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意外

2024-09-22

体育意外(通用12篇)

体育意外 篇1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 培养青少年儿童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 其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 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我国中小学在校学生有2亿多, 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社会群体, 深受各方面的关注。但是近些年来, 意外体育伤害事故发生频繁, 尤以中小学最为突出。中小学生的意外体育伤害事故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大弊端, 同时也影响了基础教育的正常进行。因此, 防患未然, 最大限度的减少中小学生意外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率, 已成为当今学校体育的重点和难点。

1.中小学生意外体育伤害事故的现状

1.1中小学生意外体育伤害事故出发生的频数

据有关资料显示发生意外体育伤害事故逐年增加, 其中以中小学生为主。由于中小学生自我的身心发展特征, 以及体育教师、学校等多方面的原因, 导致意外体育伤害事故防不胜防。

1.2中小学生体育伤害的体育项目和类型

据宋大维[1]调查北京市中小学生发生意外体育伤害事故的项群以同场对抗性项目为主, 如篮球、足球等, 同时田径、体操也是诱发中小学生意外体育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在这些项目中学生易多出现崴脚、骨折、猝死等伤病。

中小学生由于这一阶段的生理发展特点, 软骨组织多, 骨组织内水分和有机物多, 无机盐较少, 骨骼弹性、韧性较, 加上篮球、足球等项目竞争性激烈, 以及体操技术难度复杂, 动作难度大等, 这些项目都对学生自身素质要求极高, 稍不加注意就会出现意外事故。

2.中小学生意外体育事故的特点

2.1中小学生意外体育伤害事故的个体化

宋大维[2]认为中小学生发生意外体育伤害事故的多为个人, 而发生集体伤害事故的报道至今未有。这是因为, 学生在学校体育活动中一般是独自进行活动的, 不管是徒手还是器械。

中小学生在校意外体育伤害不同于其他伤害, 比如食物中毒、上楼梯的踩伤等所造成2人以上的伤害, 因为学生在学校体育中一般是个人进行练习的, 同时在身体碰撞比较多的篮球、足球中, 受伤的也是一个人。

2.2中小学生意外体育伤害的偶然性

程法国⑵认为体育教学要借助很多器材, 特别是体操、游泳等, 稍不注意就会发生意外事故, 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天有不测风雨, 人有祸兮旦福。世界万物的发生并不一定都带有一定的规律性, 也不一定都具有可知性。体育活动的主体是学生, 学生具有知、情、意等认知活动, 对万物都充满好奇, 爱展现自己, 也爱挑战自己。因此他们在体育活动中会忽视老师的教导, 遵从自己的意愿进行活动, 而产生意外事故。

2.3给学生、家长和学校带来损失

赵欢[3]、张晓波[4]等人认为体育教学中还偶然伴随着伤害事故, 事故一旦产生, 无论给学生、家长、学校, 甚至社会都会带来一定的损失。

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由于本人的不注意或他人的监管不到位, 会给自身造成一定的伤害, 如骨折、崴脚等影响自己的正常学习与生活。同时由于现在国家实行的生育政策, 大部分学生都是独身子女, 而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心脏病突发或猝死等, 会使整个家庭悲痛欲绝, 同时也会影响学校教学的正常进行。学生意外伤害的处理, 会涉及学生、家长和学校等多方面的利益。

3.当前中小学校应对意外体育伤害事故的通行做法

3.1消极的应对做法

曾庆欣[5]指出一些学校为了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故意减少了体育教育活动, 甚至不开展篮球、体操、游泳等课。

边宇、马燕[6]等人也批判了某些学校采取盲目而且消极的措施来防止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 比如:缩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空间、时间, 拆除部分体育设施, 这不仅妨碍了学生的正常成长, 也阻碍了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

虽然这些学校短期防止了意外体育伤害事故的产生, 但是它与国家推行的“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也与国家推行的素质教育、“每天锻炼一小时”等相违背, 是一种“因噎废食”的错误做法。

3.2积极的应对做法

孙鹏[7]指出在进行体育课之前, 要提前检查体育设施, 确定是否安全, 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让学生按要求进行练习, 告诫学生不做危险的事情。在教学中重点关注那些比较调皮、不听话的学生, 以防他们自己或影响别人出现意外体育伤害事故。

在体育教学中, 体育教师应提前备好课, 把体育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危险事故提前纳入备课中, 做好应急预案, 防患未然, 把意外体育事故提前扼杀在摇篮里。

4.结论

由于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加上他人的因素, 使得学校意外体育事故呈现多方面特点, 给学生、家长和学校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甚至威胁了社会的正常发展。因此, 在体育活动中要加强学生的体育知识和安全知识的教育, 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保护意识, 同时也要加强学校的安全防范措施, 最大限度的降低意外体育事故的发生率, 使中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宋大维.北京市中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 2004.

