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政治复习

2024-11-04

做好政治复习(共8篇)

做好政治复习 篇1

摘要:初中生物复习是对所学知识的总结和回顾, 一直以来, 有的教师在这方面做得并不是很到位。在新的教学形势下, 我们应对初中生物复习更加重视, 发挥复习的功效, 让学生真正得到知识的巩固。

关键词:初中生物,复习,兴趣,基础,有效性

初中生物复习一直都是教师和学生比较伤脑筋的事情。对于初中生物的复习, 许多教师还没有把握住要点。有的教师在复习的时候, 仅仅是把学过的知识重新讲一遍, 表面上看是梳理知识点, 但实际上却不符合复习的要求;也有的教师喜欢用题海战术, 企图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 但对于难点、重点, 学生依然搞不清楚, 达不到复习的目的。所以在进行复习的时候, 方法要适当, 既要解放学生, 又要解放教师, 真正发挥出复习的成果和功效。

一、重视学生心理, 提高复习兴趣

兴趣是做事的敲门砖, 做任何事情, 如果没有兴趣, 将会是一种煎熬和折磨。对于新课, 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而复习课, 则更需要学生的兴趣为支撑。但是复习课不比上新课, 知识点都已经讲述过, 所以难点就在于如何用已学过的知识, 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在复习前, 只有对学生的整体水平和知识掌握状况做全面的了解, 才能制订出具有针对性的复习策略, 教师和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才能产生共鸣, 学生才能从中得到学习的兴趣。教师应该重视这项工作, 因为对学生知识水平的分析到位与否, 直接决定了能否制订出正确的复习目标和教学策略。

例如, 有些学生学习成绩较好, 知识掌握的也比较扎实, 所以对复习不重视;有些学生是糊里糊涂、半懂半不懂, 不知道从哪去复习;也有学生本来学习就不认真, 自甘落后, 复习与不复习都一样, 反正是听不懂也不想听。对于这样一种情况, 如果教师用一贯式的覆盖法, 将复习内容一味地灌输给学生, 反而会遭到学生的反感, 或者说复习根本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此, 可行的方法就是对全体学生的知识结构做一个摸底调查, 对学生掌握不到位的知识着重拿出来讲解, 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 让学生把精力投入到复习中去。

二、遵循“课标”要求, 吃透教材, 制订计划

1. 心有课标

(1) 新课标对于初中生物的复习内容和范围都有着具体的要求, 所以复习的时候必须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来制订复习内容。

(2)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 初中生物试卷体现的是一种基础性和导向性, 在新课标要求的基础上, 要揣摩命题者的意图。

把这两点结合制订出的复习计划和教学内容, 必将是事半功倍的。

2. 制订复习计划和实施方案

对于复习目标, 作为教师一定要明确, 根据新课标所确定的复习内容, 从基础知识、思维训练、能力提升三个方面着手, 制订出三个层次的复习计划和实施方案。

复习形式:复习的形式多种多样, 最普遍的有讲、练、评三种。每一种都有各自的要点, 其中“讲”注重的是精讲, 抓住知识点的本质和要领, 避免出现无效的讲解;“练”是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 以掌握知识为目的, 并不是用题海战术来蒙题;“评”则是教师根据习题和测试卷的状况, 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评, 要让学生弄懂,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三、立足基础, 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基础, 是初中生物课本中所展现的生物学的基本知识, 包括基本的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初中生物考试, 注重考查学生的能力, 但实际上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对此, 我们制订复习内容应立足于书本, 立足于基础知识, 在掌握基础知识之后, 再训练学生对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

生物学与别的学科最大的不同点在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非常频繁, 如果复习时没有一个成型的体系, 就会显得非常杂乱。所以, 复习时可以通过对重点知识的讲解, 把每一章的知识点综合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帮助学生把分散在各个章节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比较、串联, 使知识系统化。

另外, 我们在复习时可以常用比较法, 例如将体循环和肺循环进行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进行比较、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之间的比较等, 这样把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去弄懂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便于知识点的记忆。

四、强化训练, 提高能力

我们反对题海训练, 但是定量的习题练习是提高复习质量的重要手段, 是不能免除的。因为只有教师讲, 学生不练, 达不到巩固的效果;学生光练, 教师不讲, 学生自然会陷入迷惘, 所以复习的时候一定要讲练结合, 达到交替巩固的效果。

对于习题的设置, 也需要教师认真安排, 目的就在于提高习题练习的质量和学生反馈的质量。习题设置不合理, 学生练习效果不好, 反馈给教师的信息会很模糊, 教师会认为学生已经掌握, 而实际上学生也只是懵懂。对于习题, 应该要做到以下两点。

(1) 精选习题。既然是精选, 题目一定要具有代表性, 题量一定要适中, 既能突出重点知识, 又要有适当的难度, 以便通过习题检测出学生真实的水平, 从而加强复习的针对性, 或者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重点的训练。

(2) 重视练习的检测。把练习变成检测练习, 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简单地说, 教师通过练习, 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存在的共性问题, 再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解决这些共性问题, 还有一些难点问题。对于这一工作, 难点不在于能力, 而是思想问题, 因为这项工作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 耗费比较多的时间, 很多情况下, 教师在复习阶段的初期会这样做, 复习的效果很明显, 但是却不能在复习全程都坚持这样。

总之, 复习的目的, 在于提高学生的现行水平, 在考试中拿到高分。教师在复习的过程中应紧扣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 帮助学生把初中生物课本中零散的知识系统化, 抓住主线内容和重点内容展开复习。同时要通过一系列的训练来进行知识的巩固, 只有这样才能显现复习的作用, 提高复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孔海艳.谈初中生物学中考专题复习策略[J].生物学教学, 2011 (10) .

