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摄影的背景选择(精选10篇)
人像摄影的背景选择 篇1
摘要:报道摄影, 亦称作专题摄影、专题照片、成组照片 (组照) 、图片故事或系列照片, 是摄影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是人们之间一种新的交流方式, 是最复杂的也是最有趣的摄影成果之一。
关键词:报道摄影,题材,选择
报道摄影, 亦称作专题摄影、专题照片、成组照片 (组照) 、图片故事或系列照片, 是摄影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是人们之间一种新的交流方式, 是最复杂的也是最有趣的摄影成果之一。报道摄影是通过多幅照片来集中地阐述一个主题, 真实、形象、令人信服地讲述一个故事, 通过辅助的文字, 以人们视觉阅读的方式完成故事主题的叙述。它能够比较全面、概括、深入地反映出事物的发展进程和结果, 能够细致、深刻的刻画人物的精神面貌。它是画报、报纸和杂志甚至电视、电影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形式, 简称“报道”。所以, 一组成功的报道摄影图片, 报道题材的选择就尤为关键。
一、报道摄影的定义
中国摄影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 将国外新闻摄影 (news photography、press photography) 、媒介摄影 (media photography) 、报道摄影 (photo-reportage、photojournalism) 这些内涵和外延都不同的词笼统地译为新闻摄影, 并且用新闻学所定义的新闻摄影 (news photography) 来界定, 造成中国摄影师在报道摄影和新闻摄影实践中陷入无所适从的窘境和困惑, 也使中外新闻摄影交流产生了不必要的障碍。
报道摄影其实就是图片故事, 用照片来讲故事。随着摄影在媒体上更为广泛地采用, 大量难以为上述定义所界定的摄影形式出现在在报刊的版面上, 如报刊的专题报道 (photo essay) 和图片故事 (picture story) , 版面上单张非新闻的特写报道, 在摄影室里使用模特、道具拍摄刊登与报刊的汽车版、时装版、美食版和家居版上的类似广告的图片, 在杂志封面上出现的摄影插图 (illustrations photography) 等。实际上, 这些摄影报道都是模仿国外媒体在多年实践中建立起来的行之有效的图片传播形式。
二、报道摄影题材选择的重要性
一幅成功的作品, 首先要有好的题材。好的题材, 应该是主题鲜明, 视觉形象突出, 给人以震撼的视觉感受与精神共鸣。
第52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WPP) (“荷赛奖”) 中多位中国摄影师获奖, 其中杭州日报摄影师陈庆港拍摄关于汶川地震题材“走出北川”获得突发新闻类单幅一等奖, 图片说明为“2008年5月14日, 士兵在中国四川北川县参加地震救援”。《深圳晚报》摄影记者赵青拍摄关于汶川地震题材“废墟中的新生活”获得一般新闻类单幅二等奖。同样2008年对于中国、乃至世界来说也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奥运年, 更一场国家形象和民族地位的竞争。中国成功举办世界瞩目的奥运会, 是世界对中国的肯定。新华社记者吴晓凌拍摄的作品《柔道——血染赛场》获得体育专题类单幅一等奖、中国青年报记者赵青的组照《北京电视上的奥运会》, 以独到的视角, 获得体育专题类组照金奖。这一年的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中, 中国的摄影师大获全胜, 夺取了三个金奖, 两个银奖和一个铜奖。作品都可以看出题材选择的重要性。好的题材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引起读者的兴趣和联想。题材的选取还要有一定的思想性、艺术性、和文学性。
三、报道摄影题材如何选择
辨别什么是可以报道的题材, 哪些可以作专题报道。作为从事报道摄影的影像工作者, 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去掉没有形象性, 不适合做摄影报道的题材。
如一些会议报道, 会议报道常常是没有形象的, 这个会议和那个会议看起来都一样, 程式可能也都一样。不过在会议上可以拍一些与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公众人物, 这些图片可能是市场需要的, 是读者感兴趣的。在摄影报道中还有一个至理名言:去拍人们谈论的事, 而不是拍谈论事的人。
2、用宏观与微观的双重视角来判断所拍摄的内容有没有深刻的社会、文化、历史、经济背影和意义。
比如国内多起暴力拆迁事件, 是因为执法部门管制问题, 还是因为建筑商违规操作;经济纠纷中是因为个人因素, 还是社会因素;民工拿不到工资是因为民工与工头之间的问题, 还是因开发商这样的利益集团所导致的……新闻后面的内容决定了所拍摄图片的价值。
3、要对即将发生的事件, 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敏感
意识, 对最终的影像要有预先想象, 事件发生的现场气氛、反应事件特定情节或人物的特定神情, 并且提前构思图片中的元素, 哪些是真实的, 有生命力的, 主题突出、视觉冲击力大。
报道摄影是纪实的, 再现新闻事实本质的纵横断面, 它依靠发现的视点来组成拍摄内容, 依靠表现手法达到视觉目的和效果。“发现与表现”在成功作品中二者缺一不可。要深刻了解新闻事件的全面背景, 洞悉社会现象的本源, 才能进被摄对象的内心世界, 摄影工作者纵然有再好的基本功, 也无法捕捉到真实动人的瞬间。也许你也能客观记录下某一事件的发生过程, 但是你却无法准确充分地记录事件的本质, 这也就是专题摄影的基本要求了不仅仅记录事件本身, 还要揭示事件的本质。报道题材决定着新闻的价值, 但新闻价值是客观存在的, 只能实事求是地把握它、认识它, 而不能凭主观愿望去夸大或缩小它。作为一个摄影工作者, 我们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 能及时发现新闻, 捕捉新闻。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 好的题材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引起读者的兴趣和联想。甚至去影响人们对事件和社会更深一层的认识和思想教育意义。题材的选取还要有一定的思想性、艺术性、和时效性。好的题材是作品成功的基础, 也是作品的灵魂。
人像摄影的背景选择 篇2
——摄影初学者数码摄影讲座之十六
静观云涛 撰文/摄影
春天到了,天气暖和了。鸟儿在山前寺庙周围的树上鸣叫。山坡上、马路边、庭院里的花儿陆续开放了。那些五颜六色的梅花、雪白的玉兰、梨花——泰安青龙山 选择较暗的背景拍摄,对准白色的花儿
点测光。
光圈优先(A)光圈f2.8
粉的可人的垂丝海棠,还有漫山遍野的焦黄焦黄的连翘花儿……。多的数不过来的花儿开得让人心醉。啊,真的,虽然至今依然是春寒料峭,但,谁也挡不住,春,已经快步的走来了!
紫玉兰(辛夷)——泰安岱庙 由于没有选择使用深色的背景,所以背景太亮,虽然虚化了背
景,依然产生了对主体的干扰。
看到那些盛开的花,摄影爱好者们忍不住拿出了相机。他们或不远千里去拍摄他们喜欢的婺源油菜花、南京钟山梅花、贵州毕节百里杜鹃花,或是在自己的城市拍摄那些景观花。有的用上了微距镜头,有的干脆利用袖珍相机的微距功能,还有的则拍摄漫山遍野的花海,这不,连博客上的文章也都尽是花的内容了,呵呵,简直就是花的世界了!
