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代会制度(共11篇)
教代会制度 篇1
为更好地发挥二级单位的作用,保障二级单位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和民主管理的权利的落实,进一步推动我院民主政治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根据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意见》和《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的有关文件精神,学院在第二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中提出了关于建立学院二级教代会制度的工作建议。
一、我院实施二级教代会的成功案例
二级教代会是学院二级单位实现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基本形式,是教职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渠道。
为深入推进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完善二级教代会的各项工作,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院工会于2012年3月召开了二级教代会工作研讨会,有关单位的总支书记、各分工会主席和委员参加了会议。
会上经管系、机械系重点就学院二级教代会召开取得的成效及体会作了全面总结。推行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是加强学校自身民主政治建设、实施依法民主办学的需要,更是保障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在学校建设发展中得到有效落实的需要。
在学院党委的密切关心和院工会的细心指导下,在机械工程技术系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通过机械系教代会领导小组和筹备小组的共同努力及全系教职工的积极配合下,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技术系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于2011年10月15日在开物楼B401胜利召开。参加大会的有正式代表26人,特约代表4人。
本次教代会会期一天,主要议程是听取审议《机械工程技术系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办法》、听取《机械工程技术系2011年上半年财务工作报告》、听取审议《机械工程技术系“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草案、选举产生了机械工程技术系第一届教代会执行委员会委员。最后大会举手表决通过了《机械工程技术系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办法》,《机械工程技术系“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草案将根据代表意见进行进一步的修订。
大会认为,《机械工程技术系“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草案实事求是地分析了系部现状,确定了系部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阐明了机械系未来五年的各项发展目标,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立意高远,方向明确,既具有很强的前瞻性、系统性,又切合实际、重点突出,较好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并建议系部经过修改后,尽快颁布实施。代表们认为:只要全系上下同心同德、聚精会神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奋斗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据悉,机械系第一次教代会是学院首次召开的二级教代会,作为学院二级教代会试点系部,机械系自从2011年底就进行准备,并召开多次领导小组会议和筹备小组会议,相信通过本次会议,有效推动了全院的二级教代会工作。
二、进一步完善二级教代会制度,落实二级教代会的职权
教职工蕴藏着办学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这种原动力需要调动,需要凝聚,需要提高。学院二级教代会是这一积极性引发和启动的切入点。
精心组织,充分做好各项筹备工作。筹备工作领导小组下可设代表资格审查小组、宣传材料小组、提案工作小组、会务综合小组。要在学院工会和系党总支的领导、指导下,负责地做好各项筹备工作。
确定正式代表人数。教代会代表所占比例为系部教职工总人数的40%。代表的构成既要照顾各方面的人员,又要充分体现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专任教师的代表不少于60%,非中共党员、女性、青年应占一定比例。系党政工团主要负责人应提名为代表人选。本系产生的学院教代会代表为本系教代会当然代表。
系行政领导应尊重和支持教代会行使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每学期至少一次向教代会报告工作、听取意见,认真落实教代会的决议和涉及系部工作的相关建议。
教代会闭会期间,经系党总支同意,执委会可以组织代表就教代会的决议和相关建议案落实情况,以及其他工作召开会议。
三、进一步发挥教代会代表的作用
要使二级教代会真正激发教职工的参与热情,更有效地发挥二级教代会民主管理的作用。教代会代表在闭会期间关心教职工普遍关心的问题,例如学风、教风问题、教职工生活福利问题和其他方面问题。对于教师和学生反映的普遍问题可通过座谈会、书面报告或其他形式向系部二级教代会提案并讨论审议。
提高提案的质量。以往教代会提案确实有不少合理化的内容,但也有一些提案过多关注琐事小事,没有整体全局的意识。建议进行提案辅导,不但提出问题,而且分析原因,提出合理化建议。
代表应努力工作,发挥带头作用。代表应关心教职工的想法,及时把教职工的想法汇报给有关领导或部门或记录下来,以便以后以提案的形式上报给教代会。代表应该对教职工不太清楚的问题进行解答,构建和谐的校园。
工会是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的群众组织,虽然有明确的职责和独特开展各项工作的平台,但还不是那种能自己说了算的独立组织。所以,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切实配合做好教代会会后各项工作,积极争取学院及各级党政领导的支持,教代会各工作委员会是教代会闭会期间落实教代会决议和实施教代会各种制度的常设机构。工会要通过沟通、参谋、支持、配合等形式,使其更有成效地开展工作,诸如:民主监督、评议中层领导干部,提出各项议案及合理化建议,提高教职工生活福利等各项工作,从而更好地发挥教代会闭会期间会议制度及代表的作用。
各级工会组织要着力完善沟通、反馈机制,认真倾听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探索和研究新形势下教职工维权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式,建立和完善教职工教学、科研、工作、生活情况的调查分析机制、利益分配协调机制和劳动关系矛盾调解与化解机制,多为广大教职工办实事,切实把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放在突出位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不断激发教职工的工作潜能,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保证学院和系部大局的和谐稳定。
总之,二级教代会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围绕学院中心开展工作;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支持和监督系部行政工作,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促进系部发展和各项工作的完成。
摘要:目前许多高校都在逐步开展和实施二级教代会的工作,二级教代会的重要性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就如何进一步推进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的具体方法作探讨。
关键词:高校,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
教代会制度 篇2
为充分发挥我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障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行使民主治校的权利,特制定本制度:
一、教职工代表资格
1、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教职工代表要代表我校教育发展要求,代表我校的师德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代表教职工、家长、学生的根本利益。
2、教职工代表师德考核必须在4.5分以上,主席团成员在4.8分以上。
3、教职工代表考核必须在全体教职工总数的二、教职工代表组成及产生办法
1、教职工代表名额为全校教职工人数的1/4。
2、教师根据“教职工代表资格”提出候选人名单。
3、教职工代表男女比例要协调。
4、校委会成员中教导主任直接为教职工代表,其他成员一律不参与教代会选举。
5、由校委会和教职工代表共同选举教代会主席团,校委会成员不参与主席团成员代表。
三、教职工代表权力
1、在教职工大会上,自主地充分地按照上级文件,结合实际,处处以公心地发表意见,参加重大决策或制度的讨论。
2、讨论决定教职工住房分配或其他有关教职工集体利益的重大事项。
3、对各级干部的工作提出建议,评议干部。
四、教职工代表的义务
1、努力学习并模范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思想觉悟、业务水平和民主管理能力,支持教育改革。
2、认真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教代会的决议,做好本职工作。
3、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反映教职工的意见和要求。
五、组织制度
1、教代会由党支部领导。
2、教代会对某项重大事项做出决议,须有半数以上通过。
3、教代会每年一届,选举一次,至少召开二次会议。
六、附则
教代会制度 篇3
关键词:教代会;现代大学制度;应然;实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228-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1]明确指出,为适应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要将民主政治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依法构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制度。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2],要将职工代表大会作为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这些政策给高校构建教代会提供了路径和动力。研究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中教代会的应然与实然,积极探索高校教代会制度建设的途径方法,对现代大学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教代会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高校教代会制度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伴随社会经济与政治民主化的发展,借鉴我国已有工厂职代会模式,再加上国家自上而下的积极推动,现代大学制度开始尝试实施校长负责制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责任制。高校教代会制度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创新尝试,对教育制度改革意义重大。1978年10月,教育部首次提出“师生员工代表大会”[3],在规定中首次明确表示高校要定期开展师生员工大会,这是交代会制度的最早表现形式。1979年,在借鉴我国现代企业职代会制度基础上,教育工会开始教代会的试点工作。次年6月,中央批准在全国试点中实施教代会。1981年1月,教育部又在座谈会中作出相关提议,明确教代会在高校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规定高校定期举行教代会,逐渐形成教代会制度。1985年5月,教育体制改革规划明确[4]高校要建立教代会制度,标志着我国教代会制度的快速发展。截止到1998年底,我国高校代教会的建制率已然达到了100%,并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现代大学制度中高校教代会的定位
(一)教代会制度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大学制度是指在政府宏观调控下给予大学自主办学和民主管理的权利。目前,我国现代大学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民主管理体制,其基本形式可以概括为“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基本模式[5]。教代会制度是大学开展民主管理的重要途径,是高校内部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已进入各大高校的章程。大学章程是连接高等教育法和现代大学制度的纽带,是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环节。教代会制度是现代法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和建设与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发展息息相关。既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同时积极利用教代会的形式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并对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持续深化改革,才能使大学向现代化迈进。
(二)教代会制度是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途径
教代会的主要成员为教师,也包括教辅职工,高校教代会是全体教职工行使合法权利的基本保障和重要途径。教代会的显著特点是权威性、群众性以及代表性。30年的实践证明,教代会这一民主管理形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等院校,教代会在民主管理、学校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实现大学自治、推动学术自由不可缺少的环节。高等院校要形成一套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监督的机制,民主管理是关键。高校教代会制度是民主管理基本形式,能够为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博弈提供良好的平台,有效化解学术权力对行政权力的对立,促进权力的分化和监督,并为民主管理和监督奠定法理基础。
三、教代会在现代大学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是教职工行使民主权利的保障
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做主,高校不论是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还是实行教委会集体民主决策下的校长负责制,广大教职工的合法民主权利是不会变的。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高校教职工享有的基本权利,教代会制度的实施是保证教职工的民主管理权利的一项基本制度保障。国家颁布的《教育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原则,为构建现代大学教代会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6]。
(二)是贯彻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指导思想的体现
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和完善不仅仅是一个团体一个阶层的事情,需要全体员工的广泛参与。这就要求我们积极贯彻和落实依靠教职工办学这一指导思想,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及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树立其主人翁地位。高校构建教代会制度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措施,通过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得到均衡发展,才能推动高校向现代化方向迈进。
(三)有利于高校的内部治理
我国《高等教育法》中规定,高校党委、校长、学术委员会和教代会在高等学校组织和活动中所承担的职能任务是不同的,运用法律的形式明确高校党委政治领导权、校长行政执行权、学术委员会专业治学权和教代会民主制约权,这四大权力体系共同构成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其中党委在决策层面发挥政治领导作用,校长在操作层面发挥行政执行作用,学术委员会主要发挥专业治学作用,高校教代会是以教师为主体,通过对关于学校发展、教职工根本利益等重大决策的民主参与,以及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民主评议,发挥出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教学科研一线工作的优势,在大学治理工作中起着民主管理和监督作用。
四、高校教代会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教代会制度建设的关键是落实其合法权力,保障教代会的审议建议权、决定权以及评议监督权的顺利施行。伴随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代会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面临的挑战也很大。
(一)教代会制度建设的制约因素
1.教代会职权被边缘化。我国高校长期处于官本位的体制和文化氛围中,虽然国家一直推进教代会制度,但一些高校仍不够重视,这严重制约了教代会职能的发挥。目前高校相关的议事制度越来越多元化甚至重叠,如党政联席会、行政会议等,使教代会职权被边缘化,也造成资源浪费。一些高校领导对教代会制度的认识依然浮于表面,缺乏对教代会制度的深刻认识,导致对相关工作的忽视,造成教代会职能的弱化。再加上一些高校尚未建立保障教代会相关职权行使的规章规定,导致使教代会流于形式。
2.教代会制度的落实缺乏保障。虽然《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等都对教代会职权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在实践中教代会缺乏操作层面的保障,使已经建立的教代会的职能无法发挥。对教代会的意见建议落实流于表面化,也学生监督机制。
3.教职工缺乏民主意识。高校一些教职工主体意识不强化,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缺乏民主管理意识,这些必然影响教代会职能的发挥。
(二)落实教代会制度的对策
1.明确教代会的地位和作用。要发挥教代会的作用,就必须以充分认识教代会的内涵及其对当前我国高校建设的意义。因此,高校要积极加强教代会的宣传工作,加强教代会的制度建设,将高校政治、行政、民主及学术四项基本权利之间的关系厘清和规范,并合理配置,形成系统、协调的权利运行机制。要发挥教代会的民主管理和监督职能,提高教代会的地位。
2.完善高校教代会制度。首先,完善教代会相关职权的保障机制。根据国家法规和政策方针,细化并完善高校教代会各项只能,重点明确教代会审议建议权、决定权和监督权,并强化制度性保障。其次,建立教代会权力行使程序,将其程序、内容制度化,在高校形成议事、决策、管理和监督有效机制。第三,强化教代会的问询制度和巡查制度。第四,完善党委领导下教代会对干部的评议职能,创新相关的评价模式。
3.健全教代会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应从宏观上根据法律法规对高校教代会制度积极指导,充分发挥教代会民主监督作用。厘清并完善教代会的操作程序及工作机制,使高校教代会工作有章可循。高校要将教代会制度的建设纳入高校制度建设的议事议程,明确教代会的地位和作用。其次,高校要从实际发展需要出发对教代会制度不合理部分加以修改,使制度建设和实施更加符合教育改革的发展进程,完善高校教代会的配套制度。
4.提升教职工的民主意识。首先,高校要强化教职工的民主意识,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加强对全体教职工民主意识的培养。其次,重点开展全体教职工的培训教育工作,培训内容包括教代会的发展进程、制度建设、职能,民主管理和民主议事的过程,相关法律法规等,提升广大教职工参与民主监督和管理的水平与能力。第三,拓宽高校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渠道,开展民主实践活动,完善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制度保障,使教职工在实践中增强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馨月,刘晓昌.教代会制度——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形式[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9).
