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魅力

2024-09-20

汉字魅力(精选8篇)

汉字魅力 篇1

深切体会到汉字的魅力始于从事语文教学, 之前学过英语, 接触过日语, 也见过韩字, 写过蒙文, 反过头来发现只有汉语最具灵性, 最有性格, 最放魅力。

就其形而言, 随着文化的发展, 汉字的形体从具象走向抽象, 从有文字实物的殷商开始, 中国的汉字逐渐走向成熟, 主要经历了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 到秦汉时期的小篆和隶书, 再到后来的楷书、草书和行书, 这几个阶段, 每一个阶段, 沉积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如甲骨文“刀”字的写法为“刀”, 多像一个大片刀, 能切萝卜芹菜, 能削木作具, 能挥舞杀敌, 具有无可不破, 无可不锤, 战无不胜的威力, 其形完美再现它的内涵。越看越像, 越想越有味, 再无别的形状符号能替代。再如狂草汉字, 那形如云马奔腾, 风驰电掣, 狂放不羁, 更是别具风韵, 不是一句半篇能说的完的。行书的庄重, 楷书的端正, 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观其貌, 知其性”, 是说一个人的外貌对人品行的窥探, 移到汉字仍可适用, 观汉字优美的字型, 就知汉字的无限魅力。

再说汉字的音, 祖国的大江南边, 方言各有千秋, 八大方言体系, 各有特点, 大体是北方语言豪放粗犷, 具阳光美, 南方语言水灵轻盈, 具阴柔美, 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 我恐无力阐述。简单点, 一个“淅淅沥沥”就如乐曲般, 听小雨的演奏, 汇聚着诉说, 书写着惬意, 想象着油纸伞下的情怀, 融物无声的感化;李清照的《声声慢》是一首绝唱愁苦之作。作者在其中使用了大量的平声字和阴性字, 尤其i的运用, 开口极小, 把作者内心的那份忧愁、欲说还休的个人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描绘得真真切切。其中的“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不说其中意义如何, 只一读, 无论用官方的普通话还是地方的方言话, 凄清之感油然而生, “愁绪离怀”质感的再现, 堪称千古绝唱。

另外, 汉字的叠字使用, 构成迭音词, 它读音清晰, 节奏明朗, 用在诗文中, 能使语句读来朗朗上口, 铿锵悦耳, 富于乐感, 充满韵味。如“关关睢鸠, 在河之洲。”“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 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叠韵如两玉相扣, 取其铿锵;双声如贯珠相连, 取其宛转。其实, 双声叠韵词、叠音词的音韵, 除了具有和谐悦耳的功能以外, 还因其直接表现了描写对象的声响特征———拟声, 使读者可以越过语词的概念意义仅凭其语音就获得了对诗句全部或局部意蕴的理解。这种拟声达意的表现方式在后来口语的大量运用见长的元曲中, 几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当然, 中国古典诗歌音韵美远非限于对拟声词的频繁运用, 即使诗歌中一般语言的音韵也几乎都具有象征的功能, 举凡情景物象、人物情态、情感意蕴, 几乎无不从诗歌语言的音韵中投射出来。像贝多芬的交响曲只听曲调, 无需歌词, 便可通其情感, 悟其内涵, 再说汉字的义, 它是民族文化的化石, 是历史的载体, 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凝结, 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每一个文字都有它深刻的含义, 也在展现着我们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展现着审美和诗意。如“男”字, 意思是在田劳作的人, “女”字是一人盘腿而坐的人, 体现古时的男耕女作的生活方式, 再如曹操《观沧海》中的“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这寥寥十六个字, 就写出了沧海之大, 写出了一幅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派。“春雨, 杏花, 江南”, 六个字描画出一幅图画, 哀怨, 凄婉, 温馨, 浪漫, 给人无尽的遐想, 让人们看到了江南旖旎的春景;同样, 马致远的“老树、枯藤、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独造了一幅让人们感叹不尽的“离人秋思图”;徐志摩用“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回首, 作别西天的云彩”, 勾起多少少男少女的纯真的爱;李煜写的千古绝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将无形的愁具体化, 把绵绵的失国之痛生动地比喻为奔流的江水。字字见血, 难怪前人赞誉他的的词是“血泪之歌”。一篇好的著作传达的意义是多么的深厚矍永, 一部不朽的历史典籍更是了解往事的化石, 四大名著不仅给我们后人提供研究历史的资料, 更在文学造诣上给我们提供了典范, 总之, 汉字承载着中华悠久的文化, 放射夺目的光芒。那一个个看似固执呆板的方块字竟然能组合成如此美丽的意境, 在令人感叹仓颉的智慧的同时也感叹汉字的伟大。

但是, 因为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学生把时间用在学外语上, 基本的汉字不会写, 一篇简单的文章读不下来, 作文写的是文不从字不顺的,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禁担忧起汉字的未来前景。好在, 我不是庸人自扰哦, 最近中央一台热播的《汉字听写大会》, 确实掀起了一股学习汉字的热潮, 说明已经有一些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目前的状况, 但愿此类节目多多举办, 更多地弘扬我们悠久的汉字魅力。因此, 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担负起传授语文知识的重任, 更应肩负起把汉语发扬光大的责任———因为我们是炎黄子孙。

汉字魅力 篇2

汉字的来历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都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者是颁布者。

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作为专业工作者,他试图通过科学的途径比如综合运用考古学、古文字构形学、比较文字学、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进一步对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从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汉字发生、发展的一些头绪。

然而情况并不那么简单,除了已有郑州商城遗址、小双桥遗址(该遗址近年先后发现10余例商代早期朱书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号则零星分散,彼此缺环较多,大多数符号且与商代文字构形不合。还有一些符号地域色彩较重、背景复杂。

