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理论

2024-10-03

诗词理论(精选7篇)

诗词理论 篇1

含蓄是中国古典诗词的核心特征之一, 含蓄的重要表现就是《文心雕龙》中提出的“言不尽意”。 而情境式地启发学生创造性地体会作品中的言外之意, 是诗歌教学的重中之重。如何做到这一点?老祖宗的理论是我们教学的指导, 而西方与之相关的文艺理论也可以助我们一臂之力。

巧的是, 20世纪以来的西方著名的文学理论流派“新批评”, 在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影响下, 前继俄国形式主义, 后开庞大的结构主义思潮, 也将兴趣向内转至文学语言的本体上, 提出了张力说、含混说等理论。这与我国的“言不尽意”论有相通之处, 它们共同致力于文学语言的美学追求。在体会跨国、隔代文论相通之妙的同时, 也可进一步采撷该成熟理论的优势, 结合传统理论, 指导我们的诗词教学。

一.桥、墙与言不尽意

我国先秦时兴起的言意之辨于魏晋时期从哲学范畴下滑到文学理论中。这一转化对文学创作、文学语言的运用、文学鉴赏等都有巨大 的影响。而完成这一论题从玄学向美学转化的集大成者可以说是刘勰。

“言不尽意”并不指刘勰片面的强调 “言不尽 意”。事实 上 , 《文心雕龙》言尽意论与言不尽意论兼而有之。“言尽意”论如“心生而言立, 言立而文明, 自然之道也” (《原道》) , “言, 心声也” (《书记》) , “心既托声于言, 言亦寄形于字” (《炼字》) , “心生文辞” (《丽辞》) 等, 俱指语言是表现思想的产物, 是作家创作的手段、表达的方式, 起到物色尽的作用。而“言不尽意”论, 诸如“意翻空而易奇, 言征实而难巧。是以意授于思, 言授于意。密则无际, 疏则千里”, “至于思表纤旨, 文外曲致, 言所不追, 笔固知止” (《神思》) , “言不尽意, 圣人所难” (《序志》) , “神道难摹, 精言不能追其极” (《夸饰》) 等, 更多是从美学特征上说明语言不能完全表达意思, 产生的效果是情有余。这明显不同于老庄玄学中因言不尽意而要弃言弃声。“语言‘即是桥又是墙。之所谓是桥, 因为只有通过它, 人们才能跨越差异的激流, 达到某种意义的同一性;之所以是墙, 因为它阻止人们毫无障碍的表达自己的内心, 限制着这种表达的可能性。’语言的表达永远是既明确的, 又不充分不完全的。因此, 语言既敞开又遮蔽, 与它相关的是两个截然相反的领域:意义敞开和意义隐蔽的领域, 或曰显指域和隐指域, 光明域和黑暗域。”[1]

而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建好这座桥, 打通这堵墙。

贺铸在《横塘路》一词中写道:“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 琐窗朱户, 只有春知处。”词人没有放弃也没有直接写丽人的孤独寂寞, 而美就诞生在这言而欲止中。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层寂寞? 建好桥的一问就是:“丽人住的地方好吗 ?”打通墙 的引导就 是 : “‘只有春知处’中的‘只’这个范围副词有何意义?”至此为止, 这堵墙还不够透明, 光明还未完全照进黑暗的隐指域。

而当我们再往深处体味时, 要从创作论的角度进行。词人把玩了语言, 让情感“犹抱琵琶半遮面”, 而语言也会“戏耍”词人, 令内涵超出他的表达。所以, 这“言为心声”的语言往往会因为创作是不可能毫无障碍地表达而出现成型后的多重接受。笔者在此处的教学尝试 如下:

“词人不也知道丽人的住所吗?为什么说只有春知道?”

学生的回答各种各样, 很具有创造性。

1.词人是叙述者, 旁观者, 拍摄者, 不参与其中。

2.词人将春天人格化, 就是词人自己, 表现两人的心灵相通。

3. 词人在表 现自己的 孤独 , “锦瑟华年谁与度”是对自己的发问, 缺了丽人, 再美的居住环境也只是樊笼, 只有春天每年来探看一次。

4.其实词人写出了两个人的寂寞。丽人独居的寂寞, 词人因只能设想丽人寂寞的寂寞。

……

贺铸怕不会想到当初自己的一点闲愁, 引发后人无限的联想, 那是他含混语言的张力啊。

于是, 这启发我们无论在欣赏时还是创作时, 都要有庄子对“至言”理想的追求, 就如刘勰的言意观, “不仅有着‘言尽意’论对于人类思维和语言能力的由衷信任和热爱, 而且也有‘言尽意’论、‘得意忘言’论对于人类思维和语言表达的广阔空间”。[2]

二.外延、内涵与言近旨丰

艾伦·退特的张力说 (tension) 指出语言有其外延和内涵, 与形式逻辑中的外延和内涵的定义不一样。这里的外延指词的词典意义, 内涵指词暗示的意义或感情色彩。诗的“意义就是指它的张力, 即我们在诗中所能表现的全部外展和内包的有机整体”[3]中国古代创作论中有这样三个连续的范畴:陆机的物———意———言或刘勰的物 (象) ———情———言。这里的物象都是可用语词的辞典意义描述表达的。而产生的意情进而笔下流淌的言却是十分丰富的。西方用外延和内涵作 为语词意义的两个极点, 用张力统摄语词的完全意义。中国文论却解释了产生语言张力的原因, 把这一原因绘成一个动态过程, 与文学创作息息相关。但无庸质疑, 两种理论都在追求语言的丰富性。好诗“就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4]或者说是“所有意义的统一体, 从最极端的外延意义到最极端的内涵意义。”[5]退特要求的就是精确的语词表现丰富的内涵, 这正如我国文论中对语言美学追求的基本特征之一:言近旨丰。言近指刻画出完整的艺术形象, 如在目前;旨丰指语言形象中包蕴深厚丰富的内容。如《物色》篇中“以少总多, 情貌无遗”。托名白居易作的《金针诗格》中称“诗有内外意, 内意欲尽其理, ……外意欲尽其象, ……”虽然内外意与内外涵是在各自的理论体系中形成的, 不能简单等同。但对“文约而事丰”[6]“语近情遥” [7]的追求是一致的, 即渴望内涵外延的结合, 内意外意的俱有。

文人词中对美女的塑造笔法颇多、意义非凡。从形象的外延走到内涵, 张力的大小几乎可以决定形象的成败。

“垆边人似月, 皓腕凝霜雪”中 (韦庄《江南好》) 江南女子的形象外延特征是肤如凝脂, 以点带面, 几乎可以肯定她是位貌美如花的姑娘。而一个“似月”的比喻就将女子的形象带入她的内涵。

提问学生“似月”也在强调姑娘皮肤如月色清辉般, 那与“皓腕凝霜雪”是否重复?一位在酒肆中沽酒的“似月”姑娘, 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学生就在思考中追寻形象的内涵, 这内涵不仅指向姑娘内在的清新脱俗的气质, 而且指向词人。一位学生说:“世俗中皮肤白皙的美娇娘、豆腐西施多了去了, 但词人是个文化人, 江南是块灵秀地, 只有身处尘世却没烟火味儿的如月般清灵的姑娘才能点缀那江南, 才能吸引词人, 才能让词人对江南的迷恋有具体的寄托。”该生的回答已将这一江南女子的外在形象、内在气质和词作的主旨、词人的情感联 系在一起, 极大地扩大了形象的内涵意义, 体现了词句的张力十足。

