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复习课

2024-10-25

政治复习课(精选12篇)

政治复习课 篇1

初中政治毕业总复习一般分为基础知识复习和综合训练两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的复习目标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领会、记忆, 并使其系统化

这一阶段的复习是保证复习质量的关键环节, 因而必须是目标明确的复习课, 讲练做到有的放矢。

1. 重点基础知识突出复习。

第一阶段的复习不能是简单知识的重复, 既要有知识的系统化, 又要突出重点。重点知识是复习的主体部分, 在复习过程中要放在突出的位置。例如:初一思想政治课的主线是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好公民, 因而重点就是对学生进行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的基础教育。

2. 根据教材内在联系, 进行单元复习。

把相关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掌握相互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例:《社会发展简史》就可以按社会形态分为五个单元, 分别了解和掌握每个社会形态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情况和基本特点, 以及三个阶级社会的阶级状况和阶级斗争所起的推动作用, 紧紧围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规律, 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必然性, 坚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

3. 基本概念准确掌握。

基本概念的复习首先抓住关键词;其次, 把一些内容相似或有联系或容易混淆的概念放在一起比较, 划出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加深记忆。

4. 查问质疑层层实。

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以训练为主线”, “及时反馈矫正”和“因材施教, 分类推进”的原则, 紧紧围绕教材, 精心选择问答题, 顾全上、中、差的学生。通过提问, 了解学生知识记忆的情况和欠缺的地方, 调动绝大多数同学的积极性, 保证一节课至少有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 从而发现问题。对学生没有准确理解或有模糊不清的知识点, 进行透彻他讲解, 帮助学生记忆。

二、第二阶段的复

习目标主要是知识综合应用能力训练, 知识的再提高

这一阶段主要环节是教师要精心编选好练习题, 并定时训练和讲评。

首先, 精心设计各种类型的试题。在第二阶段的复习过程中, 教师要纵观全面, 精心设计各种类型的试题。编写试题首先要选基础, 即通过多练使基础知识在理解和应用上达到运用自如、熟练、准确、举一反三。

其次, 选薄弱环节训练, 就是对学生易出问题的知识点或思想认识方面强化训练, 练得多了, 就会化难为易了。再次, 选时政热点训练.就是要及时掌握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 分门别类进行训练, 并要和课本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训练, 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最后, 选类型训练, 要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见多识广, 掌握各种类型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 训练他们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政治复习课 篇2

第一、要讲清目标。具体做法是:在授课前,首先向学生出示复习提纲(主要包括知识点、重点、难点和热点四个部分)。其次针对提纲,从识记、理解、运用和综合四个方面作一简要说明。这样,学生在听课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听什么,记什么,哪些应该了解,哪些应该重点掌握。

第二、要讲准重点。在教学中,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集中精力和时间讲准重点,解决主要矛盾,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或喧宾夺主、主次颠倒。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要讲透难点。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难点,攻克难点,讲透讲懂。采取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易混淆知识相对照等方法加以讲解。

第四、要讲明疑点。讲明疑点贵在讲清疑因,学生明确了疑因,疑点便迎刃而解。在讲解中,可采取“设疑、质疑、释疑”的程序和方法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第五、要讲活时政热点。随着中考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开放性试题日渐增多,考试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生活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运用课本的知识去解释、分析这些问题,使课本知识与热点问题有机结合,这样做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不能生搬硬套,牵强附会。

第六、要讲出知识的规律。这里的“规律”主要有二方面:一是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是解答方法与技巧。由于每节课涉及到的知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联系、纵横交错的。因此在复习中要注意将知识重新组合、归纳,使之形成网络系统,并将这些规律性的东西交给学生。如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课文知识与时事之间的有机联系、不同课本之间的内容的内在联系等。与此同时,还要注意解答方法与技巧的传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思路的点拨和引导,以提高学生的解答方法与技巧。总之,在复习教学中,既要传授知识,又要传授方法,培养能力。

高三政治复习课教学模式 篇3

高三政治复习课不同于一般课堂教学,主要任务是:根据《高考说明》对学生已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加深、拓宽、查漏补缺,使学生更加系统地掌握知识,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以备高考。

通过这个阶段的复习,要使学生能清楚、透彻地理解和掌握《高考说明》中规定的每个必考的知识点,以及对它的基本要求,使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达到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还要求学生能从知识的内在联系上把握所学知识,提高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同时使学生思想认识和觉悟水平得到提高,达到知识、能力、觉悟三统一。因此,我们在这一阶段复习中认真钻研《高考说明》,认真了解学生实际情况,明确具体的复习教学目标,加强针对性,避免随意性,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二、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落实,全面复习教材知识

高考试题可以千变万化,但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不变,基础知识仍然是文科综合能力形成的根基。我们应当根据这些考点在综合训练的同时,回归课本,弄清高考的基础点、能力点,挖掘提高点和突破点,要有层次、有针对地复习,防止遗漏知识点,杜绝出现知识盲点。另外,在全面复习的同时又要重视和突出主干知识,这些年文综命题都在考查学科主干知识。

在第一轮复习阶段,一定要定位在“低起点考查基础知识”,真正做到夯实基础,降低难度。教育和引导学生本着谦虚谨慎的精神将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理解透彻,宁可多花时间,也要保证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扎实。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 :

一要“准”,是指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事实的理解和记忆要准确,不能“大概”“差不多”,必须对相似、相关、错误的概念、观点等进行比较和辨析。另外,政治学科的时代性也要求考生及时更新知识,保证准确性。在近年的高考政治学科试题中,主观试题的答案要点贴近教学内容,文字表述精练,基本源于教材,充分显示出试题贴近中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学习什么,准备什么,就考什么。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准确理解和把握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尤为重要。

二要“全”,是指凡是《考试说明》中规定的考点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事实都要阅读、分析、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教师与考生都不能随意增删知识点,“增”会给学生添负担,“删”则可能会造成高考中的丢分。

三、认真对待政治复习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基础知识复习课上,我们主要采取如下步骤:

1、回顾知识,发给学生教学案,要学生根据教学案,对复习内容系统地阅读自学一遍。

2、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构建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讲清易错易混点,并联系热点事例使学生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高观察、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思考讨论探究,使学生对复习内容的重点难点有深刻印象。

4、回顾课本,要求学生对复习内容精确掌握,指导学生将复习内容编成网络式知识系统图表。

5、巩固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及时讲评,使学生对复习内容进行再现和巩固。

6、拓展提升,及时结合社会热点,即党、国家、政府、公民的大事出试题,让学生自己分析,讨论,教师适时的点拨提高能力。

在“热点专题课”上要取得好的成绩,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要“去粗取精”,精选并把握热点,指导学生既会用课本知识分析时事热点,又会用体现在时事中的党和政府的新理论、新观点去充实深化对热点问题的原有认识。

第二、要处理好基础知识复习和“热点专题课”复习的关系。“热点专题课”复习不能过早。

第三,要处理好讲和练的关系。热点专题要形成系列,形成书面文字,老师要围绕主线适当点拨,精讲多练,围绕热点主线设置背景材料,组织各种题型,对同一热点,可以从不同角度用多种题型进行分析。

