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ysqli_fetch_assoc()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mysqli_result, boolean given in /www/wwwroot/qikantianxia.com/e/action/CCYip.php on line 71
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精选6篇)

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

2024-09-25

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精选6篇)

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 篇1

0 引言

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变革的情况下, 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也在不断地加快, 而且, 在人们对城市交通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 应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不断地完善, 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发展需求。近些年来, 笔者在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的票务组织管理工作的调查中发现, 其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 不仅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营造成极大的影响, 更不利于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对此, 本文主要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的票务组织管理工作展开分析。

1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票务组织管理现状

城市交通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 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可靠的出行环境[1]。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运行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着城市化的发展, 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关键, 应做好日常的票务组织管理工作, 才能为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提供可靠的运营支持, 同时也为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作出贡献。票务组织管理的作用非常显著, 主要是企业通过票款收入进行直接的管理, 是保证运营企业收益以及促进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然而, 就当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的票务组织管理实施情况来看, 运营企业对票务组织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而且, 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 由于未能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 缺乏对过程的管理, 过度重视管理结果, 从而造成票务组织管理工作效率不高, 影响到票务组织管理的运行质量。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 应重视对城市轨道交通的票务组织管理, 做好对票务管理工作内容的协调、监控、指挥等工作, 并结合城市化的实际发展情况, 切实有效地建立票款的收入与自动售票系统以及相应的检票系统等, 才能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2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票务组织管理的核心

2. 1 票务政策原则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在进行票务组织管理工作的过程中, 应结合实际的情况切实做好相关的票务组织管理工作[2]。首先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的票务组织管理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票务政策的原则。①应保证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的其他公共交通的统一、协调, 以便于城市交通的统一调度, 为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②城市轨道交通不能作为城市发展的特殊存在, 必须将其作为城市公益性的公共交通, 为城市人们的生活、工作等提供更便利的出行条件, 将城市轨道交通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③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的票务组织管理工作, 应切合地制定符合城市发展需求的票务政策, 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的票务组织管理提供充分的保障。

2. 2 城市轨道交通票价实施的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在进行票务组织管理的过程中, 需要有一个可靠的票价方案, 因此,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 应注重票价方案的质量[3]。票价方案的制定需要结合实际的规划情况进行制定, 并且, 在票价规划的过程中, 应充分考虑到各方面影响因素, 并且对城市轨道票价的不同因素进行综合考量, 这样才能保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 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过程中, 应注重维护国家和乘客的利益, 当然, 在发展过程中, 更要遵从国家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避免城市轨道交通票价方案实施的不合理对国家以及乘客的利益造成的影响。当然, 在此基础上需要保证基础票价的有效性、客观性、合理性。另外, 票价方案实施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基本规则需要对乘客进行相应的规定, 如时限、票种、里程等, 这样才能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票价方案实施的可靠性、有效性。

2. 3 城市轨道交通票务收费体系

收费体系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票务组织管理的基本要素, 因此,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应注重收费体系的建立[4]。城市轨道交通票务收费体系也称AFC系统, 而且, 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 乘客可以享受系统的自助式服务, 为乘客提供更便利的乘车服务。目前, 票务收费系统AFC已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城市的轨道交通运营票务组织管理中。

2. 4 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结算体系

在运营主体趋于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 对城市轨道交通结算体系也应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这样才能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的稳定运营, 为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5]。票务结算体系也称为AGG, 该体系在运营的过程中以计算体系为主, 而且, 在实际的工作中, 不能满于现状, 应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不断增多, 对AGG系统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确保系统运营的统一性, 主要通过联网收费、发行车票、票务清算等方式进行结算, 从AGG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发现, AGG系统主要由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多样化以及运营企业的多元化等相互共同作用下而形成的, 现阶段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 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系统主要分为清分结算系统、城市一卡通系统, 被广泛地应用到当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工作中。

2. 5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票务管理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在对票务组织管理进行完善的过程中, 应注重对车站票务管理的完善, 不仅要根据城市化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分析, 同时应考虑到地铁车站的具体分布和发展情况等多方面因素。例如车站票务管理应从人员、设备、资金等方面入手, 主要负责票务中心的收益管理、票务设备管理、车票管理等相关内容, 车站票务管理的具体模型如图1 所示。

3 结语

相关企业应重视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和发展, 尤其需要重视票务组织管理工作。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 主要对当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的票务组织管理实施现状进行剖析, 同时也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票务政策原则、城市轨道交通票价实施的方案、城市轨道交通票务收费体系、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结算体系、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票务管理系统等几方面核心内容展开分析,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 能够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宁, 何铁军, 王健, 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票种设置及票务规则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信息与管理工程) , 2014 (1) .

