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复习课方法

2025-01-25

高中政治复习课方法(精选11篇)

高中政治复习课方法 篇1

复习课作为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好复习课对于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掌握解题技巧、形成政治思维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把复习课上得有声有色, 让复习课最大限度地发挥功效, 增强复习课教学的实效性, 是一线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新课程背景下, 高中阶段的政治复习课不论是在组织形式、呈现方式, 还是在习题选取等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但剥去华丽的外衣, 我们就不难发现高中政治复习课上存在的种种问题。

一、现阶段高中政治复习课中存在的现象

在进行了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之后, 一线高中政治教师开始认真思索自己的教学行为。 在新理念的支撑下他们的教学组织形式越来越多样化, 复习题的呈现方式越来越新颖, 但是透过这些合作与活动的现象, 我们不难发现现阶段种种政治复习课堂存在的一系列本质问题。

1.机械重复, 缺乏实效。 复习课一般被置于阶段学习, 要呈现的知识点相对多一些, 为了让这些必会的知识点内化成学生的解题能力, 教师总是不厌其烦地重复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课上讲过的, 复习课上再讲一遍, 力求面面俱到。教师根本没有创造性地处理复习课练习题, 更没有充分调动学生自己整理复习题, 将所学知识形成“知识树”。 这样的累牍造成的结果就是优秀学生索然无味, 中等生勉强而为, 成绩落后的学生昏昏欲睡, 导致学生轻视高中政治复习课, 复习课课堂低效果、低产能。

2.容量大与课时紧矛盾并存。 现阶段的高中政治复习课, 老师们为了让学生们更加熟练地掌握解题思路, 将“题做百变其法自现”贯彻得彻彻底底, 大搞题海战术, 复习课就是习题课。 我们不难发现, 现阶段的高中政治复习课严重存在复习容量过大而复习课课时却偏少的现象, 大多数政治教师根本无法完成复习任务, 导致复习课往往虎头蛇尾, 仓促了事。

二、影响现阶段高中政治复习课有效发展的因素

1.政治教师缺乏先进的、专业的教育教学理论。 大教育家孔子在春秋时期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理论, 但是高中老师一边高喊着向先贤学习、向专家学习, 一边把最实际最能指导教育教学的理论抛到九霄云外。

2.教师在复习课上搞 “ 一言堂”, 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求。 一节复习课上下来很多教师都感觉“自己好累”, 究其原因是自始至终教师逢题必讲, 整堂课教师在台上不停地解说, 一遍又一遍, 一题又一题, 从吐沫横飞直至口干舌燥, 这怎能不累? 回过头来我们发现学生或低头自顾自地演算, 或一脸茫然看着黑板, 或毫无兴趣东张西望, 众生百态就是没有跟着教师走的。

3.课上做练习题成为政治复习课的唯一模式。 复习课是深化学生对已有知识的理解, 启发学生思维, 帮助学生发展政治素养的过程。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大多数政治教师采用的就是题海战术, 以为通过大量练习题学生的解题能力就会提高, 结果将复习课上成了习题课。

4.“满堂灌”是在高中政治复习课主要的教学方法。 复习课上教师不再像新授课那样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而是直接采用“塞、灌”的单一方式反复说、反复写。

5.高中政治复习课上学生缺乏合作探究意识, 没有针对自身发展的学习方法。 复习课上学生没有自己的思想, 教师给什么他们就接受什么, 而根本不反思自己需要什么。

三、增强现阶段高中政治复习课教学效果, 促进复习课有效发展的教学策略

为了改进教学, 增强预见性和针对性, 切实提高高中政治复习课教学的实效性,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出复习课的教学策略。

1.分析学情, 因材施教, 增强政治复习课的教学效果。 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家庭, 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是不一样的, 同时在接受了小学阶段和初级中学阶段共计九年的教育之后, 他们养成的学习习惯、 学习能力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高中政治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 尤其是在政治复习课上, 要时刻将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 根据“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政治”的基本理念制定复习目标、设计复习计划, 让每一名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进步。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中政治复习课教学的实效性。

2.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 用灵活多样的模式增强政治复习课的教学效果。 教师要积极改变复习课上只做练习的模式, 对原有知识进行认真的梳理, 找出典型习题, 以点带面, 只要学生掌握同一类型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就可以了, 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 创设情境, 调动学生复习积极性, 让政治复习课充满艺术性, 进而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提高政治复习的实效性。

3.讲究教学方法和技巧, 增强高中复习课教学的效果。 高中政治复习课贵在得法。 因为复习课一般是对段节点知识的巩固与提升, 所以教师应该优化教学方法, 将知识点进行分类归化, 既突出重点又照顾一般, 在习题设计、解法设计、作业设计等方面进行优化, 切实提高复习课教学实效性。

4.加强学生的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使他们根据自身发展的需求进行自主学习、创造性复习。

总之, 高中政治复习课既区别于新授课, 又不能上成习题课, 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政治教师一定要在先进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设计与挖掘, 既增强复习课课堂效果又提高学生的政治综合素养。

高中政治复习课方法 篇2

高中政治复习备考方法

1、比较分析法

政治课教学中正确认识和区分基本概念、原理的方法,同时又是识记教学内容的复习方法。

比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以确定事物异同的思维过程。

分析,是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若干部分或方面,把事物整体的个别特征或个别属性分解出来的过程。

具体地讲,比较分析法就是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相同点、不同点的对比,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客观、全面、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对客观事物既能看到它的下面,也能看到它的反面;既看到它的主体,也看到与它相联系的外部条件;既分析现象,出能透过现象看到它的本质;既能认识它的现状,出能比较准确地预见它的未来。

比较分析法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各类练习题的解答上,例如:比较题,分析判断题,理解题,说明题等。在练习中,训练基本功,培养运用理论分析说明实际问题的能力。它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熟悉复习步骤,按照各类习题的解答方式,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地进行。必要时,教师应给予正确的诱导和概括性的结论。比较分析法是一种具体的、实用性的复习方法,在时间安排上没有明确规定,可同及时复习法、小结复习法、总结复习法交叉使用,形成立体复习网络。

2、及时复习法

学生在学完一定教学内容后,有目的地及时复习和巩固知识的学习方法。其优点在于可加深和巩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防止通常在学习后发生的急速遗忘。根据遗忘曲线,识记后的两三天,遗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渐缓慢下来。因此,对刚学过的知识,应及时复习。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的时间可以逐渐加长。

及时复习,首先强调及时,“趁热打铁”,学过即习,方为及时。然后,设计多种练习题型,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使所学知识在头脑中留下痕迹,形成记忆,达到理解、掌握教材之目的。切忌在学习之后很久才去复习,这样,所学知识会遗忘殆尽,就等于重新学习。

3、循环复习法

循环往复,不断重复,加深理解与记忆的一种复习方法。这种方法可用于固定的内容的复习,也适用于累加知识的复习。循环复习法在功效上优于及时复习法,可以弥补其零散、不系统的缺陷,加强知识的内在逻辑性、系统性。

