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句子

2024-10-10

文言句子(通用7篇)

文言句子 篇1

翻译文言文, 就是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翻译所文言语句, 做到文通字顺, 简明规范, 畅达流利。为了保证试题的区分度和阅卷标准的统一度, 命题人往往选择那些带有重要的语法现象的文言文句让考生翻译, 并将其作为高考阅卷的采分点。这些语法现象可归为两大类:一类是积累性的———实词方面的通假字、重要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以及虚词方面的重要虚词、固定结构;一类是规律性的———词类活用和各类句式。

从历年高考的作答情况看, 为数不少的考生容易出现并且易造成失分的错误主要有三种:一是脱离语境, 误译词语; 二是以今测古, 替代不当;三是粗释大意, 遗漏要点。为此, 考生必须将上述内容列为复习重点, 注意字词和句子的关系, 并加以重点强化和灵活把握。不擅翻译的学生更应该把“取法于课内, 巩固积累于课外”作为备考的基本原则, 因为这是考生准确翻译句子的必备条件。

翻译句子题要坚持“三步走”:读—译—验。

一、读———联想所学, 通读全文

首先, 要读懂读通, 能概括其主要内容或含义;其次, 要正确理解句子之间、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 要理解语句的深层含义或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一) 阅读时要注意句子的停断。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不能读作“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 要留意句中的专用名词, 细心体会。

如称谓、地名、国名、典章制度等, 不要错读导致误解。

(三 ) 要 注 意 古今 异 义 现象 , 勿 将两 个 单 音 词 误 作 一 双音 节词理解。

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其/实汉贼也”等。

(四) 要体会古今语言的语法差别。

特别是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 如倒装句、被动句及使动、意动用法等。

平时复习, 遇到不懂的字词, 要养成查工具书的习惯。查阅工具书时, 要注意词的义项选择。

二、译———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

文言文翻译要考虑采分点的问题, 就必须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翻译原则, “大智若愚, 大巧若拙”。这样, 原文字字有落实, 译文字字有根据, 得分必高。

(一) 直译。

1.直译的原则:严格按照原文字句进行 , 尽量保持原文用 词造句的特点, 力求表达方式和原文一致。

2.直译的方法:“对、留、换、删、补、调”。

(1) “对”, 字字落实。严格按照原文的词义、词序和句式, 逐字逐句, 把文言句翻译成现代白话句, 尽量把原文的单音词对应译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词。例如:“家居, 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 辄颦蹙不答” (2013年高考全国卷新课标卷Ⅰ《马文升传》) , 可译为“在家闲居, 无事从不到州城去。说到当时政事, 总是皱着眉头不回答”。对译时多选用与文言实词相对应的、有共同语素的双音节词。

(2) “补”, 补足成分。我们要翻译的句子会有此处省略N字的情况, 必须增补省略句中被省略、而今天又不应省略的部分。例如:“一鼓作气, 再而衰, 三而竭” (《曹刿论战》) 可译为“ (第) 一 (次) 击鼓 , (士兵们 ) 鼓足勇气 , (第) 二 (次) 击鼓 , (士兵们的勇气) 就衰减了, (第) 三 (次) 击鼓, (士兵们的勇气) 就竭尽了”。

(3) “换”, 以白换文。用现代汉语相应的词句替换原文词句。主要是替换那些不宜用对译法翻译的文言词语。 例如: “ (卢) 循晨造南津, 命三军入城乃食” (2013年高考全国大纲卷《杜慧度传》) 中的“造、乃、食 ”就不便对译 , 就用替换法译为“卢循清晨到达南津, 命令三军攻入城中才能吃饭”。

(4) “留”, 保留名号。就是要保留原文某些不必翻译的词。某些专用名词, 如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国号、年号等, 可以保留不译。

(5) “删”, 省去不译。对于在句子中只起协调音节作用的词语 (如发语词、音节助词、语气词等) , 和只有语法功能而无实际含义的词语 (如结构助词、某些连词等) , 在翻译时就应删去。另外, 偏义复词在翻译时也应把不表意的一个词删掉, 如“所以遣将守关者 ,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中的“出”应在翻 译时删掉。

(6) “调”, 调顺语序。文言倒装句的语序务必调整, 如“会元遗脱脱征饷, 胁王以危言” (2010年全国卷一) 中, “胁王以危言”是倒装句中的介词结构后置句, 这句应译为“拿吓人的话威胁梁王”。再有, 古人一句两断的句子需要调整语序。如“馆陶众庶, 合境悲泣” (2009年全国卷一) , 应翻译为“馆陶县整个境内的百姓都悲哭”。

(二) 意译。

如果语句难以直译, 就遵循原文的意思予以意译。但仍须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 需要意译的情况有如下几种。

1.处理某些词语的词典意义或典故意义, 要意译。当词语的词典意义和这个词的语境意义有相当距离时, 就不能用词典意义简单替换, 而应该意译。例如“臣生当陨首, 死当结草” (李密《陈情表》) 就需要意译为“我活着应当不惜肝脑涂地, 死了也要报恩”。

2.处理一些修辞格 , 一般要意译。例如 :“汝爝火余烬 , 敢与日月争明邪! ” (2010年全国卷一) 中的“爝火余烬”、“与日月争明”是比喻, 翻译时就要意译为“你们 (元朝) 就像火把将要烧完, 怎么敢和太阳月亮 (一样的明朝) 争夺光明”。

3.处理一些特殊句子 , 要用意译。例如 :“汉之为汉 , 几四十年矣” (《论积贮疏》) 把“汉之为汉”译为“汉朝成为汉朝”或“汉朝建立汉朝”都讲不通 , 如果意译为“汉朝建立政权以来”就通顺了。

三、验———“信”与“达”

译文要准确、通顺, 就要讲究规范, 符合“信、达、雅”的前两个标准。所谓“信”, 就是忠实于原文, 不误译, 不漏译, 不增译;“达”就是无语病, 通顺明白, 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要求和习惯。

具体来说, 翻译句子应对关键词语提出较高要求:“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统计近几年的考题, 关键词语主要是以下几类: 一是古今异义的词语, 二是有词类活用的词语, 三是表现句间关系的虚词, 四是复音词。例如, 2013年高考安徽卷的翻译句子题考查了古今异义词“中国”, 新课标卷Ⅰ考查了复音词“耆硕”、“颦蹙”。由此可见, 要准确翻译关键词语, 必须带回文本, 联系语境。

