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声现象

2024-11-12

生活中的声现象(通用7篇)

生活中的声现象 篇1

化学科学技术水平的迅猛发展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便利,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化学纤维材料新型发明给予我们更多衣物面料选择,使我们衣着更加鲜艳多彩;化学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我们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食品选择;化学促进建筑材料的优化改善了我们的住房条件;而石油等各类燃料的充分利用为我们的出行提供便利。化学是人类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化学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我们在学习化学之后可以利用化学知识科学解释生活中发生的常见现象,避免陷入一些误区。

1 利用肥皂清洗衣物,衣物会更干净

肥皂是我们生活中最为常见也是家家户户都在用的生活用品,我们都知道利用肥皂能够使我们在清洗衣物过程中更加轻松地去除衣物中的污垢,使我们的衣物变得焕然一新。其实在肥皂发明之前,人类就知道利用草木灰和天然碱洗涤衣服,还会利用猪油等动物脂肪和天然戌混合清洗衣服。

肥皂使用历史十分久远,它就像个“老朋友”陪伴着人们,帮助人们清洗日常生活中的污垢。但人们似乎对这位“老朋友”的了解十分有限。它为什么能够去污,并不是所有使用它的人都知道的清清楚楚。肥皂的主要原料是从橡树、山毛榉等木材中提取的碱汁和动物脂肪中提取的油脂,二者相互作用形成肥皂的主要成分:脂肪酸钠。它是一种水溶性的表面活性剂,这种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就是在高浓度电解质中会失去水溶性而析出,在制造肥皂时化学家就利用了这个特性,将含水的肥皂水沉淀,使其凝固成为固体肥皂。

在清洗衣物时,肥皂所具有的特殊分子结构能发挥其亲水性和亲油脂性的特性,而油和水是不相溶的,肥皂能在水和油污的界面上使油脂乳化,将油脂溶于肥皂水;在水和空气的界面上,肥皂围住空气分子形成肥皂泡沫。最终原先不溶于水的污垢因肥皂的特殊作用无法附着于衣物表面,而溶于肥皂泡沫中,衣物就这样被洗干净了。

2 炖排骨、煮鱼时加醋的化学原理

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能够使我们的食品更加鲜美。生活中很多家庭主妇都知道在炖排骨、煮鱼的过程中加些醋可以使排骨、鱼中的钙、磷、铁等矿物质溶解出来,促进钙的吸收,还能够减少食物中维生素被破坏。然而其中蕴含的化学原理或许不是家庭主妇所知道的。

醋是由糯米、大米、小麦、高粱等物质通过微生物发酵酿成的,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也蕴含多种氨基酸及其他微量物质。食醋中的醋酸能够与排骨等食材中的脂肪发生“酯化反应”。这种有机化学反应能够溶解钙、磷、铁等矿物质,能够生成具有芳香气味的乙酸乙酯,便可以使烹调的菜肴更具营养价值,味道更加鲜美。这也就为什么许多人在烹调时能用醋解腥、祛膻。生活中我们还经常利用醋防止食物腐败变质、给生锈金属除锈,为浮肿患者治疗浮肿缓解疼痛,甚至用来美容护肤,这些妙用都是能够利用化学原理解释的。

3 菜为什么不能和豆腐同食

菠菜和豆腐不能同时食用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常识,其中的原理却并不是每个人都知晓的。菠菜以高维生素含量而著名,常吃菠菜有益健康,尤其是对贫血、高血压等患者更为有益。但菠菜中含有大量草酸,也就是化学中的H2C2O4,而豆腐中的氧化镁(Mg Cl2)或石膏(Ca SO4·2H2O)与草酸相遇发生化学反应,会生成不溶于水的草酸镁(Mg C2O4)或草酸钙(Ca C2O4),这些物质成绩在血管壁上,易阻碍血液循环,不利于健康。

4 化学材料在生活中的使用

说到化学材料,或许大家都听说过高分子材料。许多人都认为高分子材料是一种高大上的化学物质,其实它也是隐藏在我们身边的常见物质。

食物中的蛋白质,衣物中的面、毛、蚕丝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天然高分子材料。我们人体本身也是由各种生物高分子构成的。另外,油漆、涂料制作漆制品中蕴含的同游与大漆等也属于高分子材料。所以高分子材料离我们的生活很近。近年来,高分子化学材料在通讯、交通、医疗器械等各个领域得到了十分广泛的运用。如我们使用的手机,它的显示屏、手机壳、集成电路、电池等都使用了大量的化工材料。手机外壳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碳酸酯材料更加坚固,手机电池使用锂电池和镍氢电池使手机质量更高、待机时间更长,使用寿命更长。现代医学中从输液管道、注射器等小工具到人造器官都已经广泛使用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是因为它主要由碳、氢、氧、硅、硫等元素组成,形成分子量在几百到几百万之间的足够高的有机化合物,能够使化和物质的性质具有较高强度,这是高分子化合物具有的长链结构将每个分子链接在一起形成相互连接的链条的作用。并且高分子化合物还可以通过物理化学作用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而形成更多特殊功能,如导电高分子、液晶高分子、磁性高分子等。总之这些化学材料能够使我们生活所用、生活所需更具人性化、个性化。

利用化学知识可以解释很多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这要求我们善于发现、学会体验生活,并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

参考文献

[1]姜月.化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J]科技论坛,2012.

[2]曹晓云.生活中的常见物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0.3(44).