不过,循环复习法又具有一定难度,要求学生从概念、原理的掌握,到应用理论,联系实际,做到每增加一次复习,对于能力培养和知识掌握就是一个提高。循环复习的目的在于熟练。通常,识记材料的性质、学习的程度和学习的方法是影响遗忘的因素。一般说来,熟练的动作,遗忘最慢;学习程度越高,遗忘就越慢;形象的材料比较容易长久保持。政治课的概念、原理,多数是抽象的理性知识,缺乏形象直观性,不易被学生所接受。有效的方法是增加学习强度。据研究,过度学习50%,记忆效果最佳。学习程度提高还会促进学生运用知识的熟练性、准确性和灵活性。

4、综合归类与概括提炼法

综合,是在认识让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或不同特性、不同方面结合起来的过程。它与分析是两种相反的思维过程,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综合以分析为前提,没有分析,认识就无法深入;分析后又必须综合,没有综合,就无法把握事物的整体。综合同样是政治课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通过比较、分析,找出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根据这些异同点,对事物加以分类、综合,最后得出事物普遍特征的方法就是综合归类与概括提炼法。

综合归类与概括提炼法在政治课复习中的主要作用是:①系统地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②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的水平;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③从众多的感性材料中,抽象、概括出理性结论,锻炼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也有利于理性结论的掌握。

5、尝试回忆自我检测法

“尝试回忆”是心理学术语,也叫“试图回忆”。在材料还没有完全记住之前,盖上书本尽力回忆学习材料,这种复习方式叫试图回忆。

这种复习方法在记忆、复习中效果较好。因为尝试回忆时,进行着各级主动的心智活动,看到成功又会感到成功感,激起进一步学习的动机,有利于识记的进行。同时它又是一个自我检查的过程,能了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明白哪些已经记住,哪些尚未记住,有助于更好地分配复习时间,有针对性地采取补遗复习。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简单易行,学生可独立运用,无需教师指导和事先制订周密的计划;出不需要特殊条件和设备,比较容易掌握。只要学生注意力集中,就能记忆成功。然而它必须同其它各种复习方法交叉使用,合理安排。在宏观上,综合运用各种复习方法,才能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掌握所学知识的全貌。另外,还要注意同各种具体的学习方法协调起来,比如渐进复习法和反复复习法。把新知识的学习和旧知识的复习配合起来,及时发现学习上的问题,及时纠正。这种复习方法不受学生年龄特征、接受程度和智力水平的限制,能被广大学习者所使用。

6、总结复习法

在单元或学科结束后,对学习内容进行总体分析,确定知识要点及其相互联系的复习方法。总结往往就是复习,在总结课上,学生要学会用线条式板书,配合系统复习,展示教材整体结构。其实,这就是系统地复习、巩固知识,应用理论并使其系统化、深刻化的复习过程。为了加强对知识总体的系统复习,教师可借助图表,如单元知识总表、全书知识体系表,还可以提出启发性问题,由学生归纳整理。

高考政治高效复习3大策略

一、了解高考大纲,吃透教材

在刚进入高考复习阶段就要认真研读上一年的《考试大纲》,了解高考的要求,明确复习方向。在一轮复习中,学生们一定要“吃透教材”:全面阅读教材,包括书中的正文、辅助文,要确保一字不漏;记忆重难点,对主干知识进行深化、扩展;构建知识体系,把“碎片知识”进行整理,对各个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加以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做到“心中有线”。

二、适当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在一轮复习中适当的练习能够将教材知识得以运用,加强对知识的理解,锻炼答题能力,并学会灵活运用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分析认识当今一些社会现象,解决实际问题。要对题型进行归类训练,弄清各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方法,提高答题准确率。在练习的基础上,对每一种题型进行概括总结,形成一套解题方法和套路,并通过反复练习强化对不同题型的答题方法和要求的理解、感悟、熟悉并规范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提高大脑思维活动对各种题型解题反应的准备性和灵敏性。

三、关注时事,知识联系生活

政治科考试的最大特点是和当年的时政结合紧密,社会热点和教材知识点的结合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因此,要注意积累时政。

1、在平时注意把当月的重点时政记录下来,并做归类。可以分为政治类、经济类、文化类、科技类、体育类等,特别要注意各个领域内的重大时政。

2、在积累时政的过程中,把其与课本的复习相结合,学会自己命题。这一步要求考生多角度、多方面去分析时政,用所学的知识自己跟自己提问,同时要注意平时考试中知识点和时政的结合角度。

高中政治的学习方法

1、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生的内驱力,是探索与创新的源头。加强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俗话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学生要学着不断去质疑、释疑,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学习中,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积极地锻炼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大胆怀疑,大胆想象,大胆创新,并能对某些共性的看法或结论提出质疑。

2、整体把握,理清课本内容层次

把繁杂、冗长的知识一层一层地进行梳理,犹如剥洋葱一样,将所学的知识梳理出层次,然后从整体上把握这些知识层次。将其组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这就是所谓的“先放后收”。它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从内容上,要求学生理出哪些是基本知识,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这些知识不仅要求学生找得出来,更要理解、记住它。从结构层次上,要求学生看书后,了解课本中讲了几个问题,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这些问题又是从哪几个层次和角度阐述的?列举了哪些事例来论证的。这部分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与前面的知识有什么联系等。

3、抓住线索,清晰知识的发展脉络

如果知识是珍珠,那么线索就是将珍珠串起来的那根线。学生要去发现所学知识的线索,抓住了线索就抓住了所学知识的脉络。在自学中要注意“三大问题”,即先讲是什么,后讲为什么或重要性,最后讲怎么样。

4、划出关键词,突出知识核心结点

线索是学习内容的“网”,关键词则是这张网中的“结点”。在知识学习中,要求学生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抓住某些“闪光词”即关键词,将知识高度压缩在认知结构中,再应用时依据线索,快速检索出关键词,由此引出自己所学的知识。

5、简要概括,把课本由厚变薄

如何学好高中政治这要求学生建立在整体把握课本的基础上,领会其精神实质。可先对一节或一段内容进行归纳,用一两句话,一两个字概括。随着学习归纳能力的提高,逐步发展为对一课,一章的概括,例如高三《思想政治》第一、二课内容压缩为“国家”两个字,由此引申出:国家的基本阶级和阶级关系;国家制度──民主;国家性质──国体;国家管理形式──政体;国家职能──对内对外职能:国家结构──我国的“一国两制”等。

6、写读书笔记,进一步内化所学知识

高中政治第一轮复习课教学反思 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第一轮复习;有效课堂

高中政治课第一轮复习的教学,我感觉受益良多,所谓教学相长,在这一段时间我体会很深。与同组老师以及学生的交流也显得更加频繁。回头看看,感觉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在教学中对难点、重点的把握更加清晰,知识的识记和运用更加得心应手。就我而言,我觉得这些能力固然与基本功有一定关系,但更多的是依赖于经验。作为一名“年轻”的高三老师,谈不上经验,就算有,那也是在多年的高三教学中慢慢沉淀下、摸索出的有限的经验,更多的应该是来自于同事、学生的交流,以及学生在问问题的过程中给我的启发。在整个高三教学中我们都是团结的、协作的,而团结就是力量,就是效率,就是升学率。这是我多年在高三教学中的一点感触,正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课不同于一般课堂教学,也不同于以后的第二轮、第三轮复习,其主要任务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根据《高考说明》对学生已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加深、拓宽、查漏补缺,使学生更加系统地掌握知识,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知识体系的构建能力以及基础知识的应用和解题能力,以决战高考。在这一轮的复习中如果老师指导得法,学生复习到位,那么在高三的起点上就能高人一筹。因此,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广大高三师生来说都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

