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商品市场论文

2024-09-22

城乡商品市场论文(精选9篇)

城乡商品市场论文 篇1

摘要:商品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 城乡商品市场的协调发展将决定整个经济体系的结构优化和综合效应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 尽管我国市场经济的水平不断提高, 规模不断扩大, 但仍然存在农村商品市场发展水平较低、城乡市场结构失衡的问题, 因此, 未来矫正城乡商品市场使其协调与统一发展、稳步提高, 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城乡,市场,协调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步入了一个全面提高的新阶段, 城乡二元经济发展发展日益成为我国持续、稳步、健康发展的巨大瓶颈。而协调城乡商品经济发展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 也是实现城乡市场一体化的重要环节, 因此, 着力推进城乡经济结构、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建设, 建立以城带乡长效机制, 提升市场运作效率将是城乡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

一、城乡商品市场发展的现状

(一) 城乡商品市场综合协调度不高

长期以来, 我国重视发展工业, 希求以工业带动农业的发展, 但是工业的发展并没有使农业和农村繁荣, 而是由产业结构的分化导致了城乡二元市场的局面, 即一方面是商业化水平高、商品流通速度快、体系完整的城市市场, 另一方面则是商业化水平低、购买力差、设施落后、缺乏管理、体系残缺的农村市场。根据《1989-2005中国统计年鉴》显示:城市商品市场年平均交易额增长率为26.15%, 而农村则为17.83%, 相比城市将近低了10个百分点, 这反映出城乡间的市场化水平存在着显著差异。

(二) 城乡商品市场供需度不协调

打开门户, 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 确实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 但是这种带城市偏向性的改革, 也造成了城乡市场差距的扩大, 这是因为由于城市市场的活力更能为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提高和扩大出口, 与之相对, 农村市场由于流通网络薄弱、交易方式落后、规模小、层次低等原因而无人问津。造成农村消费市场低于城市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居民的收入不高, 市场意识淡漠, 而且消费仅仅局限于基本的生活消费品上, 这是影响城乡供需不协调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 城乡公共服务不协调

长期以来, 诸如各种商场、银行、娱乐场所、交通运输等完备的市场设施主要集中在城市, 而农村的市场设施建设比较滞后,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极大削弱了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此外, 农村在市场环境、教育、医疗、治安等方面也相对落后, 这对于扩大农村消费, 规范农村市场管理, 提高农民素质, 保障农民利益, 改变农民消费意识起到很大的阻力作用。

二、城乡商品市场协调发展的路径探索

(一)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一方面要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 加大农村商品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 逐渐改善农村市场的水电、交通、信息网络、建筑等建设, 发挥农村当地特色, 打破城乡间贸易壁垒, 建立优化农村市场配置的激励机制, 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资源要素向农村聚集, 发掘农村市场活力;另一方面建立包括社保、医疗、教育等在内的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系, 尤其是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 在立足保障农民基本生活的基础上, 逐步建立符合农民需要的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1]

(二)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

要使农村与城市市场协调发展的基础是:寻找农村与城市市场之间的商业契合点, 建立城乡改革联动体系, 推进城乡一体化体制改革。首先, 要完善城市商业网点的农村规划, 做好双方的互通, 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 推进城乡的接轨, 实现城乡的融合。例如, 可鼓励企业以连锁、加盟的方式到农村开拓市场, 也应支持在各大商场开辟特色农副产品专柜;其次, 通过城乡横向经济联合, 建立农工商一体化、贸工农一体化方式, 打破城乡分割、地区割据和部门封锁, 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全面流动;[2]最后, 大力沟通城乡市场之间的物流运输、道路交通、信息通信、金融等行业的联系, 做到农村网点与城市网点合理分工, 共同发展, 为城乡市场协调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三) 打破贸易壁垒

在广大农村, 还有相当部分的农村居民的小农意识极为强烈, 封闭自保, 市场意识单薄, 所以, 提高农民的思想观念, 培育农村市场主体是实现城乡市场互动发展的重要一环, 基于此, 国家必须通过增加农村教育投入, 重视培育农产品经营大户, 扶植一批发展潜力大的农村产业, 并结合新闻媒体的宣传效应等渠道来打破其思想壁垒。此外, 有组织地让农民参与市场活动, 组建农村产品供销的农村队伍, 不仅可以促进农村市场的健康发展, 还能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 切实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总之, 城乡商品市场的协调发展是协调城乡经济活动的重要纽带, 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因素。[3]只有改善农村市场发展的滞缓状况, 缩小城乡商品市场之间的差距, 才能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 共同繁荣。

参考文献

[1]龚映清, 唐红涛.城乡商品市场协调发展现状及路径探索[J].统计与决策, 2011 (10) .

[2]刘战平, 陆远如.城乡商品市场统筹发展研究[J].消费导刊, 2009 (1) .

[3]王璇.河北省城乡商品市场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J].区域经济, 2009 (12) .

商品外汇市场投资简析 篇2

杰成觀点:3月LME铜在回落至8000关口之后止跌,短期支撑有效,尤其在美国上市企业的第一季业绩季报强劲及市场对欧洲经济忧虑减退的背景下,铜价有望维持中长期震荡向上的格局,预估区间(7900,8650)。

原油

杰成觀点:随着美伊冲突的趋缓,国际油价3月整体呈震荡回落的走势,但100美元整数关口依然支撑强劲。随着影响原油供需关系的主要因素回归到主要经济体的未来经济前景,我们判断国际油价短期内也难有大幅度的涨升,总体而言,应该维持周线级别的强势震荡格局。预估区间(100,115)。

黄金

杰成觀点:短期看,各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没有一致性的步调,从而导致黄金价格走势的基本面因素作用力相对较弱,中期我们也暂时看不到趋势性的机会;技术面我们比较倾向于日线级别继续小旗形形态向下到1600附近寻找支撑,总体而言,5月短期觀望为主,中期等待基本面因素的明朗或更好的买人做多机会。预估区间(1550,1750)。

大豆

杰成觀点:南美的持续干旱和阿根廷的大豆减产状况不断超预期,促使CBOT大豆4月维持强劲涨升,1465去年高点如此迅速地到达也出人意料。尽管走势看涨势喜人,我们却认为对多方最有利的机会已经将近尾声,所以不建议投资者在高位大力做多。预判5月大豆将进入震荡做头的阶段,预估区间(1400,1500)。

美元

杰成觀点:美国经济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的复苏令人欢欣鼓舞,可是到目前为止,这种复苏的持续性越来越存在疑问,尤其我们看到消费者信心依然低迷,消费信贷发放标准的放松幅度目前也有所放缓。另外我们认为冬季零售额的强劲表现在一定程度上由反常的暖冬所致,我们可能在5月看到该趋势的“偿还效应”。所以我们认为美元指数维持半年的向上的格局应该已到末端,图中三角形向下突破的概率很大。预估区间(77,81)。

免责声明

本报告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或者我们认为可靠的资料,我们力求但不保证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报告内容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觀点不构成所涉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我们不对因使用本报告的内容而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客户不应以本报告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报告做出决策。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基于现状,不构成任何保证,可随时更改,毋须提前通知。本报告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建议或保证任何投资或策略适用于所有个别情况。

杰成投资工作室对于本免责申明条款具有修改权和最终解释权。

本本栏目稿件来源:杰成投资工作室

城乡商品市场论文 篇3

一、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

(一) 加强商品住房预售行为监管。未取得预售许可的商品住房项目, 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进行预售, 不得以认购、预订、排号、发放V I P卡等方式向买受人收取或变相收取定金、预定款等性质的费用, 不得参加任何展销活动。取得预售许可的商品住房项目, 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在10日内一次性公开全部准售房源及每套房屋价格, 并严格按照申报价格, 明码标价对外销售。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将企业自留房屋在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前对外销售, 不得采取返本销售、售后包租的方式预售商品住房, 不得进行虚假交易。

