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实践

2024-09-20

主要实践(精选11篇)

主要实践 篇1

摘要:理论与实践存在辩证关系, 对任何事物都一样, 矛盾会影响理论的发展变化, 改变理论融入实践之后的思想价值。翻译不能借助片面观点来诠释主观内容, 应理性选择正确的语言形态和情感模式, 创建统一、和谐、具有整体意义和价值的翻译语言。以往, 翻译没有理论基础、标准、原则, 不同语言结构任意融合, 形成不恰当的语言整体, 这种语言形态是一种完全脱离实践的语言。基于此, 本文将结合翻译理论内容, 深度解析它与实践之间的主要关系和辩证关系。

关键词:翻译理论,实践,主要关系,论述

前言

语言是分层、分类的, 在翻译理论中, 抽象思想已无法满足翻译需求, 创建一种哲学语言体系。因此, 翻译理论应把握好与实践的关系, 以辩证思想为核心, 创建一个符合翻译语言需求的哲学思想。这个哲学思想可以将实践与翻译理论合二为一, 满足语言的沟通、精神需求。

一、翻译理论与实践发展现状

在全球经济的影响下, 翻译研究在我国全面开放, 无论是研究视野, 还是研究方法都不断扩张、丰富。在现代语言形态、思想、精神的正向引导下, 翻译研究逐渐涉足语言文化、思想等多个领域, 带来了很多新的研究成果, 其实践价值得到了显著提高。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翻译学家对理论、实践两方面的语言形态进行了非常深刻的研究, 做了精辟论述, 其中最著名的是曹明伦教授提出的翻译之道——理论与实践关系论, 该论述不仅阐明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 还从应用角度入手, 分析它们最本质的思想优势。

从霍姆斯的译学构想, 到曹明伦教授的关系论, 翻译理论与实践的主要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 传统以“翻译”为目的的语言探究行为, 逐渐转向以语言框架为核心, 增设文化、思想、情感内容的研究模式。由此可见, 语言翻译与实践既相互影响, 又自成体系, 可以在发展中呈现科学、合理的设计关系。在翻译理论的帮助下, 翻译实践效果越来越好, 在多种语言翻译实践活动中, 翻译习惯、翻译方式、翻译模型逐渐养成、形成。

二、翻译理论与实践的主要关系

受不同文化、思想、历史的影响, 各国的语言使用规则、规律都各不相同, 所以依照语言功能性设定的语言翻译模式, 可以有多种、多类型的翻译内容, 存在“佳译”、“直白翻译”、“简要翻译”等三种等级, 等级越低、翻译质量就越差, 其实践能力也越弱。

(一) 理论与实践的主导关系

以英文为例, 英译汉过程中, 翻译者经常会采用直白翻译的方法, 将英文词语翻译成直白的汉语, 如:Technically, any substance other than food that alters our bodily or mental functioning is a drug.翻译文:技术上, 除了食品之外, 能改变人们身体功能或精神功能的任何物质都是兴奋剂。以汉语思维去理解这个翻译句子, 显而易见, 它是不符合中国人的语言逻辑的。因此, 理论虽可以定位实践语言结构、翻译模式, 但是它不能够直接主导、全面控制语言逻辑思维的变化趋向, 引导语言在灵动的思想中正确组合、使用。从关系上看, 理论只能为实践提供较为科学、直观、简约的思维框架, 翻译者在实践中应自觉寻找恰当的翻译方式, 将语言的主观思想、客观情感、精神内容完整地诠释出来。理论与实践的主导关系是随着翻译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 二者在主次关系上不停转换、变化, 形成稳定的支撑平台, 为翻译语言创建良好的翻译环境。

(二) 理论与实践的错位关系

“心口不一”是语言常见的一种表达手法, 翻译理论对错位思想进行了完整诠释, 但是在翻译实践中, 翻译者经常会混淆部分理论内容, 无法灵活控制错位思想, 将其应用到翻译中。由此可见, “错位”是理论与实践矛盾关系的关键点, 是需要细心调和、沟通的重点。翻译者的自身素养不同, 他们对错位关系的把握能力也大不相同, 所以, 错位语言需经过翻译者才学、素养、能力修饰才能够完成的翻译任务。在实践中, 不仅要学会双向思维, 结合两国不同的文化特征和语言习惯, 充分理解错位语言的情感重心, 如果侧重于情感宣泄, 应突出语言间的情感冲突, 如侧重理性宣讲, 应突出语言间的逻辑关系, 疏导逻辑语言的“变向”组合。针对语言错位难题, 翻译者应根据不同词汇语义、含义效果, 避免错位关系干扰因素影响词汇翻译效果, 全面提高词汇功能价值。

(三) 语言词汇的影响关系

从理论、实践两个角度看词汇, 有时会出现两种词汇内容,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该现象也说明, 语言科学是允许思想自由发挥的, 并不是理性、偏激、过分严谨的学科。理论对词汇起到了鞭策作用, 将词汇妥善分类、精确翻译、合理设计, 实践对词汇起到了填充作用, 它可以丰富词汇的情感, 将文化、历史、情感抽象概念有机地与词汇融合到一起。除此之外, 理论与实践都可以暗示、改变词汇顺序和词意内容, 升华材料内容, 解释全新的翻译内容。词汇之间虽然表面上存在影响关系, 但是从根本上讲, 它们的影响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冲突, 也是翻译者选择的重点内容, 正确的选择会让词汇附加正确的思想和情感。理论对词汇的解释能力不强, 因此, 实践应承担一部分词汇解释责任, 丰富词汇含义。

三、翻译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对策分析

综合上文内容, 实践与理论对语言的影响力都很大, 理论作为主体框架、实践作为填充思想, 它们是灵与肉的写照。目前, 大多学者在翻译理论与实践解释上出现了很多理解问题, 很多原始的理论内容已无法适用于现今的语言翻译活动中。所以, 针对这个问题, 翻译研究应摆脱理论束缚, 重新捋顺翻译与实践内容, 拓展翻译语言的能力和方法, 具体改革方案如下:

(一) 创建双“主体”

理论与实践同等重要, 翻译研究应摒弃以理论为主, 实践为辅的传统思想, 创建双主体机制, 将理论框架合理地融入实践思想中。首先, 改变逻辑语言的地位惯性, 总结这类词汇的实践经验和词语的应用习惯, 如果短时间内, 这些词汇的语言环境不会改变, 则应将多余、丰富的实践思想填充进去, 方便翻译者随时选用, 合理选择;其次, 增强翻译言论的实践功能, 提高常见语言的翻译丰富度, 让理论知识与实践相互融合, 提升语言词汇的饱满度, 让翻译者能够在单一的词汇排列方式前, 有多种翻译选择;最后, 根据实践具体的指导内容, 创建“理论规律”, 在自由发挥的基础上, 寻根溯源, 让翻译语言在大方向上体现整体价值。综上分析, 在理论与实践双向主体的影响下, 翻译者需转变语言情景, 让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 创建共享语言资源共享平台, 烘托文本主体内涵。

(二) 重新定义“实践中的理论指导”

原则在现代语言翻译中是一种特殊的规则, 实践者将它称之为“教条”, 作为指导核心, 翻译理论的原则性很强, 任何翻译行为都需遵循原则, 在规范标准下, 翻译词语。由此可见, 理论指导应重新定义, 既表明语言在实践中的功能性, 又能突出语言的理论规范性。同时, 在选择翻译理论和分类词汇时, 翻译者也应优先考虑译文传播的调和能力, 如果翻译渠道闭塞, 实践价值意义不强, 也可以适当转变理论约束体制, 放宽翻译权利属性, 让其获得自由发挥空间。事实上, 翻译思考不完全凭借理论指导, 也需借鉴相应的实践指导, 无论是翻译理论, 还是实践, 翻译者都不能忽略它们的存在, 应在翻译中, 突显理论意志、实践思想, 使译文的功能性进一步增强。

(三) 定位译文功能价值

实践翻译活动在不同渠道传播, 其译文的功能需求也各不相同, 在这个背景下, 译文的控制标准可以根据原始文本的功能形态来确定, 如文本的社会背景、历史文化观念严重, 则应选用符合当时语言习惯、言论规范的词汇, 还原社会词汇, 突出社会本质内容。同时, 选用无意识形态的操控方法, 转变原始文件的文档属性, 利用译文特有的功能价值, 填充语言情感。在实践翻译活动时, 不要过分考虑文本的词汇能力, 要重点分析文本的权属种类, 本着理性的态度翻译官方、严谨、标准要求高的文本, 尽可能依照理论框架填充翻译语言。翻译者也应学会自我丰富, 提升自身翻译素养, 锻炼能够正确评价、估测译文功能价值的能力。在正常翻译环境下, 理论对文本的控制能力并不强, 所以翻译者应从实践入手, 从多角度分析文本潜在能力, 挖掘情感思想, 让文本的功能价值进一步提升。

结论

通过对上文翻译理论与实践主要关系内容进行系统分析可知, 理论与实践同等重要, 二者贯穿整个翻译过程。虽然大多数翻译者都能够清楚理解原文, 但是他们并不能丰富文本的思想情感。所以, 除文本翻译之外, 翻译者也应学会结合社会背景、主观思想、情感变化, 选择适当的艺术表现形态, 然后酌情采用符合目标语规范的词语或句子来传达原文的实质。总之, 翻译理论与实践之间是存在辩证关系的, 二者关系紧密, 在不同翻译文本中, 它们的实用性是根据具体情况拟定的。

参考文献

[1]曹明伦.从教学视角看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 11 (02) :111-118.

[2]黄中习.努力构建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和谐关系——《翻译之道:理论与实践》介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12 (10) :150-151.

[3]王金岳.当下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尴尬境地——不离不弃抑或分道扬镳[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 19 (02) :142-147.

