展越来越快, 形式越来越丰富与完善。目前, 国际上最热门的技术市场有:技术咨询、技术设计、技术服务和软件销售等, 均已成为其产品拥有者重要的利润来源。美国10 年间技术贸易的顺差, 仅专利权转让一项就增了34.6亿美元。纯无形资产的专利许可证贸易已占发达国家技术贸易总额的80% 以上。技术商品化、市场化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转移和转化, 促进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 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进步。

3 科学活动伦理化、人性化

人类理性创造了科学技术, 但理性却难以完全驾御和控制科学技术的所有后果。极端的功利主义与片面地利用科学技术, 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高速增长, 随之带来的是人口膨胀、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能源短缺、资源枯竭等一系列全球问题。所谓泰勒 (E·Taylor) , 命题 (亦称“科技至上命令”) ——“能够做的就意味着该做”已经受到了严重质疑。正如居里夫人在20 世纪初所质问的那样:“人类是否已经成熟地利用自然, 还是反而被这些认识所烦恼?”

与以往的经济形态不同, 知识经济既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依托发展的经济, 也是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正是这样的经济发展理念决定了知识经济时代的科学技术活动已经显露出伦理化和人性化的特点。以人为本, 强调对人的终极关怀, 在发展科学技术时, 特别强调人自身价值的实现, 使科技与人性、科技与人的价值相协调, 避免对人自身造成的危害。马克思早在1844 年《经济学- 哲学手稿》中就提出科技发展必须符合人的类本性, 可惜, 这一深刻思想直到一个世纪以后才被人们所认识。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们深刻批判了工业社会的技治主义 (technocracy) , 科学史家萨顿呼唤“新人文主义”, 以致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雷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沃德等的《只有一个地球》发出严重的警告, 直到1987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宣言, 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论。人类新觉醒的时代终于到来, 理论正在被付诸实现。例如, “克隆”技术在世界各国都被禁止用于人的自身, 主要不是技术和经济的原因, 而是因为克隆技术将冲击传统的人伦关系, 对人类尊严形成挑战。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不仅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在扬弃工业经济的传统发展模式的过程中, 深深认识到了要摒弃对资源的高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探求一种能够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 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 同时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对资源的开发作用, 开发尚未利用的不可取代已近耗竭的稀缺资源, 维持环境的生态能量, 实现代内平等和代际平等, 在“天人合一”中促进人类文明的永续发展。

总之, 知识经济时代的科学技术活动, 追求发展、效益与人性化方向是统一的, 相辅相成的。没有效益, 科学发展将失去内在动力, 人的全面发展将失去物质基础;没有人性化方向, 科学技术活动将偏离正确的轨道, 对人类造成伤害, 这样的科学进步并不是真正的进步。人类必须防止高增长低发展、高增长无发展的工业经济模式, 实现增长和发展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刘家熊.知识经济[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

[2]曹昌祯.中国科技法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3]路甬祥.创新与未来[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

[4]李京文.知识经济概论[M].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

[5]李红军.科技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科技合作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6) .

[6]许超.美国的国际科技合作[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03 (9) :52-53.

浅谈科技档案的横向运动 篇8

关键词:科技档案,横向运动,纵向运动

文件的生命在于运动, 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体现文件的价值, 文件运动的形式也有多种多样。在我们所了解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中, 主要描述了文件的纵向运动, 即文件正式形成后相对于其形成活动来说的文件运动。文件正式形成后, 相对于其形成活动来说呈现的价值形态及其变化。

一、引发科技档案横向运动的动因

大多数科技档案都可以转化为现行科技文件而再次呈现现行价值, 进而大多数科技文件都能发生横向运动。其根本原因在于科学技术能超越时间空间得到使用。许多相关的或同类型的科技活动开展时, 通常需要相同的科学技术来支持推动其开展。因此, 只要A科技活动所形成的科技档案中含有B科技活动开展所需的科学技术, 就能使得A科技活动的科技档案能转化为B科技活动的现行科技文件, 用于推动B科技活动的开展。

一份现行科技文件由于A科技活动的开展而产生, 正式形成后的现行科技文件发挥其形成时所赋予的现行价值, 指导A科技

排好满足市场上顾客需求的服务网络, 在满足顾客要求的同时对环境的冲击降到最小。”[5]251从产品服务系统的概念可以看出, 产品服务系统设计已经从设计器具转变为设计“解决方案”, 设计师应该更多的关注人的需求, 从多个角度进行设计开发。基于本土需求的产品服务系统设计是指从地方、社区或小区的居民生活形态、文化背景、社会现状出发, 开发符合当地居民需求的服务[6]56。以文化作为思想来源的产品服务系统更需要注重传统与现代的良好结合, 通过先进的科学和技术手段对传统产品的功能进行改进, 以更好的满足现代人们的心理需求。基于天津非物质文化特色进行产品服务系统设计与开发, 应该深层次的探索天津多样的非物质文化形成的历史与社会原因, 了解天津市居民的心理与情感需求, 这需要对天津居民生活的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人文环境等进行深入调查与研究, 结合天津地区的非物质文化, 如泥人张彩塑, 杨柳青木版年画, 风筝魏制作技艺等, 这些传统文化对天津人的现代生活仍很重要, 基于这些非物质文化特色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开发产品服务系统, 能够使传统文化更好地和现代人的需求相结合。

