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艺术(共12篇)
汉字艺术 篇1
2010年9月16日,首届“两岸汉字艺术节”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太庙)隆重开幕。出席此次开幕式的,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许嘉璐,中纪委驻文化部纪检组组长、中华文化联谊会顾问李洪峰,台湾省文化总会副会长林澄枝、林谷芳,秘书长杨渡,台湾艺术大学校长黄光男,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刘茜、王能宪,音乐研究所所长田青,中国书法院院长王镛,特聘博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欧阳中石等近百名来自两岸的文化界代表性人士、专家学者和艺术家。许嘉璐、李洪峰和林澄枝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在开幕式上,两岸书法家及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的学生近二百人共同书写“汉字”二字。主办方希望通过现场的集体书写活动,能让更多的社会公众认识到汉字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两岸汉字艺术节”活动主旨为“汉字艺术源远流长”,旨在传承汉字文化,推广汉字艺术,继承发扬中华文化。本次艺术节向人们呈现了一部涵盖社会、历史、时代、人文的中华民族文明史,通过丰富的形式,展示汉字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首届“两岸汉字艺术节”不仅是两岸汉字艺术的集中展示,也是两岸文化交流的一件盛事。为办好此次活动,首届“两岸汉字艺术节”新闻发布会和“两岸汉字艺术节”座谈会已于2010年5月15日在北京举行。许嘉璐,文化部原部长王蒙,副部长、中华文化联谊会会长赵少华,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台湾省文化总会会长刘兆玄等出席了相关活动。□
汉字艺术 篇2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汉字是种艺术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点、横、竖、撇、捺,这些基本笔划构成了一个个方方正正的汉字;楷书、行书、隶书、草书……这些不同风格的书写方法,让汉字呈现出各种好看的姿态……汉字是艺术,一种美轮美奂的艺术。
据传,汉字源于仓颉。其实,汉字应是我们的先祖共同创造的,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智慧的结晶。如果说汉文化是一串项链,那么如画一样的汉字就是一颗颗闪闪发光的宝石。一代代中国人,传承着这份宝贵财富。
在唐的鼎盛时期,有多个附属国和归降的少数民族政权,大半都使用汉字为官方文书。靺鞨“书同文”,越南、新罗、日本通用汉文。朝鲜文最初以汉文为主,间杂朝鲜文,后来改为不用汉字。日文平假、片假名书写仿自汉文,中间杂汉字或简化的日本汉字,沿用至今。到宋朝,西夏政权仿汉字依契丹文、党项文创立西夏文,但仍以汉字为主。辽、金皆以汉文为主,且汉字一直在西域通用。从古时流传至今,汉文从未衰败,越来越多的人在学习和使用汉字。现在,汉字可以说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之一。
汉字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一个字、词常有几种说法。如“妻”一词,可呼作“妻”“妻子”“老婆”“堂客”“夫人”等。汉语中还有许多成语,且皆为四个字,多出自典故,也是汉语中较精髓的一部分。汉语中大量字同音,有些古文通篇只用一个音,换不同的调变成不同的字,便是一篇有意义的文章,这几乎是其他语言不可模仿的。
不同的.人写汉字会有不同的韵味,汉字如同绘画一般,会写容易,关键是如何写好。比起其他一些没有含义,只是注音的文字美多了,这是一门艺术,所以才会有书法。书法艺术影响甚广,可以说影响了整个东亚,甚至世界。汉字有非凡的感情承受力,喜怒哀乐样样可以表现出来:喜时,如流畅欢快的行书;怒时或狂喜时,如龙飞凤舞、别有风趣的草书;哀时,如古朴庄严的隶书;乐时,如精巧绝伦的楷书。
汉字设计语言的艺术创新运用 篇3
汉字是世界唯一还在沿用的象形文字。我们的祖先不是仅仅在语言层面上来应用对待汉字,而是创造出那么多经典的汉字字体,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宝贵财富。本文论述了汉字元素通过图形化语言的传达方式运用于艺术与设计创作中,这不但具有可操作性,也为我们更好地发挥创作灵感提供了条件。
关键词:
汉字元素 图形语言传达 民族特色 插图文字
中国分类号:H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7-0149-02
一 现代汉字元素的全新表现力
我们祖国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祖先留给我们许多宝贵的文化财富,汉字就是其一。汉文字是世界上最优秀而古老语言与文字之一,而且是世界上唯一仍在沿用的象形文字。汉字起源于祖先的社会生活与技术实践,并随人类文明的发展而逐渐走向成熟。汉字不但传承与发展了中华文明,而且流传下来许多经典的汉语言艺术作品,如经典的汉字七体中的经典范例。这些作品经过千年演变,仍不失古朴端庄的神韵,而且又增添了时代风采,他们浓淡适中,风情至深,刚柔相济。所以,我们应该继承传统的汉字造型艺术。但继承不意味拘泥或大批拷贝古董,而是在继承中发展,赋予汉字新的表现力。时尚复古从本质上说也是一种继承现象,具有积极意义。
在当今全球化、多元化的文化大背景下,中国汉字文化正呈世界性流行状态。—方面,在设计领域中,汉字扮演着自己更丰富的艺术形象角色,它可以作为醒目的标题,也可以作为设计作品中的创意形象主体,还可以作为设计布局中的传统装饰元素,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实践应用越趋广泛。另—方面,汉语蕴含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深厚文化底蕴和思想内涵,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有学习汉语的愿望。在国际上,汉字形象常被作为一种时髦装饰展现在纹身、服装设计及各种艺术品中。例如,美国NBA球员非常热衷于将汉字形象作为一种符号纹在自己身体上;一些国际知名服装公司,因为将汉字形象设计在他们的服饰产品上而得到了畅销。(图1冰力克广告一郑佳梦一获辽宁省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一等奖指导老师:高品)
二 汉字元素作为视觉化语言的传达方式
1 汉字与绘画的紧密联系
汉字与绘画两者兼有利用图形语言传达的特征,从而,这为我们留下更多的机遇去发挥出创作灵感。古老的汉字起源于图形,即象形文字,其模样本质上也是图画。因此,字即是画,画即是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可以归类于传统形象,并且具有文字表意与装饰视觉美感的双重优势。绘画借鉴和利用传统图形语言,可以使我们欣赏到展现陶瓷纹理样图案的经典力作,也可以领略秦汉时期瓦当与画像砖的斑驳之美,更能够发现敦煌壁画中的众多魅影。现代汉字字体设计中有表象装饰字体设计,其设计方式是将文字的全部或一部分进行纹样装饰,产生出半文半图的“形象字”,又被称为字体图形,比如充满动感和篆刻特点的北京奥运会“京”字形标志,这种既字既形、既文既画的作品,达到了标志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具有鲜明的图案装饰效果和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既能给人带来特殊的审美情趣,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同时又具有较深的文化内涵,广受国内外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人士的欢迎和喜爱,为奥运会增添了无限的中国特色魅力。(图2)
2 汉字的装饰性编排与运用
文字编排是指在文字之间进行的一系列排列构成以及文字字形的组合设计,其中的组合形成图形化的装饰性视觉效果。汉字编排除了选择字体、字号外,还要考虑其他要素,如文字方向、文字边界、文字行长与行距等。在平面设计中,编排的汉字包括标题字与说明性文字,但要注意,易识别性是编排的首要任务。另外,对设计中出现的汉字,应针对用途,在编排组合设计时要对其进行强调、点题、点缀或说明。汉字的对比与协调关系也需要在编排中重视,对字号、重量、字体以及色彩对比等处理得当,对于汉字视觉的完美营造至关重要。另外,汉字的组合应注意文字的大小、疏密、面积、方向、空间、刚柔等关系。要根据不同主题要求选择不同字体的组合编排,汉字编排的作用有的是点睛,有的是补充,有的是说明,有的是强化、有的是点缀装饰,要根据设计主题和整体效果而定。
利用多种汉字编排方式可以实现汉字元素的装饰性造型语言的表现。如,在字体背后加上相应的装饰,以补充字的内涵,起到烘托与装饰汉字的作用;或是将汉字进行装饰性插图关联构成,将字与字之间通过可塑性较强的笔画或笔画装饰,使之有机连接贯通,形成一个整体;也可以通过对汉字的线条化处理、叠加组合、部分简化、立体营造、肌理装饰等都可以创造出独特的文字插画作品。例如,俄罗斯著名美术理论家康定斯基说:“线是一种来自外部的力量使点按照某种方向运动产生的。”线也可以表现不同的情感性格,书法字中的汉字线条给人生动、古朴、自然的感觉;鸭嘴笔画出的线给人整洁明确的感觉,因此,可以在汉字编排中,利用不同的设计工具,制造出线粗细变化、深浅变化、排列对比变化等都会带给人们非同凡响的视觉效果。(图3,图4)
3 汉字的表意性插图语言的运用
有些视觉设计中,采用汉字为背景烘托设计插图,以汉字的内涵为主强化表现画面,彰显汉字图形的视觉张力和冲击力,或汉字的视觉编排,或汉字的肌理应用,此类汉字的运用大多是来强调汉字的表意性插图语言。
汉字是基于6种造字法衍生出来的,即形声、象形、指事、假借、会意、转注,我们可以从造字法中找到表意性字体的创作灵感。比如,形声是运用已知汉字来制造形旁和声旁,为了表达其字音可以保留声旁,将形旁设计出半图半文的创意形象字效果。再如,象形是通过实物制作字,表现实物的外形特征,具有生动的图画特点。这种古老、原始的构字方式,也是很好的表意汉字设计方法。另外,视错觉是人们观察事物时,基于经验主义或不当参照形成的错误判断和感知。视觉作品中经常运用视错觉原理创造画面,将汉字编排方向、笔画曲直关系、笔画大小与面积的对比等方面进行处理,进而产生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汉字图形效果。绘画艺术技法非常讲究虚实关系处理,表现出空间感。在表意性插图文字设计中,可以通过处理文字之间的虚实关系,形成强烈的画面对比感与空间感,借此强调广告文字的表意趋向。(图5,图6)
nlc202309030105
三 电子科技对当代汉字设计创作的影响
1 电子技术运用到汉字设计中的利与弊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电子技术的发展,对于设计界来说,具有划时代的变化。汉字设计领域也受到很大的冲击,手工式的设计方式再也不复存在了,设计者的工作变得更轻松,再也不需要做大量的徒手制作的工作了,这减轻了大量的工作,汉字的信息识别与装饰风格方式已经远远多于从前,而且它可以开发设计师更多的想象空间与创意空间,使过去无法实现的抽象复杂的构想真的变成现实。一切事物的产生都是有利有弊的,设计师再也不喜欢画手绘设计图了'他们更多的设计方式是拖拽汉字字库里面现成的字体来作为设计标题,却很少为了特定主题而进行再设计;其次,很多汉字设计忽视了可识度这个重要功能,在视觉传达中,汉字是向消费大众传达信息,而要达到此目的必须考虑文字的整体诉求效果,给人以清晰的视觉印象,如果失去了可识度,这一设计无疑是失败的,因此,单纯追求视觉效果,必定失去汉字设计的价值。所以在进行汉字体字设计时,不管如何发挥,都应以易于识别为宗旨。另外,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传达时代感至关重要,汉字设计的风格也会随不同的时代而变迁,字体设计师应该对汉字的时代风格具有很好的洞察力,从而设计出符合时『弋感的作品。
2 独特的艺术魅力是汉字设计的灵魂
无论是在设计界还是在艺术界,汉字元素都是我们的学习经典和创作素材。为便于多种视觉传达需要,字体设计师应展开丰富的艺术联想,设计出无数种现代汉字字体演化形式,形成新的审美优势。电子科技的发展的确让很多工作变得简单化了'可是我们的设计师们面临大量的设计工作却缺少更多的设计思考,而有时候甚至一劳永逸,于是,我们看到了很多形式千篇一律,内容枯燥单一的商业广告字体大量的被复制,与我们生活的环境搭配在一起,给人一种不协调的感觉,甚至影响整个空间环境的形象与面貌,导致了城市里的“视觉污染”。汉字设计的重要性首先是对信息的一种艺术化处理,它可以运用图形、色彩、影像等作为基本要素进行艺术创作,它是调动必要的艺术手段来反映特定文字形象的本质属性,这种艺术内涵使汉字产生的美感,对受众即信息传播的接受者来说,是一种极具“诱惑力”而且非常感人的召唤和启示,从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着人们的消费情感和理念,这才是汉字字体设计的灵魂。
