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儿童特殊教育

2024-12-04

残疾儿童特殊教育(共12篇)

残疾儿童特殊教育 篇1

摘要:在我国, 残疾人的教育能否得到有效的改善, 儿童时期是一个重要的阶段, 它直接关系到残疾人今后的生存与发展, 关系到人生价值的实现。要探讨适合我国的残疾儿童教育发展改善办法, 首当其冲是要了解我国残疾儿童教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残疾儿童教育,教育现状,师资水平

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整个教育事业中残疾人教育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儿童时期的教育又是其中一个相对重要的阶段。目前, 我国以各类残疾儿童为主的特殊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并且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 但残疾儿童的教育问题仍未得到全面有效的解决。如何更好、更有效地解决残疾儿童目前的教育问题, 需要从五大现状问题入手, 并且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一、教育资金投入不足, 地区差异明显

教育资金投入不足, 一直是残疾儿童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大问题。2012年中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 , 这是中国自1993年提出达到世界衡量教育水平的基础线后首次实现了这一承诺。然而, 在众多教育类型中, 虽然近年来残疾人教育的投入总量有所提高, 但相关数据表明, 残疾人教育学校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仅占全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0.38%, 而普通小学在该项目上的比例高达33%, 是残疾人教育学校的10倍之多。

据国家统计局《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 在我国的人口中, 大约有57%的人居住在农村; 而在500万残疾儿童中, 80%的残疾儿童都生活在农村。由于我国教育政策长期偏重优先发展城市教育事业, 导致城乡区域差别较大, 农村的教育在办学条件、教学水平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城市。例如, 2002年我国在教育方面投入了大约5800多亿元, 但农村只获得了其中的23%, 这种结果直接导致很多农村的孩子无法得到义务教育的基本保障, 很多适龄的孩子没有机会上学, 辍学率也相当高, 校区软硬件设施的建设也比较差, 无法满足学生的基本需要。另外, 截止2010年, 全国特殊教育学校仅有1705所左右, 而依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 残疾儿童较多的县市都应建立一所特殊教育学校, 按照要求, 我国初步预估特殊教育学校至少应有近万所。但目前, 全国大多数县市没有相应的学校, 甚至很多县没有一个残教班, 这也在无形中导致不少残疾儿童因为无法就近上学, 也没有办法像健全人一样选择受教育的地区、类别等, 最终失去了接受教育的权利。

二、教学方式单一, 学校考评制度严重影响残疾儿童教育的发展

我国现阶段残疾儿童教学方式与普通学校相类似, 大多数都以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为主, 教师授课方式比较单一, 基本都是讲授课。在课堂上大多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 教师只重视传授知识, 不注重发展能力, 按照一个模式培养学生, 忽视了因材施教和课堂外的教育途径,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针对性, 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成长, 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学氛围也比较死板, 缺乏激情, 教师和学生之间缺少情感的交流和碰撞, 教师教得无生气, 学生学得无兴趣。另外, 在中国现行的教育评价办法中, 各级各类的考试成绩作为了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一种评价的标准, 这种以学业成绩高低作为评判学生好坏的标准给残疾儿童的教育发展带来了困难。由于残疾儿童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身体和智力的差异, 一味地以单一的教学方式以及以学业为主的传统教育理念来对待残疾学生的话, 他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 不论是课堂参与还是学业成绩都相对较弱, 部分残疾学生跟不上普通学生的学习进度, 导致他们越来越受到普通学生和家长的歧视与排斥, 教师对待残疾学生的态度也比较消极, 最终使得他们更加自闭, 他们无法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 也没有力量支撑他们继续完成学业, 辍学率也就随之上升。

三、教育普及程度低, 忽视了九年义务教育与学前教育、高中教育之间的衔接

在我国, 目前已有个别地区正在试行十二年义务教育, 它是指将学前教育或者高中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范围之内, 但目前试行的区域主要还是集中在沿海等发达地区, 例如深圳、珠海、浙江、福州、山东等地, 没有大范围普及, 因此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仍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九年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据法律规定, 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 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是提升全民素养的基础。目前, 我国法律规定的可以接受义务教育的残疾儿童类型主要包含: 听力、视力、语言、智力和肢体残疾的儿童。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 学龄残疾儿童中, 只有63.19%的残疾儿童正在普通教育或特殊教育学校接受着义务教育。而在2012年残联公布的全国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的情况通报中显示, 目前我国仍有七万多名残疾儿童未上学, 其中80%是农村户口, 他们大多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没有特教学校 ( 班) 、交通不便或跟不上学习进度等情况选择放弃了义务教育的机会。由此可见, 我国残疾儿童的教育普及程度较低, 实际入学率也比较低。虽然近年来残疾儿童获得的教育机会正在逐年增加, 不少残疾儿童接受了义务教育, 但大多数残疾儿童由于各种原因, 不能接受完整的教育, 辍学率极高, 教育机会看似公平实际却也不公平。

另外, 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中针对0 ~14岁残疾儿童的残疾程度调查显示, 按照残疾程度可以分为4个等级:即极重度残疾 ( 一级) 、重度残疾 ( 二级) 、中度残疾 ( 三级) 、轻度残疾 ( 四级) 。残疾儿童中, 残疾等级为一级的占25. 75%、二级残疾占13. 13%、三级和四级残疾分别占19. 99% 和41. 12% 。从数据分析来看, 多数残疾儿童残疾程度不高, 如果得到适当的教育和康复, 他们完全可以参与到劳动、教育、文化生活等各项社会活动中。因此, 对于大多数残疾儿童来说, 学前教育尤为关键, 它是残疾儿童能否跟上普通孩子的水平以及适应正常学校生活的关键一步。但由于学费等费用相对较高, 很多残疾儿童家庭都忽视了这个最佳的学习机会, 使得学前教育在我国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另外, 对于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的孩子, 因为高中阶段没有相应的优惠政策, 没有能够适应其生活和学习的校园环境, 很多残疾学生最终还是无法继续接受高中阶段的教育。因此, 这在无形中使得残疾儿童最终融入社会的机会点越来越少。

四、特殊教育师资水平低, 大多数学校和教师队伍无法满足特殊教育的基本要求

在我国, 具备专业特殊教育知识与技能的从业人员人数较少。目前, 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的师资数量大约只有4万多人, 其中专任教师数量大概只有3万人, 且每年增长的速度也比较缓慢。这些教师仅承担着不到40万的特殊儿童的教学, 还有将近200万的残疾儿童要么在普通学校以随班就读的方式进行学习, 要么因为其他原因没有接受教育, 如果算上他们对师资的要求, 我国残疾儿童教师队伍的缺口更加庞大。

目前, 全国137所师范院校中只有13.9%的院校开设了特殊教育相关课程, 并且大部分课程设置都为选修课, 因此特殊教育师资水平偏低, 特别是在学历和职称等方面不容乐观, 并且专业成长空间有限, 无法适应特殊教育的基本需求。从国家发布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 我国特殊教育师资的学历中, 有专科和高中及高中以下学历的教师就占绝大部分, 占比63.95% , 本科学历的教师占35. 45% , 而研究生学历的教师仅占0. 6% 。另外, 从职称来看, 具有小学一级以下的初级职称的教师有37.6%, 具有小学高级即中级职称的教师有51.17%, 具有中学高级即高级职称的只有5.17%。从数据中不难看出, 在我国, 具有高等学历和高级职称的教师很少, 大多特殊教师的学历和职称都处于较低的水平。

另外, 在现今大多数普通学校中, 针对残疾儿童的随班就读也未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 普通学校及教师几乎没有接受过相关专业的指导, 他们在知识储备、教育观念、教育能力等方面没有做好接纳残疾学生的准备, 无法为残疾儿童提供符合其身心特点的教育规划, 也无法对其进行特殊的心理辅导, 导致残疾儿童被重视的程度低, “随班就读”的现状也不容乐观。

五、家庭、学校、社区缺乏沟通交流平台

残疾儿童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各方面的参与和合作, 家庭、学校、社区三方面在残疾儿童教育过程中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家庭是人最早接触的教育环境, 作为残疾儿童的家庭, 很多时候都会受到社会的负面影响, 特别是农村的残疾家庭, 家庭条件差, 为了给孩子治病经济压力就很大, 因此不少家长选择放弃送孩子到学校去读书。在平时的生活中, 由于家长在心理上存在着消极的观念, 因此与孩子的交流越来越少, 与社区和学校的沟通更是少之又少, 孩子在学校的事情一般很少过问。作为学校, 由于对残疾儿童的关注程度较低, 许多学校和教师在对待残疾儿童的态度上也比较消极, 在相关管理方式的制定上缺乏有效地针对性, 因此学生在学校的各项情况, 学校都很少与残疾儿童家长进行及时地交流和沟通。社区方面,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没有形成社区教育体系, 社区在残疾儿童教育问题上没有发挥应有的连接作用, 虽然部分社区有开展相关的助残活动, 但规模较小, 影响范围小, 在社会上未能起到显著的宣传作用, 没有帮助残疾儿童家庭建立起坚定的信心。由于家庭、学校、社区缺乏沟通交流的平台, 导致残疾儿童在教育过程中, 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帮助。

总之, 受教育权作为残疾儿童应该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 应该得到社会、学校、家庭的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只有从残疾儿童的教育问题开始抓起, 才能更好地促进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 才能真正实现社会教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为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教兴国和科学发展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汤力.中国教育公平现状及对策[J].科教导刊, 2012, (01) .

[2]2010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2011-03-24.

[3]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N].人民日报, 2007-05-29 (10) .

[4]尹海洁, 庞文.我国特殊教育师资的发展瓶颈与对策[J].中国特殊教育, 2010, (03) :58-62.