3.现代传播设计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传承性、社会性、多元性、活态性、地域性等特点[6], 正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上述特征, 其传承和保护是非常难的。将天津非物质文化特色运用于平面设计、媒体设计、展示设计等现代传播设计领域, 拓展其传播的宽度和广度, 同时, 随着现代多媒体和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 虚拟现实技术的兴起和网络的高速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具有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结合现代新媒体技术, 可以使天津的非物质文化得以更好地保护与传播。如我国著名的艺术家吕胜中教授, 将活动的开展, 对A科技活动的开展具有依据作用。随着A科技活动的进展, 当A科技活动完成时, 该份现行科技文件也就办理完毕, 即对A科技活动的开展不再具有依据价值, 完成了其形成时应有的现行使命, 此时该份科技文件转化为科技档案。当另一个独立的B科技活动的开展时需要A科技活动的科技档案才得以顺利展开, 此时A科技活动的档案便变成了B科技活动的现行科技文件。那么B科技活动到底是如何利用的A科技活动所形成的科技档案呢?A科技活动所形成的科技档案又应该如何归档呢?关于这个问题, 举一个例子, 比如某部门科研项目开发活动, 在此称其为A科技活动, 由于资金链断裂而暂时停止其研发活动, 该项目的计划书等文件理所应当的大部分归档, 步入休眠运动阶段。在该阶段中, 其他部门进行相关的科研项目开发活动的时候, 偶尔B科技活动或C科技活动等可能会借鉴、参考到A科技活动所形成的“科技档案”。然而若干时日以后, 该部门科研项目的资金问题得到解决, 以及部门由于其自身发展需要, 继续进行原本的

民间剪纸中抓髻娃娃, 拉手娃娃等原始形象做了艺术化的处理, 产生了这种极具生命力的, 平面的, 半抽象化的艺术形象, 并将小红人的艺术形象运用到装置, 行为艺术与平面设计, 展示等现代传播设计中, 通过现代设计语言来表达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感悟, 不仅为他的设计创造提供了新的思路, 为当代艺术创作和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艺术表达方式, 同时也为剪纸技艺这种非物质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值得借鉴。如天津哏吧设计的平面招贴, 哏是天津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方言, 为天津哏吧进行形象设计, 设计者考虑突出其本土特色, 作品以天津杨柳青年画形象作为创意来源, 运用现代化的设计手法, 将杨柳青年画连年有余的形象进行抽象概括与简化, 运用到平面设计之中, 是对天津本土非物质文化特色的良好诠释。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维系民族纽带的桥梁, 承载民族精神与情感的载体, 天津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天津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非物质文化在每个历史时期都会发展变化, 在现代社会, 设计师深刻理解与思考天津非物质文化的内涵与思想, 从当前社会发展趋势与社会需求出发, 将这些文化元素运用到现代设计与创新之中, 可以在现代社会更好的传承与发扬这些珍贵的民族传统文化, 是实现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李琦.产品设计中的非物质文化要素把握[J].包装工程, 2008 (8) .[2]梁爽.关注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N].每日新报, 2008-09-12.

[3]沈清松.历史性、文化空间与文化产业[J].深圳大学学报, 2003 (3) .[4]陈洁.天津妈祖文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012.

[5]季兰坤.产品服务系统的产品设计方法[J].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0 (7) .[6]杨媛媛.非物质文化的可持续发展[D].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2008.

★本文为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资助课题号:20112303。

科研项目开发活动, 即A科技活动。此时已经归档的项目计划书等文件, 到底是A科技活动, 还是B科技活动或C科技活动的现行文件?由于项目开发活动的组织者、内容、对象以及目的等一切都没有变, 故完全可以说该重新继续进行的科研项目开发活动仍然属于A科技活动, 是A科技活动的延续;然而根据文件横向运动的定义, 由于发生了横向的价值形态变化, 故也可以说A科技档案也属于B科技活动的现行文件, 这就产生了分歧, 因此弄清楚B科技活动究竟如何利用了A科技活动所形成的科技档案, 才能更好地理解其横向运动。

首先, 我们需要弄清楚A科技活动和B科技活动的本质属性。哲学上认为, 任何相对独立的事物都有其特有的本质属性。任何事物都有许多的属性, 在事物的诸多属性中, 有些属性是某个或某类事物所特有的, 决定该事物的本质, 使某一事物之所以成为它自己, 并把这种事物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这种事物的基本属性就是事物的本质属性, 它是事物本质的规定性。A科技活动和B科技活动都有其各自不同的本质属性, 因此A科技活动和B科技活动是两个独立的个体。