[2]周春燕.我国轨道交通运营成本控制研究——以北京、上海、香港为例[J].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3 (5) .

[3]李书庆, 李楠, 杜晓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模式探讨[J].河南建材, 2014 (6) .

[4]周明保, 黄亮, 张宁, 等.城市轨道交通票制分析及选择[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2 (10) .

[5]宋亚娜, 张宁, 何铁军.轨道交通储值票票卡结构与操作流程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4 (1) .

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 篇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

第140号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已于2005年3月1日经第53次部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5年8月1日起施行。

建设部部长 汪光焘

二○○五年六月二十八日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保证城市轨道交通正常、安全运营,维护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秩序,保障乘客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及相关的管理活动。

第三条 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监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轨道交通的监督管理工作。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轨道交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轨道交通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 运营管理

第四条 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轨道交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行政许可法》以及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有关规定,依法确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

第五条 新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竣工后,应当进行工程初验;初验合格的,可以进行试运行;试运行合格,并具备基本运营条件的,可以进行试运营。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竣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验收,并报有关部门备案。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正式运营。

安全设施不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新建、改建、扩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不得投入运营。

第六条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特许经营协议,制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规则和设施保养维护办法,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的正常、安全运营。

第七条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当执行价格主管部门依法确定的票价,不得擅自调整。

第八条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当为乘客提供安全便捷的客运服务,保证车站、车厢整洁,出入口、通道畅通,保持安全、消防、疏散导向等标志醒目。

第九条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工作人员应当佩戴标志、态度文明、服务规范。驾驶员、调度员、行车值班员等岗位的工作人员应当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当在车站配备急救箱,车站工作人员应当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第十条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发生故障而影响运行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当及时组织乘客疏散,并尽快排除故障,恢复运行。一时无法恢复运行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当及时报告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轨道交通主管部门。

第十一条 城市轨道交通因故不能正常运行的,乘客有权持有效车票要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按照单程票价退还票款。

第十二条 禁止下列危害城市轨道交通正常运营的行为:

(一)在车厢内吸烟、随地吐痰、便溺、吐口香糖、乱扔果皮、纸屑等废弃物;

(二)在车站、站台、站厅、出入口、通道停放车辆、堆放杂物或者擅自摆摊设点堵塞通道的;

(三)擅自进入轨道、隧道等禁止进入的区域;

(四)攀爬、跨越围墙、护栏、护网、门闸;

(五)强行上下列车;

(六)在车厢或者城市轨道交通设施上乱写、乱画、乱张贴;

(七)携带宠物乘车;

(八)危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和乘客安全的其他行为。

第十三条 禁止乘客携带易燃、易爆、有毒和放射性、腐蚀性的危险品乘车。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可以对乘客携带的物品进行安全检查,对携带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品的乘客,应当责令出站;拒不出站的,移送公安部门依法处理。

第十四条 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轨道交通主管部门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当建立投诉受理制度,接受乘客对违反运营规定和服务规则的行为的投诉。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当自受理投诉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做出答复。乘客对答复有异议的,可以向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轨道交通主管部门投诉,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轨道交通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乘客投诉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做出答复。

第三章 安全管理

第十五条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当依法承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责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保证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

第十六条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当按照反恐、消防管理、事故救援等有关规定,在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内,设置报警、灭火、逃生、防汛、防爆、防护监视、紧急疏散照明、救援等器材和设备,定期检查、维护,按期更新,并保持完好。

第十七条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负责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定期对土建工程、车辆和运营设备进行维护、检查,及时维修更新,确保其处于安全状态。检查和维修记录应当保存至土建工程、车辆和运营设备的使用期限到期。

第十八条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当组织对城市轨道交通关键部位和关键设备的长期监测工作,评估城市轨道交通运行对土建工程的影响,定期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安全性评价,并针对薄弱环节制定安全运营对策。

在发生地震、火灾等重大灾害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当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安全性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恢复运营。

第十九条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向乘客宣传安全乘运的知识和要求。第二十条 城市轨道交通应当在以下范围设置控制保护区:

(一)地下车站与隧道周边外侧五十米内;

(二)地面和高架车站以及线路轨道外边线外侧三十米内;

(三)出入口、通风亭、变电站等建筑物、构筑物外边线外侧十米内。

第二十一条 在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内进行下列作业的,作业单位应当制定安全防护方案,在征得运营单位同意后,依法办理有关行政许可手续:

(一)新建、扩建、改建或者拆除建筑物、构筑物;

