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经济学

2024-08-03

财务会计经济学(精选12篇)

财务会计经济学 篇1

摘要:解读定义的意义在于深化学科认识, 进一步满足学科发展要求, 完善学科在不断发展中的现实需要。目前现代会计研究中工作评价准则等问题能直接影响会计定义, 新的经济环境下, 财务会计工作与财务会计定义的结合产生了新的发展。本文主要从经济学视角作为出发点, 并结合企业与市场经济范畴, 通过市场、信息和经济系统三方面详尽的解读会计定义。

关键词:经济学,解读,财务会计定义

一、会计定义的概述

纵观传统认知中对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定义中几个独具代表性的定义, 这几种定义广泛的为国际认可并熟知, 具有权威性和实用性。第一, “艺术论”是被学术界广泛使用的一种定义, 主要是基于会计通过特定的方法将抽象的数字转换成实体的货币, 并由这些货币将具有特定含义的数据转换成有用并且负载价值的信息, 正是由于这些数据所承载的信息能够更好地解释其结果的内在含义, 同时可以变成日后运用的基本依据, 解释整个商业结果的数据文件也就这样应运而生了;第二, 最为广泛的定义是会计“信息系统论”, 会计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其决策有关的信息, 那么会计工作的载体会计信息就是一个程序系统;第三, 会计本身不可脱离企业而独立存在, 其本质就是为企业服务, 也能被定位于服务类。通过会计信息可以为企业决策提供有价值的数据信息, 会计工作能将企业经营的具体状况如实呈现, 为相关部门提供财务状况分析报告。通过会计提供的报告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在这里就能将会计看成是开展量化计算的一项工作, 进而为企业提供经济资源。

二、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财务定义

(一) 信息与财务信息层面解读财务会计定义

会计工作的主要活动是完成企业内的经济活动向数字信息的转换, 科学系统的信息处理和条例化归档可以更好的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目前关于信息定义的说法还比较多, 无法提出统一的定义, 但信息在阐述、说明和反映事物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其通过反应事物之间的差别, 将其特征和不同事物的变化情况呈现出来。财务会计通过运用货币的形式记录信息, 对信息进行必要的计算后, 将承载着经济数据的信息反馈给企业内部部门。企业决策者通过会计提供的系统信息进行投资、理财以及经营决策, 开展企业战略部署规划。结合会计资料可以将企业的经营状况、综合效益以及利润比例都详实的表现出来。财务信息的真实客观性使得企业能够真实、客观、透明的反映出其在过去和现在的变化发展状况, 为经济市场的全体参与者形成巨大的资源库, 便于信息使用者决策。

(二) 面向市场层面分析财务会计定义

市场通过对市场参与者提供交易环境而作为一种机制, 对供求双方的需要做好相关建设, 成熟的交易市场能够保证交易活动顺利完成, 可以通过市场调整经济活动。对经济活动市场层面的影响可以有不同角度的理解, 通常情况下, 市场为交易活动提供平台, 买方和卖方能够在市场提供的桥梁上完成沟通, 顺利完成交易活动。市场特有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使得信息的高效使用存在障碍, 财务信息的披露无法脱离市场监管而存在。在市场经济中, 企业选择公开财务数据意味着私有财产转化为公共信息, 这样信息的公开对于企业在竞争环境中的处境有待商榷。市场参与者根据公开的财务信息资料完成后续投资决策, 可以为市场价格公允以及市场稳定奠定基础。财务信息的高效使用需要在规范的市场环境中进行, 违背市场交易原则或提供虚假财务信息都会影响市场经济秩序, 对市场经济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三) 从经济系统层面分析财务会计定义

系统是将存在的具有依存联系关系的特殊独立结构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整合起来, 这些特殊独立的机构在运作过程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是将企业经营活动的经济数据记录、归纳、整合加工成经济决策有用的数据, 并将这些财务信息输出给信息决策使用者的一个信息整体。系统能够将其内部所产生的信息公开透明的呈现出来, 财务会计信息系统也存在这样的属性。基于市场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环境, 企业在市场运作中不免要从自身利益考虑, 其所提供的信息也是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的, 企业外部的信息决策使用者需要根据企业公开的数据和信息, 结合自己主观的行业判断, 做出科学合理的预测, 制定出更有说服力的决策依据。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优化, 财务会计制度也更加趋于完善, 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使财务信息系统更好的发挥预测决策的作用。

财务会计本身的属性决定了人为财务信息系统的创造主体, 进一步说明了人们对财务会计的解读已经上升到了新的高度。财务会计系统建设要以财务会计目标为导向, 通过研究系统内各个部分的作用, 观察系统内数据信息的内在联系, 制定企业战略目标。财务报告是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结构, 财务报告附注对财务信息决策起到辅助作用, 真实可靠的财务报告数据结合表外披露的合理估计预测才能最大程度完成财务会计目标。

三、结束语

财务会计定义的解读是财务会计理论重要的研究内容, 研究定义可以深化知识结构, 强化认知学科。财务会计是经济市场中的重要内容, 现代财务会计更加注重信息的真实公正。从经济学视角研究其对会计概念的影响, 探索会计发展现状, 进而将其深入的运用到经济系统和财务信息系统中, 以企业为平台, 真实客观的理解财务会计定义。

参考文献

[1]葛家澍, 叶凡, 冯星, 高军.财务会计定义的经济学解读[J].会计研究, 2013 (03) :11-12.

[2]张倩.浅析财务会计定义的经济学解读[J].智富时代, 2014 (05) :13-14.

财务会计经济学 篇2

2006-8-14 9:26 毛洪涛

概括中外有关企业会计人员的委托权界定的理论主要有受托人权益观、委托人权益观、国家权益观、双重主体权益观(委托人和受托人联合委托)、三重主体权益观(委托人、受托人和国家联合委托)、会计独立观等六种观点。现行会计人员的委托权在于企业最高管理当局(即受托权益观),这种方式的缺点日益凸现,美国的“安然事件”和中国的“银广夏事件”正是这种体制弊端的反映。我国试行企业会计委派制度方式,加快了对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但这种体制既表现了它的优点也表现出了其致命的缺点。

一、企业会计委派制度的机理

我国国家在国有企业中具有所有者和社会管理者的双重身份,作为所有者为了得到投资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不得不对企业经营者进行有效的控制;而作为社会管理者为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公平,必须有效地控制经营者并促使他们对社会提供真实、相关的会计信息。所以,国家对国有企业推行的企业会计委派制度实际上是委托人权益观和国家权益观相结合的一种新的“双重主体权益观”。

委托人权益观也叫投资人立场。该观点认为企业会计选择应当从委托人利益出发,服务于委托人需要,选择的规则应符合委托人的要求,以计量和报告代理人行为及其结果,从而为委托人提供有关代理人代理责任和代理绩效的信息,以便于委托人考评代理人的“财产经管责任”。根据这一观点,会计人员之所以要编制财务报表,向委托人报告经管责任恐怕是主要原因。

国家权益观又叫国家立场观。该观点认为会计是国家行政机关的延伸,因而会计选择应站在国家利益立场(如税收最大化、提供社会最高就业),企业会计应当从企业中完全独立出来,变成国家派驻企业的专业管理干部,代表国家利益对企业经济活动实施直接的监督。这显然是改革中出现的“国家委派制”的观点。这种观点将会计人员委托权界定给政府,必然要求会计人员履行核算和监督两项职责,对会计人员的补偿也只能由委托人来进行。

二、对企业会计委派制度的评析

1、从企业理论的角度评析

从科斯的企业理论可知,企业是一组有限理性主体之间的“契约集合体”。契约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含的;可能是长期的,也可能是短期的。主体具有不同的偏好和不同的资本、技能和信息禀赋。每个主体都是有限理性的,这意味着在机会和约束范围内,不会故意地选择不太情愿的行动方针,而放弃更愿意的行动方针,但对未来情况又不可能准确地预测。主体参与到契约之中,向该“契约”组织提供资源、技能、信息、劳务等,最终目的是从该“契约组织”中取得自己利益,而且最大化。但国家只是企业这个“契约集合体”中的一分子。在国有企业中它既是所有者又是社会管理者,在非国有企业中它只是社会管理者。不管什么情况它都不会直接经营,它和别的(除企业管理当局外)利益相关者一样只有从自己的角度监督企业管理当局。它没有特权单独行使企业会计委托权,如果它行使了这种特权,势必造成“不公平”,也就违背了经济学中的“公平性”原则。

2、从会计信息产权的角度评析

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或会计机构提供的,主要反映企业资金运动价值方面的经济信息,其内容十分广泛。从会计信息的用途上看,会计信息可分为财务会计信息和管理会计信息;从会计信息的形成阶段看,会计信息可分为初生会计信息和再生会计信息。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必须对外报送必要的会计信息,这部分会计信息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财务会计信息,原因是向对企业拥有产权的人通报企业的经营状况,也是保证企业利益相关者(即企业产权拥有者)对企业会计管知情权的行使,从这个角度上说,财务会计信息是一种俱乐部产品。但是财务会计信息一旦披露出去,与企业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人也可以近似无偿地使用,所以,投资者、董事会、经营者、信贷者、管理人员、一般职工、客户、财务分析和咨询人员、经纪人和证券承销商、证券交易所、律师、税务机构、管辖机构、立法者、财务报刊和新闻机构、工会、企业研究人员、教师和学生以及社会大众以及潜在的需求者等都可以无偿地使用任何企业披露出来的财务会计信息,有人想控制这种现象将是不可能的。从这个角度上讲,财务会计信息又是一种公共产品,不能商品化,因而必然要求提供财务会计信息的主体是独立于企业直接利益相关者的“第三者”。

再生的会计信息(包括管理会计信息)是使用者对企业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进行再加工出来的会计信息,是使用者根据不同的决策目的对财务会计信息的再加工,同一财务会计信息加工出来的再生会计信息也不同。加工者按照委托者的意图去加工,为其提供特定的服务。使用者要给再加工者支付加工费,否则,只有自己去加工。所以,再生会计信息(包括管理会计信息)是私有物品,可以商品化,这就必然要求提供再生会计信息的主体是为其特定的某个委托人服务的。

