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运动在中国

2024-10-21

极限运动在中国(精选12篇)

极限运动在中国 篇1

摘要:由于排舞运动在中国从2004年至今仅有短短的几年时间。加之受传统优势项目和场地设备环境影响,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尚未普及, 现阶段排舞锻炼还主要兴起在一些对健身有强烈要求的比较发达的大中型城市, 特别是在学生和中老年健身爱好者流行。目前, 出现的问题是人们对排舞运动的盲目追求, 排舞教练员自身素质限制, 对排舞运动理论知识的缺乏, 使得排舞运动的锻炼出现很多误区。因此本文对排舞的发展历程和表现风格的理论研究能够很好地指导排舞运动在中国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排舞运动,理论知识,发展

排舞是 (Line dance) 起源于美国乡村舞蹈, 是从英文直译过来, 就是一种排成一排排跳的集体运动。是一项通过丰富的舞步变化和段落循环将舞蹈、音乐、体育、文化等有机结合、用以展现各种的舞蹈形式和音乐元素, 从而娱乐身心的健身运动。排舞的主要特点是:舞曲可由由32拍, 48拍, 或64拍等不同的循环节奏组成, 首曲子的舞步随着特定的循环节奏而重复。每套排舞一般都是由全球众多的专家或排舞爱好者以流行歌曲为音乐载体来进行编舞, 基本跳法规律分为两个朝向和四个朝向交替旋转。每套排舞都是一套成型的, 舞步舞曲在世界范围都是统一的完整的歌曲。排舞的编舞重点为舞步, 对其他部位肢体语言没有要求。但是对于排舞表演和比赛来说还可以对上肢体进行进一步的创作。

和国外排舞运动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流行并蓬勃发展相比, 中国的排舞运动起步的较晚, 2004年才作为一项休闲健身的运动项目被引进过来。2010年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把排舞运动列为独立的竞赛项目。同年12月中国首届排舞研讨会在四川成都举行。2013年5月, 来自全国排舞运动推广中心的领导以及排舞专家、培训学者、老师欢聚一堂, 共同见证由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授权杭州市体育局在杭州市滨江区江南体育中心设立全国排舞运动推广中心的授牌仪式, 并宣布2013“舞动中国-排舞联赛”也即时启动。标志着排舞运动在我国已经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

但是, 排舞运动在我过从引进到被广大健身爱好者接受, 到国家列为独立竞技项目, 前后只有短短的8年时间, 人们对排舞这项新兴的时尚运动了解渠道有限, 相关部门在宣传力度和推广力度上, 比之传统和优势运动项目还有待加强, 人们缺乏认识这项运动的契机, 对于这项健身运动的认识和爱好度还很有局限。现阶段排舞锻炼还主要兴起在一些对健身有强烈要求的比较发达的大中型城市, 特别是在学生和中老年健身爱好者流行。其他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城镇尚未普及。目前, 出现的问题是人们对排舞运动的盲目追求, 加之健身市场的不规范性, 排舞教练员对排舞运动理论知识的缺乏, 使得排舞运动的锻炼出现很多误区。排舞运动的舞步虽然简单, 但是想将每一种风格的曲目都表现到极致, 却并非易事。需要进行系统地学习, 必须通过理论来指导实践, 规范健身市场, 充实和更新排舞教练员的理论知识。目前, 排舞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 出现理论落后于实践, 排舞爱好者盲目锻炼, 缺乏系统性学习的现象。针对目前排舞运动的现状, 笔者通过对成都市、上海市、西安市、杭州市等地参加排舞运动推广、培训和舞蹈编排的资深专家和运动骨干进行电话访谈, 并通过成都市购书中心、四川省图书馆、成都体育学院图书馆等及网络资源, 查阅并阅读健美操、体育舞蹈、现代舞、爵士舞、歌舞剧等舞蹈艺术类相关著作22本、排舞相关文献85篇, 对中国排舞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高度重视排舞运动, 增强排舞运动的推广宣传力度

相关部门领导重视程度, 是一项有益于全面健身运动是否能顺利开展的关键条件。但是由于场地限制或者是音响设备、人员组织等方面存在较大难度, 传统优势项目在各种类型的运动会上立竿见影的宣传效用, 不少城市的相关部门对排舞运动的推广始终无法提上日程。应抓住全民健身的契机大力加强对排舞运动的宣传和推广工作, 落实“以人为本, 健康第一”的思想, 让更多的人了解排舞、认识排舞, 从多方面渠道拓展排舞运动的健身与健心价值, 从而使更多健身者参与到排舞运动的锻炼中来。

2、改善排舞创编思路, 融入民族文化

排舞作为当今时代的一项大众化的休闲健身运动, 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但同时排舞优势一项不断创新, 不断完善的项目, 这就要求排舞创编者具备一定的排舞表现技能和知识, 熟悉各种风格、舞步动作和音乐内涵。根据不同的人群, 选择适当的音乐, 比如针对年青群体加入街舞、健美操等元素;针对中老年群体加入民族舞、革命红歌元素等, 创编出不同强度水平的舞步组合。

3、加快排舞教练员队伍建设, 促进国际交流

国内的排舞训练员接触排舞的时间也相对较短, 理论水平和舞蹈创新性有待加强。排舞教练员应尽快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了解不同风格排舞曲目的文化背景、挖掘不同风格排舞曲目的音乐特征、掌握不同风格排舞曲目的基本技术和常用步伐。积极改善排舞教练员业务水平可以有以下两条途径:第一, 引进权威的理论资料, 邀请国际知名排舞专家开展培训与讲座。目前, 我国已经开始在有基础的各地开展排舞教练员资格培训, 有力地提高了全国排舞教练员的素质。第二, 选派优秀排舞教练员参加国际各类高水平的排舞大赛, 以赛促进, 交流提高。

参考文献

[1]魏巍.丁舞技术基础训练内容的初步研究[J].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007

[2]焦喜变.准舞技术基础训练内容的初步研究[J].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007

[3]李普.排舞引入江西省高校的可行性分析[J].教育时空, :7.

[4]李遵, 论排舞运动兴起的“四个点”[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1

[5]王欣, 陈焕伟, 邹业兵.排舞、健美操、体育舞蹈优劣势之对比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 2010 (10) , 7-78

[6]陈炎冰.音乐剧的历史、发展与演唱研究[J].武汉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007

[7]刘青弋.外舞蹈作品欣赏[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9)

[8]约翰·马丁, 欧建平译.舞蹈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 1944 (4)

[9]李多.音乐剧演唱的多元风格[J].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 (4)

[10]张晓波.健美操形成因素[J].体育文化导刊, 2003 (9) 2011 (3) :18-22

极限运动在中国 篇2

一、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萌芽

自有史以来,游戏与竞技就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以武术、气功和其他民间体育活动为代表的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国已经深深地扎下了根,这便为后来西方现代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的传入准备了内在条件。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急剧的变化,现代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就是在这一系列的社会变革中、在学习西方的浪潮中传入和兴起的,这其中以洋务派为代表,其在按西式编练的新军中,首先引进了西方的兵操,初期以习练英式兵操为主,后来多采用德式兵操。这其中,他们连同兴办新式学堂和派遣学生出国留学两大措施,以及聘请外籍教练员等等,在其推动下,西方体育及奥林匹克运动才逐步开始进入中国。然而,中国人最初是通过了解奥运会来真正开始认识奥林匹克运动的。1904年,第3届奥运会在美国圣路易举行,中国的一些报刊曾刊载了这届奥运会的消息。由于这届奥运会的规模较小,再加上当时中国民众对现代体育了解甚少,这些报道只在有限的范围内产生了一定影响。在1907年以后,一些基督教青年会和教会学校的人士开始在社会上宣传奥林匹克运动。同时10月24日,著名教育家、体育家张伯苓先生在天津青年会第5届学校运动会的演说中指出:此次运动会的成功,是我对吾国选手在不久的将来参加奥运会充满了希望。张伯苓先生建议中国加紧准备筹建奥运会代表队,争取早日参加奥运会。事实上,这便是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萌芽。

1908年,一些报刊就开始对即将召开的第4届奥运会进行了报道:再过几星期,伦敦举行一次盛大的奥运会,世界上没有一个运动会能与奥运会相比。有的报道还建议要积极争取奥运会在中国举行,此后与奥运会有关的字眼在更多刊物上出现。同年10月,在天津青年会第6届学校运动会的颁奖式上,用幻灯放映了奥运会的盛况,天津青年会的美籍体育干事饶伯森还在演讲中阐述了中国参加奥运会的前景,激起了同学们对奥运会的极大兴趣,从而将奥林匹克运动和中国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参加奥运会的愿望推动了奥林匹克在中国的最初实践和发展。

二、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初步发展

随着现代体育加速从学校走向社会,以举办全运会、参加远东运动会和奥运会为中心的竞赛制度便逐步确立。1924年8月,全部由中国人组成的全国性优育组织——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简称“体育协进会”)在上海成立,张伯苓任名誉会长,王正廷为名誉副会长,沈嗣良为名誉主任干事。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不但接管了先前由基督教青年会外籍人士主办的各种体育活动,还组织开展了更多的各种分区比赛、单项比赛、体育训练班等,而且在全国各地陆续建立了体协的分会组织,这标志着中国体育的发展和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开展都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但此前值得一提的便是,1922年,国际奥委会选举了中国体育界著名领导人、远东体协的发起人、历届远东运动会的赞助人、第2、5、8远东运动会会长王正廷为国际奥委会委员,这是中国的第一位和远东的第二位国际奥委会委员。为此中国便开始与国际奥委会建立了直接的联系,这也是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互相接受的重要里程碑。1927年以后,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相继加入了田径、游泳、体操、网球、举重、拳击、足球、篮球等8个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其它国际体育组织。于1928年中国被正式获准派代表团参加荷兰阿姆斯特丹举办的第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应该说这是中国运动员第一次与奥运会亲密接触,但由于准备不足,只派了宋如海一人作为观察员身份出席而未参加竞赛,然而这就是中国与奥林匹克开始。1931年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为中国奥