(二)敷设管线、挖掘、爆破、地基加固、打井;

(三)在过江隧道段挖沙、疏浚河道;

(四)其他大面积增加或减少载荷的活动。

上述作业穿过地铁下方时,安全防护方案还应当经专家审查论证。

运营单位在不停运的情况下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扩建、改建和设施改造的,应当制订安全防护

方案,并报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轨道交通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二条 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弯道内侧,不得修建妨碍行车瞭望的建筑物、构筑物,不得种植妨碍行车瞭望的树木。

第二十三条 禁止下列危害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的行为:

(一)非紧急状态下动用应急装置;

(二)损坏车辆、隧道、轨道、路基、车站等设施设备;

(三)损坏和干扰机电设备、电缆、通信信号系统;

(四)污损安全、消防、疏散导向、站牌等标志,防护监视等设备;

(五)危害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的其他行为。

第四章 应急管理

第二十四条 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轨道交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当根据实际运营情况制定地震、火灾、浸水、停电、反恐、防爆等分专题的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配备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当发生地震、火灾或者其他突发事件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和工作人员应当立即报警和疏散人员,并采取相应的紧急救援措施。

第二十五条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地面行驶中遇到沙尘、冰雹、雨、雪、雾、结冰等影响运营安全的气象条件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当启动应急预案,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安全处置。

第二十六条 遇有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量激增危及安全运营的紧急情况,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当采取限制客流量的临时措施,确保运营安全。

第二十七条 遇有自然灾害、恶劣气象条件或者发生突发事件等严重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情形,并且无法采取措施保证安全运营时,运营单位可以停止线路运营或者部分路段运营,但是应当提前向社会公告,并报告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轨道交通主管部门。

第二十八条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发生安全事故,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轨道交通主管部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当依据应急预案进行处置。

第二十九条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应当按照先抢救受伤者,及时排除故障,恢复正常运行,后处理事故的原则处理,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轨道交通主管部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当配合公安部门及时对现场进行勘察、检验,依法进行现场处理。

第三十条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发生乘客伤亡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能够证明伤亡人员故意或者自身健康原因造成的除外。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五条规定,未经竣工验收合格,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投入正式运营的,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七条规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未执行价格主管部门依法确定的票价的,由价格主管部门按照价格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处罚。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轨道交通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5000元以下罚款:

(一)违反本办法第八条规定,未保证车站、车厢整洁,出入口、通道畅通,保持安全、消防、疏散导向等标志醒目的;

(二)违反本办法第九条规定,安排未经培训合格的工作人员上岗或者未在车站配备急救箱的。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条规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在发生运营故障时未及时组织乘

客疏散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轨道交通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并处以5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的规定,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正常运营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轨道交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轨道交通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

(一)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未设置报警、灭火、逃生、防汛、防爆、防护监视、紧急疏散照明、救援等器材和设备,并保持完好的;

(二)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未按照规定建立应急预案的。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规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未按照规定定期检查和及时维护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轨道交通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轨道交通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在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内进行作业的作业单位未制定安全防护方案,或者未征得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同意的;

(二)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三款规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对轨道交通进行扩建、改建和设施改造时,未制定安全防护方案的。

第三十九条 个人或者单位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规定,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对个人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条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轨道交通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

(一)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遇有恶劣气象条件时,未按照应急预案和操作规程进行处置的;

(二)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在客流量急增危及安全运营时,未采取限制客流量的临时措施的;

(三)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停止运营时,未提前向社会公告和报告主管部门的;

(四)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发生安全事故时,未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置的。

第四十一条 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轨道交通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所称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大运量的城市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公共客运系统。

本办法所称城市轨道交通设施,是指为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正常安全运营而设置的轨道、隧道、高架道路(含桥梁)、车站(含出入口、通道)、通风亭、车辆、车站设施、车辆段、机电设备、供电系统、通信信号系统等设施。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 篇3

【关键词】轨道交通 教学质量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52-02

一、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为实现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能否适应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人才需求、获得用人单位的好评为最高标准的专业教学质量目标,必须逐步建立以专业建设科学性评价、教学条件质量评价、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学生的基本素质评价和社会声誉评价为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为交通服务业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一)专业建设科学性评价

1.专业设置科学性评价

专业设置是否科学在整个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所以,对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价,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设置的科学性是重要的一环。

2.课程开发科学性评价

课程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所建构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它是职业教学的核心,其设置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课程是由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教材建设、课程考核等方面组成。