以上所讲的翻译技巧, 来源于也应用于平时复习中, 否则, 什么妙招都是浮云。如果学生坚持“取法于课内, 巩固积累于课外”的备考原则, 考试时就必能做好文言文翻译题。

文言句子 篇2

【概念点】文言倒装句

【类型】

(1)宾语前置句

(2)定语后置句

(3)谓语前置句

(4)介词结构后置句和多项修饰语

【概念点】宾语前置

【定义】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特定条件下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这样就形成了宾语前置。【类型】1.疑问代词充当宾语前置

【重要特征】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当“谁、孰、何、曷、害、奚、安、焉、胡”等疑问代词作宾语时,要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前。

【实例】

(1)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译文:我欺骗谁?欺骗天吗?](2)王者孰谓?谓文王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译文:王者是指谁?指文王呢。](3)彼且奚适也?(《庄子·逍遥游》). [译文:它将要往哪里去呢?](4)何由知吾可也? .

[译文:从哪里知道我可以呢?](5)汝安从知之?(《汉书·黥布传》). [译文:你从什么地方了解他呢?](6)胡为至今不朝也?(《战国策·齐策四》). [译文:为什么到现在还不让他上朝呢?] 【辨析】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前,文言文中很少例外。常见的只有“云何”“于焉”这种动宾结构的疑问代词宾语在动词之后。

(1)子夏云何?(《论语·子张》).. [译文:子夏说什么?](2)于焉逍遥?(《诗经·白驹》).. [译文:在哪里逍遥自在呢?] 【类型】2.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前置

【重要特征】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非、否”等等否定词。

【实例】

(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译文:不必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要担心不了解别人。](2)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韩非子·五蠹》). [译文:我有年老的父亲,我若死了,没有谁养活他。](3)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译文: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4)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七十岁的老人穿绸吃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做到这样却不能成为王的,没有这种事情呢。] 【辨析】

(1)否定句宾语前置,只限于代词宾语。名词作宾语(包括表尊称的名词“君”“子”之类)一般不能前置,译时不必移动位置。如:

①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庄子·秋水》).. [译文:我不是您,本来就不了解您。](2)否定句代词宾语,在文言文中也有后置的,与现代汉语一致,译时不必移动位置。如:①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黍离》). [译文:不了解我的人,以为我寻求什么?] ②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诸侯莫违我。(管子·封禅)).

[译文:多次会合诸侯,统一、匡救天下,诸侯没有谁违抗我。](3)肯定句中,代词宾语(包括表敬称的“子”)也有前置的,译时应将宾语移后。① 赫赫师尹,民具尔瞻。(《诗经·节南山》). [译文:显赫的尹太师呀,百姓都望着你。] ②民献有十夫予翼。(《尚书·大诰》). [译文:百姓中有十个贤人辅佐我。] 【类型】3.宾语前置时,动词和宾语之间插入“之”、“之为”、“是”、“焉”等字作标志。

【重要特征】宾语是代词时,一般只能用“之”作前置标志。后来,形成了一种凝固格式“是之谓”、“此之谓”,有时可以活译为“这叫做”。

【实例】

(1)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隐公元年》).. [译文:姜氏有什么满足呢?](2)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左传·隐公元年》).. [译文:我们周朝东迁时,依靠那晋国、郑国。](3)唯利是图(唯是图利).

(4)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左传·僖公五年》). [译文:将要灭掉虢国,对虞国又有什么爱惜?](5)语曰:“唇亡则齿寒。”其斯之谓与?(《谷梁传·僖公二年》). [译文:俗语说:“没有嘴唇,牙齿就会寒冷。”大概是说这类事吧?] 例(1)至(4)是名词宾语前置,例(5)是代词宾语前置。

(6)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四年》)

[译文:最上等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劳,再次是创建学说,即使年代久远也不会废弃,这叫做不朽。] 【类型】4.介词“以”“于”等的宾语前置。【实例】

(1)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左传·僖公四年》).... [译文:楚国用方城山作为城墙,用汉水作为护城河。](2)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因为这个原因,君子让屠宰烹煮的地方远远离开自己。](3)启乃淫溢康乐,野于饮食。(《墨子·非乐上》). [译文:夏启便放纵享乐,在野外吃喝。](4)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也。(《左传·昭公一九年》)..

[译文:俗话所讲的“在家里生气却在大街上显出一脸怒气”这句话,是说楚国呀。] 【类型】5.还有一些具体的字词要求宾语前置:“自”、“请”。【实例】

(1)轸自为厚而为王薄也。(《史记·张仪列传》). [译文:陈轸为自己打算多,为大王打算少。](2)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史记·张仪列传》).. [译文:山上的树木侵害着自己,点灯的油脂煎熬着自己。](3)王请无好小勇。(《孟子·梁惠王下》). [译文:请求大王不要喜欢微不足道的勇敢。](4)释齐秦,他国请相见。(《左传·襄公二七年》).. [译文:除开齐国、秦国,请其他国家的君臣相见。] 【概念点】定语后置

【定义】定语是用来限制或修饰中心词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一般放在中心词的前面,这是古今汉语的共同规律。但在文言文里,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定语,把它放到中心词的后面,这种语法现象就称为定语后置。【类型】1.数量词定语后置:中心词+数量词。文言文中数量词或数词作定语,可以前置,与现代汉语相同;也可以后置,与现代汉语相反。后置时,翻译应改为前置。

【实例】

(1)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左传·隐公元年》).. [译文:命令子封率领两百辆战车去讨伐京。](2)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鸿门宴》).. [译文:我拿来一双白璧,想献给项王。] 【类型】2.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实例】

(1)驾八龙之蜿蜿兮,载云旗之委蛇。(《离骚》).... [译文:驾驶着八条蜿蜒的长龙,插着迎风招展的云旗。](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类型】3.用“者”字结构将定语后置。也就是说,将定语化成一个者字结构,放在中心语的后面。有时,在中心语与定语之间插上“之”字(个别的插“而”字),还有的插上“有”字。

【实例】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史记·刺客列传》).... [译文:太子和知道那件事的宾客,都白衣白帽去送别荆轲。](2)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促织》)... [译文:村里好事的少年,养了一只蟋蟀。](3)五谷者,种之美者也。(《孟子·告子上》).. [译文:五谷是美好的植物品种。](4)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孟子·梁惠王下》)... [译文:这四种人是天下没处伸诉的穷苦百姓。](5)郑人有欲买履者。(《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译文:有个想买鞋的郑国人。] 【概念点】谓语前置句

【定义】文言文中有时为了突出谓语或表达某种感情,可以把主语谓语的顺序颠倒过来,这就叫做谓语前置句,或者叫主谓倒装句。

【类型】主谓倒装句有三种情况:语气强烈的疑问句;语气强烈的感叹句;旧诗词为了韵律相合。

【实例】

(1)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

(2)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也?