走入极端中的声乐曲写作 篇2

每个人从创作开始到成熟几乎都走过一段极端的路程,概括起来讲大致有这样一些类型:1.哼哼叽叽,哼完就写完。2照搬他人的模式,以样画葫芦,千人一腔,万人一面。3.乱用变化音,作玄了来唬人。4.杂乱无章,“天上一下地上一下,东扯葫芦西扯瓜”。5.没有生活和感情,做文字游戏。极端的写作是有“毛病”的写作,有些人在写作中常常表现出不完善的状态,暴露出了音乐审美中的遗憾,因而应努力去避免,从而使自己创作出的作品趋于完美。

一、极端写作的原因与后果

1. 哼哼叽叽,哼完就写完。

这种作者对写作章法不清楚,完全凭感觉,把听别人的东西东拼西凑地放一起,觉得像声乐曲就可以了,没有更高的要求。这类作品其实往往不能称其为作品,因为它十有八九是杂乱无章的,缺少逻辑思维的主线,即使是巧合地成了作品,往往也有很多败笔夹杂在其中,艺术价值不高。

2. 照搬他人的模式,依样画葫芦,千人一腔,万人一面。

这种作者,盲目受欢迎,有市场,不信任自己的创造力;客观上讲有心理因素作祟,没有端正的学术思想,没有更高的创作要求和热情。这类作品主观因素很少,有剽窃之嫌,模仿的因素较多。

3. 乱用变化音,作玄了来唬人。

这种作者怕人说技法旧,水平不高,或单调乏味,故意弄些古怪的音响来蒙人,实质上是肤浅的表现;客观上讲有心理因素作祟,创作者没有端正的学术思想,基础不扎实,在表面上做文章,这是一种弄虚作假的表现,这样的作品缺少内涵,给人以空洞的形式感,缺少生活,没有震撼力。

4. 杂乱无章,“天上一下地上一下,东扯葫芦西扯瓜”。

这种作者对写作章法不清楚,和第1类相似,往往是上下事物间没有必然联系,给人感觉很突然,莫名其妙,啼笑皆非,语言没有逻辑。

5. 没有生活和感情,作文字游戏。

这种作者懂技法,但没有生活体验和激情,常常是写些123,反过来再写321,写来写支还是123,要不就来个456,反过来再来654,写来写去都是些音符符号。这种作者同样给人以空洞的形式感,与第3类相似,有无病呻吟之感。

二、如何走出极端的误区

第1和4类是不懂写作技法,有这些极端性的学习者应多看些声乐曲写作类的书籍,也要同时看些器乐曲写作类的书籍(因为两种写作存在着许多共同性),系统地了解声乐曲和器乐曲写作的一些技法,寻找到一些可行的、正确的音乐发展思路;多听、多分析名人的作品,可先临摹名人的作品风格、发展思路、整体布局等,待感觉到发展的规律后,就可按自己的意愿写作。“无规矩不成方圆”,但又不要处处循规蹈矩,要有创新,否则就成了八股文。

第2类写作缺乏创新意识,急功近利,是快餐文化的表现,它们往往是某类作品的跟屁虫、复制品,是艺术潮流中的匆匆过客。学习者只有踏踏实实,用充满个性的心灵去写作才能避免这种现象的产生,因为艺术不是复制品,它是个性思维加汗水创造的结晶。

第3类是对变化音的运用缺乏研究和实践经验,存在着一种盲目崇拜的心理,认为有变化音的声乐曲才是脱俗之作,实质上变化音的运用可以从风格上引入。如《苗岭的早晨》中的“b3”是土生土长的。俗吗?俗,但那是风俗,是有生活之源的。但它又不俗,因为它有鲜明的个性。又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的“#5”,虽说在雷振邦创作的声乐曲中出现,但作者也是从新疆那块土地上刨出来的音,不是硬塞上去的。再如《咱们的领袖毛泽东》中的“b7”也是从泥土里刨出来的音,非常自然和充满生活气息。变化音的运用也可以从某种技法中引入,如离调手法、模进手法、加花手法等,但仍要注意风格问题。用不用变化音还要由音乐所表现的内容来决定,不能为变化音而变化,如果硬用上去,在内行的眼里看来那就不是超凡脱俗,而是俗不可耐。要知道技术是为内容表现服务的,我们必须无条件地遵循这一艺术创作原则,才能使其艺术作品充满生命和活力。

第4类是不懂声乐曲创作中的对立统一原则,不懂音乐中的发展技法所致。学习者应注意加深对对立统一这一原则的认识,即既要在发展中求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求发展,还要多多学习一些音乐发展中的技法,但要避免技法在作品中的堆砌。技法的运用一定要遵循内容的需要这一原则,技法多多益善,但运用则是灵活多样,创作者在创作一首作品时不一定要把自己知道的技法全都用上,应该是有选择地应用。只有这样,方可避免创作中再度出现杂乱无章的状态。

第5类是没有现实音乐生活的体验,音乐中缺少丰富的内涵所致。写的音乐常常表现在没高潮,显得缺少张力;没过渡,显得突然;没色彩,显得幼稚;没对比,显得平淡而呆板;没风格,显得缺少个性;没音乐趣味,感觉是在作算术,等等。

通过以上五点现象的分析,学习者得到的结论应该是:多听名作,揣摩名作的发展思路,了解名家在音乐作品中是如何表现现实生活感受的;了解文学作品的描述方式与音乐作品的描述方式的异与同,清晰自己的音乐语法思路;了解活生生的生活与音乐表现形式的异与同,找准它们的角度切入点,多体验多感受,多写多练,这样就能写出生动的音乐来。因为每个人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要说作品没感情,那只是你不知道如何在音乐中去施加感情而已。下面从文学作品与音乐作品的写作技法对对立统一规律的运用加以分析,相信对不懂发展技法的人来说会有一定的帮助。