3、从公平竞争的角度评析

企业会计委派制是国家委派会计人员到企业监督企业管理当局和企业会计人员,这违背了企业理论和相应的产权理论,国家单独的行使了它不该单独行使的权利,这样就势必造成国家对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权利的剥夺,国家必然在竞争中占优势,形成了竞争者之间不公平的竞争(包括同一企业中的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以及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之间)。不公平的竞争结果是效率的低下和大量的“租金”产生,这都是社会资源的浪费,不是现代社会的理性选择。

三、结语

信息经济学与会计政策选择 篇3

一、信息经济学与会计政策选择的关系

(一)会计政策选择是信息经济学在应用上的体现。在现代企业中,由于两权的分离导致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信息不对称,会计信息作为经济合约履行的基础,它的真实性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会计要素本身具有性质、数量不确定甚至难以计量的特性,都无不表明了通过会计和确认计量的会计信息与会计要素本身的性质和数量特征之间难以达成完全的吻合。这不仅在于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已经加入了人们认识程度的主观因素,也还因为会计要素本身的特征是模糊的、变化的,这里必然存在一个弹性空间。会计确认和计量的这种弹性空间表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难以用客观性来描述。一旦加入了人的主观判断(也必须有)这时就只能用公允性来描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然而职业会计师的职业判断与政策制定者的立场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不是任意的或者说弹性空间也存在一个可容忍的界限,这个界限是会计信息提供者与会计信息使用者之间或者各会计信息使用者之间相互博弈的结果,信息经济学理论在此处的应用便表现为通过双方或多方博弈而形成关于会计政策一致的合约安排。

(二)信息经济学是会计政策选择的理论基础。在现代企业中,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以后,由信息不对称引发的经理人的机会主义与道德风险增加,股东出于维护自身利益来监督经理人履行契约的难度就会增加,由此导致契约监督成本很高。鉴于会计收益在契约中的重要性以及会计政策本身的契约特性,企业选择不同的方法也就会导致不同的代理责任和代理绩效,为了管理和协调委托代理关系,避免某个利益集团产生有损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行为,就产生了如何进行会计政策选择问题。在制定企业的契约条款,以及在监督这些条款的实施过程中会计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在企业经理报酬契约中、在企业经理与银行签订债务契约时往往都用会计指标定义契约各方的责权利。由于会计数据在契约中的重要性及会计政策本身的契约特性,企业管理当局的会计政策选择对委托代理关系会产生较大影响,从会计学的角度看,会计政策选择问题就是怎样为企业代理契约等契约关系的确立和考核提供公平合理的衡量基础。因此,基于上述分析,信息经济学(契约理论)构成了现代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理论基础。

二、会计政策选择的信息经济学分析

(一)信息经济学中的逆向选择与会计政策选择。研究事前非对称信息博弈的模型称为逆向选择模型,即在双方签约之前,代理人知道自己的类型,委托人不知道(因而信息是不完全的)。在会计政策选择过程中,企业经理(代理人)对企业经营情况及财务状况比投资者(委托人)具有更多的信息或知识,此时,虽然投资者(委托人)不可能像保险公司(委托人)那样为了避免投保人(代理人)的逆向选择行为所带来的风险而与其签订合约(契约),但事实上,会议政策本身就是一种契约,于是企业投资者与经理人往往通过借助于形式多样的会计政策选择与博弈来实现对于自己有利的经济后果。

(二)信息经济学中的道德风险和会计政策选择。研究事后非对称信息的模型称为道德风险模型,即在双方签约时,信息是对称的(因而是完全信息),但签约后,由于代理人在执行合约的过程中较委托人容易获取企业信息或知识,此时便又产生了不对称信息,于是代理人仍可以选择最大化自己效用水平的行动,而对于委托人来说就存在代理人隐藏信息(知识)道德风险与隐藏行动道德风险。上述这些情况在会计政策选择过程的表现为:由于会计政策本身就是一种合约,虽然一般会计原则也要求企业的具体会计政策(如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但由于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具有复杂性和多样化,对于某些交易或事项可以有多种会计核算方法,尤其是当某些交易存在不确定性时,会计准则针对企业所选择的核算方法并没有作硬性规定,此时,由于企业经理(代理人)掌握着比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委托人)更多的信息(知识),因此,仍旧具有选择于己有利的会计政策的余地,这种决策行为反过来又损害了其他相关方面的利益,从而产生了会计政策行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1、西方实证会计研究的结果证明,企业往往通过借助于形式多样的会计政策选择与博弈实现对于自己有利的经济后果。其会计政策选择行为主要表现在:(1)若其他条件不变,对管理者实施红利方案的企业,其管理者更有可能把报告利润由未来期间提前至本期确认,如果企业发生亏损,管理者就会试图把未来所有可能的亏损提前至本期确认,以减轻未来扭亏的压力,尽可能地提高企业未来的获利水平,从而提高管理者未来的报酬。(2)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企业的负债权益率越高,管理者便越有可能选择可将会计利润从未来期间提前至本期的会计政策;企业越是与特定的、基于会计报告数据的限制性契约条款紧密相关,管理者便越有可能选择可增加当期会计利润的会计政策。(3)如果其他条件不变,规模越大的公司,其管理者就越有可能选择那些能将当期会计利润递延到未来期间的会计政策,以降低或迟延税负等政治成本。

(4)为避免政府和市场管理机构的关注,规模较大的公司更倾向于采用平滑收益的会计政策,以使各期收益保持相对均衡。

2、另有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利用包括通过会计政策选择在内的手段操纵会计利润的现象。(1)配股现象。上市公司为了达到最近3年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的配股资格线,不惜代价采取合法或非法的手段力保10%,出现了耐人寻味的“10%现象”。(2)微利现象。已经有一年或两年亏损的上市公司,为了免受特别处理或摘牌的处罚,采取种种手段使净资产收益率保持哪怕0.0001%的微利水平。(3)重亏现象。对于无法做成盈利或是首先加入亏损之列的上市公司做成重亏,可为下年扭亏留一手,以免第二年连续亏损而被特别处理;对于无法摆脱被特别处理命运的公司,则可以做大亏损清洗以前年度累积的包袱,为下年扭亏逃脱摘牌厄运埋下伏笔。

以上种种行为,无不是在非对称信息下,企业会计政策选择过程中道德风险行为的体现,这种行为结果主要又以会计报告形式呈现在信息使用者面前,从而将影响企业、政府、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顾客等的决策行为,受影响的决策行为反过来又会损害其他相关方面的利益。亦即会计准则不再是一种纯粹的技术规范,不同的会计准则及会计政策选择将会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从而影响到不同利益集团的经济决策利益分配,包括一部分人受益,另一部分人受损失。

三、结论与启示

(一)无论是宏观会计政策选择抑或是微观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由于会计政策选择主体与信息使用者之间信息的非对称性,以及会计政策选择者的有限理性,从而决定了会计政策的制订与实施是一个动态、渐进的过程。根据信息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与契约理论,会计信息使用者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信息使用后的决策风险,必然会敦促会计准则或政策制定机构逐步完善现有的会计准则或政策(契约)。

(二)自从人类有了会计活动便产生了会计选择问题。一部人类会计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会计选择的历史,当然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的经济环境下其选择的制度安排和表现形式不尽相同。因此,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及信息化社会中,我国会计政策制定及选择主体应不失时机地把握所传递的信息并予以敏锐地甄别,且在保证绝大多数相关方利益的前提下,为选择最合适的会计政策而不懈努力。

基于财务经济学理论的财务公开 篇4

从财务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分析, 财务经济学结构体系应包含三个方面: (1) 财务经济学体系基于资源理性配置理论。财务资源配置是指通过不同来源渠道的组合和不同经济用途之间进行的资本分配, 与财务活动的两个方面有所关联。一方面重新整合形成的资本。另一方面合理分配资本的使用。 (2) 财务经济学基础理论是由一组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概念集, 由内在的逻辑顺序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其出发点是财务经济学逻辑, 更是财务实务理论的基础, 对财务经济学的目标和原则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是财务资源属性及其规律性的客观体现, 即财务资源配置缘于它的稀缺性。而财务资源的稀缺性则需要人们以某种手段和方式, 合理配置财务资源, 将有限的财务资源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3) 财务实务理论是基于财务经济学理论之上的财务实务理论体系, 是财务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核心, 是对财务工作进行操作和管理的具体阐述。该理论是现行财务实务的最佳解释, 并能够有效预测将来的财务活动。具体地说, 应当通过财务资源的筹措、投放、使用和分配等几个环节对资源进行有效、合理的安排, 以使企业能够实现最大效益。

二、分析经济学理论下财务公开的原因

我们应当在财务经济学理论, 特别是财务实务理论的基础上, 以经济学的视角分析财务公开的内部原因:

1、市场经济基于经济的平等性。

凡是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市场主体其市场地位都是平等的, 而市场经济平等的经济关系主要由等价交换关系和平等竞争关系构成。但是, 由于市场主体只注重自身经济利益的缘故, 使竞争变成了市场参与者的一种必然市场行为。而市场参与主体不得不接受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和残酷性谨慎地进行经济决策。决策者所做出的大胆决策, 一般都是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各种信息, 来体现管理的首要职能和存在基础。虽然, 一项正确的决策受到诸多因素影响, 但是, 财务会计信息的公开、公平、公正和真实性却是勿庸致疑的。财务会计虽然表象上反映着单位内部的经济管理活动, 但是企业 (或非赢利性单位) 有关的国家、客户、税务、金融以及中介机构的经济利益和内部职工的切身利益会直接受到会计人员的行为影响。因此, 财务公开与否都决定着市场参与者的竞争地位是否平等。

2、由信息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分析, 每个人掌握的信息具不完全性或非对称性。

信息经济学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属于经济理论系统发展最快的。它的基本观点是:每个人掌握的信息具有不完全性或非对称性。它不同于古典经济学关于竞争市场的假设, 新古典经济学关于竞争市场模型的基本假设是“信息具有完全性”, 他人的经济特征及各种有关生产和消费信息是公开的, 显然这个假定与现实有些差距, 现实中的市场信息都是不完全的。一般地, 信息提供者的信息具有完全性, 而需要方的信息却不完全, 基于这种情况, 持有完全信息者就可以直接利用自己的优势输出对自己有利的信息从中获利。而拥有不完全信息者则会为了自己拥有有利的信息通过各种手段、利用各种渠道去获得。