委会,使古老的东方大国正式成为了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的一员,联系便逐渐密切,而后参加了第十、十一、十四届奥运会。其中第十届洛杉矶奥运会上,当时东北大学学生刘长春参加了比赛,他成为参加奥运会的第一位中国选手。在开幕式上中国代表团第8个入场,刘长春手擎大旗在前,总代表沈嗣良继之,再后是教练宋君复、留美教授申国权、美国人托平(当时上海青年会体育主任)。这次奥运会上刘长春参加了男子100米预赛和200米预赛,因长途跋涉、体力不支均被淘汰,虽然没有取得好成绩,但却向世界宣告了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存在。在第十一、十四届奥运会上,均因旧中国国力衰败而在运动成绩上留下了“零的记录”。一副外国漫画这样嘲讽中国人:在奥运五环旗下,一群头蓄长辫,身着长袍马褂,形容枯槁的中国人,用担架扛着一个硕大无比的鸭蛋,画题为“东亚病夫”。体育的落后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真实写照。

三、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曲折历程及其新的征程

建国后,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生了一系列中国历史上最为深刻的变化,社会的变化给体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给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开始了新的历程。

1949年10月下旬,在原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的基础上,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体育工作者代表大会,改组建立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1952年全国体总又在北京召开了第二届代表大会。此后,各地陆续建立了体总的地方分会。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对外代表中国的国家奥运会,其主要任务是举办全国性的体育竞赛和运动会,负责加强与国际体育组织的联系,举办或代表中国竞赛活动。这为推动中国体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全国体总成立后,陆续改组和成立了一批全国性的单项体育协会,为了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发展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又先后成立了一批行业性的体育运动协会。它们在各自的范围内组织和推动体育的发展,促进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它们是中国开展奥林匹克运动的组织基础。

然而,就台湾与中国大陆在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的争端中,因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在台湾方面默认,1958年8月全国体总和有关单项体育协会不得不与国际奥委会和有关9个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中断联系。随着社会进步和多方面的努力,1974年5月,国际击剑联合会代表首先以压倒多数票通过了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击剑协会入会的决定,同年8月和9月,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国际业余摔跤联合会、国际举重联合会相继恢复了我国的合法席位。1979年10月25日,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在日本名古屋市举行,会上一致通过了恢复中国在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的决议。最终于1979年11月26日,国际奥委会领导人在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总部正式宣布,经过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通讯表决,以62票赞成、17票反对、1票费票、1票弃权批准了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在日本名古屋会议上通过的关于中国代表权问题的决议,正式决定恢复中国在国际奥委会中的合法地位,设在台北的奥委会将作为中国的一个地方性机构留在国际奥委会内,但它不得使用它目前所使用的歌和旗。

四、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稳步发展

高水平的竞技运动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不但是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而且对整个体育运动都起着示范和带动的作用。40多年来,中国的竞技运动经历了坎坷而辉煌的历程,得到了全面的发展。1952年后,我国陆续建立了各级各项代表队,运动水平迅速提高,如1954年陈镜开首次打破举重世界记录,之后佳绩连年。1956年通过各类竞赛,打破全国记录1300多次,显示出中国运动员的竞技运动才能和巨大潜力。

诚然,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则是中国竞技体育的坎坷十年,它给我国竞技运动以灾难性的打击。十年**之后,中国运动健儿在“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口号鼓舞下,开始向世界体坛顶峰攀登。1979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提出,省级以上体委在注重“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前提下,侧重抓提高。此后,又逐渐形成了在项目设置、竞赛制度和训练等方面都以奥运会为最高目标的战略思想,运动技术水平迅速提高。1984年7月29日,梦想终于

成真,这一天是中国人民永远值得骄傲和自豪的日子。洛杉矶射击场上许海峰的枪声打破了中国在奥运会上金牌“零”的记录,雪洗“东亚病夫”的屈辱,是全世界华人半个多世纪的梦想。同时,中国女排在连续夺得1981年世界杯和1982年世界锦标赛冠军之后,首次登上奥运会冠军宝座,实现了“三连冠”的美好宿愿。中国体育代表团首次全面出征奥运会,不仅实现了“零的突破”,而且获得15枚金牌、8枚银牌和9枚铜牌,在金牌榜上位居第4位,成为中国当代体育全面走向世界的一个里程碑,迎来了中国奥林匹克的新时代。

五、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发展高潮

就在刚刚过去的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中,经过16天的鏖战,中国体育代表团共获得32枚金牌,17枚银牌和14枚铜牌,奖牌总数共计63枚。金牌榜排名已超过俄罗斯越居第二,仅落后排名第一的美国队3枚。这其中15枚金牌是过去从未得过的项目,女子有本届奥运会最大的黑马:女子网球双打李婷/孙田田,此外还有女子摔跤、田径的10000米邢慧娜等等。当然,男选手的进步和突破更是有目共睹,特别是田径110米栏刘翔和水上项目男子500米双人划艇孟关良/杨文军的历史大突破,这两项突破彻底打破了欧美人乃至我们自己心目中固有的一种观念:中国人乃至亚洲人在田径短距离项目和赛艇、皮划艇男子项目上难有所作为。

纵观过去,从1952年至2004年一共举行了14届夏季奥运会和14届冬季奥运会,由于种种原因,中国仅各参加了其中的7届。但在中国奥委会被迫中断同国际奥委会的联系期间,中国运动员并没有放弃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和精神,仍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发展奥林匹克运动而积极努力。从奥林匹克运动和现代体育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表明,在中国发展奥林匹克运动,对中国自身和整个奥林匹克运动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奥林匹克运动不但推动了中国体育的发展,而且推动了中国体育的对外开放,促进了中国人体育观念的现代化,另一方面,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东方大国为奥林匹克运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运动的发展。

展望未来,中国国内正经历着一场新的深刻变革,同时又面对着一个正在重新分化、改组的动荡多极世界,这些必将影响着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发展:①奥林匹克运动与体育和经济文化协调发展,②奥林匹克运动更加普及和深入,③奥林匹克组织更加健全,④奥运战略更加完善,⑤国际和区域体育合作进一步加强。

极限运动在中国 篇3

关键词:近代文化;军事工业;文化教育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洋务运动,风行三十年,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运动。中央以奕訢为首,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其目的 “安内”“御外”为目的;主要内容包括编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新式军事工业、兴办近代工矿交通电讯企业、设立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等。由于洋务派主张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自强、求富,因而他们引进了大量的工业设备,新的技术及文化、思想等,不可避免地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促进了中国向近代化的进程。

一、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军队建设的近代化

洋务运动是在中国面临内忧外患之际,试图通过练兵制器、兴办军事工业以求“自强”。因此,他们的活动促进了军队的近代化和军事工业的发展。

李鸿章是举办洋务最多、成绩最卓彰的人物。他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器不能及”。从1861年起,他们开始了以购置西洋枪炮,操练西式阵法的练兵活动。1862年奕訢等人在天津组建了洋枪队,聘外籍教练,选派京营八旗兵到天津接受训练。与此同时湘军、淮军逐渐取代了八旗绿营等旧式军队,称作“防军”。中法战争后,清政府更意识到“当此事定之时,惩前毖后,自以大治水师为主”。大力购置铁甲舰,北洋水师于1888年正式建成,拥有舰船二十五艘。陆军的新发展和海军的创建促进了我国军队建设的近代化。

二、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近代化进程

1861年初,清政府宣布设立总理衙门和北洋与南洋两位通商大臣,是洋务运动的先声,然后以派员采购外洋船炮并自行仿造为开路,随之在各地建立起一批机器局、船政局、枪炮厂等军事工业。70年代洋务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洋务派在继续兴办军事工业的同时,又着手兴办民用工业。

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最初两家也是手工业生产,没有使用机械动力。但以后建立的诸厂均一开始就进口外国的机器设备,引进国外技术,以至聘用外国技术人员。这些进口的机器设备在当时尚属先进。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的机器设备均比较完整,在当时也较先进。军事工业除了生产普通军火(如洋枪、洋炮)外,还生产机器设备、船只等。如江南制造总局,除制造枪炮和弹药外,还制造“制器之器”,到1894年生产各种车床、刨床245台,其他机器310具。天津机器局在1876—1879年间,自制了机床等设备177台。1867年江南制造总局还建成造船厂,次年造成第一艘轮船,至1885年先后制造大小轮船10余艘。

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机器生产更多地被采用。如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始建厂时,即派人到美国选购机器,其中包括轧花、纺纱、织布机械全套设备。后来李鸿章决定扩充纺纱,又向英国增订机器。当时,无论是纺织、钢铁工业还是其他制造业,都建立起了机器工业企业。

洋务企业尽管受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种种限制,机械化的程度还很低,各企业内部仍大量使用手工劳动,但它们毕竟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机器和工艺,在生产技术方面发生了空前的大变革,使中国破天荒出现了现代工业文明的曙光。再则,无论是军事工业还是民用工业,其主导产业为钢铁、矿产、铁路和棉纺织业,即当时所谓“机器矿路”。这是符合工业发展本身的规律的。

生產工具和科学技术属于社会生产力。新的生产力输入中国之后,必然会逐渐引起一切社会关系的变化。马克思指出:“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在洋务派创办的军事企业中,已较普遍地采用了雇佣劳动,大部分工人都是自由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他们的工资大体上是按照技术高低而决定的。例如:在江南制造总局,“华匠学徒,按日点工给价”;“内地工匠、小工则人无定数,视工务之缓急为衡;价有等差,较技艺之优劣为准”。这显然存在着资本主义剥削关系。而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在性质上与军事工业相比则有很大的不同,它们不仅大量雇佣工人,而且以私人投资为主,所生产的产品计价出售,有明确的利润目的,进行的是商品生产。企业中很明显地存在着现代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总之,洋务运动使中国迈出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第一步,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从此真正开始。改进。如开平煤矿之所以办得较有成绩,这同它“摒除官场习气”,改善经营管理是分不开的。洋务派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对稍后现代民族资本的成长是大有补益的。