文学作品与音乐作品的发展具有相似性,发展都是根据主题来的,有了主题在发展的时候又不能跑题,这就涉及对立统一规律的运用。如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这里写的是月光下的荷塘,以及我在此时在月光与荷塘这种氛围中的心情,荷叶与荷花的联想,月光与荷塘及周围交织在一起的状况,忽然想起采莲的事,原来采莲是江南的旧俗……整篇文字没有离开月与荷这个主题,是月光照在荷叶上,出现了与平常不一样的情景,这个不一样又引发出作者的感受等,这就是发展。再如王祖皆、张卓娅创作的歌曲《小草》:两段体,四大句。开头的主题:66176-,66323-。这里两乐节的66就起到统一的作用,而176与323的不同,就是一种统一中的发展。这就起到了不跑题的作用。33532217653,这句开头的3和66323的3是承递关系。到这里整体就可以看成第一段的上句了,“起”的意思就建立了;下一句是上一句同头异尾的重复。同头意味着统一,异尾意味着发展,即“承”的意思。紧接着是扬起来的第二段,意在加强大的对比,音调却来自第一大句的最后三小节:7653,节奏上改为切分,增强了对比句的鲜明性。第三大句采用了两个相同的小分句,意在强调它发展的语气。这里既是第一大句的引申,又是“转”的意思。第四与第三句看似没有联系,但切分的节奏却起到了统一的意思,第四大句也是由两分句构成,遵循了变奏的同头异尾原则。词曲虽不是起承转合乐段,但遵循了起承转合这一民族曲式结构原则。对立统一原则无论是微观还是宏观都在运用。如76656-用在了两大段的结尾处就起到了首位照应的作用。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商业社会,人们在利益和享乐思想的驱使下,在商业炒作和不正当竞争的影响下,难免会心浮气躁,但创作者只要认清艺术发展的规律,按规律学习,按规律写作,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终将会写出好的作品来。

摘要:每个人从创作开始到成熟几乎都走过一段极端的路程, 要么不懂凭感觉写, 要么不尊重艺术规律写, 这都是一些极端作法, 声乐曲写作必须遵循它自身的规律才能获得成功。文学作品与音乐作品的发展具有相似性, 创作者了解文学与音乐名作的发展, 再加以比较, 定能对歌曲发展有更深的理解, 从而更好地创作声乐曲。

关键词:声乐曲,极端写作,文学作品,写作技法

参考文献

[1]秦西炫著.作曲浅谈.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77.

[2]姚以让著.歌曲分析与写作.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87.

[3][奥]阿诺尔·勋伯格著.作曲基本原理.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4.

[4]柏西·该丘斯著.曲调作法.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63.

[5]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组编.儿童歌曲创作.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

电视专题片中的声画关系 篇3

一、配音解说与电视画面

配音解说与画面的关系问题, 依电视片的题材而定。

在政论片、科教片、宣教片和某些文化片中, 配音解说占主导地位, 相当于一部影视剧的剧本。在这类电视专题片制作过程中, 确定选题和立意之后, 通常做法是围绕选题搜集资料, 写出配音解说大纲脚本, 并细化完善为解说词, 然后以配音解说为基础, 组织镜头画面。需要注意的是, 电视专题片中的配音解说, 是对画面的解说, 不能与画面独立开来。画面具有本身的局限性, 一是画面无法准确表述事物的内在矛盾和抽象的理念, 而配音解说具有思辨和理性思维的特点, 能准确表达这些, 比如时间、地域、思想等内容;二是画面难以再现过去时空, 而配音解说可以帮助人们展开对过去画面的想象, 比如历史故事、人物经历等;三是画面无法准确表达人物的感情和内心活动, 而配音解说可以适当描述这些, 直接表达人物内心活动以及此时此刻的心态, 引导观众去体会, 让观众产生情感认同;四是画面无法很好展望未来, 而配音解说表述的形象能启人联想, 发挥想象的妙处。

不过, 也有的电视专题片, 比如艺术风光片、音乐片等, 则是以画面为主, 再辅以配音解说。这类的电视专题片, 在制作过程中, 会事先拍摄大量的画面镜头, 然后将这些镜头分门别类组接在一起, 每一部分都能表现一个内容。而这时的解说词则不是一篇连贯的文章, 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不是很紧密。因为, 在这类电视专题片中, 即使没有多少解说词, 也不会影响观众对节目内容主题的理解, 极少的配音解说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再有, 在文学类型的电视专题片中, 配音解说的位置也非常重要。如电视散文, 这时的配音解说就像是朗诵一首诗, 要有诗一样的意境。这里的配音解说则要发挥其抒情写意的特性, 一方面通过言语的含义引发出人的情感冲动, 另一方面通过声音载体直接到达观众心里, 直接冲击和震撼人的心灵。

需要注意的是, 每一段配音解说都要与一段画面相配合, 每段画面都要长于相应的配音解说, 每段配音解说不要与相应段落的首尾镜头同时上下。换句话说, 就是不要太满, 要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地。

二、同期声与电视画面

同期声可以增强电视专题片的现场感, 以及观众的认同感及亲切感。

运用同期声这种手法的电视专题片主要是政论片、科教片、宣教片和某些文化片。尤其是在社会纪实性电视专题片中, 同期声是重要的、极富表现力的创作手段之一。生动典型的现场采访同期声, 在表现被采访对象的思想情感, 或叙述事件发展变化过程时, 要比配音解说更令人信服。记者在事件现场的采访, 当事人及有关人的讲话, 还可以起到交代事件的来龙去脉、表达人物的内心活动以及传播更多的真实信息的作用。由于这些声音和画面同步呈现在电视屏幕上, 因此观众可以直观地看到现场所发生的情况, 以及当事人的谈话和表情, 所以更容易激发观众的现场感和认同感。

三、背景音乐与电视画面

背景音乐对于电视专题片全片风格的统一、主题的深化起着重要作用。

仅有画面和解说是不能完成一部电视专题片的制作的。甚至可以说, 没有背景音乐的电视专题片是枯燥乏味没有生命活力的。一部电视专题片在完成了所有画面镜头的剪接和配音解说之后, 加上适合的主题音乐, 就如同高山有了绿色, 会立刻灵动起来。

背景音乐有很多种, 存在多少种音乐就有多少种背景音乐。电视专题片制作人需要按自己对专题片及音乐主题的理解, 有选择地加以运用。不同类型的电视专题片, 所选择的背景音乐会有不同。运用最多的是旋律委婉平和, 节奏变化不大的音乐, 选择这种音乐主要是使观众放松心情, 以更好地关注专题片所要表达的内容。背景音乐并不需要贯穿于整个专题片, 但要根据内容和情节进行调整。再有, 在各段画面之间可以不用背景音乐, 给观众一段缓冲时间, 有短暂休息, 这能帮助电视画面起到完好的衔接和转场作用。