3、财务公开制度得益于财务信息供需两方的博弈, 而现代财务信息的供需两方则是博弈的双方。

对信息提供者来说, 因为财务会计信息的提供与加工要发生成本费用, 使财务负担有所增加:基于市场竞争的立场, 若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过量, 容易使公司的商业机密被竞争对手过多地获悉, 使自己的竞争地位处于不利之中。企业为保护商业机密而不愿公开财务状况:财务会计信息的公开会使单位的政务、业务受到一定的影响, 同时使单位领导违心于某些信息的透露。隐瞒财务信息促使了内幕交易、暗箱操作的形成, 更加方便了“内部人控制”:某些领导因顾及到政治地位、经济利益和个人声誉方面的影响, 尽量少公开或对某些财务会计信息持保密态度, 对信息使用者来说, 他们是被动的, 只能千方百计的搜集决策所需信息, 以使自己作出正确的决策;在获取不了足量的准确信息时, 就会导致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增大, 使经济利益蒙受损失;当准确、及时的信息量少而需承担较大的市场风险时, 投资人就会选择放弃:上市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的财务舞弊欺诈现象, 引起投资人的反感, 并动摇其信心后, 放弃将是投资人的必然选择;政府部门, 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的公开度不够, 必生腐败现象:这必然会使人民群众和大量职工的不满情绪暴发出来, 产生消极怠工的现象, 而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三、财务公开的实施策略及深远意义

实施财务公开的主要措施: (1) 各项法律法规制度亟需健全和完善, 会计规范既确保了会计信息的最高质量, 又钢性规范了会计的行为。 (2) 加快经济体制的改革, 确保各种经济利益关系。健全、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 有效推动了财务公开的实施。 (3) 政务公开的实施使财务会计的透明度增强。 (4) 加大社会的监督力度。 (5)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增强法律震慑力。 (6) 提高财会人员的整体素质,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搞好诚信建设。

美国学者布兰蒂斯曾这样解释公开性:“公开是社会及产业界弊端的最佳矫正方法, 因为太阳是最佳的防腐剂。”只有信息公开才能确保证券市场的参与者获取信息的地位是平等的, 这样市场的顺利进展才能公平的交易中得到保障, 在“阳光”的普照下健康成长。财务公开的实施, 不仅提高了财务会计的透明度, 有效地监督了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和加强了财务控制的实施;有效地防止和遏制了经济违法犯罪;有效地加强了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廉政建设;有效地保护了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有效地发挥了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 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开公平、有序的竞争, 提高社会经济资源的整体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任柏华, 曾金山.财务理论逻辑起点研究评述[J], 金融经济, 2008年10期[1]任柏华, 曾金山.财务理论逻辑起点研究评述[J], 金融经济, 2008年10期

经济法对财务会计工作 篇5

现代法治社会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学法、知法、懂法、守法,依照法律从事生产和生活,一切活动必须纳入法律的轨道,用法律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经济法对财务会计工作。这就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具备相应的法律素质,才能在行为上做到严格依法办事。社会成员的法律意识普遍地提升在今天不论那个层次上,也不论对于个人、人群、社会、国家和民族都显得格外的重要,格外迫切。作为当代大学生,学习法律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尤其对于经济专业的大学生,学习法律,尤其是经济法,意义更为重大。

二、经济法与会计专业的联系

众所周知,我们生活在一个法治的社会,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法,学习法律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深远的意义,那就更不用说进一步的专业知识的学习了。我们所读的专业——会计学,在我国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而且发展明显落后于西方国家,到目前为止仍然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作为中国学习会计专业领头军的我们,在学习这个新兴专业的过程中更应该摸索出一种新的学习方法,更好地进行研究学习,推动我国会计专业的发展。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掌握更多与本专业有关的知识。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会计学专业,就是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工作总结《经济法对财务会计工作》。经济法是调整经济管理和经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经济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概念就可以看出经济法与会计是有着共通点的,都是通过管理手段来保障良好的经济秩序。因此,为了更好地学习会计知识,我们务必要重视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仔细分析发现两者有着很多的联系,但是最突出的共同点还是其管理性和约束性。会计专业具有管理性,这不仅表现在其经济目标上,还表现在管理的手段和过程中,表现为会计人员对企业管理决策过程的影响,通过法律法规对会计管理行为的约束,以及通过各种渠道对会计管理进行监督。而管理性和约束性更是经济法的根本特征,主要表现在经济法的价值、主体、权力(利)、属性上,更表现在经济法的义务上。经济法义务具有社会性。生活在市场体制下的人们是一种“经济人”,在通常情况下,他们自己为自己服务或者为了为自己服务才为他人服务,而往往不能或不愿提供社会服务,但许多社会服务如维护秩序、举办学校、基础建设、公共卫生、保护环境等等又是一个社会正常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了解了两者之间的联系之后,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进一步分析经济法对会计专业学习的帮助无疑是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平台。明显地,学习经济法能让我们再一次认识到社会经济秩序的重要性,时时提醒我们不能忘了会计专业的“经济管理监督”责任。而对于我们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要想行使好自己的会计监督管理职能,就要对经济方面的相关法律有深刻的了解,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作用。

三、结语

会计信息披露观的经济学思考 篇6

[关键词] 自愿性披露强制性披露制度经济学

一、引言

目前,理论界对于会计信息的提供方式存在两种观点:会计信息自愿性披露观和会计信息强制性披露观。那么,这两种观点到底孰是孰非?本文通过分析两种观点的经济学理论解释的合理性,发现两种观点的经济学解释都不尽完美,因此,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现今各国采用的强制性披露方式给出了相对合理的解释。

二、两种会计信息披露观的经济学解释

1.自愿性披露观的经济学解释

(1)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根据代理理论,会计信息的提供有助于减少代理成本,股东和管理层的报酬则会随着代理成本的上涨而减少。为了避免这部分损失,管理层和股东都有公布会计信息的积极性。现代企业管理层披露会计信息的动机一方面是为了解脱自己的代理责任,避免自己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声誉受损;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增加管理层的当期收益,毕竟股东在考察管理层业绩时会计信息是一个主要的参考指标。

(2)信号传递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管理层的报酬取决于公司的业绩,当管理层取得良好业绩时,就有向利益相关者提供会计信息的动机——这就是信号传递理论的主要思想。一旦投资者对管理层所经营的公司充满信心,该公司在融資方面便具备了一定的竞争优势。投资者看重公司管理层的品质和经营业绩,管理层积极披露信息,是向外界表明自己诚信品质的绝佳手段。而随着资本市场买方市场的特征凸显,即便是运营不佳,公司也不得不迫于竞争压力主动公布会计信息以及其他对决策者具有参考价值的前瞻性信息,以增强投资者对公司成长的信心。

2.强制性披露观的经济学解释

(1)市场失灵理论。经济学家认为,当自由市场生产的产品数量或质量不同于假定的社会最佳量时,就会产生市场失灵;而通过政府管制可以使私人产出接近社会最佳量,从而改善社会福利。而市场各方如小股东和大股东、债权人和管理当局之间都会存在信息差异,这种情况必然会导致市场失灵。因此,为了弥补市场失灵带来的缺陷,政府就有必要对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进行管制。

(2)会计信息的垄断性理论。垄断会导致不公平竞争,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所以各国政府一直鼓励公平竞争、限制垄断集团的形成。而企业作为会计信息的惟一提供者,如果不对其进行管制,就难免会出现会计信息定价过高,或会计信息的质量、含量不足等弊病。通过管制,可以促使企业提供质量较高、较充足的会计信息,也可以节约利益相关者为获取该项信息的成本支出,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

(3)会计信息的公共物品性。会计信息的规范理论认为,会计信息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而公共物品具有外部性和搭便车的行为,从而造成市场力量不能最有效地调节会计信息的供求,因此必须借助第三方(政府)加以干预(制定准则)来实现会计信息披露机制的标准化。

三、两种观点的经济学解释的不足之处

尽管两种披露观都有一定的经济学理论支撑,但从实践角度来看,这种解释也并不是无懈可击的。

1.自愿性披露观的不足之处

虽然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可以解释自愿性披露产生的动因,但却无法解释所有的现象。

首先,自愿性披露的会计信息存在失真的问题。按照自愿性披露观的理论解释,企业披露信息的动因在于提高其在资本市场的信誉度,进而降低融资成本以取得竞争优势。但实际情况是,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经常会出现数量不足或数量过多、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甚至还存在欺骗投资者的行为。一般来讲,当企业本期盈利状况较好时,企业不仅会公布该信息,而且还会把未来很多不确定因素也以一种乐观的预期传递给投资者,这就会产生会计信息过量问题。相反,如果企业在某方面出现问题,则会尽力隐瞒或用其他信息加以掩盖,从而导致信息供给量减少、信息质量不佳。换言之,这些经济理论只能解释企业披露“好信息”的动因,而无法解释企业经营状况不佳时自愿披露其会计信息的动因。

其次,自愿性披露观认为,企业自愿性披露会计信息能有效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整体效用。但到目前为止,由于很难将这种成本加以精确量化,它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降低代理成本无人知晓。

最后,用竞争优势理论解释自愿性披露也有一些缺陷。企业披露会计信息偏好于传递有利的会计信息而隐瞒不利信息,这样虽然在短期内可以欺骗投资者,但从长期来看很难奏效,毕竟投资者具有记忆性,在重复博弈的情况下,他们不可能长期受企业管理层的蒙蔽。竞争优势理论强调通过披露信息以获得公众信任,是建立在对追求长期利益的企业的研究上,而没有将那些追逐短期利益的企业纳入其解释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该种理论的说服力。

2.强制性披露观的不足之处

首先,市场失灵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假设,在市场各种作用的相互影响中,市场失灵是否真正存在尚不明确;而且,政府的管制并不是获得最佳量的会计信息、避免市场失灵的唯一途径,且这种管制带来的作用效果有多大也是无从考证。

其次,因为会计信息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而对其管制的解释也不完美。科学地讲,会计信息具有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双重特征。会计信息的私人物品性质体现在,当特定的投资者运用会计信息进行决策时,会削弱其他投资者运用同一信息并从中获利的可能性和获利幅度。既然会计信息也具有私人物品的特征,那么我们用公共物品理论来解释未免有些牵强。

最后,用垄断性来解释管制产生的根源同样有欠缺之处。垄断是一种市场失灵,既然企业是会计信息的垄断供应者,那么与个体投资者通过订立私人契约支付垄断价格相比,由社会要求强制性披露的信息获得成本要低得多。如果市场失灵理论的解释力都存在着缺陷,那么用垄断性来解释就会完美么?