(3)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

【概念点】介词结构后置句

【定义】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去翻译。

【类型】1.动+ 以 + 宾

【实例】

(1)请以矢,盛以锦囊。.

[译文:请出那三支箭,用锦囊装着。] 【类型】2.动 + 于(乎,相当“于”)+ 宾 【实例】

(1)风乎舞雩。(《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译文:在舞雩台上吹风。](2)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左传·隐公元年》). [译文: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不同意她。] 【类型】3.形 + 于 + 宾

【实例】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译文:人本有一死,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2)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墨子·公输》).. [译文:楚国在土地方面有余,在人口方面不足。] 【辨析】当“于字结构”充当动词“在”、“至”的补语时,译时只需去掉“于”字而不需要调整语序,或者保持“在于”不译。

(1)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译文:读书人的争论,特别注重名称和实际的关系。](2)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贾谊《论贵粟疏》)..

[译文:想使百姓致力农业生产,在于提高粮食的地位。] 【概念点】多项修饰语的次序

【定义】文言文中多项修饰语(包括状语和定语)的相互次序,大都与现代汉语相同,但也有个别不同之处,理解和翻译时应加注意。

【类型】1.几项定语次序不合篇二:文言文倒装句

文言文倒装句

倒装句有下面几种情况

一、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二、定语后置(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三、宾语前置(宾语置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复习重点)

四、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状语处在动词谓语之后)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①子耶,言伐莒者?(言伐莒者,子耶?)

②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③美哉室!(室美哉!)

④大哉,尧之为君也!(尧之为君也,大哉!)

⑤灼灼其华。(其华灼灼)

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

⑦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也!“在安”,宾语前置)⑧美哉,我少年中国!(我少年中国,美哉!)

以上例子分别体现了谓语前的三种情况:①⑦疑问句; ②③④⑧感叹句;⑤⑥旧诗词合韵律。

2、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宾语前置。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

②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肯顾我)

③我无尔诈,尔无我虞。(我无诈尔,尔无虞我)

④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时人莫许之)

⑤先生??肩举驴上,而狼未之知也。(而狼未知之也)

⑥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忌不信自)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①大王来何操?(大王来操何)

②沛公安在?(沛公在安)

③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吾与谁归)

④夫晋,何厌之有?(夫晋,有何厌)

⑤沛公安在?(沛公在安)

⑥孔子云:“何陋之有?”(有何陋。“之”,宾语前置标志)3.用“之”“之为”或“是”将宾语前置,用这种宾语前置的格式时,还可以在宾语之前加上“唯(惟)”,构成“唯(惟)??是??”或“惟?之?”的格式,强调宾语的作用就更大。

①日居月诸,下土是冒。(日居月诸,冒下土——日月曾经照临,阳光离去后露出了这片赤裸的土地)

②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忧群臣)

③率师以来,唯敌是求。(唯求敌)④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余唯视利)

⑤父母唯其疾之忧。(唯其疾之忧唯其疾之忧)

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

⑦惟弈秋之为听。(惟听弈秋)

⑧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惟辅德)

⑨唯利是图。(唯图利)

⑩唯吾马首是瞻。(唯瞻吾马首)

⑾孜孜焉唯进修是急。(唯急进修——只急迫地进德修业)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籍以何至此)

②全石以为底。(以全石为底)

③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长安君以何自托于赵)

④夜以继日。(以夜继日)

⑤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长安君以何自托于赵)

3、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 式。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及:“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等。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定语后置有下面四种情况: 1.中心语+定语+者

①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求可使报秦者人)

②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村中好事者少年)

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遂率荷担者子孙三夫)

④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知其事者太子及宾客)⑤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烧溺死者人马甚众)

⑥亦雁荡具体而微者。(亦具体而微者雁荡)

⑦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有吹洞箫者客)

⑧人马冻死者相望。(冻死者人马相望)

⑨当其时,巫行视小家女好者。(当其时,巫行视小家好者女)

⑩楚人有涉江者(有涉江者楚人)2.中心语+之+定语,“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蚓无利爪牙,强筋骨)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居高庙堂则忧其民,处远江湖则忧其君)

③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大四海,有几人欤?)

④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带陆离长铗,冠崔嵬切云——佩着长长的宝剑,戴着高高的切云帽)

3.中心语+之(而)+定语+者,“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铿然有声石,所在皆是也)

②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此四者,天下

之穷民而无告者)

③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千里马)

④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能面刺寡人之过者群臣吏民,受上赏)⑤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附操者荆州之民)

⑥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而能不易其志者缙绅)

⑦国之孺子之游者。(国之游者孺子)

⑧僧之富者不能至。(富者僧不能至)

4.用数量词作定语时,数量词大多数放在中心词的后面。例如:

①吏二缚一人诣王。(二吏二缚一人诣王)②尝贻余核舟一。(尝贻余一核舟)

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遂率荷担者三夫子孙)

④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一双白璧 一双玉斗)⑤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比至陈,六七百乘车,千余骑,数万卒)

⑥一食或尽粟一石。(一食或尽一石粟)

4、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做状语。

第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

还有一种情况要注意,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作状语。

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句中一般作状语。介宾短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①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请奉命于孙将军求救)

②贫者语于富者曰??(贫者于富者语曰)

③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于长勺战)

④以勇气闻于诸侯。(以勇气于诸侯闻)

⑤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此所谓于朝廷战胜)

⑥故燕王欲结于君。(故燕王欲于君结)

⑦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臣头今与璧俱于柱碎矣)

⑧设九宾于廷(于廷设九宾)

⑨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赵岂敢留璧而于大王得罪乎?)

