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研究

2024-10-11

责任研究(通用12篇)

责任研究 篇1

摘要:为了使被侵权人的权利得到充分的救济, 维持侵权人之间的利益平衡, 中国《侵权责任法》对适用连带责任的具体侵权类型及其他情形进行了重新规制。以最新公布的《侵权责任法》和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为基础, 对侵权行为适用连带责任进行类型化、系统化研究, 建立中国完善的侵权责任法上的连带体系。

关键词:连带责任,侵权责任法,网络侵权,建筑物坍塌侵权

一、引言

连带责任 (joint liability) , 是指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的、有牵连关系的两个以上当事人均须对全部债务承担清偿责任的民事责任。连带责任制度起源于罗马法, 罗马法将因合同产生的连带债规定为共同连带债, 将因侵权产生的连带债规定为单纯连带债。近代大陆法系各国都只规定一种连带之债, 不再因其产生原因不同而作进一步的分类。中国关于连带责任的规定最早见于《民法通则》第87条, 结合《侵权责任法》的规定, 在侵权责任领域, 笔者认为, 连带责任是指被侵权人有权向共同侵权行为人、共同危险行为人及其他具有牵连关系的责任人中的任何一个人或数个人请求赔偿全部损失, 连带责任人中的一人已全部赔偿了被侵权人的损失, 则免除其他责任人向被侵权人应负的赔偿责任的一种责任方式。《侵权责任法》第13条规定, “法律规定承担连带责任的, 被侵权人有权请求部分或者全部连带责任人承担责任”, 这是对法定的侵权责任的规范。

二、侵权责任法中连带责任的具体类型

为了使被侵权人的利益得到充分救济, 同时保持侵权人之间的利益平衡, 中国《侵权责任法》在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的基础上, 对适用连带责任的具体类型及其他情形进行了重新规制。笔者将对中国侵权责任法上的各种连带责任做一个详细的研究, 力图建立中国侵权责任法上的连带责任体系。

(一) 数人侵权时的连带责任

数人侵权责任是指数个侵权人对同一被侵权人承担的侵权责任, 中国《侵权责任法》在规定共同侵权责任的同时, 也规定了分别侵权责任制度, 并采用“共同过错”作为区分二者的标准, 即只有具备共同故意或共同过失的情况下, 才能成立共同侵权责任, 否则构成分别侵权责任, 这种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二者在适用范围的互补性。

1. 共同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共同侵权行为有的学者称“共同致害行为”或者“共同过错”, 日本学者称其为“共同不法行为”, 属于数人侵权行为的情形之一, 是指数人共同不法侵害他人的权利造成损害的行为。关于共同侵权行为的类型, 中国学者有不同的见解, 主要有“五元说”、“三元说”以及“二元说”。中国《侵权责任法》确定的共同侵权行为包括共同加害行为、拟制的共同侵权行为、共同危险行为和无意思联络的共同侵权行为, 并在第8~10条对共同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的的情形作出详细、具体的规定。

2. 分别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分别侵权行为, 是与共同侵权行为相对的概念, 指数个侵权人的行为既不存在主观上的关联共同, 也不存在客观上的关联共同, 但造成了同一损害事实的侵权行为形态。中国《侵权责任法》采取客观说, 从原因力是否充分的角度, 在第11条、第12条规定的数个充足原因偶然竞合侵权行为和数个单独不充分原因偶然竞合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形态。

两人以上分别实施侵权行为承担连带责任应当符合以下条件:第一, 两人以上分别实施侵权行为。每个人的行为都必须是侵权行为, 但是各侵权行为之间相互独立。所谓“分别”, 是指实施侵权行为的数个行为人之间不具有主观上的关联性, 每个行为人在实施侵权行为之前以及实施侵权行为过程中, 没有与其他行为人有意思联络, 也没有认识到还有其他人也在实施类似侵权行为。第二, 造成同一损害结果。“同一损害”指数个侵权行为所造成的损害的性质相同, 都是身体伤害或者财产损失, 并且损害内同具有关联性。第三, 每个人的侵权行为都足以造成全部损害, 存在聚合的因果关系。这是适用分别侵权承担连带责任的关键。所谓“足以”并不是指每个侵权行为都实际造成全部损害, 而是指即便没有其他侵权行为的共同作用, 独立的单个侵权行为也有可能造成全部损害。

侵权责任法规定分别侵权承担连带责任的目的就在于保障受害人的追偿权, 使受害人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充分最可能的救济, 从而最大限度的弥补受害人因侵权行为而遭受的损失。

(二) 网络侵权者的连带责任

网络侵权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的、发生在虚拟的空间而非实在空间的一种侵权形态, 与传统侵权行为相比发生了相应的变异, 但在本质上和传统侵权行为是相同的, 即行为人违法侵害他人的人身或财产权益。中国于2000年通过了《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并于2003年和2006年进行两次修改, 该解释确定了网络环境下受保护作品的范围, 规定了作品在网上转载的有关权利义务, 明确了网络用户与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侵犯他人著作权的条件。2006年5月10日, 国务院通过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对权利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给予了严格保护, 同时也规定了网络环境下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制度, 并建立了处理侵权纠纷的“通知与删除”的程序。虽然中国对网络著作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已经制定了相应的保护制度, 但网络侵权方面的法律规范从整体上看仍然不够完善, 依然没有专门的法律制度来加以规制, 《民法通则》中一般侵权条款又缺乏针对性, 很大程度上难以适应解决网络侵权案件的需要。

本次公布的《侵权责任法》, 确立了网络侵权行为法律调控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规范。在第36条对网络侵权者的侵权责任作了相应的规定, 即“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 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 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 未采取必要措施的, 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本条规定的是网络用户与网络服务提供者共同承担侵权责任主要包括两种情形:网络服务提供者依“通知规则”与网络用户共同承担责任, 网络服务提供者依“知道规则”与网络用户共同承担责任。所谓“通知”是指利害关系人就第三人利用网络服务商的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事实向网络中介提供者所发出的要求其采取必要技术措施, 以防止侵权行为进一步扩大的法律行为。所谓“知道”, 应该是“明知”而不是“应知”。

厘清以上两种连带责任之间的关系是准确理解网络技术服务提供者应当在何种条件下承担间接侵权责任的关键。笔者认为, 上述两种连带责任之间是并列关系, 而非递进关系, 更非包含关系。如果被侵权人能够证明网络提供者对侵权行为“知道”, 可以不发出侵权通知, 直接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与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如果被侵权人认为其无法举证网络服务提供者具有过错, 可以根据第2款发出通知。

(三) 高度危险物的连带责任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 许多具有高度危险性的大型现代工业日益增多, 即使人们在管理过程中极为谨慎, 也难免会发生危险事故。高度危险责任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从事对周围的人身、财产安全具有高度危险的活动造成他人损害时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依据中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 高度危险物的侵权行为主要包括民用核设施侵权行为、民用航空器侵权行为、高度危险作业侵权行为以及高度危险物侵权行为。

依据第69条的规定, 高度危险物责任采取无过错责任原则。要想充分理解此项规定,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考虑:第一, 高度危险作业具有超出一般程度的危险性, 对生活在其周围的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尤其是对直接从事作业的工人的人身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 即使作业人极其谨慎, 仍难以避免危险事物的发生;而一旦发生危险事故, 又会给周围人的生命、健康以及财产造成巨大的伤害或损失。第二, 高度危险作业者因危险活动而获利, 应当承担由此产生的危险。第三, 只有让事故原因的制造者承担责任, 才能促使他们采取措施遏制事故的发生。第四, 高度危险物的受害者往往是社会中的弱者, 他们在经济上处于弱势地位;在证明加害人的过错举证上缺乏足够的技术手段, 只有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才能充分地保护他们的利益。

1. 遗失、抛弃高度危险物造成他人损害的连带责任。

依据《侵权责任法》第74条的规定, 遗失、抛弃高度危险物造成他人损害, 高度危险物所有人与管理人承担连带责任。本条中关于“高度危险物”应该按照第72条的规定理解, 即所有人遗失、抛弃具有毒害性、放射性、易燃易爆的物品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的, 所有人应当承担责任。在高度危险物被抛弃的情况下, 因为高度危险物自身的易燃、易爆、毒害等性质仍能对周围人身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即使所有人已经高度危险物抛弃, 但只要第三人没有对高度危险物进行占有或者对其产生所有权, 原所有人对其造成的损害仍须承担责任。在高度危险物被遗失的情况下, 所有人虽未对遗失物进行占有, 但仍对高度危险物拥有所有权;仍应对高度危险物因其造成的损害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讲高度危险物交由他人管理的, 由管理人承担责任;所有人有过错的, 与管理人承担连带责任。

2. 非法占有高度危险物他人损害的连带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75条规定, “非法占有高度危险物造成他人损害的, 由非法占有人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不能证明对防止他人非法占有尽到高度注意义务的, 与非法占有人承担连带责任。”按照有关高度危险物安全规范, 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对其占有的高度危险物要尽到高度注意义务, 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 妥善保管高度危险物, 将高度危险物放置在特定的区域, 并由专人看管, 防止高度危险物被盗或者非法流失。如果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未尽到高度注意义务, 将对社会产生巨大危害, 严重威胁周围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和公共安全。因此, 应当加重所有人、管理人的责任, 使其对自己的过失行为负责。此外, 考虑到非法占有人可能没有赔偿能力, 如果仅让其承担侵权责任, 受害人得不到合理的赔偿, 对受害人保护不力, 也不利于促使高度危险物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加强管理。所以, 所有人、管理人不能证明对防止他人非法占有尽到高度注意义务的, 与非法占有人承担连带责任。如果是所有人自己占有高度危险物的, 由所有人与非法占有人承担连带责任。如果所有人将高度危险物交由他人管理的, 由管理人与非法占有人承担连带责任。如果所有人和管理人都有过错的, 所有人、管理人和非法占有人一起承担连带责任。需要指出的是, 所有人、管理人与非法占有人承担连带责任的前提是, 所有人、管理人不能证明对防止他人非法占有尽到高度注意义务, 而不是由受害人去证明所有人、管理人是否尽到高度注意义务。也就是说, 是否尽到高度注意义务的举证责任在所有人、管理人, 如果他们不能证明已尽到高度注意义务, 就推定其有过错, 应当与非法占有人承担连带责任, 受害人可以要求所有人、管理人、非法占有人中任何人, 部分或者全部承担侵权责任。

(四) 建筑物设施倒塌损害的连带责任

物件损害责任, 是指管领物件的人未尽适当注意义务, 致使物件造成他人损害, 承担的对物的替代责任。在中国, 物件致人损害主要包括建筑物等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脱落损害责任, 建筑物等设施倒塌损害责任, 不明抛弃物、坠落物损害责任等。根据中国《侵权责任法》第86条的规定建筑物等设施倒塌的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依据第86条第1款的规定, 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承担连带的无过错责任, 此种责任是第一顺位的责任。如此规定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考虑。从《建筑法》等法律的规定来看, 建设工程质量担保义务主要由施工单位承担, 要求其对地上物倒塌承担责任, 自无异议。建设单位作为建设活动的组织者, 其应当尽到相应的监督义务, 通过其对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的选任过错监理等, 保证建设单位质量合格、安全。建设单位作为建设工程的所有人, 其享有因建设工程带来的全部利益, 自然也应当承担由此带来的风险, 包括倒塌带来的侵权责任。从地上物倒塌的背后来看,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无视国家法律、法规对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以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 偷工减料、玩忽职守的结果, 存在重大过失。故而, 在已经发生所有权转移、不在属于建设单位所有的地上物倒塌的情况下, 也应当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而非地上物的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来承担责任。

三、结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保险制度的日益完善, 一些国家对连带责任制度的适用范围进行了反思。有的学者认为, 连带责任与为自己行为负责之间可能存在矛盾, 会造成连带责任中有经济赔偿能力但过错程度不重的人承担较重的责任, 破坏了侵权人之间的利益平衡。当某一侵权人没有偿还能力时, 已经承担了赔偿责任的侵权人就无法行使追偿权, 承担了超出其过错程度的责任。而且, 连带责任制度会鼓励原告在诉讼中起诉有偿付能力的侵权人作为被告, 即使这些人只有微小过错, 仅仅因为他们比其他侵权人有偿付能力, 就需要对全部损失承担责任。但是, 不能否认, 连带责任有利于被侵权人得到充分的救济, 减轻了被侵权人的举证责任。而且, 对于连带责任人而言, 这种责任方式也并非不公平, 共同侵权中的每一个行为人应当对于结果的发生具有预见性, 因此, 有理由让他们对结果的发生承担责任。连带责任人内部的追偿制度也能导致最终责任的公平承担。在中国保险制度还不健全的情况下, 连带责任所具有的担保价值, 有利于充分保护被侵权人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尹田.论民事连带责任[J].法学杂志, 1986, (4) .

[2]孔祥俊.论连带责任[J].法学研究, 1992, (4) .

[3]佟柔.民法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82.

[4]王利明.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研究 (修订版) [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5]王利明, 杨立新.侵权行为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6.

[6]孔祥俊.民商法新问题与判解研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1999.

[7]王利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释义[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0.

[8]汪智渊.侵权行为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8.

[9]王泽鉴.债法原理 (二) ——侵权行为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10]杨震.侵权责任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0.

[11]高富平.民法学:第2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9.

