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政策

2024-08-21

电力政策(共10篇)

电力政策 篇1

一、引言

随着国内经济下滑, 降本增效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型工业企业电能耗量大, 因此, 其降低成本的措施主要集中于为之提供动力的电力成本上。作为大工业用户, 一般多利用新型的节能设备, 如高效节能电机、无功补偿装置、变频装置等来降低用电量达到节能的目的, 从而降低电费支出。

大工业用户一般执行两部制电价, 电费包含基本电费、电量电费和力调电费三部分。其中电量电费是根据实际用电量乘以单价进行收取的, 与供电电压等级相关;力调电费根据功率因数进行收取, 可通过无功补偿装置来降低力调电费, 可以限制输配电网损;基本电费每月较为固定, 即基本容量费按照用户用电容量收取, 与实际用电量不同, 基本电费为固定费用。

本文通过相关案例, 介绍如何利用相应的电力政策来降低企业的生产运行成本。

二、基本电费收取方式

根据《供电营业规则》规定, 基本电费以月计算, 收取方式有按容量收取和按最大需量收取两种;收取基本电费的条件为变压器容量315k VA以上大工业实行两部制电价用户。按容量收取基本电费就是直接按并网变压器总容量计收, 不需要安装需量计量电表。按最大需量收取基本电费的应安装需量计量电表来记录最大用户最大需量, 最大负荷不足变压器总容量的40%, 按变压器容量的40%计收。如表1所示为我国陕、甘、蒙三省按容量及按需量收取基本电费表。

供电部门在与用电企业签订《供用电合同》时, 合同上会明确规定电价及结算方式, 基本电费收取方式等, 如何来选择按容量还是按需量缴纳基本电费, 要根据实际负荷进行计算。

生产装置在设计时一般按照最大生产能力, 会考虑保留一定的安全裕度。而企业生产受到各种条件制约, 电力系统实际运行功率可能远小于当初设计的结果, 这在一些矿业用户中尤为明显。因此, 企业用户电力管理部门, 应尽快了解企业生产所用电力最大功率, 通过最大功率来选择是按容量还是按需量来缴纳基本电费。需量计量电表记录最大需量最大功率持续时间必须保持15分钟以上方可。

例如, 陕西省一电力用户主变容量为1000 k VA, 根据表1按容量和需量单价来进行计算, 如选择按容量收取基本电费方式, 则每月基本电费为1000 k VA×24=24 000元。如按需量计收基本电费时, 不足40%按40%来计算, 则其电费为1000 k VA×40%×31=12 400元。当最大功率达到一定时, 按需量计收的基本电费与按容量计收的基本电费相等, 这就需要引入一个概念——需量与容量比, 简称需容比, 计算公式如下:

最大负荷功率低于需容比的宜采用按最大需量计费方式, 针对上例, 可采用式 (2) 计算最大需用功率, 即

通过上述公式可以得出, 如最大功率小于774 k W, 采用按需量缴纳基本电费较为合理, 如最大功率大于774k W, 采用按需量缴纳基本电费较为合理。

通过表1需容比的数值可以看出, 三省均按变压器经济运行负荷 (65%~80%) 来制定需量单价。

三、具体案例分析

1.陕西省案例

某石油企业在陕西省建有一座110 k V变电站, 110 k V电源来自陕西地方电力集团榆林市供电公司变电站。该变电站两台变压器主变容量均为40 000 k VA, 运行方式为一运一备;主要运行负荷为12台3000 k W天然气压缩机组, 设计为一级负荷;正常运行4台天然气压缩机组, 实际负荷在15 000 k W左右。

该企业变电站运行方式及基本电费缴纳有以下4种情况。

(1) 两台变压器, 一运一备, 备用为热备, 采用按容量缴纳基本电费方式, 月基本电费为40 000×2×24=192万元。

(2) 两台变压器, 一运一备, 备用为热备, 采用按最大需量缴纳基本电费方式, 实际负荷在15 000 k W, 不足总容量40%按40%计, 月基本电费为40 000×2×40%×31=99.2万元。

(3) 两台变压器, 一运一备, 备用为冷备, 按《供电营业规则》, 变压器冷备, 不收取基本电费, 采用按容量缴纳基本电费方式, 月基本电费为40 000×24=96万元。

(4) 两台变压器, 一运一备, 备用为冷备, 采用按最大需量缴纳基本电费方式, 月基本电费为40 000×40%×31=49.6万元。

以上四种方式, 第四种相比第一种月节约基本电费142.4万元, 年节约基本电费1708.8万元;第四种相比第二种月节约基本电费49.6万元, 年节约基本电费595.2万元;第四种相比第三种月节约基本电费46.4万元, 年节约基本电费为556.8万元。

目前该变电站采用第四种方式, 达到了较为经济的运行方式。

2.甘肃省案例

某石油企业在甘肃省内一油田自建110k V变电站一座, 双电源供电, 两台变压器主变容量为20 000 k VA, 一运一备;主要负荷为抽油机。由于目前国际油价下跌, 很多低产油井停止生产, 变压器实际负荷在夏季为3500 k W, 在冬季为6500 k W。备用变压器为冷备, 采用按容量缴纳基本电费方式, 月基本电费为20 000×22=44万元。

鉴于油田负荷率较低, 为降低基本电费, 将现有主变压器更换成8000 k VA即可满足需要。基本电费按容量缴纳, 月基本电费节约26.4万元, 年节约基本电费316.8万元, 经济效益非常可观。更换变压器仅需投入资金200万元左右, 一年即可收回成本。

更换变压器的前提条件是要符合变压器并列运行的条件, 可到变压器厂家定制。其技术参数尽可能接近备用主变的技术参数, 达到两台变压器可并列运行, 负荷不停电倒主变的目的。

3.内蒙古自治区案例

某石油企业在内蒙古自治区建设一气田, 从地方35 k V变电站引出一条10 k V架空线路专线供电, 高压计量电表安装在变电站内, 由气田电力管理部门自行运维, 受气田所在旗供电公司统一调度。线路主要负荷为集气站, 配电变压器总容量为5335 k VA, 单台容量为80~250 k VA不等。供电专线实际负荷较小, 存在大马拉小车的现象, 夏季负荷在800 k W左右, 冬季负荷在1200 k W左右。目前采用按容量缴纳基本电费的方式, 月基本电费为10.136 5万元。该企业于2015年开始向旗供电公司申请变更基本电费缴纳方式, 由按容量变更成按最大需量缴纳。由于该旗供电公司没有采用按需量缴纳基本电费的用户, 造成营销部门、计量班对业务不熟悉, 以更换电表为理由迟迟不予办理。后气田供电管理部门到变电站调查落实, 出口计量电表具备最大需量功能, 并咨询了计量电表厂家, 把计量电表相关说明一并提交到供电部门, 供电公司计量班到现场查看后, 终于在6月份实现了按需量缴纳基本电费, 不足专线总容量的40%按40%计, 月基本电费为5.548 4万元, 年节约基本电费55万元。

四、结束语

作为用电企业的电力管理部门, 一般对《供电营业规则》不熟悉、不了解, 认为能及时可靠供电即可。供电部门基于自身利益, 宣传不到位, 签订《供用电合同》时一般按照标准文本合同, 直接采用按变压器容量收取基本电费, 造成平均单位电价增加, 给企业造成较高的运行成本。用电企业的电力管理部门可以加强学习, 同时耐心协调供电部门, 利用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去争取, 才能达到变更收取电费方式的目的。另外, 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于1995年发布, 《供电营业规则》于1996年发布, 多年来未进行完善修改, 还要注意发布的其他补充文件等。

2013年5月18日, 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 部分省份也开展了大用户直购电试点的工作;2015年国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进行了重新修订。用电企业的电力管理部门应及时跟踪国家改革步伐, 时刻掌握国家出台的新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性件, 通过分析企业电力运行的各项技术参数, 深入理解利用相应政策, 达到为企业降本增效的目的。

摘要:电力是企业生产的主要动力来源, 电费已成为企业运行的主要成本之一, 尤其是对大工业用户来说。企业用户一般通过内部推广使用节能技术设备降低电量等手段来达到降低电力成本的目的, 合理利用国家和地方相关电力政策可以有效降低不同企业用户的用电成本, 促进节能减排。本文通过分析相关案例, 介绍如何利用相应的电力政策来降低企业的生产运行成本。

关键词:电力,政策,降低,成本

参考文献

[1]乔新国.电力营销知识读本 (第一版) [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

[2]马光文, 王黎.两部制上网电价定价的成本分解方法[J].电力技术经济, 2000, (6) :23-25.