通过这个阶段的复习,要使学生能清楚、透彻地理解和掌握《高考说明》中规定的每个必考的知识点,以及对它的基本要求,使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达到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还要求学生能从知识的内在联系上把握所学知识,提高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同时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觉悟水平得到提高,达到知识、能力、觉悟三统一。因此,教师在这一阶段复习中应认真钻研《高考说明》,认真了解学生实际情况,明确具体的复习教学目标,加强针对性,避免随意性,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由于一轮复习时间短而内容多(四本必修,一本选修),必须制订一个通盘而翔实、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这一点我在每一年的高三第一轮复习前都坚持这样做,并且坚持把我的教学计划纸质化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人手一份,做到师生心中有数,能有的放矢,能明白每天的复习任务,从而增强了第一轮复习的针对性和计划性,继而提高第一轮复习的功效性,避免了课堂的随意性,对我也是一个督促。

全面复习基础知识,突出重点,以重点带动全面。这一阶段的复习,对文科生而言,主要是进行基础知识的巩固、加深、拓宽,使学生更加深刻、系统地掌握知识,为下阶段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把时政课和基础知识复习课有机结合起来,把基本观点和材料相结合,拓宽、深化知识,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力度,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规范性。为此,我专门编写了一份复习提纲,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并对所有内容排队归类,参考外地资料,就题目内容、题目类型再拾遗补缺。复习方法主要采用讲练结合,指导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训练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有目标地巩固一些重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对一些高频考点和重点考点进行巩固和训练,在复习中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

一、第一轮复习课应注意的问题

回顾前期的复习工作,感觉在第一轮复习课上还应注意以下

问题:

1.老师要“去粗取精”。毕竟第一轮复习课不同于新授课,要面面俱到,讲得细而不漏。有的内容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老师只要点到为止,不能以讲代学,扼杀学生的主体性。但重点、难点、高频考点不能放过,不能蜻蜓点水。

2.要处理好基础知识复习和“热点专题课”复习的关系。政治是一门时政性很强的学科,不能只注重基础知识复习而忽视“热点专题课”复习。为此我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寻找切入的时政材料(当前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国内外的时政大事),作为教学引子复习考点,这样学生既有新鲜感又能提高复习的效果。二是相关基础知识复习后进行串联概括和总结归类,进行“热点专题课”复习。这样穿插复习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学生也能跳出考点的简单理解识记,站得更高。

3.要处理好讲和练的关系。老师要形成书面文字,围绕主线适当点拨,精讲多练,围绕热点主线设置背景材料,组织各种题型,对同一热点,可以从不同角度用多种题型进行分析。

二、自学能力是提高复习课效率的突破口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复习课中,老师应该把挖掘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作为提高复习课效率的突破口,针对复习课的具体情况,我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1.指导学生制订复习计划,并使之与老师的复习步调一致。

2.对各类题型的解答方法进行指导,找出最佳解题方法并总结规律。

3.启发学生解题思路,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解题技巧、应试能力,为此特地精选题目并进行了汇总,细细评讲,应该说对学生的启发作用还是比较大的。

练习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练习必须灵活多样,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积极性,可以采用课堂口头提问、当堂练习、当堂讲评、课后书面练习等多种手段交叉进行。练习内容更注重层次性、适度性。练习讲求适度,既有一定的难度、深度,也有一定的灵活性。

讲评时,不仅告知学生答案,更重要的是指点问题症结,启迪答题思路,从而起到加深理解、培养能力的作用。讲评后要求学生对练习进行再思考,逐步深化、巩固。这也要求教师要认真组织纠正错误工作,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建立错误试题档案本,尽量少犯同类的错误。

今年总体来说,关键是要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上下工夫,这也是我今后努力的主要方向。

高中政治复习课方法 篇4

单元复习课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 在课堂教学中处于阶段总结性的位置, 通过单元复习有利于学生弥补单元的知识缺陷、明确单元的重难点, 形成单元的知识结构, 掌握单元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 笔者围绕单元复习课,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实践, 反思和总结各种课堂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探索并形成了有效的高中政治单元复习课的课堂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的活动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一、导入复习主题

复习课知识对学生来说已没有新鲜感, 怎样激起学生对复习课的兴趣, 调动学生对复习课的积极性, 对提高复习课的教学质量非常重要。因此, 复习课的导入要着力突出它的激励作用。巧妙导入, 使学生意识到知识零散的不足, 进一步产生整合知识和方法的需求, 激发复习的内驱力。

(一) 设计典型情境, 引出复习主题

在复习课的导入中, 要根据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 结合复习的目标和内容, 以时政热点和生活热点为背景, 设计典型的情境材料。如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复习课导入时, 可播放视频CCTV-2《经济半小时》栏目关于四部长详解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访谈。其中, 文化部部长蔡武认为:“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实施将对我国的文化发展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 不仅仅是对文化发展, 而且对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让学生结合蔡武的观点, 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1) 什么是文化产业? (2) 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3) 怎样来发展文化产业?通过设计上述典型情境, 引出复习主题, 引发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联想。导入设计典型情境时, 需注意以下几点:

1. 诱发性。

导入情境的设计要能激起学生认知的冲突, 激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和联想。

2. 接近性。

设计的情境要突出能力的指向, 设计问题的深度要稍高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水平, 具有一定的思维容量和思维强度, 需要学生经过努力思考, 才能解决问题。

(二) 呈现复习目标, 明确复习内容

复习目标是复习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 是复习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确定复习目标, 会使复习教学方向明确, 克服复习教学的盲目性, 提高复习教学的针对性, 做到有效复习。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复习课的知识目标可这样归类和呈现: (1) 掌握文化的内涵、形式、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对人的影响的表现和特点。 (2) 归纳文化的作用。

正确地确定复习目标, 才能有效地展开复习活动。在制订复习目标时, 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适标性。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 有标准文本中的教学目标, 其中正式的文本有教育部制订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及由浙江省教育厅发的《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也有各类考试的考试目标, 其中重要的考试有会考和高考。因此, 应以教学目标和考试目标为基础, 精心设计复习课的教学目标。

2. 明确性。

复习目标的明确性主要体现在:第一, 以学生为行为主体, 即明确学生的知识达成度;第二, 用可以观察和测量的行为动词表述, 即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第三, 带有一定的具体标准。

二、知识整体建构

布鲁纳认为重视教授和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 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学科更容易理解”。第二, 更好地记忆学科知识。“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他联在一起, 多半会遗忘知识”。第三, 实现知识的迁移。布鲁纳认为“领会基本原理和观念, 看来是通向适当的训练迁移的大道”。

政治知识本身是有结构的, 高中政治学科中的知识都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方式联系着, 这种相互联系使单元知识可以构成一个整体。同时, 学生在各节课里获得的知识是零散的, 常有“见叶不见枝, 见木不见林”的感觉。为了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教师必须重视知识结构的建构。因此, 整体建构是复习课教学中必须坚持的一项原则。

