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小学

2024-10-07

大同小学(通用12篇)

大同小学 篇1

1. 前言

家庭体育是指一人或多人在家庭生活中安排的或自愿以家庭名义参与的 , 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 , 以获得运动知识技能、满足兴趣爱好、丰富家庭生活、达到休闲娱乐、实现强身健体和促进家庭稳定为主要目的的教育过程和文化活动。家庭体育是社会体育的基本单位, 是学校体育的基础和延续, 是终身体育的起点和归宿。发展家庭体育, 对青少年终身体育意识、能力的培养, 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对“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有重大意义。本研究对大同市城区小学生家庭体育开展现状进行调查, 旨在分析家庭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提出参考建议。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大同市城区第一小学、第十小学、第十八小学、大同市实验小学、逸夫小学五所小学的420名学生家庭作为调查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 通过大同大学图书馆和中国知网等途径查阅了近5年来相关文献资料, 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

2.2.2问卷调查法。设计了《小学生家庭体育开展现状调查问卷》, 对420名学生家庭进行调查 , 回收问卷391份, 回收率为93.1%, 其中有效问卷374份 , 回收问卷有效率为95.7%。

2.2.3数理统计法。对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资料 , 用Excel进行统计处理。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家庭体育的开展动机

通过对大同市城区374个小学生家庭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进行调查 (见表1) , 可知大同市城区居民参与家庭体育的动机强度由大到小依次是:为了强身健体 (46%) 、休闲娱乐 (20%) 、交流情感 (18%) 、发展特长 (12%) 、其他原因 (4%) 。显然, 家庭体育开展的最主要原因是为了子女的身体健康, 这与体育强身健体的本质功能相一致;同时 , 家庭体育的开展在一定层面上促进了体育的本质功能向社会功能的转化。

3.2 家庭体育的活动内容

研究表明:大同市城区小学生家庭体育的活动内容呈多元化。其中, 走跑跳 (65.4%) 、小球类 (57.9%) 和体育游戏 (21.8%) 位居前三, 这说明:第一、虽然居民使用的体育器材比较简单, 锻炼手段简单易行, 但是对身体的锻炼作用较好, 并且易于普及推广。第二、活动节奏便于控制, 活动量相对较小, 技巧性方面的要求不高。第三、体育项目的资金投入较小, 如散步、游戏、跳绳、羽毛球等都是不需要投资或少投资的项目。

3.3 家庭体育的组织形式和活动场所

在当代社会家庭结构向一家三口的核心家庭发展的趋势下, 学生与双亲的体育活动更频繁些, 除此之外, 由于独生子女的增多, 自己单独活动的频率也随之增高;其次, 独生子女的社会现状也影响了学生与同辈的活动比例。

由于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推广, 各社区响应国家号召, 加强了基础体育设施的建设, 加之居民居住小区坏境的绿化, 使得住宅小区空地成为家庭体育活动的最佳选择;同时, 由于大同市地处黄土高原的北部, 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季盛行西北风,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家庭体育的室外活动。因此, 大同市家庭体育的第二大活动场所是自家庭院;另外, 城市广场的建设和公园的免费开放, 使它们成为家庭体育开展的好去处;而体育健身场活动比例相对较少, 这与家庭收入和消费观念有关。

3.4 影响小学生家庭体育发展的因素

3.4.1自由支配时间。自由支配时间是学生或家长按照个人的意愿, 随意选择活动内容的时间。它是家庭体育的基本物质前提, 并且受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影响。在调查中发现, 许多家长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把孩子的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 让孩子在课余时间学习文化课, 这就占用了学生的自由支配时间;另外, 家庭体育的开展时间集中在寒暑假、周六日与晚上, 显然这与学校的作息制度有关。

3.4.2经济实力和消费方式。家庭收入对家庭体育的开展影响很大, 根据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提出的“恩格尔定律”, 随着收入的增加, 饮食费用的开支比例就越小, 而用于休闲娱乐的费用会越多。家庭体育作为一种更高层次的休闲方式, 必然受到经济实力的影响。此外, 家庭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也影响到家庭体育的发展, 受传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影响, 大部分中国人喜欢攒钱而不愿花钱, 这也制约了家庭体育活动的丰富性和持久性。

3.4.3设施与环境条件。家庭体育活动的开展, 离不开场地和设施坏境等条件。目前, 大同市城区居民对所在社区的体育场地设施的满意程度并不乐观, 据调查统计, “很满意”的只占6.3%, “比较满意”的占32.6%, “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分别占42.7% 好18.4%, 这说明, 在国家提倡全民健身的今天, 体育场地和设施虽然有了很大改善, 但仍然不能满足家庭体育活动的需求, 阻碍了家庭体育的发展进程。

3.4.4家庭成员体育观念。家庭成员对体育的兴趣和对体育价值的认识对家庭体育的开展有很大影响。有的家长认识到体育活动能够锻炼身体、增进亲子关系、愉悦身心等, 他们就会积极支持和引导或与孩子一起参与体育活动, 由此, 孩子受到正面的影响, 对体育也就形成了正确观念和积极态度。而有的家长认为体育可有可无, 没有意识到体育的重要性, 只是一味地追求孩子的文化课成绩, 甚至会阻拦孩子的体育活动, 这就使孩子远离了体育活动。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大同市城区小学生家庭体育开展有四点特征:第一, 开展动机以强身健体为主, 追求健康是人们进行体育活动的首要目标;第二, 活动内容呈现多元化, 以走跑跳、小球类等方便又经济的项目为主, 新兴项目也有所发展;第三, 组织形式主要是与父母或其一方一起, 这与当今的家庭结构有关;第四, 活动场所可选择性不强, 主要是住宅小区空地与自家庭院, 但发展空间较大。

4.1.2大同市城区小学生家庭体育开展主要受自由支配时间、经济实力和消费方式、设施与环境条件、家庭成员体育观念这四个因素的影响。目前, 第一, 自由支配时间受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影响, 学生没有充足的闲暇时间去参与体育活动;第二,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 家庭体育消费虽然有所提高, 但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仍有待改善;第三, 社区的体育设施与环境仍不能满足家庭居民的需求;第四, 少部分家长的体育观念存在偏见, 需要正确引导。

4.2 建议

4.2.1学校和家长应理性对待小学生的余暇时间, 避免追求文化课成绩而给学生造成的负担。家长应积极引导孩子共同参与体育活动, 以推进家庭成员身体健康状况的良性发展。

4.2.2家长应懂得健康投资, 树立正确的体育消费观念, 选择合理的家庭体育消费方式, 给孩子提供必要的体育服装、器材等。同时, 国家应规范家庭体育消费市场, 促使家庭体育与体育产业的有机结合。

4.2.3社区应合理规划布局, 遵循“经济有效”的原则, 为小区居民提供良好的体育场地与设施, 并尽可能定期组织家庭体育游戏等活动, 促进家庭体育的开展。国家也可安排社会指导员, 指导居民的体育活动。

4.2.4国家应通过各种媒介宣传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和重要性, 使家长提升体育观念和体育锻炼意识。学校也应通过体育教学和运动会等形式, 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张永保, 田雨善.“家庭体育”的释义[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0, 33 (6) :9-12.

[2]叶立群总主编.家庭教育学[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1:81.

大同小学 篇2

大同九义校 李蓉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三进”工作意见为指导,以提高学生写字技能为目标,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加深对传统优秀书法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正确、规范、美观地写好祖国文字,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掌握硬笔书写的方法和特点,了解中国硬笔的发展史,学以致用,写好字,为以后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并致力于发扬光大。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硬笔书法课程主要讲述硬笔书法的发展史,介绍历代著名书法家及基代表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学习的重点是硬笔楷书,并进行大量的常见字的楷书练习。学习的难点是硬笔楷书的创作训练。进行创作专题讨论,分析学生在硬笔书法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评价作品的优劣。每次讲课都进行一定数量的作品欣赏,分析其风格特点、用笔特点。

通过硬笔书法课程学习,以及相关的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等姐妹艺术欣赏,能使学生感悟中国书法艺术的无穷魅力,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高尚人格。

三、教学安排:

第一周:为书法课程开班做好准备。介绍书法的材料工具,正楷的笔画名称了解,规范笔画教学欣赏。

第二周:给学生讲些古今中外认真练字的名人故事,以此激励学生。书法史,交给学生写字口诀:身坐正,脚放平,一拳一寸心中记。钢笔楷书的特点及其笔画书写要领。

钢笔楷书笔画的特点与写法

(一)——点的写法

第三周:钢笔楷书笔画的特点与写法

(三)——横的写法 第四周:钢笔楷书笔画的特点与写法

(四)——竖的写法 第五周:钢笔楷书笔画的特点与写法

(五)——撇的写法 第六周:钢笔楷书笔画的特点与写法

(六)——捺的写法 第七周:钢笔楷书笔画的特点与写法

(七)——提的写法 第八周:钢笔楷书笔画的特点与写法

(八)——钩画的写法 第九周:钢笔楷书笔画的特点与写法

(八)——钩画的写法 第十周:钢笔楷书笔画的特点与写法(十)——折画的写法 第十一周:钢笔楷书笔画的特点与写法(十)——折画的写法 第十二周:规范字的笔画搭配(独体字的教学)第十三周:规范字的笔画搭配(独体字的教学)

第十四周:钢笔楷书偏旁的特点与写法(一)——偏旁1常见字头 第十五周:钢笔楷书偏旁的特点与写法(二)——偏旁2常见字底 第十六周:钢笔楷书偏旁的特点与写法(三)——偏旁3左偏旁 第十七周:钢笔楷书偏旁的特点与写法(三)——偏旁3右偏旁 第十七周:规范字的间架结构——左右、左中右,品字结构 第十八周:规范字的间架结构——上下,下中下,包围结构

四、教学措施:

1、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书法比赛、书法服务活动,如现场写字竞赛、书法作品展览。

2、开辟班级写字园地、校园书法宣传窗等等,让优秀学生得到彰显。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抄写专栏、板报,为家庭、邻里书写春联等。

4、加强备课,做到教学重点突出。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确保教学效果。

大同与小康 篇3

“大同”是天下为公的社会,是儒家建立合理的社会存在的最高理想,在“大同”社会里,主要特征是不独亲其亲,也不独子其子,做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那些失去了妻子或丈夫的人、孤儿或老人、身体有残疾的人等“皆有所养”;虽然厌恶浪费财富,但不占为己有;大家争先恐后努力工作,但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全社会。其结果社会上人与人之间都诚实以待,计谋奸诈之事不会发生,盗窃乱贼也不会出现了,自然是夜不闭户,这就是“大同”。

相对于“大同”社会的理想性,儒家对于“小康”的描述要现实得多。“小康”社会是“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在这样的社会中,“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社会出现了私有化,计谋奸诈之事就发生了,争夺就产生了,战争就出现了。面对如此社会现实,就有圣人出来提倡礼义,建立制度,以维护这样的社会秩序不至于因争夺过度而崩溃。礼义的作用在于“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这就是“小康”。

不难看出,“大同”与“小康”在性质与特征上根本不同,却又是前后相继的两个历史时代,以夏禹为界限,以大道之行或隐为标志,他们把夏禹以前的时代称之为大道之行的大同之世,把由夏禹开始的三代称之为小康之世,这样一种观念在事实上记录了中国从上古到三代的演变进程,透露出历史发展的轨迹。

然而《礼运》对于“大同”与“小康”的描述,并不是为了要去客观地记叙中国古代历史演变的轨迹,而是通过把过去的历史理想化,从而寄托儒家思想家关于合理性的社会存在的最高理想,这种理想并不是要人们重新回到三代的世界,而是通过把历史理想化来提升现实生活,既然“大同”与“小康”这样合理性的社会存在,在历史上是曾经有过的现实形态,以历史事实作为根据,它们就可以重新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理想毕竟只是理想,它有实现的可能性,但没有全部实现的现实性。故而中国历史上从未实现过这样的理想,但是对于儒家来说,由于这种理想被赋予了现实性的品格,并有历史作为凭藉,因而一定能够把它变成现实,转化现实政治。关键在于,人们必须始终抱有追求理想并使之实现的信念,这是一个人生态度问题。儒家知识分子在他们的心中建立起了追求社会理想的精神,承担了去建立一种合理性的社会存在的责任,并为之奔走呼号,摇旗呐喊,在他们看来,通过这样的努力奋斗,人们就向理想社会迈进了一步。

(《礼记·礼运》篇关于“大同”与“小康”的理想,对于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尤其是关于天下有道的大同之世,千百年来鼓舞无数志士仁人投身到建立这种理想社会的运动之中。特别是晚清以来的一些革命家与思想家,或多或少受到过“大同”思想的影响,他们以儒家的“大同”理想作为旗子,鼓舞人们为争取合理性的社会存在而奋斗。