结论
当今是孕育、创造与接受新事物的时代,汉字设计元素可以是不同时代的,可以是手写的,也可以是印刷的,甚至可以将不同文字以现代板式设计风格的方式进行主观创造,再综合设计的材料来构成画面。这种古今字、现代字、涂鸦式手写字与现代印刷字的结合产生的独特之美,将是汉字设计与艺术、传统与现代的精彩碰撞与融合。我们完全可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突破性创新,将汉字设计元素更好地融入现代艺术创作之中,使现代汉字更富有艺术表现力。
汉字艺术文化内涵的呈现 篇4
汉字本意属性
汉字是表意文字, 它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意义。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 汉字不仅传递着信息和情感, 同时也凝结成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心态和思维观念。汉字在不断繁衍、变化出各种形体的同时, 也在不断丰富和拓展着自身的意义。汉字的字形与语义有着直接的联系, 也逐渐形成了以形会意、以意会心的独特风格。
汉字的象形化造型特征来源于自然, 是先人通过对物象的长期观察描绘, 将形体特征高度概括提炼的结果。早期的汉字形体是对自然物象的真实再现, 在我国甲骨文、金文的象形形态中, 便可感悟到汉字渗透着中国人的自然价值观。文字的形体和结构高度概括了事物的主要特征, 从而涵盖和反映了物象的基本信息。在图1中我们看到甲骨文中的“鸟”字, 文字的刻写惟妙惟肖, 就连其转头和啄食都表现了出来。通过对复杂物象的形象特征进行规律性地组织和归纳, 象形的字形被积极地表现出来, 形成了以线为造型的汉字。即使今天的汉字已经不再具象, 并且以形声、合体字为主, 但仍旧保留着象形的痕迹。
文化意象呈现
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记录载体, 无论是成篇成段还是单个汉字, 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都是丰富而精深的, 汉字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在汉字的意象表达中, 追求对神韵、意趣的表现, 将情感与气韵、感性与理性融合于充满文化底蕴的视觉元素中, 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和继承。在现代字体设计中, 书法的水墨意韵常常被用来表现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和文化情趣, 书法表现手法的应用, 延续了书法艺术在抒发情绪和寄托书者艺术感悟方面的特点, 重点强调笔韵、墨味所带来的文化品性。如图2靳埭强和余志光先生的《自在》海报花纹纸系列, 作者以“吃也自在”、“行也自在”、“睡也自在”、“玩也自在”为主题推广环保。“吃、行、睡、玩”几个字以书法笔法行云流水般地呈现在画面之中, 笔墨韵味十足, 结体舒展飘逸, 附属的景物均以笔墨表现, 构成独具风格的禅意情趣, 耐人寻味, 也充分反映了产品的环保、自然、品质属性, 更给人以东方文化的价值认同。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比如绘画、陶瓷、玉器、建筑、雕塑……还有灿若繁星的民间艺术形式都给我们的文字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滋养, 也使文字形态展现文化属性变得更为轻松和便利, 对文化属性的表现, 并不是对传统造型和纹样的简单利用, 而应结合现代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进行再创作。
行业属性表达
文字行业属性的表现是指字形体特征与人们对行业属性认同的一致性, 或文字形态对其表达的行业特性的准确表现。文字行业属性的表现主要体现在文字LOGO标准字体的设计上。对文字LOGO意象化的准确表达, 需要探寻企业的经营策略、发展规划和文化理念等, 在对市场进行深入调查、分析之后作出准确、切实的定位, 这些都是文字LOGO设计的“意”。通过对“意”的归纳、概括, 进一步思考“形”的准确表达, 努力做到易识、易记, 性格联想与消费者印象一致的精准表现。根据行业特点对文字进行有目的的构成设计, 通过同构异构等方法产生新的视觉形态, 赋予文字全新的性格特征。如图3, 在上海世博会标志的形态演化中, 以汉字“世”为书法创意原形, 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 从形象上看犹如一个三口之家相拥而乐, 表现了家庭的和睦, 又可代表包含了“你、我、他”的全人类, 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 从而在“意”的层面烘托了上海世博会“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个人意趣表现
汉字是表意的文字, 其形态与意义往往直接发生关系, 汉字表意的功能也使汉字在意象表达的过程中被凸显出来。在我们的民族意识中, 一个人的个人意趣和思想品格总会行之于他的文字, 即所谓的书品看人品。中国书法能够很好地体现书者的个人情趣和品格, 因此在现代文字设计时, 往往通过笔墨的挥洒传递作者独特的个人情操与魅力。例如图4为徐冰利用汉字所写出的山水画作品《山水写生》, 远看是画近看是字, 山就用“山”字表达, 树就用“木”字表现, 字中有景, 景中有字, 用文字抒发了个人对山水和自然的热爱。当然, 由于书法、笔墨具有很强的文化符号色彩, 笔墨的运用便被赋予浓厚的东方文化性格, 而非某个人的品格。所以设计师在运用笔墨时, 更多地关注笔触、速度、浓淡对自身情绪意象的表达, 同样能够展现某种特殊的风格与情操。
符号意象传达
符号是人类在长期生活过程中确定或约定俗成的代表事物和信息的记号。符号具有简约性、意指性和快速传播的特征。在信息爆炸、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 符号成为我们快速接收信息, 节约阅读时间, 提高生活效率的有效手段, 从而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文字本身就是一种符号, 但因为有着庞大的构成体系, 被视为特殊的符号。生活中有相似符号、相关符号和规约符号, 不管哪种符号, 都是某种事物或信息的简洁标记, 每一种符号在人们的意识中都形成了固定的认知, 成为某些事物和信息的抽象象征, 如“龙”、“凤”在中国就有很深的文化象征意义, “+、-、×、÷”则是数学符号的象征;“△”具有稳健、向上的心理认同, “▽”则给人危险、警示的意念。文字符号意象的创作, 既可通过字形的隐喻和象征表现文字的本质内涵和相关意义, 也可以通过与其他符号的链接, 表达丰富的意念, 以与观者达成认识、情感、信息方面的沟通和交流。
结语
综上所述, 汉字文化中蕴藏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历史渊源、风俗习惯等诸多文化因子。汉字自身的文化特征根植于汉字与生俱来的“可意象性”。意象化的汉字赋予了汉字字面以外的信息联想, 使文字在创作中超脱了具体的字符意义, 突出提炼出抽象“意”的表达, 为观者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审美意境。汉字形体融会了抽象性和形象性、艺术性和哲理性, 在当今商业应用和文化交流中不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汉字是连接中国人的文化纽带, 也是与各国交流的文化符号, 弘扬汉字文化有助于增强世界华人的凝聚力, 这既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又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李丛芹:《汉字与中国设计》, 北京:荣宝斋出版社, 2007年版。
[2].张爱民、周赞:《字体设计》,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9年版。
浅谈汉字的艺术审美价值 篇5
摘要:汉字作为传播语言信息的符号系统。从产生开始,除了实用价值之外,就具有艺术审美价值。由于汉字极具表现力的结构美,加之独特的象形表意性,使它较之一般的表音文字更易于表现文字符号的视觉美,并由此产生了独步世界的汉字书法艺术。
关键词:象形;形体艺术;超时空;承栽
汉字是一个服务于汉语表达的书面符号系统。从某种程度上说。汉字是中国社会的多姿多彩的投影,汉字可以反映汉族人民从心理、礼俗到生活习惯的许多情况,提供了解中国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许多线索,以至于有不少专门研究汉字的学者认为:“解释一个汉字常常就是作一部中国文化史。”
所以汉字在一定程度上直接、间接地表现了古代中国人的思想特点和思维方式。
中国古代哲学的精义之一,是“天人合一”。对于这个命题。可以有许许多多的诠释。我们取其本义而言,“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自身。在大自然与人类之间,存在许多共同之处。乃至可以合而为一。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朴素含义,是先民们对于人类和大自然关系的质朴的理解。
汉字在其产生的初始形态上反映着中国人对自然美法则的认识及其非凡的表现力。我们的先人在造字的时候是“按美的规律建造”的,或“因物构思”,或“博采众美”,造出丰富多姿。生动优美的形象。汉字的形象是宇宙万物与人的生理、心理同形的,是“天人合一”的生活形象。人们从这些形象中,观照到自己的力量、智慧、才能,看到了“人的本质力量”而引起精神愉悦。
“形美”是汉字重要的审美特质。汉字独特的美学价值植根于汉字与生俱来的象形性。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所谓“书画同源”之说,汉字直接脱胎于图画。“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是早期汉字的构形原则。多数象形、指示、会意字都有是由原始的文字画演变而来。甲骨文、金文中的大量的象形字,就是画出一个物体,叫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什么。在早期汉字里,“天”字就是用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并突出了他的大脑袋。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道:“天,颠也。”天就是人头顶上方的无垠的空间。天的意象,是通过人的形象来体现的。另一方面。我们也不难看出:在古人眼里,天是具有人的性格的。因此,在中国上古时期,山川林木、江河湖海、风雨雷电,举凡自然界中的重要物类,都被先民们赋以人格、尊为神祗而加以崇拜、祭祀。因此,可以说汉字结构的基本特征就是以象形字是全部汉字的基础,“象形”统摄着六书。几乎渗透于所有汉字的字形。中国先民具有直觉思维的特点,善于接受大自然的启迪,反映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就通过汉字间接地折射出来了。
汉字还使我国产生了某些独有的艺术,例如“对联”,俗称“对对子”,像“天对地,雨对风,山花对海树,大陆对长空”之类。就是利用汉字的各个独立,音节分明,声调匀称,可以想对整齐排列的特性而形成的一种语言形式。又如汉字丰富多彩的字体和形体,加上独具一格的书写工具和材料,经过我们祖先长期的创造和努力,使得它的书写成为世界上一门特别的艺术——书法。汉字笔画千姿百态。它所表现的美。可概括为“运动美、力量美、速度美、浑厚美、犀利美、飘逸美、舒缓美”。前三种美是事物内在的美,必须借助一定的形式才能体味;后四种美是事物外在的美,是形式本身具有的表现,另一方面各种美又往往互相交融,体现于同一艺术形态中,水乳交融,共同构筑了不同的`汉字。其中篆书的字体最具典型性,不仅两边完全对称,正反两面也完全相同,相映成辉。著名文字学家孙星衍先生曾用篆书竖行书写了一幅对联:“金简玉策自上古,青山自云同素心”。上款“山尊先生”,下款“孙星衍”。横额匾题“幽兰小室”,高雅别致,可以两面欣赏,令人叹为观止。
此外由于汉字与汉语高度适应的优点,汉字在我国历史上具有很大的功绩。
我国几千年的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是依靠汉字记载下来的。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还有无数的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果,也是依靠汉字的记载得以为后人所知晓。《诗经》、《楚辞》,诸子百家,《史记》、《汉书》,六朝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直至《西游记》、《水浒》、《红楼梦》、《聊斋志异》等数不尽的文学、历史、哲学方面的世界名著,无论写的是文言文还是白话文,都离不开汉字的使用。它们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更为难得的是,只要具备了一些古代的汉语知识,我们就可以直接阅读、欣赏和借鉴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这一份无比丰厚的文化遗产。这是由于汉字具有超时间的表现功能。在目前已知的全世界所有的文字中,在这一点上做得最好的只有汉字。