残疾儿童特殊教育 篇2

炳坤是一位残疾男孩,他聪明懂事、自尊心较强、性格孤僻

1、在活动时,常常一个人独自在角落里玩耍。我发现后,让小朋友们关心爱护他,不要嫌弃和欺负他,时时处处帮助他。

2、在户外活动时,不慎摔倒了,就大哭个不停。也许孩子自己认为年龄比他小的孩子都能把游戏完成的很好,而自己比他们大却独立不能完成。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

3、搀扶上、下楼及其他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一、及时与家长交流,了解孩子在家的日常生活情况,培养孩子自理能力。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家长反馈回来的情况是:

1、孩子从小得了一种叫小儿软骨症也就是脑瘫的疾病。等长到3岁半时才学会蹒跚走路,孩子自尊心强、性格孤僻、爱哭闹。

2、他小时几乎没有玩伴,只有跟家人渡过平平淡淡的每一天。

自从孩子入园以来对他的培养和教育就落在了我的肩上。在日常生活中,就连最起码的大小便都有老师搀扶及提裤子、擦屁股等。同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并没有因为他是一名残疾儿童而放弃教育他,反而注重了对他进行了能力训练,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平等对待、避免歧视。

对于身残而智不残的他,同样有受教育的权利,较之发育正常的孩子,他更需要知识的滋养。因此,我没有任何理由歧视和嫌弃他,还积极收他入园,给予了他接受正常锻炼的教育机会。

三、挖掘潜力,因材施教。

在教学活动中,我经常分配炳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耐心的帮助他去克服困难。当他取得一点点成绩时,我就及时给予奖励、表扬等,增强他完成任务的信心和韧性。通过认真观察,发现炳坤对绘画很感兴趣,我便抓住他的这一特殊智能给予认真指导,不断的开发他的智力,使他的绘画能力有了超长发展。

四、在一日活动中,培养他走进社会、走进自然、培养感知。

自炳坤入园以来,我从没间断带他进行活动,通过户外的各项活动,把他带进自然,让他快乐地拥抱自然。这样,一方面他的肢体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另一方面,也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理承受能力。

五、教会孩子正确的上下楼的规则,养成好的习惯。

我园是楼房,今学期在二楼上课。于是我为了让他早日适应,每天都抽出一定的时间,帮他锻炼上下楼,刚开始,我在一边扶着他锻炼,现在经过半学期的努力他能双手扶护栏,慢慢自己上下楼,虽然很费劲,但是看到他认真的样子。我们都很感动。

亲身的教育实践,使我真切的体会到,对待残疾儿童,需要老师给予他的是爱心、耐心和恒心。

教育效果:

半学期后的一次家长会上,炳坤的妈妈激动的对我说他们的孩子变了,变得懂事了,懂得了自己长大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学着做了。在家进餐时也能帮妈妈搬凳子、拿筷子了。 看到孩子的点点进步,我们知道老师们对孩子的服出是无尽的,太谢谢老师了!谢谢老师们的精心培养!.

反思:

残疾儿童特殊教育 篇3

关键词: 特殊教育 社会福利 问题与建议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残疾人群体的生活状态越来越受到重视。该群体需要系统化、制度化、高度稳定性的国家福利救助及社会救助。“残疾人社会福利不仅是指国家和社会为残疾公民提供基本的物质帮助,而且理应根据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给予残疾人相应的医疗、教育、劳动就业、文化生活、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权益保障,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1]。

对于残疾儿童而言,接受教育是其社会化的重要平台。“特殊教育指的是针对具有不同类型及不同残疾程度的学龄残疾群体实施的各级各类教育,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该项事业在我国有了长足进步,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水平,我国在特殊教育方面还是存在亟待完善之处。

一、对呼和浩特某特殊教育学校的调查引发的思考

首先,笔者通过对特教学生进行相应考核,即从数学和语文两方面进行测试,数学试题方面是根据正常教育学校所用教材习题考查特教同年级学生,试题类型为计算题和应用题。语文试题则是根据正常教育学校所用教材习题考查特教同年级学生,试题类型为古诗填词和小作文。以国家公认的学业检测合格线为测量指标,探究正常学校及特殊学校在基础教育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性,若有差异性,则探究其原因。并对该学校课程设置进行分析,以此验证对于不同类型的残疾儿童是否进行因材施教。其次,笔者对该校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于现在所受教育的感想。对老师进行访谈,了解老师对特教事业的看法。对学生家长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特殊教育的态度。在进行上述工作之后,笔者发现以下问题。

(一)特教师资水平和课程设置有待提高

笔者经过调查发现,该校老师总体年龄偏高,对年轻老师的吸纳力小,并且没有专业社工师资配置。在访问年龄较大的教师时了解到,很多年轻老师不情愿来这里教学,因为相对于正常教育学校来说,这里压力更大但收入偏低,并认为在这里工作没有前途,所以来到这里工作的年轻老师,很多是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仅通过简单选拔考试即被录取。

在特教课程设置方面,笔者发现该特殊学校设置常规课程之外,还设置残疾康复课程,但这些课程因设备未齐全,并未开设。此外,该校开设职业技术课程,但仅是十字绣一门,较为单一。

(二)特殊教育挥之不去的“标签”

其实,导致残疾人教育水平不高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残疾人本身,而很大程度上在于社会对残疾人的“标签视角”,表现为特殊教育时效与内容严重滞后。笔者调查发现,以聋障碍学生为例,所用的教材为1995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聋人教材,在时效性上严重滞后;在内容上,所授知识普遍低于正常学生教材2—3年,这就人为导致残疾儿童在完成基础教育之后普遍达不到正常高等教育所要求的水平。人为地给残疾儿童贴上在接受知识的能力上就一定比常人低的标签,并以此建构一整套关于残疾人接受知识能力低下的知识体系,无法切实保障残疾人公平受教育的权利。

(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存在脱节

家庭是人进行社会化的重要场所,是连接残疾儿童接受特殊教育的桥梁。但是在该学校,出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情况。该学校实行寄宿制管理模式,家长大多把孩子寄宿于此。据笔者调查学生的回家情况看:来自本市的学生,一个星期回一次家。来自旗县和外地的孩子,只有暑、寒假才可回家。当笔者问及他们想不想家时,他们的回答是想家但是不想回家,原因是不想给家人添麻烦。同样,笔者访问正巧来看望学生的家长。家长表示,她很想让孩子待在身边,可由于工作不得不送到寄宿制学校,相信学校能够给孩子专业的照顾。当笔者问及老师家长与学校的沟通情况时,老师普遍回答家长很少与老师交流,他们大多忙于工作,有的家庭还有健全的兄弟姐妹,交流就会更少。这样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不畅,也就不能给予性格各异残疾儿童合适的教育方案,不利于其成长。

二、社会福利视角对当前特殊教育情况的审视

(一)当前我国社会支持保障体系不健全

我国残疾儿童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尚未健全,这无疑会影响特殊教育的发展。家庭、社区、政府、社会没有形成契合的扶持锁链,由此导致残疾儿童特殊教育事业仅处于一种政府经济扶持的单向投入状态,社会关注度较低,未形成覆盖型的社会支持网络。

(二)特殊教育事业社会福利投资渠道单一

多元化的筹资渠道是社会福利资金充足的重要保障。由于我国残疾人在很大程度上陷入了因残致贫的恶性循环,残疾人的收入水平、生活水平都不高,而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资金的来源仅限于税收和捐助两个渠道,资金来源狭窄,所以会出现部分地区残疾群体难以得到较好的经济扶持与帮助。

(三)特殊教育社会福利水平较低

随着社会对残疾人群体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国家和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体现为针对残疾人的社会福利资金的逐年提升。值得注意的是,特殊教育在其中所占比例并不大,相较于正常教育投资而言,更是微乎其微。从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配置上,教师培训等方面都需要充足资金支持。

三、完善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社会福利方向对策建议

(一)单向消极福利转变成为自助型积极福利

“消极福利是属于生存型、单一的、单向的福利,仅提供外在的物质性福利或现金福利而维持人的一种生存状态”[3]。对于残疾儿童来说,如果仅给予他们基本的物质型保障,而没有给予他们完善的社会化平台,那么该弱势群体会在一定程度上丧失抗击风险的能力,难以走出困境。

特殊教育事业有赖于积极型社会福利的开展,即是一种发展型,社会融合型的福利方向。有效发挥国家、集体、个人的主动性和责任感,使得残疾儿童不仅接受物质性补偿,而是能够让他们接受完善的特殊教育,充分挖掘自己的优势与潜能,从而缩小与普通人群的能力差距,亲自打开“上帝为他们敞开的另一扇明亮之窗”。

(二)加强社会福利的社会化程度,拓宽资金来源

推进残疾人社会福利事业,传统的财政投入筹资渠道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福利需求。即使我国的财政收入逐年增多,但毕竟投入这方面的资金是有限的,因此应挖掘不同的筹资渠道,鼓励社会公益企业,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努力,形成社会成员互帮互助的氛围,减轻政府和家庭的负担。

(三)提高社会福利倾向性,合理配置基础教育的教育资源

因为残疾儿童处于“弱中弱”的地位,所以在对残疾人社会福利政策的制定上,为维护“弱中弱”的残疾儿童群体的利益,尤其是深切关系到残疾儿童成长与发展的特殊教育事业,应加大扶持力度。合理配置基础教育资源使残疾儿童拥有同等受教育的机会,同等质量的教育,同等的学业成功的机会。

特殊教育在我国教育产业方面是一个朝阳新兴事业和学科,我国已经走出了最初几步,当然有些不足需要完善,有些制度亟待健全。只要学校、社会、政府等多方进行不懈努力,吸收国外的优秀的经验,那么我国残疾人的教育事业就会取得更大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玉琼,王玉娥.我国特殊教育管理模式: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3(6).

[2]黄晶晶,刘艳虹.特殊儿童家庭社会支持情况调查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2006.

[3]解佳龙,何山.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理论月刊,2009(9).

[4]周沛.积极福利视角下残疾人社会福利政策[J].残疾人社会福利政策与服务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残论坛事业发展论坛.

[5]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浅析我国残疾儿童教育改善策略 篇4

一、遵循残疾儿童教育的“三大依据”, 保障教育的有效普及

1. 依据残疾类别和接受能力, 选择适合的教育方式和学校

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 我国6 ~14岁学龄儿童中大约有246万残疾儿童, 其中听力残疾儿童11万人, 占4.47%; 视力残疾儿童13万人, 占5.28%;言语残疾儿童17万人, 占6.91%; 肢体残疾儿童48万人, 占19.51%;智力残疾儿童76万人, 占30. 89%; 精神残疾儿童6万人, 占2.45%;多重残疾儿童75万人, 占30.49% ( 各类别占比见图1) 。依据残疾类别的不同, 可以选择适合的学校进行学习, 例如, 对于残疾程度较重的儿童, 可以选择隔离式的特殊教育学校, 如视力、听力、智力重度残疾的儿童, 就可选择盲、聋、弱智学校等特殊教育学校进行学习和康复训练;对于残疾程度中度的儿童, 他们可以选择半隔离式的附设在普通学校的特殊儿童班;对于残疾程度较轻的儿童, 通过学前教育的培养, 完全可以适应普通学校的学习, 生活也能自理, 因此他们可以选择随班跟读的形式进行学习, 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和融入社会活动中。另外, 依据接受能力的不同, 我们也可以制定相应的教育方式, 例如, 接受能力较高的儿童, 我们可以实行普通教育方式, 将这些儿童放到普通学校进行学习, 以便其更加适应普通人的生活, 为将来的教育、就业和独立生活做好充分地准备; 对于接受能力较差的儿童, 应采取特殊教育方式, 必要时可采取个别化的教育模式, 使之能够尽可能地改善现状, 能够更好地接受教育。

2. 依据不同年龄段, 保证教育的获得权

依据残疾儿童不同的年龄段, 我们可以划分成以下三类, 每个年龄段的儿童都应有获得相应教育的权利:

(1) 0 ~6岁儿童应加强学前教育, 它是残疾儿童成长过程中获得康复最关键的时期。这个年龄段的残疾儿童, 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只要稍加教育, 其身心发展存在着很大的质变性, 加之该阶段的残疾儿童多数属于中、轻度残疾, 因此及早的在学前阶段实施有效的补救教学, 可以使其得到改变, 为今后更好地融入普通学校奠定基础。

(2) 6 ~12岁儿童保证其完整接受小学阶段义务教育的权利。虽然目前小学阶段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相比学前阶段和初高中阶段学生比重大, 但由于我国残疾儿童数量较多, 特殊教育起步较晚, 基础相对比较薄弱, 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等种种原因, 导致在偏远地区或欠发达地区, 残疾儿童入学率低, 不少残疾儿童在小学阶段的辍学率也相当高。因此, 保障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并且使其能够顺利完成阶段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作为学校, 要改变以成绩论高低的考评方式, 而应改为素质教育, 学校及教师应把教育重点放在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如何更好地帮助残疾儿童融入环境当中, 更多地关心他们的成长过程, 选择不歧视、不忽视、不放弃的态度, 让残疾儿童能够更多地感受到温暖, 使其能够树立自强、自尊、自信、自立的精神。

(3) 12 ~14岁儿童应保证其完成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初中阶段是残疾儿童少年不可忽视的一个学习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在保障残疾儿童接受完小学6年的义务教育之后, 还应保证其能够继续接受3年的初中义务教育。目前, 我国不少地区在普及义务教育工作时, 首先惠及到的是小学阶段, 忽视了初中阶段的执行力。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 学校及教师应该多以个性化的差别教育方式为主, “因材施教”, 以发掘残疾儿童的特长, 培养相关的兴趣爱好为重点, 为残疾儿童毕业后的发展方向进行系统的规划。

3. 依据个性化差别教育的特点, 实行自主选择教育种类和学校的权利

依据残疾儿童特殊的身体特点, 我们应该按照“尊重多元”“因材施教”的方式来对待。本着因人而异的原则, 兼顾每位儿童的具体状况, 从实际情况出发, 实行个性化的差别教育, 最终达到“学有所长, 一专多能”, 为残疾儿童将来毕业后能适应社会需要开辟道路。目前, 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以及残教班地区分布不均, 不少地区没有相应的教育学校, 残疾儿童无法实现就近入学, 加上部分残疾儿童在得到了自身教育需求之后, 还想获得更多更适合其发展的教育资源, 因此我们应该给予这类学生异地择校的权利。作为学校, 应该无条件地为前来求学的残疾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并且真正落实相应的优惠政策, 提供交通、生活补助等, 以保障残疾学生能够顺利接受教育, 完成学业。

二、政府提高重视程度, 加大教育资金投入

国家和政府要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 针对适龄残疾儿童未入学或者辍学的情况, 应按照“一人一案”的原则, 采取切实措施, 帮助其选择适合的就读形式, 必要时政府可以实施送教上门服务, 使残疾儿童的义务教育得到全面的普及, 并尽可能地保障残疾儿童顺利完成阶段学习。同时, 在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和对残疾学生优惠政策不断推出的情况下, 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儿童, 政府应该根据实际情况, 必要时给予额外的资助, 保障困难家庭的残疾儿童也能接受义务教育。国家要继续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 增加特殊教育的资金投入比例, 缩小城乡之间、东部和西部之间、发达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目前, 发达地区的特殊教育规模已趋于稳定, 因此, 政府应该在维持应有的投入基础上, 提高落后地区的资金投入力度, 促进落后地区教育的发展, 努力实现我国地区教育的“零差距”, 尽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另外, 政府应该在人口较多的县市投入一定的资金, 尽快建立一所有一定规模的特殊教育学校, 以方便残疾儿童就读, 但不可盲目地大规模扩建, 应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进行修建。

三、培养专业师资队伍, 提高特殊教育水平

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而是对孩子终生的教育。在残疾儿童教育事业中, 教师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对于现阶段的特殊教育师资力量来说整体是很薄弱的, 因此需要通过各方面着手, 打造一支专业的特殊教育师资队伍, 提高教育水平。

1. 治标要治本。我国目前拥有少数具有专业特殊教育水平的教师, 究其原因是因为具有特殊教育培训的机构很少。因此, 我国必须依托高等师范类院校, 通过扩大特殊教育专业的招生规模, 调整相关专业的设置, 培养具有专业水平的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另外, 各类院校也可增加特殊教育本、专科函授或自考点, 以满足特殊教育教师在职进修的需求。对于普通师范专业的学生, 也应增加特殊教育必修或选修课程, 保证特殊教育知识能够得到普及, 这样在实际操作中才能更好地将随班就读等政策执行到位, 减少因教师对残疾儿童的认知偏差, 导致教师产生对残疾儿童的歧视或冷漠态度, 影响残疾儿童接受良好的教育。

2. 增加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考试及资格认证。通过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和考试, 可以更好的规范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特别是针对刚入职的教师来说, 通过相应的培训, 能够使其更快地融入工作环境中, 并且能够激励教师加强专业性的提高。另外,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优秀经验, 对特殊教育教师实行资格认证, 这对于提高特殊教育师资水平是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的。

3. 定期组织沟通交流会。由于国外特殊教育的起步比我国早, 且有许多优秀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因此我国可以定期举办特殊教育骨干教师研究生课程班, 通过学习, 选送精英教师到境外交流学习, 将国外的优秀经验学习之后回到国内进行分享与传达。国内各地区也可以搭建交流和提高的平台, 定期组织一些沟通交流会, 将各地市的问题进行研讨, 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相关机构组织普通学校的教师与特殊学校的教师进行专业上的交流。

4. 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待遇。由于特殊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要求比较高且相对复杂的一种教育形式, 因此对于特殊教育教师来说, 应该给予相应的特殊待遇, 在职称评定上要对特殊教育教师给予倾斜。只有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待遇, 才能减少人员的流失, 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特殊教育教师队伍中。

四、建立家庭、学校、社区的互动合作机制, 形成“三位一体”合作机制

残疾儿童的家长应该与学校保持良好的沟通, 要积极地参与孩子的校园活动, 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进步, 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同时也要及时向学校反映孩子的发展、变化及存在的问题, 与学校保持密切的沟通交流。对于学校而言, 要营造良好的家校合作氛围, 主动与家长进行联系, 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 与家长一起制定出一套适合孩子发展的教育计划。另外, 学校可以组织在校的残疾学生家长成立专门的家长委员会, 使家长能够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的制定, 并让家长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进行监督。社区方面, 要建立社区教育平台以及社区、家长、学校的沟通平台, 成立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 帮助残疾儿童家庭更好地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社区还应加强家庭教育科学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使更多的残疾家庭改变消极观念, 积极向上地面对生活。

总之, 受教育权作为残疾儿童应该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 应该得到社会、学校、家庭的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只有从残疾儿童的教育问题开始抓起, 才能更好地促进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 才能真正实现社会教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为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教兴国和科学发展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在整个国民教育中, 残疾人教育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而儿童时期的教育又是其中一个相对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教育质量直接影响着残疾人今后的生活质量与发展态势, 关系着整个社会和谐目标的实现。面对目前残疾儿童教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残疾儿童教育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残疾儿童教育,教育改善,策略

参考文献

[1]2010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1-03-24.

残疾儿童特殊教育 篇5

学科: 语文

教学目标:

1、学会b、p两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声母与单韵母拼成音节的方法,学会带调拼读音节。

教学重点:学会两个声母和学会带调拼读音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声母b、p 学习声母b。(1)读爸爸,引出声母b。(2)教师范读b。(3)学生跟教师读。(4)教字形。板书b。让学生想想b的形状像什么。

学习声母p。(1)读婆,引出声母p。(2)教师范读p。(3)学生跟教师读。(4)教字形。板书p。让学生想想p的形状像什么。

(三)学习与单韵母相拼

1、看图:小姑娘在干什么?教学拼音方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2、观察书上四幅图,分别画着什么?

3练习拼读音节。

四、巩固练习组织学生做声母和带调韵母找朋友的拼读游戏。

教师评价: 学生经学习,已能读、写出b p两个声母。剑门关镇残疾儿童教育送教上门教案(2)

学科:语文

教学目标:

1、学会m、f两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声母与单韵母拼成音节的方法,学会带调拼读音节。

教学重点: 学会声母及与单韵母相拼成音节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a的四声。

2、听音拿卡片,分辨b P的读音。

二、学习新知

1、学习m(1)看图,这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2)联系生活实际,用“摸”练习说话。(3)老师范读,学生观察模仿发音,练习读。

2、学习f(1)看图导出字音:图上画了什么?能用“佛?组词吗?(2)老师示范,学生模仿练习读。

3、识记声母m f,指导书写。(1)怎么记住m和f的字形?(2)动脑筋,想办法,编顺口溜识记字形。(观察在田字格的位置,老师范写,学生书空,练习书写。

4、声母和韵母拼读练习

三、巩固练习: 做摘果子游戏,搞一个果子读一个音节,用这个音节组个词或说一句话。

教师评价: 经学习,学生已能熟练读、写出d t两个声母。2

剑门关镇残疾儿童教育送教上门教案(3)学科:语文

教学目标:

1、学会声母与单韵母拼成音节的方法,学会拼读音节。

2、认识3个字,正确读词。拼读音节,认识3个词。

教学重点: 声母和单韵母的拼读练习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激趣。

2、自由读一读音节,并读出四个声调,先其中的一个音节组一个词或说一句话。

3、随意抽读音节。

二、1.看图读拼音认字 仔细看图,读读图上的音节,图上画着谁,在做什么?