杏梅——胶南九尚沟 助手举起了黑色的三脚架袋,充当
背景纸,取得了很好的降低背景亮
度的效果
虽然都是拍花,但色友们拍摄的照片水平却是参差不齐,特别是进入摄影之门不久的朋友,对花卉的拍摄还有些生疏,更有一些博友给我发来纸条,询问拍摄花卉的技巧。那就乘着春天的暖风,趁着花开的季节,凭着自己的一丁点经验,简要的说说花卉的拍摄方法吧!
梅花——南京梅花山
利用一棵茂密的大树作为背景,使用较大 的光圈,既虚化了背景,也降低了背景的亮度,从而突出了梅花这个主体。
其实,拍摄花儿有很多方法,但基本方法就是一个——突出主体。我发现,很多初学者拍摄花儿的时候,花的构图,色彩都比较好,只是没能够虚化背景。有的作品,背景的影调太高、太亮,这样,不仅不能突出主体,反而干扰了主体。
梅花——南京梅花山 背景虽然虚化,但较亮的花朵还是 干扰了主体,所以,选择拍摄目标
时要注意避开杂乱了背景。
北方杜鹃——胶南大珠山 星星点点的虚化的花儿,起
到了衬托的作用。所以,当你发现了一朵或一枝美丽的花卉时,首先要把光圈调到较大的数值,如f2.8或f4。对于单反相机来说,还要注意尽可能使用微距镜头。使用袖珍卡片机的影友,要打开相机上的微距功能,然后尽可能接近花儿拍摄,这样就可以拍出虚化背景、突出主体的片子。
古刹之春——泰安岱庙(东岳庙)调整光圈的大小,控制适当
的景深,可以向观片者交代 拍摄的环境,同时还不至于
干扰主体。看了许多博友的花卉片子,我还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花卉照片的背景影调太高太亮。这时,即便是拍摄者使用了大光圈和长焦头,也还是不能突出主体,因为背景太亮,所以背景干扰了主体。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一是在拍摄地寻找暗调的背景,比如一棵有深绿色树叶的大树、暗调的山峦、深色的建筑物、一棵大树的深色树干等等。我们把要拍摄的花卉置于这些深色背景的前面,然后对准要拍摄的花儿进行点测光,这样拍出的照片,既能虚化背景,又能用深色的背景衬托主体,就会拍出较好的花卉作品。
娇艳欲滴——山东寿光 选择深色的自然背景拍摄,调整
光圈大小,以便控制好景深。
有时候,周围坏境不容易找到深色的背景,你还可以利用黑色的摄影包、黑色的衣服甚至黑色的三脚架袋子作为拍摄花卉的背景。这时,当然需要有人给你当助手。助手把黑色的摄影包举在被摄体的后面,充当背景,拍出的照片就会有一个深暗的背景,这样拍出的片子也就突出了花卉这个主体。
兜兰——山东泰安 利用黑色背景纸拍摄
当然,如果你经常拍摄花卉,那就有必要购买制作一个黑色的背景器。方法是:用全黑色的一米左右宽的哑光背景纸,加上一个纸棍或纸筒,平时卷起来,拍摄时展开,由助手手持在被摄花卉的后面即可。
上面讲到的利用深色背景拍摄花卉,有一个前提:对于单反相机来说,要使用大光圈,使用微距或中长焦镜头。对于袖珍数码相机来说,要使用大光圈,使用微距功能,而且要尽可能接近被摄体拍摄。只有这样才会达到虚化背景、降低背景亮度、突出主体的作用。
小野菊——内蒙坝上 选择深色的背景,表现挂着露珠的
小花儿。
另外,如果需要拍摄中景的花卉,可以使用较长的镜头,较大的光圈和较远的背景。用这种方法,拍摄表现花卉的同时,还可以尽可能的虚化远处的背景。这样既可以突出的表现花卉,也可以隐约的看出背景,这也是花卉拍摄的一种方法。
春到山乡——山东胶南九尚沟 用中长焦镜头,控制好光圈,使背景若隐若现,向观片者
交待拍摄环境。有时,我们拍摄花卉时,需要让人们看出拍摄环境,这就需要我们在拍摄的时候调整光圈的大小,以控制景深的大小,对于使用单反相机的影友,有必要使用景深预测。我们在拍摄时,调整光圈的大小,控制好景深的大小,就可以使背景若隐若现,若虚若实,达到向观片者交代拍摄环境的目的。
蝴蝶兰——山东泰山 逆光拍摄花儿,更应该利用较暗的
背景,同时要尽可能虚化背景。花卉拍摄有许许多多的方法,如春之花、夏之花、秋之花、冬之花。还有,如高原山岳之花、水边湿地之花、城市之花、庭院之花。还有,花的形状表现、花的颜色表现、花的拟人化表现等等。虽然拍摄花卉方法很多,但是,我们如果首先掌握好拍摄背景,也就掌握了拍摄花卉的基本方法,就能够拍出优秀的摄影作品!
人像拍摄的最佳选择 篇3
从2004年开始接触数码相机,那时候连最基本的数码概念都不知道,用什么CCD和CMOS来显示出影像,其实一路上都是边玩边学,觉得这个数码相机很有奥秘的玄机。但事实上有几年我们使用数码相机和电脑PS的同时却忽略了象对传统胶片那样追求品质感的要求。恰恰这样不但提高不了摄影的技能反之更陈糙粗略的去拍摄一些没有厚重感和影像品质的作品。
对图片本身的要求高自然对所使用的相机器材的要求也高,所以我在选择数码相机的时候,首先考虑的还是其本身所表现的品质高低和成像质量。EOS 5D Mark II全画幅2110万像素,更有面向专业摄影师将这些功能组合在一起打造的完整创作平台,凭借它独特而又精准的定位,让我实现了自己的创作梦想,也满足了自己平时的拍摄需求。
不过,EOS 5D的连拍速度只每秒3张,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因为毕竟是近几万元的价格,而比它便宜得多的20D却早上了每秒5张的水平。可也没有办法,谁让它是全画幅啊!仔细想一想人家CANON的目的是要赚钱的,如果在5D上就来个每秒5张6张就完美了!只是,5D的快门声比较响,脆一点,连拍时,啪啪啪的声音有点让人不放心(真有点担心快门的寿命),后来想想3张就3张吧!