一般来说A科技活动需要A科技活动的现行科技文件来推动其发展, B科技活动需要B科技活动的现行科技文件来推动其发展。而科技档案是科技活动真实的历史记录, 它不仅记述了科技活动开展的对象、内容, 而且记述了科技活动开展的程序、开展的方法、所用的科技活动技术及形成的科技成果。科技档案就是保存备以查考的直接记录。如上所述, B科技活动利用了A科技活动所形成的科技档案。这种利用是如何发生的呢?吴品才老师在书中说, 当A科技活动的档案全部或部分地为B科技活动开展所需时, B科技活动开展无需重新形成, 只需利用A科技活动的科技档案就可以, B科技活动就可以随之顺利展开。那到底该如何界定B科技活动利用了A科技活动所形成的科技档案来理解其横向运动。

二、科技档案横向运动的分类

我认为这种科技档案的利用活动所引发的横向运动应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 A科技活动中所形成的科学技术, 如果具有可借鉴性, 那么之后进行的其他科技活动不仅仅包括B科技活动, 还有C科技活动、D科技活动等等, 为了避免重复的劳动, 都会直接使用A科技活动中的科学技术, 并不做任何的修改。无论是通过直接利用还是转让购买, 都应该认为之后的科技活动虽利用了A科技活动所形成的科技档案中的科学技术进行研究, 但是之后的科技活动进行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即利用了A科技活动所形成的科技档案, B科技活动得以顺利进行;没有利用A科技活动所形成的科技档案, B科技活动照样可以进行。这种情况比较容易理解, 在我们生活中也普遍存在。

第二种情况, 随着A科技活动形成的科技活动文件, 必然带有A科技活动独有的特点, 例如科技活动的内容、对象、目的以及活动流程等。比如一个房地产打算开发一个居民小区, 其实很多居民小区的住房建筑外体构造都是大同小异的, 完全可以按照已经建好的小区的建筑图纸直接进行施工。但是新进行施工的小区, 因为居民小区位置、名称, 甚至建筑图纸的标号都发生了改变。所以不能说是完全利用了A科技活动所形成的科技档案, 只是发挥了其借鉴的价值, 即在原有的科技档案的前提下, 通过一些细节简单的变动, 更快捷地进行其他科技活动。我们要明确的一点是, 这种简单的变动是建立在不改变A科技活动所形成的科技档案的核心内容, 否则这种利用活动就不能称之为横向运动。伴随A科技活动进行的科技活动文件, 形成之初的目的只是为了指导A科技活动的顺利开展, 并没有考虑到之后会对B科技活动 (C科技活动等) 提供借鉴作用, 只有B科技活动 (C科技活动等) 开展需要时才会发挥其作用, 也就是说A科技活动是之后进行科技活动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第三种情况, B科技活动是A科技活动的延续性活动。例如, 国家档案局发出一份关于各省档案著录系统研发指导条例的红头文件, 这份红头文件从起草、修改到确定全文、复印、再到顺利发往各省的档案部门, 最后留存于国家档案馆, 即完成其使命 (A科技活动) 。各省档案部门接受到这份红头文件, 便要认真学习这份红头文件, 并根据这份红头文件进行指导档案工作, 积极研发本省的档案著录系统 (B科技活动) 。等到研发活动完毕以后, 这份红头文件应该与研发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文件存放在一起, 因为它直接指导着各省市研发活动的进程。A科技活动的产生的科技档案是为了促进B科技活动更好地开展, 即A科技活动所形成的科技档案是B科技活动得以进行的充分必要条件。

三、科技档案横向运动后的档案的归属

在我国的档案运行体制下, 科技活动进行完毕后, 需要对所形成的科技文件进行归档。根据上述三种情况, 可以对其如何进行归档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判断A科技活动所形成的科技档案是否是B科技活动进行的充分条件亦或必要条件, 就是最重要的前提。

第一种情况下, 如果所进行的科技活动的形成主体是同一机关, B科技活动所利用的A科技活动的科技档案, 并不用归档于B科技活动中。这种类型的科技档案重复归档会造成档案数量的增加, 对档案的管理是一种浪费。但是如果所进行的科技活动的形成主体是不同的机关, B科技活动通过直接利用或购买获得的A科技活动的科技档案, 就需用归档于B科技活动中, 用于指导本机关之后进行的科技活动。

第二种情况下, 我认为B科技活动所利用的A科技活动的科技档案, 借鉴到的科技档案部分需要归档于B科技活动中。但不是直接地把A科技活动的科技档案直接存放在B科技活动中, 而是重新形成一份科技文件, 虽然内容大部分与A科技文件相同, 但仍具有B科技活动其独特的特点。作为B科技活动的不可缺失的文件, 归档与B科技档案中。

第三种情况下, 我认为B科技活动所利用的A科技活动的科技档案, 仍需要归档于B科技活动中。因为B科技活动是A科技活动的延续性活动, A科技活动所形成的科技档案直接指导着B科技活动, 缺少了A科技活动所形成的科技档案, B科技活动就不能得以完整、顺利地进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 为了避免相同文件的大量重复。在归档范围中, 要尽量减少上级文件归档的比例, 只是具有指令性的文件才归档, 其他的原则上都不许归档。但是涉及核心内容的文件, 在下级机关仍需重复归档。

参考文献

[1]吴品才.文件纵横运动论[J].档案学通讯, 2004 (1) .