三.策略与隐秀

外延内涵结合成张力, 产生好诗。而结合的关键, 退特用了“策略”一词, 即“表现内涵———外延领域上的点, 诗人就凭这个点调度他的意义资源”。[8]换言之, 策略是外延内涵相结合的最佳状态。而刘勰的“策略”是“隐秀”。“文之英蕤, 有隐有秀。”据此, 我们可以理解隐既作家内在的思想情感, 秀指借以表达的外在的、鲜明的形象。意象的交融, 物我的统一, 便产生了优秀的文学作品。同样, “策略”与“隐秀”不能简单的对应, 但要达到有张力、言近旨丰的效果, 都必须通过“策略”或“隐秀”打通言意的枢机。“枢机方通, 则物无隐貌”;关键不塞, 则神无遁心。因此, 上升到创作方法论的角度, 两者是相同的。

“作家的思想情感不仅要寄予艺术形象之中, 从艺术形象的暗示、隐喻、象征等领域到它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含义。这就是‘隐’所具有的特点。”[9]“隐以复意为工” (《隐秀》) , 此“复意”可与威廉·燕卜逊含混理论中的“复义”对举, 都是指语言的多意性、不确定性。刘勰道“文外之重旨”, 皎然曰“诗贵两重意”, 袁牧补充说“诗贵两重意, 不求其佳而自佳”。无论从信息论的角度看作者传达的“意”的复杂和不明确, 各种意念心绪互相缠绕, 难分难解, 还是从接受美学角度“寻象以观意”都不希望诗句是清汤寡水毫无韵味的。

燕卜逊的含混 (ambiguity) 理论是指“任何语义上的差别, 不论如何细微, 只要它使同一句话有可能引起不同的反应……[10]其“复义”“意味着你的意思不肯定, 意味着有意说明好几种意义, 意味着能指二者之一或二者皆指, 意味着一项陈述有多种意义”。[11]换言之, 这种言外之意, 无论是感性的审美情味亦或理性的思索都体现出一种“味”。这味不能一品无余, 常常是不固定, 非实质的。接受方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有时这种理解也难以实指, 只是一种玄妙空灵的意趣或情趣。[12]王夫之《薑斋诗话》称“作者用一致之思, 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

刘勰认为“隐之为体, 义生文外, 秘响旁通, 伏采潜发, 譬爻象之变互体, 川渎之韫珠玉也”, “深文隐蔚, 余味曲包” (《隐秀》) , 文外意、余味都是对语言表达空间的拓展, “意味着一项陈述有多种意义”。隐与秀结合“隐以复意为工, 秀以卓绝为巧” (《隐秀》) , “情在词外曰隐, 状溢目前曰秀”, 就可看出这是一对相反相成的概念。隐指作者内隐之意, 秀是隐的外化表现。隐为根秀为叶。[13]需要强调的是, 刘勰的隐秀更多的是指一种创作方法, 而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修辞手法。以隐为例, 叶朗在《中国美学史大纲》中提出:隐有两层内涵, “一是指审美意象所蕴涵的思想情感内容不直接用文词说出来, 不表现为逻辑判断的形式;二是指审美意象蕴涵的情意不是单一的, 而是复杂的, 丰富的”。[14]一方面是从作者的创作中表现, 一方面是从读者的鉴赏中出发。一层是创作手法, 一层是审美特征。与“含混”“复义”的理论颇为一致。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蝶恋花》) 中的含混与复义颇值得品味。要达到抒情主人公最全面而深刻的情感层面, 就必须结合意象层层设问, 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情在词外的“隐”。

1.女子因何而流泪?

2.为何而问花?

3.花儿什么反应?

4.如果你是该女子, 对花儿的反应会作何感想?

剥竹笋式的提问可引起学生无限的兴趣, 一步步的挖掘也就是渐渐走入了抒情主人公的内心。女子因花而有泪, 见花残而感伤, 其实是以花自比, 残损的不仅是花, 还有被岁月雕琢了的容颜、被在章台路上乐不思蜀的丈夫伤了她的心。进一步, 她将花儿对象化, 问出心中的纠结。花儿自然地以缄默无语的反应再次伤害了她。无言之伤, 情何以堪。一个有情的她, 一个无情的他, 再一个无情的它, 怎敌得过?问花的结果就是自伤。

如果对这句的赏析到此为止, 其创作的策略, 或者说“隐”的功夫就只具有个体意义。在此的挖掘与上一分论点“从外延到内涵”区别就不大了。而事实上这里有个古 典词作中的较普遍美学范畴, 笔者称为“无言之伤”。传统诗论或美学理论中强调“无言之美”。诸如“大音希声” (《老子》) “此时无声胜有声” (《琵琶行》) 等。但在诗词的创作中, “无言之伤”比之运用得更广泛。如“惟有长江水, 无语东流” (柳永《八声甘州》) ,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苏轼《江城子》) ) 。一个好的策略不仅要有内涵上的深度, 还要有普遍意义上的广度。

需要说明的是, 刘勰强调“或有晦涩为深, 虽奥非隐”, 将隐晦、深奥与他标举的含蓄相区别, 对含蓄做了度的限定。反对燕卜逊的人认为他鼓励歧解越多越好, 提倡晦涩。燕卜逊反对将复义、歧解与晦涩概念相混同, 并强调“复杂意义不是好诗的唯一条件, 甚至不是主要条件, 它只可能是诗歌特殊魅力所在”。[15]可有趣的是我国的诗词创作含蓄有度, 而真正鼓励多义的西方诗歌创作却鲜有“余味曲包”。

新批评理论将语言与主体及外部实际意义剥离开来, 表现出对语言本体的崇拜, 并提升为一种美学追求。刘勰的《文心雕龙》试图解 决言意矛盾, 并在文学理论中与之审美的合题。其言近旨丰、重言外之意的审美理想也是建立在对语言的本体重视和创新上的, 并影响了后代的文论。如:钟嵘《诗品序》“文已尽而意有余”;皎然《诗式·重意之事例》“两重意以上, 皆文外之旨……”;姜夔引苏轼语“言有尽而意无穷, 天下之至言也”等。司空图“象外”说、严羽“兴趣”说、王士桢“神韵”说也一脉相承, 逐步丰富完善为古代重要理论之一———意境论。对语言本体的这种重视和发现, 我国的文论要早了一千多年。这就是隔代跨文化的文理相通之妙。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有这两脉理论的指导, 不仅作为鉴赏者, 而且能成为隐形创作者去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 从而生发出更多的意蕴, 就能更好地指导学生体会中国古典诗词的含蓄美。

注释

1[1]《文本与阐释》, 1988年, 法兰克福, 第31页, 转引自《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研究》, 郭宏安、章国锋、王逢春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第288页。

2[2]王钟陵:《哲学上的“言义之辨”与文学上的“隐秀论”》, 见《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第十四辑) , 第33页。

3

4[6]刘知己:《通史·叙事篇》

5[7]沈德潜:《说诗絮语》

6[9]孙蓉蓉:《文心雕龙研究》, 江苏教育出版社, 第122页。

7

8[13]隐秀的辨证关系在此不再赘述, 可参看叶朗、孙蓉蓉的相关论述。

9[14]详见《文心雕龙研究史》, 张少康等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诗词理论 篇2