以康有为为例,他对“大同”社会理想的宣传鼓吹可谓不遗余力,专门写了一本《大同书》,在书中他设计了一个与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理想的“大同境界”。他认为现实社会是一个不合理的社会,“忧患苦恼”交织在一起,同时向人们压迫而来。究其原因是由于社会的不平等,只要消除了这些不平等,就可以实现没有痛苦的“大同”世界。在康有为的观念中,天下为公的大同时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这样的社会“人人皆公,人人皆平”,“无贵贱之分,无贫富之等,无人神之殊,无男女之异”,每个人都要劳动,并把劳动所得的一部分拿出来作为公共财产,以抚养社会的弱者,形成了为公去私,舍己助人的高尚品德。

相对于“大同”的理想性而言,“小康”则要现实得多,求稳定,求富足,生命财产能够得到保护是人们的现实要求,这也正是对任何一个合理性的社会存在基本的合理要求。

大同小学 篇4

只有深入课堂, 才能发现真实具体的问题, 才能使我们的理论能经得住实践的检验。本文的访谈是以大同城区某小学校教师14名、学生30名为访谈对象, 访谈内容大纲经过提前的探讨拟定。

一、“课堂管理”定义

管理好课堂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石, 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管理技能。所谓课堂管理, 是指教师为了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顺利实现教学目的的教学管理行为。只有在各个方面协调好, 让学生在一种适合的环境下学习, 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因此, 讨论现实课堂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并探索其解决方法有现实指导意义。

二、影响小学中段课堂管理的因素

在实际的教学中, 许多教师讲形式流于表面, 或者没有把心思分给“课堂管理”这一块, 总觉得自己的任务就是教学, 管理是班主任和学校的事情, 和自己关系甚小。这都是一些不良的现象, 下面就这些现象加以分析。

1. 班级人数过多

根据我们对现实情况的调查, 现在的小学存在一个普遍的状况就是班级人数过多, 尤其在一些所谓的“好班”。例如该校三年级的一个班级, 他们的人数为七十三人。在一个教室里, 除了讲台就全是座位, 从讲台下面开始一直延续到后面的墙, 座位之间也安排得很紧密, 座位中间的两个走廊也是刚刚可以走一个人, 后面的垃圾桶都没地方放, 就是放在唯一一个没人坐的座位上。整个教室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的拥挤。这个问题是整个小学都有的, 而小学中段学生介于“自我”和“自律”的发展中间, 依赖“他律”的发展, 介于小学低段和高段之间, 于是也就属于小学中段的一个显著问题。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班级人数过多会导致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课堂纪律混乱, 不利于教学进行

实录:某三年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整个过程中班级十分的混乱。前六排的学生基本上还会跟着老师“走”, 而后三排的学生却开始掉队, 自己干自己的, 有看课外书的, 有写课外作业的, 有打闹的等等。

四周后, 由于座位的变换, 原来在后排的同学向前移动了四排, 也就是说以前脱离教师视线的学生, 现在处在教师的视线之内。明显地, 他们自身的情况就有了好转, 以前上课平均走神五次的可以降低为两次、打闹的同学也跟着座位的提前而收敛许多。

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们在日常交往中, 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个人活动的空间, 人与人之间总保持着一定的人际距离, 当人口密度过大, 个人活动空间遭到别人侵占时, 人的行为就会随之发生变化。“在人数较少的班级里, 课堂纪律往往较好, 教师用于课堂管理的时间较少, 而在人数较多的班级里, 由于单位面积内人口密度过大, 学生个人活动空间相对受到他人挤占, 这往往成为诱发少数学生好动争吵, 破坏课堂纪律等行为的一个主因”。这种课堂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一种是教师将学生管死, 干脆不安排课堂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另一种是教师只辅导部分学生进行活动, 无暇顾及课堂秩序, 课堂纪律混乱, 处于失控状态。

(2) 教师关怀不均, 不利于孩子成长

通过观察和访谈我们发现:课余时间, 教师更喜欢和成绩好的孩子聊天, 也乐于和其聊天。而对于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来讲, 教师对他们的态度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好的, 有时还会训斥;家长也没有精力或者是不懂得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

显而易见, 一个成绩优秀的孩子吸引了教师更多的关注, 他们的表现得到了教师的赞扬, 也就相当于得到了正面强化, 产生了正效应。这样会在无形中给学生增加自信, 增加学习的兴趣。当然, 也从正面利于其性格、精神和情感等的发展;而对于那些成绩相对不怎么好的学生来说, 他们缺少教师的关怀, 给予他们更多的是训斥。如果学生长期都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 不仅不利于他们的个性发展, 而且还有可能造成这部分孩子精神、智力等方面的困扰。

2. 课堂行为管理方式欠佳

课堂中, 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对于孩子们不当行为大多会采取体罚、讽刺挖苦, 甚至是赶出教室等“以恶制恶”的方式来规范学生的行为, 排除来自课堂内外的各种干扰, 维持课堂秩序, 保证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

例如:四年级的一个小学生在课堂说话的时候, 教师直接拿粉笔头就扔了过去;没改错的后果就是回家后抄写一百遍;没写作业的后果就是让在教室门口罚站等等。

这种方法, 虽然可以达到组织课堂教学的目的, 但也带来了一些不容易忽视的负效应, 造成师生情感对立, 关系紧张, 使问题行为更加严重, 有时也可能造成教师自身的尴尬, 出现“下不了台”的现象, 严重地影响到教师自身的形象及威信、风度等。同时, 也将打断教学内容的讲授过程, 打乱教师的思路, 导致教学效果的降低;另一方面, 也缩短了教师讲授教学内容的时间, 可能造成教师在预定的教学时间内无法完成计划的教学内容。从学的方面来看, “一人害病, 全班吃药”, 必然引起学生注意力的分散, 导致学生知识输入过程受阻与中断, 严重浪费其他学生的学习时间, 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并因此有可能导致全体学生对教师的不满。

3. 课堂教学方式不科学

首先, 许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存在不科学的地方。新课改要求教师们在课堂中运用一些新的教学手段, 比如“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合作学习”等等。但是, 在应用的过程中却不尽人意, 有些教师把这些方式都流于表面, 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加工。比如说, 在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采用分组让学生进行讨论。讨论的问题非常浅薄, 根本没有达到讨论的深度, 其结果就是浪费了课堂上宝贵的时间, 使新课程的理念流于浮表。

其次, 他们的教学缺乏针对性。没有根据自己学生的思维特点来进行教学, 他们在课堂上期望学生像高段学生一样自律, 而在回答问题时又想让他们像一二年级的学生一样畅所欲言。这显然是矛盾的, 不符合学生发展特点的。

如果你的教学方式学生不认同, 他就会产生反感的情绪, 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去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这样, 明显不利于课堂秩序。

三、解决对策

1. 班级人数的控制

班级人数过多一直是我们这个人口大国的“特色”, 长期影响着教育质量的提高, 阻碍学生的发展。“班级人数过多”是国内基础教育现阶段的一个重要问题, 而且在一些所谓的好学校、或者是好班级情况会更严重, 而在一些师资不怎么好的学校, 情况就会有所缓和。相关部门应该将教师资源进行合理分配, 让各个小学可以均匀发展。

例如, 某小学是本地最好的小学, 其中数学教师是每班配备一名。而在另一所规模一般的小学里, 我们发现, 他们一名数学教师至少带两个班, 全校英语教师两名, 如果留作业的话, 一名教师根本连作业都批不完, 导致的结果就是:干脆不留!知识巩固是知识学习的保障, 它与知识的领会是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在知识学习中, 学生不仅在领会的基础上巩固, 而且在巩固的过程中进一步领会。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 学生们的学习势必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如果能让学校的师资力量得到很好调节, 学习成绩必然会得到改善, 随之而来, 家长在进行择校的时候, 也就会有更多的选择, 不会再往一个班里硬挤了。人一旦少了, 上述由于人数多而引起的问题也就会相应地得到缓解。

2. 课堂管理建议

有句话说的很形象, “三年级的孩子呈马鞍形”就是说三年级的学生在许多方面都是不规律的, 时好时坏。小学中段——三、四年级是学生的一个转型期, 课堂, 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场所, 在这个课堂上, 教师不仅承担着教授知识的重任, 同时也要教会学生许多其他的道理, 因为许多东西都是有内在联系的, 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讲, 他们以后的发展是离不开教师的影响的, 所以我们就要好好研究研究这个教学的过程应该怎么样来进行科学管理。下面就研究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来进行探究。

(1) 新课程课堂评价标准的落实

课堂评价标准是教师工作的动力之一, 也是他们进行自我评价的参考, 他们会朝评价的标准去发展自己, 提高自己。所以说, 课堂标准在现实中的价值是非常重大的, 对教师发展具有导向作用, 因此要想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 首先就得改变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

新课程课堂评价标准已经形成, 主要是从教师课堂行为和人格力量、教育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进行总评。但是教学评价标准还是以传统的“成绩好坏”为主, 不论是学校的评价标准, 还是家长衡量标准都还是以最终的考试成绩为主要参考。因此我们在评价系统上也应该使其规则化, 形成具体的评价标准, 不能只靠语言来进行指导改变。必须从评价标准上彻底颠覆以往的价值取向才可以使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改变自己的评价系统, 进而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

(2)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研究中我们还发现, 许多教师的自身素质存在很大的缺陷。对于学生的错误, 如果教师有足够的素质, 能随机应变, 是可以使课堂气氛改善很多的。可是现今的教师还是沿袭旧的恶习, 不是批评就是体罚, 完全没有教师风范, 因此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刻不容缓。

(1) 增强教师关怀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 首先你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要有童心, 这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素养。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教师们经常打骂学生, 尤其对男同学, 不是扇耳光就是拳打脚踢, 甚至还会用脏话来骂学生, 诸如“笨蛋”、“白痴”、“奇笨无比”等词语。给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带来了很大的伤害。

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 亦称“皮格马利翁效应”。被人们总结为:“上联:说你行, 你就行, 不行也行;下联:说不行, 就不行, 行也不行;横批:不‘扶’不行。”说明心理暗示对一个人的作用是多么的大, 尤其是对小学生而言, 他们的“自我”非常虚弱、幼稚, 其“自我”很容易被别人的“暗示”占领和统治。而这里的“暗示”大多数来自教师之口, 可见, 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和激励多么的重要, 有时候就能决定一个学生的未来发展。

(2) 提高随机应变能力

课堂上有学生开始走神了, 大多数教师的反应就是训斥, 用自己响亮的呵斥声把他重新带到课堂。但是在这个时候, 如果教师改变一下方式, 根据具体情况因势利导, 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把学生的注意力重新引入到课堂, 那么, 你的行为无疑是被学生们赞许的, 你的课堂会因为你的智慧而变得和谐。

一位数学教师正在讲质数与合数的知识, 此时, 只听教室外传来了“咚咚咚……”的马达声, 而且这声音还不见停止, 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 学生也开始变得浮躁, 东张西望。突然, 教师灵机一动, 大声说:“现在大家开始数数, 看拖拉机的响声有几下, 然后回答你数的是质数还是合数。”于是, 学生们便兴致勃勃地开始数起来, 注意力自然就回到了所学的内容上。这个案例中, 当学生的注意力已游离教学目标的时候, 如果这时命令或强制学生听讲, 不仅教学效果不好, 而且会影响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 该教师巧妙地把环境中的噪音变成了自己的教学工具, 是非常巧妙的做法。体现了一名教师的大度, 也表现了他的智慧。给以“面子”的基础上, 又达到了教育的目的。真可谓自然天成, 机智灵活。

(3) 加强教学技巧

根据对教育对象的认识, 首先要知道, 太过幼稚的方法是不适合小学中段学生的, 精心设计的话语反而会浪费宝贵的时间、弄巧成拙。其次, 太过平淡的语言也不可以采用, 因为他们毕竟刚刚经过低端的学习。在两个极端之间需要教师把握一个“度”, 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用语和教学方式。教师应该多查阅一些关于学生心理特点的书来了解学生, 并在实践中不断发现自己的教学缺憾, 经常自我反省, 提高教学技巧。

总之, 教学技巧的运用是一种实践和探索。它需要一个教师不断地提高自己, 时刻关心学生的变化和发展, 才有可能给学生合适的教育。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所以一旦决定了要当一名教师, 就必须承担起这份重要的责任。

四、结语

以部分老师和学生的访谈和课堂观察为研究资料, 发现小学中段课堂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从班级规模、课堂评价标准、教师自身素质等方面进行了相关分析与探究。以期在新课改的带领下, 能够把握其真正的指导意义, 在我们的实际课堂教学中,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实现“以人为本”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庄辉明.明天的教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2]马治国, 田凤梅.教室标语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原则.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09, 32 (4) .