汉字体系正式形成于中原地区 王蕴智认为,汉字体系的正式形成应该是在中原地区。汉字是独立起源的一种文字体系,不依存于任何一种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单一的,经过了多元的、长期的磨合,大概在进入夏纪年之际,先民们在广泛吸收、运用早期符号的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明了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在那个时代,汉字体系较快地成熟起来。

据悉,从考古发掘的出土文字资料来看,中国至少在虞夏时期已经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经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壶上,发现有毛笔朱书的“文”字。这些符号都属于早期文字系统中的基本构形,可惜这样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文字最早成熟于商代

就目前所知和所见到的殷商文字资料来说,文字载体的门类已经很多。当时的文字除了用毛笔书写在简册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写在龟甲兽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铸在青铜器上。商代文字资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殷墟时期所反映出来的商代文字不仅表现在字的数量多,材料丰富,还突出地表现在文字的造字方式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商代文字基本字的结体特征可分为四大类:取人体和人的某一部分形体特征为构字的基础;以劳动创造物和劳动对象为构字的基础;取禽兽和家畜类形象为构字的基础;取自然物象为构字的基础。从构形的文化内涵上来考察,这些成熟较早的字形,所取裁的对象,与当初先民们的社会生活,相当贴近,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的特征。同时,这些字形所描写的内容,涉及到了人和自然的各个层面,因而还具有构形来源广泛性的特征

总体来说中国汉字的发展,前后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隶书 → 楷书 → 行书

为何“善”“美”“群”字都与“羊”字有关?

答:「善」从羊从誩,羊于中而双言于下,其本义作「吉」解。按羊之本义为美之省,因羊之本性温驯和善,素被视为吉祥动物,故含吉祥美善之意;又二言乃竞言也,相互道祥和之语为善。故善为「吉」义解。其义有:

1、好人曰善。例:《中庸》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

2、好事曰善。如善行、善事。

3、优点、长处。如善音乐、善烹饪。

4、交好。如友善。

5、喜悦。

6、济也、成就也。《孟子 尽心》达者兼善天下,穷者独善

其身。

7、亲也。

8、美好的。

9、福也。巧也。

10、快也。„„等等。

世间无论何者,举凡「善」的,几乎无有不爱者。试观人一生所追求者,莫不希望是美好、是向上的,故《大学》云:「止于至善」,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如何达到?试以一帖「四善」方提供参考 —— 心善、念善、行善、言善,此四善若能常保,即是住在「真善美慧」的最高意境了。

再看「善」之结构衍绎,古以「羊」「言」合而为「善」,观其意深而感人。按羊草食、性温,于兽类中极为可贵者,在其懂孝道之理;自幼每受母乳,必屈膝跪地吸吮,故谓羊有跪乳之义。又羊温驯可人,看!其受剪身毛制成裘衣时,毫无抗拒,任人采剪;受挤羊乳时亦无抵抗之意,完全配合;致其殁,全身无一不对人类作献出,此温厚之性灵,可谓纯善至矣!故人怎不视为吉祥、美丽的动物呢?羊虽为动物,然其一生对人所奉献的,人不知感恩否?故古来有许多不食牛、羊者,皆因感恩它们而不忍食之。

又言语是人与人沟通往来最便捷的桥梁;彼此的好言能化干戈、好语能解心意、好话能融洽和睦、好声能动人„„等等;反之,一言不合的冲突、祸害,古今更不知酿成多少灾害;而「羊」之下的二「言」,正表示言语相互和谐的重要。毕竟,彼此的包容才能容合不同的族群、人类才能携手迈向幸福和平之道。善——吉也。从誩从羊。此与义美同意。竞相说羊为美。

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大羊为美。群——辈也。从羊君声。说多也用羊。

“财,货,贷,负,责,贵,贱,钱,赢”与“贝”字有什么联系?

答:在最早时期,因为社会的不发达,是用贝壳作为一般等价物,所以当时有很多关于金钱的字用贝字旁,例如:财,贼(偷东西嘛,当然是偷钱了),贿,赂等等;随着科技社会的进步,原来的贝壳由金属物品所带为一般等价物,最早出现了刀币,然后又了铜钱,银子,金子等物,所以现在所通用的简体字“钱”为金字旁,又因为,当出现金属物做为一般等价物时,贝壳再也象原来那样稀有了,所以贝字旁的那个字成为了“贱”!商朝人使用的货币是贝类,有海贝、骨贝、石贝、玉贝和铜贝。铜贝的出现,说明商代已经有了金属铸造的货币

在商代钱币的基本单位是由两串各有十个或二十个玛瑙贝组成的,贝币的讲师单位是“朋”。《本草纲目介部贝子》:“古者货贝为宝龟,用为交易,以二为朋”。海贝作为华夏先民最早使用的货币目前已得到钱币学界的公认。

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商朝以贝作为货币。在中国的汉字中,凡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贝”。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海贝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商朝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铜币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一次重大演变。随着人工铸币的大量使用,海贝这种自然货币便慢慢退出了中国的货币舞台。

回文诗:

春 景 诗

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夏 景 诗

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秋 景 诗

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浅水流。流水浅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

冬 景 诗

汉字的魅力 篇3

这就是我们中国汉字的魅力,几乎是独一无二的魅力。

这个生动的例子,不是可以给那些带着孩子在国外又常常担心他们忘了中文的年轻父母们以启迪和借鉴吗?你们开始教孩子学方块字时,可能会让他们感到枯燥无味,感到头疼,又不容易记。但是,如果你们能够耐心地、细心地一个字一个字教下去,慢慢地培养起他们类似“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那样的兴趣,引起“为什么这些字都有雨”或者“为什么这些字都有水、都有草、都有山、都有……”这类追问,到那时,不管你们自己是否意识到,实际上你们已经带着孩子走进一个奇妙绚丽的大花园。尽管仅仅才跨进园门第一步,里面的天地大得很,简直无边无涯,但是他从此必定会一步步欢笑着、跳跃着奔向前去了。

