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加剂应用

2024-10-11

外加剂应用(精选12篇)

外加剂应用 篇1

1 混凝土外加剂的种类

混凝土外加剂按其主要功能分为六类:(1)改善新拌混凝土流动性的外加剂。主要包括各种减水剂、引气剂、灌浆剂、泵送剂等。(2)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和硬化性能的外加剂。主要包括缓凝剂、促凝剂、早强剂等。(3)调节混凝土含气量的外加剂。主要包括引气剂、加气剂、发泡剂等。(4)增强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外加剂。主要包括引气剂、防水剂、防冻剂、灌浆剂、膨胀剂等。(5)改进混凝土抗侵蚀作用的外加剂。主要包括了引气剂、防水剂、阻锈剂、抗渗剂等。(6)为混凝土提供特殊性能的外加剂。主要包括发泡剂、着色剂、杀菌剂、碱骨料反应抑制剂等。

2 推广应用混凝土外加剂的意义

推广应用混凝土外加剂不仅可以改善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提高工程质量,节约水泥,节省能源、缩短工期,改善施工条件,满足特种混凝土的技术需要。同时,还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技术经济效益明显,社会效益突出等特点。根据不同技术要求,使用不同类型的外加剂可以获得不同的经济效益。混凝土中掺加引气减水剂,一是使混凝土中的微细气泡均匀分布以提高抗冻和抗渗的能力;二是由于它的分散作用而带来减水增强效果。因而,既能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又能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3 使用外加剂应注意的事项

3.1 根据工程特点选用合适的外加剂。

几乎各种混凝土都可以掺用外加剂,但必须根据工程需要、施工条件和施工工艺等选择合适的外加剂。如一般混凝土主要采用普通减水剂,早强、高强混凝土采用高效减水剂,气温高时,掺用引气性大的减水剂或缓凝减水剂,气温低时,一般不用单一引气型减水剂,多用复合早强减水剂,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采用防水剂,高层建筑采用泵送混凝土时应使用泵送剂等。

3.2 注意外加剂的质量。

关注外加剂的质量,除关注某些厂家不注意原材料质量控制,粗制滥造,以假乱真,提供伪劣产品外,对质量较好的产品也应注意某些问题,如应详细了解产品实际性能,注意生产厂所提供的技术资料和应用说明。因此,在工程应用前,应按照质量标准对选择好的减水剂进行掺减水剂混凝土性能要求(与基准混凝土相比)的检验,为了确定掺量,对液态减水剂应测定溶液密度;对粉剂减水剂应测定固体物含量。在粉剂产品中,有些由于烘干不彻底或包装不符合要求而受潮,致使产品中的固体含量大都在75%~80%左右,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切勿将固体物质以100%用作计算掺量的依据。

3.3 注意水泥品种的选择。

在原材料中,水泥对外加剂的影响最大,水泥品种不同,将影响减水剂的减水、增强效果,其中对减水效果影响更明显。

高效减水剂对水泥更有选择性,不同水泥其减水率的相差较大,水泥矿物组成、掺和料、调凝剂、碱含量、细度等都将影响减水剂的使用效果,如掺有硬石膏的水泥,对于某些掺减水剂的混凝土将产生速硬或使混凝土初凝时间大大缩短,其中萘系减水剂影响较小,糖蜜类会引起速硬,木钙类会使初凝时间延长。因此,同一种减水剂在相同的掺量下,往往因水泥不同而使用效果明显不同,或同一种减水剂,在不同水泥中为了达到相同的减水增强效果,减水剂的掺量明显不同。在某些水泥中,有的减水剂会引起异常凝结现象。为此,当水泥可供选择时,应选用对减水剂较为适应的水泥,提高减水剂的使用效果。当减水剂可供选择时,应选择施工用水泥较为适用的减水剂,为使减水剂发挥更好效果,在使用前,应结合工程进行水泥选择试验。

3.4 使用前进行试验。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根据现有的标准,如对减水剂在使用前首先要作匀质性试验,一般应测定表面张力和含固量两项,当测定表面张力有困难时,可用起泡性代替,然后进行混凝土试配,如检验减水剂混凝土的性能,一般应测定坍落度损失、减水率、含气量和抗压强度4项。

3.5 注意掌握掺量。

每种外加剂都有适宜的掺量,即使同一种外加剂,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适宜的掺量。掺量过大,不仅在经济上不合理,而且可能造成质量事故。如对有引气、缓凝作用的减水剂,尤其要注意不能超掺量。如木钙掺量大于水泥重要的0.5%,会引入过量空气而使初凝缓慢,降低混凝土强度。高效减水剂掺量过小,失去高效能作用,而掺量过大(>1.5%),则会由于泌水而影响质量。氯盐的限制是众所周知的,过量会引起钢筋锈蚀。防冻剂的掺量与温度有关,并且根据强度效果作了掺量规定,总之,影响外加剂掺量的因素较多,如对减水剂就有掺加方法、水泥品种、拌合物的初始流动性及养护制度等。

3.6 采用适宜的掺加方法。

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外加剂的掺加方法对外加剂的使用效果影响较大。如减水剂掺加方法大体分为先掺法(在拌合水之前掺入)、同掺法(与拌合水同时掺入)、滞水法(在搅拌过程中减水剂滞后于水2~3min加入)、后掺法(在拌合后经过一定的时间才按1次或几次加入到具有一定含量的混凝土拌合物中,再经2次或多次搅拌)。不同的掺加方法将会带来不同的使用效果,不同品种的减水剂,由于作用机理不同,其掺加方法也不一样。如对于萘系高效减水剂,为了避开水泥种的C3A、C4AF矿物成分的选择性吸附,以后掺法为好,又如木钙类减水剂,由于其作用机理是大分子保护作用,故不同的掺加方法影响不显著。影响减水剂掺加方法的因素主要有水泥品种、减水剂品种、减水剂掺量、掺加时间及复合的其它外加剂等。均宜通过试拌确定。

3.7 注意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

一般地说,外加剂对混凝土配合比没有特殊要求,可按普通方法进行设计。但在减水或节约水泥的情况下,应对砂率、水泥用量、水灰比等作适当调整。

4 结语

总之,随着混凝土外加剂在混凝土中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外加剂是混凝土中除水泥、砂、石和水之外的不可缺少的第五种材料。混凝土外加剂的特点是品种多、掺量小、在改善新拌和硬化混凝土性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外加剂的研究和应用促进了混凝土施工新技术和新品种混凝土的发展。

外加剂应用 篇2

1.前言

随着我国养牛业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快速发展,养牛场粪便集中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牛粪综合利用问题日益凸显。目前全国年奶牛存栏量1400万头左右,牛粪日排泄量高达20-30万吨,尤其是规模化奶牛场,由于缺乏有效处理手段,大量牛粪堆积造成的污染日趋严重,令人忧虑。牛粪造成的污染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土壤的污染、水源的污染、大气的污染等。不仅如此,在造成污染的同时,牛粪大量堆放还占用养牛场自身有限的生产场区,影响了养牛场正常的生产秩序。奶牛场若将牛粪直接出售给附近农户,价格低而且主要集中在春季农事季节,其他大部分时间需求很少甚至无人问津。许多养牛场对牛粪的处理和处置问题都感到非常棘手,特别是对于规模较大的新建奶牛场,环保要求高,牛粪的出路问题更显突出,迫切期望能够找到一个比较适宜的解决方案。

其实,牛粪本身是一种很好的有机肥料来源,除富含大量有机质和氮磷钾及其它微量元素等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外,还含有各种生物酶和微生物。牛粪制成肥料后,能起着化肥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和肥力,改良土壤结构,改善土壤理化环境和微生物环境。但是,若将未经堆肥腐熟的粪便直接施入农田则危害极大,将会消耗作物根际土壤中的氧,产生高温灼伤作物根系(俗称“烧苗”),并产生病原菌有害物质,不仅无法达到应有的增产效果,而且还会导致土壤、水体、大气及农产品二次污染,给食品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隐患。所以牛粪必须经过堆肥腐熟稳定和无害化处理后才能施用。牛粪堆肥后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加工成粉状有机肥和颗粒状有机肥产品,或者掺入化肥制成各种有机无机复混肥产品,实现商品化生产。

利用牛粪生产商品有机肥的主要目的可以概括为“四化”,一是稳定化,通过集中好氧堆肥规模化处理使牛粪中的有机质得到降解,达到稳定的目的,避免物料发霉、发臭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二是无害化,通过消毒杀灭寄生虫卵和病原微生物,防止传染病通过土地扩散,促进食品安全生产;三是资源化,实现牛粪循环利用,做到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为有机农业发展提供数量巨大、品质良好的肥料来源;四是产业化,为养牛场构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兴建有机肥厂规模化、机械化生产,将牛粪堆肥后物料进一步加工成粉状或颗粒状的商品有机肥。上述“四化”中,稳定化是前提,无害化是核心,资源化是最终解决牛粪出路的有效手段,产业化则是实现商品化规模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

2.牛粪堆肥与制肥生产工艺

优质有机肥的生产依赖先进的生产工艺,本文结合多年的设计实践和工程建设经验,提出如下牛粪生产有机肥工艺技术路线,包括原料好氧堆肥工艺和商品有机肥制肥工艺两大环节。

2.1 原料好氧堆肥工艺

传统的堆肥为自然堆肥法,无需设备但占地大、腐熟慢、品质差、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周围环境恶劣。现代好氧堆肥是利用堆肥设备使牛粪等在有氧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作用达到稳定化、无害化,进而转变为优质肥的方法。比较而言,好氧堆肥具有工艺简单、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的特点,能

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处理处置方式。

堆肥前应将牛粪原料进行一定预处理,从而满足水分、碳氮比等发酵条件。一般情况下,牛粪原

料碳氮比19-23:1,基本适合堆肥要求,但牛粪的水分状况差别则很大。规模饲养场牛粪水分高达

60-80%,堆肥前须采取措施降低水分至50-60%。牛粪水分调整建议采用回料掺混方式降低水分,即向

高水分的牛粪料堆中添加已经发酵好的低水分牛粪物料(水分约30%),两种干湿料混合后可有效降低

总体堆肥原料水分,该预处理方式的优点是原料获取容易,处理成本低。如果鲜牛粪水分高达80%以

上,降低水分的方式还可以采用牛粪固液分离等方法。

比较适宜的牛粪好氧堆肥工艺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条垛式堆肥工艺:将水分调整合适的物料按照一定高度和宽度分层铺成条垛状,条垛平行