[2]程法国.体育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安全问题[J].体育教学, 2002.

[3]赵欢.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成因分析与对策[J].运动科学, 2014.

[4]张晓波.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防范与处理[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3 (6) :91—93.

[5]曾庆欣.国外学校体育伤害的防范处理对我国的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11 (13) :52—55.

[6]边宇, 马燕, 吕红芳.我国台湾地区学校体育伤害事故预防措施的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 2007 (11) :58—59.

[7]孙鹏.浅析小学体育课安全问题的规避与策略[J].教学研究, 2014.

体育意外 篇2

本预案是指学生在体育课活动中,因活动保护不当造成的事故,轻则挫伤、擦伤、关节损伤、肌肉抽筋、拉伤,重则造成骨折、呼吸 紊乱、严重休克甚至丧失生命。伤害事故一般发生在球类、体操、田 径等运动项目中。

一、组织机制

(一)、组织领导:

组长: 黄明华 电话:1363813562副组长:杨毅 电话:***

组员: 有中层领导、体育老师、校医组成。

(二)、人员分工:

报警: 体育课授课教师

调查报告:校医、体育教研室组长

协调: 行政值班干部、体育课授课教师

护送伤者:体育老师、班主任、校医

二、体育活动事故的预防

(一)、加强思想教育、增强防范意识。学生好胜心强,经验不足,思想上麻痹大意,缺乏预防事故的意识,教师要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二)、完善活动设施建设和管理。运动场地要保持平整,不应有坑洼、石块等,地面不宜太硬、打滑;运动器械如单、双杠、球架、球门要定期检修,运动垫子不能太薄,沙坑要松软。

(三)、教学和训练、竞赛活动必须精心设计、严密组织、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1、建立良好教学秩序、重视课前准备;教师、学生着装规范,必须穿着体育服装上课,学生不准穿皮鞋、有跟鞋、凉鞋,女学生不穿裙子上课。

2、精密组织教学,加强纪律教育。体育教师必须经常反复地向学生进行遵守纪律、遵守常规、服从组织、遵守游戏规则等方面的教育。

3、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相互保护的意识。

4、体育教师应掌握特异体质的学生情况,掌握合理的运动量、注意区别对待。在运动量的掌握上,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生理反应,进行合理调整;教师对于病痛、体弱、伤残的学生要及时关心,安排他们免修、见习等。

(四)、重视准备活动、加强医务监督。教师应根据上课内容和气候情况决定准备活动的内容,严禁不做准备活动就进入体育活动,准备活动要充分、有针对性;学生应掌握自我医务监督的常识。

(五)、加强保护措施。严格裁判、禁止粗野动作,不使用错误的推、拉、撞等危险动作。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

三、体育活动事故的处理

(一)、在场人员发现险情后要及时报告在场老师、校医和班主任,紧急或情况复杂时还应及时报告学校领导;有关教师应立即到达现场,了解伤者情况,判断伤情,先行急救;遇到重伤的或不能判断伤情的,应及时送医院检查、急救,拨打最近医院急救电话或“120” 救护电话。

(二)、及时通知家长及其他监护人,以便做出救治决定,并作好安慰工作。

(三)、保护现场、了解事故发生经过,调查事故原因,作好有关记录并保护现场,采集有关证据,以利于对事故处理做到事实清楚,责任明确。

(四)、重大的伤害事故要及时上报。

(五)、事故发生在课堂上或因学校设施原因造成伤害的,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学校应承担责任。

体育意外 篇3

摘 要 本文通过翻阅大量文献资料并结合本人多年的基层体育教学实践经验,围绕高校体育教学意外伤害事故成因及应对措施展开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希望可以就此问题对基层体育教师有所助益。

关键词 高校 体育教学 意外伤害 成因 应对措施

校园安全是一切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然而近年来,校园意外事故却频频发生,其中体育教学意外伤害事故竟占到了近半数,因此,如何降低体育教学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率就成了基层体育教师亟需面对的课题之一。本文就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成因及应对措施进行着重分析。

