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科素养

2024-09-25

生物学科素养(精选12篇)

生物学科素养 篇1

摘要:初中生物学教材中编排有大量学生课内外阅读内容, 这些内容对培养学生建立科学的价值观、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学习生物学的意义有很大帮助, 从而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这方面平时教师不够重视, 没能起到教材应有的作用。本文从重视生物学有关的阅读着手, 探讨如何通过生物学阅读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关键词:生物学,课内外阅读,学生,生物学科素养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基本理念之一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所谓生物科学素养, 是指一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 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在人教版《生物学》义务教育教科书的编排中, 有许多课内外阅读栏目。这些栏目大多与所学生物学知识密切相关, 对与提高学生能力、建立科学的价值观起着很大的作用。在日常教学中, 如何通过相关生物学知识阅读提高生物学科素养, 往往被广大教师所忽略。由于这些内容大多为课外阅读内容, 不作为教学评价及考试内容, 往往不为广大教师所重视, 没能起到相应的功能。

一、教学中应重视生物学阅读内容

初中生物教科书中的相关阅读内容是编者经过精心选择的内容, 在这些内容与教材知识相关度很高, 对于学生学好生物学知识、培养学生提高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有着极大的帮助。详细了解及扩展阅读这些内容, 可以从不同方面学生生物学可素养。“科学·技术·社会”栏目, 指在反映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互动, 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价值观。“与生物有关的职业”栏目旨在反映生物学与职业的联系, 帮助学生认识学习生物学的意义。

二、生物学阅读内容的获取

1. 实现新教材所蕴含的教育价值。

以标准为依据而编写的初中生物新教材在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同时, 非常讲究文字的叙述, 恰当运用、完美整合诗歌摄影等各类艺术形式, 更好地体现了生物学科的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当然, 师生在情感认知和体验层面上是有差异的, 同时, 由于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其主导性地位决定了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情感体验具有更大的能动作用, 所以, 只有教师对新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首先加以体验、挖掘和升华, 才能贯通编者、教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通道, 使新教材中的各类情感顺利迁移给学生。

2. 教材相关阅读内容。

在新版的《生物学》义务教育教科书中, 每册都有大量的课外阅读内容, 教师应重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 从一定的高度引导学生阅读, 让学生能从中总结、归纳出其中的相关重点, 以及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对今后人生努力方向做出正确的引导。在每一部分阅读内容后面, 都给出了相关的网络链接,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教材内容的基础上, 通过互联网拓展阅读知识及阅读量。

3. 教辅材料相关阅读内容的获取。

在与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中, 以及一些教辅材料中, 都有大量的生物学阅读内容, 教师可以有选择的给学生准备一些相关的阅读内容, 组织引导学生进行相关阅读。

4. 通过互联网获取生物学阅读材料。

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 特别是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 学生通过智能手机等从互联网获得所需要的阅读材料变得简单、方便、实时, 正确引导学生自己获取足够的阅读内容也变得简单, 进而通过生物学阅读提高生物学科素养。

三、生物学阅读在教学设计中的体现

1. 教学目标中加入有关生物学阅读内容。

在目标教学中, 直接显示与知识、技能相关的生物学阅读内容, 精选与知识相关性联系紧密的内容;在方法与过程目标部分, 可选取科学家如何进行科学研究以及科学家的故事部分, 来实现对方法与过程部分的达成;在情感、态度、价值观部分, 可以加入与所学知识相关的生物学阅读内容, 来提升学生祖国、家乡的热爱, 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等。

2. 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

在教学中教学重、难点是重要的、难懂的概念、规律, 一直是部分学生学习的严重障碍, 影响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进取精神, 在教学中如何突破重、难点, 需要老师平时注意培养这方面的能力。对重、难点的理解, 不能局限在书本上, 要把书吃透, 把书中的话拓开, 把抽象的东西用练习具体化, 在练习过程中加深理解, 又在具体的练习中通过总结、归纳升华, 从而做到对重、难知识点的全面认识和细致分析。

3. 教学实施过程中突出生物学阅读内容。

教学实施中, 对于可以让学生当堂完成的阅读内容, 正确引导学生找出与所学内容的相关性、促进点;不能当堂完成的生物学阅读部分, 不能只让学生课下一读了事, 而是引导学生找出与所学内容的相关性, 布置阅读后要解决的问题, 从而促进对知识的学习, 进而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

对于生物学相关知识的阅读, 要从思想上重视起来, 才能促进对生物学知识的学习, 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

生物学科素养 篇2

作为教师到底教什么呢作为学生到底学什么呢这是我教师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我觉得此刻在课堂上有教师的教,也有学生的学。可是我总觉得缺少了一些什么东西。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所以教学的重点应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学生仅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既学习掌握知识,又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潜力的挖掘,才能构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学是对话、交流与知识建构的活动。课堂上经过对话、交流的师生互动在完成基础知识建构的同时,达成“三维”课程目标的实现。如何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呢。

一、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就是三维目标中的情感目标的教育。因为德育是智育的基础。教师对于孩子梦想的构成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所以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应当慎重,有说服力。我们应当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二、教师应当走进孩子,走进孩子的心灵,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教师要带着真诚、热情、平和,去和学生取得好的沟通,去了解、尊重、信任、理解、欣赏学生,走进他们的心灵,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在课堂教学中,作为学生的知音的教师能够很方便地带领学生走进知识的领域,进行有效的探讨,去锻炼他们的本事,去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因为学生们相信他们的教师,这种关系下的教学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心灵的相通使师生们拥有了共同的语言,学生的思维就被激活,课堂的教学就能够构成生动、民主、合作的氛围,就能够顺利到达预设的目标。

三、教师应当注重和学生的平等对话。简单地说,对话是师生基于互相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经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的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过程。“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师生经过对话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丰富学习资料,求得新的发现。“一个苹果跟一个苹果交换,得到的是一个;一个思想跟一个思想交换,得到的是两个,甚至更多。”对话教学有助于激发灵感,产生新颖的观点、奇特的思路,从而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

生物学科素养 篇3

素养。

关键词:生物素养;教材;实验探究能力;生活及实践;热点

高考试题作为研读考试动向的风向标具有积极的解读意义。综合分析近年来的新课程高考生物试题(特别是2016年高考全国I卷),不难发现现在的高考试题,明显减少了教辅的影子,强调了与教材的联系,考查内容取于教材,主干突出,对基础知识考查更全面,2016年十二道高考试题所涉及的主要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新陈代谢、遗传变异与进化、生物的稳态与环境等几个主干知识块,所考查的知识全是教材的重点,但考查程度又远远高于教材,将实验与探究、创新与应用结合,关注社会、关注生态,更加注重对考生思维品质和科学素养的考查,体现了新课程、新课改的新理念。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将高中生物课程的性质定位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由此可见,教师应努力让所有的学生经过课程的学习都有机会使自己成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人。本人结合多年的高中生物教学,以2016年高考(全国I卷)生物试题为例,浅谈如何用好教材,回归教材,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一、合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强调理科的逻辑推理能力

在当前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关注认知的结果,而忽视认识的过程和理解,注重“做题”而忽视在实际中的应用,由此导致学生只知概念是什么,不理解为什么,问题解决能力较低,思维的逻辑性不强。例如,这次全国卷的第29题考查了dATP的结构特点和构成DNA的基本单位、DNA复制,考生只在选修3学习PCR过程中,对dATP(作为DNA复制的原料)有接触,但是这对试题理解似乎没有什么帮助,如果学生在平时搞清ATP-ADP-AMP的转换,以及AMP是构成RNA的基本单位,能将这些知识转换到dATP中,就能快速解答。此题考查的是逻辑推理能力,是对学生生物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完美考查。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渗透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二、注重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纵观2016年的生物学试题,试题的背景材料强调了生物学实验,凸显了生物学的实验科学特点。如,第3题测定酶的活力实验不是简单地考查概念,而是从实验形成的探究过程入手;第31题病毒感染动物引起的免疫反应与肿瘤关系、第32题设计遗传杂交实验。全卷十二道试题,5道题与实验直接相关。涉及的实验方法既有生命科学中的经典研究方法,如对照实验、杂交等,又有生命科学研究中的现代技术手段,如构建重组质粒、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考查形式既有方法的应用,又有实验方案设计评价,还有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结果的分析。由此可见,试题对实验的考查是全方位的。