大同小学教学常规做法和体会 篇5

做 法 和 体 会

在我校提出的“关注学生体质健康,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呼声下,以“体育不好是废品、成绩不好是次品、品德不好是危险品”的口号确定“以教学常规为抓手,优化教学过程管理”的思路,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具体的做法如下:

一、学常规,学课标,明方向

1、开学组织教师学习学校的常规管理制度,每周业务学习课程标准,确定教学思路。

2、组织教师教师认真学习和讨论课标,明确教学方法,形成自己备课特色(简约式、批注式、电子设计式、背诵式),不千篇一律。

3、组织全体教师参加读书活动,阳光体育活动。并要求教师每学期做好读书笔记,写好心得体会。

二、重过程,抓落实

1、课前做到六备,一备课标、二备教材、三备学生、四备教法、五备物、六备自己。

2、抓好单元过关

每完一单元测试,做好质量分析并和上一次进行对比,做到课课清、段段清、级级过关的要求。

3、培优补差

每次测试做好登记,对优生和学困生进行追踪调查,及时辅导,写好辅导记录,每月辅导记录不少于4次。

4、抓课堂教学

明确六条评课标准: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灵活、组织严密、语言清晰准确生动、师生互动,然后写好课后反思。

三、看结果,重分析

1、平时不定时抽查教师完成的常规记录,每月一次大检查,并在业务学习会上通报、分析。

2、单元测试,中心学校组织的抽考,期末统一考试写出质量分析,包括年级平均分差距、前30%平均分、低分率、三科综合成绩全镇排名、分科最高分和最低分等。然后找差距,总结得失。完成补救措施。

三、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1、对学生开展多元化评价,举行写字、现场作文、数学速算、阳光体育竞赛等竞赛活动。每月评星定级,各班单元测试后班上进行小结表彰,学校半期、期末举行大型表彰会。

2、以教学质量为中心,学校加大对老师的激励,每期以抽考和期末统考为准,对全校任课教师不少于3000元的奖励。我觉得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既能提高教学成绩,又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也是任课教师付出后的价值体现。我校教学成绩这两年刷新历史记录,达到颠峰(上期抽考16个科目全镇前三名达到10科,第四名有4科)。

总之,在以后的常规管理中我们将不断完善,因校制定相关制度和激励机制,让大同小学的明天更加美好。

大同小学教导处:黄宗书

大同剑(上) 篇6

这是《礼运·大同篇》(礼记)。古人将其谱成曲(曲见封二),笔者按其词曲编配剑术,“大同剑”边唱边舞,歌颂一个理想的社会。大同剑属少林拳系。少林武术的风格为动作朴实,招势多变,力度灵活,藏而不露,内静外猛,秀如猫,猛如虎,行如蛇,动如闪电,声如疾雷。

配乐武术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古代有许多种不同形式的祭祀舞蹈,用于祭天地、日月、山川、祖先和鬼神的仪式及庆祝战争和捕猎胜利等。如我国古代的“六舞”、“傩舞”、“巫舞”和寺庙中的“打鬼”、“跳神”等。周代贵族统治者用于祭祀的“六舞”即《云门》、《咸池》、《大声》、《大夏》、《大濩》、《大武》,前四个属文舞,后两个属武舞,其人数组织步典曲调都有严格的规定,其中《大武》就是为庆祝周武王伐纣成功、歌颂周武王的武功编制的,全舞分击鼓出师、经战伐而灭商、回师南征、巩固南疆、周公召公分职而治、颂周王之盛威等六段,鼓乐齐鸣,舞者踏拍而起,蔚为壮观。傩舞则是古代举行驱鬼逐疫仪式时跳的,至汉代宫廷傩舞规模更显盛大,舞者头戴假面,手持干戚等兵器和着有节奏的乐曲,且舞且战,做出各种武战姿势。与此同时随着武术套路的产生发展,单人的、多人的配乐武术逐渐形成并充实提高。蔺相如鼓瑟舞剑传为美谈。汉时有剑舞,唐代有大曲,歌舞并作拍节急促称“破”。五代胡瑰的《卓歇图》为契丹乐舞,名为舞,实际80%均为具有浓厚的女真族风格的武猎动作,实应该称武,配民族乐曲。宋代宫廷队舞中有“剑器队”,宋代大曲《剑舞》表现了简单的情节,演绎鸿门宴和公孙大娘舞剑器的故事。配曲的大同剑把词曲剑糅合一体,剑的每个动作与词曲结合合理,结构严谨,动作舒展,潇洒大方。在词曲意神的带动下,细腻的手、眼、身、步、剑光、身影、神采,使人陶醉在舞动中。

大同剑按每一唱句为一组动作组成,动作缓慢舒展,简单易学易练。笔者唱大同歌、练习大同剑已四十余年,越唱心地越宽广,越练身心越舒畅,值此盛世旺年,心情更加激奋,遂编写出来以飨读者。

预备势面南,两脚分立与肩同宽。左手握剑格,食指贴剑柄,剑身靠左臂后,剑尖向上。右手成剑指,两臂自然放松置于体侧。目视正前方(图1)。

起势

1.随音乐声两臂缓缓前平举(图2)。

2.两臂向上向左轻摆画小弧(图3)。

3.重心右移,左脚跟稍提起。右剑指向下向腰后摆,左手剑向右上摆,身体稍右扭转。目视右前方(图4)。

4.左手剑向右下压至腰际,剑尖向前。右剑指向后向外又摆向腰际,并持剑柄。右腿半蹲,左脚收至右脚侧成虚步。目视前方(图5)。

1.两脚落空,体稍右转,右手剑经体前右上摆。目视右上方(图6)。

2.左脚向左跨步成半弓步,左剑指左摆左指。右手剑向后向下摆,转为手心向上,稍向前带。目视剑尖(图7)。

3.重心左移,上体右转稍后仰,右手剑猛收至腰际,剑尖向上。左剑指于胸前向右前指。目视右方(图8)。

4.重心右移,提左膝,右剑右上刺。目视剑尖(图9)。

1.承上势,右剑在顶右上侧由内向外画一周,又向左下拦截,同时左脚左落地,右脚跟上一步成左虚步。目视剑尖(图10)。

2.重心右移,体稍右转,左脚上步并向右脚,脚尖点地,半蹲。双手压剑柄至体右下侧。回首,目视左方(图11)。

3.起立,抬左膝,右手剑后摆后上刺。左剑指随剑柄至胸前又左下按指。目视左方(图12)。

1.体左转,左脚左落地,半蹲。右脚跟上成虚步,脚尖点地。右剑于右上方内绕一周向左下砍,左剑指护右腕。目视剑尖(图13)。

2.左脚左上步成弓步,左剑指左上举,右手稍收又向右前方推剑,使右剑尖稍向上。目视剑尖(图14)。

3.右脚稍向前,重心后移,右手剑稍上提,手心向上(图15)。

4.右手剑猛下沉,手心向上(图16)。

5.重心前移提右膝,左剑指前指,右手剑右后收,剑尖向东方。目视剑尖方向(图17)。

1.右脚前落地,右剑右侧下刺,左剑指左上指。目视剑尖(图18)。

2.左脚上步成左弓步,右手剑转,手心向上,向左横扫稍内带,剑身要平。目视剑尖(图19)。

3.重心右移成右弓步,右手心向上以右大臂用力将剑平于胸前,后收又左前推,再后拉前推,再后拉使剑在胸呈平剑小云剑状,左剑指左指。目随剑尖行(图20、21、22)。

4.左脚稍后收,体直立,右手剑由下向后上甩点。目视剑尖(图23)。

1.右后转身,左脚向北方跨步,右脚向右后抬踢。右剑经胸前下压至腰际,左剑指体侧下指。回首,目视左后方(图24)。

2.右脚右跨落地,右手(手心向上)持剑向左斜削,左剑指左上指。目随剑尖行(图25)。

3.右脚向前跨步成右弓步,右手剑转,手心向下,右刺。目视剑尖(图26)。

4.右脚后收,足尖点地半蹲,右手转手心向内,收剑于额前,剑尖向东,左剑指护右腕。目视剑尖方向(图27)。

5.右脚右跨成右弓步,右剑(手心向下)右刺,左剑指左上举。目视剑尖(图28)。

1.左脚稍前靠,右手剑转,手心向上,上提,使剑尖向前下。左剑指护右腕。目视剑尖(图29)。

2.右后转身,右脚后退,右手剑后上甩击,剑尖向右上,左剑指左指。目视右方(图30)。

3.提右膝,右剑经前向右下砍,左剑指经下又经胸前左上举。目视剑尖(图31)。

1.右脚右落成半马步,右剑经上向体前下砍横于腹前,左剑指体侧前指(图32)。

2.右转身成右弓步,右手剑向右后平带右抹,左剑指向右推指。目视左剑指方向(图33)。

3.左转身提右膝,右剑左下刺,左剑指护右腕。目视剑尖(图34)。

1.左后转身,右脚落地,提左膝,右剑向上再向体前下劈后带,左剑指体前下指,弓身。目视剑尖(图35)。

2.左脚前落地,右脚再上步,体左转面南。右手剑向前上刺,左剑指体侧下指。目视剑尖(图36)。

3.右手剑于右上方在体前体后各绕花一周。目视剑尖(图37)。

要点:身体随绕花动作略有晃动。

1.体左转,右手剑经上向左下沉,剑尖向上。右脚后抬,左剑指左指。目视前下方(图38)。

2.右脚前跨成右弓步,同时右转身,右手剑经上向右点击,并速向胸前后带,手心向内。左剑指后上指。目随剑尖行(图39)。

3.左脚前跨并深蹲成右仆步,右手剑自胸前稍收又右下刺。目视剑尖(图40)。

4.起立,重心左移,右脚左前跨,右手转为手心向上,持剑缓缓右上托。目视剑尖(图41)。

要点:整组动作目随剑尖行,头颈均随目转动,显得很神气。

1.左转身,左腿半蹲成右虚步,右手剑经体前左撩,剑尖向东(图42)。

2.右手剑经上后绕(图43)。

3.退右脚,上体前倾,右剑经体前右撩又后收,剑尖向下。左剑指左下指。目视剑指方向(图44)。

4.右脚前跨成右弓步,右手剑右前刺,左剑指左上指。目视剑尖(图45)。

5.重心左移,右膝上抬,右手剑上提使剑柄在手中旋转一两周,再转手心向上。目视剑尖方向(图46)。

6.右脚前落地,右剑后收,横于腹前,剑尖向下。左剑指胸前左指。目视东方(图47)。

7.体稍左转,右脚稍上步,右剑右上刺。目视剑尖(图48)。

要点:此组动作既具攻击性又具观赏性,极其风流潇洒。要随词曲掌握动作的力度、速度。

1.左剑指后绕一周,左脚于右腿后向左抬起,尽量做到脚底向上。右剑下沉,剑尖向上。目视右手(图49)。

2.左脚左后落地,双膝微屈,右手剑经体前左绕,转为手心向外,左剑指护右腕。回首,目视东方(图50)。

3.重心右移,左脚于右脚后左插下蹲,右剑经上左点,左剑指左上指。目视剑尖(图51)。

要点:身体随音乐和剑势左右微晃。

1.起立,右手剑缓缓上举,手心向上,目视剑尖(图52)。

2.上左脚(图53)。

3.上右脚(图54)。

4.上左脚,剑尖微向顶上绕,左剑指胸前右指。目视西方(图55)。

5.左后转身,提右膝,右手剑顶上绕一周,剑尖指向右上方,左剑指护右胸前。目视剑尖(图56)。

6.右脚左落地,左脚左移,与右脚相并,全蹲。右剑胸前带,手心向内。目视西方(图57)。

要点:图53、54、55上三步时(也可上五步)应向北向西再向南成弧形,身体随移步微微起伏,有韵律感。

1.提左膝,体右转,右剑向左刺出又用力右后带,手心向下。左剑指护胸前,弓腰。目视右下方(图58)。

2.体前倾,右剑用力右刺,左剑指后摆。目视剑尖(图59)。

3.上体向左扭转,左脚左落地,右手剑转,手心向上后上带,剑尖向右,左剑指左指。目视左前方(图60)。

4.右剑(手心向上)向左横扫,左剑指上举前指。目视剑尖(图61)。

5.右脚前跨,左后转身,右手剑上提(剑尖向后上),左剑指体侧前指。目视西方(图62)。

6.继续左转身,右剑经胸前向左下砍又后带,左剑指左上指。目随剑尖行(图63)。

7.右后转身,右剑向右后扫带。目随剑尖行。此时动作稍停片刻(图64)。

8.左脚后抬起,右手剑经下后撩上挂,剑尖向上,左剑指左上指。回首,目视右下(图65)。

要点:自图60至64动作幅度要大,缓缓连贯,一气呵成。

1.左脚前跨成左弓步,右剑自上经左向胸前抹带。目视前方(图66)。

2.右后转身,左脚后退步,变为面对东方,右剑向右后扫(手心向上),左剑指胸前收。目视剑尖(图67)。

3.右脚向左脚前侧并拢,脚尖点地成右虚步。右手剑稍内绞,向胸前收抢,手心向内,剑尖向上,左剑指胸前前指。目视前方(图68)。

1.右后转身成半马步,弓身稍右倾,右手心向上持剑向右后平扫,左剑指于腰际下按。目视剑尖(图69)。

2.上体直起,左腿后退半步,右手剑稍向右上拉,左剑指胸前前指。目视剑尖(图70)。

3.退右脚,深蹲成左仆步,右手转为手心向下,右剑稍下压再后收,剑身横于胸前,剑尖向西,左剑指腹前前指。目视西方(图71)。

右脚右前跨成右弓步,右手剑上挂,剑尖向上,右臂用力推剑柄,力达剑柄。左剑指后上举前指,手心向上。目视右下(图72)。

1.右剑向右下点击,此时右手稍上抬。目视剑尖(图73)。

2.右手用力向上提剑,右后转身,右剑左后刺,左剑指经胸前右上指。回首,目视剑尖(图74)。

要点:右转身与右剑下刺及左剑指前上举等动作要同步进行,要求动作缓慢、均匀。

大同小学 篇7

原来, 这五年来, 大同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耗资上百亿元的古城再造运动。簇新的城墙, 成片的废墟, 见证着大同的复兴之梦。对这个梦想, 有人力挺, 也有人质疑。