四、对会计信息披露的管制:一种制度经济学上的解释

通过剖析目前的两种会计信息披露方式的理论依据,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经济学解释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纰漏之处。那么,对于现今各国都采用强制性会计信息披露方式,是否有更合理的经济学解释呢?我们拟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寻求一些相对合理的解释。

根据制度经济学的观点,一种制度的产生和变迁受以下变量的影响:(1)政府对该制度存在偏好,而该偏好能够给现有利益集团能够带来收益;(2)各利益方对该制度的接受程度;(3)能促进人们将外部性内在化的技术状况和技术创新;(4)在面对新的获利动机时,原有各集团的受益者和损失者的反映程度。因此可以认为,对会计信息披露进行强制性管制是各利益集团相互博弈的结果。例如,当信息的接受者处于弱势地位时,即使他们有要求企业管理层进行充分信息披露的愿望,这种愿望也是无法得到满足的,同样他们的要求也唤不起有权利的第三方——政府的同情心。然而,当企业规模不断扩大、需要大量资本的时候,他们就不得不寻找各种途径以获得资本。此时,拥有资本的银行和中小投资者所组成的利益集团就拥有了强大的力量,其要求企业披露会计信息的要求就不会在受到忽视;同时,企业为了避免承担过多成本,就会游说政府对会计信息披露方式进行规范化。而政府作为一个由各种利益集团组成的复合体,只有当一项制度符合各方的利益、或者可以达到缓解外界环境压力的目的时,才会采纳该项制度。

现代公司制度已经成为当今组织形式的主流,而这种组织形式赖以生存的条件便是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为此各国政府都纷纷采取相应的政策和制度来规范资本市场的运作,为公司制度的顺利发展铺平道路——这也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途径。在这种背景下,每个在位的政府都不会逆潮流而行,因为这样做一方面可以给中小投资者和其他弱势利益相关者一个满意的答复,提高政府的形象;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规范发展资本市场,积极追随其他国家的发展步伐。因此,对政府而言,通过强制性规定促使企业披露会计信息,是实现资本市场规范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有效途径之一。

财务会计经济学 篇7

一、会计信息的供给动因

1. 契约动因。

会计供给信息的契约性动因指按照契约经济学的思路对企业进行解析, 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 而处在这些连接点上的是人, 凡是人都不能脱离自利的理性人约束, 企业是由这样一些个人所组成, 他们为了一定产权而与企业这个法律主体签定了契约, 并且具有最大限度地谋取自身利益的目标。

当利益机关这向企业投入了专有资产时, 企业就与其建立了一个有形或无形合同, 当利益机关者为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实现保值和增值, 必须关心企业生产经营者, 进而了解公司的相关信息, 并根据所关注的信息做出决策。利益相关者要求获得信息便于企业履行合约义务, 同理, 企业对相关者要求投入专有资本是利益相关者义务。这种合同履行有先后顺序, 即利益相关者先投入专用资产, 企业后提供信息, 故从合同履行上看, 企业有提供相关信息动机。

2. 人力资源会计信息供给的市场动因 (私人动因) 。

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私人动因源自于市场力量, 这体现了对企业控制的经理人为个人利益而采用符合利益相关者的行动, 这类市场有两类:经理人才市场和接管市场。⑴对于经理人才市场, 当经理的收益与企业价值通过市场挂钩时, 经理人为获得较多的收益必然努力增加企业价值, 其手段是通过良好的经营和有效信息披露 (会计信息有广告产品之用, 它能帮助实现企业价值认同) 。经理人同时试图使公司成本最小化, 从而使公司的市场价值最大化, 这就会形成向市场供给信息的动因之一。⑵对于接管市场, 当企业因经营不善导致价值下降其很可能被接管, 若企业被接管, 经理人也会被解聘, 其在企业收益成为泡影, 故接管市场也对经理人产生巨大动力, 经营好企业并提供良好优质的会计信息。

二、会计信息的供给收益

作为管理者, 提供会计信息商品, 必然以获益为前提, 管理者提供会计信息所获的收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⑴有利于解除管理人员的“受托责任”。会计信息生产的动力源自公司缔结的合同。会计信息对于监督合同的遵循情况是必须的, 要提供经营成果的计量就需要净收益的信息, 以至于公司的所有者和经营者都愿意将报告的净收益作为经理人业绩的可靠计量指标之一, 此时管理者都愿意提供信息, 以使投资者相信他在实际中努力工作。⑵有利于管理人员在经理人市场上提升自己的市场价值。正如尤金·法玛指出, 让经理人员隶属于经理人市场, 这将赋予其管理服务以市场价值。经理人才市场会激励经理使其公司价值最大化, 这将对经理人提供信息的动力产生主要的影响。⑶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存在使得股东具有行使权力的潜在机会, 如果经理不努力去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 公司可能会陷入被接管的境地, 因而, 接管市场也会激励经理人员将公司价值最大化。与经理人才市场相同, 接管市场对于信息生产也具有激励作用。⑷对于上市公司而言, 有利于树立企业健康的财务形象, 以较低的成本从资本市场获得所需的资金, 有利于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有利于社会公众对企业进行监督评价, 强化企业自律管理, 提供管理水平和绩效。

三、会计信息的需求成本

使用会计信息应付出的使用成本, 主要表现在:⑴任何会计信息使用者都要付出一定的理解成本。虽然各国会计准则都强调了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 但这种可理解性是“对那些于企业的经济活动具有合理程度的知识而又愿意用合理的精力去研究信息的人士” (FASB) 而言的, 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不能真正成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⑵各类特定的使用者还要付出相应的使用成本。对潜在的投资者而言是先使用, 后付费。股票的购买价格中实际内含了他们在消费会计信息时所应负担的信息费用;对于投资者来说, 公司的会计信息生产成本已在当期列为费用, 减少了可供分配给股东的利润, 这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付费, 只不过付费的方式是从其利润中扣除而已。投资者和债权人在利用企业的会计信息提高其决策把握性的同时, 也为此承担一定风险。利益相关者在利用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时提高了他们决策把握性, 降低了风险。对于企业的非相关利益者, 他们并不因为会计信息而承担风险, 对这些信息的利用也不会给他们带来任何好处, 所以理性的企业非利害关系人不能成为会计信息市场的需求者。

四、会计信息供求双方的相互关系

1. 会计信息需求对会计信息供给的作用。

⑴信息需求者对会计信息理解越充分, 真正运用会计信息来进行决策的主体越多, 市场效率越高。会计信息需求者的素质和成熟程度决定了他们对会计信息的理解能力, 从而影响到企业供给信息的目的。会计信息需求者的素质参差不齐, 对相同会计信息的理解也相差甚远。如果会计信息只能被少数投资人所理解和有效使用, 势必会降低市场效力。⑵信息需求方的力量对比可以决定所供给的会计信息的计价原则及质量特征。信息需求各方站在各自的立场上, 对会计信息质量有不同的要求。相比较而言, 以历史成本法为计价原则的会计信息更满足可靠性的要求。可靠性是指会计人员所做的计量是否能够真实地反映经济对象和事项,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认为可靠性包括三个要素, 即可实性、可验证性和客观性。国家及其管理部门更关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可靠的会计信息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 税务、工商等部门对企业进行监管的依据, 所以他们要求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是可验证的真实的会计信息, 而以历史成本法提供的会计信息可以更好地满足这种要求。提供以现时价值法为计价原则的会计信息更满足相关性的要求。相关性是指会计人员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与经济决策是相关的, 会计信息使用者依据该会计信息可以在投资和信贷决策中减少不确定性, 从而避免决策的失误。首先, 相关性要求会计信息必须具有预测价值, 其中包括: (1) 根据以前年度盈利状况预测未来年度盈利; (2) 根据业务部盈利状况预测整个企业盈利; (3) 根据财务比率预测未来的财务危机。其次, 它要求会计信息必须具有反馈价值。根据会计信息的反馈可以提出改进企业经营管理的措施。再其次, 它还要求会计信息必须具有及时性。在作决策时不能获得的会计信息是缺乏相关性的会计信息, 因为它已经失去了影响决策的能力。在会计信息的需求群体中, 投资者和债权人更关心相关性, 所以他们希望更多的会计信息能够以现时成本法来予以记录和披露。在具有高度发达、完善的市场经济国家里, 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 投资者和债权人在信息需求的力量对比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因而企业会计准则中有越来越多会计账户允许有选择的在期末使用现时成本法计量。在我国, 目前会计失真的现象比较严重, 我们更强调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可靠性是财务会计本质属性, 是会计信息的灵魂, 即使在未来, 公允价值的应用可能越来越广, 但公允价值不可能完全取代历史成本, 而且公允价值的应用也要力求可靠、充分而公允地反映企业的真相。这就是说, 未来的会计和财务报告不论怎样改革, 都不应偏离这个基本方向:可靠性和相关性缺一不可, 可靠性是基础, 是核心, 两种计量方法长期并存是必然的结果。

2. 会计信息供给对会计信息需求的作用。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 会计信息并不等同于决策信息, 而它仅是各经济主体用于经济决策的信息源之一, 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是最主要的一个信息源。总之, 会计信息供给的内容多少及其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该信息需求者所做出的决策的有效程度, 从而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

五、会计信息供求双方的矛盾分析

“会计诚信”的经济学思考 篇8

一、企业做假账的手法例析

以海南民源股份有限公司 (琼民源) 为例, 该公司1996年虚构收入5.66亿元, 虚构利润5.4亿元, 虚增资本公积金6.57亿元, 股价扶摇直上, 成为深沪股市的风向标, 影响深圳股市市值28亿。1997年案发。