2、认读词语:爸爸、妈妈、我

3、指导轻声的读法。

4、用上这三个词和“爱”练习说话。

三、巩固练习:

1、读全文

2、认读生字,看图练习说话。教师评价: 能熟练读出b p m f的四声,能认读词语:爸爸、妈妈、我

剑门关镇残疾儿童教育送教上门教案(4)

学科:语文

教学目标:学会d t两个声母,能读准音,记清形。教学重点:学会d t两个声母,能读准音,记清形。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卡片认读声母:b p m f,复习带调音节bápábàmāmùbùmǒ等。

(二)教学声母d。

1、看投影说话引出d:图上画了什么?它会发出什么声音?说话:鼓棒敲鼓,咚咚咚。

2、教学d的发音,记清形。(1)听:教师示范发音,舌尖顶住上颚,堵住气流,然后舌尖突然离开,让气流冲出来。(2)看:教师范读时的口形,发音部位。(3)读。(4)记:马蹄声响d dd 像个反6 d dd 左下半圆d dd

3、教学d的书写。

(三)教学声母t。用同样的的学习声母t

(四)巩固复习。

1、卡片读d t。

2、对比读:b---p---d f---t(念顺口溜,做动作强化记忆。)

教师评价: 经学习,学生已能熟练读、写出d t两个声母

剑门关镇残疾儿童教育送教上门教案(5)

学科:语文

教学目标:

1、学习d t与单韵母的拼音。

2、能够看图说一句完整的话。

教学重点:学会d t与单韵母的拼音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卡片认读声母:b p m f d t。

2、认读生字和词语:爸、妈、我、爸爸、妈妈

(二)教学声母d t。

1、教学d的书写。

2、教学d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1)板书d,声母是→d。板书ì,韵母是→ì。声音不中断,紧接着带出ì,直呼→dì。板书:dì。(2)读di的四声,组词读。

3、板书t 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声母t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三)做课中操。

(四)巩固复习。

1、卡片读d t。

2、对比读:b---p---d f---t(念顺口溜,做动作强化记忆。)

3、看实物猜字母。拿一把小花伞,伞柄朝上,(f),伞柄朝下,(t),学生读字母。

给残疾儿童的一封信 篇6

你们好!当你们轻轻的拆开这封信的时候,我的心早已随行飞到了你们的身边。我写信给你们的时候,仿佛就像看到了你们那一张张可爱的脸。

朋友,现在你们在做什么呢?让我猜猜,也许,你们正在看书,或者在玩游戏;也许,你们在写作业,或者在看电视。不过,无论你们做什么,也不要自卑地哭泣。或许,当你们刚得知自己残废的时候,你们的心情伤到了极点,可你们有没有想过,站在你们身边的父母,更是伤心,更是难过呢?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你放下那自卑的包袱时,你的父母又是如何的开心呢?所以,请记住我说的话,残疾不是你的缺点,不要用自卑的眼神去看它,试着用自信的眼光去看它。当你做到这一点时,你会发现,自己虽然残废了,但仍是那么的可爱!

朋友。你们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吗?从前,有两个很有才华的人,一个爱听音乐,一个喜爱美术。就在他们刚要踏上成功的道路时,灾难降临了。喜爱音乐的人在灾难中变成了哑巴,喜爱美术的人在灾难中变成了瞎子,就在他们绝望到想要自杀时,一位智者来到了他们的身边。智者对他们说:“两位年轻人,不要难过了,你们有没有想过。互相调换一下你们的兴趣呢?爱音乐的小伙子,你虽然变成了哑巴,但你的眼睛还在呀,你可以学习画画;爱美术的小伙子,你虽然变成了瞎子,但你还会说话呀!你可以学习唱歌,不是吗?你们要明白,当上帝关闭一所敞开的门时,他总会留下一扇门。”两位年轻人听了智者的话,一下子恍然大悟,终于在十九年后,成了有名的音乐家和美术家。

朋友,当你听了这故事,是不是有所感悟呢?

朋友,我真心的祝愿你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尽情发挥,因为上帝不会将你的大门全部紧锁住。贝多芬的耳朵聋了,他还能弹出美妙的琴声;霍金的身体瘫痪了,但他仍能用几根手指和大脑创造出爆炸理论。

亲爱的朋友们,仍掉自卑的包袱去享受蓝天白云吧!听,我们正在呼唤着你,等待着你!我期待着你们的回信!

你们的好朋友:小青

甘肃省山丹县陈户中心校六(1)班

2012年9月14日

残疾儿童特殊教育 篇7

关键词:残疾儿童,学前教育,述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 (2008年3月) 中指出“发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1];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等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和《2010~20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均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2,3]。可见我国政府对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本文从残疾儿童的定义及数量、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意义、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现状与分析以及对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积极探索等四方面展示我国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开展状况。

一、残疾儿童的定义及数量

1. 残疾儿童的定义

联合国1982年12月通过的《关于残疾人世界行动纲领》第六条, 对残疾做了如下定义:“残疾 (Disabilities) 是指由于缺陷而缺乏作为正常人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正常活动的能力[4]。《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把残疾人定义为“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 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 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5], 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残疾儿童一般指18周岁以下的残疾人, 本文重点关注0~6岁的残疾儿童。

2. 我国残疾儿童的数量

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 我国目前0~14岁残疾儿童共387万人, 占残疾人口总比例的4.66%, 其中6~14岁学龄残疾儿童为246万人, 则0~6岁学前残疾儿童为141万人, 占残疾人口总数的1.7%[6]。第二次调查对0~6岁残疾儿童各残疾类型的分类数据并无详细报道。2001年, 卫生部、公安部、中国残联、国家统计局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下, 在我国天津市、吉林省、河南省、江苏省、贵州省、甘肃省等六省市的12个市县进行了0~6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 结果显示:我国约有0~6岁残疾儿童139.5万, 与第二次调查数据相仿, 其中听力残疾15.8万、视力残疾10.9万、智力残疾95.4万、肢体残疾43.4万、精神残疾10.4万;且每年新增0~6岁残疾儿童约19.9万[7]。

二、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意义

我国0~6岁残疾儿童约有141万人, 且每年新增约20万人, 积极开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

1. 可促进残疾儿童自身的最大发展

残疾儿童学前教育首先可以促进残疾儿童自身最大程度的发展[8]。当代脑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研究结果表明, 0~6岁是个体神经系统结构、动作、知觉、语言、性格等发展的关键时期, 这一时期个体神经系统的可塑性较大、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 如果在这一期间内对残疾的个体及时施以恰当的康复与教育, 可以使残疾儿童缺陷得到最大程度补偿、有利于其潜力最大程度的发挥、促进其身心的最大限度发展。实践已经不断证明, 如, 越早对聋儿进行言语矫治, 其言语清晰度就越高, 最终能够进入正常小学的几率较大, 甚至学业成绩优异。因此, 抓住特殊儿童关键期的学前教育容易获得事半功倍的康复教育效果, 并且可以极大地提升特殊教育质量。

2. 可促进教育公平, 使其适应社会

其次, 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可以促进教育公平, 体现社会公正[9]。残疾儿童也是儿童, 他们应该像正常儿童一样平等地具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并因其存在的特殊性, 理应获得更多的关注和关心。所以积极开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 使残疾儿童像正常儿童一样, 获得尽可能均等的教育机会, 维护了其合法权益, 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同时通过给予残疾儿童合适的学前教育, 促进其缺陷补偿, 潜能开发, 为其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参与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促进其日后在改革发展中实现重要作用。

三、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现状与分析

1. 我国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总体情况

中国残联与卫生部、公安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组织了中国0~6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 结果显示:我国3~6岁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率仅为43.92%[7];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学龄残疾儿童中, 63.19%正在普通教育或特殊教育学校接受义务教育[6];而我国正常儿童幼儿园入园率70.55%[10]。可见, 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入学率最低, 与学龄残疾儿童入学率相差19.27%, 与正常学前儿童入学率相差26.62%, 56.08%的残疾儿童无法接受学前教育。

2. 普通幼儿园中的残疾儿童学前教育

我国0~6岁的智力残疾儿童约95.4万, 肢体残疾43.4万, 目前大多智力残疾、肢体残疾及其他残疾类型程度较轻的幼儿原则上可以进入普通幼儿园随班就读或者进入普通幼儿园设立的特殊班。但实际上, 目前普通幼儿园接收的残疾学前儿童数目相当有限, 在江苏省的一项调查中, 接受调查的338所幼儿园中一共只有250名特殊学前儿童, 此比例远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 随班就读常会演变成随班混读[11]。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1) 普通幼儿园和正常儿童家长对特殊教育的认识水平较低, 认为残疾儿童难以照料, 有很多麻烦, 会影响正常儿童的学习生活; (2) 普通幼儿园的师资力量不能得到保证, 缺乏特殊教育和康复知识的相关培训; (3) 普通班级班额较大, 教师容易顾此失彼; (4) 普通幼儿园的支持系统不完善, 不能为随班就读的儿童提供系统的、持续的支持与援助;如:在浙江省的一项调查中, 只有18%的受访教师认为所在幼儿园对特殊幼儿采取了某种措施[12]。

3. 特殊教育学校、康复机构的残疾儿童学前教育

残疾程度较重的儿童, 一般进入特殊学校设立的学前班或各种康复教育机构。听障儿童学前教育起步较早、发展相对好于其他类型的残疾儿童, 目前我国仅各级聋儿康复机构1682个, 已经对26.4万听障儿童进行了言语语言训练;同时不少特殊教育学校也都设立了聋儿学前班, 辐射所在地区的听障儿童。虽然听障儿童的学前教育已经卓有成效, 但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如康复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 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康复训练水平参差不齐, 训练方法有待于进一步科学规范等。

近年来, 随着对自闭症的深入认识和热切关注, 国内民办自闭症康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地成立, 据统计, 国内民办孤独症/自闭症康复机构大于170余家, 数量上大幅提升, 改变了以前自闭症儿童家长无处寻求帮助的现状。但相比于民办机构的迅速发展, 公立自闭症机构资源相当稀缺, 如在上海, 专业接受自闭症儿童的公立机构只有2~3所, 自闭症儿童家长只能更多向价格昂贵的民办机构求助。即使加上所有民办和公立的自闭症机构, 其数目相对于我国10.4万的精神残疾儿童还远远不够。自闭症民办机构迅速发展的同时衍生出很多问题:由于我国对自闭症机构的设置没有确切的准入门槛, 一些人受庞大的社会需求和利益驱使, 只要有资金、场地、人员, 就能入行, 造成自闭症机构良莠不齐的问题特别严重;民办自闭症机构缺乏外界资金资助, 只能通过家长的费用维持运转, 往往收费高昂, 而且多数机构的硬件设施不佳, 工作人员的流动性较大;对于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 主要是借鉴国外的一些方法, 但这些方法只能提供一些训练的原则和流程, 仍需要老师“摸石头过河”般一步步摸索, 在实践中总结。

与听障儿童和自闭症儿童的学前教育相比, 视力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非常不容乐观。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国内长期开办的盲童学前教育机构约9所左右, 北京、上海、广州、山东、南京、杭州、昆明各1所, 成都2所, 大多还是盲校设立的学前班, 这个数目意味着很多省市盲童的早期教育基本为空白, 但我国0~6岁的视力残疾儿童约有10.9万名, 即使按照每个机构每年招收30人计算, 我国每年只有不足300人的盲童能够得到学前教育的机会, 太多的盲童错过了早期教育的宝贵时光, 错过了缺陷补偿的最佳时期。可是即使在此种情况下, 一些地区的聋校学前班却常常面临着不能凑齐6个学生开班的窘迫现状。究其原因, 很多家长一旦发现儿童存在视力障碍后, 不会像听障儿童、自闭症儿童的家长希望通过早期康复训练, 促进其日后融入主流社会, 视障儿童的家长往往选择直接放弃, 将儿童禁锢在家中。