〔2〕谢冰松.基于高校内部治理的教代会制度建设——教代会与现代大学制度关系研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 (11):90-92.
〔3〕崔平安,张慧婷.教代会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的作用[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6):38-39.
〔4〕刘凤.现代大学制度框架下的教代会转型问题[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1,(09):44-46.
〔5〕顾南宁,李赟赟,杨大方.现代大学制度构架下的教代会制度建设[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315-317.
〔6〕孙伟成.继承与创新:现代大学制度之教代会转型思考[J].黑龙江教育,2014,(02).
教代会制度 篇4
一、“一主两翼”中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性质和地位
“一主两翼”学校管理体制中, 校长负责制是中心, 是学校管理的决策机构, 教代会是校长负责制的补充和完善, 是“一主两翼”学校管理体制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代会是教职工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基本制度和形式, 也是学校领导广泛听取教职工意见, 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渠道。
在“一主两翼”学校管理体制中, 教代会的职责主要侧重于协调教职工之间、教职工与学校领导层之间等学校内部各方面的关系, 维护教职工和学校的合法权益, 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 团结和动员教职工积极参加学校改革和建设。
我国宪法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管理社会事务”。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要“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 推进干部公开, 支持职工参与管理,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教职工是学校的主人, 教职工参与管理学校、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教职工最重要、最根本的权利, 也是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体现”。在“一主两翼”学校管理体制中, 教代会是教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的机构, 但不是学校管理的最高权力机构, 当然也不是决策机构。目前, 基础教育阶段面临诸多发展中的问题, 如校务公开、民主管理、社会参与、利益表达、利益综合、民主评议、校长聘用等都离不开教代会这个渠道。
教代会是在学校党组织领导下开展工作的, 是学校党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教代会与校长负责制、校务委员会相互主持, 相互配合, 各司其责。对于推进学校民主建设、保持学校稳定、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 促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一主两翼”中教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健全民主制度, 丰富民主形式, 拓宽民主渠道, 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基础教育阶段“一主两翼”学校管理体制中的教代会就是保障教职工依法行使民主管理的最好形式。综合目前各中小学教代会章程, 教代会的职权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 讨论建议权。
即教职工代表大会依法享有的对学校长远发展的重大决策审查、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民主权利。这是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最重要权利。
主要包括: (1) 听取、讨论校长工作报告; (2) 讨论学校工作计划、财务工作报告; (3) 讨论学校发展规划、教职工队伍建设问题; (4) 审议劳动人事、收益分配等改革方案。
凡是教代会代表都有权利围绕本校建设发展和关系教职工利益的问题在教代会职权范围内以提案的形式, 按照一事一案的格式, 向大会提出建议。校长要定期向教代会报告工作, 听取意见, 认真对待教代会的有关决议和提案, 尊重和支持教代会行使民主管理权, 凡是学校的重大决策必须提交教代会讨论, 征求教代会代表的意见。
(二) 审议通过权。
即教职工代表大会对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方案、规章制度等享有审议并就通过或不通过进行表决的权利。这是教职工代表大会对学校重要规章制度和方案的认可权。
主要包括: (1) 岗位责任制方案、教职工奖惩办法; (2) 与教职工有关的基本规章制度。
随着社会的进步, 教职工更倾向于直接表达自己的诉求。在中小学, 教代会是除党团组织以外的最具广泛性的群众利益表达的直接载体, 当然也是最重要的广大教职工利益整合的机构。有了教职工的心理认同, 学校在执行规章制度的时候就顺利得多, 即使偶尔出现决策失误, 教职工也能谅解, 甚至患难与共, 克服困难, 使学校摆脱困境。教代会在尊重和支持校长及行政系统行使指挥职权的同时, 要教育教职工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有力配合校长的工作。
(三) 讨论决定权。
即教职工代表大会对教职工生活福利方面的重要问题做出决定的权利。这是教职工代表大会行使的一项决定权。
主要包括: (1) 住房制度改革方案, 住房分配方案; (2) 福利费管理使用原则和办法, 教职工集体福利事项等。
教代会对学校福利事项做出的决定, 实际上是教师参与学校办学收益的再分配。教代会审议通过的事项, 要经校长颁布后才能实施;讨论决定的事项, 则可以直接付诸实施。如果学校行政领导对教代会审议决定的事项有不同意见, 可以提请教代会复议。教职工通过行使此项权利也认识到学校的发展与教职工的利益休戚相关, 学校发展的成果由教职工共享, 从而更大限度地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 评议监督权。
即教职工代表大会对学校领导干部的德、能、勤、绩、廉诸方面进行评议和监督, 这是教代会对干部行使的评议监督和任免建议权。
主要包括: (1) 监督校级干部, 建立民主评议领导干部的制度; (2) 学校推荐校领导干部征求教代会代表意见; (3) 表扬或批评领导干部; (4) 对学校领导干部也可以建议上级机关予以嘉奖、晋升, 或予以处分、免职。
教代会民主评议监督学校领导干部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 体现了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指导方针, 目的在于进一步推动校务公开, 推进学校改革发展。教代会的评议监督权是在学校党组织领导下, 以学校领导干部的任期目标和岗位责任制为依据, 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注重工作实绩的原则, 就德、能、勤、绩、廉诸方面进行全面评议。包括:能否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是否具有履行岗位职责所要求的现代科学知识和决策、协调及管理能力;是否密切联系群众、作风民主, 自觉接受监督;是否勤奋敬业, 乐于奉献, 改革进取, 创新务实, 清政廉洁, 艰苦奋斗;是否谦虚谨慎, 善于同领导班子成员团结合作共事;是否坚持在抓好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同时, 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民主评议重在由群众对领导干部作基本的、综合性的、一般的评价, 强调的是民主监督。不同于上级党的组织部门对领导干部的考察, 但有利于上级主管部门及时全面了解学校领导干部的才干和威信, 也为正确使用干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三、“一主两翼”中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 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 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 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 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教代会是学校实现科学管理、民主决策、依法治校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南京市中小学教代会制度不断发展, 代表的结构得到优化、素质明显提高、参政能力增强, 提案的质量也在不断地提高。在“一主两翼”学校管理体制中教代会制度不断创新、不断完善, 在学校改革和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集中民智, 实现决策科学化
教代会是学校领导体制的组成部分, 是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机构。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离不开广大教职工的智慧和创造精神。教代会代表通过提案的方式集中群众的智慧, 表达自己的要求, 提案工作是教职工代表参政、议政的有效手段, 是学校教职工代表和教职工群众关心学校发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直接体现, 有利于激发教职工主人翁的责任感, 使教职工积极参与到学校管理中。对校长的工作报告和学校重大决策, 教代会通过广泛讨论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集思广益实现决策科学化。
(二) 群策群力, 调动工作积极性。
教代会是学校内各种利益关系的协调机构。教职工代表来自学校各个方面, 包括了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产业等岗位的人员, 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这有利于动员教职工贯彻学校的重大决策, 处理好学校各部分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促进教职工队伍的建设, 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参政议政能力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经过努力, 学校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学校的社会声誉得以提升, 学校的发展给教职工带来了各种利益和保障, 容易形成良性循环, 开创学校发展建设的新局面。
(三) 建章立制, 构建校园和谐。
教代会是学校教职工利益整合的最重要机构之一。学校应当通过建设和谐校园, 培养优秀人才, 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要实现学校的稳定和谐, 最重要的是建章立制, 依法治校。通过教代会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做到学校事事有章可依、有章必依, 照章办事, 违章必究在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建章立制的过程也是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表达利益诉求的过程, 也是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 实现各方面利益有效整合的过程。健全的教代会制度也能使学校内部不同利益群体加强沟通, 促进理解、宽容和妥协, 促进学校的和谐。
(四) 民主监督, 促进廉政建设。
教代会是学校的群众性民主监督机构。教代会在支持校长依法行使行政管理权的同时, 通过保障决策的公平性、合理性从而减少腐败的机会。1980年邓小平同志在谈到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时指出:“各企业事业单位普遍成立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代表会议, 这是早已决定了的, 现在的问题是推广和完善化。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代表会议有权对本单位重大问题进行讨论, 作出决定, 有权向上级建议罢免本单位的不称职的行政领导人员, 并且逐步实行选举适当的领导人。”教代会的法律地位赋予了教职工评议监督学校领导干部的权力, 学校领导必须自觉接受评议和监督, 教代会可以根据评议的结果提出奖惩建议, 上级主管组织部门要把教代会民主评议领导干部的结果作为考核、奖惩、选拔、任免学校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对学校领导干部进行评议监督, 能有效地预防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和腐败问题的发生, 促进廉政建设。
四、“一主两翼”中教职工代表大会的运行
(一) 定位与职能。
中小学校“一主两翼”管理体制, 是指以“校长负责制”为主, 以“教职工代表大会”、“校务委员会”为辅, 学校其他各种工作制度有机配合的管理体制。在“一主两翼”新型管理体制中, “校长负责制”是中心, 是学校决策和管理的中枢, 教代会侧重于协调学校内部关系, 校务委员会侧重于协调学校外部关系, 两者构成“校长负责制”的辅助决策系统。第一, 教代会是学校改革发展的审议机构, 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参与学校重大事项的讨论, 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对凡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和学校改革发展的相关事项, 在学校作出决策前, 必须提交教代会进行前置性审议, 才能转化为学校或者校长的决定, 并通过学校其他执行系统得以落实。第二, 教代会是学校改革发展的民主监督机构, 民主监督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工作的监督, 二是对干部的监督。处于下位的教职工的民主监督不同于来自党组织或上级主管部门的上位监督, 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直接、最广泛的途径。