三、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文化教育的近代化进程

西学东渐冲击了中国的传统的文化教育,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已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为培养新式洋务人才,洋务派相继创办了一批“西文”、“西艺”学堂。奕訢曾指出“欲悉各国情形,必行谙其言语文字,方不受人欺蒙。”李鸿章也有同感西学“自强之道似有裨助。”于是,洋务派对中国传统的封建教育进行了改革。首先,是1862年京师同文馆设立,学习外文,主要培养翻译和外交人才。186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广方言馆。1864年,两广总督瑞麟在广州设立同文馆,各自招收当地少年入馆学习外语,使中国扩大了对世界的了解,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为中国向近代化的迈进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其次,洋务派还创办了一批专门培养军事、科技、制造、矿务等方面专门人才的学堂。1867年设立的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武备学堂等。1872年,清政府派出第一批留学生赴美留学;1877年清政府从福州船政学堂选拔一批学生留学英、法学习海军驾驶、作战技术。洋务派通过创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近代人才,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起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如著名的铁道工程专家詹天佑,便是洋务派派赴美国留学的第一批学生之一。原学航海驾驶技术,曾任天津水师学堂总教习,后来成为著名思想家兼翻译家的严复,也曾被派赴英国留过学。据统计,洋务运动时期派遣出洋留学的人数共有200余人。此外,在洋务派所办的现代工矿企业中,还锻炼出了一批精通现代科学技术的工程人员,有的还成为最早向中国全面介绍西方自然科学知识的杰出学者,如精通数学的华衡芳,精通化学物理的徐寿、徐建寅父子等人。同时,在洋务派所办军事、民用企业的近4万名工人中,还锻炼出了一大批掌握现代大机器生产的技术工人,成为中国无产阶级中早期的技术力量。毫无疑问,上述在洋务运动中锻炼和培养出来的科技人才,为稍后现代民族资本的发生准备了一定的条件。

四、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思想的近代化

洋务论者已把师夷之长,夺夷所恃与变法主张结合起来,在学习西方,通向近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洋务派中出现了要求政治改革,主张君主立宪的人。郭嵩焘提出西方各国富强的根本,在于“朝廷政教”。可见,从仿造坚船利炮、师法工商技艺到要求政治改革,表明一部分洋务派对西方长技的认识已在不断深化。在此思想的启示下,19世纪80—90年代,中国出现了早期维新派,开始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来。郑观应提倡设议院,从更深层的政治制度方面从事改革。

因此说洋务运动不僅只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同时还启迪了人们去学习西方的先进的政治制度,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但由于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独立完成中国近代化的任务。

首先,洋务派是在极力维护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来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这根本不可能在国内形成适应近代化工业发展的良好的环境,带有浓厚的封建性。这一点在军事工业中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各局厂采取封建衙门式管理体制,不是独立经营的企业单位,成为清政府的一个分支部门。其一,所有权属于清政府,采取封建衙门式管理。其二,就企业的经营目的看,虽打着“求富”的目的,但仍必须满足清政府的特殊需要。这与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是背道而驰的,这样的军事工业、民用企业很难得到充分发展。从洋务运动所处的国内环境看,封建顽固派盲目排斥一切新事物,并幻想回到闭关自守的时代。他们反对学习外国先进技术,洋务派不得不做出让步,使许多计划难以实施。从国际看,列强他们想完全控制中国,以便创造他们经济侵略的良好环境,因此不会真正对中国进行技术开放。因此说由于洋务派本身的弱点,以及当时所处的环境,它不可能真正实现“自强”“求富”的目标,不能独立完成中国近代化的任务。

再次,洋务派创办企业的目的在于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正如张之洞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因此,洋务派学习西方只是浮浅的模仿,只是资本主义在封建主义肌体上的嫁接,他们不能也不敢推翻封建体制,所以在维新思想出现后,他们就同顽固派结合起来共同反对新思想。

同时,洋务派在当时由于他们的封建性,不可避免地要抑制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因此说,洋务运动对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中国风”在运动鞋设计中的应用 篇4

诚然, 流行的“中国风”在鞋设计中亦无处不见其踪影。

随着2008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中国元素几乎成了世界追捧的潮流, 它成为了一种文化, 并带动着中国本土文化的崛起, 我们发现了很多国内外品牌都纷纷出现了带有“中国风”的产品, 就拿我们每天穿在脚上的运动鞋来说, 这个流行正在盛行。

一、“中国风”概述

通俗的说, “中国风”是以中国元素的身份来展现自己的, 它展现离不开物质载体, 就如同中国古代文化和精神通过有形的瓷器、建筑和音乐等来展现。是中国独有的, 能反映中国、认知中国的东西。除了具象的比如龙、旗袍、长城、书法等等图像化或者符号化的东西更包括那些抽象的比如中国人的精神、文化、价值观、生活方式、习俗习惯等等也同样是中国元素。“中国风”已不是个别的符号、简单的图腾所能包涵寓尽的, 而是一种精髓的彰显和民族的律动。换言之就是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厚重历史和灿烂文化。

二、“中国风”在国内外知名运动鞋品牌中的应用

1、国内运动鞋行业领头羊“李宁”

<1>大鲨鱼奥尼尔系列战靴

作为NBA史上最具统治力的中锋之一, 奥尼尔在踏上球场时就是势不可挡的巨人, 他有高度, 有肌肉, 有技术, 具备了一个中锋所应该有的良好素质。他的力量决定了他可以肆虐对方的内线。众所周知奥尼尔最喜欢的扣篮方式就是隔着人, 把篮球从那人的脑袋上塞进篮框, 然后来一个引体向上, 即便是为此付出技术犯规或者把篮板拉碎的代价, 这个扣篮的剪影充满了鲨鱼嗜血的野性, 更成为奥尼尔最大的标志, 尤其是在他所穿的球鞋上。鲨鱼的球迷都知道奥尼尔最初的战靴是“锐步”, 之后又出了自己单独的品牌, 而从2006年起, 为鲨鱼打造“风火轮”的已经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世界品牌———“李宁”了。这是国内李宁公司为签约NBA篮球明星奥尼尔专门设计的系列篮球鞋见图1-4。

<2>半坡文化

其实大家对石器时代应该还是比较陌生的, 而石器时代晚期的仰韶文化, 恐怕了解的人就更少了。而陶器作为那一时代的标志性艺术品, 本身就充满着一种神奇的魅力。旧石器时代的农业和畜牧业以及制陶业已有相当大的发展, 日用陶器以细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为主, 主要呈红色。红底色的陶器上常有彩绘, 是仰韶文化最明显的特征, 故也称彩陶文化。篮球鞋的设计取材于石器时代的文化元素可以说是球鞋设计界的创举———深沉的褐色, 富于艺术感的图腾纹路, 让整双球鞋仿佛来自于远古的召唤, 充满着期待和神秘。半坡凭借它特有的中国文化底蕴赢得了广泛的好评, 见图5。

(设计理念:源于古时神兵“霸王枪”的设计创意。)

(设计理念:黄帝战蚩尤的传说已流传了几千年, “蚩尤”这个名字已经成了英勇善战的代名词, 而奥尼尔这位球场上的将军, 用“蚩尤”这个名字来命名他的球鞋, 可以说是再适合不过了。)

(设计理念:钟旭这位中国民间信仰中人们最为熟悉的角色, 是捉鬼驱妖、安宅保平安的大神, 作为此款鞋的设计触点。)

(设计理念:君临更是将越王勾践的形象描绘到鞋舌上, 使之与这双鞋的寓意相匹配。脸谱风格的设计来源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

在2008年的第二季, LI-NING为了纪念这款半坡专业篮球鞋, 特别打造了一双“半坡生命”, 在这款生活鞋上融入了很多半坡的元素。而这款鞋也凭借着半坡的名气和经典的鞋型, 成为了这一季度生活鞋的主打, 见图6。

<3>001系列

A、001系列之赤壁

一双鞋、一个故事、一段历史……“李宁”把这些结合到了一起, 赤壁别注001的上市掀起了中国球鞋界的一阵波澜, “李宁”把中国文化发挥的淋漓尽致, 也使001得以升华。从颜色、用料, 到最点睛的锁链鞋带扣都带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冷兵器时代的原始厚重感, 左脚的镭射图案描绘的是舌战群儒, 右脚设计则描绘了草船借箭, 后跟处更有镀金感的诸葛亮的镭射头像。而鞋带穿插于锁链鞋带扣之间的细节设计, 是表现曹操用锁链将船只连接在一起的“铁锁连环”情节, 更是球鞋设计中前所未有的创意。值得一提的还有赤壁之战的专用鞋盒, 相信无论是谁看到那个被设计成古书样式的鞋盒都会被其所深深吸引, 见图7。

(设计理念:石器时代晚期的仰韶文化的陶器。)

(设计理念:石器时代晚期的仰韶文化的陶器。)

(设计理念:一双鞋、一个故事、一段历史———赤壁之战。)

(设计理念:雷锋精神。)

B、001之服务为民

3月5日, 雷锋纪念日。有关这一天对于每个中国人的意义想必大家都十分的清楚, 人们通常将这一天称为我们最熟悉的属于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纪念日。的确, 雷锋从普通一兵, 到成为中国社会的楷模, 已经完全超脱了个人的意义, 升华成了一种精神、一种信念。而在中国的Sneaker领域, 也同样有着有一个代表着一种精神的厂商, 那就是“李宁”。“服务为民001”只发行了35双带编号的限量版, 以及66双不带编号的限量版。但这依旧没有削弱其深远的影响, 可以说“李宁001服务为民”成为了中国Sneaker文化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中国的Sneaker们第一次感受到了来自国产复古鞋的震撼。35双带编号的限量版在发行时有绿色军包, 红色笔记本和带有编号的雷锋鞋, 它代表每年的3.5日———学习雷锋日。而另外66双不带编号的限量版就只有一双雷锋鞋, 它代表雷锋同志诞辰66周年。服务为民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外包装和后跟可开合的螺丝钉细节设计。雷锋的螺丝钉精神被一直传颂到现在, 即便现在的社会真正能做到大公无私的人已经是少之又少。但“李宁”以这样的设计告诉大家, 螺丝钉精神不能忘, 同时这也是对雷锋精神的发扬, 以鞋为武器, 以“服务为民”为弹药, 诠释雷锋精神的另一面, 见图8。

2、国外运动鞋行业领头羊耐克

国外运动品牌在中国市场大战的最新一役, 围绕着“中国风”展开, 为了打动中国的消费者, 已经占据了中国运动服装市场最大份额的耐克在大力推出加入中国元素设计的运动服装和运动鞋, 并逐步告别了过去基本以西式风格为主的营销模式。我们就NIKE公司旗下的产品来做分析。