一、高校体育教学意外伤害事故的成因

(一)来自学生方面的因素

1.对体育课前准备活动缺乏正确的认识。体育课前热身运动可有效调动学生身体的多个肌肉及关节群,提高人体运动机能,使学生身体迅速进入运动状态,是预防意外伤害事故的有效方法之一。进行体育运动前要进行准备热身活动这是大部分同学都知道的,相信在之前的义务教育阶段的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也一直在强调其重要性,但到目前为止,我相信,大部分高校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时仍旧忽略了体育热身运动的重要性,使体育课前热身运动变成应付了事,并最终因热身运动不到位导致本可避免的体育意外伤害事故发生。

2.学生缺乏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所有的体育运动都存在着一定的运动风险,而体育教学主要就是由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教学活动组成,这也就是为何体育教学活动中安全隐患较多的原因之一,而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的不足,是导致体育教学意外伤害事故的主要致因之一,如,學生在高处跳下时不懂屈膝缓冲,跌倒时无做翻滚降低伤害程度的意识。另外,在面对体育教学活动中的突发意外时,大部分学生不懂如何应对、如何降低意外伤害事故的影响。

3.部分学生体质水平较差或有某种不宜参加体育运动的疾病,而自身对这一安全隐患的认识不足,没有及时告诉老师,因而导致在运动过程中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如患有心脏病的学生若坚持参加高强度的体育活动,如田径、篮球、足球等,则极易对学生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

(二)来自教师方面的因素

教师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有限。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学校教育体系中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当前我国仍旧有部分学校在建设专业体育教师队伍上的投入远低于其他科目,这也就会导致在教学活动中,因体育教师专业水平与对运动风险的认识程度有限,在教学活动内容、方法与负荷的控制上缺乏科学合理性,最终导致本可避免的意外伤害事故发生。

(三)来自校内体育硬件设施方面的影响因素

通过与本校及周边地区高校多名基层体育教师的交流可以发现,当前大部分高校的体育硬件设施,如体育场地、器材等的配备情况相对之前均有了很大提高,但大多数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现有硬件设施的定期检修与维护工作不到位,这也就无端增加了可排除意外事故的发生风险。

二、高校体育教学意外伤害事故的应对措施

(一)做好体育教学课前准备工作

如前文所述,有很大一部分体育教学意外伤害事故是因课前准备活动做的不足而导致的,而这些意外伤害事故风险中大部分是可以通过进行充足的课前热身准备工作而使其有效降低的,因此,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之前,一定要带领学生做足课前准备活动,当然,课前准备活动的开展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如常用的拉伸运动、节奏感强的健身操或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准备活动,在有效降低运动风险的同时,也不失为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

(二)加大对学生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的培训力度

学生的安全是体育教学的基础,缺乏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是导致体育教学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体育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不能只将重点放在教材内容上,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其自我保护能力是更为重要的,因此,体育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就要有意识的将安全教育融入其中,有意识的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从根本上降低体育教学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率。

(三)充分了解学生身体现状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因成长环境、先天体质水平的不同,导致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较大,若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体质水平缺乏清楚的了解,那么,极易对一部分先天体质水平较差或有某种不适宜参与体育运动的学生造成身体以及心理上无法逆转的伤害,因此,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之前,体育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之间的身体差异,在做教学设计一环时就区别对待,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伤害事件发生。

(四)加大对体育教师的再教育力度提高其教学水平与能力

体育教师若缺乏专业的教学水平与能力,那么其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使用、运动负荷的控制等方面均有可能会出现问题,而教学活动中的任何一环把握不当都有可能导致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因此,相关部门及学校应加大体育教师再教育力度,提高其教学水平与能力,从根本上降低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率。

(五)加大对体育硬件设施的检修维护力度

因硬件设施故障导致的意外伤害事故多是可以通过日常的检修与维护将其排除的,因此,学校应加大对体育器材及场地的检修与维护,将因硬件设施引发的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罗英梅.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防范与研究策略[J].内江科技.2008(03).

[2] 李亮.学校体育教学伤害事故的预防及应急预案[J].中国学校体育.2008(03).

