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新要求(共12篇)
教育改革新要求 篇1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教育振兴, 全民有责”。新的世纪, 新的曙光;新的挑战, 新的需要。在“科教兴国”的战略背景下,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高低。社会的信息化, 经济的全球化, 使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生存状况的基本因素。21世纪是教育和学习起核心作用的时代, 教师是现代化教育的排头兵, “一专多能”、“复合型”的人才更是时代所需。在新形势下, 教师除具有传统意义上的文化素养外, 还应该具有信息素养、民主素养、国际素养、外语素养、专业素养。
一、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 是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 教师应优先开发适应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知能, 改变“信息贫困”的现状, 力求将信息素养的培育融入有机联系着的教材、认知工具、网络, 以及其他有效的教学资源利用之中。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信息素养及能力, 适应信息化社会, 从浩瀚的信息汪洋中整合必要的信息, 能够结合教学内容, 利用信息平台, 创造性地发现、探究、分析、交换、提供信息, 能迅速从媒体、文本、符号、资讯、社区、文化中获得前瞻性的思想和经典性的素材, 把信息教育渗透到全方位的素质教育中。同时, 教师的信息素养, 着重于在媒体的取向中把握方向, 善于趋利避害, 引导学生从被动的媒体消费者转变为主动的设计者、策划者, 避免学生成为媒体的奴隶。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已有的基础知识构建新知识、新信息, 培养知识管理、信息管理的能力, 增强学生在科技社会中学习调适、价值判断、问题解决和创造实践的基本能力。
二、民主素养
现代化的教育样式中, 学生“全人发展”、“主体性”、“合作性”等特征越来越明显, 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因此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大灌溉”, “大包办”的意识, 培育民主素养, 建立新型的民主的师生关系。在“自主, 协作, 探究”的学习环节中, 学习的内容是开放的, 有的偏重社会实践, 有的侧重于文献研究或思辨的, 或者是多学科交叉综合的。探究视觉的定位, 研究目标的锁定, 方法手段的运用等, 都有相当大的灵活度。多角度、多层面的反思性、批判性思维层出不穷, 为此, 教师不应再扮演“权威”的代言人, 而应充当“裁判”的角色, 必须“简政放权”, 提高民主素养, 包容学生的不同意见, 善待其个性特长, 重视学习过程, 重视尊重学生, 重视团队合作,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成为有见识、有批判性思维的创造者, 发表创造性、分析性和革新性的见解。改变“接受性学习”的被动状态, 营造“研究性学习”的民主氛围, 在互动的教学中, 相互平等善待。现代化的教育是一种开放的、浸润性、积极互动的学习构架, 学习的类型及方式呈现多元状态, 例如, 解决问题的学习, 基于案例的学习, 拓展性学习, 基于目的的学习, 超媒体超文本的学习, 研究性学习, 等等, 这些跨学科、跨时空、跨知能的多维度学习程式, 增强了知识的弹性, 促进了知识的远迁移, 更需要教师放下架子, 尊重学生的人格, 尊重智商和情商, 对学生的素质发展提供更多的民主引导、民主支撑、民主调控和民主评价。尊重人的独立性、主动性、首创性、反思性、合作性, 正是民主素养的体现。
三、国际素养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应对新世纪挑战的力量性决策。“三个面向”的方针, 开启了中国教育以开放系统的方式运行。特别是加入WTO后, 中国全方位地融入世界舞台中, 在中国和世界互动的发展中, 寻求教育发展的制高点, 才能实现跨越式进步。全球化社会的发展, 要求教师具备国际素养, 以全球化视野审视问题, 创造性地培养出基于高新技术、基于信息技术的合格公民。世界的距离感日益缩小, 交互学习的能力迫在眉睫, 跨国界、跨洲际的交流日趋频繁, “国际素养”、“国际意识”、“国际理解”等理念, 业已融进教育课程。尊重并学习不同族群文化, 理解与欣赏本地及世界各地历史文化, 了解世界为一整体的地球村, 培养相互依赖、互信互助的世界观, 已成为教育课程设置的目标。以国际社会为背景, 以丰富的人性和社会性为依托, 提高在国际社会中的国际生存力和国际竞争力, 成为现代化教育的一种思路。跨文化的理解与世界大同意识的形成是开放时代的必然格局,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亲密, 信息技术的日益延伸, 对异国文化的尊重、认同和欣赏显得越来越重要。同时, 文明的进步要求世界公民的素质普遍提升, 教师的跨文化意识中, 应该有高度的道德完整性和对待多元文化的清晰敏锐性, 促使民族素养和国际素养的协调发展, 这是现代化教育中教师必须具备的特质。
四、外语素养
新形势下, 新课程的构架, 教师作为专业工作者, 必须有意识地自我规划, 以谋求最大限度的自我发展, 追求卓越、优质的教学效率, 追求专业的成熟和升华, 追求素养的培育和更新。教师的素养本身就是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课程资源, 兼具条件性与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属性。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为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 外语教学成为课程改革的一大焦点。当今的“外语热”一浪热过一浪, “沛沛英语”、“希望英语”、“疯狂英语”、“雅思英语”、“托福英语”、“GRE英语”, 等等, 层出不穷, 演绎着“志在四方”的进取豪情;“英文原版教材”、“CET等级证书”、“双语教学法”、“脱口秀课堂”、“同声传译”, 等等, 趋时而兴, 打造着“国际通行”的亮丽风景。这些都是对教师的战略性驱动和挑战, 是对教师综合素质的严峻考验, 要求教师自身实现先行性、跨越式发展, 如同培育“媒体素养”、“艺术素养”、“数字素养”、“人文素养”一样, 加快培育外语素养, 提高外语能力, 应对全球化趋势对外语的需求, 尽快适应陌生的文化环境。
五、专业素养
素质教育教学理念, 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应用性、技术性。以高职高专为例, 应专注以职业岗位素质、能力需求为导向的“阶梯递进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着力于实施“素质平台、岗位平台、能力平台”的人才培养方案, 突出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人才培养特色。
1. 办学模式。
要有机融入产业要素、行业要素、企业要素、职业要素、实践要素、职业道德等六大要素。强化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的定位, 要以市场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 努力做到“学校围着市场转, 专业围着产业转, 人才培养围着需要转”, 要进一步推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主线, 对专业建设的五个核心环节———课程建设、“双师”团队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顶岗实习实施与管理、校企合作制度建设等方面努力推进。专业建设要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职业岗位为依据,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2. 教学理念。
探索“一个中心”、“两个主体”、“三重目标”、“四性统一”、“五个魅力”, 即: (1) “一个中心”:以学生为中心, 以德育人,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培育独立精神, 增强创新意识, 促进全面发展。 (2) “两个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调动和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形成两个主体互动的教学动力体系。 (3) “三重目标”:教师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达到使学生获得知识、增强能力和提高素质的教学目标。 (4) “四性统一”:坚持教学的思想性、理论的深刻性、现实的针对性、教学的实效性四性统一的教学标准。 (5) “五个魅力”:努力营造具有思想魅力、理论魅力、知识魅力、艺术魅力、人格魅力的教学氛围。
3. 教学内容。
把握教学大纲的契合度和严密性;融合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目标性和多维性;透析重点难点问题的精辟性;讲授问题深度和广度的延展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生动性;思维逻辑条理的层次性和清晰性;知识运用的自如性和丰富性;多媒体课件的丰富性和逻辑性;板书的整洁性和条理性。
4. 教学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的能力;用普通话教学的能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按照“教、学、做”合一的总体原则将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标准及时进入课堂, 根据专业和课程特点选择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特点, 着力研究教学新规律﹑新特点, 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积极利用新的教学手段, 丰富教学内涵, 加强师生互动,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探索互动式教学模式, 重点突出, 精讲多练, 专题讲授, 师生互动, 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专题讲授法;案例分析法;问题研讨法;时事点评法;学生登台讲课模拟教学法;小组研究教学法, 等等。
5. 教学效果。
根据教学大纲, 钻研教材, 结合学生的实际备好课, 做到“四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社会实践。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加强职业能力训练, 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基础素质。实现“三个转变”———转变教师知识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学生成绩评价方式。
“瞄准天上的星星总比瞄准树上的苹果打得高”, 教育者的使命在于用人格孵化人格, 用智慧点燃智慧, 用生命影响生命。教育者应当做到“用真理的力量感谢召人, 用人格的力量感染人, 用真挚的情感打动人, 用生动的形式吸引人”。
教师的目标应当高远, 教师的情怀应当豪迈, 教师的素养应当优秀, 才能“化腐朽为神奇, 化干戈为玉帛”, 实现教师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 才能让学生采撷素质教育的甜美果实。“玉不琢, 不成器”, 教师应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 做终身学习的实践者, 做素质教育的开拓者, 与时俱进, 持续发展, 焕发素质教育的生命力。
摘要:21世纪是教育和学习起核心作用的时代, 教师是现代化教育的排头兵, “一专多能”, “复合型”的人才更是时代所需, 在新形势下, 教师除应具有传统意义上的文化素养外, 还应具有信息素养、民主素养、国际素养、外语素养、专业素养。
关键词:信息素养,民主素养,国际素养,外语素养,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司.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5.