4. 我国残疾儿童学前教育问题总结

通过上述的现状描述与分析, 我国残疾儿童学前教育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 对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认识欠缺, 普通幼儿园、正常儿童的家长、甚至是残疾儿童的家长对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认识水平较低; (2) 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办学规模有限, 能够进入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数目较少, 各类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 (3) 公立机构资源稀缺, 受益面窄, 民办机构良莠不齐, 价格高昂, 运转辛苦; (4) 师资培训存在空挡, 普通幼儿园教师和特殊教育老师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 (5) 康复教育方法缺乏或仍需进一步规范、完善; (6) 专业支持缺乏, 普通幼儿园无法从人力、物力两方面获得系统、专业的支持, 不能为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提供持续的支持与援助。特殊学校、康复机构亦无法通过专业支持解决其在残疾儿童学前教育中遇到的问题。

四、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积极探索

纵观我国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 可以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对策: (1) 大力宣传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重大意义, 转变错误观念, 保障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权利; (2) 多途径增加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办学规模, 促进随班就读、各类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稳步发展; (3) 扩大公立机构的受益面, 规定民办机构的准入门槛, 对其予以一定的资金扶持; (4) 加强对普通幼儿园教师及特殊教师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5) 进一步规范、完善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方式、方法, 探索适合不同类型残疾儿童身心特点的康复与教育; (6) 通过设立资源中心等, 为普通幼儿园、特殊学校、康复机构提供专业支持。目前, 一些地区、机构在上述对策的指导下, 对我国残疾儿童学前教育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索, 并已取得初步成效。

1. 普通幼儿园中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积极探索

在学前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方面, 上海、北京走在了全国前列。以北京为例, 从四个方面入手推进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 (1) 设立示范基地园, 截至2010年, 北京市教委授予全市37所幼儿园为“学前儿童特殊教育示范教育基地”园, 这样确保了全市每个区县都有特殊学前儿童随班就读示范基地园。目前, 这些示范基地已经发展成为北京市特殊学前教育随班就读教育训练基地、特教师资培训基地、特殊儿童教育研究基地, 同时为区域内特殊儿童家庭开展教育咨询服务。 (2) 建立特殊幼儿资源教室, 北京市政府、市教委拨付专款为37所示范基地园建立特殊幼儿资源教室, 为随班就读的特殊幼儿提供一个康复训练、行为矫正的场所。 (3) 基地园长牵头探索实践, 各基地园建立以园长为首的工作研究小组, 就“建立健全随班就读工作运行机制”、“提升特教专业能力”、“探索科学、适宜的随班就读形式和方法”、“做好特殊幼儿家长的引导与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特殊幼儿随班就读的教育实践研究。 (4) 在普通幼教机构中开展国家课题试点研究, 示范基地园和课题试点园两手抓, 成为牵动、发展北京市幼教领域特殊教育的主导力量。

上海、北京等推广学前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种种措施, 非常值得其他地区学习和借鉴。使残疾儿童的随班就读不仅仅只是停留在文字层面, 而是通过实际行动, 通过加大地方政府财政投入, 接受更多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 加强普通幼儿园的师资力量, 加大普通幼儿园为残疾学前儿童提供系统持续的支持与援助, 确保其随班就读的质量, 真正落实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权利。

2. 特殊教育学校、康复机构中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研究的积极探索

在为各类残疾儿童专门开设的学前班中,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听障儿童的学前教育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人工耳蜗术后汉语言康复教育的机理和方法研究》课题通过对国外大量有关文献进行分析, 以及对国内聋儿康复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实践的基础上, 课题首席专家黄昭鸣教授提出了以HSL理论为基础的1+X+Y聋儿康复教育的操作模式[13]。该模式指出, 听障儿童在康复教育时存在听觉障碍、言语障碍、语言障碍, 为了解决这三大阻力, 在进行聋儿康复教育时, 必须遵循HSL的理论基础, H代表听觉康复、S代表言语矫治、L代表语言教育。在HSL理论的指导下, “1+X+Y”是被实践证明的可行、有效的操作模式。1表示集体康复教育, X表示个别化康复, Y表示家庭康复。该模式的理论基础较好地处理了听障儿童与正常儿童共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首先针对听障儿童特殊性的一面, 坚持“缺陷”补偿的康复教育原则, 最大限度地快速解决聋儿在听觉、言语、语言发展方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 针对听障儿童与正常儿童共性的方面, 促其全面发展。“1+X+Y”的操作模式, 较好地处理了听障儿童之间的特性与共性关系, 通过个别化康复“x”, 可为每一个听障儿童定制属于自身的康复教育计划, 促进其在原有基础上发展进步;通过集体康复教育“1”, 可促进其社会性交往、同伴交流及其他能力的发展等;注重联合家庭康复“Y”, 促进聋儿的最大程度发展。

该模式为其他残疾类型的学前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模板, 如何处理好各类残疾儿童与正常儿童的共性和特性问题?不同残疾儿童的特性又是什么, 需要何种“缺陷”补偿训练?如何根据某种残疾儿童的实际需要开展个别化康复、集体康复教育, 并有效地联合家长, 促进学前残疾儿童缺陷补偿, 潜能开发?以HSL理论为基础的1+X+Y聋儿康复教育操作模式能够为其他残疾的学前教育提供很大的启发。

残疾儿童特殊教育 篇8

一、我市智力残疾儿童入学现状

(一) 入学率水平较低下

智力残疾儿童入学率为72%和巩固率为60%, 远低于两纲的基本要求, 特殊教育发展不平衡, 我市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低于健全儿童的入学率。

(二) 区域差距比较大

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特殊教育发展较好, 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特殊教育发展相对缓慢。我市近郊六区三残儿童入学率为100%, 14个区县市达到90%以上, 9个区县达80%以上, 5个区县达70%以上, 1个县达到60%以上, 2个区县达到50%以上, 1个县达到40%以上, 还有个别区县特殊教育还未起步。

这组数据充分表明, 智力残疾儿童平等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他们入学、巩固问题已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残疾人教育事业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社会、家庭强烈关注的焦点问题, 残疾儿童迫切要求的问题, 同时也是政府亟需解决的热点问题。

(三) 辍学失学现象还相当普遍

调查中发现智残儿童在应入学残疾儿童中的比例在25%~42%之间, 除少数人随班就读外, 相当比例的人未入学或辍学, 这种现象在区县农村较为突出。

二、智力残疾儿童入学现状原因分析

农村智力残疾儿童残疾种类多, 残疾的等级复杂, 具体的身体差异不同, 入学难、巩固难问题的具体情况也呈现多种多样。较为突出的几类情况:

一是部分中重度智力残疾儿童, 行动不便, 生活基本无法自理, 必须专人护理, 增加入学难度;

二是家庭经济原因无法使其入学 (调研中石柱农村人均年纯收入在3000元左右) , 经济条件较差, 入学难、巩固难;

三是提供智力残疾儿童教育的学校办学条件并不能充分满足智力残疾儿童入学的需要, 造成入学难、巩固难;

四是山区交通不便, 村小撤并, 轻度智力残疾随班就读儿童往返时间太长, 安全隐患太大, 家长接送不便, 造成入学难;

五是山区农村对智力残疾儿童的认识有距离, 不愿亲近他们, 缺少关心和爱护, 甚至在生活、学习中故意排斥他们, 造成智力残疾儿童家长心酸、儿童心理自卑, 使他们不想上学, 不愿上学, 害怕上学.

六是缺乏有效政策支持力度。国家各种扶残助学项目虽得到大力的很好的实施与落实, 但是, 智力残疾儿童在享受政策的时候较其他类别的残疾儿童没有得到实惠, 智力残疾儿童的有限政策资源被忽视。

表现在:缺少对《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条例》、《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和《重庆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等法律法规的宣传, 本次调研中了解部分地方只听两纲其名, 未见其文;部分家长法制意识淡漠, 仍是智力残疾儿童上不上学一个样, 反正都是混日子, 长岁数, 可送可不送的心态和想法在农村局部地方存在;由于山区交通不便, 智力残疾儿童入学每天必须接送, 一次往返要走20-30公里, 造成部分家长送子女上学负担, 随意让孩子旷课和辍学, 导致智力残疾儿童的入学、巩固成为难题。其次缺少对农村山区智力残疾儿童的投入保障机制和有效渠道, 其经费和项目基本上靠义务教育投入在随班就读的普通学校, 而往往由于其智力残疾儿童在学校班级的作用和能力不能得到发挥, 甚至对班级造成负担, 因此除非针对智力残疾儿童的助学项目对智力残疾儿童发放外, 其他奖学、助学性质的项目基本上与他们无缘;缺少对残疾儿童享受农村或者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明确政策依据, 致使残疾儿童享受相应待遇必须受到家庭收入、名额总量的政策限制。

七是缺少有效的医疗救助通道。残疾儿童的医疗救助,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有所体现, 比如视力残疾儿童的白内障手术, 肢体残疾儿童的假肢安装, 语言残疾儿童的助听器配带, 然而智力残疾儿童的医疗救助体系还尚未起步, 没有形成系统的救助体系。

表现在:缺乏智力筛查体系和机制, 没有科学鉴定评价智力的机构、设备和人员, 智力评价采用“望”“闻”“问”的方式, 有一名智力残疾儿童一直被鉴定为肢体残疾;缺少对智力残疾儿童伴有癫痫等疾病的儿童先治疗后教育的救助模式和体系, 以及缺少相应的经费来源渠道和保障机制, 往往就是采取随班就读, 随病任发的局面出现;缺乏对智力残疾儿童因智力引发的肢体协调, 手脚灵敏、行为失调等的心理干预和康复训练。

八是缺乏有效的教育管理平台。目前全市对智力残疾儿童的教育管理采用最多的方式是随班就读, 随班就读系我国教育界专用名词, 指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中吸收残疾儿童与健全儿童一起接受教育的形式, 目前对随班就读教师编制、培训、待遇等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 对其质量的管理、考核、评价尚未行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表现在:缺乏对校舍场地的无障碍化, 或者添置辅助设施, 帮助智力残疾儿童行走, 减少参加教学活动的困难;没有对随班就读学校的编制、人事、经费给予适当倾斜, 缺乏针对随班就读的教材设计, 教师的教学计划只能因循正常儿童的进度适当放慢节奏, 放松要求, 降低难度;缺少一套有效的招生标准、模式、系统, 智力残疾儿童什么年龄入学, 到那里入学, 怎样入学应该具有一定标准。

九是缺失有效的社会资助环境。残疾儿童由于先天的生理缺陷, 智力残疾儿童由于其反应迟钝、思维呆板、行动缓慢, 被冠之“傻子”“呆子”等刺激性很强的字眼, 人为的被贴上标签, 在人群中, 社会上无形有一种自卑感, 缺少应有的认同感和关爱。

表现在:对智力残疾儿童的成果宣传不够重视, 事迹不够典型, 从而社会各界对这一群体存在的价值缺乏足够认识, 缺乏足够认同, 缺少足够了解, 甚至认为是家庭、社会的负担;家庭对残疾儿童的生活、心灵、学习、发展等的了解、帮助、关心不够、不足、不深。无法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环境.