基于上述要求,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一定要以身作则,用好教材,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地进行科学探究的精神。例如,在观察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有的学生反复实验,结果都不理想,分不出四条色素带,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是滤液细线画得太粗,还有烧杯里的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而造成的,鼓励他们继续实验,最后实验终于成功了,进而全方位、多层次地培养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三、关注生物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及社会实践中的联系与应用

生物科学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教学始终要“紧扣课本”,尤其注重课本知识的“延伸和理解”,做到课内课外、题内题外相互“迁移”,反对“忘本”只抓资料,又切忌“照本宣科”。例如,本试卷第2题的离子泵,第5题在关注生态学基本知识的同时,引导考生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体现了国家绿色发展理念,第31题免疫、疫苗与肿瘤的关系等,这些试题无一不贴近生活,贴近自然,激起学生的答题兴趣,试题开放性和时代性兼备,渗透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引领考生在生活中体验生命的奥妙。

在高中生物教材中,不乏这样的内容,如,讲到人类遗传病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人类社会一些遗传病的发病情况,分析应该如何减少遗传病的发病率,为什么要禁止近亲结婚等。讲到生态系统的相关内容时,可以与现在我们所面临的生态问题联系在一起,从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及信息传递的角度来分析,应如何解决,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来了解现在的环境情况和我们采取的一些方法措施,也可以自己设计一些方法来改善现在的状况。如,从遗传的角度来分析为什么我们要严防禽流感、猪流感?猪流感的死亡率并不高,为什么我们要这么紧张?这两种流感各有什么特点?流感病毒是什么病毒?在变异的角度来分析有什么特点?这两种病毒有没有可能重组在一起?如果重组在一起会怎么样?经过一步步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思考、分析,可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分析并试着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提高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在学习“蛋白质是主要的承担者”的内容时,教师可呈现比如奶粉、蛋白粉、小孩子吃的初乳素的说明书、治疗糖尿病用的胰岛素的瓶子等照片,学生会特别感兴趣,新知识的掌握也会很顺利。在这一节课上,当讲完蛋白质的功能后,我还用多媒体展示了奶粉事件中的“大头娃娃”,因营养不良造成身体异常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如何鉴定蛋白质,告诉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知识才能练就火眼金睛,才能科学地对待一些商家过分宣传的产品。例如,一些修复洗发水中含有蛋白质和氨基酸,有人认为头发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所以误认为使用该洗发水后头发就能修复了,实际上头发及头皮是不能吸收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这样的课堂,学生学习的兴奋点高了,生物学科的应用性、生活性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也就无形提高了。

四、关注现代科技前沿的热点

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是理综考试命题的基本指导思想。近年来的高考生物试题中,有不少是以现实问题作为命题的载体,从生命科学发展的热点问题来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如第29题、40题是属于生物科学的前沿——DNA分子研究中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中心法则拓展与基因工程知识。

因此,在生物教学中不能再把生物囿于教材与大纲,要让生物课与社会、生活、科技相联系,要让生物课跟上生命科学发展的步伐,做适当的渗透和补充,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例如,环境污染(雾霾影响光合作用的原因)、人类的健康与疾病(癌症的新疗法、屠呦呦的青蒿素)、人体营养与保健、生态环境——酸雨、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生态农业等。如“在细胞的癌变”一节,学生了解了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此时教师引进一些最新数据,如研究表明,1/3的癌症与饮食/营养有关,全球大约30%~40%的癌症可通过改变饮食习惯来预防。同时告诉学生癌症只能在酸性的身体中形成,常吃碱性食物以防止酸性废物的累积,因为酸化的体液环境,是正常细胞癌变的肥沃土壤,调整体液酸碱平衡,是预防癌症的有效途径,教育学生科学对待癌症,科学生活,避免“谈癌色变”的恐惧心理。

高中历史学科素养培养初探 篇4

关键词:历史课程,学科素养,新课程

学科素养是学科课程的立足之本。历史课程促进学生发展, 其实就是丰富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因此, 提高历史教学效益, 就是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素养发展的效度、准度和速度。而近几年来, 全国各地高考试卷在积极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的新思维即学科素养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特别是2010年高考历史江苏卷的第24题第3小问, 直接设问“从研究性学习中情境, 让学生思考:面对上海世博会会徽设计图案和中国馆的设计图案, 联系中华文化, 你能阐释其设计的意义吗?学生积极发言后归纳呈现:会徽图案形似汉字“世”, 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 相得益彰, 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会徽图案从形象上看犹如一个三口之家相拥而乐, 表现了家庭的和睦。在广义上又可代表包含了“你、我、他”的全人类, 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会徽以绿色为主色调, 富有生命活力, 增添了向上、升腾、明快的动感和意蕴, 抒发了中国人民面向未来、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创造激情。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 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如“中国红”展民族形象, 极具中国特色的“东方之冠”的外形设计、篆字的二十四节气印诠释了东方“天人合一, 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 展现了艺术之美、力度之美、传统之美和现代之美, 是对中国文化的最好表达。让学生从感性认识入手, 再到理性认识, 体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点。

四、优化情境创设要重视问题情境的探究性、启发性

新课改的实质就是要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发现, 成为学生的亲身实践, 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学实践证明, 创设探究性、启发性的问题情境, 能使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 自觉地去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并分析解决问题。情境创设要围绕教学三维目标、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 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为自主探究学习架桥铺路。

案例三:《尊敬我们的老师》 (苏教版八上)

情境创设: (1) 把你所知道的尊师故事介绍给同学们。教师展示“程门立雪”的故事情境。在北宋时期, 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 他特别喜好钻研学问, 到处寻史料与结论的关系看, 研究历史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 进一步突出了历史学科素养的重要性。这也是目前学生比较薄弱的。

中学历史教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积极加强历史概念的还原、拓展和提升, 培养学生“史料—史论—史观”的历史思维

历史概念教学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而言, 历史概念是指人们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进行抽象思维而形成的历史理性认识。主要有两层意思:认识的对象是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理性认识则是指能够反映史实本质属性的概括性阐释。

但在通常情况下, 教材已经直接将结论性的历史概念呈现在学生面前, 至于这一历史概念是如何概括的, 又师访友, 曾就学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程颢死后, 又将杨时推荐到其弟程颐门下。一天, 杨时同一起学习的游酢向程颐请求学问, 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杨时便劝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 于是两人静立门口, 等老师醒来。一会儿, 天飘起了鹅毛大雪, 越下越急, 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 游酢实在冻得受不了, 几次想叫醒程颐, 都被杨时阻拦住了。直到程颐一觉醒来, 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从此, 程颐深受感动, 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 杨时不负重望, 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之后, 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 且形成独家学派, 世称“龟山先生”。

提问:程门立雪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2) 回眸千年再看“程门立雪”, 让学生思考:你赞成程颐的做法吗, 为什么?你心中好老师的标准是什么?教师通过情境创设, 设计了具有求异思维的问题, 该问题情境的探究性、启发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让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在学生激烈的讨论发言后, 引导学生认识到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的。