[3]武强.两种基本电费计费方式的思考[J].山西建筑, 2012, 38 (18) :248-249.

[4]韦宝军.两种基本电费的选择[J].云南电力技术, 2014, (S1) :18-19.

电力政策 篇2

电力工业节能减排政策及现状分析

电力工业是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之一,几年来国家及各级政府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加大电力结构的调整,上大压小,提高节能降耗水平,控制污染物排放等,使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取得了一定成效,各项节能减排指标都有了较大的改善,本文介绍了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指出仍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的措施和建议.

作 者:杨春 王灵梅 刘丽娟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13 刊 名:节能技术  ISTIC英文刊名:ENERGY CONSERVATION TECHNOLOGY 年,卷(期): 28(3) 分类号:X22 关键词:节能减排   电力工业   政策  

电力政策 篇3

1、11项光热发电工程建设的相关标准项目获政策利好。

2、下半年,两大板块将迎来战略性配置的历史性机遇。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下达2015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共涉及11项光热发电工程建设的相关标准项目。这11项光热发电行业标准不但涉及到预可研、可研和初步设计等项目前期准备工作,还包括集热系统、换热系统、储热系统、热工自动化、汽轮机及其辅助系统等光热电站主要构成系统的设计规范,可为国内大规模光热电站的开发提供全面规范性指导。同时,政府层面大规模启动光热发电工程建设标准的制定工作也体现了国家对于光热发电行业的日益重视,国内光热发电行业将很快迎来春天。推荐东方能源,关注上海电气、首航节能。

今年以来,中国制造2025、新能源汽车两大板块落后于大盘的整体涨幅。随着《中国制造2025》具体方案的下发和新能源汽车车船税减免、新能源城市公交车成品油补贴政策的倾斜和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等具体政策细则的出台,这两大板块本身有着强烈的增长动力和内在需求,又承载着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汽车行业弯道超车、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并减轻石油资源对外依存度等多项民族梦想,也是未来十年经济发展的大方向和主要引擎之所在。

试析电力企业税收政策及其应用 篇4

电力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能源供给和消耗行业, 所肩负的节能减排压力很大, 税收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在促进电力企业节能化发展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 将对税收的理论和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现行税制在解决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效果并不显著, 因此, 系统地研究税收与电力企业发展的关系, 寻求促进节能环保的税收政策, 有利于深化和发展理论, 调整和完善现行税收政策, 更好的实施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对电力企业特点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 如何借鉴国外经验, 研究建立怎样的税制体系来促进电力企业向节能环保方向发展, 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战略意义。

电力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 电力在我国属于稀缺资源, 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尽管这种状况近几年有所改变, 但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电力需求依然保持旺盛。与此同时, 由于电力企业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影响巨大, 电力市场对内和对外的开放程度均不高, 竞争不够充分, 行业的整体赢利能力较强。自2002年国务院出台了对国家电力实行“厂网分开、输配分开、主辅分开”的改革方案, 打破了国家电力部门对电力市场的垄断, 随着此项改革的不断完善, 电力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电力产业带有自然垄断性质, 因此为了有效提供这一公共产品, 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政府都采取专项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给予扶持, 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能源行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可再生能源实施税收优惠政策, 如减免关税、减免增值税和所得税等;另一方面是对不可再生能源实施强制性税收政策, 如碳税政策、环境税政策等。各国的实践证明, 碳税政策, 尤其是高标准、高强度的收费政策, 不仅能起到鼓励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作用, 还能促使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提高技术水平, 因而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刺激措施。

电力企业存在的关联交易主要体现在主业与材料和生产过程的废弃物的业务往来, 原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对关联交易未做太多的规范, 税务机关在实施检查时也无规定可依, 但新税法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细致地规定, 税务机关也将依据这些规定对关联交易进行规范, 这就要求电力企业首先要针对关联方的定义确定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 然后按照对关联方交易的要求对关联交易按照独立交易原则进行分摊成本确认收入。这还要求电力企业做好市场调查记录, 使其与关联方的交易定价与无关联的第三方价格等同, 另外对认为有必要的大额的关联方交易还可以去税务机关提前达成预约定价安排。同时, 存货在电力企业流动资产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 特别是近年来的农网升级改造, 国家投入了大规模的资金, 这些资金在改造时大部分转化为工程物资, 还有小部分农网拆除的废旧物资, 由于经常在不断地耗用或销售之中, 企业需要经常对这些物资进行清理和处置。电力企业在清查过程中发生的非正常损失问题, 因为涉及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的相关规定发生了变化, 在处理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方面应引起业内财务人士的关注。

我国可再生能源中, 水能资源丰富, 还拥有较丰富的太阳能、风能、波浪能、潮汐能、地热能, 生物质能、海洋能等新能源资源, 而目前用于发电的主要是风能、太阳能和潮汐能。但是新能源发电不仅投资大, 而且是非连续性能源, 需要蓄电或与其他电力措施配合, 这都需要财税政策的扶持。为加快电力技术开发和市场形成, 可以设立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 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项目提供财政贴息贷款, 还可以对列入可再生能源电力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的项目提供税收优惠等扶持措施, 如减免关税、增值税和所得税等;另一方面, 对非可再生能源实施强制性税收政策, 借鉴国际经验, 通过财税激励措施, 必将有力地促进能源事业的健康发展, 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支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电力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在增值税方面, 电力产品增值税的征收, 具体包括供电工程贴费不征税, 即对供电企业向用户收取的用于建设110千伏及以下各级电压外部供电工程建设和改造等费用, 包括供电和配电贴费, 不征收增值税。农村电网维护费免税, 农村电管站收取的农村电网维护费, 免征增值税。电力减税, 一般纳税人销售县以下小型水力、火力发电单位生产的电力, 可按简易办法, 按照6%的征收率计算纳税, 并准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水电力产品即征即退, 水电站自发电之日起, 其外销的电力产品, 按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 电力产品增值税税收负担超过8%的部分, 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核电力产品先征后返, 对核电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电力产品, 实行增值税先征后返80%的政策。按发电企业和供电企业两种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征收方式, 电力企业在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时, 除特殊情形外, 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是不能抵扣进项税额, 如果已经申报抵扣的, 应立即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 以防止不必要的税收风险。

在所得税方面, 可享受特定企业汇总纳税。如铁道部、邮电部、民航总局、电力集团公司或省级电力公司 (局) 及其成员企业和单位, 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 可由总机构或规定的纳税人汇总缴纳成员企业的所得税。电力企业特定机器设备加速折旧其机器设备可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加速折旧。其他某些特殊机器设备, 也可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能源交通特许权使用费减免, 外国企业开发能源、发展交通事业提供专有技术所取得的特许权使用费, 经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批准, 可以减按10%的税率征收所得税。其中, 技术先进或者条件优惠的, 可以免征所得税。能源交通项目减税, 设在沿海经济开发区和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城市的老市区或者设在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 属于能源、交通、港口建设项目, 报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在财产税、行为税方面, 具体包括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车船使用牌照税、耕地占用税、船舶吨税、城建税、印花税和投资方向调节税9个税种的税收优惠。电力企业用地免税, 包括电力行业管线用地、水源用地;水电站除发电厂房用地, 工附业生产用地, 办公、生活用地外的其他用地;供电部门输电线路用地、变电站用地;热电厂的供热管道用地;免征土地使用税。电力项目建设期间, 纳税有困难的, 由省级地税局审核, 报国家税务总局批准或免征土地使用税。电力工矿区用地免税, 对工矿区内的下列油、气生产、生活用地, 暂免征土地使用税。能源交通投资项目免税。核能、石油、交通、邮电、民航投资项目以及煤炭、电力、铁道大部分投资项目, 免征投资方向调节税。国家电网公司免税, 对国家电网公司及其所属子公司、分公司、代表处等分支机构, 承受原国家电力公司及其下属企业、单位的土地、房屋权属, 不征收契税。