[2]李有卓.初中生物复习的思考[J].商情, 2011 (28) .

[3]郭丽霞.“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学复习的应用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 (21) .

做好政治复习 篇2

对于着手准备复习考研政治的同学来说,考研政治之难,首先是难在科目多,分量重,头绪繁复,内容庞杂。令人“迎而不见其首,随而不见其后”,茫然无绪,无从着手。如若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则明知无效。想要深入钻研,又莫明其妙,难窥门径。千头万绪,归根结底,汇成一个问题: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办?有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就直接告诉我们,考研政治复习需要做好哪几件事?

理解和记忆相结合。对考研政治各个科目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主要观点、重要方式、重要事件及其时间、地点,重要人物及其观点等,都需要加强记忆,而且记忆要准确。但要以理解为基础,死记硬背往往是短暂的,不牢固的。理解愈深,记忆愈牢。

全面复习,即把《大纲》规定的“考查要点”的内容都要一句一段弄懂、弄清楚。重点深入,即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着重理解马克思主义某些重要原理、公式,以及重要事件、重要文献和著作、重要会议和决策的内容、意义或经验教训,以及重要人物及其思想、贡献等等。在联系实际方面,要注意社会热点、人们普遍关注的重的实际问题。

正确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正确的复习方法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有人说政治背背就行。我认为这是片面的说法,政治当然要背,背不下来怎么写到试卷上,但是真的只是死记硬背就可以的吗?当然不是。政治也是需要理解的,而且理解是很重要的。政治考五本书,内容繁多,需要前后联系着去记忆。当然如果只强调理解而忽略记忆也是无稽之谈,政治辅导老师之所以能讲解自如,理解深刻,正是建立在多年的日积月累之上的。

其实对待政治,只有多读勤背,多领悟,多联系实际,逐渐积累,才能考得高分。复习时经常困扰大家的一个问题就是容易遗忘。遗忘是人类大脑的固有属性,我们不是天才,因此没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克服遗忘的`方法,除了我加深理解外,就是要多回顾。考研是一场持久战,收获与失去是并驾齐驱的。所以应该经常翻翻书,把曾经做错的题目多看几遍,加深记忆。复习到一定阶段时,把知识的框架在脑海里回想一遍,想不起来的再重点记忆,就这样在心里整理知识的脉络,下次再回想起此知识点,如果能毫不费力的记起来,那么就表明你已经取得了进步,此时应该给自己一个愉快的心理暗示,这样可以避免遗忘给你带来的自责与苦恼,心情愉快,这样还可以使学习的效率大大提升。考研是一件不轻松的活儿,所以我们应不断给自己鼓劲打气,调整心情,这样我们才有继续前进的勇气。

构建知识框架,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考生的一个必修课之一就是在复习过程中搭建自己的知识框架,比如一提到辩证法就会联想到包括联系、发展的总特征;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质量互变规律等三大规律。当考生拿到试题后能够还原到自己构建的知识框架中,考研的基本分数就已拿到,所以,做题也好,关注时政热点也罢,最终落脚点是用自己已形成的知识框架去说明实际问题。

做好政治复习 篇3

一、复习基础,以不变应万变

1 要认真、仔细、深入地读书。课本的前言、后记、正文、注解都要读。全面掌握知识点,切不可留有知识死角。

2 要下工夫将来理解、未掌握或不甚理解掌握的内容弄清楚,求得明确要领原理的准确含义、适用范围以及在现实中的表现和意义。

3 将概念、原理纵横梳理。形成严密、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头脑中建立起概念、原理、方法等基础知识的网络结构。

4 将教材中一些相近、相似、相关的概念、原理。即容易混淆的问题列出来,加以比较、澄清,从而在头脑中留下清查看、准确的“图景”。

二、政治复习课无特定的复习方法。但也应有法可依

根据复习的目的要求,要精心地选用复习方法,安排复习的程序,然而正如讲授新课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复习课的复习方法也没有固定的模型,更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并不是说复习课就可随心所欲,任意应付,而是“教而有法”。这是什么呢?我想凡是从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知识现状出发,为指导学生顺利而完满地完成复习目的任务的复习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因此我们必须着眼于复习课的目的要求,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和教材大纲及考纲的要求,选定复习方法、设计复习方案。