总之, 优化教学情境创设, 应以教学三维目标的有效实现为着力点, 以贴近学生生活为支撑点, 以尊重学生情感需要为发展点, 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为落脚点。通过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强化他们的道德认识, 润泽他们的性情, 在情理交融中, 在思考碰撞中, 在生成知识、培养能力中, 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如何来阐释它的本质属性, 学生无从感知;再加上在传统的历史概念教学中, 教师通常是只重视历史知识的传授, 强调历史认识, 学生只重视记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 当然也就无法实现历史概念教学中“理性认识”这一任务。

我认为要想实现质的飞跃, 就要积极通过生动活泼的、有思考意义的史实将历史概念还原, 让学生透过这些史实加深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理解, 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历史概念的拓展和提升。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创设情境, 展示文字、数字、影像、图片等资料, 使学生真正从自己的判断出发, 去理解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形成基本观点, 并获得基本情感。

如在教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人教版, 下同) 一课时, 为了加深学生对民主政治这一历史概念的理解, 我首先提问:请同学们谈谈对民主政治这一概念的理解。学生根据理解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如投票、选举、平等、自由、集体决策等。在此基础上, 我设置了如下情境。

情境一:帕帕迪是雅典郊区的农民, 今年 (公元前399年) 三十岁, 他是家庭中的男主人。今天是太阳高照的日子, 他要去雅典参加公民大会, 这个公民大会虽然每十天就开一次, 严重影响了帕帕迪家里的农活, 但他还是很愿意去, 因为参加公民大会可以领到薪水。

情境二:到了雅典公民大会的会场, 大会还没有正式开始, 会场像往常一样热闹, 会场围着篱笆, 设有十道门。“大家注意, 今天是公民大会, 外邦人不许入内!”在门口执勤的监察员大声喊着。今天的议题有三项, 第一项是对即将离任的执政官进行任期财务审核。第二项是投票选出民主妨碍者。每个有投票资格的雅典公民, 在自己选区的入口处领取一块陶片, 陶片一人一张, 写下名字后, 把陶片交给工作人员。帕帕迪不识字, 他只好请旁边的一位体面的贵族写, 写了谁也不知道。这次获票最多的是一个贵族库特森。

情境三:公民大会结束后, 帕帕迪有资格参与法庭审判员的抽签, 倒霉的帕帕迪在参加无数次抽签后, 这一次终于如愿地抽中了黄豆而不再是黑豆, 他兴奋得要跳起来。他成为民众法庭6000名审判员中的一名, 并加入了言论法庭, 这个法庭共501人。他审判的对象是苏格拉底!哲学家苏格拉底, 现年70岁, 被控犯有“不敬国神”“另立新神”和“败坏青年”的罪行而送交审判。在法庭上, 苏格拉底为自己辩护, 并再一次重申了自己的哲学观点。帕帕迪根本听不懂是什么意思, 但他竟然听见苏格拉底说像自己这样目不识丁的人没有资格参加审判!被激怒了的帕帕迪决定举手投他有罪!参加审判的501位法官投票表决, 以略过半数的281票通过有罪判决。苏格拉底拒不认罪。结果, 第二次表决以360票通过了对苏格拉底的死刑判决。

通过对上述情境的解读, 引导学生逐步归纳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 (直接民主、轮番而治、法律至上等) , 进而结合材料相关内容进一步引入以下几个问题:雅典为什么能具备这几个特征?民主政治在雅典得到了怎样的发展?怎样来认识雅典的民主政治?通过对这几个问题的探究, 学生逐步实现对雅典民主政治这一历史概念的“理性认识”, 而这一过程还培养了学生“史料—史论—史观”的历史思维, 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了“论从史出”的历史逻辑思维体系。

二、倡导历史阅读, 拓宽学生视野, 提升学生学科素养

“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最普遍最持久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标准中, “知识与能力”目标方面规定:“在把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 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所有这些都说明了历史阅读的重要性, 也为倡导历史阅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可如何实施历史阅读呢?考虑到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阅读能力, 所以我除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利用教材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阅读训练外, 还利用高一校本课程, 结合单元教学和学生学习情况, 给学生提供一定资料 (精选) , 让学生积极阅读, 认真合作, 积极发现“问题”并及时撰写历史随笔, 从而达到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目的。

如在教学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前, 我给学生提供的阅读资料有:《为什么一边倒》 (海父, 世界知识出版社1951年版) 、《毛泽东·尼克松在1972》 (陈敦德, 昆仑出版社1988年版) 、《论世纪之交的中国多边外交》 (郑启荣等,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1期) 、《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之经线》 (牛军, 《外交评论》2009年第3期) , 以及新华社有关中美关系的一些最新时事报道, 要求学生及时阅读, 并尝试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由于这些材料所涉及的问题都与当今的国际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引起了学生特别是部分男生的极大兴趣。学生积极阅读后, 在校本课程上展示了自己的思考结果, 如新中国初期的一边倒政策实施的必然性;国家实力、外交策略与国际地位;由尼克松访华看当代中国的外交政策等, 虽然这些随笔的题目有些大, 认识也不够全面, 但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都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 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与此同时, 我在课堂教学中还积极引入学生提出的问题, 特别是对一些学生既感兴趣又有争议的问题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让学生借助自己的所见所闻去争论、去思考, 即使不能形成统一的认识, 在激发学生历史阅读的积极性和提升学生学科素养方面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联系实际, 感悟历史, 使学科素养得以升华

“历史是凝固的现实, 现实是流动的历史”。历史学科学习的最高素养是以史为鉴、学以致用。而新课程改革的重大进步就是强调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这是认知的人格目标, 即学生的有效发展是历史教学根本的宗旨。因此, 对历史的感悟应是学生在汲取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 从内心达到“知、行、意”的完美结合。

如在教学《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时, 在介绍完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相关知识后, 我设置了时空转换环节:春秋战国时期的这些学说还有没有现实意义?学生众说纷纭, 大致分为正反两方, 并各自积极寻找证据, 如正方提出, 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以人为本;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 (师指出春秋时期的法治与今天有所不同, 今天的依法治国是强调法律的权威性, 而法家鼓吹的法治实质是人治, 这与其阶级属性有关)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墨家的兼爱、非攻、节俭———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艰苦朴素……所以我们要大力发扬这些学说。反方则提出, 这些思想都已经过去了2000多年, 已经和现实脱轨, 如儒家———恢复周礼, 强调下级对上级的绝对服从;法家———强调君主集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构建融合的新型师生关系

耿祝芳

(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江苏南京

摘要: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 需要教师认识自己、走近学生、解放学生、服务学生, 从而实现在课堂教学中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环境”, 不仅让学生“在环境中”动起来, 而且“与环境共舞”。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师生角色新型关系

虽然新课程实行以来, 教师认识到新课改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和谐、平等、互动的关系,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参与。如有一些公开课, 为体现新课改理念, 教师力图使学生动起来, 或者说学生也动起来了, 但表演成分明显。虽然整堂课设计紧凑, 丝丝入扣, 学生回答问题、分组讨论、角色表演热热闹闹, 走马灯似的一幕接着一幕, 但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身动”起来未必就等于全心投入, 很多公开课、研究课实质是表演课, 一些课事先经过许多老师共同编排, 学生只是按老师精心安排, 进行表演的“木偶”, 甚至学生扮演的角色、说的台词事先由老师精心安排辅导, 乃至多次彩排, 表演内容未必是学生喜欢、主动探究而得, 更谈不上是学生“自主学习”与内在学习需要的那种萌动。只有“心动”, 才是真正的参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倡导学生主动学习, 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 [1]同时对教师方面, 强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 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 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2]那么, 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构建新型互动的师生关系呢?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一、认识自己, 放下权威的架子