在复习课中教师按由根 (中心问题) 到干 (知识主干) , 由干到枝 (知识联系) , 由枝到叶 (知识要点) 的思维顺序, 引导学生回顾知识, 构建知识网络。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构建知识, 在各组学生合作完成的基础上, 将各组学生的知识结构图在课堂上展示, 不足之处, 由其他学生修改补充。同时, 教师要进行相应的点拨引导,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知识间的联系, 完善知识结构。

三、补弱、深化、完善

依据学情对单元知识进行补弱、深化、完善是复习课的重要目标, 补弱的关键是对单元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比较, 通过师生互动争辩和剖析, 不断深化和完善知识, 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

(一) 深挖内在联系, 全面理解知识

教师要深挖知识的内在联系, 将一些内容相似或有联系或容易混淆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掌握相互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深化学生对知识内涵和外延的全面理解, 不断完善知识, 从而为学生准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归类整理错题, 诊断深化认识

错题整理应该有的放矢, 教师要善于将平时练习中学生出错频率较高的单元试题进行归类整理, 在单元复习课中进行集中展示, 对错题的错因进行重点诊断, 找出错题知识链中的薄弱环节 (即盲点) , 不断进行强化与矫正, 深化对学习过程中盲点知识的再认识, 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在这两个环节中应注意师生之间的互动, 纠正学生错误的习惯。

四、训练方法总结

课堂练习是学习中从理论到应用的一种实践活动, 是巩固知识和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复习课要精选一定的习题, 通过练习, 让学生明确单元复习中已掌握的知识和所存在的问题, 为课后的进一步复习做好准备。

(一) 设置典型习题, 检测复习效果

如何设计出既高效率又能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习题是上好复习课的关键。教师要根据复习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层次, 设置典型的习题。让学生自主或互动研究解决, 并以多种方式展示学生的答案, 积极暴露学生所存在的问题, 检测复习的效果。同时, 对学生的答题情况及时进行点播, 以启发学生的思维。

在这一环节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针对性。

设置的习题要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 能体现知识的重点、学生的疑点和不同知识的衔接点。

2. 适度性。

习题选择的题量和难度要适当, 做到少而精。

3. 自主性。

要给足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或互动探究解答习题, 要学生写出答题的思路或答案的要点, 让学生充分经历和体验解题的过程。

4. 示范性。

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播之后, 要及时呈现参考答案,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答案与参考答案之间的差距, 找到解决的突破口, 为规范学生答题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二) 梳理题型方法, 提升迁移能力

高中政治复习课应注重提升学生能力, 其中, 学生解题能力提升的最有效途径就是梳理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复习课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进行梳理总结。在习题环节中, 一方面需要学生亲身实践解题的过程, 体验解题的思路;另一方面还需要为学生创设交流的平台, 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进行解题方法的碰撞, 爆发出解题思维的火花, 通过争辩, 对学生不同的解题方法达成共识, 形成规律性的思路和方法总结, 进而促使学生能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 提高知识迁移的能力。

比如, 在文化与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复习课中引用了2009年安徽文综卷第37题的第 (3) 小题:请你结合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 就怎样推动安徽文化创新提出合理化建议。

习题呈现后, 首先给足时间让学生经历解题的过程, 通过师生互动交流、争辩、剖析, 最后达成共识。通过抓住设问三要素确定: (1) 知识范围———文化生活中与文化创新有关的内容。 (2) 设问类型———措施类, 其主体是省委、省政府。 (3) 特别限定———针对推动安徽文化创新问题, 抓住这一问题进行知识发散: (1) 文化创新首先要处理好与社会实践的关系; (2) 文化创新要处理好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3) 文化创新需要处理好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4) 文化创新需要处理好与外来文化的关系。通过上述分析, 形成答题的思路。

复习课中, 需要学生实现通过解决一道题, 学会解决一类题的目标。因此, 在上述题目解答完成之后, 师生要共同探究措施类题目的答题思路和方法, 总结如下:一般来讲都是给定了主体是谁, 应该怎么办, 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消费者、个人等, 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因而这一类题目的答题思路是:对症下药+各尽其责。对症下药指如果题干中材料明确显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那么一一对应解决问题即可;如果题干中材料没有具体的问题, 那就要抓住行为主体, 从主体角度去想办法, 坚持各尽其责的原则。当然更多的时候需要把两者结合起来;对于措施类题目, 还可以通过设问的知识指向, 抓住设问所反映的主干知识, 然后反思教材, 发散思维与之相关的知识点, 综合整理。

在这一环节中, 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感悟性。

学生各种题型方法的获得, 不能由教师单向地传授给学生, 必须让学生在亲身实践和互动交流中感悟得到, 进而深刻地把握各种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2. 反思性。

在一道习题完成后, 要善于引导学生反思, 在反思中探索正确的解题方法, 形成正确的认识, 实现自我完善和提高。

高中政治三轮复习方法有哪些 篇5

基础知识把握要全(《考试说明》中规定的所有考点) 、要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事实的理解和记忆要准确,不能“大概”“差不多”,必须对相似、相关、错误的概念、观点等进行比较和辨析);课上用时间;默写(一轮基础知识,二轮知识体系)

2、精选题

包括限时训练、每日一练、三轮组题、错题再现。所有的题目一定要规范,标明时间、分数、答案赋分、答题区域画方框。

每日一练:12个选择,一个2问非选择题,借鉴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以及高考资源网,每天都有收获,化虚为实,化大为小 。

错题再现:一月一整理(可让学生提供,老师必要改造)

3、抓规范

规范是永恒的主题,要贯彻在平日每次考试中,贯彻在每个练习中。

高考失分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①审题不仔细;②书写不规范;

③思维不灵活;④表达不清楚;

⑤基础不扎实;⑥术语使用不规范

答案组织最好做到以下几条:序号化,如①②;段落化,每写完一个要点就换行;关键词要突出,切忌长篇大论;字迹要清晰工整、字体大小要适中。

4、对学生要求:

①把握每次考试、善待每次考试、把练习当高考,才能把高考当练习

②永远不要以粗心为借口原谅自己

③不求“得高分”,只求“少丢分”

高中政治各题型答题技巧

除了三轮复习阶段不同,高中政治考试题型也是多种多样,针对不同的题型,要学会分析、归类,这样才能让答题更有针对性,才能保证正确率。

一、“是什么”型题目

这个只需要熟悉课本的知识点,按照题目答题就可以。

二、“认识”型简答题

这类题目的设问方式通常是“如何认识”、“如何看待”、“谈谈你的看法”、“分析这一现象”等等。这类题目的解题方法通常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去解答,即“对与错”、“重要性、必要性”、“具体措施”等。

三、“启示”型题目

这类题目的设问方式是:这个事给我们有什么启示?回答时,要注意提炼材料中的观点,结合所学的知识点来分析,从中归纳出材料反映的道理。

四、“评析”型题目

这类题目一般是“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回答这类题目时,首页要判断是对还是错,或者是不全面,然后根据相应的依据如法律法规和教材的理论等,再联系材料中的观点进行分析。

五、“漫画”型题目

漫画类的题目,要找准漫画与知识点的链接点,首先要看标题,看标题能否给出指引性的知识点或者观点;然后看文字,看看漫画中有哪些文字,通常漫画里的文字都是“意味深长”的;最后看画面,漫画夸张之处通常是其弦外之音,真正的寓意也就在这里。