排列在露天或室内的平坦的堆肥场上,最好采用高效率的专业翻堆机骑跨在料堆上连续翻堆作业。料

堆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或梯形:宽1.5-2.5米,高0.8-1.4米,长度50-150米(视堆肥场地的形状尺寸来

确定)。该工艺特点:机械翻堆作业机动性强,采用条垛料堆利于堆肥后期的水分散失;对土建要求

低,不需配套发酵槽,可在室外堆制,节省建筑投资;堆肥场地面积需要相对大一些;北方地区室外

堆肥冬季保温性差,堆肥周期需要有所延长或季节性停止堆肥;露天堆肥时雨季料堆易受影响,建议

有条件的可以加盖遮雨棚。

(2)太阳能发酵槽式堆肥工艺:将水分调整合适的物料通过布料车或铲车铺放在太阳能堆肥车

间发酵槽内。发酵槽的适宜高度1.0-1.3米,宽度6米,长度50-100米不等,可按照参考养牛场占地面

积和地块形状来确定。该工艺特点:可以实现发酵槽一端进料另一端出料的连续式发酵工艺,也可以

实现满槽式批次发酵工艺;采用强制性机械翻抛增氧和管路通风充氧曝气;太阳能堆肥车间具有极好的升温和保温效果及调控功能,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堆肥生产。考虑到牛粪的物料特性,为节省投资,南方地区也可以以遮雨棚替代太阳能堆肥车间。

根据牛粪原料水分情况,可以选择上述一种堆肥工艺,也可以将两种堆肥工艺结合起来堆肥。如,先将牛粪通过槽式堆肥方式完成高温堆肥,无害化后从发酵槽中移出物料至条垛堆肥场区,进行二次

发酵陈化并进一步降低水分,促使有机养分进一步腐殖质化和矿质化,最终彻底陈化腐熟。两种工艺

结合设备投资略增,但堆肥效率和品质有所提高。

2.2商品有机肥制肥工艺

堆肥后的牛粪实现了无害化和稳定化处理,达到了作为有机肥资源化利用的基本条件,但还没有

达到进入市场商品化销售的程度,其应用效果和使用范围尚有一定的局限,因此有必要将堆肥物料通

过后续的制肥工艺进一步加工成为具有商品性质的粉状或颗粒状的有机肥和有机无机复混肥等产

品。

国内外在有机肥生产和应用方式上有较大不同。国外通常的做法是利用专用撒肥车将堆肥直接撒

施到种植地块,原因是农场自身附属有堆肥场所和大面积的种植地,可以实现种养物料的小范围的自

我循环。我国国情则不一样,绝大部分的堆肥加工厂是独立运营的,没有自身的种植地块,有的还独

立于奶牛场,往往产品销售半径几十到几百公里不等,有的更远达数千公里,这就要求有机肥产品必

须具有耐储存、易运输的特点,达到市场商品流通储运的要求。

由于堆肥产品总体养分偏低,只能作一部分底肥使用,与现有的农艺种植习惯和作物需肥特性

存在差异。所以有必要将有机肥中加入一部分氮磷钾化肥制成商品有机无机复混肥。有机无机复混肥

基于有机肥和无机肥的双重特性,即具有有机肥的肥效长、改良土壤、活化土壤中无机养分的特点,又具有无机肥料养分高、肥效快的特点,优势互补,弥补了各自缺陷,达到肥料速效与长效合一。因

此,有机肥厂的规划设计时通常将有机无机复混肥作为主导产品,兼顾生产有机肥产品。

有机肥产品可以制成颗粒状,也可以制成粉状,取决于市场需求。为了均衡养分,适合运输和

储存,建议将有机无机复混肥加工成颗粒状产品,颗粒形状有圆柱状、圆球状。成品颗粒含水率要求

为:有机肥≤20%;有机无机复混肥≤10%。

商品有机肥制肥工艺主要包括粉碎、配料、混合、制粒、烘干、冷却、筛分和打包等环节。单条

生产线设备生产能力以1吨~10吨/小时为宜,过小则达不到经济规模,过大则增加原料和成品运储难

度。通常情形下,可采用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3.设备配置与功能特点

在确定了有机肥产品及有机无机复混肥产品加工工艺后,设备配套的合理性就显得十分重要。设

备配置的原则是:设备布局流畅,结构紧凑,尽量节省空间,降低建筑土建投资;适应牛粪物料特性,设备结实耐用,维修量小,系统能耗低,运行成本低;设备操作方便,尽量减少人工操作的误差,减

轻劳动强度。以下是根据多个有机肥工程实践经验总结后提出的设备配置建议,分别介绍如下:

3.1 好氧堆肥发酵设备

3.1.1条垛翻堆机

条垛翻堆作业建议采用专业的翻堆机,替代高强度人工翻堆或铲车翻堆。机械化高效连续翻堆作

业可显著改善三角形或梯形料堆的通风供氧,从而加快物料发酵腐熟和去除水分。该翻堆机一般应具

有破碎、搅拌、翻抛和堆垛功能。其结构特点表现为:翻抛滚筒可液压升降,便于调节地隙;滚筒螺

旋叶片可拆卸,维修更换便捷;采用液压马达驱动履带,附着力好,接地比压小,地面通过能力强;

采用履带行走占地少,转弯灵活,可以原地掉头,提高物料堆放场地利用率。

3.1.2太阳能槽式堆肥设备

包括槽式翻抛机、布料机、移行机及太阳能发酵车间等。

翻抛机工作幅宽以6米为宜,一般料层高度0.8-1.2米。翻抛机可在在发酵槽轨道上行走,边走边

对物料进行翻抛、破碎和混合,促使物料快速发酵、升温,使料层内部的水分能够快速蒸发散失。翻

抛机应能实现快速空驶移动,具有自动控制作业功能。翻抛机配套布料机和移行机可以显著提高作业

效率。布料机可以将发酵原料均匀地分层铺撒在发酵槽内。移行机可将翻抛机和布料机从一个发酵槽

移到另一个发酵槽轮流作业,提高设备利用率,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3.2商品有机肥加工生产线设备

3.2.1配料粉碎混合系统

本系统作用是将堆肥后的物料和氮磷钾无机肥料及其他添加物等各种原料按一定比例进行粉碎、配比和混合。根据多年经验,设备配套建议如下:采用立式粉碎机粉碎牛粪堆肥物不易粘壁,不易堵

塞,多层紊流链锤结构改善粉碎性能;采用连续式自动配料系统适合有机肥原料的动态计量及配料控

制;混合作业配置双轴连续式混合机,密封性好,粘湿物料不易在搅拌轴根部粘附。

3.2.2制粒成型系统

本系统的作用是将粉碎配料混合完备后的物料制成颗粒。制粒适宜采用平模制粒机,其优点是:

原料适应性广,尤其适合有机物料,对原料密度、原料水分要求宽泛,原料不需要烘干;压辊直径大,模板可正反双面使用,物料均布于压缩室内,造粒稳定,颗粒成型率高,成品颗粒外观均匀不易破碎;

整个制粒成型过程不加水,节省后续颗粒烘干的成本;原料粉碎细度要求不高,制粒原料(堆肥后)

一般不需细粉碎,细小石子能直接碾碎,不易堵塞压盘模孔。

3.2.3筛分及回料系统

从制粒成型系统输出的颗粒料,粒径有一定差异,需要筛分分级。选用的回转式筛分机要求振动

小,噪音低,换筛方便,且装有筛面清理装置。

建议配备自动回料系统,筛分不合格的大、小颗粒物料,经过皮带提升机输送到出来,重新粉碎

后送至制粒机继续造粒,有助于提高生产线的连续作业能力。

3.2.4颗粒烘干系统

本系统作用是将筛分后的颗粒和进一步去除水分,达到有机肥含水率的标准要求。颗粒烘干一般

采用高效率的滚筒式烘干机,烘干同时改善颗粒成型。

3.2.5颗粒冷却系统

本系统的作用是实现烘干后颗粒物料的冷却,有助于颗粒储存保质。从烘干机输出的热颗粒物料

从上方进入到逆流冷却器内,干燥空气在冷却风机的作用,由冷却器的下部进入,与由上部落下的湿

热颗粒进行充分的冷热交换。经过冷却后的颗粒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小于5℃。具有气动系统控制的摆动式翻板卸料机构,卸料速度可调,卸料均匀、流畅。与滚筒冷却机冷却有机肥相比,逆流冷却器的优点是:占地少,价格低,冷却效果好。

3.2.6成品打包系统

冷却后的颗粒物料,经过斗式提升机输送进入到成品仓内。颗粒物料通过自动打包称实现定量称

量和包装。自动包装秤,采用微电脑控制,可实现多量程的计量,具有称量精度高、自动夹包、缝包、自动去皮重和检测功能,其优点是人工打包所不能比拟的。

3.2.7控制系统

整个生产线设备众多,为保证连续化生产的正常有序,控制系统推荐采用中央控制室集中显示、集中控制和现场控制相结合的方式,在控制室里设置控制柜、带有模拟屏的操纵台和计算机系统。通

过模拟屏可对设备实现启停操作,对于相距较远的制粒机等设备配备有现场控制柜,便于现场操作。

通过计算机按配方实时控制配料混合系统,可动态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具有配方和批次的设置、修改、存储功能,具有各种不同物料和总产量的班、日、月报表生成和打印功能,方便生产管理。

4.结束语

国内发展形势表明,牛粪商品有机肥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时机已经趋于成熟。原因之一,牛粪的污染问题引起了社会关注,养牛场试图改变现状达到环保要求的愿望日益强烈;原因之二,有机农

业的迅速发展和化肥价格连续上涨的态势有力地拉动了国内有机肥市场的活跃与壮大,这将构成养牛

场规模化开展牛粪资源化利用的直接推力;原因之三,有机肥加工工艺与技术装备日臻完善为有机肥

厂的正常运营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而且我国丰富的牛粪资源又为有机肥产业化提供了稳定的原料空