(设计理念:设计者特地选取了最富含中华文化内涵的代表———龙, 将之描绘成了独特的Jordan式的曲线。)

(设计理念:中国古代的天干地支传统的中国元素。)

<1>NIKE旗下品牌乔丹

A、Air J ordan 1 XQ

第一双Jordan品牌专门为中国所设计的Air Jordan 1XQ (飞人乔丹一代庆典版) 揭开神秘面纱, 出现在媒体面前。据悉, 这个特别款的球鞋只在中国正式发售——全球限量仅240双。“XQ”是汉字“喜庆”拼音的首字母, 表达了中国球鞋迷们欢腾庆典的含义。从外形上来看, 此次推出的Air Jordan 1 XQ为了更加的本土化而增加了一些中国传统元素。鞋面是皮革、人造织物和绸缎组成, 传统的“Jordan飞翼标志”优雅的被绣在侧面。红色的丝绸衬里给人以丝一般的感受, 同时也体现了“庆典”的氛围, 见图9。

B、J ordan Me lo M4国际版

J ordan Me lo M4是最具特色的中国版本签名球鞋, 因为这款鞋蕴含的中国符号远比人们想象得深奥。甲子、Yang Wood、Rat……面对这些看似没有联系的词汇, 不翻阅些资料, 我相信很少有人会知道论阴阳五行, 天干之甲是属阳之木 (Yang Wood) , 而上一个60年一遇的甲子年正是Me lo出生的1984年, Rat则是Melo的生肖———鼠。设计师能把“天干地支”如此传统的中国元素运用到这款中国版上让我由衷地钦佩, 而这些藏于球鞋鞋垫内的玄机也将J ordan Brand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体现得淋漓尽致。除此之外, 其中鞋头由原来常见的皮质改为“木纹”效果的人造材料以呼应Yang Wood, 而后跟金色的Foam上则印上了中国地图, 地图上的五颗星代表了J ordan Brand在中国开设的五家品牌专卖店。而左脚上的Carm e lo Anthony亲笔签名更是将这款鞋的价值完全提升, 让它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版“签名”球鞋, 见图10。

C、ZOOM LEBRON V中国红特别版

作为耐克旗下一哥的勒布朗·詹姆斯当然不会令大家失望, 果然, ZOOM LEBRON V中国红特别版本如期降临, 作为LEBEON系列每年例牌的红色系列一直是球迷追捧的目标, 这次也不例外。红色不仅是中国的配色, 也是骑士队的配色, 所以这个设计一直得到詹姆斯本人的拥护。这次ZOOM LEBRON V中国红整体采用了一贯的红、白、金的配色, 并借用了更多紫禁城的特色, 以工笔画的手法分别雕刻出苍松、流水、飞檐、雄鹰以及龙的图案, 尽显中国元素的传统魅力, 见图11。

<3>NIKE AIR Force 1

A、NIKE AIR Force1China e dition

AF1中国系列的这款Pre m ium Low, 在整体的构造和颜色的选用上都体现了中国传统韵味, 其暗哑的泥土色调代表着北京城的温暖色彩以及四周环绕看它的土地。为凸显中国文化的朴实和典雅, 整双鞋最精髓的部分就是在那个“瓷”字上面, “瓷”并不代表中国的英文“China” (瓷器) , 而是北京民间传统的对兄弟与好朋友之间的一种称谓, 它是最原始也最通俗的说法, 它代表着老北京的胡同文化及城市文化等, 见图12。

(设计理念:中国古代图案, 以工笔画的形式刻画。)

(设计理念:北京的“瓷”。)

(设计理念:中国古代窗花。)

B、NIKE 1 WORLD Air Force 1

最新亮相的NIKE 1WORLD AF1鞋款是由EDC所主导的CLOT设计团队所设计, 使用本季具有中国风味的红色雕花丝绸材质作为主要面料材质, 并加入黑色墨水元素参杂其中, 透明式的气垫和随附的中国礼饼外盒都是卖点, 见图13。

三、结语

极限运动在中国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老年朋友们:

大家好!

正值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加快推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会议精神,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重要时刻,我们满怀喜悦地迎来了全市首届老年运动会在我县的隆重召开。在此,受**书记、**县长的委托,我谨代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及***人民向出席开幕式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运动会组委会、运动员、裁判员致以亲切的问候!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和帮助**经济社会发展的老领导及老年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祝福!

近年来,我县按照“一主、三化、五重点”的跨越发展思路,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抓发展、齐心聚力谋跨越,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文化体育事业也得到蓬勃发展。我县每年均举办各类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文体活动50余次,打造出了正月十六全民登山活动、夏季男子篮球联赛、老年健身腰鼓、老年门球等体育运动品牌。今年9月16日至9月22日,我县组织的女子龙舟队在代表四川出征的第七届全国农运会女子龙舟比赛中,荣获女子龙舟1000米直道竞速赛第三

名,这是我市参加全国农运会竞技类比赛取得的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

老年体育工作是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内容。此次全市首届老年运动会在我县举办,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县老年体育活动的蓬勃发展。在接下来的比赛中,我们将当好东道主,以优质、高效、精细的服务,为全市首届老年运动会中国象棋比赛的圆满成功作出应有的贡献。在此,我们也希望通过全体运动员、裁判员的共同努力,使此次中国象棋比赛赛出友谊、赛出健康、赛出水平,让此次运动会成为一次加深友谊、精彩纷呈的老年体育盛会。

中国人离极限运动还有多远(上) 篇6

11月中旬我在菲律宾墨宝潜水旅游期间,在网上看到一则不幸的消息---美国自由潜水冠军尼古拉斯·梅沃利在巴哈马挑战新的自由潜水世界纪录时身亡。当时他顺利下潜至61米,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随即失去知觉,虽经全力抢救,却再也没有苏醒过来。

是的,从事极限运动肯定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有时甚至是生命危险。目前已知的极限运动中,自由潜水曾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世界第二大危险运动,仅次于高楼跳伞。

经济上有高风险高收益的正比法则,而在运动中,高风险的极限运动通常也会带来更大的刺激感、满足感和成就感。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30年来,城市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大,生活空间小,中国人开始寻求更高的兴奋点,来激发能量和释放压力。极限运动,因此在中国,特别是城市中产阶级中,已然普及开来。

如果说十年前中国从事极限运动的人还是凤毛麟角,现在,每到周末节假日都不难看到成群结队的户外极限运动玩家,一些相关论坛也聚集了极高的人气。

前两天网上一则新闻说,英国新人选择极限活动度蜜月的比例增高,最受欢迎的前十名依次是:与海豚同游、浮潜、徒步、潜水、骑行、笼中观鲨、高空滑索、驾驶赛格威平衡车、滑翔伞和冲浪。文章一出来,就有很多中国网友纷纷“晒”自己已经玩过哪几项,有的甚至还说,“都玩过了,蜜月还得来点更新鲜的!”

确实,随着中国人越来越有钱和越来越“会玩”,攀岩、滑雪和潜水已经是不少人的常规运动了。我自己是被称为“蓝色毒品”的潜水爱好者。我的体会是,最近两三年中国人飞速地爱上潜水,再加上廉价航空公司的轰炸式促销,周末去趟东南亚海岛潜水甚至比去三亚还实惠。更重要的是,三亚的海底环境不够好,看不到五彩斑斓的热带鱼和美丽的珊瑚。

于是,东南亚众多的海岛,比如泰国普吉岛、印尼巴厘岛、菲律宾长滩岛和马来西亚亚庇都被中国人“占领”了。如果节假日走在长滩岛的D Mall(长滩岛中心的商业餐饮区)里,你会听到中国各地的方言,甚至能碰上在国内都难得一见的小学同学。

不过,在叹服中国人越来越会玩的同时,我也开始担忧,很多人对极限运动危险性的心理准备不够充分,尤其是对潜水这个迅速流行起来的运动风险预估不足,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很有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极限运动在中国 篇7

奥林匹克运动学科的诞生是历史社会发展下的客观产物, 具有着深邃的文化动因及思想渊源, 其文化动因源自于古希腊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文化理理想状态, 其思想渊源源自于阶级文化思想之下的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在19世纪中后期, 世界范围内开始了大规模的竞技运动, 体育赛事愈发呈现出国际化发展的态势, 这也直接的催生了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在主观层面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一直积极倡导致力于奥林匹克运动教育改革, 希望就古典奥运的教育功能进行在线, 达到教育同奥林匹克运动的完善贯穿结合。

最终在19世纪末期, 1894年6月16日, 经国际奥委会在巴黎索邦神学院进行宣布奥林匹克运动最终诞生, 从高等学府走出的奥林匹克运动组织体系自此也产生了与教育不可分割的关联意味, 也揭示了奥林匹克运动从开始即有别于其他组织, 同教育结缘所具有的历史必然性。因为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成立前, 国奥会所讨论主题也始终以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价值所展开, 时至今日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发展逾期200多年, 历任奥林匹克运动代表大会所倾注于体育运动教育层面的时间和心血不可言喻。

2、高校教育中实施《奥林匹克运动》学科的必然性

2.1、《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发展阐述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 我国高校曾经与奥林匹克运动有过相互吸引的密切关系。1907年10月24日, 张伯苓先生在天津青年会第五届学校运动会的闭幕式上建议中国要加紧准备, 争取早日参加奥运会。从1913年至1954年, 由中国、日本、菲律宾等国发起的东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中国在奥运会外围的遭遇战, 那时派出的运动员绝大多数是大学生, 参加组织工作的也大多是大学的校长和教师。1928年第9届奥运会开始, 中国就参加了奥运会比赛, 直至1948年第14届奥运会。参加比赛运动员的数量虽然较少;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平平, 甚至常遭到国外媒体舆论讥讽。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运动员大多来自大专院校的大学生, 是清一色的业余运动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周恩来总理力排众议, 克服种种困难派出了第一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体育代表团参加了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 由于政治上的原因, 他们在奥运会闭幕前一天才赶到赫尔辛基。1956年我国再次组成了一支由大学生组成的体育代表团准备参加墨尔本奥运会, 然而又由于政治方面的原因, 这批大学生又与墨尔本奥运会失之交臂。