微课在高中政治复习课的应用 篇6

[关键词]微课 高中政治复习课 应用

前言

复习是高中政治学科极其重要的环节,有效的复习对于学生进一步夯实基础、查漏补缺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复习,学生可以不断完善对政治知识结构、题型解答及自身逻辑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然而,在实际高中政治复习课堂上,教学模式多为教师的“满堂灌”,教师力求一个知识点讲透讲白或者把全部知识堆积一起讲解,却忽视了学生在实际课堂中的角色。本文中,通过设计多样情境、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及组织小组活动三方面将微课运用于高中政治复习课中,教师可有效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政治复习课中,提高其学习兴趣,从而保证整个复习课高效进行。

一、设计多样情境,活跃整个复习课堂

“教师一人一课堂”的教学容易造成学生不仅对政治学科的兴趣不断减退,甚至不能跟着教师的复习进度走,严重影响到整个复习的质量与效率。合理、生动的情境可有效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在实际课堂的积极性,提升整个复习课堂的质量与效率。在高中政治复习课上,教师可根据政治知识之间章节结构的特点,利用ppt、视频、音频或图片来创设具体的情境来辅助知识讲解,主要为在情境中穿插着文字进行解释。

拿《货币交易》一文作例子,教师可以从网上收集货币历史发展的相关视频、图片或者音频,在复习课堂上展示时,可适当对像等价交换等较难理解的知识加入解释性文字进行解说。以点引面,让学生对本章内容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把握。通过多样化的情境创设,把政治复习从烦闷的说词变成直观的视觉体验,摆脱以往烦闷的课堂,有助于活跃气氛,让学生可在直观的视觉刺激下加深对知识的记忆,继而提高复习质量。

二、注重因材施教,引导学生自主复习

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政治新课教学与复习课堂同为重要。因材施教原则要求教师要立足于教材与学习知识掌握的情况,分清知识难易、主次之分,在简单、次要的知识上讲解时间就较少;对复杂、重要的知识点就要细讲,并依据知识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个性化复习。此外,政治知识间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相互间存在的联系可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因而,在复习课堂上,教师应指导学生自主找出知识点间的联系,发现规律后进行自主化记忆。

比如在《发展观》这一部分知识的复习中,教师应注重讲解事物间变化发展是如何体现的,然后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到关于“联系”的知识,让学生找到联系与发展两个观点之间的关系,把结合记忆。这样通过引导学生将知识点内在联系找出,然后利用规律进行复习。

三、组织小组活动。带动学生参与课堂

除了设计情境,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小组合作作为高中学习极为重要的环节,可为学生搭建一个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学习经验的平台,起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的作用。以学生学习能力为标准,教师合理化进行小组分配,在复习课堂上进行提问,然后让学生在小组间自行自主讨论、相互间交流意见或看法,这样就可最大限度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复习课堂的思考与讨论中。

比如在《外汇储备》一课中,教师可以以“中国汇率升高有什么好处?”等类似题目让小组成员间相互讨论,让学生认真回顾这章节框架,然后联系其实际生活组织语言进行交流。把教师一个人讲变成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言的课堂,可有效加强学生间自我想法的发展,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有助于促进学生间相互探讨复习经验。

四、結语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方法浅谈 篇7

关键词:更新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巩固训练,总结反思

复习课是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它可以系统地加深旧知识的学习, 对以前的知识漏洞进行填补, 复习课的主要功能是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学生能力。高中数学知识系统性较强, 相对独立, 又密切联系。因此, 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教师的任务是点拨、启发、诱导、调控。

一、更新观念,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告诫我们:“希望你们要警惕, 在课堂上不要总是教师在讲, 这种做法不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 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 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按我们的说法就是:师傅的任务在于度, 徒弟的任务在于悟。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废除“注入式”“满堂灌”的教法。复习课也不能由教师包讲, 更不能成为教师展示自己解题“高难动作”的“绝活表演”, 而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他们在主动积极地探索活动中实现创新、突破, 展示自己的才华智慧, 提高数学素养和悟性.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教师的任务是点拨、启发、诱导、调控, 而这些都应以学生为中心。复习课上有一个突出的矛盾, 就是时间太紧, 既要处理足量的题目, 又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 二者似乎是很难兼顾。我们可采用“焦点访谈”法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因大多数题目是“入口宽, 上手易”, 但在连续探究的过程中, 常在某一点或某几点上搁浅受阻, 这些点被称为“焦点”, 其余的则被称为“外围”。我们大可不必在外围处花精力去进行浅表性的启发诱导,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而只要在焦点处发动学生闪光, 能力在要害处增长, 弱点在隐蔽处暴露, 意志在细微处磨砺。

二、趣浓情深, 提高复习课解题教学的艺术性

在复习时, 由于解题的量很大, 就更要求我们将解题活动组织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 让学生领略到数学的优美、奇异和魅力, 这样才能变苦役为享受, 有效地防止智力疲劳, 保持解题的“好胃口”。

一道好的数学题, 即便具有相当的难度, 它却像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 又像一部情节曲折的电视剧, 那迭起的悬念、丛生的疑窦正是它的诱人之处“山重水覆”的困惑被“柳暗花明”的喜悦取代之后, 学生又怎能不赞叹自己智能的威力?我们要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 课堂上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创设情境, 激发热情, 有这样一些比较成功的做法:一是运用情感原理, 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二是运用成功原理, 变苦学为乐学;三是在学法上教给学生“点金术”等等。

三、讲究讲评试卷的方法和技巧

复习阶段总免不了要做一些试卷, 但试卷并不是做得越多越好, 关键在于做题的质量好坏和收益的多少, 怎样才能取得好的讲评效果, 要做好以下几点:

1、照顾一般, 突出重点

在讲评试卷时, 不应该也不必要平均使用力量, 有些试题只要点到为止, 有些试题则需要仔细剖析, 对那些涉及重难点知识且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试题要特别照顾;对于学生错误率较高的试题, 则要对症下药。为此教师必须认真批阅试卷, 对每道题的得分率应细致地进行统计, 对每道题的错误原因准确地分析, 对每道题的评讲思路精心设计, 只有做到评讲前心中有数, 才会做到评讲时有的放矢。

2、贵在方法, 重在思维

方法是关键, 思维是核心, 渗透科学方法, 培养思维能力是贯穿数学教学全过程的首要任务, 通过试卷的评讲过程, 应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悟性得到提高, 对问题的化归意识得到加强, 训练“多题一解”和“一题多解”, 不在于方法的罗列, 而在于思路的分析和解法的对比, 从而揭示最简或最佳的解法。

3、集中讲评

涉及相同知识点的题, 集中讲评;形异质同的题, 集中评讲;形似质异的题, 集中评讲。

4、巩固训练

讲解之后的适当训练是对已讲内容的掌握情况的检测, 有利于我们再次对所复习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同时它也是学生课堂知识的又一次升华, 是我们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又一个重要的途径。

5、总结反思

学习必须有总结和反思, 应该说总结和反思是数学进步的源泉, 从问题的总结中获得经验, 升华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应该说它是我们全部教学活动的最终归宿。首先, 站在整个高中数学体系的高度, 完整地归纳概括复习内容;其次, 概括总结数学思想方法, 说明适应范围和应注意的问题;最后, 对复习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 进行查漏补缺, 及时补救。

复习课的课堂总结, 需要教师全面把握整个高中数学教材的知识体系, 深挖教材, 精心组织, 使课堂总结在整节课的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洪涛.高中数学复习课上法浅谈[J].新课程 (教研) , 2011 (10) .