间;原因之四,国家和各地政府为发展有机肥产业出台了多种倡导鼓励政策,有机肥开始逐步享有

和化肥相似的待遇。2008年7月1日开始执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关于有机肥产品免征增值

税的通知》,北京市、上海市等省市对农户和农业生产单位施用商品有机肥市财政每吨补贴60-250元,有的地方还对畜禽粪便有机肥厂给与直接补贴,上述措施无疑会对有机肥产业发展产生重要的激励作

用。综上所述,无论是已有的养牛场改扩建,还是即将新建的养牛场,把牛粪处理加工成有机肥无疑

是一个可行的路子,值得重视和实践。

动物粪便经过科学加工处理后,是饲喂畜禽的一种优质再生饲料,这对有效地

开辟饲料资源,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等具有明显的效果。为此,笔

者将常用的几种动物粪便饲料的加工方法介绍如下:(一)鸡粪饲料 鸡粪是质

优价廉的蛋白质补充料。据测定,干鸡粪中含粗蛋白质15%-30%、粗脂肪2.4%、粗纤维

10%-16%、无氮浸出物30%、钙5.6%、亚油酸1%、各种氨基酸8%-10%。1公斤鸡粪的粗蛋白质含量可相当于600克精料。1.加工方法:(1)烘干:取鲜鸡粪摊于水

泥地面上,经自然风干晾晒后,经粉碎后饲用。(2)发酵:在鸡粪中加入米糠、麸皮和草粉、EM菌液等,加入适量水,放入缸、窖或塑料袋内,并压紧封严,经发酵3-5天后即可饲用。

(3)青贮:此法取鸡粪60%,秸秆粉30%,麸皮10%,EM菌液0.02%然后将其混匀,保持

湿度60%,装窖青贮30-50天后即可开窖饲用。(4)化学处理:在半干鸡粪中力口入0.5%

-1%的硫酸或0.5%甲醛液,经风干粉碎后装袋备用。2.添加用量:鸡粪在仔

猪卧良中添加5%-10%、育肥猪15%-30%、羊20%-35%、肉牛40%、奶牛10%-30%、仔鸡5%、成鸡10%-15%。要求鸡粪新鲜,无污染;适当多补充谷物类饲料;一般不宜添

力口钙质饲料;蛋鸡和产蛋高峰期及各种畜禽出栏前15天不喂。(二)牛粪饲料 据测定,干牛粪中含粗蛋白质10%-20%,粗脂肪1%-3%,无氮浸出物20%-30%,粗纤维

15%-30%,牛粪中有70%的粗蛋白质能被单胃动物所利用。1.加工方法:(1)

烘干:取健康牛的鲜粪晾晒在水泥地面上,经风干粉碎后饲用。(2)发酵:取鲜牛粪30%、统糠50%、铁皮20%,EM菌液0.02%混合均匀进行密封发酵,或取10公斤鲜牛粪加入EM菌液200ML,或酒曲100克,夏天发酵6小时,冬天[5℃发酵24小时以上。适于猪用。(3)药物处理:在牛粪上发洒0.1%高锰酸钾,再烘干或青贮发酵饲用。2.添加用

量:牛粪在羊日粮添加10%-40%,牛20%-50%,成年鸡5%-10%,成年猪10%-15%,幼畜禽则一般不忝加饲用。(三)猪粪饲料 干猪粪中含粗蛋白质11%-31%、粗

脂肪2%-9%、每公斤含维生素a1600国际单位、赖氨酸高达5.2%,可与大豆蛋白质相当。

1.加工方法:(1)烘干:取健康猪的粪便晾晒干燥备用。(2)发酵:在猪粪中加0.5%石灰水,根据气温高低确定发酵期的长短。、2.添加用量:猪粪在育肥猪的日粮中添

外加剂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中的应用 篇3

【关键词】外加剂;水泥混凝土;路面

在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建设中,外加剂的使用是一项关键技术。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的工程量比较大,但是路面修补一直是一个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过去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的总体质量不是太高,随着车辆的增多,传统的水泥混凝土配比设计,很难达到使用的要求。外加剂的使用,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合理使用外加剂,能够有效改善水泥混凝土的性能,保证公路建设的工程质量。

一、使用混凝土外加剂的必要性

混凝土外加剂技术是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较快的一项混凝土技术,是混凝土发展史上继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后的第三次飞跃。应用它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节省水泥和能源,加快施工速度和施工质量,改善工艺和劳动条件,具有投资见效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利用现有施工条件就可推广应用的特点。使用外加剂后,可取得节省水泥、节省能源、提高强度、缩短工期、加快模板及预制场地周转、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和施工条件等多种技术。 混凝土科学技术的发展的主要方向是节能、耐久、高强、轻质、快硬和高流动性。这些目标的实现,往往都与使用外加剂密切相关。

二、外加剂的类别

1.调凝剂。

调凝剂能够调整水泥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快慢,对其强度的发展,以及凝结时间有重要影响。调凝剂有许多种,速凝剂、缓凝剂,以及早强剂。速凝剂主要用于比较急的抢修工程中,或者喷射工程中。速凝剂能够加速水泥混凝土的硬化凝结,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同时速凝剂也有较高的粘结力,速凝剂一般初凝一分钟到五分钟之间,终凝需要时间两分钟到十分钟之间。缓凝剂主要有延迟的作用,可以降低水和水泥的反应时间,使混凝土凝结的时间延长。缓凝剂的品种有许多,可分为有机和无机两大类,比如糖类及碳水化合物、羟基羧酸、可溶硼酸盐和磷酸盐等。早强剂也有多种品种,比如甲酸钙、三乙醇胺、硫酸盐系等等。早强剂是能加速水泥水化和硬化,促进混凝土早起强度增长的外加剂,可缩短混凝土养护龄期,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模板和场地周转率。对于提高工程的进度,节约工程在冬季施工时的费用有重要意义。早强剂主要是无机盐类、有机物等,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使用各种复合型早强剂。

2.减水剂。

减水剂能够在保证水泥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使用水量能够明显减少,从而降低施工中的水灰比,节约使用水泥。减水剂是一种表面活性的材料,能够有效扩散水泥颗粒,释放出其中的游离水。减水剂能够增加流动性,改善水泥混凝土的和易性。减水剂的适用范围很广,主要应用于市政工程建设、交通建设、水利建设、民用和工业建筑等等工程中,能够用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工程,以及现浇和预制钢筋混凝土工程中。减水剂的品种有多种,包括糖密类、萘磺酸盐系、木质素系、水溶性密胺树脂类等等。

3.引气剂。

引气剂的主要使用目的,是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引气剂对于水泥混凝土耐久性和抗冻性的提高有重要作用,能够有效降低拌合物的离析、泌水程度。引气剂的使用很多,主要应用于冬季施工的水泥混凝土、防水水泥混凝土、碾压混凝土、预拌混凝土、抗冻融水泥混凝土、泵送水泥混凝土、轻骨料水泥混凝土中等等,并且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引气剂的品种主要有OP乳化剂、松香皂、烷基环酸钠等等。通常在道路建设、港工建设、海工建设,以及水工建设中,引气剂是不可缺少的。

三、外加剂的使用注意事项

1.凝结时间问题。

在水泥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凝结时间,不符合供应商提供的时间。主要是因为施工单位和供应商的检测环境不一样,检测的方法也不一样,混凝土配比不同以及水泥存放时间不同等因素。施工单位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对供应商提出要求,供应商根据要求进行调整,避免误差的出现。

2.泌水或者结底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水泥混凝土出现泌水或者结底的问题,有多种原因。可能是水泥存放的时间太长或者水泥受潮,可能是在施工中,混凝土的用水量过大,也可能是外加剂的减水率过高等问题。在施工中,可以适当调高用砂率,或者用水量,或者外加剂的用量,从而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防止出现泌水或者结底。同时及时告诉供应商进行调整。

3.假凝或者快凝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假凝或者快凝的问题出现的并不多,但也会发生这种现象,尤其是在更换水泥或者新进水泥后。出现假凝或者快凝的主要原因,是水泥熟料和二水石膏磨制的问题,如果没有控制好温度,就会使二水石膏受到影响,生成无水石膏或者半石膏。通常水泥在普通的检测中是合格的,但是使用外加剂后,可能因为不相容,出现快凝或者假凝,对工程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四、外加剂的应用

1.调凝剂的应用技术。

调凝剂有多种,根据具体的情况使用不同的调凝剂,使用最多的是缓凝剂。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如果气候条件比较炎热,需要在施工中控制坍落度的损失,并尽量使水泥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延缓一些,在水泥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缓凝剂。在炎热的天气中,温度从二十度上升到三十度,同时水泥的水化反应将会成倍增加。在道路建设过程中,水泥混凝土初凝的时间,不能满足水泥混凝土路面建设的全部过程,对路面的质量有不利影响。通过添加外加剂缓凝剂,就能够延缓水泥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初凝时间推迟后,有利于工程各个工序的顺利完成,保证工程的质量。为增加水泥混凝土强度发展的速度,通常还会使用早强剂,增加水泥混凝土早期的强度发展。早强剂主要是对水泥中的硅酸二钙,以及硅酸三钙等产生作用,催化这些物质的水化作用。在冬季施工中,通常还会使用速凝剂,促使水泥混凝土快速凝结和硬化。

2.减水剂的应用技术。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中,对减水剂的应用,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添加适当的用量,必须符合工程设计的要求,在经济性、耐久性等方面达到要求。在使用减水剂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检测,检测减水率、密度以及PH值等,达到工程要求后才能掺入。在供货商推荐的使用量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进行适配,满足工程的实际需要。减水剂需要按照掺量配置成均匀的溶液。使用掺量过多,会出现副作用,同时其中的沉淀也有不利影响。因此,要每天清除没有溶解的沉淀物。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根据具体的需要,减水剂可以与其他的外加剂一起使用。使用减水剂后,要加强水泥混凝土的保温保湿和养生,并且注意普通减水剂不能蒸养。如果添加了缓凝型的减水剂,需要停止一段时间,达到一定的强度之后,才能将水泥混凝土进行蒸养。