主要实践 篇2

项 目 名 称:

团 队 名 称:

所 在 单 位:

团 队 成 员:

指 导 教 师:

领 队:

联 系 电 话:

成果报告 法学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调研 “橙果”团队 大连大学法学院 孙晓琳 陈潇 李金娜 曲欣欣 孙晓天 李奕璇 姜纪元 孙晓琳 二○一○年九月 *** 目 录

活动概况

一.活动开展时间

二.地点

三.参与人员

四.项目简介

五.实践地接收证明及评语

调研报告

一 摘要

二 关键词

三 正文

1.对法学专业本科阶段社会实践的理解 2.当前法学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 3.开展法学专业社会实践社会调研的目的 4.法学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利条件 5.暑期农村社会实践的收获与启迪 6.对加强和改进法学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建议 7.附录(1):问卷调查 8.附录(2):问卷统计

团队成员个人小节

活动照片

报销凭证

活动概况

法学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调查分析总结报告

— 暑期大学生“送法下乡暖民心,构建和谐新农村”社会实践活动 指导教师:姜纪元

摘要:法学本科教育主要是培养法律专业应用型人才,为法制

建设服务,因而对于我们法学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根本途径。它既能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那么我们大连地区高校法学专业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状况,实践能力又是怎样的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在大连地区选取了几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对其校的法学专业大学生的实践状况,心理态度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以我校法学专业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了暑期法学专业大学生“送法下乡暖民心,构建和谐新农村”的社会实践活动,受益匪浅。关注法学专业大学生的社会实践问题,培养法律专业应用型人才对法学教育的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实践 人生价值 综合能力 应用型人才

一、对法学专业本科阶段社会实践的理解

法学专业本科阶段的教育主要是培养法律专业应用型人才,为法制建设服务,因而对于我们法学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根本途径。它既能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实践教学作为一种以培养学生实践工作能力为主的教学方式,具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实践教学具有实践性。实践教学主要通过课堂外有计划,有组织的一系列实践活动来培养法学学科学生具体应用法律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实践教学具有教学性。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必然具有教学性。它虽然在课堂之外进行,却也必须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并且是在教师的精心安排和指导之下进行,是整个法律教育的一部分。第三,实践教学还具有参与性。实践教学是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参与下进行的,必须以学生亲身参与为主,以教师指导为辅,在实际的工作或者模拟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主动应用所学知识并结合自身能力解决问题。要像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那样,对学生实行“六大解放”:“解放他们的头脑让他们去想,解放他们的双手让他们去做,解放他们的眼睛让他们去看,解放他们的嘴让他们去说,解放他们的时间让他们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解放他们的空间让其自由发展。”

在我国传统的本科阶段的法学教育中,通常是以传授系统和科学的法律知识为目的。由于过于强调知识的灌输和纯理论的探讨,教学方法上注重书本和课堂理论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分析和处理实际法律案件和纠纷能力的培养。由于缺乏实际应用,法学知识变的生硬而抽象。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记,师生之间在课

堂上很难开展讨论任何形式的交流,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极大压制。实际应用的欠缺,也使得学生对其所学的知识得不到准确的认识和理解,知识难以牢固掌握。

综上,原有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法学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对于法律人才的需要,不利于具有创新和竞争能力的法律人才的涌现,而且法学教育的相对落后已直接影响到法律制度的正常运行和整个法制建设的进程。篇二:实践成果报告 it培训机构市场调查研究

编制单位:计算机wow团队

二零一二年九月 [提要] 今年暑假,华侨大学计算机学院wow团队留驻厦门,在硕翔、微思、捷盈等培训机构中进行实地调研,亲身的感受厦门it培训机构基本运作方式,并展开了“it培训机构市场调研,大学生的未来人生规划”等系列调查研究。十几载的学习,我们来到了大学,选择了计算机专业,慢慢的我们开始思考我们的人生,我们的未来,我们渴望得知我们同龄人的志向,我们渴望了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我们渴望找到我们未来的道路,借着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在深具经验的it培训机构的帮助下,和与我们一般年纪的同学进行接触了解,尤其是大

三、大四即将面临就业的学长学姐的接触让我们受益匪浅,当然微思、硕翔、捷盈的专业基础知识教育也让我们获益良多。对于在此次社会实践过程中给予我们众多帮助的人员及企业,我们真心的表示感谢。

一、实践调查的目的及背景

背景:

(一)伴随着中国it业的高速发展,中国的it培训机构也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各式各样的培训机构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纷纷涌现。随着it培训机构的快速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也相应的带来了一系列,诸如机构社会影响力不足,招收学员困难等诸多情况。

(二)当今时代,科技日新月异,这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机遇与挑战,而要把握好这次机会,仅仅依靠大学课堂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参加it机构组织的课外培训,成为不少人的选择。而如何it培训机构,如何选择培训课程,又再次的成为困扰当代大学生的一大问题。

目的:

深入调查厦门市高校大学生关于it培训的看法,以及其在it培训机构方面存在的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随机采访等形式了解当代大学生在it培训的了解情况,以及当代大学生认为是否有必要参加it培训方面等问题的看法。以此同时,进一

步的了解其在it培训机构方面的疑问与不解之处以及人生规划上的想法。

深入调查厦门市it培训机构的发展状况,及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通过实地走访,参观,深入的了解厦门培训机构的发展情况,如目前的规模、机构的发展方向、与其在发展过程中所遇见的诸多问题,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了解厦门培训机构大概情况,并对机构在发展过程中所遇见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二、实践的时间、地点、对象及范围

实践时间:2012年7月、8月

实践地点:厦门市微思网络、捷盈教育、硕翔等培训机构

时间对象及范围:it培训机构市场调研,大学生的未来人生规划,包括接受合作单位知识培训、企业领导人的专访、培训同学访谈等。

三、实践小组人员的组成捷盈小组:胡程凌

硕翔小组:洪忠福

微思小组:何鹏飞 张玉林 廖庆耀 张明焰 邱永火 钟积鹏 洪谌韬

四、实践调查方法

1.综合比较法

前期收集资料,进行文献调查。综合it培训机构的发展情况,剖析的发展理念、手段和目标,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进行研究,力求总结出当前it实地调研法it培训机构所面临的困境。

2.本研究小组将进行大量的实地调研和走访,对该地区的大学生,相关培训机构进行访谈调查,这有益于研究工作的开展,对大学生未来人生规划进行更进一步研究。

(1)采取问卷调查,获取相关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2)随机民意调查法,在大学生与相关机构的领导,导师,学员间随机进行访谈

3.统计、适当推理,科学分析得到的数据

统计暑期实践过程中,所收集的数据与材料,在已收集材料上,进行问题的总结、分析以及归纳。

(1)实地考察,访问法。

(2)查阅文献资料,网络收集资料法,通过网络收集资料进行分析。

五、实践的基本情况

作为华侨大学此次暑期社会实践的团队之一,我们计算机wow团队此次社会实践可谓是一波三折,现在回来起来确实是一个劲的感慨不断。我们小组的划分也便就是为应对培训机构实践调查日程安排在时间上的冲突,并在此为基础上修改了我们原本的活动计划,一切重新分工,各小组分别进行针对性的调查研究。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微思小组报告 7月6日,我们5人来到了微思学习ccna。当我进入教室时,新同学都已就坐,新面孔新气象,希望大伙互相学习帮助一起学好ccna。第一次见到老师时,我十分吃惊,因为老师也就年长我们几岁。虽然他已经考取了ccie证,但我对其教学水平仍持怀疑。上了课,我才发现并不能以年龄为教学水平高低的依据。当他讲述ccna历史和基础拓扑图时,同学们都聚精会神。

7月7日到12日,这时我们的学习已进入正轨。每天都有新知识需要消化,同时又需要花费时间去温习昨日的编程命令与理论知识。总之,每天都很匆忙但却很充实。尤其当你成功熟练地敲打出命令时,你会充满了成就感,也让我明白想要学好ccna只有不停地敲打命令直到熟能生巧为止。

捷盈小组报告

在这里学习让我深深体会到,学习要靠自己的努力,不管你以前有什么基础,只要你肯学,敢于专研,奋发图强,就可以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甚至可以。还有就是要有责任心,一个人如果没有这个,那么即使你的技术很好,人很聪明,别人也看不起你,在老师的辛勤教导下,我们学着知识,上课也很活跃,老师更是卖力,是老师感动了我,因为从他的眼中,我看到了什么是责任,因为我也从学

校老师看到过,我也从中深深体会到,老师的无私奉献的让我们成长得更好。

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要让学习更加地高效、更加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培养自学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工作中也要学习,因为时代是进步的,it更是高速发展的,只有走在时代的前端,我们才可以在人人茫海中得以冒尖。责任心也要培养,不要怕错误,关键是要错了过后要敢于承担,敢于面对,勇于改变,才能蜕变。

硕翔小组报告

在硕翔进行社会实践的日子,在一定的意义上我们更愿意称之为学习,我们在向讲师学习专业的基础知识,我们在向学长学姐学习人生的规划,我们在学习企业的工作人员的要求。一个月的时间,不算长,但是确对我们拥有着无以言语的重要作用。

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初步的完成了思科认证中ccna部分的知识学习,在整个的学习期间,硕翔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我们进行了有效的教学。当然虽然整个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我们在专业基础知识部分的缺失,也就是无计算机网络部分的基础知识(据学长介绍这门课程,我们将在大二下进行学习),所以在起初我们学习初显得比较吃力,但是我们的助教学长的耐心帮助我们慢慢的补上了我们缺乏的知识,我们终于没有让大部队给甩下太多。我们课余时间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硕翔的导师,了解了硕翔目前的规模,以及学员的就业情况。一般在下课回校的路上,我和廖庆耀都会邀请同校的学长一起回校,并在途中了解他们的人生规划。附课表一张: 篇三:暑期社会实践主要成果 暑期社会实践主要成果 我在酷暑中迎来了作为大学生的第一个暑假,当然,也是我第一次经历社会实践。对于一个大学生而言,敢于接受挑战是一种基本的素质。虽天气炎热,烈日当头,我毅然踏上了社会实践的道路。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暑假社会实践报告自从走进了大学,就业问题就似乎总是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成了说不完的话题。在现今社会,招聘会上的大字报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班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呢?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真正走入社会,能够适应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我走进了一家民营企业,开始了我这个假期的社会实践。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而且在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又加入了世贸,国内外经济日趋变化,每天都不断有新的东西涌现,在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的同时,也有了 更多的挑战,前天才刚学到的知识可能在今天就已经被淘汰掉了,中国的经济越和外面接轨,对于人才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

在实践的这段时间内,我帮忙接电话,复印资料,整理文件,开发票等,感受着工作的氛围,这些都是在学校里无法感受到的,而且很多时候,我不时要做一些工作以外的事情,有时要做一些清洁的工作,在学校里也许有老师分配说今天做些什么,明天做些什么,但在这里,不一定有人会告诉你这些,你必须自觉地去做,而且要尽自已的努力做到最好,一件工作的效率就会得到别人不同的评价。在学校,只有学习的氛围,毕竟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每一个学生都在为取得更高的成绩而努力。而这里是工作的场所,每个人都会为了获得更多的报酬而努力,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存在着竞争,在竞争中就要不断学习别人先进的地方,也要不断学习别人怎样做人,以提高自已的能力!记得老师曾经说过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的身份。而走进企业,接触各种各样的客户、同事、上司等等,关系复杂,但我得去面对我从未面对过的一切。在这次实践中,我感受很深的一点是,在学校,理论的学习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几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书本上没学到的,又可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一点都用不上的情况。或许工作中运用到的只是很简单的问题,只要套公式似的就能完成一项任务。有时候我会埋怨,实际操