从这儿迈开第一步,以后由幼年到少年,到青年、壮年,直到老年,他的一生都將同充满魅力的汉字做伴,依靠它浮游生活的海洋、知识的海洋和科技的海洋,依靠它去扬起人生和理想的风帆,走过几十年岁月的每一段征程。随着学业增长,他当然可能再去学会一门或两门外国语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如同许多在海外长大的孩子那样。但不论走到哪里,也不论将来攻读什么学科,钻研什么专业,他无论如何一定不会忘记而且越来越娴熟深谙自己的母语,那是毫无疑问的。毕竟,他的血管里流的是中国人的血啊!中文汉字,是我们华夏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终身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人生几十年,一切身外之物,衣服、房屋、书籍、用具、庭院,都将发生许多次变异。新陈代谢,过时的淘汰了,破损的废弃了,家用电器、电脑不多久就要换代,人们都习以为常,毫不为怪。天地万物,只有语言文字是永远存在的。我们的汉字集形体、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它的独特魅力,是永远不可能改变、也是无可替代的。即使是汉语拼音,可以作为学习汉语的辅助工具,但是绝不可能代替汉字本身,因为它没有也不可能具有那种魅力。看到一个“mínɡ”字,怎么会想到它是“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呢?

听到不少旅居海外的同胞谈过,走到某个偏僻的小城市,人地生疏,举目无亲,当一种异乡漂泊的失落感和孤寂感袭来时,突然看到一块小饭馆的中文店招,三个汉字,立刻就会像一团火,像一盏灯,像一声乡音,将你带到父母面前,使你抛却一切疲惫、孤独以至恐惧。我没有经历过这种体会,但我想不会是过分的夸张。

俄国大文豪屠格涅夫晚年侨居法国时写过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诗,题目就叫《俄罗斯语言》,全文不长,译成中文也仅有一百零几个字:“在疑惑不安的日子里,在痛苦地思念着我祖国命运的日子里,给我鼓舞和支持的,只有你啊,伟大的、有力的、真挚的、自由的俄罗斯语言!要是没有它——谁能看见故乡的一切,谁不悲痛欲绝呢?然而,这样一种语言如果不是属于一个伟大的民族,是不可置信的啊!”

我想:倘若借用这篇名文,只将“俄罗斯语言”一词改为“汉字”二字,该不会是对伟大作家的一种亵渎吧?

依托“序列”识字,感受汉字魅力 篇4

序列一:依托图画, 扎深“字根”

象形字就是一幅幅“图画”。打开《新华字典》“部首检字表”, 其中的201个部首多为象形字, 而这些“部首”作为“字根”, 都是学生今后大量识字的基础, 我们要充分利用它们的“图画”根源, 让孩子见字如见画, 见画如见字, 打下扎实的“根”基。当我们把展示在学生眼前时, 学生会欣喜地发现, 这些“图形”不就像他们要学的“人”“口”“手”“目”吗?他们要学的字原来就像“图形”啊!大脑中的“相似块”立刻产生反应, “图形”和汉字在学生心中实现了完美的联接。

在小学阶段, 做字根的常见“图画字”还有“金”“木”“水”“火”““山”“石”“田”“土”“犬“草”“衣”“示”……一系列独体字, 它们有的后来直接成了字根, 有的变形后作了部首构成汉字的“义符”, 如果将这些“图画字”作为图画刻在学生心中, 学生的印象会非常深刻, 后来由他们作“字根”的字, 意义就会一目了然, 记忆起来也就轻松了。

序列二:依据“字根”, “搭建”新字

有了象形字作字根, 在字根上加上指事符号作标记, 就有了指事字。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根组合在一起, 表示一个新的意思, 又有了会意字。这就像小孩子搭积木一样, 一个个汉字在一块块“积木” (字根) 的搭建中神奇构出, 而这些“搭建”出的“字宝宝”则由于学生已经了解了字根的意思, 而很容易推理明晰。比如我们常见的“末”和“本”, 当我们出示了和, 稍一讲解, 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在“木”上加“横”表示“末梢”, 把“末”倒过来, 在“木”下加横则为“树根”, 是根本的意思, 如此这般, “末”和“本”变成了“树梢”和“树根”。这是指事字的经典案例。在小学课本上常见的指事字还有“上” (一横上面加指事符号, 表示在标准之上) 、下 (一横下面加指事符号, 表示在标准之下) 、“太” (活动的人“大”下面加指事符号, 表示人活动过分了, 有“过于、极端”的含义) “来” (麦子的象形上面加指事符号, 表示外面传来的农作物, 产生“来到”的意思) , 以及朱、亥、千、万、元、歹、亦、刃、卒、囱……在学习了字根的基础上, 加上指事符号, 学生则可以在理解意义的基础上, 记住字形。这种“搭建”的构字方式, 与数学中的“拼图”原理相似, 学生在识字的同时, 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到了培养。

会意字因为由多个字根组合而成, 意义更加生动丰富, 组合成新字后即刻变成一幅图, 一个故事, 或者一个生活场景。如我们最常见的“鸣”“停”“看”“尖”等字, 是由字根“口”“鸟”“人”“亭”“手”“目”“小”“大”……“搭建”起来的, 这些字根一经重新排列组合后, 即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意义:“鸟”张“口”在“鸣叫”, “人”在“亭”边“停”下休息, “手”搭在“目”上看……我们常常见到的会意字还有“从、众、林、森、尖、尘、方、向、央、舞……”等一批字, 都能直接从字形的构建中猜出新字的意思。