⑩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青于蓝取之,而于蓝青)

⑾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不于时拘,于余学。)

⑿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魏惠王兵数于齐秦破,国内空。)⒀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且于其墓之门立石)

⒁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至于负者于途歌,行者于树休。)

第二种:用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也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在今译时,一般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①形似酒樽,饰以山龟鸟兽之形。(以山龟鸟兽之形饰)

②具告以事。(以事具告)

③何不试之以足。(何不以足试之)

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以桑树之)

⑤为坛而盟,祭以尉首。(以尉首祭)

⑥掭以尖草。(以尖草掭)

⑦覆之以掌。(以掌覆之)

⑧咨臣以当世之事。(以当世之事咨臣)

⑨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虽以严刑董之,以威怒振之)

第三种:用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乎”通“于”。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乎”字结构或作状语,或作补语。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乎吾前生,其闻道也固乎吾先)②名垂乎后世。(乎后世名垂)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 文言句子成分的排列形式与现代汉语大致相同,但也有一些变化,这些变化突出地表现在宾语前置、定语前置和状语后置上。下面分别说明。



一、宾语前置

宾语的前置包括动词的宾语前置和介词的宾语前置。

 1.动词的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是古汉语中的一种特殊句式,它的语序是主语+宾语+谓语动词。以下三种情况宾语可以前置。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必定前置。常见的疑问代词有谁、何、焉、奚、安、曷等。如:

 ①何有于我哉?(《论语六则》)②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左传?僖公十四年》)

③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例①何是疑问代词,提到了动词有前,何有于我哉就是有何于我哉,译为:对我来说有什么呢?例②疑问代词安提到动词傅前,安傅就是傅安,相当于附在哪儿。例③焉作置的宾语,全句译为把土石放在哪里?

这种前置宾语须有两个条件:一是疑问句,二是宾语必须是疑问代词,缺一不可。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可能前置。常见的否定词有不、未、毋、无、莫等。(例如:

④城中皆不之觉。(《李朔雪夜入蔡州》)⑤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硕鼠》)例④中有否定副词不,表示句子是否定句,之指代官军进城,是动词觉的宾语。不之觉是不觉之,译为不知道官军进城了。例⑤莫是表否定的不定代词,相当于没

有谁,莫我肯顾即是莫肯顾我,译为没有谁肯顾念我。

请思考:“古之人不余欺。”(《石钟山记》

这句的宾语在哪里?

(3)利用结构助词,将宾词前置。有的句子为了强调宾语,可利用结构助词之、是等,将宾语提到谓语动词前。如:  ⑥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⑦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例⑥何陋作有的前置宾语,之作标记,全句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例⑦中,句读作知的宾语惑是解的宾语,都是借助之提到动词前的。例⑦译为不知句读,不解疑惑。

结构助词是作标志的前置,这种用法保留至今,如唯利是图、唯你是问等。2.介词的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它必须放在介词的前面,构成宾语+介词的形式。

如:

 ⑧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 ⑨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例⑧译为(曹刿)问(他),凭什么作战?这里疑问代词何是介词以的宾语,何以即以何的意思。例⑨吾谁与归即吾与谁归,谁是介词与的宾语。

二、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有两种格式:

1.在后置定语的末尾,加结构助词者,形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

例如:村中少年 好事 者,驯养一虫。(《促织》)

求人 可使报秦 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2.在中心词与后置定语之间加进结构助词之或而,形成中心词+之(而、有)+定语+者的格式。

例如:马 之 千里 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

 齐人有一妻一妾共处一室者。(《齐人有一妻一妾》)



三、介词短语后置(状语后置)

介词是以、于(乎)的介宾短语在动词后作补语,今译时却要把它放在谓语前作状语,这种情况称介宾短语后置。例如:



1、屠惧,投以骨。(《狼》)



如何翻译文言文句子 篇3

可是现在的初中生,由于和古人相去的时代甚远,再加上古今词义、句式的变化,使他们大多不能理解古人的心情和写作的背景,也就不能正确地翻译文言文句子了。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摸索了一套能准确翻译文言文句子的方法,即“对”、“换”、“留”、“调”、“补”、“删”等。

对,就是一对一译成现代汉语。根据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居多这一特点,将文言文中单音节词译成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虚词应将其用法在译文中表现出来。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这句就可以译成:“四季的风景不同,其中的乐趣也无穷啊。”

换,即针对一些词古今意义不同的情况,用现代汉语中的词去替换那些古汉语中有而现代汉语中已不用或词义已经发生了变化的词。如:“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句中“狱”、“虽”分别用“案件”、“即使”换之。就译成“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有些基本词汇,古今没有什么变化,只不过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可有些词,字形古今完全相同,可词的意义却发生了根本的演变。体现在:

(1) 词义扩大。如:“江”、“河”古代专指长江和黄河,现泛指一切大河流。

(2) 词义缩小。如:“妻子”现指男子的配偶,而古汉语中的“妻子”为一个并列词组,指妻子儿女。

(3) 词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如“卑鄙”古代表示地位低下,见识浅陋,现在指品质恶劣。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中“卑鄙”即为地位低下。

留,即对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地名、人名、帝号、年号、朝代名、官职名、政区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称等直接保留,不作翻译。如:“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中“庆历”是宋仁宗的年号,直接说“庆历四年的春天”就可以了。

调,即对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根据现代汉语语法的句序予以调整。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在翻译时要把这些倒置的成分调整过来,否则就不符合现代语法。如:“何以战?”是宾语前置句,“何”作“以”的宾语应译为 “凭什么打这一仗”。“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为定语后置,“高”为“庙堂”的定语,译时应放在“庙堂”的前面。“甚矣,汝之不慧。”是主谓倒装,意在强调谓语“甚矣(太过分了)”,应按“汝之不慧甚矣”的语序翻译。

补,即将省略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补出来,以求句意的完整。如:“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中承前省略主语“蛇”,译时应加上。再有,在古汉语中,数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但在现代汉语中有一条原则:数词必须与量词结合成数量结构后才能修饰名词。因此,对于这类有数词的语句进行翻译时应在数词后加上量词构成数量结构来修饰名词。如:“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中“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数词修饰名词都没有量词,翻译时分别加上量词“个”、“张”、“把”、“把”、“块”。