作这么简单,但为什么书本上的知识让人学得这么吃力呢?这是社会与学校脱轨了吗?也许老师是正确的,虽然大学生生活不像踏入社会,但是总算是社会的一个部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有时也要感谢老师孜孜不倦地教导,有些问题有了有课堂上地认真消化,有平时作业作补充,我比一部人具有更高的起点,有了更多的知识层面去应付各种工作上的问题,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大学生,应该懂得与社会上各方面的人交往,处理社会上所发生的各方面的事情,这就意味着大学生要注意到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必不可少。拿到第一笔工资时,我并没有感到特别开心,只觉得全身心的累。不过我总算领悟到了打工的“真谛”:一要吃苦,二要脸皮厚。如果有人问我以后还愿不愿意接受这样的挑战,我会毫不犹豫地说:“of course” 在公司里,我也感受到了和平日里在学校不同的氛围在学校上课时都是老师在教授,学生听讲,理论部分占主体,而我自己对专业知识也能掌握,本以为到了企业实践应该能够应付得来,但是在企业里并没想象中如此容易。平时在学校,数字错了改一改就可以交上去了,但在公司里,数字绝对不可以出错,因为质量是企业的第一生命,质量不行,企业的生产就会跟不上,而效率也会随之降低,企业就会在竞争的浪潮中失败,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企业要时时保持着这种竞争状态,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因为这样,企业会对每一个在职的员工严格要求,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这种要求在学校的课堂上是学不到的,在学校里可能会解一道题,算出一个程式

就行了,但这里更需要的是与实际相结合,只有理论,没有实际操作,只是在纸上谈兵,是不可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的,所以一定要特别小心谨慎,而且一旦出错并不是像在学校里一样老师打个红叉,然后改过来就行了,在公司里出错是要负上责任的,这关乎公司的利益损失。

这次亲身体验让我有了深刻感触,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在今后我要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磨练自己的同时让自己认识的更多,使自己未踏入社会就已体会社会更多方面。篇四: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成果的体现形式与主要内容

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成果的体现形式与主要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一般是以主题(课题)形式开展的。一项完整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一般应包括活动选题、活动方案设计、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总结与交流评价等过程。因此,评价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或成果,应当既注重过程,又关注成果。其成果的体现形式与主要内容包括:

详细的活动方案:例如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人员及分工,活动过程、步骤、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预期活动成果及呈现方式,具备实施活动的有利条件——知识、经验、资源,等等。扎实的活动过程: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时,有系统完整的活动计划、活动准备、进度安排、组织方法、实施步骤和总结评价。

充足的原始材料:包括活动计划、活动记录(内容、时间、地点、参加人、参加人数)、照片、录像、新闻报道材料、实物等,以此体现活动的实践性和真实性。原始材料可制成ppt、电子相册、视频、展板等,或以实物展示。切实的实施成果: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应以研究报告(主要包括活动名称,活动选题,活动目的,活动人员及分工,活动时间,活动过程,活动的主要成果、收获或社会效益,活动展示评价,成果附件等)、调查报告(主要包括调查名称、调查目的、调查人员及分工、调查时间及地点、调查过程、调查结果及收获、调查意见或建议、调查成果展示评价等)、实验报告(主要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人员及分工、实验器材、实验时间及地点、实验假设、实验过程及现象、实验结果、实验成果展示评价等)、实物、照片、录像等,展现活动的过程、效果与成果。篇五:实践成果小结

实践成果小结

因为学校的要求,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我在超市做实习营业员。一天8个小时,作了三十天,虽然没有拿工资,但锻炼了自己,这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经验。

大学是一个小社会,步入大学就等于步入半个社会。我们不再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风吹雨打的花朵,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正确的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并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体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今后的工作中,是在过去社会实践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社会实践活动范围,挖掘实践活动培养人才的潜力,坚持社会实践与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相结合,为国家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出谋划策。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特点相结合,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为社会创造了新的财富。

作为大学生,我们要了解社会,深入基层,深刻地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学习三个代表,实践三个代表,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此次实践之行,是系科给了我学习实践的机会,是系科给了我们极大的支持和信任,我们作为国家的后继力量,只有懂得全面的发展自己,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去,才能对得起养育我们教育我们影响我们的祖国。

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基层、了解基层的机会。深入基层,同基层领导谈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我是一名大一学生,即将升入大二了,应该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使同学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尤其是我们学生,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往往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的不是很理想。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水平。通过实践,原来理论上模糊和印象不深的得到了巩固,原先理论上欠缺的在实践环节中得到补偿,加深了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消化“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在这三十天的实践活动中,汗水淋湿了我们的衣裤,泪水模糊了我们的眼睛。但我们选择了坚持。七月,我们走进火热社会,用汗和泪谱写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这是爱的奉献,这是我们的无悔选择。七月,我们撒播希望,同时拥抱丰收,就如新世纪的第一缕曙光,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曙光城也给社区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笔。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一直来深受学校的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活动一直被视为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寒假期间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实践也是大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更是大学生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一种良好形式。多年来,社会实践活动已在我校蔚然成风。

这个假期我没有选择自己所学的专业去实践,而是在一个认识的人开的超市去做实习营业员,过的十分充实。在此次实践过程中我学到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它让你开阔视野、了解社会、深入生活、回味无穷。社会实践作为广大青年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国情、服务大众的重要形式,对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这次假期实践我以“善用知识,增加社会经验,提高实践能力,丰富假期生活”为宗旨,利用假期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社会实践中检验自我。这次的社会实践收获不少。我认为以下四点是在实践中缺少的。一.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让我认识更多的人。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门技术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以前工作的机会不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与同事的沟通也同等重要。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更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地接受。

二.在社会中要有自信。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在多次的接触顾客中,我明白了自信的重要性。你没有社会工作经验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你的能力不比别人差。社会工作经验也是积累出来的,没有第一次又何来第二、第三次呢?有自信使你更有活力更有精神。

三.在社会中要克服自己胆怯的心态。开始放假的时候,知道要打假期工时,自己就害怕了。自己觉得困难挺多的,自己的社会经验缺乏,学历不足等种种原因使自己觉得很渺小,自己懦弱就这样表露出来。几次的尝试就是为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如大人所说的“在社会中你要学会厚脸皮,不怕别人的态度如何的恶劣,也要轻松应付,大胆与人对话,工作时间长了你自然就不怕了。”其实有谁一生下来就什么都会的,当你克服心理的障碍,那一切都变得容易解决了。战胜自我,只有征服自己才能征服世界。有勇气面对是关键,如某个名人所说:“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 四.工作中不断地丰富知识。知识犹如人体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

大学是一个教育我、培养我、磨练我的圣地,我为我能在此生活而倍感荣幸。社会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基地,能将学校学的知识联系于社会。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践自我的最好途径。亲身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增强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主要实践 篇3

【关键词】信息系统监理;实践难点;控制对策

前言

信息系统监理工作涉及的范围非常的广泛,对各种工程项目都可以实行监督管理,包括计算机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等。而具有信息系统监理资质的单位,首先要在政府工商的管理部门,其次要受到建设单位的委托,并依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信息系统监理合同进行监督管理。由于我国的信息系监理起步比较晚,在信息系统监理实践中还有一些难点需要去努力的克服。

一、信息系统监理实践中的主要难点

(一)信息系统监理工作存在局限性

从工程的设计阶段、实施阶段到最后的验收阶段,都需要信息系统监理实施全过程的监理,而且监理还包括每个阶段的各个方面,比如程序的设计、设备的采购以及安装、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控制、协调各工程人员等。然而在实际的信息系统监理实践中,监理人员的工作只局限于项目程序是否按照业主和集成商所签订的合同内的规定程序来进行,对于其他方面的监理工作并没有进行实质性的监理,比如设计方案是否具有可行性、软硬件设备的经济性、业主更改后的要求是否合理等方面。

(二)缺乏信息系统监理工作内容的执行性

信息系统监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很多方面,这些工作内容可将其概括为“四控、三管、一协调”,“四控”是指对工程的质量、进度、投资和变更进行控制,“三管”是指对工程的信息、合同和安全进行管理,“一协调”是指对相关人员的工作关系进行协调。但是在实际的信息系统监理实践中,有很多方面的工作监理人员无法完成,比如对预算中的投资概算进行审核、对验收阶段的决算进行审核等业务。

(三)工程缺乏统一的度量标准,质量控制难度大

对于信息系统监理项目的范围、内容和工程程序,信息产业部都已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关的完善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使得监理市场缺乏有效的指导,为监理工作的开展也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的发展速度比较快,监理单位在以前的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不能适应其发展,导致监理人员在工作时没有具体的技术标准和收费标准来遵循;二是在进行监理的过程中,系统所存在的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非常的隐蔽,导致监理人员不能及时的发现,从而造成不可预料的后果。

二、信息系统监理实践的控制对策

(一)在招标阶段,帮助业主完成招标工作

在我国,业主的招标工作全权委托给招标代理,对招投标工作的监督也是由财政部门或者审计部门来完成,在这种情况下,信息系统监理单位完全不能参与到招投标工作中,也就发挥不了监理作用。为了改善这种局面,监理单位要参与到招投标的工作中,帮助业主完成招标工作。在帮助业主的过程中,监理单位要避开对业主来说比较重要的信息或者文件,为业主提供技术咨询及建议,从而有效的解决业主和集成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另外,业主还要授予监理单位相应的权利,比如质量的评定权等,这样才能保证监理单位以公正的第三者的身份参与到整个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中,从而保证信息系统建设顺利的进行。

(二)在实施阶段,将合同管理作为核心工作

合同由业主和集成商共同签订,并对整个信息系统建设的进度和结果有着明确的规定。合同签订的过程需要双方经过反复的协商才能最终签订,这进行合同协商的过程中,监理单位首先要帮助业主确定选用的合同的范本,合同内容确定以后要帮助业主核对合同内容,确保合同中不会存在发生歧义或者纠纷的条款。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业主同样需要授予监理单位相应的权利,以便于监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够顺利的展开,并保证工作能够高效的完成。在整个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难保不会发生超出合同范围的、无法避免的风险问题,对于这类的风险问题,监理单位就要以第三方的身份,公正的评判应承担风险的责任方,并促使问题在业主和集成商的协商下解决。

(三)建立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

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中应包含明确的质量标准和完善的质量管理机制,质量标准是进行管理的基础,质量管理机制是进行管理的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在信息系统监理实践中保证整体工程的质量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全面的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就是PDCA循环方法,PDCA是指策划、执行、检查和改进,这个过程的循环能够保证质量管理有效的进行。对于每个阶段应该实施的具体的管理方法细则,监理工程师可根据具体的工程特点来制定,最终通过这个PDCA循环的方法来实现整个项目质量的提高。

三、结论

随着信息化在各行各业的发展和应用,过去的以产品技术为中心的理念正在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根据客户具体的需求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完善的服务是未来市场中主要的发展趋势。在信息系统监理实践中,虽然还存在着很多的难点和困难,但是通过对信息系统监理不断地实践,以及对过去经验的总结,我国一定会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信息系统监理制度,从而推動信息化监理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庄蓉茹.信息系统监理实践中的困难和解决对策[J].科技风,2010(17):60-62.