随着改革开放和我国体育事业进一步发展, 奥林匹克教育在我国呈现出更加喜人的景象。1993年出版《奥林匹克运动教材》, 并在全国体育院校开设该课程, 广泛深入地对青年大学生进行奥林匹克教育。国际奥委会前任主席萨马兰奇先生称这是一个“创举”。1999年我国再次申办奥运会, 高等师范体育系首次开设奥林匹克学课程。与此相应, 全国各类院校普通中小学也随着奥林匹克运动在全球的影响, 以及我国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积极参与, 抓住北京申办奥运会的有利时机, 在大中小学体育课中及更广的范围内进行奥林匹克教育。通过这种教育, 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在我国广大青少年中进一步得到升华。20世纪90年代, 北京体育大学招收了从事奥林匹克研究方向的研究生。1994年该校又成立了“奥林匹克研究中心”, 广泛与国外进行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青少年的奥林匹克教育。

2.2、高校奥林匹克运动学科的开展吻合了国际发展的宏观趋势

当前时代是一个文化传播的时代, 21世纪人类最大的变化即是对文化传播的关注, 文化以潜移默化的趋势渗透进人们的生活, 在此时代下, 极为明显的一个国际文化趋势即———奥林匹克运动学科教育在高中小学教育中的普及。在举办过或未举办过奥运会的国际均愈发重视学校范畴的奥林匹了教育, 并针对不同年龄阶层的学生构建了奥林匹克运动教育计划。如悉尼奥运会2000年构建的奥运国家教育计划, 将奥林匹克运动教育提升到了国家发展的高度, 进行鼓励年轻阶层学生了解关注奥运精神, 并将奥林匹克运动学科列为高校核心课程对待, 一度沿袭至今。这也为我国后奥运时期, 如何开展奥林匹克运动学科的文化教育予以了鲜明的指示。同时通过在高校及中小学展开奥林匹克运动学科教育, 并构建改进对策, 将能够有效促进国内同国外奥林匹克运动学科教育的接轨, 吻合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2.3、《奥林匹克宪章》及奥委会发展的要求决定了学科发展实施

《奥林匹克宪章》对各国家奥委会提出首要任务即:“在全国体育活动范围内进行奥林匹克运动学科教育原则及发展主义宣传, 尤其是在学校及大学内的传播”。此宪章中还明确规定了, 奥运会举办过必须构建一项长期持续性的文化活动计划, 提前进行递交国际委员会进行审批, 这也鲜明的吻合了国际奥委会对奥林匹克运动学科教育精神的贯彻标准。

2.4、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壮大的需要

古代奥运会长期淹没和衰亡存在着诸多原因, 而其中最为主要原因即是在发展中奥林匹克精神意识在教育层面逐步消失, 学校中未对奥林匹克运动予以重视。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恰恰吻合了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 凭借新时期教育的繁荣发展, 乘胜发展奥林匹克运动学科, 以北京奥运为契机, 对世界多个国家奥林匹克运动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进行研究, 对促进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壮大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5、我国和谐社会发展促进的需要

伴随社会不断发展, 高校所呈现出的社会发展作用愈发重要, 高校不单单是全面人才培养的阵地, 同时也担负着先进文化传播的任务。目前国内高校现有千所之多, 在校大学生超越千万。这一部分人群是关心奥运热衷体育运动的主体。在该群体中展开奥林匹克运动学科教育, 促使学生在走向社会时进一步延续奥运精神, 继承发展我国社会特色文化, 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体现我国青年群体的时代特征十分有效, 所以讲高校作为奥林匹克运动文化发展传播的主阵地客观而必然。

2.6、人才全面发展培养的需要

国家素质教育深化趋势下, 国民综合素质的提升是为关键, 学生创新实践精神意识更为重点, 能否促使在校大学生具备一个健康的体魄, 全面实现德智美体的发展也是奥林匹克运动所具有的内涵相吻合。因为奥林匹克运动学科教育宗旨也是倡导认得精神品质及身心素质全面发展。所以将奥林匹克运动学科的政策理念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 有助于高校培养全面适应社会的人才目标实现。

参考文献

[1]胡晓波.以人文奥运理念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体育学刊, 2002 (6) .

[2]何振梁.奥林匹克运动中的文化与教育[J].体育文化导刊, 2002 (2) .

极限运动在中国 篇8

一、通过五四运动中民众对运动、帝国主义的态度

与辛亥革命中民众对革命的态度以及资产阶级对帝国主义的态度进行比较, 认识五四运动的历史影响

例题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鲁迅小说《药》中的对话片断:

“包好, 包好!这样的趁热吃下。这样的人血馒头, 什么痨病都包好!”……

“阿义可怜———疯话, 简直是发了疯了。”花白胡子恍然大悟似的说。

材料二“ (一) 凡革命以前, 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 民国均认为有效, 至条约期满为止…… (三) 凡革命以前, 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 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 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告各友邦书》

请回答:

1. 结合材料一指出民众对辛亥革命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2. 结合材料二指出南京临时政府对待帝国主义的立场?它为什么会采取这种立场?这一立场对辛亥革命的结局有何影响?

从领导力量来看, 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 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不可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他们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而五四运动是由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领导的, 工人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显示出伟大力量, 他们强烈反对帝国主义分赃的巴黎和会, 反对北洋军阀政府卖国, 提出“外争国权, 内惩国贼”的口号。

从运动的规模和群众发动的广泛性来看, 辛亥革命虽有许多群众参加, 但资产阶级革命派惧怕工农力量, 不敢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而五四运动的规模是空前的, 范围是广泛的。从卷入的阶层看, 有工、学、商, 而且男女老幼都行动起来了, 其规模之大, 在反帝反封建斗争方面的彻底性是前所未有的。从结果和影响来看, 辛亥革命虽然结束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 但被封建军阀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成果,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五四运动则取得了反帝反封建的初步胜利, 特别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相结合,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从此开始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时期。

辛亥革命承认不平等条约有效以换取帝国主义的同情和支持, 对反帝反封建表现出软弱性和妥协性;而五四运动则提出合理要求使中国代表团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对反帝反封建表现出坚决性和彻底性。

五四运动是由青年学生发动, 工人阶级为主力军, 全国人民参加的斗争。它涉及全国20多个省100多座城市, 比辛亥革命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通过五四运动爆发后各阶层的反响以及先进知

识分子对运动的评价与辛亥革命后民众对民主共和的态度以及先进的中国人对革命的评价进行比较, 认识五四运动的历史影响

例题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2年《申报》载:“虽然今日之共和, 第有其表面已。人民缺乏国民之常识, 而于风俗习惯犹未改革”。“于共和之组织, 若选举, 若会议, 及其他人民对于国家种种应尽应享之权利义务咸不谙熟”。“就大多数国民之心理观之, 则共和政体之发生, 及依据于事实, 而非根本之原理”。

——张静如等《中国现代社会史》

请回答:根据材料一, 概述1912年中国普通民众对民主共和的认识说明了什么?

从以上例题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1.应用材料的能力培养必须要找准方法, 本课教师采用的是运用材料前后比较, 以训练为主线帮助学生提高能力。2.材料要找准。教师选择的是五四运动前后典型的材料, 既要适合学生, 又要紧贴教材和能力要求。3.能力培养要切合学生实际, 而且要循序渐进。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用史料创设历史学习的情境, 通过问题的突破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探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艽, 朱汉国主编.历史学习精要.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极限运动在中国 篇9

1 K-1比赛及其规则简介

K-1是正道会馆创始人石井和义于1993年创立的一项自由搏击大赛。“K”代表Karate(空手道)、Kongfu(功夫)、Kickboxing(踢拳),Kempo(拳法)等格斗技;“1”即第一、冠军。事实上,参加K-1的选手使用的格斗技有泰拳、空手道、踢拳、散打、职业摔交、跆拳道、传统泰拳、拳击,甚至还有美国的军队格斗技、法国腿击术和一些业余格斗技。

中国武术散打比赛规则和K-1比赛规则的对比分析:K-1的规则以鼓励进攻、鼓励KO为原则,限制使比赛节奏拖沓的技术如搂抱并禁止摔法。出于安全考虑,肘法亦被禁止。通常的比赛为3分钟1局,共进行5局比赛,局间休息1分钟。淘汰赛时则为3回合3分钟制。平局时进行延长赛(延长赛回合数因大会种类而异)。被击倒选手被读秒至10未能站起时为KO。一回合之内倒下3次也为KO。淘汰赛时,除决赛外一回合之内倒下两次为KO。判定胜负的标准有:KO、TKO(包括医务监督叫停、场裁叫停、助手抛白毛巾等)以及3位裁判的点数判定。在计分上类似拳击规则,每回合共10分,当两人无明显差距时判平,有一方占明显优势对手被扣1分,一方占特别明显优势对手被扣2分,最后由3名裁判计算总分,当两名或两名以上裁判同时判平比赛即为平局。近年来,K-1规则更趋严格,在无差别级赛事中,在一方对另一方采取箍颈技术后,只能进行一次膝撞,这对泰拳出身的选手影响颇大。在新颖赛制和巨额奖金的吸引下,各路英豪蜂拥而来,K-1也逐渐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格斗组织。

2 比赛技术分析

2.1 拳法的技术分析

中国武术散打运动员的拳法和K-1的高水平选手相比较差,动作不规范。组合拳的应用能力差。中国选手出拳慢而且路线过长,连续进攻很少,这可能和散打经常在出拳后接摔法有一定的关系。2002年5月11日张加泼参加K-1World Max总决赛,打满3回合后被判定负于泰国对手高兰。他是这几名中国选手中技术最全面的。张加泼的拳较重,而且角度非常特别,是以肩关节为轴转动的。高兰刚一见到他的拳很吃惊,甚至有点害怕,但是二三分钟后看明白了就找到了办法。张加泼的这种抡拳出拳距离太长,因而拳速太慢。在比赛过程中很容易被对手防守,不能够对对手造成很大的威胁。王三侦参加的是2002年10月11日的K-1World Max世界王者对抗赛,打满3回合后被判定负于对手大野崇。王三侦的优点是特别灵活,速度快,而且体力好,还能打出一些组合。缺点是拳虽然不错,但攻击的角度不是特别好,比较直来直去,而不是全方位攻击,在近距离的的搏斗往往很难击中对手,面对拳法较好的对手时很容易被对手击倒。与我国散打运动员相反,参加K-1比赛的其他运动员不论是欧美选手还是泰国选手或者是日本选手都有着非常规范快速有力的拳法。