[2]钟启泉等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8.
[3]《自主.协作.探究》研究性学习在天河.天河区教育局教研室, 2002.
教育改革新要求 篇2
福民中心小学
1、课程文化的最终价值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适应每个学生的个性,促进每个学生充分发展。
2、新课改不仅仅是课程设计的变化,最重要的是教学价值的创新(教学价值:(a)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b)促进师生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c)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情感体验),是一种新的师生关系的构成(新的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其主体地位,教师是支持者、辅导者和合作者),更是一种新的教学关系的创造(新的教学关系:以学习为中心,强调学的核心地位,教是为了促进学,服务于学)。
3、新课改重视“五个提倡”和“四个主张”。“五个提倡”:即提倡问题意识、提倡综合运用、提倡实际生活能力的培养,提倡探究性学习,提倡与生活的联系。“四个主张”:主张把课堂还给学生,主张把班级还给学生,主张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主张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
4、叶圣陶先进教育思想的三个基本观点:(a)自主学习: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学生的自学自勉;(b)合作学习: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自由地展开讨论和交流;(c)探索学习:引导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
5、新课程对教师素质结构的要求
<一>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发展”; “承认差异,因材施教”;“立足于生活经验,关注科技动态”;关注“科学探究”和“平等对话”;教学评价应关注“发展”等理念。
〈二〉合理的知识结构:文化科学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新课程的教育观知识以及有关的学科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等)
〈三〉娴熟的教学技能: 在传统的教学技能基础上,补充新的教学技能,如创设情境及联系生活实际的技能,探究技能,师生沟通的技能等。
〈四〉完善的能力结构: 教育能力,教学监控能力,人际 交往能力,现代教育技能驾驭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吸取心知识的能力,灵活机动的教育机制等。
6、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 将发生哪些变化: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要求 篇3
新一轮高中新课程改革,其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高中新课程实施中具体体现在: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教学要面向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在新课程实施中我们要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它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它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还要求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是对传统的教学观念的一次大的改革更新。在高中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它对课程价值的认识体现了更多的人文精神。“把学习当作是人发展的一部分”这一全新的理念贯穿了高中课程改革的始终。它把教学由过去注重知识和技能两方面扩展到注重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五个方面。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全面的要求。围绕新课程理念和要求,要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我们应该作到以下几点:
一、注重观念更新,实现角色的转变
传统的观念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而已。不注重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而把教师仅仅看成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教师的知识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既要作一个知识的传授者,又要作一个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继续学习的学习者,课程实施的组织者、执行者、开发者和创造者。只有更新了这一观念,转变了互动(互动即是师生双方面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这里的互动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班级之间的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互动的内容包括情感、行为、心理、思想、意识形态、以及内驱力等等)的角色,教师才能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地加以解决和修改,从而得到学生的信任。学生也能在这一过程中受到启发,增长见识,找出自己的优缺点,进而能理解和支持教师的工作。所谓“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在这个不断完善、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注重因材施教与团体进步
众所周知,在每一个班级里总有先进生与后进生之分,他们之间的兴趣爱好,交往团体,思维方式,判断能力,天性禀赋都有差异。正如世界上找不到完全雷同的一对树叶一样,人海茫茫、教海无边,我们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也不会找到能适合任何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如果给予同一个目标,同一种方法,很难获得同样的效果。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让每个学生,及其每个方面都要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只有在充分了解自己学生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找出最适合每一个个体的目标和方法,才能使他们团体共同进步。在这里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教师应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解学生,分析学生,制定具体化的学习方案上面。而不是传统的怎样备好一堂课,怎样组织一堂课这方面。根据心理学家的团体动力试验可以看出,一个人在团体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和个体独处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不一样的。团体的动力可以带动个体的进步。而众多个体的进步又可以促进团体发生质的飞跃。这种良性循环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梦寐以求的奋斗目标。在个体中培养团体意识,在团体中促进个体发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影响力、号召力、相互协调能力。
三、注重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所谓没有远大的理想,就没有前进的方向,就没有奋斗的目标。学习的积极性从何而来?肩负的使命怎样才能完成?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是21世纪的栋梁。这就要求教师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正确的发展方向,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自主学习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是能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带来理智挑战、使学生获得丰富积极体验的学习,才能促进学生树立更远大的理想和更高的奋斗目标。只有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才能培养学生高尚的价值观,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四、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个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他必须接触社会。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即使考试成绩再好,考分再高,也不是一个合格的人,更不用说是好学生,或者说全面发展的学生了。很多高分低能的毕业生,已经给了我们太多,太深刻的教训。所以应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品质、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待人接物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培养。教师就是要善于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这里的潜能包括社会生活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社会生存能力、社会沟通能力、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高尚艺术的鉴赏能力。我们要培养学生有较强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有高尚的审美情趣;具备良好的个性和诚信健全的人格:能够关注社会发展动态,关注国际趋势。崇尚社会美德,公共美德,自然美德。紧跟时代步伐,把握发展方向。作一个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以此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审美观。