序列三:依据“字根”, “繁殖”形声字

不论是历代以来《说文解字》《康熙字典》的汉字收录, 还是现在通用的简化字典中, 形声字都是汉字中所占比例最大的, 现今约占90%。针对很多无法通过象形、会意或指事来表示的事物, 形声字以它“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 繁殖出了一大批汉字。如“足”表示脚, 由它做形旁带出的形声字则多跟“脚”有关, 比如:“跑路跳跃跟踪践踏跬跺跌……”等一串字, 都因为“足”这个字根, 被学生轻松接受。还有“氵”“冫”“扌”“亻”“火”……一些常用字根使用频率极高, 因为它们自身的意义已经非常明了, 所以, 由它们作材料“搭建”出的新字意义也显而易见。而有些字根如“彳”“阝”“辶”等, 如今已不作为汉字单独出现, 我们则应该在学生第一次接触时, 追溯字源, 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原生义, 便于利用它们进一步繁衍形声字。

形声字是得益于“字根”的大家族, 在扎实学好“字根”的基础上, 学生能够见根生义, 由根生字, 形声字的学习将势如破竹, 开满字原。

序列四:正视“演化”, 关注“变异字”

随着汉字的不断发展, 有些字发生了变异, 从简化字已经看不出它原来的样子, 所以无法“寻根”。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应该查阅资料, 追根溯源, 让学生了解这些字的演变过程, 了解它变异前后的样子, 在了解它本来意义的基础上, 明晰它的今义。比如“虹”, 按形旁表义的规律, “虫”字旁的字应该跟“虫”有关系。而我们生活中的“虹”却是一种自然景象。因为意义不清楚, 记忆、运用都会有困难。那么, 教师要追本穷源, 告诉学生, 在神话传说中“虹”本来是一种能吞水的虫, 形状就像长蛇一样的拱形, “虹”的“虫”字旁由此得来。知道了“虹”的本义, 再看天空高悬的彩虹桥时, 学生将自然想到神奇的神话传说, 对“虹”字的印象将更加深刻。

汉字的魅力作文 篇5

汉字从古至今,经历了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行书、草书、楷书的发展让人称赞,书法字体,各具特长。甲骨文字,苍劲有力,古拙自然,篆书隶书,古色古香,行书流程,正楷端庄,狂草奔放,凤舞飞翔,构筑一幅最美的画面。

我对书法的喜欢缘于我们家有个小秘密,我的曾(高)祖父是书法家,被誉为“浙南四支笔”。他们的字现在玉海楼、博物馆里都有保存,是我们的骄傲,每次我走进这里看到曾(高)祖父的书法,心里都莫名的感动和想念。爷爷说,以前高祖父跟随前辈蔡怡终学习,与孙怡泽等人互相切磋技艺,擅长魏书,造诣颇高,字体遒劲雄伟,平时临碑甚多,现存的碑刻仙岩寺碑刻就出于高祖父的手笔,书法现在成了家人思念曾(高)祖父的精神寄托。小时候,我似懂非懂地跟着爷爷学写字,觉得书法很好玩,后来跟着林老师学习,从最初的铅笔字到现在的毛笔字,从楷书到行书,让我懂得了练书法需要坚持,用心体会,才会熟能生巧,才能体会字的美丽。王羲之的字是“天下第一行书”,我看他的字潇潇洒洒很羡慕,但当我自己真正练习起来的时候很难,老师让我们连贯起来写,快慢掌握好,字的结构,有时候龙飞凤舞,有时候端正形象,练书法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要持之以恒,我要为我们的书法世家代代相传继续努力,为我的曾祖父添彩!平时我会跟爷爷、爸爸书法比赛,互相讨论,一起学习,享受不一样的天伦之乐……

感受汉字的无穷魅力 篇6

[关键词]汉字 灵性 书写 朗读 表达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1-091

汉语言文字,简称汉字,历史悠久,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之一,不仅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其本身就是一种灿烂的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根。汉字,并非一般意义的图形字,它是以生命为根的象意文字,是以生命法则创造的。著名诗人刘湛秋在散文《我爱你,中国的汉字》中说:“我写着写着,常常为我面前这一个个方块字而动情。它们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笑嬉戏,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汉字有色彩,有声音,有气味。”“汉字不是一个个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情的精灵。”说得多好!汉字是有生命的,汉字是有灵性的!语文教学,就是要让这一个个有灵性的汉字动起来,要让这一个个汉字引导学生遨游语文天地,也让学生能自如地运用汉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更好地与人沟通。

一、汉字的灵性,引导学生在书写中感知

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使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是语文课程目标的主要内容,也是最重要的内容。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是一项基础工程,写字教学可以说是基础中的基础。因此,语文教师要特别重视写字教学。

汉字由一个个笔画组成,单独的笔画是生硬的、呆板的,但是当它们有机组合成一个个汉字时,就成了一个个有灵性的精灵。这些精灵不光样子好看,而且代表了丰富的含义,教学中如果能够通过创编一些好记好玩的顺口溜来帮助学生记忆,学生不但能学得轻松,而且学得快乐。如:“小弟弟,真淘气!头戴兔子帽,身穿弓字衣,一条腿站立,一条腿跷起。”这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字谜,他们一边写一边还念叨这个字谜:“兔子帽戴戴正,弓字衣拉拉平,站立的腿必须笔直,另一条腿则要高高地跷起。”学生轻松地学会了这个字,而且非常有自豪感,似乎看到了这个顽皮又可爱的小弟弟。

从汉字产生至今,有关汉字的故事数不胜数,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汉字的故事,或者让学生自己搜集相关汉字的故事,让学生感知到汉字的美妙、汉字的灵性。如王安石斟酌的“绿”字,他先后用了“到”“过”“入”“满”等十几个字,但始终感到不满意,他千锤百炼,最后终于找到了“绿”。这“绿”字,化静为动,把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准确又形象地表达出来,也使整首诗一下子活了。这绿的景,引出了下句“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情,使情和景自然地融为一体,提升了整首诗的意境。再如“推敲”两字,通过故事,学生不但知道这两个动作的区别,而且了解了两个伟大的人物,更懂得了字字珠玑的道理。书写这些字时,学生的脑海中、笔头下,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灵动的生命,他们真的爱上了汉字。