[2]管东升,吕小刚,赵云丰.基于能力成熟度的信息系统建立过程改进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1,21(01):137-139.

主要实践 篇4

一、公共服务外包的内涵特征

要探讨外包改革的实践与理论问题, 首先要搞清楚公共服务外包的概念内涵。就内涵而言, 公共服务外包的涵义十分丰富, 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全统一、能为各界普遍接受的看法。在理论上, 学者们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公共服务外包:一是从治理机制的视角来理解, 认为公共服务外包是政府从外部购买产品和服务的行为, 本质上是把竞争和其他私人部门制度安排引入公共服务部门, 形成一种公私混合的公共服务治理机制 (OECD, 1996) ;二是从政府转型的视角来理解, 认为公共服务外包是“引入私人承包商来提供公共服务”。在这种情况下, 政府仍保留资金提供者的身份, 但不再是服务的生产者和直接提供者, 本质上是对政府职能边界重新划分和角色重塑 (Young Chool Choi, 1999) ;三是从行为属性的视角来理解, 认为公共服务外包是以政府机关或部门作为发包方, 把有关事务性、技术性公共服务承包给有关市场主体 (社会组织主体) 的民事行为, 本质上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 (毛光烈, 2009;陈振明, 2006) 。

在实践上, 公共服务外包一般采取合同承包、特许经营、公私合作制等方式加以推进,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府部门内部的事务性服务外包, 如政府内部办公信息系统维护、后勤会务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等, 这类服务主要是公共部门为确保自身有效运转而产生的服务需求, 具有内部性、事务性的特点, 进行外包主要是为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和集中政府精力于核心业务;二是政府管理和服务中的技术性服务外包, 如规划编制、信息统计、专家咨询、课题调研等, 这类服务是公共部门为更好履行自身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责而产生的服务需求, 具有间接性、专业性的特点, 外包的动机除了节约成本以外, 还包括突破公共部门能力瓶颈制约, 提高专业化水平等;三是应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性服务外包, 如街道清洁、社区养老、公用事业、公共卫生、教育服务外包等, 这类服务直接涉及到一定范围内社会民众切身利益, 具有直接性、核心性和影响广泛性的特点。外包的目的在于缓解政府生产资源短缺压力, 提高政府服务绩效, 增强民众满意度。但由于对公共服务内涵的理解存在差异, 许多学者认为, 上述的事务性、技术性服务属于政府内部的辅助性服务, 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服务, 不应该包括在公共服务外包范围之内。因此, 对于公共服务外包实践, 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理解包括上述三种类型, 狭义的理解仅指最后一种。本文从广义的视角进行分析。

综上所述, 公共服务外包实质上是指政府通过行政方式筹集资源、作出决策、确定公共服务标准, 然后再以市场机制为杠杆, 通过招投标、合同承包、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调动私营部门、非赢利部门等参与, 在竞争中完成生产提供的新型公共服务供给方式。这一新型供给模式具有间接生产, 多中心治理, 政府与市场分工合作等特点。

二、我国公共服务外包改革的实践趋势

在我国, 公共服务外包制度于20世纪90年代被引入到行政体制改革实践, 由沿海地区地方政府在局部领域进行试验探索。随着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进程的深化, 公共服务外包越来越为各界熟知和接受, 目前我国的这一改革正呈现出纵深发展的趋势。

(一) 改革领域:日益趋近政府核心职能

我国的公共服务外包首先肇始于城市管理中的事务性服务, 深圳、上海等城市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率先在街区清洁、园林绿化、公用设施维护等距政府权力中心较远的领域开展购买服务。随后, 一些地方政府开始把政府自身内部的一些事务性服务, 如政府内部办公信息系统维护、后勤会务工作、人力资源管理等外包给企业或社会组织, 并逐渐在公共交通、自来水供应等公用事业领域试点探索外包改革。近年来, 我国的外包改革领域进一步扩展, 日渐趋近政府的核心职能。

一方面, 政府工作中的一些技术性、决策性服务, 如规划编制、信息统计、专家咨询、课题调研等越来越多地被外包;另一方面, 行政管理执法领域也开始探索试验外包改革, 出现了深圳西乡“综合执法管理”外包和湖南邵东“治安巡逻”外包等较为典型的外包改革项目。同时, 外包改革开始渗透到党务领域。为了破解任务繁重、人手不足的难题 (无锡新区管委会组织部仅11人, 却挂了12块牌子) , 苏南的无锡新区开始探索试验党务外包改革, 把党建研究、形象宣传、文体活动, 甚至是基层党组织组建, 都不同程度外包给企业、科研院所等机构。

(二) 改革动力:从自发到自觉

我国的外包改革主要由地方的党委和政府推动实施, 最初主要是一些基层党委、政府的职能部门为了破解工作难题在局部领域自发探索推进, 一些肩负繁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的基层政府, 由于自身财力、人力有限, 直办、包办公共服务很难实现, 被迫尝试“外包”破解难题。

随着外包改革领域的扩展和成效的显现, 近年来我国的公共服务外包呈现出自觉发展的态势, 专门推进外包改革机构、政策措施、工作平台不断涌现。2005年, 无锡市率先出台了《关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指导意见 (试行) 》;2006年, 国家财政部出台了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2008年上海浦东区政府、深圳宝安区政府, 2009年浙江省嘉兴市政府、宁波市政府, 2010年四川成都、深圳福田区、湖南长沙市, 也相继出台推进公共服务外包的政策或方案。

(三) 改革成效:有力提升了政府社会管理与服务水平

尽管关于公共服务外包制度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 但实践领域取得的成果表明, 这一改革是推进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抓手, 有力地提升了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一是少花钱、多办事, 提高了服务效率。实行外包后, 行政配置、人工成本低, 办事环节少, 政府提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成本明显减少, 但质量则有显著改善。

二是精机构、减人员, 加快了事业单位改革步伐。引入“整体外包”、“招投标”等市场化手段与机制后, 政府由“养人”变成了“养事”, 相关的事业单位改革步伐明显加快。比如, 深圳市在2007年对城市管理相关业务外包后, 针对市政公园管养方面的事业单位进行了改革, 成立了“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 取消按单位、按编制核拨经费的办法, 实行“以事定费”体制, 而且单位内部也建立起职位职级管理制度, 实行“级随岗走、薪随岗变”的市场化人员聘用、工资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三是引资本、添力量, 缓解了政府财政压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民众对公共服务需求快速增长, 通过购买服务, 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 有助于克服公共服务提供中的财政资金、专业技术力量不足,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三、公共服务外包瓶颈:四大难题亟需重点突破

(一) 疑惑:亟待破解“什么能买什么不能买”

深圳西乡、湖南邵东的“治安外包”之所以会引起争议, 一方面是人们担心治安外包会导致公权力滥用;另一方面是公共服务购买的范围缺乏制度上的厘清和规范。2003年, 《政府采购法》正式实施, 但在采购范围中, 对于“服务采购”的理解仅限于政府自身运作的后勤服务, 而范围更广泛、更重要的公共服务并没有被列入采购范围。这不仅使得一些地方政府深化外包改革缺乏准确、有效的政策依据, 也使得政府服务采购大多局限于公务车辆维修与保险、计算机通用软件、会议服务等少数领域, 导致服务采购比例偏低, 制约外包改革发展。目前, 更多的外包改革实践, 是一些肩负繁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的基层政府, 在财力、人力不足的条件下, 被“逼”出来的, 导致争议或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规范, 在所难免。

(二) 尴尬:亟待破解“畸形买方市场”

从理论上说, 公共服务市场主体比公共部门具有更强的成本意识、更严格的管理和更灵活的反应能力, 也就更能够促进竞争, 提高服务质量并降低成本。但现实中, 情况却并非如此。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就是公共服务市场发育困难, 市场主体没有完全形成。这个市场主体可以是非营利组织、营利组织、事业单位等。在一些公共服务购买比较成熟的国家, 主要是非营利组织, 因为其宗旨更适合从事公共服务的生产。而在我国却多是企业, 并且为数不多。例如人口超过1400万的广州, 公共服务购买洽谈会仅有34家社工服务机构出席;而人口不过700万的香港, 却有超过1万家民间组织, 承担了大量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功能。在市场主体不足的情况下, 政府的选择非常有限, 竞争难以充分开展, 公共服务外包后的服务数量和质量很难保障。

(三) 阻力:亟待破解“与既有利益格局冲突”

我国大部分公共服务过去都由政府部门或者事业单位垄断提供, 外包改革必然会引起既得利益者受损, 遭遇改革阻力。例如, 深圳西乡街道向物业公司购买服务, 委托它们代行城市管理职责之后, 公众和原有的管理服务机构———居委会接触的几率大大减少, 居委会可支配的资源和权力大大减少, 这引起了居委会工作人员的不满。在江西省乐安、兴国、宁都三县实施的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合作实施村级扶贫规划试点项目中, 也都因为分流了三县原有政府扶贫部门掌握的扶贫资金而受到了三县扶贫办的抵制。而随着外包改革范围的扩大和程度的深化, 类似的问题还会不断涌现, 新旧体制、利益格局的冲突势必会制约外包改革的深化。

(四) 瓶颈:亟待破解“技术与能力障碍”

公共服务外包涉及到政府理念和实际操作多方面的变化,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成功实施有赖于操作技术和参与主体能力作为保障。但作为一项制度创新, 目前我国还缺乏公共服务外包方面的深入实践和经验总结, 一些地方政府及其官员还面临着操作技术和实践能力的瓶颈。如, 2008年四川省武侯区在全省率先尝试向物业公司购买服务后, 当地一些官员表示, 由于没有受过相关的训练, 缺乏招投标、服务定价、合同管理、业绩监督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在履行相关服务外包决策规划、政策制定、改革组织、秩序监管职责时, 常常感觉到“力不从心”。比如, 因为缺乏相关法律知识, 在进行合同管理时, 面临很大的实现压力, 很担心合同中有“陷阱”。

四、推进公共服务外包实践的理性思考

公共服务外包改革, 既是一项观念和方法创新, 也是一项技术和制度创新, 要破解上述难题, 关键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 主体培育:形成多中心治理结构

为了实现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 必须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 不断培育发展壮大市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对于市场力量来说, 不仅应减少政府干预, 而且还应该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 逐步打破行政壁垒、垄断经营, 简化公共服务市场准入程序, 使市场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一定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实行公开发包、接包, 形成充分竞争打破独家垄断, 促进公平竞争。要真正做到不搞条条或块块保护主义, 地不分南北, 单位不分公私或事业企业, 隶属关系不分市内市外, 一视同仁, 实行公平的国民待遇;对于社会力量来说, 要大力发展非政府组织, 要从防范和限制向信任和扶持转变, 提高非政府组织的相对独立性和自主地位。