在传统的教学中, 历史教师受过专业训练, 是历史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授者, 教师讲授是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权, 夸大法律作用, 轻罪重罚;道家———过于消极, 忽视主观能动性作用等。在引导学生讨论的过程中, 我又问:这两方是不是完全对立的呢?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些思想学说呢?又准备怎样付诸行动呢?学生在讨论后逐步提出应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如积极加强个人道德修养, 注重社会责任, 响应国家的低碳号召, 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 积极维护国家利益, 坚决与社会不良习气作斗争, 等等。这样, 通过正反双方的辩论强化了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 并使本课的内容得以升华, 而这一过程也使学生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联系, 从而使学科素养得以升华。

当然, 学科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 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需要教师积极积累, 学生积极参

唯一来源。但随着信息渠道的拓展, 现代媒体的应用, 学科知识的整合, 一节历史课可能涉及历史、地理、经济、艺术、环境保护等学科的知识, 如历史必修1“雅典的民主政治”的形成, 可能涉及有利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特殊的地形、“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及民主传统等方面分析等原因。而随着信息渠道的开放, 学生可以多途径地汲取知识, 由单一被动接受教师讲授而为多元主动获取。新课改下, 教师应正确地认识自己, 不仅是”教“的主体, 而且是“学”的主体。学生与教师都是学习者, 以平等的姿态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如讲美国南北战争史, 可通过多角度探讨战争进程原因, 如通过林肯不同时期的演讲:《分裂之家》、就职演说、《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葛底斯堡演说, 探究林肯关于废除黑人奴隶制问题的前后变化、变化的原因及对战争的影响。对这些英文原材料的朗诵、翻译、诘问、理解、分析, 需要师生的协作, 教学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生于几千年前的孔子, 作为至圣先师尚且认为“三人行, 必有吾师”, 能够看到自己的不足和他人的长处, 甘于向他人学习, 今天的教师更应明白学海无涯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如果一个教师心中始终有三怕:一怕知之甚少, 课讲不好, 二怕孤陋寡闻, 课讲不精, 三怕因循守旧, 课讲不透, 那就不会“躺”在过去知识上“睡大觉”, 就不会认为有了教案、课件就可一劳永逸了, 就不会局限于几本教科书、几本教参, 闭门造车。今天的教师只有乐于学习、善于学习, 踏踏实实地掌握一些知识与技能, 站在学科知识的前沿, 与时代同步发展, 才能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

二、走进学生, 构建平等的氛围

长期以来, 历史课每周2-3课时, 每个教师所授班级4个班以上, 历史教师在每班课时少, 课堂接触学生的机会少, 所教学生数量多, 因而师生间的沟通欠缺, 甚至教师对所教学生都难以准确认识, 因而出现师生情感阻隔现与, 在日积月累中逐步提高, 从而最终实现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 践行新课程理念。

参考文献

[1]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 (外二种) [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

[2]夏辉辉.历史教学中的想象与虚拟[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0, (6) .

[3]胡秀菊:培养学科素养, 提升教学质量——谈谈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科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 2010, (1) .

高中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 篇5

2013-07-03 分类: 教学交流 作者:walter-75 阅读:23845

纵观近年新课程标准卷文综高考历史学科试题,材料新,情境新,信息容量大,能力立意要求高,试题的规范性、科学性日益提高,而历史学科成绩每况愈下,成为制约文科学生高考成绩提高的一大瓶颈,也成为教师教学的一大困惑。究其原因,我认为,关键问题在于学生缺乏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所谓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是指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素养和能力,概括地说包括学生基本历史知识贮备、科学的学科思维、正确的观点方法和较强的学科综合能力。从目前高考看,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科思维的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是四个能力目标的要求,即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结论和探讨问题。

因此,在日常教学和复习备考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素养应成为教学过程和复习备考的重点内容和主要方向,从而使其成为提高学生高考成绩的主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一、高中学生应具备的历史学科素养

1.学科基础知识。虽然高考试题远高于历史教材,但源于历史教材,学生学科素养的根本源于学科基础知识,因而,熟练掌握和运用学科基础知识是历史学科学习的基本素养。

2.学科思维。历史学科问题的认识往往需要科学思维,掌握科学的学科思维遇到问题就有了解决的思路。其中最基本的是哲学的思维、历史的思维。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必然性与偶然性、内因与外因、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认识等。

3.学科能力。依据考纲要求和题目考查实际,学生需具备阅读、理解、概括、归纳、分析、判断、比较、说明、论证、评价等基本能力。具体体现为《考试大纲》的四个能力目标与要求,获取和调动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

4.多元科学史观。多元科学史观是指导学生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观点,是目前高考考点考查的学生基本素养之一。多元科学史观包括唯物史观、文明史观、整体史观、近代化史观、革命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等,科学运用多元史观是学生认识历史问题的依据和出发点。要求学生掌握多元科学史观的基本内涵,并能对其准确熟练地运用,科学地认识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

5.关注现实,学以致用的思想意识。历史学科的目的在于“以古知今”“以古鉴今”,关注现实是高考历史命题的方向之一。因此,日常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有关注现实、学以致用的思想意识,做到古今对比,古今贯通,以古知今,以古鉴今。

6.广博的知识储备。高考历史试题素材来源广泛,形式多样,除历史学科本身直接相关的材料,往往还涉及文学、政治、艺术、科学和现实社会生活,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储备扎实的历史基本知识,而且储备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只有储备广博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解决才会得心应手。

7.较强的持久学习潜力。历史教学重在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发展学习潜能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高考担负着选拔人才的重任,对学生学习潜能的考查也成为高考能力立意的目标之一,较强的持久学习潜力是学生,尤其是优秀学生的基本素养。

二、培养高中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1.以本为本,扎实掌握和熟练运用教材基础知识。目前高中历史教材虽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作为教学的第一手材料、学生获取知识的直接来源,素材形式多样,信息量较大。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首先要紧扣课本,用好课本,扎实落实基础知识,布点连线,纵贯横联,立体构建起充实丰满、有血有肉的知识体系,从而使学生达到对基本历史知识扎实掌握和熟练运用的目的。

2.课堂教学是平台。课堂教学作为教学活动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基本平台。这就要求课堂教学优化结构,整合各种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尤其要将传统的知识传授变为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针对性地实施教学,自觉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素养,包括基本知识传授、学科思维、观点、方法与能力的培养。

3.过程与方法是关键。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过程与方法是关键,这也是目前高考考查的重点目标。对老师而言,即怎样实施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这就要求老师有科学的计划、引领、点拨。对学生而言,即重在体验历史学科素养培养的过程,掌握科学方法,总结一般性规律。

4.强化训练是途径。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主要通过练习实现,既包括课堂练习,又包括课外练习。在课堂练习中,老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讲授、谈话、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讨论、辩论、题目检测等形式开展。课外练习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通过学生开展阅读、调查、撰写历史小论文等形式的活动实施。这就要求师生共同搜集资料,进行科学整合,针对性地、科学地设计为不同形式的题目强化训练,实现对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

5.及时反馈,科学评价是动力。课堂及课外的练习都要求老师及时反馈、科学评价。只有这样,老师才能把握实施过程的推进和目标的变化,也才能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成就感,从而稳步推进历史学科素养培养的有效开展。

6.有效发挥老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是一项极其艰难复杂的工作,主题是学生的提高,主导整个过程的是老师。学生在思维、方法、能力诸方面尚有欠缺,这就要求老师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并积极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师生紧密配合,相得益彰。

生物学科素养 篇6

关键词:地理会考;地理学科素养;兴趣

一、应试背景下初中阶段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升学考试催生的教学“导向性”错误

笔者在初中阶段担任地理教学工作已经快接近20年了,结合和多个学校的同仁交流,普遍有同感的是地理教学在初中阶段是个谁都能胜任的一碟“小菜”,地理教师更是可有可无的一根“鸡肋”。不是领导看不起地理老师的人,而是应试教育让领导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地理教学,整个学校的舆论环境就不利于初中地理教学的开展。在这种导向错误的影响下,初中阶段地理教学课时严重不足,教师很难按照自己的预定计划开展教学。这样,初中阶段的地理或被视作“偏房”得不到正视,或被永远打入“冷宫”。