高中政治复习课方法 篇8

高三政治复习要求引导学生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已学知识, 改善学习质量, 逐步将知识内化为自己头脑中的认识结构, 需要时能准确地再现并加以运用, 促进知识的迁移, 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 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提高思想觉悟。因此, 我们在高三政治复习课中, 要努力减少无用功, 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策略性, 从而提高复习效益。

一、五星教学法的提出和变形

针对高中政治复习的特点, 笔者运用五星教学法编排高三第一轮复习, 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五星教学模式又叫“五星教学原理”或“首要教学原理”, 为美国犹他州立大学教授、当代著名教学设计与设计理论家、教育心理学家梅里尔博士近年来所大力倡导。笔者在运用五星教学法的实践中发现, 可把五星教学法的“五星”概括为“五心”, 即核心、信心、耐心、细心、用心。

二、五星教学法的应用

1. 核心———聚焦问题

五星教学法认为, 要有效地促进学习, 需将教学内容联系现实问题的情景加以呈现, 使学习者能从自然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介入。这一理念和情境教学不谋而合。情境教学认为, 课堂教学中安排一定的情景是为论证知识点服务的, 复习课与新授课的区别之一在于, 复习课要求学生在分析材料中增长能力, 这就决定了在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中, 教学组织者更要重视情景的运用。如笔者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中安排了以下一个问题情境作为复习的核心焦点。

2008年12月8日~10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当前世界经济环境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 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 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 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 面对每况愈下的国际国内形势, 我国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 实现了经济呈现增长较快、价格回稳、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良好局面。

请你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材料所反映的经济现象。

2. 信心———激活知识

五星教学法认为, 要想有效地促进学习, 重要的是教学者要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一些途径激活学习者的原有知识, 形成知识的再现。笔者认为, 这一理念可以用“信心”二字来概括, 复习课应通过运用知识的教学课型, 课前的必要预习, 有效地激活本课堂的教学知识点, 以更好地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记忆知识的信心。而要让学生较好地回忆知识, 应把握两个教学原则, 一是夯实基础, 二是设问恰当。在“货币职能”的讲解中, 笔者安排了如下设问。

你对价值尺度有几点认识?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中以这样的形式出现:发展具有普遍性, 表现为 () 、 () 、 () , 要求我们 () 。

3. 耐心———论证新知

五星教学法认为, 要有效地促进学习, 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论证所要教学的东西而不仅仅只是告知。因此,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注意三点:一是为论证新知提供新内容;二是为论证新知提供新手段;三是为论证新知提供新形式。

(1) 提供新内容。高中政治的知识要点学习, 在高一、高二两年后已经结束, 因此, 高三教学似乎重新回到了高一、高二, 而事实非此, 需要教师耐心论证、层层引导, 促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 以便更好地把握和运用知识去分析社会现象。如2009年浙江省文综高考卷中有这样一道试题:

从历史发展的过程看,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一切商品都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

B.只有货币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

C.凡是劳动产品都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

D.仅仅金银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

笔者发现, 学生在第一次解答此题时, 大多选择“B”, 主要的原因在于学生对价值尺度的认识的局限性, 需要教师在复习中予以解决。由此可见, 在高三复习中, 如何提升学生对已学知识点的认识、理解新层次, 应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

(2) 提供新手段。运用五星教学法, 能使学生将相关知识点进行串联, 改变学生被动跟随教师讲授记笔记, 知识点只是片段、不成体系的状态。因此, 在高三复习教学设计中, 尤其要强调知识体系的构建。在必修1第一单元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中笔者安排了如下设问。

问:第一单元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你觉得应把握哪些知识点?

答: (略)

以上设计, 旨在使学生在学习“神奇货币”时有效地掌握“商品—货币—纸币”这条主线, 明确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同时, 根据主线发现“商品—一般等价物—货币—纸币—信用工具”和“本币—外币 (外汇) ”这两条交换媒介支线, 形成较为严密的知识结构。最后, 还要能与第二课“多彩的价格”和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形成单元知识结构。

(3) 提供新形式。复习课教学是很枯燥的, 因为复习课为了使学生提高解题能力和将理论知识运用于材料的能力, 用的多是文字试题。笔者认为, 复习课不是考试课, 我们可以用其他形式代替文字信息, 以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须知, 我们所面对的教学主体是在信息时代长大的群体,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助于提高教学实效, 更能拉近与教学对象的距离, 使复习课教学逐步演变为快乐教学和高效教学。

如在“联系的基本特征”这一知识点复习中, 笔者引入了寓言漫画———“守株待兔”, 在指明联系客观性的同时, 点出联系还有偶然联系和必然联系, 为分析“联系的多样性”做了铺垫, 有效地摆脱了相关教学内容枯燥乏味的困境。

4. 细心———应用练习

五星教学法认为, 要有效地教学, 还需要尝试让学习者应用所学知识或技能解决问题, 这就需要进行巩固练习, 即以“弄懂知识—理解知识—举一反三”为逻辑顺序, 引导学生提升解题能力。在笔者看来, 巩固练习的安排需要把握“三度”原则:一是亮度;二是热度;三是梯度。

例如, 在“货币职能”的练习题设计中, 笔者作了如下安排。

(1) 试解高考题, 提升练习的亮度。高三学生能否顺利通过高考, 检验能力最有效且最直观的方式就是让学生尝试练习高考题, 这样安排可以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 让学生初步了解高考的难度和角度, 更好地把握高考的脉搏。

例题:从历史发展的过程看,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一切商品都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

B.只有货币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

C.凡是劳动产品都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

D.仅仅金银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

(2) 引入社会热点问题, 提升练习的热度。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讲究“小课堂, 大社会”, 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分析社会现象, 而现在的班级授课制又制约着学生去认知社会、感悟社会, 因此, 在练习时应以一定的社会热点为载体, 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例题:2009年的杭州房价飙升, 年轻的小李经过多年的打拼, 在父母的帮助下, 终于可以安家于杭州, 在杭州上城区买了一套房子, 总价是156万, 小李首付4成共计62.4万, 银行贷款93.6万, 请问, 小李支付的62.4万执行的职能是 (B)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D.世界货币

(3) 难易结合, 保持练习的梯度。笔者发现, 学生最不知所措的客观题型是漫画题, 往往把握不了题旨。

例题: (1) 2008年5月1日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 国家总投资约118亿元。

材料中国家投入的118亿元人民币执行的职能是 (B)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D.世界货币

(2) 漫画中的1元、8角、9角等是货币执行何种职能 (A)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

5. 用心———融会贯通掌握

五星教学法认为, 要有效促进学习, 需要让学习者受到鼓励, 并能将知识技能融会贯通转移到实际生活之中。换言之, 五星教学法要求让学生将书本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知识, 并运用于生活实践。笔者认为, 为了顺应新课程改革大潮, 应将探究型课题引入高中的复习课, 作为提升学生能力的方式之一。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中, 笔者安排了如下探究题。