三、把握重点,凸现理论联系实际

1 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就是高考政治全面复习的重点。因为这些知识是基础的基础,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而且反复强调的东西。比如说物质概念就是哲学大厦的基础,如何正确全面地理解这一概念,对整个哲学的复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当年国内外重大时政的热点与焦点问题是政治高者理论联系实际的重点。考生在全面复习过程中,必须关注一年来发生的重大时政,注重全面理解和掌握党确定的方针、政策和党的基本路线。并学会将当年的时政热电材料与教材中的相关理论挂钩,实行“对号入座”,既要抓住热点与知识点的显性联系,又要善于发掘热点与知识点的隐性联系。对国内外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环保、卫生等热点问题,既要熟悉其时代背景、产生与发展过程。以及引发的事件和导致的后果等,还要思考可以从哪些角度、哪些侧面去设计问题。进而把握命题的切入点。

3 当年高考考试说明中必考点和新增加的考点是政治总复习的又一个重点。考试说明是每年高考命题的依据,而且每年都使用加减法。仔细分析这些考点,参照十年来特别是近三年来的高考试题涉及的频率,区分高考内容的必考点、选考点和盲点。对于必孝点,应作为重点抓住不放,花大力气从多层次多角度全面地进行复习;对于选考点特别是当年新增加的考点必须倍加重视,并且要与当年时政热点(焦点)紧密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作为政治总复习的重中之重。

4 针对各自的弱项加大复习的力度,通过强化复习和适度的练习,重点把握其内涵与要领以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夯实基础。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1 务实基础,熟练掌握高中阶段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力求做到“烂熟于心”,犹如电脑一般,鼠标一点,记上心来。要达到这一点,一要在充分理解概念、范畴、原理的基础上去强化记忆,而且要学会同遗忘作斗争,运用心理学规律来巩固和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适当增加看教材的遍数,同时必须不断提高看书学习的速度,正确处理好速度与效益的关系;

3 学会从宏观上去把握知识,使基础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图表化。考生在总复习过程中,应当自觉做到章章有归纳,节节有提炼,课课有总结,自我建构每一门学科的立体知识体系,以备需要时随“点”随“到”。

五、明确方向,不断提高解题能力

教育部考试中心制订的考试说明,不仅明确规定了高考的性质、内容和能力要求,而且规定了试卷的结构、难度系数、考试方法和考查的知识范围等。这为高考命题提出了较为科学、规范的依据,也为高考的复习指明了方向。特别是考试说明中列举的基本题型及其考查的主要能力示例更为大家进行总复习提供了“拐杖”。这就要求考生在进行总复习之前,必须全面认真且深入地研究当年的高考试题以及考试说明,分析二者的联系与创新之处,有利于明确方向,进而把握命题的特点和规律,大大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从而减少复习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如何做好初三语文复习工作 篇4

一、加强课外阅读, 扩展视野

“腹有诗书气自华”, 广泛的阅读能开阔视野, 陶冶情操。学生的语文素质的提高, 固然与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关系, 但我认为更多的是取决于学生对课外读物的大量阅读。

首先, 课外阅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常常发现, 无论课本中的文章写得如何精彩, 但不少学生对学习课文就是不感兴趣, 如果教师的教法再不够灵活, 学生哪会有兴趣可谈?而对课外读物却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兴趣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如果我们能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 在学好课本的前提下充分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 加大学生课外阅读的力度, 肯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 课外阅读可使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相沟通。

美国教育家科勒涅斯有一句名言:“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说明生活就是学习的内容。语文学习要联系生活, 因为脱离了生活, 脱离了人的思想感情, 语文学习就如同断源求水, 折木求花, 是不会取得好效果的。可由于学生长期处于近乎封闭的校园之中, 对社会的接触面自然是狭窄的, 因此要使学生了解社会、感悟生活,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进行课外阅读。鲁迅先生说过:“大可以看看本本以外的书, 即课外的书, 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他还说:“应做的功课已完而有余暇, 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 即使和专业毫不相干的, 也要泛览。”从他的话里我受到启发:平时我让学生订阅《特别关注》、《青年文摘》、《读者》等。

二、重视知识归类, 灵活运用

在中考前的复习备考中, 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这也讲, 那也做, 生怕挂一漏万。教师和学生共同扫雷式地打起了题海战, 从第一册到第六册, 从字词知识到课后练习再到阅读分析, 题目无巨细, 样样做到, 弄得学生苦不堪言, 可结果仍不尽如人意。如何在短期的复习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中考究竟“备”什么?