2.2 腿法的技术分析

“手是两扇门,全靠腿打人。”这句中国的古老的拳谚说明在搏击运动中腿法的重要性。而在散打比赛中最为常用的腿法就是鞭腿和侧踹腿。由于在散打规则指导下的打点得分的理念使我国的散打运动员形成了小边腿进攻的技战术习惯,鞭腿动作小、速度快但是力量也小。散打的鞭腿与其他K-1选手的腿法比起来力度明显要小,侧踹更多的时候起的作用只是与对手保持距离,没有杀伤力,在K-1的规则下没有太大实际意义。

2.3 膝法的技术分析

由于中国散打规则的限制,武术散打运动员的膝法攻击在比赛中是被禁止的,所以武术散打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中很少进行膝法的练习,甚至根本就不练。因此在K-1的比赛中可以看出中国武术散打运动员的膝法运用特别少,即使偶尔有运用膝法的攻击技术,其成功率也较低。而我们的对手的情况恰恰相反,他们中的很多选手是泰拳的练习者,他们在比赛中不仅频频使用凌厉的膝法,而且具有强大的杀伤力,成功率极高,经常给我们的散打选手造成重创,带来了很多的威胁。

2.4 组合技术的运用

组合能力也许是中国选手与国外选手差距最大的环节,像以霍斯特、埃尔特斯为代表的“荷兰X型攻击”经常能从各种角度对人体的各部位进行十几个动作的连续组合打击,而中国选手基本都是单发动作,偶尔有组合也多是直线型的,少有曲线型的全方位攻击。

2.5 重击能力和抗击打能力分析

散打作为一种全接触的搏击运动,良好的功力是运动员成功的保证,特别是1998年规则的修改取消了不准连击头的规定,允许拳腿对头部的击打和1999年脱掉了散打护具、头盔以后,散打运动员的重击能力和抗击打能力就越发显得重要。然而,由于长期受散打招法丰富多彩,灵巧多变思想的影响,过多强调动作的巧妙,以打点得分取胜为主要手段。因此,我国散打训练普遍存在着重技巧而轻功力训练的倾向,忽视对运动员的重击能力和抗击打能力的培养。而K-1的比赛规则鼓励进攻、鼓励KO,因此,他们在平时的训练中加强了重击和抗击打能力的练习。在比赛中我们可以看出,外国选手的重拳和重膝对中方运动员产生了较大的杀伤力。如,在K-1 ASIA GP2007香港站王强与日本选手藤本祐介的比赛中,一开始藤本祐介被王强的后手重拳击倒了两次,但是都没有对他构成很大威胁,相反在随后的比赛中王强被藤本祐介连续的重拳击倒,虽然勉强站了起来,却紧接着被藤本祐介再次击中而无法再战。在K-1 WORLD MAX 2002 FINAL张家泼与泰国选手高兰的比赛中,张家泼多次被高兰的重膝和重拳击中头部,虽勉力坚持战斗,打满三局最后仍然败下阵来。比赛中张家泼的侧踹和后手直拳在比赛的过程中虽然也多次击中高兰的身体,但是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根本就不能对高兰构成威胁,面对张家泼的直拳和侧踹,高兰显得毫无畏惧,以压迫式的打法对张家泼步步紧逼,使得张家泼不得不边退边打来应付其凌厉的进攻。而王强和张家泼都是散打世界冠军,是我国的一流散打高手。这说明我国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的重击能力和抗击打能力与国际优秀搏击运动员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3 身体素质分析

耐力是身体素质的基础,是证明人体能否持久活动的能力。如在实战对抗训练中,一名技术超群、速度快、拥有良好战术思想的运动员,在第一和第二回合中可以轻而易举地在得分上领先于对手,但在第三回合中,仅仅因为耐力不足,攻守僵化、呆板,动作迟缓,甚至会出现由胜到败的局面。所以良好的耐力训练、充沛的体力,是正常发挥技术和战术水平的重要保证。通过中国运动员参加的K-1录像我们可以看到:几乎在所有的中国散打运动员参加的K-1比赛中都表现出中方队员耐力不支的现象,耐力素质差成了中国武术散打运动员面临的首要问题。这与中国散打比赛和K-1比赛的规则有关。在K-1的比赛规则中规定:每局要打3分钟,且要打满五局。而中方的规则规定:每局打2分钟,三局二胜制,规则的差异是造成中方运动员耐力差的一个主要原因。在我国武术散打运动员参加的K-1比赛中,几乎都出现了中方运动员在第三局的比赛中体力明显下降的场面。在比赛的开始阶段即第一局或者前两局中中方运动员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战术,和对手的实力相差不是很明显,但是在随着比赛进入最后的阶段,我们的散打运动员体力下降明显,很难打出有效的进攻,进攻缓慢无力,防守迟钝,甚至是疲于应付。而对手却几乎看不出明显的体力下降的迹象,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比较到位、快速。在2005年K-1 GP韩国分战赛张庆军与泰国选手高兰(Kao Klai)的比赛中,在开始的两个回合中,张庆军还占用明显的优势,但是在第三回合的较量中,张庆军的体力下降明显,除了能够打出一些简单的拳法组合外,很难击出准确有力的腿法技术。而他的对手高兰却是精力充沛,频频对其发动拳、腿、膝的组合进攻,在高兰强有力的进攻面前,张庆军显得力不从心,最终以点数败北。这样的现象在中国运动员参加的K-1比赛中有许多体现。所以,在今后的训练中要强化耐力的训练,并注意体力的合理分配。

4 竞技状态分析

搏击是一项对抗性非常激烈且富于挑战性的运动,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常常会遇到各种挫折。各种困难因素的困扰都会给运动员在精神上和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压力,使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会消磨斗志,影响训练的激情和比赛的成绩。可以说比赛中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取胜的必要条件之一。由于近几年来中国运动员参加的K-1比赛相对较少,造成了运动员在K-1比赛中的经验不足,对对手的情况的了解仅限于来自视频资料和一些相关的文字介绍,因此,在比赛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对对手的惧怕心理。在比赛中表现为抓不住战机、关键时刻不敢出手,一旦处于劣势时又丧失取胜的信心疲于应付。比赛时心理状态不稳定使得运动员在比赛中不能很好的发挥出自己的技战术水平,动作僵硬、反应迟钝。平时练习得很好的技术在比赛中做不出来。王强与日本选手藤本祐介的比赛中在第一局开始不久王强给了对手几个重击,但是由于比赛经验的不足,王强并没有在比赛中乘胜追击给予对手更猛烈的进攻,反而在短暂的迟疑的瞬间被对手抓住了时机重击倒地。在张家泼与泰国选手高兰的比赛中张家泼的自信心不足表现的尤为明显,在最后一局的比赛中我们可以看出此时的张家泼已经失去了赢得比赛的信心。在对手的强势进攻下只是用后退的办法来应付泰国选手高兰的猛烈进攻,偶尔的进攻也明显自信心不足。纵观我国散打运动员参加的几场K-1的比赛,我国的散打运动员都明显暴露出取胜信心不足的现象。一旦处于劣势就丧失的胜利的信心,在随后的比赛过程中只是疲于应付,而不是像K-1的其他的选手那样充满对胜利的渴望、勇往直前的进攻。

5 结论与建议:

(1)研究、适应和利用规则,提高运动员适应能力,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技术。K-1规则中严禁摔、搂、抱等动作,中国选手在散打比赛中多年养成的习惯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因此对规则的不适应通常是中国选手失利的原因之一,腾军(2002年5月11日的K-1World Max总决赛)和王三侦(2002年10月11日的K-1World Max世界王者对抗赛)都曾因为在比赛中搂抱过多被判消极而输掉了比赛。但这不是中国选手失利的主要原因,因为在2002年中国四位散打选手滕军、安虎、张家泼、王三侦参加K-1比赛前日方已经尽量多给他们时间进行针对性训练,还把他们对手的录像带等资料寄给他们作为参考,本来这4名中国选手都至少有两三个月的时间来适应规则,但这些选手在比赛中仍然显得不适应规则。其实,很多国外的选手也来自不同的搏击门派,同样需要适应规则。像张加泼的对手高兰是泰拳选手,肘法是其必杀技之一,但是打K-1比赛,肘击是被禁止的,他也需要时间来学习规则和进行针对性训练,可是最后他做得很好。规则肯定会给选手的发挥带来一定困难,但这个困难可以被良好的准备工作所克服。

(2)加强拳法的练习,提高拳法的组合应用能力。随着散打比赛竞争日益激烈,我们可以发现,单一的拳法、腿法或摔法的进攻技术,由于易于防守而越来越难以奏效,有效的得分往往是在连续的进攻之中获得。因而是否具备连续的进攻能力,对于能否控制比赛的胜负至关重要。在技术训练中,应针对运动员的形态、机能特征科学地选取不同的技法进行组合,强化训练,逐步发展运动员的组合连击技术,提高进攻的成功率和实效性。

(3)提高身体素质的练习,进行大运动量的耐力素质训练。加强运动员对耐力素质重要性的认识,端正态度。借鉴国外优秀搏击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方法,严格控制耐力训练的强度和量,全面提升运动员的耐力素质。

(4)加强武术散打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提高比赛时的心理状态的稳定性。在平时的训练中运用加难、加严、与大级别、高于自己水平的运动员比赛的方法,培养运动员勇敢、顽强、果断的意志品质,增强对比赛胜利的信心,掌握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为运动员争取良好成绩打下牢固坚实的基础。形成比赛中占优势时具有战胜对手、压倒对手的优势心理;处于劣势时,保持乐观情绪,对取得比赛胜利充满信心良好的心理素质。

(5)强化我国武术散打运动员的功力训练,提高重击能力和抗击打能力。加强队员的击打力量及杀伤力,提高进攻强度和准确性,不断加大抗击打能力的训练,提高身体抗击打力量,减少被手重拳、重膝重创的概率。

参考文献

[1]赵珍.武术散打运动的现状与发展策略湖[J].北体育科技,2004(2).