三、加强智力残疾儿童教育的思考与对策

(一) 加强宣传, 扩大社会影响, 引起社会关心、关注和关爱

首先, 加强对两纲的意义、目标、作用的宣传, 扩大社会影响, 以及市政府组织检查组对重点目标指标的检查, 督促区县落实情况。其次, 大力开展对智力残疾儿童的事迹收集, 典型成长故事的传播;还有采用各种方式宣传、动员智力残疾儿童入学, 讲学生入学后的未来, 讲入学标准、入学方式, 入学渠道, 入学补助等政策, 使家长懂政策, 明事理, 清未来。

(二) 落实经费保障, 开展医疗评价救助体系、健全社会福利保障机制、建设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

贯彻中发[2008]7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以及渝委发[2008]27号精神《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文件, 加大投入, 落实经费渠道, 保障经费来源。

1、率先开展智力残疾儿童医疗评价、救助体系。

智力残疾儿童医疗评价体系是智力残疾儿童各项工作开展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科学客观的鉴别、判断、评定智力残疾儿童的残疾程度, 以及检测是否伴随有多动、行走困难、癫痫等并发症, 才能有针对性对智力残疾儿童实施救治、康复或者入学。

智力残疾儿童救助体系是根据智力评价团队得出的科学客观数据、结果, 制定相应的适合智力残疾儿童需求的救助模式和方案。救助体系主要是针对中重度智力残疾儿童, 并伴随有多动、行走困难、癫痫等并发症, 生活基本无法能够自理, 需要进行医疗救助、生活护理等方面的帮助。

2、健全社会福利保障机制。

残疾儿童家庭一般都是贫困家庭, 智力残疾儿童家庭更要承担护理责任, 家庭的收入和负担更重, 出台低保政策按照智力儿童残疾水平和评定等级, 给予指标倾斜, 金额倾斜, 或者设立残疾人福利生活补助基金。

3、建立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

我市的智力残疾儿童入学主要采取的方式就是随班就读, 其就近入学, 节约开支, 方便儿童, 为儿童融入主流社会提供了一种快速的便捷通道, 然而其不便管理、管理复杂、师资水平要求高等客观问题也暴露无遗。建设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 首先, 给予随班就读学校人事、编制、财政的倾斜, 给予吸纳智力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班级在师资配备、教师待遇、职称评定、奖励表彰等方面给予倾斜照顾;特教学校各类功能教室和设备要资源共享, 成为对周边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学生进行教育和训练的资源中心。特教学校安排巡回指导教师, 配合做好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业务指导工作。

(三) 加强领导, 保证政策落实, 得到政策倾斜

智力残疾儿童的入学难、巩固难问题成为一个难题, 成为每个儿童平等享受教育权利的阻滞, 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保证政策的落实, 政策的兑现, 早日实现国家对智力残疾儿童的生存、保护、发展目标, 应定期召开会议, 研究问题, 发现情况, 提供决策, 制定政策, 检查落实执行情况。

残疾儿童特殊教育 篇9

1. 采取措施, 使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全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严格按照《残疾人教育条例》和国家、省、州的有关规定, 强化特殊教育的常规管理, 建立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目标责任制, 开展了对残疾儿童少年, 特别是农牧村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督导评估工作, 保障了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

2. 多方筹资, 大力资助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

全州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 广泛动员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2008年, 为233名残疾儿童争取到“国家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 每人每年资助150元~600元, 共资助3年, 投入资助金达13.23万元。对在外地特教学校、州内外大中专院校上学的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子女从州级保障金中予以资助, 三年共资助残疾学生91名, 投入经费17.47万元。认真贯彻甘南州《关于切实加强残疾人教育工作的通知》精神, 切实落实残疾儿童少年减免费用、“两免一补”优惠政策和有关救助政策。

3. 积极争取, 筹建特殊教育学校。

2008年省上将甘南州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纳入到新增国债项目中, 安排了380万元建设费用, 其中土建资金300万元, 设备购置费80万元。经过协调和争取, 2009年9月甘南州和合作市政府专门为特殊教育学校征地18亩, 解决了建校用地。

4. 因地制宜, 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

全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根据残疾学生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 对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教学认真进行研究, 加大教研力度, 注重实效, 在强化教学的同时, 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体育和美育工作, 促进残疾儿童少年全面发展。

二、特殊教育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 特殊教育学校处于空白状态。

目前全州还没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 也没有特殊教育的专职教师, 更谈不上特殊教育需要的其他教学设施。

2. 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低。

全州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远远低于正常儿童少年入学率。个别家长为了不使自己的孩子成为文盲, 花很大的代价将孩子送到外地特教学校学习。

3. 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得不到保障。

目前, 全州残疾儿童少年教育采取随班就读的方式, 接受的是普通教育。只有一部分肢体残疾、低视力残疾、轻度听力残疾和轻度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以随班就读的方式接受义务教育, 而视力残疾人中的失明者, 听力残疾人中的失聪者, 重度智力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力得不到保障。

4. 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针对性不强、质量不高。

由于无特殊教育的教学设施和专职教师, 无法满足残疾儿童少年的特殊需求, 致使教育教学质量低。因而只能保证残疾适龄儿童少年“进得来”, 不能保证“学得好”和“留得住”的根本性问题。

5. 各级财政的特殊教育经费几乎为零。

全州各市县均未将特殊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无特殊教育专款, 多年来, 全州特殊教育经费几乎为零, 特殊教育得不到发展。

6. 特殊教育滞后导致就业压力大。

全州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情况不乐观, 致使残疾人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差、就业难度大的问题十分突出。

三、促进特殊教育工作的对策

1. 全力提高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和巩固率。

2010年, 全州城镇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达到80%以上, 农牧村达到70%以上。把残疾人教育纳入教育规划, 积极争取扶持政策, 千方百计增加资金投入。

2. 加快进度, 按计划实施特殊教育学校修建工作。

今年完成甘南州特殊教育学校基础工程, 力争明年秋季开学前投入使用。特殊教育学校建成后, 全州不适宜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将得到有力保障。

3. 进一步加大教研力度, 不断提高特殊教育的教学质量。

认真分析近年来随班就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指导, 总结推广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经验, 大力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 推动随班就读工作快速发展。

4. 协调配合, 大力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

进一步加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残联等部门的协调配合, 及时发现和研究特殊教育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大力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

5. 进一步搞好资助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工作。

继续落实针对残疾儿童少年的各项优惠政策, 并扩大受益面。并争取在两三年内使全州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儿童少年全部免费接受义务教育, 提高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 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推动全州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快速持续发展。

残疾儿童特殊教育 篇10

关键词:残疾儿童,教育,政府,社会,家庭,对策

一、残疾儿童受教育现状分析

1、残疾儿童特教系统的形成

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的显示, 中国大陆6~14周岁的学龄残疾儿童约有246万人, 占残疾人总人口数的2.96%。其中有视力障碍的残疾儿童约13万人, 有听力障碍的残疾儿童约11万人, 有言语残障碍的残疾的儿童约17万人, 肢体残疾的儿童约48万人, 智力残疾的儿童约76万人, 精神残疾的儿童约6万人, 多重残疾的儿童约75万人。在学龄残疾儿童中, 在普通教育或特殊教育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有63.19%, 各类别残疾儿童的对应比例为:视力残疾的儿童79.07%, 听力的残疾儿童85.05%, 言语残疾的儿童76.92%, 肢体残疾的儿童80.36%, 智力残疾的儿童64.86%, 精神残疾的儿童69.42%, 多重残疾的儿童40.99%。就残疾儿童的基础教育而言, 经过长期的摸索与实践, 已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特殊教育体系。当前, 我国“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龙头、以特殊班为骨干、以大量的随班就读”为主体的特殊教育体系已得到基本完善;而特殊教育学校是最主要的教育形式。特殊教育学校的在校学生中既有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 也有肢体残疾、言语残疾以及精神残疾等儿童, 还有各种各样的资优残疾儿童。这无疑有利于形成中国特色的以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统一残疾人研究2012年第2期编教科书为主体的教科书系统以及盲校、聋校和培智学校各有适合自己特色的教科书系统。

2、残疾儿童入学率远低于健全儿童

入学率是反映教育发达与否的最重要的标志。截至到2011年年底, 全国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约达12.6万人。其中, 视力残疾儿童约1.2万人, 听力残疾儿童约1.2万人, 言语残疾儿童约O.9万人, 智力残疾儿童约0.6万人, 多重残疾儿童约1.7万人。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的大致推算, 只有63.19%的适龄残疾儿童正在接受普通教育或特殊教育学校的义务教育, 而未入学者高达36.81%。这说明了我国残疾儿童的实际入学率是非常低的。在各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检查验收中, 那些1%没有入学的儿童往往就是残疾儿童。正如《世界残疾报告》所指, 残疾导致的障碍会造成残疾人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使得入学率和教育成就较低。

3、教育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融合教育是特殊教育的重要发展动向。为了探索中国特色的残疾儿童回归主流之路, 我国政府于1987年开展了“随班就读”的研究实验, 此政策推行二十多年来, 依然面临着多重的困境。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支持保障体系尚未得以健全, 譬如管理体制、工作机制, 教育教学保障机制、课程设置、师资培养与培训机制等。应该说残疾儿童有其特殊的教育需求, 例如, 残疾儿童所需与普通儿童同步的特殊教材 (大字版的教材、盲教材) 如何解决与辅助的教学设备 (盲版、盲笔, 盲文打字机) 等如何筹借、筹资、学校环境如何调整或改变以适应肢体残疾儿童 (无障碍的人性化设施) 等。目前, 由于我国大多数地区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支持保障机制并不是健全的, 因此, 就很难保障随班就读的教学质量。假如普通学校或普通教育行政机构不能对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保障, 那么, 残疾儿童不可避免将出现“随班就坐”“随班就混”“随班混读”的现象了。

