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选读”教学

2024-11-03

“传记选读”教学(精选3篇)

“传记选读”教学 篇1

一、立足课程:从《课标》与教材出发, 明确教学目标。

传记属于纪实类的作品, 作品以语言文字、图像资料等为载体, 记录了某个时代、某个民族的重要事件和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这些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以及这些人物的活动过程, 构成了某个时代社会生活的主流, 是社会发展的立体版本, 是人类文明演进的生动图谱。《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提出: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回忆录等作品, 能把握基本事实, 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 引导学生对传主作出正确的评价, 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了解传记作者的基本观点, 把握传记作者的情感;品味传记语言, 指导学生把握传记作品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认识传记作品的基本特性, 把握纪实与想象之间的关系;尝试人物传记的写作等。

本单元为第四单元, 共选了五篇体类各异的文章:《老舍自传》《老舍传》 (他传) 《启功传奇》 (人物小传) 《梅兰芳画传》和《孔子评传》。了解不同传记体类是教材的一个直接态度。通过编者的阐述, 可以明确本单元教学目标:1.品读文本, 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 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2.认识传记作品的基本特性, 尝试人物传记的写作。

具体到五篇文章, 目标的细化与教学的侧重又可以有变化。以《老舍自传》《老舍传》 (他传) 为例。老舍, 巴金称他为“中国知识分子最好的典型”;曹禺说他“是中国当代的‘人杰’”;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称号……《骆驼祥子》畅销美国, 《茶馆》震动欧洲, 老舍在世界文学中自有他的地位。我们期望更多地了解老舍, 了解他的经历、性情、思想、人格……这就需要传记:他传、自传等。《老舍自传》是一本“准自传”。编者在选文上显然经过一番仔细的推敲, 因为其他所谓“中规中矩”的自传, 都没有无意而天成的《老舍自传》更接近本质。准自传虽有编者的读解原则渗透其间, 但读者也许更容易从中获得彼时彼地真切的历史时空感。“准自传”可以避免“塑造”的色彩甚至失误, 在态度上往往更加冷静、更接近真实。

而在选入的另一篇《老舍传》里, 我们体会到的是一种平实与冷静, 似乎少了一种生趣与鲜活。因此, “学习目标”可以具体为:阅读传主, 能体会出自传与他传在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上的区别, 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传和他传的主要特征;了解传主的性情与遭际, 阅读传主丰富的内心世界, 提升自我人格。

二、立足文本:遵循文体特征, 采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按照传记作品的特征指导学生阅读。

语文的落脚点在于文本的品读, 而“画传”的出现提醒我们, 文本不等同于语言文字, 还以图像资料等为载体, 记录某个时代、某个民族的重要事件和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作为新兴体裁的“画传”一经出现, 便显示出超强的生命力。“画传”本是画和传的合成, 往往以“画”为主, 文字为辅。

《梅兰芳画传》编进教材后, 编者特意指出:“传记通常由文字一个基本元素构成, 但是, 画传却由文字和图片两个主导元素构成, 而且在画传中, 图片不再是辅助性的、次要的, 而是具有与文字并驾齐驱的地位, 在很多时候文字反而成了图片的辅助元素。”当前的语文教学仍然沿袭“传统”教法, 讲究以“语言教学”为教学载体, “画”成为可有可无的陪衬。这是盲点, 也是滞后的反映。

如果在读作者写下的文字之前, 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图片, 学生就可以形成独立的阅读品质, 与文本、传主、作者等进行深度的对话。这是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向, 即所谓“会学”。如果学生没有这样的阅读意识、习惯或者能力, 我们在读了作者写的文字之后, 还能进行这样的补偿性阅读, 也不失为一种可取之策。所以, 教学处理应该遵循教材的文体特征, 采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按照传记作品的特征指导学生阅读。

三、立足成长:感受传主的人生选择, 结合作者的观点与主旨, 形成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挖掘传记的育人功能。在此基础上, 尝试写作指引, 本质也是促进学生成长。

阅读传记的意义也在此。以《启功传奇》 (人物小传) 《孔子评传》为例。《启功传奇》 (人物小传) 以清晰的文字彰显传主心灵的选择, 引导读者进行人生的深度思考。作者的文字有时几乎不需要评点, 褒贬鲜明。这样的感情主导着《启功传奇》这篇人物小传的全部构思。语言或简明平实, 或生动活泼, 凸显了传记写作的文体特征:真实性、概括性、通俗性、褒贬鲜明性等。这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成长, 时而潜移默化, 时而醍醐灌顶, 时而响鼓重槌, 时而春风化雨。