我想关键是注意知识归类, 理清复习思路。

初中语文课本共六本书, 如果逐本逐篇复习, 即使走马观花也得好几个月的时间, 而且学生可能复习了前面的, 忘记了后面的, 甚至张冠李戴。如果在备考中把各类课文和知识点加以归类, 复习起来就会条理清晰轻松自如。

不妨让学生这样一试:先把几册书看成一个整体, 再把课文分为记叙文 (狭义) 、说明文、议论文、小说、诗歌、戏剧、文言文七类, 同类文章按“知识归类———着眼课内”的步骤, “重点复习”与“蜻蜓点水”相结合。以记叙文为例:

(一) 知识归类

1. 记叙的六要素;

2.记叙的顺序;3.记叙的人称;4.记叙的线索;5.记叙文围绕什么选择材料;6.记叙文中运用描写、议论、抒情各有什么好处。

(二) 着眼课内

选一至两篇记叙文重点复习。以《我的老师》为例。文中记叙了七件事, 可把“梦中寻师”这件事作为复习重点。作阅读时, 可指导学生根据“知识归类”中的知识点来设计题目, 并自行解答。很明显, 前五点学生做起来不费吹灰之力, 难点是第六点, 但结合知识点告诉我们的答案, 再联系课文内容思考一下, 也就不感到困难了。例如:说说“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一句的表达方式及作用。表达方式很明显是抒情, 作用是什么呢?根据“知识归类”提供的信息:记叙中运用抒情是为了抒发作者对某人、某事物……的思想感情, 使读者受到感染。那么结合课文的内容, 这句抒情的作用就可以回答为“抒发了作者对蔡老师的思念之情, 使读者受到感染。”

各类课文按上述方式详细地复习一、二篇, 掌握作题方法并学会运用, 其它课文只需“蜻蜓点水式”地一带而过。

三、别“无米之炊”, 做“有米之炊”

作文可谓是语文的半壁江山, 可现在学生作文之空泛令人头疼, 怕的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么, 如何让学生作文成为“有米之炊”呢?

(一) 做有心人, 注意观察, 随时储备材料。

一到作文课, 大多数学生觉得自己的生活整天“两点一线”, 单调、乏味。为安全着想, 学校也很少组织活动。的确, 现在的学生生活圈子比较狭窄, 但也绝不是生活在真空里, 游离于生活之外。只要引导学生做有个心人, 他一定会发现身边有好多东西值得存储起来。如:东邻种菜致富, 盖起了小洋楼;同班某学生迷恋网吧, 几乎走上了犯罪道路;今天, 备受宠爱的学习尖子理直气壮地对班主任说:“请不要私拆我的信件……”

(二) 变换角度, 一“料”多用。

一个材料, 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分析, 可以引出多种观点和看法。同样, 一则材料, 只要善于变通, 可以作多种用途。观点与材料之间并非一对一的关系。如:据报载, 一出租车司机在求救助一位被一辆货车 (货车逃逸) 撞伤的老人时, 先让老人写下证明, 证明不是他撞的, 然后才肯救助老人。从中,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热心助人的好司机的无奈, 可以看到由于某些人道德沦丧而带来的不良影响, 也可涉及到当今社会风气,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人的思想道德修养等问题, 甚至可以联系到“以德治国”理念等等。要做到一则材料多用, 关键要引导学生勇于思考, 勤于思考。

(三) 立片言, 使文章有文采。

有诗云:“万绿丛中红一点, 动人春色不须多”。作文中若有几个靓词、靓句, 给人的感觉总是不同凡响的, 因而, 我很是注意让学生将学过的名言、诗句、成语、俗语等在文章中“卖弄”一番, 效果不错。

1. 恰到好处地引用古诗文名句及外国名言警句。

古诗文名句及外国名言警句前人精心锤炼出来的, 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时空的穿透力, 若能恰如其分地运用, 能使文章增色。比如:谈“立志”, 可用“弃燕雀之小志, 慕鸿鹄之高翔”等;谈“追求”, 可用“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谈“积累”, 可用“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等。

2. 将生活中的鲜活用语引入文中。

生活中的一些话语, 形象生动, 富有活力, 感染性强, 有些口语比较幽默风趣, 如能准确引入文章, 能使文章语言有味。比如:“打破沙锅问到底” (好问) 、“屋漏更遭连阴雨, 船破又遇顶头风“ (磨难) 等。

3. 恰如其分地引用成语。

成语高度凝炼, 含蓄隽永, 言简意赅, 引入文章, 语言增辉。如“机不可失, 时不再来” (机遇) 、“见贤思齐” (修身) 等。

4. 引用谚语、民谣、广告词。

谚语、民谣、广告词, 清新生动, 内涵深刻, 富有哲理, 引入文中, 值得玩味。谚语如“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惜时) ;民谣如“工人担心下岗, 农民担心白条, 商人担心赔本, 股民担心被套, 学生担心考试, 贪官担心举报” (揭露某种社会现象) ;广告词如“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世界因你而精彩”等。

如何做好期末复习 篇5

每个同学的知识水平都不一样,每个同学都有与别人不同的知识优势和知识缺陷,因此就要求学生要有清醒的头脑,找出自己知识上的不足,制订出适合自己学习状况的复习计划,有选择、有侧重地进行自我复习。一般来说,要拿出一半的时间进行基础知识复习。对这些内容一项一项地归纳、整理,真正搞清楚、弄明白。然后,侧重一些能力测试题型的解题思路、技巧的练习。在此基础上,进行查漏补缺,以求尽善尽美,最后做两套期末测试模拟试题对自己进行检测。