二、影响残疾儿童教育质量的成因分析

1、政府方面

(1) 法律、法规方面的缺陷

第一, 现有的特殊教育法规体系中缺失核心的《特殊教育法》。我国目前主要的特殊教育立法《残疾人教育条例》, 与普通教育的《义务教育法》相比, 立法层次低, 法律效力极其有限, 从而导致了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没有像普通儿童那样得到充分保障。第二, 现有的特殊教育法律法规所制定的原则与制度不能满足“特殊”教育自身的需要, 致使残疾儿童接受适当教育的权力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例如, 对残疾儿童的残疾类型与程度的鉴定是使他们接受相应教育的前提之一, 但现有的特殊教育法律法规中还没有残疾儿童的鉴定标准, 也缺乏对鉴定机构的构成、资格的认定, 不能进行相对准确的鉴定就难以保障残疾儿童接受适合他们的教育。第三, 现行的特殊教育法律有些条款在一定的程度上还缺乏相应的可操作性, 没有制定明确的法律问责制, 导致了对特殊教育法律法规的执行不到位。例如《残疾人教育条例》第44条第3款对特殊教育发展的经费投入只是泛泛地规定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和征收的教育附加税, 要有一定比例用于发展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既没有明确的比例又没有具体法律责任的约束, 这种原则性的非强制性的规定, 容易导致具体操作上和监督上的困难, 没能有效地从法律层面上保障残疾儿童教育经费的投入。

(2) 残疾儿童教育督导力度不够

1994年8月23日, 我国颁布的《残疾人教育条例》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对实施义务教育的工作进行监督、指导、检查, 应当包括对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工作的监督、指导、检查。”“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教学工作的指导”。诚然, 目前教育行政部门的内部条块出现的分割, 不能作为一个整体而发挥作用, 更不用说与民政、残联等相关部门联系、协调、配合, 致使残疾儿童教育督导力度不够, 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效率的发挥受到限制, 残疾儿童受教育权和教育质量没有上佳的保障。

(3) 残疾儿童教育费用投入不足

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直接导致了残疾儿童教育发展的地区差异, 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导致了残疾儿童教育发展的城乡两种差异。在我国, 经济因素对残疾儿童教育的制约主要表现为教育资金与经费的投入不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5条规定:“国家和社会帮助安置盲、聋和其他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根据宪法的精神, 我国残疾人的劳动、生活和受教育权应该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护, 但在我国一些地区, 尤其是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 由于经济的原因, 适龄残疾儿童入学比较困难, 难以做到按时准时入学。

健全, 各省、市、自治区和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没有设立专管特教的负责人, 特教管理工作往往由普教的教育行政官员兼任, 因为缺乏特殊教育知识, 普教工作比较繁忙等原因, 易致使兼任特教管理的人员无力主抓特教, 这样不可避免地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残疾儿童教育的质量。特殊教育管理体制不仅限制了残疾儿童初等教育的发展, 同时也限制了残疾儿童中等职业教育的开展。长期以来, 教育行政部门都将特殊教育学校划归小学系列管理, 这显然对普及初等教育发挥了积极作用。可是,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特殊学校职业教育的开展, 这种管理体制却一直没有得到大的改变。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都或多或少地缺乏有效管理残疾儿童职业教育的经验和精力, 这将影响到残疾儿童职业教育的开展。

2、社会方面

(1) 社会支持保障体系不健全。当下, 我国残疾儿童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尚未健全, 这也会影响残疾儿童教育的发展。家庭内部的支持带有很大的任意性;社区的支持体系不够完善;政府及其部门的支持渠道还不够畅通;社会环境还有待改善。

(2) 社会对残疾儿童回归主流社会还存在着误解和某些偏见, 对残疾人缺乏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关爱。一个尊重与被尊重残疾人的氛围, 我们的社会还没有形成。在心理方面, 残疾人承受着外界歧视带来的巨大心理负担;在生活方面, 专为残疾人建设的无障碍设施时常被无情占用甚至破坏。

3、家庭方面

(1) 传统文化影响着残疾儿童的入学率。传统文化的影响导致了残疾儿童教育中的性别差异, 造成残疾女童的入学率显著低于残疾男童。不仅正常儿童家长对特殊儿童存在偏见和歧视, 并且残疾儿童家长也没有正确的理性的认识和分析。有的残疾儿童家长不能正视自己孩子的特殊要求, 被告知孩子有异常或建议检测时拒绝承认。有的残疾儿童的家长将拥有残疾儿童, 看作是耻辱, 视为累赘, 限制残疾儿童的生活、交往和活动范围, 致使周围邻居不知其子女是残疾儿童, 造成了该儿童与世隔绝, 无人问津。此外, 家庭之间的文化差异也会导致不同家庭对待残疾儿童不同的教育态度。

(2) 家长自身的知识素养。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起点, 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使命。特别是家庭中父母这两个重要的角色, 对孩子未来人生道路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父母自身的知识水平的高低, 与其家庭教育能力水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大部分残疾儿童家长本身文化素养不高, 而现在的教材, 让孩子所接受的学习的内容量非常之大, 很多知识都需要父母的辅导。有些轻度弱智随班就读生的父母自己的智力也太好, 根本完成不了辅导孩子学习的任务, 这导致了有些轻度弱智随班就读生的家长选择了逃避或安于现状。因此, 这些家长缺少知识的支撑, 又面对着这样的特殊孩子, 这些父母就很难担负起他们的责任。

三、采取必要措施, 提高残疾儿童教育质量

1、完善特殊教育的相关立法, 以《特殊教育法》为核心, 建立健全特殊教育的法制体系。

要想健全残疾人受教育权的法律救济制度, 首先我们就必须要建立起残疾人家长或监护人对侵犯残疾人受教育权行为的申诉和诉讼制度, 要从根本上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的权利, 必须有法可依。

2、对适龄儿童提供完全公益的、免费的、优质的特殊教育。

《残疾人保障法》中并无对残疾儿童及适龄青少年实行完全公益的、免费教育的条款。笔者认为, 作为一项支持保护弱势群体的事业 (残疾儿童教育事业) 的发展, 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家的支持, 因此应当要实行与中国普通义务教育一样的特殊义务教育, 并免除学杂费等。

3、加大教育资金投入, 尤其是在中西部贫困地区开办一定数

待遇;组织这一系列教材的专门编写小组, 为残疾儿童量身定制与打造其专属教材。

4、由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牵头组织, 号召社会捐助, 中央

财政拨款与社会慈善捐助相结合, 开发学前特殊儿童的早期项目。如2009年7月, 由财政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共同发起的“贫困聋儿人工耳蜗、助听器抢救性康复项目”。

5、重视家长的参与权。

以家长为依托, 形成辐射带动特殊教育相关政策的制定与立法。地方各级残联部门, 应加大在特殊儿童家长中普及特殊儿童教育常识和法律常识的力度, 定期组织特殊的儿童家长进行交流沟通。社会工作者或志愿者可以为残疾儿童的家长提供一些心理上的辅导, 通过家庭社会工作的相关技巧, 帮助家庭成员改变其对于残疾儿童的错误认知, 了解儿童的需要和潜能, 增强其对于残疾子女的信心, 不仅要照顾他们的生活, 更要重视他们的成长和人生发展。对由经济原因引起的残疾儿童教育困难的家庭, 社会工作者或志愿者可帮助家庭成员提高其职业技能, 并谋求相关机构的支持, 对这样的特殊家庭给以政策上的优惠和补贴。对那些符合条件的家庭, 社会工作者或志愿者可帮助他们申请相关的社会救助与特殊保障等。

6、普及全民教育, 呼吁尊重人性和仁爱, 为帮助特殊儿童更快回归主流社会做准备。

加强宣传的力度与广度, 要让所有老百姓都觉得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 都认为是“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

7、加大残疾人生活基本便利设施的建设, 为特殊儿童受教育提供便利条件。

硬件设施的大力修建, 实际上就是对残疾朋友直接关爱的一种表现, 这些便利设施的增加, 要让他们心里和脸上觉得是充满着温暖和洋溢着幸福的。

四、结束语

中国残疾儿童社会福利现状分析 篇11

关键词:残疾儿童;现状;社会福利;普惠型

中图分类号:G81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8-0345-02

一、中国残疾儿童现状

(一)残疾儿童和青少年比重少,农村占百分之八十

根据2006年全国残疾人第二次抽样调查数据,我国0-25岁残疾儿童和青少年总人数为784万人,占全体残疾人总数的9.44%。一定程度上可以肯定我国在残疾预防和康复方面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给残疾儿童和青少年的预防和康复工作也带来了持久的动力和支持。

同时,与我国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相适应,我国0-25岁残疾人中,81.25%在农村,18.75%在城镇,表明我国的残疾儿童及青少年问题主要在农村,反映了农村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医疗卫生条件相对较差、残疾预防意识不够高、劳动安全保护措施欠缺等实际情况。

残疾儿童和青少年作为残疾人的一个群体,其生理、心理特征与其他年龄阶段的残疾人具有较大差异。他们正处于身体机能不断成熟、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他们有着不同的身心特征与服务需求,只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分析,才能更好的满足他们的需求,有助于他们尽快更好的融入社会。

(二)残疾儿童和青少年类别集中并等级较轻,社会障碍比较明显

根据2006年全国残疾人第二次抽样调查数据,我国残疾儿童和青少年中近八成为智力、多重或肢体残疾,残疾类别相对集中,而无论什么类别,总体看中、轻度比例超过六成,等级较轻。但在理解与交流、与人相处和社会参与三方面的障碍较明显,参与社会能力相对薄弱,说明残疾儿童和青少年的生理残疾,限制了其交往的范围,影响了其融入社会的能力,需要对残疾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交往给予更对关注。

残疾儿童和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的残疾群体,其社会活动参与能力不仅体现他们总体参与社会活动的状况如何,更体现出他们能否适应社会,融入社会以及参与社会的能力。关爱残疾儿童和青少年,离不开全社会的理解、尊重和关心,更需要努力营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社会环境,鼓励更多的人去关注并加入到残疾人福利事业。

(三)义务教育在学率不足七成,失学原因身体是关键

残疾儿童的义务教育情况,反映了我国义务教育发展是否均衡,教育资源分布是否合理等问题。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的程度直接决定了其未来综合素质、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贡献能力,也决定了残疾人的生存状况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程度。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6-14岁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在学率为63.19%,2009年上升到69.5%,与1987年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相比(55.25%),有了较大的提高,更大程度上实现了残疾儿童和青少年接受教育的权利,扩大了义务教育在残疾儿童青少年的覆盖面。

但是,与全国6-14岁儿童相比,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状况不足七成,仍然处于较低水平。2009年监测数据表明,由于自己身体状况的限制而未上学的比重达66.1%,附近无特殊教育学校而没有上学的位于第二,占23.9%,凸显加大康复工作的力度,帮助残疾儿童和青少年克服身体障碍,是促进教育公平的第一步;此外,重视特殊教育培训格局的可及性,认真落实全纳教育理念,也有助于残疾儿童平等享有接受教育权利的实现。