就上市公司而言, 除“琼民源”外, 还发生过“四处红光”、“东方锅炉”、“郑百文”、“东方电子”、“蓝田股份”、“黎明股份”、“银广夏”等严重的会计造假案件, 对我国的资本市场影响巨大, 危害深远。

据新华社北京电, 2006年11月3日, 财政部发布了《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司报》, 此次检查重点是中央企业集团、房地产企业及部分会计师事务所, 共检查了94家企业和60家会计师事务所。检查发现, 中国华源集团有限公司财务管理混乱, 内部控制薄弱。部门下属子公司为达到融资和完成考核指标等目的, 大量采用虚计收入、少计费用、不良资产巨额挂账等手段蓄意进行会计造假, 导致报表虚盈实亏, 会计信息严重失真。检查还发现, 部分房地产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严重。2005年财政部组织检查了39家房地产企业, 共查出资产不实93亿元, 收入不实84亿元, 利润不实33亿元, 39家房地产企业会计报表反映的平均销售利润率仅为12.22%, 而实际利润率高达26.79%。部分房地产企业存在较为严重的偷漏税问题, 少数企业甚至通过虚构业务、编造合同等手段骗取银行信用。

无须再一一例举, 我们对假账的手法已经很清楚了。会计造假不仅中国有, 外国亦然。放眼海外, 美国世界通讯公司的做假手法也如出一辙, 将“经常性支出”记到了“资本性支出”的账上, 用更通俗的话说就是不计或少计费用、费用跨期入账等。而安然公司则是通过关联交易混乱信息披露, 以及将未来不确定的收益计入本期收益等手法来创造收益和利润。事发后, 安然的股票价格从每股90多美元跌至26美分, 使投资者损失惨重, 轰动美国, 震惊世界。这些跨国大公司敢于铤而走险的原因就是利益驱动。上世纪90年代开始, 美国经济进入了一个长期的增长期。在这个过程中, 美国经济不仅吸引了大量的国际资金, 也推动着美国大公司头脑发热, 盲目扩张。但是随着网络经济泡沫的破碎, 美国经济进入了低迷。为了维持股价, 防止利益流失, 他们只能不惜以信用做代价, 大做假账。毕马威、安永的一些职业失当行为也接连浮出水面。在1997年—2000年期间, 施乐通过做假账, 提前计入30多亿美元收入, 并采取会计操作将税前利润抬高15亿美元。而毕马威在此前每一年都在施乐的财务报告上加盖了审计通过的印章。

二、假账的动机与目的

编造虚假会计信息的动机不外乎以下几点:

1. 为个人或小团体谋私利, 这是多数虚假信息编造者的基本动机。

2. 为获得投资人投资。这类情况往往是企业生产经营项目还不错但资金紧张而经营绩效达不到投资人或证监会等管理层所设置的标准, 如为争取发行股票, 争取风险投资等。

3. 为度过经营危机, 缓解财务压力, 获得银行贷款。

4. 为掩盖企业订订单减少、效益滑坡等不良生产经营状况, 取得客户 (多数是供应商) 信任而造假。

5. 为完成管理层当初签下的军令状, 保住乌纱帽。

6. 为逃税避税等等。

仅从上述违规上市公司甚至中介机构做假案例的手法上, 我们就已经很清晰地看到造假者几乎无一例外地是采取了少计费用、少提折旧甚至不计成本、无依据冲减成本, 以便虚增利润, 目的是什么呢?显然偷逃税收不是其主要目的。因为虚增收入以后, 利润也虚增, 反而是要多向国家交税的, 这个道理, 大家都懂, 造假者们自然更加清楚, 那又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 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看, 假账的收益远大于成本, 即便偶有查处, 有所损失, 也无关痛痒。我们来看看会计做假的收益成分即可。

非诚信行为的成本, 包括受法律惩罚的成本、受舆论批评的成本和受良心谴责的成本。我国目前会计非诚信行为具有普遍性, 事情总是这样, 一旦形成气候, 再想阻止蔓延就非易事, 因为大家都这样做, 如果只有你诚信, 那最终受损失的一定是你, 你也就入乡随俗了。况且, 查到问题, 大多数情况下, “以罚代刑”、行政责任取代刑事责任, 最终不了了之, 即非诚信的成本就没有让真正作假的去承受, 始作俑者自然有恃无恐。非诚信行为的收益包括货币与非货币的收益、当前与将来的收益、有形的与无形的收益等。会计造假的受益人很多:单位的领导和高级管理人员、主管部门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官员可以因为“业绩优秀”而谋取更高的职位, 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和政治荣誉;帮助作假的中介机构可以因为“增加业务”而得到更多的收益;甚至职工也可以因为单位“效益好”而多拿工资奖金……同时, 非诚信行为的收益高而成本低、风险小, 在这样的情况下, 又有多少人能自觉地恪守诚信原则呢?在非诚信行为的收益超过成本时, 非诚信行为就会增加。两者的差距越大, 社会平均的诚信水平越低。整个市场诚信水平的下降必然导致会计诚信水平的下降。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 目前我国正着力现代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设, 企业改制不断深入;同时, 为加快与国际会计惯例的接轨, 2006年财政部先后出台了38项具体会计准则, 并重新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经济环境的复杂化、经济活动的多元化给市场经济带来新的生机的同时, 也增加了很多变数, 新旧会计政策的衔接和过渡同样给一些人造成可乘之机。近期知名上市公司“五粮液”违规三大问题之一就是涉嫌虚假信息披露以致虚增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 遭监管部门查处一事, 也折射出如何确保会计信息的诚信度仍然任重而道远。

三、会计诚信是市场经济的需要

经济行为必然需要通过经济手段, 并辅之以其他手段来引导和监管, 唯有如此, 才能净化市场环境, 纯净会计信息。

1. 以“法治”促进会计诚信。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同时是信用经济。我们讲法制经济, 不单纯是“法制”, 更重要的是“法治”,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链老先生早有言, 只提法制, 不提“法治”, 是一种观念的惰性。法治是保证会计诚信的一块基石, 是强有力的保障。笔者认为我们的政府是应该去做这件事情的。最近国家工商总局和国家税务总局都已明确要求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活动, 凡是企业信用等级高的企业, 将给予免年检等其他很多优惠待遇, 凡信用等级差的企业将受到重点“关注”, 这些措施无疑将对企业诚信度的提高起强有力的促进作用, 而企业信用评级离不开财务信用分析, 财务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这对会计诚信是很有帮助的, 很难想象一个财务造假的企业会有一个很好的评级。

2. 健全民事赔偿机制, 多层面加大力度监管企业行为。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 遏制会计造假, 必须使会计造假获得的收益远大于其成本, 因此, 有力的监管是必要的。我们知道中国银行业为加强监管成立了银监会, 专门出台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指引》, 财政部门从对会计的监管角度出发, 是不是也应该有更得力的措施呢?企业的投资人、债权人通过会计信息来进行决策, 通过会计信息能够了解企业的资本结构、债务规模和其他财务指标, 如果会计信息失真甚至虚假, 就会误导投资人和债权人, 使其蒙受不应有的损失。因此, 一定要让造假者无处藏身, 并处以严刑, 才能以儆效尤。监管缺位、惩戒不力, 客观上等于纵容违规行为。要形成一种会计造假如过街老鼠般人人喊打, 使人人都知道这个企业不讲诚信, 和这样的企业交易是有风险的。久而久之, 作假企业就失去了立足之地, 不但受到法律的惩罚, 更重要的失去了自己的客户, 借贷无门, 生意停滞, 这样的后果是谁都不愿意承受的。与此同时, 税务、审计、银行、工商、证券监管等部门应通力协作, 共同搭建信用平台, 为诚信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氛围, 对以身试法的企业严格监控, 采取有力的监控措施, 让这些企业无机可乘, 施以重拳, 使作假的成本远大于收益。只要坚持不懈, 笔者相信就一定会使会计的天空更加晴朗。

3. 建立会计人员的信用档案。

现在交通部门对驾驶员交通违章者实行扣分措施, 记入其个人行车档案。所以驾驶员现在最怕的不是罚款, 而是扣分。对治理交通违章, 规范交通秩序很有作用。财政部门对会计人员的管理除了年检及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以外, 也应当为会计从业人员建立相应的信用档案, 一旦发现其执业过程中营私舞弊、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损公肥私等违法行为时, 均一一记录在案, 这就能使会计人员由被动的不得不规避法律法规所禁止的行为, 变成一种自觉的长期的行为, 在心中树立起一种“守法为德”的观念。并且应当要求企业在聘用会计人员时, 不仅要看相应的职业技术资格, 还要看其职业道德修养情况。一定让职业技能强, 职业道德良好的人员承担会计的执业任务, 才能保证会计的诚信, 实现“诚信会计”。

市场经济是以诚信和法制为基础的信息经济, 而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因此, 市场经济越发达, 会计工作越重要, 会计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市场经济孕育、催生哺育了会计行业, 会计行业影响支撑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市场经济呼唤诚信,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诚信的保障, 让诚信会计与市场经济一路同行。

4. 加大虚假会计信息的“机会成本”。

为了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 建立与企业自身相适应的会计核算体系, 会计准则允许企业选择适合自身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但也正因为会计政策选择上的灵活性, 会计数据被人为操纵。从企业内部讲, 可以使利益在有关利益人之间重新划分, 尤其是从事有利于经营者自身的财富再分配, 如管理人员的工资、奖金、红利等可以通过会计利润操纵而提高;通过会计操纵来降低其失去现有职位的可能性。从企业外部看, 影响范围和程度就更为深远, 投资者可能会由此导致投资失败, 血本无归;银行也可以因此产生大量不良贷款。这就是会计政策选择上的“机会主义”行为。我们必须提高这种“机会主义”的机会成本, 使这些企业信用扫地, 无法在市场中立足。