(二) 基本原则。
1. 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党的委员会领导教职工代表大会, 支持教职工代表大会正确地行使职权, 在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作用。”这一规定确立了党对教代会的领导地位。类此规定虽然目前还没有直接针对中小学教代会制度相应的法规出台, 但各地在制定教代会章程的时候, 均明确规定了教代会必须在学校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行使职权。只有坚持党组织的领导, 才能按照广大教职工根本利益的要求, 围绕学校工作重心, 集中民智, 凝聚意志, 统一思想, 把教职工的意志和要求变成学校的规章制度并通过教代会程序固定下来。
2. 坚持依法办事
我国是法治社会, 宪法和法律是人民利益的体现, 是全社会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凡是法律法规和政策已经明确规定的事项, 就必须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执行。教代会制度的各个环节都要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和程序要求。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必依、执法必严、违章必究。
3. 坚持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教代会的组织原则。基本内涵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 它是民主的, 又是集中的。第一, 教代会的代表都是通过一定程序民主选举产生的, 并对其所在选区的选民负责;第二, 坚持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组织的原则, 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会议决定的原则, 提出议案或作出决定;第三, 教代会主席团、代表团、各专门委员会等要经常听取广大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 上通下达, 反映教职工的心声。
4. 坚持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教代会必须相信和依靠职工群众, 尊重和保障教职工的民主权利, 激发广大教职工的热情和主人翁意识, 一切为了教职工, 一切依靠教职工, 必须在一切工作中发动教职工、组织教职工, 使教代会的活动在广泛、有序而又坚实的民主基础之上进行。要进一步增强校务公开的意识, 主动公开, 及时公开, 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积极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5. 坚持平等协商
教代会各个组织、各代表成员之间是完全的平等关系。不管是领导干部代表还是一般教职工代表, 都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 在进行表决时都只有一票的权利。在讨论问题时, 必须充分发扬民主, 畅所欲言地发表意见和建议。各项选举工作, 都要充分尊重选举人的意志, 不能以任何理由去限制选举人的权利或者滥用教代会的名义。
(三) 工作方法。
教代会依据《学校章程》有关法律法规开展工作。主要工作方法有:
1. 提出议案或建议
提出议案、建议是法律赋予教代会代表的权利。议案, 应当一事一议, 必须在法定的时间内提出;议案要有明确、充分、具体的案由、案据和方案;议案要具有全局性、合法性、可行性, 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和办法也要客观、公正和实事求是。重要的议案可列入大会议程中进行大会审议。教代会代表提出的建议是指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看法、建议、主张、批评和意见等。
2. 工作询问或质询
询问和质询是教代会代表对学校或者学校各部门工作中不清楚、不理解、不满意的方面提出问题, 要求作出说明、解释的一种活动。质询以询问为前提, 询问人在对有关部门所作的说明不满意的情况下, 才能以书面形式对同一问题提出质询。询问和质询可单独提出, 也可联名提出。
3. 审议表决
审议表决是教代会集体行使职权, 对列入会议议程的议案经过审查、议论或辩论, 然后根据多数代表的意见做出决定的活动。审议既是代表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的过程, 又是在思想上就某一议案逐步达到一致、形成共识的过程, 为最后的表决奠定基础。校长要尊重并认真贯彻落实教代会的决定。
4. 评议领导干部 (信任度投票)
教代会民主评议领导干部是落实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指导方针的重要措施, 目的是推动学校改革和发展。被评议的学校领导要向教代会代表就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述职, 回答评议主持者和代表提出的疑问和问题。主持人要向代表宣传进行评议的目的和意义、对评议的要求和纪律、代表在评议中应持的态度等。评议领导干部应当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 并以适当方式向有关人员及时反馈评议结果。
(四) 议事规则。
教代会主要以会议的形式开展工作, 由于教代会代表人数多, 一般规定每届3至5年, 每届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 闭会期间的日常工作机构是学校工会。教代会的筹备与召开、各项职能的发挥、决案和议案的检查与监督、提案的落实等具体工作都是由工会牵头负责的。
1. 学校党组织依据有关规定决定教代会的换届和召开, 成立教代会筹备领导小组, 批准教代会会议方案、主席团人选建议名单等。筹备领导小组主持教代会预备会议选举产生主席团。
2. 教职工代表大会由会议主席团主持。主席团领导大会期间的各项活动, 听取和综合各代表团 (组) 对各项议案审议的意见, 对议案进行修改, 研究需提交教代会讨论、通过和决定的事项, 起草大会决议和决定, 主持大会期间选举、表决等事项, 处理与大会有关的其他问题。选举、表决事项必须有大会代表三分之二以上参加方可举行, 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 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过半数通过。对教代会通过的决议, 校长应当尊重, 并组织有关部门执行;对教代会的提案, 应积极组织有关部门落实;对条件不成熟的提案应及时反馈解释说明。
3. 教代会闭会期间, 遇有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可由教代会代表团 (组) 长、各专门工作小组负责人组成民主管理联席会议协商处理。联席会议由校工会主席主持, 根据会议内容及需要, 可邀请学校党政领导和有关人员参加。
4. 对关系教职工切身利益、学校发展规划等重大的问题, 如果在讨论时候发生严重分歧, 一般应当暂缓表决, 待进一步协商后再做安排。必要时可以提交上级主管部门予以协调解决。
5. 特殊情况下, 可经校长提议, 党政联席会议通过, 召开教代会临时会议。必要的时候教代会代表可以列席校长办公会议和校务委员会会议。
参考文献
[1]刘昱.关于完善教代会制度的思考.工会理论与实践, 2004.8, (4) .
[2]李长良.学校民主管理工作弱化与教代会体制改革.工会论坛, 2009.3, (2) .
学校教代会制度 篇5
(2012年)
为充分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人翁作用,办好社会主义学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规定和中共中央《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要建立健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要求,特制定淑村镇白沙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第一条:教职工代表大会(以下简称教代会)是教职工行使民主权利,民主管理学校的重要形式的基本制度。
第二条:教代会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正确处理国家、学校和教职工三者关系,在学校党总支领导下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行使职权。
第三条:教代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第四条:教代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听取校长的工作报告,审议学校的发展规划,重大改革方案,财务预决算、教职工队伍建设等重大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审议通过学校岗位责任制方案、工资调整实施方案、勤工俭学经费管理使用办法、教职工奖惩办法和其它重要规章制度。
三、审定教职工福利费管理使用办法、创收资金分配和使用方案及其他有关教职工生活福利的重大事项并作出决议。
四、评议、监督学校领导干部,对工作卓有成绩的干部可以建议给以奖励,包括晋级、提职;对不称职的干部可以建议免职或降职;
对工作不负责任或犯有重大错误造成严重后果的干部,可以建议给予处分,直至撤职。
第五条:教代会支持校长行使职权,维护行政系统指挥权威;校长应尊重教职工行使民主管理学校的权利,执行教代会决议和决定,落实教代会提案并接受教代会的检查和监督。
第六条:教代会的代表,以年级组、处室为单位,由教职工直接选举产生并组成代表组。教职工代表与教职工比例一般为一比四左右(其中教师代表不得少于代表总数的百分之六十。女教职工、青年教职工和具有高级职称的代表,应占一定比例)。学校党、政、工、团主要负责人一般应选为代表。选举时,将名额分到有关选区,以普通教职工身份参加选举。
第七条:教职工代表实行常任制,每三年改选一次,可以连选连任。代表调离学校时其代表资格自行停止。代表连续一年以上不能参加教代会活动,其代表资格不予保留。代表被开除公职的,其代表资格自开除之日起停止。教职工代表对选举单位的教职工负责,选举单
位的教职工有权监督或依照民主程序撤换本单位教职工代表。
第八条:根据需要,教代会可以确定若干特邀代表和列席代表。
第九条:教职工代表的权利:
一、教职工代表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有权参与处理在教职工群众中发生的突发事件,参加学校决策和各项议题的讨论并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有权评议学校的工作和行政领导人员,有权对学校各部门工
作和负责人提出批评建议。
四、有权参加教代会及其工作机构,有权对学校执行教代会决议和提案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五、因参加教代会通过的各项活动而占用工作时间,有权按照正常出勤享受应得的待遇。
六、教职工代表因行使正当民主权利而遭到压制,阻扰和打击报复,有权向上级工会及有关部门提出申诉、控告。
第十条:教职工代表的义务:
一、努力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政治觉悟,业务水平和参加民主管理的能力,积极投身教育改革。
二、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做好本职工作。
三、密切联系群众,代表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如实反映教职工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认真执行教代会决议。
四、按时参加教代会活动,认真做好教代会交给的各项工作。第十一条:学校工会委员会是教代会的工作机构,主持教代会的日常工作。教代会有关组织制度另行制定。
教代会制度 篇6
关键词:工会;组织建设;职代会制度;发展;和谐
随着工会组织工作的发展,职代会制度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曾经指出,新的形式下,工会工作是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也是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部署。
工会要牢牢把握“以人为本”的发展核心,把推动科学发展管理、实现稳中求进作为一项新的发展主题。在工会内部结构中,职代会是强化民主监督、增加职工管理的重要保障。但是,在常见的工会组织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发展问题,亟待相关工作者予以完善。
一、职代会制度在工会组织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顾名思义,“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简称“职代会”。它指的是在企业职工中通过民主选举而产生的权利组织机构,在企业内部行使民主管理权利。通过这一组织机构,传达和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
它是广大职工维护民主权益的重要形式,也是我国《宪法》中赋予劳动者一项根本的民主权利。习总书记的话为工会工作指明了方向。当前形势下,工会工作面临的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通过探究工会组织建设与职代会制度建设之间的关系,能够进一步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而促进企业职工的思想教育活动,凝聚企业发展核心,增强职工民主管理的协调发展,对企业的发展、广大劳动者的权益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工会组织建设中开展职代会制度建设的常见问题
对于煤炭企业来说,职代会制度除了要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还具有其他的发展性能。但是在当前的企业工会工作汇总,职代会的建设管理遭遇瓶颈,具体分析如下:
(一)对职代会制度建设的认识有所欠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为了生存,在经济效益中进行了更加激烈的开拓。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在煤炭企业中形成了一定的发展模式。但是,很多企业管理者过于注重企业经济效益,却忽视了现代企业发展进程中工会职代会的发展作用。