(二) 制度创新:建立科学规范的外包制度

一要建立公共服务外包业务品种、数量、质量的广泛社会调查、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的制度。作为政府或主管部门, 要主持并直接参与调研, 以便扮演好服务外包的代理商、组织者的角色。可以请有资质的社会统计调查机构按照规范科学的方式进行社会调查、社会问卷, 然后进行统计分析, 提供专题业务报告。同时还要建立民主听证、民主科学决策制度。

二要优化外包合同的监督与评估机制。政府应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 广泛收集承包方履行外包合同的相关信息, 进行系统的监督和实施宏观指导。为了确保承包方能持续提供高质量的外包服务, 并能发现相关问题、缺陷, 还要运用科学化的绩效评估指标对承包方的外包服务实行全面有效的绩效评估。

三要建立完善公共服务外包的合同制度。主要在承包商的承包方案、承包合同内容的确定上, 做到以下几个明确:一是明确承包项目经理;其次明确承包服务的数量、质量与报酬支付方式相挂钩的服务质量保证制度;三是建立公共服务外包听取服务对象意见的制度;四是建立根据规范的服务业绩、质量评价标准开展相对挂钩付费的激励机制;五是建立动态中止合同的制度。

四要建立标准化、科学的公共服务外包的评价考核制度和动态的激励机制。首先要研究制订公共服务外包的专项评价综合考核的评价标准。可以按照服务品种、服务数量, 尤其是质量的高低, 通过广泛征求意见来确定标准体系, 并每年予以改进完善。其次要建立政府主管部门主持, 专业社会统计评价机构负责评价, 服务对象民意问卷调查补充相结合的评价制度。三是要建立与公开综合评价相适应的激励机制。

(三) 腐败预防:引入正当法律程序

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 篇5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

1.计算机基础 2.指法练习、汉字录入 3.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XP

4.网络基础及Internet网知识

二.现代办公自动化认证专家:

1.Word 20042.Excel 20043.Powerpoint 2004

三.计算机英语课程

四.国家劳动部高新技术(OSTA)课程:

1.DOS操作系统2.计算机安装调试、维修维护

五.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课程

六.平面设计课程:

1.Photoshop7.02.Coreldraw11

七.网页动画设计课程

1.Dreamweaver2.Flash3.Fireworks.八.CAD制图

主要实践 篇6

2007年修订的韩国《终身教育法》第19条规定:国家成立全国终身教育振兴院,支持与终身教育推进相关的各项事务。根据此规定,全国终身教育振兴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Lifelong Education, NILE)于2008年成立,由原韩国自学学位考试院、学分银行中心(CBS)以及终身教育中心(NCLE)3个部门整合而成。NILE直接由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领导。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提出研究课题、给予财政支持、开展研究审查和监督,NILE则负责终身教育研究及体制运营管理,遵守终身教育法律,执行相关政策(见图1)。韩国的终身教育促进体制分为3个层级:国家级、省及直辖市级、市(县、区)级。NILE主要在国家层面推行、协调和落实终身教育的政策和战略。

二、财政状况

NILE主要有4个经费来源:一是由政府提供的资金;二是中央及地方政府委托项目的研究资金;三是NILE自身经营项目所得,主要来自学分银行运作及自学考试的报名费;四是其他(见表1)。

三、主要职能

NILE负责韩国终身教育体制的运营及管理,承担全国终身教育事业相关的调查研究、信息支持、政策拟定、项目开发、信息统计等工作,并对终身教育的结果进行评估、认证。具体活动包括:决策咨询,起草国家终身教育总体规划;开发各类终身教育项目;向政府部门游说;参与公开决策听证;遴选终身教育机构,并向其提供经费;培训终身教育专业人员;提供咨询服务,为地方终身教育机构提供支持;建立终身教育组织的网络;实施评估和终身教育方面的调查工作;维护终身教育信息系统;建立学分银行、自学学士学位和终身学习认证系统。

四、研究项目

近些年,NILE每年都会主办各种高级别的国际终身教育方面的学术会议。这些会议的主题可以反映出NILE所关注的终身教育议题的变化,也可以折射出国际终身教育政策的走势(见表2)。

五、实践项目

NILE自成立以来,除了开展理论研究,还通过以下几类实践活动,推进韩国终身教育事业的发展。深度参与、积极推动终身教育政策的实践,是NILE有别于其他同类政策研究机构最显著的特征。

第一,持续推行上世纪90年代建立起来的学分银行制度、自学本科项目,为更好满足大众的终身学习需求搭建平台。

第二,建立广泛的合作网络。NILE的研究和实践工作离不开其广泛的合作网络,与其合作的机构包括韩国国家开放大学、韩国广播公司(KBS)、首尔国立教育大学、韩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韩国全国委员会等,以及澳大利亚成人学习协会(Adult Learning Australia)、越南教育科学研究院(Vietnam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Sciences)、丹麦奥胡斯大学(Aarhus University)的丹麦教育学院等国外机构。

第三,针对不同人群和教育目标,NILE与多个部门共同开发了六大教育项目,包括基础扫盲教育、学位教育、文化艺术教育、公民与志愿者教育、职业教育、人文教育。例如,目前韩国尚有260万名19岁以上的成年人不能正常阅读或理解韩语,NILE致力于为文盲和移民人群提供再教育项目。

第四,实施针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终身教育希望工程”项目(Hope Lifelong Education Project)。

第五,开展终身教育城市项目评选。截至2014年3月,韩国227个地区政府中已有118座城市参与了此项目。

第六,为地方终身教育中心的建立和发展提供经费、信息与咨询服务。

第七,建立统一的学分账户。全体国民在不同场合的学习经历(包括博物馆、图书馆、学校附属教育机构、远程教育机构、职业培训中心等),都可以在他们的在线学习账户上累积,以备未来就业或聘任之用。

第八,除了学分银行、自学学位项目,NILE还与教育科学技术部联合,在全国25所高校建立了终身教育中心,针对在职工人提高职业技能、中年人群取得本科学历或投身创业而设计各类成人教育课程。

第九,建立全国家长教育中心,出台家长教育的相关政策,根据家长需求提供教育服务。

第十,促进终身教育文化的传播。每年选择一个终身学习型城市,向其颁发终身学习奖项,举办国家“终身学习博览会”(Lifelong Learning Expo)(2012年之前,韩国连续举办了十届“终身学习节”;2012年后,为了扩大规模和影响力,此活动改名为“终身学习博览会”),意在弘扬终身学习文化。

六、建立终身学习的支持系统

第一,学分银行系统。该系统是一个独立、开放的终身学习系统,承认学习者的多样化学习经历,确保他们在正式教育系统内外都可获得学分,并可能获得初级大学的同等学位。

第二,自学教育学位考试。这是一套帮助自学者获得学士学位的系统。通过这些考试,自学者可以获得由教育科学技术部颁发的学士学位。

第三,终身学习认证系统。该体统保障每一个个体都可以在自己的在线账户上积累学习经验和成果,以此获得学位、认证、证书和工作许可。

第四,培训与管理终身教育从业人员。NILE通过培养拥有专业知识、信息和技能的终身教育专业人员,提高终身学习项目的质量,支持当地终身教育机构的发展。

邓小平实践生成观的主要内容 篇7

马克思说过,所有理论导致的神秘东西都能在实践及实践理解中的得到合理解决。这种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辩证法的根本特征。一直以来,邓小平都坚持“按辩证法做事”,其是邓小平最重要的方法论原则。邓小平思想最核心的观点就是实践,实践生成观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研究本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初,邓小平的实践生成观是重要的精神动力,其也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

邓小平实践生成观是一种应用于实践的辩证法,其实质是经济落后国家怎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辩证法。邓小平的辩证法是合理形态辩证法,其强调实事求是,认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从根本上恢复辩证法的合理形态是邓小平实践辩证法的首要任务。邓小平同志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中的重要成员和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的实践生成观是在继承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创而未能完成的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贯穿于邓小平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体现在邓小平理论的各个方面。它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的基本精神,反映了时代的要求,成为了时代精神的精华。

1 和平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早在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就指出当今世界的两大问题是和平与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中,对中国的国情进行了科学的分析,邓小平所提出的和平、发展问题正是其对当前世界格局的正确把控,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依据。以唯物辩证法中的内外因、整体-部分观点来看待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可以发现作为人类文明发展重要部分的现代化建设,其建设速度、进度不仅是国家内部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同时也是与其他国家、民族相互交往的基本条件。邓小平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应当置于人类文明进步的大环境中,来考察其可能性与必要性,要积极借鉴一切可借鉴的文明成果。社会主义作为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应当有着更高、更广阔的境界与胸怀,要多吸收其他民族与国家的思想精髓,赋予现代化建设国际化特点,以利于提高社会主义发展竞争力。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辩证法

目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且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也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是邓小平实践辩证法产生的现实依据。大力发展经济是我国当前的主要任务,其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具体国情,在初级阶段,对于社会主义一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设想、社会主义实践,都具有中国特色。邓小平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的历史条件、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实践生成观,其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具体表现。实践生成观包含个性-共性辨证思想,体现的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唯物主义精神。

3 社会主义本质内在逻辑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概括性总结了社会主义本质在于解放、发展生产力与消除两极分化、消灭剥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段总结是一个严密而完整的体系,邓小平认为在当前的社会主义条件下,只发展生产力是不完善的,不仅要发展生产力,更要解放生产力,这二者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消除两极分化、消灭剥削是当时社会制度改革的根本诉求,而达到共同富裕则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不仅强调发展生产力的意义,更突出了发展生产力的目的,该理论要从解放生产力、生产关系中来达到共同富裕目标,三方面密切配合,才能在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体现。邓小平认为中国要走社会主义道路,就应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他不仅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共同富裕,也指出需要逐步实现这一目标,这是符合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及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

4 市场经济辩证法观

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指出可以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实行市场经济,之后的十四大就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预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迈出了全新的一步,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又完成了一次伟大的革命,这一次革命将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及改革开发产生深远影响。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市场经济都被视作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形式,其强调私有财产制与市场经济职能的相关性,绝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其与社会主义是相互对立的,所以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国家不适宜发展市场经济。邓小平却突破了这一传统思维的约束,引入了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体制,要以公有制为主体,采取多种所有制并存方式发展经济,改革国有企业经营模式,政企分开,责权分明,以实现企业的制度化、科学化管理。

5 改革、发展、稳定辨证关系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改革开放时期,我党提出了促进发展、深化改革、抓住机遇、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根本性问题就是改革、发展、稳定。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发展唯一的出路,发展是中国的希望,稳定是中国发展的坚强后盾。他认为只有坚持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经济,将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放在第一位,中国才能有所出路。改革是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强劲推力,改革能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改革也能改变社会及经济发展方向,解放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稳定是一个国家民主法制、政治文明、综合实力水平的具体体现,提高综合国力,提高社会民族法制水平是实现稳定的根本途径。