责任研究 篇2

论证券欺诈民事责任研究完善证券民事赔偿责任制度2007-02-10 16:48:09

论证券欺诈民事责任研究完善证券民事赔偿责任制度

目录

目录…………………………………………………………………………

证券法中民事赔偿责任制度的内容提要及关键词………………………

正文…………………………………………………………………………

我国证券法中民事赔偿责任制度 的基本结构……………………………

提出建立和完善证券民事赔偿责任制度的必要性………………………

完善证券法中民事责任制度的建议………………………………………

参考文献……………………………………………………………………

论证券欺诈民事责任研究

完善证券民事赔偿责任制度

【内容提要】

本文界定了证券欺诈行为之定义,并指出证券欺诈民事责任之完善的现实意义,从广泛适用性原则、规范具体化原则、交易关系有效性原则等,设计了证券欺诈的民事责任原则,并提出了完善证券民事赔偿责任的若干实践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关键词】证券交易证券欺诈民事责任证券民事责任

【正文】

论证券欺诈民事责任研究

完善证券民事赔偿责任制度

年月日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并于年月日正式施行的《证券法》是我国第文章来源于网一部由专家学者牵头组织起草、而后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经济法律,也是最贴近市场脉搏、最触动权益行为的第一部经济法律,证券法的出台,确立了证券市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法律地位,奠定了我国证券市场规范发展的基本法律框架,成为我国证券市场法律体系建立过程中一个重大的里程碑事件。

多年的实践证明,《证券法》的实施对我国证券市场稳定发展,起到了规范和巨大推动作用,发挥了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筹集社会资金、推进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经济发展等各方面的功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我国加入后,我国证券市场出现了很多新情况,面对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要

更好地发挥证券市场的功能,更好地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国《证券法》尚存在着许多不足,亟需对《证券法》的有关规定做出必要的修改和补充,使之更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更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证券法》自实施以来,在规范我国证券实行与交易行为,保障证券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证券法律中民事责任制度上的缺陷,还不能充分有效地维护广大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亿安科技”、“银广厦事件”等违法行为的发生,更使我们认识到证券法中民事赔偿责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个突出的问题,可以说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一、我国证券法中民事赔偿责任制度的基本结构

证券法中的民事赔偿是指违反证券法规定的义务而产生的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它包括发行人擅自发行证券的民事赔偿;虚假陈述的民事赔偿;内幕交

易的民事赔偿;操纵市场行为的民事赔偿;欺诈客户的民事赔偿等(注:《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第条。)。建立和完善证券法的民事赔偿责任制度,主要是指完善证券法中的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⒈擅自发行证券的民事赔偿责任

《证券法》第条规定“未经法定的机关的核准或审批擅自发行证券的,或者制作虚假的发行文件发行证券的,责令停止发行,退还所募资金和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并处以非法所募资金金额以上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万元以上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该条中提到退还所募资金和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既不是指由证券持有人依据不当得利请求返还,也不是指由证券持有人直接向发行人提出请求或提出诉讼,而是由行政机关责令发行人向证券持有人退还所募资金和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可见,该条并滑对民事责任作出规定。由于擅自发行证券的行为会导致实际买卖证券行为的发生,如果擅自发行证券的行为被宣告无效,必然会出现善意的证券买卖人所持有的股票既被宣告作废,其已经支出的费用不能得到补偿的局面,因此,需要通过民事赔偿责任的办法补偿违法发行的证券的善意买卖人所遭受的损害。

⒉虚假陈述的民事赔偿责任

对于民事赔偿责任,我国《证券法》第条规定得比较完整,但该条规定也存在明显的缺陷。表现为:一是责任的主体不完全。在该条的规定中,责任主体并没有包括发起人,此处所说的发起人是上市公司的发起人,它与发行人、董事等属不同主体,不可混淆;遗漏对发起人责任之规定是不妥当的;二是对请求权的主体没有作出规定;三是对上市公司而言,没有必要区分故意和过失,只要其陈述的内容不真实,即使这种不真实是因为疏忽而遗漏,上市公司也应

当承担责任;对中介机构而言,则应当区分是否有故意或重大过失,如果其出于故意,且与上市公司构成共同侵权,则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如果没有形成恶意通谋,应当承担补充责任。如果是轻微的过失,不应当承担责任;四是我国的《证券法》第条明确规定对中介机构违法行为也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但民事责任为连带赔偿责任,这值得商榷。一般而言,在虚假陈述的情况下,主要还是应当由上市公司承担责任,而中介机构应当承担补充的责任。

⒊内幕交易的民事赔偿责任

我国证券立法没有确立证券内幕交易的民事赔偿责任,其主要原因是请求权的主体或损害难以确定。受害人在因内幕交易利益,在宣告无效时,也难以适用返还财产的责任。在操纵市场的情况下,应当区分两种情况,一是操纵者与受害者之间具有交易关系,即受害者是操纵者手中买入或卖出股票的,在此情况下,受害者可以寻求合同上的救

济;二是操纵者与受害者之间不存在交易关系,即受害者不是从操纵者手中买入或卖出股票的,对此情况,主要通过侵权责任来为当事人提供救济。

⒋欺诈客户的民事赔偿责任

一般来说,欺诈客户主要是合同责任,应当由合同法高速但是在特殊情况下会涉及到侵权责任。比如,为牟取佣金收入,诱使客户进行不必要的证券交易,证券公司及其从业人员虽然也违反了基于委托合同所应当承担的诚信义务,但是它毕竟诱使客户与他人从事证券交易而并不是与自己从事证券交易,受害的客户基于合同很难向证券公司及其从业人员提出请求。诚然,在这种情况下,证券公司又使他人遭受财产损害,其实这是侵害他人的财产权,所以受害人可以基于侵权行为诉请赔偿。

将欺诈客户的行为认定为侵权,必须要解决欺诈本身是否构成侵权问题。众所周知,欺诈主要是对合同效力产生影响,并不等于侵权。但证券侵权民事

责任是一种法定的责任,行为人所违反的是一种由证券法所规定的法定义务,可以将欺诈行为作为侵权对待,将证券欺诈行为侵权处理应属于民事侵权的一种特殊情况。

二、完善证券民事赔偿责任制度的必要性

⒈完善证券民事赔偿责任制度,是弥补相关法律不足的需要

“银广厦事件”不仅涉及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问题,而且还关系到投资者对欺诈者的诉讼和索赔问题。但是纵观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如《证券法》、《公司法》都比较注重对违法违规者进行行政、刑事处罚,而对民事诉讼和索赔较为忽视。如《证券法》第条中既没有对原告的范围作出规定,也没有对归责原则加以明确。总的来看,我国证券法中证券民事赔偿责任规则还没有建立起来。现代法律以权利为本位,法治的基本内涵是合理分配权利和切实保障权利。受损害的权利是否有效得到保护,尤其能否通过诉讼伸张,是衡量一国法律之完善与否的重要标志,因此,建立证券民事赔偿机制,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需要。

⒉是维护市场“三公”原则,推动市场稳定发展的需要

纵观我国证券市场的年发展史,可以说在饱受造假事件困扰中发展起来的。从最早的“原野”、“琼民源”,到“红光”、“大庆联谊”、“郑百文”,再到“猴王”、“张家界”,这些具有重大影响的造假案,无不给广大投资者造成巨大的损失。从以上案例的处理结果可能发现,基本上没有对个人的罚款性处理,即使案情十分严重、造假手续非常恶劣,也没有对主要当事人进行刑事处罚,这严重地违背了市场“三公”原则。

从国外,尤其是美国的经验看(注:例如美国年《证券交易法》第节()规定,操纵证券价格者应对受该行为或交易影响的价格购买或卖出证券的的任何人负赔偿责任),为更好地贯彻实施证券

法,确保证券市场“三公”原则的实现,需要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政策执行和监督体系。这一体系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监督;二是明确授权投资人可以对违反证券法律的行为进行起诉及要求赔偿损失。如果落实了民事赔偿制度,广大投资者可以通过行使民事诉讼权的方式保护自己的利益,并参与对市场的监管。证券市郑重申明网为本文章原创网站场中民事赔偿机制的建立,将不亚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其双倍赔偿制对消费市场规范的效果。从目前证券市场的现状来看,民事赔偿制度如能及时跟进,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市场公正,增加投资者的信心。因此,建立和完善证券民事赔偿制度,让受害者的损失得到充分补偿,是确保证券市场“三公”原则的实现,加强对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保护,维持投资者的信心,推动证券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⒊是提高证券市场监管效力的需

一个国家证券市场的成熟程度,与投资者保护机制的完善程度是紧密相连的。投资者利益保护得越好,证券市场就越是成熟,上市公司与证券市场的运作质量和运作效率就越高,风险就越小;反之则相反。投资者保护机制完善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在存在着良好的政府监管的同时,存在着良好的司法规则。这种司法规则以系统配套的实体法和程序法为前提,其核心环节是一整套高效的、基于民商法和经济法的证券民事赔偿机制和相应的诉讼机制。如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就可以向中国证监会举报,或者直接向法院起诉主张民事索赔,因此,一旦民事赔偿机制建立,欺诈者就会反复权衡违法成本。面对着高额的民事索赔和行政罚款,面对着可能引发的一连串旷日持久的诉讼官司,欺诈活动的猖獗势头肯定能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从这一方面讲,建立民事赔偿机制,是提高证券市场监管效力的需

要。

⒋是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需要

纵观我国证券市场出现的证券欺诈行为,受害最大的往往是广大中小投资者。据有关资料显示:自年以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共立案件,结案件,对个案件做了行政处罚,罚没款总额达亿元。监管部门行政处罚的力度不可谓不大,但行政处罚对证券欺诈的遏制作用效果并不明显,尤其没有为广大投资者挽回经济损失。国际经验表明:在公司董事会与大股东共谋损害公司及中小投资者利益等情况下,为中小投资者提供一个充分保护自己的手段,使其通过外部的司法救济,而且是可以获得经济补偿的民事救济,可以弥补自己遭受的损失,同时也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注:陈晓:《论对证券内幕交易的法律规制》,载《民商法论丛》第卷,法律出版社第页。)。由此可见,民事赔偿制度的跟进

可以让投资者因证券欺诈行为而导致的损失依法得到司法上的救济。所以,这是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需要。

⒌是我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需要

我国已加入,国内资本市场开放的趋势不可逆转。可以预计,开放的资本市场中的权益争议将变得越来越普遍。除了《民法通则》、《公司法》、《证券法》等大法的修改完善和对外经贸法规系统性清理外,及早建立和完善证券民事赔偿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其不但可以为享受同等国民待遇的中外投资者和权利主体提供平等的司法保护和权利救济,而且将为我国在制度建设和司法审判方面占据先机和制高点,并为国家经济金融决策提供强有力的、符合国际惯例的司法基础。由此可见,尽快建立与完善证券法中民事责任制度是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要求。

成熟的市场需要成熟的参与者,成熟的市场必然将规定为终极目标。市场 的健康和规范不是由哪一方参与者的单方努力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各方形成合力,时刻铭记自身的责任,时刻检查应尽的义务,时刻提醒自己应承受的风险。而此次纲要的颁布,以及随后依据纲要开展的投资者教育活动,将向这一目标迈出扎实的一步。

⒍是在证券市场引入司法机制的需要

在一个越来越市场化的经济体制中,司法介入不及时跟进,资本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和投资者利益就得不到保护,资本市场的发展就必然蕴藏着深层次的秩序危机和信心危机。目前,民事审判在证券领域,除以前审理了一些期货纠纷案以外,主要审理了一些证券营业部与投资者之间出现的纠纷案件,对证券发行市场与交易市场上因证券欺诈行为而出现的侵权纠纷案件基本上未予涉及。民事审判工作在这一领域的严重滞后,不利于证券市场的规范化,而建立股民民事赔偿机制,正是从

司法上保护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完善证券法中民事责任制度的建议

证券法中民事责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即对证券违法行为导致的投资者损失通过司法程序得以救济,是证券市场法制建设的重要一环。对上市公司及证券公司管理层、律师、会计师等中介机构的证券违法行为将具有强大的震慑作用和明显的阻遏效果,有利于证券市场的发展和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民事赔偿机制的完善,使投资者利益得到有效的司法保障。这将改善我国的投资环境,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为入世后的证券市场逐步开放做法制准备。(注:白建军:《证券欺诈及对策》,中国法制出版社年版,第页。)

近年来,投资者提起民事赔偿诉讼呈增加趋势,但应看到目前法院受理证券民事赔偿案件还存在一定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证券市场的稳定。

投资者是弱势群体,受害最深最大。究其原因,一是法制不健全,或规定比较原则,适用上存在一定难度。目前,《证券法》中的诸多缺漏,使得《证券法》未能充分有效地发挥出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遏制违法行为的作用。如民事赔偿责任的相关部分,主要是民事赔偿制度,《证券法》法律责任一章中,涉及行政责任的有余条,涉及刑事责任的条,而民事责任仅有原则性的条。证券法中民事责任的缺位,目前已实际影响了司法实践。《证券法》第条规定仅仅涉及虚假陈述的民事赔偿,对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的民事赔偿未作规定,而对“虚假陈述民事赔偿”的规定也很笼统、概括。在××年“”通知发布及××年月司法解释出台前,我国《证券法》相关证券管理法规仅规定了各种证券违规行为的行政处罚与刑事责任。追究欺诈者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虽然可以对欺诈者予以惩戒,但是在欺诈行为中受害的投资者的利益却得不到补偿。“保护投资者的

合法权益”有时因缺乏相应的具体措施而可能成为一句空话,二是行政监管部门力量、经验不足,监管力度不够而形成大量纠纷无法在萌芽状态解决。加上仲裁、调解等司法前置程序的缺乏,导致大量纠纷拥向司法部门;三是司法实践不足,对若干具体法律技术问题把握不准。证券民事赔偿审理涉及复杂的法律技术问题,诸如原告、被告资格的确定、诉讼时效、损失范围规定、赔偿金额计算、举证责任、诉讼代表人的选定、偿付方式等,司法实践尚付阙如。在这种情况下,允许所有有一般管辖权的法院均受理此类案件,可能会造成审理结果极大的不一致性,需要以司法解释的形式予以明确;四是对维护司法公正与确保社会稳定的综合考量。由于前三方面问题的存在,用传统的法律观念去衡量此类案件的处理即显得不够,需要加入对社会整体影响这一因素的考虑。证券民事赔偿案一般特点是,首先涉及散户投资者人数众多,抗风险能力弱,理

性投资意识较差。一旦纠纷处理不当,容易演变为过激的群体行动。其次涉案金额较大,受害投资者要求赔偿的金额与证券违法行为人实际偿付能力之间往往存在较大差距。在受害投资者的赔偿要求得不到满足情况下,容易触发投资者比较过激的情绪。同时,作为证券违法行为人的发行人、证券公司有可能在原本不良的财务状况下雪上加霜,造成支付不能,面临破产,从而引发全社会的系统风险。

为进一步完善证券民事赔偿责任制度,必须借鉴境外成功经验,参照国际准则健全相关法制,突出对投资者的保护,营造良好的公司治理文化和司法环境。特做如下建议:

第一增加“投资者协会”一章,赋予投资者依法有成立投资者协会组织的权利,同时规定投资者协会的法律地位、作用与职能,充分体现和贯彻保护投资者的基本原则。

第二,完善《证券法》中的民事责

任相关部分建立民事赔偿制度。目前,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只是针对因虚假陈述引发的证券侵权民事赔偿,而对证券市场上操纵市场和内幕交易这两类常见的、危害更大的民事侵权行为,没有做出规定,内幕交易、操纵市场引发的证券侵权民事赔偿,仍然因缺乏具体的法律依据而让受证券欺诈的受损当事人没有权获得赔偿。因此,建议立法将内幕交易、操纵市场也纳入民事赔偿范围,通过推动股东诉讼,将有效遏制证券欺诈行为。

第三,立法应明确规定挪用客户保证金、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客户托管的债券的行政责任,给客户造成损失的应承担刑事责任及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第四,针对证券发行、上市、交易等环节中出现的效益不佳的公司上市、高溢价发行、发行规则不当、基金申购特权、疯狂的圈钱等诸多损害投资者利益的现象,须采取严格的科学管理制度,加强国家监管部门监管及处罚力度,严

格市场准入制度。

第五,建议在拟议中的《〈公司法〉修订案》中,顺应国际潮流,强化小股东保护制度,明确董事责任和监督制衡机制,建立健全派生诉讼制度。

第六,在诉讼法中设立集团诉讼机制及司法前置程序(需要修改仲裁法),以利于小投资者的投诉及解决法院拥挤问题。

第七,参照国际准则,制定并实施上市公司公司治理准则等,努力提升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水准,构筑有效的司法环境,营造良好的公司治理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梁定邦。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与监管的若干问题载郭峰主编。证券法律评论法律出版社。。

刘士国。现代侵权损害赔偿研究法律出版社。

美国年《证券法》第节。

我国台湾地区《证券交易法》第条。

王利明。我国证券法中民事责任制

度的完善法学研究。

刘武俊。可诉性:法律文本的脉搏法制日报:。

张卫平。诉讼构架与程式民事诉讼的法理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

柴发邦主编。民事诉讼法学新编转引于:谭兵主编。民事诉讼法学法律出版社,—。

(日)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王亚新、刘荣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贾纬。《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的内容和理解法律适用。。

罗结珍译。法国民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

网络侵权责任研究 篇3

摘 要:网络时代,每个人的生活里都离不开手机和互联网,在功能强大、种类繁多的应用软件给人们提供极大的便捷的同时,人们的财产权、隐私权等合法权益也在不经意间被侵犯。本文试图通过对3.15晚会报道的网络侵权案例进行分析,论述网络侵权行为及涉及的法律依据,最终提出维护网络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网络侵权;互联网;手机APP;网络安全

由于互联网具有较大的开放性,网络主体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加之信息传播不受地域限制,速度极快,一旦出现侵权行为,造成的后果都将是比较严重的。并且网络世界是虚拟性的,侵权主体的隐蔽性较强,这进一步增加了举证难度。近几年,网络侵权案件层出不穷,人们的财产权、隐私权和知识产权等合法权益受到威胁,因此网络安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一、食品网络侵权

互联网的发展的确给人们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和体验,现在随着手机APP的不断开发,各种各样的网络订餐软件满足了几乎所有人的需求。在工作繁忙的中午又或是疲惫的晚上,手机轻松一点,想要的饭菜便送货上门。但是,手机订餐也有弊端。以前去实体店就餐,人们可以观察到店面的卫生,用餐的环境,然而网络订餐却只能通过店面上传的图片来获得这些信息,并且很难辨别出信息的真伪。因此,网上订餐的食品安全其实并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现针对“饿了么”网络平台进行分析。

我国《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明确其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依法应取得许可证的,还应当审查其许可证。”“饿了吗”网络服务平台只要求留下申请人的手机号码,未进行实名登记,同时未尽到审查义务,把对餐饮许可证的审查规定束之高阁,并帮助没有实体店铺的申请人伪造店铺地址,帮助上传不符合真实情况的店铺照片。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了三种情况:第一种是针对网络用户和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直接侵权行为,第二种是对网络服务提供者注意义务的规定,第三种是对由于不作为造成损失扩大的责任规定。对于像“饿了吗”这样的网络服务平台,具有网络服务提供者和网络环境的监督者的双重身份,因此具有一定的注意义务,应对本平台发布的信息负责。但是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一些网络服务平台开始无视自己监督者的身份,不顾公众利益,为获得高额利润而放松审查,致使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二、公共场所免费无线网络侵权

现在,免费的无线网络已经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很多人习惯于每到一个公共空间就自然而然的加入无线网。有关人员表示,“功能强大的手机APP之所以会泄漏个人信息,是因为很多软件没有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对用户的个人信息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一旦无线网络加密登记过低,密码设置简单或者路由器本身具有安全漏洞,黑客很容易侵入,截取路由器传输的数据,并从数据中提取到用户姓名、身份证号、地址等个人信息。”

我国《侵权责任法》明确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手机用户登录移动客户端时,会填写个人信息,将信息置于网络平台后,网络服务提供者就有保护个人信息不被泄露的义务。同时路由器生产企业和软件开发商也应及时修复产品缺陷,提供安全的产品和营造安全的网络环境。

三、手机APP中恶意扣费程序侵权

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配合,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智能手机上下载的应用软件可以多达二十甚至三十个。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扣费项目在扣除话费时需要二次确认,但是道有道公司却通过技术手段恶意拦截订购确认短信,或擅自替用户发送回执短信。根据工信部关于恶意程序的定义,这些程序擅自使用扣费业务,属于恶意程序。调查还发现,有些恶意程序想要关闭是很困难的,很多用户在无奈之下只能点击确认。国家网络应急中心经调查发现这种推送恶意程序的广告营销公司不止一家公司,为获得高额回报和经济利益,这些公司为存在恶意扣费且没有较大实用价值的程序提供了便捷的通道。

我国《民法通则》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权不受侵犯。在网络时代,侵犯公民财产权的手段越来越多,如一些不法商家利用手机二维码,骗取消费者大量钱财。还有的在pos机中安装病毒插件,以盗取消费者银行卡中的所有现金。可以说,财产权的保护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保护手段也需要适应当前的网络环境。几年来,各地都加强了网络安全的监管力度,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利用网络技术侵犯公民财产权的行为。

四、维护网络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1.完善《侵权责任法》中关于网络侵权的相关规定

我国《侵权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注意义务,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障碍。原因在于网络平台的双重身份可能导致其“选择性守法”由于目前各网站竞争激烈,追求经济利益和高收益使得很多網络平台监督者的作用无法很好的发挥,因此建议设立第三方监督机构以真正中立的态度来规范网络用户和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行为,维护平衡安全稳定的网络秩序。

2.建立网络侵权体系

随着网络侵权案件的增多,当前的法律制度渐渐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各地、各部门纷纷出台相关的规定,相较于《侵权责任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更加具体。在2016年3月15日,《食品网络监督管理办法》正式出台,从网络食品安全的角度对不法分子进行约束和震慑。可以看到,虽然针对网络安全管理的法规制度众多,但是由于我国关于网络侵权的法律法规等级不一、分散杂乱,没有形成体系化,在处理实际案件时运用起来较为混乱。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建立其有序的网络侵权体系,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更好的维护网络用户的合法权益。

3.强化公民法律意识,提高防范网络风险能力

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途径和获取的渠道多种多样,利用互联网的海量信息,强化公民的法律意识,提升公民的道德素养,可以有效的提高防范网络风险的能力。媒体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相关网络侵权案例使公众了解网络侵权行为的种类,掌握应对网络侵权行为的方法。在使用手机APP时,谨慎填写个人信息,下载官网或正规渠道的软件,养成良好健康的网络使用习惯,树立个人信息的安全保护意识。同时,发现侵权行为应立即制止或向有关部门反映,做网络安全的维护者和监督者。

参考文献:

[1]郭卫华.网络中法律问题及其对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2]孙曼曼.新媒体侵权责任问题探析[J].新闻与法律,2014.

责任研究 篇4

一、安全生产责任的内涵及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定义

安全生产责任的内涵是安全法律责任, 指从事生产的有责主体必须承担的相应安全法律责任。《安全生产法》中用6条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进行了明确规定, 第一条便是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毋庸置疑, 这一条之所以在第一是因为安全生产责任制是首要、关键和核心的。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是指由企业主要负责人应负的安全生产责任, 企业其他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各职能部门应负的安全生产责任, 企业各岗位操作人员应负的本岗位安全生产责任所构成的企业全员安全生产制度, 是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中的核心内容, 其他管理制度的制定与执行都应以此责任制度为基础。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中, 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应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其他各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技术人员和各岗位操作人员, 应当根据各自的工作任务、岗位特点, 确定其在安全生产方面应做的工作和应负的责任, 并与奖惩制度挂钩。只有从企业主要负责人到各岗位操作人员人人都有明确的安全生产责任, 人人都按照自己的职责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安全生产才能得到保障。

然而,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 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和其他服务性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的建立却缺少科学性和合理性, 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工程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 对安全生产责任的认识存在误区。

在工程实际中, 各单位主要依据内部各部门履行的主要功能划分部门职责。人们通常以顾名思义的方式判断该部门的主要职责, 认为安全工作就是安全部门的事情;施工单位接收到安全隐患文件、整改通知书时, 便交给安全部门全部负责, 认为安全隐患应该由安全部门负责整改;对于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监理单位认为安全隐患都是施工单位的责任, 忽略了自身应该承担的监管责任。这些对安全生产责任的认识误区, 导致参建单位安全生产责任不明确、不健全、不落实, 管理混乱。

2. 末端安全生产责任缺失。

安全生产责任末端即岗位安全职责, 人们常常强调要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但往往是层级越多, 执行力削弱越多, 在执行过程中, 责任的不明晰是导致执行力削弱的关键因素。因为在没有明确应该承担什么责任的前提下, 人的责任意识强弱将直接影响执行效果, 如果责任体系对每一级监管人员和保障体系人员的责任进行了明确, 那么将大大减少人员责任意识强弱对执行力的影响。在责任明晰的管理体系中, 每个人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会涉及的责任风险, 非常清楚, 这才是安全责任管理的根本所在。

3. 安全生产责任交叉漏洞。

各参建单位内部存在着综合监管部门与专业监管部门的法定职责、职责界限和相互关系不明确的问题, 在工作中产生了职责交叉、互相扯皮的矛盾, 影响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整体性、协调性, 出现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脱节和漏洞。

三、建立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责任追究机制

1. 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参照当前国家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相结合”的模式, 健全安全监管体系和保障体系责任。《安全生产法》第19条明确规定, 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 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因此, 在明晰的责任体系中, 建设工程各参建单位不仅必须设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明确专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综合监管职能, 而且各参建单位对其他安全生产保障部门要建立明晰的安全生产职责, 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发挥技术、资金、物资等的保障作用。安全生产责任要按照单位、部门、岗位从上至下, 必须涵盖每个人, 每个岗位。职责就是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确定每个人的职位, 明确规定各职位应当担负的任务, 一定要落实到每个人。安全生产责任内容必须具体, 界限必须清楚, 必须在分工的基础上, 明文规定每个人的职责。在实际工作中, 应按照工作职位与实体成果联系的密切程度, 划分出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 实时责任和事后责任。安全生产责任中应该包括横向联系的内容, 在规定某个岗位安全职责的同时, 必须规定该岗位同其他部门、个人协同配合的要求。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组织整体的功效, 也是落实“一岗双责”的关键。

2. 参建各方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框架。

(1) 单位层级。工程涉及的参建方主要有建设单位, 勘察、设计单位, 工程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和出租单位等其他服务性单位, 应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确定建设主体各方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 构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第一层级框架, 解决单位与单位之间在安全责任上的相互关系, 约束生产经营活动。

(2) 部门层级。独立开来看, 建设各方作为生产经营单位, 都要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在其内部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按照分工对各个职能部门分解安全生产责任。值得注意的是, 在安全监督责任和安全保障责任上, 要做到责任明晰, 落实“一岗双责”。

(3) 岗位层级。岗位职责是对部门责任的进一步补充, 是安全生产责任对生产活动中人的具体约束, 是指将安全生产责任从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 分解到各个岗位, 包括各副职、部门、班组直到每一位作业人员, 真正做到人人负责。在安全监督体系中, 安全副经理、部门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和兼职安全管理人员逐级承担相应的安全监管责任;在安全保障体系中, 总工、总经理等关键岗位管理人员必须逐级承担安全保障责任。

3.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追究机制。

根据《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 在建立明晰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前提下, 安全生产责任必须建立责任追究考核机制, 因为只有通过对不履行安全责任行为的不断追究, 安全责任的强制性才能体现, 安全责任意识才能得到加强, 安全责任才能在人的意识中得到强化, 才能真正规范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活动。所有安全隐患产生的根源在于, 安全责任链中某一个层级存在薄弱环节或者整个责任链中某个岗位存在失职和履行职责不到位。所以, 要对安全责任链中的薄弱环节进行追究, 对负有直接责任、主要责任和领导责任的相关人员进行处罚。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追究, 必须具体体现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上, 安全生产法的相关规定无一不是体现了依法从重处罚的原则, 这是当前客观需要, 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治理安全责任混乱现状。责任追究通过对隐患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找出对应于这些原因的人及其与事件的关系, 对相关责任单位及个人进行严格处罚, 通过不断的问责和处罚措施, 弥补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2007年, 国务院颁布实施了《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落实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规定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对象具体包括:未遂事故或无伤害事故, 伤害轻微但发生频繁的事故, 管理缺陷引发单位事故和重大安全隐患。

医药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篇5

【摘要】2016年3月,山东非法疫苗经营案曝光,沃森生物公司子公司山东实杰生物被当地药监部门撤销和收回了《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GSP证书),并拟进一步采取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的行政处罚。沃森生物发布的业绩修正预告决定对商誉计提巨额减值准备,医药企业“毒疫苗”丑闻让社会责任回到了公众的视线,而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则许多医药企业推上了风口浪尖。

【关键词】医药企业 社会责任 毒疫苗

遭遇山东疫苗案的影响,沃森生物的业绩压力陡增。沃森生物4月30日发布2015年年报,当年实现收入10.06亿元,同比增长39.92%;净利润为亏损8.41亿元。沃森生物2015年大幅亏损,主要是因为巨额减值损失所致。上市公司4月27日发布的业绩修正预告称,2016年3月,山东非法疫苗经营案曝光,沃森生物卷入其中,公司子公司山东实杰生物科技被当地药监部门撤销和收回了《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GSP证书),并拟进一步采取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的行政处罚。继各类假药、假奶粉、工业食品添加剂等丑闻再次曝光,让本就脆弱的社会责任又一次被谈及,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则许多医药企业推上了风口浪尖。