而最能体现这种倾向的, 体裁处理的便捷上, 莫过于评传的作者。评传, 是人物传记夹杂着作者评述的一种带有文学评论色彩的体裁, 熔历史性、学术性和思想性于一炉, 具有浓郁的学术研究特征, 介于人物传记和文学评论之间。由于评传兼具两者特点, 因此这类的作品往往写得比较简短, 也更适合于命题选用, 所以常见于各种类型的试卷中, 这是需要提醒学生阅读时注意加强的。

传记的立意指向成长的引领。学生阅读传记的过程, 其实就是与圣人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 也是与传记作者就传主的评价 (或其自我评价) 展开思想碰撞的过程。学生通过这样的交流、对话, 可以了解传主孔子的人生轨迹, 尝试在了解时代和社会背景以及传主成长环境的基础上, 分析个人禀赋等先天因素和外部环境等后天因素对传主人生历程的影响;能够以正确的价值观, 认识传主对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或负面影响, 从而客观、正确地评价其功过得失;能够体验传主的内心感情世界, 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 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提高励志、冶情、勤学、修身的自觉性, 能够通过理性的反思, 从有关人物和事件中汲取教训。

尝试的意义不只是写作能力的习得, 而且是深度的心理认知。这里所说的“成长”, 可以归结为学力和品性的成长。因此, 指导学生传记写作要实事求是, 对自己思想演变影响较大的经历和事件要重点写, 切忌事无巨细、像记流水账似的写法, 力争做到主次分明、简繁得当。要总结经验教训:写自传不单单是实录自己的生活经历, 而且应通过对自己生活经历和思想演变过程的回顾, 清理思想、明辨是非, 总结经验教训, 明确努力方向。要力求简洁明了:写自传要尽可能避免使用一些形容词和空洞的词语, 用事实说话, 语言简练、用词朴实, 有自己的立意方向。

还可以进行不同体裁的传记写作尝试。高中生的议论能力训练与评传写作有很强的联系, 高中生的叙述能力与画传有许多结合点。群体生活, 舍友的经历, 使得他们更喜欢选择他传, 而这里面积累着他们的“关系交往”所连带的品质、习性, 还折射出写作的观察能力和选材意识。小高考前我在进行这样的教学尝试后, 学生回顾这样的写作还调节了他们的紧张情绪和难以承受的高考压力, 一篇篇文字成为个人乃至集体的成长证据。当然, 传记写作与生活的真实并不完全对等, 而且从写作需要来看, 我们应告诉学生什么是艺术真实。

之所以在这里安排写作指导尝试, 一是因为教材前三个单元的传记教学已经为学生积累了感性的阅读和理性的认知, 二是因为本单元以体类的形式进行编排, 让学生的写作有了一个很好的体裁借鉴。教材的编者之所以不在一开始就推出体类常识, 而是充分铺垫后再推出, 其意图应不只是“异彩纷呈、千姿百态”的传记体类的举隅, 或者是阅读上的体类的理性总结, 这里还应该包括《课程标准》“教学要求”里提出的“尝试写作”的要求。

“传记选读”教学 篇2

高中语文《传记选读》课内文言文阅读测试

一、写出本课所学的成语

二、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壮丁苦军旅,老弱罢转漕。

2、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

3、项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战。

4、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词的用法并加以解释。

1、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

2、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

3、梁以此奇籍。

4、壮丁苦军旅,老弱罢转漕。

5、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6、慎勿与战,毋令得东而已。

7、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诣城东,欲坑之。 ( )

8、项王然其言。乃赦外黄当坑者。 ( )

9、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 )

10、汉军方围钟离昧于荥阳东,项王至,汉军畏楚,尽走险阻。 ( )

11、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

12、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

13、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 )

14、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

15、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 )

16、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

四、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

1、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

2、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

3、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4、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五、写出下面多义词的意义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下梁地

闻之皆争下项王。

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徒以吾两人耳,

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于是项王乃即汉王相与临广武间而语。

汉军乃觉之

左,乃陷大泽中

毋令得东而已

东至睢阳

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此天之亡我

项王闻淮阴侯已举河北

举世闻名

今独臣有船

籍独不愧于心乎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六、特殊句式

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项王闻龙且军破

项羽者,下相人也。

大司马咎者,故蕲狱掾

塞王欣皆自刭汜水上

使人辱之

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诣城东

军方围钟离昧于荥阳东

两人尝有德于项梁

《苏武传》

一、通假字

女为人臣子

畔主背亲

头县北阙

与旃毛并咽之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法令亡常

因泣下沾襟,与武决去

前以降及物故

二、词类活用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其一人夜亡

天雨雪

宜皆降之

惠等哭,舆归营

单于壮其节

欲因此时降武

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空以身膏草野

杖汉节牧羊

三、古今异义

1、武等实在。

2、武使匈奴明年。

3、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4、如惠语让单于。

5、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6、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

7、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8、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9、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

四、指出下例句子特殊句式的种类

1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2 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3 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4 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5 见犯乃死,重负国.

6 何以女为见?