纵观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特殊的党情、国情和世情,都是采用运动这种方式来建党,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与深刻的教训。新的历史时期,我党顺应时代发展特征,强调了制度建设在党的纯洁性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制度是一种外在的客观约束力量,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者个人的爱憎好恶而改变。制度一旦形成,就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与稳定性。新时期,要完善制度建设,关键要进行制度改革与制度创新,最终落实权力监督与权利保障。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造福百姓,用得不好则会危害他人、损伤自己。必须把权力关进笼子,接受他人监督。为此,国家应不断完善监督制度,充分利用互联网、微博、微信、微视等新兴科技手段以及创新来信、来函和接待来访等传统监督手段等方式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坚决贯彻落实巡视组调查制度、领导干部财产公开制度、领导干部责任终身制等制度。同时,深化党内监督,严格遵守“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权利保障与权力监督必须同时展开,两者是相辅相成、紧密相连的。权利得到有效保障可以更好地进行权力的监督,权力得到监督又能促进权利进一步得到保障。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民主制度是权利得到保障的前提。因此,必须切实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党委员会制等多种制度,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上,做到党务公开,让广大党员有知情权、参与权与决策权。总体而言,新时期可以通过完善制度建设,让党的思想纯洁性建设得到制度的保障。

6 结语

邓小平的实践生成观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中国梦”等,无一不是在邓小平实践生成观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占据重要的历史地位。

参考文献

[1]江云岷.论邓小平理论创新的实践反思思维[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11(5):82-85.

[2]贺新元.邓小平发展思想论纲[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10):12-20.

[3]金民卿.邓小平科学发展思想的深刻内涵及当代启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10):5-11.

[4]包心鉴.近十年来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研究述评[J].江淮论坛,2014(2):56-62.

主要实践 篇8

关键词:实践,现状,提素

哈尔滨车务段紧密联系职工素质的实际状况, 开展了大规模的职工培训工作。虽然说取得了一些效果, 但从职工素质上暴露出的问题, 感到职工素质与现实安全的要求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必须采取坚决有效措施, 全面、快速提升职工素质。

1 提高职工素质的实践

一直以来哈车坚持和路局培训要求相同步的原则, 坚持紧贴运输生产实际的原则, 坚持培养综合型人才的原则, 做到量体裁衣, 因人施教, 对不同班次、不同职工层次, 设置不同的培训内容, 增强了职工培训的针对性, 职工的整体素质有了一定提高。

2 职工素质现状

我们在提高职工素质上取得了一定效果, 但职工素质与新体制下安全工作的要求, 还有许多不适应的问题。职工素质不适应地理位置、设备设施的需要, 满足不了新设备、新设施更新的要求, 极大的滞约着企业的安全发展。

3 快速提高职工素质措施

全面、快速提高行车主要工种职工素质, 必须要结合人员素质、设备设施、作业特点、地理位置等因素, 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 培养职工学习兴趣, 使职工在指导中研讨, 在研讨中解疑, 在解疑中学习, 在学习中“提素”。

3.1 运用细分跟踪法, 严把五个关口, 解决日常培训不真实的问题

3.1.1 严把培训计划关。

分车务段和车站两个层面细分培训计划。车务段每月制定和下达的培训计划, 要针对每部线和车站的作业特点、阶段性工作以及当前重点工作进行敲定。车站根据车务段下达的日常培训计划, 进行细化, 分职名制定日历培训计划, 量体裁衣, 有侧重地进行培训。

3.1.2 严把班前试问关。

制定统一规范的班前试问管理办法, 每日根据实际作业情况, 有针对性地对职工进行班前提问, 起到提醒、提示、提高的目的。

3.1.3 严把跟踪回访关。

对分层培训计划的落实情况、班前试问制度的执行情况、职工培训管理情况, 采取随机抽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 现场试问与组织考试相结合等方式, 跟踪日常职工培训制度落实情况。

3.1.4 严把日常调考关。

为了检验职工日常培训学习的效果, 实行定期集中考核制度, 年内所有的职工考核一次。对考试不合格者进行补培, 直至合格为止。

3.1.5 严把集中培训关。

实行区域性集中培训, 分线别成立培训基地, 在培训组织上各站职工就近到所在基地参加培训, 安装远程视频监控系统, 检查集中培训质量。

3.2 运用岗位结合法, 突出五个关键, 解决重点培训不突出的问题

3.2.1 突出动车组运行。

制定动车组运行培训保障制度, 利用每日一题, 每日一问, 每旬考核, 每月大考, 定期演练, 季度研讨等方式进行强化式培训。

3.2.2 突出调车作业。

坚持从调车作业计划编制源头展开培训, 对调车作业计划不定期审阅和检查调车作业计划编制质量, 进行分析讲评, 讲解存在的问题, 注意事项, 不断提高调车作业计划编制质量。针对调车作业联控办法, 对自控、互控、联控措施和联控用语进行全员全过程地培训, 确保调车作业相互监督提示到位。

3.2.3 突出长大重载。

抓住长大重载列车开行过程中到发线、列车有效长、线路坡度、抢钩作业等关键, 分站别进行培训, 日常通过随机抽查的方式检验车站值班员对到发线有效长、牵引重量等掌握情况。并强化对热轴甩车, 机外停车, 转线等应急处理的培训。

3.2.4 突出非正常。

针对非正常接发列车应急处理问题, 对各种故障情况制定应急预案。为了提高实作技能, 一方面由车站联系电务部门, 利用天窗时间进行现场演练。另一方面车务段每月集中组织一次非正常列发列车模拟演练, 检验职工对应急问题处理熟练掌握程度, 当场进行点评, 在讲评中学习, 在讲评中提高。

3.2.5 突出特货运输。

结合装运超限货物的实际, 每次装运前组织装载加固专题培训, 对途经的径路进行明示化, 实行干部上岗监控“三核对”制度。

3.3 运用超前预防法, 盯住六个时候, 解决特殊培训不到位的问题

3.3.1 盯住调图。

针对多方向接发列车在新图实施期间最容易发生错办、误办问题, 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专题培训, 明确车次、占用股道、方向等变化情况, 防患未然。

3.3.2 盯住规章变化。对每次规章变化情况做出摘录对照表, 并组织相关人员集中培训, 加深对变化内容的学习掌握。

3.3.3 盯住施工前。

每次施工作业前, 车务段指派专业人员深入到现场, 结合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 再次对方案核对、施工登记、命令核对、行车办法、凭证交接、开通试验等各个环节进行培训, 现场解答职工提出的各种疑问, 事先提醒职工作业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应对措施, 起到先知先觉、事先预防的目的。

3.3.4 盯住三新人员。

对“三新”人员实行包保教学, 与干部结成包保对子, 包教、包学、包保干部联挂包保责任。车站、车务段跟踪考核, 确保三新人员对本岗位的业务知识熟练掌握。

3.3.5 盯住季节变化。针对不同季节的安全特点, 组织超前培训, 使职工在实际作业中能够从容应对。

3.3.6 盯住新技术、新设备。

专业技术人员实施背包培训, 深入车站结合技术设备情况, 现场对职工教学, 以便熟练掌握新技术、新设备相关知识, 解答疑惑。

3.4 运用考核激励法, 实施七个从严, 解决职工自学不主动的问题

3.4.1 实施素质等级工资制上从严。

实施素质等级工资制, 将职工考试成绩纳入月度工资考核中, 职工素质不同, 待遇不同, 素质高享受高等岗薪工资。待遇上的充分体现, 调动了职工自觉学习业务的积极性。

3.4.2 强化分工包保考核上从严。

对培训专业人员实施按线分工包保负责制, 全面负责所包线车站的培训整体工作的推进, 将所包保车站的职教管理、日常培训、职工素质等情况, 全部与包保干部进行联责, 纳入考核之中, 促进干部自觉发挥作用。

3.4.3 强化培训质量考核上从严。将培训质量纳入对执行层考核, 追究一把手在对职工业务素质提高上的管理责任。

3.4.4 强化兼职教师考核上从严。对兼职教师实施激励考核, 对日常检查存在问题联责, 对月度整体工作实行津贴联责。

3.4.5 强化技术比武考核上从严。

加大对技术能手的奖励力度, 并在提职、晋工人技师等方面优先考虑, 调动职工赶超技术尖子的积极性。

3.4.6 强化工人技师考核上从严。

对参考技师, 车站推荐, 由专业业务科室综合考核, 推选真正具备专业技术业务素质, 综合管理能力强的人员参加报考。已聘技师实行年度整体考评, 对业务素质下降, 未起到表率作用的人员解聘。

主要实践 篇9

国内外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重点对生态补偿的涵义进行了探讨, Cuperus等对生态补偿有一个比较典型的定义为:“对在发展中对生态功能和质量所造成损害的一种补助, 这些补偿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受损地区的环境质量或者用于创建新的具有相似生态功能和环境质量的区域”。任勇等认为, 生态补偿机制是为改善、维护和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调整相关利益者因保护或破坏生态环境活动产生的环境利益及其经济利益分配关系, 以内化相关活动产生的外部成本为原则的一种具有经济激励特征的制度。

综合国内外学者们的观点, 生态补偿是以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 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 以经济手段来调整相关者利益关系, 充分运用政府和市场手段, 调节生态保护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关系的公共制度。

二、我国生态补偿实践及存在问题

早在1983年, 针对采矿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和破坏, 云南省以昆阳磷矿为试点, 每吨矿石征0.3元, 用于采矿区植被恢复, 这可视为我国探索生态补偿政策的开始;随着流域补偿问题研究的深入, 针对特定流域生态补偿问题的研究开始不断出现, 如秦丽杰等对松辽流域水资源区域补偿对策的研究等。

1998年修改的森林法提出, “国家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 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森林资源、林木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为保证退耕还林工作顺利推进, 2002年国务院出台了《退耕还林条例》, 对退耕还林的资金和粮食补助等作了明确规定。2008年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 对水环境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作出明确规定:“国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 建立健全对位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区域和江河、湖泊、水库上游地区的水环境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浙江省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 是省级层面比较系统开展生态补偿实践的突出事例。近年来, 中国先后启动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西南溶岩地区石漠化治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甘肃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等具有一定的生态补偿性质的重大生态建设工程, 总投资达7000多亿元。同时还开展了大规模的水污染治理工作, 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累计安排用于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和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投入的资金有2000多亿元。