(二)教学条件质量评价

1.师资队伍

教师,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本专业教师应具有“双师”素质,既要有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理论水平和能力,又要有专业实践技能和经验,并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和良好的专业素养。

2.实验实训条件

包括校内实训条件和校外实践基地。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站务员、票务员、行车值班员、客运值班员职业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突出职业岗位技能模拟训练,培养学生的技术运用能力是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重点,同时又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3.教学管理制度

它是规范教学工作,实施教学管理的重要依据,用于保证教学工作有秩序、有成效地进行。学校建立并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制定了23个程序文件及71个作业指导文件定期开展内部质量审核,规范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效保障教学质量。

(三)教师教学质量的教学过程评价

所有的专业建设、课程开发、人才培养方案最终都要落实到教师的教学过程,所以要制定有效的制度公平、公正评价教师教学质量,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听课制度

一方面成立由主要校领导、教学管理部门及教研组长参加的听课小组,组织听课、评课活动;另一方面建立任课教师相互听课制度,每学期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3次。

2.督导制度

学校非常重视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和提升。2001年成立教学督导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建立了校、科、组三级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对教学质量进行管理和监控。

3.教学检查制度

一方面,学校对各教学部门教学文件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另一方面,对教师阶段教学工作各环节进行检查,实行三查两控制。

4.学生信息反馈制度

每周收集《学生学习信息记录表》,注重学生信息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

5.强化实践教学能力制度

实行教师两年两个月到生产一线顶岗实践、到企业参观学习、举办教师下企业实践汇报会等活动,使教师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了解行业人才新需求,市场发展新方向。

6.学生评教制度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他们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比较客观,但有时会出现主观偏差,通过数理统计并借助微机处理以达到学生评价的公正性。

(四)学生基本素质的教学结果评价

这是针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核心是看学生的发展进步,是否有就业能力和职业竞争力,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职业关键能力

关键能力是一种跨专业的能力,具体包括职业道德规范、胜任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一线的站务员、票务员、行车值班员、客运值班员等职业岗位的意志品质;群体中的行为合作能力;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具有为任职后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应变的能力,如自我调节的良好心理素质等。

2.必备知识与理论

必备知识与理论是指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对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的基本理论掌握与应用的能力。应该看到,胜任站务员、票务员、行车值班员、客运值班员的职业岗位工作,是本学生毕业的最基本标准;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与技能是学生走向职业生涯进行的必备条件;而一定的文化基础既是培养扎实专业知识、技能的基础,也是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重要基础。

3.职业技能水平与“双证”率

作为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本专业所对应的某一职业岗位的专业技能(包括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而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是用职业资格证书来衡量的,所以用职业资格证书取证率来进行学生技能水平评价,标准是较为客观的。本专业要全面推行“双证书”制度,将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学生获得毕业证书的必要条件,实现了教学质量的第三方评价。

4.获奖情况和成才典型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在校生的校内外获奖情况和毕业生的成才典型,反映了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潜力,也是本专业教学质量社会评价的一个重要外在指标。

(五)社会声誉的评价

该指标的目的是看社会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社会评价,以反映本专业在社会声誉中所处的地位。具体包括就业率、就业质量、学生报到率和流失率、短期培训、技术开发与推广五部分内容。

1.就业率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其吸引生源的最大优势就是就业率。就业率是学生是否受用人单位欢迎的主要标志,能直接反映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并具有较高的公信力和可比性。

2.就业质量

就业质量是就业率的一个延伸的指标。它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而是一个综合的、比较宽泛的概念,主要包括专业对口率、职业稳定率、工作称职率、岗位晋升率、平均工资水平及自主创业及对口升学等。

3.学生报到率和流失率

录取学生的报到率以及学生在不同学期(学年)的流失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家长、学生对学校的认可程度。是学校社会声誉的表现形式之一。

4.短期培训

本专业设置的功能除了提供正规的学历教育外,还应该包含为社会主动、积极地举办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相关工种短期培训的功能。短期培训既有相对灵活、变化较快的特点,同时也有各种实践性教育占突出地位的特色。社会选择短训时,讲求“实用”、“时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办学水平和行业地位。

5.教科研与成果推广

本专业要发挥本专业教师教科研优势,联合广州地铁公司、深圳地铁公司,进行交通行业相关科研课题的研究,服务交通,为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作贡献。

二、提高教学质量的探讨

(一)深入调研、科学设置专业

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深入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调研就难以遵循交通行业人才需求,科学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就会导致专业设置不适合生产需求、不服务“市场”,也会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教学资源浪费,专业招生的困难。所以,专业设置前一定要了解国家《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广东省城市、城际轨道交通线网建设,以及人才需求状况,科学设置专业,真正体现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精神。