五、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多变,不拘一格
新课程教学不囿于预先设定的固定模式,可在实施过程中开放地纳入源于个人的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临场体验。鼓励师生即兴发挥,超越预先制定的要求。也就是说教师可以灵活多变地授课,不受教材、课本、课时的限制。教学方法也注重灵活多变,不拘一格。比如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这种单一的,“填鸭式”的教学往往是教师费力不讨好,学生努力学不到。因为教师教的仅仅是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对领悟能力稍差的学生,努力去听课,却不一定能弄懂全部。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却又是浪费了很多时间,却没有学到相应的东西。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了被动地学习,被动地接受,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探索新事物,发现新问题的勇气和能力也一点一点地被磨灭了。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是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和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的。而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的教学方法就有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激励式教学法、引导式教学法、娱乐式教学法、实验式教学法等等,可以满足多层次、多层面的学生的需要。这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有助于其创造性的培养。
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篇4
一、教师要适应转换角色的要求
在此次改革浪潮中, 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它对幼儿教师做出了新的诠释, 颠覆了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的师幼关系。如, 以前老师叫小朋友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说出自己的感受。
听———我听到了花开的声音。
笑———春天来了, 桃花笑了。
调皮——风很调皮, 把云彩逗笑了。
说真的, 孩子们说的这些话挺生动、传神, 连我也被感动了。但在课改之前这些话均受到老师的否定和批评。你可以想一想, 孩子们多少的创造和灵性均被一棍子打死了, 要是放在现在课改中那是不可想象的事。
所以, 新课改要求教师的角色是教学的理解者、合作者、引导者, 而不能像以前那样高高在上, 随便按照自己的需要来扼杀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
二、教师要适应转变教学策略的要求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 教师的教学策略也要发生改变。具体如下:
由重成绩向重能力转变;由重传授向重学习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同一化教育向差别化教育转变。
如, 传统教学中, 幼儿获取大奖, 老师、园长很看重, 现在则不然, 奖不奖无所谓, 关键是看幼儿在此过程中是否得到了锻炼;以前评价教师是你教了什么, 现在则是侧重幼儿学到了什么;以前是问幼儿有没有和谁一样厉害, 而现在是尽量鼓励幼儿有自己的创意。
随着看问题的角度和评价的方法的不一样, 教师教学策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也推动了新课改向前发展。
三、教师要适应改变课堂教学行为的要求
在课改中, 教师的课堂教育行为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首先是“尊重幼儿”。尊重从教师对幼儿的称谓开始, 如由“小朋友”到“孩子们”, 其次是教师评价幼儿的语言也发生了变化。如, 以前是“你真乖”, 现在常用“你真棒!”一字之差, 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目标, “乖”是培养听话懂事的“乖孩子”, 而“棒”是培养全面发展、健康向上的优秀孩子。这里面渗透着“正面强化”的研究思想。以往常说“你真聪明”, 现在常用“你真能干!”反映出教师对幼儿教育目标的重点转移, 由重“智”向重“能”发展。其三是组织活动的语言和方式发生了变化, 如“小手放膝盖;眼睛看老师;请你跟我这样做。”等组织活动时的用语, 如今已经不多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悠扬的钢琴曲”和创编的“律动、儿歌”等。
四、教师要适应“终身学习意识”的新课改要求
我们很感慨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 也知道新课改的不可预测性与复杂性, 且现实生活中的教学方法也找不到一成不变的, 但我们后退无路, 只能毅然前行, 因为新课改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保持开放的心态, 在实践中学习, 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探究、反思, 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 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
所以, 此次新课程改革, 首要任务是改革教师, 改革教师什么呢?改变教师的角色, 改变教师的教学策略, 改变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改变教师的学习意识, 让教师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最终推动新课改更好地向前发展。
摘要:新课程改革, 首要任务是改变教师, 改变教师的角色, 改变教师的教学策略, 改变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改变教师的学习意识, 让教师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最终推动新课改更好地向前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适应,转变,要求
参考文献
[1]孟庆藐.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1-07.
新课程改革对学生提出的要求 篇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动地调动全部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
2.要有强烈的参与意识
课堂组织由原来的教师为主角、学生为配角、变为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组织模式。表述时要勇敢表现,主动积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言权,全员参与,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尝试到参与和被赞赏的快乐。
3.要有有效的学习方法
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非常关键。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必须做到五个字“读、思、问、议、评”。
读:会读书。做到不多字,不丢字,不读错音,不破句,不断句,并且能准确表达语气和文中意思。
思:会思考。边读书,边思考每一句话。
问:对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或词语会质疑。
议:讨论时说出自己的见解。
评:会评价别人和自己的`发言,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能够加以评判。
4.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有六动的习惯:即动手做,动脑思,动眼看,动耳听,动嘴议,动身演。 一动手做:强调做中学,探索、实践、体验。
二动脑思:手动意在心动,心动才是真动,积极思考提出的问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边操作边思考 ,边观察边思考。
三动眼看:视觉优先,所见即所得,学生每节课都清楚地看见自己的学习
成果,介于提高记忆效率。
四动耳听:上课时专心听课,细心地听同学们的发言,边听边思,精力集中。
五动嘴议:上课要大胆发言,敢说话,敢大声说话,敢于反驳别人乃至老师的意见。没听懂的内容和在练习反馈中遇到的不会的问题上,要善于问。
心理教育实践对教师的新要求 篇6
心理教育在我国是一项崭新的教育实践,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是教育的自我革命。它牵涉到教育目标、内容、方式、方法等诸多方面的改革,必然对全体教师特别是学校心理辅导员提出一系列新的要求。
明确这一教育实践对教师的角色、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要求,无疑将有助于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有效、顺利地开展,使之早日走上规范化、专业化的轨道。
一、心理教育对教师角色的新要求
教师角色是指教师应有的职责、义务及相应的行为规范与能力。
在我国,传统的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对教书的角色强调有余,而对其他的角色重视不足。因而,有的堪为“经师”,却不为“人师”。随着既要教书,又要育人观念的深入人心,不少教师也开始重视育人,开始有意识地为学生的人生发展指引方向,扮演着学生“导师”的角色。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教师对学生“育人”的指导,往往仅集中在思想政治道德这些层面的指导,甚至停留于“假、大、空”的说教或简单的灌输。
在对学生的管理方面,有的教师一味依靠传统的管、卡、压的高压政策,忽视心理的辅导、认知的引导、情绪的疏导、情感的培养。不仅影响教学、管理效果,而且造成教师困惑、辛苦,学生压抑、痛苦,出现老办法不灵、蛮办法不行、新办法不会的尴尬局面。