删,即将无实义的词,如发语词、助词、偏义复词中的衬字等删去不译。如:“夫战,勇气也。”句中“夫”作句首发语词可删去不译,就译成“打仗,靠的是勇气”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助词在句中起的表达作用应以相应的句式反映出来。如:“乎”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表示反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译成:“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

利用句子成分巧识文言倒装句 篇4

高一新生对词性、短语和句子成分等语法知识很陌生, 这些知识在初中考纲中不属于考试内容, 不以单独的题型出现, 只求了解不求掌握。因此, 初中教师大多没有给学生系统教过, 而仅是一语带过, 这势必造成初高中语文相关知识在教学上的难以衔接。学生对文言句式十分模糊, 尤其无法识别与理解倒装句, 整理归纳时乱归类现象就会时有发生。

那么, 如何让高一新生快速掌握文言句式的相关知识, 并能准确判断倒装句的类型呢?大家不妨尝试一下利用句子成分去识别倒装句的方法。

古汉语中, 在一定的条件下, 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出现一些变化, 即出现前后倒装的情况, 这种句子就叫倒装句。常见的倒装句式有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或介词结构后置句等四种句式。

古汉语中的倒装句是针对于现代汉语的句法而言的, 翻译时, 应按照现代汉语的语序和表达习惯来表述。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 (定) 主+[状]谓〈补〉+ (定) 宾”。可用口诀巧记:“主谓宾定状补, 句子成分要清楚。定语定在主宾前, 谓前为状谓后补。”弄清句子成分的先后位置, 就能较容易地判断出句子属于哪种倒装句了。

一、主谓倒装句

古汉语中, 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一样, 一般放在主语之后, 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 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会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这类句式被称为主谓倒装句。翻译时要译成主语在前, 谓语在后的句型。

例如:

(1) “甚矣, 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与现代汉语对应的语序是:“汝之不惠甚矣!”主语是“汝之不惠”, 谓语是“甚矣”, 主语谓语倒装。译成:“你的不聪明也太过分啦!”

(2) “渺渺兮吾怀!” (《赤壁赋》) 与现代汉语对应的语序是:“吾怀渺渺兮。”主语是“吾怀”, 谓语是“渺渺兮”, 主语谓语倒装。应译为:“我心里想得很远啊!”

(3)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齐桓晋文之事》) 按现代汉语的语序应是:“百姓之谓我爱也, 宜乎!”主语是取消了句子独立性的“百姓之谓我爱也”, 谓语是“宜乎”, 谓语在主语前, 倒装。译为:“老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啊!”

以上例句中的谓语“甚矣”、“渺渺兮”、“宜乎”皆放在主语前面, 有强调意味, 翻译时应放在主语后。这种谓语在前, 主语在后的句子, 可以判定为主谓倒装句。

二、宾语前置句

在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中, 动词在宾语前, 介词在介词宾语前。而在文言文中, 动词和宾语、介词和介词宾语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换位置的, 宾语可位于动词前, 介词宾语也可位于介词前, 这样的句式叫做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常有规律可循, 大约分为四种情况。

1. 否定句宾语前置句

前提是必须要在否定句中, 而且宾语是代词。句中有否定副词“不、弗、未、毋、勿”或否定动词“无”或不定代词“莫”等。常用的代词有“我”、“吾”、“余”“女”、“尔”、“之”等。在这样的否定句中, 代词宾语多出现在动词前。

例如:

(1) 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

(2)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齐桓晋文之事》)

(3) 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愚溪诗序》)

以上例句中, “余”、“之”、“我”皆为代词, 是句子的宾语, 借助否定词“不”、“未”、“莫”, 倒置在动词“欺”、“有”、“若”前, 翻译时应放在动词后。否定句⑴译为“古人没有欺骗我”, 代词“余”作后面的动词“欺”的宾语。否定句⑵译为“但是这样还不能做王, 没有这样的事”, 代词“之”作后面的动词“有”的宾语。否定句⑶译为“因此凡是愚人, 没有谁像我这么蠢的了”, 代词“我”作后面的动词“若”的宾语。这种代词宾语在前, 谓语在后的否定句, 属宾语前置句的一种。

2. 疑问句宾语前置句

前提是必须在疑问句中, 而且宾语是疑问代词。句中有疑问代词“何、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在这样的疑问句中, 疑问代词作宾语, 多前置到动词前, 翻译时应放在动词后。

例如:

(1) 大王来何操? (《鸿门宴》)

(2) 沛公安在? (《鸿门宴》)

(3) 默而识之,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何有于我哉! (《〈论语〉十则》)

(4) 微斯人, 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以上例句中, 疑问代词分别为“何”、“安”、“何”、“谁”, 均在动词“操”、“在”、“有”、“与”前, 作句子的宾语。翻译时需放到动词后面。例 (1) 中“何操”, 按动前宾后的现代汉语语法结构, 应为“操何” (即“带来了什么”) 。例 (2) 中“安在”应为“在安” (即“在哪儿”) 。例 (3) 中“何有”应为“有何” (即“有什么”) 。例 (4) 中“谁与”应为“与谁” (即“和谁”) 。这种疑问代词在前, 动词在后的疑问句, 也属宾语前置句的一种。

3. 用“之”、“是”或“惟 (唯) ……是”作标志, 帮助宾语提到动词前, 以强调宾语

这类句式中, “之”、“是”或“惟 (唯) ……是”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无实义。

例如:

(1) 夫晋, 何厌之有? (《烛之武退秦师》)

(2) 何陋之有? (《陋室铭》)

(3)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师说》)

(4) 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

例 (1) 是“有何厌” (有什么满足) 的倒装形式, “何厌”作“有”的宾语, 依靠“之”, 前置在动词“有”前。例 (2) 是“有何陋” (有什么简陋的) 的倒装形式。宾语“何陋”依靠“之”的帮助, 前置在动词“有”前, 起强调作用。例 (3) 是“不知句读, 不解惑”的倒装形式, “句读”、“惑”作宾语, 依靠“之”前置在谓语“不知”、“不解”前。以上三个句式构成“宾语+之+谓语”的结构, “之”成为宾语前置的标志。例 (4) 是“依兄嫂” (只依靠兄嫂) 的倒装形式。“惟……是……”是文言文中宾语前置的一种固定句式。“兄嫂”是动词“依”的宾语, 前置, 强调依靠的只是兄嫂。范围副词“惟” (或“唯”) 加在前置宾语的前面。“是”加在前置宾语与动词之间, 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再如, “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都是此格式。