一、“知人论世”内涵

“知人论世”中的“知人”是指了解作者以及作者身边的人,了解作者是因为要通过作者的生平经历了解作者在诗词中所表达的感情,以便于更好理解诗词以及作者身边的人,作者会因为身边的人不同的性格特点而抒发不同的情怀。“知人论世”中“论世”是指当时的社会背景、社会风俗、经济情况、政治情况以及时代文学特征等。

二、“知人论世”应注意的问题

知人论世法主要是以批评古典文学的方式进行古诗词鉴赏,这种方式对于指导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方式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这种方式仍然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是过于简单的使用方式。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只是简单介绍一下古诗词的背景以及作者的背景、生平经历,没有重点讲解知人论世,造成学生不了解知人论世。第二是过于单一的使用方式。教师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比较单一,课堂效率就不会得到提高。第三是过于死板的使用方式。每个人对于古诗词的理解都不相同,教师不应将自己的理解强加学生,达到教学目的就可以了。第四是过于广泛的使用方式。尽管知人论世法对古诗词鉴赏有很深的影响,但是并不是每首古诗词都需要细致讲解知人论世,有时只需讲解知人,有时只需讲解论事,有时两者都需要讲解,有时两者都不需要讲解。教师需要根据古诗词的情况判断。

三、“知人论世”的时机

1.先入为主

有些古诗词还没有进行鉴赏的时候,读起来就有属于自己特点,这一类的古诗词就要在教学前运用“知人论世”法。比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在讲解这首诗之前要先对苏轼进行介绍。苏轼的一生仕途坎坷,也当过较为显赫的官职,不过为期都比较短暂。他被多次贬官流放,还曾入狱。但是苏轼遵从儒家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以及进取精神和道家的超脱思想。这样学生可以深刻了解这首诗的内容,读懂最深层的涵义。

2. 避而不谈

有些古诗词可以不用了解作者的背景、生平以及诗词的背景时代,就可以不使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比如《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细雨朦胧的美丽景色,因为春天的生机勃勃导致心情愉悦,希望好友也能出门感受春天的来临。这与诗的内容与背景以及生平经历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无需介绍。

3. 轻描淡写

有些古诗词里面还引用了经典典故,虽然需要讲解,但是不宜过于细致的讲解,这样会本末倒置,会转移学生学习本首诗词的注意力,这样学生不仅很难理解典故,而且本首诗词也不会学得很通透。4. 循序渐进的运用

有些古诗词在讲解过程中需要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把古诗词的内容与作者及作品的背景融合起来讲解,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

理解诗词的内容。老师讲解诗词内容的同时,根据需要不断进行背景的补充,学生才可以充分理解诗词内容。

四、“知人论世”的方法

1.谈话法

老师可以通过谈话法进行“知人论世”法的古诗词鉴赏,学生可以与老师探讨某个关于本首诗词的话题,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记忆深刻,还会使学生加深对诗词背景的理解以及诗词本身内容的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准备,老师要慢慢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学习古诗词。比如说,老师通过提出一个关于文章作者的问题,学生可以进行分组讨论,通过师生对话的方式,总结出诗词的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经历。

2.演示法

老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有关诗词资料的视频、照片演示,这样进行的“知人论世”法比较直接,可以引起学生对诗词理解的共鸣,也会给学生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比如说,在讲解某一首诗词的时候,可以展示历史学家对作者的生平及一些关于作者在创作的时候发生的一些小故事的视频等,他们会更加理解作者的心情,也会对诗词有一种新的认知。

3.实践法

通过社会实践达到教学目标,具备条件的情况下,老师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诗词的涵义,通过课外实践组织学生对实物的观察。学生的深刻研究探索,可以使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鉴赏能力更上一层楼。这是古诗词鉴赏中“知人论世”法中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运用“知人论世”法进行古诗词鉴赏,不仅可以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古诗词的涵义,还可以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适当的应用“知人论世”法对学生进行古诗词鉴赏教学,对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提升帮助较大。

古诗词翻译中图式理论的应用研究 篇3

首次提出图式概念的是德国的哲学家Immanuel Kant。他在著作《Critique of Pure Reason》中指出:学习者若要建立新的概念,那么就必须与旧的已掌握的知识、概念联系起来,使新旧概念、知识之间产生联系,这样才能在知识体系中建立新的概念和知识。图式是个既存式的知识结构并且不断地发生作用,在有新生事物产生时,针对图式的理解是建立在既有图示同新生事物相互关联的基础上。图式理论一直到了20世纪70年代才被广泛应用到多个领域包括心理学、人工智能、语言学、人类学等。由于研究目的不同,不同的图式概念由不同的学者来发展,他们从不一样的角度对图式理论下了不同的定义。有的将图式定义为能够激活能够理解文章的知识结构。也有的定义为语篇的过程中所必须需要的思想表达。由定义可知,图式作为一种认知结构,是一种经概括和抽象化的背景知识,对理解交际作用重大。它留存在人们的头脑中。对于图式分类,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分类方法。

在国内,学者为满足不同领域的研究需要进行图式分类,不同形式的图式分类在理论上为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比如在语言学习以及阅读方面常宗林教授认为,图式分为本土语言、英语语言、本综式等三种。刘明东教授则强调,图式翻译要想创造好作品,需要翻译者首先要对语言中的语境、语言、文化、文体、语言等图式正确解码,然后再用目的语进行恰当编码。

图式传译对诗意能否传递原诗的特征与外貌起着重要作用。根据各学者图式分类的观点,结合中国古诗词特点,从语言、形式、内容三个方面进行划分,即从语言图式、形式图式、内容图式三个角度对古诗词翻译进行探讨研究。

2 语言图式探析

语言图式是教学活动中最常用到的一种图式,在英译汉中,语言图式则是译文构建的基础。具体运用到古诗词中,可以归纳为整齐、简练、偏旁相同、对偶、句子长短等。中国的古诗词是以简练而论的,这就使汉诗英译要想做到“形似”是比较困难的。但是也不是完全不能翻译。古诗词翻译里面最容易问题迭出、难以捉摸的部分就是诗歌,需要用诗的语言来进行翻译。但是这关系到原诗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生命所在。这对于翻译者将是一个巨大挑战。例如:

1)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廋。

At dusk I drink before chrysanthemums in bloom;

My sleeves are filled with fragrance and with gloom.

Say not my soul

Is not consumed.Should the west wind uproll

The curtain of my bower,

You’ll see a thinner face than yellow flower.

这首比较著名的是下篇,原诗词有五句都是押的尾韵,(后、袖、魂、风、瘦),翻译后也押尾韵(bloom gloom;soul uproll;bower flower)而最后的三句诗词翻译成了四行,为了押韵,将“帘卷西风”按“西风卷帘”来翻译,翻译者虽然违背了原语的语言图式,但却符合英语语言习惯,这种违背非常具有创造性,成功地表达了原诗词的美,使译文和原诗一样的引人入胜。

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Meet or part,live or die,

We’re made oath,you and I.

Give me your hand I’ll hold!

And live with me till old.