DR胸部摄影KV值的选择 篇4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
1.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100例患者, 年龄25~45岁, 平均年龄35岁, 其中男性63例, 女性37例。
1.1.2 设备使用
(1) 西门子siemens Yiso DR, fluorospot compact成像系统, pb-r15-N80-fo180活动滤线器;TRIXELL Pixium4343 R平板探测器像素点大小为148微米 (2840×2874pixels) 。 (2) 德国Medavis PACS系统。 (3) 工作站为5 MP灰阶医用显示器。
1.2 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采取85 k V和125 k V使用自动曝光控制 (AEC) 模式进行进行胸部正位摄影, 并记录其MAS值, 摄影结束后图像传入PACS系统, 2名高年资医师在报告工作站用5MP灰阶医用显示器进行评片。
2 结果
图像内容层次方面:通过改变窗宽窗位观察, 85 k V和125 k V摄影得到的图像无明显差异;细节显示能力:图像经工作站处理后, 以欧共体放射诊断影像质量标准为参照[2], 对胸部影像重点显示部位及细节进行观察, 85 k V的图像略好于125 k V的图像;对比度分析:通过密度测量分析发现85 k V的图像的对比度明显好于125 k V的图像。辐射剂量:85 k V摄影的MAS值为1.6~3.7平均2.65MAS, 125 k V摄影的MAS值为1.5~2.6平均2.05MAS, 125 k V摄影剂量弱低于85 k V摄影。患者摄影的目的主要是获得一幅用于诊断的优质图像, 所以高千伏在DR的胸部摄影中并不是最佳选择, 应选择85 k V进行胸部正位摄影。
3 讨论
3.1 DR系统的特点
DR系统良好的空间分辨力提供了清晰的医学影像, 空间分辨力提高了微小病灶的显示能力;DR摄影系统具有密度分辨率高可达到1012~1014灰阶;在胸部疾病的X线诊断中, 对兴趣区中微小病灶的检出能力既依赖于图像的空间分辨力也依赖于其密度分辨力。动态范围大能达到104~106之间, 可以同时检测到极强和极弱的信号, 自动曝光控制 (AEC) 应用在设定最适宜后处理参数下, AEC功能可以自动优化患者影像图像并进行精确曝光, 无论患者的厚度或病变阻光度如何, 都将生成质量均一的图像;线性度高在1:104-6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 非线性度<1%;由于DR曝光宽容度大[3], 曝光条件易掌握;量子检出效率高;调制传递函数高等特点。
3.2 k V值对影像质量的影响
k V表示X线的质, 代表X线的穿透力, k V越高穿透力越强;在低k V时X线穿透力弱, 光子与人体物质的相互作用以光电效应为主, 产生的图像对比度好, 清晰度高;随着k V的升高康普顿效应逐渐增强, 产生的散射线增多, 产生的图像对比度降低, 清晰度下降。对于胸部来说肌肉与空气;肌肉与脂肪对比度指数随着k V的升高, 对比度指数下降当k V>60 k V时趋于稳定;对于骨组织来说, 管电压在80 k V左右时, 可获得良好的对比度;DR系统的动态范围大所以当管电压>80 k V时就可以获得丰富的胸部层次图像。低k V本身就具有提高组织吸收对比度的优点, 以及降低k V时数字探测器的量子检测效率增高有关[4,5], 为获得丰富的图像层次又能保证良好对比度所以选择85 k V进行胸部摄影。
摘要:目的 分析高千伏胸部摄影在DR系统的应用优劣, 探讨DR胸部摄影的合适kV值的选择。方法 随机100例患者分两组分别采用125 kV和85 kV, 使用自动曝光控制 (AEC) 模式进行摄影。由2名高年资医生在医用显示器上进行评片, 并记录其MAS值。结果 从内容层次两组无明显区别;细节显示85 kV组略好于125 kV组;对比度分析85 kV组明显好于125 kV组;剂量分析125 kV组剂量<85 kV组。结论 高千伏在DR的胸部摄影中并不是最佳选择, 应选择85 kV进行胸部正位摄影。
关键词:高千伏,胸部摄影,影像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鹏程, 张富利.数字化X线摄影平板探测器的研究进展[J].医疗卫生装备, 2004, 25 (2) :26-27.
[2]于兹喜, 田富强, 承益清, 等.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M].北京:人民卫牛出版社, 2003:353-355.
[3]Chotas HG, Floyd CE, Ravin CE.Technical evalution of a digital chest radiography system that uses a selenium detector[J].Radiology, 1995, 195:264-270.
[4]Launders JH, Cowen AR, Bury RF, et al Towards image quality, beam energy and effective dose optimisation in digitalthoracic radiography[J].Eur Radi01, 2001, 1l:870-875.
如何正确选择摄影角度 篇5
斜侧角度
是指偏离正面角度,或左、或右环绕对象移动到侧面角度之间的拍摄位置。偏离正、侧面角度较小时,往往对正侧面的形象变化不大,可在正、侧角度范围内选择适当的拍摄位置,既能表现对象正或侧面的形象特征,且物体形象又有丰富多样的变化,往往能收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侧面角度
一般是指与被摄对象侧面成垂直度的拍摄位置,主要表现某些对象的侧面具有典型的形象,
例如在人像摄影中,侧面角度能看清人物相貌的外部轮廓特征,使人像形式多样变化。在客观对象中,有许多物体是只有从侧面才能看清它的相貌的,例如人走动时的身影,各种车辆的外贸以及某些用具都有这样的性质,在这种条件下侧面角度就能更好地表现对象的特色了。侧面角度较之正面角度有较大的灵活性,在侧面垂直度左右可有一些变化,以获得最能表现好对象侧面形象的拍摄位置。
反侧角度
是指由侧面角度环绕被摄对象向背面角度移动的拍摄位置。它有反常的意识。往往能将对象的一种特有精神表现出来,在与常用的正面、侧面、斜侧面角度的对比下,它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往往能获得很生动的形象。当然对于某些对象来说有如斜侧的形象相似。因此反侧角度对摄影对象是有要求的,或者说是只有适当的对象才可选择反侧的方向。
背面角度
人像摄影的背景选择 篇6
新闻摄影作为一个职业一个工种来说, 媒介融合给它带来了巨大的改观和挑战。改观在于数字技术的成熟和飞速发展, 为培养新的摄影记者提供了技术上的便利, 也为新闻摄影作品的呈现带来了相当大的突破, 所提供信息的损耗大大减少, 表现新闻现场的能力大大增强。并可以依托互联网实现最强大的时效性, 这些都是相对于胶片机时代的质的飞跃。除此之外, 以往只在平面媒介出现的新闻摄影报道, 目前也可以在电视媒体上出现, 例如一些电视新闻栏目会用一组或一个系列的摄影作品来反映新闻事件, 互联网上也经常可见新闻摄影作品被广为传播, 甚至引起广泛的讨论, 形成社会话题。但是挑战也随之而来, 包括新闻摄影作品的虚假, 数字技术在为新闻摄影工作者提供便利的同时, 也给摄影作品造假提供了可能, 还包括编辑对于新闻摄影作品的二次创作是否合理等值得讨论的话题。