[2]吴品才.文件运动纵横论[M].中国档案出版社, 2002.

[3]薛鸣.用文件纵横运动理论推动科技文件的利用[J], 湖北档案, 2007 (4) .

[4]胡红霞.文件纵横运动理论述评[J].兰台世界, 2007 (14) .

[5]楼淑君.文件运动轨迹描述思辨[J].档案与建设, 2010 (2) .

[6]蒋卫荣.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中国语境[J].档案管理, 2007 (4) .

[7]吴品才.文件横向运动发生的条件[J].中国档案, 2003 (7) .

论信息时代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 篇9

1、是经验与智慧的积累。

企业科技档案是伴随着企业的成长而产生的, 不管是文字、数据, 还是图纸、音像, 其中都蕴涵了企业全体员工在生产实践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与智慧。科技档案是企业非常重要的资产和财富, 必须管理、保护和利用好。

2、是企业独有的知识信息。

企业科技档案是企业所独有的知识与信息, 这些档案中还包括一些未公开的、未申请专利的知识和技术。众所周知, 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也就是人才与科技的竞争, 如果企业独有的科技资源流失或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无疑大大削弱企业的竞争能力。

3、化工科技档案的特殊性。

鉴于化工产品的特殊性, 其科技档案还会带来一定的社会安全性问题, 即如果这部分档案因为管理不善而泄漏, 所带来的问题也就不仅仅是财富与资产的损失问题, 而是关系到社会、公共安全的问题。

二、新的档案形式及问题

1、新的档案形式。

信息时代, 新的科学技术和手段已经广泛地运用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从管理的形式、工作条件, 以及档案管理人员劳动的方式来看都发生重大的变革。如电子信息技术, 其信息存储、加工、传输、检索功能, 均大大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以计算机盘片、磁盘和光盘等化学磁性材料为载体的科技资料开始大量出现。

2、带来的问题。

(1) 安全问题。

信息技术可以使科技资料的处理和传递变得更加快捷, 可以不受时间和距离的限制, 在公司内部进行资源共享。但是便捷的同时, 也带来了资料的安全问题。如果没有相应的信息安全技术作为保障, 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2) 保存问题。

例如电子文件的保存条件和环境与纸质档案是不同, 对保存环境的温度、湿度、防磁性等条件的要求很高。如果不熟悉相应的保存技术, 同样会造成科技资料的损失。

三、有效管理的方法与策略

1、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

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 是做好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最为重要的因素。笔者认为, 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自身”素质。与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一样, 管理人员的个人道德素质要严格把关, 从自身确保资料的安全。当然, 现代科技发展快、更新快, 档案人员也不能坐等资料上门, 被动的学习、收集科技信息。应主动请教有关技术人员并深入生产线, 熟悉了解生产、经营、工艺流程, 对于技术档案的内涵关系和保存意义, 要做到心中有数。

(2) “技术”素质。信息时代, 档案管理人员应拥有全面的知识, 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如前面提到的信息安全及资料保存方面的知识等, 即档案管理人员不能因为“技术”方面的问题, 而造成科技资料的损失与泄漏。

所以, 必须多途径、多层次的加快现代专业化的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与储备, 才能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

2、专门的档案保存场所。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条件, 设立专门的档案保存场所。在选择档案保存场地时, 要注意一些细节的把握, 如从档案的保密性考虑, 不应把保存地设在办公楼的最底层, 因为底层人员往来较为频繁。应尽量做到与办公区分开、与档案阅览室分开。另外, 档案室的安全硬件也要强化, 如专门加固的防盗窃及监控装置等。

3、全面的档案管理策略。

(1) 分级管理。

企业应参照《保密法》的相关规定, 根据档案的重要程度与安全性能, 将科技档案划分秘密等级和公开与不公开的程度。对于企业的核心秘密, 关系到社会及公共安全的化工科技资料, 要以“绝密”的档案标准进行管理。

(2) 扩大外延。

企业要深化档案管理工作的内涵, 将过去单一的档案资料室, 扩大为包括档案、资料、情报、信息、统计等内容的“企业档案信息中心”, 使档案管理跟上现代企业管理及市场竞争的步伐。

(3) 严格制度。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 从阅览、外借、复制等都要建立相应的制度。确定不同档案的利用范围, 同时建立档案利用的监督机制, 以有效地发现、制止并纠正档案利用过程中不利于档案安全的各种不良行为。