会计诚信不是新名词, 绝对称得上是老生常谈, 同时也是一个永恒的命题。我们要在全社会树立“诚信为本, 操守为重”的理念, 要在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管体系的同时, 透过现象看本质, 从经济学的角度入手解决问题, 加大假账成本和处罚力度, 使作假者的各方利益关系人均无利可图。当风险大于收益、得不偿失之时, 会计账目也才能真正再现经济业务的真相, 会计信息的质量才能得以保证, 会计也才能起到为市场经济保驾护航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亚东.上市公司会计诚信问题分析.鞍山科技大学学报[J].2007 (30-5)

[2].崔天培, 宋健, 马春英.谈我国会计诚信危机.沈阳大学学报[J].2007 (4)

会计收益演进的经济学思考 篇9

一、会计收益的演进路径

(一) 原始财产观

中世纪地中海沿岸的商人们进行簿记记录, 主要是为了帮助进行财产管理, 当时并没有明确的收益概念, 更不要说完整的收益决定方法, 只有财产保全的意识。

1. 产生背景:

该时期企业组织简单, 资本来源单一, 没有出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两权分离, 没有持续经营的经济现实和理念, 生产经营的条件简陋, 长期耐用资产比例很小。

2. 会计特征:

(1) 采用单式记账; (2) 没有会计分期概念, 收益的核算通过盘存、比较经营结束时与开始时的财产物资数量、价值增减变动来计算, 即“利润=期末财产-期初财产”, 类似于现在的“资产负债观”; (3) 没有固定格式的收益报告。

(二) 传统收益观

随着股份公司形式的逐渐普及, 人们意识到收益及收益决定的重要性。早在17世纪中后期, 东印度公司就要求明确区分“资本”和“收益”, 规定鼓励只能来自分配, 而不是对资本的分割。从这时起, 收益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的对象, 逐渐形成传统的收益观。通常是指期间交易的已实现收入和相应费用之间的差额。

1.产生背景:

该时期经济环境比较稳定。物质资本在企业中起决定性作用, 币值相对稳定, 经营中存在不确定性, 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小。

2. 会计特征:

(1) 基于企业实际发生的交易, 主要是通过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的收入扣减为实现这些销售所需的成本。 (2) 考虑“收入实现原则”, 它要求对收入进行明确的定义、确认和计量。一般地说, 除了在个别情况下, “实现”是确认收入的标志, 从而也是确认收益的标志。 (3) 依据“会计分期”假设, 即代表企业经营过程中一个既定期间的经营成果或财务业绩。 (4) 按照历史成本来计量费用。资产以其取得成本入账, 直至销售之时才反映其市价的变动。所以, 费用通常代表已消耗资产或已消耗的取得成本。 (5) 坚持配比原则, 讲求合理的因果关系。这样, 某些成本或期间费用应分配给期间的收入, 而其他一些与本期收入没有因果关系的成本应作为资产予以递延和报告。

(三) 全面收益观

全面收益, 是一个主体在某一期间与非业主方面进行交易或发生其他事项和情况所引起的权益 (净资产) 变动, 它包括这一期间内除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以外的一切权益上的变动。

1.产生背景:

复杂多变、高风险的经济环境。随着经济环境复杂化, 尤其是衍生与套期保值的金融工具的出现和大量使用, 根据历史成本原则和实现原则它们都无法在传统财务报表内得到反映, 或者在财务报表中反映的账面金额远远小于真实的价值或可能产生的利得和损失。目前许多国家的准则制定机构已经意识到现行价值是最优选择。传统收益由于其严格的限定条件, 如“实现原则”将未实现的持产损益排除在收益之外, 不能真实反映企业收益, 还会出现收益操纵, 为此呼唤新的收益观。

2.会计特征:

(1) 趋于用现行价值作为主要计量属性。由于全面收益是由收入、费用、利得、损失等组成, 与收入、利得相应的资产负债是采用现行价值计量, 而与费用、损失相应的资产耗费或价值的变动既可采用历史成本也可采用现行价值计量, 因此, 全面收益的计量属性是混合属性。近年来, 在迅速变化发展的经济挑战下, 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 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后续计量日趋增加, 而后续计量必然要求采用现行价值。 (2) 收益确认计量采用“资产负债观”。收益被视为企业某一期间内资源增加的净额。其计算方法就是要通过对资源的计量, 即企业在投入资本得到保持的前提下, 实现一定期间内资源的净增加。收益 (亏损) =期末资源-期初资源。这样, 收益的决定就转化为对期初期末资产和负债的计价。 (3) 突破了交易观基础。全面收益将物价变动、偶发事件以及周围经济、法律、社会、政治和物质环境交互作用的其他结果也包括在内, 从而能够更好地反映在报告期内产生 (而不是实现) 的净资产的全部变动。 (4) 突破了实现原则。FASB在130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报告全面收益》 (FAS 130) 和第133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衍生金融工具和套期保值活动会计》 (FAS 133) 中列举的其他全面收益项目包括:外币折算调整项目、可销售证券上的利得和损失、最低退休金负债调整、现金流量避险工具上的利得和损失 (包括对预期的以外币标价的交易进行避险的衍生工具上的利得和损失) 。这些项目的共同特点在于, 它们都是未实现的。

二、会计收益演进的逻辑

会计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不少学者注重吸收经济学的成果来发展会计理论, 从上述会计收益的演进过程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 全面收益观是动态环境的必然要求

市场经济是充满高度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动态经济, 任何建立在交易观基础之上的收益决定模式, 都难以准确地反映市场上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与不确定因素。只有定期对企业的资产、负债等按照市场风险等因素进行评估, 并以此为基础, 进行后续计量, 由此所确定的收益, 才能充分反映市场上的非交易因素 (实际上, 是各种有形或无形的市场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对企业所可能产生的影响。但是, 这又不能符合传统会计可靠性的要求。目前可能的暂行方法是:一方面, 在期末运用现行价值对企业的资产、负债等项目进行调整, 以反映市场因素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 在表外尽可能补充披露企业各项资产、负债等项目上所可能存在的风险与报酬因素, 以使最终所反映的会计收益贴近企业在过去期间“财富的净增长”。

(二) 全面收益观是财务会计目标的要求

财务会计的目标在于提供对使用者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 而收益指标无疑是使用者特别是投资者最为关心的。FASB明确肯定了收益信息在使用者决策方面的重要性, “编制财务报告的首要重点是通过收益及其组成内容的计量, 提供关于企业经营业绩的信息。投资者、信贷者和其他人士, 他们出于对估量企业现金流量的关切, 对这种信息特别感到利害攸关。他们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量, 对企业获取现金流量顺差的关心, 主要转化为关心收益方面的信息, 而不是直接有关现金流量的信息。”实证会计研究也表明:会计收益特别是非预期的收益信息同股票市价是相关的。全面收益把收益从已确认、已实现的净收益扩大为包括已确认、未实现的一部分利得或损失, 从而能更加全面和真实地反映业绩, 有助于使用者作出合理的经济决策。

(三) 全面收益是传统会计收益的经济学改造

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代表作《国富论》中首先将收益定义为“财富的增加”、“那部分不侵蚀资本的可予消费的数额”。英国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中将“财富的增加”这一收益观念引入企业, 并提出“增值收益”。英国著名经济学家J·R·希克斯认为:“收益是一个人在期末和期初保持同等富有的前提下可能消费的最大金额。”其收益概念建立在资本保全的基础上, 得到了广泛认可, 在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占支配地位。一般认为经济收益以资本保全为基础, 是剔除追加投资和利润分配等企业与投资人交易之后, 净资产的增加额。

全面收益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净收益既已确认及实现的收入、费用、利得或损失;另一部分是其他综合收益, 即已确认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 具体包括外币换算调整、债务和权益证券的未实现利得和损失, 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等。它无疑比传统会计收益概念更接近经济收益概念, 因而说它是传统会计收益的经济学改造。但也要看到, 无论全面收益如何接近经济收益, 但它很难等同于理想中的经济收益。因为, 实质上, 全面收益是传统会计收益和经济收益之间的某一点, 当所有资产和负债都用历史成本计量时, 全面收益就基本等于 (不是完全等于, 因为传统会计收益实际上也允许一定的现行价值计量) 传统会计收益;当所有资产和负债通过初始和后续计量都用现行价值准确计量时, 全面收益就等于经济收益。但是, 要做到“所有”和“准确”却不那么容易。因此, 无论采用何种计量属性, 全面收益都难等于经济收益, 只能将经济收益看作会计收益的理想境界, 随着计量理论的发展, 两者可以无限接近。

三、在我国引入全面收益的条件分析

全面收益的出现从宏观上讲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 是基于发达资本市场中投资人对信息的需求和发达市场经济中风险较大这一客观经济环境的会计变革。从全面收益在美国产生的会计技术路径来看, 分析我国是否具备应用全面收益, 也应该从经济环境和会计特征两方面来进行。

(一) 经济环境

2006年以来, 中国资本市场经过一系列制度建设和改革, 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正与国际趋同, 无论是投资者还是企业都面对着巨大的资本市场的风险, 企业的真实价值对每一个参与者都至关重要, 大家有对真实收益的客观需求。中国经济飞速发展, 技术投入和研究发展迅速, 产品价格变动较快, 不断前进的经济进程引发了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 投资方式和技术的变革, 新的交易手段不断涌现等等, 传统会计收益需要的那种相对静止、变化不大的经济运行环境已不复存在, 为推行全面收益提供土壤。

(二) 会计特征

2006年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为我国实施全面收益准备了技术条件, 最大亮点在于:较大范围谨慎地引入公允价值, 在该计量模式下, 相关资产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这实际上就是允许对一部分未实现的利得予以确认。相应地, 对利润表结构进行调整, 增加“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项目, 并将“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作为一张主表, 可以视为“全面收益”的反映。新准则明确定义, 利得 (或损失) 是指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 (或减少的) 、与所有者投入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或流出) ;同时明确利得和损失的两个去向, 对于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如资产评估增值, 直接列入资产负债表;对于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如处置固定资产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等, 直接列入利润表。我国新准则对利得和损失概念的界定, 实质上实现了传统会计收益向全面收益的靠拢, 为我国引进全面收益奠定概念基础。

全面收益的应用已成为经济发达国家会计理论和实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全面收益的概念, 但根据我国的经济环境和会计改革进程, 应用全面收益的条件已基本具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和会计制度建设需要适时推行全面收益。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S].2006.