“沾了煤的光, 倒了煤的霉”

大同, 这座煤炭储量位居全国之首的城市总人口318万, 从人口数量上讲是山西省内第二大城市。在计划经济时代, 大同创造过夺目的辉煌。

“那个时候大同人牛啊!当时是国家定工资, 大同是重化工城市, 人们的收入要比上海、青岛那些轻纺工业城市高得多。”大同市政府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侯同生说。

改革开放后, 大同进一步开足马力生产煤炭。大同市原常务副市长张甫在一篇文章里写道:1996年原煤产量曾达到8606万吨, 几近全国总量的十分之一, “整个城市几乎就是一座超级煤矿。”

1984年国务院公布的13个全国较大的市, 大同位列其中, 与重庆、洛阳、无锡等比肩。新中国成立60年, 有“中华煤都”之称的大同向全国输送煤炭24亿吨, 但奇怪的是, 大同不仅没有因此富裕起来, 反而在持续后退。

“1989年以前大同在省内经济总量都在第二位, 90年代初开始滑落, 90年代后期下滑速度更快。”侯同生说, 如今, 即使在山西境内, 11个地级市排名中, 大同也滑到了第六位。究其原因, 是国家长期未放开煤炭价格, 大同以计划经济的价格输出煤炭, 却以市场经济的价格输入轻工业品, 而作为国家的重要煤炭基地, 向全国输送煤炭又是其不可推卸的使命。

90年代后期, 煤炭价格放开, “小煤窑大量冒出来, 肥了一批煤老板, 但是由于政策漏洞, 有一段时间小煤矿甚至不用向政府缴税, 政府和老百姓并没有得到多少收益。”侯同生说。

“当然, 大同自身的发展思路也是原因之一。”侯同生说, 八九十年代大同的思路就是“有水快流, 挖出来就卖”, 尽管后来提过“二次创业”、“重塑辉煌”的口号, 但是雷声大雨点小, 仍然没有摆脱对煤炭的依赖, “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积重难返。

“如今大同的煤炭储量虽然仍很大, 但是最优质的侏罗纪煤已经接近枯竭。如此同时, 大同其他各方面的建设停滞不前, 可以说百废待兴。”侯同生感叹说, “成也是煤, 败也是煤”。大同百姓还有另一句话——“沾了煤的光, 倒了煤的霉”。大同, 遭遇了“失去的20年”。

一座巨大的工地

耿彦波来到大同时, 面对的是一个几乎被时代遗弃了的城市。

当地人形容大同城市形象时, 调侃说:“污水基本靠蒸发, 垃圾基本靠风刮, 游商基本没人抓, 市容基本无人夸。”但很快, 这里就被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工地”——到处是已被推倒和正在新建的楼房, 到处是高耸的塔式起重机和脚手架。主政者有一个打造新大同的宏大构想。

一面崭新的古城墙正在矗立起来。这面城墙位于古城城东, 高14米, 下宽18米, 上宽14米, 望楼12座、控军台两座、角楼两座、箭楼、月城、瓮城各一座, 一字排开, 绵延1800米, 蔚为壮观。

其实, 建国后, 大同包括城墙在内的古建历经破坏, 砖墙和城楼都已经不在。不过, 砖墙里边的土墙还大体保留着。今天, 漫游于大同城的南边、西边和北边, 这些土墙仍然清晰可见, 墙上到处是战争年代留下的弹孔, 不少地段被现代建筑包围, 甚至有的房子就建在土墙之上。

这些土墙很特殊。古城修复指挥部总指挥王春生说:“北魏的在最里边, 然后是唐辽金, 最后是明清, 层层叠加起来, 极富历史感。”

王春生说, 城墙的修建为了做到“原工艺、原形制、原材料、原风貌”, 他们找到了1907年一位法国探险家的老照片作为蓝本, 并请了过去烧砖窑的老艺人, 手工烧制城砖。

耿彦波设想, 用三四年时间, 把四面城墙全部恢复起来, 每面1800米, 总计7.2公里长。城墙外宽10米的护城河也将重现。

“我们可以重回明朝”

在大同“名城复兴工程”中, 古代文物的修复是另一个重点, 需要修复的有代王府、华严寺、善化寺、文庙、帝君庙、法华寺、关帝庙等等。

其中, 华严寺的大雄宝殿是我国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 九龙壁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建筑年代最早的一座龙壁, 善化寺是全国现存辽、金时期寺院中布局最完整的一座, 此三者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要修复的不仅仅是单体建筑遗存, 还要恢复当年的整个建筑群, 虽然其中许多部分早已烟消云散——这也是许多人质疑的焦点。

华严寺工地上, 消逝多年的古代建筑已经一座座破土而出。而耿彦波的构想比这更宏大——老城内的所有现代建筑都将搬迁出去, 以图恢复传统的城市格局。

按他的构想, 大同要完整地恢复传统里坊格局和四合院。“北魏的平城气象一去不复返了, 但是我们可以重回明朝。”而大同古城, 也还不是耿彦波构想的全部。他理想中的新大同, 是“一轴双城”的格局——以东城墙外的御河为界, 西边是旧城, 东边是新城, 旧的复旧, 新的更新。

旧城内, 街道的名字也都恢复古风:原来的雁同东、西路及延伸段, 拟合并定名为平城街;古城城墙内的东、西、南、北街名, 拟分别恢复为和阳街、清远街、永泰街、武定街;208国道市区段改为白登路。

连路灯也被全部更换, 以求与古风相配——在一些道路上, 簇新的宫灯已开始照亮大同的夜晚。

而在新区, 声势浩大的修路、绿化正在进行, 医院、学校、商业中心、大剧院、图书馆等一大批建筑, 正以梦幻般的速度集体破壳而出。简而言之, 耿彦波的整体思路就是把大同3.28平方公里的古城恢复成一个真正的古城, 恢复到明代的格局, 这个整体改造的规模非常庞大, 古城里面的所有现代建筑都要拆掉, 然后复建成明代的格局。古城之外则打造新城, 发展现代化的场馆, 引进新的产业。

工程是否会烂尾?

几年时间, 大同的变化已全面显现。

2008年大同修路8条, 长33公里;至2012年末, 修路已达43条, 总长度110公里。

“过去三年修一条路, 现在一年修几十条路。”一位出租车司机说, “而且耿市长修路跟以前不一样, 以前的路是头一年修好了来年就得重修, 叫‘拉链马路’。现在的路, 你看那质量, 没得说!”

绿化, 2007年以前, 一年绿化面积八九十万平米, 耿彦波一来, 2008年, 完成绿化280万平方米。

拆迁安置则更见力度。城区拆迁总指挥部办公室提供的材料显示, 仅市内最核心的城区一个区, 2008年共拆迁2352户, 32万平米;2009年涉拆迁户总数6163户, 面积82万平米。

大拆的同时是大建。根据规划, 2008年至2010年, 3年时间, 大同投资132亿元, 新建保障性住房800万平方米, 共16万套。如今坐出租车往大同郊外走, 东南西北到处都是起重机和脚手架, 一座座新楼盘正在长高。

如今, 名城复兴工程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而耿彦波突然被调走了。许多市民担心, 耿市长离开了, 他所推动的城市改造计划, 是否能顺利完成?城市建设和古城保护修复工程会不会半途而废?春节后, 大同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先后对此表态, 大同将继续强力推进城市建设和古城保护修复工程, 已经确定和在建的城市建设项目工程, 必须保证如期建设、高质量完工。

质疑依旧存在

不过, 即使工程能如期完成, 人们对此的争议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看来也不会平息。

从大同当前的总体规划看, 它的基本思路与西安、苏州的发展模式相似, 争议在于这些工程的拆迁、建设与保护、修复问题。

这场近乎极端的古城保护产业化方案, 陷入极端是非的争论之中, 一部分人认为, 整体保护实质是伪古董;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将文化保护放到城市发展的战略高度, 难能可贵”。

负责编制《大同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工作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主任规划师张广汉针对大同此次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指出, 大同市政府保护古城的出发点很好, 但方法上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一些文化复兴工程建设项目并没有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法》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相关规定进行。

例如, 对于大同市内的鼓楼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及其传统民居院落原则上是对其进行修复和改善,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则近乎拆后重建。另外, 对于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关的建设项目, 张广汉建议严格按照正常程序提交国家文物局审批后再施工。

著名文物保护专家阮仪三也认为, 对历史阶段要分清楚哪个是要保护的哪个是要修的, 而不是整片的拆迁, 这种整片拆迁的做法, 是对于历史层次的破坏。中国古都学会的一位研究员也表示, 大同的这种发展模式会造成历史的断层。旧城里的许多老房子也是一段历史, 如果全部清除, 这段时期的建筑就在历史中消失了。

大同的大规模仿古建设到底算是“文物造假”还是“修旧如旧”, 也一直众说纷纭。耿彦波本人曾表示, “文物造假”与“修旧如旧”有四个最大的区别——是不是原材料、原结构、原形制、原工艺。如果按“四原”营造, 那就不是文物造假。文物造假最核心的问题就是用的是砖木结构还是钢筋水泥结构。有史以来记载的, 中国传统建筑最大的特点, 也就是梁思成先生说的“大木构架”, 如果是大木构架, 按照“四原”做的, 也就是修旧如旧的修复, 过几百年还是文物;如果是钢筋水泥修复, 那就是文物造假。

那么, 在具体施行当中, 大同是否坚持了“四原”呢?著名作家冯骥才在考察了大同几天之后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我甚至注意到, 华严寺石头和木头衔接的那个胶以及那个城堡式的小剧场, 用的是老城砖砌的四方的堡垒式的建筑, 那么快的速度, 其精致度令人惊讶。”

饶是如此, 仍然有不同的看法。阮仪三就说:“原来的材料, 那要是问你是什么时候的木头?什么时候的砖头?这就是问题。原工艺, 是不是原来的工艺?辽代工艺你是搞不清楚的。我们现在怎么能了解辽代人的具体工艺呢?”