4、先进的科技理论与手段。

(1) 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网。随着现代计算机信息管理网的建立与发展, 也有越来越多的重要科技档案文件被传输上网。为的保障网络安全。企业应根据实际开通电子文件归档专递网线, 在各部门机构与档案部门之间建立电子文件归档专递的网络服务, 并由专业的网络人员负责管理。

(2) 新型档案材料的维护。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解决新型档案载体材料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与利用。确保资料不会受到外界磁场的影响, 以及空气中的灰尘、水份及有害气体的侵害等。另外, 对于长久保存的电子文件, 还需要定期进行复制, 以防止信息损失。

总之, 信息时代的科技档案管理, 应使档案资料成为企业的科技发展的动力之一。

参考文献

[1]宋宝英:《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几点思考》, 世纪桥, 2009年第03期。[1]宋宝英:《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几点思考》, 世纪桥, 2009年第03期。

运动的科技时代 篇10

关键词:科技时代,化工工艺,管理,技术,优化策略

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化工企业, 只有对化工工艺进行不断的优化, 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化工行业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在优化化工工艺的过程中, 首先化工技术人员要取保化工产品的质量, 从而进行合理的优化:其次应对化工工艺生产现场的环境与要求进行了解, 并结合化工产品的特点, 从而确保化工工艺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另外在化工工艺过程中, 化工技术人员还要以化工成本作为基础, 这样才能使化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 使化工工艺的优化策略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一、化工工艺优化的意义

1. 化工市场竞争强烈

由于化工产品在新时期背景下的社会运用广泛, 并因为我国人口数量排名全世界第一, 所以化工产品的需求也是相对的较多, 由此就导致化工企业的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并因为越来越多的外国化工企业也盯上了中国市场, 使其就更大程度的增加了我国化工市场的竞争。若化工企业要想在竞争强烈的化工行业的立足于发展, 就必须优化化工工艺, 使其才可使化工企业得到稳定的发展。

2. 化工产品市场结构需求在不断的更新

由于我国各行各业的技术水平都是在不断的更新, 而化工企业的化工工艺要想得到合理的优化, 使化工市场得到稳定。就必须对化工产品市场结构进行不断的调整, 使其满足现代化的需求。通过对化工产品市场结构进行优化后, 可促进化工企业经济的提升, 并可合理的运用化工资源。

3. 加强化工工艺成本费用的管理

开展化工工艺优化策略的过程中, 化工管理人员要对化工工艺优化工作的成本费用进行合理的控制, 使其确保化工工艺的生产成本得到合理的管理。在加强化工材料成本费用的管理时, 要以不影响化工材料的质量为前提, 从而开展一系列的成本管理工作。

二、加强化工工艺的管理措施

1. 加强化工设备的管理

采用先进技术对化工设备进行管理, 是确保化工工艺得到优化的主要措施。在对化工设备进行科学管理时, 管理人员首先要定期对化工设备的性能进行检查;其次对陈旧的化工设备进行更换;最后引进合理的先进设备。通过科学有序的方法对化工设备进行管理, 使其可提高化工设备的工作效率。

2. 完善化工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

要想使化工工艺得到有效的优化, 完善化工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就显得尤其的重要。因为在化工工艺优化的过程中, 化工设备是化工工艺组成的重要部分, 若是化工设备没有得到科学有效的管理, 从而也就会给化工工艺带来质量问题, 使其就会影响化工工艺的优化策略。

3. 提高化工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由于化工工作人员是化工工艺组成的主要部分, 提高化工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才可使化工工艺等的顺利的发展。通过对化工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术水平培训, 使其可使化工工艺优化策略得到稳定发展[1]。

三、加强化工产品生产运营的管理措施

1. 运用化工产品成组技术

运用化工产品成组管理技术, 对化工不同类型的产品和化工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 使其可提可加强化工产品生产的管理, 从而提高化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2. 加强对化工工艺技术的创新

在化工工艺生产运营的过程中, 化工技术人员要加强化工工艺生产技术的创新, 并确保化工工艺生产技术能够符合现代化要求。与此同时, 在对化工工艺技术进行创新的过程中, 要以化工产品为标准, 从而开展一系列的工艺技术创新, 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化工工艺的生产成本, 还可预防化工工艺存在质量问题。

3. 合理使用化工工艺的工具

由于化工工艺大部分的工艺都是属于精密的, 所以在化工工艺生产运营的过程中, 对于刀具和工具要进行结合化工工艺需求进行合理的使用, 使其可加快化工工艺的进度。对于化工产品的设计工装工艺, 化工管理人员要结合化工产品的特点, 对产品设计工装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 从而确保化工产品的质量。

四、加强化工企业所有单位的监督

1. 加强企业内部计划的管理

加强企业内部计划的管理力度, 可有效的提高化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且内部管理人员通过加强员工的工作意识, 从而可促进化工工艺结构的完善, 这样也就提高了化工工艺的操作流程, 降低化工工艺质量问题的发生。