以上这些依靠“之”、“是”或“惟 (唯) ……是”帮助宾语放在动词前的句子, 也是宾语前置句。

4. 介词宾语前置句

在现代汉语语法中, “介词+中心词”是正常的语序, 中心词做介词的宾语。而在文言中常出现“中心词+介词”这种特殊形式, 这种句式叫做介词宾语前置句。

例如:

(1) 何以谓之文也? (《〈论语〉十则》)

(2) 余是以记之。 (《石钟山记》)

例 (1) 中“何以”在现代汉语中, 应为“以何” (即“凭什么”) , “何”为介词“以”的宾语, 因此可判断此句为介词宾语前置句。例 (2) 中“是以”应为“以是” (即“因此”) , “是”为介词“以”的宾语, 可判断为介词宾语前置句, 也是宾语前置句的一种。

三、定语后置句

现代汉语中, 定语的位置常位于主语和宾语前面。文言文中, 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 (主语或宾语) 前边, 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 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 或使语气流畅, 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用“者”结句, 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的定语后置形式。

另外, 现代汉语中数量词一定是放在中心词前, 构成“数﹙量) 词+中心词”的形式, 但在文言句式中常会出现“中心词+数﹙量) 词”的定语后置形式。

这种中心词在修饰词 (多为形容词) 前, 或中心词在数 (量) 词前的特殊句式, 叫做定语后置句。

例如:

(1) 客 (有吹洞箫) 者, 倚歌而和之。 (《赤壁赋》)

(2) 石之 (铿然有声) 者, 所在皆是也。 (《石钟山记》)

(3) 蚓无爪牙之 (利) , 筋骨之 (强) 。 (《劝学》)

(4) 我持白璧 (一双) , 欲献项王;玉斗 (一双) , 欲与亚父。 (《鸿门宴》)

例 (1) 中“有吹洞箫”做“客”的后置定语。例 (2) 中“铿然有声”做“石”的后置定语。例 (3) 要与“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区分开。此句中, “之”后面的“知”、“解”为动词, 与“不”一起作句子的谓语;“句读”、“惑”为名词, 作句子的宾语。这是一个典型的否定句宾语前置句。而且例 (3) 中“之”后面的“利”、“强”为形容词, 作定语, 分别修饰句中的宾语“爪牙”、“筋骨”, 这就构成了一个典型的定语后置句。例 (4) 中数量词“一双”, 应是中心词“白璧”、“玉斗”的后置定语, 有“一双白璧”、“一双玉斗”之意。所以, 例 (4) 也属于定语后置句。

应注意的是, 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 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能后置。

四、状语后置句

状语一般由介词结构组成。介词主要指“于、乎、以”等, 与后面的名词或代词构成介词结构。现代汉语中, 状语的位置本来在谓语之前, 修饰谓语。若放在谓语后, 则称之为补语。但在文言句式中, 介词结构作的状语常放在动词之后, 这类句式叫状语后置句, 也叫介词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的基本结构为“动词+于 (乎、以) +名词”, 其中“于 (乎、以) +名词”构成介词结构, 作动词的后置状语。

例如:

(1) 青, 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劝学》)

(2)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

(3)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张衡传》)

例⑴中“取之于蓝”, 译为“从蓝中提取出来”, “于蓝”作“取”的状语, 后置。例 (2) 中“日参省乎己”译为“每天多次对自己审察”, 介词结构“乎己” (对自己) 作动词“省” (审察) 的后置状语。例 (3) 译为“用篆文的山龟鸟兽的图形来装饰它”, “饰”是动词, 作谓语, “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用篆文的山龟鸟兽的图形) 是介词结构, 作状语, 本应放在所修饰的谓语“饰”之前, 句中却将它放在谓语之后。

以上例句都属于文言中常见的一种倒装句式——状语后置句, 目的是突出状语的作用和地位。古代汉语中没有“谓语前置”的倒装句式的说法, 所以不能那样判断。

经典文言文句子 篇5

2、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3、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4、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5、染火枫林,琼壶歌月,长歌倚楼。岁岁年年,花前月下,一尊芳酒。水落红莲,唯闻玉磬,但此情依旧。

6、你的路途,从此不见我的苍老。

7、夜雨染成天水碧。有些人不需要姿态,也能成就一场惊鸿。

8、也许是前世的姻也许是来生的缘错在今生相见徒增一段无果的恩怨。

9、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0、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11、你的路途,从此不见我的苍老。

12、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13、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

1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5、清风湿润,茶烟轻扬。重温旧梦,故人已去。

16、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僖公十年》)

17、嗟叹红颜泪、英雄殁,人世苦多。山河永寂、怎堪欢颜。

18、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 好词好句 唯美的句子 伤感的句子

19、他微笑着,在岁月的流失中毁掉自己。

20、纸张有些破旧,有些模糊。可每一笔勾勒,每一抹痕迹,似乎都记载着跨越千年万载的思念。

21、褪尽风华,我依然在彼岸守护你。

2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3、灯火星星,人声杳杳,歌不尽乱世烽火。

24、生生的两端,我们彼此站成了岸。

25、谁在岁月里长长叹息。 好词好句 唯美的句子 伤感的句子

26、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27、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2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29、堂东有瀑布,水悬三尺,泻阶隅,落石渠,昏晓如练色,夜中如环佩琴筑声。

30、看那天地日月,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绵延;就像在我心中,你从未离去,也从未改变。

31、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32、千秋功名,一世葬你,玲珑社稷,可笑却无君王命。

33、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34、山河拱手,为君一笑。

35、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

36、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37、有一种隐忍其实是蕴藏着的一种力量,有一种静默其实是惊天的告白。

38、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39、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寻一夥相识,他一会咱一会那一般相知,吹一会唱一会。

40、褪尽风华,我依然在彼岸守护你。

41、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不妨有卧龙。

42、人永远看不破的镜花水月,不过我指间烟云,世间千年,如我一瞬。

43、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44、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用语法分析法翻译文言疑难句子 篇6

第一步:确定句子的谓语。

1.谓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充当。如果确定出来的谓语是名词,则属于名词活用作动词,如“范增数目项王”一句的谓语“目”是名词,应翻译为动词:“以眼睛示意”或“使眼色”。