3.引气剂的应用技术。

在水泥混凝土施工中掺入引气剂,主要是提高其抗拉强度,以及弯拉强度。同时改善水泥混凝土的结构,增强其抗裂性,使水泥混凝土减少干缩,以及因为温度而收缩的变形量。引气剂的添加能够使水泥混凝土的抗渗性有效提高。在具体的施工中,引气剂的选择十分重要,要使用泡沫稳定时间更长,泡沫量多而细密,表面张力降低值最大,残渣比较少的用品。水泥混凝土处于负温时,需要在早期改善抗冻性,可以使用减水剂、早强剂、防冻剂等,加快水泥混凝土达到早期的临界强度;也可以使用引气剂,使冻胀产生的压力有所缓解。

总之,外加剂在水泥混凝土中应用广泛,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不同的外加剂有不同的应用效果,施工单位要根据施工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外加剂,确保水泥混凝土的质量,促进工程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付智 刘清泉等《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 JTG/T F30-2014;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

[2]刘伯莹 姚祖康等《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 D40-2011;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1

[3]郭涛 王玲等《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GB/T8077-2012;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浅析混凝土外加剂及其应用 篇4

1 减水剂

混凝土中掺入减水剂, 在和易性不变时, 减少单位用水量;或在单位用水量不变时, 能改善和易性;或二者都具备又不改变含气量的外加剂。

由于水泥颗粒之间和水泥颗粒与水之间的的相互吸力, 导致水泥颗粒在水中分散困难, 水泥颗粒容易相互粘聚形成絮凝结构, 有10~30%的拌和水被包含在其中, 从而降低了水泥浆的流动性。

当减水剂加入水泥浆中, 减水剂分子吸附在水泥颗粒表面, 作定向排列, 组成了单分子或多分子吸附层, 使水泥浆结构发生了的变化:水泥颗粒表面带相同电荷, 相互间的静电斥力使水泥颗粒易于分散;减水剂分子链上的极性基团使水泥颗粒表面溶剂化层增厚, 产生空间位阻, 增加了水泥颗粒间的滑动能力, 减少了粘滞性, 增加润滑性;水泥颗粒易于湿润, 自动粘聚能力减弱, 塑化能力增强。

通过湿润、润滑、分散、塑化等作用, 能使水泥浆变稀、混凝土拌和流动性增大, 从而取得下列效果:在保持用水量不变的条件下, 增大坍落度, 改善和易性, 使混凝土易于浇注、成型密实;在保持坍落度不变的条件下, 减少用水量, 降低水灰比 (水胶比) , 提高混凝土强度和抗渗性;在保持混凝土强度和和易性, 在减少用水量的同时减少水泥用量。

减水剂使用中的几个注意的问题:

⑴减水剂与水泥相容性问题

相容性, 是指减水剂与水泥之间是否有不利于减水剂效率发挥的相互作用。相容性好表现为减水率大、坍落度损失小, 拌合物和易性良好。一般来说, C3A含量高的水泥与高效减水剂的相容性较差;此外, 用含碱量大、放热量大的水泥时, 通常相容性较差。相容性好坏可以用净浆流动度测定方法评价。当水泥的C3A含量大于6%时, 掺木质磺酸盐后反而会使混凝土的水灰比增大。

⑵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损失问题

20世纪70年代以后, 萘系和密胺两个系列的高效减水剂开始在国内外逐步推广应用。但其中最大的障碍就是掺有这类外加剂后, 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迅速, 无法满足长途运送与长距离泵送工艺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通常采取后掺法与多次添加法;载体流化剂法;与缓凝剂复合使用;超剂量添加法或开发新系列高效减水剂, 来延缓坍落度的损失。

2 引气剂

能在混凝土拌和物中产生许多均匀分布的微小气泡 (孔径为0.01~2mm) , 并在硬化后仍能稳定存在的外加剂。一种带有憎水基和亲水基的表面活性剂, 可溶于水;降低水的表面张力;能吸附在气泡表面, 使之稳定。

在混凝土中掺入引气剂, 能改善拌和物的和易性, 减少用水量5%~9%, 改善保水性, 减少泌水性;混凝土的抗渗性提高50%, 抗冻标号提高3倍;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引入1%的空气, 可使强度下降5~6%;增大变形性, 降低弹性模量, 提高抗裂性和抗冲击性。

3 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外加剂

土木工程应用中, 有时需要调节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例如:隧道内衬、水下工程施工要求混凝土喷出后能迅速凝结;道路修补工程要求混凝土早期强度高, 以便早日开放交通;冬天施工, 要求混凝土强度增长快, 以免冻坏;大体积工程要求混凝土缓慢凝结, 以免水化放热太快引起温度应力和变形开裂。

⑴早强剂

早强剂能加速新拌混凝土凝固, 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 而对后期强度无显著影响的外加剂称为早强剂。

通过同离子效应, 降低水泥水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 促使水化物快速结晶沉淀;形成结晶性很好、化学结合水量较大、且有一定膨胀性的不溶性复合盐水化物晶体, 如氯铝酸钙、硫铝酸钙水化物, 降低了孔隙率、加快了水泥浆结构的形成;提高了水泥浆体的碱性, 使水泥矿物的水化速度加快, 如三乙醇胺。

⑵速凝剂

能使水泥混凝土急速凝结硬化 (1~5min内初凝, 2~10min内终凝) 的外加剂。使水泥生产时掺入的起调凝作用的石膏分解, 从而使C3A迅速水化;速凝剂中的组分与硫酸钙反应生成能促进水泥水化的化合物;水溶性的铝酸盐能迅速促进水泥浆的凝结硬化。

⑶缓凝剂

能延缓水泥混凝土凝结硬化时间, 并对后期强度无显著影响的外加剂。缓凝剂分子吸附在水泥颗粒表面, 屏蔽活性点, 阻碍水泥的水化;能产生多元酸根离子吸附在金属离子上, 阻碍水泥水化物的结晶沉淀, 从而延缓了水泥浆体结构的形成, 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延缓几小时。

⑷防冻剂

在负温下使用的早强剂称为防冻剂或防冻早强剂, 它能降低冰点, 促使水泥水化放热反应, 达到抵抗冰体膨胀的临界强度。

混凝土外加剂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外加剂的添加对改善混凝土的性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科学使用混凝土外加剂, 对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和控制成本都有其重要的意义。

摘要:在混凝土施工中, 单纯依靠调节水、水泥和骨料用量, 难以解决用水量与良好和易性间的矛盾;施工操作对凝结时间、放热速度、强度增长的要求;耐久性对低连通孔隙率的要求。混凝土外加剂是解决上述问题, 改善混凝土性能, 以满足工程特殊要求的重要技术途径。现在有70~80%以上的混凝土使用了外加剂。

外加剂应用 篇5

通过实验和计算证明CO2浓度分析是评价含添加剂细水雾灭火有效性的简单而有效方法.采用燃烧分析仪测定细水雾灭火实验过程中的CO2浓度,比较含不同添加剂细水雾和纯水细水雾在同一实验控制条件下的CO2浓度变化规律,利用CO2浓度变化规律判断含添加剂细水雾灭火的效率.根据上述规律,可从两方面比较细水雾的灭火效率:一是CO2的.最高浓度.CO2达到的最大浓度小,则燃烧过程中的热释速率小或灭火时间短,说明细水雾抑制燃烧的效果较好.二是施加细水雾后CO2浓度变化率.CO2浓度变化率小,燃烧过程中的热释速率就小,说明细水雾抑制燃烧的效果较好.

作 者:余明高 李定启 李志峰 柴玉才 YU Ming-gao LI Ding-qi LI Zhi-feng CHAI Yu-cai 作者单位:余明高,YU Ming-gao(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焦作 454003)

李定启,LI Ding-qi(黑龙江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哈尔滨 150027)

李志峰,柴玉才,LI Zhi-feng,CHAI Yu-cai(河南省焦作市公安消防支队,焦作 454450)

食品添加剂的研究与应用探究 篇6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  应用  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220-02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或根据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近年来随着“苏丹红”、“三聚氰胺”等事件的频频发生,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食品添加剂的应用

现代食品工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食品添加剂的发展,食品添加剂在我 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了。为确保加工食品质量,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食品添加剂已经成为现代食品工业中不可缺少的辅料。

1.改善食品的感观性状

食品的色、香、味、质地和形态等是衡量食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为了改变食品的风味和质地,满足消费者多种多样的需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可以适当使用着色剂、食用香精香料、食用色素、调味剂、增稠剂、乳化剂等食品添加剂,可以明显提高食品的感官质量,改善食品的感观性状。

2.防止变质,利于保存

食品添加剂可用于保存,防止变质,延长了食品的寿命。作为食品添加剂应用的防腐剂可以防止由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的保存期;抗氧化剂能防止或延缓食品成分氧化变质,食品防腐剂和抗氧化剂既可防止食品在加工储藏的过程中氧化腐败变质,保证食品可以在保质期内保持应有的品质,使得食品的稳定性和耐藏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3.有利于食品的加工操作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增稠剂、乳化剂、稳定剂和凝固剂等,可有利于食品的加工操作。夏天经常食用的冰激凌中含有增稠剂,它使冰晶在冻结过程中细微化以使得口感更加细腻光滑。我们经常食用的在豆腐生产过程中,则用葡萄糖酸δ内酯作为豆腐凝固剂达到固化的目的。稳定剂和凝固剂则可以保持果蔬加工制品的脆度和硬度,防止果蔬软化。如果不用食品添加剂,我们在市场上就无法买到营养丰富、品种繁多、好吃便宜、耐贮藏的食品。

4.添加剂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在食品加工时适当地添加某些属于天然营养范围的食品营养强化剂,能够补充原始食物中营养成分的缺损,为身体提供更多的营养。同时添加缺乏某种营养素,防止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促进营养平衡。

二、食品添加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食品添加剂由于能改善食品品质和档次,在食品行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近年来,一些与非法添加剂有关的食品安全事件不断曝光,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何如今有关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1.使用化工原料冒充食品添加剂

沸沸扬扬的“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等事件,就是不法分子利欲熏心,把我国严禁在食品中使用化工原料当食品添加剂来使用,不但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而且给国家经济带来难以估量损失,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2.超范围、超用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在各类食品中的最大使用量和使用范围。但在现实中超范围、超用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现象较为突出。在粉丝中添加亮蓝、日落黄、柠檬黄等色素,以不同的比例充当红薯粉条和绿豆粉丝,漂白剂、甜味剂和防腐剂的超限量使用。过量摄入食品添加剂给人体带来的危害是潜在的,在短期内一般不会有很明显的症状,长期积累,其危害就会显现出来。