在翻译时,虽然“die or live,meet or part”的语言图式与“死生契阔”相对应,考虑到英语国家的语言习惯以及中西文化的差异,译者将其译为“Meet or part,Live or die”,使英语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令读者阅读英译诗词更有顺畅,效果更佳,也会更加喜欢阅读译诗。

又如:在屈原的《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一句的翻译中,要保证用词的精炼,可以一气呵成地做湖水、秋风和落叶的翻译,感觉关系紧凑,显现译文所具有的美好意境。显然第二种译文的英文语言图式占据重要,使英文语言图式的需求优势明显,唯有译文精确。才能对读者更能领路到原诗的意境和风采。

3 内容图式探析

内容图式体现出的是不同语言国家的文化差异,通常和社会文化以及风俗习惯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我们把它分为意象图式、文化图式、语境图式和情感图式。

3.1 意象图式

意象一词最早被用来表示隐喻,后来有学者将其与图式联系起来成为意象图式,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图式,是人们在与客观世界互动过程中出现的常规性样式,具有体验性、抽象性、动态性、想象性等特点。在科学的发展进步中,意象图式为人们理解抽象的概念提供依据。

我国的古诗词以意境著称,因此在翻译成英文中也需要让人感受到诗词的意境,意境图式也就是意象图式,我国古诗词中独特的意象无处不含。在诗词中运用江水流逝来喻愁的比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再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如:《天净沙·秋思》,这首诗歌享有“秋思之祖”之称,作者在诗中仅仅运用名词来构建意象,并不拘于语法的运用,前面三句诗词借用并列名词的应用,根据不同种类,将不同景物的九种食物进行巧妙融合,进而构成古代村庄特有的空间的意见景观。并表现一种颓废、没落情景,晚秋萧瑟凄凉的气氛得到广泛渲染。比如诗歌的另一句话为“断肠人在天涯”,原来的马、树、水、藤等都是生活中真实的实物,但由于诗中所表达的意象是萧瑟、凄凉、无助的,这是对人的哀愁与落魄的写照。这首元朝小令具有丰富的意象,用九个适当的名词来再现古村落唯美的空间意象。把后两句也转变成为意象具体,继而将整个古诗词构建意象群,非常成功地表达了元曲原有的意境图式。会给读者留有解读诗意的余地以及非常大的想象空间。诗歌的翻译是不能离开对意象的再现的。翻译者应该将诗词中的和意象关联性较大的内容图式进行有效转移,这样才能使读者诗中与意象有关系的内容图式转移到译诗中。只有这样,英语读者才能够理解原诗的意境,触碰到原诗的灵魂。

3.2 文化图式

文化图书就是要体现出文化特色,具体指脑中的与文化有关的知识结构块,是一种存于脑中并与文化知识有关的组织模式,用于对社会各种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感知。文化图式翻译是将原语的文化图式经过正确解码运用在目的语种中,然后通过文化图式的重建,用英文把原有文化图式表示出来。而在我国和英语国家,很多动植物、物品等有特定的代指和深层次内涵,如:在我国,青鸟是爱情和信使的象征,是传信使者象征。然而西方文化中青鸟则代表的是幸福,这种文化差异使得翻译工作很容易陷入两难之地。而在我国的古诗词中,典故非常多,往往几个简单的词汇就能给读者展现出非常浓厚的情感,让人一读就能体会到诗中的表达的情感。而在翻译中需要对这些文化图式进行处理,最大限度保留原诗的意境、情感。

如:杜牧的《秋夕》这首诗中,通过对宫女的凄凉的心境和内心的孤独。虽然抒情话语缺失,然而人们对染发的那还期望和哀愁的具体生活,写的是一个宫女的凄凉心情与孤独。这首诗虽然没有抒情的语句,但是仅通过几个简单的词语就将宫女哀怨、复杂的情感表述出来。仅通过小扇一词就让读者明白宫女被遗弃的命运,这里涉及汉代时班婕妤《怨歌行》这个典故,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天阶夜色凉如水”这简单的七个字又蕴含了汉代《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让读者感受到宫女对真挚爱情的向往。这首诗中有许多象征,而西方读者很难理解这些文化,没有所谓的对应物,如果直接翻译出来很难满足西方读者,在做翻译工作时,需要翻译者对文章意象进行恰当处理,让学生感受到宫女的哀怨和期盼,译者在文章中,通过多个头韵,这里使用读者有创造性地使用韵律图式。

3.3 语境图式

语境图式与语言使用环境关系密切。要让原文的语境图式在译文中体现出来。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落花时节”从字面看是时节,时令,其实却点明了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说李龟年的不如意,指的是“落花时节”。第二层是指作者对自己不兴感到感叹自己非常不幸的身世。最后一层含义是指唐王朝犹如这“落花时节”繁荣已不复存在。原诗里面暗含的语境图式要想翻译出作者深沉的情感确实不易,不同的翻译者所进行的处理办法也不同。有的具化了这种语境图式,形成鲜明的对比,并且采用传译的方式实现原诗与译文语境图式的共现。

3.4 情感图式

情感图式与人的文化背景、知识结构、生活体验等密切相关。诗歌往往有丰富的情感,在翻译过程中,情感图式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感情细腻是创作诗歌的基本要求,诗歌创作中细腻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翻译者的翻译能力必须与原诗相关的图式能够准确地传达这种情感图式相当。

比如:元稹《行宫》一诗,白头的宫女与红色的宫花,色彩对比鲜明。鲜艳的宫花容易让人联想到宫女们的时下处境。“白头宫女在”形象地表露出行宫繁华已尽,将凄凉、寂寞的气氛烘托出追昔抚今的强烈情感。然而西方读者不了解玄宗的历史无法体会这种内容的深层含义。所以增加“An Emperor”,及“bygone hours”,达到激活读者的相关图式,能够体会到这种深层含义,来体现原语的情感图式。

4 形式图式

诗歌的“形式图式”包括节奏、叠韵、平仄、双生等等,针对形式图式的研究通常从音调和韵律两方面入手,古诗词翻译中,形式图式的翻译是最不易的,但是无论从审美上还是意义上来讲,中国古诗词的平仄与列序的行数都是至关重要的。这些都是影响翻译质量的重要问题。找到匹配原文的形式图式难度非常大,违背的创造能够有效推进和延伸原语言的语言形式。

4.1 韵律图式

韵律图式的主要内容有节奏、叠韵、押韵、平仄等。在译文中调用不仅调用平仄和其他的韵律图式比较常见。

6)林风渐渐夜厌厌,

小楼新月,

回首自纤纤。

A gentle breeze blows from the woods on s night tender;

As I turn back,a crescent moon so slender

Over my little tower can be seen.

上面的句子中,有三次使用叠字,翻译者没有相应的图式,译者把“夜仄仄”相似运用尾韵来翻译叠字。韵律图式的相似度的比较叠加词的应用,运用相似的韵律图式,并且调用相似度级高的微云,做翻译叠字,“绝佳好词”。

诗词翻译用整齐的押韵形式,双数行用的是三音步,单数行用的是四音步,这在英语诗中是常用诗格。但是在英文诗中八行诗用的一般是五音步,三四次音步。诗歌中,双数行的第一个字不用写。在这首译诗中双数行第一个字不写,却要退行写起,并且故意让读者以为是四行诗,这样每行诗就成为七音步,这种对应四行七言的唐诗绝句的形式图文是具有创造性的安排。这种情况是将译文看作唐诗格律图式和英诗格律图式相互融合的过程。我们从这一例子看出,诗词中与形式相关的图式,变通方式的运用,将形式或者相似的图式与英语诗歌的相互转换。

4.2 音调图式

诗词中的音调图式包括叠音、双声、抑扬、形声等图式,而在翻译中,则很难将汉语的叠音等音调图式移植到译文中,因此在翻译中需要对中英文的音调图式进行替换。如:

7)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The curtain cannot keep out the patter of rain;

Spring is on the wane.