19世纪末,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这一概念被首次提出,现如今在国外,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事务界,人们都在探讨企业社会责任,而社会责任在中国依然属于一个新概念。一家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否长久以来便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

一般来说,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在市场经济背景当中,企业在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主动承担对自然环境、社会大众以及除股东外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应负担的责任。同时,笔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应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内容的丰富,其概念的内涵将会进一步拓宽。

一、医药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 30多年以来,中国的医药行业蓬勃发展,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医药经济还为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所有制结构调整作出了贡献,并成为中国解决就业和再就业的主渠道。

最近医药界发生的沃森生物“毒疫苗”事件,在为每一家医药企业敲响了质量警钟,与此同时,引起了社会公众的进一步的深刻反思――医药企业的社会责任。药品的质量优劣直接关乎于社会大众的生命健康,而医药生产、流通环节过程中的每家企业都直接与社会责任关联。这是人们最常常关注的。

我国疫苗行业整体增长迅速,总体规模从2010年的90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20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2%,一旦监管环节不利,势必会出现问题。众多民营企业往往通过销售起家,在转型生产的时候考虑到竞标实力和目标利润,通常选择二类疫苗作为研发方向,这就为此次“毒疫苗”事件埋下了隐患。

二、医药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从环境治理层面上看。如今的医药企业尤其是原料药制造商,的确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健康保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医药企业对节能减排、治理环境的义务责无旁贷。并且应该从现在起着手深入的点源治理,实现无污染的“绿色工艺”。

从员工的劳动保护看医药企业的社会责任。不要以为自己员工的事与社会责任无关,这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在表现。笔者所在的企业已经在产品的国际认证中越来越多的看到“社会责任”出现在跨国企业订单的附加条件中。员工是企业的第一上帝,很难想象连自己的员工都不关心的企业,能去全心全意服务社会大众。

从诚信经营层面上看。企业与社会是从属关系,社会公众对企业的信任无疑是支持企业走向成功最大的助力,而这一切的前提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诚信经营不仅是道德行为,其背后更体现着法律的约束,无不要求医药企业承担起应有社会责任。

从企业文化层面上看。在我国,不少制药企业的企业文化都有着20年以上的历史,然而市场经济发展到现如今,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建设与社会责任的关系也越来越不可分离。

此次沃森生物旗下控股子公司山东实杰生物公司涉及的“毒疫苗”事件,便是拿着GSP证书却没有依照GSP办事,没有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最终东窗事发,被当地药监部门撤销和收回了《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GSP证书),并进一步采取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的行政处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企业需要重新审视自我,从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发展策略、根本目标等几个方面做起,勇于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也从事实上对企业管理思想进行了一次革新。

三、总结

诚然,任何一家企业的首要任务是生产产品和产品创新,企业是支撑人类社会物质供给的最基本的单位形式之一。然而企业和社会共同追求“双赢”无疑是最能满足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的需要,一家企业如果没有社会责任感,那么它将很难在社会中找到立足之点,尤其是涉及医药制造企业,社会责任对其更是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医药企业社会责任总体水平不乐观,行业平均得分很低,但是跟其他行业比,居于中等偏上水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需求放大,我国医药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广阔,医药行业和每个人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企业刑事责任问题研究 篇6

摘要:现今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仍不成熟,企业犯罪率居高不下,严重阻碍社会的进步,故重视企业犯罪的预防和惩治显得尤为急迫。本文首先确定企业刑事责任承担的主体和主观构成要件,而后指出现有企业刑事责任存在的立法缺陷,并提出合理且可施行的完善意见。

关键词:企业犯罪;刑事责任;缺陷;完善

中图分类号:DF41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057-02

企业犯罪承担刑事责任问题研究的基础是刑法对单位犯罪的规定。首先,刑法第30条确定了企业犯罪需承担刑事责任;其次,刑法第31条规定了企业犯罪的处罚原则,即双罚制为主,单罚制为辅。上述法律规定的存在,为企业刑事责任问题研究提供了可能。

一、企业刑事责任承担的主体

学界对此主要有三种不同看法:一是主体只能为企业犯罪中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因企业犯罪是由上述人员具体实施的,刑事责任也应该由其承担;二是主体只能为犯罪企业。虽然具体犯罪行为是相关责任人员实施的,但均代表企业的意志,最终目的是追求企业的经济利益,所以犯罪企业应该自行承担刑事责任;三是主体为犯罪企业和在企业犯罪中负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或其他责任人员。前者是意志的发布者,后者是行为的实施者,两者均应承担刑事责任。

从我国刑法分则规定和司法实践可以看出,对大部分企业犯罪均实施双罚制,同时处罚犯罪企业和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故两者都是承担刑责的主体。企业犯罪适用单罚制,只处罚相关责任人时,一些人则质疑此时企业并非承担刑责的主体,其实不然。虽然此时具体刑责落在直接责任人身上,但实际处罚的主体仍然包括企业,只是定罪不处罚而已。首先,在诉讼过程中,企业需派非直接责任人身份的法定代表人代表企业出席庭审,这就说明企业和直接责任人是各自承担各自的刑责,承担刑责的仍是双主体;其次,适用单罚制仍属企业犯罪的处罚原则,企业的名誉不可避免地受到损害,我们知道,企业经营的根本目的是盈利,故商誉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甚至可能造成致命性的打击。综上,笔者认为,无论适用单罚制还是双罚制,承担刑事责任的主体都应是企业和直接责任人员。

二、企业刑事责任的主观构成要件

理论界对于企业刑事责任主观构成要件的认定一直存在分歧,一部分学者认为企业犯罪的主观构成要件包括故意和过失。另类一部分则认为仅包括故意这一要件。笔者赞同前一观点,即企业犯罪的主观构成要件包括故意和过失。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从基本原则角度分析。主客观相一致是刑法认定犯罪的基本原则,是指企业主观上具有追求犯罪结果发生的意志,客观上实施了该意志支配下的犯罪行为,并发生了犯罪结果。不仅自然人犯罪认定需适用主客观相一致原则,企业犯罪的认定也应遵循该原则。自然人犯罪的主观构成要件包括故意和过失,企业犯罪也必定包括这两种。具体而言,就是说在企业犯罪中,若决策机构或代表人的犯罪主观故意可以由企业自身承受,那么因上述人员的过失而构成犯罪的,同样可以归于企业。

(二)从刑法规定角度分析。何种犯罪构成企业犯罪,必须由法律明文规定。从我国刑法分则对于企业犯罪的规定可知,故意和过失均构成企业犯罪。故意是企业犯罪绝大多数的主观形态,过失只在个别情况下才属于犯罪主观形态。例如,刑法第137条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毫无疑问其主观构成要件是过失,且都造成了严重后果。这里的过失大部分属于刑法理论上的监督过失,故过失属于企业犯罪主观构成要件范畴。

三、企业刑事责任的立法缺陷

虽然我国刑法明文规定了企业犯罪的处罚原则和处罚方式,弥补了之前关于企业犯罪的空白,但仍存在明显的缺陷,不利于企业刑事责任的实现。

(一)刑罚种类过于单一。

企业承担刑责的刑罚种类主要是罚金刑,法国刑法典根据剥夺权利的性质对刑罚体系进行分类,共分为生命刑、自由刑、财产刑、资格刑和名誉刑五种。我国刑法典所规定的罚金刑属于财产刑的一种,缺少没收财产刑的辅助,而且刑法并未设定资格刑,虽国企不同于自然人,不能适用生命刑和自由刑,但从构建完整的刑罚体系角度出发,应该扩充刑罚种类,使刑罚结构更加合理。

(二)刑罚惩罚严厉性不足。

刑法对企业犯罪缺乏惩罚性罚金,在一定程度上,责令停业整顿、暂扣、吊销许可证、营业执照等行政处罚方式的惩罚力度甚至高于罚金。现有罚金的惩罚力度与企业犯罪造成的损失相比,形成巨大的反差,所处罚金不足以补偿因其犯罪所造成的损害,且在缺乏其他刑罚方式帮衬的情况下,与罚当其罪的刑罚基本原则也相去甚远。

四、企业刑事责任的完善

针对前文提到的刑事责任的缺陷,为了使刑事责任的处罚落到实处,迫切需要通过立法或司法解释形式对企业刑事责任予以完善。

(一)明确罚金刑:

我国刑法大体对企业施行无限额罚金刑,在司法实践中,具体的罚金数额基本靠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加以明确,不符合罪行相统一原则。国外大多数国家不同于我国的抽象罚金刑,详尽地规定了罚金的具体数额,如美国《联邦量刑指南》中专门为法人规定了一个“罚金等级表”,每个等级都规定了具体的罚金数额。笔者认为,对于国企犯罪罚金刑的规定可以通过立法或司法解释的形式加以完善。在对罚金刑进行立法完善时,要根据犯罪的具体情节,充分考查企业犯罪的出发点(动机和目的)、实施的方式和过程(单位行为)、犯罪数额(经营额、所得额、造成损失额)以及社会危害(后果及社会影响)、公司、企业经济承受能力等各个方面因素,与此同时,不能忽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一特点,具体可以借鉴行政罚款的规定方法,先由全国人大对罚金的数额规定一个幅度,然后由各地方人大在这个幅度内根据各地区的生活水平和人们的经济收入确定一个明确的数额范围,法院就可根据地方人大规定的罚金幅度就具体案件确定具体明确的罚金数额。这样在充分考虑到各地区的发展差异的情况之下,不仅实现了刑罚的惩罰目的,也有利于判决的执行,比较人性化。全面衡量确定罚金数额,即要达到惩罚的目的,又能维护正常的经济发展。在刑法普遍认可并广泛设置罚金刑的前提下,明确国企罚金刑的裁量依据及裁量额度,促使罚金刑制度在实践中更具操作性,从而能最大化发挥其效能。

综上,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充分考虑犯罪情节的各方面因素,并借鉴国外的规定,提出罚金数额设置的优化方法势在必行,即立法明确无限额罚金刑的数额标准,增强罚金刑的可操作性。

(二)增设企业资格刑。

资格刑作为一种惩罚方式,在外国刑法中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与之相反的是,我国刑法至今仍未对此做出明确规定。在实践中,一些企业在实际缴纳罚金后,自身遭受了经济损失,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企业的后续发展,为了弥补损失和避免上述不利影响的发生,犯罪企业可能铤而走险实施更恶劣的犯罪行为,造成更严重的危害后果。面对刑罚处罚种类单一和惩治力度不足的局面,增设资格刑显得尤为重要。企业犯罪的资格刑, 就是剥夺或限制企业开展某种经营活动的资格。在立足我国的司法实践,借鉴外观刑法关于资格刑的刑罚制度的基础上,资格刑的内容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取消企业营业资格,就是吊销企业的营业执照,对企业强制清算、解散,剥夺企业的“生命”,使企业的法人主体身份不复存在。从根本上彻底消除了企业再次进行犯罪的可能,而且对其他有犯罪意图的企业起到巨大的震慑作用,其预防的功能是不言而喻的;二是限制单位营业活动,不同于剥夺的终身限制,此处是指在特定的时间或范围内,剥夺企业进行相应行动的资格。

有部分学者否定增设资格刑的现实意义,他们认为我国许多的行政法规或经济法规都已经有对违法企业适用的行政处罚规定,不需要再将一些处罚措施纳入刑法体系之中,也没必要再在刑法中规定资格刑。笔者认为,仅因为行政法规中已有对企业的行政处罚措施,而否定在刑法中规定资格刑,这是不妥当的。因为刑罚与行政处罚是有本质区别的,仅靠罚金很难有效遏制企业犯罪,而资格刑就是一种有力的补充。不能因为行政法规中有类似规定,刑法中就不需要做相关规定了。

综上,增设资格刑对企业犯罪的处罚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能更严厉地惩治犯罪,实现犯罪预防。

(三)增设没收财产刑。

罚金刑本身的模糊性规定和分期缴纳的纵容,阻碍惩治犯罪这一根本目的实现,故设立没收财产刑迫在眉睫。具体可以设置没收其厂房、机器、车辆、库存等财产,让犯罪企业切实感受犯罪带来的代价,同时也弥补了罚金刑不易实际执行的漏洞。

我国刑法对自然人规定了没收财产的刑罚,与自然人犯罪相比,企业犯罪具有特殊性,因此,对犯罪企业增设没收财产刑时,不能简单地参照犯罪自然人没收财产的规定,必须考虑到犯罪企业的再生产能力,保留企业维持正常经营活动所必需的资金。没收财产与应受处罚相适应的没收财产范围。

总之,在经济发展迅猛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现存制度和法律的漏洞实施犯罪行为,造成严重的犯罪后果,并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我们应该在分析现有刑法存在的缺陷基础上,主要从立法方面提出完善的措施,加重刑罚处罚的力度,最终实现惩罚和预防企业犯罪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光权.刑法总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

[2]陈丽天.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

[3]方涛.我国单位犯罪刑事责任探析[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2013.

[4]邢绡红.罚金刑立法配置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 ,2013.(10)(11).

[5]王鹏翔.单位犯罪的立法缺陷及其完善[J].法学杂志,2009 ( 5 ).

[6]缪忠明.对单位犯罪处罚金刑的思考和建议[J].法制与社会,2010(12).