二、以课本为主线,进行整体复习。

课本是复习的阶梯,学习须有“本”可依。复习时就要以课本为主线,进行系统的复习,使所学过的知识由零散过渡到完整,构架起较为完整的知识系统,训练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一个学生,通过平时分单元、分章节的学习,可以说基本上完成了对各种基础知识的理解任务,完成了对基本能力的掌握。通过复习时的回顾,查漏补缺,又把长期学习的各部分内容有机地“组装”起来,帮助自己掌握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复习是以课本为主线进行整体复习,并非简单地重复已学过的知识,而是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地梳理。

三、多种方式复习法。

长时间用同一种方式复习效果不好,尤其对于小学的孩子更是如此。比如复习语文,可以让学生以朗读、背诵、默写、造句、写作文等不同的方式变换进行。复习数学,就可以让学生看书、记公式、做练习题(计算题、应用题),而且习题也要注意变化题型。还可以根据时间的长短,采用不同的复习策略。如果时间很宽裕,可以让孩子从头至尾将书过一遍;如果时间紧迫,再平均分配时间显然不合适,就得重点复习自己的薄弱环节,以便达到理想的效果。

那么复习时应注意哪些细节呢?

(一)充分发挥复习课的效用。

每一节复习课都是经过老师精心设计的.。在复习课中,老师必定和大家一起回顾每一类知识的重点、难点,对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浓缩梳理,所以不能错过任何一节复习课,大家要认真参与,不应在复习课上出现开小差、跑神的现象。一定要注意:上课、写作业时要专心。有的同学在做作业时,除了对自己的作业没有注意,其他风吹草动都在他的眼里。有的不到10分钟的作业磨磨蹭蹭要两个小时,由此影响到很多作业都不能及时完成,甚至晚上要做到很晚,不但影响了自己的睡眠时间,还影响到了第二天的学习,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二)调动自己的学习积极性。

在复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调动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如果感到自己哪方面的知识不过关,有疑问的一定要提出来,问同学、问老师、问家长,弄懂以后还要多练习几次。在复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归纳、总结,找规律,抓特点,不忽视每一个知识点。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有效地弥补自己的知识漏洞。

(三)摒弃依赖心理,端正作业态度。

做作业时,时间上要及时,要有复习的紧迫感,不能拖拉、松懈。态度上要认真,思维上要独立,不能有依赖心理,不能抄袭或偷看别的同学的作业。

(四)合理分配时间,安排上有张有弛。

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并且时间安排上要有张有弛。要想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必须保证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精神状态。不提倡同学们晚上开夜车或过早起床复习,因为这样会导致睡眠不足和复习效果差,上复习课更会打瞌睡。复习期间大家还是像平时那样,不要把时间全部都安排在学习上,下课的时候就要出去玩,周末的时候不要整天都是在复习,要劳逸结合,书看久了也可以到户外走走。特别提醒大家的是:每天按时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很重要。

如何做好高三英语复习 篇6

一、大量阅读,提高理解能力

大量阅读,广泛接触各种题材、体裁的文章,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是保证阅读能力向质的飞跃的关键,没有足够的阅读量,就无法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水平。在阅读时要首先注意内容的广泛性。高考阅读题涉及日常生活、人物传记、新闻报导、文化教育、史地知识、科普作品等。题材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如新闻的第一句话一般揭示文章的大意,交代事件发生时间、地点、人物、前后因果等。新闻标题、电视语言则多使用省略句。了解各种文章的特点会对提高阅读能力大有裨益。其次在阅读中,要慎重选材。选材要适合学生程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阅读积极性。有些老师只考虑到扩大词汇量和迅速提高解题能力,一味偏重选生词多的文章和出难题,其结果往往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这对提高能力极其不利。另外,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不断地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逐步地使同学们养成达标的阅读速度和具备娴熟的阅读技巧。在实践中,应着力培养五个方面的能力:①快速的浏览能力;②巧妙的猜词能力;③独立的分析能力;④准确的捕捉主题句的能力;⑤合乎逻辑的判断能力。学生掌握了这些阅读技巧,就如虎添翼,完全具备了自学能力。毕业后,在学习和工作中他们将会受益无穷。

二、突破书面表达关,提高写作水平

书面表达是近似于翻译的“写话”,要求学生从表达信息的角度组织文字,而且将信息嵌入英语特定的框架(即句型结构)中。书面表达的完成有赖于坚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和正确的语言表达习惯。有的学生不敢动手,有畏难情绪,表达不准确,言不达意,文章条理不清,不习惯用英语思维。要改变这种现象,高三复习势必全面进行,层层推进,步步过关,下面几点尤为重要:

1、抓常用词汇、词组和句型。无论哪种文体的写作,都离不开基本的、常用的词、词组和句型。换句话说,有了基本的词、词组和句型,一般的交际内容就能表达了。英语教学大纲规定,学生到高三阶段时要求能掌握三千左右的常用词,掌握住这些常用词、词组和句型,短文写作就有了基本保证,也达到了大纲上的要求。