从我国近年来生态补偿的案例来看, 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存在法律法规过于分散, 缺乏系统性、理论性, 各地各自为政, 在全国范围内没有形成统一的关于补偿资金来源、补偿范围、具体补偿程序等制度。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1、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统一的有关生态环境补偿的法律, 有关生态环境补偿的规定主要散见于有关自然资源及环境保护的法律、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中。一些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类型在补偿过程中无法可依、无章可循, 缺少补偿依据, 补偿标准不明, 补偿对象模糊, 使得生态补偿难以合理有效的进行。2、政府是生态补偿机制的管理者。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由于长期偏重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 我国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末启动了以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为代表的一系列大型生态建设工程, 其涉及区域之广, 政府投入力度之大史无前例, 影响深远, 与之相应的补偿措施将我国的生态补偿由初步探索推向了试点实施阶段。但是由于政府的局限性, 其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 政府经验的不足造成了大量的决策失误。3、目前我国已实施的生态补偿主要局限于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矿区植被恢复等内容, 而且只在部分区域进行。一些提供了大量生态服务产品的地区还没有得到有效补偿。同时一些廉价或免费使用生态服务、破坏生态环境的地区或企业也没有对生态服务提供者和承担生态破坏后果的主体进行补偿。

三、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应对策略

1、加快生态补偿立法, 为生态补偿提供法律保障

生态补偿在我国作为一项新生制度, 迫切需要专门立法来确定它在法律中的地位, 以指导和调整广大社会主体的行为。加快生态补偿制度的立法不仅能够保护受到破环的自然资源环境, 补偿生态环境受到的损失, 还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实现社会公平。

在立法过程中, 最重要的是确立一个有效的诉讼模式, 因为生态环境案例不同于民法、刑法和行政法的案例都有明确的利益主体。生态环境问题是有着公共产品性质的问题, 如果不能解决好诉讼主体问题, 那么立法也将会是一句空谈, 鉴于中国老百姓“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的普遍心态, 将受害者本人作为诉讼原告, 显然不合适。那么这个责任就落在政府机构的头上, 合适的政府机构有环保局和检察院, 环保局作为执法机构, 而同时让其作为诉讼主体, 容易造成权钱交易滋生腐败, 也不利于诉讼地位的平等, 将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综上, 检察院作为司法监督机构, 以及其在刑法中的地位, 其作为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是再合适不过了, 让检察院作为起诉主体, 能够切实有效的实现生态补偿机制。

2、加强政府的领导协调作用

加强政府规划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完善政府规划, 采取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层面上进行一系列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的制度安排、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 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达到和谐。政府是生态补偿机制的决策者、领导者和激励者, 政府能否发挥好自己的作用直接决定着生态补偿机制能付充分有效的贯彻。加强政府的领导协调作用通过政府引导, 如财政补贴、贴息、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 吸引市场资金进入生态补偿领域, 同时推动和支持绿色环保产业的发展。

3、扩大补偿范围

首先应对全国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 生态问题紧迫的重要生态功能区、矿产资源开发区进行优先补偿, 以政府直接补偿为主。将流域、城市饮用水源地列为重点补偿项目, 在完善了优先补偿区域的基础上进行补偿。如果建立了重要生态功能区和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 流域补偿的问题也就得到了较大程度的解决。总之, 扩大生态补偿范围, 对一切有可能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 都要进行专项评估, 都要把它纳入生态补偿机制中来。近期,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杜鹰指出, 目前我国生态补偿机制还存在着补偿范围不明确、补偿标准不科学、补偿模式比较单一、资金来源缺乏、政策法规体系建设滞后等问题。我国将加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立法建设, 扩充生态补偿范围。

参考文献

[1]车环平.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主要实践 篇10

1 主要示范配套技术

(1) 机械化育苗技术。采用半自动精量育苗或流水线机械化育苗, 实现机械化精量播种育苗。

(2) 机械化播栽技术。育苗后使用移栽机移栽或使用田间自走式播种机精量直播。

(3) 水肥一体灌溉技术。喷滴灌系统和施肥系统共同建设, 利用泵房的电机实现节水灌溉及液肥或固肥的施用, 使用自走式撒肥机撒施基肥。

2 实施地点及规模

实施地点:常熟市碧溪新区新闸村和横塘村。新闸村蔬菜基地总面积100 hm2, 其中钢架大棚40 hm2, 核心区20 hm2均为钢架大棚, 配有大棚王、微耕机、田间育苗播种机、喷滴灌设施等;横塘村蔬菜基地总面积133.33 hm2, 其中钢架大棚26.67 hm2, 核心区面积20 hm2, 配有保鲜库、大中拖、蔬菜移栽机、水肥一体灌溉设施等。

3 项目实施成效

(1) 项目带动基地建设效果明显。项目示范点己挂牌成为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的“蔬菜机械化生产技术装备试验示范基地”, 常州智能农业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省农机具开发应用中心的“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技术联合试验示范基地”, 常熟市农委的“常熟市农机化科技示范基地”“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试验示范基地”, 常熟市人民政府的“江苏常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碧溪出口蔬菜产业基地”。

(2) 项目示范点设施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按照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依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 (农办机[2012]47号) , 项目示范点在项目实施前的机械化水平为39%, 在项目实施末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为60.33%, 增加21.33个百分点, 提升效果明显。详见表1、表2。

(3) 带动了全市设施农机的快速发展。项目实施以来, 常熟市新推广了63台 (套) 田园管理机, 其中4台璟田田园管理机都配套了开沟机、起垄机、覆膜机, 多样的配套农具扩展了田园管理机的作业范围;同时, 还引进了50多台日本进口步行式撒肥机, 并在张家港及太仓市推广26台。

(4) 效益分析。与人工作业相比较, 使用机械化作业省工、节本、增产。以核心区40 hm2测算:

机械化作业每茬可节省用工支出32 500元, 按照一年三茬计算, 可节省支出97 500元, 折合每公顷节本2437.5元;

机械化种植带来的增产增效约为24 000元/hm2, 可增加收益960 000元。

两项合计每年约可增加效益105.75万元。按照辐射区233.33 hm2计算, 每年可增加收益616.87万元。

4 项目实施体会

该项目的实施产生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促进了项目实施区设施机械化作业水平进一步提高, 设施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但是, 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 部分作业环节缺乏机械特别是性能可靠、高效的机械。建议农机部门加快设施农机具的引进及研发, 并快速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

(2) 高性能设施农机价格高, 一般用户难以接受。建议加大对高性能设施农机的补贴力度, 减少用户使用成本, 提高其购置高性能设施农机的积极性。

主要实践 篇11

本文第一部分以二氧化硫 (SO2) 和化学需氧量 (COD) 为例, 回顾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的实施概况及效果, 第二部分指出我国排污权交易试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部分提出了促进我国排污权交易的政策和建议。

1.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的实践

2008年7月, 国家环保部增设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司、环境监测司和宣传教育司3个内设机构, 着力解决目前最为紧迫的问题, 其中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司承担落实国家减排目标的责任。

近年来, 天津、江苏、浙江、上海、山西、河南、广西等省区市先后开展了排污权交易试点, 交易对象主要是二氧化硫排污权。其中:江苏太仓港环保发电有限公司和南京下关发电厂之间、天津大港发电厂和天津石化公司热电厂之间的SO2排污权交易较为成功。此外, 江苏、上海还开展了污水排污权交易试点。从试点情况来看, 效果比较令人满意, 并逐步摸索出一条可行之路, 对环境保护取到了巨大的作用。

1.1 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

2001年底, 南通天生港发电有限公司与南通另一家大型化工有限公司签署出售二氧化硫排污权协议。协议规定, 卖方将有偿转让1800吨二氧化硫的排污权, 供买方在今后6年内使用。在这次交易中, 二氧化硫排污权以年度为单位进行转让 (每年300吨) , 交易费用按年度结算, 合同期满, 排污权仍归卖方所有, 买方得到的是排污权的年度使用权。《合同》规定, 所谓二氧化硫排污权, “是指在污染物浓度达标排放的前提下, 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核定的该企业生产过程中所允许排放的二氧化硫总量指标”。此项交易首次确立并突出了排污权的概念。排污权交易不同于排污买卖, 它实际上是指双方实现了环境资源使用权的转让, 即在享受权利的同时, 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 具有非买断性;而排污指标的买卖仅仅指转让排污权限的大小, 属于“可交易的”排污许可证。《合同》还规定, 合同期内买方未使用完的排污权可以结转下一年度使用, 甚至可以有条件地出让给第三方使用。这是我国首例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

2002年5月, 国家环保总局召集山东、山西、江苏、上海等7个省市的环保及相关部门主管人员, 在北京研讨和部署进行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的具体步骤和实施方案, 决定在以上7省市开展“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及排污权交易试点”项目。

2002年底, 南京市下关电厂与太仓港环保发电有限公司签署协议:从2003年7月太仓港环保发电公司投产之日起, 该公司将以每年170万元的价格, 跨市向下关电厂购买1700吨的二氧化硫排污权。这是我国首例异地二氧化硫排污权买卖。

2007年, 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日本王子制纸株式会社在南通投资139亿元建设特大型造纸项目, 该项目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排污总量控制指标。南通市环保局又牵线搭桥, 促成南通醋酸纤维公司向王子制纸每年转让400吨二氧化硫排放指标, 完成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 解决了该企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问题, 使日本王子造纸项目最终落户南通。

2008年6月,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的3家企业花费4.9万元, 从1家企业手中购得一年排放4.9吨二氧化硫的指标。这是武汉市首笔排污权交易, 也是硚口区在湖北省首次成功尝试企业排污权上市交易, 意味着政府开始运用经济杠杆“撬动”企业超标排污的难题。此次交易的卖方是一家轧钢厂, 该厂不久前实施“煤改气”后, 一年可减排6吨二氧化硫, 有了“富余”的排污指标。买方是3家新组建的服饰、包装、洗洁企业, 按每年每吨1万元的价格, 总共购得4.9吨二氧化硫排放指标。据悉, 这个价格是参照轧钢厂治污的成本计算出来的。

1.2 COD排污权交易

早在1987年, 上海就对工业污水排放指标尝试进行交易并取得成功。上海宏文造纸厂的草浆生产线曾因严重污染黄浦江, 且经济效益不佳, 被市政府关闭。而准备兴建的上海永新彩色显像管有限公司, 由于是新建厂, 政府规定的排污总量已经限定, 他们只好通过排污权交易, 出资150万元向上海宏文造纸厂购买所需的每天395公斤COD的排污权指标。这笔数百万元的排污权交易费, 为宏文造纸厂调整产业结构打下了基础, 而永新彩色显像管有限公司则得到了快速发展, 1999年, 该厂已达到年产值33亿元、利税5.14亿元的经济规模。上海宏文造纸厂的污水治理装置也于1999年投入运行, 治理效果良好, 排污总量远低于允许排污总量。由此可见, 在排污权交易中, 买卖双方和政府都是赢家。