二、汉字的灵性,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

朗读,首先是读正确、读流利,其次是注意抑扬顿挫,融入读者对文字的理解,对文字所表达的意思的理解,读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并试图通过自己的朗读感染其他人。能做到这样,那就是真正的朗读了。

在《九寨沟》一课的教学中,当学生读到“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时,马上感觉到雪峰很多,雪峰很高,雪峰很美。雪峰是静立不动的,为了突出它的高耸,作者通过自己的想象,以动态的一个“插”字形象地写出了它的动态美,充分显示其高。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这个字,想象其姿态,在此基础上的朗读是深情的,是满怀着赞美的,那一座座冲向云霄的雪峰展现在读者眼前,灵动的汉字带给学生丰富的感受。

在学习描写瀑布的句子“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时,学生找到了瀑布的特点,即“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有学生不理解“白练腾空”,尤其是“白练”这个词。有学生回答是“白色的布”,那么“白练腾空”的字面意思就是“白色的布从高空中挂下来”。这样的理解显然根本无法道出瀑布的特点,因为那不是普通的白布,而是质感极好的、柔滑又细腻的绢丝,用它来比喻瀑布,比喻瀑布腾空的样子,确实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有的学生情不自禁地舞动起来,尝试着做出瀑布腾空的样子。在他们有着这样迫切的愿望之际,笔者出示了一张细腻轻柔又飞泻而下的瀑布图片,以便他们对照。学生一看到马上情不自禁地赞叹起来。此时再回到文字中,美美地朗读,他们充分感受到了瀑布的美,更感受到了汉字的美妙。

三、汉字的灵性,引导学生在表达中领悟

《九寨沟》的第四自然段描写的是异兽珍禽,作者写了四种兽,分别抓住了它们的形体、动作、神态等,形象地写出了它们的特点。金丝猴虽然体态粗壮,但是十分机灵。“攀吊”“眨巴”“窥视”,这三个表示动作的词语放在一起,将金丝猴调皮又机灵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让他们联想到了电视中看过的、动物园中见过的金丝猴的样子,有的男生甚至不自觉地学起这样的动作。这是作者传神的描写的效果。

细细钻研推敲,作者只写了四种兽,并没有写禽,而九寨沟中有一百多种禽类。这恐怕只能理解为是作者的疏忽。其实这也告诉我们,即使是教材也是有瑕疵的,也有可能会出错,所以要敢于用批判的眼光看待教材。笔者决定抓住作者的这一点疏忽,为学生创造一个表达的机会。“多美的九寨沟,多可爱的动物,作者怎么就漏写了禽类呢,太可惜了,我们一起来帮着补一补吧。”学生觉得作者笔下的动物非常可爱,又听说要帮作者修改文章,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我出示了红腹角雉和天鹅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它们的颜色、形体、动作等,并用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然后让学生学着作者的句式写一写这两种动物。或许是作者灵性的字词感染了学生,或许是作者的疏忽让他们很有替作者修改的成就感,他们很快完成了任务,写得很棒:“也许,你会在不远处的草丛中发现一对小巧玲珑的红腹角雉,它不时用嘴梳理着光亮的红底白点的羽毛,一副悠闲自在的神情。”“也许,会有一只浑身洁白如雪的天鹅从你头顶飞过,一会儿又优雅地停落在平静的湖面,时而引吭高歌,时而自由觅食。”学生的能量是不可估量的,当巧妙地找到了他们的写作欲望时,一切皆有可能,灵性的文字从他们的笔端倾泻而出,此时的他们唯有一吐为快。

感受汉字的魅力,用汉字来表达我们的喜怒哀乐,这是语文学习的目的,也是语文教师教学的最终目标。每一个灵动的汉字都能给我们带来灵感,让每一位学生都从小热爱汉字、热爱阅读和写作,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汉字魅力 篇7

一、激趣导入, 形象感知

【片段一】

师:我们先看这个字。 (课件中出示“亻”) 读……

生:单人旁。

师:单人旁像什么?

生:一个人。

师:像不像一个人?

生:像。

师:想不想知道古时候这个单立人、单人旁是怎么写的?谁知道古时候的这个单立人是怎么写的?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想不想知道?

生:想。

生:人。

师:嗯。单人旁的字, 我们看, (出示课件) 这些字都有什么旁?这些字都与什么有关系?

生:人。

师:嗯, (出示课件) 我们看, “你们”、“他们”指人嘛, 是不是?“停”下来, 不走了, 也是人不走了嘛, 是不是?你“住”哪里呀, 也是指人嘛, 是不是?所以这些字都与单人旁, 都与人有关系。

接下来, 黄老师向学生展示包含单人旁的汉字, 将这些汉字与人结合起来, 让学生对这些汉字有初步了解, 为后面更好地理解这些汉字做铺垫。

二、析形索义, 理解内涵

【片段二】

师:千字, (拿出由“亻”和“十”组成的卡片) 注意看, 什么字?

生:千。

师:千字。 (将卡片分开, 举起“十”) 看, 什么字?

生:十。

师: (举起“亻”) 什么字?

生:单人旁。

师:看好了, (将卡片“亻”和“十”慢慢组合成“千”) 什么字?

生:千。

师:嗯, “千”字就是由“十”加上什么字组成啊?

生:单人旁。

师:单人旁也是人啊, 这是十个人的意思是不是?

生:是。

师:看, “千”有“十”和“亻”, 想想, “十”个人怎么会得一个“千”字呢?这是两个部件叠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字。把一撇拿开就是“十”, 把“十”拿开就是单立人, “十”和“亻”组合起来, 怎么得一个“千”呢?想想, 十个人怎么组合起来得一个“千”?一千两千的“千”, 同桌讨论一下。十个人怎么得“千”?干吗不得“百”, 也不得“万”?同桌讨论一下。哪个人能说?“十”和“亻”, 十个人组合起来变成“千”, 干吗“千”由“十”、“亻”组合?你说。

生3:一个人一百岁。

师:十个人多少岁?