2.知识本位的陈旧思想泛滥

“这节课我们上……,重点内容是……,下去背诵记忆……”这些话基本上是很多地理老师每节课要说的经典台词,一方面是受到课时不足的限制,如果要展开来教学,那就在会考之前完不成教学计划,唯有忽视了学科综合素养的训练这一环节(学科素养的培养往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直奔主题方能快速奏效。

3.“宅”在课堂学天书,不从身边探真知

地理就是“大地”之“理”,研究的对象就是我们身边真真切切的地理事物,由于地理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地理教学很难在实验室开展地理实验教学。最大最完备的实验室就是我们身边的环境。由于学生很难与生活中身边的地理现象结合,再加上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局限,渐渐地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越来越淡。

二、从问题入手,培养学生做为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因此,地理教学“走进生活、走向大自然”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地理教学的不二法门。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应将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和时事热点等地理素材引入地理课堂中,让学生亲近地理,注意以与学生年龄特征相适应的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地理学习内容,增加具有广泛应用性的内容,建立地理课程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地理与现实世界的结合。例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身边的优势资源,把课堂搬到大自然中,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动脑思考,这样获得的知识是活生生的,学生理解得深刻,也许终身不忘,还会激发学生保护植被、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培养地理应用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世界观,更好地认识事物、认识世界。比如,索马里海盗为什么那么猖獗且能够劫到货船?我们首先要知道索马里是在非洲东北部,相当穷,因为不能生活所以那些人才都成了海盗,而且索马里附近的红海是重要的国际货运航线,所以有很多货船,才有劫持的可能性。试想,如果索马里是一个很富有的地方,那些人还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当海盗吗?这仅仅是个例子,但却可以简单地说明培养地理应用能力对学生世界观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由于目前素质教育还没有真正落实,在此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引导和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趣味中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教无定法,教师应该根据课文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入研究性学习思维状态,让学生、教师进入各自的角色。以“中国地理”教学为例,对照《标准》,我们不难理解教学模式多样化的必要性。《标准》中,每一部分的学习内容都有“运用地图,说出……”“运用资料说出……”“举例说出……”三大要求。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提出问题→运用地图→提取信息→找出答案(问题教学)

阅读资料→提出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案(开放性教学)

举例→探究成因→归纳总结→形成规律(探究性教学)

提出假设→运用地图→结合地理现象→提出新观点(创造性思考教学)

从以上可以看出,运用这四种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在研究式的环境下学习,彻底改变以往“留心听讲”的读书方式。

总之,初中地理教师要主动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具有挑起培养现代公民的责任意识,在地理教学中要放得开,努力提高自身素养,不再做地理“匠人”,要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引向成长的蓝天下,自由舒展地沐浴阳光。

“史料实证”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 篇7

我们对初一年级学生的史学素养做了相关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知道史料分类的仅有20%, 接触并阅读过史籍方面史料的学生只占10%, 能够从史料获取知识来解决问题的仅占5%。尤其是对没有接触过历史学科的初一年级新生来说, 基本谈不上史学素养。尤其是当学生史学知识不断积累到一定程度后, 他们薄弱的实证能力, 已严重阻碍他们对真正历史的了解, 进而对历史的认识也开始混淆不清。因此, 在课堂上往往会出现这种现象, 学生在阐述历史或总结结论时, 往往依据网络、影视作品和演义小说之类的证据, 对真正了解历史、形成正确史观, 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出于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实证精神, 本文以“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单元内容为例进行分析和研究。这个时期的历史名人较多, 故事也比较多, 史料记载的真实的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经常被后人以演义的形式广为流传, 使得人们容易混淆。因此, 借由本单元的学习, 在不断的纠偏中树立学生的证据意识。在学习方法上, 明确提出以调动学生对史料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 认识史料的学习重要性, 通过逐步收集、整理和研究历史资料, 初步掌握以史为证、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的史学素养。

本文重点阐述学习该单元内容所设计的三个学习活动。

一、时间轴上学历史

这一学习活动的内容是:让学生依据教材画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间轴, 说出在这段历史时期中所知道的发生过的有趣故事, 并给大家讲一讲。设计这一学习活动, 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观察他们对本单元内容的认知起点。许多学生对三国时期的历史很感兴趣, 但容易局限在三国时期。通过画时间轴, 可以从宏观上把握这段历史, 解决知识局限的问题。同时, 通过讲故事, 发现学生的问题。

在学生讲故事时, 教师可以抛出问题:“同学们, 你们了解的这些历史信息, 是从哪里获取的?”“从网上搜到的。”“听爸爸讲的。”“从语文书上获得的。”教师可以继续问:“同学们, 你们认为这些信息是可信的吗?”“可信, 语文书上的还不可信吗?”“不可信, 网络上的东西也不可信……”接着再次发问:“那如何判断这些历史信息和结论是可信的?”“要由证据来证明。”“那这些证据是什么?”教师继续发问。当学生沉默, 认定学生的学习盲点后, 此时教师可以提出“史料”这个概念, 再拿以往课上用过的史料, 让他们重温“论从史出”的学习过程。

二、揭开“史料”神秘的面纱

在学生初步了解了史料及史料的作用后, 进行第二个学习活动:揭开“史料”神秘的面纱。这是任务性学习, 小组通过课间收集史料, 阐述三国鼎力局面形成的史实。其中包括两个著名战争, 即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目的是不但要了解史实, 更要让他们能够切身体验到史料的科学性及史料来源和分类。在讲述三国鼎力局面形成时, 学生运用了一些史料, 如地图、图片等, 但都来自网络或影视作品。如何让学生意识到这并不是真正的史料呢?他们对“史料”了解到何种程度?教师可以制作一个评价表, 其中一项是“是否注明出处”。实验发现, 学生对影视资料和网络资料的内容给了低分, 认为这种资料不能作为史料。还有的学生认为, 网上下载的图片未必能成为史料, 不能作为依据。

通过评价表, 教师可以了解到部分学生知道史书即是史料, 但对其他形式的史料及史料收集渠道等问题, 成为学生学习的又一个障碍点。这时, 教师可以向学生出示史料的分类及相关信息。根据历史学家刘博华的说法, 一般将史料区分为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 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上发生时所产生的, 后者是指经过后人应用一手史料所做的研究及诠释, 称为二手史料。除此之外, 还可以向学生举例。例如, 解释《三国志》之所以是二手史料, 是因为在《三国志》之前, 魏国跟吴国已经有了自己的史书, 而蜀国没有, 所以《三国志》中记载的蜀国的内容, 就是一手史料, 而吴、魏的内容则是二手史料。

历史著作和一些文件, 如私人文件、个人日记、团体文件、政府文件等, 都可以作为史料。此外, 还有一些实物类的, 如遗址、遗迹等可作为史料。而且, 也包括一些回忆录、影像。那么, 现代社会中, 网络上的一些内容能不能称为史料?网络资源如果符合“史料”标准, 也是可以被称为史料的。例如, 历史教材附页上提供的历史学习网站, 国内外各大博物馆上的资料, 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历史的史料。

三、历史问题我来答

明确史料的相关知识后, 学生要完成最后一个学习活动:历史问题我来答。通过设计教学任务, 让学生收集整理真正的史料, 并统计一些数据, 用真正的证据得出结论。教师可以给学生出示两个史学观点。

有的史学家认为,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长期分裂对峙, 战争频繁, 社会动荡不安, 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历史发展。

还有的史学家认为, 在这个时期, 虽然战乱不断, 但为了躲避战乱, 人口南迁, 给南方经济的发展带来利处。与此同时, 北方少数民族首领的汉化政策, 也为国家的重新统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你认为哪个结论更接近历史真相, 请收集相关史料进行论证。

设计这一活动, 是想通过在认识了史料概念及相关知识的基础上, 辨析历史观点, 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史学素养。经过收集整理资料, 他们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学生甲:我同意第一种观点, 曹操《蒿里行》中说, “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没有人, 如何能促进历史进步?