四、更新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双向过程。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师以传授课本知识为目的,这严重地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压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必须积极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否则故步自封、停滞不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把备课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了解和研究上;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上;导学的重点放在思想、心理的疏导上;考试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上。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开拓思维,让学生以发现者的心态去探索、求新,去寻觅独创性的答案。

五、指导学生学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复习课中,我把挖掘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作为提高复习课效率的突破口,针对复习课的具体情况,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1、指导学生制定复习计划,并使之与老师的复习步调一致。

2、对高考各类题型的解答方法进行指导,找出最佳解题方法以并总结规律,启发学生解题路,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解题技巧、应试能力。

要重视进入高三以来的每一次考试,特别是各地的模拟试题,凡是做过的都要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做错的题目。错题所涉及的考点暴露了学生复习的盲区,抓住这些错题复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复习中要收集错误、积累错误、整理错误、分析错误、纠正错误,确保不再重犯错误。引导学生学会选题、改题、编题,这是提高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六、提高练习质量,及时讲评纠错

练习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练习必须灵活多样,注意激发学生的學习兴趣和思维积极性,可以采用课堂口头号提问、当堂练习、当堂讲评、课后书面练习等多种手段交叉进行。练习内容更注重层次性、适度性。练习讲求适度,既有一定的难度、深度,也有一定的灵活性。

讲评时,不仅告知学生答案,更重要的是指点问题症结,启迪答题思路,从而起到加深理解,培养能力的作用。讲评后要求学生对练习进行再思考,逐步深化、巩固。这也要求老师要认真组织纠正错误工作,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建立错误试题档案本,尽量做到少犯同类的错误。

当然高三政治教学面临许多矛盾和困难,如复习时间少,高考内容多,学生一向轻视政治课,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等。因此,要取得好成绩,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但关键是要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上下功夫。

如何上好政治复习课 篇4

大家都知道在讲解一节新课之前, 要查找教学参考书, 查找各种复习资料, 进行充分备课, 做到目标明确。同样上好复习课也需要有明确的目的, 制订好复习计划, 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即要课下备好课。本堂课要复习什么内容, 要求学生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复习的重点、难点是什么, 老师要严格依据《升学文化课考试说明》界定的考点知识来引领学生复习, 一定要加以强调与考点相关的基础知识的复习。同时每堂课老师讲的时间、学生练的时间及要达的目的, 老师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 力争做到课课清, 堂堂清。

二、夯实基础, 拓展深化

细心的老师研究历年中考政治试题, 不难发现, 即使是中考题, 也不是什么偏题、怪题, 始终遵循着“题在书外, 理在书中”的原则。而且历年的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 决定中考成绩好坏的第一因素就是看考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中考试题难度:容易题约占30%, 中等难度题约占50%, 难题约占20%, 整套试卷的难度系数为0.65左右。因此, 要想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就必须注重基础知识的复习, 建议大家在第一轮复习中对基础知识要抓牢抓稳。

我们面对的是初三中考, 复习时可以打破章节、模块顺序, 将基础知识进行归类、总结、概括, 同时要把知识点连成知识线, 把知识线构成知识网, 形成一目了然的知识结构, 这样学生应用起来就能做到灵活自如。对知识结构清楚后, 教师还要引领学生从中提炼出考点, 明确重点、难点, 化解疑点, 运用归类法、比较法、综合分析法等将知识进一步拓展深化。

三、主次分明, 抓住重点

毫无疑问, 凡是《考试说明》规定的知识范围, 都是列为考生复习之内的, 但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就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要求老师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课标规定的知识范围内, 不能眉毛胡子一齐抓, 要主次分明, 通过对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的强化训练做到以点带面, 重点知识必须重点讲、重点练, 做到讲练结合,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答题的严谨性, 切忌平铺直叙, 平均使用力量。

四、精练精评、提升能力

老师要针对考点精选例题, 进行有目的训练, 切记搞题海战术, 也不要照抄照搬。在引领学生分析例题时, 一定注意引导学生仔细审题, 认真分析, 抓住关键词、关键点, 点拨开拓思路, 规范答题技巧。还要注意一题多变, 借题发挥, 争取做一题, 会一片, 通一类。这样不仅节省了复习时间, 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五、回归教材, 模拟演练

由于在中考中综文是开卷考试, 很多考生对“开卷考试”的认识出现了偏差, 认为开卷考试就是翻书抄, 用不着浪费那么多时间去复习, 从而淡化了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复习。前面已经说过了, 其实中考的很多试题都出自教材, 源于教材, 这就提醒我们在中考前的复习一定要以课本为主, 正确处理好各种复习资料与课本的关系, 绝不能以复习资料代替课本, 要引导学生回归教材, 让学生知道每一个考点的要求, 包括当前热点、设题角度、题型预测等, 并指导学生做好目录, 让学生知道哪一个考点具体在哪一本教材的哪一个位置, 做到心中有数。最后有选择性地做好模拟试题, 减少重复性试题, 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六、沉着备考、应对自如

中考, 不仅考的是学生的基础知识、熟练的答题技巧、综合的分析能力, 还考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备考工作, 给学生打足气,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告诫学生: (1) 试卷拿到手后, 要通览全卷, 检查有无漏题, 弄清题量、题型、及难易程度; (2) 做题时要认真审题, 先易后难; (3) 要结合平时训练用到的做题方法; (4) 书写规范, 看分答题, 要点全面; (5) 认真检查, 不漏题, 该得的分绝不能丢掉, 难题也要竭尽全力, 相信你难他亦难。

复习方法多种多样, 老师们要精心研究、讲方法、讲策略, 提高复习效率, 在考试中发挥最佳水平, 打好中考攻坚战。

摘要:面向中考, 为提高政治复习的效率, 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政治问题的能力, 我从六个方面写了这篇如何上好政治复习课。

初二政治复习试题1-4课 篇5

初二政治复习试题(1-4课)