责任保险发展研究 篇7

近年来, 社会给予了责任保险更多的关注, 保险业界在发展责任险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 但责任保险尚未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离社会的要求还很远。国际保险业的发展规律和轨迹表明, 我国保险业在当前良好的机遇下, 责任保险市场必将有所作为, 通过责任保险更好地体现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 也必将使其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一、我国责任保险发展瓶颈分析

(一) 责任保险有效需求仍然不足。

责任保险虽然表面上看是代致害人向受害人支付赔偿金, 但最终保障了受害人获得及时有效的经济补偿的权利, 最终使社会公众受益, 责任保险具有很强的社会公益性, 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而在现实生活中, 不少人没有认识到, 参加责任保险也是以最低成本获得最大经济保障的有效手段;例如, 在雇主责任保险中, 由于对雇主责任保险不了解, 一些雇主宁可独自承担风险, 也不愿意因投保雇主责任保险而提高经营“成本”, 造成风险出现时损失很大;对于环境污染的责任保险, 一些财力雄厚、抗风险能力强的大企业, 认为企业自身不会发生环境污染事故, 即使发生了环境污染事故, 其自身也有相应能力来应对, 而不需要进行保险, 通过投保环境责任保险来规避和转嫁风险。

《中国消费者报》分别对北京、兰州、郑州、深圳、武汉等地一些有影响的大型商场和娱乐场所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 除极个别单位投保了公众责任保险外, 90%以上的经营者都没有投保公众责任保险。几乎每起大的事故发生后, 保险业在盘点自己的赔付率时都会发现, 保险业分担的社会损失微不足道。

(二) 责任保险有效供给不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责任保险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 而有效市场的供给能力严重不足, 现有责任保险产品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责任保险市场的这种“供需错配”问题使得责任保险发展滞后。我国目前责任保险产品很少, 承保范围较窄, 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需求。虽然保险公司目前都经营责任保险, 但是主要限于产品责任险和雇主责任险等老品种上。产品的技术开发和风险管理方面能力相对落后。国内保险公司常常以低费率承保高风险, 造成了亏损, 同时对具体的责任风险分析不够深入、细致, 如公众责任保险还没能针对不同的经营环境, 给出其到底包括有哪些风险源, 它们应适用何种责任原则等。保险公司在设计产品时无法将所有风险都考虑在内, 加上保险公司自身的技术条件落后以及责任保险经营情况不理想, 对开发责任保险新险种并不积极, 责任保险产品的供给能力严重不足, 从而使得责任保险发展总体上滞后。

(三) 保险公司资源开发力度不足。

由于责任保险的特殊性, 使得绝大多数保险公司不愿意大力开展责任保险业务, 从思想上忽视责任保险的发展, 这种观念严重阻碍了责任保险的发展。

责任保险赔付需具备两个前提:一是被侵权人遭受损失并提出索赔;二是侵权责任最终得到认定。然而, 在实务中像环境污染、产品缺陷等一些因素对人体的损害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往往需要经过较长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另外, 从被侵权人提出索赔到侵权责任最终确认, 也需要很长的时间, 特别是以诉讼的方式。责任保险的这种“长尾”特征使得保险公司面临大量的已发生未报告或已发生未赔付的案件, 从而可能陷入通货膨胀、集体索赔升级和资本市场低迷所造成的财务困境当中。对于保险公司来说, 为了避免其“长尾”特征带来的这种风险, 不愿意大力开展责任保险业务。

风险控制也是责任保险经营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因为在责任事故的确定中, 人为因素和主观意向较多, 保险公司要对被保险人进行监控非常困难, 因而易导致道德风险的增加, 所以在承保环节加强风险评估是保证承保质量的关键。我国的风险管理技术研究开始较晚, 专业人才的培养至今没有形成一个完整有序的供给系统。另外, 责任风险涉及的金额通常很高, 国外保险公司控制风险的另一个重要手段是向其他保险公司或保险集团办理再保险, 由于我国过去的再保险经营长期以法定分保为主, 再保险专业人才也是极度匮乏的。

二、责任保险发展趋势分析

尽管责任保险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矛盾,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 随着社会公众保险意识和消费者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 社会保险有效需求快速增长, 以及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与完善, 责任险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春天。

一方面我国政府正在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 尤其是随着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提高, 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1980年以来, 《经济合同法》、《民事诉讼法》、《劳动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民法通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多部法律法规相继实施, 从不同角度明确了相关单位、个人在法律上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和义务, 明确了消费者自身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政府职能的转变, 为责任保险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各级政府已经意识到通过市场机制进行公共管理的必要性, 而责任保险就是以市场化的方式辅助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于2004年5月1日生效的《道路交通安全法》, 将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保险规定为强制保险, 而且交通意外的赔偿责任也大幅度提高, 这就是采取市场化手段进行道路交通管理的一种典型模式。

一方面保险企业也在不断进行责任保险产品创新, 建立起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产品创新体系, 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单位地域、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 积极开发有特色、个性化的责任保险产品, 如公众责任险、医疗责任险、雇主责任险、产品责任险等;另一方面不断吸收国内外同行业的先进技术及经营管理经验, 培养掌握保险、法律、医疗、产品鉴定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 增强自身产品创新能力, 开发适销对路的责任保险产品, 同时做好配套的服务工作, 为责任保险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创造有利条件。

三、大力发展我国责任保险市场的相应对策

各种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 将促使责任保险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民族保险业与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财产保险市场上争夺的焦点。要使我国责任保险市场获得突破性发展, 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完善与创新:

(一) 提高企业和公民责任保险投保意识。

加大宣传力度是提高公民责任保险意识的有效途径。要积极改变公众对责任保险的认识, 多做关于责任保险知识的演讲与宣传。在实际的责任保险业务中, 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 不断提升责任保险在公众心中的地位。例如, 责任保险理赔时, 针对责任保险理赔确定时间长、理赔程序复杂等特殊性, 理赔人员对索赔时所需的各种手续和严密的计算, 坚持做到站在客户的角度耐心细致地宣传和讲解, 通过这些方法树立公众对责任保险的信心, 提高责任保险的在公众心里的地位。

另外, 责任保险在公众心里的地位普遍较低的情况下, 有必要将一些责任风险事故频发、损害大、影响大的领域涉及到的责任保险通过立法或制度形式强制实行。例如, 在煤矿、校园等高危行业和人群聚集的场所建立强制责任保险, 强制企业或行业投保, 使得一旦发生大的灾难事故, 可以通过保险分散损失, 既增加了企业的赔偿能力, 也有效地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通过各方面的努力, 充分发挥责任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 以提高责任保险在公众心里的地位, 从而增强公众的责任保险意识。

(二) 完善责任保险产品创新机制。

对责任保险发展起着一个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产品创新, 保险产品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满足不断变化的需要和社会的要求, 只有不断地丰富产品的种类从而使产品的供给量增加, 才能辅助责任保险更好地发展下去。各发达国家责任保险市场产品种类齐全, 供给丰富, 这是因为责任保险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各家财产保险公司应借鉴发达国家开展责任保险的先进经验, 以市场为导向, 了解消费者对责任保险的实际需求变化情况, 一方面开发设计新的责任保险产品, 弥补责任保险市场的空白;另一方面丰富现有责任保险产品的内涵, 完善保险责任, 使之更加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 满足企业和公民的需要。

(三) 完善责任保险产品结构。

目前, 我国责任保险市场上有责任保险产品约400多个。但总体而言, 这些责任保险产品不能很好地适应个人和企业的需求。近年来, 我国年责任保险保费徘徊在30亿~50亿元之间的情况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因此, 首先要建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责任保险产品创新模式, 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单位和不同地域的现实需要, 开发个性化的责任保险产品, 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 分类别、分步骤开发责任保险, 以适应多样化的需求;其次要在注重发展传统责任保险的同时, 进一步开拓新的责任保险领域, 设计综合性责任保险产品。适当引进成熟的险种和经营方式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加以改造, 形成中国特色的责任险种体系。

(四) 加强专业性人才培训。

责任保险产品的创新是一项对专业技术要求很高的工作, 法律人才对责任保险产品创新的开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经验丰富的人才, 责任保险产品开发人员不仅要了解一般的商业保险和法律的运营模式, 同时又要对《保险法》、《民事诉讼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有非常透彻的了解。基于责任保险的特殊性, 保险企业也要重视专业人才交流, 吸引不同行业的专业人士。各保险公司要不断开展专业培训, 储备一批集保险、法律和业务知识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才, 建立责任保险人才库。

参考文献

[1]吕方钊.我国责任保险影响因素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 2013.2.

[2]吴定富.大力发展责任保险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J].中国金融, 2012.12.

[3]李刚.我国环境责任保险构建的思考[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2014.1.

[4]任宇飞.商事仲裁责任保险制度研究[J].中国物价, 2016.4.

学校责任教育研究 篇8

一、责任教育含义

责任是对其角色义务的承担, 对分内应做之事尽责, 并承受其行为产生的后果。从伦理角度讲, 责任是对自己分内之事认识和践履的道德自觉[1]。责任教育是以人的创造性存在性为出发点, 以个体的自主选择、自我负责为旨归, 以培养学生创新为基本目标, 以形成综合性的责任品质为最终目的, 顺应了时代和人的发展的需求[2]。

二、责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一) 责任教育的目标

把责任教育目标定为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不全面的, 责任教育是“把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激发责任情感, 提高责任能力, 优化责任行为, 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目标”[3]。责任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完善的责任品质。责任品质包括责任认识、责任情感、责任意志和责任行为基本的心理成分。责任认识是前提。在培养学生责任认识时要帮助学生解决两个方面的矛盾, 即从不知到知、从片面到全面的知的矛盾, 以及正确和错误的认知的矛盾。情感是责任的动力, 态度是行动的源泉。

(二) 学校责任教育的内容

从个体活动对象范围的不断扩展和个体道德发展的规律来看, 学生个体的责任是以自我为中心, 由对自己的责任向对家庭, 对他人和集体、对社会的责任。

1.对自己的责任, 是最基本的责任, 如对自己的学习、生命健康负责等。如果不对自己的生命和健康负责, 即使他有强烈的责任意识, 也没有能力和机会去承担责任。所以加强生命教育也很重要。

2.对家庭的责任。家庭层面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父母对子女之间相互的权利和义务, 尤其强调孝顺父母, 仁爱兄弟姐妹。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的事自己做, 学会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

3.对他人和集体的责任。首先对他人最基本的是不伤害, 在人际关系中青少年要团结友爱, 和睦相处, 关心他人。其次, 这里的集体主要是指参加的各种兴趣活动的团队。对集体的责任主要指要遵守纪律, 有集体荣誉感, 为集体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4.对社会的责任。首先体现在对国家的责任方面,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其次, 要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 关心弱势群体, 为社会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最后, 对自然负责。人与自然的利益关系折射出的是道德问题, 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是对自然负责的基础。

三、学校责任教育的途径

培养青少年的责任品质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各系统共同负有教育学生的责任。学校加强和改善责任教育的途径主要通过课程实现, 包括显性课程的完善与隐性课程的渗透。

(一) 完善责任教育显性课程体系, 发挥课程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学校道德教育课程体系, 突出责任品质在学校德育课程中的核心地位, 通过课程体系的建设来落实培养学生责任品质的目标和要求。

1.促进德育内容与责任教育的整合。德育要改变以往的“假、大、空”的现象, 促进德育内容与责任教育的整合, 以责任为核心, 对现有德育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等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

新课程改革标准中已经开始注意把责任教育的内容融入德育学科课程中, 但内容的规定与系统完整的责任教育内容框架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如对自然界生态系统的责任、网络社会中交往的责任等没有全面地列入等。

2.发现各门学科教学本身所蕴涵的教育因素。责任品质是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体现, 各门学科教学本身都蕴涵教育因素。中小学语文课文中那些具有强烈责任意识的人物无疑是教育的材料, 这样可使所学知识更具实用性, 配合实践活动增强学生责任感。

3.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可以根据各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修订、补充, 完善那些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的责任教育内容, 采取更灵活的方式和手段进行教学和培养。

(二) 强化隐性课程化育功能, 提高学生责任能力

德育隐性课程在道德教育、责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化育功能, 缺乏道德实践活动, 必然导致德育实效的低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充分发挥隐性德育课程对学生道德责任品质培养的作用。

1.活动性德育课程。包括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各种班级活动、党团活动、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在此类课程中学生是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在活动中学生会受到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重要的是要适当引导学生, 让学生在复杂的环境中经受锻炼, 在具体的活动中学会对工作负责、对他人负责, 对自己负责, 真正提高自己承担各种责任的能力。

2.体制、氛围上的隐性德育课程。学生的生活中处处充满德育, 学生必定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的组织领导方式、学校的管理理念及各项管理规定、教育教学的各项规章制度, 课堂的学习风气、人际氛围和校园文化以及学校的建筑风格都是重要的隐性德育课程。

3.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主要体现教师的人格影响和教师对学生的责任心、对教学的严格负责两个方面。学生在老师身边耳濡目染, 必然会对他自身责任品质的养成及责任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意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任何一个人的品德、人格都打上了他儿童时代和青少年时代教师的品德和人格的烙印。

参考文献

[1]张宜海.伦理、心理、生理视阈下的青少年责任教育研究[J].三理”教育笔谈, 2008.