如果把高考比喻成我们高中学习生活的终点站, 那么, 我们如何才能快速而又准确地到达这个终点站呢?请你用联系的观点结合自己的特点谈谈想法。

高中政治复习课方法 篇9

一、高中英语总复习课中存在的问题

(一) 对教材的看法不当

对教材和高考的不同认识关乎于总复习的方法。对教材的态度出现了两种错误的倾向, 这两种态度是截然相反的。一种是以教材为纲, 一切以教材为基准, 自己的思维被束缚。教材中的知识点被重复无重点的讲解, 不仅没有效率, 更消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通常会错误的以为对知识点的讲解越细致、越彻底越好, 这样学生在繁重的学习生活中也会找不到重点, 从而不能高效学习。另一种是不重视教材, 认为教材的价值很小, 在总复习中, 以考取代复习。反复的练习确实可以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但是如果没有知识点的透彻了解, 做再多的练习也不会有效果。

理论上来说, 教材是大纲的详细解读, 大纲是指导我们学习的灯塔, 学习中切不可丢弃了教材。同理, “以纲为纲”极大消耗了宝贵的时间资源, 死板没效率。所以, 在总复习中要权衡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 讲与练的时间安排不当

精讲多练的指导思想已经得到共识, 但是, 这只是在理论上的看法达成一致, 在实际操作中, 讲与练的时间分配有所不同。“精讲”是要将精心挑选的、极为重要的内容拿来讲解。精讲的内容有时被认为是越少越好, 其实, 只练习不讲课和只讲课不练习都是错误的。精讲的内容一定要是重要的、且容易错的。

例如:在一个学生接受的是只练不讲的复习策略。很多知识就不能形成框架, 不能构成知识体系, 分散的知识点记忆起来会很困难。没有精讲的过程或者精讲的时间安排很短, 都会使容易出错的地方反复出错。

二、高中英语总复习课的改进方法

经过了之前基础知识的学习, 总复习课要在之前的基础上有所改善。有计划的进行各环节的训练, 模拟考后要进行分析总结。以下从基础的单词复习问题和实践阅读和写作三方面来详解。

(一) 词汇复习

词汇仍然是学习英语的基础, 夯实基础是必须要做的, 教材的词汇可以做一个归类, 可以按照各种标准来分类, 这样在写作中也有帮助。到最后总复习的时候, 时间就是金钱, 并非所有单词都要有同样的掌握程度, 有些词汇要求会写会用, 而有些则只认识就可以了。提高学习效率一定要对单词进行分类复习, 避免胡子眉毛一把抓。考纲在高考命题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此, 考纲上的词汇是重点复习项目。

(二) 阅读复习

阅读理解在英语高考中所占的比例是非常大的, 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整个考试的分数档次。在总复习过程中, 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所有的知识点, 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 但如何才能在最后冲刺的短暂时期有较大幅度分数的提升呢?阅读复习要有一定的针对性。阅读理解的成绩有两方面的影响因素, 一是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一是做题能力, 即阅读技巧和思维、文化素养。

1. 训练解题技巧要分阶段

阅读题基本上考的是思维能力, 阅读不单是死板的考语法和句型, 而是更生动的文章, 需要我们运用想象力来分析、推断并得出结论。这方面能力的训练可以依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制定, 可以每周一节到两节的训练课, 当堂课做题、讲评。这种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进行周期性的训练。

2. 阅读材料要精选

平时的阅读材料要有代表性和针对性, 偶尔我们会发现, 虽然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阅读训练, 但是水平并没有提升, 究其原因, 是训练的材料不适合, 没有考虑材料是否适应考试的难度, 是否适合现阶段学生的水平等。有些材料过于简单, 无法训练学生更高的能力, 而有些由过于难, 读不懂就浪费时间, 没有意义。

(三) 写作复习

写作水平的提高需要学生每天动笔, 内容从简单到复杂, 越来越接近高考的要求。总复习的训练要更加有针对性, 模拟高考的出题方式进行写作训练, 短时期内提高写作能力。背诵一些常用的词汇和句型, 可以大大减少写作时间。写作的步骤是先审题、写提纲、动笔写作、修改和定稿。对各个环节都要有严格的把关。教师批改是最重要的一环, 学生通过老师批改了解语言错误, 从而可以更好的对文章进行把握。写作的训练方式有多种多样, 随笔可以让学生自由表达, 增强趣味性。模仿性写作, 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成果。背诵, 背诵一些名言警句、有代表性的句子, 可以作为自己的语言储备, 凸显语言的多样性。

结语

在英语总复习的过程里, 无疑是要提高能够反映在卷面的分数, 同时, 对英语知识的积累也要给予重视。教学本身就是要注重能力的培养, 以实践为原则来丰富语言的多样性, 使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提升。教师要制定高效的复习策略, 在实践中给予指导, 以求更高的学习效率。为更好的推进教育改革, 实现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做出努力。

摘要:高中英语的总复习是对整个高中英语学习做的一个总结, 主要任务是查缺补漏, 完善英语的知识体系。不仅在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上, 更多的是提高应试能力。本文就针对高中英语总复习课中出现的问题给予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高中英语,总复习,问题,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何斐.学案教学法在高三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 2011.

[2]王慧.高三学生英语学习自主性和考试焦虑的相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2.

高中政治复习课方法 篇10

一、利用学案梳理知识体系, 夯实复习课的基础性

我们在学案设计时, 首先罗列了复习部分应达到的学习要求, 然后以留白的方式空出一块给学生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 让学生亲历知识梳理的过程, 通过比较、辨析知识之间的联系, 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网络, 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活动的体验。

从认知心理来说, 每个学生的认知方式和能力也是千差万别的, 所以要强调引导学生自己建构个性化的知识网络。对于一些梳理有困难不知从何下手的同学而言, 教师可以引导他从书本的标题入手, 单元标题———课标题———目标题———节内容———具体内容, 从大到小展开。对于能力稍强的同学可以按由根 (中心问题) 到干 (知识主干) , 由干到枝 (知识联系) , 由枝到果 (知识要点) 的思维顺序;对于一些对内容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有一定概括能力的同学而言, 更应大胆放手, 鼓励他们抓住关键词, 对内容结构进行优化重组。整理形式一般采用“树枝图”“表格图”等, 力求简单、明确, 使人一目了然。在学生自主整理后, 要给予他们充分交流展示整理成果的机会。交流时, 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 也可以借助实物、图表和一些外显的动作行为来阐述自己的整理成果和思维过程。形式有同桌间的展示、学习小组里的交流、面向全班同学的汇报等形式, 主要目的是生成更多的学习资源, 让那些不一样的认识、不一样的学习成果、不一样的学习方式、不一样的思维模式进行充分碰撞, 在交流碰撞中起到相互矫正、相互补充、相互借鉴的作用。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 教师要进行恰如其分的引导和点拨。在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系统后, 教师要给他们留出一定的自主时间,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我内化吸收、自我矫正完善, 实施第二次创造优化。

二、利用学案创设情境, 体现复习课的重点性

所谓社会热点问题既有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 也有关系人们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我们在选择社会热点时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类共同关注的生存、发展和生活质量问题。二是党和国家着力解决的, 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三是与社会成员尤其是与青少年学生密切相关的, 引领价值导向的问题。