2、抓简单句的写作练习。简单句只要能正确地传递信息,达到交际目的,就是好句子。尽量使用简单句可以少出错误,事实上,历年高考书面表达项所给的参考答案,都是以简单句为主。有一年我市统考中,在书面表达题提示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原定于星期四举行的篮球比赛推迟至星期六举行。”许多考生用含有定语从句的复合句翻译,结果出现了结构、时态和主谓不一致等五花八门的错误,而另有一些考生,记住了初中第三册的一个基本词组"have a match"用三个简单句表达"We decided to have a basketball match on Thursday .But now we have to put it off.We'll have it on Saturday."虽然表达不尽理想,但基本意思传达了出来,且无大错。

3、抓各种体裁的写作。目前中学生英语作文能力相对低弱,这是长期以来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所造成的。为了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加强各种体裁的短文写作很有必要。外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离开了大量的练习是难以提高能力的。中学课文有记叙文(包括日记)、描写文、说明文和应用文(如书信、便条、通知)等,综观近几年高考题,写作体裁至少出现了应用文、说明文和记叙文三种,因此,比较全面地进行各种体裁的练习势在必行。

三、突破短文改错关

短文改错的错误涉及语法、习语、行文逻辑、单词拼写等内容。它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具有熟练的语言运用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冷静的头脑。此题难度较大,学生对此有一种畏惧心理。为此,教师应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使之掌握一定的技巧,以保证一定量的训练,减少盲目性。

判断不准是学生最大的问题,往往是苦于找不准错误,将不该改的改了而该改的又未改。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但缺乏足够的训练和丰富的经验是个重要原因。经过一定时期的训练,就会慢慢了解命题人的思维和“习惯”出现的错误。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主谓不一致,人称前后不一致,名词单复数的误用,形容词和副词的混用,动词的时态不当,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及关联词使用不当等。足够的训练会使学生积累一定的经验,减少盲目性,做到看准问题有的放矢,提高正确率,以通读全文,熟悉内容,整体把握。

许多学生习惯拿起题目就做,对文章缺乏全面理解和整体把握。这样会导致脱离语境,不考虑上下文联系而支离破碎地理解原文,甚至断章取义。针对这种情况,应指导学生先通读全文,以取得对文章的完整、确切的理解,再进行改错。只有这样,才能“登高望远”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失误。

做好整理复习,建构知识体系 篇7

好一个“彻底纳入体系”! 试想一下:在单位时间内完成考试, 如果对知识点本身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没有内化掌握, 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绩是有困难的。而把所学知识“彻底纳入系统”, 学生不仅可以获得更理想的成绩 , 还会对他系统学好数学、发展思维能力产生重要影响。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传授给学生整理与复习的方法

要将所学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并形成结构, 学生就要学会并能运用整理知识的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 低中高年级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分阶段传授给学生整理知识的方法。

低年级教学可以将学生置身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 一起画“知识树”, 一起“串珍珠”, 将知识点写在珍珠或苹果上, 然后让学生主动思考将这些苹果挂在大树的什么位置、如何将珍珠串成美丽的项链, 说出自己的想法。再通过交流讨论, 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 并认识到数学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中年级可以传授给学生列表、画结构图、问答等整理方法, 并尝试帮助学生针对不同的知识选择不同的整理方法, 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整理, 将零散的知识通过梳理条块化、结构化。

高年级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引导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更全面的回顾、整理、比较、对照。这样, 原来分散学习时互不联系或联系较少的知识, 就有机会得以沟通, 进而形成纵横联系的知识体系。

二、设计并实施好整理复习课

要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形成体系, 仅仅靠上述方法是不够的。教师还要精心设计并实施好整理复习课。在知识整理过程中, 重在进行纵向、横向梳理、总结、联系, 使之纵成线、横成面;而后, 将整理后纵成线、横成面的知识链成网。知识复习过程, 绝不是对所学知识的简单重复更不是做练习, 它是学生对已学内容的一种高层次的再学习, 是经过学习活动, 通过思考交流, 将新知构建到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中的过程。

1.整理课要有整理味道

案例: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整理复习

背景: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周长和面积的定义, 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 从教材的呈现上并没有安排周长与面积的整理复习, 但周长与面积是刻画平面图形属性的重要方面,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常常出现单位选择、公式计算混淆的情况。因此, 我们在三年级下学期学习《面积和面积单位》后, 利用两课时安排了整理复习。第一课时解决整理问题, 第二课时在探索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的关系的基础上, 复习相应知识点, 并做到综合运用。

在第一课时的设计中, 分四个环节进行:学生独立思考—相互交流—独立整理—归纳反思。

教师提出问题: 你打算怎样整理有关长方形周长与面积这部分知识?