[2]崔欣頠.学校责任教育论纲[D].南京师范大学, 2006.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 篇9

(一) 发展演变

企业社会责任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简称CSR) 的理念与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的经济学巨著—《国民财富的原因及性质》, 在该书中亚当·斯密提出了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理论, 不过他认为, 如果企业尽可能高效率地使用资源以提供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并以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销售它们, 那么, 企业就尽到了自己该尽的社会责任。斯密的这种企业社会责任观以后被西方主流经济学家接受并发扬光大, 控制和影响了一个多世纪, 而这一企业社会责任观实际上与我们现在所讲的企业社会责任观的涵义差异很大。1895年, 美国著名学者阿尔比恩·斯莫尔 (Albion·W·Small) 在美国社会学创刊号上提出“不仅仅是公共办事处, 私人企业也应该为公众所信任”的呼吁, 这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企业社会责任观开始萌芽。但是进入19世纪以后, 由于受“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的影响, 以至于在整个19世纪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持消极态度, 许多企业不是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而是对与企业有密切关系的消费者、供应商和员工等极尽盘剥之能事, 追求企业的“单赢”而非与利益各方的“共赢”。在十九世纪, 尽管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大环境不好, 然而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如岩石下的小草一般, 在曲折中却得到了不断地发展。1924年, 英国学者欧利文·谢尔顿 (O-liver Shelton) 在《管理哲学》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 他把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者满足产业内外各种人类的需要的责任联系在一起, 并认为公司社会责任应包含道德义务, 但他的观点并没有引起社会各界足够的关注。随后在美国学者多德 (Dodd) 与伯利 (Berle) 之间的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合理性的大讨论, 使得学术界开始关注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1953年鲍恩 (Bowen) 的《商人的责任》一书出版, 使得企业社会责任逐步被世人所熟悉。1954年伯利赞同了多德20多年前的观点, 认为现代管理者不仅仅为了利润最大化而经营企业, 事实上而且法律也确认他们是一种社会制度的管理者。在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过程中, 反对者除了伯利以外, 还有很多著名的经济学家、法学家和社会学家。极力鼓吹经济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家弗里德曼 (Friedman) 认为, “只要企业遵守游戏规则, 即保持公开和自由竞争, 不做任何欺诈行为, 那么企业只需承担一项社会责任, 即将企业财力和精力投入到创造利润的经营活动中。”奥地利学派的哈耶克 (Hayek) 更是把企业社会责任等列为被毒化的语言而大加批驳, 认为任何对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偏离都将危及公司的生存;经济学家波斯纳 (Posner) 则特别强调, 长期为利润之外的任何其他目标而经营将导致企业萎缩,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将增加消费者成本, 并最终被逐出市场。我国的传统文明中, 社会责任的核心价值观也是源远流长, 义利兼顾, 讲究诚信, 孟子认为“达则兼济天下”;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孔子倡导“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追求“义利兼顾, 童叟无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境界。孟子还认为, 有“恒产”才能有“恒心”, 反过来, 人有“恒心”才能去置“恒产”。这里的“恒心”就是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用今天的语言表达, 就是一种社会责任。孟子还提出要“制民之产”的标准, 即, “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俯足以畜妻子, 乐岁终身饱, 凶年免于死亡。”

(二) 概念内涵

就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 尽管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但是他们对社会责任的诠释却千差万别。斯通 (Stone) 认为, 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模糊的字眼”, 但“正是缘于这种模糊性, 才使得该词获得了广泛的支持”。佛陶 (Votaw) 指出“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精妙的词汇”, 然而其涵义在不同人的心目中又并非总是一致, 许多人仅将其与慈善捐赠等而视之, 某些人则以为它意指社会良心, 众多这一提法的热烈拥护者则把它视为正当性 (Legitimacy) 的同义, 另有少数人将其看作一种信义义务 (Fiduciary Duty) 、一种赋予商人的比给予一般民众的行为标准要求更高的义务。以美国佐治亚大学教授卡罗尔 (Carroll) 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则认为, 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涵盖各种企业责任因子与企业责任几乎等同的属概念, 把企业社会责任看作是一个涵盖各个层次的责任体系, 企业社会责任乃社会寄希望于企业履行之义务, 社会不仅要求企业实现其经济上的使命, 而且期望其能够遵法律、重伦理、行公益。美国学者R.M.霍德盖茨认为,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为了所处社会的福利而必须关心的道义上的责任……企业要对不同的集团承担特定的社会责任, 这些不同集团主要有股东或业主、顾客、债权人、雇员、政府以及社会。美国学者哈罗德·孔茨和梅里茨·韦里克在《管理学》一书中指出, 公司的社会责任就是认真地考虑公司的一举一动对社会的影响, 并把“社会反应”作为社会责任概念的辅助说明。我国学者刘俊海认为, 公司社会责任是指公司不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们营利或赚钱作为自己唯一存在的目的, 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这种利益包括员工 (职工) 利益、消费者利益、债权人利益、中小竞争者利益、社区利益、环境利益、社会弱者利益及整个社会公共利益等。中国人民大学史际春教授等认为, 公司社会责任在本质上是特定的经济和社会条件对企业的客观要求, 表现为社会对企业的期待, 是企业对社会应承担的义务, 包括守法、做好企业本身和对社会的道义承担。学者卢代富认为,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谋求利润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问题, 国内外学者也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卡罗尔认为, 企业社会责任可分为四大部分。即企业必须负有生产、盈利及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经济责任;企业必须在法律范围内履行其经济责任的法律责任;企业必须符合社会准则、规范和价值观的伦理责任;企业必须具有坚定意志和慈爱心怀的自愿责任。并且卡罗尔认为这四部分并非等量齐观, 相反, 他们的权数各不相同, 其权数按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自愿责任依次为4-3-2-1。这一权数关系后来被称为“卡罗尔结构”。卡罗尔的这种分类方法又被称为“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模型”。英国经济学家查尔斯·汉迪曾以公司是在“一个六棱形的圈里运营”来比拟公司承受的各类利益相关者的压力。他认为, 公司要生存和发展, 必须与其周围的环境构成良性互动。因此, 公司要履行对社会的责任, 包括对职工的社会责任、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对债权人的社会责任、对环境的社会责任、对所在社区的社会责任以及慈善行为。查克汉姆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对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的对象进行研究, 他根据相关群体与企业是否存在交易性合同关系, 将利益相关者分为契约型利益相关者和公众型利益相关者。前者包括股东、雇员、顾客、供应商、贷款人;后者包括全体消费者、监管者、政府部门、媒体及当地社区。克拉克逊也沿着利益相关者路径进行了研究, 他除了提出主动、被动利益相关者的分类方法外, 还提出可以根据相关者群体与企业联系的紧密性, 将利益相关者分为首要的利益相关者和次要的利益相关者。前者指这样一些群体和个人:倘若没有他们连续参与, 公司就不可能生存, 包括股东、投资者、雇员、顾客、供应商等;后者则指这样的一些群体和个人:他们间接地影响企业的运作或者受到企业运作的间接影响, 但他们并不与企业交易, 对企业的生存也没有根本性的作用, 比如媒体和众多的特定利益团体。美国经济开发委员会在1971年发表的题为《商业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中列举了58种旨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公司社会责任行为, 并要求公司付诸实施。这些行为涉及经济增长与效率、教育、用工与培训、公民权与机会均等、城市改建与开发、污染防治、资源保护与再生、文化与艺术、医疗服务和对政府的支持10个方面的内容。而普拉利则认为:“在最低水平上, 企业必须承担三种责任:对消费者的关心;对环境的关心;对最低工作条件的关心。”我国学者多数认为, 企业的社会责任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三个方面。其中, 经济责任是指企业作为理性经济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责任;法律责任是指企业只有在法律允许、不损坏社会利益的前提下才能追求利润最大化;道德责任是指企业基于对社会的关怀而履行的但不构成法律义务的责任。

(三) 概念辨析

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概念主要有两个:一是公司社会责任。由于在西方, 企业一般是以公司组织形式存在, 所以在西方的研究文献和报道当中, 将企业社会责任一般称为公司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社会责任是可以同义互换的。但在我国, 目前由于尚存在许多合伙、个体以及未完成公司制改制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 所以企业这一概念的内涵一般大于公司的内涵, 在我国目前一般用企业社会责任表述更加准确。二是企业办社会。目前有一种观点认为, 企业社会责任是对“企业办社会”的复归, 这种观点在国有企业界内有比较强的认同感, 一些民营企业甚至以此为借口拒绝为其雇员办理和承担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其实企业办社会与企业社会责任产生的体制土壤是完全不同的, 其内涵和外延也是各不相同。企业办社会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在计划经济时代, 政企一体, 企业承担了许许多多本来应该由政府承担的责任, 企业要负责职工的生老病死、职工的住房、职工的子女就学。企业办社会的直接效果是每个企业就是一个小社会, 企业为职工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一揽子社会福利。而企业社会责任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产物。马克思曾经指出, “资本来到世间, 从头到脚, 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他还引用《评论家季刊》的话说:“一旦有适当的利润, 资本就大胆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 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 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 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 它就敢践踏人间的一切法律;有300%的利润, 它就敢犯任何罪行, 甚至冒绞首的危险。”正是由于资本主义企业不择手段地追求利润, 逃避承担社会责任, 所以出现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缺位, 导致劳工生活福利降低质量恶化, 生态环境严重破坏, 这不仅危及到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而且也直接危及到了人类的现实生存, 而导致这一切的根源在于企业奉行“股东利益至上”, 唯利是图, 不承担或者少承担社会责任。具体而言, 区别主要有三:一是负有责任的对象不同。企业负有社会责任的对象包括政府、社会公众、公司职工等, 对象广泛;二是受益主体不同。企业社会责任的受益主体包括消费者、雇员、社区居民等, 而企业办社会的受益人仅限于本企业职工及其家人;三是内容不同。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包括对消费者的诚实信用责任、对职工的合法权益保障责任、对整个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责任、对周围环境的保护责任, 而企业办社会仅包括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内容。

二、经济理论基础及边界界定

(一) 利益相关者理论

据考证, 《牛津词典》记载的利益相关者一词最早出现在1708年, 它表示人们在某一项活动中或某企业中“下注”, 在活动进行或企业运营过程中抽头或赔本。我们今天意义上的利益相关者, 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后的西方。1963年, 美国上演了一出名叫“股东”的戏, 斯坦福大学研究小组受此启发, 利用另外一个与之对应的词“利益相关者”来表示与企业密切关联的所有人, 并给出了一个利益相关者的定义, 即:“对企业来说, 存在这样一些利益群体, 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 企业就无法生存”。20世纪80年代, 弗里曼 (freeman) 在其著作《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的方法》中就利益相关者给出了一个广义的定义, 认为, “利益相关者是那些能够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过程的任何个人和群体”, 并正式将社区、政府部门纳入利益相关者的研究范畴。现在一般认为, 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不仅包括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等, 也包括政府部门、本地居民、社区、媒体等。利益相关者理论就是在利益相关者概念上建构起来的一种企业经济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得益于彭罗斯 (Penrose) 、安索夫 (Aansoff) 等人的开创性研究, 彭罗斯被认为是“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先行者”, 她在1959年出版的《企业成长理论》一书中就提出了“企业是人力资产和人际关系的集合”的观点, 从而构建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知识基础”。安索夫是最早使用“利益相关者”一词的经济学家, 他认为要制定理想的企业目标, 必须综合平衡考虑企业的诸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冲突的索取权”。利益相关者理论直接针对的是传统的股东至上理论。股东至上理论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企业治理目标, 以资本雇用劳动、代理理论为理论基础, 以股东单边治理为主。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是一个多元利益主体的联结, 股东不过是众多利益相关者之一, 企业职工和债权人等也是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组成部分, 企业应当以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为企业治理目标。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贡献在于, 它不仅界定了企业的责任边界问题, 而且也解释了企业之所以承担社会责任的原因, 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 外部性理论

保罗·萨缪尔森认为, “外部性指的是企业或个人向市场之外的其他人所强加的成本或收益。”迈克尔·帕金在其《经济学》教材一书对外部性也进行了界定, 即, “一种收益或成本源于生产, 由生产者以外的其他人分享或承担;或者一种收益或成本源于消费, 却并不由消费者本人获得或承担, 这就是外部性。”外部性理论就是在外部性概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理论。外部性既有负外部性 (negative externality) , 即带来的是外部成本;又有正外部性 (positive externality) , 即带来的是外部收益。负外部性的本质是企业该承担的责任由于监督或者承担机制的缺失而使其没有履行责任, 这种责任被外化后让整个社会替企业承担了。对于企业产生的负外部性, 政府应该创造条件使其内部化。正外部性的本质是企业生产的一种副产品, 而这种副产品的收益在目前技术和制度条件下, 无法内化为企业本身的收益。对于正外部性, 政府应当通过补贴和税收优惠等予以激励, 使好人有好报, 不至于有“吃大亏”的感觉。毫无疑问, 诸如环保、劳动者的劳动安全等问题属于外部性的范畴。按照外部性理论, 企业应当责无旁贷地承担这部分责任, 因此, 对于具有外部性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 政府的职责在于将企业已经或者将要外部化的成本内部化, 变企业社会责任的被动式道义承担为主动式自主承担。外部性理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贡献在于, 为企业承担具有外部性性质的社会责任问题找到了理论依据。

(三) 边界界定

通过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辨析及其经济理论基础的解剖与分析, 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边界问题, 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作为“社会公民”应当承担的责任, 而非企业责任之外的其他责任。企业责任与企业社会责任是同义的, 企业社会责任是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 对企业承担原来责任之外的新责任的一种注释, 这种新责任可能是企业原来已经存在并需要承担而没有承担的, 或者是因企业的某种行为而新产生的一种责任,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合理边界之存在”有以下五点:一是企业的法律责任是有边界的, 边界就是法律法规的规定及其法律一般原则的要求。企业必须以法律法规为准绳, 不可越过雷池, 否则, 就须承担违法或者违约成本;二是企业的经济责任是有限的, 存在边界。其边界可以通过外部性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来确定, 可以从成本和收益两个方面考察。从成本方面来看, 如果某一行为导致的成本是由于某一企业产生的, 那么该责任成本就应当由该企业承担。从收益方面来看, 如果某一行为导致的收益是由某一企业获取的, 按照收益与成本匹配原则, 这种责任导致的成本就应当由该企业承担。值得强调的是, 这两个角度既有差异又有联系, 在第一种情况下既可能有收益也可能没有收益, 在第二种情况下行为有可能是该企业作为, 也可能是他方作为。三是企业的道德责任是无边无际的, 但是与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相比, 道德责任的约束是软的, 企业可以凭“良心”多做一些, 也可以不做或者少做一些。四是对于法律责任, 政府可以通过立法、执法规范企业承担责任的要求;对于经济责任, 应当尽量通过企业治理结构调整、企业利润分配政策、外部化成本内部化等措施, 引入市场机制, 通过市场调节;对于企业道德责任,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优惠等措施, 引导鼓励企业多修“善缘”, 多做“善事”。五是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动态范畴,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 在不同的技术水平下, 其内涵是不同的, 其可控边界也是不同的。这取决于企业的实际负担能力、社会技术水平的状况、民众的容忍和承受能力等多种因素的耦合力大小。

三、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情况

(一) 立法建制情况

2002年, 证监会颁布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 该准则从多个方面对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进行了规定, 如, 第81条规定:“上市公司应尊重银行及其他债权人、职工、消费者、供应商、社区等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利。”第86条规定:“上市公司在保持公司持续发展、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同时, 应关注所在社区的福利、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等问题, 重视公司的社会责任。”2005年, 修改后的新《公司法》第5条明确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 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 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 诚实守信, 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承担社会责任。”第17条规定“公司必须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依法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 参加社会保险, 加强劳动保护, 实现安全生产。”第18条规定“公司职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组织工会, 开展工会活动,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公司应当为本公司的工会提供必要的活动条件, 公司工会代表职工就职工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福利、保险和劳动安全卫生等事项依法与公司签订集体合同。公司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 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 实行民主管理。”除了《公司法》对公司社会责任做出了相关规定之外, 近年来我国的一些规章和行业指导意见也对公司社会责任进行了规范。如2006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的《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2007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的《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等。除此而外, 我国的《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法》、《环境法》、《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都对相关方面的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了规范。另外, 我国也出台了一些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法律法规, 如, 2007年通过的《企业所得税法》第9条规定, “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 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 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虽然至目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立法建制涉及面已经非常广泛, 但就总体而言,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立法建制仍然是处于零乱非系统的状态, 且立法建制主要针对公司型企业, 规范范围偏窄, 相互的衔接性也很差。