二、媒介融合对新闻摄影记者的新要求
1. 媒介素养的提高。
媒介素养包括能力模式、知识模式和理解模式三个方面。具体到新闻摄影, 更强调的是新闻摄影记者对于各种媒介特性的理解与把握, 以及对媒介融合这一趋势的理解与认知。
以往的新闻摄影记者主要服务于平面媒体, 负责新闻摄影报道的采编和制作。但是随着媒介融合的日益成熟, 新闻摄影记者服务的媒体包括了报纸、电视、网络、杂志、手机等各种形式。这样一来, 不同的媒介对于新闻摄影作品的要求重点不同, 技术差异带来的作品呈现的效果也不相同, 因此就要求新闻摄影记者, 既具备纯熟的摄影技术, 同时对新兴媒体和信息技术能够很快掌握, 在此基础上能综合利用各种媒介的优势, 从而实现综合的、效果更好的新闻报道功能。
然而从目前来看, 大多数地方高校的新闻摄影教学还是局限于摄影记者的摄影“术”的培养。对于新兴媒介所要求的网络传输技术、数字加工等技术重视不足, 同时由于高校在设备和理念上与行业相比的滞后性, 也导致高校新闻摄影的教学内容相对陈旧, 无法适应新闻摄影这一职业的新的形势和要求。
2. 数字技术能力的增强。
对于新闻摄影记者这一职业来说, 媒介融合环境下的数字技术能力包括:数码相机 (尤其是数码单反相机) 的使用技术;数码照片的后期处理技术;新兴媒体的传输技术等。
数码单反相机的出现, 帮助新闻摄影记者摆脱了冲洗的繁琐程序, 同时也等于降低了冲洗过程中的风险, 为更好地保存摄影记者的成果和思想提供了保障。然而, 数码单反相机对于记者的数字技术要求也更高, 从相机的基本构造及原理, 到作品各种存储格式之间的优与劣, 以及作品在后期的基本处理等方面, 都要求记者具备对新的数字技术的充分理解和运用。
在数码照片的后期处理技术方面, 虽然新闻摄影作品不像商业摄影作品那样, 为了商业效果而极尽修饰, 但是对于在拍摄过程中新闻摄影作品由于现场条件的限制无法精确再现的要素, 还是需要通过后期的软件处理来实现。因此, 数码照片的后期处理技术是摄影记者必须具备的数字技术能力之一。然而, 作为摄影记者的数字处理技术要求应该高还是底, 笔者认为, 只有当摄影记者能够纯熟地全面地运用后期处理技术, 一方面他才能更好地处理新闻摄影作品, 使之能够传递更为丰富的信息, 另一方面也能更清楚和把握好新闻摄影作品后期处理的度。
3. 辨别能力增强。
辨别能力, 与上文提到的数码照片的后期处理技术相关, 属于事物的两面。如上所说, 摄影记者掌握数码照片的后期处理技术, 有利于新闻摄影报道的更加完善。但是近几年频频发生的利用后期处理技术进行新闻摄影作品造假的事件, 也让各个媒体在使用数码摄影作品时不得不小心谨慎。在媒体角度看, 辨别一幅新闻摄影作品是否有造假的痕迹, 主要是承担把关责任的编辑的任务。但是作为一名摄影记者, 除了自身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之外, 还应该具备辨别作品是否造假的能力。而作为新闻摄影教育的一项内容, 辨别能力的培养也应该是任务之一。
辨别能力的增强, 不仅需要对后期处理的系统具备详细的全面的了解, 而且需要较强的计算机水平和能力。除此之外, 经验也非常重要, 只有摄影记者阅读的作品越多, 钻研的越多, 善于抓住细节, 辨别能力才会增强。
三、新闻摄影课程教学如何适应媒体环境变化
1. 教学内容的改进。
人像摄影的背景选择 篇7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广告摄影,视觉传播
从1839年摄影术诞生之日起, 摄影已经走过180多年的历史, 摄影术发明之后, 人们很快就洞察到其巨大的商业价值。众多的广告主在1840年就开始运用摄影这种强烈真实感的表现形式来推销宣传商品, 并取得了良好的商业利益。但由于受到传播技术的限制和观众对广告摄影理解的局限, 使当时的广告摄影传播的作用仅限于提供给消费者图片, 来证实商家的“所言不虚”而已。然而在近两个世纪的发展中, 新的摄影技术和器材层出不穷, 从最初的蛋清乳剂、明胶干版、暗房冲洗到“明室”扩印, 广告摄影在技术上一步步更新。20世纪90年代新媒体技术介入广告摄影, 引起了广告摄影的新一轮变革, 为摄影广告带来了全新的表现手法和观念。
广告摄影是服务于商业传播活动的图解性摄影形式, 承载着报纸、招贴、杂志、样本、网络等, 广告摄影也是促进商品流通、市场经济传播商品信息的重要手段。于是, 当新媒体技术作为一个内容宽泛的综合体出现在摄影领域之后, 数字后期实现了广告摄影创作的目的, 它以方便快捷的手法完成了传统广告摄影中很难实现的创意手法, 给广告摄影带来无限的创作空间。新媒体技术在当代广告摄影创作中的产生和发展, 堪称摄影领域中的一次重大改革, 当前, 广告摄影逐渐成为一种以现代科技为基础, 融合艺术设计等理念的商业摄影文化。广告摄影作为一种视觉和空间上的艺术, 是静态的二维空间艺术, 并不像电视广告拥有三维特性, 但它对传媒艺术和公众的影响力丝毫不弱于动态广告。广告摄影运用摄影艺术构图中基本的点、线、面造型理论, 以鲜明的色彩每时每刻都刺激着公众的视觉观感, 影响着人们的消费欲望。可以说广告承担着信息传达、取悦于消费者的使命。这也说明广告摄影是创作魅力的过程, 而广告图像正是这种魅力的出色制造者。“创意是广告摄影的灵魂”一幅广告摄影图片想要吸引人的目光就必须具有独特的创意, 这就要求广告摄影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艺术层面都给人以新鲜的感觉。创意毋庸置疑地成为当代广告产生理想市场效应的基础和要素, 没有创意, 没有个性的广告摄影只能被迅速地淹没。而这里所谓的创意, 不同于一般的艺术摄影中“选择形象”, 广告摄影要求“创作形象”, 而其创作的形象虚构和主观的色彩非常浓厚, 这使得传统的写实摄影技法在现代广告中遇到了挑战。幸运的是恰逢其会, 新媒体影像技术在广告摄影中的运用, 为无限的创意充分地创造了条件。
纵观优秀的广告摄影案例, 成功的创意大都是根据人类的需求创作的。例如, 生活中人们对安全的欲望、食物的欲望、自我表现的欲望等等。人们对不同欲望的追求产生了消费者潜在的动机, 广告摄影在迎合消费者心理之时, 更多的创意应该来自于消费者和人性中的种种成分, 当代广告更多地采用商品组合像电视广告蒙太奇的表现手法一样实现时空上的超越, 并用连续画面呈现出的生动情节来打动消费者。创作者结合人们的审美心理, 利用人们对事物的想象能力, 通过符号用迂回、委婉的艺术手法通过间接的表现, 使消费者运用自己的认知去解读广告产品。而新媒体技术使原来无法实现的广告摄影画面通过PHOTOSHOP处理技术进行延展, 运用替换、拼贴等修饰手法, 选择不同的途径、手段进行构建, 以此来表达创作者的主观构思和创作理念。当然, 创作者在熟练地掌握新媒体技术的同时应加强创意的“独创性”和“创新性”, 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使图像被消费者在无意中注意到, 进而欣赏解读, 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新媒体技术的进步是以现代广告摄影创作所需要的数字暗房技术、当代的摄影艺术的审美理念为前提的。因而, 新媒体时代的广告创作更加注重其艺术语言的丰富性。“评价广告摄影成功与否的标准, 是在于其对消费者或是广告对象行为的影响力的大小, 在于广告客户的评判。