初二政治复习试题(1-4课)(江苏出版)(我心飞翔)班级 姓名 总分 一、单项选取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在我国,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D――――DDDDDDDDDD( ) A、有法可依 B、依法治国C、科教兴国2、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其最主要的特征是―――DDDDDDDDDDD( ) A、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 B、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由国家制定或认可3、有人认为:自己一不违法乱纪,二不犯罪,法律与自己根本无关。这个观点错误在-( ) A、否认了法律对每公民的保护作用约束作用 B、否认了我国是正在建设法制社会C、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对立起来4、“无数事实表明,法令行则国治国兴,法令驰则国乱国衰。”这句话强调DDDD( ) A、有了法律就可以称得上法制国家 B、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C、青少年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性5、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国治国的目的是DDDDDDDDDDDDDDDDD( ) A、建立、建全国家制度 B、实现全体公民的意志 C、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6、犯罪嫌疑人张某偷窃他人的财产跑了两个月后,慑于公安机关的强大,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这表明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 A、国家强制力使法律具有强大的力量 B、法律对张某没有约束力C、法律的约束取决于公民的自觉性7、“无规矩不方圆”这句古训,它所揭示的道理是DDDDDDDDDDDDD( ) A、做任何事都要有恒心、有信心 B、有规矩才能画出方和圆 C、做任何事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和守规矩 8、非法携带、存放枪支、弹药的行为属于DDDDDDDDDDDDDDDDD( ) A、扰乱社会公共秩序有行为 B、破坏公共安全的行为 C、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 9、某市电信部门花10万元建一批磁卡电话亭,可时隔不久,就有十多部电话机被人故意破坏。这种故意破坏公用电话的行为属于DDDDDDDDDDDDDDDDDDDD( ) A、扰乱社会公共秩序有行为 B、破坏公共安全的行为 C、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 10、下列不属于破坏公共安全行为的是DDDDDDDDDDDDDDDDDD( ) A、在铁路上放置障碍物品 B、船只超载冒险航行 C、故意破坏课堂纪律11、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违反了经济活动中的DDDDDDDDDDDD A、平等原则 B、公平原则 C、诚实信用原则 D、效益优先原则12、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DDDDDDDDD( ) A、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B、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C、社会主义公有制13、下列属于爱护公共财物行为的是DDDDDDDDDDDDDDDDDDD( ) A、 在公园的墙壁上练习写字 B、在图书室的桌子上刻上记号 B、 做完试验后将仪器擦试干净 D、在上学的路上折下树枝玩耍14、于近几年街头巷尾出现的相面、看手相、占卜等算命现象,以下看法正确的是( )A、 算命是社会上一部分人的需要,需要就是合理的B、 对算命要作具体分析,利用其积极因素,克服其消极因素C、算命行为属于封建迷信活动,应依法惩处,加以取缔15、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关于取缔“FLG”邪教组织的决定》。近几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扫黄打非”斗争,并取得重大胜利。这说明( )A、我国法律禁止和制裁损害精神文明建设的行为 B、我国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我国法律规定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D、我国法律禁止出版,贩卖精神产品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6、下列选项体现了公民生活离不开法律的有DDDDDDDDDDDDDD( ) A、依法享有的人身权利B、依法获得父母抚养和教育的权利 C、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依法享有公平交易权17、养成自觉守法的良好习惯是指DDDDDDDDDDDDDDDDDDD( ) A、法律不允许做的坚决不做 B、法律不允许做的可以去做 C法律允许做的才可以去做 D、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18、“若要美德得以保存,法律是必需的;而若要法律得以遵守,美德则是不可缺少的。”这体现法律和道德之间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 A、密不可分 B、互相配合 C互相替代 D、相辅相成19、陈某等2人在浏览长城时,在长城上刻字留念。2人被管理员及时发现,送到派出所。他们的行为是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 A、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B、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 C、污损文物古迹,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D、是不道德的行为,应受到人们的批评20、下列行为属于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是DDDDDDDDDDDDDDDDD( ) A、故意损毁施工路段危险标志 B、谎报险情,制造混乱 C、强行登车、抢上抢下 D、 在娱乐场内打架21、在公共汽车上,丁某乘车不买票,还和售票员发生口角,动手打了售票员,结果被公安机关给予15日拘留、200元罚款的处罚。丁某的行为DDDDDDDDDDDDD( ) A、扰乱社会公共秩序 B、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C、违反我国刑法 D、应受到刑罚处罚22、以下属于侵犯公私财产的犯罪行为有DDDDDDDDDDDDDDDD( ) A、 聚众哄抢公私财物 B、非法占有公私财物C、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 D、故意损坏公私财物23、王某将收集的食用废油进行简单加工后,冒充优质食用油在市场上大量销售。这种行为() A、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 B、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C、违背了公平交易原则 D、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24、李某因啤酒瓶爆炸伤及左眼,遂向厂方索赔,经消协依法调解获得赔偿。这说明( ) A、生产者生产的产品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B、消费者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C、 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必须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D、 经济活动要坚持公平原则25、9月17日,公安部、监察部、文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下发了《整顿和规范歌舞娱乐服务场所秩序》专项行动方案,从当日起至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场旨在整治歌舞娱乐服务场所存在的突出问题、扫除社会丑恶现象的专项行动。这一举措DD( )A、 符合我国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 B、 有助于依法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秩序C、 有助于禁止和制裁损害精神文明建设的行为 D、 造成许多不安定因素,影响社会稳定三、判断分析题(每小题6分,共18分)26、道德、纪律、规章、法律都是社会公共生活的准则,因而,可以用道德、纪律、规章制度来代替法律。27、某校初中生小明,一天放学后在校外遭到几名社会青年的勒索,他们将小明身上的钱搜走,并说以后每周都要交20元钱给他们。小明又气又怕,想出三条对策:(1)“惹不起但躲得起”;(2)“纠集朋友去报仇”;(3)“告诉老师并报警”,打算从中选出一条,请你帮助小明决定应该选择什么对策,不应该选取什么对策,并说明理由。 28、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四、材料分析题(共32分)29、材料一:江西省人民政府原副长胡长清,因受贿、行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数罪并罚,被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材料二:居民李某欺负邻居赵家孤儿寡母,建院墙时强占赵家宅地。为此,赵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决李某拆除院墙,退还多占的赵家宅地。(1)这个材料说明了法律的哪一个特征?(2分) (2)这一特征的主要表现是什么?(4分) (3)从这一材料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4分) 30、料一:丁某放学回家,经过一施工路段把挂有红灯危险标志搬开,导致一骑车者晚上跌进坑内受了重伤。 材料二:卢某以路灯为目标比赛,毁坏了八盏路灯。 (1)材料一、二中丁某、卢某是分别是什么性质的行为?(3分)(2)结合材料中问题说说我们青少应该怎么做。(6分) 31、近几年,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网络正以不可遏制的势头走进人们的生活。有人从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也有人抵挡不住其中不健康的诱惑而成为罪人。面对这一社会现象,有人主张对网络加以普及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也有人认为应加以控制,净化社会环境。谁是谁非,众说纷纭。(1) 你怎样认识网络这一社会现象?(3分)(2) 面对网络垃圾的泛滥,请你给政府和学校提几条切实可行的建议。(4分) (3) 你会怎样对待?(6分)

浅谈初中政治复习课教学策略 篇6

关键词:复习课    巩固知识     技巧 能力

当前,初中政治复习过程中,总有一些问题阻碍着教学的顺利进行和效率提升。其一,不重视。很多政治教师认为复习课的内容,自己之前就已经讲过,学生大多有一定的认识,所以常常不备课。其二,不会上。除了部分教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之外,还有一部分教师无法分辨政治内容的轻重、主次,不懂得如何上好复习课。这些都使得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他们所做的大多是无用功,根本无法提升学习效率。那么,如何才能高效地组织复习,弥补新授课的不足,使学生重拾已遗忘的知识,并举一反三呢?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 抓基础

纵观近年的中考,政治命题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察。所以在实际的复习过程中,教师应想法设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但能力的提升并不是短时间就能实现的,广大教师必须从基础入手,让学生以扎实的理论知识做基础,这样才能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学生的答题能力,进而取得高分。具体来讲,对于政治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的复习,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熟读教材,切实掌握好其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其含义,并能复述其主要内容,迅速而准确地找到它们在教材中的位置,为考试时翻阅教材做好准备。做到了这一点,学生才能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在考试时沉着应对,取得高分。需要注意的是,在复习基础知识时,教师要依据《初中政治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展开,切忌知识“泛滥”。