学生乙:我同意第二种观点, 因为这时的农业是有发展的, 依据是我做的这个模型:水碓 (见图1) 。它是东晋人在前人的基础上制作而成的, 当时的人们用它来舂米, 尤其在南方水利条件较发达的情况下, 利用水力转动轴, 轴上有一些小装置, 能够让碓头上升和降落, 最终砸到容器中。容器中放着稻米, 稻米有壳, 可以将谷糠砸下来, 提高加工稻米时的生产效率。

当被问及是怎样收集到这些内容时, 他说历史教材中提到了当时的农业发展, 但并没有具体说明是如何发展的。于是, 他开始阅读网络资料, 看到“水碓”的图片, 经过查找, 找到在《古今图书集成》中记载了水碓的组成及作用。为了更好地展示给同学们, 就把它做成了模型。这个模型就是通过史料做出的实证。

……

在这一学习过程中, 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证意识得到进一步的树立。与以往的教学设计相比, 这一单元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重视通过设问及对学生作品提出质疑, 把学生学习的障碍点外显出来, 充分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之后将学习空间交给学生, 让他们充分探究历史史实, 用史料作为实证验证结论, 完成以往教学单元系统学习的相关内容, 并深入培养自身的史学素养。经过长时期的不断学习, 相信他们在初中阶段就会有很大的收获。然而, 在现今社会大环境下, 社会媒体、网络及影视作品对培养学生真正的史学素养, 还存在较大的影响, 任务艰巨, 我们任重而道远。

生物学科素养 篇8

一、利用物理学科特点, 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物理学不同于文科课本, 不仅仅是死记硬背。现行课本正逐步加大学生探究内容的份量, 正逐步让学生适应从以前的验证实验逐步过渡到探究实验。而且物理学史源源流长, 也有许多动人的故事, 所以教师应通过实验来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渗透一些物理方法, 还要通过物理学家付出很大努力才获得成功的事例激励学生要学会吃苦, 要学会物理学独特的逻辑思维。所以, 物理教师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一下。

1. 抓好实验, 在相应的物理情景中, 激发学生兴趣。

既然, 物理学离不开实验, 我们就从实验来入手。第一个要做好的实验就是绪言的实验。这是入门实验, 是调动兴趣的最好时机。所以, 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个时机, 要找一些实际现象和常规思维不太一样的实验, 做完实验不用过多解释, 学生反而会更感兴趣。如冰棒的气往哪儿飘?如何完全抽出钢笔帽底下压着的小纸条?用嘴向两个小纸条间吹风, 小纸条会不会分开?这些实验简单易做, 但现象不合常理, 学生会很感兴趣的。

第二个要做好的实验就是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可以带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 所以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 演示实验最好也能让学生来做, 这样说服力更强。

第三个就是要做好分组实验。分组实验就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做的实验。分组实验是既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又能培养其合作能力。学生从心里与实验有了密切接触后, 就会逐步去做实验, 逐步从实验中学到规律和技巧, 为以后的小创造和发明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巧妙借用物理学史, 使学生对物理有系统的认识。

教师可以物理知识的重要作用和物理学家的成长历程、卓越贡献为素材, 促进学生物理情感和学习兴趣的自我激发。

如爱迪生一生的发明无数, 但是他的每一项发明都是在失败若干次后才获得的, 所以鼓励学生只有好好学不怕失败才能取得成功。

又如, 牛顿读书时, 就表现出了对实验和机械发明的兴趣, 自己动手制作了水钟、风磨和曰晷等。他有一种长期坚持不懈、集中精力透彻解决某一问题的习惯。他年幼时, 曾一面牵牛上山, 一面看书, 到家后才发觉手里只有一根绳;看书时定时煮鸡蛋, 结果将表和鸡蛋一起煮在锅里。

再如, 爱因斯坦小时候并不活泼, 三岁多还不会讲话, 父母很担心他是哑巴, 带他去让医生检查。还好小爱因斯坦不是哑巴可是直到九岁时讲话还不很通畅, 所讲的每一句话都必须经过吃力但认真的思考。但是爱因斯坦还是通过努力成为了杰出的物理学家。

学生通过对物理学家成长历程的学习, 能认识到没有一个人天生就是这个家、那个家, 只有凭借自己的天份和努力才能获得成功。人的成功也包括高尚的人格和努力拼搏的精神,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学到知识以后要为人民谋利不能用来危害人类。

二、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激发学习动力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1. 旧的课堂模式一般是教师的板书加上讲解, 教师领着学生走, 学生一般会被动地接受, 很难谈得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而学案教学法则借鉴杜朗口的经验, 让教师当引导者, 在课上引导学生预习、做题、发现问题、共同讨论解决, 最后达到共同进步。

2. 鼓励并指导学生设计课外“探究性试验”。

学生课上学习物理内容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 要让学生保持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师要大胆地把物理内容延伸到课外, 可以给学生留一些课外的探究试验, 让学生体验关注生活中的物理。如火箭会飞起来, 学生能不能制作一个简易火箭, 加上自己的姓名和班级标志, 让火箭飞起来?教师可让学生查阅资料并自己动手制作, 必要时教师要做指导。类似的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手脑并用, 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物理是有趣的, 更是有用的。有的活动需要几个学生共同来完成, 可促进学生间相互协作, 使学生初步得到了科学家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增强了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浓厚兴趣,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是推进素质教育的理想载体。

3.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敢于向权威说不。

传统观念认为教师说的就是对的, 学生必须无条件接受到脑子中。但教师的话就是真理吗?不一定!教师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 综合素质在不断提高, 但教师的话有时也可能不全面, 要鼓劲学生敢于对教师说不, 也可以对传统文化提出新的观点。例如, 伽利略通过实验证明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不对的, 杨利伟第一次到太空以后并没有看到我国的长城, 充分说明课本内容也需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行提高。可以大胆猜想, 假如有学生能在课堂上及时发现教师意外出现的知识错误, 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之高, 将是多么惊人。所以, 教师要用心培养学生良好的敢于怀疑的习惯, 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潜能, 并能够培养和提高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三、通过实践性活动, 培养创新能力

物理新教材的最后一节, 都有实践性活动内容, 即课题研究。课题研究类似于校本研究, 让学生结合本地实际, 找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问题结合所学物理知识去进行深入的研究, 通过研究问题熟悉了解所学知识, 并尝试解决所存在的问题, 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活学活用, 以学促研, 以研促学。这项活动不但是课本内容的有效延伸, 也可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进而达到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

教师注意在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时, 关键是选题要得当, 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例如: (1) 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2) 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3) 弹力与弹簧拉长量之间的关系; (4) 观察家用电能表、水表; (5) 观察汽车的速度表与油量表; (6) 观察电功率表; (7) 观察天然气表; (8) 测量哪些电器用电量大。

以上所列课题内容均为生活中可接触到的, 学生研究也较简单, 难度不大。这样, 学生研究的话既结合课本知识, 又进行实际观察和测量, 所以可以促进学生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观察研究, 进一步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总之, 作为十八大之后的物理教师, 我们只有不断学习, 不断创新, 才能跟上时代潮流。此外, 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既要提高学生知识储备, 还要培养思考能力、创新意识, 让学生变高分低能为高分高能。尤其在物理学方面, 教师要让学生既接受先进的物理知识, 更要能通过实践活动研究出先进的物理成果。

参考文献

[1] .肖洁, 《如何确定物理研究性学习课题》,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2] .崔志兰, 《现代物理知识》,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生物学科素养 篇9