因此,要想适应现代教育的客观要求,改变被动局面,客观上要求教师不仅要当好学生知识上的“经师”、人生方面的“导师”,还应努力扮演好“心师”的角色。
这些角色要求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要力求做到:在学生心理发展中,能成为其灵魂的“工程师”,为其心理正常发展导航;在教书育人中,尽量避免劣性刺激,成为其心理健康的“保护神”,为其心理健康发展护航;能指导学生自我护心、育心,做其心理卫生与心理修养方面的导师;在学生遇到困惑、矛盾时,能做学生决策的“顾问”,辅其解惑、参谋。
作为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要求教师注意优化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对学生心理的劣性刺激。学校教育者的特殊地位,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正如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所说:“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留下永远的痕迹。”特别是儿童和少年学生的心理正处于发育之中,还很幼稚、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和情绪的调适能力等都不强。教师有意或无意的心理“虐待”有可能将一个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完全毁灭。所以,在教育学生过程中,需要教师以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发展需要为本,根据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发展的客观需要,对自己的语言、行为以及个性进行扬优抑劣,以避免对学生造成心理伤害。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给予学生适度的心理压力,加强对学生的心理保健,尽量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现代教师还应努力成为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者。学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心理发展、心理适应或障碍性问题。作为一般的教育工作者,从防治心理问题、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角度,主要是指应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明显心理问题,而不能置之度外或将心理问题当做思想品德问题来处理。对学生心理问题或由心理障碍引发的行为问题,要尽量运用谈心、咨询等心理辅导的办法去解决,而不是简单说教、惩处。对于超出自己能力许可范围的问题,应及时介绍给学校的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并予以积极配合。
学校专职的心理辅导教师是专业的心理教育工作者,根据我国学校教育实际,他们必须肩负更多的任务,扮演更多的角色。除了直接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与辅导之外,还得对其他教师在心理教育与辅导方面给予帮助;同时,还应对整个学校的心理教育工作进行策划、组织,当好学校领导在心理教育工作方面的参谋。
因此,学校心理辅导员需要扮演学生心理素质的培育者,心理障碍的发现者、诊断者和矫治者,教师心育工作的指导者,学校心育工作的策划者等多种角色。
二、心理教育对教师知识结构与能力的新要求
根据心理教育目的及途径的要求,全体教育工作者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参与心育工作。与此对应的是,他们需要分别具备相应的知识结构和基本能力。
在知识结构方面,学科教师除了学科专业知识、一般的教育科学知识外,要想适应心理教育的要求,必须系统地掌握学校心理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参与这项工作的教师首先需要全面理解心理教育的内涵、意义、特点、原则、目的、途径和方法等心理教育的基本理论。树立育心意识,转变教育观念,认清自己的职责;同时,教师还需要掌握具体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矛盾,以便科学施教;另外还要掌握学生心理问题辅导的基本方法。
总之,心理教育工作需要教师能主动根据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之所需,优化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有机地结合教书育人进行护心、育心。对此,不同的教师还要有所区别。例如,班主任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比其他教师的更大,他们的育心意识与育心能力对心理教育目标的实现有直接的制约作用。
由于现代德育中已经包含有培养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一部分内容,在现有的小学思想品德课、初中的思想政治课中,都已包含有大量的心育要求与内容。因此,思想政治教师和班主任仅靠原有的知识结构、育人观念、教育教学方法,已难以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特别是难以适应心理教育的要求。所以要求他们务必要在更新观念的基础上,通过自学、接受继续教育等途径,进一步系统学习心理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学会观察、调查,及时发现学生较明显的心理问题;学会运用谈心、咨询的方法解决学生常见的轻度心理问题;能组织开展心理训练活动,开设一般心理问题的辅导讲座以及心理辅导课。这样,有助于班主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走向科学化的轨道,更有实效性。使学生管理以及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与学生的实际需要接轨,易于入耳人心,乐于为学生所接受。
其他学科的教师也应将育心与教书相结合,在教书的过程中注意学生内在积极性的调动,内驱力的激发,对学生感知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创造力和注意力有意识地加以培养、训练。通过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使之有信心学、有能力学、快乐地学、轻松地学、主动地学,让学生在健康的心态中,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智慧潜能得到科学开发。
学校心理辅导教师,要想扮演好心理素质的培育者,心理问题的发现者、诊断者与矫治者,教师心育实践的指导者,学校心育工作的策划者等角色,需要拥有独特的知识结构。概括地说,需要拥有扎实的心理科学功底,熟悉教育的艺术,了解心理卫生的知识以及医学的常识。这些是从事心理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必须掌握学校心理教育的理论,懂得心理保健的方法,通晓心理辅导的实用技术,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这些是从事心理辅导的专业技能要求。另外,教师还需要有社会学的视野、哲学的头脑、丰富的生活阅历、良好的职业道德。这些是搞好心理辅导工作的特殊素质要求。
同其他教育者相比,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在心理辅导的专业化方面要求更高、能力要求更强、需要具备更全面的素质。作为一名合格的学校心理辅导教师,要求能够上好心理教育活动课;能针对学生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开设心理辅导讲座;能够组织心理素质训练活动;能够指导学生进行心理保健;能够运用观察、调查、测量等手段进行心理测评,并能对心理问题进行诊断;能够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能够对学生心理发展、社会适应方面的问题进行心理辅导,对轻、中度的心理障碍进行矫治;能够对与心理问题相关的问题行为进行矫正;对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转介;能够对其他教师或学生家长开展心理辅导时遇到的问题提供指导;能够为学校策划、组织心理教育工作,为领导提供有关方面的决策参考。
为了更加有效地开展心理教育工作,还需要心理辅导教师注重相关职业能力的培养。如,敏锐的观察能力、迅捷的反应能力、准确的分析能力、敏感的移情体验能力、较强的言语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等。这样广大心理辅导教师才能在心理教育和具体的心理辅导实践中应付自如。
由于心理咨询辅导工作的特殊性,需要这一领域的从业人员,不仅要有完善的知识结构,而且还要有很好的个性修养,这些都是从事这一职业的特殊要求。
根据心理咨询的特点,要想使心理咨询顺利、有效地进行,除了富有爱心、热心、耐心、同情心、责任心、与人为善、平易近人等个性品质外,还要求心理辅导教师能够遵循以下原则:能尊重学生,对他们真正表现出兴趣;能耐心地倾听学生的诉说;听到与自己相反的观点、意见时,不排斥、不厌恶、不愤怒;听到学生叙述一些自己觉得不好的行为表现时不发火;对学生所说的话能抓住重点;能够体会、理解学生的情绪、情感;当学生不按自己的忠告或建议去做时,能够不生气不随意责怪;当遇到不能马上解决的问题时,仍能保持热心与耐心,而不灰心、急躁;在无聊和烦闷时,能够领悟到一些幽默;不好为人师或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能够接受一种不适于自己,但却合理的方式来处理问题;在从事一件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时,也能努力去适应,而不会出现低落情绪;能够在化解学生心理问题的过程中不给自己带来不愉快;在学生无端发火时,能保持坦然的心态,扮演好“出气筒”的角色,自己不生气。既能产生同感,又能调控、转移情感;能够从帮助学生中真正体验到乐趣。
由于个性特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此,在选拔、录用、训练心理辅导员时,有必要参考这一职业的个性要求。对于不具备心理辅导员资格的教师,应慎重考虑,理智选择。
人文教育作根本,语文教师新要求 篇7
语文负载着祖国的优秀文化和人类的进步文化, 其本身就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不仅在传承文化, 而且在弘扬人文精神, 譬如, 爱国思想, 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 社会主义道德, 健康的个性, 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 科学的思想方法, 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健康丰富的情感, 爱美的情趣。总之, 人生的教育, 科学技术的教育, 文学艺术的教育都蕴含在语文之中。因此, 语文学科的性质, 除了工具性, 还有人文性。