3.使用过期、劣质的食品添加剂

一些企业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在食品中使用过期、劣质的食品添加剂,过期、劣质的食品添加剂,不但功效会大打折扣,而且长期存放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物质,会严重影响食品的安全,给消费者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4.食品添加剂标识不明确

许多食品生产厂家为迎合消费者的心理,故弄玄虚,不正确的或者不真实的标识食品添加剂。更有甚者的是一些厂家在广告或标签的醒目处印上“本产品绝对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剂”之类的文字,以标榜自己的产品安全无害。误导和欺骗消费者。

三、加强食品添加剂安全管理措施的建议

1.监管部门要切实严格履行监管职责

监管部门应加大监察执法的力度,发挥监督制裁的作用,督促企业依法、科学使用食品添加剂,杜绝食品添加剂的错用和滥用。政府部门不断制定和完善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法律法规,同时监管部门加大对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的抽样检查力度,扩大查处覆盖面,建立定期对食品添加剂进行评估的机制,并对不法商贩加大处罚力度。

2.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安全的法律意识

强化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畅通与消费者、企业和行业协会沟通的渠道。通过组织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者进行培训,提高中小企业的依法经营的意识,杜绝因为无知而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现象,提高企业及销售者对违法添加食品添加剂危害性的认识,加强企业食品行业操作人员的教育培训管理,实行持证准入上岗制度,提高全社会的食品安全意识。

四、总结

加强对我国食品添加剂问题的研究,不仅直接关系着人们的食用安全和身体健康,而且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好有序发展,促进我国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文陆,王庆华.我国食品添加剂的研究、生产及应用现状和展望,《食品工业》,2013年03期。

[2]尤新.中国食品加工和食品添加剂工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中国食品添加剂》,2012年01期。

浅谈混凝土外加剂应用 篇7

推广应用混凝土外加剂不仅可以改善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提高工程质量,节约水泥,节省能源、缩短工期,改善施工条件,满足特种混凝土的技术需要。同时,还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技术经济效益明显,效益突出等特点。根据不同技术要求,使用不同类型的外加剂可以获得不同的经济效益。混凝土中掺加引气减水剂,一是使混凝土中的微细气泡均匀分布以提高抗冻和抗渗的能力;二是由于它的分散作用而带来减水增强效果。因而,既能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又能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混凝土中掺加高效减水剂、早强减水剂,可使混凝土的1天强度提高1倍以上,这样使配制高强或超高强度混凝土就易于实现。而混凝土强度的提高,不仅扩大了混凝土的使用范围,在一定程度上也可改变结构设计中存在的“肥梁、胖柱、深基础”等状况。这样,既减轻了房屋的自重,又节省了建筑材料。混凝土中掺加缓凝减水剂。可延长混凝土由塑性状态进入固态所需的时间,减慢水泥水化放热速率。可满足不同工程,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及质量要求。

混凝土中掺加速凝剂。可满足坑道中喷射混凝土和国防抢修等混凝土工程中的施工要求。混凝土中掺加膨胀、灌浆剂。可使混凝土的密实程度提高,从而增加了“混凝土的稳定性的抗渗、抗冻”等性能。混凝土中掺加引气剂或加气剂,可以调节混凝土的内部含气量。细微气泡可以提高混凝土抗冻及抗渗能力,大气泡可降低混凝土自重对生产轻混凝土十分有利。混凝土中掺加阻锈剂。可提高对钢筋锈蚀的抵抗力和增加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裹力。混凝土中掺加减水剂,可减少水泥用量,而达到同样的混凝土标号,一般可以节约水泥15%~25%,同时可以加速模板周转,缩短工期。混凝土外表喷射养护剂。使新浇混凝土表面形成薄膜,从而避免水分蒸发,收到保温、保湿的效果。混凝土中掺加流化剂。可制备自密度,大流动性混凝土,采用泵送溶流新工艺,可大大提高施工效率。混凝土中掺加复合外加剂。还能减少混凝土搅拌,成型过程中的能耗,消除震耳欲聋的噪声危害。混凝土中掺加着色剂。可制成各种装饰混凝土。

随着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使混凝土技术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了大力发展:早强和高强混凝土技术的应用,克服了工程中存在的“强度低、自重大、脆性高”的弱点;抗冻剂的使用,为严寒地区创造了冬期施工条件,确保了工程施工的连续性,大大缩短了工期;随着高效减水剂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流态混凝土技术及泵送浇注新工艺的发展;加速了商品混凝土的发展。而商品混凝土的发展给我国建筑业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效益,进一步推动了建筑业的发展和建筑技术的提高。

2 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

混凝土外加剂按其主要功能分为六类:(1)改善新拌混凝土流动性的外加剂。主要包括各种减水剂、引气剂、灌浆剂、泵送剂等。(2)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和硬化性能的外加剂。主要包括缓凝剂、促凝剂、早强剂等。(3)调节混凝土含气量的外加剂。主要包括引气剂、加气剂、发泡剂等。(4)增强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外加剂。主要包括引气剂、防水剂、防冻剂、灌浆剂、膨胀剂等。(5)改进混凝土抗侵蚀作用的外加剂。主要包括了引气剂、防水剂、阻锈剂、抗渗剂等。(6)为混凝土提供特殊性能的外加剂。主要包括发泡剂、着色剂、杀菌剂、碱骨料反应抑制剂等。

3 混凝土外加剂的发展趋势

随着混凝土制品日益增多的品种和建筑结构复杂化、大型化,对外加剂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今后的混凝土外加剂将向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1)复合多功能型。复合多功能型外加剂,在性能上可以取长补短,趋于完善,并且要价格便宜,使用面广,性能良好。(2)品种系列化、多样化。不断研制开发新品种,使品种系列化、多样化,以满足各种特殊工程的需要,并方便工程使用和质量控制。(3)高强化、抗老化所需用的外加剂。近年来,各国使用的混凝土的平均强度和最高强度都在不断提高,发展高强化,抗老化所需用的高效能外加剂,为制备高强、超高强混凝土提供条件,利用高效减水剂的减水作用,制备大流动性混凝土,使施工省力,造价降低,工效提高。(4)降低外加剂的生产成本。充分利用各种废料生产外加剂,改革外加剂的配方和生产工艺。生产物美价廉效高的外加剂产品,为广泛推广混凝土外加剂提高竞争能力。(5)加强,混凝土外加剂作用机理的深入。随着技术的发展,应采用先进的测试手段,研制外加剂的作用机理,为进一步发挥外加剂的作用,取得更好的效益,有效地指导生产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大力开展和推广应用混凝土外加剂是促进建筑业科学进步的重要途径。随着混凝土外加剂品种的不断开发增加,质量逐步提高,应用会日益广泛,研究会更加深入,定会在建筑业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和良好的效益。

参考文献

[1]黄大能,等.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1998.

[2]吴中伟.高性能混凝土(HPC)的发展趋势[J].建筑技术,1998,1.

混凝土外加剂及其应用研究 篇8

1 混凝土外加剂的历史发展概况以及其分类

1.1 混凝土外加剂的历史发展概况

混凝土外加剂的作为产品其应用发展已经约有100多年的历史了, 混凝土外加剂正式工业产品出现是在1910年。其后美国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使用木质素磺酸盐混凝土外加剂, 六十年代初日本和德国又先后研制成萘系和三聚氰胺系高效减水剂。我国的混凝土外加剂的研究和发展相对较晚但发展迅速,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进行木质素磺酸盐和引气剂的研究和应用。中国混凝土外加剂协会2007年度调查结果显示:2007年全年混凝土外加剂总产量为424.79万吨, 其中合成减水剂284.54万吨、引气剂0.34万吨、膨胀剂100万吨、缓凝剂4.5万吨、速凝剂35.41万吨。可见我国的混凝土外加剂无论是产量规模还是生产种类都是非常丰富的。

1.2 混凝土外加剂的具体分类

混凝土外加剂对于改善混凝土各项性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按照其化学成分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具体有:减水剂, 如木质素磺酸该、糖蜜等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早强减水剂、缓凝减水剂以及引气减水剂, 其主要作用就是增大混凝土的流动性, 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抗冻剂, 如氯化钠、亚硝酸钠、尿素、碳酸钾以及氨水等, 其主要功能就是降低混凝土的冻结温度, 促进混凝土在0℃以下强度的增长;早强剂, 如氯化钙、氯化钠等普通早强剂, 主要功能是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 降低水泥的使用量, 以缩短混凝土后期维护的时间;缓凝剂, 如石膏等, 主要就是延长混凝土的凝冻时间;速凝剂, 如铝氧熟料, 主要是用于加速水泥的水化反应, 促使混凝土迅速硬化;引气剂, 如脂肪醇, 用于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消泡剂, 如聚氧乙烯, 可以抑制消除混凝土中的有害气泡;膨胀剂, 如氧化镁, 补偿混凝土的收缩力;防水剂。如粉煤灰, 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 也有一定的促凝作用;密实剂, 如三乙醇胺, 主要用于提高混凝土密实性[3]。

2 使用混凝土外加剂的必要性

混凝土作为现代建筑最普通的建筑材料, 其发展方向主要是更加节能、耐久、高强、轻质、快捷以及更高的流动性, 使用外加剂后, 对于节省水泥、节约能源、提高混凝土强度、缩短施工工期、改善混凝土性能以及改善施工条件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其广泛的运用可以说是混凝土发展史上又一次的技术进步。

3 使用混凝土外加剂的注意事项

使用混凝土外加剂对于改善混凝土各项性能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一些事项, 才能更好的发挥外加剂的功能, 下面是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提出的一些建议, 具体有以下几点:

3.1 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择混凝土外加剂

随着混凝土外加剂的不断发展, 外加剂的种类和各类功能越来越繁杂, 几乎所有的混凝土都可以掺用外加剂, 但是, 在实际操作之中, 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施工的工程需要、施工时的条件以及具体的施工工艺的不同选择最合适的外加剂。如果胡乱使用, 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目标, 很有可能会造成相反的后果。

3.2 加强对混凝土外加剂的质量控制

外加剂的质量直接关系了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效果, 因此在使用外加剂时, 要注意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防止供应商以次充好, 粗制滥造, 提供伪劣产品, 对于产品的实际性能要加以注意, 详细了解生产厂家所提供的技术资料和应用说明。

3.3 选择合适的水泥产品

在混凝土搅拌配合时, 水泥的品种对于外加剂效果的影响最大。例如, 不同的水泥对于减水剂的减水、增强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 特别是对减水效果影响尤为明显, 因此, 在选择水泥品种时要加以甄别注意[4]。

3.3 在掺加外加剂时要注意掺量和掺加方法

不同的外加剂有着不同的掺量, 在掺加外加剂时一定要注意其掺量。另外, 外加剂的掺加方法对于外加剂的使用效果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如减水剂掺加方法一般分为先拌合水之前掺加、与拌合水一同掺加、在搅拌过程中滞后拌合水几分钟掺加等多种不同的掺加方法, 不同的方法会带来不同效果, 具体用那种要根据混凝土的使用目标来决定。

3.4 注意使用前的实验并及时调整混凝土配合比

在使用混凝土外加剂前, 为确保工程质量, 要对外加剂进行实验, 以检验外加剂的使用效果;另外, 在减水或者节约水泥的情况下, 也要及时的对沙率、水泥用量以及水灰比作出适当的调整, 以增强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效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 以及混凝土施工应用的日益广泛, 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大, 其研究和应用对于混凝土施工新技术以及新品种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宋晓岚, 吴雪兰, 王海波, 等.混凝土外加剂及其应用[J].长沙大学学报, 2013 (4) .