一、导语内联,激活想象

导入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积极的课堂导语能够巧妙地将学生引入一个特定的环境,勾起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探究积极性,激发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热情。对此,在备课时,要精心准备课堂导语,让学生在课堂开始部分就能爱上信息技术学科。例如,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信息世界”是整个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始,是整个初中学习的基础。因此,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习有个好的开始,在教学过程中对这部分知识的讲解要非常重视。备课时,可以精心准备一段导语内容,同时选择当前比较流行的娱乐节目《全员加速中》中的几个片段作为导语的辅助视频。在课堂上,伴随着视频的播放,教师进行讲解:“相信大家对这个娱乐节目很熟悉,这段视频之所以这么精彩,都是计算机的功劳。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这段视频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同学们想不想自己也制作一段视频呢?”有了这样的导入,学生的眼神中充满了兴趣,带着对知识的渴望与好奇,纷纷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通过导语引入的教学方式,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对信息技术内容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语是教学的开端,在课堂教学中,导语的应用范围正在逐渐扩大。导语的有效利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对课堂教学形式进行变化,增加课堂导入部分,会加大课堂的吸引力,能使信息技术课堂真正活跃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课堂外联,拓展视野

所谓课堂外联,就是在课堂讲解的过程中,针对讲解的内容,将课外的相关内容进行有效联系,从横向上拓展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在有效时间内接触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将所学知识进行横向延伸,通过这种方式让信息技术课堂内容更加丰富,气氛更加活跃。例如,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网站的发布与评价”这部分内容,学生很感兴趣。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在课程开始之前,部分学生就已对网站有了初步了解。在课堂上仅仅讲解网站的发布和评价,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会比较简单。为此,为了让学生能将这部分教学内容进行思路上的拓展,在课堂上,可以有针对性地将“恶意网站”“网站维护”“黑客入侵”等相关内容给学生进行简单的介绍,同时,让学生明确其中的原理。在课堂的结束环节,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介绍,让大家都说说自己的理解和相关的经验。用这种方式,使学生进行智慧上的碰撞,培养友情,增长学识,让学生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教学环节向外拓展,通过引导和启发,让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人,在拓展视野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能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增加自身自信心,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实践串联,强化操作

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内容,不仅需要学生进行理解,更需要学生的自主实践。在当前的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将每节的内容狭窄化,注重对教学目标的完成,而忽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对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为了能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教师可以将课内外教学内容进行相互链接,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例如,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三节“制作计算机动画”,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动画制作,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灵活地对计算机动画进行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链接课内外知识的方式,在网络上寻找此类讲解视频,链接同学们比较感兴趣的动画内容让学生自行选择,预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进行练习和巩固拓展。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在实践中将知识进行串联,强化了操作能力。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让学生不仅在课堂上接受知识教育,更能通过大量的其他辅助资源,拓展知识储备量,有效地与其他知识进行链接,综合发展和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四、结束语

信息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注重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激活想象思维,丰富学生的视野。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将知识进行拓展,注重导语内联,激活想象;课堂外联,丰富视野;实践串联,强化操作。要让学生带着兴趣去主动学习新知识,增加新的能力,成为一个全方位发展的高科技人才。

摘要: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要注重学科知识的多元拓展,使学生通过课前导语、课堂环节以及上机操作,锻炼动手能力,激活想象思维。文章从导语内联,激活想象;课堂外联,拓展视野;实践串联,强化操作等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素养,多元拓展,思维

参考文献

[1]潘玉霞,汪颖,张露丹.浅谈Web Quest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0).

[2]黄素萍.浅谈有效拓展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5(10).

[3]季茹.教育信息化课程改革之微课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04).

如何培养中专生的美术学科素养 篇10

一、简述素质教育中美术教师的教学义务与责任

在一个学科的素质教育中, 教师个人的素养高低直接决定了整个课程的教学质量高低。尤其是在艺术类的课程教学中, 美术教师的个人教学素质与学科素养对于学生个人的素养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美术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以前, 一定要先注意提升自身的素养, 这是教师的基本义务与责任。作为一个中专的美术教师, 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始做起:一方面教师在已有的美术知识水平基础上, 要不断去进修与学习新的艺术知识, 尤其是对于艺术理论的剖析要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并且学会运用新的教学理念与策略, 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加强教师自身的思想品德建设, 在对待学生上要一视同仁, 因材施教;在对待工作上, 要作风严谨、认真、负责。

二、提高学生的美术审美, 给予学生学习空间

在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的学习交流是单向的, 课堂常常是教师先画一幅画的样本, 再让学生根据教师所教授的一些学习技巧来进行临摹。这种沉闷、单调的教学模式可以说对于学生个人能力与素养的提升是起不到多大作用的, 因此, 教师要转换课堂的教学模式, 给予学生另外的学习空间, 让他们能够在这个空间中去主动地感悟、体会、欣赏美术学习中的作品, 从而产生自己的艺术触觉。这种方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懂得认知美、感悟美、创造美, 从而达到提高他们美术学科素养的基本目的。

例如,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可以开展丰富的讨论性学习, 让学生去比较不同的美术作品。并且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与判断, 让他们产生良好的领悟能力, 最后对于学生的感悟结果给予客观的评价, 认可他们的学习成果, 让学生收获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与满足感。比如, 我在对梵·高的《星空》这幅作品进行专门的讲解与评价时, 就在课堂上组织了一个小型的讨论会。学生从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者的心理状态以及个人经历, 来分析这幅作品集中体现了怎样的一个主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会限定学生的思维, 要他们去自由地想象, 只要能够找到一个合理的立意点, 都能拿来做一个表述。又如, 我就美术中现实主义这个专题, 让学生来比较不同时期画家的作品, 从而抓住这些作品与现实之间的联系点, 让他们将美术的源头又回归到生活。当然, 这种教学方式的运用, 必然会涉及一些其他领域的知识, 对于教师的美术综合素养有着较高的要求, 需要教师课外进行充足的备课。

三、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主创造力, 提高他们的绘画实践能力

在美术的学科素质教学中, 教师不能一味地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而是要给学生指明他们学习的方向, 让学生去主动地探索学习的内容, 以一个指路人的身份带领他们进入更深层次的艺术学习中去, 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有所受益。在美术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探索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 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 带领学生进入学习的进程中去, 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在美术教学中, 尽量不要用太高难度的技巧教学, 来开展教学活动, 而是要将这些技巧性的东西融入情境教学中, 来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

例如, 教师在教学水彩画时, 可以设定一定的文化情景, 来让学生从这个立意出发去理解美术中技巧的由来与运用。并且让学生了解到和美术有关的不同历史与文化, 培养他们对绘画艺术的热爱。

总之, 在美术的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想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可以先从改变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开始。学生在一个开放式的学习情境中, 更容易释放自己的学习天性, 发挥出自己学习的热情与能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 要多注入一些美术的历史与文化知识, 结合美术绘画技巧的讲解, 让他们的学习素养得到综合的提升。我相信将这些教学策略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来, 对于学生个人素养的发展一定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谢峰.如何在中专的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J].教育周刊, 2015 (8) .