二、 抓重点

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的自学能力较差,还不能很好地把握教材内容的重难点,在复习过程中常常出现胡子眉毛一把抓的情况,完全分不清主次,更不要谈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了。而初中政治复习课的教学目标是在保证学生全面掌握教材基本内容的同时,突出教材重难点,使学生的复习事半功倍。这就对广大政治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时必须要抓住重点内容,讲透讲懂,帮助学生攻克难关,提升水平。当然,有时因为个别重难点较为晦涩,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吃力,面对这一情况,教师必须要认真、耐心地进行讲解,哪怕是花一节课的时间去讲透一个问题,也是值得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牢牢把握重点内容,提升析题能力。

三、抓热点

时事政治一直是中考政治学科的重点考察内容,复习时必须予以重视。如果教师一直要求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只围绕教材转,那么必然会使学生与社会脱节,一旦考到这方面的知识,学生根本无法得分。我认为,要想做好政治复习,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要了解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积极归纳时政要闻,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关注食品安全;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等,这些都是学生需要学习和关注的。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将这些内容与教材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关心时政,关心社会,建立“热点知识库”,让学生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来分析这些热点,解决这些热点,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抓综合

除了以上几点,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框架,引导学生从宏观角度由大到小把握知识点,同样是政治复习的重要方面。要想做好这一点,教师必须在复习课中指导学生对政治知识进行归纳、分类、比较和总结,帮助学生连点成片,连片成面,形成综合型的知识网络。这样做可以将各个零散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实现“牵一发而动全身”,防止考试时答案不全、遗漏知识点等问题的出现。比如,在复习环境问题时,既要让学生分析我国初级阶段的环境形势,又要分析依法保护环境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并在课下的练习中设置相关提问,帮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知识,掌握思路,最终提高复习效率。

五、抓实践

在新时期的教学改革中,一直呼吁把学生解放出来,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政治复习同样如此。这就要求广大政治教师必须积极转变角色,从教学的主宰者变为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放手让学生自己学、练、悟,而教师只需给予必要的引导即可。比如,在复习《权利与义务》这一课时,事前,我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整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并归纳出哪些是公民的权利,哪些是公民的义务。有的学生写人们在广场锻炼时,时常乱丢垃圾;有的学生写有人在公共场所唱歌,影响他人休息……上课时,我让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摆出来,与同学讨论,哪些是不对的,为什么。学生纷纷各抒己见,轻松完成了本节课的复习目标,学习起来备感轻松。

此外,教师还应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科学、高效地开展复习;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突破知识难点……总之,中学思想政治复习课知识点多,任务量大,理论性、灵活性强,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广大教师必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摆正思想,积极探索,努力为学生寻找到更多、更好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助力,帮助他们在中考的舞台上取得好成绩。

参考文献:

[1]李晓莹.初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策略[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5).

[2]齐文杰.提高初三社政复习课有效性之我见——以专题一地理部分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13(18).

[3]李化勇.复习课的“六抓”[J].思想政治课教学,1996(10).

[4]杜强.注重构建知识结构,优化复习课效率[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0(3).

[5]成洁.对高效政治课堂的探究——基于新课程的政治课堂教学改革思考[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12).

初中政治复习课教学策略管窥 篇7

一、系统复习, 打好基础

虽说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 政治考题偏向开放化, 更多是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但是在进行复习的过程中, 要想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 所以最有效的复习方法就是从基础入手, 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 这样才能使学生全方面发展。在传统的初中政治课堂中, 教师往往采取“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 认为只要将教材上的内容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就足以让学生应对考试, 取得好成绩, 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遇到考查能力的命题时, 就不知道从何下手。因此, 在复习初中政治的时候, 教师要帮助学生针对教材内容进行系统复习, 可以对教材上的内容进行分类, 然后系统性地进行复习, 如将法律知识相关的内容归为一类、三农问题归为一类等, 让学生的复习更加系统化, 能够按照一定的方式方法来进行复习, 做到有条不紊, 快速高效, 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系统复习的过程中对学过的知识有更加深层次的认识, 真正地帮助学生打好基础。

二、联系热点, 灵活运用

为了迎合考试中的常见题目, 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进行适当的课外拓展。“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现代教学要求学生“两耳要闻窗外事”, 不仅要“闻”, 而且还需要深入地了解。让学生对社会发生的事情有所了解, 如果学生只是对教材上的内容进行研究, 逐渐地就会与社会脱节, 在考试的过程中遇到联系时事热点的问题一无所知, 将来走进社会也会非常迷茫。因此, 在初中政治复习的时候, 学生尽量要做到 “家事, 国事, 天下事, 事事关心”, 当今社会发生的一些令人瞩目的事件对于丰富学生的阅历、提高学习能力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另外, 教师也要帮助学生多了解一些相关的信息, 与教材建立起相关的联系, 让学生能够联系时事热点来学习, 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 学生可以多关注当今社会发生的一些热点事情, 如食品安全问题、社会经济问题等, 并且学会运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这样的复习方式比较新奇有趣, 会让学生觉得更加新鲜, 积极性比较高, 同时也能让学生逐渐地养成关心社会、关心国家的意识。总之, 对于当今社会发生的一些重要事情学生要重点关注, 储备大量的相关知识, 用已有知识分析热点问题, 进而提高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实践, 提升能力

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新课程改革一直要求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 在初中政治复习课堂中, 教师要帮助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帮助学生快速地理解和认知, 在适当的时候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和学习。如一些相关的概念仅通过教师的讲解, 学生是不能够完全理解的, 必须要让学生有亲身的体会才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知, 此时就需要教师通过实践活动来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知识。政治复习课可以走出课堂, 在实际社会生活中进行实践, 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获得最佳的复习效果。

例如, 在学习道德素质的时候, 一些学生或许不完全明白哪些行为是道德的体现?道德素质有好有坏, 具体的行为是什么?会给人带来怎样的感受?为什么要提倡人们加强自身的道德素质?这样做对社会环境有什么影响?等等。这一连串的问题需要学生通过实践来获得答案。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到公园中进行观察, 通过观察不同人的不同举动, 从而进行判断。可能会看到有些人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破坏公园内的公共设施和花草树木、言语粗鲁等, 这些行为会给人带来厌恶的感觉, 无论是对人文环境还是对自然环境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也会观察到有些人会主动帮助老人、捡起地上的垃圾扔进垃圾桶等, 这些人的行为让人感动, 觉得温暖, 这就是高素质的表现。通过实践观察, 让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道德素质的高低对于社会的影响, 同时也让学生对行为有一个清楚的划定, 进而学习道德素质高的人, 做一个高素质的人。

浅析高中政治学科复习课教学策略 篇8

一、现阶段高中政治复习课中存在的现象

在进行了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之后, 一线高中政治教师开始认真思索自己的教学行为。 在新理念的支撑下他们的教学组织形式越来越多样化, 复习题的呈现方式越来越新颖, 但是透过这些合作与活动的现象, 我们不难发现现阶段种种政治复习课堂存在的一系列本质问题。