围绕社会热点的主题, 精选时政背景材料呈现给学生, 使学生对时政热点有所了解。一般而言, 像一些重要的会议精神、主要政策和领导人讲话等宏观的、抽象的材料学生一般不太感兴趣, 也不易设问, 所以对于重要讲话精神也只做简要概括即可。选择材料时要侧重于对微观的具体材料的把握, 而事实也证明了高考命题的选材以微观的具体材料为主, 一要选择学生熟悉和关心的内容和方式, 易于学生能精确地感知和把握。二要与复习的重难点知识有高度的相关性, 为复习中突破重、难点服务。

围绕材料科学的设问, 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它关系选用材料是否能够有效发挥作用, 关系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有效地解决问题。设问时可以考虑以下角度:一是以小见大。宏观立意, 微观着眼。从小的具体知识考察对社会热点的把握。二是以近及远。“近”是指贴近生活, 贴近学生实际;“远”是指关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结合身边实际来反映长远问题。三是以点带面。就是在分析某一热点问题时, 既要把握这一热点的来龙去脉, 又要辐射这一热点的相关问题, 由点到面, 全方位把握。四是以新带旧。就是在分析某一长效热点问题时, 既要关注当前出现的新信息, 也要关注过去党和国家对此热点问题的态度和做法。五是以我为主。在分析国际热点问题时, 要注意从我国的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高度出发, 体现以我为主的特点。

近几年进入二轮复习的时候, 有的学校采用热点专题的复习方法, 对一个社会热点从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多角度进行分析, 这种复习方法对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的学生来说打破模块知识固有的框架, 天马行空, 信手拈来, 非常过瘾。但对于一些原本基础知识欠缺的学生来说却如听天书, 云里雾里, 一无所得。所以对于这样一般的学生来说, 不妨在知识专题的复习时渗透时政热点的背景材料, 我认为时政的材料在不同的命题者手中是可以随意裁剪的, 但设问中涉及的基础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却是万变不离其宗的, 复习中关键是要联系教材, 找准社会热点与教材的结合点, 实现复习时政和回归教材两不误。

三、利用学案精选、精练, 把握复习课的方法性

从心理上说, “智力水平必须在智力活动中提高”, 换言之, 复习课不能只让学生伸耳听、用眼看, 更重要的是动脑想、动口答、动笔写, 否则难以促成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在学案的第三部分, 我们安排的是课堂练习, 围绕知识的重难点, 根据教学要求和考纲要点, 精选练习, 有效组织学生进行知识的训练, 因为课堂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 所以在选择练习时要注重练习的综合性、灵活性和发展性。当堂练习, 当堂讲评, 讲练结合。练习的讲评要及时准确有针对性, 同时也不能面面俱到, 围绕所复习的内容精讲错题和经典主观题, 讲解时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把侧重点放在解题思路和一般方法上, 切实做到:第一, 教会学生正确审题 (包括题干中的关键词和设问所规定的知识范围, 认识对象, 任务指向等) , 强化学生的审题意识和审题能力, 确保做题方向正确;第二, 提高学生阅读材料, 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三, 提高学生将题肢与题干、设问与材料联系起来的综合能力。做到了以上几点, 就会让学生通过少量的典型题例和问题的分析, 从而达到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的效果, 最终摆脱在题海中苦苦挣扎的现象。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 在上复习课时, 教师要大胆创新, 灵活运用各种方法, 学案导学也是一种有效的途径。课前教师精心设计好学案, 课中巧妙地使用学案, 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使学案成为夯实基础、训练能力、掌握方法的抓手, 既有利于课前和课后学生的自主复习, 又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 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达到整理有序, 复习有效, 复习一块, 掌握一类的目的, 让学生感受到获取学习知识的快乐。

浅谈高中数学复习课方法 篇11

关于对考前数学科目的复习,我认为考生还是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基本概念的复习方面,而不应该大量做题,因为在考前继续大量做题是没有任何益处的。这一阶段内,考生应仔细对照《考试说明》,分析必考内容,总结过去所做题目的经验,尽最大努力了解自己的“短处”,重新调整思维方法。

一、在课堂教学结构上,更新教育观念,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告诫我们:“希望你们要警惕,在课堂上不要总是教师在讲,这种做法不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按我们的说法就是:师傅的任务在于度,徒弟的任务在于悟。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废除“注入式”“满堂灌”的教法.复习课也不能由教师包讲,更不能成为教师展示自己解题“高难动作”的“绝活表演”,而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主动积极地探索活动中实现创新、突破,展示自己的才华智慧,提高数学素养和悟性.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任务是点拨、启发、诱导、调控,而这些都应以学生为中心.复习课上有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时间太紧,既要处理足量的题目,又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二者似乎是很难兼顾.我们可采用“焦点访谈”法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大多数题目是“入口宽,上手易”,但在连续探究的过程中,常在某一点或某几点上搁浅受阻,这些点被称为“焦点”,其余的则被称为“外围”.我们大可不必在外围处花精力去进行浅表性的启发诱导,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而只要在焦点处发动学生探寻突破口,通过访谈,集中学生的智慧,让学生的思维在关键处闪光,能力在要害处增长,弱点在隐蔽处暴露,意志在细微处磨砺.通过访谈实现学生间、师生间智慧和能力的互补,促进相互的心灵和感情的沟通。

二、趣浓情深,提高复习课解题教学的艺术性

在复习时,由于解题的量很大,就更要求我们将解题活动组织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让学生领略到数学的优美、奇异和魅力,这样才能变苦役为享受,有效地防止智力疲劳,保持解题的“好胃口”。

一道好的数学题,即便具有相当的难度,它却像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又像一部情节曲折的电视剧,那迭起的悬念、丛生的疑窦正是它的诱人之处.“山重水覆”的困惑被“柳暗花明”的喜悦取代之后,学生又怎能不赞叹自己智能的威力?我们要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课堂上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情境,激发热情,有这样一些比较成功的做法:一是运用情感原理,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二是运用成功原理,变苦学为乐学;三是在学法上教给学生“点金术”等等。

三、讲究讲评试卷的方法和技巧

复习阶段总免不了要做一些试卷,但试卷并不是做得越多越好,关键在于做题的质量好坏和收益的多少.怎样才能取得好的讲评效果,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照顾一般,突出重点

在讲评试卷时,不应该也不必要平均使用力量,有些试题只要点到为止,有些试题则需要仔细剖析,对那些涉及重难点知识且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试题要特别照顾;对于学生错误率较高的试题,则要对症下药.为此教师必须认真批阅试卷,对每道题的得分率应细致地进行统计,对每道题的错误原因准确地分析,对每道题的评讲思路精心设计,只有做到评讲前心中有数,才会做到评讲时有的放矢。

(二)贵在方法,重在思维

方法是关键,思维是核心,渗透科学方法,培养思维能力是贯穿数学教学全过程的首要任务.通过试卷的评讲过程,应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悟性得到提高,对问题的化归意识得到加强.训练“多题一解”和“一题多解”,不在于方法的罗列,而在于思路的分析和解法的对比,从而揭示最简或最佳的解法。

(三)分类化归,集中讲评

涉及相同知识点的题,集中讲评;形异质同的题,集中评讲;形似质异的题,集中评讲。

上一篇:飞机人工增雨下一篇:邻苯二甲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