体育课意外事故防范策略探究 篇4

一、体育教师层面

1.强化体育教师的责任意识

王岩等学者在分析学校体育安全事故致因中都指出,体育教师的责任心较差是主因。[3]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的课堂责任认识不到位。据调查统计,87.5%的体育教师认为学生在体育课上发生运动损伤后,自己没有责任,8.3%的体育教师认为自己有点责任,4.2%的体育教师认为自己完全有责任。[4]二是责任意识不强。有些体育教师采取“放羊式”教学,布置完学习任务后,任由学生自由活动,自己则在一边玩手机或打电话,有的甚至擅自离开教学现场。因此,强化体育教师的责任意识,是防范学生体育课堂意外事故的第一道防线。体育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做好学生课堂的安全工作也是自己课堂的教学内容之一,在工作时间内应尽职尽责,时时关注学生的课堂身心安全,要心中有学生,眼中有学生。

2.强化体育教师的安全意识

体育教师的安全意识对于保障体育课堂活动的开展、防范意外事故的发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些体育教师,特别是那些教学过程中未发生过严重体育安全事故的体育教师往往心存侥幸心理,认为在自己的课堂上根本不会发生意外事故;有些体育教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认识过于乐观,对即将上课的学生身体状况不闻不问;有些体育教师在上课前从不提前检查场地或器材,教学过程中准备活动仓促,活动过程缺乏严密有效的组织管理。因此,必须强化体育教师的安全意识,将安全意识贯穿到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心存侥幸。体育教师的安全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安全也就有了保障。

3.强化体育教师的细节意识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一些细节问题往往被忽视,然而就是这些细小问题却往往存在安全隐患,轻者影响学生学习,重者可能致残,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要强化体育教师课堂教学中的细节意识,做教学中的有心人。如课前对器材和场地的检查,要特别注意场地是否平整,及时清除障碍(石子、树枝等可能造成损伤隐患的异物),防止引起不必要伤害事故的发生。又如,课堂伊始,教师略加注意观察学生的脸色及身体有无异常等。总之,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多思考一下课堂上应当注意的细节,课堂上多关注学生和场地器材等方面的细节,课堂结束时同样不放松对细节的关注,这样体育教师全方位、多角度地关注了细节,不断强化自己的细节意识,意外事故也就消灭在萌芽之中。

4.要强化体育教师的规范意识

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会发现,体育课堂上不规范的现象比比皆是,如课堂一开始体育教师就放任学生自由活动,不带领学生进行热身运动,不做运动前的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做得不够充分。又如课堂教学过程中,直接教授相关的训练内容或技巧,不考虑其难易的顺序;体育教师对学生的行动不加管束,任其在场地中乱窜。再如,器材的摆放不规范,跑的项目训练过程中,随手用球做标志物;跳高时,用来保护学生的垫子数量不够等。这些不规范的现象,往往容易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强化规范意识,课堂伊始,学生一进入训练场地,就要严肃纪律,先组织学生做好准备活动,做好热身运动,并通过集中注意力练习、游戏、伸展体操等练习,使学生在各方面都得到活动,适应课堂活动的要求。其次,教师应针对项目特点与需要,循序渐进,对学生进行指导。另外,规范器材摆放,按照体育教学常规要求摆放各种用于防范的垫子,跑的项目中不用球作标志物,尤其往返跑和蛇形跑等,避免球滚动使学生绊脚或脚踩球而造成伤害事故。

5.要强化体育教师的学情把握意识

从报刊上刊登的一些学生伤害事故案例可以看出,学生肥胖率增高,身体机能、素质下降或身体患有某种疾病(像心脏病、癫痫病等)是导致体育课堂意外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调查显示,42.7%的学生的体型偏胖,21.8%的超重,35.5%的偏瘦,56.7%身体素质较差,这些学生表现为耐力、力量、灵敏、平衡能力、协调性等相对较差,学生体质的不断下降,加之饮用过多的碳酸饮料导致骨质疏松的比例持续上升,致使在做动作时因不能承担相应的负荷而致伤。[5]还有的学生因隐瞒病情而造成意外事故。因此,体育教师了解学生身体素质状况和病史情况,时时强化自己的学情把握意识是有效防范体育课堂意外事故的一个重要方面。体育教师在学情把握方面做到以下四点:一是做教学上的有心人,为所教的每一个学生建立健康档案。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交谈询问、调查或询问校医、班主任等方式,切实了解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的既往身体健康状况,包括有无重大疾病(如心脏病、癫痫病等)、身体受伤史(如有无骨折、肌腱损伤等)。当然,体育教师要保护学生的隐私,不能将自己了解的学生健康信息随意四处宣扬。同时,教师还要了解和掌握学生即时的身体状况,通过观察或询问,了解学生有无感冒、发烧等身体不适状况。二是要了解并掌握学生的体质及其运动量状况。在课堂上指导训练时,教师就会明了哪些学生需要照顾,哪些特别需要别人保护,哪些学生(如过度肥胖或过度消瘦的学生)运动时要适可而止或循序渐进。三是要了解并掌握学生性格倾向及课堂纪律、运动习惯等,课堂上就容易管理好学生。总之,教师只有不断强化自己的学情把握意识,全面、细致地了解学生情况,课堂意外发生的可能性才会降低。