在其他税种方面, 国家电力公司、电力集团公司、独立省电力公司及电力集团公司内省电力公司的资金账簿应当按规定缴纳印花税。对核电站的核岛、常规岛、辅助厂房和通讯设施用地 (不包括地下线路用地) , 生活、办公用地按规定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 其他用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对核电站应税土地在基建期内减半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对火电厂厂区围墙内的用地, 均应照章征收土地使用税。对厂区围墙外的灰场、输灰管、输油 (气) 管道、铁路专用线用地, 免征土地使用税;厂区围墙外的其他用地, 应照章征税。对水电站的发电厂房用地 (包括坝内、坝外式厂房) , 生产、办公、生活用地, 照章征收土地使用税;对其他用地给予免税照顾。对供电部门的输电线路用地、变电站用地, 免征土地使用税。对国家电网公司及其所属子公司、分公司、代表处等分支机构, 承受原国家电力公司及其下属企业、单位的土地、房屋权属, 不征收契税。

三、用好税收优惠政策, 促进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税收优惠是国家通过制定税收制度, 按照预定目的在税收方面给予纳税人的各种优待。国家制定税收优惠政策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调整经济结构, 稳定并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电力行业属于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 近年来, 国家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 相应出台了不少税收优惠政策, 这也给电力企业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谋求更大发展拓展了空间。电力企业应当积极争取税收优惠支持, 围绕现行法律法规统筹安排适合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的税收筹划, 不仅是对国家产业政策的良性反映, 从税收对企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来看, 也有着广泛而深刻的意义。

一是加大技术开发投入, 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新税法对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开发费用, 未成无形资产的, 允许按照实际发生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税时加计扣除50%, 形成无形资产的, 可以按照无形资产的150%摊销, 这是一项非常实用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于电力企业来讲, 本身的技术研发费投入就非常大, 有了这项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 电力企业继续加大技术研发费投入就没有了后顾之忧, 从而会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研发水平。另外在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发展高新技术企业, 新税法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实行15%的优惠税率。新法保留了对高新技术企业低税率税收优惠, 并将优惠范围扩大到全国。因此, 从税收角度出发, 电力企业再投资应重点考虑投资利用新能源、高效节能和环保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 以便充分享受国家给予的税收优惠政策。

二是购置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专用设备。电力企业普遍享受原税法对企业技术改造购买国产设备投资抵免所得税的优惠政策, 新税法将此项优惠政策由原来的环保、节水设备扩大到环保、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 体现了国家从政策上鼓励企业在发展中注意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安全生产问题的宗旨, 而且新法对如何抵免问题也由原来的抵免新增企业所得税改为在当期应纳税额中抵免, 使企业可以更直接的享受税收优惠, 这就为电力行业的技改投资提供了新的更大的空间和保障。

三是综合利用资源, 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产品。电力企业综合利用资源, 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所取得的收入, 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计收入, 这就为电力企业的粉煤灰处理提供了一条思路, 另外多产企业在选择投资项目时也应充分考虑这一领域。《可再生能源法》第二条明确指出, 所谓可再生能源, “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这部法律还规定, 政府应给予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以优惠政策。与之配套, 财政部出台的《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规定对风力发电行业给予专项财政支持, 这些支持对电力行业发展意义重大。发展生物质发电、风能发电等新能源发电项目, 是电力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然而, 由于我国风电行业起步较晚, 在装备制造水平和装机总容量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 导致目前我国的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成本依然偏高, 电力行业新能源项目上马较少。所以短期来看, 这些优惠政策可能不会充分享受。

四是从事电力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 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是指《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港口码头、机场、铁路、公路、城市公共交通、电力、水利等项目。针对实施条例中提到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尚未出台, 电力企业可以重点关注目录中相关电力项目的规定, 可能火电项目不列入其中, 而国家是支持新能源电站的建设。电力企业一方面要规范纳税管理, 做好执行新法的衔接和准备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 规避企业的涉税风险;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研究发现新法变化而带来的新的空间和机会, 充分挖掘其可能产生的涉税收益, 力争通过合理利用政策降低企业的总体税负水平。

电力政策 篇5

硕士研究生学费及奖助政策

按照国家政策,从入学的研究生开始执行收费制度。学校将按照国家和河北省的规定收取学费,具体标准学校另行通知。

在修业年限内符合条件的研究生,可申请、评选国家及学校设置的各类奖、助学金,具体申请及评选办法参见学校相关文件。

学校为研究生设置有“助教”、“助管”、“助研”三助岗位,承担三助岗位的`研究生,可获得相应的岗位津贴,具体办法参见学校相关文件。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学制及收费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的学制原则上按我校专业要求执行。被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先在高校基础培训基地集中进行一年基础强化培训(基础培训点另行通知)。达到我校确定的普通计划复试分数线及复试录取要求的考生,可免除一年基础强化培训直接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

电力政策 篇6

近年来,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电价机制与改革的不断深入, 电力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电价改革是电力体制改革与完善的基础, 国家发改委电价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力资源价格、居民用电与工业用电, 为了更好的满足居民用电需求, 必须对电力经济运行管理与电价政策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处理。

2 我国现行电价政策与落实阶梯电价的重要意义

2.1 我国现行电价政策

自2004年以来, 我国一直实行的电价政策就是阶梯电价, 通常是指阶梯式递增电价或是阶梯式累进电价, 主要是将用户的用电量分为许多个阶梯, 然后分段或是分档次定价计算费用的策略。通过阶梯式递增电价政策的落实, 可有效提升当前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同时, 通过落实分段电量措施, 还可对市场差别定价进行合理的细分, 从而全面提升用电效率。

2.2 实施阶梯电价的必要性

2.2.1 可充分体现居民用电的公平和效率

通过单一电价的实施, 用电越多的用户可获得越多的补贴, 对于一些贫困家庭, 用电量较少, 则其所获得的补贴也就越少, 这种不合理的分配缺乏用电公平性。但在实施阶梯电价之后, 我国对居民用户实行低价政策, 主要原因在于居民大多为终端用户, 用电时间大多集中在用电高峰期间, 成本较高, 若是实施高价政策, 必然会增加居民负担。通常情况下, 阶梯电价以一定电量为基础电量, 然后将超过的部分在基础电量价格上直接累加, 可直观的反映出电量成本, 并且还要满足不同条件下人们的接收能力, 从而充分体现出国民用电的公平性, 激励人们节约用电。

2.2.2 可发挥杠杆作用

阶梯电价政策主要是指对用电需求弹性高的用户落实低价政策, 对于用户需求弹性较低的用户, 则实施高价政策。高价政策主要针对电力资源浪费并且具备一定经济承受力的用户, 通过落实此类政策, 可实现高效配置电力资源的目的。

2.2.3 可有效缓解电网企业亏损压力

由于当前我国能源价格还没有完全理顺, 在煤炭与发电等环节还存在价格倒挂问题。近年来, 国家大力实施煤电价格联动机制, 一旦售电企业亏损压力降低, 将会疏通电力能源产业链, 从而为能源价格机制的科学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3 电力经济运作管理和电价政策关系的处理策略

3.1 完善分时定价机制

通过目前落实情况可以发现, 我国现有的用电机制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 针对此, 为了确保电力供需平衡, 必须对经济发展实际需求进行充分的考虑。用电情况一般表现为白天用电量大, 夜晚用电量小, 且部分地区白天用电紧张, 夜间用电浪费, 此种现象普遍存在已经对供电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针对此, 必须要平衡白天与夜间用电量, 降低供电企业不必要经济损失, 这就要求供电企业对其现有作业模式进行合理的调整, 并不断完善分时定价机制。

基于我国当前国内实际情况, 大多数城市已经积累了较多的经验, 其它城市在推行分时定价机制时, 可积极、合理借鉴优秀的定价方式, 制定满足自身需求的分时定价管理措施与对策, 例如白天用电保持原件, 夜间用电调整为原价的1/2, 以此来鼓励企业用电避开高峰期, 从而对电能进行合理的利用, 促进电力企业的持续、良好发展, 全面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3.2 挖掘企业内部潜力, 推动基本电价形成机制的完善