2.如果在句子中找不到动词谓语或形容词谓语,可能属于下述三种情况中的一种:

(1)如果是判断句,可能用“者”“也”,也可能用副词“乃”“则”“即”“皆”等表示判断。

(2)如果是无标志判断句,如“刘备,天下枭雄”,则找不到谓语。

(3)有的句子省略了谓语,如在“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个句子中,第二句“其”字之前就省略了谓语“择”。

【特别提醒】如果找出来的谓语处于一句话的开头,这句话可能是谓语前置句,也可能省略了主语。如果能在谓语之后找到主语,属于谓语前置句,反之则省略了主语。如:“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句子的谓语是“宜”,主语是“百姓之谓我爱”,属于谓语前置句,整句话译为:“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了。”又如《信陵君窃符救赵》中“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的“安在”(“安在”的意思是“在哪里”,谓语是“在”,宾语“安”前置)、《愚公移山》中“甚矣,汝之不惠”的“甚”,都位于句子的开头、主语之前,属于前置的谓语。

第二步:分析谓语之前的部分。

1.在句子开头部分找主语:

(1)主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如果确定出来的主语是动词、形容词,则属于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如:①“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第一句中形容词“小”“大”处于主语的位置,活用作名词,译为“小的方面”“大的方面”。②“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第二句中动词“至”处于主语的位置,活用作名词,译为“到的人”。

(2)如果在句子中找不到主语,是省略了主语。如在“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中,“度我至军中”一句的谓语“度”处于句子开头的位置,属于上述“特别提醒”中所说的第二种情况——省略了主语(被省略的词是“公”)。

【特别提醒】找到主语后,要考虑是否存在主语的定语后置的情况。定语后置的句式一般为“中心词+后置定语+者”。如:“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句子的谓语是“倚”“和”,“客”作整句话的主语,“有吹洞箫者”作主语的定语并后置。

2.在谓语之前找状语:

(1)如果状语是名词,为名词活用作状语。如“相如廷叱之”的谓语是“叱”,主语是“相如”,“廷”是名词活用作状语,译为“在朝廷上”。

(2)如果是介宾短语作状语,有可能存在介词的宾语前置的情况。如:“微斯人,吾谁与归?”在“吾谁与归”一句中,谓语是“归”,主语是“吾”;介宾短语“谁与”作状语,正常语序应为“与谁”,即宾语“谁”前置到了介词“与”之前。

(3)如果谓语之前出现介词,而介词之后无对象,这是省略了介词的宾语。如“竖子不足与谋”,“谋”作谓语;“与”是介词,它后面省略了宾语“之”,“与(之)”构成介宾短语作“谋”的状语。

(4)看谓语动词之前是否出现数量词。如有数量词,翻译时视情译为状语、补语、定语。如:(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中“一鼓作气”一句,谓语是“鼓”,句中的“一”作状语,译为“第一次”。同理,“再”“三”分别译为“第二次”“第三次”。(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骐骥一跃”“驽马十驾”的正常语序应为“骐骥跃一”“驽马驾十”,“一”“十”作补语,分别译为“一次”“十天”;而在“不能十步”一句中,“十”作宾语“步”的定语(“不能”后面省略了谓语“跃”)。整句话译为:“骏马跳跃一次,不能(超过)十步;劣马拉车十天(也能走很远),(它能)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

第三步:分析谓语及谓语之后的部分。

1.在谓语之后找宾语:

(1)宾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如果确定出来的宾语是动词、形容词,则属于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如:(1)“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第二句中形容词“强”处于宾语的位置,活用作名词,翻译为“强大的势力”。(2)“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第二句中动词“亡”“北”处于宾语位置,活用作名词,译为“逃跑的军队”“败北的军队”。

(2)谓语后出现名词、代词时,它不一定作宾语,这时要考虑谓语之后是不是省略了介词(如“于”“以”等字)。如省略了介词,这个被省略的介词和它后面的名词(代词)往往构成介宾短语作补语,或成为后置的状语。如:(1)“今以钟磬置水中”,句子的谓语是“置”,它后面省略了“于”字,“(于)水中”构成介宾短语作补语,整句话译为“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2)“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句中“战”字后面分别省略了“于”字,“(于)河北”“(于)河南”分别作“战”的状语并后置,整句话译为:“您(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

(3)考虑是否存在宾语的定语后置的情况,它的格式一般为“中心词+之+后置定语”。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子的宾语分别是“爪牙”“筋骨”,“利”和“强”分别作它们的定语并后置,整句话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健的筋骨。”

(4)看是否省略了宾语。在句子中找不到宾语,可能属于以下两种情况中的一种:①谓语是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本身不能带宾语,导致句子无宾语。如“赵尝五战于秦”一句,主语是“赵”,谓语是不及物动词“战”,无宾语。②省略了宾语。如在“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中,“告”字之后就省略了宾语“之”。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如果一句话的最后一个词是动词,很有可能省略了宾语。如“江万里隐草野间,为游骑所执,大诟。”“大诟”一句中的“诟”是及物动词,它后面省略了宾语“游骑”。

【特别提醒】有的句子会将宾语提到谓语之前,这就需要考虑所翻译的句子是否存在宾语前置的情况。宾语前置一般有三种情况:(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宾语“余”前置。(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前置。如“沛公安在?”宾语“安”前置。(3)用“之”或“是”作为标志词(“之”“是”均无义,不用翻译)将宾语前置。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中宾语“句读”“惑”前置,“唯兄嫂是依”中宾语“兄嫂”前置。

2.分析谓语:

(1)联系已找到的主语,判断谓语是否要译为被动意义,即判断句子是不是被动句。如果主语承受动作,为被动句,谓语要译为被动意义。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的谓语是“笑”,主语“吾”承受“笑”这一动作,“笑”应译为“被讥笑”。

(2)联系已找到的宾语,判断谓语是否属于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三种特殊用法中的一种。如:(1)“春风又绿江南岸”的谓语是“绿”、宾语是“江南岸”,“绿”属于使动用法,译为“使……绿”。(2)“孔子登泰山而小鲁”的谓语分别是“登”“小”,宾语分别是“泰山”“鲁”,其中“小”属于意动用法,译为“认为……小”。(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的谓语分别是“哀”“鉴”,“哀”属于为动用法,译为“为……哀伤”;“鉴”属于意动用法,译为“把……作为借鉴”。