(二)科学开发课程和教材

职业学校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所以本专业课程开发务必根据站务员、票务员、行车值班员、客运值班员等岗位工作的技能操作要求产生一个完整课程方案的全过程。包括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学时数、考试考查、实验实训等,是学校确定教学内容和实施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开发技能型实用教材等的总和。

(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要改革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与广东地方铁路有限公司,广州地下铁道总公司,深圳地下铁道总公司等交通服务行业建立深度的校企合作关系,巩固和完善“2+1”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适应交通运输行业生产特点的“旺入淡出、工学交替”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交通客运高峰周期的生产规律特点,每年的“五一”、“十一”和“春运”等客运繁忙阶段,学校根据行业和企业的用人需求,实时调整教学计划,安排学生到行业和企业进行阶段性实习。全面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特色。

(四)建设有专业特色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办学的主要条件,是教学的主导力量,因此从专任教师的数量和结构看,要保持合理的生师比例、职称结构比例,提高专任教师在师资队伍中的比例,专业课教师数量要充足;从教师自身的素质来看,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应具有“双师”素质,并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和良好的专业素养,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

(五)建设和完善教学设施

包括校内实训条件和校外实践基地。本专业必须设有工位充足轨道交通实训室,包括轨道交通模拟沙盘,供电系统和行车组织基本操作和展示,以及行车组织实训室等到校内实训条件,培养学生岗位技能。

(六)采用的有效教学方法

根据城市轨道运输服务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教学中务必针对学生特点,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教学实践,目前,在城市轨道运输与管理专业教学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当推动导向教学方法的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研究性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最大限度地实现以素质教育为基、能力培养为本、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为目的。

参考文献:

[1]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及其实践,http://www.12edu.cn.2010-7-15

试析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 篇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深入, 城市建设规模日益增大, 庞大的城市人口给城市交通带来沉重压力。城市轨道交通以其快捷准时、安全环保和对土地资源占用率低的特点受到城市管理者的欢迎, 成为许多城市交通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城市轨道交通具有速度快、运量大、车次多、线路覆盖面积广、设备科技含量高、操作难度高、调度复杂等特点, 任何一个疏忽都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加强轨道交通安全管理, 确保轨道交通系统运转正常有序, 是轨道交通管理部门日常工作的重要任务。

1 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情况分析

1.1 现阶段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发展情况概述

“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管理工作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的基本原则。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方面, 管理单位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 在硬件设施和软环境两个方面着力夯实安全防线, 防止安全事故发生。轨道交通体系大多处于封闭空间, 消防防火工作十分重要。为降低发生火灾的可能性, 减少发生火灾的损失, 轨道交通的车辆车厢部分使用耐火材料, 电力系统的绝缘材料也具有阻燃性能。即使发生火灾, 这些具有耐火阻燃性能的材料最多产生烟雾而不会发生火焰, 从而限制了火灾的蔓延, 减轻了火灾破坏程度。轨道交通站区间相关工程全部使用钢筋混凝土建造, 耐火等级一级。在配套制度方面, 《安全生产法》于2002年正式公布。此法管理对象包括全部从事经营活动的单位, 对轨道交通运输的安全管理也作出明确规定, 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基本法律依据。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负责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安全职能履行情况的监督管理, 负责企业制定、实施安全制度的指导工作。二是负责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的完善工作, 使其更好地适应工作实际。三是负责安全设施、资源的调配工作, 以满足安全管理工作正常需要。四是做好各职能部门的统筹管理和相互配合工作。

1.2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直以来, 我国各级政府和安全管理部门都把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但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困难程度极高, 其管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轨道交通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通过对1999年至2000年期间某市轨道交通主要干线发生的事故进行统计分析, 可以看到, 一般事故与险性事故的比例大约为5:4。通过对事故发生原因进行分析, 我们发现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人为主观意识上对安全事故疏于防范, 行为不当而导致的。其中, 乘客没有严格遵守安全乘车规范是发生一般性事故的主要原因, 而险性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则则是轨道交通工作人员失职所致。同时, 借车运营也是安全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 我国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安全管理工作是项长期工作, 且始终处于运动变化过程中。我国体制改革事业不断推进, 包括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在内的单位、职能、人员、制度等因素也都随之发生改变, 在这个过程中, 难免会有一些疏漏之处产生, 比如规章制度不健全、安全考核和相关措施不到位等。

(2) 由于轨道交通行业的特殊性, 缺乏应有的监管措施, 安全监管工作难以落到实处。

(3) 相对于较为完善、先进的硬件设施, 轨道交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距离工作实际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需要进一步加强。