在职代会制度建设上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偏差。一方面,与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组织层次出现了背离,导致企业基层部门在执行职代会的发展中出现了“重结构,轻民主”的发展现象,另一方面,个别职工代表对职代会的组织建设情况所知甚少,容易对工会工作产生一定的误解,阻碍了民主管理工作的发展进程。
(二)对职代会制度建设的管理不够细化
在一些已经建立了职代会制度的企业部门,虽然表面上看来,已经选取一些职工代表,成立了职工代表大会,但是,在涉及到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企业决策上,仍然不能做到集体探讨、集体表决,甚至还会出现“暗箱操作”、“表里不一”的现象。这种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方式,集中表现在一些中小型企业和单位中。因为职工人数有限、生产国规模较小,在加上和相应的上级工会组织情况的缺乏,在企业的岗位发展中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三)对职工代表队伍建设的程度不够深入
当前形势下,尽管企业职工队伍的整体素养较之以前有所提高,但是在职工代表队伍的建设上,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在职工代表的自身素养上,由于生活压力的增加,一些企业职工代表不仅存在工作态度不认真、责任心不强、参与意识缺乏的问题,还存在文化水平较低、综合素质较差的发展问题。在企业职工的综合中,职工代表队伍缺乏企业民主管理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所以很多职工代表的立场不够坚定、发展意识并不明确。
其次,在职工代表的比例上,煤炭企业职工的性别差异较大,男性技术管理人员多于女性职工。而在生产一线中,女性职工代表的人数更是寥寥无几。受职业特点的影响,女性职工的比例远远小于男性职工,特别是在一线工作机制中,企业职工女性代表的权益遭到了忽视。
(四)对职工代表提案工作的落实不到位
在职工代表的提案过程中,一些企业对职工代表大会的提案不够关注,对职工反映的问题不够重视,将提案工作敷衍过去,不能及时处理职工代表中的思想。除了企业管理者的原因,在实际的过程中,基层职工代表对提案工作的认识也并不清晰,所以形成提案的过程中,不能把握重点,提案的内容不够详实、立案的依据也并不充足。
三、如何强化工会组织建设与职代会制度建设的关系
(一)增加职代会建设的科学化发展
煤炭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广大职工的努力,因此在企业工会组织建设的过程中,企业民主管理要立足于实践发展情况,积累一些积极的探索措施,通过强化职代会建设的科学化管理模式,进行多元化的发展尝试。
例如,在企业工会建设的过程中,一些企业工会组织者针对企业季节性生产工作、工人假期较长、职工代表难以选举的发展问题,采用限制委托带票选取的模式,增加职工代表选择工作的“人性化”和“科学化”。而在召开职工代表大会的前期工作中,企业可以通过讲座、培训等形式,对所当选的职工代表进行前期培训,可以借助于小组培训、团队探讨等形式,增加企业职工对职工代表大会的高度认可。在预备工作之后,采取表决等形式,增加企业职工对代表大会制度的关注,从而确保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科学化管理。
(二)提升职工代表队伍的发展水平
在职工代表队伍的构建上,企业工会管理者要从总体上把握厂务公开的制度建设,依法推行和深化厂务公开等细节问题。要遵循《宪法》《企业法》《劳动者权益保护法》等形式,向职工普及法律知识,向广大职工宣传工会组织建设的各项工作,在组织形式较大的非公企业和其他经营的商业发展中,可以采取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厂务公开等制度,形成民主平等的企业发展形式。而在较小的非公企业和其他经营的商业发展中,可以采取工会联合会等方式,进一步降低企业民主管理的成本,提高民主管理的工作效率。
同时,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形式,获取相应的发展变化,将科学管理和经济管理融合在一起,增强广大企业职工的思想凝聚力,促使工会组织的各项标准要求达标,进一步展现工会组织工作的新作为。
(三)丰富职代会制度建设的发展形式
从根本上说,搞好职工培训工作是促进工作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于煤炭企业而言,“安全”是企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职代会制度建设除了常规的思想工作,还要根据职工性别、爱好,开展各类文体、娱乐活动、团队竞赛等团队活动。利用闲暇时间,开展法律知识、工会业务知识、煤炭知识等技术活动。在搞好职工培训的同时,更加重视对职工生产、工作的积极性。以“丰产攻关”、“党员先进模范”等发展契机,带动广大职工的工作效率。同时,充分发挥职代会的民主监督管理职能,从而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让广大企业职工能够感受到企业职代会制度建设的发展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工会工作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战场,因此,广大工会工作者要通过各种形式,做好职工群众工作,调动群众的发展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促使工会各项发展,不断完善工会组织建设与职代会制度建设的关系。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工会组织建设过程中,广大企业工作者要积极发挥职代会制度,以推进工会组织建设为主,结合“两学一做”、“三严三实”系列讲话精神,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并将“三严三实”工作作为主体核心,深刻认识和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不断强化基层工作的指导和管理情况,使各基层工会按照相应的法律、规章,全力开拓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发展局面。
参考文献:
[1]吴建华.全力推进企业职代会制度规范化建设[J].中国工运,2012(10).
[2]沈继汉.国有企业职代会制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工友,2011(1).
[3]贾惠霞.论工会工作的创新[J].东方企业文化,2011(06).
基于现代大学制度下的教代会建设 篇7
一、高校教代会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
高校教代会制度建设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应用之意。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推进高校民主建设,完善内部管理,理顺内部关系,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自我管理和监督的机制,才能为高校自主办学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我国1999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中明确规定,要构建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为特征的高校内部管理制度,在加强民主管理建设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32号)强调指出,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以下简称教代会)是高校教职员工依照宪法和法律参与高校民主管理、发挥民主权利的重要形式,高校要建立和完善教代会制度。我们今天要发展和建设的现代大学制度,一定是科学管理和民主管理的大学制度,而教代会制度是推动高校民主化管理进程的必经之路。
教代会制度有利于高校推进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落实和完善教代会制度是深化高校改革的重要途径。教育部制定的《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中,强调高校要发挥教代会在学校制定发展规划、职工队伍建设、教学改革和校园建设等重大环节中的作用,在事关教职工利益的福利和分配等环节,必须经过教代会讨论实施。这是党和国家站在高校教育事业未来发展的高度,对高校民主建设发展提出的重要内容,符合我国高校教育事业现代化发展的趋势。步入21世纪以来,高校教师的自我意识和维权意识逐渐觉醒,教师在高校发展和民主决策环节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教代会制度可以发扬教师的主人翁精神,推动高校在民主选举、民主评议中的作用,防止权力滥用,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二、高校教代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高校教代会从1979年试点实施,到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对其进一步发展完善,已经在全国高校民主管理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总体上说,高校教代会已经成为高校教师参与高校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途径并且日臻成熟,但是,高校在教代会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方面,在思想认识、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等方面与现代大学制度发展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需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一)高校党委和领导对教代会的不重视
一些高校的领导在长期工作中养成了一言堂和家长制的习气,习惯高高在上,听不得普通教师的逆耳之言,并且在事关高校发展的各种规划中,基本上都是校长办公会讨论通过之后印发给各个二级学院,即使有民主评议的过程,也只是走过场,无法让广大教师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校的一份子。很多高校的教代会虽然也按照流程召开,但是教代会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体现,普通教师的心声没有得到有效反馈,教代会作出的建议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很多高校的教代会代表只是举手表决,没有发言权。
(二)教代会制度缺乏有效明确的法律表达
我国的教育法和教师法都对教代会的职能作出了总体描述,但是缺少细节上的规定,还没有形成切实有效的落实步骤和操作办法。在教代会代表的确定方面,很多高校存在不完善的环节,一些愿意表达和能够表达教师呼声的代表很少,而一些中层干部则处于主体。在教代会作出决定的执行方面,虽然一些高校的教代会对高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所讨论,对违法乱纪等现象也有过谴责,但是谁来执行,如何执行等都没有明确的规定。教代会的日常监督管理作用无法发挥,教代会对很多教师来说仅限于在开会期间代表身份的履职,但是会后的监督和活动却基本没有,日常的运行机制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三)高校教师的民主意识和素养有待提高
很多教师平时忙于教育教学,对学校的未来发展缺乏应有的关心度;有些教师平时要做兼职,关心自身发展;有些教师则将心思全部放在评职称上,至于学校怎样,则显得漠不关心;还有些教师属于落后分子,在思想上认定了学校没有民主作风,凡事都保守固有观点来对待,不但没有对民主管理发挥正面作用,反而发挥了很多不好的负面影响。
(四)高校校务公开力度小,信息化不对称影响了教职员工的积极性
社会一直对高校校务公开有所诟病,有些高校在学校网站上很少能够查到有关校务公开的信息,普通教师很多情况下都是经过自己所在部门会议得到学校发展中的重大决策信息,而这样的一些信息应该拓展获取渠道,尤其是网络化信息化日益发达的今天,高校应该在信息传递的时效性、真实性等方面下工夫,方便教师和社会在互联网上获取学校未来政务、党务等相关信息。
三、推进校代会科学规范发展的具体路径
为了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发展建设,就要切实发挥教代会在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职能履行和作用,这是一项重大的高校改革议程,需要将国家、社会和高校三者的力量统筹协调,改革不利于教代会完善发展的环节和方面。
(一)提高思想认识才能促进高校教代会职能作用的发挥
上个世纪的改革开放是从解放思想开始的,思想是革命的先导,同时也是改革的先导,只有冲破思想束缚,才能促进教代会的发展。高校领导要认识到,没有学生的高校无所谓高校,同样,没有教师队伍的高校也无所谓高校,高校是教师展现自我的舞台,也是教师集体归属感的所在。高校领导要认识到,只有将教师团结起来,才能有令则行,干出一番事业。为此,从凝聚人心、积聚力量的层面来说,高校领导必须认识到发挥好教代会的作用,就能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校领导要加强对教代会的领导,在政策支持、物资保障、人才建设等方面加大对教代会的倾斜和投入。
(二)完善教代会是新形势下高校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途径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贯彻落实群众路线、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治国理政中的新常态。高校党委要深刻认识到,只有加强教代会,才能密切与广大教师的密切联系,才能在推进高校改革发展的伟大变革中获得普通教师的支持和拥护。完善落实教代会工作,是加强高校党委和领导自身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发挥群众监督作用的重要形式。高校要从贯彻落实党中央政策的高度来推动教代会的发展。
(三)创新教代会工作方式方法