3.看句末:

(1)如果句末出现“介词+名词(代词)”的情况,有两种可能:①状语后置。如“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的“于泰山”“于鸿毛”属于后置的状语,翻译时要将他们放回到谓语“重”“轻”之前。②作补语。如“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中的“于堂上”,作谓语“坐”的补语。

(2)看句末是否有“也”字。如果句末出现“也”字,且是判断句,在翻译时就要加上“是”“不是”一类表示判断的词。如前面所举的“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翻译时就要加上肯定判断词“是”。

上述语法分析法三步中所列的各条,涉及到文言文中的各种词类活用现象,涉及到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高考要求掌握的四种文言特殊句式,基本涵盖了文言句子可能出现的各种句式情况,乍看有些难理解,但结合具体句子使用的次数多了,也就能做到熟能生巧,帮助大家提高得分率。

为帮助大家加深理解,现举一个高考题中的疑难句子用语法分析法进行分析。原题选文片段如下:

【2010年高考陕西卷】……及汉兵败,孙复窃儿走渡江,遇偾军【注】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逾年达太祖所。孙抱儿拜泣,太祖亦泣,置儿膝上,曰:“将种也。”赐儿名炜。(【注】偾军:溃败的军队。)

在要求翻译的画线句中,“遇偾军夺舟弃江中”一句翻译难度较大,需采用语法分析法翻译:

第一步,确定句子的谓语:“遇”“夺”“弃”。

第二步,分析谓语之前的部分:第一个谓语“遇”是句子开头的第一个字,根据上述“确定句子的谓语”一步“如果谓语处于一句话的开头,这句话可能是谓语前置句,也可能省略了主语”的提示,可知这句话省略了主语“孙”。

第三步,分析谓语及之后的部分:(1)找宾语。根据上述“找宾语”一步中“宾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后出现名词、代词时,它不一定作宾语,这时要考虑谓语之后是不是省略了介词”的提示,分析后可知第二个谓语“夺”之后的词“舟”是名词,作宾语;第三个谓语“弃”之后的词“江中”虽然是名词,但这里省略了介词“于”,“于”字和“江中”构成介宾短语作“弃”的补语。补出省略成分后,句子应为“(孙)遇偾军夺舟弃(于)江中”。(2)分析谓语。第三个谓语是“弃”,根据上述“分析谓语”一步中“联系已找到的主语,判断谓语是否要译为被动意义”“联系已找到的宾语,判断谓语是否属于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的提示,分析之后可知主语“孙”承受“弃”这一动作,“弃”要译为被动意义即“被抛弃”。

根据以上分析,这句话应译为:“(孙氏)遇上溃败的军队抢走了小船(并)被抛弃(在)江中。”整个画线句翻译为:(孙氏)遇上溃败的军队抢走了小船(并)被抛弃(在)江中,(她)(凭借)断木漂浮进入芦苇丛中的小洲,采摘莲子喂养小儿,七天都未死去。

文言句子 篇7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补语表1

在文言文中,主语主要由名词或代词充当;谓语主要由动词充当;宾语主要由名词或代词充当;定语主要由形容词充当;状语主要由副词和介词结构充当;补语主要由介词结构充当。如果将这些成分代入表1即可演变成:

名、代(主语)+[副词或介词结构]+ 动(谓语) +(形容词)+名、代(宾语)+〈介词结构〉 表2

由表2知:所谓的名词活用作动词就是名词在谓语的位置上。于是将名词代入到谓语的位置上表2就变成:

名、代(主语) +[副词或介词结构]+ 名(谓语) +(形容词)+名、代(宾语)+〈介词结构〉 表3 这样就可以通过左右的句子成分关系推导出名词活用作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名词+名词

如果第一个名词作主语,那么第二个名词活用作动词。例句:晋军函陵,秦军氾南。(晋是名词,军是名词,晋是主语,军是谓语,所以军名词活用作动词)

如果第二个名词作宾语,那么第一个名词活用作动词。例句: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吏民名词;籍是谓语,吏民是宾语,所以籍名词作动词)

②名+代(宾语)

例句: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此句中名是名词,之是代词做宾语)

③副词作状语+名词

例句:汉水又东 。(此句中又是副词,东是名词)

④名词+介词结构(补语)

例句:今王鼓乐于此。(此句中鼓、乐是名词,于此是介词结构做补语)

此外,依据一些词语的固定搭配也可名词活用作动词则需特殊记忆如:

⑤能愿动词+名词

例句:左右欲刃相如。(此句中欲是能愿动词,刃是名词)

⑥所+名词

例句: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此句中罾是名词,鱼网的意思)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推导过程与名词活用作动词相同。所以依表2推知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副词作状语+形容词

例句: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此句中素是副词,善是形容词)

②形容词+名词(宾语)

例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此句中绿是形容词,江南岸是名词)

③形容词+介词结构(补语)

例句: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此句中短是形容词,于顷襄王是介词结构作补语)

④还有一些固定格式,比如:能愿动词+形容 词。

例句: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此句中能是能愿动词,穷是形容词)

由表2可看出所谓的形容词作名词或动词作名词就是形容词或动词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

①动词作主语:例句,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②形容词作主语:例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③动词作宾语:例句,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④形容词作主语:例句,将军身披坚执锐

名词作状语:依据表1可知名词在谓语的前面,但又不是谓语动作的发出者,也就是不做主语,那么就作状语。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形。

①表示比喻。例如,斗折蛇行

②表示对待人的态度。例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③表示处所。例如,草行露宿。

④表示动作使用工具。例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⑤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例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特殊文言文句式

依据表2可以理解主谓倒装,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介词结构后置等倒装句式的字面意思,最后依据判断文言文句式的口诀,理解记忆。

口诀如下:句子顺序要记牢,定主状谓与定宾;句子主干主谓宾,附加成分定与状;句子主干只前置,附加成分只后置;前置谓前与宾前,后置定后与状后;除去前置与后置,还有被动与省略;标志"于"出现最烦恼,被动状后不易辨,辨析方法只一个,译出"被"字即被动;省略可由位置辨;判断句译时必有"是"

值得注意的是,掌握此技巧必须有熟记词性和文言句式标志的基础。

上一篇:取水监测下一篇:地下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