[2]管斌, 管静.会计收益改进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7 (12) .

[3]汤湘希.高级财务会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

会计失信行为的经济学思考 篇10

一、会计失信行为的表现

(一) 不尊重客观事实, 信息严重失真。

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中最重要的道德规范, 而恰恰在这一规范上存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 造成大面积的会计信息失真。围绕这一问题的焦点集中在:当单位负责人授意会计人员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时, 会计人员是否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规范。实践证明, 大部分会计在这两难的选择中舍弃了职业道德原则。在不得不帮助单位弄虚作假时, 表现了高超的技术处理能力, 操作极具隐蔽性, 一般较难发现, 易于逃避外部监督。如国家规定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

门组织的会计培训、进修、研修、讲座;2、出国参加国外会计学术会议、培训、进修和考察;3、年度内完成一项通过地 (市) 级以上 (含地、市级) 财政部门或会计学术组织认可的会计专业课题研究或在省级以上 (含省级) 经济类杂志上发表一篇会计学术论文;4、正在普通院校或成人院校接受国家承认的会计、财务管理等相关专业学历教育;5、通过本年度审计、统计、经济专业技术资格、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税

□文/刘剑华

司的监督时, 这些会计人员则能“协调”、“配合”, 使监督弱化以致流于形式。

(二) 不遵守法律法规, 参与违规做假。

不少会计人员不熟悉法规, 依法办事意识淡薄。他们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不关注、不学习会计法规, 就更谈不上遵纪守法, 依法办事了。由此, 在现实生活中, 违反会计法律法规账外设账、挪用资金、隐瞒截留的现象比比皆是。很多企业都存在账外设账问题。更有甚者, 有的会计人员个人利益膨胀, 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 监守自盗, 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受贿、挪用公款, 走上犯罪道路。

(三) 不钻研会计业务, 造成账务混乱。

现实中不少会计人员缺乏基本的业务素质, 会计工作拖拖拉拉、频于应付差事。有的业务知识贫乏, 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知之甚少, 专业技术能力较差, 职业胜任能力明显不够;有的业务素质低下, 在工作中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 记账不符合会计规范, 账簿混乱、账账不符、报表挤数的现象司空见惯。

二、从经济学角度思考会计失信行为产生的原因

经济学对信用问题, 特别是行为主体优选守信还是失信行为, 从理论上归纳为

务师考试, 或通过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注册会计师考试中任何一个科目。

总之, 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必须适应新时代、新世纪的要求, 多想一些新思路, 而不是老停留在那种过于传统的、小作坊式的粉笔加黑板的培训层次上, 要勇于探索更富有时代气息的培训方式。

(三) 健全会计后续教育监督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会计人员接受后续教育的基本情

以下几种解释:

一是信用的成本收益核算。我们可以把会计活动中的行为主体看作是“理性经济人”, 按照“经济人”假设, 他们的目的都是在道德、情感等因素之外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利益成为信用行为的经济杠杆。在经济活动中是否恪守信用契约, 关键在于守信或失信可能给他带来的成本收益预期, 当经济主体守信的收益大于守信的成本时, 则优选守信, 反之, 则失信;当经济主体失信所得到的收益大于失信的成本或受到惩处的成本时, 则优选失信, 反之, 则宁愿守信。如一些企业的管理层, 为了谋取眼前利益或避免在优胜劣汰的市场中被淘汰, 置国家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于不顾, 利用目前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和不健全, 唆使或强迫会计人员假账真算, 真账假算。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实行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 鼓励企业上市发行股票, 一些上市公司利用会计制度的漏洞和客观性的误差并将其恣意放大, 串通作弊, 虚报利润, 制造虚幻的高速增长来欺骗投资者。这种现象一经发现, 在西方国家则面临严刑峻法以及企业失信后带来的一系列严重后果, 失信成本远大于机会收益;但在中国会计造假违规成本过低,

况, 包括每年的学习内容、受教育的时数、学习效果或成绩。

2、各单位对其会计人员接受后续教育的要求和安排;

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培训档案等方面的详细资料。

此外, 我们还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后续教育经验, 力求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会计人员后续教育的新路子。

(作者单位:1.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2.河北省石津灌区管理局)

对外提供造假的财务资料即使被揭露出来, 其相应的处罚也不能起到有效的警示效果, 往往是“重经济处罚, 轻行政、法律处罚;重对单位处罚, 轻对个人处罚;重内部处理, 轻外部公开处理”, 减弱了法律的效力。监管部门主要依靠行政处分手段来打击会计造假, 对责任人员的刑事处罚和民事处罚力度都不够;在具体的规定上现有的一些治假法规, 处罚规定也显得过宽, 相对于因造假取得的巨额经济和政治收益而言, 这种造假成本过于低廉。而且, 即使这么轻的经济处罚也往往是由造假机构的权益来承担, 极少影响到单位负责人及会计人员的利益。正是由于会计造假的预期收益明显大于预期成本, 才会不断上演会计造假的闹剧。对同一事件采取不同的惩处方式, 导致行为主体选择守信或失信的不同行为取向。

二是信用行为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劣币驱逐良币”是经济学上“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结果, 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人们采取“舍优取劣”的行为取向以保证经济交易时收益最大化、损失最小化。在实际经济交易时, 假设有甲、乙两方, 尽管双方均深知守信是一种美德, 若双方守信都会带来各自效益最大化, 但因信息不对称而不知对方会采取守信还是失信的行为取向, 为防止对方失信并规避己方守信可能带来的损失, 而采取失信的行为取向是己方的较优选择;假如甲方决定采用失信行为, 交易的可能性是:乙方若守信, 则损失;若失信程度与甲方一致, 则双方各不沾对方便宜;若乙方失信比甲方更甚, 则甲方损失。此后, 甲方再与乙方或其他人交易, 则会以失信行为为优选。市场交易的结果是失信行为获得较大收益, 守信行为遭受损失, 其导向是守信者逐渐减少, 失信者逐渐增多, 失信者逐渐把守信者驱逐出市场。会计人员在做出违法违纪会计行为时, 一般都在职权范围内, 既有会计人员自身素质方面的原因, 也与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密切相关。

三是信用行为的重复博弈减少。交易主体的重复博弈是诱导人们采取守信行为的有效机制之一, 重复博弈机制在相对封闭的农耕自然经济社会是诚信维护的最有效机制;但随着商品经济发展, 特别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设过程中, 人们的经济活动范围扩大、交易对象众多, 交易主体之间重复博弈次数减少, 甚至由重复博弈向一次博弈演变, 在信用体系尚未完善之前, 优选失信行为是相对“明智”之举。例如, 有些企业内部控制不健全, 缺乏完善的自我约束机制, 以至于各部门或个人的职责和相应的权限难以区分, 造成内部管理及业务流程混乱;有的企业虽然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 但是执行起来流于形式, 这些现象都会导致会计诚信的缺失。现代财务会计是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 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应计、预提和待摊项目, 会计信息制造者就可以通过操纵应计项目的确认时间来制造虚假业绩, 如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确认费用;另外, 会计规范体系也不完善, 而企业又是社会各方利益的联结点:即投资者从中获取投资报酬, 管理人员从中获取薪金, 政府从中获取税金。在许多情况下, 各方利益经常发生冲突。投资者、管理者从个人角度出发更多考虑的是企业的微观利益, 政府则从全社会角度考虑的是实现本国资源最优配置的宏观利益。微观利益与宏观利益的博弈, 在很大程度上诱发了会计造假的产生。

三、遏制会计失信行为发生的对策建议

(一) 树立正确的盈利观。

要发展, 不能仅局限于眼前和局部利益, 要看到长远和整体利益。诚信和利益是市场经济的内在原则, 企业只有尊重市场内在规律才能得到长远发展。会计人员在执业活动中讲求信用, 保守秘密, 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真实、完整的会计核算, 不弄虚作假、不为利益诱惑, 执业谨慎, 信誉至上, 保证提供客观真实的会计信息, 才能赢得投资者和公众的信任。

(二) 建立有效的内部监控体系是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性必不可少的一环。

目前会计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监督标准又不统一, 各部门在管理上各自为政, 功能上相互交叉, 造成各种监督不能有机结合, 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虽然有关部门每年都要进行税收财务物价检查, 会计师事务所每年都要对会计报表审计验证, 但其经常性、规范性以及广度、深度、力度都不能给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提供有力的支持, 进而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应当根据法律规定, 结合本单位会计工作实际, 在与《会计法》规定不相抵触的前提下, 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 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 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 明确相关业务的程序和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扩大及加强监事的职权, 并采用灵活的组织形式, 对本单位会计核算的监督检查经常化、制度化, 针对发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 及时修正或改进, 同时还应公开办事程序、办事制度及办事原则, 广泛接受群众监督。

(三) 加强诚信的宣传教育, 建设良好的社会环境。

我国自新《会计法》修订与实施以来, 相应建立了一系列会计法规、规章、制度, 构成了以《会计法》为中心的会计法规制度体系, 这为会计信息的诚信创造了坚实的法律依据。为了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诚信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 首先要从培训教育抓起, 注重对即将走向会计工作岗位人员的教育, 注重对已经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的诚信品质的培养, 使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其次要推行信息档案制度, 形成良好的社会诚信舆论氛围, 建立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的个人信息档案, 并向全社会公开, 使造假者成为“过街老鼠, 人人喊打”, 从而营造会计诚信氛围, 培养会计诚信精神, 塑造企业诚信形象, 打造会计诚信品牌。

(四) 建立民事赔偿制度, 加大处罚力度。

财务会计经济学 篇11

【关键词】财务会计;工作质量;制约要素;企业效益;探究策略

不置可否,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就表现为它同企业经济效益紧密关联,正是当下各企业竞争的时代背景,决定了财务会计工作的经济管理效力的提升势在必行,必须竭力控制企业生产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与此同时,兼顾会计工作相关核算、监督和统计环节,使二者相互促进,最终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一、探究财务会计工作在有关企业中的职能表现