[2]李朝旭.中国武术散打技术现状及训练策略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8(3).

[3]戴金明.广东省竞技武术散打运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科技信息[J].科技信息,2001(3).

[4]赵斌.中泰争霸赛(曼谷)中国队失败原因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3).

[5]张智录,权黎明.竞技武术散打运动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3(7).

[6]毛爱华,梁亚东.我国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拳、腿、摔技术运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6(4).

[7]王昊,毛爱华.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技术运用现状及对策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5(4).

极限运动在中国 篇10

关键词:八五新潮美术运动,现代漆画,绘画观念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

一、“八五新潮美术运动”的出现情境和历史意义

“八五新潮美术运动”是在“后文革美术时期”和“星星美展”之后出现的。1978年到1984年的这段时期称作为“后文革美术时期”。这段时期的美术否定“文革美术”, 艺术家们的思想逐渐从禁锢的政治意识形态中解放出来, 关注的视野为艺术本体的审美艺术功能。“一九七九年的‘星星美展’可以说是中国现代艺术的开端”, [1] (p9) 奏响了中国现代艺术的序曲, 为其后的“八五新潮美术”做了铺垫。屈指算来这场轰轰烈烈的“八五新潮美术运动”已经过去了二十多个年头。在中国现代艺术史上, 不单单是一个不可回避的概念, 更是一段无法忽视的时期, “八五”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时间概念, 更是一个具有广泛意义的文化概念。

“八五新潮首先是一个历史的延续, 正是它将这一被中断、被遗忘了三十多年的艺术血脉重新连接起来并把它推向新的阶段, 使二十世纪的中国美术开始具有了一种现代格局, 开始具备了一种能够与世界艺术对话的可能。”[2] (p77) “八五新潮”同时也是艺术文化学的“新启蒙运动”, 是对中国艺术本体主义的又一次启蒙, 继承和延续“五四”新美术运动未竟事业。“八五新潮”是二十世纪又一次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 在科学与人文种种错综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中, 在各种主义的论战中走向现代艺术的。

二、“八五新潮美术运动”时期的绘画观念

上世纪八十年代, 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框架, 继而改变了中国人的文化景观, 解放了中国人长期以来压抑的个性, 由于物质基础的转变致使精神状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人们的文化视野得到了拓展, 随着大量西方哲学著作进入, 如叔本华 (shopenhauer) 、尼采 (Nietzs.he) 、萨特 (J一P.sartre) 、加缪 (A.eamus) 和爱略特 (T.5.Eliot) 等, 一大批现代西方哲学家、心理学家、文学家、美学家的理论著作的翻译出版和各类不同表现形式的艺术品的展现, 不仅冲击了人们的视野更冲击了所有的传统艺术模式。

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西方外来艺术文化的冲击是中国八十年代艺术讨论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语境, 激发了人们对传统艺术文化的价值、命运的思考。因而, 八十年代初的一场深入思想解放运动之中的艺术变革开始了。以1979年底出现的兼有伤痕文学对文革时期的文化专制的批判的《星星美展》为序曲, 拉开了中国现代艺术的序幕。八十年代中后期 (八五~八九年) 现代主义艺术的绘画形式形成了高潮, 形成了势不可挡的态势, 并很快就席卷了整个艺术界。史称“八五新潮美术运动”, 并以此确立了它在现代美术史中标志性的历史地位。

“八五新潮美术运动”带有很强烈的的反艺术色彩、反艺术风格化。这里所说的“艺术风格化”是指1985年之前非常强调审美、强调形式化、装饰性、强调唯美化。八五新潮在经历的中国长期封闭的状态下吸收西方艺术的思想, 祈求的对人性的解放和自我的复出, 逐渐摆脱“神”的束缚, 放弃在画面中追求“高、大、红、光、亮”的形式, 转化成对现实的思考, 对建国以后艺术的政治化、工具化和实用化的猛烈反击, 倡导新艺术观念和新艺术形式。

新时期美术创作形态的丰富性和美术理论探讨的活跃性, 打破了以往美术创作和理论的旧格局, 开始构建动态性的美术创作和理论的框架结构。过去那种用固有绘画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的模式, 那种通常按照时间、空间的顺序表现对象的方法被大大突破了。运用多种工具、多种材料和多种手段创作的作品, 以及作品的超时空和象征性手法等的运用, 引发人们更多的想象和思考, 较之既露且直的表现要包含更大的艺术容量。从各地涌现的青年美术群体的大量作品中, 我们发现艺术倾向大致可以归纳为理性浪漫主义、新写实主义、抽象主义以及超现实主义等绘画风格, 产生了统一的在西方文化基础背景下的多样化、民族艺术的个性化, 体现了现代艺术的观念和当代意识。

三、受“八五新潮美术运动”影响之后的现代漆画艺术特征

现代漆画的发展经历了由漆器到漆画的过程。漆器称之“器”, 表明了它是以实用为目, 具有一定观赏性和把玩价值的形下物品, 属于工艺美学的范畴。漆器常采用花卉、鸟兽、巫神、云气等吉祥图案来进行装饰, 以寄托人们美好的愿望。而漆画称之为“画”, 则说明漆画应具有形上的精神审美价值, 体现了绘画艺术表现的一种形式。然而在漆器向漆画的过渡中, 传统漆画的图式保留了许多漆器的影子。“八五新潮”轰轰烈烈的艺术思潮和现代艺术运动, 面对这样的剧烈变革的艺术洪流, 各个艺术形式都分别经历了对自身的反思与否定, 汲取了宝贵的经验, 逐渐走向成熟, 对于刚从漆器派生出来的现代漆画来讲似乎来的太早了, 中国现代漆画在理论建设、艺术语言、材料研究等方面初见雏形, 这还不足以得到理论界的认可和社会的积极关注。早期的漆画作品中很少看到关注社会现实、思想的躁动、生活的激情、理想主义的主题, 基本还是为了政治的需要, 表现文革美术、革命历史题材红光亮的形式, 比如杨富明, 李焕民的《长征路上》、梁汝初, 陈秋芳的《海上放幻灯》, 还有四川美术学院老师联合创作组创作的一系列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八五新潮美术运动”之后现代漆画受到兄弟画种的冲击, 特别是油画的强调审美、强调形式化、装饰性的新艺术观念和新艺术形式的冲击, 现代漆画也对艺术的政治化、工具化和实用化的猛烈反击。伴随着中国现代艺术发展而出现的新的艺术形式, 现代漆画以漆为主要媒介材料, 具有独特它的画面效果、丰富的肌理和新颖的材质变化, 结合了中国传统漆艺特点和现代艺术观念, 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 已经成为当代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1. 理性浪漫主义特征

“八五新潮美术运动”时期中国涌现出一批青年画家, 他们为了打破以往世俗人情的表现手法, 直问社会更深层次的哲理, 又要表现现代的浪漫风貌, 有意识地借鉴了北美感伤浪漫主义画风, 合理地结合了写实和抽象风格, 在画面结构、画面的空间分

秦汉文字装饰中的鸟形辅助图纹

孟丽君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秦汉文字装饰中的鸟形辅助图纹的应用范围及表现形式, 同时论证了鸟形图纹在楚文化中是含有一定的图腾崇拜意义的, 秦汉文字装饰中的鸟形辅助纹饰是秦汉时期升仙思想的一种装饰形式反映。

关键字:鸟形辅助纹;楚文化;升仙思想

秦汉文字装饰的辅助图形主要为动物类和植物类, 其中动物图形主要有鸟、鱼、蛇、马、鹿等, 植物图形的种类相对较少, 最常见的是带有吉祥寓意的莲与牡丹。在动物辅助图形中, 鸟形的出现频率很高。鸟形图纹在秦汉文字装饰中的形态丰富多样, 有振翅飞翔的鸟、有耽耽而视的鸟, 有形式抽象的鸟、有形式具象的鸟, 有动态也有静态。其装饰载体主要有瓦当、铜壶、铜洗、织物和玺印。

一、鸟形辅助图纹的应用范围及表现形式

据鸟形的形式风格, 可将此类辅助图纹分为具象形式的鸟形辅助纹和抽象形式的鸟形辅助纹。

1.具象形式的鸟形辅助纹

秦汉文字装饰中的具象鸟形主要出现在瓦当、铜器、织物、玺印的文字中。如瓦当中的“延年”当和“冢”字当, 汉时的严氏铜洗, 新疆出土的汉时织锦和一些吉语印等。

如《冢字当》中, 设计者在当面“冢”字的下方安置了一只静态站立的鸟, 此鸟身体斜向于当面, 头部右转面向观者, 对观

割和物象的陈列上强调动态性的美术创作, 有意的支配创作主体的意念, 舍弃了情趣化的结构样式, 吸取了中国西部原始自然面貌的纯净、肃穆、清亮、悠远的意境。在张群, 孟禄丁的《在新时代—亚当夏娃的启示》、李贵君的《画室》、袁庆一的《春天来了》等一批的油画作品中体现了这一表现形式, 我们从陈立德的现代漆画作品《皓月红烛》、程向君的《雪山前的白房子》等作品中也能看到这一倾向。

2. 新写实主义特征

在1985年浙江举办的“八五新空间”展览中可以看到美术界的写实主义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通过借鉴西方古典主义绘画, 把中国古典的装饰手法与民俗风情相结合, 突出破了以往的艺术形式, 达到一种新美感。例如耿建翌的油画作品《理发2号—1985年夏季的第一个光头》, “以故意复杂化了‘平庸’标题和实在得几乎超星球的宇宙人形象相结合, 制造一种幽默感, 引发人们的某种哲理联想”。[3] (p18-19) 现代漆画创作队伍中有很大一部份来自油画作者, 因而受到的影响是直接的, 比如吴嘉诠创作的漆画作品《高原红》、杨国舫的《无语》、郑智精的《守望者》等。他们强调欣赏主体的参与, 注重在创作过程中留有想象的空间, 由欣赏者的思维想象去填补。