1.机械重复, 缺乏实效。 复习课一般被置于阶段学习, 要呈现的知识点相对多一些, 为了让这些必会的知识点内化成学生的解题能力, 教师总是不厌其烦地重复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课上讲过的, 复习课上再讲一遍, 力求面面俱到。教师根本没有创造性地处理复习课练习题, 更没有充分调动学生自己整理复习题, 将所学知识形成“知识树”。 这样的累牍造成的结果就是优秀学生索然无味, 中等生勉强而为, 成绩落后的学生昏昏欲睡, 导致学生轻视高中政治复习课, 复习课课堂低效果、低产能。

2.容量大与课时紧矛盾并存。 现阶段的高中政治复习课, 老师们为了让学生们更加熟练地掌握解题思路, 将“题做百变其法自现”贯彻得彻彻底底, 大搞题海战术, 复习课就是习题课。 我们不难发现, 现阶段的高中政治复习课严重存在复习容量过大而复习课课时却偏少的现象, 大多数政治教师根本无法完成复习任务, 导致复习课往往虎头蛇尾, 仓促了事。

二、影响现阶段高中政治复习课有效发展的因素

1.政治教师缺乏先进的、专业的教育教学理论。 大教育家孔子在春秋时期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理论, 但是高中老师一边高喊着向先贤学习、向专家学习, 一边把最实际最能指导教育教学的理论抛到九霄云外。

2.教师在复习课上搞 “ 一言堂”, 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求。 一节复习课上下来很多教师都感觉“自己好累”, 究其原因是自始至终教师逢题必讲, 整堂课教师在台上不停地解说, 一遍又一遍, 一题又一题, 从吐沫横飞直至口干舌燥, 这怎能不累? 回过头来我们发现学生或低头自顾自地演算, 或一脸茫然看着黑板, 或毫无兴趣东张西望, 众生百态就是没有跟着教师走的。

3.课上做练习题成为政治复习课的唯一模式。 复习课是深化学生对已有知识的理解, 启发学生思维, 帮助学生发展政治素养的过程。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大多数政治教师采用的就是题海战术, 以为通过大量练习题学生的解题能力就会提高, 结果将复习课上成了习题课。

4.“满堂灌”是在高中政治复习课主要的教学方法。 复习课上教师不再像新授课那样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而是直接采用“塞、灌”的单一方式反复说、反复写。

5.高中政治复习课上学生缺乏合作探究意识, 没有针对自身发展的学习方法。 复习课上学生没有自己的思想, 教师给什么他们就接受什么, 而根本不反思自己需要什么。

三、增强现阶段高中政治复习课教学效果, 促进复习课有效发展的教学策略

为了改进教学, 增强预见性和针对性, 切实提高高中政治复习课教学的实效性,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出复习课的教学策略。

1.分析学情, 因材施教, 增强政治复习课的教学效果。 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家庭, 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是不一样的, 同时在接受了小学阶段和初级中学阶段共计九年的教育之后, 他们养成的学习习惯、 学习能力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高中政治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 尤其是在政治复习课上, 要时刻将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 根据“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政治”的基本理念制定复习目标、设计复习计划, 让每一名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进步。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中政治复习课教学的实效性。

2.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 用灵活多样的模式增强政治复习课的教学效果。 教师要积极改变复习课上只做练习的模式, 对原有知识进行认真的梳理, 找出典型习题, 以点带面, 只要学生掌握同一类型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就可以了, 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 创设情境, 调动学生复习积极性, 让政治复习课充满艺术性, 进而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提高政治复习的实效性。

3.讲究教学方法和技巧, 增强高中复习课教学的效果。 高中政治复习课贵在得法。 因为复习课一般是对段节点知识的巩固与提升, 所以教师应该优化教学方法, 将知识点进行分类归化, 既突出重点又照顾一般, 在习题设计、解法设计、作业设计等方面进行优化, 切实提高复习课教学实效性。

4.加强学生的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使他们根据自身发展的需求进行自主学习、创造性复习。

信息搜集, 让政治复习课活起来 篇9

1.安排学生利用星期天通过电视、网络、广播、报纸杂志以及在校生每天晚饭后20分钟的新闻收看, 了解最新的时事信息、社会热点, 当然也包括所在社区里发生的一些事情。每个小组把搜集来的信息进行汇总和筛选, 每个小组至少选出2—3条信息, 在每节政治课前写在教室两旁的白板上 (各组不能有雷同信息) 。

2.在小预备的两分钟里, 我走进教室, 安排学生就某一册某一页知识点进行诵读5分钟, 在此期间, 我则浏览白板上的信息, 每组选出一条典型的信息作为课堂即将解读的内容。诵读完毕, 每组派一个代表宣读本组白板上的信息, 随后每小组根据教师圈定的信息进行讨论、设计问题。设计的问题要紧扣中考, 形式多样。例如简答题:说说这条信息反映课本哪些知识点?也可是探究题, 就某条信息设计若干观点, 供大家探究。亦可是实践与创新题, 让学生设计有关方案、提出某些策略或建议等。作为教师有时也要补充一两道习题, 同时点评学生们回答的内容。最后, 留一定时间让大家进行信息和知识点的整理。

经过几年的实践, 这种复习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提高了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 打破了中考沉闷的复习气氛, 学习效果自不必言说了。下面我就具体阐述其有效性。

一、提高学生搜集、提取、运用有效信息的能力

首先, 提高学生搜集、提取、运用有效信息的能力是由政治学科的特点决定的。政治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思想性, 即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 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 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为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因此, 政治课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除对课本提供的信息进行知识解读外, 还要通过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途径搜集有关反映社会热点的信息和时事, 通过对它们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 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其次, 提高学生搜集、提取、运用信息的能力也是新课改的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能够逐步掌握和不断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 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因此, 搜集信息并提取、运用信息的能力是学生发现问题和利用已知条件分析解决问题的钥匙, 有利于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学习, 有助于学生今后的持续发展。再次, 提高学生搜集、提取、运用信息的能力也符合中考的要求。中考至少有2—3道选择题考时政信息, 学生靠平时搜集信息很轻松就能拿下, 比依赖教师搜集信息、学生靠死记硬背的效果不知强多少倍了。

二、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新的学习方式。课前安排学生信息搜集, 能让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搜集信息, 参与小组交流, 筛选信息, 提出和设计问题, 并参与其他小组的问题探究。在这个过程中, 能使学生不唯书、不唯上, 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 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 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在整个过程中, 很好地发挥了小组成员互助合作的精神, 集体的智慧得以彰显;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先导, 它既是探究学习的资源, 也是探究学习的推动力。在整个过程中, 学生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大大激发了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社会实践的能力

新课标明确提出思品课教学要注重实践性:“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 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 扩展知识技能, 完善知识结构, 提升生活经验, 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从2007年开始, 我市中考政治试卷的最后一题为“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检阅”, 分值为12分。它就是要求考生在了解公共问题和公共政策的基础上, 通过整合, 提出自己的见解, 并运用有关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以及尝试进行操作 (包括设计有关方案、提出建议等) 。而信息搜集就是实施公民实践活动的形式之一, 学生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途径了解时事新闻、社会热点, 并整合课本知识, 设计问题、解决问题。在整个过程中, 他们以自身的生活体验、独特的视野、敏锐的思维、大胆的创新, 对问题进行犀利的剖析, 不仅提高了他们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提高了社会实践能力。