人文科学的内核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是对真善美的追求, 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 也是教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开展人文素质教育, 就是要纠正唯技术、唯知识、唯分数的倾向, 确立科学的培养目标, 以育人为中心, 把重点落实到培养学生形成完满美好的人性, 健康完整的人格、自由开放的精神, 创新开拓的意识上。使学生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我国传统文化素养、世界优秀学术思想素养, 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 适应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在这种形势下, 对语文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已往的教育方式已不能适应。
1 已往几种教师类型介绍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 学校重视学生分数而对学生的能力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似乎分数是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 而升学率则是衡量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在学生盲目学习被动接受的过程中, 出现了几种类型的教师。
1.1 横眉立目式。
这种类型的教师脾气很坏, 总是板起面孔, 显示他的威严。他认真而又教条地讲授课本上的知识, 郑重而又谨慎地把练习题的答案捧给学生, 如果依然疑惑难解, 他便暴跳如雷, 骂学生笨蛋。在这种威压之下, 学生思维呆滞, 单一, 胆战心惊, 身心疲惫。学生的积极性无法激活, 情绪低落, 能力难以提高, 成绩进步缓慢。
1.2 慈眉善目型
这种类型的教师责任心很强, 她能用心备课, 悉心讲课, 专心批改作业, 对学生充满爱心, 能耐心回答问题, 她讲课总是和风细雨, 面面俱到, 努力使出浑身解数, 把自己所知一切灌输到学生的耳朵里, 直达心田才肯罢手。她的执拗、恒心令人折服。但她的呕心沥血未必能换来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对过多食用教师嚼过的东西不免厌烦, 上课心猿意马, 三心二意。
1.3 舞眉弄目型。
这种类型的教师常装腔作势、姿态程式化、上课如同表演, 讲罢知识谈生活, 无非是些趣闻逸事。学生被哄逗得心花怒放, 由衷地佩服教师的口才, 但课后反思, 觉得满堂春色之后, 脑海中却满目狼藉。此类教师没有责任心, “传道”、“授业”只是他工作的一部分而已, 他的卓越口才在其他场合也能屡建奇功, 课堂只是他的演练场, 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以上略举三种类型的教师, 只想说明一个问题:在应试教育机制之下, 教师沿习传统教育模式, “分, 分, 学生的命根”被视为真理。
2“人文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
2.1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该把语文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放在一个辩证统一的位置上, 二者不可偏颇, 互相促进。例如, 讲授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教师抓住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对学生进行人生观的渗透。2.1.1学生懂得, 勇敢、顽强、正确地面对人生路上遇到许多困难、挫折, 不悲观, 不气馁, 承受苦难, 让自己的生命更精彩。2.1.2关心残疾人, 理解残疾人的心灵痛苦, 多给予他们关爱、温暖, 使之幸福地生活, 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 为社会做出贡献。2.1.3珍爱健康, 珍爱生命。史铁生在地坛这座废园中, 参透了生死问题, 重塑了对人生的信念, 让学生认识生命是可贵的, 要尊重自己, 珍爱生命。2.1.4理解母爱, 爱护亲人。母爱是平凡的, 是深沉的, 感受自己得到的母爱, 应该回报母亲, 不要做出让母亲伤心、寒心的事来。让自己无愧、无悔。这篇课文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 教学中动之情, 晓之理, 会收到一石双鸟的效果。在学习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时, 教师要向学生渗透这样的道理, 20世纪60年代, 美国还存在种族歧视, 这是历史的倒退, “人生而平等”, 争取人类社会人格的平等, 种族的平等, 万物的平等是一个美好的梦想。让学生接受平等思想、民主思想的熏陶, 促进我国的民主化进程。学习《〈宽容〉序言》, 让学生接受追求真理, 解放思想, 宽容异见的思想, 学习开拓者、先驱者的献身精神。学习屈原、李白、文天祥等人的诗, 让学生理解他们的爱国思想, 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 懂得正是一代一代的仁人志士擎起了中华民族的宏伟大厦。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是我们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精神资源, 除本民族的文化精华外, 对外国的文化艺术也要积极地吸取, 吸取人类文明的营养, 让生动活泼, 积极健康, 富于创新, 富于民族特色的文化风尚与人文科学充溢于语文课堂。
2.2“人文”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人文”教学, 主张在教学中突出“人文”精神, 施行“人性化”教育, 以学生为教学主体, 教师起引导和辅助作用, 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注重个性化的发展, 以及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 而是主动探究, 使他们养成刻苦钻研的学习习惯, 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都有发展和提高。在充满人文精神教育的课堂上, 教师以思想点燃思想, 以自由呼唤自由, 以平等造就平等, 以宽容培养宽容。而且, 人文精神教育还意味着发掘诱导学生精神世界中本身潜藏的自由精神。因为就其本性来说, 所有人特别是儿童, 都具有自由的天性, 包括探索、思考、想像、创造的天性。但在传统教育下, 随着他们知识的增多, 他们的这种天性一步步被压抑被剥夺。因此, 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 更多的时候并不是给他们“加进”多少外在的这样思想那样精神, 而是注意在语文教育中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人文”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2.1教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教师要爱岗敬业, 积极热衷教育事业, 把努力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 为建设祖国多出人才, 出好人才作为毕生理想。在教书育人活动中, 教师必须认真负责, 既要用心备课, 更要备学生, 做到知己知彼, 才能游刃有余。教师要充满爱心, 尊重学生, 不要把他们简单地看作教学对象, 要当他们为朋友。2.2.2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 培养崇高的道德品质, 以古代先贤为楷模, 以现代教育家为榜样, 塑造良好的师德形象。2.2.3教师要具备优良的科研精神。教师要具备认真钻研业务的能力, 课讲得好是与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分不开的。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总结经验, 积累心得。要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 取长补短, 推陈出新;要积极加入课题研究, 多出成果, 出好成果。2.2.4“人文”教学下教师的角色定位。
2.3“人文”教学下的教师角色大致有如下几种:
2.3.1导师型。在教学多边活动中, 教师要对重要知识作重点讲解,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认真负责地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并对学生完成情况做好总结与评估, 指出不足, 鼓励先进。2.3.2朋友型。师生处于平等地位, 真诚相对, 在心与心的交流中, 达到教学活动的高度和谐, 创设浓郁的学习情境,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师生共同发展, 共同进步。2.3.3研究型。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思维定势, 积极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在教学中, 教师要与学生共同承担对文本的探究, 分配任务, 限期完成, 交流成果, 得出共识。这是师生共同研究、互相学习的过程。
总之, 要塑造品德高尚, 素质优良的科研型教师队伍依然任重道远, 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过渡时期, 教师要认识到优胜劣汰的规律, 努力从自身做起注重各方面的发展和提高, 完成从“文本”教学向“人文”教学的角色转换。
摘要:语文教学是人文教育的主阵地。其最终目的在于育人, 即教会学生学会做人, 能够正确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使之和谐发展。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接受祖国的优秀文化和人类的进步文化, 形成完满美好的人性, 健康完整的人格, 自由开放的精神, 创新开拓的意识, 成为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兼备的具有现代文明的人。同时人文教育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人文,素质,渗透,教师角色,转换
参考文献
[1]黄伟, 陈尚达.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与设计[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2]李福灼.语文课程教学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刘云生, 张鸿文.课程实施:整合与优化中国教育学刊, 2003, 3.