(4) 在提供交通服务的同时, 对乘客安全宣传工作力度不够, 许多乘客缺乏安全乘车知识, 发生意外时不能有效保护自己。

2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主要影响因素

要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水平, 就必须对各种安全影响因素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城市轨道交通体系涵盖因素较多, 从安全角度来看, 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人员、车辆、线路和配套法律法规等因素。

2.1 乘车人员对轨道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主要用来为城市人群提供出行服务。人是轨道交通的基本服务对象。在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方面,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最大程度地保障乘客安全。作为轨道交通运载的最大群体。乘客个人素质直接影响着轨道交通安全。许多事故原因调查都表明, 乘客的不规范、不文明乘车行为是导致轨道交通事故的发生的最主要因素。事实证明, 做好规范乘车宣传教育, 强化广大群众文明乘车、安全乘车意识, 是减少事故发生, 保障轨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有效手段。此外, 要加强轨道交通工作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工作, 通过系统的规章制度规范工作人员行为, 提高工作人员责任心和安全作业水平。

2.2 车辆设备对轨道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

消防安全是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轨道交通设施有很大一部分处于地下封闭空间, 一旦发生火灾危害极为严重, 而且受空间限制, 无论是乘车人员逃离还是消防人员到位开展扑救工作难度都很大。因此, 做好轨道交通设施、车辆消防安全设备的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车站等固定设施都使用了火灾自动报警设备、气灭设备、自动淋水灭火装置等消防设备。而车厢内为了防止触电不能采用这种方法。此外, 车厢大量使用阻燃耐火材料, 发生火灾时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或浓烟, 也会对乘客人身健康安全产生一定危害。在评估轨道交通安全状况时, 阻燃材料的性能和安全设施、车辆设备运转情况都是重要的评价对象。

2.3 行车线路对轨道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复杂, 科学合理的线路设置对于避免车辆密集拥挤, 防止事故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此外, 区间隧道内的照明情况、信号指示情况也是影响轨道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

2.4 法律对轨道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

我国关于轨道交通的政策法规尚不完善, 缺乏具体执行细则, 法律规范的实际效果明显不足。

3 加强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几点建议

一要做好轨道交通工作人员和乘客的安全教育工作。对于工作人员的教育要重在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业务技能培训方面, 对于乘客的教育要重在安全乘车规范方面。二要针对车站区段实际情况制定应急预案并经常性地开展应急演练, 积累经验提高实战水平。三是不断改进设备技术水平, 夯实硬件基础。

4 结束语

城市轨道交通是未来城市交通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我国城市发展水平的提高, 轨道交通势必会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加强轨道交通安全管理, 确保轨道交通运转正常和旅客出行安全, 是城市轨道交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相关部门要提高认识, 把抓好轨道交通安全摆到推进地区经济发展、保障社会秩序和谐的高度上来, 摆到保障我国城市化事业稳步前进的高度上来, 采取有力措施, 夯实安全保障, 确保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健康稳步发展。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城市交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 城市轨道交通规模和数量日益增加, 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方便居民出行的同时,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引起各级政府和安全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文章首先介绍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 然后分析了轨道交通安全影响因素, 最后就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交通运输安全,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高雪香, 杨其新.地铁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初步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6 (5) .

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 篇5

为了有效处置轨道交通运营各类突发事件,依据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波及范围、影响力大小、人员及财产损失等情况,由高到低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四个级别。

特别重大突发事件

在轨道交通运营线路、车站内发生的爆炸、化学恐怖袭击、火灾、列车脱轨、撞车等,或因车辆、设备、设施故障,停电、断电,地震等自然灾害原因,中断运营或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紧急情况,造成(可能造成)下列情形之一:①死亡30人以上;②社会影响特别恶劣,经济损失特别重大。

特大突发事件

1、轨道交通发生爆炸、化学恐怖袭击等人为破坏事件;

2、发生二级以上火灾(被困人数500人以上)事件;

3、因车辆、设备、设施故障,全线、大面积停电、断电,地震等自然灾害原因,发生列车在运营正线上脱轨、撞车、运营中断等,造成(可能造成)下列情形之一:①死亡10-29人,或死伤50人以上;②轨道交通运营中断6小时以上;③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

重大突发事件

1、轨道交通发生三级火灾(被困人数500人以下);

2、因车辆、设备、设施故障,两个车站以上及其区间断电,地震等自然灾害原因,发生列车在运营线路上脱轨、撞车、运营中断等,造成(可能造成)下列情形之一:①死亡3-9人,或死伤10-49人;②轨道交通运营中断3-6小时;③直接经济损失100-500万元。