就我国当前情况来看,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还不够彻底, 电价形成机制也不完善, 地方上的电力企业本质上依旧是与行政机构的复合体, 电力企业自身还未构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为了脱离此种困境, 电力企业应当树立成本意识, 并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 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同时, 还要不断深化企业内部组织机构改革, 简化企业内部人员, 节约不必要工资开支, 挖掘内部潜力, 强化电力企业经济运作管理。除此之外, 还要不断完善电价形成机制, 这就要求依据变压器额定容量细化相关计算工作, 确定此政策具体权限, 平衡电力企业与居民用户之间的利益。

3.3 调整经营管理策略

从自身经营管理角度来看, 供电企业电价几乎是稳定不变的。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的发展, 供电企业为了更好的适应电力市场经济发展需求, 必须不断推进自身经营管理体制改革, 这就要求转变传统经营理念, 不断完善经营方式, 增强营销建设力度, 具体措施如下:①电力企业必须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 并不断强化企业营销部门建设, 逐渐提升企业营销部门工作力度, 促进自身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②在充分结合市场经济竞争要求的基础上, 制定新型经营管理体系, 并且还要积极引入现代优秀企业的管理模式, 提升自身管理水平, 从而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基础上, 全面提升品牌影响力与市场竞争力。

3.4 建立规范的电价监管体制

通过规范化电价监管体制的建立, 可为竞争性电力市场的构建提供基础, 并且还可确保电价改革的规范化。就我国当前电力资源应用情况来看, 在用户用电与电力运输过程中, 多数区域的电力部门或用户存在偷电漏电、交易补贴情况, 针对此, 要想确保电力行业的有效发展, 必须构建专门的监管机构, 对利用电力资源谋取私利的情况进行严格的查处与打击, 全面消除电价形成机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阻碍。此外, 还需要建立合理的电价监管组织, 有效防治发、输、配之间交易补贴现象, 确保信息对称性, 保证电价制定和实施中的公平、公正、透明。

3.5 提升电能计量人员业务素质与服务质量

业务素质逐渐关联着供电企业计量工作效益, 随着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微机管理与无纸化作业已成为当前电力行业发展必然趋势, 计算机也已成为必备工具。针对此, 必须加大对计量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与计量规程宣传力度。通常情况下, 电力工作人员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使用与微机化操作系统的学习, 以此来使得电能计量人员充分认识微机化管理, 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同时, 还应不断提升计量人员服务质量。

当前, 电力行业已逐渐过渡为服务型行业, 企业最终目标也已转变为追求经济效益, 而服务质量直接关联着企业竞争力, 提升业务素质与服务质量势在必行, 并且还要始终坚持“顾客是上帝”、“人民电力为人民”的服务宗旨, 全面提高电力企业形象与知名度。只有真正做好电能计量工作, 才可为供电企业与用户利益提供坚实的保障。

4 结语

总而言之, 现行电价政策虽然可有效促进电力企业运作管理的良好发展, 但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而作为国有垄断企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部门, 电力企业必须不断完善自身经营管理, 并且还要在不断完善价格政策的前提下, 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以更好的适应电力市场竞争需求。

摘要:近年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对电力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电力市场的改革与完善。在此背景下, 本文主要以电力经济运作管理与电价政策为研究对象, 具体分析了我国现行电价政策与落实阶梯电价的重要意义, 阐述了阶梯式电价试点实践成效与不足, 最后对电力经济运作管理与电价政策关系的处理策略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企业,经济运作,管理,电价政策,关系,完善,策略

参考文献

[1]肖婧, 薛莉.浅谈电力经济运行管理与电价政策[J].文摘版:经济管理, 2015 (04) :77.

[2]许永辉.电力经济运作管理与电价政策关系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学术版, 2013 (32) :80~81.

[3]方汀.电力经济运作管理与电价政策关系分析[J].新财经:理论版, 2013 (11) :56~58.

电力工业节能减排政策及现状分析 篇7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十一五”规划中已经明确提出了要在此期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节能减排目标,这是面对不断加剧的环境恶化这一现实的危机决定。电力行业作为耗能与排污的重点领域,当然面临巨大的环保压力,其转换效率的高低和污染控制的好坏,对资源和环境都产生重要影响,它在节能减排上的成效直接关系到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而绿色电力产业的实现,无疑需要国家政策法规的支持。近几年,我国相继制订了一系列政策,其中包括发展可再生能源等电力规划政策、“上大压小”等电力产业政策、节能调度等电力运行政策、燃煤电厂二氧化硫减排政策、差别电价政策等,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有效促进了节能减排工作的进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1 电力工业节能减排的现状

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的成效可以体现在电力结构、供电煤耗、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单位发电量用水量和废水排放量及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等。

1.1 发展可再生能源,调整电力结构

几年来全国电力建设投资规模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电源投资结构不断优化,非化石能源所占比重有所上升。火电投资比例大幅下降,核电、风电投资比例较大幅度增加,由表1(2005年~2009年电力行业总装机容量及各种发电机组装机容量)可知,截止到2009年底,全国装机容量已达87 407万千瓦。其中,火电达到65 205万千瓦,占总容量74.60%,比上年比重75.87%下降了1.27%,而且自2006年最高值后已连续三年下降;水电装机容量达19 679万千瓦,占总容量22.51%;风电并网总容量1 613万千瓦,其所占比重都较上年略有提高。据专家预计,2010年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9.5亿千瓦左右,其中,火电7亿千瓦,水电2.1亿千瓦,核电1 016万千瓦,并网风电3 00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所占比重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1.2 推进上大压小,调整火电结构

由于我国以煤为主的电力结构短期内还不可能发生根本改变,因此,要调整整个火电的结构,减少能耗高、污染重的小火电机组,是我们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点任务。据统计,2006年初,全国10万千瓦以下的小火电机组容量是1.2亿千瓦,占整个火电装机容量的30%,由于小机组性能比较差,每千瓦时的煤耗在450克左右,比60万千瓦的超临界的火电机组多150克左右,比单机30万千瓦的火电机组也多了110克左右。2007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关停5 000万千瓦小火电机组的目标。国务院《关于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发[2007]2号)以及相关配套政策,对淘汰小火电工作的主要原则、职责分工、激励办法、保障措施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这些政策既体现市场原则,又发挥行政作用,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淘汰落后与优化发展有机结合,符合电力行业实际,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为关停工作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

2006年~2009年四年中全国各年小火电机组关停装机容量分别为314万千瓦、1 436万千瓦、1 668万千瓦和2 617万,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6 035万千瓦,使“十一五”关停小火电任务已经得以提前完成。

1.3 电力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十一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 提出,到2010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目标为2 294.4万吨,其中电力二氧化硫排放量为951.7万吨。这项目标的实现与否关系到整个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能力。根据《现有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期间共安排约1.37亿千瓦现有燃煤机组实施烟气脱硫。由于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设施的大规模建成投运,电力企业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的能力大为增强。如图1所示,2005年-2008年全国燃煤烟气脱硫机组发展情况。2007年,在火电发电量增长14.6%的情况下,电力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了9.1%。截至2008年底,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下降了8.95%,其中,电力二氧化硫排放量减排成绩尤为显著。全国脱硫机组装机容量达到3.63亿千瓦,装备脱硫设施的火电机组占全部火电机组的比例由上年的48%提高到60%;脱硫综合效率由上年的73.2%提高到78.7%,为全面完成“十一五”二氧化硫减排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4 电厂供电煤耗明显下降

供电煤耗作为一项电力节能减排的重要指标,体现了发电机组的能源利用效率。一直以来,我国的供电煤耗比起发达国家差距很大,2005年,我国电力工业平均供电煤耗374克/千瓦时,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50克,相当于一年多燃用1.6亿吨原煤,造成了能源的极大浪费。“十一五”以来,上大压小政策淘汰了一批能耗高、污染大的小火电机组,节能调度按照机组能耗确定次序的调度规则又进一步加快了企业从高能耗到低能耗的转变。如表2(2005年~2009年全国6 000千瓦及以上电厂供电标准煤耗),电厂供电标准煤耗逐年下降,到2009年,全国6 000千瓦及以上电厂供电标准煤耗为342克/千瓦时,已经提前实现“十一五”末355克/千瓦时的目标。