美术教学改革应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篇8
(一) 美术新课堂,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在《美术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建议:“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 既重视教师的教, 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构建开放性教学课堂, 这种开放的教学组织形式采用个人自学与小组讨论、合作的活动形势进行, 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叉互动。”开学之初在欣赏课教学中我向学生布置了开展“师生角色互换”的活动, 同学们在这一单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一幅作品来讲, 对这一活动同学们非常感兴趣, 都用心准备, 通过书籍、网络等各种途径查找资料, 有不懂的地方提前向老师请教。如有一名同学选择了《清明上河图》这一幅作品, 通过讲课就可看出他自学的认真, 把作者简介、作品的时代以及作品的价值一一讲解出来, 这节课学生在教师有计划地指导下, 通过积极主动的自主设计、自主尝试、自主反思总结、自主调整完善等实践活动, 实现了高效的自我发展。
(二) 美术新课堂, 让兴趣走进课堂。美术新课标中指出,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浓厚的兴趣会使人乐此不疲。任何人只要对从事的某项活动有浓厚的兴趣, 他就能积极、创造性地去完成它;没有兴趣的美术课是闭塞的泥潭, 毫无生气。因此, 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美术兴趣方面, 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 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 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
心理学研究表明, 如果一个人对某一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那么活动效率就较高, 而且不易产生疲劳或负担过重的感觉。课堂上教师自始至终凭借课堂动态生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活动等有意义的信息或技能, 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 只有有了兴趣, 才会萌发创新意识, 从而在创新过程中产生无穷无尽的兴趣, 又再次促进创新。
(三) 多媒体教学, 让美术新课堂变得丰富直观。电脑多媒体教学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 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 遵循趣味性和针对性的原则, 根据新课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 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如在《装饰品的设计与制作》一课教学前, 教师将前一节课师生收集的自己家的装饰品通过电脑加以整合。上课时老师先带着同学们一块去同学家参观, 看他们在装饰家居中都运用了哪些装饰品, 当同学们看到自己的家出现在大屏幕上, 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 同样, 电脑在绘画、工艺美术、工艺设计等美术教学中都有方便、快捷、直观、生动等优点。
(四) 美术新课堂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创造精神造就高素质人才, 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愿望。美术教育尤其责无旁贷, 因为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 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培养创造力, 促进人的发展, 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在现今这个知识创新的时代, 具备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未来人才最重要的品质。因此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创造力就成为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是关键。学生阶段是思维和认识活动最活跃的时期, 他们善于接受和吸收新生事物, 热情大胆, 敢作敢为。在他们身上, 创新意识往往处于萌芽状态, 需要不断挖掘、促进生长、促其发展。少数学生的创新精神比较明显、比较突出, 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大力扶植、促其开花和结果。当学生感到兴奋、感到愉悦的时候, 也就是学生的创造力调动到最佳状态的时候, 教师此时要把握住这个时机, 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 你会发现, 由于他们兴奋、愉悦而出现的表情和动作上的变化, 这时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作品的情况, 及时引导。
(五) 美术新课堂去掉伤心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教师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 努力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教师的赞赏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缕阳光, 一丝春风, 使学生产生自信, 激发他们的探求欲望。
传统教学以“绘画考试”单一的评价方式为依据, 忽视了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的评价。若用单一的一幅画来评价一个学生的美术成绩是不全面的、不客观的。更不要以画得像不像去衡量他们, 这样会严重伤害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教育改革新要求 篇9
一、观念的转变
任何带有改革性的事物和行动,都首先是在观念上产生的。此次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更为深刻的变化,将反映在历史教师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的改变上。因为任何一项课程改革的设想,最终都要靠历史教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然而,任何一种新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观念的一种改革,而变革的往往是那些我们已经驾轻就熟的东西,这对大多人来说,不是没有痛苦的。本次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千百万历史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其艰难性是不言而喻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场攻坚战。这确实是一种普遍现象,在观念上我们要做到以下几个转变。
1、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重视学生个人的观点和行为,鼓励学生自主选择。独立创造,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在自身的“体验”中学习历史,在体验中“学会学习历史”,这就是能力的培养过程和人文素质的提高过程。建立相互尊重信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历史教师和学生是有情感、有思维的教学统一体。历史教学中既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同时,又要尊重教师的教学工作。我们应平等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给他们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及表现、发展能力的机会。我们还可以创造条件因材施教,实行分层次教学。在课堂教学、课后作业及考核中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由此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这样,师生在教学中情感交融、气氛和谐,进而达到师生情感共鸣,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2、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传统的教育观念中的课堂教学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学生是接受知识,即使有“惑”,提出疑问,也多半是在教师的某些“规定”范围内。我们要探索适合学生主体学习的教学模式。新课程观要求以“教”定学,“教”服务于“学”,实现历史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最后让学生带着知识走向社会的目标,真正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二、适用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传统的历史教师角色已不能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它要求历史教师必须转变角色以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和需要。历史教师应该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创造性的主体,课堂教学是一个历史教师不断通过创新而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过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正是通过自己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实践,使课堂教学成为了一个教师与学生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教学相长”的动态生成过程。成为了一种富于创造性的从中可以获得精神愉悦和自我提升的生命活动。
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时代的发展对师德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新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从新时期师德的实践情况来看,大多数教师以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为指针,献身教育事业取得了人民的信任,不愧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但也有极少数教师受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人民教师的声誉。少数教师这些缺乏师德的行为引起了教育界人士和广大民众的关注,他们呼吁要加强新时期师德建设,建立新时期的师德标准和规范,造就政治坚定、知识渊博、品格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教师队伍。
大部分学生都崇拜“什么都懂、什么都会”的教师,这样的教师往往受到学生的尊敬,并别且视为他们学习的榜样。教师广博的知识也间接具有感染和教育的功能,也是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具备非常广博的知识,才能培养出具有广博学识的学生来。唯有广博,才能有发展,这是新世纪对教师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攀峰、张玉兰、张天宝:《试论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J]中国冶金教育,2003,(06).
教育改革新要求 篇10
一、新课程改革概述
新课改, 新一轮的基础性教育的改革, 是为了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目标, 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而在各级教育单位中开展的一系列教育改革活动,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以学生为教育目标, 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全面实现我国的素质教育。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我国的职业院校教育也需要进行改革, 不仅是教育方法和教育目标上要进行转变, 同时在班级管理方法上也要进行转变, 为学生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新课改下加强职业院校班级管理改革的重要意义
新课改背景对我国的职业院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将传统的技术教育模式转变为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的技术培育, 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水平和技能水平, 因此在这种背景下, 职业院校的班级管理改革也要积极开展, 以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通过转变班级管理理念, 优化班级管理方式能够为学生的全面技术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 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职业院校班级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 职业院校学生的主要特点
目前, 职业院校学生大部分是在我国计划生育国策之下的独生子女, 同时, 由于学生的年龄基本上在16~21岁范围内, 因此不仅具有同龄人的叛逆, 还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平等观念强以及好胜心强等。并且职业院校学生在自我控制能力上以及基础技能本领方面还比较欠缺, 同时由于技术性学习的实践性比较强, 因此职业院校的班级管理难度较大。
(二) 职业院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班级管理模式落后
在职业院校的班级管理活动中, 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经常不论具体的管理事项和时间、对象等, 均采取同一种单一的管理模式, 而班级中的每一名学生都具有自己独立的意识, 其能力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这种单一的班级管理模式将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培养, 容易束缚学生的技术创新。并且通常情况下, 班主任不仅要对班级进行管理, 同时还肩负着技术详解和培训的任务, 班主任的精力无法应对多项内容, 因此导致管理模式落后。
2. 学生群体的特殊性较高
职业院校中的学生往往具有特殊性, 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来自于单亲家庭或者贫困家庭, 因此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着敏感、多疑的特点, 而班级管理制度又严重缺乏人性化和时代化特征, 因此管理方式中往往不能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引导作用, 极有可能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进一步增加班级管理的难度。