潺潺是叠词,让读者感受到雨声的优美动听,将其翻译成英文,则借用相应的表达图式,借用三个单词开头的/k/音替代,通过英语中的叠音图式对原诗叠词加以表示,在阅读译文时,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所以,诗词翻译时,翻译者通过与原诗歌音调图式相似图式的借用,尽量让译文也展现出原诗的音调美。

5 结束语

实践研究证明,中国诗词的总体特征为语言精练、优美、含蓄,富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音乐美以及富含意象,具有深远的意境,因此在翻译中非常困难。从图式理论的角度分析,内容图式的准确传译可以将诗歌既有意蕴和意境、音韵美及节奏感想等完美再现。在针对中国诗词英译时应使语言图式、形式图式以及内容图式最大限度的进行传译。能够保持原诗的内容美、形式美、语言美。保持译文原有的面貌,并能够超越原诗,进一步将中国古典文化发扬光大。

摘要:翻译的本质,有的时候可以理解为“图式翻译”。研究探讨中国古诗词的翻译过程就需要运用图式理论。对于古诗词翻译的中图式理论的研究可以从形式图式(包括音调图式与韵律图式)、语言图式、内容图式三个角度进行审视研究,实现读者既有图示与新创图示的相互融合,构建理解交际的跨文化模式。

关键词:古诗词,图式翻译,形式图式,语言图式,内容图式

参考文献

[1]魏薇,刘明东.图式理论在诗词翻译中的应用[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2,19(4):73-78.

[2]毛瑾,陈泓霖,陈利平,等.文化意象图式下中国古诗词的翻译策略研究[J].学园,2014(29):4-6.

[3]冯宇姗.浅谈概念整合理论对古诗词翻译的指导作用[J].青春岁月,2013(13):140-141.

[4]邓洁雯,钟书能.从意象图式视角解析《登鹳雀楼》及其翻译[J].嘉应学院学报,2012,30(9):77-82.

[5]高美云.中国古诗英译中的意象图式阐释[J].文学教育:下,2012(11):25-27.

[6]刘国立.古诗词翻译中意象图式建构研究[J].焦作大学学报,2014,28(1):128-130.

[7]徐萌,曾纯.从意象图式视角评析《水调歌头·中秋》之英译本[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27):81.

[8]高翔宇.从意象图式视角赏析李煜词两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8):69-70.

[9]王丹蕾.文本细读:高中古诗词教学的诗意还原之路[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5.

[10]胡余成.意向图式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歌——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望庐山瀑布》为例[J].青春岁月,2013(7):6-7.

诗词理论 篇4

【关键词】生命教育理论 高中语文 古诗词教学研究

0.引言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综合素质型人才,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引导学生充分发展自我,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但是就目前高中教育而言,还无法达到这一目标,在实际教育中,功利性较强,学生独特的思维与个性被抹杀,严重者出现生命意识淡薄的现象。其主要是由于教育的功利性导致的。使得教育本质教会学生寻求人生价值,获得生命的真谛逐渐模糊,因此,急需要在生命教育理论下进行教学。尤其是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从古人对生命的看法来获取生命意义的启示。

1.生命教育理论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作用

根据新课标要求,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确保学生能够具备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与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语文素养的培养需要以生命教育理论为前提,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其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因此,生命教育理论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另外,语文教学目标与生命教育理论思想相同,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发挥出育人作用,需要借助生命教育理论来辅助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以便充分发挥出语文课程的育人作用,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1]。

2.生命教育理论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措施

将生命教育理论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相互结合起来,会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化。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包括情感教育、人格教育以及审美教育等内容。其教学措施主要包括对话教学与体验教学两个方面。

2.1对话教学

对话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对话教学是建立在双方平等、民主条件下的,通过运用言语、思维等方式来交流与沟通,注重人的个性化与主体性。其教学形式包括:师生对话、生生对话。

在师生对话中,需要以平等为前提,需要师生双方的沟通与交流,而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说。师生对话教学并不是简单的问答,需要注重精神方面的交流[2]。例如,在《陈情表》教学中,教师在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让学生在文中寻找作者陈述的几种情感,使得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以便达到学习的目的。当学生阅读完成之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教师的问题。学生A回答:“悲情,在第一段‘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表明自己身世可怜、父亲早亡,母亲改嫁。以及下文中的‘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均说明作者身世之苦,总结为悲情。”另外,学生B回答:“陈述了作者的怨情。在第一段中‘行年四岁,舅夺母志。’表明作者对舅舅不让母亲改嫁而怨恨舅舅,出现怨情。”在学生各抒己见的过程中,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将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来看待,符合生命教育理论内容,在对话中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在生生对话教学中,学生之间通过小组讨论与交流来学习。例如,在《兰亭集序》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组成若干个小组,对“作者在本次游历中如何对生死观的感悟进行理解的”这一问题进行解答。学生之前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询问教师等方式来寻找答案。小组成员每人分别对自己分配到的任务进行理解,其任务包括对每个段落的大意进行了解以及深入分析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学生m讲述前两段主要描写兰亭集会的盛况,描写集会的时间、地点、人物、参加缘由以及环境、天气等。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恩爱之情,主要围绕“乐”而展开。学生n讲述第三段的大意为通过兰亭集会联想到人们的相处方式以及处世之道。继而对生死问题进行讨论,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无奈,对“死生亦大矣”的沉痛感悟。在第四段中,“若合一契”表明古人对生死也有自己的看法与理解,而“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的是虚无主义的思想,在当时的东晋时代,体现作者的积极人生观。通过对话教学,让学生深入体会到古诗词教学与生命教育理论的联系与融合处,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意思与所表达的情感。

2.2体验教学

首先,需要创设教学情境,激活体验。在体验教学过程中,创设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地体验到教学的内涵,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3]。例如,在《雨霖铃》教学中,可以根据诗词中的文字来想想离别时的场景,教师可以通过模拟的方式将情境再现,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在离别时,作者与友人眼含热泪,相顾无言,在凄冷的清秋时节更加渲染出离别的情绪。在创设该情境的时候,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应的音乐与图片等,让学生带入在情境中,体会作者的感受与思想感情。其次,注重审美,升华体验。在高中语文古诗词中具有大量的优美诗句,在语言美中,古人在文字上下苦功夫,例如《人间词话》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完全将春意展现出来。在意境美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展现出来的是气势磅礴的意境。在审美体验中,需要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审美想象,并感受意境美。

3.总结

教育是对人进行有目的的培养活动,需要将人看成是独立的生命个体。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首先需要对生命意义进行教育,对生命教育理论进行了解。尤其是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需要融入生命教育理论,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深入了解作者的感受。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提高学生对生命的珍爱与敬畏意识。

【参考文献】

[1]徐炳国.英国的生命教育及启示[J].教育科学,2013,23(12):214-215.

[2]王云峰,冯伟.生命教育[J].教学与管理,2014,22(9):187.