不一样的思想政治复习提升课 篇10

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思想政治课教师顺应课程改革的大潮流,积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主动调整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人翁地位和精神,以提高课堂的实际效果。实践证明,十几年来教师所做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笔者观察到,即便是在课程改革之风席卷思想政治课堂的背景之下,高中思想政治的复习课仍然坚守传统的课堂模式:以教师的总结归纳为主,学生需要做的就是回忆已学知识并接受教师构建的知识框架或知识体系。不可否认,人们曾普遍认为这种传统的复习课模式有着思路清晰、知识点全面且效率高的优点,殊不知,一堂没有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的复习课,其效果是要大打折扣的。

正如美国教育界的这样一句名言:你告诉我的,我很可能会忘记;你给我看的,我可能会记住;你让我参与的,我才会理解透彻。因此,笔者认为,即使是复习课,也要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理念,教师的角色应该是课堂的设计者和引导者,学生则是复习课的主人,他们可以通过参与课堂探究活动、小组讨论、成果展示等,实现对已学知识理解上的升华并最终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对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复习课中贯彻新课程改革理念,打破传统的复习课堂模式进行一个初步的探索,希望能给同行一些经验和启发。

一、学情分析、课堂设计理念与课前准备

(一)学情分析

对于涉世未深、生活阅历尚浅的高中生来说,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无疑是最抽象和最难懂的。它一共有四个模块的知识,分别是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其中,唯物辩证法模块是高考考点最多、难度最大的一个模块,其内容涉及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与辩证的否定观等。笔者深知不少学生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一直处于懵懵懂懂地接受层出不穷的概念、原理及方法论的状态,因而在运用哲理分析材料与解答问题方面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困难。

(二)课堂设计理念

打破传统的以教师归纳和总结为主的复习课模式,让学生全面参与课堂探究活动,通过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小组代表成果展示以及教师适当的点评,使学生真正从内心理解和认同已学的唯物辩证法的相关原理与方法论,从而达到对唯物辩证法模块的复习巩固和提升的效果。

(三)课前准备:知识再现并归纳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材和课堂笔记,对已学辩证法部分的四个核心观点———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及辩证的否定观进行总结和归纳。

二、复习提升课的具体操作过程

(一)课前准备成果检验

请两个小组派代表展示其课前准备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最后由教师进行适当的点评和必要的调整或补充。

(二)探究活动一:学以致用

1. 教师设置情景

假如你的一个好朋友期中考试没考好,他特别伤心、特别难过,现在正在你的面前哭泣。那么,你该如何用我们刚刚学过的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安慰他,并给他加油打气呢?

2. 学生展示成果

进行2分钟的小组合作探究之后,请两个小组分别派两个学生上台表演“用哲学知识安慰朋友”的情景剧,即展示小组合作探究的成果。

成果展示一:“好了,咱不哭了,不就是一次考试没考好嘛,伟大的马克思早在100多年前就说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在曲折中慢慢前进的。所以,我们应该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充满信心,来,乐观点,笑一个!”

成果展示二:“小强,别哭了,政治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不是跟我们讲过‘量变积累到一定的度必然会引起质变’嘛,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抛弃不放弃,继续努力,做好量的积累,我们的成绩迟早会有质的飞跃的,一起加油吧!”

3. 教师作适当的点评并引导过渡

教师说:“同学们,成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应该是我们每个人都能从此次期中考试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学会自我反思,找到应对措施,并作好自己的学习规划,从而促进自己今后的发展。那么,现在就让我们做一个自我剖析,为即将进入高三的自己作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吧!”

(三)探究活动二:自我剖析作规划

笔者给每个学生发放一张表格,学生根据表格的相关内容进行自我剖析并作出规划,如表1所示。

然后请两个小组各派一个代表上台展示成果,如表2、表3所示。

笔者对学生甲、乙的自我剖析成果以及所作的规划进行适当点评,并予以鼓励。

(四)探究活动三:众里寻他千百度

将学生甲、乙自我剖析作规划的成果用投影仪投射出来,各小组针对甲、乙的表格内容进行合作探究,找出其中蕴含哪些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各小组可自由发言,即结合甲、乙所填的表格内容说出什么地方蕴含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观点。

成果展示一:甲、乙各科存在的问题不一样,因此他们准备采取的措施也不一样,而且他们的各科高考目标得分也是不一样的。这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成果展示二:数学是学生乙所有科目中最薄弱的一科,所以他打算暑假期间专门请教师帮他辅导数学,旨在提高数学成绩来拔高总成绩。这体现了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状态的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因此要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成果展示三:甲、乙两个学生通过自我剖析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各科的现状,在此基础上,积极地自我反思,找出问题所在,并最终制定了应对的措施和高考目标得分。这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的道理,教育学生一方面要坚定信念,对未来充满信心;另一方面要努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挫折。

……

笔者根据各组的探究成果进行适当的点评,并对整节课进行必要的总结。

三、课堂效果反馈与教学反思

一堂没有学生参与、探究和讨论的复习课,学生所能接受、记住并理解的信息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应该努力让课程改革之风吹到复习课的领域中来。

本堂课笔者试图打破传统的复习课模式,通过让学生参与课堂探究活动,经过小组讨论进行成果展示,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方面使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生活处处皆哲学,从而改变哲学抽象难懂的观点并克服畏惧哲学的心理;另一方面使学生巩固和深化对已学知识的理解,从而达到复习和提升的双重目的。从学生的课堂表现与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来看,本堂课的实际效果要远远好于传统的复习课。

然而,在实际的操作中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要注意观察学生参与课堂探究活动及小组讨论的状态,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而不只是流于形式。

第二,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探究成果这一环节,应提醒学生注意时间,要有时间观念,否则,很可能会影响整节课的完整性。

第三,为了更好地检测课堂的实际教学效果,须精选相关试题作为课堂练习或课后作业,以达到趁热打铁的功效,提高学生运用哲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实际能力,从而真正达到复习提升的效果。

摘要:在高中思想政治复习课的教学中,教师要贯彻和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精神,让学生成为复习课的主人,从而达到对已学知识的复习和提升的双重效果。

高中政治复习课教学方法略谈 篇11

关键词:政治;复习课;教学方法

高中政治复习课内容多、知识点多,这一学科的理论性较强、灵活性较强,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就要选择效率较高的复习方法。我在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了“面、线、点”的复习法,并总结出了以下几点,下面和大家一起进行简要的探讨。

一、全面复习高中政治基础知识,坚持系统性

“面”是最终的复习目的,面是以综合分析为基础的,我们要对政治教材知识进行全面、系统、完整的梳理,以便使政治知识清晰再现,使每个知识点与每条知识链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使知识完成点、线、面之间的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与联系。

因为高中政治课内容较多,各知识点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要想做全面、系统的掌握不是很容易。所以,我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对基础知识、重难点知识进行全面、详细的梳理、排查,让学生在整体上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以及各知识点之间关联性,并对各章节的复习提纲做成知识网络图,然后根据要点进行巩固训练。为抓牢基础,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结合政治教学大纲,由学生自己复习教材,学生对教材各章节有了全面而又的具体认识