2 电力工业节能减排政策性分析

目前节能减排取得的成效主要得益于国家相关政策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为达到这一目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将节能减排指标列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指标,并通过责任制将指标纳入考核各级政府政绩和企业经营效果的否决性条件。同时,通过完善和配套一系列的法规、政策、规划、标准,把节能减排指标量化为可以操作的各种措施,采取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直接与电力企业签订了“十一五”二氧化硫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节能目标责任书、“十一五”上大压小节能减排关停目标责任书等方式。极大加快了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使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2]。

以山西省为例,作为煤炭产出第一大省,火力发电的重点省,在电力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小火电机组比重大的问题,为实现“十一五”期间关停267万千瓦小火电机组的目标,2007年5月省经委出台了《山西省关停小火电机组实施方案》。方案中提出本着节能、环保、经济的原则实行差别电量政策。依据发电机组的能耗、水耗、环保等指标排序,优先调度高效清洁机组和可再生能源机组发电,限制能耗高、污染重的机组发电,并逐年减少未关停小火电机组的发电量。从2007年二季度开始改年度下达发电量调控目标为季度发电量调控目标,根据发电机组运行状况进行适时调控,进一步限制能耗高、污染重的机组发电。具体办法包括:按单机容量确定发电机组的基准利用小时数;以上一个季度全省平均供电煤耗和分机组的供电煤耗为基础,实行奖优罚劣;在基准利用小时数的基础上,脱硫机组增加50小时,空冷机组增加100小时;在电力市场供不应求时,按照机组供电煤耗先低后高的原则,增加相应机组的发电小时数;在电力市场供大于求时,优先对小火电机组进行调峰,按照机组供电煤耗先高后低的原则,减少相应机组的发电小时数等等。这些措施都有效地推进了全省节能减排的工作。2008年山西平均供电煤耗349克/千瓦时,比上年的365克/千瓦时降低了16克/千瓦时。虽然数值还稍稍高于全国同年的平均供电煤耗,但煤耗同比降低4.4个百分点,大于全国平均降幅。同时,污染物排放量逐年下降,2008年二氧化硫排放量130.84万吨,又比上年多减排5.65%。

3 几点建议

我国节能减排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仍存在一些不足或者应继续完善之处,几点建议如下:

3.1 正确处理节能与减排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

随着对污染物控制要求的加强,电力企业的发电成本进一步增加。污染治理设施的投入和运行增加了发电的边际成本,目前电厂污染治理技术路线选择过于单一,工艺设计粗放。一味追求高效率,不是根据标准、煤质、场地、副产品综合利用等电厂实际情况优选处理工艺,不仅造成了浪费,也影响了循环经济型技术、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应用。电力企业在制定节能减排方案时,应正确处理依法达标与成本控制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节能与减排的关系,正确处理节能减排与资源节约之间的关系,加强污染治理设施管理、优化污染治理设施的设计和运行,实现节能减排与经济效益双赢。

3.2 继续电价改革,实行脱硫脱硝电价

在每千瓦时加价1.5分钱的统一脱硫电价政策的激励下,我国电力行业二氧化硫减排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但不可否认的是,地区差异使电价的合理性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氮氧化物作为电厂的另一主要排放物,也可充分采用市场机制,利用价格杠杆控制氮氧化物的排放。但在脱硝电价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电价的制定应针对全国各个地区不同的生产情况,给予区别对待,比如可考虑每千瓦时加价1.5分钱到2分钱的范围内允许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这样才能更加合理有效的推进电厂的积极性。同时积极推进烟气脱硝产业化的发展,为大规模建设烟气脱硝装置奠定良好基础。

3.3 降低单位发电量用水,实现废水零排放

节水也是节能中重要一环,随着水资源的日益匮乏,近年来,各电力企业加大了节水力度, ,越来越多的电厂采用空冷技术,采用城市再生水作为循环水,通过水务管理实现废水回用,单位发电耗水量有所降低、废水重复利用率有所提高,但重视尚不够。各地在实行节能调度或者差别电量时,一般只是以单位供电煤耗率、脱硫情况等作为考核指标,并没有把单位发电耗水量、废水重复利用率作为硬性指标。可以考虑以各地平均发电水耗和分机组的发电水耗为基础, 奖优罚劣,推动废水零排放的实现。

3.4 脱硫副产品综合利用率尚需提高

据统计,全国有90%以上的烟气脱硫机组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随着脱硫机组的大规模投运,脱硫石膏产量逐年提高,2008年全国脱硫石膏产量已达3 500万吨左右,但综合利用率仅约为45%,大部分火电厂的脱硫石膏主要采取灰场堆放或填海处理。这不仅占用大量土地,增加灰场的投资,而且处理不好可能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电力企业要加强对脱硫装置的运行管理,提高脱硫石膏品质,同时加强与建材部门合作,积极为脱硫石膏综合利用创造条件。政府有关部门应从政策上、经济上采取措施,加大对脱硫石膏综合利用的支持力度,提高脱硫副产品综合利用率。

4 结 论

节能减排对电力行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措施调动和推进行业内部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在节能的同时减少电厂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从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全国电力工业统计快报(2005年~2009年度).

电力政策 篇8

(一) 电力工业基本情况

截至2009年底, 德国发电总装机容量为15273万千瓦, 其中火电45.9%, 风电16.6%, 核电13.4%, 太阳能6.5%, 生物质3.6%, 其他占14%。目前, 德国采取了优先并网、优先调度、保证上网电价等措施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 并优先考虑风电和太阳能。鉴于核电安全及核废料的处理等问题, 德国对发展核电持非常审慎的态度。

德国原是发输一体的电力格局, 后来按照欧盟的统一要求进行改革, 将输电业务从资产或管理上予以独立。目前德国主要有Amprion、ENBW、Tennet、50HZ四个输电商, 除Amprion的输电业务相对独立外, 其余三家公司的输电业务分别出售给了法国、荷兰、比利时经营。期间, ENBW从法国电力公司购回了输电经营权。

德国配电网络的产权较为分散, 有836家公共或私营的配电网络经营企业。2009年, 德国全社会用电量5473亿千瓦时。

(二) 电力市场建设

德国电力零售市场十分发达, 各地供应商数量很多, 数据表明, 大部分地区的供应商在50-120个, 一部分地区在120-200之间, 个别地区供应商在200以上, 电力用户可自主选择供应商。2009年, 有44.8%的电力用户与已有供应商签订了标准合同;41.4%的用户与已有供应商变更了合同;还有13.8%的用户与新的供应商签订了合同

(三) 德国电力产业的市场化改革

德国电力改革采用的方法是通过电力市场化, 强化行业内竞争, 消除垄断权, 拆分垂直一体化的企业, 实行电网接入开放。德国电力不断走向市场化的进程, 在经济利益、自由化政策、电力技术进步以及信息技术进步的驱动下, 主要脉络是一个从接受政府严格控制到解除管制的变化过程, 其目的在于促进行业竞争。

根据各历史阶段对电力工业要求的不同, 德国能源产业法律的侧重点也各有不同:

1935年法案, 主要强调能源产业的特殊意义, 重在规范能源产业与公共管理部门的合作, 防止竞争的负面影响, 以达到安全、廉价的能源供应;1998年法则提出安全、廉价、环保是能源供应的3个同等重要的目标;2005年法案又进一步提出安全、廉价、环保、用户友好、高效是能源行业的5个同等重要的目标。

德国电力改革充分体现了立法先行以及法律的强有力的引导作用。在1998年能源产业法中, 规定了电网向第三方开放接入的各项事务, 如电网接入谈判、第三方接入的义务、发输配电财务的独立核算、联网与供电义务以及对东德褐煤产地工业和煤电联产的特殊保护条款, 并由此启动了德国的电力市场化改革。