大同煤矿“万人坑”揭秘 篇8

1966年12月27日, 山西大同滴水成冰的季节。这一天, 从北京开来的普通列车上, 下来10个风尘仆仆的人。他们是来自北京中国科学院、文化部文博研究所和北京自然博物馆的专家。他们这次来大同是接受一项特殊的任务。

山西大同煤矿“万人坑”被当地人称为“死人沟”、“烧人场”, 大规模的有二十一处之多。由于地理和气候原因, 一些废弃矿井内的尸骨保存完整, 而多数“万人坑”中只剩白骨累累, 阴森恐怖。

此行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保护尸体, 提出保护尸体方案。专家们来到的地方叫南沟, 属于大同煤峪口矿, 这本来是一条无名的小山沟, 因为发现“万人坑”而远近闻名起来。事实上, 沟并不是自然形成的山沟, 而是煤矿废弃了的通风井巷。

一切都是按照通常的科研程序进行的。很快, 从A井和B井中搬出188具尸骨。专家们必须对这些尸骨严格按照人类体质学的方法进行年龄与性别的鉴定, 根据人体解剖学来识别伤残的个案, 然后对所获数据进行分析, 在此之后得出有关结论。

这是一件完全不同于在北京实验室里的工作, 专家们出于职业的冷静很快被打破了。由于特殊的地理、气温等条件, 很多尸体并没有完全腐烂, 一些保存较好的干尸, 甚至还保留着临死前痛苦挣扎的惨状。工作人员严肃认真, 心情沉重, 面对二百具左右的骨肉同胞的尸体, 在一片阴森恐怖的气氛中, 有些年岁稍大, 有心脏病的人, 精神上根本承受不了。

大同煤矿“万人坑”在经过科学技术人员考察后, 首次做出了一套完整的专业鉴定。但是, 这份鉴定书当时并没有发表和出版。所幸学者王予予和他的同事们一直把它保存下来, 直到近三十年后于1995年在香港出版。

中科院专家发现尸骨残存衣物上的遗留物, 由此而开始了对尸骨身份的调查, 他们来自哪里?家里是否还有亲人?每一具尸骨背后都有着一个惨痛的故事。

从1967年12月开始, 中国科学院考古所等四个单位的专家对大同煤矿“万人坑”进行了科学考察。几个月之后, 通过人类学方法鉴定, 确认“万人坑”中的尸骨为日军占领大同煤矿时期所抛弃。而且意外地获得了一些发现, 就是在尸骨中找到了死难者残存的遗留物。

专家周国兴回忆说, 我清理衣服的时候都要看一下衣服口袋里有什么东西, 劳工当时发工资时有一个袋子, 上面写着名字, 有身份和地址的, 我们就查到两个, 其中一个是徐州的袁庭宣。

当大同“万人坑”科考工作告一段落时, 1967年5月底, 年轻学者周国兴和另一位姓卢的同事乘上火车, 开始了漫漫寻访之路。

一路上, 周国兴的心情忐忑不安, 他不知道按照尸骨遗留物上的地址能不能找到袁庭宣的家, 毕竟已经过去几十年了。

当周国兴叩响徐州市子房乡的一处院门时, 使他意想不到的是, 开门的竟是袁庭宣的亲生女儿。而且, 袁庭宣的结发妻子还活着, 当周国兴拿出袁庭宣的照片后, 全家哭成一片。亲人的下落虽然知道了, 但等来的却是惨痛的讯息。

周国兴没想到, 他们对袁家造访后一年多, 袁庭宣的妻子就因为悲伤过度去世了。

日寇“以人换煤”政策, 强行迫使八万中国劳工背井离乡, 他们在大同煤矿遭受非人待遇。八年间, 大同煤矿产煤1400万吨, 半数运往日本, 而代价是六万劳工葬身万人坑。

1937年9月13日, 日军占领大同后, 只留下少数兵力, 主力继续南下。大同成为日军的后方。随后, 大同成立了伪“晋北自治政府”, 隶属于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

日军占领大同煤矿后, 在军方的催迫下, 逐渐恢复了生产。大同位于山西最北部, 与内蒙古毗邻, 本来就地广人稀, 加之战祸连绵, 青壮年更成为稀缺资源。一方面是无尽的地下宝藏急待掠取, 一方面又缺少开采的人力资源, 这个矛盾将如何解决呢?

1937年9月日军占领大同前, 大同煤矿的矿工最多8000人, 而在日军占领期间, 劳工人数最多时达到18000人。劳工的来源除了在各地“骗”和“抓”, 还有战俘和所谓“摊派”的劳工。

大同本来是一个遍地煤炭的地方, 然而, 日本占领大同煤矿后, 这里居然闹起了“煤荒”。煤炭生产得越多, “煤荒”越严重。偌大一个大同, 只有城隍庙一处设有民用煤场, 而且是日方投资的“专营民用燃料”的“兴亚公司”独家经营的。

这个煤场每天早六时排队挂号, 下午三时开始卖煤, 等待了近10个小时的人们只能每人买两角钱的煤面儿。尤其到了冬天取暖季节, 煤场更是拥挤不堪, 甚至常常无煤可卖。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 从大同煤矿幽深巷道中涌出的煤, 源源不断地被装上火车, 日以继夜开往天津港口, 然后装船运到日本。

日方可以不提中国劳工的死亡, 也可以隐去那些恐怖的死亡数字, 但是大量死者的尸体不可能像空气一样蒸发。一天黄昏, 残阳如血, 天光将尽时分, 突然从野狗围绕的“万人坑”里爬出一个人。他就是任清玉老人。

1942年9月份, 一个醒目的标题出现在了当时的《晋察冀日报》上:大同煤矿五个月内, 敌寇虐死矿工2400人!报道来源于一个从大同煤矿逃出来的13岁童工的恐怖记忆。

1942年的大同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那年夏季, 大同的日本人向满铁总部发出了一封紧急电报, 要求速派大量的医生赶赴大同煤矿。事实上, 电报发出之前, 一场瘟疫正袭击着忻州窑煤矿的劳工营, 已经到了矿方无法收拾的地步。7月12日, 100余名日本大夫来到了大同。他们是来拯救瘟疫威胁中的人的吗?

人们的幻想很快破灭。日本大夫到达忻州窑矿后立刻将整个矿区严密封锁, 发现外逃的一律射杀。在大夫的授意下, 无论男女老幼, 全部被圈进了康乐庄的院子里, 逐个检查人们的粪便, 病情轻的被投进了隔离所, 重症患者立刻用铁丝将手脚捆绑, 拉到小南沟烧掉!当时的忻州窑演变成了一座巨大的烧人场, 每天被焚烧的竟达几十人之多……即便如此, 疫情仍然在蔓延着, 病人成倍地增加。这时候的日本大夫连最起码的检查都干脆省去, 凡他们认为有病的一律烧死!幸存下来的人们回忆说:那次忻州窑的大火整整烧了四天, 从天上飘落的粉末里都能闻到腥味……

一天黄昏, 残阳如血, 天光将尽时分, 突然从野狗围绕的“万人坑”里爬出一个人。他就是任清玉老人。几十年后, 老人面对摄像机讲述了他的故事。

任清玉说, 为什么来这儿的大部分人都死了, 拉肚子, 一喝井水回来有时候就闹肚子, 不能上班了, 人家就派来拉死队的, 两条胳膊, 两条腿拿绳子一捆, 杠子一串, 就拉到山洞里去了……

埋我的时候是上午8点多, 拉死队的人把绳子一抽, 就把我扔在那儿了。我一看那沟里头满满的都是死人。我等到下午六点多, 看着四外山上都没有人了, 站岗的也不见了, 我才慢慢地爬上来, 等出去的时候天都黑了。

仿佛经历了一场噩梦, 他有幸从一座人间地狱中复活, 而他那些数以万计的兄弟们, 却永远地留在了黑暗中, 直到变白, 变为泥土。僵硬了的尸体保持着挣扎的姿态, 直到今天……

据大同煤矿史记载, 在日本侵略者的掠夺下, 从1937年秋天到1945年战败投降, 大同煤炭株式会社的总产量竟达1400万吨之多!60000余中国劳工为了这个数字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日本侵略者劫掠走的是1400万吨煤炭, 留在大同、留在百里矿山的是大大小小的万人坑和6万具至今保留着挣扎姿态的冤魂……

>>>>相关链接

大同煤矿万人坑简介:

大同铁一中电气设计 篇9

大同铁一中新校区基地为东西向290 m,南北向340 m的长方形,基地占地面积约9.78 hm2,总建筑面积6.3万m2。新建学校为完全中学,其中初中部为14轨42个教学班,高中部为12轨36个班。

校园功能布局综合考虑教学活动、分期建设、改造扩建等方面因素,把校区分为校前综合教学区、初中教学区、高中教学区、学生生活区、运动区等5个区。

2 供配电系统设计

2.1 供电电源

本校由1座实验综合楼(6F),3座高中教学楼(5F),3座初中教学楼(5F),1座食堂(3F),2座宿舍楼(6F),1座风雨操场(2F,预留),1座运动场看台(1F),1座换热站等组成,总建筑面积为6.3万m2。按照体量最大的综合实验楼计算,体积为4.7万m3,未超过5万m3,因此室外消防用水量为25 L/s。根据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11.1.1条,本建筑消防负荷供电等级为三级,其他负荷也均为三级,由单电源供电即能满足消防规范要求。因此,从市政引来一路10 k V电源,采用YJV22-10 k V高压电缆埋地敷设至校区内10 k V高压配电室,低压电源电压等级380 V/220 V。通信机房、网络机房、有线电视机房、保安监控机房等重要用电负荷的备用电源采用EPS应急电源供电,应急及疏散指示照明设备采用自带蓄电池的灯具。

2.2 负荷计算

整个校区结合绿化、环境、景观、安全等因素综合考虑,在靠近负荷中心的位置设置2座1 000 k VA箱式变电站。1号箱变主要负责初中教学楼、实验综合楼、风雨操场等的用电及2号箱变消防负荷的备用电源,设备容量为1 233 k W;2号箱变主要负责高中教学楼、食堂、宿舍、换热站等的用电及1号箱变消防负荷的备用电源,设备容量为1 238 k W。本工程总设备容量为2 471 k W,计算总容量为1 611.5 k VA,变压器总安装容量为2 000 k VA,变压器平均负载率为80.6%。

计算过程为:

箱变用电设备安装容量Ps=2 471 k W。

需要系数为Kx=0.6。

计算有功负荷Pj=Kx×Ps=2 471×0.6=1 482.6 k W。

计算无功负荷Qj=Pj×tgθ=1 482.6×0.426=631.6 kvar。

为改善电源质量提高功率因数,在各箱变低压侧设置无功功率自动补偿装置,根据负荷情况对无功功率动态进行补偿,使功率因数保持在0.9以上,本设计按照补偿后平均功率因数为cosθ=0.92。

计算总容量Sj=槡Pj2+Qj2=1 611.5 k VA。

2.3 供配电系统

低压配电系统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单台容量较大的负荷和消防负荷(如水泵房、食堂厨房动力、热交换站、太阳能辅助电加热设备等)采用放射式供电;对于一般负荷,采用树干式与放射式相结合的供电方式,引至各建筑单体的首层电气小间或电气竖井内总配电箱。尽管按照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11.1.1条规定,本工程采用一路高压供电,但是按照第11.1.5条“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与排烟风机房的消防用电设备及消防电梯等的供电,应在其配电线路的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设置自动切换装置”的规定,本设计消防设备采用双回路供电,分别从1号,2号箱变引出单独干线回路至各建筑单体总双电源分线箱,再采用双回路引至用电设备,并在末端自动切换。

3 教室配电设计

教学用房的配电按照以下原则:教学用房和非教学用房的照明线路分设不同支路。门厅、走道、楼梯间、卫生间(盥洗室)照明线路设单独支路。教室、实验室照明线路支路,控制范围不宜过大,以一个教室为宜,最多不超过两个。教室内电源插座与照明用电分设不同支路。实验室设置独立配电箱。

3.1 教室照明设计

根据GB 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的要求:学校一般教室、实验室、语音教室、计算机教室等课桌面(0.75 m水平面)平均照度不低于300 lx,美术教室平均照度不低于500 lx,教室黑板面平均垂直照度不低于500 lx,显示指数Ra不低于80,统一眩光值UGR不大于19,照度均匀度不低于0.7。照明功率密度值:普通教室、实验室不大于11 W/m2,美术教室不大于18 W/m2。

3.1.1 普通教室一般照明

本工程普通教室轴线尺寸为9 m×8.1 m×3.6 m,楼板采用现浇空心管楼板,除框架梁外,没有次梁,不会对灯具布置产生影响。灯具选用9只2×36 W细管径直管蝙蝠翼配光型荧光灯,配电子镇流器(消耗功率2 W),其光通量为6 700 lm。为减少眩光区和光幕反射区,灯具纵向布置,灯具长轴平行于学生的主视线,并与黑板垂直。为保证照度均匀度,距高比(L/hr)不大于所选用灯具的最大允许距高比,灯具安装高度距地2.8 m。平面布置见图1。

照度计算采用利用系数法:

灯具安装高度:2.8 m。

课桌面高度:0.75 m。室空间高:hr=2.8-0.75=2.05 m。

房间尺寸:长l=9 m,宽b=8.1m。

室形指数:RI=l×b/hr×(l+b)=(9×8.1)/2.05×(9+8.1)=2.08。

顶棚反射比ρc=70%,墙反射比ρw=50%,地面反射比ρf=10%。

查照明设计手册,得利用系数:U=0.62。

灯具数量:N=9。

灯具光通量:Φ=6 700 lm。

工作面面积:A=l×b=9×8.1=72.9 m2。

灯具维护系数:K=0.75。

课桌面平均照度:Eav=N×Φ×U×K/A=9×6 700×0.62×0.75/72.9=384 lx。

灯的距高比:A—A方向:L/hr=2.75/2.05=1.34,小于该灯具最大允许值1.52;B—B方向:L/hr=2.4/2.05=1.17,小于该灯具最大允许值1.25,照度均匀度不低于0.7,满足要求。

照明功率密度P=18×38/72.9=9.38 W/m2,小于11 W/m2,满足要求。

教室灯具控制方式为:黑板灯单独控制,教室横向第一排灯具单独控制,教室中后部的灯具分三路纵向单独控制。这样设计的目的一方面是考虑节能,另一方面是在看投影幕布时,可以关闭第一排的灯,以利于教室后边的同学看清幕布内容,而不影响正常的视觉要求。

3.1.2 实验室、语音、计算机、多媒体教室一般照明

本工程实验室、语音、计算机、多媒体教室的轴线尺寸均为12 m×8.1 m×3.6 m。灯具均选用12只2×36 W细管径直管蝙蝠翼配光型荧光灯,配电子镇流器,经过验算照度为397 lx。控制方式与普通教室相同。

3.1.3 美术教室照明

本工程美术教室轴线尺寸也是为12 m×8.1 m×3.6 m。一般照明灯具均选用16只2×36 W显色性好的三基色荧光灯管,显示指数Ra不低于90,配电子镇流器,经过验算照度为513 lx。另外在教室天花板均匀预留4组插座,以备今后增加导轨射灯,在四周墙上增加了电源插座,作为局部照明和重点照明的预留。

3.1.4 教室(实验室)黑板照明

黑板照明选用具有非对称光强分布的专用黑板照明灯具。为了避免对学生产生反射眩光,对教师产生直接眩光,黑板灯具的位置布置《照明设计手册》(第二版)有规定,但是该手册第249页图7—4与第256页表7—4有相互矛盾的地方,前后表述不一致。设计人经过验算,认为该手册第249页图7—4对于减少眩光更有利,因此,本设计黑板灯距黑板水平距离0.85 m(考虑黑板的厚度,距安装黑板的墙水平距离应为0.9 m~0.95 m),距地2.8 m安装。灯具选用3只T8,36 W细管径直管非对称光强分布荧光灯,配电子镇流器(消耗功率2 W),其光通量为3 350 lm。黑板照明灯具平面布置见图1,剖面图见图2。

3.1.5 走道、楼梯间照明及应急照明

教学用房为人员密集场所,学生同时下课,同时涌入走道和楼梯间。如果走道、楼梯间光线黯淡,不利于人员疏散,特别是发生意外事件时,容易造成混乱。因此按照GB 50099-2011中小学设计规范的规定,走道、楼梯间的照度标准为不低于100 lx。

同时,教学用房的走道、楼梯间的应急照明标准值也应按照人员密集场所进行设计。关于应急照明的要求,在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JGJ 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均有规定。因此,综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11.1.3条、第11.3.1条和《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第13.8.6条,学校走道、楼梯间的应急照明照度值不低于5 lx,持续供电时间不低于30 min,并且按照要求在各主要出入口的门框上设安全出口标志灯及在走道上设置疏散指示灯。

3.2 教室插座及电气设备

普通教室:在讲台和教室后墙距地0.5 m处各设一组单相五孔安全型插座,在教室前黑板左侧距地2.8 m处设电视机电源插座1个,在教室前黑板左上方设投影机电动幕布插座1个,在教室天花板中轴线前部约1/3(距黑板水平距离约3 m)偏下处设投影机电源插座1个,在教室后黑板上方设摄像机电源插座1个。

实验室:实验室的插座除了按照普通教室所设置的电源插座外,根据各功能实验室的不同,还应设置各种供实验用的插座。所有实验室都在讲台进门处设配电箱,总电源进线均设置短路保护、过载保护措施;插座回路都按课桌纵向排列分回路,并设置剩余电流动作的断路器。

物理实验室:讲台处教师实验桌上设置380 V/16 A三相电源插座2个、220 V/16 A单相五孔安全型插座2个,24 V直流电源插座1个。在每个实验桌上设置220 V单相五孔安全型插座1个,24 V直流电源插座1个(在讲台处设置交直流整流配电箱)。

化学实验室:讲台处教师实验桌上设置220 V单相五孔安全型插座2个,24 V直流电源插座1个。在每个实验桌上设置220 V单相五孔安全型插座1个,24 V直流电源插座1个(在讲台处设置交直流整流配电箱)。由于化学实验室的实验桌上设置排风设施,所以化学实验室设专用排风道引至屋顶,在屋顶设置离心排风机,排风机控制在讲台教师实验桌上。

生物实验室:讲台处教师实验桌上设置220 V单相五孔安全型插座2个。在每个实验桌上设置220 V单相五孔安全型插座2个,其中1个供局部照明用。

实验准备室:除周围墙上距地0.5 m设置220 V单相五孔安全型插座外,根据需要预留电冰箱、恒温箱等用电插座。

语音、计算机、多媒体教室:讲台处教师操作台下地面设置220 V单相三孔安全型地插座2个。在每个学生工位的地面设置220 V单相三孔安全型地插座1个。这些功能教室还预留设置空调电源插座。

4 弱电系统

本工程弱电系统包括:校园广播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有线电视系统、教学监控及教学观摩系统、安全监控系统、校园一卡通等系统。

4.1 广播系统

在学校综合实验楼设广播室。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等场所设有分区广播扬声器,并划分为不同支路系统,上下课电铃声由广播扬声器播放。广播系统采用智能扩音管理系统,同时在紧急状态下能够自动切换为特殊状态,如:消防状态等。

4.2 综合布线系统

在学校综合实验楼设中心机房,内设语音、数据(内、外网)主配线架等。

数据通讯系统:数据通讯系统分别设内网和外网。内网为学校的专用局域网,且不与学校外部联通,该网的建设目标是建成一个以学校的教学、科研为中心,覆盖全校办公系统、行政管理系统、教学系统、后勤管理等功能的计算机网络。外网指学校对外的数据接口,这里是指Internet网络。内网和外网采用物理隔离的方式,但要保障内网和外网之间在必要的情况下,能够互换互用互通。

语音通讯系统:本工程采用虚拟网电话系统,从市政引通讯电缆至中心机房。除走廊、大厅采用201电话外,其余均采用虚拟网电话系统,语音通信容量为100门。

在教室、实验室、办公室、宿舍等部门设置工作区,每个工作区按需要设置2个~4个内网、外网数据点,1个~2个语音点。

4.3 有线电视系统

在学校综合实验楼设电视机房。有线电视系统节目源采用光缆由市政引入,经光电转换后分配至各层有线电视出线口。电视节目包括城市有线电视信号、自办电视节目等。在教室、实验室、办公室、会议室、餐厅、值班室等处设有线电视出线口。

4.4 教学监控及教学观摩系统

这一系统主要是实现教学现场直播,示范课程教学,教学评估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前端信号采集部分、中间传输部分、中心信号处理、存储、控制部分。具体做法是在教室后墙黑板正上方设置摄像机,用以考试、自习、公开课等辅助(监控)管理;教室天花板中轴线前部约1/3处设置投影仪,用以多媒体教学,设计中要预留投影仪到讲台的管线。教学监控及教学观摩系统的控制机房设置在综合实验楼内,面积为97.2 m2(占一个实验教室房间),内设彩色监视器、录像机、控制键盘。观摩的人员在控制机房内可清晰地观看各个教室的教学过程。

4.5 安全监控系统

本设计是在各楼主要出入口、通道、大厅、楼梯口、档案室、财务室和校园内部公共活动区域、周界等场所设置保安监控摄像机,将监测区的情况实时传送到监控管理中心,值班人员通过监视器可以随时了解这些重要场所的情况。安全监控系统中心控制室与教学监控及教学观摩系统的机房合用。

4.6 校园一卡通

校园一卡通是以IC卡为信息载体的适用于校园消费和管理的网络系统。一卡通取代了学校管理和校园生活中所使用的各种个人证件和现金支付手段,使用IC卡实现图书馆借书、教师考勤、学籍管理、食堂就餐、上机收费、超市购物等多种功能。与银行联网的校园卡可以实现银行转账、银行代缴费用,把银行卡上的钱自动划拨到IC卡上,真正做到一卡通用。校园卡的使用将极大方便学生、教工的生活,减轻他们携带各种证件的烦恼。

5 防雷与接地设计

经过计算本工程各建筑单体建筑年预计雷击次数为0.07次/年~0.1次/年,防雷按二类设防,采取以下防雷保护措施:沿女儿墙采用Ф10镀锌圆钢作为避雷带,用25 mm×4 mm镀锌扁钢在屋面组成不大于10 m×10 m的避雷带网格。利用框架柱子内对角两根Ф16(或4根Ф10)以上主筋通长焊接作为引下线,引下线间距不大于18 m,引下线上端与避雷带焊接,下端与基础接地网焊接。接地网由基础内两根主筋沿建筑物外缘焊接成环形构成。凡凸出屋面的金属通风管等所有金属构件均应与避雷带可靠焊接,不同标高处的避雷带应与防雷引下线可靠焊接连成电气通路,所用金属件均镀锌。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采用TN-C-S系统,防雷接地、电源进线重复接地、弱电设备接地均共用建筑物基础作为接地极,接地电阻不大于1Ω,经实测自然接地体接地电阻值不满足要求时,须另加打人工接地极。在建筑物外墙四角埋深1 m处由接地网钢筋焊出40 mm×4 mm镀锌扁钢,伸出散水外不小于1 m,以备加打人工接地极用。

为用电安全,作总等电位联结,在各建筑物一层总配电箱附近设一总等电位端子箱。凡正常不带电,而当绝缘破坏有可能呈现电压的一切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所有灯具均增加一根PE线。

参考文献

[1]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S].

[2]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3]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S].

[4]GB50099-2011,中小学校设计规范[S].

[5]北京照明学会照明设计专业委员会.照明设计手册[M].第2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大同黄花走出中国畅销世界 篇10

大同县是闻名全国的黄花菜主产地,所产黄花菜色泽金黄、角长肉厚、蕊多,久煮不烂、脆嫩可口,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多次在国内、国际农产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近年来,大同县委、县政府把黄花产业确立为“一县一业”的主导产业,从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予以支持,各级各部门积极服务黄花产业发展。目前,全县黄花种植总面积达到9万亩,正逐步成为全县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向着规模化种植、集约化加工、品牌化销售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大步迈进。

政策引导 促进黄花产业做大做强

本刊记者在大同县采访了解到,黄花是大同县的传统特色农产品,具有300多年的种植历史,以其角大肉厚的上乘品质,在全国享有盛名。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该县黄花就被国家外贸部门指定为出口产品,畅销东南亚、日本、欧美等地。90年代以来,先后获得香港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首届中国农博会金奖等多项奖项。此后,受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和2004年沈阳黄花菜“毒菜”事件影响,全国黄花菜连续几年价格低迷,销售不畅,加上农村劳动力逐年递减,黄花采摘纯手工、劳动密集等因素的影响,广大农民对种植黄花致富失去信心,全县黄花面积逐年递减,到2010年全县黄花可采摘面积不到1万亩。

2011年,县委、县政府立足黄花资源优势,在科学分析研判经济效益、市场前景等因素的基础上,认为黄花产业是大同县最具发展前景的农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应当全力以赴做大做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随后召开的县十一次党代会、县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把黄花作为全县推进“一县一业”的主导产业,每年规划发展1万亩,做大、做强、做精黄花产业,促进黄花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在全省、全国打响“大同黄花”品牌,构建起“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现代农业格局,实现“十二五”末农民人均纯收入增收翻番的目标。