3. 抽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特征

“星星美展”之后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激烈争论, 直到1985年, 这种打破中国绘画禁区的——抽象之一才得以认可。抽象主义力图超越自然物象, 然而处在争论与探究的不确定之中, 就现代艺术来看, 抽象主义的探索对中国绘画的现代化起着促进作用。由于西方的艺术形式与中国水墨画的人文精神价值取向的不谋而合, 抽象性的绘画进一步得到美术界的青睐。“一九八五者耽耽而视, 再加上其上方萧肃峻利的“冢”字, 整个图案给人一种阴冷之意。这枚瓦当是应用在墓冢建筑上的, 由此可见, 设计者在设计当面上的辅助图形时, 注意了设计形式与应用环境的协调统一。 (图一)

汉《严氏洗器》的内底装饰了鹿、鹤、莲三种瑞像。此处洗底上的两行鸟篆体文字形成底面的中轴线, 鹤鸟与鹿相对而立, 分居文字两侧。鹤鸟的羽翼微张作振动之势, 尾扬胸挺, 头颈盎然, 整个形象饱满自信, 显现出充沛的活力, 这与汉朝强大的社会背景和汉朝人强烈的自信心是相应的。另外, 鹤鸟常因其飘逸的外形被人认作仙境之鸟, 鹤鸟图形在日常用具中的装饰应用也从侧面反映了汉时人们升仙思想的盛行。 (图二)

图三是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出土的一幅汉锦, 上面的装饰元素有吉祥文字和鸟、麒麟等纹饰。浅色的鸟儿侧身立于“昌”字之下, 呈现出静态之美。其饱满的躯体与细瘦的腿脚产生一种点线式的视觉对比, 形象伶俐生动, 富有情趣。鸟的造型与织锦中的其它装饰纹相比简洁纯粹, 形式风格与其中的文字装饰形式更能产生呼应。

玺印中的鸟形形象主要是“四灵”之一的朱雀。如图四《徐成□徐仁印》中, “青龙”“白虎”依其方位分饰左右边缘, 但此印中的“朱雀”却立于代表北方方位的上方边缘, 而“玄武”纹则位于下方边缘。朱雀在此处的图形形式是剪影式, 其背部向外, 头部回转与背齐, 颈部与下驱的轮廓连为一条边缘线, 这条

湖南‘零展’中的王川等人通过《悬棺》《拓》《无限的时空》等带着意蕴主题的画面, 挖掘人类和民族甚至动物世界中生与死的搏斗和轮转中体现的生命意识”。[3] (p20) 谢震创作的现代漆画作品中谢震创作的《潜》、陈恩深的《人形》、林栋的《红姑娘》《游泳课》、唐明修的《山水》《日食》等有意地将人类的永恒价值与周围的琐事联系起来, 在自然、空间、宇宙中得到自我升华, 完成自我。用这样一种绘画风格来体现人类的种种欲望和思考。

四、结束语

“八五新潮”美术既是中国艺术本体意义和艺术文化学“新启蒙时代”的产物, 又是这一时代的具体内容。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初期, 作品内容多表现花鸟、吉祥纹样, 在绘画理念及图式上依然承袭中国传统漆器的装饰理念, 过多强调其工艺性, 而忽视了作品的绘画性。“八五新潮”美术运动为中国漆画带来了春风, 彻底改变了漆画制作的陈旧观念, 中国现代漆画在原有传统漆工艺和传统漆画的基础上, 绘画图式更关注现代社会和现实生活, 作品更注重艺术性、精神性。

参考文献

[1]栗宪庭.关于“星星”美展[J].《美术》1980, (3) .

[2]贾方舟.多元与选择[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1996, (4) .

[3]雷然.八五新潮美术审美意识形态与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 2003.

[4]刘祥辉.八五新潮美术的历史定位与反思[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 (5) .

极限运动在中国 篇11

上个世纪初美国的社会进步运动,以及揭露社会丑恶的“扒粪运动”(muckraker movement),最终一扫美国的腐败,为三十年代的新政以及二战后的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奠定了基础。19世纪后期,美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国家迅速致富。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超过英国,居世界第一。工业化、城市化虽然给社会带来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并没有消除社会贫困和不满,相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社会骚动频繁发生。当时美国有一本小说《民主》,里面有一句话说:“我七十多岁了,跑遍了全世界,走了这么多国家,还没有见过一个比美国更腐败的国家。”从1900年到1917年,美国兴起了一场社会进步运动——反垄断、反特权、反歧视;争取平等权利、改善工人待遇、缓解劳资矛盾;开展社会慈善运动、安居运动,消除贫困、救济穷人,解决食品安全、环境卫生、贫困人口教育等问题,纾解民生困境;开展“扒粪运动”,揭露社会黑暗与弊端、抑制权贵经济;进行政治改革、重建法治规则、商业道德和社会价值,等等,社会进步运动几乎囊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日后美国的进一步发展和长治久安影响深远。

目前中国的病态非常类似于100年前的美国,中国也正需要一场社会正义运动或社会进步运动,改变是非颠倒、道德堕落、社会危机的现状。

一、开展反垄断、反特权、反歧视运动。拆分垄断企业,推进企业的民营化,保障民营企业的平等权利;取消特权制度,遏制三公消费甚至四公腐败(公款吃喝公款用车公款旅游出国+公款建房公权力占房);废除二元户籍,取缔对农民的种种歧视,在金融、财政、土地、就业、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保障弱势群体的权益。

二、采取措施,帮助工人争取自身的权利、改善工人待遇、缓解劳资矛盾。改革工会体制,由工人选举产生工会领导人,促使工会能够代表工人群体;出台罢工法,制止非法罢工,保护合法罢工,保障劳动者和资方双方的权益;禁止地方政府非理性地弹压一切罢工,避免劳资矛盾转变成官民矛盾。

三、开展社会慈善运动、安居运动,消除贫困、救济穷人、解决食品安全、环境卫生、贫困人口教育等问题、纾解民生困境。改变慈善行为的官方垄断,由社会举办慈善公益事业,支持NGO、公民组织的发展;大力兴建保障性住房、公租房等。

四、开展“扒粪运动”,揭露社会黑暗与弊端、抑制权贵经济。充分发挥媒体“第四权”的监督作用,鼓励批评性和揭露时弊的报道,以媒体自由和新闻民主遏止既得利益集团。

五、进行政治改革、重建法治规则、商业道德和社会价值。1949年至1978年,支撑中国的是三大制度——经济方面的国有计划制度、社会方面的户籍制度、人民公社制度以及封闭的单位制度、司法方面的劳教劳改制度。1978年以后,计划经济制度被抛弃,但国有制度大部分被保留,经济方面的改革任务完成了一半;1978年以来,户籍制度逐渐松动,但没有本质上的改变;人民公社制度被取缔,但乡镇政府依然成为两千多年来皇权不下县、乡镇由乡绅自治之传统的反动;封闭的单位制度有所改变,人民拥有了择业自由。总体上来看,中国在社会方面的改革有所进展,但进步不大。在司法方面,劳改制度早已被比较规范的监狱体制所取代,这是一个进步,但没有法律依据的劳教制度依然存在。从上面可以看出,中国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尽管成就巨大,但最艰难的改革尚未开始,除了经济领域之外的大部分领域都还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改革。未来,中国必须加快社会改革和政治改革,尤其要坚定地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

散打运动的中国特色 篇12

莫言的诺贝尔文学奖可看作文学坚持中国特色的典范。能为散打乃至竞技武术走进奥运会提供借鉴。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后, 当天发布了一则新闻公报说:“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 莫言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毫无疑问, 莫言获奖将会进一步把中国文学介绍给世界。有分析家指出, 莫言的作品非常具有中国特色, 字里行间都显露出中国文化和文明独有的生命力, 而这一点是与西方乃至全世界的主流文化相契合的。可见, “特色”并与西方体育融合对散打运动走向世界至关重要。

古语有云:“事物之独胜处曰特色, 言其特别出色也”。特色是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 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和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 是其所属事物所独有。自1982年邓小平同志在中共十二大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来,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和“特色中国”的发展道路始终前行, “特色”在我国已成为社会文化大发展与大繁荣的一把利器。大至特色城市建设、小至特色村落发展, 特色旅游、特色美食、特色疗法、特色社区等, 特色带给了我们众多机遇与体悟, 我们在大力打造“中国特色”的同时, 也在努力开拓“特色中国”的宏伟蓝图。

散打运动作为中国竞技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试点之初就重视和研究中国特色, 形成了“远踢、近打、贴身摔”的风格、特征。经过30多年来的改革发展, 甚至“否定之否定”的规则轮回, 逐步建立了较为规范的竞赛体系, 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技、战术展示形态。但从技术的标准化、规定性方面, 散打运动的改革和发展还要围绕区别国外的技术风格和中国特色作进一步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以奥运会同类项目为例, 柔道以其立技与寝技著称, 作为奥运会比赛中唯一允许使用窒息与扭脱关节等技术手段来制服对手的运动项目, 柔道比赛要求运动员对对手通过采用锁臂、扼颈等“温柔的方式”将对手扔倒或压制在地取得胜利, 以彰显运动员对技术掌握的娴熟程度;跆拳道则以其腾空、旋踢脚法技术而闻名, 在被正式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过程中, 为了适应国际大型比赛的要求, 韩国曾对跆拳道技术进行了不断改进, 如手技方面, 出于对保护运动员和增强比赛观赏性考虑, 仅限于攻击被护具保护的躯干位置, 世界跆拳道联盟还专门设置特别技术委员会, 专门用于改进现行跆拳道技术。柔道、跆拳道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为散打技术特色的形成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启示散打技术改革和突出特色是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当然文化特色也不容忽视。以北京奥运会为例, 2008北京奥运会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盛宴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时至今日仍令我们记忆犹新。开幕式上从泼墨山水画至活字印刷术、从四大发明至文房四宝、从击缶而歌至丝路之舞, 无处不绽放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辉;以中国特色动物为原型的“福娃”, 以中国玉璧为主题的“金镶玉”奖牌, 以中国“青花瓷”系列组成的颁奖礼服, 将中国特色、奥运理念和世界文化融为一体, 共同构筑完成极具中国特色的“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一届奥运会”。2012年伦敦奥运会, 则一改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理念, 通过融合英国工业、英国医疗体系和摇滚乐等“英国元素”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上一篇: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下一篇:保胆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