2. 对化工产品进行合理的库存

对于化工产品的库存部门工作, 主要是对化工程产品进出合理的控制。但是在开展化工产品库存的过程中, 若是化工产品量库存太多, 从而就会影响到化工企业的周转资金, 当但确保化工市场工序平衡, 相反之若是化工产品库存量少, 从而就会缓解化工产品的市场需求。因此要想对化工产品量进行合理的控制, 化工管理人员就要对化工市场进行调查了解, 使其准确知道化工产品市场的需求, 从而确保化工工艺的生产的平衡。

3. 提高化工产品质量管理的力度

化工工艺材料是组成化工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化工材料质量的优劣也是和化工产品的质量直接挂钩。要想使化工产品的质量得到控制, 化工管理人员就必须加强化材料质量管理的力度, 并且对所有工作人员分化岗位职责, 使其确保化工产品的质量得到控制。

五、从材料方面对化工工艺进行优化策略

1. 化工工艺中的化学纤维材料作用

化工工艺中的化学纤维材料分为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两种。人造纤维材料主要是在原材料实施突破, 通过对原材料进行科学加工, 从而形成的化学纤维材料。而合成纤维材料主要是由石油材料所提炼, 所以这种化学纤维材料种类较多, 且制作的过程中工艺也较为简单, 所以合成纤维材料被广泛运用在化工工艺中。

2. 化工工艺中的塑料材料作用

化工工艺中使用的塑料材料具备了材质轻、防腐、绝缘等多种特点。在优化化工工艺的过程中把塑料材料运用在其中, 不仅可简化化工工艺的操作流程, 还可降低化工工艺能源的消耗, 而且还能起到绝缘的功效。因此, 化工管理人员通过加强化工厂对塑料材料质量的管理, 并对塑料材料的使用过程进行规范, 可对优化工艺起着重要的作用。

3. 化工工艺中橡胶材料作用

化工工艺中的橡胶材料出产自热带地区, 从而具备了较强的抗寒、抗热、品种量大的显著优点。由于这种特殊橡胶材料生产环境有一定的区域限制, 所以橡胶原材料还是相对的稀少, 但化工企业又受橡胶材料优点的吸引, 从而迫使很多化工企业对橡胶材料性能也是在不断的研发, 进度相关工作人员的不断努力至今也研制出了合成橡胶材料。这种新型的化工合成橡胶材料具有了较高的性能, 使其也就增加了化工工艺优化的作用。

六、从技术优化工艺的有效策略

1. 化工工艺生物技术的优化策略

化工工艺中的生物技术, 主要才采用了科技水平对微生物进行试验, 从而对化工工艺中的原材料进行调整, 直至达到合理的程度。而化学工艺中的微生物技术, 通过把活细胞放在压力环境和温度环境下使其发酵, 由此把原材料变换为先进新型化工产品。并也可通过酶催化剂和固定化酶化学材料, 把微生物转换为新型化工产品, 且这种工艺还相对的简单。通过运用酶催化剂和固定化酶方法对进行制作, 使其可提高化学工艺的总质量, 并还可降低化工工艺成本费用的支出[2]。

2. 运用精细化工技术对化工工艺进行优化

化工工艺中精细化工技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但也具备了功能全、技术含量高等特点。为了然使化工工艺中的精细化工技术对化工工艺和化工产品进行调整, 可对化工产品的产能与质量得到提高。而化工工艺中的精细化工技术, 又分为新型粉体技术、新型分离技术、新型催化技术, 这三种技术的特点就是都具备了科学计算含量, 从而促进化工工艺的优化。

七、电解工艺优化方案

化工工艺优化策略中, 采用电解工艺技术主要通过电流把电解溶液融入在电解质中, 从而形成电解反应。且在目前大部分的化工工艺都能遇到电解工艺。所以, 以下对电解在化工工艺优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对电解工艺进行了适当的优化, 使其提高电解工艺的技术水平。

1. 电解工艺存在的问题

在化工工艺的电解工艺实施过程中时, 由于电解中产生的氢气具有很强的易燃性, 而电解中产生的氯气又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当氢气与氯气产生摩擦时, 就很容易发生强力的爆炸。与此同时, 在电解工艺技术实施时, 电解泄露的溶液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能, 从而就会影响到化工工艺设备和产品的质量。由此, 预防电解工艺中存在的问题, 是每个工作人员必须重视的重要环节。

2. 电解工艺的优化措施与要求

通过以上对电解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电解工艺一旦处理有误, 就会为化工工作人员带来生命安全威胁, 并可为化工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对于电解工艺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在化工工艺生产的过程之前, 化工管理人员就要提出合理的方案进行解决。与此同时, 在化工工艺中使用电解工艺技术时, 化工技术人员首先应对是可燃和有毒的电解装置, 设置相应的检测与报警装置如安全阀、高压阀、液位计等, 并要定期对电解装置安全阀进行定期的检查。使其确保电解装置具有一定安全性能。