这种明确的功利性倾向是现代广告摄影的专业性特点。”一直以来, 广告摄影中的商业成分处于无可争辩的地位。当代,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创作者在其广告摄影创作中更多地把其商业性和艺术性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优秀的广告摄影无一不是体现出商业价值的艺术摄影。越是追求商业价值, 越是注重艺术的表现力, 为了更好地提高传播效果, 广告摄影应该在服从商业目的的基础上, 加大对艺术的表现力, 这是因为广告摄影如果只是单纯地强调商业性, 抛却其艺术美学层面的表达是不正常的, 现实生活中很多广告摄影作品正是因此流于一般的层次。广告摄影不仅包含了技术和商业价值, 还包含了艺术和文化, 其中蕴含了丰厚的审美价值, 人们本就有爱美的天性, 广告摄影把审美放在第一位一点也不为过, 美能吸引人的目光, 让消费者驻足停留, 对产品印象深刻从而唤起人们的消费冲动, 引发人们的消费行为。而在这一连串的行动中首先呈现给消费者的是广告摄影中所表现出来的美感, 直接对消费者心理造成影响。
现代广告摄影创作中更是利用外在的形式感把消费者的情感诉求运用其中, 真正打动人心的莫过于真挚的情感, 广告摄影越来越注重真挚情感的植入。例如, 一款相机的平面广告, 广告图像完美地呈现出一家人在一起的温馨场面, 通过生活化的捕捉, 表达出广告作品浓郁的情感诉求, 诠释出溢于言表的幸福和快乐。一方面广告摄影通过色彩、构图等表现要素将产品的信息、功能等内容准确地传授出去;另一方面受众通过对广告信息的理解和自己对产品的态度反馈给广告商。这两者之间所建立的情感沟通桥梁也是广告摄影将商业性和艺术性结合的最佳境界。
广告摄影作为一种艺术样式, 在创作的过程中包涵了当代创作人一致的追求和审美, 在满足受众审美需求的同时还有责任提升整个社会的审美观念, 传播民族特色和风尚, 这也是新媒体时代广告摄影创作中所呈现出的一个最重要的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其次, 新媒体艺术的融合使我们看到当今大量的优秀广告摄影作品中其他艺术元素, 广告摄影创作者通过电脑图像制作软件将摄影与绘画艺术、雕塑艺术等其他艺术门类融合与合作, 打破传统单一的实际拍摄和简单修图这个局面, 让更多的广告摄影创作者通过自己的天马行空将其他的艺术元素糅合到广告摄影中去, 大大丰富了广告摄影创作手段, 促使当今广告摄影行业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新媒体时代的广告摄影创作也使创作者有了更为精细的分工, 数字影像技术不仅在前期的拍摄中有快速成像的优势, 还可以借助于各种图像软件进行后期处理和再创作。改变了以往摄影师一步到位的状态, 对整个拍摄过程要求更为严格, 对广告摄影创作者要求更为严格。因而, 当代广告摄影创作者已经由银盐技艺的传承者转变成数字艺术的精英, 将前期的设计方案、中期的拍摄、后期的制作集于一身, 真正地成为一个多功能的广告传播者。在新媒体时代如果想通过数码艺术来提高和完善广告摄影的艺术价值, 就要求创作者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丰富的生活积累和较高的综合艺术素养。而同时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在时空上的限制, 形成了即使传播, 即时所得舆论空间, 表现出极大的开放性。这一特点也为当代广告摄影的创作提供了更为宽阔的天空。
新媒体时代数字科技的日新月异, 使广告摄影如虎添翼。随着数字影像创作的不断扩大, 广告摄影创意及传播优势越加明显, 新的广告摄影创作方式和理念层出不穷, 数字影像技术全面介入广告摄影领域, 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广告摄影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姚瑞中.数位摄影新趋势[DB/OL].http://www.Cpanet.cn.2005-06-14.
人像摄影的背景选择 篇8
关键词:数码时代,新闻摄影,问题,解决策略
伴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摄影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数码相机技术越来越成熟, 图片的后期处理技术和能力, 为新闻摄影提供了便捷, 同样对新闻摄影瞬间形象性、纪实性、真实性以及新闻性等准确把握提供了严格的要求。而作为一种视觉新闻, 新闻摄影是对新闻形象实施现场摄影记录, 并且为其配上文字说明, 通过这种方式来传递新闻信息。下面, 笔者就对数码时代背景下新闻摄影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 针对存在的问题, 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数码时代背景下新闻摄影存在的问题
在当今数码时代背景下, 通过计算机技术或者相关的软件、APP均可以对新闻图片里有些场景或人物、时间进行后期修改, 还可以添加或者删除一些新闻元素, 更可以将多张图片合成为一张, 这些行为轻而易举便可以实现, 并且通过处理的图片在自身的效果方面可以与真实图片媲美。图片编辑所得到的并非完整资料, 图片编辑开展的工作为二次编辑。近些年来, 新闻照片造假越来越普遍, 并且呈现出了无法控制的局面。例如, 在2007年, 华南虎照片闹得沸沸扬扬, 通过相关部门鉴定以后, 发现华南虎照片为虚假照片。再如, 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这一新闻的新闻图片, 新闻刚发布, 很多媒体便纷纷转载, 这张新闻图片甚至还获得了年度的新闻图片铜奖, 但后经查实, 该图片竟然为经过后期处理的合成图片。
由于互联网的交互性很强, 传统媒体由传统的新闻图片发布者转变为新闻图片接受者, 与此同时, 受众作为新闻图片的主要接受者, 则可以随时随地转变为新闻图片发布者。例如, 摄影爱好者也是受众, 而作为受众的他们可以将自己拍摄到的图片随时随地发布到互联网上。这便产生了一定的问题, 虽然摄影爱好者的图片可能是真实的, 但是, 却不利于引导社会舆论, 甚至有些图片泄露了国家的机密。甚至有些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来传播虚假照片和非法照片, 进而破坏社会和谐, 对公众舆论产生误导, 还会制造公共危机。
二、数码时代背景下新闻摄影的发展对策
(一) 严惩新闻图片造假行为
首先, 要对新闻从业者开展职业道德的教育, 为新闻从业者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其次, 要加强新闻摄影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 对于新闻图片的造假行为要严惩不贷。最后, 要加强对于受众的媒介教育, 提升受众的意识, 使受众可以健康、安全使用媒体, 尤其是运用互联网这一媒介的素质。只有这样, 才可以从本质上保证新闻图片得以健康地传播, 进而保证新闻图片的真实性。使新闻摄影可以在当今数码时代中, 得以健康、茁壮的成长。例如, 2015年2月10日, 永川网报道《我们的春晚我们上》的新闻, 该报道了来自全区13个组合的200余名选手参加了此次电视春晚海选演出。据悉, 这次表演的小品、舞蹈、相声等精品节目经过四次海选从130多个节目中产生, 参演人员均为非专业演员。真正体现了人民的春晚人民上的新闻性, 该新闻内容十分新颖, 照片的角度也十分新颖, 被人民网等多家媒体采用。