(二) 严肃查处捂盘惜售等违法违规行为。各地要加大对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对已经取得预售许可, 但未在规定时间内对外公开销售或未将全部准售房源对外公开销售, 以及故意采取畸高价格销售或通过签订虚假商品住房买卖合同等方式人为制造房源紧张的行为, 要严肃查处。

(三) 加强房地产销售代理和房地产经纪监管。实行代理销售商品住房的, 应当委托在房地产主管部门备案的房地产经纪机构代理。房地产经纪机构应当将经纪服务项目、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在显著位置公示;额外提供的延伸服务项目, 需事先向当事人说明, 并在委托合同中明确约定, 不得分解收费项目和强制收取代书费、银行按揭服务费等费用。房地产经纪机构和执业人员不得炒卖房号, 不得在代理过程中赚取差价, 不得通过签订“阴阳合同”违规交易, 不得发布虚假信息和未经核实的信息, 不得采取内部认购、雇人排队等手段制造销售旺盛的虚假氛围。

(四) 加强商品住房买卖合同管理。各地要完善商品住房买卖合同示范文本, 积极推行商品住房买卖合同网上签订和备案制度。商品住房买卖合同示范文本应对商品住房质量性能, 物业会所、车位等设施归属, 交付使用条件及其违约责任做出明确约定, 并将《住宅质量保证书》、《住宅使用说明书》作为合同附件。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将商品住房买卖合同在合同订立前向购房人明示。

(五) 健全房地产信息公开机制。各地要加强和完善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建设, 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布市场信息。市、县房地产主管部门要及时将批准的预售信息、可售楼盘及房源信息、违法违规行为查处情况等向社会公开。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将预售许可情况、商品住房预售方案、开发建设单位资质、代理销售的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情况等信息, 在销售现场清晰明示。

(六) 鼓励推行商品住房现售试点。各地可结合当地实际, 制定商品住房现售管理办法, 鼓励和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现售商品住房。实行现售的商品住房, 应符合《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规定的现售条件;在商品住房现售前, 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将符合现售条件的有关证明文件和房地产开发项目手册报送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备案。

二、完善商品住房预售制度

(七) 严格商品住房预售许可管理。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 合理确定商品住房项目预售许可的最低规模和工程形象进度要求, 预售许可的最低规模不得小于栋, 不得分层、分单元办理预售许可。住房供应不足的地区, 要建立商品住房预售许可绿色通道, 提高行政办事效率, 支持具备预售条件的商品住房项目尽快办理预售许可。

(八) 强化商品住房预售方案管理。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商品住房预售方案销售商品住房。预售方案应当包括项目基本情况、建设进度安排、预售房屋套数、面积预测及分摊情况、公共部位和公共设施的具体范围、预售价格及变动幅度、预售资金监管落实情况、住房质量责任承担主体和承担方式、住房能源消耗指标和节能措施等。预售方案中主要内容发生变更的, 应当报主管部门备案并公示。

(九) 完善预售资金监管机制。各地要加快完善商品住房预售资金监管制度。尚未建立监管制度的地方, 要加快制定本地区商品住房预售资金监管办法。商品住房预售资金要全部纳入监管账户, 由监管机构负责监管, 确保预售资金用于商品住房项目工程建设;预售资金可按建设进度进行核拨, 但必须留有足够的资金保证建设工程竣工交付。

(十) 严格预售商品住房退房管理。商品住房严格实行购房实名制, 认购后不得擅自更改购房者姓名。各地要规范商品住房预订行为, 对可售房源预订次数做出限制规定。购房人预订商品住房后, 未在规定时间内签订预售合同的, 预订应予以解除, 解除的房源应当公开销售。已签订商品住房买卖合同并网上备案、经双方协商一致需解除合同的, 双方应递交申请并说明理由, 所退房源应当公开销售。

三、加强预售商品住房交付和质量管理

(十一) 明确商品住房交付使用条件。各地要依据法律法规及有关建设标准, 制定本地商品住房交付使用条件。商品住房交付使用条件应包括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并在当地主管部门备案、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已建成并满足使用要求、北方地区住宅分户热计量装置安装符合设计要求、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制度已落实、商品住房质量责任承担主体已明确、前期物业管理已落实。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商品住房交付使用时, 应当向购房人出示上述相关证明资料。

(十二) 完善商品住房交付使用制度。各地要建立健全商品住房交付使用管理制度, 确保商品住房项目单体工程质量、节能环保性能、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符合交付使用的基本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可借鉴上海、山东等地经验, 通过地方立法, 完善新建商品住房交付使用制度。各地要加强商品住房竣工验收管理, 积极推行商品住房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制度。北方地区要加强商品住房分户热计量装置安装的验收管理。

(十三) 落实预售商品住房质量责任。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对其开发建设的商品住房质量承担首要责任, 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承担相应责任。房地产开发企业、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工程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负责人、注册执业人员按各自职责承担相应责任。预售商品住房存在质量问题的, 购房人有权依照法律、法规及合同约定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责任并赔偿相应损失。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责任后, 有权向造成质量问题的相关单位和个人追责。

(十四) 强化预售商品住房质量保证机制。暂定资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申请商品住房预售许可时提交的预售方案, 应当明确企业破产、解散等清算情况发生后的商品住房质量责任承担主体, 由质量责任承担主体提供担保函。质量责任承担主体必须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和相应的赔偿能力。各地要将房地产开发企业是否建立商品住房质量保证制度作为企业资质管理的重要内容。各地要鼓励推行预售商品住房质量保证金制度, 研究建立专业化维修制度。

四、健全房地产市场监督管理机制

(十五) 全面开展预售商品住房项目清理。各地近期要对所有在建的商品住房项目进行一次清理和整治。对已取得预售许可的商品住房项目逐一排查, 准确掌握已预售的商品住房数量、正在预售的商品住房数量和尚未开盘的商品住房数量等情况, 并将清理情况向社会公开;对尚未开盘的商品住房项目, 要责成房地产开发企业限期公开销售。直辖市、省会城市 (自治区首府城市) 、计划单列市要将清理结果于今年6月底前报住房城乡建设部。

(十六) 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各地要通过房地产信息网络公开、设立举报投诉电话、现场巡查等措施, 加强房地产市场行为监管, 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对退房率高、价格异常以及消费者投诉集中的项目, 要重点核查。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 要责令限期整改, 记入房地产信用档案, 并可暂停商品住房网上签约;对拒不整改的, 要依法从严查处, 直至取消其开发企业资质, 并将有关信息通报土地、税收、金融、工商等相关部门, 限制其参加土地购置、金融信贷等活动。

(十七) 加强房地产信用管理。各地要积极拓展房地产信用档案功能和覆盖面, 发挥信用档案作用, 将销售行为、住房质量、交付使用、信息公开等方面内容纳入房地产信用体系, 信用档案应当作为考核企业资质的依据。对违法违规销售、存在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将不符合交付条件的住房交付使用、信息公开不及时不准确等行为, 应当记入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档案, 公开予以曝光。

(十八) 严格相关人员责任追究制度。各地要加强对违法违规企业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对造成重大工程质量事故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无论其在何职何岗, 身居何处, 都要依法追究相应责任。对在预售商品住房管理中工作不力、失职渎职的有关工作人员, 要依法追究行政责任;对以权谋私、玩忽职守的, 依法依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怎样使商品迅速打开市场 篇4

为了让产品更快地占领市场,我采取了一套出奇制胜的市场营销方法。

(1)在我市的各区、县、镇招聘市场演示员,免费给他们的车辆安装动感光轮,让他们晚上骑车出去溜达。此招十分有效,车轮发出红黄蓝绿多彩的光,晚上十分耀眼,引起人们对这种新奇、时尚产品的好奇,纷纷打听是什么产品,在那里有卖的?