财务会计对于企业发展十分关键,与此同时在开展财务管理相关工作时发挥着建议效力的作用,这对于完善与建设财务会计体制、机制大有裨益。诸多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在监督和管理企业财务方面必须谨遵国家有关规定开展,企业财务会计也充当着企业财务管理上的专家角色,一些企业的纳税和职工保险工作都需要财务会计充分保证实现。企业财务会计需要承担诸多责任,也要兼顾企业中其他部门学习相关财务方面知识的环节。另外,便是相关部门之间工作协调的重要性,企业财务会计的重要工作离不开对企业相关资金运行状态的核查,不仅如此,更要协调企业各个部门资金流动的情况,藉此确保资金足够实现充分利用。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必须制定出有效合理的收支标准,并凭借这一点做好各个部门的参考执行内容,财务报表更要做好备案。

二、浅析从财务会计角度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路径

1.强化企业财务会计计量、成本控制以及财务管理环节。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更多的是为企业创造更大经济效益,毋庸置疑,这突出体现在这三大会计计量方式上,只有恰当运用科学合理的计量手段才可以更有效的为企业开展决策和现代化管理创设依据和支撑。企业想要收获最大化的利益,必须要通过财务会计的计量、核算、审计以及对应监督工作进行;其次是充分重视控制成本,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企业管理都要求成本控制管理实现最优配置,此外也不可忽视成本控制还需要财务会计的工作来改进。通常来说,任何企业的会计工作都是成本控制中的基础性环节,十分有力的左右着企业生产成本的运作,并进而在整体上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后,企业财会工作需要通过财务管理提升企业经济效益,这毋庸置疑是最有力的管理经营路径,财务会计作为企业财务管理主导者,必须发挥监控自身企业资金运作的效力,与此同时兼顾财会工作职业道德与专业素质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确保企业财会工作得以顺利实现。

2.注重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在经济效益上的效能体现。不置可否,诸多财务会计工作的主要与核心内容就是为企业发展决策提供依据,诸多企业在持续提升经营管理效益的同时,财务会计工作往往会不间断性尝试降低成本消耗,更科学合理核算出企业具体的经济分配选择,从而为企业发展方向提供有利数据支撑,更好的为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保驾护航,任何企业的投资回报率都可以用净现金投资量来衡量,而所谓的净资金投资量就是为了支持企业决策而做的投资。诸多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相当突出对财务会计的倚重,不能否认妥善运用财务会计是真正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依据。一些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财务问题层出不穷,财务会计在中小企业中的主要职能是会计核算,核算结果直接表现企业经营的好坏,同时也为中小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着重要参考价值。

3.持续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团队技能、素质。想要增进财务会计工作规范性建设,就必须打造出高素质高技能的财会管理团队,有针对性的通过诸多培训与考核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准,并重这些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建设,尤其是要突出职业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作为财务人员素质建设的核心,着力提升财会部门人员诚信责任意识,真正遵守财经纪律,并且将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在现实财务管理活动中维护该项工作的权威与严肃性特点。最终建设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业务精良且结构优化的人才体系,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三、结语

一言以蔽之,财务会计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经济效益。财务会计工作重要性不言而喻,现代企业相关部门首要的是给予相对应财务会计工作足够重视,继而是落实日常工作中对财务会计工作质量提升的有效举措,使得财务会计与企业经济发展协调促进。尽管当下财务会计工作质量提升有所成效,但是仍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张震,付斌,龚萍,张辉,毛征,孔文超.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中心[J].经济师. 2015.

[2]荆玉萍,刘欣,董锡健,潘英丽,古越,陈昌龙.加强乡镇企业财务管理之浅见[J].现代经济探讨. 2014.

新经济对财务会计的挑战 篇12

所谓新经济, 就是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革命为背景、以互联网的应用和电子商务为特征、以知识和人才为依托、以进一步提高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为目标、以不断创新为保证的经济形态。这种区别于传统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新经济的到来, 必将对传统财务会计的理论与实务提出挑战, 并可能诱发新的会计革命。

1 对会计思想的挑战

1.1 对会计目的的挑战

第一, 会计目的就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 主要界定了提供会计资料的原因、会计消息供应给谁、会计资料的内容是什么, 会计目的是会计思想的根本, 现代化的会计工作就是把所有要提供的对象看做一个整体, 编制的会计报表能满足各个需要者的需求。在新经济时期, 对于需要会计材料的企业可以和提供会计材料的企业经过电脑随时的进行沟通;提供会计资料的单位可以在清楚使用者主要使用哪项材料之后, 编制专门的报表满足其需要。所以在新经济时期, 可能会根据使用者的不同需要编制各不相同的报表。第二, 新经济时期, 单位的发展和其经济利润的提升已经不再依靠现金流转, 而是依靠现在日益重要的知识文化以及科技改革。

1.2 对会计基本假设的挑战

现在执行的会计标准是设立在会计运行单位、连续运行、会计期间、货币计量四项基本假设上, 新时代新经济的形成对传统的这四项基本假设形成了挑战。

1.2.1 对于会计运营单位。

在现代化中, 因为经济越来越向着国际化发展, 伴随着互联网信息的快速前进, 现代化消息传递的也越来越快, 单位能够凭借互联网的力量和国外的组织开展合伙或者分工的活动, 这样可能会改变原有固定的会计运营单位, 会计结算的范畴将认定不清楚。

1.2.2 对于连续运行。

在新经济时期, 单位能够按照实际经营活动的需求, 凭借互联网的力量进行合伙共同实现一项活动, 当活动完成后, 单位就会马上解散。这种只为了同一项活动临时组建的一个单位在现代化经济中很常见, 对连续运行这项会计基本前提产生了威胁。

1.2.3 对于会计期间。

会计期间进行设定的主要原因就是能够按时的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数据, 满足决策者的需要, 新经济时期, 通讯方式十分便捷使操控以及调节方式也十分便捷, 对会计资料需求的人员能够通过互联网就及时的掌握到自己所需要的全部信息。如此, 对会计期间存在着挑战。

1.2.4 对于货币计量。

新经济时期, 因为互联网的特点, 把全球的经济都集中在一起, 很难对运行活动进行划分是国内还是国外。并且, 和全球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市场价值变化很大。对货币计量存在着挑战。新经济时期, 很有可能会出现统一全球的电子计量方式, 编制的单位运行情况报表能够更加精确。

1.3 对会计要素

现行财务会计把会计要素划分成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在新经济时代, 无形资产是企业生存的资产, 创新是新经济的核心, 人是保证创新的的决定性因素, 知识作为一种动态的生产要素和经济资源显得日益重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对信息加工的速度会越来越快, 会计要素划分会更加细密, 更有层次, 以更加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资金运动状况。

1.4 对会计权益理论

传统会计的平衡公式“资产=负债+业主 (股东) 权益”中, 等式右边所体现的只是企业财务资本所有者的权益, 而未体现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权益。在新经济时代, 知识、信息与创新能力对企业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企业应是“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面对新经济时代, 必须建立一种新的会计权益理论。

2 对会计实务的挑战

2.1 对应计基础的挑战

应计基础指凡是在本期内已经收到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一切费用, 不论其款项是否收到或付出, 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其必须要在会计期间的基础前提下进行。新经济时期, 在网络上, 为了一个目标临时组建的一个公司, 完成目标项目后立即分散, 没有可预测出来的未来, 不按期间或者规定集合, 在这种单位的会计结算中会计期间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 所以, 在会计期间前提下运行的应计基础也没有了存在的前提。

2.2 对会计组织

在互联网上, 可以建立网络化会计信息处理系统, 对经济业务的处理实现了高度自动化。会计处理系统能自动采集相关的电子原始凭证和数据, 并按设定的会计处理方法和流程, 自动进行业务处理, 生成电子记帐凭证, 然后自动登帐, 随时可以根据需要, 生成会计报表, 还通过预测决策系统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此外, 会计信息处理系统通过企业与外界的互联实现实时沟通, 企业与外界发生的经济业务, 可通过一种互联网交易结算卡或是信用结算卡等, 自动地将有关的交易内容即时输入到本企业的会计处理系统互联网内了。这将对传统的会计组织产生影响。

2.3 对会计计量的挑战

以往的会计核算中把历史成本当做计量, 在新经济期间, 以往运用的会计核算中就不能够体现出知识和信息这两个方面。新经济期间, 在网络上因为同一项目建立的临时单位, 它的组建形成就已经否决了以往的会计运行单位这项基本前提, 在会计工作中就把它当做一个相对的会计运行单位。并且, 网络中的临时单位也否决了连续运行这项前提, 变成了短时间内的运行, 所以在连续运行的基础下设立的历史成本计量也没有任何意义了。

2.4 会计的基本职能主要包括的是会计核算和监督, 在知识经济

环境下, 财务会计人员对于会计信息、会计核算等都可以通过网络的形式进行, 并且财务会计人员可以根据网络及时收到的信息进行会计核算和分析, 拟出正确的方案和决策。因此, 在知识经济环境下, 就要求财务会计人员充分利用网络科技技术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

2.5 对会计报表的挑战, 现在执行的会计报表中存在很多制约,

例如对于不能使用货币计量的事项就不能反应出来, 对于经济往来中存在的一些特殊事项也没有办法反应出来。这些制约在新经济时期表现的就更加明显。新经济时期, 经过网络供应会计信息的单位可以和需要会计信息的单位可以通过网络开展交流活动, 提供信息的单位可以按照需求信息的单位不同的要求编制不同的报表, 会计报表也进行了改革创新。会计报表将从主要体现现金进出、经济状态的模式慢慢的能够更多的展现出单位运行的状况;会计报表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编制, 以往的会计报表是按会计期间中一年为一周期进行传递的, 已经不适用于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同时也不符合知识型单位存在以及前进的要求。

3 对会计人员的挑战

会计工作者是对数据进行加工与信息输出的范围, 并且进行分析, 知识经济对我国会计人才的培养提出新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较好的职业道德。不仅拥有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 还必须懂得与会计相关知识如税法、金融与财政、国际贸易、国际商法等。同时,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 他还必须具备熟练应用软件的才能培养出适合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人才, 为使我国的会计工作走向国际, 我们必须培养能够承担国际业务, 符合行业国际化发展要求的高层次国际会计专业人才和会计事务所管理人才, 并且具有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

上一篇:医疗设备日常使用故障下一篇:消防物联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