2005年, 由欧盟法令引发德国能源产业法的新一轮修改, 在提出5个同等重要目标的基础上, 进一步要求调度与电网的拆分, 形成独立的系统运营者。建立监管机构, 监管输配电网的费用, 提出在2007年7月达到向所有用户开放市场的目标, 并实行电费环保标签。法令详细规定了联邦和州各级监管机构的职责:如网络监管事务、批准输电费、监察与报告义务、反垄断监管以避免竞争部门滥用市场力等。同时也规定了进一步从公司法意义上拆分电网公司的措施, 如联网用户大于10万个的公司必须进行组织和公司法意义上的拆分, 拆分体现在职能、信息系统、财务系统、公司独立纳税等各方面, 并规定必须在2007年1月份全部完成。

法令对系统使用费的监管进行了许多细节的规定, 如先批准后使用的原则、以成本为导向、基于同业对比、按资产保值原则的定价方式, 对电网公司的费用、成本、收益实行对标管理的方式等, 并提出在2008年引进激励性监管的目标。

经过几年的改革, 德国电力工业逐步形成输配电网垄断经营, 发电侧与售电侧自由竞争的新格局。

二、德国电力产业监管政策分析

(一) 电力监管机构

应欧盟要求, 德国于2005年成立联邦网络管理局 (FNA) 。FNA是一个独立的高级管理机构, 旨在确保电信和邮政 (1998年) 、电力 (2005年) 、煤气 (2005年) 和铁路 (2006年) 等行业传输网的充分竞争, 总部位于波恩。在电力监管方面, FNA的主要任务是确保电力的安全、低成本、高效、便民和可持续发展, 保证电力长期高效稳定供给以及欧盟法律的顺利执行。FNA的主要监管职责是确保无歧视的第三方接入和过网费的管理。FNA由执行委员会、管理部、2个内部职能部门、6个业务部门以及9个决策委员组成。执行委员会包括主席一名, 副主席两名, 都是通过一个临时委员会选举产生, 临时委员会的成员来自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FNA的所有决定由决策委员会做出。决策委员会的决策程序类似于司法程序, 从而保证了决策的公平、公正、公开。德国监管机构通过职责的清晰划分, 工作的透明性来保持其独立性, 保证监管机构的市场参与者和政府影响, 保持监管者中立。

(二) 电价政策

根据欧盟2003年颁发的新的电力市场开放条例, 欧盟各国配电公司 (用户大于10万户) 在法律形式和组织结构上独立, 也就是发、输、配从法律上独立。德国法律规定发、输、配各环节必须完全分开、成本透明、独立核算, 并成立独立的公司。于是, 各大电力公司纷纷进行机构重组。

德国的配、售并未要求从法律上分离。目前, 德国存在不拥有配电网络的售电公司, 也有同时从事配、售电业务的供电公司。发、输、配虽然从法律上独立, 但大的电力集团, 通过其子公司 (分公司) 仍然涵盖了各环节的多数业务。

在输配电价方面, 改革伊始, 政府即将输配电价格从原有的水平降低了20%, 迫使输配电公司努力下降成本, 政府还希望每年以5%速度持续下降, 使客户受益。

德国的售电公司是不属于输配电公司的, 完全对社会放开。市场的竞争使得越来越多Vattenfall Europe公司的顾客从别的电力公司买电, 比例达30%—40%。电网公司不能与最终用户直接签约, 所有用户只能与独立的售电公司签约, 售电公司与发电公司或电网公司签约买电并支付输配电公司输配电费。

三、中国对德国电力产业的投资潜力研究

(一) 海上风电

海上风电被列为德国风电产业未来发展的重点, 2020年、2030年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规划目标分别达到10 GW和25 GW。为了确保海上风电的安全可靠送出, 实现在欧洲大电网范围内的消纳, 德国将加强与北海沿岸国家合作, 加快规划和建设海上输电电网。同时, 加强海上风电场群集中并网模式研究, 降低工程成本, 提高电网对并网风电的控制能力。

(二) 高压电网规划与建设

目前德国电源分布大多接近负荷中心, 但未来, 德国将大力发展海上风电, 海上风电多分布在北海和波罗的海, 需要将北部风电输送到西部和南部的负荷中心, 这对电网的电压等级提出了更高要求。报告指出, 德国将加快传输距离更大、损耗更低的超高压电网的规划与建设。2011年德国制定《2050年目标电网规划》, 其中就包括纵贯南北的超高压骨干网架规划及示范工程建设等内容。

(三) 跨国互联大电网建设

随着太阳能光伏发电、风电, 特别是海上风电的大规模发展, 德国电网对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日渐不足, 迫切需要发挥欧洲大电网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 依靠欧洲大电网平抑间歇性电源的出力波动。为此, 报告将建设跨国联络线、融入欧洲大电网作为未来德国电网规划与建设的重点之一。德国跨国互联电网建设的远期目标是充分利用挪威、奥地利、瑞士等国的水电调峰资源。

摘要:德国作为欧洲第一大经济体, 电力产业发展处于领先水平。本文在分析德国电力市场供需情况与产业监管政策的基础上, 探讨了德国电力产业的投资潜力, 为中国电力企业投资德国电力产业提供一定的方向。

关键词:电力,投资,政策

参考文献

[1]钟敏, 侯淑霞, 潘斌.企业国际化发展阶段模型——基于中国石油企业的分析[J].管理现代化, 2013 (3)

[2]李升.德国电力市场竞争缺失的法律对策述评[J].德国研究, 2009 (3)

电力政策 篇9

自建国初期以来, 电力行业就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优先发展重点, 因为它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能源产业, 与宏观经济保持着较高的相关性, 在经济上行的过程中, 电力生产弹性系数和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均大于1;而在经济下行的过程中, 电力生产弹性系数和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均小于1。在我国, 大多数电力企业的国有控股水平较高, 具有相对的垄断性, 但电力资本市场在国家规划的大力推动下, 不断发展和完善。就在近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李克强多次提出强调:要推动民营资本顺利进入金融、能源等领域。可见, 伴着国民经济的深化改革, 电力行业的发展空间将更为广阔。

目前, 西方国家的营运资本管理体系已发展的较为成熟, 力求通过内部资本和外部融资的紧密协调, 实现资本结构的最优和健康良好的财务状况。国内许多企业在实际运营中更多是凭经验行事, 没有清晰的营运资本政策, 往往仅追求满足短期内生产经营活动的资金需要, 保证资金的暂时性安全。可见, 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实践中, 营运资本管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都亟待高度重视和深度探索。企业的价值提升和蓬勃发展对营运资本管理政策的合理制定和顺利实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拟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发现电力这一特殊行业营运资本管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以期对电力行业的营运资本管理和企业价值提升有所帮助。

二、理论分析

(一) 营运资本管理政策理论。

作为营运资本管理紧密相连的两个方面, 投资政策与融资政策相互影响。营运资本投资政策会对融资结构产生影响, 流动负债的融资策略又会对流动资产的投资规模产生制约。一个企业所采用的营运资本投资政策与融资政策相结合, 就构成了整体的营运资本管理政策, 具体又可分为中庸型、激进型、保守型三大类。 (表1)

一些学者通过比较流动资产比率与流动负债比率的差值来界定企业整体的营运资本管理政策类型:流动资产比例-流动负债比例|<0.2, 中庸型;流动负债比例-流动资产比例≥0.2, 激进型;流动资产比例-流动负债比例≥0.2, 保守型。在实际管理应用中, 应当将营运资本投资政策和融资政策相结合, 选择与企业实际情况相匹配的政策组合。

(二) 企业价值理论。

企业价值是指企业作为一个特定的资产综合体, 在现实市场条件下的交换价值, 其价值大小由企业获利能力来决定, 是企业在现有基础上获利能力价值和潜在获利机会价值的总和。纵观以往文献, 影响企业价值的因素有很多, 主要包括企业社会责任、企业营运资本管理、企业资本结构、企业财务功能的转变、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企业的资产重组、垄断能力、品牌价值等。

企业价值的评估方法主要有实体价值法、贴现现金流量法、相对价值评估法以及期权定价法等。综合考虑企业的评估方法与评估指标, 本文在改进实体价值法的基础上采用托宾Q值作为因变量企业价值的衡量指标。

(三) 营运资本管理、供-产-销和企业价值。

营运资本管理和企业价值创造密切相关, 营运资本以价值流的形式贯穿于企业供-产-销的各个环节, 而企业价值的实现来源于各个环节价值增值的凝结。只有营运资本在产-供-销各环节上实现有效的运动和循环, 才能保证企业价值创造的实现。