学生独立思考、组内交流, 全班汇报、达成共识:要从周长和面积的定义、常用单位及单位间进率、计算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整理, 呈现方式自己根据情况灵活选择。学生借助手中资料结合自身思考, 独立整理。分享阶段实录如下:

教师特意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同学展示。

(1) 分部分逐一汇报。

生1:在整理周长和面积的概念时, 我写出了文字描述的概念, 还画出了两个图, 区分两个概念的不同。

(该生用更直观的方式再现两个概念 , 表象的建立是对意义的深入理解)

生2:我对这部分内容的整理是用数学符号连接的。

生3:简洁清晰, 也把关系表达得更全面。

生4:我在整理计算方法时, 先整理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怎么求, 又整理了正方形面积和周长的求法。

生5:我也介绍一下这部分的整理, 我借助了表格 (投影仪显示) 。大家看:同一列是不同图形的周长或面积计算方法, 同一行是同一图形周长和面积的求法。

同学们认为表格的整理清晰全面, 还便于比较。

(2) 展示学生整体整理情况。

(3) 学生反思自己的整理 , 并根据整理查找自己的知识漏洞。

有的学生借助树状图, 有的学生借助知识树将知识进行整理, 建立起关于长方形周长与面积的知识网。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漏洞, 进行“一度”补缺, 在将“知识链”串成“知识网”的过程中, 不仅沟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 更重要的是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实践活动, 促进自主思考、自我反思、主动建构, 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2.复习课要采取多种形式

无论采用哪种形式, 关键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常用的形式如头脑风暴会、学习心得会、数学手抄报、数学竞猜会、辩论会等, 或设计一些蕴含需要复习内容精髓的信息或问题为引子, 激发学生思考。当然, 这些形式的选择都是要为复习的内容服务, 要能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和错误起到帮助作用。

在实践探索中, 我发现中高年级学生很喜欢一种复习游戏。这个游戏简便易行, 先让学生根据自己 (或更大范围内) 的易错题写成一张张单个纸条, 纸条下方写好出题人;而后学生随机结组 (3~4人) , 打乱纸条, 随机分配抽到哪道题就做哪道, 做对了说出是用什么知识解决的得到组内同学认可后将解题人名字写在纸条下面, 再把纸条贴到教室里固定的一面墙上。期末复习时, 按出题人进行合并、分类、整理, 每个同学既积累了自己一学期的重点错例, 上面又有其他同学写的解决过程。若出题人发现自己依然不能解决, 可以请教解题人。

复习时, 教师可以根据班级特点、复习内容特点采取相应复习形式。不管采用哪种形式, 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先进入复习内容, 对复习内容有个再认识。不过无论哪种形式, 我们需要做到的是:不要总是选一种。

三、在问题解决中完善知识体系

在一个单元或几个相关联单元学完之后,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探索数学、运用数学的好的问题情境。问题要兼顾开放性和综合性, 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能够让学生表现个性、激励创新, 让学生感受到与新授课不同的另外一种风景。

上述案例中的第二课时, 以探索“长方形周长一定时, 面积会呈现怎样的变化规律”为主线, 将这部分的小知识点涵盖其中, 既达到复习基础知识的目的, 又引导学生在解决大问题的过程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1.创设情境, 产生认知冲突

课始, 教师出示一红 (20厘米) 一黄 (24厘米) 两根铁丝, 问同学:谁围成的长方形面积大? 大部分学生说:24厘米长铁丝围成的长方形面积大。教师不动声色, 有学生说:不见得周长越长, 围成的面积就越大。还有学生说:20厘米围成的长方形面积更大也是有可能的。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议论纷纷:老师, 还有其他限制没有, 长和宽我们自由确定吗?

师:看来, 同学们关于长方形面积受谁影响有想法了。

众生:长和宽!

2.聚焦问题 , 借助已有知识展开探索

师:好, 我们把问题聚到:“当周长20厘米时, 怎样围出的长方形面积最大? ”同学们想一想, 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1) 学生独立思考 , 规划问题解决思路。

生1:我想应该把周长20厘米的都有哪些长方形列出来, 再比。

生2:列不完的, 太多了。

(虽说学生还没正式学习小数 , 但很明显 , 生活先于课本让学生接触了)

师:的确, 我们设定长和宽都取整厘米数。

生:我想举例子不能想到什么举什 么 , 要按一定 的顺序。

师:同学们刚才说得很好, 按一定顺序举出长方形。大家想想, 如何确定这个顺序呢?

教师请大家先在小组里交流方法, 之后请一位同学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这位同学的回答是:就是要反着想, 长方形的周长是长与宽的和乘2, 现在知道周长, 不知道长和宽, 就用20除以2得10, 然后想谁和谁相加得10, 就是长和宽。

“学习的最好方式是给别人讲。”教师用心读懂学生 , 教学中既关注那些学习优秀、富有余力的学生, 更关注那些学有困难、性格内向的学生, 尽可能为他们创造“给别人讲”的机会, 使他们在给别人讲的过程中, 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个人的成功, 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2) 自由选择学具 , 探索发现规律。

学生独立探索, 教师提供了一些学具 (表格、点子图) 供学生自由选择。学生完成后, 教师请一位中等水平同学汇报, 他借助表格找到了规律。

生:我是这样想的 (出示表格) , 长方形的长是9厘米, 宽是1厘米, 面积是9平方厘米;长是8厘米, 宽是……照这样下去, 宽逐渐变大, 长逐渐变小, 面积也越来越大。

师:其他同学有补充吗?