我国地域辽阔,幅员广大,除了少数民族之外,绝大多数使用汉语。汉语在各地具有不同的方言,有的地方相隔很近。但是由于方言阻碍,无法通话,可是使用汉字,就克服了这种阻碍。只要会认会写,人人都能用汉字进行交际。这说明汉字又具有超空间的表现功能。
汉字在历史上的这些丰功伟绩,值得我们自豪和讴歌。长期以来,中国人民对于汉字是怀有深厚的感情的。即使今天来衡量汉字,它的长处还是不少。例如,根据现代心理学和住处科学的研究,汉字由于形体各异,图像性强。便于礼堂辩认和接收,所以阅读汉字读物的速度可以远远超过其他拼音文字。再有,和其他文字比较起来,汉字由于其形、音、义的合一,所能携带的信息量是大为领先的。也就是说,在一定的信息总量中,汉字只需要较少的字数就可以负载完。
汉字艺术 篇6
摘 要:中华传统汉字图像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统,是中华民族独树一帜的文化瑰宝,也是视觉艺术的重要内容。本课题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资源与技术,在深入学习研究的同时,将分布零散的传统汉字图像收集、整理与归纳,并尝试进行系统性的数据库开发、设计与建设。本文即是从传统汉字图像研究背景、分类体系设计,以及建设目标及创新特色等三个方面探讨数据库的建设与构想。
关键词:传统汉字;图像艺术;数据库;应用
近年来,随着国家积极推动民族文化传统的研究、保护与开发,作为民族文化根脉的汉字艺术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相关的汉字图像研究却明显滞后,汉字图像一直难以进入学者研究的视野。而传统汉字图像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瑰宝,尤其需要进行专门的收集、整理、研究与保护性抢救。因此,建立专业型的汉字图像数据库对汉字图像艺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现实意义。
1 传统汉字图像的研究背景
汉字传承的历史悠久,时代长远,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在人类交往使用没用中断的一种交际符号。在其发展过程中,并逐渐形成了以形表意、以意传情的视觉语言形态。也可以说,汉字是物象符号化、语言图像化的典范。以汉字为载体的艺术有两种,一种是线条化的笔墨书法艺术;另一种便是汉字图像艺术。汉字图像是指在汉字基本笔画之上经过图形化、视觉化等多种表达形式进行组合而构成的图像艺术。它是语言符号和图像的结合体,强调了汉字的装饰之美和象征寓意,是习俗文化的充分体现。传统汉字图像所赋予审美特征。例如,布局美、构造美、色彩美、取材美等特点不仅在形式构成上,而且也蕴藏着丰富的象征寓意和文化内涵。它在发展过程中除了具备其他文字记录信息、传达思想等功能之外,还获得了独特的审美价值。它作为中国传统吉祥文化的表现者,不仅体现人们对美好事物和幸福的渴求,同时也在汉字图像中寄托和抒发人们的审美情趣,表达出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可以说,汉字图像是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的特有的艺术形态,是中国造型艺术的一个分支。
此外,汉字图像是形意结合、图文结合的典范,其义可识,其形可观;汉字图像也极富传达力与渗透力;汉字图像艺术表现了直接的信息传达、广泛的接受度以及独特的艺术形式。这些对现代视觉传达设计都产生了重要的借鉴作用。数字化信息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正发生着巨大的改变,读者开始从互联网上寻找自己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读书”时代正向“读屏”时代转变,信息服务网络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用户服务从传统的以印刷型文献为主的文献服务方式,正逐渐向提供电子化、网络化的信息服务方式转变。其次,人文科学和公共文化领域正在发生着一场“图像转向”革命,图像及图像文化是近年来国际学术界出现的一个新的跨学科研究领域。作为深入研究的前提,对图像及图像文化数据的收集、整理、归类和索引建立迫在眉睫。由于传统汉字图像基本散见于各种论著、文章、图集、专业教材中,缺少系统的梳理和探讨,传统汉字图像库的建立,将传统汉字图像进行了系统化、数字化梳理和扩展。不仅对专业艺术院校和艺术研究者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价值,也弥补了国内外专业型汉字图像数据库的空白。
2 传统汉字图像数据库分类体系设计
图像是本数据库的核心对象,毫无疑问,建立合理的图像分类体系是构建数据库框架的必要前提之一。本数据库在构建传统汉字图像的主题内容、构成形式、时间、产地、材质等信息检索要素的同时,还将其应用领域细分到器物用具、织物饰品、印制版刻、环境装饰、书体等五大类别,并对每一大类根据实际状况和需要不断进行划分,形成较为完善的不同等级的子类别,并预留进一步细分的空间,以便全面涵盖将来出现的新型图片。
3 传统汉字图像艺术数据库的建设目标及创新特色
传统汉字图像数据库的建设目标以现有资源为基础,对图像信息进行系统性的扩展,建立起体现专业特色的图片资源总库。为实现该数据库资源共享,数据库提供了一般检索和高级检索等多种检索途径,为网上用户提供浏览、查询等服
务。该图像数据库的服务对象主要为艺术类相关专业的师生、研究人员及广大艺术爱好者,数据库为其提供传统汉字相关图像资料以供研究、学习。作为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重点项目,项目不仅要完成数据库建设,还要对数据库进行创新性研究。该项目的创新特色分别体现在三个方面:
(1)资料采集广泛、周全、数量大。该传统汉字图像库对国内现存的传统汉字图像资源进行了收集整理,收录了近五千张有关剪纸、年画等相关众多艺术领域内的精美图片,搜集的范围涵盖了中国各个省份,以及、日本、韩国等海外地区的相关汉字图像资料,为了保证图片资料的准确性,我们也做了相关资料的查阅校对。对于重复的图片资料,我们通过大量地对比和研究,不断地进行筛选以达到图片资料的高品质,这样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检索方式尽可能地找到自己想要查找的图片。该图像数据库的资源主要来源于三个途径:一是来源于本课题组导师提供的大量资料文献,再在阅读此文献的基础上筛选出经典的图片资源及文本。二是依托于整个苏州市各大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三是平时实地调研所拍摄的珍贵照片,这些都是非常珍贵有用的。同时,将着重依靠专业艺术理论知识为基础建库理论框架,加上导师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科学、合理而行之有效的排序手段。数据库在图片信息资源加工方面,通过高分辨率扫描仪、图像处理、压缩转换技术等对资源进行加工处理,以统一的jpg图片存储格式进行存储,而后用photoshop等制图软件进行加工处理以达到发布要求,继而对图像及信息审核后导入数据库中。
(2)数据库架构合理。该数据库在架构设计方面不盲目追求技术先进,而是专注于图像数据库架构设计的合理性。数据库主要采用B/S模式的资源发布平台,有效地将图像资源发布到服务器,并依托B/S系统的优势,充分发挥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利于信息推广。数据库使用了php和sql语言进行了编写,php技术使Web和数据库的集成更为高效和简单。依托php技术的检索优势,引入关键词、时间、地点等多项检索途径,实现图像数据的安全管理和高效检索,极大地提高了使用效率,其基本构建框架图如下(表2):endprint
(3)人性化、艺术化的网页界面设计。数据库在界面设计方面最关键的设计目标就是遵循人性化的使用原则,以实现用户方便快捷的使用需求。故而该数据库采用分级分类检索方式、人性化功能按钮、艺术化界面装帧、数据库更新、高清图片展示等功能设计。具体表现在本数据库基于内容的图片检索系统继续采用传统的“字找图”检索方式,但在高级检索功能中设置的多项并列检索功能,输入多个条件以查找到心中所需的图片。数据库的制作内容别具一格,界面功能设计直观易懂,便于操作,有较好的艺术感染力,引领读者检索和访问。其检索方式和检索途径简单易懂,并提供了多种检索途径,以方便使用者检索利用库中相关的图像资源。以条理分明的视觉流程和清晰、优美的视觉导向,从功能布局、感性工学、艺术审美等角度为数据库建立一个富于人性化、专业性的应用型平台。从用户体验角度出发,采用一般用户浏览网页通常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进行的操作习惯。在网页布局结构上,仍然依照网页三大页面的基本组成元素来组织,即导航栏、栏目以及正文内容。按照不同的页面内容,我们把网页设计成导航和内容结合型的,这样就更加方便用户更快速地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
在网页设计的整体风格中采用图形图像、文字、色彩、版式、动画来表现,以传统汉字图像为元素进行艺术化网页设计。网站页面的整体界面设计简洁清爽;网页的信息排版时把重要信息放在首页显著位置;在页面左上角放置LOGO,搜索条放在上部显眼位置。网站的导航条安排在中上部;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等服务则安排在右侧或又上方位置。界面制作的简单易懂、清晰易查,才更够让浏览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信息,或是通过页面导引,运用“关键字”提供的信息快捷地检索到符合要求的图像电子版及相对应的文字信息,使该数据库为图像使用和研究提供有效参考
4 传统汉字图像艺术数据库的建设实施步骤
传统汉字图像数据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一旦初步建成后,将随时保持图片及图片信息的更新,来保证图像信息的完整性和前瞻性。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建库方案是十分必要的。可大致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数据库架构设计阶段,建设一个功能完善的图像数据检索平台,完成图像数据库的总体框架设计。第二阶段:基本建设阶段,根据完善的图像分类体系建设数据库,并逐步完成几个专题的数据库建设,逐步完善系统的基本服务。第三阶段:全面建设阶段,在数据库建设的同时对其不断进行改进,继续完成图像数据库的建设,并增加辅助资料等相关功能,随时添加数据内容,逐步完成数据库建设的最终目标。第四阶段:图像数据库进一步优化,更新完善和维护阶段,以全面实现建库的目标。
5 传统汉字图像艺术数据库的安全管理及推广应用
数据库的存储控制应采用安全性的保护措施,即禁止非授权者随意使用本库图片。本系统采用了检查用户权限、图片加水印等安全保护性措施。按照实际情况,用户可以被分为两类,一是内部用户(即后台管理员),第二类是外部用户(即使用者)。外部用户无须注册即可浏览本库的图片,但是没有下载无水印图片的权限。所有的图片管理是通过系统后台的“图片管理”模块由系统管理员来完成的。图片管理模块是管理和维护上传的图片、信息、使用权限的,其中包括图片的基本信息查询,图片使用权限审查等。在网络环境下,我们可以借助联机网络、计算机通信和数字交互式多媒体等高新技术,主动向用户推荐该信息产品,介绍该图像数据库的特色、内容和检索方式等,最终是该数据库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在数据库建成后,将通过试运行以发现该数据库的不足,并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让用户能够获得最大的效益,反之,使该传统汉字图像库的服务层次和水平得到提高。如此这般,数据库提供给使用者的不再是相对独立的点状图像资料,而是关联性完备的网状资料索引,以保证数据库资料应具有的丰富性与专业性。
6 结语
传统汉字图像数据库建设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有帮助,对现代文化艺术实践也有重要的参考与借鉴作用。以古鉴今,传统汉字图像有很多精髓可待挖掘和研究,本课题对传统汉字图像数据库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建构,但受制于本课题组成员研究能力的局限和时间的仓促,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有待完善,希望借此能够抛砖引玉,吸引更多的专业人士与爱好者对此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不断推进中国传统图像文化数据库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明洁.论传统汉字图形装饰[D].南京:东南大学,2007.