一般突发事件

因车辆、设备、设施故障,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列车在运营线路上脱轨、1

撞车、运营中断等,地铁运营部门有能力处理和控制的突发事件,造成(可能造成)下列情形之一:①、死亡1-2人,或死伤10人以下;②、轨道交通运营中断3小时以内;③、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

二、应急抢险组织机构

拥有轨道交通的城市应设立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应急指挥组,由市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市交通委、市公安局、市政府新闻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市市政管委、市卫生局等部门和单位领导担任市应急指挥组副组长。

相关区、县政府、武警部队、市公安局消防局、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市运输管理局、市地铁运营部门、市公交总部门、供电部门、电信部门等单位为市应急指挥组成员单位。

三、应急抢险工作机制

四、应急抢险工作程序

特别重大、特大突发事件

当轨道交通发生特别重大、特大突发事件时,地铁运营部门应立即将简要情况向有关专业部门报警,并在迅速核实初步情况后,立即上报市交通委同时直接报市政府,市交通委接到报告后立即迅速通知市应急指挥组及各副组长单位和有关成员单位赶赴现场。地铁运营部门应随时向市应急指挥组报告突发事件的后续情况。

重大突发事件

当轨道交通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地铁运营部门应立即将突发事件的性质和现场情况向有关专业部门报警,并在迅速核实初步情况后,立即上报市交通

委,市交通委接到报告后立即上报市政府,同时由市交通委迅速通知市应急指挥组各有关单位。地铁运营部门应随时向市应急指挥组报告突发事件的后续情况。

一般突发事件

当轨道交通发生一般突发事件时,地铁运营部门应立即报告市交通委、市运输管理局和有关专业部门,报告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并随时报告突发事件的后续情况。市交通委接到报告后,及时报告市政府,并视情况通报市应急指挥组有关单位。

五、应急抢险演练计划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部门应每年制定应急抢险演练计划,每项预案每年至少演练一次。演练计划应包括时间、地点、项目、参加人员、演练程序和考核标准。

六、应急抢险预案级别

七、应急抢险条件

八、应急抢险人员

城市轨道交通的司机、站务员等值岗人员作为事故的第一响应者,负有抢险救援的职责。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部门应组织所辖分为内各专业部门组成专业抢险队,抢险队要选择业务熟练、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职工担任抢险队员。

当突发事件影响到建筑、路政、供电、通信等部门时,各相关部门要组成专业抢险队,协助应急抢险。

九、应急抢险物资

十、应急抢险资金保障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部门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有关条款,每年按照财政支出额的适当比例安排经费,作为应急抢险资金。

十一、应急抢险演练过程及结果记录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对策探讨 篇6

1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一般都处在地下或高架桥上的半封闭空间里环境封闭、空间狭小、人员和设备高度密集, 一旦发生灾害等破坏人员疏散和救援困难处置不当将产生巨大的人身和财产损失, 对社会经济和生活造成重大影响。正是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灾害的特殊性, 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建立安全评价体制、提高轨道交通系统抵抗重大事故和灾害的能力, 确保轨道交通的安全, 安全已成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的核心内容。

2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主要对策

2.1 建立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完善安全规章制度是抓好运营安全工作的前提和保障。规章制度是管理工作的基础, 建立科学的、完善的、全面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使安全生产有章可循, 对于地铁运营工作来讲非常重要。狠抓安全规章制度的建设, 用规章制度约束员工的工作行为, 为员工提供安全生产指引。在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各项安全法律法规的同时,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安全奖惩办法》、《行车组织规则》等地铁公司各项制度和各类操作规程, 涵盖公司的各个专业、运营生产环节, 使各专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都有章可循, 促进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迈进, 使地铁建设和运营管理走上依法管理的更高层次, 确保地铁系统安全运营。

目前, 国内许多地铁都开展了ISO9001质量体系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 国家也出台了《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标准》, 都为规范运营安全生产工作, 提供了依据和标准, 应不遗余力地宣传贯彻。

2.2 健全健全安全责任体系,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坚持“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 全面贯彻《安全生产法》, 通过制定运营安全管理责任制, 把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 “纵向到顶, 纵向到底, 横向到边, 人人有责”, 各岗位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 形成“安全重担人人挑, 人人头上有指标”的管理责任落实机制。每年公司与各部门领导签订安全责任状, 坚持管生产同时必须管安全、安全生产各级主要负责人亲自抓的原则, 把安全指标层层分解、层层落实, 把安全指标作为否决性指标, 并与部门绩效直接挂钩, 形成管理上的约束机制, 使员工始终注意把安全摆在第一位, 形成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2.3 制定、完善各种应急预案及定期组织演练