生:一千。

师:所以“十”“亻”合起来是什么字?

生:“千”。

[点评]黄老师通过字理讲解这些汉字, 追本溯源, 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 析形索义、因义记形, 这种教学方法简单生动、通俗易懂, 学生易于接受、也乐于接受。黄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千”字的字形, 了解其组成, 然后把这个相对较难的“千”拆成两个相对较简单并且熟悉的“十”和“亻”, 然后从这两个较为熟悉的汉字字义入手, 结合“十”和“亻”的含义理解“千”字, 这种方法让学生在深刻理解字义的同时记住字形。通过这种拆解, 学生对汉字的内在构成有深刻认识, 不仅知其然, 而且知其所以然。黄老师化繁为简, 从学生已有认知入手, 很好地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结合字理和生活, 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汉字。

三、注重体验, 感悟文化

【片段三】

师:这个字念什么?

生:爽。

师:爽字有人吗?

生:有。

师:在哪?

生:大字。

师:中间什么字?

生:人。

师:人?

生:大。

师:哦, 大字表示人怎么样?手……

生:张开。

师:诶。这还有叉叉呢, 这些叉叉表示什么意思啊?清楚吗?

生: (生1) 应该是古时候有人拿剑来刺他。 (生2) 应该是人被风吹着很爽。

师:被风吹着很爽, 有点意思, 风很大、被暴风吹你说爽不爽?非常热的时候, 清风徐来, 这时候就非常爽, 这与风有关系。同学们, 我们现在快速读下《雷雨》这篇课文。 (师生齐读课文) 这时候打开窗户, 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 这风从哪里扑进来的?

生:外面。

师:是啊。这是窗格子 (在黑板上画) , 有窗格子, 有两扇窗, 下雨的时候把窗户关起来, 现在天亮起来啦, 我们把窗户打开。 (叫一生上台) 刚才下雨的时候, 天气很闷热是不是?外面很黑是不是?满天乌云一层层压下来是不是?现在雨停了, 把窗户打开, 做个打开的样子, 脚打开, 手打开, 首先看看这个样子像什么字?

生:大。

师:再看看胳肢窝下面有什么?

生:叉叉。

师:有叉叉是不是?叉叉表示什么?哦, 窗户就是窗格子。打开窗一看, 外面亮不亮?

生1:亮。

师:风从窗格子里面吹进来爽不爽?

生1:爽。

师:禁不住大声地说了声:啊, 真……

生1:啊, 真爽啊!

师:你们说爽不爽?

生:爽。

师:是啊, 很爽吧, (对生1) 那就很爽快地回到座位。这个爽字多有意思啊, 四个叉叉, 表示窗格子, 打开窗户, 阳光明媚, 清风徐来, 这个景象多么美啊!所以我们禁不住地喊了一声:啊, 真 (师生齐声) 爽啊!是啊, 真爽啊。

[点评]“爽”一字, 黄老师通过《雷雨》一文描绘的雨后景象, 学生回忆夏日雨后开窗时清风扑面吹来的清爽感, 并模拟该情境, 借助窗户和人体直观地展示“爽”字的字形, 接着, 黄老师打开窗户, 让学生通过感官理解“爽”字的含义。黄老师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 巧妙地将“爽”字进行分解, 让学生进入熟悉的生活情境, 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学习“爽”字, 让学生习得字形的同时实实在在理解字义。

四、潜移默化, 升华情感

【片段四】

生:尴尬。

师:下面那个部件是九吗?

生:不是。

师:九字是横折弯钩, 而这个字是一横, 竖撇, 竖弯钩。像不像大?有没有一点像大字?

生:像。

师:大字呢就是两只脚站得稳稳当当的, 可是今天这个字, 它的读音, 读成…… (学生茫然, 黄老师出示“尢”字的拼音) 读。

生:尢。

生:弯了。

师:有只脚怎么样?

生:弯了。

师:弯了。站不稳了, 为什么呢?一个人站得稳稳当当的, 可是今天来了个人, 看他的脚, 他走路的时候 (做一瘸一拐的动作) 你看这个人是不是残疾啊, 是不是脚有毛病啊?

生:是。

师:诶, 是啊。这个尢字旁, 一个脚长, 一个脚短, 你看这个瘸子走路的时候, 他自己感到很尴尬, 很不好意思。可是我们看到这种瘸子, 看到这种残疾的人, 我们对他们应该怎么样?嘲笑他吗?

生:不能。

师:哦, 不能够嘲笑他, 还应该关心他、照顾他、帮助他, 是不是?

生:是。

生:尢字旁。

师:脚有问题, 大字的变写, 你看这个人字家族, 有正常的人, 也有些残疾的人, 实际社会上, 肯定有很健康的人, 也有些残疾的人, 是不是?但我们对残疾人不要歧视。

[点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培养全面发展的、和谐个性的过程就在于:教育者在关心人的每一个方面、特征完善的同时, 任何时候不要忽略人的所有各方面和特征的和谐, 都是由某种主要的、首要的东西所定的……在这个和谐里起决定作用的、主导成分的是道德”。” (1)

黄老师在教学中通过对比正常人和瘸的人的腿的不同介绍“大”和“尢”的不同, 向同学们形象展示两个字的区别。更重要的是, 即使是识字课, 黄老师在介绍到残疾人士时, 也不忘告诉同学们在生活中不应嘲笑残疾人士, 而应关心照顾他们, 把文明和美德的种子撒向孩子心田。黄老师这种春风化雨般的教诲无形中浸润学生的心灵。对于培养学生来说, 德育至关重要, 关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黄老师在课堂上非常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始终以人为本, 帮助学生形成健全、完善的人格,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 帮助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五、中华文明, 源远流长

【片段五】

师:我们学了几个重要的字, 读……

生:人, 从, 危, 坠, 死。

师:想想, 这几个字连起来, 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谁能用一句话说出来?有一个人, 他会怎么样, 最后怎么样?哪个想说?好, 你说。

生1:有个人跟着另一个人到山上玩耍, 这个人不小心站到山崖边上, 同伴说你不要站在那里, 很危险, 快下来吧, 可是他没听到, 结果坠落死掉了。

师:就死掉了是不是啊, 哎哟, 这个孩子说得真好, 由这个故事我们想到了什么?平时我们要注意什么问题?