四、音响声效与电视画面

音响声效不同于背景音乐, 恰到好处的音响效果会增添画面的真实感, 渲染气氛。

背景音乐可以是一首或几首乐曲, 而音响声效, 则是相对短促的声音效果。风声、雨声、哭声、笑声、雷声、涛声、虫叫、鸟鸣等自然界一切声音都可以作为电视画面的音响声效。这些音响声效具有写实性、逼真性、主观性、写意性、渲染性等。随着电视专题片的画面不断展开, 在某一关键处, 巧妙加入适当的音响效果, 会顿时加强专题片的感染力, 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目前, 各种音响声效种类繁多, 只有想不到, 没有做不到。在制作电视专题片过程中, 编辑或制作人员要充分发挥想象, 合理运用音响声效这一手法, 增强电视专题片的感染力。

配音解说、同期声、背景音乐、音响声效这四种声音手法随意组合, 共同作用一部专题片, 并不冲突。把电视专题息比作一幅画的话, 配音解说和同期声构成画面的主体, 背景音乐为画面涂上了颜色, 音响声效则相当于画的局部细节。而只有声画的完美结合, 才能造就一部优秀的电视专题片。■

优化歌唱艺术中的声情组合 篇4

不少教师认为, 声乐教学的目标, 似乎就是训练学生的声音。而学生也只是以拓宽声音的音域为目的。亦即部分高师声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虽然重视了“声音”的训练, 但又忽略了“情感”的表达。歌唱的“声”与“情”在教学中被明显剥离:教师教的“声”、学生学的是“声”, 如此导致了学生只想着声音的表现, 而忘记了情感的抒发。注重的只是“声乐”的手段, 而忘却了“声乐”作为艺术的审美目的。上述教学实态带来的弊端, 是导致声乐教学出现了窘状, 教师教得很卖力气, 学生却越唱越“差”, 只会以“声音”去唱, 却无法传情达意。结果只能是“邯郸学步”———学生的“声音”不仅没学好, 原本还有的歌唱情感也迷失和丢失了。

为此, 我们就有必要呼吁和重申在声乐教育中回归并坚持“声情并茂”原则的价值与意义。

“声情并茂”作为歌唱艺术表现的最高境界, 一直以来是清醒和冷静的声乐艺术工作者追求的终极目标。顾名思义, “声情并茂”的“声”, 是指歌唱者的声音;“情”是指歌曲作品蕴含的思想情感;“茂”在这里意为恰当、交融、完美。亦即“声情并茂”在声乐艺术中的涵义, 可以理解为:歌唱的声音技巧与情感表达做到有机协调与融汇统一, 使优美的声音与真挚的情感达到完美地交融;或者理解为:凭借好的声音形式表达真的情感内容, 使声之形与情之容相辅相成、相互辉映, 从而达成声乐艺术的形式即“声”与内容即“情”的完美统一。

当然, 歌唱虽然是表现情感内容的特殊方式, 但这一特殊方式的表现力, 又的确取决于歌者声音的质感与美感。歌唱只有通过情与声的融合, 艺术的表现才能完成。就像黑格尔说的:“只有在用恰当的方式把精神内容表现于声音及其复杂组合这种感性因素时, 音乐才能把自己提升为真正的艺术” (黑格尔《美学》) 。因此, 我们在这里强调声乐艺术的表达目的, 并非简单否定对于技巧与手段的打磨与锤炼。而是强调要把手段与目的有机地统一起来。问题是, 我们不能让技巧的训练, 异化目的的追求。好比黑格尔同时还指出的那样:“必须把情感纳入一定的声音关系里, 把自然表现和放荡不羁清除掉, 使它合拍中节”。

那么, 应当怎样扭转和改变当前声乐教学中重“声音”轻“感情”的训练状况呢?笔者以为, 这要从检讨高师声乐教学中部分教师重“声”轻“情”的原因做起。

导致出现目前声乐教学中歌唱情感训练缺失的主要原因, 大体包括: (1) 声乐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割裂。一统天下的所谓“美声发声法”, 成为教师声乐观念的金律, 要求学生用一种声音歌唱, 不注意学生音质的差异与音色的多样性, 从而忽略了作品的情感要求和声乐表现的民族特性; (2) 教师教学观念的误区:以为训练出符合“科学发声”的要求与相应的“声音观念”的体现者, 是声乐教师的首要任务, 不注重学生歌唱情感的培训与引导; (3) 学生也只热衷于对自身声音条件的开掘, 较少注重自身综合文化素养的提高。这就警示我们:要在“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中做到“声情并茂”, 教师与学生需要作出共同的努力。

关于声乐教学中声音技术的训练, 在各种声乐著作及论文中已经论述得很多了, 这里无需赘述。笔者所要强调的是, 我们的声乐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 更加科学地组织和实施声乐教学的技巧训练, 使对“声音表现”的手段培养与对“情感传达”的目的追寻, 协调有机地统一起来。据笔者长期的观察与体会, 一些高校声乐教学中, 声音训练所存在的问题, 主要为在练声时, 男生多撑开喉咙吼叫, 其声似愤怒般、战斗状, 似乎这样才叫“美声”;女生则常尖着嗓子嘶喊, 其声如绝望般、凄惨状, 似乎这样才能提高“音域”。而且, 一味追求对于所谓“大作品”的歌唱演绎, 往往忽略对于作品完整性的表现, 忘记了“技术”与“艺术”以及“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针对目前声乐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与现象, 笔者的探索轨迹是:

第一, 声乐教学要始终使声音训练朝着具有“歌唱性”的方向努力。练声曲的选择, 也要在通用的经典曲目之外加以拓宽, 增加选用歌唱性强、旋律性强的曲目。同时, 要求学生在自然的、积极地状态下演唱练声曲, 以培养他们的歌唱状态, 而非单纯的声音状态。对此, 黄源尹先生也有所论述:“在初学者接触到练声的过程, 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入正道, 注意一开始练声就应孕育着感情的种子, 使声音健康地成长, 为‘声情并茂’打下基础。”声乐课是以规定的学习程序或技巧训练来训练学生歌唱发声法的专业辅导, 嗓音训练自然是声乐教学的第一要务, 但问题在于“第一要务”并非“唯一要务”。因为我们培养的不是简单僵化的发声机器, 而是富于情感表达的歌唱者。