浙江永泰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富阳造纸业的领军企业。公司投资57800元建造的春江污水回用工程正式启用, 用来处理公司的造纸污水和生活污水, 日处理能力为4.5×10t。经过二级处理后, 其中的2.5万吨回收利用, 实际排放为2×104t。经过处理后, COD含量从最初1000mg.L-1降至100mg.L-1, 以前每年削减COD为800t, 而现在每年分摊到排放指标总共有1700, 节省下900个COD指标。永泰纸业若实施排污权交易以后, 就可以出售剩余的排污指标, 创造效益, 从而激励企业投入环保工程。

2008年8月15日, 国家财政部、环保部和江苏省政府举行签字仪式, 正式启动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 此次试点旨在通过改革排污指标分配办法, 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 逐步实现排污权有偿使用, 利用市场手段治污, 建立起治污的长效机制。此次试点范围包括太湖流域内的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和丹阳市的全部行政区域, 以及句容市、高淳县、溧水县行政区域内对太湖水质有影响的河流、湖泊、水库、渠道等水体所在区域。试点对象为太湖流域国控及省控工业废水重点污染源, 接纳污水中工业废水量大于80% (含80%) 的污水处理厂, 以及从试点方案实施起, 报批环评报告书的新增排污量的新、改、扩建项目排污单位。据悉, 江苏省还制订了初始排放指标具体收费价格, COD为4500元/年吨 (污水处理厂为2600元/年吨) 。

太湖流域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 是一项重大的污染物总量减排经济制度, 试点成效直接关系到该政策在全国范围推进的进度、广度和力度。江苏省十分重视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 2007年11月, 江苏省政府向财政部、环保部提出了开展太湖流域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的申请, 当年12月获得批准, 按照国家财政部和环保部的要求, 江苏省制订了具体的试点方案。

作为排污权交易试点, 浙江省嘉兴市排污权交易中心已于2007年成功达成13笔交易, 总交易额1220万元。上海市也将出台激励政策推进COD减排。如果两省一市能“合体”共同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 为排污权制订统一的价格, 实行统一的排污收费标准, 将使污染企业无处“转移”, 从而实现长三角环境共赢。

2.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上看, 我国排污权交易的规模和程度还远远落后于环境保护的形势。阻碍排污权交易进一步推开的因素主要有:

2.1交易实施的法律依据问题

实施排污权交易, 首先必须要有完善的法律作保障, 因为法律的核心作用就是建立规则和秩序。专家指出, 中国的排污权交易至今仍停留于理论而未广泛应用于实践, 关键就在于我们的政策和法律对排污权尚无明确规定。在我国最重要的环境保护法中, 甚至没有明确环境也是一种资源、也没有利用概念。再好的管理手段, 倘若离开了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也都将难以有效发挥其作用。这正是我国排污权交易实践中迫切需解决的问题。

2.2初次分配的公平和效率问题

排污权初次分配时, 主要考虑某一区域的公平性和经济有效性, 在能有效治理污染者和不能有效治理污染者之间, 前者理应享有更大的环境容量。但要真正做到公平、合理地分配, 却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由于信息不对称并不断变化, 政府很难根据其所掌握的现有资料确定各污染源的实际排污情况, 所以也就难以有效地分配排污许可。并且一旦形成某种分配格局, 其将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相对固定, 缺乏应有的灵活性。这正是我国现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弊端。排污权初次分配如果失之公平, 不仅无法达到控制公害的目的, 同时可能会使一些无法得到排污权的企业冒险违规排污, 从而造成失控局面, 加剧污染严峻状况。

2.3排污权供给不足的问题

自1999年试点工作开展以来, 仅在政府部门撮合下成交少数几例, 交易十分冷清,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排污权供给不足。一方面, 企业普遍为将来扩张自用考虑, 即便有剩余排污指标也不愿出售;而老企业改造难度大、污染处理成本高, 很难节省指标, 市场供给自然不足。另一方面, 现实中排污源和掌有排污指标分配权的环保监管部门之间存在寻租行为, 相对抬高了排污权的购买成本, 困扰着排污权交易的顺利推广;而地方保护主义的盛行更加剧了排污权交易的萎缩, 并使之陷入恶性循环。

2.4排污权交易市场失灵

一方面, 技术进步使减排成本降低, 企业现在高价买入的排污权将来有存在贬值的可能性, 则买方对购买排污权持谨慎的观望态度;另一方面, 随着总量控制的趋严, 减排边际成本上升, 排污权亦存在增值的可能, 卖方一般也不具有迫切的交易期望, 这种双方交易期望值的差距自然导致排污权交易市场的不活跃。

在排污权交易市场的理论模型中, 假设了一个无交易费用的市场。但从国内国外的实际经验来看, 排污权交易市场在运作过程中, 存在着信息不充分、交易不频繁, 而且逐案谈判等问题, 也因此存在一笔相当大的交易费用。斯塔文斯的研究结果表明, 交易费用是影响排污权交易市场活跃程度的最敏感的变量, 如果交易费用过大、程序过复杂、时间过长, 就会影响交易效率, 就可能形成新的成本效率均衡点, 降低排污权交易的市场成交量, 压抑排污权交易的供给与需求。由上分析可见, 为提高排污权交易的市场化水平, 政府管理部门应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对积极减排、积极出售排污权的企业从资金、税收、技术等方面予以扶持, 甚至可以采取收购排污权的方法, 强行刺激企业治理污染的积极性。而要降低排污权交易的费用, 政府需要大力培育市场, 建立相关的信息网络系统, 提供市场服务信息, 提高交易的透明度。

3.促进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的政策建议

排污权交易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 是实现污染总量控制目标不可缺少的市场手段。为确保这一制度在我国广泛开展, 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3.1制定和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

排污权交易是以市场经济体制和将环境容量作为一种资源管理为基础, 只有具备了完善的排污权交易和配套制度的立法, 才能确保排污权的合法性、排污权分配的公平性及排污权交易的合法化, 保障企业在排污权交易市场中自由买卖、信息共享, 促进市场中的公平竞争。目前,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 还存有大量以政代企行为, 法制体系和信用体制也不健全。因此, 建议政府尽快制定、出台有关总量控制和排放许可证制度的法规、规章和技术规范, 以法律形式明确环境是可利用的资源, 同时由相应地方政府或环保部门自行制定具体操作细则, 以此有力地促进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工作和环境质量的改善。

3.2实现排污权初次分配有偿化

实践表明:有偿分配方式能筛选出治污效率高的企业享受排污权, 促使环境容量这一宝贵资源得到合理使用, 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清洁生产的普及, 并推动上下游地区环境资源补偿机制的建立, 更有利于环境总体治理。在我国, 环境对污染容纳能力的有限性、总量控制任务的艰巨性, 加上污染源复杂众多, 排污指标注定十分紧缺。所以, 建议国内排污权交易推行伊始, 就要做到污染控制总量指标初次分配的有偿化, 以充分体现“污染者付费原则”。政府应对长期无偿占用排污指针的单位进行全面的排污产权改制, 对新建单位采取拍卖和奖励等有偿方式分配排污权, 全面实现排污指标的有偿初次分配。在此基础上, 再通过排污权交易市场实现污染源之间排污权的重新分配。

3.3加强环境基础调研及建设工作

排污权交易建立的基础是污染物的总量控制, 而我国目前的环境状况却是:污染源分布呈现工业、农业、生活污染三分天下的态势, 并且向点、面并重的趋势发展。农业和生活污染的监测还存在许多不足, 许多乡镇企业和“三小”企业的排放情况也远未得到有效监管, 排污监测体系的滞后已经严重影响到排污总量的合理确定。为此, 我们应做好大量基础工作, 并加强环保设施建设。首先, 投入巨资进行研究, 掌握我国环境容量的基本状况。在此基础上, 加强企业排污口的整治, 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对重点污染源全部安装自动监测系统, 为污染总量控制的有效进行奠定基础。其次, 构建高效环保执法队伍, 为环保部门配备先进的技术设施, 对执法人员加强业务培训, 提高环保执法力度。通过上述工作促使排污权交易在全国的普遍实施成为可能。

3.4改革环境管理制度

目前, 我国的环境制度主要根据行政区划来实施, 但污染物却不以行政区划而分布。所以, 现行环境管理体制也影响了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推行。建议根据我国环境污染的地域特征和环境保护的总体需要, 对环保管辖权进行重新划分, 并建立类似美国水流域管理委员会这类不受行政区划限制的专门机构, 负责不同资源或区域的环境问题。

3.5完善排污权一级、二级市场

从一级市场看, 相对于土地、矿产等有形资源而言, 排污权有偿使用缺乏政策和法律依据。据调查了解, 现在要成立经营排污权出让和交易的企业, 办理工商执照和税务登记都碰到难题。另外, 在排污权初始分配方面, 目前存在着新建污染企业和已建污染企业之间有偿和无偿取得“双轨并存”的不公平局面, 挫伤了企业有偿取得排污权的积极性。即使是有偿取得, 是通过拍卖方式、还是政府定价也值得研究:前者可能导致大企业操纵市场, 囤积居奇;后者存在着不能及时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之弊。排污企业和掌握着排污许可证发放权的环保监管部门之间还可能存在“寻租”行为, 一旦有企业通过非法手段获取排污权, 就会打击别的企业珍惜排污权、减少污染物的积极性, 最终会出现排污权“有价无市”的局面。

随着我国加速与国际接轨, 政府职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环境保护领域, 政府将不再单纯以过去的“家长”形象发挥作用, 更重要的是, 要运用经济刺激手段引导企业的环境行为, 从而达到更好管理环境的目的。排污交易权制度无疑是政府实现去环境管理目标的一个有利工具。当前, 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挑战和现实的治理困境, 我们应结合各地经济发展状况, 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 使其在环保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金南, 杨金田, 马中.二氧化硫排放交易:美国的经验与中国的前景[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0.

[2]宋国君.排污权交易[M].北京:化学出版社, 2002.

[3]李克国.排污许可证交易的理论与实践[J].重庆环境科学, 2000, (4) .

[4]武华光, 贾继文, 胡继连.排污权交易的基本原理与现实应用[J].山东社会科学, 2002, (6) .

[5]吴健.论总量控制与排污权交易[J].环境科学, 2002, (1) :89~92.

[6]林红, 张建宇, 杜丹德.中国酸雨控制战略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及排放权交易政策实施示范[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4.

[7]Edwin W..Organizing Emissions Trading:The Barrier of Domestic Permit Al-location[J].Energy Policy, 2000 (8) :613~623.

[8]Alex F..Multilateral Emission Trading:Lessons from Interstate NOXControl inthe United States[J].Energy Policy, 2001 (29) :106l~1072.

[9]Barry D.Solomon.New Directions in Emissions Trading:the Potential Contribution of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J].Ecological Economics, 1999 (30) :371~387.

上一篇:阿里巴巴上市下一篇:汉字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