[2] 李雪芬.基于内容的图像数据库本体构建探究——以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图像数据库为例[J].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1.endprint
(3)人性化、艺术化的网页界面设计。数据库在界面设计方面最关键的设计目标就是遵循人性化的使用原则,以实现用户方便快捷的使用需求。故而该数据库采用分级分类检索方式、人性化功能按钮、艺术化界面装帧、数据库更新、高清图片展示等功能设计。具体表现在本数据库基于内容的图片检索系统继续采用传统的“字找图”检索方式,但在高级检索功能中设置的多项并列检索功能,输入多个条件以查找到心中所需的图片。数据库的制作内容别具一格,界面功能设计直观易懂,便于操作,有较好的艺术感染力,引领读者检索和访问。其检索方式和检索途径简单易懂,并提供了多种检索途径,以方便使用者检索利用库中相关的图像资源。以条理分明的视觉流程和清晰、优美的视觉导向,从功能布局、感性工学、艺术审美等角度为数据库建立一个富于人性化、专业性的应用型平台。从用户体验角度出发,采用一般用户浏览网页通常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进行的操作习惯。在网页布局结构上,仍然依照网页三大页面的基本组成元素来组织,即导航栏、栏目以及正文内容。按照不同的页面内容,我们把网页设计成导航和内容结合型的,这样就更加方便用户更快速地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
在网页设计的整体风格中采用图形图像、文字、色彩、版式、动画来表现,以传统汉字图像为元素进行艺术化网页设计。网站页面的整体界面设计简洁清爽;网页的信息排版时把重要信息放在首页显著位置;在页面左上角放置LOGO,搜索条放在上部显眼位置。网站的导航条安排在中上部;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等服务则安排在右侧或又上方位置。界面制作的简单易懂、清晰易查,才更够让浏览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信息,或是通过页面导引,运用“关键字”提供的信息快捷地检索到符合要求的图像电子版及相对应的文字信息,使该数据库为图像使用和研究提供有效参考
4 传统汉字图像艺术数据库的建设实施步骤
传统汉字图像数据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一旦初步建成后,将随时保持图片及图片信息的更新,来保证图像信息的完整性和前瞻性。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建库方案是十分必要的。可大致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数据库架构设计阶段,建设一个功能完善的图像数据检索平台,完成图像数据库的总体框架设计。第二阶段:基本建设阶段,根据完善的图像分类体系建设数据库,并逐步完成几个专题的数据库建设,逐步完善系统的基本服务。第三阶段:全面建设阶段,在数据库建设的同时对其不断进行改进,继续完成图像数据库的建设,并增加辅助资料等相关功能,随时添加数据内容,逐步完成数据库建设的最终目标。第四阶段:图像数据库进一步优化,更新完善和维护阶段,以全面实现建库的目标。
5 传统汉字图像艺术数据库的安全管理及推广应用
数据库的存储控制应采用安全性的保护措施,即禁止非授权者随意使用本库图片。本系统采用了检查用户权限、图片加水印等安全保护性措施。按照实际情况,用户可以被分为两类,一是内部用户(即后台管理员),第二类是外部用户(即使用者)。外部用户无须注册即可浏览本库的图片,但是没有下载无水印图片的权限。所有的图片管理是通过系统后台的“图片管理”模块由系统管理员来完成的。图片管理模块是管理和维护上传的图片、信息、使用权限的,其中包括图片的基本信息查询,图片使用权限审查等。在网络环境下,我们可以借助联机网络、计算机通信和数字交互式多媒体等高新技术,主动向用户推荐该信息产品,介绍该图像数据库的特色、内容和检索方式等,最终是该数据库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在数据库建成后,将通过试运行以发现该数据库的不足,并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让用户能够获得最大的效益,反之,使该传统汉字图像库的服务层次和水平得到提高。如此这般,数据库提供给使用者的不再是相对独立的点状图像资料,而是关联性完备的网状资料索引,以保证数据库资料应具有的丰富性与专业性。
6 结语
传统汉字图像数据库建设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有帮助,对现代文化艺术实践也有重要的参考与借鉴作用。以古鉴今,传统汉字图像有很多精髓可待挖掘和研究,本课题对传统汉字图像数据库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建构,但受制于本课题组成员研究能力的局限和时间的仓促,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有待完善,希望借此能够抛砖引玉,吸引更多的专业人士与爱好者对此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不断推进中国传统图像文化数据库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明洁.论传统汉字图形装饰[D].南京:东南大学,2007.
[2] 李雪芬.基于内容的图像数据库本体构建探究——以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图像数据库为例[J].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1.endprint
(3)人性化、艺术化的网页界面设计。数据库在界面设计方面最关键的设计目标就是遵循人性化的使用原则,以实现用户方便快捷的使用需求。故而该数据库采用分级分类检索方式、人性化功能按钮、艺术化界面装帧、数据库更新、高清图片展示等功能设计。具体表现在本数据库基于内容的图片检索系统继续采用传统的“字找图”检索方式,但在高级检索功能中设置的多项并列检索功能,输入多个条件以查找到心中所需的图片。数据库的制作内容别具一格,界面功能设计直观易懂,便于操作,有较好的艺术感染力,引领读者检索和访问。其检索方式和检索途径简单易懂,并提供了多种检索途径,以方便使用者检索利用库中相关的图像资源。以条理分明的视觉流程和清晰、优美的视觉导向,从功能布局、感性工学、艺术审美等角度为数据库建立一个富于人性化、专业性的应用型平台。从用户体验角度出发,采用一般用户浏览网页通常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进行的操作习惯。在网页布局结构上,仍然依照网页三大页面的基本组成元素来组织,即导航栏、栏目以及正文内容。按照不同的页面内容,我们把网页设计成导航和内容结合型的,这样就更加方便用户更快速地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
在网页设计的整体风格中采用图形图像、文字、色彩、版式、动画来表现,以传统汉字图像为元素进行艺术化网页设计。网站页面的整体界面设计简洁清爽;网页的信息排版时把重要信息放在首页显著位置;在页面左上角放置LOGO,搜索条放在上部显眼位置。网站的导航条安排在中上部;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等服务则安排在右侧或又上方位置。界面制作的简单易懂、清晰易查,才更够让浏览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信息,或是通过页面导引,运用“关键字”提供的信息快捷地检索到符合要求的图像电子版及相对应的文字信息,使该数据库为图像使用和研究提供有效参考
4 传统汉字图像艺术数据库的建设实施步骤
传统汉字图像数据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一旦初步建成后,将随时保持图片及图片信息的更新,来保证图像信息的完整性和前瞻性。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建库方案是十分必要的。可大致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数据库架构设计阶段,建设一个功能完善的图像数据检索平台,完成图像数据库的总体框架设计。第二阶段:基本建设阶段,根据完善的图像分类体系建设数据库,并逐步完成几个专题的数据库建设,逐步完善系统的基本服务。第三阶段:全面建设阶段,在数据库建设的同时对其不断进行改进,继续完成图像数据库的建设,并增加辅助资料等相关功能,随时添加数据内容,逐步完成数据库建设的最终目标。第四阶段:图像数据库进一步优化,更新完善和维护阶段,以全面实现建库的目标。
5 传统汉字图像艺术数据库的安全管理及推广应用
数据库的存储控制应采用安全性的保护措施,即禁止非授权者随意使用本库图片。本系统采用了检查用户权限、图片加水印等安全保护性措施。按照实际情况,用户可以被分为两类,一是内部用户(即后台管理员),第二类是外部用户(即使用者)。外部用户无须注册即可浏览本库的图片,但是没有下载无水印图片的权限。所有的图片管理是通过系统后台的“图片管理”模块由系统管理员来完成的。图片管理模块是管理和维护上传的图片、信息、使用权限的,其中包括图片的基本信息查询,图片使用权限审查等。在网络环境下,我们可以借助联机网络、计算机通信和数字交互式多媒体等高新技术,主动向用户推荐该信息产品,介绍该图像数据库的特色、内容和检索方式等,最终是该数据库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在数据库建成后,将通过试运行以发现该数据库的不足,并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让用户能够获得最大的效益,反之,使该传统汉字图像库的服务层次和水平得到提高。如此这般,数据库提供给使用者的不再是相对独立的点状图像资料,而是关联性完备的网状资料索引,以保证数据库资料应具有的丰富性与专业性。
6 结语
传统汉字图像数据库建设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有帮助,对现代文化艺术实践也有重要的参考与借鉴作用。以古鉴今,传统汉字图像有很多精髓可待挖掘和研究,本课题对传统汉字图像数据库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建构,但受制于本课题组成员研究能力的局限和时间的仓促,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有待完善,希望借此能够抛砖引玉,吸引更多的专业人士与爱好者对此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不断推进中国传统图像文化数据库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明洁.论传统汉字图形装饰[D].南京:东南大学,2007.