(四)残疾儿童和青少年供养主体以家庭为主,需要国家社会扶持

根据2006年全国残疾人第二次抽样调查数据,0-18岁的残疾儿童监护人八成为父母,15-25岁残疾青少年的收入来源近九成半来自家庭成员,表明我国残疾儿童和青少年的监护责任和经济责任主要在家庭,这有利于残疾儿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但是,残疾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只占到全国居民家庭平均水平的53%左右,经济状况严重影响到该群体生活水平和保障状况,进而对残疾儿童和青少年的未来发展有较大影响。

儿童和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本来就是全社会共同关心和重点关注的人群,而残疾儿童和青少年作为其中的弱势群体,更应得到各界的关心和照顾。残疾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保障及发展,是残疾人事业和实际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有助于残疾儿童和青少年自助独立、自食其力、更好地回归社会,同时对残疾儿童和青少年提高生存质量,提升自身的社会地位以及更好地融入社会也起着重要作用。

二、中国残疾儿童福利现状

(一)残疾儿童的康复和保护。在康复方面,建立社区康复服务体系。我国利用城乡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开展社区康复,使城乡基层的大多数残疾儿童能够享有基本的康复服务。同时,在各级地方政府领导下,成立了由卫生、民政、残联等有关部门参加的社区康复领导小组,相互协调、分工合作,共同制定社区康复规划并组织实施。另外,我国十分重视残疾儿童的保护,努力为残疾儿童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宪法和有关法律对保护包括残疾儿童在内的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有明确的规定。《残疾人保障法》对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作了全面、系统的规定,这些规定都适用于残疾儿童。该法还对残疾儿童的特殊保护问题作了专门规定。

(二)监护养育。除了政府和社会建立儿童福利院抚养孤儿和被遗弃的病残儿童外,我国还积极开展公民收养工作,使这些丧失家庭的儿童重新得到家庭的温暖、健康成长。现阶段的孤儿监护养育办法是;一部分是在有条件的地方,由国家和集体举办社会福利事业单位集中收养孤儿、弃婴并监护养育,直至他们长大成人,对监护养育的痴呆和重残孤儿实行终身供养;另有一部分是在条件尚不具备的地方,采取分散供养的形式,分散在社区群众家中寄养,福利院对其实行监护;还有一部分由国内公民根据法律规定收养,少部分被外国公民依法收养。

三、中国残疾儿童福利存在的问题

第一,中国的政治体制和残疾儿童福利行政管理模式的影响巨大,从不同程度、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和不同领域制约和影响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状况和发展方向。同时,与宏观的国际环境与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的国际惯例相比,中国残疾儿童福利发展的影响也是缓慢和分散的,有时侯甚至是积极性与消极性影响并存共生。第二,中国法律框架与政策类型繁多,不利于法律政策的贯彻实施,不利于国家意志的充分体现,严重影响政府及时回应残疾儿童的需要。第三,城乡之间巨大多样制度差别,人为导致城乡残疾儿童福利的差异,人为制造儿童福利领域中的制度化不平等,人为将残疾儿童少年分为城市与乡村两个不同群体,。因此,城乡二元残疾儿童福利制度成为全民性和一体化残疾儿童福利制度发展最大体制性障碍。第四,残疾儿童福利政策与服务体系建设的专业化程度不高,残疾儿童福利政策、服务在整个国家社会福利政策、服务体系中所处地位偏低,难以发挥基础和核心的作用。

四、中国残疾儿童福利问题的解决建议

首先,以儿童特点为导向,康复服务优化专业性和持续性。残疾儿童和青少年由于其体格和心智发育的不成熟,使得他们在医疗康复和社会参与方面同时面临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因“不成熟”使其可以通过有效的医疗康复,完全或者部分削弱残疾的障碍。另一方面,作为“儿童”,他们与残疾成人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和需求,不能像成人一样知道忍受康复痛苦的必要性,主动配合康复的进程和要求。因此,残疾康复工作,应该以儿童特点为导向,对于儿童的特殊心理需求、玩乐和情绪化等特征给予足够的重视,综合采用治疗、护理与保健、娱乐相结合的方式,优化康复手段和康复模式,保证康复训练的持续性,推动残疾人康复事业的发展。其次,建立残疾儿童家庭生活补偿机制。我国残疾人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尽管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需求之间依旧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社会保障及发展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是生活救助问题。生存问题没解决好,康复问题将会受到影响,教育问题更是无从谈起。因此,残疾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保障及发展最应该关注的是生活保障、康复服务、教育培训三个问题。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按照急重先行的原则,选择当前残疾儿童和青少年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为突破口,逐步、分阶段在全国建立起重度残疾儿童和青少年的生活津贴,为残疾儿童家庭提供生活扶助措施,通过政策赋权及实践,为残疾儿童和青少年未来生存与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有助于缓解残疾家庭的经济压力,更好的补偿残疾家庭的抚养成本,提高残疾家庭的生活质量。

结束语:由此可见,我国的残疾儿童福利现状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只有逐渐拓展残疾儿童福利保障范围,推进由补缺型福利向适度普惠型福利转变;坚持家庭、社区和福利机构相结合,进一步健全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发挥政府和社会的主导力量,才能更好的推进中国残疾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莹.儿童福利政策与措施的探讨[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校学报.2002,4.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残疾儿童特殊教育 篇12

关键词:残疾儿童,康复,家庭支持,残疾观,优势视角

残疾儿童康复,是指通过各种治疗和训练,帮助身心存在某种缺陷、不能正常从事某些方面活动的儿童能够最大限度减轻缺陷带来的障碍,恢复或重建其缺失的活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早发现、早治疗是对残疾儿童实施康复救助最具紧迫性与回报性的选择。

2006 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0 ~ 17 岁残疾儿童504.3 万人,占全部残疾人口的6. 08% 。除小部分被遗弃的残疾儿童生活在福利机构中,大部分都在原生家庭。残疾儿童的生存、康复、发展,一方面,与国家政策相关,另一方面,与家庭密切相关,即使在同样的社会政策背景下,不同家庭残疾儿童康复差异依然存在。本文重点在微观层面上探讨家庭支持对残疾儿童康复效果的影响。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 1 研究对象

研究选取无锡市18 户残疾儿童家庭作为访谈对象,发现其中6 户案例比较有代表性,这三对案例儿童的残疾类型、残疾程度基本类似,符合案例对比研究的要求。个案基本信息如表1 所示。

1. 2 研究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进行入户观察和深度访谈。观察残疾儿童家庭环境、受访者态度、家人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情况,了解残疾儿童确诊后家庭生活的改变和残疾儿童日常照料及康复情况。

采用案例对比分析,从家庭支持视角探索家长在残疾儿童康复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分析家长的支持程度与残疾儿童康复效果之间的关系。

2 结果与分析

2. 1 访谈和观察的主要结果

访谈发现,当家庭出现残疾儿童时,几乎所有的家庭都不愿意接受这一事实,觉得“怎么可能呢”,“我们祖祖辈辈都没有这种情况”,“不会是医院搞错了吧”,在心理上排斥和否认残疾; 时隔多年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仍是情绪激动、悲伤无助,“家里的人每天以泪洗面”“觉得天都塌下了”“家庭成员之间互相责怪”“觉得自己很不幸”“老天为什么这么惩罚我们呀”,“当时家里乱套了”“家里人都没心思吃饭,更别提烧饭了”“我们当时都傻了,不知道怎么办”……

经过一段时间的平复,残疾儿童家庭开始进入面对期( 即努力解决期) 。访谈发现,残疾儿童家庭的分化大多在此阶段形成。此阶段的经历和过程,直接影响到残疾儿童的康复效果。

2.2残疾儿童家庭支持对儿童康复影响分析

2.2.1家长观念差异导致了不同的康复决策

同为听力残疾1 级,案例7 和案例18 选择了不同的康复方案。案例7爸爸说“家庭在孩子做不做耳蜗这件事情上很纠结,我们实在不想让孩子开刀受罪”。但案例18 妈妈回忆道: “当年人工耳蜗手术还不普及,孩子爸爸听了一次讲座,说北京有个手术成功的女孩恢复和正常孩子一样,我们马上就下定决心去试一试,开始借钱”。由此可见,虽然都是为孩子着想,一个是不忍心孩子开刀受罪,一个是追求长期效果,但究竟哪种方案更适合孩子呢? 从目前康复的效果来看,前者说话还不甚清楚,后者已经正常上学考学,差异比较明显。

2. 2. 2 家长的坚持与辅助康复能力直接影响康复效果

第一,家长的坚持。残疾儿童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非常考验家长的耐心和信心。只有坚持不懈的康复和努力,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访谈中发现,家长为更好地照顾孩子而放弃工作,但残疾儿童康复的效果并不取决于父母是否放弃了工作,也不是花多少钱( 有富裕的家长,肯花钱购买仪器,但不花心思进行康复教育,因此效果不好) ,而在于家长是否坚持为孩子进行专业的康复训练。

第二,家长掌握的资源对残疾儿童的康复效果起着十分明显的作用。

康复效果不太好的家庭尝试寻求帮助,或与其他家长交流,或网上找到残疾儿童家长QQ群寻求心理支持和康复信息,但信息不能代替实际操作; 案例7 家长说“我们按康复老师的建议进行训练,但孩子不喜欢,就是不发声,我们也没办法”。

案例6 爸爸是体育老师,当时关于唐氏综合症的康复治疗非常少,爸爸“觉得只要平衡能力好,孩子的发展就好。因此,力培养孩子的运动能力; 康复训练由爸爸自己做,他自己设计运动处方实施”; 案例18 和案例6一类的家庭,他们不仅接受建议进行医学治疗,还会根据家长本身所具有的优势结合残疾孩子的身心条件主动探索适合康复发展的训练。

2. 2. 3 家长的积极心理影响孩子心理健康水平

对于孩子的疑问( 为什么我要带助听器,你们不需要?) ,案例7 爸爸表示“没办法解答”; 而案例18 妈妈则轻松回答“就像妈妈带眼镜一样”,因此孩子也非常乐观,“不介意头发剪得短短的露出助听器。春节放炮,孩子摘掉助听器,开玩笑说可以屏蔽噪音”。由此可见,家长的积极心理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

3 讨论和建议

研究发现,有残疾儿童家长面对残疾事实都悲伤,绝大多数居家残疾儿童得到了救治,但是康复效果不同; 有家长为照顾孩子而放弃工作,但残疾儿童康复结果并不取决于父母是否放弃了工作,也不仅是花多少钱,而在于家长是否坚持为孩子进行专业的康复训练。

残疾儿童康复效果家庭影响因素包括: 一是家庭所持有的残疾观,对康复效果的信心导致了不同的康复决策; 二是家长的坚持与辅助康复能力直接影响康复效果,不仅接受医生的建议进行医学治疗和康复计划,还充分整合所有可利用的资源,发挥家长本身具有的优势主动探索适合孩子发展的康复训练; 三是家长的积极心理影响残疾儿童的心理健康。

上一篇:微博课堂下一篇:儿童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