第二, 声乐教学要强调“情感性”训练。尤其需要指出的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注意学生对于所唱作品的整体性把握, 避免为了追求个别技术上的要求, 而不时打断学生的歌唱。以此训练学生对于所唱作品情感内容的倾情演绎与传达意识。特别要在学生首遍演唱中, 尽量避免打断学生的深情演唱, 让学生按照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与感受, 把曲目内涵完整地表达出来。而且, 为了纠正一个音的发声与处理而突然打断学生的演唱, 非但不利于指导学生的声音训练, 还会严重挫伤了学生的歌唱情绪, 同时异化学生“声情并茂”的声乐追求, 使之仅局限于声音技巧的追求。为此, 老师在对学生的辅正中, 不仅要告诉他们声音位置、气息支点、共鸣运用等声音本身的处理问题, 更要指正并引导学生歌曲情感表达上存在的问题;告诉他们曲目表现的思想内涵是什么, 应该怎么表达, 用怎样的发音和吐字方法来表达。而从另一方面来说, 调动学生自身对于曲目情感的演绎意识, 可以促进他们对于声音处理的调整与改善。

总之, 我们要让学生“做声音的主人, 不做声音的奴隶。”“歌唱时的吐字、感情的表达, 都应该服从‘人’的指挥。决不能为了声音的所谓‘漂亮’, 而把吐字、感情的表达扔下不管。”

第三, 重视歌唱训练中对于学生审美思维的培养。好的歌唱不仅需要以饱满的情感呈现音乐的内容, 还需展示具有美感的音质作为音乐表达的物质支撑。因此, 我们要在声乐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歌唱的审美思维”。所谓“歌唱的审美思维”, 是用对曲目思想情感完美传达的美的标准和要求去进行歌唱的声音与技巧处理。而且, 其所体现出来的声音的美感, 主要是建立在心理上的, 而非简单的生理上的。

总之, 为了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 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地发现新方法, 研究新思路, 用创新思维, 主宰课堂教学, 以求出现前所未有的新收获。让学生也在课堂训练中激情迸发, 产生极大的兴趣, 爱上声乐这门课。用智慧和新思维创造学习音乐的奇迹。

参考文献

[1]邹长海著.声乐艺术心理学.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0年8月版.

[2]梅门造著.歌唱家黄源尹的艺术人生.昆仑出版社, 2002年6月 (美) 维克托·亚历.

生活中的声现象 篇5

一、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我们身边的物理现象

物理是自然学科,它对人类物质文明建设和对自然的认识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人类思维发展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亚里士多德时代的自然学说,到牛顿的经典力学,无不是物理学家科学思维的充分体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物理学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我们必须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自然现象,总结物理规律.

例如,常见的汽车中有光学知识,(1)驾驶用的观后镜是凸镜,凸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我们看到的实物小,但是观察的范围更大,从而保证行车安全.(2)汽车的前灯总要装有横竖条纹的玻璃灯罩,根据透镜和棱镜的知识,这个玻璃罩相当于一个透镜和棱镜的组合体.在夜晚行车时,不仅要看清前方路面的情况,还要看清路边行人、路标等.而透镜和棱镜对光线有折射作用,通过折射把需要将光分散到需要的方向上,使光均匀柔和地照亮汽车前进的道路和路边的景物,同时这种散光灯罩还能使一部分光微向上折射,以便照明路标,确保了行车安全.(3)车上装有茶色玻璃,行人就很难看清车中人的面孔.原因是茶色玻璃能反射一部分光,还能吸收一部分光,这样透进车内的光线较弱.如果要看清乘客,必须从面孔反射足够强的光透射到玻璃外面.但车内光线较弱,所以很难看清乘客.(4)细心观察一下,发现绝大多数汽车的前窗都是倾斜的.原因是前窗玻璃倾斜时,车内乘客经玻璃反射成像在前上方,路上的行人是不可能出现在上方,就将车内乘客的像与路上行人分离开,因而司机才不会出现错觉.当然,初中学生的思维方式还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阶段,抽象思维才初步形成,其逻辑判断能力还比较低.

二、通过物理现象总结物理规律认识物理世界

学会分析物理现象去认识物理世界.通常人们在实验过程中总结出一定条件下的物理规律,从而去解决物理中的各种问题.如果没有这些规律,就无法认识物理事物的本质及内部联系,就无法去改造世界.正是通过物理规律的学习,人们才逐渐深入、广泛地认识物理世界的.当新问题不符合已有的物理规律时,为了解释新现象和解决新问题,人们再提出假说、实验验证,得出更高级的理论,使已有规律包含在新理论内.这样不断地利用已有规律,寻找探索新规律,使物理理论体系不断完善与发展.

例如,(1)牛顿定律认识了宏观低速条件下物体的运动规律;统计规律使学生理解液体、气体压强产生的微观实质,理解了温度的本质.(2)勤于观察的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有一次在比萨大教堂做礼拜时,那个悬挂在教堂半空中的铜吊灯的摆动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经过他反复的观察,反复的研究,终于发明了摆的等时性.(3)英国科学家阿察尔去邮局办事的时侯,发现有位外地人拿出一大版新邮票,当他正准备裁下一枚贴在信封上时,却苦于没有东西裁下.但是这位外地人很是机灵,他取下西服领带上的别针,用别针在邮票的四周刺了一圈小孔,这样就很利落地撕下了一张邮票.这一情景给阿察尔留下了一串深深的思考,也给了他深深的启示,终于通过实验发明了邮票打孔机,世界上有齿纹的邮票从此诞生.(4)阿基米德发现阿基米德定理;居里夫人发现镭元素;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等等;……其实物理学也存在于我们学生身边,当我们学了测量的初步知识后,班上有个学生别出心裁创新出用透明胶把制好的牛皮纸软尺包扎好,这样使尺子变得更加牢固.然后再用大大卷泡泡糖的包装盒作为尺子的外壳,再在盒的中心利用铁丝做一摇柄中心轴,把软尺的末端固定在轴上,一个可以收拾并反复使用的卷尺就这样诞生了.