现代包装艺术设计中的汉字结构 篇7
一、汉字结构的美学特征
汉字机构优美、巧妙, 充满天然与质朴之美, 具有丰富的意蕴, 是几千年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汉字结构的这些美学因素正是现代包装艺术设计所追求的重要内容。比如, 线条曲直流畅带来的律动美、和谐统一而产生的均衡美、情景交融的意境美等。这些共同的内容与追求架起了现代包装艺术设计与汉字结构之间的纽带与桥梁, 也为现代包装艺术设计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和启发, 为我国包装设计的本土化发展添砖加瓦。
二、汉字结构美与包装设计形式美结合的规律和原则
(一) 对比与调和
汉字结构包含着对比与变化, 二者相互调和构成汉字的整体感。我国古代汉字在线的对比应用上非常成功。通过线条横竖、虚实、曲直、长短的对比, 碰撞出形式多样的装饰变化。大多数汉字都同时采用曲、直、方、圆的线条进行连接和点缀。具体而言, 曲线条为动, 直线条为静, 曲、直线条相互交错, 动静结合, 共同组成汉字结构。比如, 小篆体“元”字, 曲线与直线相互交错, 产生了动与静的强烈对比之美, 既把汉字的生动与活波跃然于纸上, 又彰显了汉字的整体性, 充分体现了我国汉字优美、稳重、活泼、生动的特性。
汉字结构动静结合、韵律优美、节奏分明的美学特征恰好是现代包装艺术所追求的对比、调和的形式美。现代包装设计要求设计不仅要充满生动性, 还要具有一定的对比性。比如冷、暖色彩的对比, 空间远、近的对比, 数量多、少的对比等。然后, 通过调和、均衡、比例等相关形式与法则, 让这些不同且充满矛盾的元素具有秩序性, 从而让这些矛盾得以化解和调和。这种对比与调和的形式美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如“洁诺”牙膏、百事可乐外包装等。
(二) 对称与均衡
对称在汉字中比较常见, 它是指汉字结构中有中心轴, 各种不同笔画从中心轴两侧以相同的力量往外延。这种汉字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往往能给人以和谐、匀称的整体美感, 同时局部充满着延伸的动态美。比如, “亚”“米”“田”“土”等。同时, 汉字中还存在均衡的现象。汉字偏旁部首的搭配力求匀称与平衡, 强调汉字任何一个组成部分都应该做到错落有致, 疏密适宜, 从而使整个汉字结构均匀、合理。比如“钓”字, 左边偏旁的笔画明显比右边的“勺”字多, 但是“勺”字中间的一点正好弥补了右边部分的空缺, 使得“钓”字看起来均匀、合理, 不失均衡之美。对称与均衡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屡见不鲜, 特别是中国传统包装对稳定、对称的造型可谓是钟爱有加。比如, 象征着成双成对的“囍”字图案, 象征着爱心的心形图案等。
(三) 节奏与韵律
节奏韵律美的出现大多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条理性, 变化也具有一定的秩序。它能显著提高人们的视觉印象, 更加完整的呈现出形式内容的整体性与统一性, 从而使人们获得最佳的视觉感受。汉字结构通过线条重复、扭曲等形式来展现节奏与律动美。比如, “水”的小篆体通过简单的形态线条, 充分展示出了水的流动特征。同时, 还能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美感, 使人心情愉悦。在现代包装设计讲究设计要素有规律、有条理、有秩序的变化, 使设计整体充满节奏感和韵律感。比如, “可口可乐”的外包装就很好的把握了节奏与韵律美, 通过流畅的线条, 带给人们流动和柔美的视觉感受, 充满着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
三、包装设计中意象与汉字的意象性特征
(一) 汉字中的意象
汉字的构形美是中国特色之美。甲骨文是汉字的原始形态, 它忽略客观事物的真实视觉和自然属性, 强调人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所产生的反映, 也就是“意象”。比如“间”字,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其阐述为“从门从月”。具体来说就是夜晚的时候, 之所以关上门仍然能看到月光是因为门有间隙的原因。他巧妙的用月光来突出门的间隙。这样让人看到“间”字的时候就仿佛让人置身于这安静、祥和而充满诗意的夜晚。再如, 甲骨文中的“马”字, 其造型彰显了马善于奔跑的个性。与此同时, 对于马颈部鬃毛的表现, 无疑是对马鬃毛飞扬情态的特写和刻画。通过鬃毛飞扬的特写来表现骏马急速飞驰可谓是巧夺天空, 相当传神。
(二) 包装设计中的意象
我国的礼品包装设计成功借鉴了汉字结构, 不采用张扬、华丽的设计风格, 而是主张融入含蓄的审美理念, 给人以无穷的意境。如:梁廷楠在《曲话》中所说:“情在意中, 意在言外, 含蓄不尽, 斯为妙谛”。现代包装设计通过自身的形式美和文化内涵传递给人们一种或静、或虚、或浪漫、或随意、或流动不拘的意境。这些意境具有显著的和谐性、自然性和一致性, 充满了浓郁的东方美。中国月饼包装可谓是意象应用的典范。简单素雅的包装盒, 配上唐大诗人张九龄《望月怀古》中的佳句“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便能成功勾起无数游子寄月相思的思念与情怀, 不仅有效传递了产品的理念与宗旨, 而且能让人思绪万千, 回味无穷。另外, 我国大多茶叶包装也能很好的抓住意象的精髓。比如一杯简单而纯净的茶水配以空旷、悠远的山水画, 就能让人感受到我国茶文化清、雅、静、和, 从而获得精神上享受、洗礼与升华。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汉字渗透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和精神素养, 拥有着自身独特的美学特征。这些美学特征正是现代包装艺术设计所追求的美学效果。这就要求现代包装设计者不断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和创新能力, 在遵循汉字结构美与包装设计形式美结合的规律及原则的基础上, 将汉字结构设计巧妙融入现代包装设计, 增加包装设计的创新性和传统美感, 促进我国包装设计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颖, 张建春.浅谈汉字图形化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世界, 2011, 05:76-77+79.
[2]杨越峰.解构汉字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重庆大学, 2007.
[3]田志涌.汉字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包装工程, 2013, 02:134-137.
[4]张旭.汉字在“黄鹤楼”卷烟包装中的设计应用[D].湖北工业大学, 2013.
浅析汉字艺术在版式设计中的应用 篇8
一、汉字在版式设计中的展现及实际效果
在版式设计中, 汉字运用是个性化、多样化的。在版式设计中, 准确把握、合理运用文字, 继而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在版面设计中, 汉字、图形和色彩是三大构成元素。汉字结构具有组合性, 由最基本的一笔一画组合成为一个整体的汉字, 也可以由一个整体的汉字再组合为一体的汉字。汉字的结构还具有方块体的特征, 它们可以整齐的, 也可以是故意安排错落有致, 体现出独特的气质。汉字还具有整体性特征, 有时可以不必注重它的一笔一画只看它的整体美。因此, 将汉字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排列, 可以达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1. 中英文组合
汉字在版式设计中要有统一的视觉风格, 要实际根据文章的内容信息来选择相适应的字体和排列位置。不同的文字组合在一起, 有着有完全不同的视觉感受。字体的设计和位置布局是版面设计中编排的根基。在版式中, 汉字的设计重要的一点是从主题的表达内容, 从而更有效的进行信息沟通。而采用中英文的组合方式更能有效直观的使整个版面协调统一陈幼坚版式海报作品, 将中英文有效的组合在一起, 使之一目了然。而这便直观的影响着视觉传达的版面效果。
2. 汉字与图形的组合
汉字的结构是由汉字的笔画顺序, 造型组成, 它的象征意义是明显的。将汉字笔画结构进行明暗, 疏密, 粗细, 大小, 虚实等空间变化后组成的图形置于版式设计中, 这样会使版式整体更具有装饰美, 如图所示, 平面设计师陈绍华的作品, 首届封博会的作品, 充分体现出了汉字与图形的统一。版式设计要取得良好的视觉效果, 从汉字与图形协调定位, 将对比与协调的因素从而有分寸的运用。汉字和图形在组合时, 要注意人们的阅读习惯和审美趣味, 在组合上要把人们的感受放在首位。
3. 汉字在版式设计中的实际效果
汉字增强了视觉传达效果, 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是版式里对审美价值的一种重要构成因素。在版式设计中, 汉字作为画面的形象要素之一, 是版式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着传达感情的功能, 在视觉上必须具有视觉美。
在版式形态的设计中, 秩序之美是非常重要的, 不仅是指把所以表现的要素放在一个形态构成中, 更多的是指该结构具有美的表现力。杂乱无序的文字、图像等在和谐中能也能产生出知识信息的美感, 这是秩序的美。绘画有着不同的视觉美, 这是由美的和谐秩序精心设计制作所产生的。
在目前多元化的信息时代, 现代的读者也是多元化的读者。版式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字体在版式设计中的不同体现, 设计出个性的版面结构, 来使读者在视觉上有着强烈的阅读欲望。而是要将这一目标的基础很好的用字体排版, 将信息全面的传达给读者。
二、汉字在版式设计中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汉字艺术作为版式设计中的独特形式, 在中国以及世界的设计要素中, 汉字因为本身特有的承载性被高度的重视。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 审美观念和人们的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早已不满足于那种简单的自然形态和视觉效果, 希望通过与众不同的设计增加情感和特性, 使之前没有感情的商品变得丰富起来。在视觉冲击力的复杂性和创造力等方面, 当代视觉设计已经越来越成熟。然而, 作为读图时代的视觉方式, 汉字艺术在版式设计中的图像、图形的形式已经呈现多元化和个性化。
汉字作为设计元素的产生和发展, 特别是在中国市场经济开放和文化发展多元化的大背景下, 图形语言成为信息传达的优势, 使汉字更具有表现力。信息时代给了我们新的设计理念和审美价值, 因此在版式中汉字的选择应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要, 为中国、为世界创造出更好的版面设计。使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信息融入全世界。国内设计面临多重的挑战, 如何发展中国的汉字艺术, 让汉字艺术在版式设计中凸显而出, 这是我国设计师应该主要关注的。
汉字不仅是文化的载体, 而且还是具有形式美的视觉图形。根据汉字本身的特点和功能, 结合汉字艺术设计和版式设计, 从视觉艺术的角度, 说明了汉字艺术设计的形态对于版式设计创作中的作用、价值和影响。
在版式设计中, 准确的把握版式布局、合理的运用文字等视觉要素, 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版式设计是字体排版的基础, 与时俱进, 强调新的版面设计必须注重可读性, 与时代文化相统一。版式设计的创作是文字信息内容和完美艺术形式的相结合。它应该遵循美学原则, 也应该加强对版式设计的视觉效果, 在汉字的组织和制作上保持良好的风格, 还应该凸显高的亲和力和感召力的欣赏价值。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的视线, 获得最佳的审美视觉效果。在能够精确表达出信息的同时还要让人群更加轻松更加大范围的接受知识, 使得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让阅读和学习都成为一种享受。
摘要: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语言文字, 它以其独特的结构, 充分展示了其独特的魅力, 以及无穷无尽的东方视觉艺术。作为中国古典艺术的代表, 讨论到汉字的视觉艺术时, 大多数人的眼里会呈现出那些气势磅礴的书法, 在世界艺术范畴里, 汉字的丰功伟绩满刻在历史丰碑上。本文详细论述了汉字艺术的历史概述, 汉字的特点分析, 汉字在版式设计中的组合排列应用等一系列研究分析。
关键词:汉字艺术,版式设计,视觉特征,应用组合
参考文献
[1]王显春.汉字的起源[M].中华学林出版社, 2002.5.
[2]陈原川.汉字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8.
[3]吴惠良.汉字字体鉴赏辞典[M].武汉出版社, 2005.4.
[4]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1.
[5]廖洁连.中国字体设计人:一字一生[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2.