(2)组织几名业务员,花十几天时间,分别到汽配店、摩托车店和电动车、自行车维修、销售点,大量派发宣传单和试销产品,而不急于软磨硬泡和老板谈销货,只留下经销点的地址和产品的宣传资料。晚上派业务员骑上车辆在他们的店门口行驰,造成该产品市场好销气氛。不少消费者看到此产品又到车行和维修店打听、购买,而车行、维修店均无货可供。于是车行、维修店主动打电话进货。此时我便吊他们胃口,要求他们最低进货量不低于100套(一套两个),每套7.5元,建议零售价12-15元,让他们有丰厚的利润。就这样动感幻夜光轮轻轻松松就进入了各车行、经销店、维修点。

(3)抓住青年学生喜欢新奇特产品的心理特点,开拓学生市场。在我市大中专院校找几名有经济头脑、业务能力强的学生,让他们晚上骑着装有动感光轮的自行车在校园里溜达,吸引其他学生,让他们形成强烈的购买欲望。针对学生的经济情况,我规定首次进货不用交款,等产品卖出后再付款。如此一来,这几名学生每人都赚到了非常可观的生活费,我也大大扩展了市场。

虚拟商品及其消费市场 篇5

虚拟商品概念

什么是虚拟商品?学术界对此研究不多,网络平台对此概念的使用也很不规范,没有统一的说法。就现在所谓“虚拟商品”的种类来看,对于虚拟商品概念的理解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指无形产品,与有形商品相对应。此类界定过于宽泛,尤其将一部分传统意义上的服务品包括在内,概念之间的界限界定不清晰,容易引起与传统认识矛盾。第二类是指网络产品,如网络游戏、数字产品及数字服务,可以通过网络传输、配送,这是目前较为广泛使用的虚拟商品概念的内涵。这类产品与服务是客观存在的,是真实的,而非虚拟的,因而用“虚拟商品”来表述是很不准确的。第三类是指客观上并不存在的但却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消费需求的所谓商品,这类商品可能仅仅是一种符号、一个概念或一种称谓。从“虚拟”及“虚拟商品”的本质含义来讲,这种理解是对“虚拟商品”本质内涵的科学界定。这个意义上的虚拟商品种类并不多见,但人类创造性思维必然会创造出越来越多的虚拟商品。

虚拟商品特征

虚拟商品是不存在的,也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但还是有很多人对虚拟商品消费抱有浓厚的兴趣。有不少敢为天下先的消费者欣然自掏腰包,成为虚拟商品的消费者或所有者。虚拟商品为什么受到如此的欢迎呢?原因在于虚拟商品的开发商及销售商摸准了人们普遍具有的某种消费心理,即人们对于身份、荣誉、地位、个性的内在需求与渴望。人类不仅有物质消费欲望,在较低层次的物质消费欲望得到满足之后,人们会不断增长对更高层次的满足精神与心理需求的消费欲望。虚拟商品的出现正可以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因而虚拟商品消费市场可谓潜力巨大,商机无限。

虚拟商品能够满足人的精神消费需求,满足人们对于身份、地位、荣誉、个性等心理需求,必须具备三个特性:

唯一性。让一个人拥有其他人不会拥有的独有的东西,这会满足人们某种占有欲望,也能突出独占者地位和身份的特殊。

荣誉性。现在社会中各种商业化的评奖活动,从本质上就是提供一种满足人们对于荣誉需求的虚拟商品。得到这种荣誉,就意味着得到了社会的一种肯定性评价,从而使人们的虚荣心、自尊心得到满足,同时也会有效提升人的自信心。

个性化。虚拟商品满足消费者精神需要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消费者购买或消费虚拟商品后,会使其个性突出,能够满足他的“卓然于众”的心理需求。如各地推行的吉尼斯纪录,许多电视台举办的各类特长、技能、“绝活”比赛,给挑战者、参与者颁发各种奖励证书,迎合的就是人们突出个性、张扬个性的消费心理。

发展制约因素

虚拟商品市场虽然刚刚兴起,但发展却异常迅猛,在特殊人群尤其是年轻人中已悄然成为一种消费时尚。但由于这是一种新生事物,发展又极其迅猛,所以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很多问题。而与此同时,相应的法律法规又远远滞后,致使此类市场整体处于无序状态。最为突出的,也是影响到虚拟商品市场健康成长的问题主要有三个:

人们普遍对虚拟商品的消费观念存有偏见。很多人认为虚拟商品消费是一种不健康的消费,是一种不理性的消费,更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消费,这种消费是精神不健康、心理不成熟的表现,并且认为这种消费对青少年的误导作用尤其严重等等,从而对虚拟商品消费基本上持否定、排斥态度。对待虚拟商品消费的较为理性的态度是:承认人的精神需求及心理需要,就应当承认虚拟商品消费的合理性。在此问题上不要把虚拟商品消费市场上存在的问题等同于虚拟商品消费本身的问题。

虚拟,商品消费中存在的诚信问题。很多人把虚拟商品的经营、销售与市场欺诈、虚假不实等问题联系在一起。其实,这种误解与偏见的根本原因在于对虚拟商品本质内涵的不了解。虚拟商品只是一种概念、符号或称谓,本身没有真假问题。只要消费者能够从中得到某种满足,即说明这种商品是“货真价实”的。在这一问题上,不要把物质商品消费思维与精神商品消费思维混为一谈。

虚拟商品生产与销售的法律依据问题。实体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合不合法,最基本的判断依据是生产者与销售者是否拥有商品的所有权。许多人对虚拟商品的销售持怀疑态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质疑虚拟商品销售的合法性,即所谓的虚拟商品生产者与销售者有没有权利销售虚拟商品。其实这一问题并不存在。虚拟商品,即非真实存在的商品,人类纯粹思维的产物,所以不涉及实体商品所具有的所有权问题。从另一个角度讲,提出虚拟商品这种符号、概念、称谓的人,即合法拥有了这种商品的所有权。虚拟商品的生产、设计、包装不需要有形的物质资料,也就不存在产权纠纷问题。当然这方面还需要许多法理学方面的更多的研究,最终给出明确的法律界定。在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之前,单凭主观臆断虚拟商品的生产与销售存在合法性的问题,是不利于这类市场的健康成长的。

引导规范虚拟商品消费市场

对于虚拟商品消费市场可以做些必要的规范,用以引导这类市场的健康、有序成长,进而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消费需求,全面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较为关键的策略是普及虚拟商品知识,推广虚拟商品消费理念,提高虚拟商品销售的透明度。在销售中应当充分说明虚拟商品的虚拟性,即其非真实性、客观地评价虚拟商品的功能,引导消费者的消费期望定在一个适当的、合理的水平。对国家与社会来讲,构建虚拟商品市场的规范,出台一系列规范、引导这类市场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制度是必要的,也是紧迫的。

上海商品市场建设30年 篇6

一、上海商品市场建设阶段

市场资源历来是上海重要的战略资源, 也是上海领先全国的重要优势。商品市场是上海最先破冰改革的市场领域, 从计划的市场转型到具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的市场, 从落后的市场转型到繁荣的市场, 从国内的市场转型到国际化的市场, 上海商品市场的发展始终服务于上海城市的战略定位, 配合上海的城市发展建设。上海商品市场发展阶段具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这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上海在国家战略布局中经历的起伏紧密契合, 这也进一步凸显出上海以市场建设作为重要主线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战略思路。