[2]傅智, 张子华, 张劲泉, 等.《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外加剂与掺合料应用技术指南》编制介绍[J].公路, 2013 (4) .

[3]关于召开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外加剂应用技术分会成立大会暨混凝土外加剂制备及应用技术交流会的通知[J].混凝土世界, 2014 (10) .

混凝土中高性能外加剂的应用 篇9

1 混凝土中外加剂的类型

混凝土施工有多种形式, 每一种形式都很特殊, 在施工中, 改善新搅拌的混凝土作为施工关键工作, 会涉及到两种剂体, 即:引气剂、减水剂。怎样才能调整好混凝土凝结时间, 这是混凝土施工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需要混凝土施工者掌握缓凝剂和速凝剂种类, 结合施工要求, 确定出科学、有效的添加方式。另外, 混凝土本身具有不稳定性, 为了能够改善这一情况, 应充分运用防冻剂、阻锈剂、引气剂和减水剂等, 并充分发挥添加剂的作用, 确保混凝土施工的稳定进行。

2 外加剂在混凝土中应用原则

根据混凝土具有的高性能化, 在后续施工过程中, 应掌握好应用外加剂的基本原则。由于复杂、多变的施工条件, 混凝土工艺类型与材料都由单一向多元转变, 在选用外加剂中, 应综合分析应用性能, 并根据后续施工形式要求, 确保施工具有合理性、科学性、经济性。应结合设计需求, 了解混凝土强度等级、弹性模量等要素, 根据混凝土设计需求, 并结合混凝土物理性能、其他性能, 做好合理、科学添加外加剂。但施工工艺较特殊, 在施工中, 应对混凝土特征与功能有着深入的了解, 防止出现混凝土施工不当的状况。在施工中所需的原材料, 应考虑到水泥强度、品种等因素影响, 了解拌合技术, 选择好材料后再进行选择工作, 最终确定出掺入多少外加剂, 应在确保混凝土技术的前提下, 进而确定出掺入多少量。另外, 通过展开实验方式, 也可以确定出掺量, 有关实验表明, 控制好掺量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降低负面影响。在搅拌混凝土中, 控制好外加剂的掺入量是尤为关键的, 量多或者量少都会引起混凝土开裂问题。

3 在混凝土施工中高性能外加剂的实际应用

3.1 制定应用外加剂的方案

结合混凝土施工形式, 在具体实践中, 应从当前施工状况着手进行, 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外加剂应用方案, 根据当前我国应用混凝土的要求, 结合有关技术规范要求, 在混凝土施工中, 应适量添加外加剂, 并了解其应用要求, 结合施工条件有关介质, 在实验中确定出混凝土百分比后, 最终制定出应用方案。在混凝土中所掺入的外加剂量应以胶凝材料为准, 通过实验选择出外加剂品种。在应用外加剂过程中, 控制好掺入量是非常重要的。在应用外加剂过程中, 每一种外加剂都有其特定的标准, 为了防止出现不当情况, 应从施工现状着手, 控制好外加剂掺入量, 进而提高混凝土的质量。

3.2 各外加剂的实际应用范围

(1) 高效减水剂, 这种外加剂具有显著的特点, 其减水率较大, 在塌落过程中, 非常易受外力因素影响, 对当前应用系统有着很大的损害。所以在应用中, 要充分掌握其应用性能, 并结合可泵性、充填性的多种要求, 决定着要如何应用减水剂。 (2) 缓凝剂的特性。其有着很广的应用范围, 其优势在于可以延长应用混凝土时间, 控制好混凝土硬化速度。为了能够防止出现大面积裂缝状况, 应尽力防止塌陷情况的出现。但在实际应用中, 一味的增加缓和剂, 肯定会对混凝土可塑性有着影响, 还有可能降低混凝土应用强度。在施工阶段中, 应充分了解混凝剂与减少剂的应用环境, 通过展开相应的实验, 测定出应用混凝土的标准。显然, 硬化混凝土强度与高性能混凝土机制必然有很明显的联系, 应考虑到相容性问题, 做好相应的检测实验工作。 (3) 引气剂特性, 随着施工的深入, 应结合具体状况, 掺入适量的引气剂, 加强混凝土流动性。结合拌和物离析与泌水形式要求, 在施工逐渐深入的前提下, 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改善。 (4) 膨胀剂的应用。在混凝土之中加入膨胀剂, 这样可以加强混凝土流动性, 对混凝土现状进行改变。但很多情况下, 由于混凝土施工约束条件过多, 应结合混凝土自应力要求, 结合低水胶与干缩比例确定出使用多少膨胀剂, 防止出现混凝土开裂情况, 混凝土一旦出现开裂情况, 就很难进行运用。

3.3 加强混凝土施工工艺

在当代工程建筑项目中, 施工工艺直接影响着建筑质量, 应不断加强施工工艺, 分析施工形式。在信息时代的今天, 混凝土施工形式由传统单一形式向多样化发展, 这就要求在实践阶段内, 应引进更多新的技术形式, 充分发挥混凝土施工机制作用。同时, 混凝土工作者应加大力度应用混凝土外加剂产品, 尽力满足施工环节的各种要求, 确保在混凝土施工中做到因地制宜。

3.4 多效能外加剂的应用

根据混凝土施工形式要求, 应在确保产品性能的基础上, 达到减少施工成本的目的, 最大限度上发挥外加剂的作用。混凝土外加剂属于化工类的产品, 应充分保障产品性能, 分析应用材料, 并根据混凝土控制形式的要求, 在日后生产过程中, 应改进配方工艺与生产工艺。在实际应用中, 工业废料类型较多, 为了可以减少施工成本, 应尽量降低应用成本, 并根据外加剂种类, 进而加强外加剂在建筑材料市场核心市场竞争力。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 根据混凝土施工形式的特殊要求, 在实践中, 会影响着混凝土施工标准, 结合控制形式与施工机制的要求, 在实践工作中将具体施工技术落实, 并确保其符合施工体系要求。影响混凝土外加剂因素较多, 在实际施工中, 应充分了解和掌握外加剂作用机制, 并掌握外加剂分类状况, 结合混凝土控制机制的多元要求, 选择出最符合的混凝土形式进行应用, 进而提高混凝土材料的整体性能。

参考文献

[1]金夏平.浅谈水泥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及发展[J].经营管理者, 2012, (03) :54-56.

[2]马忠诚, 汪澜, 马井雨.喷射混凝土技术及其速凝剂的发展[J].混凝土, 2011, (12) :132-134.

大体积混凝土中外加剂的应用 篇10

1 减水剂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的应用

减水剂是混凝土施工中对混凝土改良最常使用的一种外加剂如果站在减水率对其进行划分, 通常可以分成普通减水剂和高效减水剂两种。减水剂在使用之后会是得水泥初期水化的速度更快, 而后期水化的速度会明显的变慢, 所以如果掺入适量的减水剂就能有效的降低水化温度的峰值。在一定条件下, 减水剂的使用量越多, 效果就越好。

在应用减水剂的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减水剂的掺入量要合理。在添加减水剂的过程中, 要防止因为泌水过度而使得混凝土出现塑性收缩的情况, 在混凝土硬化的初级阶段会使得混凝土出现开裂的情况, 此外还有可能会出现缓凝时间过长的问题。

其次是要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损失予以严格的控制, 减水剂在应用的过程中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就是坍落度损失相对比较大, 这个时候, 如果选择商品混凝土, 就一定要充分堵塞考虑到运输时间对其产生的不良影响, 所以在处理的过程中也经常使用保塑组分和混凝土进行适量混合, 从而液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损失进行严格的控制。

最后一点就是要选择和水泥具有良好适应性的减水剂类型。外加剂和水泥不能具备良好的适应性成为了当前大体积混凝土配制工作中非常关键的一个问题, 不同的外加剂和水泥的适应性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别, 这就会使得不同厂家的水泥在和外加剂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完全不同的效果。所以在施工之前必须要对减水剂和水泥的适应性进行有效的检验, 此外在施工的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频繁的更换原材料。

2 缓凝剂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的应用

缓凝剂的主要作用就是可以有效的延长混凝土拌合物凝结和硬化的时间, 如果根据其自身的化学成分对其划分, 通常我们可以将其分成屋脊缓凝剂和有机缓凝剂两个大类。在使用了缓凝剂之后, 大体积混凝土会在很长的时间之内都具有良好的可塑性, 这样就给振捣和密实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 , 这样也使得多层浇筑成为了可能。此外, 在施工的过程中还可以防止混凝土出现明显的冷缝。混凝土抹平所使用的时间也会适当的延长, 这对混凝土表面的加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一作用在炎热的季节中是不容忽视的。缓凝剂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水泥水化的时间, 这样也就推迟了因为水化反应而出现的温度峰值现象, 这样也就缩小了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和外部所产生的温差。此外它还能有效的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这样也就可以为施工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大体积混凝土在应用缓凝剂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要按照缓凝的时间要求来选择合适的缓凝剂, 如果缓凝剂的数量过多, 就会使得混凝土长时间不能凝固, 进而也就使得材料自身的强度在很长时间之内都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其次是要按照温度的要求对缓凝剂的类型予以科学的选择, 不同的缓凝剂在不同的温度条件和掺入量会对缓凝的时间也产生不同的影响, 不同的温度条件下, 缓凝剂的最佳掺入量也有着明显的差别, 当温度出现变化的时候, 一些缓凝剂的缓凝作用也会出现非常显著地变化, 而一些缓凝剂则对温度的变化并不是十分的敏感。