三、实证研究

(一) 研究假设。

基于前文的理论分析, 用流动资产比率和流动负债比率依次衡量营运资本的投、融资政策。

假设1:营运资本投资政策激进度与企业价值正相关

流动资产的盈利能力相对较弱, 流动资产与总资产的比例越小, 说明企业可以用于长期资产的长期资本相对较多, 企业获得较高盈利水平的可能性就较大。此外, 过多的流动资产占用会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和机会成本。即流动资产比例越低, 表明企业的营运资本投资策略越激进, 企业的盈利水平就越高, 也越能提升企业的价值。

假设2:营运资本融资政策激进度与企业价值负相关

对电力公司而言, 若失信于供应商、员工甚至银行, 都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和经营压力。此外, 短期银行借款比例较大, 还会受到利率波动的风险, 可能会出现不断续借短期借款支付的利息高于长期负债利息成本的情况。

(二)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沪深证券交易所2009~2013年我国连续上市的电力公司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面板数据 (Panel Data) 进行实证研究。为了使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 在进行适当筛选后, 最终选取了49家电力上市公司在2009~2013年间的财务数据。本章财务数据大部分搜集于新浪财经数据库和中国证券市场数据库 (CCER) , 并借助EXCEL进行整理。

(三) 变量选取。

基于前文的理论分析, 本文用流动资产比率和流动负债比率依次衡量营运资本的投、融资政策, 使用基于市场价值的托宾Q值 (TQ) 作为企业价值的评价指标。另外, 由于企业价值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本文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重点引入企业规模和资产负债率指标作为控制变量。 (表2)

(四) 模型构建。

基于面板数据的三种模型, 本文结合选取的样本数据情况选定如下模型:

其中, Yit为第i家企业在第t年的TQ值;

CAT为流动资产比率;

CLT为流动负债比率;

LNT为企业规模;

LEV为资产负债率;

β0为截距项, i=1, 2, 3…N;t=1, 2, 3…T;

ui为随个体变化而变化的虚拟变量;

εit是其他随时间变化的因素归入随机扰动项。

(五) 相关性分析。

在研究分析营运资本管理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时, 考虑到多重共线性的问题, 有必要先对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初步分析, 得到样本公司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矩阵。 (表3)

由表3可知, 企业价值的代理变量TQ与营运资本投资政策的指标流动资产比率 (CAT) 在1%的水平下显著负相关, 与预期相符;TQ与营运资本融资政策的指标流动负债比率 (CLT) 正相关, 尽管是在5%的水平下显著, 与预期不符;企业价值与控制变量企业规模在5%的水平下显著负相关, 与资产负债率均呈正相关关系, 但与财务杠杆的显著性不强。但以上关系只是初步的判断, 为了避免潜在多重共线的问题, 还需要结合多元回归结果进行判断。

(六) 多元回归分析。

根据表4的模型回归结果可以看出, 决定系数 (R2) 为0.629072, 而调整的决定系数 (Adjusted R2) 为0.531676, 表明回归模型总体对数据拟合程度较高, 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性较强, 模型整体效果较好。 (表4)

电力上市公司的流动资产比率 (CAT) 与企业价值较为显著的负相关, 流动负债比率 (CLT) 与企业价值正相关, 但关系不显著。这表明对于电力行业来说, 营运资本投资政策越激进, 公司价值越大, 即在不影响企业日常运营的情况下, 采用激进的投资政策, 压缩对流动资产的投资, 相应增加企业长期项目的投资, 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 进而提升企业价值;营运资本融资政策越激进, 企业价值越大, 这可能由于政策导向使得那些容易获得银行贷款或其他短期负债的电力企业可以更好地安排日常经营活动, 加快运作, 从而提高盈利能力。

此外, 企业规模 (LNT) 与企业价值显著负相关, 即企业规模越大, 企业价值反而越小, 这是因为电力行业虽然处于一种规模经济状态, 但并没有显示出规模经济效益, 规模的扩张反而造成边际效益的降低, 不考虑外界需求而扩张企业是不能提高企业价值的。另一控制变量资产负债率 (LEV) 与企业价值显示正相关关系, 证实了MM理论:债务融资相对权益融资来说具有税收抵税效应, 企业价值随财务杠杆水平的增加而增加。

四、研究结论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营运资本管理政策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 结合理论进行实证分析, 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我国电力上市公司流动资产比率的总体样本均值为20.16%, 远低于房地产行业的67.31%和建筑业的52.41%, 采用的营运资本投资政策也较为激进, 不可否认, 这种低比例的流动资产比率与电力行业的特性有关, 电力工业属于重工业, 资本规模大, 长期投资比重较高, 营运资金需求量较小。根据实证结果, 营运资本投资政策越激进, 企业价值越大, 与预期一致。

2、我国电力上市公司流动负债比率均值为53.48%, 相对于我国六大行业65.71%的流动负债比率均值, 营运资本融资政策较为适中, 但融资结构仍有待完善。根据回归结果, 营运资本筹资政策与企业价值呈现不显著的正相关性。对此的解释是:电力行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 无论是“十二五”规划还是市场经济改革, 都被国家高度重视, 更易获得银行贷款与商业信用, 而短期负债的筹资成本低, 可以在不影响资金周转的情况下力求企业价值最大化。此外, 若过度使用企业自发性负债或短借长用, 企业将会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 企业的声誉也随之会受到影响, 不利于企业价值的提高。

3、尽管国家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也会通过国有控股比例来影响企业的发展, 但许杨、周启清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证实:电力企业价值创造力的高低与控股股权是否国有无直接关系, 资本运营才是效率改善的关键。所以, 科学、合理地进行营运资本管理, 实现供-产-销各环节的协调与高效, 是提升企业价值的重要保障。

摘要:本文在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以沪深证券交易所20092013年连续上市的电力公司作为研究对象, 构建固定效应模型, 对营运资本管理政策与企业价值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电力上市公司流动资产比率与企业价值显著负相关, 流动负债比率与企业价值呈现正相关。最后, 针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关键词:电力上市公司,营运资本投资政策,营运资本融资政策,企业价值

参考文献

[1]汪芳.上市公司营运资本管理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实证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 2013.

[2]张家伦.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分类及其利弊分析[J].兰州商学院学学报, 2007.4.

[3]王治安, 吴娜.营运资本管理行业差异及其影响因素[J].财会月刊, 2007.1.

[4]姜伟娜.企业营运资本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 2008.

电力政策 篇10

关键词:营改增,电力企业,财务核算,影响

一、营改增实施的背景

中国在过去的三十五年左右的时间里面, 先先后后大约进行了四次比较大范围的税务制度改革。由于之前我国不合理的经济产业结构, 营业税和增值税分别进行单独征税会导致一系列的税务问题, 造成税务征收的不合理, 长此以往会对我国经济社会产业结构的优化产生不好的影响。从另一方面来说, 高新服务业发展层次结构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太低, 并且因此造成诸多社会问题, 例如过于发展第二产业而因此导致的环境恶劣和空气质量问题。还有就是从2008年受全球经济不稳定原由而爆发出来的金融危机中表现出来的巨大劣势, 各种由产业链不规范造成的弊端开始大规模浮现, 因此政府决定对经济领域税务体制的变革逐渐提上日程。为了顺应社会的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形势, 以加快财税体制改革为目标, 还有用减轻企业赋税来增强企业竞争力, 然后促进产业升级和改革, 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此作出重要决策并在2012年颁布了《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方案》, 认为应该从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做起, 从中需要减少重复纳税的环节, 然而增值税只对产品或者服务的增值部分纳税, 所以是将之前缴纳营业税所要核算的应税项目改为缴纳增值税税收的环节。所以说减少重复征税, 降低企业税负是“营改增”这一政策的最大特点。

二、营业税与增值税的差别比较

营业税和增值税从种类划分来讲都是我国经济税收体制的两大主体税种。相比较两个税收种类而言, 营业税和增值税两个税种最大的区别就是征收税收应纳税额的范围的不一样和其计算应该缴纳的应纳税额的依据有所不一样。而征收增值税比征收营业税可以有效的避免重复征税, 真正意义上来讲实现道道征税, 层层抵扣的流程, 如果这样做可以使得企业所要承担的税收负担要稍微有所降低, 从而可以进一步来调整企业内部架构和产业结构。