(二) 确保新闻摄影新闻性
新闻摄影必须要遵循新闻的一般规律, 符合新闻规律的照片一定具备新闻性。新闻摄影必须要对新近发现或者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拍摄和报道。从时间角度来看, 新闻摄影所拍摄的时间是最近, 而从思想内容角度出发, 新闻摄影拍摄的应该是人们未知事实、应知事实和预知事实, 而非人们已经司空见惯的事物, 从表现形式角度出发, 新闻摄影的画面要有创意, 要新颖。只有新闻摄影具备各种“新”, 才能够具有很强的新闻价值。新闻摄影还要及时、迅速, 注重实效, 越是报道突发性新闻, 越要快速, 速度越快, 所具有的新闻价值就越高。新闻摄影所报道的事物或者人, 自身必须要具备很强的新闻价值。
(三) 注重捕捉新闻事件瞬间形象
新闻照片瞬间形象直接决定了其视觉冲击力, 而新闻照片自身所具有的视觉冲击力直接影响到了新闻照片所具有的形象价值, 新闻照片形象价值又对新闻照片传播的效果和质量产生了影响。新闻照片画面是否新颖、新闻照片形象差异、新闻照片画面形象情感是否真实这三个方面直接影响到了新闻照片的视觉冲击力。例如, 在永川日报2014年5月15日刊登的《成渝客专重庆段主城外箱梁运架完工》新闻报道了在永川中山路瓦子铺成渝高铁客运专线建设现场, 专线4标段 (荣昌至永川站) 最后一孔900吨箱梁运架顺利完成, 标志着成渝客运专线重庆段除主城沙坪坝3公里未实施以外, 其余箱梁运架全面完工。该图片从不同视角反映了成渝客运专线重庆段的工程进度, 此新闻被《重庆日报》以组图形式在头版刊出, 同时新华通讯社出版的《新华社每日电讯》头版、《中国青年报》经济版、新华网、人民网也采用刊出了此稿, 有效地记录重庆市重点工程成渝高铁客运专线建设历史过程。
新闻事件经典的瞬间十分短暂, 如果新闻摄影记者无法捕捉到新闻事件的经典瞬间, 那么, 便会失去新闻的价值。因此, 新闻摄影要注重捕捉新闻事件瞬间形象, 新闻摄影记者要迅速对各种复杂事物进行判断、筛选、分析, 提升自身的捕捉能力, 尽最大努力抓住新闻的决定性瞬间。
三、结语
新闻图片是提升新闻可读性的核心和关键, 伴随着当前全球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新闻摄影迎来了数字化时代, 数码时代的来临严重冲击了传统的摄影观念。因此, 必须要对数码时代背景下新闻摄影存在的问题进行正视, 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
参考文献
人像摄影的背景选择 篇9
一、新媒体背景下新闻摄影传播发生的变化
(一) 新闻信息来源的更加多样化
新闻线索的纷繁复杂、辨识难度越来越大, 是新闻摄影传播改变的重要体现之一。尤其是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 计算机信息技术处于高速发展的水平。通过电子新媒体能够对新闻摄影实施数字化的处理, 然后将处理好的图像信息等在网络上传播, 使得互联网上的新闻线索错综复杂、难辨真假。这样的信息技术极大地促进了传播速度的加快, 让人们的生活方式得到很大的改变。基于相关调查, 我国当前的互联网网民数量高达5.65亿, 单使用微博的公民数量就在4亿以上。微博等互联网平台成为新闻媒体传播的重要途径, 是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以及发展潜力的媒体形式。而这样的情况也进一步造成网络中的信息鱼龙混杂, 不但难以考证, 还对新闻的真实性造成威胁。
(二) 图像的传播形态的改变
当前, 新闻摄影传播在各种网络平台开发出来之后显示出其巨大的潜力, 这些平台大多具有裂变式的传播特点, 人们通过这些交流平台能够相互联系, 出现很大的人群交叠的现象。在最开始, 图像的传播者将文字与图像上传到相应的平台当中, 其认识的所有人都能够分享他的文字与图片, 而分享之后的用户同样拥有朋友与粉丝, 进行信息的次级传播, 形成一种裂变的传播形式。在新媒体的背景之下, 互联网络的使用让新闻的传播展现出新的形态与生命力, 每一个个体都能够制造新闻, 既可以当记者也能够做编辑, 还能够进行新闻的传播。这不再是媒体的特权, 新闻的真实性也不再受到控制。主要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促成新闻摄影传播模式的改变, 其范围越来越广、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二、新媒体背景下新闻摄影传播的特征分析
(一)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
在中国, 新媒体的传播过程具有载体综合性强、传播内容立体性强以及传播的受众面大的特点。基于新媒体而言, 要想让所有的人都能够了解它接受它是非常困难的。因此, 需要一定的传播载体将其放入到人们的视线当中。当前社会中, 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传播载体呈现多样化发展的趋势, 除电视、报纸杂志之外, 计算机、手机等其他移动终端都成为新兴的传播载体。基于各种信息的技术条件, 传播的内容也不再限于单纯的文字与静态图片, 声音、动态图片、视频都是新兴的传播内容, 相互之间甚至能够穿插使用, 非常便于人们随时分享和观察周边的人和事。我国是一个人口数量非常庞大的国家, 这就意味着网络的受众群体非常复杂。在新媒体的背景下, 多种不同的传播工具以及传播载体能够进行整合, 使其能够传播各种形式的内容, 不论什么年龄、性别或者是民族, 都能够享受到新媒体带来的丰富的传播内容, 其非常立体且综合性强。但是总的来说, 这些传播内容能够实现, 最重要的基础就是互联网平台, 所以要发挥出新媒体的真正作用, 就必须借助互联网的力量, 使其成为新闻摄影传播的前提与基础。
在新媒体的背景下, 当前我们生活的是一个非常先进的大众社会, 其将网络通信作为技术中心, 通过将上网技术进行知识普及, 最终能够让互联网传播限制实现接触, 新闻内容的自由度得到有效的提升。改善传统新闻摄影传播中的传输时空局限, 形成无线网络的新型媒体传播方式。在当前, 使用手机通信设备都有供应商开发的无线网络连接功能, 其网络接入功能会促进现代社会网络系统的形成, 这个系统能够有效地将移动网络与固定网络结合起来, 形成一个开放性的, 具有广阔的覆盖面的数字网络结构。这样的环境下, 人们的生活也逐渐趋于网络化, 整个国家都处在一个无形的空间当中。要与空间中的其他个体取得联系, 只需要一台能够连接网络的设备, 实现相互之间信息资料的沟通、分享与交流。
此外, 新媒体背景之下, 互联网络的应用有效的弥补了传统媒体的信息滞后性以及缺位状况, 真实有用的信息能够及时让广大受众看到。因此, 新媒体下的传播平台成为一种服务大众的工具, 公众的知情权得到极大的保障。在新闻拍摄的过程中, 能够通过图片、文字和视频将信息整合, 然后分享, 公众能够知道事件的现状情况, 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传播手段和方式。