汉字艺术 篇9
一、书法
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篆、隶、正、行、草各体汉字的艺术。“书法”一词在《辞海辞源》里的解释为:“书法是书写汉字的法则 (艺术) ”。它是一门有法度的高级艺术。重在“法度”!有“法”无“法”, 就是书匠和书法家的区别。技法上讲究执笔、用笔、点画、结构、章法等, 与中国传统绘画、篆刻艺术关系密切。
“书法”已有三千多年历史, 以商周的金文为萌芽;其后秦篆、汉隶、晋草、魏碑、唐楷、宋行, 各擅其胜。在传统文化中, 书法与汉字紧密相连, 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 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 书法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它讲究汉字三元素 (“形”, “声”, “义”) 中的“形”, 通过汉字的结构形式来表现书者的艺术造诣, 注重书者书写的境界和作品的整体格调。同时, 书法艺术主要讲究汉字的布局、格式、间架、笔法、墨迹、印章等, 按照一定的章程书写。沈子善曾在《中国书沦辑要》一书中说过:“方块字的结构有点象体育表演中的叠罗汉, 有立有卧, 既叠出好多种花样, 又有规则而不乱。所以有人把汉字同建筑相比, 其中有力学、也有美学。”
在陈振濂主编《书法学》一书中的718页也有提到:“书法家鲜有谙悉文字学的, 这不仅是为了把握汉字的外部形态, 也还为了理解汉字的深层理趣, 懂得汉字的结构原理及每一笔画的意韵。每一个汉字, 不仅提供出一个信息, 而且, 透过组成他们各细部及其互相关系, 暗示了一个思唯程式”。
总之, 汉字在发展过程中, 逐步发展成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书法艺术。汉字在书法行为和对象上成为了首选。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艺术形式, 它所发挥的作用在每一方面都具有人类文明所需要的含义。
书写汉字之所以成为艺术的基础, 涉及到用笔的方法, 字形的写法以及写字的章法, 这便成为了书写汉字的要求。为了说明书法在古代艺术中的汉字应用特性, 我们不妨研究下古代社会书法艺术与汉字的关系:
(一) 从写字到书法
传统的写书法字, 一味的强调书写的技法, 严格的按照《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规定的要求进行书写, 不能划倒笔。虽然对学习写字有用, 但我觉得对学习书法却无大的意义, 而且汉字的书写并非从一开始就是书法艺术的, 僵化的技法教条主义训练, 只能扼杀练习者的个性表现力和创造力, 这正如同给你限定一个方框, 让你在这个范围之内写个汉字, 可能写出来的字不是大就是小, 不是瘦就是扁, 这是因为方框在作祟, 给你的心理也划上了一个限定范围, 不能随意的去发挥。这与无意而为之是背道而驰的。
事实上从甲骨文到有篆、楷、行、草以及王、颜、赵、魏、柳等诸多大家或书法体系 (碑帖) 的历程看来, 汉字经历了从“需求”到“追求”的过程, 也就是从写字到书法的过程, 它随着汉字的发展而呈现着异彩纷呈的变化。不是先有书法再有汉字, 而是先因汉字书写的需求, 再到审美阅读的完美追求过程。这一趋势是否会因为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有所改变呢?
(二) 从书法到写字
每个写毛笔字的人都企图通过摹拟画家名人的身手动作来进入他们的精神领域, 就如同一个2岁的小孩以为像大人那样拿着羽毛球拍在空中随意呼扇两下就能接得住球的心理一样。我们小时候学写字, 要求把字写得规范, 那么规范的标准是什么?这应该有个范本, 范本来自哪里?是如何限定的?我们为什么要写字?这些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并没有深究的问题, 直到要编写这篇论文才开始和同学、朋友探讨这些“疑问”, 以求得到某种启迪,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最后解决问题。
首先, 从“书法到写字”这个标题的含义是先有了书法的规章, 才开始写字。这个观点的成形已然是经历了先产生汉字、制造汉字到书写汉字、到汉字演变、汉字的成形后才出现的规章。因此, 特别说明关于“先有了规章再去写字”的概念应该是不包括造字及汉字起源的懵懂时代。这个规律一直沿用至今, 社会广众仍然继续传承。当代艺术的汉字理当是有所继承, 但是根据唯物主义的辩证观点, 事物的前进是伴随着矛盾的螺旋式前进, 因此, 当代艺术中的汉字应该不仅仅停留在传承上, 应该有所创新或革命。这个观点若是没有新的应用案例, 恐怕还显得空洞, 而正是当代艺术家邱志杰的创新观点和实践, 证实了这个汉字在当代应用的思考典范和应用标榜。
他认为, 不管是传统书法还是现代书法, 都应该是一种状态, 一种进入写字的状态, 而不是进入书法的状态。心无杂念, 完全融入到写字的状态, 而不是一味的遵循书法的章程, 要做到“无意而为之”, 这就是往往为什么我们书写的草稿比正稿看起来要真实。他曾经说一些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都是草稿, 如《兰庭序》是草稿;颜真卿写的《祭侄稿》, 则是他侄儿死掉后在极度悲痛的情况下写的;苏东坡写的《黄州寒食帖》也是他被贬的时候写的。王羲之后来反复的重写《兰亭序》, 再也没有超过他这个草稿, 其余二人的作品巅峰也是上述草稿, 由此可看出他们那个时候心中都是无意识的书写出了最巅峰的书法艺术的。
因此, 他提倡汉字的价值核心是“无意识的条件下产生”的。他的系列作品力求体现“总体艺术”的观点, 比较明确的暗示了汉字进入当代后发生着深刻变化。
不妨举例说明:正如他的《说文解字系列》作品 (如图1) , 他直接、反复的抄写字典条文, 形成画面效果, 创造了属于他“设计”的艺术作品, 以表达其书法艺术的无意识性。可能对于现代人来讲觉得不可思议, 同时也会提出这样的疑问:抄写字典谁都会, 而且这样不用转换思维照着字典顺着往下抄有什么意义?能表达什么思想?
但是似乎邱志杰认为, 现在的一些世人过度的追求书法“艺术”, 要求书法作为一门艺术那么神圣, 这样做就必然堕入做作的魔道。那么当代汉字是否需要借鉴或者思考这样的“文字与书法”的观点, 则是本章节对“从书法到写字”的一种应用性思考。我想他急于表达的是:个人对书法持有的态度将决定其书法艺术的程度, 这对发展当代汉字有着一定的启迪作用。
二、文人画
“文人画”是中国绘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但其概念内涵却比较模糊, 人们对它的理解也有分歧。一般而言古代文人画中讲究带有文人情趣, 而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文人画是中国画中的山水、花鸟、人物的一个交集, 它突破了绘画艺术的单一模式, 呈现的是多种艺术的综合, 是集众美于一体的艺术。古代文人画的相关应用特点研究, 个人总结如下:
(一) 书画同源
首先作为美术理论家的赵孟頫在《松雪斋集》中主张“以云山为师”, “作画贵有古意”和“书画同源”等提法为文人画的创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他首次主张以“书法笔意入画”。后来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四家及朱德润等元代著名画家, 多以“寄兴托志”的写意画反映消极避世思想的“隐逸山水”并以象征清高坚贞人格精神的“梅、兰、竹、菊、松、石”等为题材而斯风盛行。其代表人物倪云林就有一段具有代表意义的文人画论:“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 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或涂抹久之, 他人视以为麻为芦, 仆亦不能强辩为竹, 真没奈览者何。” (倪瓒:《题为张以中画竹》) 文人山水画的典范风格至此形成, 其关于“书画同源”的核心创作理论在此实践基础得以奠定和发扬。
(二) 诗书画印一体化
文人画兴起的元代, 文人寄托情趣于艺术。
才气横溢的文人除画物寓意外, 还写诗填词于画上以抒发情感, 意趣无穷;有的索性摆脱诗词格律的束缚, 信笔在画上提句跋文以直抒胸臆。而书法则与绘画笔墨风格相融, 起到图文互补、增强艺术效果的作用。
此时“治印”多用闲章或名印, “白文”或“朱文”, 形状不一, 在画面上与书法黑红虚实相映, 给绘画增添了妙趣不尽的书卷之气。
总之“诗、书、画、印始成一体, 诗画相联, 诗是无形画, 画是有形诗, 诗情贯注于画意之中相辅相成”, 诗书画印题跋的合璧标志着“文人画”形式的完善与发展。
(三) 重视引书法入绘画, 重视笔墨情趣
“文人画家”几乎全是“书家”。如苏轼、黄庭坚、米芾父子等, 以书法入画, 实践并发展了其水墨技巧。赵孟頫诗云“石如飞白木如籀, 写竹还需八法通, 若也有人能会此, 须知书画本来同”。
书法中的点、线和笔画间组合不但是构成艺术形象的基本元素, 而且是重要的、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欣赏对象。运笔的疾徐轻重, 点线的疏密粗细所形成的特有的节奏和韵律, 要能体现出画家创作过程中特有的心态、气质和个性, 并将这些与所表现的事物的形神有机地结合起来, 做到心手相应, 气力相合, 迹虽断而气连, 笔不周而意周。
在色彩和水墨上, 文人画更注重水墨的运用, 讲究墨分五色, 运用墨干湿浓淡浑厚苍润的微妙变化, 以单纯的墨彩概括绚丽的自然。
三、篆刻
(一) 概述:
篆刻是一种特有的中国传统艺术, 从古至今已有二、三千年的悠久历史。篆刻, 顾名思义, 即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 是一种实用艺术品。它又称为“玺印”、“印”或“印章”等, 这些称呼都因时而异。
中国文字随著时空间发展, 蕴涵动人的多样风貌, 在印面之内跌宕生姿, 以一种有情、有致的方式呈现出来, 小小方寸之内充满了时间的古朴和空间的浑厚, 虽几经更迭, 仍能以温润的光泽、古雅的韵趣, 引人玩味, 这就是篆刻的艺术。
(二) 篆刻与书法的关系:
篆刻本身是一门与书法密切结合的艺术。篆刻家的作品与刻字铺师傅刻出的领工资用的印章的根本区别, 在于前者是“写”的, 讲究章法篆法, 后者是靠“描的”, 并不计较章法篆法。
(三) “印”在文人画中的应用价值:
众所周知的是中国画除了讲究“构图”、“技法”、“诗”、“书”以外, 还少不了署名和“朱砂印”。一副再完美的中国画, 无论山水、花鸟、工笔、写意, 若是少了点睛之笔的朱砂印, 自然古人没这么干过, 现在人们也仍然当成一种学问去谨慎的在自己的创作中补足, 否则无论当时还是后世也不会出现各式各样的文人骚客的“宝鉴”流传了, 也更加没有今天被人们津津乐道的篆刻家等学术流派了。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我个人提出从写字到书法几乎贯穿了整个古代中国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将汉字由“言必书法”的传统的固有的思想革新到写字是写字、书法是书法的新阶段中去。同时, 并不排除写字和书法之间、汉字的发展与应用间的复杂的、交叉的、传统与创新并行的兼容并举的多样化局面。正如“文人”和“非文人”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一样, 文人画和非文人画的划分也没有绝对的标准, 但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 文人画也形成了一个大致的体系, 建立一套具有图像意义、风格规范和技法标准的艺术体系, 这一切皆与中国的书法有着密切的联系。正是这些采用汉字造型的书法、文人画、篆刻等艺术作品的出现, 人们才十分肯定和提炼了中国古代艺术的核心就是诗书画印的一体化, 正是他们追求完美的审美理想的物化、对象化, 体现了汉字在古代艺术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摘要:在中国汉字中, 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 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汉字的演变是从象形的图画到线条的符号然后到适应毛笔书写的笔画, 最后到便于雕刻的印刷字体, 它的演进历史为我们进行艺术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通过对汉字在古代艺术中的多样化运用, 如石刻、石雕、砖雕、陶器、漆器、木器、青铜器、丝绸艺术、中国画艺术、书法艺术等等, 在观察和研究中发现其表象都离不开汉字和图腾符号这两种元素和载体, 因此可想汉字在古代艺术中的主体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汉字,古代艺术,书法,诗书画印,一体化,篆刻
参考文献
[1]黄亚平, 孟华.汉字符号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10) .
[2]郁乃尧.汉字的故事[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6 (10) .
[3]孙晓云.书法有法[M].北京:知识出版社, 2003-2-1.
[4]钟明善.中国书法史[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1-6-1.
[5]《艺术世界》编辑部.面对面:和艺术发生关系[J].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2-1-1.
[6]李豫闽.当代艺术与本土文化:邱志杰[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 2004-1-1.
[7]邱志杰.自由的有限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10-1.
[8]邱志杰.重要的是现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1-1.