(一) 20世纪80年代, 上海启动商品市场建设, 破解上海工业发展困局

作为全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最集中的地区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典范地区, 改革开放前, 上海一直是国家工业化的战略要地, 同时也是全国工业产品、日用商品的主要生产地。为保障工业建设和产品供应, 由中央统一调配, 全国各地生产资料源源不断地流入上海, 因此改革开放前上海是全国的物资供应中心, “全国保上海”成为当时上海与全国关系的真实写照。八十年代初, 中央批准设立经济特区, 整个八十年代, 经济特区成为中央推进改革开放政策的前沿重镇, 上海在国家战略布局中地位的下降迅速改变了改革开放前“全国保上海”的关系。此外, 与上海毗邻的江苏、浙江两省, 立足各自优势, 也分别在乡镇企业与民营经济发展上取得显著优势, 包括江浙两省在内的东部沿海省市经济境况日渐好转, 在经济上上海与其他省市竞争的关系逐步显现。

八十年代, 全国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分阶段解体的过程。早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 国家统购统销和计划调配制度已经出现改革端倪, 农副产品、生产资料的供应价格逐步放开, 但由于价格关系和市场关系没有理顺, 全国出现了物资紧缺、价格波动的局面。“全国保上海”时代的结束, 更使上海在与其他省市竞争中, 面临着制约工业城市发展的能源、原材料短缺和成本上涨问题。在这一背景下, 以搞活物资流通、突破工业发展困局为目的, 上海拉开了商品市场建设的序幕。1979年, 上海先后在浦东、闵行等市郊接壤地区恢复建立了22个农副产品集贸市场, 以农副产品市场建设为先导, 着手消费品市场建设。同年, 上海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综合性生产资料市场——上海生产资料交易市场, 这成为生产资料市场建设的标志性信号。

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 商品市场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紧密关联, 从改革开放初到80年代末, 上海商品市场建设停留在配合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 由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因此, 这一时期上海商品市场也缺乏迅猛发展的制度基础。以扩大包括生产资料在内的物资流通, 形成自成体系的原材料供应模式, 借力价格体制改革推动商品市场发展, 做大商品流量, 中兴商业文化是八十年上海商业市场建设的特点。

(二) 20世纪90年代, 上海力推商品市场发展, 结合城市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1990年, 中央宣布开发开放浦东, 上海改革开放获得重大历史机遇, 重新回归国家战略高地。在中央一系列优惠政策的鼓励下, 上海改革开放获得前所未有的自由空间, 政府、民间改革热情得到空前释放, 整个经济建设思路从保守性探索向开放性创新转变。上海在计划体制、财税体制、外贸体制、投融资体制等领域的深层次改革破解了长期束缚商品市场发展的障碍。1992年, 中共十四大会议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新阶段,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成为九十年代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思路, 全国范围内大力培育市场基调的确立为上海九十年代商品市场建设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

中共十四大报告为上海确立了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 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定位。九十年代上海启动了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与八十年代的城市建设不同, 此次城市建设是在结合国家对上海的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战略定位基础上的重新规划与重新建设。为振兴商业文化, 瞄准三大中心的发展目标, 上海的商品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此轮城市建设的重点。商业基础设施规模显著扩张, 大型商厦数量激增, 全市范围内形成多个特色化、标志化的商业中心, 这些都为商业现代化打下了良好的硬件基础。统计数据显示, 全市商业营业面积从1992年的412万平方米发展到1997年的1006万平方米, 上万平米的大商厦从2家增加至60多家。

产业结构调整也是推动九十年代上海商品市场发展的因素。从第六个五年计划起, 上海的第三产业就开始步入复苏通道, 但由于国家对上海作为全国重要工业城市的定位没有改变, 因此, 上海难以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出大思路、有大动作。随着浦东开发开放政策出台,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开始成为国家对上海未来发展的新期望。1991年, 上海在八五计划中明确提出了“发挥中心城市综合功能, 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方针, 并于1992年进一步提出了“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方向, 商贸被列入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从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起, 九十年代, 上海赢得了商品市场高速发展的十年。商业硬件设施的更新换代、商贸地位的提升以及多种商业业态的竞相出现都成为上海打造国际化城市形象, 吸引外资的必要前提。商品市场的发展成熟为其他新兴市场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迈出国门、加深交流合作的经验, 和谐互动了上海其他市场的建设进程。

(三) 进入新世纪, 上海提升商品市场能级, 服务国际贸易中心建设

2001年,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随着一揽子成员国义务承诺期限的来临, 中国与世界真正进入“零距离”沟通时代, 这对中国的商品市场建设带来了深远影响。同年, 国务院原则同意《上海城市总体规划 (1999-2020) 》, 批复指出上海要建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作为贸易中心的基本职能和有机组成部分, 上海商品市场建设必须进入转型飞跃期, 从国际贸易中心的定位来看, 国际商品货物流通和国际商业购物是上海商品市场必须具备的功能。

与九十年代上海商品市场飞速发展的十年不同, 在四个中心的框架下要推动商品市场转型飞跃面临一些难题。入世后, 中国在外资市场准入、外贸体制等领域必须达到国内各地区统一标准、更深程度的开放要求, 这使上海在九十年代浦东开发开放后所获得的部分专有优惠政策的优势不再。在商品市场建设方面最显著的变化是, 由于外贸经营权放开, 上海各类外贸企业集聚、外贸进出口渠道广的特点从长期看已经不具备比较优势。经历二十年改革开放, 国内其他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的商品市场建设已经颇具规模, 一些地区发展的特色化、规模化的专业批发市场、商品零售市场十分成熟, 上海的商品市场在某些领域甚至落后于国内其他城市。而随着国内商品市场间竞争愈来愈激烈, 上海商品市场集聚、配置国际资源的能力正遭遇传统优势分散化的危机。另外, 从上海自身发展看, 中央集中政策、资金攻坚浦东开发开放的时代随着中国入世已经画上句号, 和其他领域一样, 商品市场建设也需要更多立足内生化发展模式。

在发展紧迫感的倒逼下, 进入新世纪, 为适应国际贸易中心定位, 上海商品市场建设更加注重商品市场的能级提升, 在巩固历史成就的基础上, 加快商品市场国际化步伐, 在制度规范、商品门类、国际品牌引进与国内品牌建设、市场空间规划等方面积极探索与国际接轨。受到国际经济、金融中心发展目标的挤压,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重要性居于其次, 从政策扶持角度而言, 商品市场已经退出市场建设的主角地位, 要素、中介服务市场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商品市场。

二、消费品市场建设

消费品市场由零售市场和批发市场组成。作为商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消费品市场建设与人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因此也成为商品市场率先改革的领域。消费品市场建设围绕上海在全国的战略定位逐步展开, 从最初打开计划经济体制缺口, 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出发, 上海商品市场初步复苏, 并在九十年代浦东开发开放之际获得飞速发展。大口径、宽领域的开放政策为消费品“走出去”和“引进来”提供重要机遇, 在国外先进理念、制度、技术的冲击下, 上海消费品市场的建设面貌焕然一新。

(一) 零售市场

商品零售市场是上海消费品市场建设的重点。市场空间布局的基本定型得益于九十年代上海大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大规模旧城改造及土地批租;零售业态的多元化交接更替, 一方面是基于上海良好的传统商品零售市场基础, 另一方面九十年代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大量外资涌入为商品零售市场提供了全新的业态模式。