生:安全。

师:安全啊。因为《孝经》里面说过:“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 孝之始也。”读没读过《孝经》哪?

生:没读过。

师:没读过, 意思我们了解一下, 我们的身体谁给的?

生:父母。

师:我们的身体受伤了谁伤心?

生:爸爸妈妈。

师:要使父母不为我们伤心, 不要为我们担心, 不要为我们忧心, 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孝啦, 孩子们说是不是啊?

生:是。

师:好的, 今天我们所学汉字的“人字家族”, 有很多兄弟姐妹, 很多亲戚, 近亲远亲都有。中华汉字源远流长, 每个汉字都像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人字家族, 兴旺兴隆 (好几百个和人有关系的字呢) , 分流繁衍 (有很多兄弟姐妹, 不断繁衍) , 不离其宗 (老祖宗就是一个字———人) 。

[点评]黄老师在关注语言文字训练和运用的同时, 没有忘记渗透人文教育, 注重挖掘汉字文化内涵, 用中华文明浸染熏陶学生, 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自豪感。

片段中黄亢美老师引入《孝经》, 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美好品德, 更是把几千年来以忠孝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传递给学生, 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 继承民族传统, 培养学生对代代相传的中华文化的热爱和使命感。黄老师通过丰富多变的教学方式、灵活多彩的教学技巧把一个个汉字演绎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让学生喜爱不已。同时, 黄亢美老师对汉字、中华文化的热爱, 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不经意间, 黄老师以其宽厚的人文素养和深厚的人文情怀深深影响着在座学生。把他对语文和民族文化的热爱化为春风夏雨, 培育一颗颗中华文明的种子。

六、总结

此节课黄老师采用字理识字的方法, 从本堂课展示的教学效果来看, 笔者认为字理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此节课具有以下特点:

(一) 从教学理念看, 黄老师让字理走进学生, 让学生爱上汉字充分把握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采用灵活、有趣、多变的教学方式,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同时学生在思考和合作方面得到培养。

(二) 从教学目标看, 黄老师利用汉字如诗如画这一特性, 灵活运用字理识字教学方法, 从汉字根源入手, 为学生讲解汉字, 学生不仅牢固掌握所学汉字的音、形、义, 还学会通过字理学习其他汉字, 并且深入挖掘, 了解汉字的深刻内涵, 让语文和民族文化在心田扎根, 真正做到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目标于一体。

(三) 从教学方法看, 黄老师紧紧抓住汉字的直观性、表意性等特点, 结合汉字造字规律, 巧妙进行偏旁串字。此外, 黄老师根据学生已有认知经验, 灵活采用直观形象法、情境教学法、谈话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由浅入深、由简到繁, 让学生不仅认识字, 而且真正理解汉字来源和含义, 进而对汉字和中华文化有更深理解和继承。

(四) 从教学效果看, 黄老师以字理为基, 以点带面、举一反三、授人以渔, 学生学到的不仅是课堂上教授的个别字, 而是运用字理进行识字的学习方法及学习习惯, 学生的汉字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教学启示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字理教学值得学习和借鉴, 笔者认为, 教师运用字理教学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教师需要让汉字教学与学生形象直观的思维和认知心理特征连接起来, 形成共鸣。

小学低年级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形象思维为主等特点, 因此运用字理教学进行识字教学中, 可以以多种形式、多种方式呈现汉字,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并且让学生参与到汉字理解过程中。同时, 时代在发展, 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兴趣也在改变, 因此, 识字教学中, 教师应该了解学生, 抓住学生的兴趣点, 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 形成共鸣。

(二) 教师的汉字文化底蕴要夯实, 才能左右逢源, 引领学生遨游在汉字王国。

正所谓“想给学生一滴水, 自己要有一桶水”, 老师必须熟练掌握字理教学概念及运用原则, 将字理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运用自如, 才能激发学生兴趣, 并让学生学会字理识字学习方法。当然, 要想在课堂上运用字理教学, 教师必须下工夫进行自我研修, 不断提升综合素养。

(三) 以学生学为本, 构建学本课堂, 通过探究、合作, 表演、谈论等实践活动体验汉字精髓, 习得习惯, 充实涵养。

教师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 动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给学生创设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情境, 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在解惑过程中掌握字理识字方法, 体会其中妙处, 乐于使用字理识字方法自主学习汉字。

(四) 老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熏陶感染至关重要, 教师对汉字的热爱于无声处潜移默化地熏陶浸润着学生。

汉字不仅是一种语言符号, 它承载的是华夏民族的文明和智慧, 是语文的根。教师对汉字的感情在不经意间就能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因此真正热爱汉字、热爱语文的教师能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对语文的感情。汉字悠久的历史, 深厚的内涵, 丰富的营养需要教师不断吸收、不断汲取, 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更好地培育学生;同时, 教师本身深厚的人文修养和文学情怀能在不经意间浸润学生, 让学生感受到汉字和语文的魅力。

摘要:黄亢美老师是著名特级教师, 在运用字理进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面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对工作在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在识字教学方面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人字家族》是黄亢美老师利用字理进行偏旁串字的一节示范课, 作者选取其中部分教学片段, 从学生感知—理解—感悟—积淀—传承的认知过程对其进行评析, 发掘黄老师独特的教学方法和育人理念, 并得出教学启示。

关键词:黄亢美,字理教学,识字

参考文献

[1]Tracy.黄亢美人字家族[EB/OL].酷六网.http://v.ku6.com/show/x X4lj JYXNqc K5k Jxfl2ELQ.html.