高校党委和领导要本着问题导向,结合本单位的现实情况,不断完善教代会制度。一是完善代表推选条例,让更多的普通教师参与到学校发展的讨论和决策层面;二是制定符合本单位的教代会执行办法,在事关教师利益、惩治违法乱纪等方面,都要掷地有声,从而树立教代会的权威;三是完善教代会闭幕期间的各项职能履行,以活动为载体,在贯彻执行校代会的问询、通报等流程,发挥教代会代表的民主管理和监督职能。四是完善教代会的提案制度,高校不仅要在事关高校发展的提案方面给以支持,还要在事关教师切身利益方面的提案制度上给以支持。对那些在提案方面积极建议献言的教师,根据提案质量给予表彰。
(四)完善教代会的法律法规建设
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高校要依法治校。为了让教代会能够有法可依,教育部和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探索能够完善教代会职能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在具体操作流程、评议标准等方面有法律依据可循。各高校要依据《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不断完善细化本单位的教代会运行机制。
(五)加强对教代会代表的培养和引导
教代会代表能否着眼于高校未来发展和普通教师切身利益出发,发挥民主监督作用,除了在选人用人机制方面要严格考核和选拔之外,还要加强对代表的培养和引导。一是加强对代表的政治方向引导,要结合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理论培养和引导;二是加强对他们的法律法规,尤其是教师法和高等教育法的学习,让他们成为知法、守法的模范;三是增强代表的主人翁意识,通过多种活动载体,让代表感受到学校发展与个人发展是密切统一的,只有学校发展了,教师才有好的发展。
(六)推进高校信息化发展
高校要结合网络新媒体,不断开拓工作新载体,注重信息化发展对推动高校教代会发展中的作用,加大对网络信息平台的投入,推进校务公开、党务公开,让普通教师第一时间获取有关学校发展的政策和方针,并完善反馈机制,畅通普通教师的表达渠道。
(七)转变工会职能,加大对工会工作的扶持力度
工会不仅要在日常活动中组织教工的体检、体育锻炼等文体活动,还要在维护广大教职员工的合法权益,引导他们参与民主管理方面发挥作用。为了保证这些工作的顺利开展,高校在工会建设方面要给以足够关注,在干部培养、人员配备、待遇编制等问题上做文章,给政策,有助于工会工会履行职能,发挥工会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永进.试析现代大学制度下高校教代会的困境与对策[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12):17-21.
[2]汪海宁,刘圣汉.现代大学制度视野下的教代会工作机制创新问题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4(01):69.
[3]曹小清.浅析现代大学制度下的教代会制度建设[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2):64.
教代会制度 篇8
高等院校作为我国知识分子,社会主义各行各业建设人才的培养基地,其教职员工普遍具有较高学历,具有良好的教育,民主意识强,自我管理意识强,是民主管理的良好实验田。我国教育领域的改革开放已经持续了30多年的时间,高校的教职工亲身经历了教育改革的每一步变化,身在其中,深受影响伴。在中国高校“民主与和谐”早已成为大学精神的本质内涵。承担教学科研服务和培养学生工作高校教职员工们早就对民主思想理解透彻。虽然高校教职工受民主实践的限制不能无虑的完全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但是这并不是代表高校的教职工民主意识的低下。在全世界统一推崇"民主管理”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高校教职工对民主理论与实践的理解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因此,高校教职工民主意识的提高为高校教代会制度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二、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内在诉求
现代大学制度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大学办理体制,也是世界各国大学普遍追求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模式。一般说法是,十九世纪的洪堡创立柏林大学的其最早起源,在教学和学术方面的高度自由是其基本特征。西方现代大学制度也就在这样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发展起来了。在二十世纪末,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以现代大学制度为诉求目标的新一轮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强力推行。经过了不断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分析,对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的界定已经基本清晰,一般概括为“学校自主、教授治学、校长治校、科学管理”,它关系到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办学方向,关系到高校的发展前景,更关系到广大教职工的现实利益。我们要继续坚持现代大学制度的改革目标,大力促进新体制、新机制的形成。高校教代会制度的建设体现了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也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本质内容。高校教代会与现代大学制度的关系是包含与包含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统一的关系。
三、国内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
政治形势的变化教代会制度产生于特定的时代,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结果,根本上是与我国政治制度的改革密切相关的。正因为如此,到了80年代后期,社会制度改革的进程出现徘徊,高校制度改革创新受到影响,教代会制度层面上的进一步完善自然也处于几近停滞。建设和谐社会是国家根据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和社会发展新趋势所提出的关于社会建设的美好理想与发展规划。建设和谐社会的首要要求就是“民主与法治”,本质要求是“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要求对当前高校领导体制的改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毋庸置疑,如何有效的调节高校内部教职工各种复杂多变的利益关系和冲突,在高校内部营造一个和谐团结的劳动关系是当前高校教代会工作的重要内容。经济方面,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速度极为迅猛,充满活力,我国的经济社会利益格局发生巨变,市场经济的自主、开放、竞争、动态、效益等特征就决定了现今社会经济利益复杂多变的局面。这些深刻变化不可避免地促进了高等教育旧体制的改革,深深的影响了高等教育的每一步发展,一方面政府不断缩减管理范围,给高校更多的自由;另一方面高校内部领导管理体制也不断完善,更适于高校民主发展。
四、发达国家高校民主管理的有益探索
发达国家高校民主管理的有益探索国外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较高,尤其是对高校民主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相对较早,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高校民主管理制度体系。我国高校教代会制度建设是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世界背景下尝试探索高水平、有特色大学建设的现实需要。日本的评议会由学校管理领导与教授共同组成,其职责是协调、审议和决定学校的重大事项并对校长工作进行监督;日本的教授会是各学部的权力机关,也是日常教学、科研工作的管理机构。教授会以下属的位置负责贯彻执行评议会的的决策,并定期向评议会汇报;评议会给予教授会工作指导,并有权变更教授会的不当决策。
美国大学所追求的管理目标是以体现学术的根本价值为准则,大学管理制度也自然不同。在美国大学,校董事会、校行政机构和教授会组织共同管理学校内部事务,董事会拥有最高权力,确保学校利益不受政治、经济的干扰,可以任命学校管理者,但很少干涉学术活动;董事会下面的教授会则是由直接参与教学科研的教授组成,他们有权制定学校的学术计划、政策,以及教学人员的聘评;而行政机构的嚣张则很少决定,他只在行政管理范围内活动;这样学术与行政权力就相互制约的机制,实现平衡。
社会主义民主在高校具体践行离不开健全和完善教代会制度,建设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也需要民主治校增加活力;学校民主管理也有利于发挥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对提高高校内部管理效率,提高决策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更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而高校教代会并未列入高校管理机构序列之中,也没有赋予法律规定的相关权限,仅仅是作为一种民主的形式存在,以权力弱势应对权力强势,监督乏力。伴随着宏观形势的变化和中国社会改革的大潮,高校教代会的发展必将迎来一个重大的机遇和选择。研究高校教代会制度建设的现实依据,发现现实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究产生问题的根源,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是为未来高校教代会建设的必经途径。
摘要:教代会在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利和学校内部管理权力平衡中有重要作用,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创新。本文着力研究我国高校教代会制度建设的现实依据,为未来高校教代会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教代会制度 篇9
“现代学校制度” (1) 是一个在实践中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的动态概念, 最早由黄兆龙在《中小学管理》 (199年第1期) 上刊发的《现代学校制度初探———兼论国有民营学校管理模式》一文中提出。他从现代学校实际出发, 借鉴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理论, 对现代学校制度进行了探讨和届定。此后, 关于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呈上升趋势。比较权威的是由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博士牵头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社区、家庭、学校互动机制的探索》总课题组的一些研究成果。目前理论界对现代学校制度有这样一些观点:
*特指在知识社会初见端倪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社会背景下, 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本要求, 以完善的学校法人制度为基础, 以现代教育观念为指导, 学校依法自主、民主管理, 促进学生、教职工学校、学校所在社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
*指在知识社会初见端倪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 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本要求, 以学校法人制度为基础, 规范政府与学校的新型关系, 政校分离, 产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 由教育管理专家负责日常管理, 指导和约束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
*指符合现代教育基本理念, 构建学校法人制度以确立学校的主体地位, 以学校组织制度、管理制度和新型政校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制度。其中,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前提, 确立学校的法人主体地位是关键 (2) 。
尽管有关现代学校制度的界定目前尚不完全一致但我们可以概括出如下现代学校制度较之传统学校制度的基本属性特征:第一, 时代性:一定时期产生的学校制度是适应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传统学校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现代学校制度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 体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学习型学校等先进教育理念。第二, 自主性: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国家对学校的包揽和对学校的统一规划管理, 导致学校与政府之间单纯的隶属关系和学校主体地位的丧失 (3) ;在现代学校制度下, 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发生转变, 强调权力下放, 重心下移, 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第三, 民主性:现代学校制度要求增强学校管理的民主性, 形成校本管理和民主管理的制度基础, 改变学校内部体制的专制僵化和学校效能低下的状态;第四, 开放性:打破学校与社会、家庭之间缺乏沟通的状况, 主动寻求社会、社区和家长的支持、参与和监督。