1、所有制结构在探索中革新

1978年5月, 为解决改革开放初期全国普遍面临的购物难、吃饭难、住宿难的问题, 同时缓减上海知识青年返城就业的双重压力, 上海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重新恢复市供销合作社;二是鼓励兴办各种形式的集体企业;三是恢复个体工商户的发照工作, 支持个体工商业发展。在计划经济体制尚未完全松动的改革开放初期, 上海商品市场就已经初步形成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个体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其中, 国营的零售主体以市百十店 (今永安公司) 、市百四店、新世界服装商店、鹤鸣鞋帽商店、浦光百货商店为代表, 集体经济主要以供销社形式存在。1980年, 上海放宽了集市贸易管理政策, 允许小杂粮、肉食品进入集市, 允许商贩长途运销, 冲破了集市贸易不准商贩查收经营的禁区, 1981年, 福民街小商品市场建立, 个体工商户在农村和城市从零散化向集中化过度。据统计, 截至1984年底, 全市已有个体商业5.66万户, 年营业额1.9亿元。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 在理论上明确了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不是计划经济, 而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这是对传统公有制统领的所有制结构的进一步放宽, 更大程度释放了商品市场领域各类所有制结构共同发展的热情。结合国企改革, 上海在国有商品零售企业推行股份合作制, 纯国营企业开始向股份制企业转化。股份制改革将国营企业所有权一分为三, 国家、社会法人以及个人成为国有商业零售企业的共同所有人。当时中国最大的零售企业上海第一百货商店以及名列第二的华联商厦相继推行了股份制。以1980年和1987年商品零售总额中所有制结构的比重为例, 国营经济比重从63.9%下降为53.2%, 集体商业由34.8%上升为37.6%, 个体商业从0.3%上升到4.8%。

受政策限制, 直到八十年代末, 商业领域外商投资比例仍然很小, 外商主要以商办工业企业的方式进入, 典型代表是联合利华, 但在商品零售市场, 外资尚未进入。浦东开发开放后, 上海商品零售市场启动了引进外资的进程。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 中日合资上海第一八佰伴有限公司新世纪商厦在浦东新区举行奠基仪式, 商品零售市场首次引进外资。随后, 东方商厦、太平洋百货等相继引进外资, 这对当时本土的百货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外资的引进促动了本地已有业态的改革, 同时也催生了新型业态的形成, 为上海传统的商品零售业注入了新理念、新模式。九十年代上海商品零售市场的超速发展很大程度受益于大规模的外资进入。与1978年相比, 1998年上海社会消费零售总额中, 国营商业由68.27%下降为39.8%, 集体商业由31.43%下降为30.2%, 私营和联营商业占6.4%, 包括个体、合资、合作商业在内的其他商业占23.6%。以公有经济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构已经在商品零售业中表现鲜明。

2、业态形式在发展中创新

上海商品零售业态形式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78年到20世纪80年代末, 这一时期, 以专业商店、杂货店、烟杂店和小百货为代表的是改革开放前的传统业态主要形式。为解决改革开放初期物资供应紧张的问题, 政府主要关注大宗商品的批发市场建设, 因此, 商品零售业设施建设缓慢。据不完全统计, 80年代上海零售商业面积仅增加了12%, 在这种环境下, 为方便日常生活、满足商业设施供不应求的状况, 许多学校、企业、政府机关纷纷“破墙开店”。

第二个阶段是90年代, 这也是整个商品市场飞速发展的黄金十年, 百货商场、连锁超市、便利店、大型仓储超市、购物中心等业态相继出现并迅速发展, 外资对各类零售业态贡献颇大, 同时结合商业体制改革, 传统的国营和集体经营的商品零售业也加快重新改造。

通过引进外资和沪港、澳、台合作, 结合老城区改造、土地批租, 上海百货业的规模与层次上了新台阶, 成为90年代最主要的的商品零售业态。从1992年批准立项新建到1995年建成, 营业面积在4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零售商厦达69家, 80%以上都是综合型百货商厦, 其中市政府批准的第一家沪港合资东方商厦、国务院批准的第一家中外合资第一八佰伴新世纪商厦, 各区与外商和港澳台商合资的太平洋百货、摩士达商厦、伊势丹等, 市、区商业部门新建的中联商厦、东海商都、新世界城、宝大祥公司、国际商厦等, 还有专业的电子商厦、远东商厦等都是90年代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百货公司。积极与外资合作改造本地小百货业, 注重吸收国外百货业在品牌建设、经营管理、技术设施运用、空间布局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上海百货业发展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集购物、餐饮、休闲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大型购物中心是百货业发展的高级形态, 南方商城、虹桥友谊商城、梅龙镇广场、友谊南方商城等大型购物中心成为中心城区的地标性建筑。

作为中国最早出现连锁超市及便利店的城市, 自1991年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创建起上海超市就以超常规速度急速发展, 每年新增超市在百家以上。1999年, 全市连锁商业网点达3500多家, 其中连锁超市门店1500多家, 出现了华联、联华、农工商、百佳、家家乐、欧尚、捷强、东方超值等多样化的超市品牌。连锁超市也带动了便利店发展, 传统粮油店、杂货店首先采用连锁经营方式改造成为便利店, 但随后即被90年代中期的可的、罗森、联华、良友等品牌所替代。

随着上海加快郊区开发, 大规模人口从中心城区迁移到新城, 原来主要遍布于中心城区的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无法提供新城人口的生活必需品供应, 另外, 连锁超市难以满足中心城区大型居民集中区的多样化需求的劣势也开始显现。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式超市应运而生。其中家乐福、麦德龙、易初莲花、易买得、大润发、欧尚等外资大型综合超市占主导地位, 华联、联华和农工商等国企连锁超市也开设了大型综合超市。

第三个阶段是进入新世纪以后至今, 由于国外先进的商品零售业态已经在90年代相继引进完毕, 业态创新难有突破。但在上海远郊, 多元化的商品零售业态模式还存在巨大发展空间, 随着上海城市化进一步推进、以一城九镇为构想的郊区建设进一步发展, 在郊区布点多元化商品零售业态是新世纪业态发展的新趋势。

(二) 批发市场

改革开放前, 上海商品批发市场计划色彩十分浓重, 批发业务全部由国营商业经营, 采购供方面实行工商分工、全国计划分配和批、零分工。在这一背景下, 较之商品零售市场改革, 批发市场启动改革需要打破更多限制, 因而, 改革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上海批发市场步入鼎盛时期, 形成了国家级、区域级、区县级完整的三级市场层次, 以及专业批发市场、批发兼零售的众多规模化市场。然而, 随着上海商品零售业态急剧拓展, 零售与批发业务逐步合一, 批发市场的竞争优势日益弱化, 加之批发市场难以突破传统建设思路, 因而市场逐渐萎缩。进入新世纪, 传统消费品批发市场的很大部分已经淡出历史舞台。

1、配套改革先行探索

改革开放后, 随着经济体制步入转型期, 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统购统配方式逐渐退出。初期, 改革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民众的认识偏差, 加上改革尚在摸索中前行, 与计划脱钩后的商品流通如何进行还缺乏明确的后续性制度安排, 因此, 全国普遍出现过生产、生活物资供应紧张的现象, 深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的上海在改革开放初期则遭遇了更多改革阵痛。在短期内搞活物资流通, 加大物资供应量成为当时上海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在这一历史背景下, 为做大消费品流量, 上海在消费品定价、流通方式上启动了探索性改革。首先, 缩小了国家固定作价的范围。农副产品中除粮、棉、油外, 价格基本放开, 日用工业品中的小商品价格也分期分批逐步放开, 并区别不同商品实行国家定价、指导价、浮动价、协议价、市场价等多种价格形式。其次, 拓宽了多种流通渠道。国营批发商业对日用工业品的统购包销的垄断局面被打破, 逐步改变为计划收购、协商收购、订购、选购、经销、联营等多种购销形式。同时, 多渠道组织货源, 发展商工、商农、商工农的多种经济联合。国营批发企业“三固定” (固定调拨、固定供货对象、固定作价扣率) 打破, 即通过商业供应会议洽谈成交代替了计划分配和固定比例分配;交易对象打破了按行政区划设立的固定层次;供应价格实行批量作价、协商作价和按金价顺价作价等新方式。