传扬汉字精神,展现汉语魅力 篇8

关键词: 汉字学 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汉字是一种象形表意的文字,它的发展历史悠久,经历五千年风雨沧桑的洗礼,在新的时代,越发彰显出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同时汉字与小学语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本身就是由许多不同汉字,按照一定语言文法组合起来的能够传达出一定意义的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等。因此,汉字学和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既是一种语文教学方式的革新,又是一种传扬汉字精神、展现汉语魅力的重要形式。

一、新课改下小学语文的教学要求概述

小学语文是一门让学生开始建立起对国家语言文字正确认识的基础性教学学科。既要帮助学生掌握语文这门语言的实际使用能力,让学生正确使用汉语进行日常交流,又要依照语文的人文性特征,用语言文字的感染能力,促进学生思想精神层面的发展。

依照新课改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总体来说,要体现出“以人为本”、“树德立人”的新时代教育理念。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要更多地注重对学生语文综合使用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让学生初步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发展能力。同时让学生通过对祖国文字的学习和了解,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建立爱国主义情怀,在发展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引导,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具体来说,需要达到以下四个指标:学生能够认识和使用汉语拼音;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说普通话;学生的识字量要达到3500字左右;学生需要具备在规定时间内书写出工整汉字的能力。

二、汉字学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运用特点

当前汉字学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优化教学方式,二是提升教学成效。“运用汉字的科学,提高识字效率”是汉字学在小学语文教学运用中的核心把控点。具体来说,就是小学语文教师通过把汉字学中有关汉字演变和构成的内容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进行灵活结合,借此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1.依据汉字特点展开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简洁化是现代汉字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汉字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帮助人们开展生产和生活活动,而出现的一种约定俗成的汉字形体的演变。古代,汉字这种演变更多的是趋于自然发展需要做出的改变,而在近代,汉字的简化演变则更多的是一种基于汉字字形的有意识变革。学生较难依据汉字的简化形态进行一个字体产生理论依据的思考。汉字学中将无法进行表音表意识别的简化汉字符号统一称做“记号”文字。当前小学语文课程中的记号字与半记号字的数量高达1300多个,占到了学生需要掌握汉字总量的30%以上。因此,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要对这部分进行专门标注和认识。利用汉文字的演变规律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

汉字的结构具有极强的系统性,过去人们根据对汉字结构归纳总结出来的汉字构造原理“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在今天现代简化汉字面前依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把能够用汉字构造原理解释的汉字称之为字理字,顾名思义就是看到字体构成就能大致理解其意思的词语。如“从”字,就是一个典型的会意字,意思是一个人跟着另一个人向前走,表示跟从。字理字是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占大多数的汉字类型,目前大约有2200多个。小学语文教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这些汉字学中的字体构造理论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成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依照学生特点进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少儿阶段的孩子。这个阶段的学生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没有培养成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他们善于理解一些具有具体形象性的东西,抽象思维能力相对不足。导致他们在小学语文识字过程中,更喜欢教师讲解一些有关文字的内涵和构造,因为这样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汉字的含义,从而建立对汉字的具象认识,提高识字和辨字能力,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成效。

三、汉字学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结构分析法

对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课程中可以归纳进汉字构成结构的汉字,进行结构分析法教学。首先,通过对汉字学中汉字构成“六法”的引入,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如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日”字是一个典型的象形字,因为太阳的外形是个圆,中间有一个发光点,所以日字像太阳之形而得,意为太阳。在学生对日字的构成有准确了解的基础上,再对一年级学生进行“晶”的教学,就会更便捷。晶字由三个日字组成,日字意为太阳,三个太阳,意为亮,组词“亮晶晶”。同理还可以类推对词语“晶莹”的教学。其次,结构分析法的引入,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使用汉语字典等辅助教学工具,学生可以通过对字形结构的学习,加深对汉字偏旁部首的了解,而后通过偏旁部首查找汉语字典中的不同汉字。

2.笔画分析法

小学语文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字不是字理字,它们是依据一定规律进行简化处理的记号字和半记号字。小学语文教师在对这部分汉字进行讲解时,可以引入汉文字中字体的演变规律,帮助学生加强对记号字和半记号字的学习。同时通过笔画分析教学方法,把演变简化的汉字进行笔画、笔顺、笔形分类,为学生掌握正确的汉字书写笔顺和书写笔画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甲乙丙丁”等汉字时,可以通过讲解其演变规律和笔画拼音的教学方式,加深学生对记号字的理解。

3.内涵分析法

汉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载体,饱含着我国古代劳动人们的智慧和力量。小学语文教师进行识字教学时,还可以讲解汉字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汉字学习能力。如教学“美”字的时候,引入古代“羊大为美”的概念,即在古时候物资缺乏的情况下,一只肥美的羊对于人们来说就是最美好的事情,帮助学生在还原中国古代人们生活场景的基础上,了解“美”字的内涵。让学生在有效学习汉字的基础上,增加对祖国的了解,增强对祖国的热爱,实现小学语文“德育”目标。

小学语文作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门类,它的发展和革新直接关系我国教育改革事业。基础教育可以帮助国家把祖国的花朵培育得更茁壮和健康。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语文课程是他们系统学习祖国汉字语言的开始,只有从小打好坚实的汉字语言学习基础,才能在未来汉语学习过程中更得心应手。同时通过对汉语的学习,学生可以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有利于从小建立起爱国主义思想情怀,让小学语文教学成效得到切实保障,让“德育”之花绽放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

参考文献:

[1]胡月明.沟通·明情·渗透——基于汉字学的写字指导[J].新教师,2015(01).

[2]吕俐敏.汉字学:语文教师必备的后台知识[J].小学教学(语文版),2015(06).

上一篇:主要实践下一篇:环境影响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