生物学科素养 篇11

【关键词】语文学科素养 日常教学 渗透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150-01

一、语文学科素养概述

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习得语文素养的主渠道,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渐进地积累修养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既是语文课程的目标之一,也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这一理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及语文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产物。是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这一基本性质特点的具体体现。

在语文教育改革过程中,“语文课程目标”大约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强调打好基础,提出“双基”;70~80年代强调能力,提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90年代以后,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随着对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的认识,课程标准从学科素质和人文素质的统一、基本要求和个性发展的统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统一、认知与情感的统一、结论与过程的统一等新视角提出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全面深入地揭示了语文素养的丰富的内涵[2]。

二、语文学科素养在语文日常教学中的渗透培养策略

1.运用语文学科内容培养语文学科素养

从语文学科内容来看,从包容的内容的多方面性看,它是一个综合性学科。从语言形式看,有字、词、句、段篇;从语言的应用规律看,语文讲究修辞逻辑;从语言的运用过程看,有听、说、读、写。语文是作者心灵,语感对象化的一个整体性反映,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只有学生对课文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并被学生整体性占有,作者的语感、心灵才会不觉地被渗入到学生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积淀为语文素质、人文素质,最终形成自身的语文能力与修养[3]。文本是审美愉悦的最初源泉,语文教材选用的文章大多是内容与形式的完善统一,文体范式与人文意蕴是一种水乳交融的关系。

2.利用广博的语文知识培养语文学科素养

语文学科的知识范围广博,语文自然是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作者对生活的反映,是在微观上较为清晰地表现生活的。语文教学也同样只能建立在每个学生个体微观清晰的理解上,教师一家之言不能代替学生的观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讲多少,应突出哪些知识点,难以千篇一律地由教师来代替。由于教师所受的教育,生活阅历,审美爱好等千差万别,在理解能力与欣赏性上难以达到一致。但在现实中却是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参,统一的教法,统一的作业内容及统一的答案,把学生严格地限制在一定的框架和模式之中,很难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因此,要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自主性,使学生融于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及语言美于一体化的语文学习环境之中,让他们进行愉快地诵读、自由地讨论、优美地欣赏,使之陶冶情操,提升境界。

老师要对学生进行恰到好处的点拨和引导,更多地让学生放开手脚大胆地进行自主、探索性学习,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和想象,通过交流和合作共同寻找答案,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力,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教师只是适时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此教师要注意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要从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上进行扶持。素质教育要求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发展学生个性。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深入到学生实际,全面了解和发现学生的不同个性和不同要求。要对学生不同特点和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才能见效。语文学科作为一个最具有个性化的学科,每一篇课文作为感情智慧的凝结,在每一个读者头脑中都会留下不同的印象,每一个读者会有从中发现新的东西。因此,必须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使他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时产生兴趣。

3.运用开展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来培养语文学科素养

语文教学中要创设从事各种活动的大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达到心灵的净化,情感的升华,人格的完善。要让学生通过参与社会活动,走向社会大课堂。如春游,参与社会调查,教育调查,关心社会热点问题,与学生交友,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在无限宽广,美好的社会生活环境的大氛围中,使学生经受锻炼,培养各种能力、人文精神和思想道德修养等。因此,社会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具有良好的效果。在课内要鼓励学生产生质疑、提出提问、进行讨论,利用三分钟的小演讲、十分钟小辩论等活动,这样往往能使学生进行积极地思考,引起他们创造的活力。如笔者在教学中开展了经常性的十分钟的小辩论活动。每次指定一个小组,让学生自己确定主持人、辩题、正反方辩手,笔者只在辩论后略作评说。辩题大多涉及学生生活中的敏感话题,如“校园文明警示牌多好还是少好”,“当今社会是需要通才还是专才”,“成功主要是靠机遇还是靠能力”等。通过这些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同学们在唇枪舌剑中思维异常活跃,思维灵感得到了激发。这些活动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和喜爱,学生借助这个活动载体,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可见,语文教学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的大舞台上发展个性,健全人格,才能为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语文素养的培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非常重要,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以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结合高中语文的实际课堂教学,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通过运用语文学科内容、广博的语文知识和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管晓芳.人文素养的渗透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J].才智,2012,04:128-129.

[2]何妙婉.利用网络资源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J].教育导刊,2012,12:83-84.

生物学科素养 篇12

1. 对地理学科素养的认识

各个学科素养结合起来构成了我国基础教育素养, 这是我国基础教育对于学生培养的要求, 学科素养是学生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养成的针对学科的一种心理素质和思想意识, 是学生今后发展的基础, 针对地理学科而言, 是在地理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对学习地理知识掌握的一种方法, 这包括一定的地理意识, 使得学生在今后学习和生活中涉及地理知识时能够找到学习并掌握的方法, 这种地理学科素养是人在今后成长过程中所必备的素质, 只有这样, 才能不断完善自我, 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地理学科素养需要在具体的地理知识的学习中不断地积累而养成, 包括方法、技能、情感等, 在学习的过程中相互影响, 从而形成独特的地理学科素养。地理学科素养绝不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对地理基本书本知识的记忆、背诵或对地理考试试题的简单答复。

2. 培养地理学科素养的重要性

在知识社会的今天, 对于人才的要求变得不一样了, 教育要想适应发展趋势, 就必须对教育不断进行改革, 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新型人才, 学科素质是人才发展的基础, 只有在基础教育方面做好, 才能为今后人才培养做好准备。中学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掌握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意识, 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这使得学生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能够运用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去学习, 不断完善学生自身, 同样地理情感和学生今后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关系, 更加实际一点说也能够更好地适应高考, 在高考地理学科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3. 地理学科素养培养的具体实践

为了适应高考改革的发展趋势, 为了满足学生终身发展对整体素质提升需求的需要, 在实践教学中要逐渐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拓宽学生的培养途径, 这样才能适应高考改革背景下对学科素养的培养要求。

(1) 改变教学理念, 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 教师只是单纯地传授学生相应的地理知识, 不注重地理知识的应用和相应能力的培养, 我们要明确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 所以说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的应用。具体体现在教学中, 教师在进行相关知识的教授时, 要多举例子, 特别是要注重举生活中的例子, 让学生感受到事事有地理、时时有地理, 体会地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从而明确地理知识的重要性,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地理情感, 对地理学科素养的培养是很重要的。例如, 在进行地震知识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要对我国实际的案例进行分析, 同时教会学生一些必要的防震的生活技能, 让学生充分理解地震的来源等, 扩充学生的知识, 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2) 改变教学理念, 发挥科技的优势。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教、学生学, 这种教学模式效率低, 对于学生的思维也有一定的限制,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 多媒体技术已经应用到教学中, 所以就要对教学方式做出一定的转变, 结合多媒体的优势, 为学生创造一个视觉和听觉上的刺激, 使其感受地理学科的魅力,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媒体视频引导的方式, 先让学生对这一现象产生强烈的兴趣, 这样在相应的讲解过程中学生就能够更加专注, 取得的效果也会更好。同样拿地震教学举例子, 通过视频的播放, 为学生展示地震发生时的场景, 让学生感受到地震对生活的影响, 从而激起学生的兴趣, 甚至激发学生努力学好地理, 培养正确面对和预防地震的意识,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 结合视频文件, 模拟地震发生的情况, 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地震的形成以及其原理, 这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很重要。

(3) 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地理学科素养中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很重要的, 所以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发现问题”意识的培养, 这同样是高考改革的重点, 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可以采用学生提问老师解答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发现问题, 找到自己想学的或感兴趣的知识, 向老师提出学习要求;同时老师也可以采用问题连续问答的形式, 由浅入深, 让学生逐渐发现地理课堂学习的目标, 从而提升学生地理学科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发现问题的习惯。例如, 在例题讲解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先给出图片, 让学生设置问题, 找出这个图片中哪些是考点, 最后再将例题所问的问题给出答案, 对于问题的答案, 让学生先讨论, 对于错误的答案, 一步一步指引, 不要全盘否定, 要让学生自己找到问题所在。

在高考改革的背景下, 对于各个学科的要求也不断提升, 对地理学科教育教学而言, 教师必须深入挖掘高考改革的内涵, 要明确地理学科素养的重要性, 在实际的教学中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不断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 对于学生的各种能力的要求也在发生着变化, 高考是我国选拔人才的重要考试, 随着高考的改革, 对学生各个学科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不仅仅要求学生会考试, 更注重的是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本文主要对高考改革背景下, 地理学科素养的培养进行探讨, 以促进学生地理素养的提升。

上一篇:图形结构下一篇:女性话语权的建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