3 膨胀剂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的应用

大体积混凝土由于体积大, 收缩应力也大, 混凝土水化放热造成的温差应力严重, 采用膨胀剂来补偿收缩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 膨胀剂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十分普遍。但膨胀剂的性能与养护条件及原材料性能的影响关系极大, 若使用不当, 会适得其反。在应用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3.1大体积混凝土温升对膨胀性能的影响。膨胀剂产品检测时的限制膨胀率是在养护温度为20±2℃的条件下测定的。而膨胀源钙矾石的膨胀性与温度有很大关系, 已有的文献表明, 膨胀剂的膨胀性在30~40℃时大于标准养护条件下的膨胀性, 但超过60℃后其膨胀性又远低于标准养护条件下的膨胀性。所以, 如不能控制好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升, 膨胀剂的作用将难以发挥。

3.2养护湿度对膨胀剂膨胀性能的影响。膨胀剂的膨胀反应均离不开水, 尤其是钙矾石生成需要大量水。使用膨胀剂的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 在早期一定要进行保湿或加湿养护。湿养护不足时, 膨胀剂中未反应的组分在混凝土使用期间合适的条件下还会产生二次钙矾石 (或延迟生成钙矾石) 而造成一定的破坏作用。

4 减水剂、缓凝剂及膨胀剂复合使用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的应用

4.1缓凝剂与高效减水剂同时掺加时存在显著的辅助塑化作用。所谓辅助塑化作用是指缓凝剂单独使用时, 其减水作用 (或塑化作用) 很小, 或根本没有减水作用, 但当与高效减水剂复合使用时, 两种外加剂的总减水率远远大于高效减水剂与缓凝剂单独使用的减水率之和。并且缓凝剂与高效减水剂复合使用时, 也可以显著减小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经时损失。

4.2缓凝剂与高效减水剂复合使用时, 存在协同缓凝作用。尤其是在水灰比不变时, 与单掺缓凝剂相比, 缓凝剂与高效减水剂复合使用使初凝和终凝时间都进一步延长。如果保持坍落度相同, 则由于缓凝剂与高效减水剂复合使用时的辅助塑化效应, 会降低水灰比, 此时的凝结时间变化需通过具体试验确定。

结束语

本文主要对几种比较常见的外加剂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和分析, 希望能够给一些建筑施工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从而也不断的提升大体积混凝土应用的范围和应用效果, 为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伍勇华, 何廷树, 申富强, 李国新.高效减水剂与缓凝剂复合使用的协同缓凝效应研究[J].混凝土, 2008 (6) .

[2]蒋长清, 陈红根, 马德功, 王华明, 金卫民.多元复合缓凝剂在抑制混凝土坍落度损失方面的应用[J].商品混凝土, 2007 (2) .

外加剂应用 篇11

关键词:航空配餐业 食品添加剂 问题探析

中图分类号:R15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3)24-0000-00

如今食品安全问题在社会上受到广泛的关注,关系到人们切身健康的食品添加剂愈发演变成大家声讨和笔伐的首要目标。航空配餐安全与否、是否使用食品添加剂,自然也成为乘客和大众关心的话题。到底食品添加剂在应用中问题的根源在哪,在航空配餐业中的应用现状如何,怎样才能解决食品添加剂在航空配餐业应用中存在的隐患?接下来本文将一一探究。

1 食品添加剂在航空配餐业中的应用现状

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产生产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航空配餐作为民航飞机在航程中为乘客及机组人员提供的特种餐饮,它的食物生产及进餐程序皆类似餐厅。航空配餐的食品工业化程度并不高。众所周知,食品的工业化程度越高也就意味着它所加入的食品添加剂分量也就越大。所以说,航空配餐业的食品加工虽然用到食品添加剂但并不十分频繁。

目前我国的食品添加剂根据来源主要分为两大类:天然食品添加剂和化学合成品。我国航空配餐中也是主要用到这两种。天然食品添加剂,顾名思义,它基本上是运用生物技术发酵或是提制于动植物,如配餐用的乳香油、小茴香油、杏仁油等。而化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大多是化学合成品,也有人工合成的天然等同物,如发酵粉、泡打粉等。事实上,不管是天然的食品添加剂还是化工合成品,为了杜绝乘客和大众的安全隐患,必须在使用前进行科学鉴定和食用安全性评价,否则乘客和大众始终会觉得有安全隐患。

国家制定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是最权威的标准,其中把食品添加剂按照作用与功能分成23个类别,2000 多个品种。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味觉品质和工艺,在航空配餐业的食品加工过程中也主要是借助它的这一点特质。目前,食品添加剂在航空食品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改善航空食品品质,提高食品加工工艺;提高航空食品稳定性,丰富航空食品种类;是制作特殊人群航空餐的必要配料和成分。

2 食品添加剂应用中存在问题的根源

2.1技术性问题

首先,部分食品添加剂的成分中确实含毒。例如在生产加工肉类产品时被广泛使用到的亚硝酸盐和其他的硝酸盐类添加剂,这些都是被认为是致癌的。另外还有被称为“面粉漂白剂”过氧化苯甲酸,会破坏面粉中含有的维生素A、E、B1等。这两种被确定有毒的食品添加剂仍然在生产中被普遍使用。其次,转基因技术影响了食品添加剂。如今在食品行业也开始广泛应用转基因技术,转基因产品由此产生。部分转基因成分被作为特殊的食品添加剂加以使用,但由于转基因食品来自潜在的过敏食物中,而加剧了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疑虑和对食品添加剂是否安全存在质疑。

2.2管理责任的缺失

首先,管理责任的缺失是针对食品生产者来说的。不了解食品添加剂的作用机制的食品生产企业大有人在,甚至以为添加剂量越大、效果越好。由于一些生产企业的盲目使用,导致添加剂在食品中使用超标。添加剂在生产食品过程中的地位是微不足道的,因而没有受到食品生产者的关注和重视,最终导致对添加剂生产过程的控制不严,用量不准。其次是食品卫生监督部门管理责任的缺失。我国的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督部门出现管理机构不明确,重复执法,甚至是各执一法的现象。卫生行政部门缺少一只名正言顺的监管队伍。

2.3市场趋利性

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一些不法商贩制假掺假,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从而减低成本,谋取暴利。出于成本考虑,很多食品生产企业选用成本比较低的防腐剂。例如山梨酸和苯甲酸是成本相差较大的两种防腐剂,前者成本高但对人体更为安全,而不少企业出于利益考虑选择使用苯甲酸。

3 食品添加剂在航空配餐业中应用的对策性建议

3.1严格监督控制食品添加剂的购买渠道

严格筛选需要购入的食品添加剂,有针对性的选择那些有包装良好、有生产许可证的食品添加剂。尤其对食品添加剂的供应商要加大审核力度,与供应商签订“食品添加剂安全质量保证书”走正规程序。一旦发现添加剂出现了问题,就应果断退货并取消后期合作,再改用其他正规品牌的产品。例如之前被查出的乳类产品中普遍使用三聚氰胺,各航空公司配餐部便果断取消奶制品的订制,除去所有关于乳类的餐谱,并通过配送其他美食来弥补乘客的遗憾。航班的正常运营由此得到保障,这就有效地避免了食品问题对航空公司造成的负面影响。

3.2强化管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制定相关使用操作流程

按需购买食品添加剂,特别是在食品生产加工的过程中。建立食品添加剂采购索证和进货验收制度应当航空配餐部门得以完善,并根据规定加以落实。要根据《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来使用食品添加剂,对相关食品的添加剂使用要科学定量,并制作一套单独的添加剂使用操作流程,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误差或模糊不清的情况。同时做好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方法、使用量等内容的相关记录。

3.3加强对航空配餐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的监督力度

检验检疫局应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的监管力度。各航空配餐业应当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检查工作,并有效落实上面的相关规定。民航卫生服务部门同时要加强对食品添加剂使用的检查,尤其是在对服务的标准和质量进行评价的工作中。航空配餐企业应积极进行相关食品安全体系认证,并接受“第三方”认证机构的监督。

4 结语

作为现代食品产业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之一,食品添加剂在航空配餐业中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备受瞩目的航空配餐业更应该做到对食品添加剂的规范使用,不断提高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控制水平和检测水平,从而让航空配餐业的卫生质量迈上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1]于春光,程美枫.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及其应用[J].职业与健康,2007,(4):303-304.

[2]许永风.浅谈如何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4,(5):33-35.

[3]丁云龙.产业技术范式的演化分析[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41.

[4]远德玉,丁云龙,马强.产业技术论[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5:42-45.