(二) 社会助推情况

2005年5月31日,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正式推出了中国第一个行业性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 并且成立了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社会责任建设推广委员会, 旨在推动我国纺织行业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新闻社指导, 《中国新闻周刊》杂志社主办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自2006年2月22日开办首届论坛以来, 至2009年底已成功举办五届。论坛通过年度最具责任感的企业评选、最具责任感的NGO组织评选、最具责任感的媒体评选和最具责任感的地方政府评选活动, 大力弘扬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 促进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健康发展。2006年9月25日我国深交所颁布了《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 以此为契机推动上市公司主动承担社会责任。2007年的12月12日深交所推出了我国资本市场的第一支社会责任指数—泰达环保指数。2009年8月5日上交所也正式发布了上证社会责任指数。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不再枚举。总的来说, 对于企业社会责任, 我国社会各界非常重视, 推动非常积极。

(三) 企业践行情况

2006年1月19日, 中华慈善总会公布了首份《中国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现状调查报告》, 该报告显示, 我国地产业整体仍处于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初期阶段, 34.7%左右的企业表示尚未进行, 39.3%表示已经开始, 尚处于摸索阶段, 两者占比近3/4。只有16.8%的企业表示每年都有规划与预算, 有不到一成的企业表示有长期的发展规划。大部分开发商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认知度仍然偏低, 只有半数左右的开发商听说过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 而企业公民概念更是知之者甚少, 仅占1/4。调查数据虽为我国房地产企业2006年的数据, 但也基本真实刻画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目前的一个整体状况。总体而言, 我国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目前呈现出以下五大特点:一是大型企业重视, 中小型企业不重视;二是出口型企业重视, 内销型企业不重视;三是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重视, 老外、老板企业不重视;四是媒体与社会重视, 企业不重视, 具有典型的一头热一头冷特征;五是重视的履行较积极, 主动承担的也多, 相反, 不重视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态度仍然很冷淡。

四、促进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对策

(一) 加大舆论宣传, 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观

许章润教授曾经指出, “现实生活里面其实是观念引导历史, 观念创造现实, ……理念改变推动政策改变, 政策改变创造这个国家的历史。”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和观念的生根发芽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至关重要, 应当通过各种媒介和舆论平台大力弘扬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和思想, 树立正确的企业社会责任观, 然后通过积极的社会舆论氛围和环境推动企业践行社会责任。

(二) 完善法律法规, 监督和约束企业行为

一是以《公司法》和《劳动法》为核心, 不断修改完善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法律法规, 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社会责任法律法规体系;二是要建立和完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监督制度体系。企业社会责任从国外引入国内之后, 之所以发展缓慢, 除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本身存在增加成本的负激励以外,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体系缺失或者不到位, 因此健全监督体制机制显得非常重要。

(三) 完善税收制度, 变被动履行为主动履行

由于在外部性情况下社会边际成本收益与私人边际成本收益背离, 所以以庇古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 这种情况不能依靠在合约中规定补偿办法予以解决, 此时市场机制无法发挥作用, 会出现失灵, 所以必须依靠政府的介入, 通过征收税费或发放补贴等手段来促使外部成本内在化。庇古认为, 通过把税收确定在边际外部成本的水平上, 企业的行为就会与外部成本由它们直接负担时的情况一样。对于负外部性的一般解决办法是征收矫正性税, 碳税 (carbon tax) 是针对二氧化碳排放所征收的一种税, 是一种典型的矫正性税。征收碳税不仅有利于我国的节能减排,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 而且由于双重征税是违反WTO协议的, 因此我国率先开征碳税, 还可以降低美国碳关税议案通过的可能性。

(四) 转变企业目标, 变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传统的企业理论是建立在劳动者附属于非人力资本的基础上的, 且按照资本获得利润, 劳动获得工资分配范式对企业内部收益进行分配。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劳动者, 尤其是知识型劳动者对企业的贡献远远超出了资本的贡献, 因此, 劳动者除了得到正常的工资之外, 理应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消费者是企业的“衣食父母”, 其赞成或反对, 用脚投票或用手投票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地位, 因此, 企业应当不断让利于消费者, 培植消费者的忠诚。在企业中, 由于股东有决策否决权, 消费者有消费否决权, 所以长期以来, 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 其合法权益经常被股东或企业经理班子侵害。因此, 要通过法律、经济等手段, 不断引导企业价值目标转型, 变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为追求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从而使企业经营环境和过程更加趋于和谐。

(五) 制定激励措施, 调动企业积极性

农业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篇10

1 企业社会责任概述

基于传统理论的企业唯一目标是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且实现企业股东利益的最大化。鉴于上个世纪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出现, 这一观点渐渐出现了变化, 企业不但要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还要切实维护社会公益, 即企业目标从一元化往多元化发展。自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出现以来, 对其界定始终存在争议。一些研究者高度关注企业在实现自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上的经济增长和效率之整体要求;还有一些研究者从对各类企业责任的相互比较, 来把握农业企业社会责任之内涵。笔者认同美国佐治亚大学卡罗尔教授对企业社会责任所作出的界定, 即企业社会责任主要是指企业对于包括股东等在内的利益相关方的责任, 具体包括了经济、法律、伦理以及慈善等方面的责任。

2 农业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

农业企业社会责任是其作为企业公民一定要承担的对利益相关方的经济、法律、慈善以及伦理道德等多个方面的义务, 并非是以利润最大化为其唯一目标, 也不是以股东为其唯一服务对象的, 而是将利益相关方利益作为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任务。一是经济责任。这是农业企业首先应履行的责任。利润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缺少了利润, 企业就无法继续生存下去, 因而农业企业要持续不断地改良自身产品, 提高自身的利润空间, 从而为股东带来更加多的效益, 提高企业职工的工资待遇, 这样一来企业才能将更多价值反馈给广大消费者。二是法律责任。农业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相当一部分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 所以更应当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严格确保所提供产品的质量。三是道德伦理责任。农业企业并只是遵守法律即可, 还应承担超出法律责任以外的道德伦理上的责任。目前的法律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些不道德行为尚未被写入法律法规条文中。同时, 法律还具有相当大的滞后性, 法律上会有一些漏洞甚至尚未涉及的真空地带。四是慈善责任。这纯属企业自愿行为, 其生存无法离开社会这一大环境。企业在自身取得发展后可以适当地拿出部分利润用在社会慈善上, 这对企业来说是有利而无害的。

3 农业企业社会责任对于其自身竞争力的影响

3.1 农业企业的行业示范性与先导性是提升其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无形资产

鉴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实施, 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凸显。企业的社会责任运动已经发展为一种潮流。承担起社会责任能够让企业能够得到独特的无形资源以及可持续竞争力之根源。农业企业和农业联系最为紧密, 农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将直接影响到农业发展、农民收入、农村建设状况等。农业企业所具有的基础性以及行业引发性, 就能决定本企业社会责任的行业示范性以及先导性, 从而让农业企业能够具有很好的企业形象, 从而对提高自身竞争力产生巨大的作用。如今, 有研究证明农业企业积极地承担起社会责任, 不仅能够实现企业回报社会之目的, 而且还符合农业企业发展的长期利益, 从而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3.2 农业企业的脆弱性与非人为性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求

企业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以及消耗起主要作用, 而农业企业也是如此。所以, 企业成为了社会公众一致批评的对象, 并逐步开始抵制消费一些非环保性产品。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开始运用立法手段来制约企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就农业企业而言, 农业企业在生产中所用原材料质量之优劣会影响到产品质量之高低, 而作为原材料的农产品质量高低往往取决于其成长的环境。农业企业所具有的这一自然依赖性造成了农业企业在社会责任上具有脆弱性以及非人为性。农业企业一旦置身于度外, 不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 农业企业在生产中对于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就肯定会影响到原材料质量, 进而影响到所生产产品之质量, 而产品质量一旦降低, 还会导致消费者对于企业产品产生不信任感, 所以农业企业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一定要全面承担起社会责任。

3.3 农业企业的物质薄弱性决定其提高竞争力具有困难性

和别的行业比较起来, 农业企业所具有的盈利状况受到环境等外在因素影响更加大, 造成农业企业的社会责任具备物质薄弱性之特点, 这就需要农业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要从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以及企业文化等多个方面着手提升核心竞争力, 从而加大了提高竞争力的难度。一家富有竞争力的农业企业必然会在劳动关系、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具备强大的竞争力。通过了SA8000的农业企业通常就更容易得到人们的认可, 能够更好地提升职工满意度。通过进行SA8000认证, 能够推动农业企业建立新型企业文化, 让企业管理者持续提升社会责任意识, 让企业文化蕴藏着的深刻内涵更加具体化与形象化, 促进本企业的健康发展。

3.4 农业企业的相似性与易评价性、可比较性能间接提升其竞争力

农业产业和其他行业比较起来, 产品同质性更为显著, 这就让农业企业的社会责任具备了相似性与易评价性、可比较性。恰好是该特性让企业是不是能够承担起社会责任、承担多少社会责任更易为广大消费者们所察觉。对承担社会责任的那部分农业企业, 在消费者们的心目中就能树立起积极向上的形象, 让企业在竞争十分激烈的市场当中处于优势地位, 产生更强的竞争力。

4 落实农业企业社会责任的有效措施

4.1 切实提升农业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我国农业企业大多为农民企业家, 其职工也绝大多数是农村闲散劳动力, 总体文化素质不高, 也就更难接受社会责任观念。一些农业企业负责人对法律的认识浅薄, 以至于在无知状况下违反了法律。在其看来, 只要能遵法守法就已不错。一旦超出了法律要求之外再要求其捐助社会, 他们就无法接受。虽然我们无法刻意去指责, 但可通过社会责任方面的宣传教育, 逐渐使其理解与接受企业社会责任观念, 明确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 从而更加自觉地履行农业企业的社会责任。

4.2 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国家可运用立法的形式把企业社会责任列入到法律法规范围之中。如此一来, 农业企业在法律的制约下不得不履行。比如, 我国2004年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了国家必须健全与经济水平相互适应的社保制度。同时, 还有大量法律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相对应规定。比如, 在劳动标准上有《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在环境保护上有《环境保护法》与《大气污染防治法》等规定;在职业安全卫生上有《安全生产法》与《矿山安全法》等规定;在消费者权益上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其他法律法规中涉及到企业社会责任的有《反不正当竞争法》与《企业所得税法》等。

4.3 开展农业企业社会责任评价

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社会组织可定期或者不定期地组织农业企业实施社会责任评价活动。可以邀请相关农业企业的社会责任专家学者去设计农业企业社会责任方面调查问卷, 并由相关部门开展问卷调查, 其后再依据问卷调查数据加以整理与分析, 并提出评估分析报告。通过农业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调查, 可以为农业企业提供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 帮助农业企业进行对照检查, 发现本企业在实施社会责任中的优势和劣势, 并且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 不断提升本企业的社会责任。

4.4 注重社会舆论监督

要运用企业职工、消费者、农户以及有关政府部门等利益相关方的监督, 对农业企业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追究法律上的责任。对农业企业违背社会伦理道德的行为应当进行言论上的谴责。对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农业企业进行高度的赞扬, 同时对违反社会伦理道德的企业也应当告知公众。对那些违法经营的农业企业, 应当做到发现一家就查处一家, 绝不能手软, 以防止其死灰复燃。对虽然违反伦理道德但又缺乏法律依据的农业企业, 要进行耐心教育, 促使其主动地放弃这种行为。

4结束语

综上所述, 农业企业积极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 能提高市场竞争力, 但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为此, 帮助农业企业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观, 通过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开展社会责任评价, 注重舆论监督, 让农业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并积极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岳颂.农业产业化与企业的社会责任[J].北方经贸2007 (3) .

[2]郑琳.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探析[J].企业文化, 2007 (7) .