如:教材讲了哪几章?每章有几节?每节有几框?每框中需要掌握哪些基础知识、基本观点以及基本事实?各章节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重难点问题有哪些,哪些问题难以区分?等等。这些都要引导学生进行区分,便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2.教师引领学生通读教材,并在些基础上依次列出各章节的知识网络图,进行全面的复习

这样,整理零碎的知识便形成了知识网络,学科知识更加系统化、序列化。在这一环节师生要共同进行,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完成。

3.结合内容进行训练,并进行巩固和运用

政治的题型训练通常是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注重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及运用。进行训练的题型要广,题量要大;第二阶段注重了重难点的分析以及能力的培养。对训练的内容要进行精心设计与筛选,要考虑内容的层次性与灵活性。

值得注意的是,课本内容在结构上遵循着“形散神聚”的原则,在内容上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例如,以人教版高中政治的课本内容《生活与哲学》第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为例,这一课共有2课时,即两个部分,主要讲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问题。许多老师在讲这一课时,差不多是对每个内容进行了仔细的讲解,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每个问题都进行了学习,没有把这些知识做成一个知识体系,也就是在进行复习时,没有对单个的知识点进行系统化,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联系体。由于老师在复习时没有及时归纳,在学生头脑里形成的知识也就是零散的,没有联系的,这样是不起作用的。如果老师在讲课时,对知识点做系统化的整理,在学生头脑中的零碎点也会变成一个完整体。

二、对高中政治知识进行归类,坚持综合训练

“线”是环节,可以不按教材编写顺序,以一定的线索关系独立划分知识的连接,这样可以形成独有的知识链条,学生在复习时从链条的核心向外拓展,全部链条上的重难点就不难解决了,这样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教师通过给学生讲复习时按链条进行的方式,以后遇到的一些知识点,学生会自己进行总结,并串成知识链条。所以说,教师没必要全部作总结,教给了学生这种思路,就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整理知识,教师给予适当点评,有助于学生搞好复习。

1.具体的做法

(1)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相关“原由”“现象”“意义”“作用”“不同”“实质”“联系”等有代表性的问题做好归类与整理,串成知识链。然后以归类整理的知识链做好相关题型的设计,再做综合练习,可通过基本的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不同的题型进行训练。

(2)分类综合训练将所学的知识以题型的不同进行分类,做综合性的练习。以填空、选择、简答、说明、辨析题等题型进行训练。训练内容不仅是基础知识,还有重难点知识。

2.对高考题型进行归类训练时,要注意的问题

(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各种题型的解答思路、做题方法及技巧,以减少失误。

例如:有些学生对于阅读理解题、辨析说明题、理解分析题审题很难明确答案,做题无把握。平时要对学生进行开拓思路的训练,列举和本题目有关的内容,再进行适当地选择,减少了不必要的失误。

(2)教师要和学生分析题型变化特点,使学生的思路得以拓宽,开阔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最近几年,政治考试不仅注重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更加大了对综合能力的考查,这一学科是灵活多变的。主要表现为“一题多型”,也就是一个问题可变化为多种形式的考题。比如:“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可以用于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判断说明题、阅读理解等多种题型进行考查:“一题多型”,就是将多个问题结合起来看作一个综合应用题。比如:“有人认为虽然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就不能讲公有制的主导地位”。这个问题涵盖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为何坚持公有制这一主体地位,并且不动摇?第二,非公有制经济有怎样的积极作用?第三,如何恰当解决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三、对高中政治重难点进行复习,做好训练

“点”是关键,尤其是进行第一轮复习,要根据教材和《考试说明》所要求的对各项知识点进行分析、探讨,把基础打牢,做到重难点突出,对于易出错、易弄混的知识点以及陌生点,要在“细”和“全”上下工夫。引导学生养成严谨和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要对知识点做到全面理解,深入准确地把握,克服一知半解和不求甚解的学习态度。以上是搞好复习的关键所在,要达到以上要求,必须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把握重点和难点

教师对每课中的重点难点要做到整体把握,在进行复习时要反复强调与训练,指导学生对重难点要高度重视。如:教材内容所涉及的重难点,引导学生也在整体上把握。

2.对重难点问题要做透彻的分析,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掌握,杜绝机械记忆

例如:对“为什么说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时,我通过比较及列图表的方法进行分析与讲解,学生很快理解了宪法与普通法的异同,从中推出了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这一结论。

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

要达到这一点,教师要让学生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原理,并且让学生对现代的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以及社会热点问题要多关心、多了解,尤其是对引导学生对所学观点及原理加以利用,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分析,进一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高考政治反映了国家的政治方向,同时对当今时代发展的趋势有所反映,使教师在教学时以现实为主,在教学中体现时代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政治学科具有实践性,在命题时,注重引导教学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使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教学教师要注重对当前国内外形势发展中的重点、热点问题进行反映,对社会变化及现象进行观察,对社会变化产生的原因的后果做深入、全面的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办法。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面”是进行高考复习的基础,“线”是做好复习的中心环节,“点”是进行有效复习的关键。三者联系密切,缺一不可。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好这三个环节,使复习效果达到最高的程度,使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作者单位 广东省东莞市第二高级中学)

政治复习课 篇12

一、新课程高三政治复习课问题出在哪里

1. 对新课程复习课的特点认识不足

新课改后政治课除了四个必修模块, 还有相应的选修课, 面广量大, 知识点多。新的《课程标准》对思想政治课是怎样定位的?什么是思想政治学科能力?针对不同能力层级我们有什么有效的具体训练方法?《考试说明》中的“考核目标与要求”如何有效落实?近年来新课程背景下高考走向发生了什么明显变化?如何指导学生在新课程淡化学科体系背景下建构知识体系?如何整合模块之间的相关内容?如果不能清晰地回答这些问题, 也许我们的复习课就处于一个盲从状态。同时, 复习课不同于新授课, 其主要任务是:对学生已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加深、拓宽、查漏补缺, 使学生更加系统地掌握知识, 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由于有的教师对此认识不足, 缺少有针对性的规划, 什么已经解决好, 什么还没解决好, 什么要重点解决, 心中缺少一本“账”, 以致存在着盲目性教学行为。

2. 对新课程的高考方向把握不准

新课程下的高考指导思想是“总体保持稳定, 深化能力立意, 积极改革创新”。从近几年的新课改省份的政治试题可以看出, 高考评价要求和评价方式已经悄然发生变化, 明显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导向, 有的教师研究《考试说明》、研究教材、研究高考试题不够深入、细致, 高考的方向把握不准, 走一步看一步, 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随意性教学行为。

3. 对学生现有学习情况缺少调查

复习课只有在切实了解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程度的基础上, 才能对症下药, 明确复习教学目标。有的教师仅凭以往的经验判断, 讲解过度, 指导过度, 包办代替, 课堂交往和有效互动建立不起来;有的教师认为复习就是“教教材”, 过分强调“以本为本”, 教师、教材依然处于中心位置。