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和前沿课题。现有研究基本都从现代学校产权制度、现代学校组织制度和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三个维度上推进, 主要涉及学校与政府的关系、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及学校与社会、家庭的关系三个层面。如天津市和平区岳阳道小学建立开放式校本管理和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实验,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进行的“教育股份制”实验, 浙江省宁波市万里教育集团进行的现代学校管理体系实验、学校文化制度建设和新型资本结构实验, 上海市浦东新区的“小政府、大社会”, 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社区、家庭参与中小学管理、监督及评估的实验, 等等。可见, 政府权力下放、学校自主办学、校内民主管理、家长和社区参与管理是人们公认的特征要素。
二、背景和理论依据
(一) 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和复杂性。
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入的今天, 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 现有学校制度面临如何适应新情况、迎接新挑战的问题, 出现了一些前进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影响教育发展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知识贡献力度。制度障碍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建设与发展的较大障碍之一。通过制度创新进一步释放改革与发展的能量, 开发学校发展潜力, 形成自主发展能力, 让每一所学校都成为充满活力、可持续发展的学校, 这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当务之急 (4) 。
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 结合现代学校制度的属性特征, 我们发现至少有三方面的矛盾需要面对:
1. 上与下的矛盾:
现代学校制度强调政府职能与学校职能的分离, 强调政府将本该属于学校的权利还给学校。改变传统对学校实行的全方位的管理方式, 通过政府职能的调整, 赋予学校相应的自主管理权, 促进学校自主发展。自1985年以来, 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发展趋势, 学校依法自主管理和校本管理逐步成为现实。
2. 内与外的矛盾:
传统学校制度缺少开放机制, 学校基本处于“闭门办学”的状态, 很大程度上将社区和家长隔离在外, 在这种情形下, 家长和社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选择权严重缺位。现代学校制度强调学校组织的开放性, 学校要努力将社区和家庭纳入到学校管理框架之中, 并建立学校、社区和家庭有效的互动机制。
3. 破与立的矛盾:
现代学校制度是对传统学校管理体制的变革;需要改变原有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和观念定位, 在改章立制中将涉及很多人的利益得失。
(二) 制度创新的关键点和着力点。
“完善的现代学校制度, 在依法确立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前提下, 必须使广大教师依法享有充分民主的制度, 并有效体现在决策、管理、监督各个环节上” (5) 。中央教科所总课题组曾提出: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第一大阶段, 应该以能够促进学校管理民主化, 推动教职工、社区人士、学生和学生家长有效参与学校管理方面的制度为建设的重中之重。可见,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在现阶段的重大任务就是对学校内部民主管理制度进行积极探索, 以更好地应对在改革中出现的各种矛盾。
教代会制度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以教代会建设作为推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着力点, 是基于以下四个方面的考虑。
1. 是推动学校民主管理的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加速, 学校的民主化越来越成为学校生活中的核心内容, 但是, 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要求的民主化建设、政治文明建设, 在实践层面的推进速度相对缓慢。在中小学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方面, 民主管理还是比较薄弱的环节之一。比如:目前的“校长负责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些地区和学校的校长对教职工、学生、学生家长和社区服务的意识相对薄弱, 距离学校内部真正实现民主管理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6) ;与此同时, 随着中国社会民主化和教育改革进程的加快, 在学校内部, 广大教职工的民主意识愈来愈强, 他们更关注学校的发展和兴衰, 要求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愿望越来越迫切, 希望有一个能对学校发展表达自己意见和建议的有效渠道, 以主人翁的身份参加民主管理, 为办好学校贡献智慧和力量。
教代会是教师参政议政的法定形式和主要机构,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 推进干部公开, 支持职工参与管理,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教育法》明确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 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可见, 建立和健全以教师为主的教代会制度, 是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保障教职工主人翁地位、改变学校民主管理薄弱现状的法定途径。
2. 是推动学校人本管理的需要。
人本管理理论渊源于20世纪中期的人际关系理论和行为科学, 它强调在管理过程中研究并满足人的心理和生理需要, 重视人、尊重人, 激发人的工作动机, 激励员工全身心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 (7) 。人本管理在学校管理模式中的特点如下: (1) 把师生员工的需求、欲望、兴趣放在第一位, 重视用各种手段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 注重对教职工和学生心理、行为的深入研究, 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 减少强制性管理, 使他们的劳动从被迫变成自愿; (3) 强调自主管理、参与管理, 激励教职工和学生发表意见, 提倡教职工和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决策, 发挥主观能动性, 集思广益, 促进学校的发展; (4) 注重协调人际关系, 化解行政管理的人际矛盾, 增强学校的凝聚力。人本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关键。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 实际上就是无论什么时候, 都要看到学校广大教职工在学校中的重要地位, 都应看到教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者, 是实现中小学教育目标的直接承担者, 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促进教师和学校共同发展。
教代会是教职工参政的“群言堂”, 是保障教职工知情权、表达权、表决权和监督权的主要平台。推动教代会建设就要彰显人本主义的现代管理理念。
(三) 提高学校管理效能的需要。
心理学家利克特 (R.likert) 提出四种管理系统的观点并依此作为测量学校组织气氛的工具。1.利用—权威型;2.仁慈—权威型;3.协商型;4.参与型;利克特认为, 这四种类型中, 组织气氛愈接近后一种, 组织的效率就愈高, 成就就愈大。由于学校是“人—人”系统, 工作绩效主要取决于人的因素, 其中人的积极性是关键中的关键。美国心理学家温姆和耶顿1975年就提出了“领导参与模式”, 认为有效的领导者应该根据不同情况让职工不同程度地参与决策, 争取获得解决问题的一致意识, 并付诸实施。
心理学试验证明它有着非常明显的成效 (8) 。通过教代会实行民主管理, 能满足教职工的高层次心理需要, 能够培养出积极向上的“集体意识”和组织文化, 能充分调动教职工投入工作的积极性, 激励其良好工作行为, 从而成为提高组织效能的有力保障。
(四) 健全学校治理结构的需要。
近年来, 管理学界常常在讨论一个颇为时髦的话题———组织的健康问题, 说的是组织由于机构设置不当而引发的种种“健康”问题。良好的组织机构其本身并不创造良好的业绩———就像一部好的宪法并不保证产生伟大的总统, 好的法律并不保证有一个道德的社会一样。但是, 糟糕的组织机构会使企业与良好的业绩无缘, 无论管理人员是多么出色 (9) 。 (同其他组织一样, 某些学校组织也会由于各种原因表现出“健康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如下:
1. 权力过于集中, 缺少监督机制。如教代会从不开会, 或即使开会也不过讨论一些小事, 对学校的改革、发展根本体现不出参与决策的作用。
2. 信息沟通不畅, 只有学校管理者对下的单向沟通, 即下命令, 做指示, 很少有下对上的沟通, 教师有想法不愿意对领导说, 觉得领导不贴心。
以上两个常见的学校组织病理症状都和组织机构不健全或设置不当有关。在传统学校领导体制中, 校委会、党组织和教职工代表大会三者责权模糊、混淆, 存在不能很好地行使各自权力甚至越位的现象。校长负责制作为我国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 提高了学校管理效率, 给学校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在实践中由于缺少配套的制衡机制, 引发了一些问题。在现代学校制度下, 依据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原则, 健全党组织、校委会、教代会三者责权明晰的学校领导系统刻不容缓, 形成一个相互补充、相互制衡的有机协调系统, 其中包括校长要尊重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 定期向教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工作, 听取意见, 接受评议, 发挥教代会的咨询审议、监督作用, 并形成具体制度予以落实。要使学校的工作取得成绩, 一定要使学校组织保持健康。以教代会为核心的现代学校民主管理制度的建设, 实际上是通过学校治理结构的调整解放教育生产力。
三、实施策略
在教育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的今天, 教代会工作愈来愈得到关注和重视, 近年来各个学校在上级有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 教代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 特别在《浙江省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规程》出台后, 教代会在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上成效显著。由于教代会运行机制尚不健全, 存在的问题显而易见。通过对十所中小学教代会的调研数据分析, 有如下三点较为突出:
1.教代会不规范。学校缺乏本校的配套制度和操作规程, 在时间安排、工作机构设置、议程安排上都具有较强的随意性;严重影响了教代会的严肃性和教职工的参与热情, 影响大会的实效。
2.教代会品位低。一些学校还停留在讲私利、要福利的低级阶段;部分学校没有大会目标和中心议题, 或有中心议题但缺乏有效的宣传和引领。
3.教代会实效性差:教职工的意愿和要求没有得到充分表达, 教代会职权没有得到完全落实, 影响教代会应有作用的发挥。在教育立法日益健全和完善的条件下, 如何进一步加强教代会制度建设, 使教代会真正成为学校民主管理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有效载体, 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 以规范程序建设, 夯实民主基础。
教代会职权的真正落实必须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执行程序作保证, 否则教代会就会流于形式, 民主管理就会落空。为此必须迈好三步。
第一步:完善制度。根据《浙江省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规程》制订、完善本校的教代会工作条例, 根据《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宁波市基层工会直接选举工会主席试行条例》, 制订完善本校的工会委员会选举办法、提案处理办法和校长民主评议实施细则等一系列相关制度, 使教代会的各个重大环节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必依。
第二步:明确职权。教代会职权能否得到落实是衡量学校民主管理水平和教代会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一方面, 明确是党政工的共同任务, 工会仅仅是教代会的工作机构;学校党政工组织要以全新的视角看待教代会制度, 以互动的合力推进教代会制度的建设。另一方面, 它是教职工参与学校决策和管理、监督干部的权力机构, 是学校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 在学校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政治地位, 具有审议通过权、审议决定权、审议监督权和审议评议权等四项职权。
第三步:规范操作。一抓代表选举的公平性, 关注学科、处室、年龄等方方面面的平衡, 同时, 要开展培训以提高代表素质和民主参与的能力;二抓组织机构设置的可操作性, 包括工作小组、主席团、代表组的设置要充分体现群众性和兼顾性, 这是保证会议有序推进的重要因素;三抓议程安排的合理性, 以尽可能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为基点但党政工联席会议、代表组讨论、主席团研究等重要环节绝不可以草草了事, 因为这是关系大会成功的关键;四抓总结反馈的及时性, 以规范化提高关注度和权威性, 为民主管理夯实根基。
(二) 以中心议题建设, 营造民主氛围。