为了应对各种可能的突发情况, 需要制定在发生轨道交通事故后所采取的紧急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 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力量, 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控制事故发展并尽快排除事故, 保护乘客和员工的人身安全, 将事故对人员、设施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低至最低程度。应急预案是应急救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各种不同的紧急情况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 不仅可以指导各类人员的日常培训和演习, 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准备状态, 而且还可以指导应急救援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 防止因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混乱而延误事故救援, 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预案演练时, 可以与公安、消防、医院、公交等系统的相关部门实行联合演习, 增加演练的实战性, 更好地掌握演练技巧。

2.4 加强员工培训, 提高处理突发事件能力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一个包含车辆、供电设备、通讯信号、乘务、站务、调度等多学科、多专业、多工种的复杂大系统。对每个有不同岗位要求的工作人员而言, 高质量地完成本岗位的工作要求, 是保证轨道交通系统安全高效运营的关键, 即是:“设备出故障, 人性要补上”。因此, 必须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培养。对于运营关键岗位, 尤其是乘务、站务、调度这种关键性操作岗位, 员工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地铁安全运营, 通过开展对此类岗位的各种业务回炉培训、业务比武、知识竞赛、岗位操作资格证年审等活动, 增强关键岗位的业务能力和应急处理经验, 对于地铁安全运营关系重大。总之加大对于培训工作的重视, 是实现安全运营的基础和条件, 是安全运营的成功经验之一。

2.5 通过“6S”管理, 消灭安全隐患

及时开展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和安全的“6S”活动, 通过这项活动, 对现场进行全面的规范和排查, 从“人、机、料、法、环”各个方面深入查找不安全的活动场所、设备和不安全环节, 对于与安全直接相关的操作、作业场所、作业过程进行必要的目视化提示与警示, 对重要的操作进行现场目视化指引, 通过划分管理区域和确定管理责任人等措施, 让员工一开始就养成事事“讲究”的习惯, 减少了因现场混乱或误操作造成的不安全故障或事故, 以零违章确保零事故。

2.6 开展安全推广活动, 培育安全文化

定期组织安全文化活动, 如进行“安全月”和“安全百日”宣传活动、定期举办安全知识竞赛、合理化建议、安全“金点子”征集、举办安全专刊和制作板报、进行安全案例分析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 激发全员参与意识和安全意识, 让员工认同运营安全文化, 让安全深入人心, 让员工自觉主动地去发现身边可能存在的不安全、不合理, 并主动去改善, 进而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重视安全、人人促安全的安全文化环境。

2.7 完善事故处理机制, 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建立健全事故处理机制, 按照“四不放过”原则, 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事故责任人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 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广大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原则和“安全奖惩办法”, 定因、定性、定责, 严格惩处, 通过教育和处罚使员工吸取教训, 提高认识, 增强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纪律意识;开展地铁事故案例研究, 学习先进一流的运营安全管理, 博采众长, 取长补短, 让每个员工认识到任何时候都不要把安全生产形势估计得过好, 要始终保持一种危机感和忧患感;同时, 转变观念, 对发生的事故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 透过现象看本质, 从领导层、管理层上剖析深层次原因, 从加强管理上, 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 解决安全工作中的问题, 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 变事后惩处为事前预防, 不断提高事故分析处理能力。

2.8 建立警地联动机制, 共保地铁一方平安

目前, 国内地铁大都建立了相应的公安部门, 地铁运营单位要加强与地铁公安的合作, 充分依靠公安力量, 保障地铁的平安秩序, 明确联动例会制度, 工作联系机制及联动应急机制。通过双方精诚合作, 共保地铁平安。

3 结束语

地铁作为为大众服务的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其安全、准点、快捷、舒适的优势, 对有效缓解大城市拥堵, 方便人民群众出行, 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以上为作者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对运营安全管理实践的总结, 期望通过与国内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人员互相交流, 共同提高地铁运营安全水平。

摘要:通过作者对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的实践和思考, 总结提出了改进运营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些对策, 为国内地铁运营安全管理工作者提供工作建议。

关键词:地铁,运营安全,对策

参考文献

[1]张殿业, 金健, 杨京帅.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研究体系[J]都市快轨交通, 2004, 17 (4) :13.

[2]韩利民.地铁运营安全及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4 (10) :46.

上一篇:施工企业培训下一篇:员工绩效评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