混凝土外加剂新标准修订及其应用 篇12

混凝土外加剂是现代混凝土不可缺的组成部分之一, 是混凝土改性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技术。混凝土外加剂用于提高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 改善工艺性能, 强化生产过程。同时改善和提高硬化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 提高建筑物或构件的质量和耐久性。此外, 还可以节约水泥, 降低成本, 加快工程进度。一种外加剂只具备一种或某几种性能, 即使应用高效能多功能复合外加剂也不一定能完全满足实际混凝土工程的技术要求。因此, 必须根据混凝土使用要求, 正确地选择和应用外加剂才能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近代混凝土外加剂的发展已有60多年的历史。目前, 世界上许多国家对混凝土外加剂制订了相应的标准和规范, 明确规定了外加剂产品的质量要求, 掺外加剂混凝土的性能指标, 以及各种外加剂的适用范围, 这样为正确使用外加剂提供了指导性的依据。另外, 生产外加剂的厂商也备有外加剂产品的性能和使用说明书;对该产品的正确使用提供参考资料。

2 外加剂使用现状

国外, 20世纪30年代, 国外就开始使用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 20世纪90年代新型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在国外进入推广应用阶段, 目前在减水剂中已占有一定的比例。

而我国外加剂的起步较国外稍晚, 20世纪50年代开始木质素磺酸盐和引气剂的研究和应用, 到70年代以后, 外加剂的科研、生产和应用才取得许多重大进展。21世纪初, 聚羧酸系减水剂也开始进入到应用阶段。

近两年我国混凝土外加剂有了“质”和“量”的飞跃。目前我国的外加剂品种齐全, 各品种外加剂质量抽检和型式检验优等品和合格品比例提高。全国混凝土外加剂总产量达424.79万t, 其中各种合成减水剂产量约284.54万t、引气剂0.34万t、膨胀剂100万t、速凝剂35.41万t、葡萄糖酸盐4.5万t, 这些外加剂产值达到数百亿元。据不完全统计, 现有外加剂生产企业1500多家, 其中化学合成厂有350多家, 聚羧酸盐生产企业有60多家, 膨胀剂生产企业70家左右。

综上所述, 目前我国混凝土外加剂发展总体情况是:

a.萘系高效减水剂合成工艺技术成熟稳定, 产量仍然位居各种减水剂之首;

b.新品种合成高效减水剂氨基磺酸盐、新型三聚氰胺、脂肪族、聚羧酸盐等多品种加速发展, 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翻翻发展;

c.混凝土外加剂品种齐全, 产品性能不断提高;

d.合成外加剂生产企业规模大型化;

e.自动化生产越来越受到重视, 大型企业开始全面自动化生产, 中小企业寻求关键工艺的自动化控制。我国混凝土外加剂发展地区分布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

f.另外, 外加剂的绿色化生产技术还需加强。

3 GB 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修订背景

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标准是1987年制订, 1997年第一次修订。但自第一次修标以来, 已有十年时间了, 我国混凝土外加剂随着建筑业施工技术的发展, 混凝土功能的多样化, 外加剂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外加剂新品种不断的涌现, 产量也迅速增加。原标准在实施过程中, 也出现一些问题, 如原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 对一些新型的外加剂检验不能适应, 会出现混凝土拌合物离析、泌水, 导致检验结果不能准确反映外加剂性能。此外, 原标准对匀质性等指标规定过严, 实施困难, 影响外加剂的推广和应用。鉴于这一情况,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6年下达了修订任务 (项目编号20061998Q609) , 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负责, 对其进行修订。

4 我国混凝土外加剂旧标准存在的不足

就混凝土外加剂来说, 外加剂的品种越来越多, 功能越来越多, 现有的标准不能完全的对所有的混凝土外加剂性能进行评价限定。很多产品根本就没有相关标准。通过对多年混凝土外加剂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 提出一些现有标准中存在的不足。

4.1 旧标准未涉及高性能减水剂和泵送剂。高性能减水剂 (早强型、标准型及缓凝型) 已使用而没有标准;泵送剂原有行业标准:JC473-2001, 需重新确定了泵送剂的检验方法和性能指标。

4.2 在我国当前水泥品种多标号的情况下, GB8076标准规定外加剂检验应采用基准水泥, 但由于水泥修标后对水泥早期强度的要求, 现在通用硅酸盐水泥实际生产的产品比表面积多在350m2/kg以上原标准规定的基准水泥比表面积偏小 (原标准中规定水泥比表面积为320±20m2/kg) 。

4.3 由于高性能减水剂高减水性能特点, 采用GB8076规定的检测混凝土配比, 其基准混凝土会出现离析和泌水情况, 不易测定基准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减水率。另外泵送剂标准原来的检测规定, 在基准混凝中土掺入生产厂指定掺量的泵送剂后, 其试验混凝土的坍落度有时会出现坍落大于或小于规定坍落度, 这时检测就会出现减水, 或减少、增加掺量, 造成检测条件不一致的情况。

4.4 关于钢筋锈蚀快速方法, 在1999年修订标准时, 将JGJ-56标准规定将试样在Ca (OH) 2溶液中浸泡4h改为浸泡透, 并规定了浸泡透时的检测方法。但标准实施过程中仍出现的误判, 原因是试样不能短时间内浸泡透, 有时浸泡一周, 甚至都不易浸泡透, 而出现误判。

4.5 匀质性指标是生产厂控制产品质量匀质性的要求, 旧标准的规定存在两方面的缺点:

a.有些指标控制范围太严, 如氯离子的控制, 有的外加剂氯离子含量很小, 在1%之内允许波动范围为±5%, 工厂难以操作;

而且实际应用表明, 限制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是确保钢筋不被锈蚀的关键, 现在较为认可的含量是不大于0.6%, 加之测试精度低, 此外, 水泥、水、集料中也可能存在氯离子。因此, 上述规定存在一定缺陷。

b.没有很好考虑某些指标数值大小, 统一规定波动范围, 致使有时数值变化范围大, 有时小, 也造成生产厂实施困难。这次修标时, 参考欧洲标准EN934-2001和试验结果进行调整, 有些指标规定了不超过生产厂控制值 (特别是对混凝土性能有副作用的) , 有些规定了波动范围。

4.6 原标准对产品有效期无明确规定, 致使厂家有效期规定不一, 修标后规定产品从生产日期算起, 而不是从产品包装日期算起。

4.7 对于易燃易爆有腐蚀的产品, 在运输, 储存, 及使用过程中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以保证其安全性。在产品出口中, 国外都有这一要求。所以新标准增加了安全防护提示的要求。

4.8 GB50119-200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中规定“含有六价铬盐、亚硝酸盐等有害成分的早强剂严禁用于饮水工程及与食品相接触的工程。

硝铵类严禁用于办公、居住等建筑工程中, 同时还规定了常用早强剂在不同混凝土中的掺量限量, 例如在硫酸钠与氯盐组成的早强剂中规定:硫酸钠不能大于2.0%, 氯离子不能大于0.6% (水泥重量) 。

而在GB8076-1997混凝土外加剂标准中, 没有检测铬盐、亚硝酸盐及铵盐的技术指标, 也没有硫酸钠的含量指标。这样GB8076-1997混凝土外加剂标准对GB50119-200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就起不到指导作用。

5 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

5.1 增加了高性能减水剂和泵送剂, 并制定了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5.2 增加了产品代号一章;

5.3 对高性能减水剂、高效减水剂和普通减水剂划分了类型, 即某类外加剂可分早强型、标准型和缓凝型;

5.4 取消了合格品, 在原一等品性能指标的基础上, 对产品技术指标进行了调整;

5.5 参考EN 934-2:2001及JIS A 6204:2006等标准, 调整了匀质性项目的技术指标 (如:含固量、含水率、密度等) , 增加了部分产品的混凝土试验的项目 (如:坍落度和含气量1h的经时变化量) ;

5.6 删除了原标准中钢筋锈蚀的测试方法, 采用GB/T 8077电位滴定法测外加剂中的氯离子含量, 并制定了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混凝土外加剂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

5.7 提高了混凝土外加剂性能检验专用基准水泥的比表面积。

6 混凝土外加剂的品种选择

目前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混凝土外加剂主要的是混凝土减水剂, 减水剂的品种类型也很多, 主要有木质素磺酸盐系、萘磺酸盐系、三聚氰胺磺酸盐系、氨基磺酸盐系、丙酮系、聚羧酸盐系等等, 各有特点各有优势。

减水剂的主要作用:

减水剂可分为普通减水剂和高效减水剂两大类, 它们的主要作用是:

a.在不减少单位用水量的情况下, 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工作度, 提高流动性;

b.在保持一定工作度下, 减少用水量, 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c.在保持一定强度情况下, 减少单位水泥用量, 节约水泥;

d.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可泵性以及混凝土的其它物理力学性能。

混凝土外加剂的选择要根据工程设计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而定, 如强度标号、抗渗性、抗冻融性、耐久性、弹性模量等物理力学性能, 以及施工工艺、施工季节、浇筑的部位和体积等。另外, 还要考虑实际工程提供的原材料:水泥品种和标号、砂石质量等。在此基础上选择符合使用要求的外加剂品种和牌号。

在选择外加剂时, 必须采用实际工程用的原材料进行混凝土试配试验, 并且掺用不同厂家生产的同一种外加剂, 根据试配结果从中确定技术经济最合适的外加剂。

试验评定外加剂的理由是:

a.检测外加剂是否符合使用要求;

b.根据施工现场条件和现场使用的材料来评定外加剂对混土性能的影响;

c.检查每批产品的匀质性和稳定性;

d.生产厂家提供的资料是否符合试配检验结果。

选择外加剂的根本原则:第一是性能符合工程使用要求;第二是经济的合理性。在某些情况下, 决定外加剂在混凝土工程中使用的主要因素是外加剂的成本, 这就要求生产厂家根据平时使用外加剂的经济效果开发和生产新产品。

结束语

混凝土外加剂新标准将于2009年12月30日实施。它取代了GB8076-1997, 因为它具有比1997年标准更先进之处, 然而, 随着新标准的出台, 道路行业的标准JT/T523-2004对混凝土外加剂某些性能的要求就显得有些滞后。

另外, 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问题由来已久, 要从根本上认识和解决还需要有个过程。只要外加剂及水泥的生产开发部门都重视起来, 加强相互的交流和协作, 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 通过改善和提高减水剂与水泥的适应性以避免因适应性而对工程造成的危害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摘要:混凝土外加剂新标准GB8076-2008将于今年12月30日实施, 在新标准修订的过程中, 通过大量实验, 得到了许多重要结论。在总结了旧标准的基础上, 增加了一些内容, 同时对一些内容进行了删减, 现就新标准的实施及应用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混凝土外加剂,标准,内容

参考文献

[1]田培, 王玲.国家标准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指南[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JT/T523-2004公路工程混凝土外加剂.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8076-1997混凝土外加剂.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

[5]混凝土外加剂定义、分类、命名与术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5年1月19日发布.2005年8月1日实施.

[6]混凝土外加剂大全[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5 (4) .

[7]王春生.浅谈水泥混凝土外加剂[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9 (1) .

[8]丁才.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试验[J].低温建筑技术, 2008 (4) .

[9]杨永贵.我国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及发展[J].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7 (6) .

上一篇:热计量表下一篇:责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