教代会中心议题是整个大会的灵魂和方向, 也是保证教代会品位提升的关键。
1. 重视中心议题的提炼。
提炼的途径不外乎两种, 一种是由党政工联席会议讨论决定, 另一种是向广大教职工征集;中心议题的内容可以是学校的中心任务、奋斗目标或主要的管理理念, 比较典型的如“积极营造共同愿景, 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建设学习型组织, 为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而努力”, “践行科学发展观, 推动学校的持续发展”, “搭建平台, 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步伐”, 等等, 往往与学校本年度或今后几年的工作重心相关, 与学校主要领导的管理理念合拍。
2. 围绕中心议题开展引领。
在为期一个月的教代会工作期间, 一方面, 开展中心议题相关宣传;利用学校所有宣传阵地, 如网站、宣传窗、黑板报、广播台、横幅等开展宣传;分发配套书籍, 进行宣传和引领, 渲染气氛, 提高教职工的理论修养、思想境界。另一方面, 围绕中心议题进行校长中心发言。对于校长而言, 专题发言较之以前做工作总结报告难度加大, 但也获得一个很好的宣讲自身管理理念的平台。围绕中心议题开展的宣传和中心发言无疑成了对全体教职工的一种引领和提升, 使全体教职工明确学校的奋斗目标, 接受前沿的管理理念;教代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推动学校文化建设的阵地, 为营造民主和谐、积极向上的组织愿景服务, 是教代会质量和品位的保证。
(三) 以提案机制建设, 推动民主参与。
提案征集是充分实现教职工作为学校主人翁的角色地位, 是广大教职工为学校工作献计献策、下情上达的有效途径, 也是推动教职工民主参与的必由之路, 古人云:“积力之举, 无不能胜也, 而众志之为, 无不成也。”教职工的民主参与对学校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地前进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在实际工作中学校提案工作存在两大难题, 一是提案质量低下, 基本集中于提高福利待遇, 着眼于个人利益或本学科本科室的利益;二是提案数量少, 由于长期达不到要求等原因, 一些学校教职工缺乏提案的积极性。如何调动全体教职工主人翁的积极性, 就成为提案机制建设的关键。
围绕激励方法, 管理学家提出过很多理论和假设, 其中著名的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等, 这类理论都有一个特点, 即强调满足人的需要, 激发人的内在动机, 调动人的积极性, 顺利实现组织的目标。我们把这类理论称为强调需要型激励理论。将这类理论运用到中小学管理中, 学校管理者就要想方设法了解教职工的需要, 尽可能满足或引导教职工的需要。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图 (10) 。
落实到提案机制建设中:一要强化审议评价。主席团对每一条提案都要进行认真地审议, 在此基础上, 确定交流提案和立案提案, 凡是正当的合理需要均可以作为立案提案, 而对于当前不能解决的合理需要则确定为交流提案, 而对于那些不正当的需要, 则不予立案;二要重视解释说明。交流提案和未立案的提案要求提案涉及的相关部门负责人或校长本人, 向提案人做好个别的解释说明工作, 保护他们的积极性;三要注重表彰落实。对提案的重视与落实, 是关系到教职工进言献策热情的关键。可从立案提案中评选出优秀提案进行隆重表彰;加强对提案落实情况的监督反馈。如有在规定期限内未能落实的提案, 由校长向全体教职工做出相应的解释说明, 并需提出提案落实的最后期限, 以获得教职工的谅解;四要尝试围绕中心议题征集提案。紧紧围绕中心议题征集提案, 往往能够使教职工更多地从各个细节关注学校工作和学校发展, 提高提案质量和大会实效。如围绕“积极营造共同愿景, 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的中心议题征集提案, 共同愿景是学校的管理理念、学校的文化和价值取向, 涉及学校理念系统各个子项目:包括学校使命宣言、办学理念、学校发展总目标、学校形象定位、培养目标、学校精神、学校三风、办学特色、校徽、校门口箴言、校歌等, 征集本身就是对全体教职工创造力和智慧的一种肯定, 被采用更是一种荣誉和精神激励。有效引导全体教职工关注学校的传统和积淀体会学校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设计学校的前景和未来, 在集思广益中完成学校理念系统的构建, 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上新台阶。
总之, 提案工作的实施策略, 要能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主人翁的责任感, 要能充分调动和保护全体教职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进一步引导教职工把目光投向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推动学校的科学决策和各项工作的长足进步。
(四) 以票决制的实行, 保障民主决策。
管理大师西蒙说:“管理就是决策。”可见决策在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性。参与决策不仅作为提高教师积极性和学校管理效率的一种管理方式, 更要使教师把“个人的思想和感情都投入到一种为团队目标作贡献、分担责任的团队环境之中”。当前随着学校管理民主化步伐的推进, 参与决策正在成为一种日益重要的管理方法。研究者们发现, 让教职工参与学校的决策活动, 能够带来以下好处 (11) :
1. 能让学校管理者获取更完整的信息, 得到更多的备选方案;
2. 能培养教职工的自主管理意识和责任感;
3. 能提高教职工对学校组织的认同感及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职业的满意度;
4. 能增加决策方案的可接受度, 有利于方案的贯彻落实;
5. 能改善学校领导和教职工的关系, 使学校的组织气氛更加和谐。
根据参与决策“认可区模式”理论, 对当事人来说既有利害关系, 又有能力参与决策的问题, 属于认可区外的问题, 应从一开始就让当事人参与决策。例如, 学校的绩效工资或奖金分配问题、教职工聘任条件问题、评优标准问题等, 这些都关系到教师的切身利益, 教师有能力参与方案的讨论, 这类方案最好让教师最大限度地介入决策程序, 即从决策过程的一开始就听取教师的意见, 这样可大大增加决策的接受度, 减少执行中的阻力;学校管理制度作为师生员工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其最终的贯彻执行者是学校每个成员, 为使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群众中去”, 就应在制定的源头上做好“从群众中来”, 多方面征求师生员工对职能部门的意见建议, 充分发扬民主, 集思广益 (12) 。
教代会上一般有三种表决方式:鼓掌表决、举手表决和投票表决, 前面两种方式是运用较多的, 正因如此, 民意无法真正表达, 使教代会流于形式, 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成为一句空话。教代会票决制是指属于教代会审议通过或审议决定的决议, 实行会员或代表无记名投票表决的制度。票决制的推行, 一方面是保障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需要, 随着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学校内部利益格局调整的频率加快, 许多关系到教职工切身利益的方案措施要出台, 许多制度要重新修订, 教职工利益受到侵害的可能性增大, 要维护教职工利益就必须推行票决制。另一方面是减轻学校党政工作压力的需要。“越是棘手的问题, 越要充分发扬民主”, 由于票决制坚持无记名投票、“一人一票”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充分表达了代表的民意, 保证了表决和选举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一定程度解决了以往决策后可能出现的争论和纠纷, 减轻了学校党政领导的决策和执行压力, 也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充分的讨论酝酿是成功的关键。在票决制推行过程中, 把握好小组解释讨论汇总意见—主席团讨论修改—再小组讨论—再主席团修改, 几上几下的讨论和修改过程是消弭矛盾高票通过的关键。这样既兼顾了党政需要, 又维护了教职工的切身利益, 提高了教职工参政议政的热情, 使工会桥梁纽带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 有利于密切党群关系, 促进校园和谐。
教代会是学校实现科学发展观与科学决策观的关键途径, 是学校政治文明建设的主体工程, 教代会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是关系学校发展的一个大课题, 提升教代会制度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不断提高教代会质量, 是时代的要求, 是改革的要求, 是学校前进的要求。以教代会建设为着力点推动学校民主管理, 进而推动现代学校制度是人本主义的体现, 是提高学校管理效能的有效途径, 是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维护学校稳定的必然要求, 在实践中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性, 值得继续探索和研究。
摘要:在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今天, 以教代会建设为着力点推动学校民主管理, 推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是人本主义的体现, 是提高学校管理效能的有效途径, 是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维护学校稳定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现代学校制度,理论依据,教代会,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教代会制度 篇10
一、高校二级教代会在依法治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在依法治校的视角下,加强高校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有利于促进二级单位民主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障广大教职工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对于教职工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学院的改革、建设、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
(一)建立健全高校二级教代会制度,是贯彻依法治校,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开展内部治理的具体体现。依法治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实现高校的管理民主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必由之路,是高校和谐发展的根本举措。《高等教育法》第四十三条规定:“高校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代会等组织形式,依法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为此,教代会制度是全面贯彻依法治校的重要途径;是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实现高校党委、行政依法治校的重要保证。二级学院是大学民主管理的基层单位,是大学和教职工之间的纽带。建立和健全二级教代会制度,是高校教代会制度的有效延伸与拓展,是把民主管理权力交给教工,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
二、高校二级教代会制度的推进,能有效提升二级学院民主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学院是大学的基层单位,也是大学实行学院制管理的主体。学院的民主管理是大学民主管理的基础,二级教代会是高校教代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院(系)教职工广泛和直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有效手段和实现自己民主权利的组织保证。高校二级教代会制度的推进,是高校把民主管理权力交给教工,保证教职工的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推动了高校民主政治建设,也是党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宗旨的直接体现。相对于校级层面的教代会,二级教代会更加贴近广大教职工的实际,更为直接地体现了党的“依靠”方针和高校民主管理的本质,是推动高校民主政治建设的生动实践和有益尝试。
(三)高校二级教代会制度的落实,是对学院行政权力的有效约束与监督,从而实现法治与民主的双重目标。规范地召开二级教代会,把权力交给教职工群众,通过民主集中制的办法决好策、用好权,是二级教代会的最主要议题。通过二级教代会这个抓手,引导更多的教职工参与学院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使得更多的教职工“知院情、参院政、督院事”,不仅体现了自身的主人翁地位,也提高了参政议政水平,增强了依法办学、依法治院的民主法治意识。凡是涉及教职工利益的重大事项,经二级教代会审议并通过,使学院的规章制度的合法性和权威性加强,有利于减轻学院领导的工作压力,也增强了学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高校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的实证分析
在实践中,高校二级教代会制度总体呈现良好的、积极的发展态势,取得了一些好的经验,但由于起点上存在差异,还是存在一些现实问题与制度困境。课题组通过对上海几所高校的实地调研,发放问卷120份,实际收回105份,有效回收率为87%。数据通过EXCEL进行统计和分析,其调研情况如下:
(一)二级教代会的地位作用和运行情况。1.二级教代会的地位得到充分认识,但对其职责作用发挥认识还不够。此次调查显示,有超过90%的受访者认为二级教代会地位非常重要;有近80%的受访者认为二级教代会是院务公开的重要载体;2/3的受访者认为二级教代会可以履行民主评议党政领导干部的职权,充分行使监督权;但也有10%左右的受访者对于二级教代会的职责作用表示“不清楚”。认为学院已有规范的议事制度,二级教代会只是一种形式。2.二级教代会设立情况正常,但召开频次还不够规范。此次调查显示,有72.4%的受访者表示所在学院已经建立二级教代会制度,有10.5%的受访者表示没有建立二级教代会制度,还有17.1%的受访者表示对是否建立教代会制度“不清楚”。从二级教代会召开的频率看,30.5%的二级教代会都能保证每年召开2次以上,51.4%二级教代会每年能定期召开1次会议,两者合计达82%,但也有不到10%的二级教代会一年一次会议也没有。
(二)二级教代会的制度建设和代表情况。1.大多数高校已建立二级教代会制度,但细节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调查显示,在建立二级教代会的学院中,基本都建立了相应的会议制度,但各个学院之间的制度内容并不一致。比如:“听取并讨论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工作报告、财务工作报告”(85.7%)、“教代会代表制度”(84.8%)建立得最为全面;“教代会民主评议制度”“教代会提案工作制度”的建立率也达到57.1%和51.4%;但是,“教代会代表监督检查制度”“教代会代表常任制”等制度的建立率不到30%。2.二级教代会代表的产生及构成比较合理,但代表的民主意识有待提高。调查显示,大部分二级教代会代表的产生过程和构成结构比较合理。认为教代表产生过程“非常合理”的占28.6%,“比较合理”的占52.4%,两者合计达81%。认为教代表构成情况“非常合理”的27.6%,“比较合理”的占51.4%,两者合计达79%。但对于教代表的民主意识,一些受访者表达了不同的见解。认为教代表民主意识和民主素养“非常好”的仅9.5%,“比较好”的占47.6%,“一般”的占28.6%,还有14.3%的受访者表示“不清楚”。可见教代表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素养还有待提高。
(三)二级教代会的职权履行和评价情况。1.二级教代会的职权能够基本履行,执行率还有待提高。根据《上海市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实施意见(试行)》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市高等学校所属院系(部门)二级单位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规定,高校二级教代会主要行使审议建议、审议通过、审查监督、民主选举、民主评议等职权。但在实际调研中,各项职权发挥并不充分。其中,“民主选举权”落实情况最好,达到90.5%;其次是“审议建议权”(87.6%)、审议通过权(81%);“民主评议权”(57.1%)和审查监督权(47.6%)。2.对二级教代会总体评价尚可,但缺乏必要的考核评价机制。学院党政领导的重视程度是对二级教代会推进的重要依托,调查显示,有38.1%受访者认为“领导非常重视”,有40%受访者认为“领导比较重视”,这对推进二级教代会的发展比较有利。另外,调查显示,对于二级教代会的考核评价机制,目前还没有高校对二级教代会开展考核与评估。同时对二级教代会工作执行情况也没有相应的奖惩措施。
三、健全和完善高校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的方法与对策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权地位。重视二级教代会工作,就要明确规定党组织、行政班子和学院工会在二级教代会中的职责。一般来说,二级教代会的工作格局是党组织领导、行政支持与工会运作。院党委(党总支)应担负起领导和支持教代会的职责,把握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的方向。院行政应支持二级教代会依法行使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职权,通过教代会使行政的意图成为科学的、民主的决策,并为教代会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院分工会应做好教代会召开的组织工作,以及教代会闭幕期间的日常工作。
(二)健全制度体系,规范工作程序。健全制度体系,规范工作程序是顺利召开二级教代会与发挥其作用的前提和保证。一方面,在制度建设上,需建立《二级教代会实施细则》《院务公开实施办法》等来规范二级教代会的职权范围、组织形式及运行程序。另一方面,规范工作流程也是落实各项制度的保障。二级教代会会议程序一般包括:召开预备会议、举行开幕式、分组讨论、召开主席团会议、举行闭幕式。召开预备会议主要是听取二级教代会筹备工作报告、确定大会议题;举行开幕式的流程一般包括致开幕词、校领导讲话、听取行政和财务工作报告、听取工会工作、工会经费和提案处理报告、学院党政领导干部述职与民主测评以及涉及学院重大决策、教职工薪资福利分配等的一些重大问题报告;分组讨论一般都是以代表团(小组)为单位组织讨论,重点围绕各项工作报告开展充分讨论;召开主席团会议主要是听取各代表团讨论情况汇报,讨论修改提交大会表决通过的有关报告的决议草案等;举行闭幕式,在闭幕式上进行举手或无记名投票表决,如遇换届,还应进行无记名的投票选举,单位的党组织负责人员作最后的大会总结。
(三)做好提案工作,加强院务公开。提案工作是教职工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学院管理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二级学院可以参照学校提案工作的有关规定制定相应的二级教代会提案工作规范,以保证提案征集、审理、办理、回复等项工作纳入规范化轨道。提高提案的质量,建议进行提案辅导,不但提出问题,而且分析原因,提出合理化建议。真正激发教职工的参与热情,更有效地发挥二级教代会民主管理的作用。教代会代表在闭会期间要关心教职工普遍关心的问题,例如学风、教风问题、教职工生活福利问题和其他方面问题。对于教师和学生反映的普遍问题,可通过座谈会、书面报告或其他形式向学院二级教代会提案,并讨论审议。要把二级教代会制度作为推进院务公开的有效载体,进一步扩展、拓宽院务公开的渠道和内容。教代会还要承担好院务公开的协调运作、监督与信息反馈工作,保证院务公开操作的规范性与有效性,推动院务公开工作的有序开展。
(四)建立评估机制,实现良性发展。要充分发挥二级教代会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的作用,就必须有健全的考核机制。以评促管,以评促改,以评促建,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效应。坚持把二级教代会工作列入单位“职工小家”建设的考评和二级学院工会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可以开展上级对下级教代会的定期评估活动,通过评估检查解决一些问题。如教代会制度不规范、不能定期开展教代会活动等问题。教代会工作的评估内容:一方面包括教代会工作机构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会议程序、提案征集和处理程序以及会议议题产生程序、会议决议产生和通过程序、教代会闭会期间的民主管理工作等,为教代会提供清晰的运转操作规范。另一方面包括教代会四项职权和活动经费是否依法落实;教职工的经济权益、民主权益、精神文化权益是否得到尊重;有没有严重违背教职工意愿、侵害教职工合法权益的事项发生;是否民主评议学院领导干部;是否实行院务公开等。
参考文献
[1]李杰.基于民主管理的新时期高校二级教代会制度创新研究——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二级教代会建设实践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3(31).
教代会制度 篇11
关键词:高校,学代会,问题,对策,研究
学代会是大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的重要形式。然而, 实践中高校学代会制度存在诸多现实问题, 使广大学生不能有效地参与学校的各项管理活动中, 更不能对教育管理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因此, 研究学代会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对高校民主管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高校学代会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 高校管理者对学代会作用的认识不足
实践中, 高校都已逐步建立了学代会制度, 但有的学校执行得好, 有的学校执行得不好, 发展水平不平衡。一些学校的领导没有真正从思想上把学代会制度建设摆到学校管理体制的重要位置, 错误地认为学代会只是一种形式, 可有可无。这种形式主义观念和作风严重冲击了学生对学代会制度的信任, 降低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使学代会的作用大打折扣。
(二) 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在理论设计中, 学代会为最高权力机构, 学生代表代表全体学生行使选举权、提案权、质询权和监督权。学代会及其常设机构作为权力机构, 不参与日常事项的组织和开展, 所作出的具体决策均由学生会去执行, 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 学代会及其常设机构在不影响学生会工作效率的前提下, 有效监督和指导学生会的运作, 保证学生的权益。但在具体实践中, 由于种种原因, 出现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 导致学代会制度流于形式, 日益被边缘化, 陷入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
(三) 学代会的代表不具有先进性和广泛性
由于一些高校学代会形式化,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代表们对学校的民主怀有疑虑, 使得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对学生代表身份不感兴趣, 在代表的推选上经常是互相推诿, 学生代表的产生不够严肃, 有关程序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学生代表层次单一, 在制度设计中, 学生代表的选任更倾向于成绩好和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 代表层次单一, 导致学代会会代表不具有广泛性, 不能真正代表广大学生的意愿。
(四) 学代会制度缺乏立法支持与制度保障
学代会在设立之初, 主要是作为高校民主管理体系的配套设计,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形式化日趋明显, 更缺乏立法支持和制度保障。目前国内尚无一法律文件明确高校学代会的地位、作用和基本程序, 也没有任何一高校在学校规章制度中明确学代会的职权。由此导致在实践操作过程中, 缺乏科学的运作规程和强有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 严重影响了学代会制度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 应加快予以立法支持, 立法将对学代会发展具有里程碑的作用。
二、完善学代会制度的对策
(一) 高校管理者需要进一步增强民主意识, 大力加强对学代会的领导
高校管理者需要进一步增强民主意识, 切实把坚持和完善学代会制度看做是高校民主管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高校实行民主办学、依法治校的重要依靠力量, 主动加强对学代会的领导, 主动把学代会列入学校工作计划, 纳入议事日程, 在学校规章制度中明确学代会的地位和作用, 支持学代会在职权范围内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二) 认真做好学生代表的选举培训工作
学代会制度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 加强学校与学生的思想沟通, 使学校的管理决策更科学、更准确、更有群众基础, 以推动学校持续健康的发展。此目的的实现要求学生代表的先进性和广泛性, 为此必须认真做好学代会代表的选举培训工作。
1. 要根据学代会制度所规定的代表条件, 认真组织好学生代表的选举工作, 切实保证把政治素质强、有较强民主意识, 反映同学正确的意愿要求的同学选拔上来, 保证代表的先进性。代表的结构和组成要兼顾到各个方面、各个层次, 体现代表的广泛性, 要按照一定比例选举出不同层面的学生代表, 如:男女比例、党员与非党员、学生干部与普通同学、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等。
2. 要积极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做好代表的培训工作, 做好代表们对学代会的性质、职权和作用, 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对参加民主管理的重要意义都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增强当代表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平时工作中, 更要坚持好以会代训, 贯彻学代会的有关精神及进行必要的理论辅导, 借以不断提高和强化学生代表对民主管理的认识和实践。
(三) 加强学代会提案机制建设、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学代会提案是学代会的"生命线", 是广大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重要渠道, 因此为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需要加强学代会提案机制建设。
1. 要认真做好代表提案的征集、整理工作。征集高质量的提案是做好提案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要对提案提出具体要求, 确保提案的全局性、前瞻性、真实性和可行性。严把审查立案关, 对不符合要求的提案或不予立案, 或要求补充完整, 或作为意见、建议办理。举办提案工作培训班, 各代表团派代表参加, 讲授提案基本知识, 请优秀提案人和承办提案先进单位介绍经验体会。
2. 要认真做好提案落实工作。要定时公开教代会提案内容、办理程序、办理结果, 定期向学代会代表团通报提案落实情况, 接受监督。有积极和学校有关部门进行交流、沟通和协调, 争取学校有关部门的支持, 促进提案的落实。
【教代会制度】推荐阅读:
小学教代会制度05-31
2015-2016大田小学教代会制度08-10
棣花镇中心小学教代会审议制度07-19
常袋中学学校教代会工作制度10-24
工会、职代会制度05-22
企业职代会制度07-06
教代会10-22
教代会议案05-24
教代会方案10-05
教代会学代会机制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