汉字艺术 篇10
关键词:汉字艺术形成,平面设计,应用
一、引言
汉字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 其有铭文记载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三世纪, 而作为起源于远古时期的原始绘画艺术, 汉字最初萌发的年代则可以延伸至五千年之前。汉字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三种文字之一, 同时也是世界上仅存并仍在使用的, 集形象、声音、辞义于一体的文字, 如今它更成为我国最具有民族特性的艺术门类之一。从广义上说, 汉字本身就是一种形式抽象且内涵丰富的图形, “它既源出于‘象形’, 并且在其发展形成中没有完全抛弃这一原则, 从而就是这种符号作用所寄居的自行本身……取得相对独立的性质和自己的发展道路, 即是说, 汉字形体获得了独立与符号意义的发展途径。……以后, 它更以其净化了的线条美……表现出和表达出种种形体姿态、情感意境和气势力量”。①因此也有人提出, 汉字是一种最古老且最伟大的平面艺术作品。然而无论如何, 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核心, 汉字包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审美观念及思维表述方式, 是中华民族艺术、文化、历史的高度融合。同时值得注意的是, 汉字的整体结构、构成方式、装饰手法之中, 更蕴含着中国古人独特的平面设计、工艺美术设计等概念。
基于汉字如此博大精深的内涵、和谐优雅的形态及完美深邃的意境, 它无可厚非地成为了中国当代平面设计中极为重要的元素。事实上, 考察当下我国诸多优秀的平面艺术设计作品后可见, 其创意和构成等均是借鉴了汉字的独特魅力, 即通过文字、图形、颜色的和谐搭配, 将作为主题或者构成元素的汉字在平面设计作品中升华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由此可见, 汉字要素在中国当代平面设计艺术中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同时也为中国平面设计艺术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二、汉字的构成之美
汉字的形体结构是复杂而蕴含深意的, 它既包括音和义的因素, 又包括创造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本文从以下三方面对汉字的构成之美进行分析。
(一) 汉字的“形”之美
汉字的形由点、线构成, 并与点、线之间传递着无限之美。首先, 从汉字最基本的笔画———点来看, 它创造出许多意蕴斐然的字。如古人以三个点创造出“小”字, 表现其形态的微弱;三个点下放一横线, 横线下再放三个点, 由此出现了“米”;将女字斜放, 中间加两点创造出“母”, 这其中的两点代表着女性丰硕的乳房, 更隐含着母性的伟大与责任。 (图一)
其次, 从汉字的笔画线条来看, 在简单素雅之间蕴含着丰富的变化。中国汉字来源于古老的绘画艺术, 而绘画这门造型艺术普遍以线条来表现艺术主题和抒发主观情感, 因此, 汉字的构造中也存在着用造型传递思想、情感的问题, 并尤以书法为胜, 被人冠以“书法艺术”的美誉。如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在千古名作《兰亭序》中以27种方式书写的“之”字, 彰显汉字线条变化的登峰造极之处;又如隋代智永创造的“永字八法”, 集文字和艺术于一体, 实现了汉字线条多样性的审美追求。总而言之, 能以不同线条 (粗重、清逸、张狂、苍劲、委婉、润秀等) 来构造文字, 同时体现主题思想、情绪审美等, 纵观古今中外唯有中国汉字。恰如宗白华先生在谈论书法之美时说道的:“中国人这支笔开始于一画界破了虚空留下了笔迹, 既流出了人心之美, 又流出了万象之美。”②
(二) 汉字的“态”之美
汉字的“态”是千变万化的, 是运动的, 也是具有节奏美的。如汉字中的“晨”, “日”字当头劈开夜晚的云雾, 昭示着一天的开始, 也昭示着人类对光明的渴望和赞美。由此可见, 汉字中不仅音和意同在, 传递着信息并包含着深刻的内涵, 而且具有运动之美、节奏之美。
再如在汉字的艺术化书写———书法中, 人们经常以不同的线条搭配来传递一定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意境, 给予汉字极强的表现性和张力。那些流传于世的高超书法作品, 其笔画粗细变化有致、姿态夸张舒展、章法布白乃至通篇气韵流动, 无不具有动态之美、节奏之感, 其中深藏着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传统哲学思想的精髓。因此, 汉字的“态”不是呆板、简单的“态”, 而是蕴含深厚文化底蕴、富于变化而充满律动的“态”, 而这正是汉字的审美特征之一。
(三) 汉字的“情”之美
综上, 汉字是一个主客体共同参与构造的、偏重于人的心理描述的意象化图形。简而言之, 汉字之中带有“情”之美、“情”之韵。
同样以书法艺术为例, 元人陈绎在《翰林要诀》中说:“喜怒哀乐, 各有分数。喜即气和而字舒, 怒则气粗而字险, 哀即气郁而字敛, 乐则气平而字丽。情有重轻, 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浅深, 变化无穷。”清代包世臣在《艺舟双揖》中进一步指出:“性情发形质之内”, “形质成而性情见”, “书, 如也, 如其学, 如其人, 如其志, 总之曰如其人而已”。西汉文学家杨雄说:“言者, 心声也。书者, 心画也。”③他们均明确了书法中感情与形式的连带关系。的确, 作为一种艺术门类, 书法既是文字, 又能够表现人的情感思想。而更为重要的是, 书法艺术不受政治时局的限制, 它可以令作者尽情地抒发自己的审美追求和情感思绪。也正因此, 古往今来的书法作品总是各具风格, 如颜真卿的颜体字, 横平竖直、顶天立地, 这与他刚正不阿的性格气质有着莫大的联系;又如张旭、怀素的草书, 厚重雄浑而不拘一格, 体现着他们对生活、对人生的自由追求与豁达不羁。由此可见, 无论哪种字体都以其独特的点线规律展现着不同的情态与审美意识。
三、平面设计中多样汉字艺术形式的运用
汉字的构成中浓缩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习俗、历史, 也浓缩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学艺术思想。那些传世下来的、图形化的书法和篆刻, 无一不兼具文化与艺术的双重身份。而从这个角度上看, 最早把汉字、图案排列在一个平面之中、传递一定信息的书法艺术, 则完全可以视为一种另类而古老的平面设计。与此同时, 在中国平面设计越发精进的时代中, 它更被赋予时代精神、文化韵味、宗教民族、经济人文等诸多方面的意蕴。因此, 汉字作为一种古老而深邃的表现元素, 其中所包含的多重意义恰好迎合着当下平面设计的需要, 并具有愈加强大的生命力。
从古老陶器上晦涩的符号、青铜物品上镂刻的铭文、宣纸上行云流水般的行草楷书, 到今天的现代字体、意象构成、书籍编排、电脑字体、字体转换图形, 再到2008年北京奥运、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 汉字艺术创造出的独特审美意境与内涵, 刹那间征服了整个世界。应该说, 汉字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了更为丰富的意义及面貌, 俨然成为这个时代中视觉设计的重要形式语言。需要注意的是, 汉字的存在不仅是主题和形式的问题, 而且自身具备一定的设计性和艺术感, 具备一定的思想内涵。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谈其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一) 书法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字的艺术表现, 它内敛的品格和极富张力的表现形式, 为古今中外无数观者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审美享受。进一步说, 书法的形式语言既重视每个字的形式形态, 同时又重视若干字放在一起的整体形势效果, 通过细节和整体的协调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 或平静, 或激昂, 或悠闲无拘束, 等等。而今天, 我们的书法艺术更是由原来追求淡雅、宁静的审美取向转变得凝练明快、畅快淋漓, 极具视觉冲击力。因此, 它理所当然地被应用在现代的平面设计中。
如香港设计家靳埭强的作品, 其多以汉字书法为视觉元素, 创造了许多属于时代和中国的优秀平面作品, 并在国际上赢得了相当的赞誉。如图二, 把典型的中国传统笔墨纸砚融为一体;施以传统绘画淡薄清远的颜色, 营造出古典、民族韵味十足的气氛, 给人清新悠远之感。
此外, 国际霸权主义带来的文化扩张, 使得全球文化日渐趋同。也许这种趋同有着其他的解释, 如文化艺术必须不断地沟通和借鉴才能取得全新的发展, 文化艺术在广大受众日渐提高的文化审美中必然会走向一致, 等等。但我认为, 即便民族只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性概念, 但其“统一”的过程必然是极其缓慢的, 那么这样看来, 只要民族还在, “民族艺术”及它的世界性意义就永远不会过时。因此, 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民族文化”回归的重要性, 在努力为传统民族文化找到可发展的良性途径时, 书法自然而然地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效载体。从这个意义上说, 中国当下平面设计的创作, 诉求于传统书法艺术, 不仅取决于书法自身的艺术特征, 而且取决于中国平面设计艺术发展和壮大的自身需要。
因此, 无论是源于书法自身独特的个性魅力, 还是源于中国平面设计发展的自身需要, 对书法元素的运用, 都使得平面设计作品的内涵和品质得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升华。如我们看到的许多平面设计作品, 书法元素的恰当运用令其自身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需要注意的是, 除了那些固有书法字体之外, 在长期的研究和探索下, 平面设计中也出现了许多具有新奇构造的“新书法”, 它们或是更为夸张, 或是更为简练, 或是变型扭曲, 但应该说万变不离其宗, 都在诠释着同样的主题, 演绎着同样的情感, 传递着同样的美学观念和文化内涵。
(二) 图文混合构成
图文混合构成, 顾名思义就是图和文相互穿插, 互为渗透。在计算机技术极为发达的今天, 图形图像的处理十分便捷, 因而与其说这种构成方式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不如说它是信息时代的大势所趋。
如图三, 第三届亚洲艺术节平面招贴。作品主题明确而直观, 文字与图案相互交融, 色彩以黄、黑对比为基调, 行书书写的“亚洲”二字更是劲力十足、激情昂扬。可以说, 这一作品的视觉效果极强, 带给人无限热烈的情感。然而, 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不仅仅是靳埭强先生这件作品所独有的, 事实上在图文混合构成的平面作品中, 汉字和图形通常都可以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
再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舞动的北京” (图四) , 可以称得上是汉字艺术与平面设计最完美融合的典范, 也是奥运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典范。其设计浓缩了中华民族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崇尚和对奥林匹克理想的追寻。同时, 它又以印章的形式出现,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这一金石印章所拥有的含义可谓意义深远。从颜色角度上说, 红色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吉祥美好最高的赞礼, 中国的习俗中但凡喜事都以红色来铺垫。标志中那抹明艳的红色, 正是中国土地上时代生存的炎黄子孙对奥运最诚挚的祝福和期盼。中国古话有云:“言之不足, 歌之。歌之不足, 舞之蹈之!”这一平面设计中人物的形象是张开双臂的形态, 它说明北京在承办中敞开胸怀对世界各地的人们发出最真诚的邀请。
当代许多优秀的平面艺术作品中都包含有汉字的要素, 汉字自身的情态和形态之美与平面设计中其他元素相互交织, 构成了极富美感、意蕴的平面艺术作品。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汉字作为当前传达和交流信息的重要视觉符号, 其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在当下的平面艺术中亦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文字中包含的民族精神、文化、思想、历史等因素, 无疑会为我国平面设计创作带来更深的内涵和更新的观念。因此, 本文认为汉字参与平面设计绝不仅仅是造型方面的突破, 其必然存在着更为深邃的社会价值。
从另一个角度上说, 中华文明在传承之中继续延伸, 而文字正是这一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因素, 它的历史为推动今天社会的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例如源远流长的中国书法艺术, 从其形式到本质都对中国当代平面设计有着积极并深远的影响。相信当代平面设计在传统文化的浸染中, 必然会带着浓厚的民族气质和时代精神, 而这种内外双修的气质内涵又必将带来平面设计的崭新起点。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的历程[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廖才高.汉字的过去与未来[M].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5.