生:长和宽越接近, 面积就越大。当长和宽相等时面积最大。

师:表格使我们很方便就发现了规律。他这样填的顺序是什么呢?

生:他填的顺序是:长从大到小排列, 宽从小到大排列, 面积一个比一个大。

师:解释得比较清楚。那为什么只写到5和5呢?

众生:后面再写就重复了, 结果是一样的。

教师请一位在点子图上画长方形的同学展示, 大家又从直观图形上进一步验证了刚才发现的规律。

(3) 基本练习与变式练习结合 , 突破思维定势。

教师让学生借助规律做了两道基本练习后, 出示这样一个问题:靠墙围篱笆, 篱笆长12米, 怎么围面积大?

生:12÷4=3 (米) , 3×3=9 (平方米) 。

众生反对:有一面靠墙。

生:应该用12÷3=4 (米) , 4×4=16 (平方米) 。

众生同意。

师:还能围成更大的吗? 试试看。

学生独立尝试。很快, 有同学发现:面积可以是18平方米, 围成一个长6米, 宽3米的长方形。

学生经过验证发现的确如此。 黑板上出 现这样两幅图:

生 (质疑) :刚刚咱们发现的规律是:当周长不变时, 长与宽相等, 则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最大。难道发现的规律出错了吗?

师:对啊, 问题出在哪儿了?

生1:这里有一面靠墙了。

生2:我发现, 面积大的这个长方形长是宽的2倍。

学生安静, 陷入沉思, 但没有进一步突破。此时教师将黑板上的图修改如下:

学生豁然开朗:老师, 还是那个规律, 这两个图形周长相等, 当长与宽相等时围成的长方形面积大。被墙从中间分出一半, 也是正方形的一半面积大……

学生的求知热情被点燃了。

师:同学们, 今天咱们研究了周长一定的情况下, 长方形面积的变化规律。如果面积一定, 周长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请大家下课后继续探索。

在这节课上, 学生运用关于长方形周长和面积中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其变式、单位等知识点解决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复习的过程, 就是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系统掌握、全面提高、综合运用的过程。

上面两个案例都是围绕相关内容主线, 从不同角度帮助学生认识所学知识的核心内容。对学生来说, 他们在数学概念、运算方法、问题解决中, 不会一次就认识知识的本质, 需要多次、多角度逐步认识, 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习游泳”。长期下去, 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自然会提高。

如何做好高三英语二轮复习 篇8

关键词:二轮复习;知识运用能力;学习效率

一、定好作战方针方能百战不殆

在第二轮复习中,大量地做英语练习题是非常重要的。在做题的過程中,不但重复了之前复习的知识点,也锻炼了学生的解题技巧和能力。此外,要进一步研究英语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中的高考命题方式、方法、指导思想、考试范围、能力要求、新课改理念以及解题技巧和复习策略等。在高考第二轮复习中找到良好的语言知识感觉和知识运用能力感觉。

二、词汇和语法复习

一轮复习中地毯式的听写对于词汇的识记能力很有效果。对于词汇的复习,第二轮复习阶段我们就需要有针对性地复习重点部分。在平时练习中,把经常出现的常考词作为重点复习对象,对于常用词总结到完形题中重点背诵。利用自己的错题重点复习突击,从而把握高考试题的出题方式和考查规律。

三、阅读训练方法

高考阅读占分比例最大,在复习过程中做限时阅读训练。进行限时阅读训练的目的有两个:(1)克服不良阅读习惯,如朗读、回读等,养成快速扫读的习惯;(2)高考真实环境的模拟。此外,应该经常了解英美文化常识。在学习外语时,如果对相应的文化、历史、生活常识、风土人情等等了解较多,思维方式相近,对阅读部分的理解就相对容易。

四、写作复习方法

做书面表达题目首先要把握审题关。审题应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入手,确定后,就可着手写作,写作时要特别注意动词的时态、语态、主谓一致、非谓语动词、主从句结构等方面,也要注意使用连接词使文章浑然一体,还要注意词数的控制,否则就会扣分。初练时可主要使用常用词和常见句型。有一定基础了,再争取能用新颖词汇和复杂结构。好的范文能给出很好的文章结构和语言,经常背诵经典段落,在高考作文中会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可以知道,学生英语水平提高最快的时期就是考试之前的一段时间。所以,在最后的几个月里能不能抓住这个关键的机会,成功实现从语言知识到应用能力的转化,提高应试能力,将直接决定高考英语的成败,祝愿高三的学子们在最后的冲刺中能够取得进步。

上一篇:脑出血/并发症论文下一篇:产业链升级信贷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