2、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到1984年, 对商品定价、流通方式进行的相应改革已经开始显露成效, 这就减少了私营经济体经营批发业务的政策障碍。1984年5月, 上海市日用工业品贸易中心建立, 打破了国营批发企业一统批发市场的局面, 人不分公私, 地不分南北, 实行了开放式经营。到1987年底, 全市已建立了各类消费品贸易中心13个 (工业品3个、农副产品5个、综合性5个) , 批发市场和贸易货栈49个, 城乡农贸市场395个, 小商品批发市场34个。跨部门的横向经济联合发展势头迅猛, 产销联合、销售联合、生产联合、集团联合、技术联合、物资串换联合、投资联合、服务联合等形式将生产和销售直接挂钩, 在传统的有形批发市场发掘了新的批发渠道, 在此基础上兴办的商工、商农、商工农、商商等联合企业或企业集团也更进一步冲击了传统批发市场。

与80年代相比, 90年代的批发市场种类更加丰富, 辐射范围更广, 一些批发市场在全国都有很大影响, 成为国内各兄弟省市物资流通的重要平台。1991年到1993年的三年是专业性批发市场集中建立阶段, 上海先后建立了华东纺织纱布布料交易市场、上海肉类商品批发市场、副食品批发交易市场、上海粮油商品综合交易市场、卷烟交易市场和沪南粮油交易市场等。初步形成了以国家级市场为龙头、区域级市场为骨干、初级市场为基础的功能健全、设施完备、信息量大、辐射面广的三级网络批发市场。虽然从80年代起步的上海批发市场取得了卓著成绩, 但与90年代消费品零售业在全国的全面领先之势相比, 消费品批发市场的规模、效益仍未发展到位。1992年上海批发市场消费品交易额超过亿元的只有3家, 而浙江义乌、沈阳五爱、常熟招商市场已经各达15亿元左右。90年代中后期, 大型超市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实行全国联采进货等新情况出现, 一批传统消费品批发市场逐步被取代。

三、生产资料市场建设

生产资料市场由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组成。改革开放初, 原有由国家统配生产资料, 集中供给上海工业生产的局面逐渐打破。作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城市, 上海在改革开放初期面临严峻的生产资料短缺问题。因此, 生产资料市场建设启动要求迫切。继20世纪70年代末探索突破制约生产资料市场的相关制度后, 80年代上海生产资料现货市场建设进入高潮, 而现货市场的发展成熟也为90年代上海期货市场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 现货市场

从20世纪70年代末发展起步, 到90年代中期, 上海生产资料期货市场已经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样化、开放式、规模化的市场体系, 多样化的市场类型是上海生产资料期货市场的鲜明特色。现货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需衔接、繁荣市场、保障经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90年代中期后, 生产资料期货市场发展迅速, 但现货市场仍然是生产资料市场不可取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1、渐进式改革配套制度

与消费品批发市场相似, 上海生产资料现货市场的培育及发展必需以相关配套制度的改革为条件。改革的目的是破解计划经济下地方和企业自行掌握资源比重小的问题, 突破物资价格长期一贯制和单一制的限制。为此, 上海主要采取了两大手段:

一是减少指令性计划分配的品种, 扩大市场调节的范围。1979年, 上海物资局按照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 突破生产资料不是商品, 不能进入市场交易的禁区和地区、系统、所有制之间及物资类别、批零界限, 为计划外物资开辟了市场调节渠道。改革前, 纳入国家计划分配的物资是256种, 上海对口的产品是193种。列入计划分配的物资逐年减少, 1980年是30种, 1985年是19种, 1987年已经减少到13种。列入计划分配的物资在全市总资源的比重981年的86.1%下降到1985年的58.1%, 同期, 有色金属从84.8%降低到64.06%, 木材从79%降低到47.75%。

二是生产资料市场实行“双轨制”的价格制度。1979年, 上海国营物资企业对自行组织高于国家定价的资源, 不再纳入计划分配, 以保本的作价原则采取“议价”供应;对原纳入计划分配的部分三类物资退出计划分配渠道, 实行自由采购。钢材从单一的国家价格, 转变为国家价格与市场价格并存的双轨制价格体系。改革开放初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双轨制”一直作为生产资料的价格制度。计划内按国家定价供应, 地方组织的货源经过批转也可以实行临时价、代理价。计划外物资价格逐步放开, 实行浮动价、协议价、市场价, 以及质量差价、批量差价、地区差价、批零差价、季节差价等形式。各类物资贸易中心基本上采取随行就市的作价办法。

2、多元化尝试市场类型

现货市场的产生时间早于期货市场, 区域性的现货市场能实现各区域间物资的流通互补, 在技术条件不发达、远程交易平台尚未建立的情况下, 现货交易是生产资料交易的主要形式。上海生产资料现货交易市场的建设几乎与消费品市场同步, 1979年9月, 物资局所属生产资料公司率先建立了全国第一家综合性的生产资料交易市场, 收效良好。1984年, 根据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城市应建立各种类型贸易中心”的要求, 上海物资系统先后建立了专业性和综合性物资贸易中心。1984~1990年上海建立了贸易中心42家, 其中物资系统36家、工业系统4家、财贸系统2家。1992~1995年全市各行业和区县又建立生产资料市场59家。区域级的现货市场物流量、交易量大, 搭建了省市间生产资料互通有无的桥梁, 而市、区、县主要组办面向本市的专业性和综合性现货市场。

基于交易标的不同性质, 现货市场交易规则有很大差异, 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贸易型现货市场, 如上海生产资料交易市场、上海物资贸易中心、上海机电产品贸易中心、中山塑料市场等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生产资料市场大都采用这种形式。市场采用“周交会”、“旬交会”、“茶会”等方式洽谈业务, 由企业进驻直接贸易。二是保税市场, 代表是外高桥保税生产资料市场。该市场进入有一定资质门槛, 享受一定优惠政策, 主要经营进出口、转口贸易等业务。三是旧汽车、机电废旧金属市场, 主要是上海旧机动车交易市场和宝山废钢市场。四是拍卖市场, 上海物资拍卖行是典型的拍卖市场。五是租赁市场, 代表有上海机电总公司所设的租赁经营部。六是复合型市场, 指以农、工等生活资料为主, 兼有一些生产资料交易的市场, 如枫泾商城。七是监证型市场, 由企业在场内自由交易, 市场管理主体负责盖章监证, 企业可享受免税、返利等优惠政策, 如上海钢材市场。

(二) 期货交易市场

生产资料期货市场是新的市场领域, 因此, 国家对期货市场的管制较为严格。随着国家对期货市场撤并整合, 上海期货市场的地位从最初的后起之秀逐步成为生产资料期货市场的领头羊。作为现代化的市场类型, 生产资料期货市场是当前国际金融中心城市提升金融产业影响力, 扩大金融辐射力的重要工具。为配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上海生产资料期货市场也正在向着提高上海金融产业能级、扩大金融产业国际影响力、带动力的方向迈进。

1、交易种类迅速扩展

上海是后起的期货市场试点城市。在郑州、北京、深圳、成都建立了4个商品交易所后,

上海才于1992年5月始建金属期货市场。上海商品交易市场均由国家有关部委会同上海市政府或主管局共同发起组建, 到1993年11月, 上海已经相继开设了粮油、石油、煤炭、化工、农资和建材等6家交易所。

由于期货交易发展过快, 交易所数量过多, 为规范市场, 1993年底, 国务院发布《关于坚决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的通知》。1994年又发布《期货经营机构从业人员管理暂行办法》, 中国证监委对期货市场进行清理整顿。上海保留金属交易所和粮油交易所;停止煤炭交易所期货交易业务;农资、石油、化工、建材四家合并, 成立上海了商品交易所。