3. 职业院校学生的管理难度大
职业院校的学生往往都是经历了中高考的失败, 被迫选择职业技术学校, 因此职业院校学生往往对于学习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兴趣, 并且其自信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因此对于班级各项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也并不高, 在技术学习中不愿意主动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 其自主性非常强烈, 因此极大地增加了班级管理的难度水平。
4. 班主任的管理思想落后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 班主任的管理思想比较落后, 多沿用比较传统和老套的班级管理思想, 将班主任置于绝对的权威位置上, 班主任成为班级的核心, 因此在管理中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职业院校学生在技能学习中、思想上以及开展技术培训活动中受班主任的影响比较强烈, 这样就制约了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因此要想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必须改变班主任的落后的班级管理思想。
5. 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存在片面性和主观性问题
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发挥自身潜能以及创造价值有巨大的影响作用, 对学生具有极大的导向、激励以及矫正的作用。然而目前职业院校中, 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存在主观性高和片面化程度强的问题, 仅凭借技术学习的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 并将学生依据技能水平而区分为优等生和“学困生”, 因此不利于对学生的激励和引导, 非常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班级管理的难度进一步提升。
四、新课程改革之下职业院校班级管理的优化策略分析
(一) 转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模式
1. 将经验型管理转变为研究型管理
班级管理的经验固然十分重要, 然而管理经验并不一定就是科学的, 当前形势下在职业院校的班级管理中仍然沿用传统管理思维和方法将不能达到良好的班级管理效果。因此, 现阶段的职校管理必须注重管理的科学性, 在掌握职业院校学生特点的前提之下, 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进行班级管理, 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班主任要转变班级的管理模式, 将经验型的班级管理逐步转变为研究型的班级管理, 提升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 将权威型管理转变为对话型管理
在职业院校传统的班级管理中以班主任作为班级的中心,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具有绝对的权威性, 因此学生必须服从班主任的决定和管理, 而新课改背景下, 就要求班主任转变这种管理方式, 在班级管理中要灵活运用班级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以一种更为平等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 并对学生进行帮助, 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信任班主任, 并积极地参与班级活动, 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将限制型管理转变为发展型管理
传统的班级管理中, 班主任通常会给学生灌输这样的思想, 这个不准、那个不允许, 想要运用规章制度来对学生进行约束和规范, 而这种管理方式终究不能达到根本的管理效果, 因此必须将这种限制型的管理模式转变为发展型的管理模式, 应该将管理的目标建立在发掘学生的潜能上, 使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下不断成长并培养技术的创新意识。特别是在职业技能学习中, 这种管理方式将有效促进学生特长的发挥, 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
(二) 构建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模式
1. 完善班级管理网络
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网络有助于开展班级管理。依据学生的结构特点以及实际情况等, 通过自荐的方式、互荐的方式以及班主任推荐等方式建立班级的管理网络, 在管理岗位设置中应该善于发挥每一名学生的特长, 岗位的设置应该遵循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基本原则。同时还要对班级的各项管理活动进行合理评价, 在班级管理中不仅要发挥班主任的作用, 同时还要发挥学生的作用, 通过完善的班级管理网络, 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2. 制定科学的班级管理制度
制定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 将有助于班级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 同时也能进一步提升班级管理的水平。因此, 要在民主的基础上制定班级管理的制度性规范, 使班级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制度的建设工作中, 发挥全体学生的聪明才智, 以班级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为依据, 实现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班级管理模式, 可以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制定班级管理方案, 确保学生都能够参与并自觉地遵守管理制度。
3. 确定班级管理目标
制定班级管理的目标, 使全体学生建立一致性的目标, 进而在管理活动中共同参与, 使班级管理目标成为班级全体学生共同奋斗的目标和前进的动力。也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为学生制定个体性目标, 通过学生自我管理目标的实现推动班级管理目标的实现, 同时积极发挥每一名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在班级管理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 建立科学的班级管理评价体系
鉴于班主任在进行学生评价的过程中存在着主观性和片面性的特点, 因此需要建立科学的班级管理评价体系, 将对学生的评价进行更合理的优化, 将阶段性评价与总体评价相结合, 将家长、学校、教师、同学以及班主任的评价进行结合, 避免对学生以技术水平进行划分, 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通过有效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 全面提升班级管理的水平, 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班级环境。
综上所述, 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 对职业院校的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因此在客观上要求进一步提升班级管理的水平和质量, 为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针对目前职业院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职业院校学生的主要特点, 在班级管理的改革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创新班级的管理模式, 使职业院校班级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和走向社会的跳板, 为学生的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吴华娟.探索适应中职校新课程改革要求的班级管理[J].科教导刊 (中旬刊) , 2015 (4) :175.
[2]侯丽俊, 崔婷.新课程改革下的班级管理[J].山西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S2) :177-178.
[3]郭华.新课改与“穿新鞋走老路”[J].课程·教材·教法, 2010 (1) :3-11.
[4]马立改.浅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班主任角色的转变[J].学周刊, 2016 (8) :12.
[5]罗庸贞, 冯海英.实施新课改下的班主任班级管理[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 (6) :241-243.
[6]谢翌, 张释元, 张同柏.教学改革十年:成效、问题与走向[J].课程教学研究, 2012 (2) :20-28.
[7]李明芳.浅析藏汉双语模式下的高中新课程改革:康定县藏文中学高中新课改的调查报告[J].改革与开放, 2011 (18) :155-156.
教育改革新要求 篇11
关键词:专业化;体育教育;专业素养;专业水准
世界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正经历着一场重大变革。以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工程为主的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这一变革从课程设计理念和范式的层面展开,并辐射到几乎所有学校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实践模式中。在这个背景下,我国政府制定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两个政策文件。另外,《纲要》和《标准》的实施和发展需要一线教师以及相关人员的积极参与,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是决定课程与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对此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十分必要。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受课程发展变化所制约,体育教学能力相关的基本素质(知识储备与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职业信念、学习动机、自我意识)、外部条件(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同龄群体等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身体素质及环境是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形成的两个主要因素,其中,身体素质是影响其教学能力形成的主要主观因素,学校教育实践课的安排是影响其教学能力形成的主要客观因素。体育教师应具有危机意识,从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及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来说,应调整观念,顺应社会需求,重视自身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因此,探索体育新课改中教师专业能力结构,是当前研究我国高校体育教师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对修定教师教育课程方案和教师自我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体育教师专业能力的构成要素
在借鉴国内外体育教学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教育学角度出发,根据德智体和谐发展理论和教育教学实践的探索,认为体育教师专业能力结构由体、德、能、心四要素组成。
第一,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方面。身体为从业之本,健康的体魄、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仪表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其基本内涵包括健康的体魄、充沛的精力、正常的仪表。心理素质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效能和教育效果。其基本内涵包括平和乐观的情绪、宽容豁达的心胸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第二,教师职业道德方面。德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在专业能力结构中起着动力和定向的作用。基本内涵有:高尚的品德与规范的行为,热爱体育教育与服务学生,严谨治学与诲人不倦,与学生民主平等、尊重与信任、理解与合作。
第三,体育教育专业素养。体育教育专业素养是体育教师开展教学育人活动应具有的最基本素质,体现了体育教师职业的专业特征,也是体育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既是体育教学的核心指标,又是特征指标。其基本内涵有:体育专业知识与理论、体育教学方法与能力、体育技术素养、课堂管理与德育能力、教育改革与创新能力、体育教学技艺与能力。
第四,体育学科专业水平。体育学科专业水平指体育教师所具备的体育专业水平和标准。水平指所修学科专业知识的程度、学历等。“学高为师”“能者为师”指的正是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教师从事学科课程教学工作最基本的素质,是硬本领,能起立竿见影之效,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因而,体育学科专业水平是教师专业化的核心指标和基础指标。基本内涵有:体育专业知识与技术、专业技能与能力。
第五,文化素养。体育教师除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外,还需具备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在多元文化与多元价值观视域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宽广的,发展是多元的。教师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多方面的兴趣爱好,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和发展。基本内涵有:理科素养、人文社科素养、艺术素养。
二、新课改对体育教师能力结构的新要求
本文探索“新要求”的主要依据是教育、教学各学科新课程标准,在实践上考察新课程对体育教师专业能力结构提出的新要求。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应是以下几项工作的工作者:
1.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者