4. 思想政治课复习缺少科学模式

有的教师复习课与新授课变化不大, 简单重复, 毫无新意, 基本不适应新课程下高考的需要, 存在明显的滞后性教学行为。

5. 基础知识的巩固并不令人放心

有的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理解不准确, 过分地讲究课堂形式;有的教师也懂得构建知识体系, 但体系的构建缺乏科学性、合理性, 反而使学生如坠云雾之中;有的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 形式冲淡内容, 从而使理论观点阐述不到位, 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 导致学科能力失去有效的支撑。

6. 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招数不多

现实教学存在着能力培养和能力训练依然停留在浅层次的现象, 实践中缺少具体有效的训练方法。有的教师复习备考依然主要依靠大习题量训练, 搞题海战术;有的教师认为“政治课的复习就是背书和做题”, 但怎样把书背好、把题做好, 教师缺乏切实可行的办法予以指导;有的教师大量搬用现成的市面或网络上的资料, 对复习资料不做“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的工作, 滥讲、滥做;有的教师缺乏问题意识, 不深挖, 不探究, 缺少敏锐捕捉典型问题的眼睛, 以致学生思维贫乏, 能力难以提升。

7. 与时事政治粘合较差

做好实际联系理论工作, 是政治课复习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大特色。有的教师讲时政, 没有科学的分析, 没有适时适当地与课本链接;有的教师即使注意两者的链接, 也仅仅是将书店里买来现成的时政本子照本宣科, 缺少自己的思维构建。

8. 教师个体思维存在局限性

一般说, 一个教师的教学实践很难超越于其教学认识。有的教师认为教书都教老了, 应对高考已是轻车熟路, 听不进不同意见, 也不愿与别人合作, 缺少进取心, 固步自封;有的年轻教师尽管锐气十足, 但邯郸学步, 明显经验缺乏。

二、高三政治复习课推行研讨课活动, 是克难攻坚的有效方式

开展研讨课活动, 我们倡导个体的学习创造, 同时发挥名师的示范引路, 学科组成员整体联动, 相互交流, 实现集体合作、诊断, 创新新课程高三复习课的新思路新模式。

高三复习研讨课不应有过多的条条框框, 既然是研讨课就要鼓励教师个人敢想敢试, 提倡“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开展高三复习研讨课活动大体上可以遵循这样一个过程:第一步, 确定研究目标——这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第二步, 定授课人——通常是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 课程建设的引路人, 研究目标中心执行人;第三步, 确立课题, 授课人准备初始教案;第四步, 集体研讨, 先由授课教师简要说课 (说这节复习课的总体构想, 说教材的处理、教法的选择和学法的指导, 说关键性教学细节的设计和生成性教学细节的捕捉及处理, 说研究的价值等) , 然后集体研讨, 提出修改补充意见, 形成授课的正式教案;第五步, 上研讨课, 学科组集体听课;第六步, 评课、授课人进一步反思;第七步, 修改, 完善, 推出研讨课成果。从实际情况看, 通过这几个环节, 一节经过精雕细刻、反复推敲的精品课就被打造出来了。

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是开展研讨活动重要的一环, 这一定意义上影响着一个学科乃至一所学校的整体水平。而参与集体备课的成员有学校分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领导和政治组的全体教师, 可以说是群策群力, 因而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科组整体水平。

三、以研讨课探索高三政治复习课的科学模式

建构高三政治复习课的科学模式, 有其重要功能, 一是预设功能, 能为教学实践预先提供一种达成教学目标的程序和活动方式;二是预见功能, 能为教学实践预见预期的教学效果, 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三是改进功能, 在一定模式内来思考各种相关教学因素, 利于不断改进, 追求最佳效果。

经过研讨, 我们认为建构政治复习课科学模式, 可采取如下基本步骤:

(1) 给学生发放复习课教学案, 使复习课有文字材料引路, 避免出现上完课学生还是思路不清等问题。

(2) 学生根据教学案明示的基于《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的知识要点, 回顾课本, 精确掌握复习内容, 以夯实基础。以教师提问或学生互问互答的方式予以检测和强化, 教师适时予以评点, 对学生记不清、道不明的知识点予以解释, 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3) 指导学生将复习内容编成网络式知识系统图表, 构建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 在肯定学生思维创造的同时, 注意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

(4) 教师讲清易错易混点, 凸显复习内容的重点难点, 解决学生尚未解决好的问题。

(5) 热点举例, 将实际和理论相结合, 使学生学会用观点统帅材料。教师适时地点拨, 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精选课堂练习, 注意选用近几年的高考题, 特别是《考试说明》上的题型示例,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当堂讲评, 实现学生对复习内容的再现和巩固, 注意适时培养《考试说明》提到的四种能力, 找答题特点, 找答题规律。

四、以研讨课探索高三政治复习课的着力点

1. 基础知识的梳理

基础知识的梳理, 要紧扣《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现有教材, 找准理论逻辑基点, 分清理论层次, 把握理论内在联系, 突出理论的实质和核心, 捋线索, 抓结构, 抓主干, 抓重点, 同时也不要忘了抓学生对课本的全面阅读。在各个“理论单元”基础上建构“理论”体系, 有利于帮助学生抓住一个点, 提起一条线, 抓出一大片, 形成“点线面”相融的知识网络。

2. 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教学中需要特别注意研究《课程标准》提出的各项能力指标, 明确“指认事物”“再现现实”“澄清概念”“审视价值”“支持某种论断”“采取某种行动”的深刻涵义, 有针对性的训练;同时, 高考《考试说明》提到答题所需的四种能力, 即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论证和探究事物的能力, 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这部分怎样让学生真正领悟, 需要用往年的高考题来示范。

3. 重点、难点的定位

以什么为依据来确定重点、难点?要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教师用书》为依据, 同时注意根据学生知识掌握的现实状况抓易错点、易混点, 根据知识在学科理论中的地位抓易考点、考试的高频点, 根据当年的时事抓实际与理论的交叉点, 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要敏锐地去寻找。

4. 思想方法的归纳

(1) 内容浓缩法。所谓浓缩, 就是使不需要的成分减少, 使需要的成分增加。一方面是扩大教学容量, 在单位教学时间内, 教会学生更多的东西;另一方面是缩短教学时间, 用一节课的时间完成一节半、两节, 甚至更多时间的教学任务。前者重在“浓”, 后者重在“缩”。

(2) 归类比较法。政治课的许多概念、原理具有众多有机的联系, 指导学生对它们按一定的标准划分类别, 进行比较分析, 有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

(3) 探幽入微法。教材的内容并不等于教学内容, 但教学内容的优化又必须以教材为依据, 对教材探幽入微, 挖掘出教材的教学意义。

(4) 发散思维。教学内容的优化, 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发散思维则是其基本途径之一。

(5) 综合分析法。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有宏观的视野, 对有些问题可进行多视角的分析, 以帮助学生构建立体的知识结构。

5. 练习的配备

练习要精挑细选, 适当地进行原创或改造。练习题的基本要求是:形式灵活多样, 难易度编排合理, 取材贴近生活实际, 有利于强化思维策略的训练。同时, 要注重习题的潜在功能, 教师也可以通过改变题目的条件或结论, 或改变题目的解法, 举一反三, 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训练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还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 给学生时间和机会讲出解决问题的各种想法和思路, 哪怕是错误的, 也要给予鼓励。

上一篇:全自动电子型软水器下一篇:数学课教学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