为了增强全县广大种植户的发展信心,县委、县政府加强政策引导,在县财政在资金极为紧张的前提下,整合各类资金,对全县新发展的黄花,每亩给予500元的种植补贴,第一年补300元,第二年验收后补200元,弥补农民新栽黄花前两年没有收成造成的损失。连片300亩以上的,配套水电路渠,对于种植10亩以上的农户和500亩以上的村,帮助建设晾晒场地,并提倡施用农家肥,补贴资金,鼓励引导农民发展锅炉蒸馏,提高黄花品质。在不断扩大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黄花深加工和黄花旅游等产业,延长黄花产业链条,打响“大同黄花”品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从2011年开始,各乡镇为了促进黄花产业发展,开始培育示范村、示范户。到2014年,全县已形成倍加造、西坪两个万亩黄花片区,谢疃、下榆涧、徐家堡等10个黄花专业村,形成了261户5亩以上的种植大户,在全县涌现出了张顺宝、张科、朱利、白继跃、徐富国、温明宝等种植户典型。2014年以来,县委、政府动员黄花加工龙头企业与黄花种植户实行订单制。县三利农副产品公司率先在全县承诺,愿意与全县黄花种植户签订收购合同。三利公司发出的订单合同信息,通过县黄花办等多部门的广泛宣传,极大增强了全县农民种植黄花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县乡村三级把组织农民开展黄花培训当做一项重要工作,每年利用冬闲时间聘请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对全县黄花种植专业村和规模种植片区的干部和农民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培训内容除了传统的黄花栽植技术、病虫害防治外,又专门增加了黄花市场前景分析预测等内容,进一步增强全县农民发展黄花的信心。

为了完善黄花产业配套政策,运用保险机制有效化解黄花生产过程中面临的灾害风险,保障黄花种植户利益,促进黄花种植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2015年,经过县委、县政府多次与保险部门协调争取,人保财险大同县支公司新开设黄花种植支农惠农保险业务,以西坪镇为试点,对种植4年(含)以上进入盛产期的黄花,遭受病虫害、雹灾、风灾等意外灾害后,每亩可最高获得5000元的补偿,保险费率为6%,农户个人出资200元,政府补贴100元,受到黄花种植户的欢迎。

部门联动 在服务产业中转变作风

为了更好地推进全县黄花产业化发展,大同县委于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出台一号文件,安排部署全县黄花产业发展工作,专门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县农委、发改、财政、水务、招商、质监、工商、税务、林业、开发、旅游等部门组成的黄花产业化发展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全县黄花产业规划,监督各种项目的实施及验收工作,并把黄花产业发展目标任务纳入领导小组所涉及单位和各乡镇的年度考核内容。2014年又专门成立了黄花办,全面负责黄花产业发展的组织协调、技术指导、宣传促销、督查考核等工作。县政府对发展黄花产业的支持,从政策、技术方面拓展到采摘、晾晒、销售等各个具体环节,并及时协调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为了切实帮助广大黄花种植户解决面临的各种实际困难和问题。大同县委书记王凤瑞率先垂范,采摘期上下班专门走黄花基地的田间小道。他经常在清晨就来到田间,边采摘边同农户攀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小到夜间采摘照明、防护雨衣,大到晾晒场地、资金周转,都一一记录下来,责成相关单位及时办理。7月19日,在独树村徐喜黄花收购点调研时,王凤瑞看到收购鲜黄花的陕西客户使用的蒸制方法简单实用效率高,立即安排各乡镇组织观摩学习。其他县四大班子领导也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与乡村干部一起研究解决黄花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各种困难、问题。与此同时,各级各部门分工协作,密切配合,解决黄花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农委负责黄花产业的规划、技术指导、新品种培育、优质种苗引进等工作;财政部门保证县政府黄花种植政策扶助资金及时发放,调度黄花产业化所需资金;工商质监负责市场监管;经信局负责黄花产品推介宣传、联系销售网络;气象局免费为黄花种植户发布土壤墒情、天气预报;黄花办每天为黄花种植户发布全县各收购点的收购信息;交警、运管部门对拉运黄花的车辆加强安全教育;金融部门尽力为黄花种植大户、黄花加工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对存取资金开通绿色通道,在县委、县政府的号召下,全县广大党员干部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等活动为契机,深入农村一线、田间地头,亲自参与采摘,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及时提供市场信息,联系销售渠道,在服务产业发展中转变作风,谋划产业发展,促农增收。

随着黄花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采摘用工成为制约黄花发展的一大难题。县委书记王凤瑞了解到这一问题,当即着手解决,决定由政府组织、黄花办负责,帮助种植户雇佣劳动力。黄花办采取网络发布招募信息、外出赴浑源、天镇、丰镇等人口大县宣传,与各级团组织联系在各大中专院校宣传发动,在黄花专业村培养招工经纪人等多种方式,为黄花大户招采摘工。2014年,通过黄花办共招募采摘工460人,2015年达到570人,其中为种植大户张顺宝招募60名,全县采摘用工难题基本得到解决。为了解决种植户晾晒场所不足的问题,县扶贫办充分利用黄花专业村的街巷、广场、废弃宅基地等闲置土地,进行水泥硬化,增加晾晒场所。2014年已先后为中高庄、唐家堡、徐家堡、上榆涧、贺店五个村硬化场地3万多平方米。县委、县政府还发出号召,要求全县所有的学校、道路、空闲场所,在黄花采摘期都要尽力为黄花晾晒提供方便。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晾晒难题,也是为了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县委、县政府还鼓励黄花加工企业上马烘干设备,收购农民的鲜黄花,解决因没有场地晾晒及阴雨天无法晾晒的困难。2014年,县三利农产品公司新上马四连体烘干设备,日均加工鲜菜4万斤,2015年,该公司又新上十连体烘干设备,加工能力比原来提高2.5倍。同时,县政府又引入兴农黄花科技公司,日加工鲜菜8万斤,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户的晾晒难问题。「黄花价格上扬农民增收笑逐颜开」

黄花价格上扬 农民增收笑逐颜开

到大同拍长城 篇11

大同长城景观丰富。作为边关重镇、,“北方锁钥”,历代在这里修边保疆,不仅留下了绵延雄伟的长城,也留下了珍贵的文物资源,大同长城及其附属物在建筑风格、文物考古、历史研究方面,具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和极高的文物价值。

入镜之一:天镇段长城

天镇最知名的拍摄长城的地方有三处,即李二口村,保平堡,新平堡镇。

李二口村的特点是长城与村落紧密相连,长城的走向为南北走向,适合上午拍摄。当地的村民依长城而居,几百年如一日,生活习惯及农耕的手段几乎没有变化。拍摄时可将长城及村民的生活劳作结合在一起拍摄,会出一些新意。

保平堡是一处空堡,因没有水源,堡子里的人已全部搬出堡外居住,但它的景色却十分美,堡子西侧山上的长城蜿蜒屈曲嵬嵬壮观。

新平堡位于山西最北端,与河北、内蒙古接壤,所谓鸡鸣三省,其历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代为战略要地。主要拍摄景点有玉皇阁。亦名镇边楼,位于堡内中央,至今保存完好。另外新平堡的民居也独具特色,为民居建筑中少有的佳品。该建筑与普通北方居民布局有所差别,其中主要代表有新平堡镇总兵行署等建筑。

入镜之二:阳高县守口堡

守口堡为明长城大同镇镇关堡,已有500年的历史。守口堡最好的拍摄时间为每年的4月下旬到5月上旬和9月下旬到10月上旬。春天的守口堡漫山遍野的杏花与桃花交相辉映,粉白的杏花簇拥着长城,黄土边墙怀揽着花丛,美不胜收。守口堡的秋色更是美丽,每年的秋季,各种树木有七八种颜色,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尤其是到下午落日时分站在守口堡东面的山梁上逆光下五颜六色的树丛,远山上的长城以及长城脚下农舍的袅袅炊烟,活生生的一处人间仙境。守口堡的长城及村落位于群山环抱之中,拍摄时广角镜头比较合适。

入镜之三:土林奇观

大同土林位于大同县杜庄村,土林当地百姓称其为“石板沟”或“狐仙庙”。土林实际上是一种多年沉积下来的钙化层。初春时,地表解冻土壤里的盐碱析出地表,雨季地表的盐碱又随雨水渗入地下,如此往复年复一年,构成了土林的特有的结构。怪异的土林景象令人目不暇接,形状各异,有的像猛兽,有的像瀑布,有的则像神魔欲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土林的中间是一处不小的水塘,拍摄时如能将水塘与土林一起入画,将更有一番诗意。此地拍摄的最佳时段为早晨或落日之前。拍摄时一定要注意不可随意踩踏土林景观,因土林均为钙化层、砂石和盐碱的泥土结构极易踩踏或破坏。

入镜之四:大同古城

大同是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三代京华,两朝重镇”之称,特别是以云冈石窟、北魏悬空寺为代表的北魏文化;以华严寺、善化寺、观音堂、觉山寺塔、圆觉寺塔为代表的辽金文化;以边塞长城、兵堡、龙壁时。大同府为代表的明清文化构成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因此大同的文物古迹很多有3000余处,其中国家级保护单位27处。近年来随着旧城改造,大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古城墙崛地而起,老城内的文物古迹也基本得到修复,老城内明清时期的民居遍布各个角落,因此仅老城区一处就足以吸引你的眼球了。

入镜之五:

八台子长城与圣母堂

八台子长城位于左云县,北侧与内蒙古接壤,距县城约20公里。八台子村的长城附近有一座哥特式教堂,原名圣母堂。石砌砖雕充满了异域风情,至今仍耸立在长城脚下。八台子村长城最具的特点是长城与教堂村庄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可拍摄的角度很多,长城与教堂都坐落在村庄的北侧。因此不受时间的拘束可全天候的拍摄是一处极易出片的地方。

Day1:北京出发—山西天镇县(全程约260公里)住天镇,天镇县有几处温泉度假村,首选为鸿雁温泉度假村,条件不错,可住,可吃,可洗温泉,价格在150 ~ 200之间。

Day2:早晨出发走S201省道前往李二口村(约15公里)拍摄。中午继续走S201省道向北前往新平堡镇拍摄(全程约20公里,因盘山路,约1个小时到达),新平堡村向南约两公里为保平堡村,保平堡适合下午落日时拍摄。

Day3:早晨从天镇出发继续走S201省道向西前往阳高县守口堡村拍摄(约30公里)中午可约老乡家做顿农家饭(大烩菜、莜面等,非常好吃,每人可付30元左右餐费),下午返大同市区(约70公里,也可上高速)住市区。

Day4:早餐后在市区活动,大同市著名的文化历史名城可拍摄的题材很多,可选择性的活动拍摄一天,住市区。

Day5:早晨出发驾车走S302省道前往大同县拍大同火山群(约20公里),大同火山群是中国五大著名火山群之一,坐落在大同县的马蹄山火山最具代表性,它的形状酷似一只马蹄,拍摄最佳位置是在县城南侧公路的制高点上。下午在返回市区的途中再转至S203省道(同浑公路)前往土林拍摄。住市区。