2、交易规范逐步完善

20世纪90年代上海期货市场建立初期, 国内尚未建立翔实完备的期货交易规范, 因此, 上海在可获得的有限的国外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消费品及生产资料批发市场的建设体会, 自行制定了一整套交易规范体系。规范体系涵盖了交易所管理规则、工作人员规则、会员规则、交易规则及会员制度、保证金制度、公开竞价和统一结算制度、出发制度等, 除此之外还有经纪公司的一系列制度。期货交易所起步于浦东开发开放后, 为从启动之初就保证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国际化规格, 从金属交易市场开始, 上海就大胆引进了国际通行的标准合约, 并延续使用至后来其他期货品种。与此同时, 考虑到上海期货市场真正实现与国际接轨尚需一段过渡期, 标准合约与我国传统交易习惯存在很大差异, 因此, 上海期货市场还引进了期货市场机制, 采用会员制、保证金制、统一结算制及公开竞价制进行中、远期非标准合约的竞实竞买。

从1992年到1993年不到两年的时间, 上海期货交易所发展势头迅猛, 交易所数量急剧增加。但由于当时期货交易规范仍然不尽全面、合理, 上海交易市场一度出现了一些人为操纵市场价格的现象, 为应对这一情况, 交易所制订了新的结算和管理制度。至1995年, 上海期货市场交易初步规范化, 开始平稳运行。

3、交易价格初具权威

1998年,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期货市场的通知》和全国证券期货工作会议部署, 全国期货交易所由14价撤并为3家。此次撤并重组的目的一是为整顿市场, 进一步统一期货交易规范, 二是为整合资源, 提高期货资源的配置效率, 三是为抑制过度投机, 降低期货市场交易风险。1999年12月, 上海以金属交易所为主, 由金属、商品、粮油三家期货交易所合并组建上海期货交易所, 在中国证监会监管下正式营运。

进入新世纪, 随着浦东开发开放全面铺开,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脚步日益加快, 上海期货交易所已经不再单纯作为市场功能存在, 更大程度上是作为接轨国际惯例、提升上海金融资源辐射、配置能力的基础平台。历经几年发展, 上海期货交易市场稳健发展, 交易总量稳步攀升, 交易品种日益丰富, 参与主体关联面广泛。1999年上海期货交易所成立之初, 年成交金额只有4918亿元, 而2008年则达到近29万亿元, 交易品种涵盖了铝、锌、黄金、螺纹钢、线材、燃料油和天然橡胶七个品种, 拥有会员200多家 (其中期货经纪公司会员占80%以上) , 在全国各地开通远程交易终端300多个。一套以公开、公正、高效、竞争为特色的具有国际化水准的期货交易运行机制正逐步形成。

在成熟的期货市场运行机制的主导下, 上海期货市场逐步出现了一些具有国内权威、跻身全球报价体系的产品价格。铜的“上海价格”已经成为中国国内铜市场的权威报价, 伦敦金属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与美国交易所一起并列成为铜的全球定价中心;天然橡胶期货价格得到国内外各方高度关注;锌、铜和铝期货关联, 初步形成了有色金属期货品种系列, 业已形成的铜的权威报价将对稳定和发现其他有色金属品种的价格带来积极作用。

企业产品如何才能成为市场商品? 篇7

当今时代, 企业要在市场中取胜就必须从信息经济升级到信任经济, 老板们生产内容和制造故事的能力也就决定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大小。现实中, 有许多企业在产品出来后, 总觉得自己精心培育、悉心呵护的孩子会成为市场宠儿, 却没想到正在日益成熟的市场, 一个产品如果没有品牌战略指导下的实战企划和扎实执行, 没有集中优势、聚焦资源去合理布局、科学规划, 那么, 产品自身的价值体系是很难在消费者心目中迅速占位的, 也就不可能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良好的相关性, 独到差异卖点和核心竞争优势也就无从谈起。

产品是企业存在的理由, 也是企业成功的根本, 无论企业的竞争环境是处于成长期, 还是成熟期, 甚至是当市场处于衰退期, 也会源源不断地有新的产品出现, 但只有为产品寻找到出路并成功进入市场, 才是企业百年长青的基础。

许多企业为什么会失败?道理很简单, 因为它是单纯的产品导向;有些企业为什么成功?因为它是立足于市场与顾客导向, 两者之间的差异, 就形成了各自命运的不同。

当今中小企业失败的5大基因:

1.不善于行业聚焦;

2.凭自我经验主观行事, 缺乏应对变化调整能力;

3.品牌的核心价值、定位和主张不能清晰地得到表述并被目标消费者认知;

4.营销上急功近利、宣传上炒作透支;

5.跟风、模仿、追随别人。

现实中的许多老板, 对于产品的市场运作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战略和规划, 就算是有, 也仅仅是自娱自乐型的, 每天似乎都在凭感觉做事, 产品要么跟风, 想照搬成功企业的营销模式却心有余而力不足;要么根据所谓祖传秘方或自身拥有的某种特定优势开发生产出的产品, 凭主观感觉总以为会在市场上顺风顺水。

结果, 好产品不一定有好市场, 好市场不一定是好产品的客观事实与原先他们的心理预期和希望截然相反;市场是立体多元的结构, 与他们想象中的只要好产品就会成就好市场的平面思维有着巨大的落差。关键在于策划水平不行, 营销能力薄弱, 不懂市场需求、不了解消费心理、不明白行业竞争特点, 中国企业最大的悲哀就是产品的优势成为不了市场胜势, 只凭所谓的技术、工艺、专利等等能行吗?

其实只要是真正做过营销, 应该不难看出, 世上最不缺的就是产品。而且, 你的产品是什么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让消费者认为你的产品是什么, 也就是通俗意义上讲的关键要有好的方法, 而好的方法往往能挽救和延长产品的命运。

互联网时代, 市场已不再是企业将产品交付给消费者的场所, 而是双方互动的价值创造之地。因此, 中小企业关注的重点必须从内部流程质量和效率转向与消费者互动的质量上。目前从总体上来看, 市场营销的理念已经逐渐被众多的中小企业经营者所接受, 传统的销售理念正在被新的营销理念如体验、内容、交互、场景、感知所代替, 一些中小企业已经学会采用先进的营销方式比如内容营销来武装自己。

内容营销的前提, 要么是迎合消费者的求知欲望, 要么吸引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 要么让消费者感到有趣。但是, 许多中小企业这方面的市场开拓力度不够、信息渠道不宽、对市场营销的认识还比较片面, 不明白现在已是需求决定生产的时代, 他们往往把市场营销简单等同为一般推销, 这在现实的营销发展过程中则具体表现为营销手段落后。

例如, 许多中小企业还不知道借助现代化的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工具来拓展市场, 而仅仅依靠企业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自力更生。这显然对营销的理解是狭隘的, 也是片面的, 当然也满足不了日益变化的消费者的口味和需求, 中小企业何来发展?

义乌——小商品市场的跨越 篇8

一、前身:马路上的市场

受不允许农民从事商品百货批发销售政策的限制, 一部分货郎歇担经营, 逢一、四、七集市随地设摊。规模逐渐扩大。

时任片区工商所所长的虞瑞茂如今已进古稀之年。“当时我们经常去查这些随意设摊的, 发现一个追一个。”货郎们也聪明, 摆在马路上, 看见不对就抄起日用百货走。可是市场需要这些货郎, 需要商品经济的发展。随着政策的逐渐放宽, 政府划出了固定的一块区域, 允许设摊, 方便管理。形成了群众自发性的小商品市场。

这就是义乌小商品市场发展的前身——马路上的市场。

二、萌芽:第一代小商品市场的出现

探索还在不断进行着, 越来越多的呼声也渐渐响起。

1982年, 为了整顿市场, 县政府召开了著名的“第二次县长办公会议”。这也是义乌小商品市场开发前夕的号角声。这次会议, 他们作出了当时被认为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举动----开放位于义乌湖清门的小商品市场。这成为了义乌第一代小商品市场的雏形。

党的十二大, 肯定了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这也使得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存在合理化。于是第二代市场孕育而生。