三、分析实行“营改增”政策对电力行业的必要性

今年是我国实行营改增政策试验点工作的第五年, 同时也是试验点任务结束从而转变为各方面落实此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制度的一年。营业税改增值税这一税收变革制度在社会产业化更为精细的大前提下, 也可以完美的化解了重复对企业进行征税的一大难点。电力行业是我国经济体制中的第一大基础产业之一, 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平稳健康运行有重大意义。若政府转化职能, 可以做到公平税负, 也能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并真正意义上有效地带动我国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向发达国家进一步靠拢, 提高综合国力。税收政策的变革同时也可以促使产业结构进行升级和优化, 能够让资源进行有效地分配, 也对深化产业的分工和优化增值税的税收制度有很好的帮助效果, 并且从另一方面来说也能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 缓解当前因就业困难和贫富收入差距产生的社会层面的矛盾, 此举一颁布能够解决更多人的就业问题, 同时也吸纳更多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 还能从实际意义上有效扩大国际贸易往来。并且在本文所研究的电力企业方面, 电力企业在营改增政策实行以后让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的五个基本的环节可以用增值税来进行抵扣。同时也可以重组和分离一些服务环节, 比如说电力的规划和勘测的涉及或者研发这一类。也可以通过将新能源、职能、网络与职能电网相关联, 对电力行业现代服务化产业能够有一定的积极推动效果, 也深化了电力企业的各种分工效果, 优化和提升了电力行业的产业结构。

四、营改增对电力企业财务工作的影响

通过对我国的行业发展情况与趋势的分析来看, 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的转型过程里面, 增值税的征收政策对于第一产业来说可以享有大量的优惠作用, 鼓励从事第一产业。另外政府对例如研发和技术等的现代服务业、陆路等交通运输业、工程建筑等的建筑业都降低了相应的税率, 刺激经济活力。而且基本上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会与第三产业有相涉及的地方。所以说相对程度上来讲, “营改增”这一举措可以显著降低企业的财务负担。电力企业所应缴纳的税负金额多少由可抵扣的进项税额的总数决定。电力企业在营改增实行之前在税务缴纳登记核算上是以计算百分之三的营业税为主体的, 而在变为增值税之后税率除去其他方面因素为百分之十一。在一定程度上, “营改增”政策对税负和发票还有企业税务成本以及财务审核方面都会造成一些或大或小的影响, 比如说小规模企业纳税人使用增值税税收政策的征收方法以后, 可以将税负从之前使用营业税所要交纳的三个百分点或者五个百分点能够降低到两个百分点。除此之外, 可以用运输费用抵扣税金额度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也可以将比例上升到四个百分点上。仍旧存在无法解决的问题, 比如其中的小规模纳税人和供应商都不具备条件能够开具增值税发票。

在现有经济形势下, 发票需要进行改革的进程迫在眉睫。因为在此之前, 电力企业无需在开具税务发票的时候去顾及到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之间有什么区别, 只需要按照税务制度所开具服务行业的发票就能顺利完成。然而现在进行“营改增”政策以后, 若不正确区分增值税的税种问题, 不按照规定开具正确的专用发票与普通发票, 辨别是否真伪的情况, 会使得所属企业将要面临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境地, 因为增值税在处理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税收抵扣的情况, 若不正规的进行操作, 很容易会因为此原因而造成税金上缴不对等的情况。其次, 在发票的安全性问题上, 应该需要派有专人管理和分类整理相关的税务类增值税发票, 并定期检查发票的真实有效性, 比如说发票的填写规范合格不合格, 填写的数额准确性情况, 年月日及金额的大小写填的准确不准确, 还应审核发票的真实性。此外, 电力行业属于国企, 公司规模巨大, 日常资金流量非常大, 一般发票限额较为低, 仅仅只有10万的额度, 这种情况会导致公司财务机构的会计业务变得十分繁杂, 非常不利于日常工作的有效开展以及提高财会工作的工作效率, 所以我认为进行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政策以后应该在这相关方面, 可以根据一些实际情况来做出一些相关的调整, 例如根据资金流量的大小加入大额额度的发票供大型企业使用, 减轻该类企业的纳税核算工作量, 并且提高相关的工作效率。

供电企业是属于一般纳税人范围, 在实施“营改增”政策以后企业的利润总额有所增加, 但是输配电成本由于征收进项税额政策的实施而大大的降低了。因为收入的降低同时也会影响成本的浮动降低, 从而影响了电力企业的利润方面的增减变化, 虽然销项税额还是根据同样的税收收入的办法征收并没有什么较大变化。其次, 在选择供应商的范围的时候, 首先应该考虑该企业是否可以出具变革后的增值税发票, 不能够仅仅考虑设备的进价问题, 这样才能有效的节省在购买设备或者其他业务方面材料的总体成本, 从这一方面来增加企业业务的收入。

在四点营改增政策对于电力行业所要注意的要点当中, 影响最大的方面应该算电力企业的财务审核方面。营改增政策的实施时间还不久, 国内分试点与非试点两个政策性范围划分, 所以在税收的过程当中的衔接与调整成为了电力企业财务机构的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的一大难题。应根据实际的情况, 然后要做好和加强账务处理程序的灵活改变的能力。原因是应交税金与之前核算的营业税只需将相关的费用如实入账的情况不同, 税收制度变革之后需要用全新的方法去审核应交税费的额度, 增值税的征收办法需要按照实际情况来抵扣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 并且将两种税额相减, 得出的差额才是该电力公司最终所要交纳的应交税金金额, 所以说电力公司的会计人员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因为不仅需要去理解新的税收政策的具体内容和全新的操作办法, 还要努力地去适应新的会计核算方式, 并且做出积极的调整。在实行该征税制度以后, 使用的发票可以进行抵扣, 所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电力企业的税负。

五、总结和对电力企业财务机构的建议

营业税改增值税这一政策的实施在许多方面还没有进行的很完善, 在之后的时间里面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去充实和细化各个方面。该营改增税收政策的实施对电力行业的经营产生了非常深入的影响, 所以电力企业在今后也应在探索中谋求发展。首先, 在电力企业的财务机构人力资源方面, 应该加强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对增值税税收方面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 在日常的工作中充分调动各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准确的实施成本的管理, 消减电力企业运营中产生的各项成本费用, 从另一层面上去增加电力企业的收入。财务工作人员还应加深对改革后相关财务账务处理方面知识的理解, 扩展专业领域的知识面, 灵活改变现有的思维方式, 明确掌握增值税税收政策方面的各项规定和政府的各项职能的实行情况, 并且密切的关注政策动向以及法律法规、执行法令的变动。增强处理增值税税务的能力和会计处理的能力。其次, 应该加强对电力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 从高效地工作当中有效地减少坏账发生的概率。营改增的实行使得企业的应收账款变得透明化, 增值税的新增科目在相关核算的科目中有所反映。在营改增过程中, 可以根据企业的税率波动去申请小规模纳税人的资质资格来降低应交税费的税率, 能够适度降低电力企业的税负, 压缩因日常运营上所要发生的成本。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应该建立健全企业对财会税务方面的发票管理制度, 进一步防范违规迹象, 比如开设虚假发票或者伪造发票的行为出现, 另外也应防范丢失发票现象的发生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情况。最后, 在遵守现行税收法律法规的情况下, 电力企业应合理进行筹划, 防止发生偷税、漏税、骗税等违法性行为, 鼓舞公司在职职员的士气和力量, 降低企业在运营期间所应承担的税务风险, 同时也应做好依法纳税的领头羊作用, 以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为立身之本, 加强电力公司在经济市场上面的核心竞争力, 让公司能够顺应当下的经济局势继而长远良好的持续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王洪涛.税制改革“营改增”对电力企业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总会计师, 2014 (12) :25-26.

[2]丁亚琴.“营改增”对电力企业税负影响及应对[J].中国经贸, 2016 (8) .

上一篇:云储存安全下一篇:运行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