经济责任审计研究文献综述 篇11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研究;文献综述

2010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办法[2010]32号),并于12月8日向社会公布。《规定》的颁布施行,是贯彻落实十七大会议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是指导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纲领性法规文件,是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监督制度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强干部管理和监督、健全权力约束和监督制度、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面临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2012年12月24日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刘家义审计长强调,各级审计机关应当站在一个高度,要充分认识经济责任审计在完善国家治理、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健康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密切关注权力行使和责任履行情况,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充分认识经济责任审计是强化干部管理监督和建立健全问责机制,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措施,是促进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促进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重要手段。面对新的历史时期,各级审计机关要认真落实两办《规定》,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加大对审计信息和整改情况的依法公开力度,促进公开透明和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加大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揭示问题、分析原因和提出建议的力度,促进健全制度和深化改革,同时通过揭示和分析违法违纪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查找制度上和管理上的漏洞,从机制上、源头上惩治和预防腐败。

国外虽然没有关于“经济责任审计”这种概念的直接提法,但可以从审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看出,存在着很多像经济责任审计这样的经济行为活动,国外政府的工作绩效、政府和企业的社会责任、环境保护责任等方面的审计,其研究文献也主要集中在对绩效审计、社会责任审计、环境审计等领域的研究。关于绩效审计的研究主要包括,1986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第十二届国际会议发表的《关于绩效审计、公营企业审计和审计质量的总声明》中,将各种对公共资源使用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审计名称统一称为绩效审计(performance auditing),并给出了如下定义:对政府部门和公营单位管理公共资源的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效果性(Effectiveness)所作的评价与监督。INTOSAI将绩效审计定义为对公营部门管理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所作的评价与监督。同时还提出了绩效审计的4个目标:为公共部门改善一切资源的管理打好基础;使决策者、立法者和公众所利用的公共部门管理成果方面的信息质量得到提高;促使公共管理部门人员采用一定的程序对绩效做出报告;确定更适当的经济责任。从INTOSAI对审计内涵和目标的描述可以看出绩效审计的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强调服务,不仅对被审计单位提供服务,而且重视对决策者、立法者和社会公众服务;另一方面将审计工作的出发点落实到政府的责任上。美国审计总署(GAO)1994 年将效益审计定义为:关于政府组织、规划和活动的“3E”(Economy,Efficiency,Effectiveness)方面的审计,近来美国有专家认为应当在“3E”审计的基础上增加公平性(Equity)和环境性(Environment)审计两个内容,使“3E”审计变成“5E”审计。

关于社会责任审计的研究

umble(1973)讨论了社会责任在不同单位中的重要性,指出每一社会个机构包括企业,都应当贯彻落实社会责任审计,也包括各级政府、事业单位以及国有企业。Waddock和Neil Smith(2000)指出社会责任审计在公司绩效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实施社会责任审计有助于降低企业风险,能有效反应公司核心价值。Peter Koketal(2001)对社会责任的内涵作了进一步阐述,认为应当使用更先进的审计工具,以促使各级政府、事业单位以及企业反省各自的社会责任履行和完成情况。Morimoto Risakoetai(2005)论证了新型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审计的可行性,提出应当创建一个能与现有的环境审计制度相结合的社会责任审计制度。

关于环境审计的研究

自从环境审计这一概念被有关学者提出以来自,就引起了学术界对环境责任履行情况的密切关注。但到现在为止,国外有关环境问题的研究只是停留在一个岗起步研究的阶段,还没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制度。主要有Maltby对有关环境审计理论与实践一些问题的研究;Taylor和Sheahan指出有效实行环境审计对于促进环境管理责任的履行具有积极作用

国内有关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场面,经济责任审计是现代审计理论与方法在中国的实际情况面前,形成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监控制度。近些年来,国内有关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领域比较宽广。在经济责任审计基础理论研究领域,涉及到经济责任审计的历史沿革(林钟高、龚明晓(1998)认为,我国审计始于周代,历经周朝、西汉、隋朝、唐朝、宋朝、明朝、清朝等)经济责任审计的动因(秦荣生(1999)认为,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和根本动因,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经济责任审计产生的基础,而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理论则是经济责任审计的理论基础。陈波(2005)认为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机你感觉监督制度,我国独特的制度背景形成了对于经济责任审计的独特需求。)经济责任审计的主体(简燕玲、辛旭(2006)指出,经济责任审计的主体包括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社会审计组织。郑英林(2005)得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审计主体应由国资委主导。)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位(蔡春、陈晓媛(2005)认为,经济责任审计的理论依据是特定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存在,此种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更明确指向行为人本人。)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姜彦秋(1999)认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有:任期经营目标的实现情况;重大经营活动的决策是否具有民主名和科学性;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职工收入及福利情况;遵纪守法的情况。吕文基(2002)指出,党政领导干部审计的评价内容包括: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或财务收支计划执行情况和决算审计;审计预算外资金的收入、指出和管理情况;审计专项基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国有资产的管理、使用和保值增值情况审计;遵守国家财经法律法规。陈晓芳、桂珍若(2006)指出高效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等)、经济责任的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皮凡(2000)提出,以规模指标、运营指标和综合指标三类来衡量企事业领导人的经济责任。洪承旭、阎建军(2002)认为,商业银行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从发展能力指标、资产安全性指标、资产流动性指标和财政效益指标四个方面予以确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科学化课题组(2005)广泛、深入的研究了量化计分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综合评价的做法。王晓彗(2006)认为,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包括:财务责任指标、管理责任评价指标、违纪责任评价指标、社会责任评价指标四个方面。)、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秦小丽、常丽娟(2005)指出,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的特殊性和目前审计环境的复杂性促使我们必须深刻思考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陈汉平(2002)分析了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危害性和可控性,并提出化解风险的建议。常人兵(2003)等对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与控制作了分析。)等诸多方面。

通过国外文献回顾来看,虽然国外没有与经济责任审计直接对应的概念,但是存在于经济责任审计紧密相关的审计类型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政府机构的绩效审计、面向政府和企业的社会责任审计与环境审计等,这部分文献众多,最大的特色就是对责任的强调非常普遍,在一定意义上也体现了经济责任审计的有关内容与要求。国内经济责任审计的理论研究状况评述,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理论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理论研究主要包括经济责任审计的历史沿革、经济责任审计的动因、经济责任审计的主体、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位、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经济责任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各个方面。(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网络购物合同违约责任研究 篇12

( 一) 网络购物概念及特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兴起, 网络购物的形式已经逐渐深入到我们日常生活之间。虽然网络购物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但是它的法律内涵是什么, 目前法学界尚未有一个统一的定论。故个人认为, 网络购物指的是网络交易的买卖双方通过电子信息技术在第三方交易平台上进行对货物和服务的买卖活动。从从以上对网上购物的定义, 我们可以看到网络购物具有以下几点特征。一是网络购物具有虚拟性。相比于现场交易而言, 网络购物的主体以及网络购物的交易方式等方式存在虚拟性。网络购物的主体双方是看不到, 摸不着的, 网络购物交易的对象以及交易的产品不具有现场性。二是交易成本低。网络购物可以节省买卖双方很多的成本。如场地费用、购物的时间成本等现场交易必要性的支出, 这些成可以节省买卖很多不必要的开支, 从而在网络购物中存在物美价廉的商品。三是网络购物的品种繁多。从品种形态来看, 有实物商品, 而且该类商品种类繁多, 有无形商品, 如提供智力服务, 如提供技术服务等商品。

( 二) 网络购物合同违约责任的具体表现

网络购物合同的违约责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在网络购物中违反先合同义务。从其原因看, 由于网络购物的虚拟性, 对商品的属性以及其使用价值不能够直接的了解, 若经营者一方违背诚信原则, 通过对商品的虚假宣传, 或者虚构商品的适用价值, 夸大其使用功能, 隐瞒商品存在的重大缺陷, 从而导致消费者做出缔约的决定。经营者的此种行为, 明显违背了先合同的义务。第二个方面是在网络购物中违反合同履行义务。网络购物中违反合同履行义务, 主要表现在对履行时间、履行方式、履行地点等方面存在违约行为, 具体表现在如网络购物合同中, 经营者一方卖方迟延发货的行为就是合同履行过程中对履行时间的违约。第三个方面是在网络购物中违反后合同义务。对于该类违约行为, 指的是在网络购物成立而且生效的前提下, 对于合同约定应当履行的义务存在违约的行为, 如保密、协助等义务。违反所产生的后合同义务, 其责任形式是继续履行义务或者损害赔偿。这一规定也适用于网络购物后合同义务的形式。

二、网络购物合同违约责任存在的问题

( 一) 网络购物违约责任追究的立法存在瑕疵

网络购物违约责任追究的立法存在瑕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网络购物立法不够完善。由于网络购物的迅速发展, 我国关于网络购物方面的立法, 主要体现在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司法解释的规定。但是, 网络购物在实践中的纷繁复杂以及在实践中不断面临新的情况和问题, 在法律适用和维权的过程中, 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的适用, 导致对网络购物中违约方的追责比较难的问题。二是网络购物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操作性不强。尽管我国对网络购物的纠纷比较重视, 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进行修订与完善, 但是从其法律条文中看, 尚存在诸多问题。如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关于争议解决条款第二款的规定较为模糊, 只是规定了有关机关, 但是当消费者权益受到侵犯的时候, 以及在网络购物中出现一方违约的情况下, 消费者在寻求救济的时候, 难以找到相应的行政机关, 对自身权益进行保护, 导致法律法规的适用性不强, 存在操作难的问题。

( 二) 网络购物违约责任追究存在举证难的问题

对于网络购物的买卖行为, 应当遵循民事诉讼法的举证规则。当消费者在网络购物中出现纠纷的时候, 对于举证责任的问题,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证据意识不强。对于普通的消费者, 在网络购物过程中关键性的证据, 由于自身对证据的保留意识, 以及对证据的重要性等方面认识不足, 导致在维权过程中对于自己所主张的事实难以提供相应的证据予以证实, 从而导致自身的利益受损。如在收到商品时候, 发现商品质量存在问题的时候, 应当对商品的质量问题进行证据保存。如由于网络购物的虚拟性, 在网络购物中, 往往双方是通过电子数据的形式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 对于该类意思表示的载体是电子数据, 聊天记录等形式。因此, 要对该类证据要妥善保持, 避免出现丢失等情况。三是证据制度有待完善。其具体表现为该类规责原则主要由事实提出方, 承担举证责任, 但是由于网络交易的特殊性以及网络交易中商品的特殊性, 导致消费者举证难的问题。因此, 有必要对网络交易的商品的规则原则上进行细化以及明确, 严格对不同类别的商品进行规则制度的完善。

( 三) 网络购物违约行为行政救济不到位

网络购物违约行为非诉处理机制不到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行政救济难的问题。尽管我国合同法明确规定了有关行政部门对合同违法行为具有监督管理职能。从这条可以看出, 明确了合同违约行为的机构, 明确了行政机关对违约行为的职权。故对于网络购物的违约行为也可以参照此条的规定进行处理,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由于网络购物交易双方的虚拟性, 对于卖方所在地的确认存在困难, 卖方对自己所在地存在虚构的情况以及对于有关的行政部门而言, 对于网络违约行为的管理难度较大。因此, 对于网络购物违约行为存在行政救济不到位的情况。二是行政救济不到位的问题。网络交易的迅速发展, 我国相继出台了法律法规对网络购物行为进行了相应的规制, 也明确了对于网络购物违约行为行政救济的途径, 但是存其争议解决条款看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新修订的消法中的争议解决条款不能够明确的指引网络购物合同中的双方如何寻求行政救济, 对于行政救济没有细化, 导致对于网络购物违约行为的行政救济不到位的问题。

三、完善网络购物合同违约责任的具体对策

( 一) 网络购物违约责任的立法完善

网络购物违约责任追究的立法完善, 有利于规范网络购物双方的网络购物行为, 有利于促进网络购物行为的进一步发展, 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网络购物违约责任追究的立法完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加强网络购物立法。对于网络购物在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的问题, 应当通过立法的形式, 对具体的网络购物的法律问题进行规制, 通过对网络购物的进一步立法完善, 能够对网络购物中违约方的追责有法可依。二是加强网络购物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操作性。对我国网络购物的纠纷, 通过在实践中发现的操作难的问题, 应当制定更加细致的措施, 细化网络购物的立法规范的流程及其适用归则, 避免出现立法模糊的情况, 对网络购物的违约责任救济主体应当明确, 进一步加强网络购物平台的秩序性, 保护网络购物中的交易主体。

( 二) 健全网络购物违约责任的取证机制

在诉讼程序中证据是认定案件事实的主要依据, 是当事人权利能否得到维护的关键所在, 是诉争案件能否得到法院支持的重要准则。健全网络购物违约责任的取证机制,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加强证据意识。对于网络交易过程中的双方, 在网络购物过程中对于关键性的证据需要保留。如确定交易内容的依据, 如交易时间、地点以及履行方式, 以及确定交易成立与生效的证据。如确认收货、付款时间等证据, 也需要特别注意, 由于在维权过程中, 对于自己所主张的事实, 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据予以证实, 从而能够维护自身的利益。对证据的保留意识, 以及对证据的重要性等方面需要时刻注意。如在收到商品时候, 发现商品质量存在问题的时候, 应当对商品的质量问题进行证据保存。因此, 要对该类证据要妥善保持, 避免出现丢失等情况。二是加强证据制度的完善。针对网络交易过程中的特效性以及商品特殊性的原因。由于网络交易过程中, 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往往经营者对商品的属性以及使用价值更为具有优势。在网络交易达成之初, 由于消费者对该商品的知情权由于网络交易的形式而导致对该商品认识不足, 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 有必要针对网络交易的商品因商品得的种类以及属性进行归类划分举证责任。对不同的商品适用不同的举证规则, 从而进一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 三) 加强网络购物违约责任的行政管理力度

加强网络购物违约责任的行政管理力度极为重要, 由于提供网络交易的平台作为商事主体, 不具有行政职能。对于网络交易双方的争议由于其自身职权有限, 不具有处罚权, 以及缺乏相应行政机关的法定职权, 故对于网络购物违约责任, 需要行政机关有所作为。加强网络购物违约责任的行政管理力度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加大行政审查力度, 提高网络交易的经营方的门槛。由于当前网络交易中, 很多经营者是三无人员。无固定的地址, 无固定的经营场所, 无固定的职业。因此, 当出现网络购物争议的时候, 即使有相关的职能部门出面进行协调解决, 但是由于经营者的不确定性, 导致很难找到经营者进行协商沟通解决纠纷。因此, 对于三无人员的经营者, 应当加大审核力度, 对于该类经营者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予以限制经营或者不允许其进入到网络交易平台中。二是明确行政救济主体。由于网络交易的迅速发展我国修订的消法中明确了该类交易纠纷的行政救济主体, 但是对于行政救济措施没有细化, 应当对具体的行政救济的职能部门加以明确规定。如明确规定由网络交易的一方所在地的工商管理行政部门予以管辖该类争议。同时, 对该部门如出现行政部作为的行为加以明确相关责任条款, 避免出现行政救济不到位的问题。

四、结论

本文从合同法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理论出发, 结合网络购物纠纷的现实情况进行相关的研究, 认为加大网络购物的违约责任的追究需要从网络购物违约责任立法、司法, 行政等方面入手, 从而实现协调网络购物买卖双方利益存在的矛盾, 实现在网购购物纠纷过程中兼顾与取舍的平衡。

摘要:当前我国网络购物的行为极为普遍, 已经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而在网络购物中, 存在大量的网络购物合同争议。这些争议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如网络购物合同违约责任的行政管理力度不够、网络购物合同违约责任的立法存在瑕疵、网络购物合同违约责任的取证难的问题。因此, 加大对网络购物合同违约责任的研究, 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网络购物,违约责任,研究

参考文献

[1]穆随心.网络购物合同问题研究[J].河北法学, 2009 (2) .

[2]梁俊, 杜春海.网络购物合同的法律规制[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4) .

[3]黄中庸, 周建民, 马俊.网络购物合同的生效要件[J].辽宁教育研究, 2012 (7) .

[4]徐智华.网络购物合同违约责任探究[J].法学评论, 2013 (6) .

上一篇:外加剂应用下一篇:实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