诗词理论 篇5

毛泽东是我国著名的革命家、思想家、哲学家, 还是一位划时代的伟大诗人, 其诗词豪放大气, 文采华美, 造诣深邃。毛泽东诗词数量虽然不多, 但几乎篇篇都是精品和名篇。毛泽东诗词反映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波澜壮阔的历史, 抒发了划时代革命激情和时代情怀, 特别是他气势恢宏, 汪洋恣肆的浪漫主义艺术表现手法, 使他的诗词达到了这个时代诗词殿堂的最高峰。毛泽东诗词底蕴深厚, 艺术形式优美, 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影响深远, 受到国内外广大诗词爱好者的喜爱和推崇。本文主要研究毛泽东诗词英译本中为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作出的“选择”和“适应”, 并针对不同英译本进行了比较。诗歌译本主要选取国内外较有知名度的一些译者的译作, 旨在通过探索研究和比较, 更加全面地了解生态翻译环境, 从而让“选择”和“适应”这一策略更好地为文本, 译者和读者服务。

二、毛泽东诗词中的选择与适应英译研究

毛泽东诗词谈古论今, 旁征博引, 诗词中包含很多文化因素, 把这些本民族读者所熟知的文化因素和事物转化为目的语读者所能理解和接受的事物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毛泽东诗词翻译的成功之处是,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们整合了选择和适应这两个策略, 从而使毛泽东诗歌更好地被目的语读者所接受。基于以上所述, 本文将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基础和指导, 来探讨选择和适应这一翻译策略是如何在毛泽东诗词英译中版本中体现的。

(一) 选择性适应。为了更好地适应目的语的生态环境, 使目的语读者能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 可以在适应中进行适当的替代、舍弃。英汉在一些方面存在相通的地方, 有些意象是可以找到和目的语相同的意象。例如“苍山”、“红旗”、“马蹄”与英语中存在相同的文化意象。那么在翻译过程中“苍”可译为“green”;“红旗”可译为“flag”;“马蹄”可译为“hooves”。然而还有另外一些方面文英汉不能达到相通却可达到相近, 在目的语中不能找到完全对应的意象, 可以找与之相近的意象, 如《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可上九天揽月, 可下五洋捉鳖”中的“天”翻译为西方基督教文化中的“heaven” (辜正坤) ;相同的情况还有《蝶恋花·答李淑一》中“杨柳轻飏直上九重霄九”中“重霄九”翻译为“the highest heaven” (许渊冲) ;《贺新郎·读史》中“人猿相揖别”中“揖别”翻译为“bowed goodbye” (李正栓) 等。译者以目的语读者的认可度为依据, 通过文化意象的选择性适应, 使目的语读者可以获得同源语相近的语意感知。

地域、环境、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上差异使得中国与其他国家在语言方面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差异。翻译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差异和认知差异, 要求译者以目的语读者的认知度为基准, 采取恰当的方式进行选择性适应, 在合理范围内可舍弃原语文化意象。毛泽东诗词中包含大量的典故, 对目的语读者来说却是文化空缺, 他们不能够很好地明白和理解其中的含义。例如《浪淘沙·北戴河》中“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中“东临碣石”就是一个典故, 源于三国时期魏国曹操的《观沧海》, 为曹操用乐府旧题创作的诗, 当时正值曹操北征乌桓胜利, 反映了诗人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全诗意境开阔, 气势雄浑。毛泽东还曾说过“我的心与曹操是相通”;“曹操是天下大乱时期出现的‘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可见毛泽东对于曹操这位枭雄有着高度的评价。对目的语读者来说, 这个典故很难理解, 因此译者不妨通过选择适应, 舍弃原语中的文化意象将其翻译为“the mighty emperor Tsao Tsao cracked his whip and drove his army against the Tartars, He left us a poem:‘Let us move east to the Stone Mountains.’” (美国诗人Willis·Barnstone) 通过选择适应, 使得译文能够为目的语读者理解。

与此类似, 《清平乐·蒋桂战争》“一枕黄粱再现”译作“Dreaming of ruling but in pain” (李正栓) ;《七律·送瘟神》中“六亿神州尽舜尧”的“尧舜”译作“Master’s of the wisest sort”以及“华佗无奈小虫何”中“华佗”译作“the best physician” (许渊冲) 等, 也是上述策略在译文中的体现。因此, 译者在文化维度中通过选择性适应使得源语言被目的语读者所接受, 适应了翻译生态环境下的目的语读者的认知能力和程度。

(二) 适应性选择。为了更好地适应目的语的生态环境, 使目的语读者能更好地接受和理解, 可以在适应性选择中给出合理恰当的注释、泛化、明晰。

1.注释。注释是翻译过程中常用的辅助手段, 即通过“分立补偿”把补充内容通过标识、与原文区别放置等手段, 向读者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说明。注释可分为文本内注释和文本外注释。文本外注释适合向目的语语读者介绍源语言中独特的文化内涵、事件, 同时也可用于介绍文中的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 使读者更好认知与原文内容有直接相关联系的意义。毛泽东诗词中为适应生态翻译环境作出的选择中, 文本外注释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柳亚子 (Mr.Liu Yazi) 、娄山关 (the Loushan Pass) 、第一次反“围剿” (Against the First“Encirclement”of the KMT troops) 、重阳 (The Double Ninth Day) 、《清平乐·六盘山》中“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中“苍龙”是指蒋介石, 译作“Dragon”再加文外注释等。

2.泛化。扩大化词义是泛化在适应性选择翻译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从狭义到广义, 从专指到泛指是泛化的基本作用。《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中“枪林逼, 飞将军自重霄入”中“重霄”, 即指九重天, 源于中国道教文化, 但是西方思想文化中的天为“Seventh heaven”, 为至善之地。如果使用西方“Seventh heaven”替代道教的“重霄”, 必然会引起文化误解, 因此译者在适应性选择翻译过程中进行了泛化翻译, 将“重霄”译为“sky” (辜正坤) , 这是为适应生态翻译环境中而作出的适应西方文化的最佳翻译选择。与此类似的还有, 毛泽东诗词中《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中“万亩霜天红烂漫”泛化为“All woods are in red under the frosty sky” (李正栓) , “万亩”泛化为“All woods”。《沁园春·长沙》“粪土当年万户侯”中“万户侯”翻译为“past lord”、《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偏师借重黄公略”中“偏师”本指配合主力部队作战的侧翼部队, 但为了诗歌整体性译者在此处适应性选择翻译, 将其词义泛化为“army”等。

3.明晰。明晰是指对源语言进行增补、转换和释义从而更好地契合目的语标准, 或是使用目的语读者能够接受的理解形式来规避容易产生误解的翻译, 明晰是翻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汉语的特点是依靠词语和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进行连接, 与此不同的是, 英语是依靠单词和形态方式来进行连接。然而在毛泽东诗词中语言大多数非常精炼, 包含大量的省略和无主语结构, 若不对文本进行适应性选择会使得目的语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误解和不适。但是句法和语法明晰化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源语言的文化丢失。如《七律·登庐山》中“陶令不知何处去, 桃花源里可耕田?”可译为“We know not where County Prefect Tao has gone, Could he still till the land in the Village of Peach-blossonm?”。通过补充“We”和“he”, 使得语句意义明晰化, 更加符合英语语句规则, 但是会让原诗词的朦胧美及其意境失色。同样还有《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中“三十一年还旧国, 落花时节读华章。”译作“After thirty-one years, back in the place of old, I read your splendid lines in bloom-falling spring.”《七律·送瘟神》中“借问瘟君欲何往, 纸船明烛照天烧。”译作“So May we ask the God of Plague whither he’ll run?We’ll burn paper boats and tapers to light his way.”等, 通过适应性选择翻译加入代词“we、he and his”, 从而更好地融入翻译生态环境中。