《纲要》要求教师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具备明确信息需求内容与范围的能力;高效地获取信息,客观地评估信息与信息源,并将其纳入信息库与评价系统中;个人或作为群体中的一员能有效地利用信息完成特定的任务;理解有关信息使用的经济、法律以及社会因素;获取与使用信息要符合道德与法律规范。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信息技术在体育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促进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新课程”提倡的是整合,不仅要求教师善于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新课程的教学质量,而且要求教师能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开发适应学生学习需要的课程资源,将课程内容与现代教育技术融为一体,将课程内容和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对话、反思、研讨的媒体和手段,并实现教学时空开放性、课程资源网络化、资源形态超文本。此外,《纲要》也要求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所以,教师掌握信息技术不但是提高教学效能的条件,也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需要。
2.国际教育视野与教学新理念的传播者
我国的教学新理念是在研究国际最新的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课程改革的具体情况而形成的。《纲要》提出,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传统观念,以适应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纲要》精神“把学校体育工作的重心切实放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这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在高等教育全球化视野下,贯彻和落实“健康第一”的主要课堂,大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应着重培养体育锻炼的意识,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学会一两门终身受益的运动项目,养成终生锻炼的习惯,还应通过体育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习体育人文知识,提高体育文化素养,提升体育文化品味,做到身体好、学习好,为祖国健康工作打好基础,幸福生活一辈子。关注学生个性发展,重视发展学生多元化智能,并突出学生是学习的建构者、是发展的主体。
3.体育课程的决策者
简单地讲,课程决策就是对课程有关方面做出决定,它是教育决策的一种次级形式。可以认为,所谓的课程决策是一定的权力主体为实现一定的课程目标,在自己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对课程的有关方面做出的某种决定或选择。高校体育教师从被动执行者向决策者的角色转变,指导学生实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这有利于体育教师根据学校和学生双方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组织形式、采用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还有助于体育教师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体育课程与教学更独具特色;更有助于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和取得进步,提高体育学习成绩。
4.学习过程的指导和促进者
教师由知识的权威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促进者。他们对自身的任务进行重新定位,由过去单纯教授知识到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他们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并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营造一种新型的真正民主平等的关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都有探索未知知识的愿望,希望能够得到教师真诚的帮助。教师则在为学生尽心尽力服务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探索一些未知的知识。同时教师也会在帮助学生探索中得到启发,并获得新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双方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形成真正的教学相长的局面,并建立相互促进的良好关系。
学生不应是教学过程中的接受者、模仿者,而应该是劳动者、求索者、设计者;教师不应是传授者、命令者,而应该是研究者、中介者、服务者;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合作、互动的关系,教师不应再将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学习环境的温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求索性、创造性又取决于师生关系的融洽和谐。所以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5.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
在场地条件、设施条件和指导条件方面,加大资金投入,扩大运动场地,增添设施,以满足除维持正常体育课之外的课外活动时间的使用需求。要求学校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创造条件,改善运动场地、器材设备和卫生条件,加速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经济实效地配置体育资源,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锻炼环境。新课改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不仅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学生体育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者,还是学校体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需要体育教师身体力行,做好学生的榜样,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钻研业务,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并强化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自觉加强职业道德素养。
6.课程的内容资源的开发者
具有创新意识和创编教材的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门学科的灵魂。创新体育教学,首先在理念引导上要有所作为。观念的转变和理念的提升,应贯穿在落实《新课标》的整个创意过程中。要彻底打破人的惰性、“等、靠、要”的传统观念和无所作为的精神枷锁,用新课标统领教材建设。“课本、课本,教学之本”,教材的选编要靠教师来完成,这就要求每位体育教师改变依赖现成教材的老习惯,带着创新的理念,大量阅读、参考和消化存在于各种载体上的相关信息,结合地方特色,探寻适合现代生活方式的教学内容。在阅读、搜集、材料处理、实验、论证和提升的过程中,编写出富有时代特色的教材,加快从教书匠向教育家转换的步伐。使体育课从竞技体育内容体系走向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课程体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促进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健康知识和技能。
7.评价体系的制订者
搞好体育课的评价,是抓好体育教学研究工作的中心环节。通过评价,可以帮助教师更深入地理解体育教学过程,掌握体育教学规律,有利于肯定教师的成绩,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教学改革。新课程要求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由单一性评价向多元化评价转变。建立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式多样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上述七项“新要求”是对体育教育专业素养和学科专业水平两项核心指标内涵的新要求。从总体上看,“新要求”注重教师教学技艺与能力的提高,反映了教师专业化的新走向,也是我国新时期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刘学谦.大学体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
[2]李文杰.大学体育教程[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3]黄汉升.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科技发展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4]季浏,胡增荦.体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体育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师的新要求 篇12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和资料引用法, 阐述了体育课程改革推进后对体育教师的影响, 并对体育教师的角色转换进行拓展。
二、传统课程与新课程对于体育教师要求的区别
新课程下的体育教师是什么样子, 我们现在还不能给予清晰而具体的描述, 但是我们从新课程与传统课程条件的“教师行为”的比较中, 可以为广大体育教师廓清新课程对体育老师的要求。
我们从以上表列对照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新课程下的体育教师, 应该是有全新的教学理念, 较高的业务素质, 科学的教学方式。
三、体育新课程下需要体育教师教学创新
(一) 运动技能教学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运动技能教学中, 体育教师如何创造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体育课程改革方案的要求呢?北师大学者贾齐老师的研究结果为我们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贾齐老师认为, 什对不同的教学目标, 运动技能的教学方法是不同的, 传统的体育教学规范化技能的掌握作为唯一目标, 教师的教学设计是依据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技能而展开的, 这是一种“直线式的教学”。新课程把促进学生的发展看作是技能传授的根本目的。重视技能学习过程中的教育价值。贾齐老师提出了, “曲线式教学的构想”,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置一定的运动情境或运动课题, 学生表面上看是循着一条曲线学习技能, 导致了运动技能获得效率方面的损失, 但是这种损失在另一方面却通过学习能力和学习精神的培养, 这一教育意义上的价值的实现得到回报。“线式的教学”为改变传统的传授教学方法, 为“启发式”、发现式”教学方法创造了有利条件。学生有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的发现, 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 以学生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发展为主旨的自主学习得到了弘扬, 也为我们改革和创新适应学生发展的技能教学方法提供了思路。
(二) 体育课程改革后针对新教材内容时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把改造和建设作为课程资源的运动项目, 并作为新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时, 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体育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过程。如福建省厦门市马巷中学的洪明忠老师上《快速跑》时, 上课用的器材几乎都是学生利用废弃的纸、塑料袋、麻绳、矿泉水瓶、碎布等制作成相应的练习器材, 让枯燥的快速跑教学变动趣味教学, 又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及动手、动脑等能力。改造好的教学设计对体育教学有更大的帮助。
(三) 在学习、教学与评价一体化中、借鉴其它学习理论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
促进学习、教学与评价一体化是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学习评价改革的重要特点。新课程倡导学生的学习评价应镶嵌在教学任务中, 是嵌入在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的, 是学习和教学的有机构成, 那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做到评价与教学过程联结, 将学习、教学和评价联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
四、结语
体育教师在课改中的角色转换必须做到:一是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传授者这一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 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二是教师必从“说教者”、“教书匠”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 成为学生的引路人, 成为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促进者。这样在完善自身的同时也能完成时代的赋予体育教师的光荣的历史使命, 履行社会的要求, 培养出更应时应势、合格全面的国家建设者。
摘要: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对体育教师的要求不断提高。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和资料引用法对新课程下体育教师的新要求进行阐述和分析, 指出体育教师的新要求, 明确体育教师要教学上转变和突破来适应课改的形式形势, 来适应社会对体育的要求。
关键词:课改,体育教师,教法,新要求
参考文献
[1]李伟民.体育课程与教法.新华出版社, 1998.
[2]北京师范大学.与健康课程标准.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2001.
[3]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人民出版社, 2000.
[4]李谨瑜.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的转换.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2.
【教育改革新要求】推荐阅读:
教育理念革新07-01
医学教育管理系统革新05-22
论教育中的传统与革新论文07-31
世纪明德研学旅行开辟素质教育改革新途径08-11
教师教育要求07-27
劳动教育活动要求07-29
教育扶贫资料建设要求09-21
教育实习内容与要求11-17
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