(二) 手机成为重要的传播工具
随着科技的发展, 手机不再是单纯的语音通话工具, 而是一种包含拍摄、视频、网络连接以及娱乐等多个方面功能的设备, 也是当下人们工作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手机中大量软件的开发让其成为新闻现场的重要见证, 当前绝大部分的手机都拥有拍摄的功能, 尽管其像素和拍摄效果不及专业的相机, 但是并不能减弱人们对其的喜爱。手机的拍摄功能操作简单快捷, 同时能够及时地与网络连接进行信息的传播和分享。当然, 手机的拍摄效果不如专业的摄影设备也只是暂时的。随着技术的进步, 各大厂商也在逐渐改善手机的拍摄功能, 使画面更加清晰流畅。同时, 3G网络和WIFI网络连接方式的出现让手机等移动设备能够更加高效的实现分享和交流, 这样的进步也就意味着将来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新媒体新闻摄影传播的过程中来。
(三) 将新闻摄影的专业性僵局打破
不仅是网络通信工具正在不断发展, 数码成像技术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普通公民使用手机进行自主的新闻摄影, 这就意味着长期以来的专业摄影工作的僵局被打破, 致使新媒体环境下所有人都能够参与到拍摄的过程中。摄影工作的专业化逐渐朝向公民化的方向发展。在网络平台当中, 甚至能够发现某些人自主拍摄的素材相较于专业的拍摄作品也毫不逊色。这主要是因为公民拍摄的资料完全反应的是现场的真实状况, 基于普通人的角度能够发现很多问题, 这也是大众传播的优势之一。近些年来, 很多网络上流传甚广的新闻第一手资料都是出自普通人之手。在动车事件中现场的情况都是普通人使用移动设备拍摄的, 这说明我国公民进行新闻摄影传播具有非常大的潜力。随着网络平台的普及以及相关权利的发展, 形成交互式的媒体形态也是必然的发展方向, 为人们使用手机进行记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可以这样说, 直到现在, 我国大量的事件与问题都是人们自主拍摄传播, 然后由网友发现分享。在某些时刻, 这些关键的资料能够成为还原事实的重要证据。所以说, 公民摄影的存在有效的打破了专业人士进行新闻摄影传播的局面, 将公民从观众的看台上拉入到台前, 对当前的新闻规范产生了巨大的挑战, 使新闻摄影朝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基于新媒体的背景, 公民能够得到更加宽广和自由的平台, 这样的模式能够增加公民的参与积极性, 同时能够将新闻传播的渠道拓宽, 让新闻的自由性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 让更多人能够看到、知道和了解, 使公民的知情权得到很好的满足。在将新闻素材挖掘出来的同时让政府部门也重视起来, 维护公民的权益, 并且有效的监督政府的活动, 这也是公民新闻摄影传播的目的之一。在专业化的新闻拍摄格局打破的同时, 新媒体背景下, 公民拍摄还对传统的新闻摄影流程造成冲击。传统新闻行业中新闻事件的采编到新闻的发布都有着一套非常严谨的流程, 新闻需要进行“二次加工”, 在经过去粗取精以及提炼之后才会展示在人们的眼前, 通常情况下不会让没有任何处理的原生态的新闻事件出现在荧幕当中。但是在新媒体的背景下, 目击者将自己拍摄到的新闻事件通过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直接上传到网络中, 大多数都没有进行过再加工。这样传播的内容虽然粗糙, 但是具有强烈的第一现场感, 其原生态的面貌对传统的新闻摄影产生较大的冲击, 这样就使得传统的新闻报道方式没有第一现场的时效, 会让新闻工作者为了抢夺第一手的报道尽可能地缩短加工时间。
三、新媒体的发展之路
首先, 在新媒体的背景下, 专业的摄影人员应该转变态度。虽然在胶卷时代新闻摄影是一项非常具有专业性的工作, 但是当前已经进入到数字化信息时代, 大众对于新闻摄影行业存在的敬畏与神秘感以及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荡然无存, 而新闻摄影记者的“专业高傲”意识仍然存在。在新媒体的背景下, 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记者、每一个人能够成为新闻地记录者, 人人都能拍照的现实情况将新闻摄影的专业性大大降低。就算是专业的新闻摄影记者, 在此时与一个单纯的摄影爱好者也没有太大的区别。为了促进新闻摄影传播行业的良性与健康发展, 新闻摄影者首先应当将自身的优越感消除, 以社会责任感作为工作的重点, 在摄影的过程中利用专业的技术, 基于自身的独特视角和职业敏感性将自身的作品与普通公民或者是摄影爱好者的作品区分开来, 彰显出作品在精度和深度上的优势, 使专业的力量推动行业的发展。
其次, 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大众进行新闻摄影传播的引导。因为当前网络中充斥数量庞大的不真实的信息与图片, 对新闻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带来严重的威胁, 尤其是公民的辨别能力较弱, 造成这些不实信息在网络中广泛的流传。大量的图片也对编辑的选择性造成影响, 将专业人员的摄影积极性打消。所以相关部门应当做好管理工作, 将网络中的虚假信息清除, 为新闻摄影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四、结束语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传统新闻摄影传播的模式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新媒体的背景下, 每一位普通人都可以是新闻信息的拍摄者和发布者, 这将传统新闻行业中的专业限制打破, 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有消极影响。因此, 媒体人应当认识到新媒体的双刃剑作用, 充分维护新闻摄影传播的良性发展, 才能够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李西莉.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摄影传播特征研究[J].编辑之友, 2012 (11) :55-56, 75.
[2]翟铮璇.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摄影的发展与变化——专访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新华社副总编辑兼摄影部主任王瑶[J].中国记者, 2012 (3) :32-33.
[3]李鹏, 王帅.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新闻摄影教学改革浅析[J].新闻知识, 2010 (2) :92-93.
[4]姜楠.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摄影传播特征研究[J].青年文学家, 2013 (18) :200-201.