因此, 在生态环境中译者既是适应者又是选择者, 把自己置身在翻译的生态环境中, 运用自身的语言能力, 比较汉英两种不同的表述差异, 并且思考中国诗词的独特之处, 探索出适应目的语读者语言习惯、语言认知的更好的翻译方法。因此, 为了更好地适应目的语读者的不同需求, 译者要在翻译过程中谨慎地进行适应性选择, 充分考虑目的语读者各方面的文化背景、文化渴求度、文化适应性, 通过适应和选择恰如其分地传播元语言的意义、内涵和文化。

三、结语

以生态翻译学的选择和适应为策略, 为毛泽东诗词英译的研究提供了另一种视角, 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客观地理解翻译实践中出现的现象。为了适应读者的接受心理, 译者应适时运用生态翻译学相关理论, 从选择和适应这一核心出发对诗词文本进行合理的翻译选择和转换, 从而产生符合“整合适应选择度”效果更好的译文。

参考文献

[1]毛泽东著.毛泽东诗词 (英汉对照)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6

[2]毛泽东著;辜正坤译注.毛泽东诗词 (英汉对照韵译With rhymed versions and annotations)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3]许渊冲译诗.毛泽东诗词与诗意画 (英汉对照) [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 2006

[4]李正栓译;刘森, 任敏中文注释.毛泽东诗词精选汉英对照读本, [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2010

[5]胡庚申著.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

诗词理论 篇6

一、投射映射与诗词英译

投射映射是把一个认知域的部分结构投射到另一个认知域上, 用一个认知域来表达和理解另一个认知域, 其理据是两个认知域的认知相似性。李清照《武陵春》的“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中, “愁”本来是一种抽象的情绪, 被具体化成了一个“重物”。从认知角度看, “愁”和“重物”属于两个不同的认知域, 但它们都很“沉重”, 所以由于相似性而形成一对一的投射映射关系。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将这两句译为“But I’m afraid the grief-overladen boat//Upon Twin Creek can’t keep afloat”, 虽然删掉了“舴艋”这一意象, 但保留了“愁”与“重物”的映射, “grief-overladen boat”再现了“载不动许多愁”这一意境, 堪称经典。

二、语用函数映射与诗词英译

语用函数映射是发生在同一个认知域内两个不同事物间的映射, 其理据是两个事物的认知相关性。以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为例:“落木”实指“落叶”, 两者属于同一认知域;“长江”实指“长江水”, 两者也属于统一认知域。但“落木”和“长江”属于整体, “落叶”和“长江水”属于部分, 词人用整体代替部分的映射使意境更加壮阔, 诗歌主题的表达更有感染力。许渊冲将这两句译为“The boundless forest sheds its leaves shower by shower//The endless river rolls its waves hour by hour”, 虽然没有保留诗歌原有的整体代替部分的映射, 但通过“shower and shower”和“hour and hour”弥补了该映射在诗歌意境构建中的渲染力, 甚至保留了诗歌原有的韵律。

三、图式映射与诗词英译

图式映射是认知图式自上而下的映射, 是抽象图式的空档与具体情境中的值之间的一一对应的映射, 其理论依据是空档和值之间的认知相配性。图式映射比较典型有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从字面看, 这首诗是在描述新娘询问新郎自己的妆容如何, 但结合诗歌背景可知, 实际是朱庆馀担忧自己的政治前途, 于是借此诗询问水部郎中张籍自己的才华如何。将该诗的具体值填到“询问”图式的三个空档中, 就形成了第一个图式映射:“询问人”和“新娘”;“询问内容”和“自己的妆容”;“询问对象”和“新郎”。但结合诗歌创作的背景, 该图式映射通过投射映射产生第二次图式映射:“询问人”和“朱庆馀”;“询问内容”和“自己的才华”;“询问对象”和“张籍”。虽然诗歌真正的主题通过第二次图式映射得以实现, 但第一次图式形象的描述了诗人的心境。许渊冲在翻译这首诗时就保留了原有的图式映射:“Last night red candles burned low in the bridal room//At dawn she’ll kowtow to new parents with the groom//She whispers to him after touching up her face//‘Have I painted my brows with fashionable grace?’”

在翻译中国经典诗词时, 映射理论首先可以帮助译者理解原文的深意, 准确地把握诗词的主题, 其次在翻译时可以尽量在译文中保留其原有的映射, 还原映射在主题实现中的重要作用, 更贴切地展现诗词的精髓。

摘要:Fauconnier提出的心理空间映射理论源于数学, 是关于语义对应和匹配关系的理论。心理空间映射理论是认知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用于文学作品的解读和文本分析。本文基于映射理论对中国经典诗词原文及译文进行对比分析和解读, 试图探索出新的翻译技巧, 以便英译中国经典诗词时更好地保留其精华, 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得以有效传播。

关键词:认知诗学,映射理论,诗词英译

参考文献

[1]蒋勇, 祝克懿.诗篇中的映射[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 (5) 30-33.

[2]邹智勇, 张武德.意象映射与中国经典诗词意境现实化的认知机制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 2013 (1) :155-161.

[3]许渊冲.150 Tang Poems[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4.

诗词理论 篇7

认知语言学语篇研究领域中的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 近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一是有关其理论内部结构的研究不断深入, 二是该理论在应用方面比从前更广泛, 不但涉及语言学领域, 还涉及文学、文体学、话语分析等领域 (张辉、杨波, 2008) 。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都是关于意义构建的重要理论, 和翻译的宗旨不谋而合, 同时与人的认知有关, 这就为翻译研究可能提供了另一种指导理论, 有必要进行深入探讨。然而近年来有关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还是主要应用在语言学领域, 进行文学翻译甚至诗歌翻译的研究还不多。因此笔者尝试着从这个方面来研究其理论运用的可能性。

毛泽东说:“诗歌像其他创作一样, 是一种精神创造。” (李人凡, 1998) 作为诗人, 毛泽东在中国诗歌史上位居显要地位, 他的诗词中蕴含着巨大的热情, 是中国诗歌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因此, 作为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方面, 毛泽东的诗词受到了国内外的重视和翻译爱好者的关注。在沃恩教授和张纯厚教授用三年多的时间共同完成的Mao Zedong as Poet and Revolutionary Leader一书中, 翻译了80余首毛泽东诗词, 是美国收录毛泽东诗词最多、最相近的译本著作。

2 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的简介

2.1 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的基本概念

1984年, Fauconnier第一次在法文著作中提出心理空间的概念, 并于1985年出版了英文著作《心理空间:自然语言意义构建的各个方面》, 自此心理空间受到了广泛的关注。Fauconnier给出了心理空间的两个定义:一是心理空间可以被认为是储存某特定域信息的临时性容器;二是心理空间是人们在进行思考、交谈时为了达到局部理解与行动之目的而构建的小概念包。也就是说, 话语的形成和理解过程是需要不断地建立各种各样的心理空间, 这些心理空间在受到语义、语用、认知和其他因素的限定同时不断地对话语进行识解。这也说明了心理空间的建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 在话语或是语篇中具有动态性, 从而又使心理空间理论在即时意义构建上更好的解释语篇。

概念整合理论是探索意义构建信息整合的理论框架, 其涉及到心智空间网络动态认知模型合并的运作过程, 概念整合对于我们如何学习、如何思维、如何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 (王正元, 2006) 。概念整合的网络模型主要包括四个心理空间:两个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或普遍空间、一个合成空间 (李福印, 2008) 。空间之间互相联系, 相互映射。在这里, 两个输入空间是基础, 其共有的抽象结构构成了类属空间也就是普遍空间, 而在普遍空间之外的, 那些选择性投射的结果, 经过组合、完善、精细化和明确化从而构成了其新创的合成空间。也就是说, 概念整合理论是基于心理空间理论来探讨的一种普遍的认知过程, 是将来自不同认知域的框架结合起来的一系列认知活动。