八、重氮化工艺的优化方案的分析与措施

化工中的重氮化工艺, 主要是由重氮化试剂才可发挥功效, 而重氮化试剂主要是由亚硝酸钠和盐酸所配置形成, 所以重氮化工艺还是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以下对重氮化工艺存在的危险进行讲解, 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使其提高重氮化工艺的技术水平。

1. 重氮化工艺存在的危险

重氮化工艺中的重氮盐化学材料在遇到高温情、摩擦、撞击后就会产生分解从而导致爆炸, 重氮化工艺亚硝酸钠原材料遇到高于175度的高温厚, 进而也会引发爆炸, 使其就会造成化工工作人员生命安全事故, 从而为化工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2. 重氮化工艺的优化措施与要求

以上通过对重氮化工艺存在的危险性进行分析, 把重氮化工艺中的重氮盐和亚硝酸钠材料, 放置在干燥低温的环境中, 且化工技术人员还要对重氮化工艺重氮盐和亚硝酸钠材料危险性进行优化。与此同时, 当重氮化工艺技术存在异常时, 化工工作人员要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解决, 以防发生安全事故[3]。

结语

综上所述, 对化工工艺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 使其可有效的提高化工工艺的质量。以上通过规范化工工艺的化工材料和化工设备的性能, 并对化工工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 使其可确保化工工艺优化策略的顺利开展, 并可有效的提高化工工艺的技术水平, 使化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仪明国.科技时代下化工工艺的优化策略[J].化工管理, 2013, 24:241.

[2]白慧娟, 乔晓会.科技时代下化工工艺的优化策略[J].科技致富向导, 2010, 32:161-162.

高科技时代的弓箭手 篇11

职 业:前马戏团演员,后被招募为神盾局特工。

超能力:堪称出神入化的神射手,以及作为特工必备的搏击能力。

跟非要使盾牌的美国队长一样,“鹰眼”拿的武器也让人有穿越历史之感:都什么年代了,还用——弓箭!在手枪、导弹、火箭炮随处可见的21世纪,这种老古董还有啥优势呢?呵呵,你可别着急把人家就这么给淘汰了。在“鹰眼”的手中,老弓箭和新科技完全可以完美结合,成为新一代的战斗神器!

当年,火药枪能够淘汰刀、剑、长矛等冷兵器,主要是因为它强大的杀伤力。但在战斗中,手枪也有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例如,开枪是有声音的,在执行秘密任务的时候,就可能带来一定的麻烦。而弓箭无声无息,这时就可以大显身手。此外,在有易燃品、危险品的地方,开枪可能是一种“自杀”行为。而弓箭就可以不受这些危险环境的约束。

最重要的一点是,手枪只是攻击性武器。如果要发射点什么东西到目标上,例如车辆跟踪器、定位装置、牵引绳等等,总不能让特工们用手扔吧?这时候,弓箭当然是最方便的工具了。所以我们看到,在“鹰眼”的高科技“箭囊”里安装了智能系统,可以根据他的需要,随时自动在箭头上附加微型炸弹、钩爪、电子干扰系统等各种“小工具”,大大提升了弓箭的战斗力。

弓箭作为武器有个问题,就是需要使用者有足够的力量将它拉开。特别是在瞄准目标的时候,如果手臂或肩膀的力量稍微松懈,就可能出现偏差。所以在古代,要成为一个弓箭手乃至神箭手,需要长期刻苦的练习。因为那时用的弓,就是一根弯曲的木棍和弓弦做成的,没有任何省力的可能。箭射得远不远、准不准,完全取决于射手的臂力和眼神。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已经出现了高科技的“复合弓”。这种弓的上下各带着一个小轮子,借助滑轮原理,可以让拉弓者省去50%~60%的力量,便于长时间拉开弓弦瞄准。而且,它的上下弓杆上还安装了减震器,能把箭离弦时弓身的震动减轻到最低,保证射出的箭平稳飞行。但这种弓实际已经是一架机器了,部件很多,也很复杂。想像过去的弓箭手那样把它往肩上一挎就走,肯定是不可能啦。

所以,作为需要在战场上灵活行动的特工,“鹰眼”使用的还是结构最简单、携带最方便的反曲弓。这种弓的特点,就是它的两端微微向后弯曲一点。自从蒙古人对弓进行了这种改进之后,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人类都是使用这种弓来战斗、打猎的。

你可不要小看这点小小的弯曲,它们为弓提供了一个更平稳的拉力曲线,只要使用者用足够的力量拉弓,就可以保证极高的精确度。更何况“鹰眼”的弓上还装有红外瞄准器,一般的“百发百中”绝对是小菜一碟啦!

最后,你知道弓箭最远能射多远吗?如果是站在地上或骑马平射的话,反曲弓可以射到100米左右,因此传说中的“百步穿杨”是可以实现的。但如果是以45°角向天上射箭的话,借助抛物线原理,可以射到300米左右的远处,不过准确度就不能保证了。前面说到的复合弓借助机械原理,可以把平射距离提高到150米。当然,将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还可能出现更先进、威力更强大的弓箭。到时候,“鹰眼”也就不会再抱怨自己是“用弓箭打机器人”了吧?