三、形成:第二代小商品市场

政策的支持、商家的勤奋、市场的声名远扬, 使得义乌也出现了“凹地效应’.1984年12月, 位于稠城镇新马路太祖殿畈的小商品市场正式开业。

据统计, 第二代市场开放使用后, 平均每天来往达2.5万人, 交换的小商品有2700多种, 成交额平均每天20万元以上, 商品远销全国各地。开市9个月, 市场管理费和摊位费收入40万元

四、发展:第三代小商品市场

随着市场辐射的扩大, 交易种类的增多, 原来的太祖殿市场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场地无法扩张、交通堵塞、排水条件差等等。1985年, 政府决定再次迁移、扩建市场。

第三代市场命名为义乌县小商品市场, 面积较第二代市场扩大了数十倍, 建设市场的资金投入也增加了数十倍。第三代市场继承了前两代市场形成的良好基础, 筹措资金的渠道拓宽了, 财政、信贷、民间筹资的力度大大增加, 避免了“无米下锅”的窘境。

五、飞跃:第四代小商品市场

1992年5月, 设有7100余个摊位的篁园路小商品市场 (一期) 正式开业。自此, 小商品市场实行划行归市。8月, 义乌小商品市场被命名为“浙江省义乌市中国小商品城”。

中国小商品城第四代市场的建设, 采取了集资建场办法, 具有产销一体化、营销品牌化、贸易国际化三大特点, 由5个交易区和化妆品市场、国际贸易中心等共计7个功能单位组成。在这一阶段, 中国小商品城的市场经营面积已从1985年的1.36万平方米猛增到1997年的46万平方米, 市场成交额从6190万元猛增到1997年的184.68亿元。

六、新篇:第五代小商品市场

随着国内竞争的日益加剧, 加上国内市场国际化, 政府提出了“打造全球最大超市, 构筑国际购物天堂”的战略构想。其中, 一项重要举措是开发建设位于义乌城区东北方向的“国际商贸城”。它代表了义乌小商品市场乃至整个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战略方向, 是完全现代化的、商场化的新型专业市场, 也是“商城集团”顺应国际化需要而建造的专门以国际贸易为主的新一代城市商务区。

七、反思

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发展, 是伴随着很多因素的。

1. 政府的助推。

在义乌小商品市场发展的初期, 政府主要是起市场建设者和管理者的作用。在后期, 政府通过以资助为主, 创办专门建设、经营市场的股份制企业———“商城集团”。这体现了政府的明智抉择。

2. 政策的指引。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政府管理经济职能的转变、宏观调控体系的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的建立, 都为中国在当今世界经济中独立健康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3. 商人的不懈努力。

这是商人们的不懈努力所得来的。义乌精神、温州精神等等的地方性精神孕育而生。人们看到商业的背后, 有着更强大的精神支柱的存在。

4. 相关产业及支援性产业的建立。

发达的相关产业与支援性产业以效率、及时、快速, 甚至是特惠的方式, 传送最符合成本效率的原料、产品及信息。而另一方面, 会展的发展促进了义乌商业的发展。会展的品牌化、专业化、国际化, 开辟了义乌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综上所述, 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义乌模式的推广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和实践意义。品牌化、专业化的义乌模式, 将带领更多的地方性市场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摘要: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经济发展独具特色、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义乌小商品市场为例, 分析“有为而治”的义乌政府如何根据市场形势不断调整政策和制度创新, 从“鸡毛换糖”的经济模式形成具有成本优势和竞争力的新义乌。试图为当前新形势下的社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制度创新,发展,循序渐进

参考文献

[1]陆立军, 白小虎, 王祖强著《.市场义乌一从鸡毛换糖到国际商贸》.浙江人民出版社

[2]陆立军《.义乌商圈》.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3]李庚寅, 周显志《.中国发展中小企业支持系统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4]林汉川《.我国中小企业竞争力现状与实证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避险资金扎堆大宗商品市场 篇9

但库存水平低及供应形势紧张可能会刺激未来几个月大宗商品行情持续火爆。

各方多把中东及北非地区(MENA,下同)发生戏剧性社会和政治冲突,归因为物价飞涨和国内机会十分有限。但考虑到世界是一个互相关联的整体,MENA危机的根本原因可能不仅仅关乎国内政治。

MENA出现破坏性的成本上升,部分可归咎于全球流动性及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原因主要是美国实行量化宽松政策和中国自2009年以来的贷款增长。MENA食品价格飙升与全球极端气候造成的食品短缺也不乏关系。而随着越来越多的玉米用于生产乙醇而非国内和国际食品消费,食品库存水平普遍下降。

恐慌情绪推高油价

以往,充沛的备用库存缓解了供应冲击及快速变化,但近年来备用库存逐步减少,使本已紧张的供应体系压力倍增,这可能导致价格波动加剧及飙涨。不确定性的长期存在,将刺激市场恐慌性竞相购买石油。

MENA冲突造成的直接影响是油价迅速攀升,这既是由于利比亚石油供应的中断,也受恐慌情绪的刺激。市场担心未来数月内政治动荡将在整个中东蔓延,最终波及欧佩克石油(OPEC)生产及世界供应的支柱沙特。因此,预计石油供应的动荡不稳及价格涨势将持续一段时间。

关键问题是,油价上涨和社会冲突将在何时打压信心和经济增长,最终冲击需求和物价。2008年7月油价曾创历史新高,此后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10月油价突然狂泻,几近崩盘。现在看来,金融危机正是油价猛跌的不祥前兆。大家自然要问:这次MENA危机会否演变为新的“次贷危机”,并最终导致大宗商品价格暴跌?

油价上涨的确会最终“挤出”社会总体消费,如果油价上涨40%,达140美元/桶,那么亚洲石油消费占GDP的百分比或将从5%升至7%。油价高涨也会拖累经济增速。MENA爆发冲突前,我们曾预计2011年2季度将是中国补充库存和增长的旺季,但目前的迹象则是2季度可能是清库季,从而引发大宗商品价格回落。

各国反应不一

预计全球各地的反应将大相径庭,但最终都会对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产生重要影响。欧洲已发出担忧通胀的讯号,有必要上调利率水平。而面对油价节节攀升,美国的泰然处之尽管有些奇怪,但也反映出“此轮通胀效应”成不了气候。有迹象表明,美国甚至可能会通过某种形式延长量化宽松—如果油价上涨对增长的影响再次遏制经济扩张的话。

最后,根据以往经验,中国对任何未来危机的反应都以维持稳定及经济增长为大前提。2008-09年,正是中国出台的经济刺激措施,才让本国乃至全球经济增速止跌回升。在其他国家,油价上涨可能会挤压弹性消费并推高核心通胀率,其中印度面临的风险最高,其他重要国家如日本、巴西和印尼也颇有隐忧。由于购买力的增加,能源充沛国家的日子相对好过些。预计这些国家的政策将侧重政治和社会稳定,同时可能进一步出台政府主导的刺激措施,尤其是在住房和基础设施领域,监管层还有可能控制物价。

避险资金活跃

按照这些情境假设,我们认为大宗商品价格甚至可能继续走高一段时间。在接下来变数横生且市场起伏的日子里,和其他资产如股票等相比,避险资金在贵金属、石油和广义大宗商品市场的表现将更为活跃,而股票等资产的估值可能会大跌。

预计投资者将继续增持石油和能源相关材料。早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昭示了:虽然危机发生时工业生产可能受限,但电力和能源消费依旧“不可或缺”,而且总体来说增长相对强劲。如果油价飙升,印度和中国的主要对策则是增加煤炭用量。

综上所述,政治和宏观方面的冲击有增无减,但库存水平低及供应形势紧张可能会刺激未来几个月大宗商品价格大涨,不过同时也需密切注意价格出现大起大落以及始料未及的事件。

上一篇:不同音乐播放方法下一篇:汉字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