浅谈生活中的行为经济学现象 篇6

我们考虑一下这个例子, 你路过一家餐馆, 看到有两个人在那里排队等候。“这家餐馆一定不错, ”你想, “人们在排队呢。”于是你也在后面排上了。又过来一个人, 他看到三个人在排队就想, “这家餐馆一定很棒。”于是也加入到队列中。又来了一些人, 他们也是如此。我们把这种行为叫做“羊群效应”。基于其他人的行为来推断某事物的好坏, 以决定我们是否仿效, 这就是“羊群效应”。而星巴克的成功是来自有一部分是来自于羊群效应。

羊群行为是行为金融学领域中比较典型的一种现象, 主流金融理论无法对之进行解释。经济学里经常用羊群效应来描述经济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 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 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 其他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 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因此, 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人有一种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 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羊群行为是一种“人们去做别人正在做的事的行为, 即使他们自己的私有信息表明不应该采取该行为”, 即个体不顾私有信息, 采取与别人相同的行动, 同时它也是一种社会群体中相互作用的人们趋向于相似的思考和行为方式。比如在一个群体决策中, 多数人意见相似时, 个体趋向于支持该决策 (即使该决策是不正确的) , 而忽视反对者的意见。

金融市场中的羊群行为是一种特殊的非理性行为, 它是指投资者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 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 模仿他人决策, 或过度依赖于舆论, 而不考虑自己的信息的行为。由于羊群行为是涉及多个投资主体的相关性行为, 对于市场的稳定性效率有很大的影响, 也和金融危机有密切的关系。因此, 羊群行为引起了学术界、投资界和金融监管部门的广泛关注。

我国的股票市场个体投资者呈现出非常显著的羊群行为, 并且卖方羊群行为强于买方羊群行为, 时间因素对投资者羊群行为没有显著影响, 投资者的羊群行为源于其内在的心理因素。

不同市场态势下, 投资者都表现出显著的羊群效应, 也就是无论投资者是风险偏好还是风险险恶, 都表现出显著的羊群效应。

股票收益率是影响投资者羊群行为的重要因素。交易当天股票上涨时, 投资者都表现出更强的羊群行为。投资者买方羊群行为在交易当天股票下跌时大于上涨时, 而卖方羊群行为则相反。总体上卖方羊群行为大于买方羊群行为。

股票规模是影响投资者羊群行为的另一重要因素。随着股票流通股本规模的减小, 投资者的羊群行为逐步增强, 这与国外学者的研究具有相同的结论。

为什么会有羊群行为的形成呢?哲学家们认为是人类理性的有限性, 心理学家认为是人们的从众心理, 社会学家人玩是人类的集体无意识, 而经济学家则从信息不完全、委托代理等角度来解释。不论是哪一种说法, 我们对于投资理财问题最好是做到理性投资、理性消费。

广告是到处都可见的, 电视上、电影里、墙面上、甚至于厕所里, 只要是人可以到达的地方, 就处处可以看见广告。而明星代言更是广告的重中之重,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明星在广告中说着那个广告朗朗上口的广告词, 比如“自然堂, 你本来就很美”、“怕上火喝王老吉”等。

许多的广告中, 往往只有影视明星搔首弄姿地表演显示一下商标外, 完全没有对产品性能的说明。

也许有人会问:“这种广告有意义吗?”存在即合理, 显示经验告诉我们, 这种广告有很好的作用。

我们假设有一家企业甲开发出一种很有效果的减肥产品。与此同时, 另一家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企业乙, 也准备向市场推出一种伪劣减肥产品。当然两个企业都会向公众宣布其产品质量过硬、绝对上乘。

其实, 企业乙开始可以蒙骗一部分消费者, 但时间一长, 产品的问题会暴露出来, 伪劣产品终究会被消费者识破, 顾客会投奔企业甲的产品。也就是说, 企业甲可以预期未来市场份额和利润的扩大。

如果企业甲希望从一开始就与假冒伪劣的企业乙“划清界限”, 企业甲可以拍个SHOW LOGO的巨星广告。因为当红明星的广告有很高的市场价格, 企业甲“财大气粗”, 未来预期收入远大于企业乙, 企业乙是不敢贸然模仿的。用最好理解的数字来说明就是, 如果企业甲的预期收入为3000万, 而企业乙的预期收入为1000万, 广告花费为2000万元, 那么, 企业甲可以请巨星打广告, 企业乙就请不起。

精明的消费者一眼就认出请不起当红明星打广告的企业乙生产的是伪劣产品, 自然不会购买。而企业乙了解到企业甲要推出巨星广告时, 就会“急流勇退”放弃生产伪劣产品的计划。所以, 企业甲通过请巨星打广告来清除掉了潜在的市场模仿者。企业甲并不在乎明星在广告节目中说了什么, 表演了什么, 只是想传达它是生产优质产品的企业。

这种广告的价值正在于:明星出场费的高低代表了企业甲的产品质量高低。

如果明星知名度够高, 有一定影响力和粉丝群, 人品和职业操守很出色, 或者说在娱乐圈有很高的地位, 会给企业带来不小的收益与知名度。

首先, 明星代言的一大作用, 就是在很短的时间提高知名度, 这是一种广泛的宣传手段。其次, 品牌的档次, 代言的明星在观众心中的身价, 知名度, 以及地位, 会是观众对品牌有个直接的档次定位, 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价格定位和品牌定位。再次, 产品销量, 明星的粉丝群, 如果粉丝群很庞大, 对产品的销售量有直接的影响, 好比我身边的朋友, 很多会因为代言明星而促使他们买什么产品。第四点, 产品形象, 代言人是产品的风格展示, 直接体现产品的形象, 很有可能因为代言人的关系而使产品成为时尚标志, 并且代言人形象转变, 有可能改变大众口味, 促使市场需要的接替, 进而可能影响到产品的设计, 以及一系列相关营销环节的变更。

这就好比是生物学中的孔雀一样, 雄性孔雀拥有绚丽而厚重的尾羽, 这样才会更容易吸引基因优良的雌鸟。

你有没有伸手去拿优惠券, 再拿着它去领一袋免费咖啡豆, 尽管你不喝咖啡, 家里也根本没有研磨机和咖啡机?你有没有在自助餐厅里一个劲儿地往自己盘子里放食物, 尽管你已经吃到撑, 直打饱嗝了?还有, 你家里有没有毫无价值的免费物品, 比如广播电台的促销t恤衫, 情人节收到的巧克力中附赠的泰迪熊, 还有保险代理每年送的带磁铁的小日历?