7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8 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9 为降虏于蛮夷.

10 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传记选读”教学 篇3

国内外学界在讨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时,首先就会想到古代的朝贡制度以及中国中心主义,由此关注起中国儒家的天下观。不过,天下观只是儒家的世界秩序学说,在涉外实践中如何实现理想的世界秩序,儒家学者们还提出了一套涉外理念与之配合。

儒家的天下观旨在构建理想的天下秩序。要使天下有序,就要协和万邦。《尚书〃尧典》中记载,帝尧家族内部关系融洽后,又先后在各部落以及更远的外邦间次第推行德治与仁爱,使各部落以及外部邦国和平有序。儒家把和看作是处理中国与外国关系的思想准则。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即和是天下通行的道理,是天下各安其所的交往方式。而和的本质是仁,仁不仅适用于人际关系,也适合于国家间的关系。《左传》将这种仁推及国家间的关系,认为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儒家崇尚和谐,强调和为贵。如何达到和为贵?其中的重要途径是和而不同。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在处理国家间的关系上,就是要允许、承认并尊重各国间的文化、信仰和制度的不同,求同存异,从而达到和谐共处。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尽管儒家主张天下一家,但后世儒者却多主张王者不治夷狄。他们旨在阐述,中国帝王不要去直接统治夷狄,应与夷狄各守其境,和平相处。所以,即使是明朝派遣郑和率领庞大水军巡游东南亚以及印度洋诸国时,他们也是秉持着圣王对于夷狄之邦,则以不治治之的坚定理念,来处理与这些国家间的政治关系。

亲仁善邻,协和万邦,还要处理好王道与霸道之间的关系。所谓王道,就是用道德来感化四夷。孔子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而霸道,则是使用武力以制服四夷。儒家并不是完全排斥武力的使用,而主张以力辅仁。《左传》曾谈到军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谁能去兵?兵之设久矣,所以威不轨而昭文德也。于此可见,兵只是昭示文德的手段。

厚往薄来也是儒家治理天下的一条原则。孔子所总结的周朝治理天下的九条纲领中就有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关于厚往薄来,据唐朝孔颖达解释:厚往,谓诸侯还国,王者以其材贿厚重往报之。薄来,谓诸侯贡献使轻薄而来。君子(统语文试题第2页(共10页)

治者,有德者)应当以义作为自己最高的行为准则。不过,孔子并不否定利。孔子所否定的是不义之利。在义与利的关系上,孔子将义臵于利之上,提倡以义制利。而孟子主张,君子应持义而忘利。后来的中国封建帝王,为了表现天子有德的风度,对于四夷来朝的行为也就一概施行厚往薄来的方针。譬如,十分节俭的明太祖就曾指示:诸蛮夷酋长来朝,涉履山海,动经数万里,彼既慕义来归,则赍予之物宜厚,以示怀柔之意。

儒家文明在今天仍然具有极强的普遍价值,如上所述的这些涉外理念,今天对于我们也有十分宝贵的理论价值。

(摘编自陈尚胜《中国古代的涉外理念》)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研究中国古代对外关系,既要关注古代的朝贡制度、中国中心主义和儒家的天下观,还要考虑与之配合的涉外理念。

B.儒家认为,和是构建理想天下秩序的思想准则,是国家之间理想的交往方式,应以此实现协和万邦,使各国和平相处。

C.外交上,儒家主张既要有王道,又要有霸道,但是要以力辅仁,即以王道为主,以霸道为辅。

D.儒家的义利观批判见利忘义,主张以义制利,表现在外交上就是厚往薄来,尽其所能来回报对方的深情厚谊。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左传》认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重要的是要友善地与邻国相处,以达到亲仁的理想境界,这是国家生存发展的法宝。

B.儒家认为求同存异才能和谐共处,故其所倡导的和是建立在承认并尊重各国间的文化、信仰和制度差异的基础上的。

C.明朝郑和率领水军巡游诸国时,对夷狄之邦奉行以不治治之的.理念,体现了与邻国相处和为贵的思想。

D.明太祖十分节俭,但是在赏赐来朝使节时却非常大方,这是为了表现天子有德的风度,以显示对蛮夷之邦的怀柔之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协和万邦天下一家厚往薄来等涉外理念,是建立理想世界秩序的重要保证,这对解决当今国际问题的困局有借鉴价值。

B.后世儒者提出的王者不治夷狄的主张,虽然与儒家所持的天下观并不完全相同,但同样显示了和而不同的理念。

C.一个国家要赢得别国的尊重,除了施行仁爱、道义之外,还需要拥有显示国家威力的军队,因此弱国无外交是有道理的。

D.儒家的重义轻利的思想,告诉我们不要计较眼前的利益,而要着眼于未来发展的大局,这样才有助于推进国与国之间的合作。

参考答案

上一篇:手术植入下一篇:防火预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