2.2 概念整合的四种网络类型

Fauconnier和Turner从心理空间框架的角度将概念整合网络模型分成了四种:简单型、镜象型、单域型和双域型 (2002) 。简单型指一个有特定框架的输入空间中元素跨空间与另一个无框架组织的输入空间中元素相匹配;镜像型指所有的输入空间都像照镜子一样有相同的组织框架和元素;单域型指两个不同组织框架的输入空间中只有一个框架被投射到合成空间中, 通过排列和扩展, 帮助形成一个创新的合成空间;双域型则是指两个不同组织框架的输入空间中的部分元素均被投射到合成空间中, 使得合成空间中的新创结构与两个输入空间都不相同, 具有很高的创造性。

3 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在毛泽东诗词英译中的应用

毛泽东诗词中的战斗性语言是他的诗词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特色之一, 不仅字里行间显得文采飞扬, 而且在落地有声的韵律起伏间流溢出作者的昂扬斗智, 给敌人造成极大的威慑与震撼。下文就以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首七律诗为例, 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加以分析和解读。

钟山风雨起苍茫,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1949年4月, 此时的国民党占领南京, 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对国民党防线的致命攻击, 在百万战士即将渡过长江, 取得胜利的时候, 毛泽东慷慨激昂, 为了鼓舞士气, 振奋人心, 从而创作了这首响彻国内外的七言律诗。本文试图以许渊冲、赵甄陶、辜正坤、赵恒元的译本来分析概念整合理论中单域型和双域型网络对于翻译毛泽东此首诗的解释力。

原文本空间和译者心理空间是两个具有不同元素和不同组织形式的输入空间。如果一个输入空间的组织框架或元素投射到合成空间中, 即为单域型整合网络。其有三种表现形式:

直接投射对应, 即原文本空间中的某些成分与译者心理空间的一些成分保持着某种认知联系, 译者从而可以将其触发, 将其对应物投射到整合空间中。“百万雄师过大江”、“天翻地覆慨而慷”, 许渊冲所译的“Our troopshave crossed the great river, a million strong”和“Heaven and earth o’erturned, our spirits ne’er so high!”则是采取了将原文本空间的成分直接对应的合成空间。而辜正坤将“大江”译为“the Yangzi River”是译者将原文本心理空间的成分经过一次整合后投射到合成空间。“宜将剩勇追穷寇”一句同样也采用了此种策略, 许译的“With our courage unspent pursue the foe o’erthrown”和辜译的“We now should pursue the defeated foe with our remaining power”将原文本空间所要表达的内容准确无误地投射到合成空间中, 使译文读者能够理解。

原文本空间的某些成分投射进整合空间中, 但这个成分在译者心理空间中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成分, 这时可以直接表达原文的成分, 从而充分传达出原作的真实味道。赵甄陶所译的“钟山”为“Mount Zhong”;许渊冲译则加入了自己所感受的心理空间, 钟山上的紫色岩石在阳光照耀下, 发出紫色的光芒, 因此其译为“purple mountains”;辜正坤所译的“Bell Mountain”是译者的心理空间考虑到了读者, 使其适应读者的心理空间。再如“霸王”一词, 赵恒元的“the conqueror Xiang Yu”和辜正坤的“King Xiang”, 就是保留了原文本空间的意义, 与译者空间进行整合, 从而从不同角度描述出中国古代的这位人物—项羽, 楚霸王。

译者心理空间中的成分投射进整合空间中, 这个成分只存在于译者心理空间, 此时译者可先不顾原文本空间中的语言形式, 而将其触发的思想用目的语表达出来。赵恒元所译的“虎踞龙盘今胜昔”、“人间正道是沧桑”为“the strategic fortress outshines its past glories”、“the human world is ever changing”, 都将源语的文本形式抛开, 直接把源语中所反映的心理现实或御用目的介绍给译语读者。对比辜正坤所译的“Once a den of tiger and dragon, now a victorious town”、“The change of seas into lands is Man’s or world’s true way”, 则可看出其所采用的是将原文本空间的直接投射对应方法。再如“雄师”一词, 几乎所有的译本都以“troops”和“army”来表述, 同时这一类的隐喻形式都是单域型整合理论的范畴。

双域型整合网络是指两个输入空间组织框架和其中的元素均部分地投射到合成空间中。此时的语言形式和其所触发的认知联想都可以被译者所传递出来, 并与触发的目的语一起合成新的结果。如“不可沽名学霸王”一句, 利用历史人物典故来表明毛泽东要将解放全中国的革命与战士们并肩作战, 奋斗到底。但其中原文空间的典故与译者空间的文化背景知识无法匹配, 从而出现了文化空缺, 因此译者在翻译此类情况时, 应突显这种文化意象。辜正坤的译本为“Ape not King Xiang for a face of mercy in lucky hour”, 没有极好地传递出其中的文化意象, 使读者难以理解“a face of mercy in lucky hour”是什么意思;许渊冲的译本为“Do not fi sh like the Herculean King for renown!”则采取的是单域型合成网络, 完全由空间Y所传达内容, 从某方面讲, 会弱化原文的文化意象;而赵恒元的译本为“Not copy the conqueror Xiang Yu seeking for vanity”既是通过触发Y空间的认知联想从而通过目的语表现出来的, 同时又将X空间的部分“the conqueror Xiang Yu”保留了下来, 将两个输入空间融合在一起投射到合成空间, 文化信息和译语整合后突显了原文的文化意象同时向读者传达了原文的文化背景知识, 值得推荐。因此, 双域型整合网络的创造性最高, 可以将两个空间的某些成分相综合, 从而创造出更加精巧的翻译。

4 结语

本文将认知语言学中的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应用在毛泽东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英译上, 主要从概念整合网络的四个空间和两种类型来分析此首诗的不同英译版本, 每个版本都采取了不同的认知翻译策略, 各有千秋。以往对于翻译的研究主要局限在不同语言形式的转换, 即如何将源语转换为目的语, 而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是从思维的层面来诠释翻译的本质, 结合人的认知, 从内在和深层来解决翻译问题。本文还有自己的不足之处和有待发展的方面。由于篇幅有限, 此篇文章只是以毛泽东的一首诗词作为研究对象, 不具有十分可靠的说服力, 因此还需要更多的例证来证明此理论的可能性。

总之, 一定程度上, 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作为翻译研究的一种认知理论, 给翻译研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并丰富了翻译的策略, 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有益视角。

摘要:概念整合理论作为近年来新兴的认知理论, 以心理空间为基础, 其强大的阐释力备受关注。毛泽东诗词在中国诗词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 其英译版本达到了12种以上。本文将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作为翻译毛泽东诗词的一种指导理论, 探讨其在诗词中可能性和解释力。

关键词:心理空间,概念整合理论,毛泽东诗词英译

参考文献

[1]Fauconnier, G.&M.Turner.The Way We Think[M].New York:Basic Books, 2002.

[2]李人凡.鲲鹏之路—毛泽东诗词美学发展论纲[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8.

[3]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4]王正元.概念整合理论的发展与理论前沿[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6 (6) .

上一篇:生物课堂提问的技巧下一篇:空心齿轮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