为什么免费的东西那么让人难以抗拒呢?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原本压根不想买的东西一旦免费了, 就变得难以置信地吸引人!免费最大的问题在于, 它引诱你在它和另一件商品之间挣扎, 并引导我们做出不明智的决定。举个例子, 假如你想去运动用品店买一双白袜子, 就是后跟有结实的夹层, 前面镶金线的那种。一刻钟以后你从店里出来, 手里拿的却不是你想卖的那种袜子, 而是另一双你一点也不喜欢的便宜货 (后跟没有夹层, 前面也没有镶金线) , 但是它附赠一双免费袜子。在这个例子里, 你放弃了更好的选择, 买回了你原先不想要的东西, 这全是免费的诱惑!

为什么我们有一种非理性的冲动, 见到免费的东西就勇往直前, 即使这些东西我们并不真的需要?我认为答案是这样的。多数交易都有有利的一面和不利的一面, 但免费的物品使我们忘记了不利的一面。免费给我们造成一种情绪冲动, 让我们误认为免费物品大大高于它的真实价值。为什么?我认为是由于人类本能地惧怕损失。免费的真正诱惑力是与这种惧怕心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选择某一免费的物品不会有显而易见的损失。假如我们选择的物品是不免费的, 那就会有风险, 可能作出错误决定, 可能蒙受损失。于是, 如果让我们选择, 我们就尽量朝免费的方向去找。

如果做生意的话, 懂得这个秘密, 就可以一鸣惊人。想让顾客盈门?拿出点儿免费的东西!想增加销售?拿出一部分免费商品!

同样, 我们还可以利用免费的策略推行社会政策。想让人们开电动车?不要仅仅降低上牌照和检测费用, 干脆取消这些收费, 就成了免费。同样的, 如果你关注健康, 你注意到早期诊断是逐渐消除严重疾病的方法, 想让人不拖延耽搁, 赶紧进行诸如结肠镜探测、x光透视、胆固醇检测、血糖检测等检查?不要仅仅是降低收费, 把这些项目改成免费!

我认为大多数政策战略学家还没有认识到, 免费是他们手中的一张牌, 更不要说怎样用它了。目前政府正在大幅度削减预算, 在这种大环境下, 提出把某些东西改成免费, 当然是和人们的直觉背道而驰。但我们停下来细想一下, 免费能产生很大的能量, 这样做也是非常有道理的。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经济的支持, 同样, 经济的运行也离不开生活的运转, 而行为经济学更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研究人们平时生活的行为, 一些不起眼的动作可能会引发出巨大的经济理论。行为经济学洞悉了人们内心深处的奥妙, 总结出经验, 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理智聪明、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 .董志勇, 《生活中的行为经济学》 (下册)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 .[美]丹-艾瑞里, 赵德亮夏蓓洁译《怪诞行为学》中信出版社2008

[3] .董志勇, 《行为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生活中的声现象 篇7

关键词:解构主义,创新,解构,娱乐

解构主义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否定事物原有理念,赋予事物新的思想。从符号学的角度说解构就是能指与所指的重新调整搭配,就是要取消传统的一一对应关系,也就是说,一个能指并不只指向一个所指。解构主义给人的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看见带有解构主义风格的文化现象。文中从解构主义思想的起源谈起,分析日常生活中的解构文化现象。

1 解构主义思想的起源及其产生背景

解构主义是属于哲学范畴的现代思想,最初产生于法国。而解构主义这一词出现在建筑领域,大约开始于贝纳德·屈米(Bernard Tschumi)设计的作品——法国的拉·维莱特公园(Parc de la Villette),建筑评论界普遍认为他的作品表现出来的思潮是受解构主义影响的。解构主义不仅影响了建筑方面,它还对文学、音乐、美学以及人们的生活、媒体娱乐等方面产生过巨大影响。

1.1 何谓解构

“解构”的法语为“deconstruction”,是由字头“de-”+“construction”构成的,“de-"有否定的意思,“construction"有“建造,构筑,建筑”的意思。组合到一起,就是“分离”,“解体”之意,汉语就翻译成“解构”了。简言之,即反结构,或分解结构,消解结构中心。解构主义是德里达解构哲学在建筑领域中的实现,代表人物有屈米、盖里、哈迪德、艾森曼、库哈斯、莫斯和蓝天组等。德里达认为必须从原有的哲学体系(结构)里挣脱出来,重新建立新的哲学体系(结构),这就是德里达的解构理论的本质。应该强调的是德里达的解构不是在破坏、捣毁西方的哲学体系,而是在重新确立。正因为解构不是破坏,不是捣毁一种结构,所以解构主义建筑也不是解体,更不是莫名其妙,光怪陆离。解构的手法运用大体包括:消解、分延、重构三种。

1.2 产生背景

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迅速发展,西方社会进入了后工业阶段,而与此同时现代西方文化也经历了一次新的裂变,社会逐步全面进入后现代时期。这个时期各种文化哲学理论都陷入偏激的政治和论战之中,各种理论群体和流派杂色纷呈,各种文化(艺术、文学、美学、哲学等)倾向更迭裂变[2]。在这个过程中,解构主义的反中心、反权威、反二元对立的独特观点也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反映出西方文化流向的新变化,也标志着各种新思想对现代主义的“反动”和“承续”的逻辑必然性。