运动的科技时代 篇12

1数字出版与科技图书编辑的定义

1.1数字出版的定义

数字出版主要是指通过数字技术对内容加以编辑加工, 借助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 呈现出的特点是:产品形态数字化、内容生产数字化、传播渠道网络化、管理过程数字化等[1]。当前数字出版产品形态主要涉及:数字报纸、 网络教育出版物、手机出版物、电子图书、网络游戏等等。数字出版简而言之就是以内容作为基础的文化产业, 成为当前出版产业的必然趋势, 其中竞争力最大的是选题策划方面。

1.2科技图书编辑的定义

科技图书编辑主要指对时效性强、小众化、专业化的科技图书出版工作进行编辑加工出版相关工作[2]。例如, 在数字出版普及的时代, 作为一名建筑类图书编辑, 也应该增强数字出版相关业务的学习, 依据数字出版的特点及工作内容而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 将海量的科技信息、科技成果传播给读者, 让更多的人了解科技的意义。

2数字出版成为科技图书编辑的必然趋势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媒体技术等等不断普及, 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显著提高, 读者阅读方式也更多元化, 纸质阅读逐步向数字化阅读转变, 数字化阅读方式更加便捷、多样化, 例如手机阅读、光盘阅读、 网络在线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数字化阅读带动着数字出版成为出版行业的新趋势, 对于传统的出版单位有着极大冲击, 也陆续的转型升级,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也先后制定了多种指导性文件, 为出版单位进行数字化转型打下良好的基础。

数字出版是新形势下出版行业的必然趋势, 对从业者的工作模式、思想观念等都提出新的要求, 对于科技图书编辑者而言, 更应该紧抓时代潮流, 不断学习数字出版知识, 掌握数字技术手段, 进一步提高科技图书在数字出版中的竞争力, 顺应时代发展需求。

3数字出版时代科技图书编辑观念更新的几点建议

3.1增强选题策划的竞争优势

选题策划是数字出版的核心, 当前科技图书编辑身处于数字出版时代, 在选题策划中就应该与时俱进, 别具匠心才能提升亮点, 加入数字出版元素, 充分发挥数字出版技术的特点, 不断提升选题策划的竞争优势。

选题策划之前, 编辑可以通过网络, 登陆各类的科技网站, 搜寻海量的信息, 了解科技前沿的最新成果、研究热点, 多角度的深度挖掘最新的科技信息资源, 为选题策划打下良好基础;定好选题之后, 编辑娴熟运用多种数字技术的不同载体进行内容的加工整合, 逐步拓宽选题的思路, 加入音频、 图片、动画演示等多媒体技术的展示, 使得图书产品更加丰富、立体, 最大限度的去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此外, 提高作者原创水平, 注重挖掘数字出版的主观能动性, 引导读者阅读纸质版图书同时, 也可以转化思维观念, 融入数组出版构想, 实现数字版的进一步推广, 扩大读者群。

3.2借助网站, 积极拓展全媒体出版

所谓全媒体出版就是不仅仅进行纸质出版, 而且运用互联网、手持阅读器、手机等终端数字设备以数字形式同步进行出版[3]。科技图书编辑应该充分利用好网站资源, 使得纸质图书与网站之间的协调发展。例如:在出版建筑施工技术类图书的时候, 纸质图书操作流程的内容上可以放上二维码, 读者购买纸质图书之后可以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网站中能够点击看到施工实际操作流程的相关视频。对于网站的建设中, 编辑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参与其中, 出谋划策, 使得读者浏览网站时候能够快速、简便的搜到自己所需信息。对于读者在网站上的疑问或者留言, 编辑应该及时的进行回复, 和读者之间友好互动, 帮助读者解决疑难, 提高网站信誉, 让读者感受到图书之外的优质服务。

3.3积极拓展营销渠道

当前在数字出版环境下, 对于科技图书编辑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单纯的选题策划、编辑处理等传统工作难以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 应该与时俱进积极参与到图书的发行与销售数字化流程中。其中图书网络营销就是一种新渠道, 通过互联网及新媒体在社区、豆瓣、博客、微博、微信等进行评论、互动、传播, 逐步推动图书销量的点击量、销量。作为编辑一旦图书出版之后, 应该积极的在网上书店加强宣传, 填写营销建议书, 及时更新到网上书店, 第一时间展开图书网络营销的开展。将定价、书名、 目录等内容梳理好, 重点写好编辑推荐, 让作者一目了然。如今, “在线试读”成为网络营销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营销策略, 例如当当网等, 用户留言编辑及时回复, 将潜在阅读者变为购买者。

参考文献

[1]李宏滨.新时期科技图书编辑能力与素质探析[J].科技传播, 2015 (10) :182-183.

[2]易新.浅谈科技图书编辑的必备素质和能力[J].科技创新导报, 2014 (18) :18-19.

上一篇:实验演示视频下一篇:220kV主变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