Day6:早晨出发走G109国道(同云公路约60公里)到达左云县,中午就餐后前往威鲁或八台子长城拍摄,住左云。

Day7:早餐后返回大同市区,或前往内蒙古草原继续下一段拍摄。

中国“大同”社会理想的历史嬗变 篇12

一、“大同”社会理想的思想渊源

“大同”社会理想主要源于早期的诗歌与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 他们为“大同”理想社会的整体预设提供了思想根基。中国人民对于“大同”理想社会的追求最早可以追溯到早期的诗歌, 主要体现在人们对于“乐土”的向往。《诗经》成为了这一时期的代表, 如《魏风》中的《硕鼠》在表达劳苦人民反对剥削的基础上, 提出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硕鼠硕鼠, 无食我黍!三岁贯汝, 莫我肯顾。逝将去女, 适彼乐土。乐土乐土, 爰得我所。硕鼠硕鼠, 无食我麦!三岁贯汝, 莫我肯德。逝将去女, 适彼乐国。乐国乐国, 爰得我直。硕鼠硕鼠, 无食我苗!三岁贯汝, 莫我肯劳。逝将去女, 适彼乐郊。乐郊乐郊, 谁之永号?”[1]又如《王风·兔爰》反映了下层劳动人民对于“乐土”的向往篇中有如下诗句:“我生之初, 尚无为, 我生之后, 逢此百罹。我生之初, 尚无造, 我生之后, 逢此百忧。我生之初, 尚无庸, 我生之后, 逢此百凶。”[2]这些诗歌反映出古代劳动人民反剥削、反压迫和追求自由“乐土”的理想, 虽然是十分的幼稚与简洁, 但却包含着许多宝贵的思想, 是以后人们追求和实现理想社会的最初胚芽, 这可以说是大同思想的源头。“大同”社会理想的各个具体方面的思想源头则主要在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中, 首先, 应当提及的是春秋末期的孔子, 在孔子的思想中, “博施济众”和“老安少怀”是最具有社会大同因素的。“博施济众”见于孔子与子贡的一段对话:“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在这里, 孔子把能够广泛的有利于人民而解除他们苦难的行为称作“圣”, 视作比他所推崇褒扬的“仁”更为崇高, 认为像尧舜这样的先贤也很难做到, 只有在未来理想社会中方得以实现。与子路的另一段对话, 孔子再次阐发了与“博施济众”相关的理想———“老安少怀”:“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在这里孔子描述了这样的理想境界:社会上的老人能安度晚年, 少者得到长者的关怀。虽然孔子并没有阐述如何实现这样的境界, 但是“博施济众”和“老安少怀”的理想是古代“大同”思想的又一源头, 《礼记·礼运》篇在论述“大同”时, 将此理想作为重要的方面。其次, 就是墨家的“兼爱”、“尚同”, 与孔子相比, 墨家学说包含着比较完整的对未来理想社会的预设, 被称为“尚同”的理想社会, 体现着以下几点原则:第一, 尚贤。墨子设想的理想社会也有国家政权, 有天子及各级官吏, 但是天子及官吏都由选出的“贤”者担任, 他说:“且以尚贤为政之本者, 亦岂独子墨子之言哉?此圣王之道, 先王之书, 距年之言也。传曰:‘求圣君哲人, 以裨辅而身。’ (汤誓) 曰:‘聿求元圣, 与之戮力同心, 以治天下。’则此言圣之不失以尚贤使能为政也。”第二, 存在着社会分工, 全体社会成员按分工尽其所能。他提出:“凡天下群百工, 轮车鞼匏、陶冶悻匠, 使各从事其所能”。第三, 兼爱互利。墨子认为, 天下纷乱的根源在于人们之间“交恶”和“亏人自利”, 要平治天下, 就必须做到“兼相爱、交相利”, 从而达到“强不执弱, 众不劫寡, 富不辱贫, 贵不敖贱, 诈不欺愚”的理想世界。墨家要求改变现状、建立大一统的公平合理的“尚同”社会的理想, 其中包含了朴素唯物主义、初步民主主义, 是十分可贵的, 这对古代大同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再次, 《老子》对于理想社会的设计, 主要体现在“小国寡民”的方案中:“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虽有舟舆, 无所乘之;虽有甲兵, 元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 美其服, 安其居, 乐其俗;邻国相望, 鸡狗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 不相往来。”《老子》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模式, 带有早已消逝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某些特征:没有剥削与压迫, 没有战争, 生产力水平低下, 社会分工不发达, 不存在劳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等。所以“小国寡民”是一个典型的理想化了的原始“乐园”, 它的复古历史观和内在矛盾性以及主要向统治阶级呼吁的实现方法, 客观决定了这一蓝图是无法实现的乌托邦。但是“小国寡民”理想, 又带有鲜明的愤世性与反剥削、反压迫、主张社会公平正义的色彩, 从而为古代大同理想以及农民起义的重要思想来源与旗帜。最后, 由于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甚多, 这里我们不在一一列举, 除上面最重要的思想流派外, 具有“大同”因素的思想流派及其主要思想还包括:《庄子》的“至德之世”;孟子的“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和“井田制”等等。

二、“大同”社会理想的整体预设与直接阐述

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虽然包含了丰富的“大同”社会理想的因素, 但是并没有对“大同”理想社会进行具体的预设与直接的阐述, 对于“大同”理想社会的具体预设与直接阐述则是在《礼记·礼运篇》中。《礼记·礼运篇》约成书于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 是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虽然《礼运篇》中的“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是以儒家的面目出现, 但是却是先秦诸子百家的社会理想和观点的总结与升华。在《礼运篇》中提出了一个“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的蓝图:“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 女有归。货, 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力, 恶其不出于身也, 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运篇》中的大同社会以“天下为公”作为总原则。在这个总原则下, 还凸显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其一, 在政治制度上“选贤与能”, 即由全体社会成员选举德才兼备的人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 不以天下私于一家。其二, 社会的生产资料与劳动成果都为全社会共有, 否定现实社会的私有制, 主张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其三, 全社会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要参加劳动, 创造财富, 劳动已成为社会成员的自觉需要, 现实社会中的不劳而获的寄生虫已不复存在。以此可见, 大同社会已经否定了阶级与剥削。其四, 人们真正的以“和谐”、“博爱”的精神来处理相互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互助互利, 人人平等, 不存在高低贵贱的等级制度。其五, 大同社会没有尔虞我诈, 社会秩序安宁, 人们过着太平安逸的生活, 没有暴乱与战争等等。很显然, 《礼运篇》中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只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道德理想。这一理想的社会蓝图作为私有制社会的对立物, 在没有彻底的消除私有制, 消灭阶级与剥削之前是不具有实现这一理想的社会现实条件的。但是这一理想的蓝图吸收了先秦诸子百家的社会理想精华, 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们向往美好社会的愿望, 从而为后世许多的思想家所继承、阐发与发展, 使其成为了中国人民追求理想社会的主题, 对后来中华民族预设未来理想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大同”社会理想的发展与嬗变

《礼记·礼运篇》中“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在吸收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后, 使大同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但是《礼记·礼运篇》中大同理想社会只是一幅简略的蓝图, 这就为后世的思想家进一步发展大同思想提供了必要性与可能性。此后, 人们对于大同理想的追求并没要停止反而是愈演愈烈。

1.“士”的继续追求。

秦汉以后, 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 在这段历史时期, 人们继续勾画理想社会的蓝图, 有关的乌托邦思想不断涌现, 促进了大同社会理想的进一步发展。在这方面, 包括思想家在内的“士”的阶层, 所作的努力十分的引人注目;这些思想中要么是超越现实的“神仙世界”与“世外桃源”, 带有消极避世的特点, 要么是关于社会改革的方案, 反映了儒家的“修齐治平”的抱负。由于这个时期, 人物众多, 思想纷杂, 这里我们有必要选取有代表性的人物加以审视。首先, 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在其《桃花源记》及附诗中, 描绘了这样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著, 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这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不存在国家制度、无贫富贵贱之分、人人劳动、丰衣足食、生活安逸的理想社会, 这是大同社会理想的具体化, 反映了人们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除此之外还有北宋诗人康与之在其笔记体著述《昨梦录》中, 描绘的“西京隐乡”。清朝文学家李汝珍在《镜花缘》中描绘的“君子国”的理想社会等等。与前述的在“仙境异邦”中寄托社会理想不同, 另一部分思想家则是以社会改革的方案阐发自己的社会理想。主要有:张载的“井田制”;黄宗羲的井田制方案;西汉杨雄提出:人民所向往的政治, 是“老人老, 孤人孤, 病者养, 死者葬, 男子田, 妇人桑”, 反对“汉人老, 屈人孤, 病者独, 死者捕, 田亩荒, 杼轴空”, 为政者就必须使人各得其所[4]等等。总体来说, 秦汉以后“士”阶层的乌托邦思想十分的零散与纷杂, 没有形成独立的完整体系, 更带有一些消极避世的色彩;但是它仍然是古代中国对理想社会追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大同社会理想的进一步的细化与具体化, 它与这一时期的农民乌托邦思想一起, 为近代大同思想的大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营养。

2. 农民追求的“太平世界”。

对未来美好社会的向往, 是中国人共同的愿望。自秦汉后的漫长封建社会里, 除了“士”阶层对理想社会的探索外, 农民也在不断的努力探寻自己理想的社会。这个时期农民关于未来理想社会的预设, 主要是在反对地主阶级的剥削与压迫, 在农民起义中发展起来的, 核心主题是“太平世界”, 是古代“大同”社会理想的一种嬗变形态, 虽然带有明显的空想性, 最后农民起义也大多归于失败, 但是他们对美好社会的预设并为之奋斗, 无疑是十分宝贵的, 是对大同社会理想的丰富与发展。主要有:《太平经》中的“万年太平”的理想, 《太平经》是早期道教的经典, 经后人整理、编撰, 约成书于东汉后期, 内容庞杂, 但是却包含着体现下层农民愿望的“万年太平”理想, 这一理想的总原则为“太平”, 其基本内涵为:“太者大也, 言其积大如天, 无有大如天者。平者言治, 太平均, 凡事悉治, 无复不平。”也就是说, 要在普天之下消灭不平现象, 实现人人平等, 很显然这里还带有平均主义的色彩, 它成为了后来农民起义重要的思想武器。此外, 还有唐末农民起义的“天补”、“平均”的口号以及明末农民起义的“均田免粮”的战斗口号与纲领[5]等等。应当指出, 对于古代农民社会理想中的平等要求与平均主义的思想, 除了具有空想的性质外, 也具有积极的一面, 在等级制度森严、两极分化严重的社会现实条件下, 广大的农民敢于反对封建统治与剥削, 表明了对平等的理想社会的渴望, 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为后来人们追求理想社会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四、“大同”社会理想的升华与系统总结及建构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 中国进入近代社会, 在这段时期, 由于外国的入侵, 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逐渐的沦落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摆脱民族危机, 寻找救国的出路、方案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有机的联系了起来。使“大同”社会理想得到了升华与系统的总结与建构, 并有一些具体的原则得以具体的实施。

1. 天平天国的理想社会———“大同”理想社会的升华。

鸦片战争后十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起义, 是近代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农民起义。在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和对美好社会的追求上, 都有其显著的特点:把中国的“大同”理想社会与西方的基督教教义思想与农民起义中平均主义与平等思想糅合起来, 实现了对追求“大同”理想社会的升华。起义初期就提出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等著作, 猛烈的抨击封建统治, 已朦胧的表达出要建立一个崭新的世界的愿望。定都天京后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 则是中国农民起义中第一个完整的土地纲领与理想社会方案, 文件指出:“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此处不足则迁彼处, 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 此处荒, 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 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 有田同耕, 有饭同食, 有衣同穿, 有钱同使, 无处不均匀, 无人不饱暖也。”这里鲜明的体现了土地归“天下人”的古代“大同之世, 天下为公”, 虽然带有显著的平均主义色彩, 当时的社会条件也不可能使这些方案得以具体的实施, 但是如此具体的对理想社会的建构实现了对古代“大同”理想社会的升华。

2. 康有为的大同社会———“大同”社会理想的系统总结与建构。

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代表人物康有为, 提出了完整、系统的关于未来理想社会的设想———大同思想, 使中国的“大同”社会理想得到了系统的总结与建构。康有为曾经自称:其大同思想, 乃是“合经子之奥言, 探儒佛之微旨, 参中西之新理, 穷天地之赜变, 搜合诸教, 披析大地, 剖析古今, 穷察后来”[6]的成果。“的确, 康有为的大同思想体系之完整、内容之丰富, 在中国大同发展史上当属第一人。”[5]其代表作《大同书》全书共有三十卷, 约二十余万字, 分为十部, 在这里面阐发的大同思想极其丰富, 几乎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可以说是关于未来理想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其中, 对未来大同世界的经济、政治制度及社会生活中的基本的原则也都做了全面的构思。在经济上, 主张废除私有制, 实行公有制, 他说:“今欲致大同, 必去人之私产而后可;凡农工商之业, 必归之公。”[7]依据他的设想, 大同世界的政治应具有以下特征:“无帝王、君长, 亦无统领”, “无贵族、贱族之别, 人人平等”[7]。所有社会成员在政治上都是平等的, 这是其基本的政治原则。除了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外, 康有为还对大同世界的其他方面, 也做了具体的规划, 其中关于妇女解放与婚姻、家庭问题的论述最为重要, 这里我们不再一一论述。虽然最后由于阶级与时代的局限性, 康有为的这种探索在现实中遭到失败, 但是, 康有为对未来理想社会的预设却具有深远的意义, 达到了中国对未来理想社会预设的最高峰, 不仅系统的整理了中国历史上关于未来理想社会探索的思想精华, 又激发了以后人们继续追求理想社会的激情与斗志, 为以后人们对理想社会的探索了开辟了开阔的大道。

五、“大同”社会理想的尘埃落地

人们对于“大同”社会理想的追求虽然矢志不渝, 但是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大同社会理想中的一些基本的原则从来都没有在现实社会中贯彻与实施过。一直到20世纪初,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的经济纲领, 才使大同社会理想的某些原则得以贯彻实施。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真正的民生主义, 就是孔子所希望的大同世界。”[8]民生主义的主要内容就是要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后来, 新中国的成立,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使大同社会理想才得以尘埃落地, 人们才找到达到大同世界的正确的道路, 正如毛泽东所说:“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大同。”[9]但是, 社会主义自身也需要发展与完善, 理想永远都是彼岸, 人们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永无止境。

参考文献

[1]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 (第1册)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17.

[2]王力.诗经韵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192.

[3]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 (第2册)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428-429.

[4]扬雄.扬子法言.先知篇[G]//彭明.从空想到科学——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历史考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55.

[5]彭明.从空想到科学——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历史考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58-110.

[6]康南海自编年谱[G]//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 (4) .神州国光社, 1953:117-118.

[7]大同书[M].北京:古籍出版社, 1956:123-240.

[8]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 1986:394.

上一篇:网页著作权的案例分析下一篇:走进童画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