2 解构主义建筑

解构主义应该说是后结构主义中的一个独特分支,而后结构主义又是对结构主义的批判。

20世纪80年代,晚期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思潮有了新的发展,以彼德·埃森曼和贝纳德·屈米为代表的西方建筑师把当代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哲学理论应用于建筑创作,提出了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的理念。解构主义大胆向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提出质疑,他的“非理”的理论根据在于发现以往任何建筑理论及建立的秩序都有某种脱离时代的局限性,不能满足发展变化了的要求。但是对他们提倡的反理性,不应简单地理解成对理性的否定,它主要是冲破理性教条的局限性,引入随机、偶然等被理性排斥的因素。他们重视“机会”和“偶然性”对建筑的影响,对原有的传统建筑观念进行消解、淡化,解构主义在手法上打破了原有结构的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调性,强调结构的不稳定性和不断变化的特性,并提出了消解的方法和两段理论,即“颠倒”与“改变”。同很多建筑师一样,屈米也对传统意义上的秩序提出质疑,他设计的法国拉·维莱特公园(Parc de la Villette)如图1所示。

不用传统的构图手法、等级制度和一些规则原理,而是把公园通过“点”、“线”、“面”三个要素(如图2所示)来分解,然后又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起来。三层体系各自都以不同的几何秩序来布局,相互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这样,三者之间便形成了强烈的交叉与冲突,构成了矛盾[3]。此作品充分体现了解构哲学和解构思想,成为解构主义建筑的典型代表。

3 生活中的解构文化现象

生活中的解构文化在方方面面都有体现,如:电影、漫画、小说、文学、服装、厨艺等,下面从无厘头的娱乐方式以及服装设计角度谈生活中的这类现象。

3.1 “无厘头”娱乐方式的盛行

在现代商业社会高度发展、大众传媒迅速传播的后现代思潮勃兴的时代,一些影视作品,如周星驰的一系列喜剧电影,采用温馨幽默的剧情、荒诞鲜活的角色以及诙谐俏皮的电影对白及配乐,的确给人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开拓了电影艺术固有的大众化性质,使得以搞笑为主要目的的“无厘头”式的语言和行为成为国内竞相效仿的时尚(“无厘头”原先只是流行于广州佛山一代的一个地域性俗语,指一个人言行无目的,无中心,极其随意)。它与传统的主流、精英文化有着根本的不同,甚至颠覆了传统与精英文化的严肃认真,“无厘头”具有后现代的特征,解构和狂欢是其核心与要害[4]。

在熟知的喜剧影片《大话西游》中,人们思想中原有的《西游记》形象得到全部的重组创新。中规中矩、恪守佛法的唐僧转变成了婆婆妈妈、唠唠叨叨的人物形象,用后现代解构主义词汇解释就是一个啰嗦的符号;白骨精与孙悟空也“划时代”地成了前世的恋人。在这部影片中,猪八戒的妻子是一只蜘蛛精,同时是白骨精的师姐,而非人们熟知的《西游记》中高老庄高员外的大小姐。

在这部电影中,《西游记》中的人物完全获得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全新的组合、全新的思想,同时也赋予了故事一定的现代感。人们一定对电影中牛魔王的妻子跟孙悟空娇嗔地说到“以前叫人家小甜甜,现在叫人家牛夫人”的场景记忆犹新。这个场景从某种意义上体现了时代特色。在当代媒体中常常报道的婚姻三角恋、婚外恋的思想,在这部古代经典著作中创新再现,用全新的形象、搞笑的形式来冲击脑海中已有的牢牢固定的思想模式。

前几年的春节晚会中,在赵本山的小品中也常体现这种解构思维。试想赵本山问范伟“1+2等于几”,范伟肯定能马上回答出是3,但是赵本山问范伟“1+2在什么情况下不等于3”,范伟就回答不出来了。因为他被他固有的思维模式限制了。当赵本山说出在算错的情况下不等于3时,范伟马上根据这种全新的解构思想回答出“1+2在算错的情况下还等于6呢”。可以通过这个例子看出解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能打开人们的固有思维模式,并给予人们一种全新的思维启发。

以上所述是解构的创新思维在娱乐方面的体现。

3.2 时装设计的奇变

当代前卫的服装设计师完全背离服装为人所穿的概念,完全从设计一件独立的艺术品的角度去设计时装,考虑的是“时装”本身而非与人体发生关系的时装。设计师通过偶然机遇、荒诞组合、随意堆砌、解构中心、解构抽象、解构具象等手段来进行创作。胡赛因·查拉扬1998年春夏发布了“皇帝新衣式的作品”。他在沙滩上立三根小棍,棍中间用一根线相连,模特就站在线所围住的区域当中。线象征性地成为“服装”,女模特看起来什么也没穿,但似乎不是绝对的赤裸,她们前面有用一条线构成的“衣”,这是对传统服装意义的彻底解构。既然作为服装最基本的存在条件都可以被颠覆,那么其他准则被颠覆则是很自然的事了。外套可以里朝外穿,露出线头和衬里;针脚外露,粗糙的毛边;女性时装的琐布、没轧完的缝头不是因为缝纫技术太差,而是有意为之的用心设计[5]。

4 结语

“文化是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的媒介。文化体现了人作为历史活动的主体进行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的成果和过程,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各种现象无不与文化相关联[6]。”文化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与人类的生存关系来看,它是人类能动的适应环境和解决生存问题的手段。解构主义思维是一种文化,而文化是优化人的存在。那么解构思想就是为了优化人的思想及生存状态而产生的。在社会生活中解构主义的思维是在思想认识上给人们一种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得力武器。通过对解构主义的吸收转化,在日常生活中处处体现着创新的另类思维,总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和触类旁通的启发。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陈立勋,杨茂川.后现代主义的文化与设计[J].设计论坛,2002(2):57-58.

[3]王向荣,林箐.拉.维莱特公园与雪铁龙公园及其启示[J].中国园林,1997,13(2):69-70.

[4]王宇.浅析无厘头文化[J].影视剧写作,2003(2):29-30.

[5]苏洁.论时装中的解构主义[J].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4(3):74-75.

[6]毛白滔.建筑作品解读[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6.

上一篇:境外员工下一篇:考核制度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