人像摄影的背景选择 篇10
2006年广东某市容环卫局, 向社会公开招聘13名环卫工, 引来286名本科生、研究生踊跃报名。最终, 应聘者中的1名博士、4名硕士和6名本科生获得录用;2014年7月北京什刹海景区招大学生三轮车夫, 短短几天就收到150份大学生简历。抛开“工作有无高低贵贱之分”之类的争辩, 这种尴尬的就业环境在今天的大学生身上一语成谶。
因此, 中央和各地方政府近几年来出台了许多扶持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 尤其针对在读大学生。2014年1月, 鞍山师范学院大学生摄影工作室获得了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支持, 创立两个月后便开始盈利, 客户人群不断增多, 上半年累计签单50多笔, 并在校园内以及周边地区形成了一定规模。
除了专业技术和经营模式的运作, 项目的选择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下面笔者便通过这半年工作室的运营, 来浅析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应具备的五大要素。
一、个人的兴趣和特长
兴趣是获得成功的最佳动力。一个人只有选择了他喜欢又有能力做的事情, 他才会全心全意投入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毫无怨言, 并乐在其中。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屈不挠, 勇于接受挑战, 最终实现创业目标。所以, 选择自己感兴趣、有特长的方向是选择项目的基础。
“你所热爱的是什么?你开公司想要做什么?”这是美国苹果电脑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对每一个向他就求教的创业者首先提出的问题。乔布斯是出了名的工作狂, 他的产品深刻改变了现代通讯、娱乐和生活方式, 这都源于他对电子产品深深的热爱。同时他还建议创业者们“去找份工作使自己忙碌起来, 直到你找到答案为止。你必须对自己的想法充满热情, 强烈感受到愿意为你冒险的心情, 如果你只想拥有一家小公司, 那就算了吧”。
笔者的摄影工作室成立, 就是来自于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有着对摄影执着的热爱, 想将兴趣转变成一种盈利的模式, 于是向学校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申请。在摄影工作室成立之后, 我们面临着许多挑战, 如何筹集启动资金, 如何制定宣传计划, 如何制作创新点来吸引目标消费者等, 这对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来说都像是一座座高山。但出于对这一行的喜爱, 我们翻阅了很多书籍, 参考了很多资料, 咨询了很多老师, 虽然过程很辛苦, 但丝毫没有想要放弃的念头, 反而拥有越挫越勇的士气。
二、对拟定项目的熟悉程度
俗话说, 隔行如隔山。创业者在创业初期, 应首先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 深入了解项目的优势及劣势、前景与风险以及这个行业目前的整体状况, 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轻松迈出成功的第一步。
靠生产电器插座起家的松下幸之助, 之所以成为“经营之父”, 是因为他年轻时在这一行做过好几年的学徒;“领带大王”曾宪梓对领带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的了解, 也是由于他曾在哥哥的领带厂里打工, 并且投入很少的资金就能起步。这些成功商人的经典案例无不说明, 只有熟能生巧才能达到庖丁解牛的“恢恢乎其游刃有余”到卖油翁的“我亦无他, 唯手熟耳”。
摄影工作室的3名成员均来自文学院新闻学专业, 在大学的前三年里, 分别学习了新闻摄影学、图片编辑学、广告学等课程, 再加上导师的专业指导, 已经熟练掌握了如何运用单反相机拍摄不同风格的人像, 如何为不同类型的顾客设计不同的主题, 以及如何进行照片的后期处理等, 这些都源于成员的术业有专攻。
三、以内容取胜, 创新为王
创业者一定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因为创业主要是要求创业者能够抢占先机、出奇制胜。很难想象一个毫无新意、创意平平的项目能够获得投资者的青睐或者能够从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弗雷德的联邦快递小件包裹采用“轴心概念”的营销模式创新, 成为世界500强企业;周强创办“大学城在线”网站, 提供大学生从生活到学习各种服务信息, 最后成为一家注册资金达100万元的公司;戚石川兄弟发明的罐装“泰奇”八宝粥为他们带来了数十亿的财富。
目前全国大部分的大学生摄影工作室大都是拍摄个人艺术写真为主, 这与市场的一些专业摄影店并无特别明显的区别, 价格也未必占优势, 因此很多大学生自己开设的摄影工作室大多都面临经营窘境。鞍师摄影工作室在内容策划上另辟蹊径, 除了开展个人艺术写真拍摄的业务外, 同时还主打拍摄情侣合照、闺蜜照和个性毕业照等创新主题。尤其是个性毕业照, 在今年的5月到7月两个月内的接单占总数的60%, 最低每单200元左右。新一代的90后大学毕业生们已经厌倦了墨守成规、千篇一律的毕业照, 他们渴望追求个性和独一无二的方式来纪念这个重要的日子, 因此通过开辟这一新鲜领域, 为工作室的发展带来了优势。
但是, 创业者选择项目要充分考虑项目的资源状况, 利用现有的资源比如资金、技术、区位等。要从自身实际出发, 不盲目跟风追求所谓的当前热点, 应谨慎分析利弊, 避免决策的失误而导致前功尽弃。
四、市场机会及运用能力
为什么Lee牛仔裤能够凭借同一款型百年里依然傲视群雄?为什么可口可乐能够凭借同一口味众压群芳?
市场是轴心, 市场经济社会里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围绕市场进行, 市场是最终的试金石。所以在考虑了对项目的熟悉和内容的创新之后, 还要分析项目是否有市场机会, 做到乘“需”而入。其中, 分析产品在市场中的支持力、饱和度, 以及市场政策等对创业者来讲至关重要, 所以创业者要通过充分前期的市场调查, 选择项目的目标地域、目标消费人群、潜在消费人群的消费状况以及需求, 通过数据的分析来找到市场合理的切入点, 尽可能选择相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项目。
鞍师摄影工作室在前期的市场调查中发现, 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是目前在校大学生每天接触最多的媒介, 并且宣传成本比发放宣传单和制作海报要低廉很多, 还能获得很好的点对点的宣传效果。于是摄影工作室决定与校园官方微博“鞍师新闻”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合作。当时校园官博总共有3000多名粉丝, 微信订阅号有粉丝2000多。首先前期提供一定量的广告投入, 在一个月的时间内, 利用微博和微信每天推送一条工作室的宣传广告。期间举办了几次活动, 例如成功推荐另外一名同学购买摄影套餐可享半价;每天前三名报名的同学可享受底片全部赠送的机会;将自己的照片分享到朋友圈, 集齐30个赞就可以再多送两张水晶照片摆台等。通过一个月的密集宣传和举办优惠活动, 使得摄影工作室的知名度获得了大幅度的提升, 同时也接到了许多的订单。
五、关注国家相关政策, 因时而动
“国家不幸诗家幸, 赋到沧桑句便工。”时势造英雄, 同样创业项目的选择也离不开所处时代的历史背景。一个政策的出台, 往往能深刻地影响甚至左右一个产业发展的格局。
目前, 国家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出台了许多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产业政策。例如, 2014年辽宁省出台了21项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 并且降低了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税收门槛。上海市还专门成立了针对应届毕业生的创业教育指导中心, 免费为大学生提供项目的分析和风险评估, 规避一些基本错误, 帮助调整好心态等。
六、结语
【人像摄影的背景选择】推荐阅读:
商业人像摄影12-24
人像摄影作品分析07-08
人像摄影心得体会10-24
摄影的机位选择08-07
PS液化工具打造完美的人像效果10-09
对人像素描教学12-07
人像造型艺术12-23
画人像教学反思09-08
PS人像照片美化技巧介绍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