[3]曹方.当代设计家的汉字艺术[M].安徽美术出版社, 2001.
[4]蒋勋.汉字书法之美[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汉字艺术 篇11
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标志之一,主要的信息传播载体形式。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文化多元化的需求等等,现代汉字被广泛的运用的设计领域,诸如:广告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包装设计等等。以内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领域出现在大众的视野。这样的发展形势也就决定了现代汉字需要融合一定的艺术设计内容来进行对字体形态进行装饰,突破传统汉字语言的界限。在此,笔者结合实际情况,粗略的谈一下现代汉字艺术设计中的装饰语意。
外在形态:汉字与图形的相结合
汉字最初是由图形演化而来的,从这个角度说汉字具有图形和文字语言的双重特点。现代汉字艺术在设计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技术以汉字本身的内涵或者寓意为基准,设计与其相符的符号或者图形借以来与汉字设计相融合,以新的视觉形态展示给大众,给大众以视觉冲击力。图文结合的汉字设计思路成为不少艺术家们创作的源泉。同时图文结合的形式不仅能够吸引大众的眼球,而且还利于人们思维上的接受和记忆。以这样生动、形象的视觉元素来传播文本信息,能够引发人们的深思,加深人们对文本内容的认知和了解。这种汉字艺术设计多用于:广告、牌子、包装、形象设计等等。它能够以图形的直观性来更有效的传递语言文本信息,便于信息的传播。如:“心曲”作为一个咖啡厅的店铺,它的招牌上设计的字体是:“心”字最上边的点以图形“?”代替,“曲”字中间的一横以图形五线谱代替,两个竖线以图形钢琴符号代替。以图形来传达咖啡厅让人心灵栖息的地方,心、音乐以图形来展示,更能够让人从心底放松,缓解自我。现代汉字艺术设计在外在形态上注重视觉元素的调节、交换、组合等等,而其核心表现形式即是:汉字与图形的相结合。
核心精神:追求意境上的“和”
汉字艺术设计在理念上大多都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人们的欣赏、视觉追求等也同样受传统理念的影响,就是对于新的事物,人们衡量也会以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进行。这样以来,汉字艺术设计作为吸引大众的主体,在设计过程中自然的也就追求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对于我国的设计思想理念可以追求到古代儒家、道家的哲学思想、禅学思想的核心——和。古代人认为“和”是万物出现的源泉。现代汉字艺术设计在审美上也体现了对“和”的意境追求,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融合,达到“图文合一”的最高审美境界。以中国银行的标志“”为例,它的中间选用了“中”字的弱化使用,其整体是中国古代的“钱币”标志,二者相结合使用,凸显了传统文化的特征“和”,即:整体的平衡、和谐,给人以良好的感觉。目前,现代汉字艺术在设计过程中更多的是追求精神、思想内涵上的“和”,其设计的思维点也可以说是从始便定位在“和”上,即:让汉字的设计以新的结构来形成“和”的产物,以“和”的特点、思想内涵、意境等等来凸显现代汉字艺术设计的魅力。
意境神韵:借鉴中国书画艺术
现代汉字艺术设计与我国的书画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性。我国的书画艺术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特征,其设计作品的意境、神韵都有着浓厚的民族气息,是最能够凸显我国传统文化、民族气质的艺术作品。汉字作为中国特有的语言载体形式,在设计上自然也就注重民族性的凸显,从而现代汉字艺术在设计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凸显民族特性,开始或多或少的借鉴书画的用笔手法,力求创作出书画艺术的意境、神韵。现代的汉字艺术不乏运用书画的笔触、墨韵的手段进行创新设计,从而使得汉字设计在创新的过程中又具有民族神韵。诸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徽“舞动的京”其设计便是对书画艺术元素的灵活运用,即:以篆书的“京”字来作为标徽主体,还有印章、汉竹简文字特征等等,从整体上来凸显时代性的同时又使其不缺乏中国文化神韵,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这种借鉴中国书画艺术来进行现代汉字艺术设计的手法能够从根本上凸显传统书画神韵的同时又具有时代性、创新性。
总的来说,汉字作为我国语言的最基本符号,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蕴。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汉字艺术设计也在不断的创新,尤其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受大众审美需求、时代特点等因素的影响,现代汉字开始与艺术设计相融合,运用诸多的元素来进行装饰自我。进而也就强化了现代汉字艺术设计运用装饰语意凸显其艺术魅力,促使了汉字突破原本传统汉字的运用范畴。
(作者单位:四川旅游学院艺术系)
汉字艺术 篇12
【案例一】
师:两千多年前的奴仆和我们现在的保姆是不一样的,有什么不同呢?老师把它画出来。(师板画“女”字,并做“低头弯腰”的动作)这是什么人?。
生:看门人。
师:这就是古代的女人,见到什么人都要弯腰低头。 (师补画完“奴”字) 虽然女人很听话,可是还有人抓住她想打就打,想骂就骂。你觉得这样的人日子过得怎么样?
生:过得很苦。
生:从来没有好日子过。
师:所以“奴”在古代指日子过得很悲惨的女人。你见过现在谁家这样对待保姆的吗?
生:没有。
师:还有一种人, (师板画“仆”字) 这种人头上要戴着刑具,别人一看,就知道是罪犯或者战俘,这种人身后还要插一根毛,像长着尾巴。这样的人像什么?
生:像动物。
师:这样的人过着怎样的生活?
生: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
生:他的命不值钱,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杀死了。
师:这样的人,被人像牲口一样赶来赶去,这样的人就叫什么?
(生齐读“仆”)
师:这样的人在古时候是非常悲惨的,我们一起再读读这个词———奴仆。
识字教学是词语教学的基础,也是阅读教学的起点。“奴仆”的意思自然不同于现在的保姆,怎样突破时空的限制,让学生理解“奴仆”的正确意思呢?薛老师就是从汉字教学入手,让学生在理解“字”的基础上读懂“词”。通过追溯“奴”和“仆”两个汉字的起源,画出这两个字的早期的形象,在学生面前呈现出了两幅生动鲜活的画面,一幅是卑躬屈膝、可任意凌辱的“奴”字形象,一幅身背刑具、后插尾巴的“仆”字形象,学生对“奴仆”一词的理解可谓深入到了骨髓。汉字与中华文明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当识字教学与汉字的起源、发展和变化产生联系时,就引领学生深度理解汉字的意思,赋予了识字教学以文化内涵,识字教学就会迈向以汉字为载体的文化教育。
这是薛老师汉字教学的一则经典案例,经典的魅力就在于其常读常新。在一次讲座中,薛老师谈到,本来他是要以多媒体出示这两个字的古体形象,只是因为时间关系,做动画的老师来不及设计,最终只能由老师自己现场板画。现在很多老师在汉字教学中,常常也会追本溯源,通常也就是找些现成的古字图片出示一下,最多加上三言两语的解释;而薛老师不仅当场书写了“奴仆”二字的古字形象,还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丰富的肢体语言,把汉字背后的画面灵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试想,如果薛老师也只是投影呈现出“奴仆”这两个字的形象,教学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当追本溯源成为汉字教学一种潮流的时候,教师们不妨也像薛老师一样,以现场“板画”的形式呈现汉字的古体字形,既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汉字的魅力,也展示一下自己的文化素养,可谓一举两得。
【案例二】
师:我们要学的汉字非常神奇,通常一些复杂的汉字都是由一个一个汉字叠加而成的。 (师板书“日”)这个字大家都认识,是“日”字。(师继续板书“女”,组成“”字)其实这也是一个字,读yàn,就是安静、安宁的意思。我们一起读一遍。
(生齐读)
师:再加一个字 (师板书“”),这其实也是一个字,读xì。这三个字又组成了一个新字“”,读yǎn。如果再加一个提手旁, (师板书完成“揠”字) 这个字你们认识吗?
生:读yà。
师:对!“揠”就是拔的意思,有一个成语叫“揠苗助长”,你知道“揠苗”是什么意思吗?
生:就是拔禾苗。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成语故事。 (生齐读课题)
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孩子学习复杂的汉字效果往往不太好,究其原因,既有孩子学习能力、记忆习惯的问题,更与老师的教学方法有关。虽然我们也会运用拆字法进行教学,但基本只是把一些复杂的汉字拆成两到三个部件。就以“揠”字为例,一般就是告诉学生“揠”是由“扌”和“”组成的,事实上学生对“”,还是很陌生,还是不容易记住。老师不往下教,一方面是自己也弄不清这里还有什么字,另一方面觉得再往下教是不是太难了、太琐碎了。在这段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教给孩子一些生僻的汉字同样重要,如“”“”等,它们就像是汉字的一个个有用而神奇的零件。可见,薛老师的目标定位不仅是教“字”,还要教汉字造字的规律、方法,即用比较简单的字组合成新字。不仅如此,薛老师处理这个字的呈现过程也非常艺术。他并没有就字论字地从“揠”字教起,而是从“日”字开始,一步一步地添加,也就“创造”出了一个一个新字。这样还原了祖先“造字”的过程,学生觉得仿佛这个字是自己跟老师一起创造出来的,自然并不觉得陌生,更有一种亲切感、成就感。
【案例三】
师: (板书一个大大的“鹬”字) 这个字认识吗?
生:读yù。
师:鹬是生活在水边的一种鸟。这是一个形声字,去掉“鸟”(师擦去“鸟”,留下“”) 这个字你们会读吗?
生:刚才老师说了这是一个形声字,所以这个字也应该读yù。
师:你很会思考!这个字上面是一个“矛”,下面这个字是窗户的意思,表示矛从窗子刺穿过去。 (再擦去“矛”,留下“”) 这个字大家一定在什么地方见过?
生:这个字读jiǒng,我看过一部电影,叫《人在途之泰》。
师:是的,其实这个字跟“泰”的“”字是同一个字。 (擦掉“”) 还记得刚才那个字吗?跟老师一起把这个字写出来。 (师板书“矛”“”“鸟”组成“鹬”字,学生书空) 这个字这辈子还会写错吗?
生:不会!
师:你们看,难写的字我们可以把它拆开,这样就能记得牢。老师再给大家推荐一个网站———汉典网,遇到复杂的字可以到这个网站查一查,你就会学到别人不知道的汉字,大家可以记下来。
(学生记录)
心理学研究表明,调动多种感官、运用多种方法学习和记忆的内容效率更高,记得更牢。“鹬”这个字对孩子来说,难认难记,更容易写错。薛老师在学生认识“鹬”字、知道意思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学生记住字形。与教学“揠”字不同的是,他先整体呈现这个“鹬”字,再逐一擦去字的部件———鸟、矛,每擦去一部分,所余下的都给学生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一些难认、生僻的部件,他还充分调动孩子的生活实际,联系学生耳熟能详的电影指导识记,不仅丰富了学习的内容,还能调动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兴趣。最后薛老师还带领孩子完整地书写一遍“鹬”字。这样从拆分到组合,从逆向思维到正常思路,对于这个生字,正像薛老师所说的,学生“这辈子也不会错了”。最难能可贵的是,识字教学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在不少老师简单禁止孩子上网的时候,薛老师趁着孩子识字、学字的勃勃兴致,向他们推荐帮助学生主动识字、独立识字的“汉典网”,给了孩子一个学习汉字文化的重要工具,也是打开了孩子探索神秘的汉字文化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