二、学生层面

1.强化学生的三种意识,即体育运动安全意识、规则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1)强化学生的体育运动安全意识

根据崔运坤调查,91.54%的被调查者认为学生的安全意识差是影响学校体育教学安全的主要因素。[6]如:有的学生穿皮鞋进行行进间传球上篮练习,皮鞋打滑,造成脚踝扭伤;多数学生思想麻痹,体育课前不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课堂上不听教师的安排擅自进行危险动作练习或在场地上乱跑;还有一些男生,在对抗性训练中只追求运动项目的竞赛性带来的快乐及相互间的攀比,动作用力过猛,缺少有效的防范等。所有这些,都要求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要不断加强学生运动安全意识的培养,要指导学生加强衣着及佩戴饰物的自我检查,严格按照体育训练的要求着装;要让学生认识到课前热身运动、准备活动对于防范意外事故的重要性;要指导学生熟悉技术动作的要领和难点,并认识到可能存在的动作的危险性。

(2)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

体育教师要强化学生规则意识。有些学生的课堂规则意识不强,如随意横穿投掷类场地,不做教师安排的规定训练内容而互相嬉戏,不按照教师的示范动作训练而做一些自创的冒险动作等。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严格监督要求,务必让学生了解课堂训练中应遵循的规则。

(3)强化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较差,也是体育课堂发生意外伤害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很多学生由于缺乏运动经验,在陌生或突发情形下难以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六条规定:“学生应当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纪律;在不同的受教育阶段,应当根据自身的年龄、认知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避免和消除相应的危险。”强化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极其必要。教师通过理论传授和动作示范,让学生提高自我防范伤害事故的能力。如:一些人员多、对抗激烈、动作迅猛的对抗性项目(如篮球、足球等)的训练中,切不可一味争强好胜而忽视了自我保护或防护同学,要学会控制动作,学会躲避碰撞,学会保护关键部位或易受伤部位。总之,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时刻绷紧自我保护这根弦,安全才会相伴左右。

2.培养学生体育课堂的两种良好习惯

(1)认真做好运动前准备活动的良好习惯

很多学生对课前准备活动没有正确的认识,有的认为毫无用处,白白浪费时间,不如节省时间抓紧投入到训练中,甚至趁老师不注意就溜走了;有的学生认为准备活动重复、单调,敷衍了事。因此,教师要先端正学生对待准备活动的态度,严格监督,让每一个学生尽心、尽力,做到位;同时教师也要对课前准备活动方式进行调整,经常变换不同的方式,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前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融入到课堂中,进而养成认真做好运动前准备活动的良好习惯,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服从指挥、遵守课堂纪律的良好习惯

体育课堂上,要培养学生服从指挥、遵守课堂纪律的良好习惯,尤其不要受师生关系熟悉度的影响,因为大多数体育教师往往是跟班的,一带三年,容易与学生打成一片,关系很熟,因而容易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教师要在每一节课的课始阶段先检查学生的着装是否符合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坚决要求立即换装,从着装上养成服从教师指挥的习惯;课堂上要采取各种措施,制定课堂奖惩方法,对不听教师指挥、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要严肃处理,让学生养成服从指挥、遵守课堂纪律的良好习惯。

总之,学校体育课堂中,只要教师从自身和学生两个层面入手做好课堂意外事故的防范工作,就会将体育课堂教学训练中的事故发生率降至最低,体育教学工作也就会顺利、安全地进行。

摘要:本文主要从体育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探讨了如何防范课堂意外事故的发生。对体育教师而言,要强化五种意识,即责任意识、安全意识、细节意识、规范意识和学情把握意识。对学生而言,要强化三种意识,即体育运动安全意识、规则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要培养学生体育课堂的两种良好习惯,即认真做好运动前准备活动和服从指挥、遵守课堂纪律。

关键词:体育课堂,意外事故,防范策略

参考文献

[1]毛振明,郭健.体育教学改革门诊[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

[2]Carole Raymond.Safetyacrossthe Curriculum[M].London:Falmer Press,1999.

[3]王岩.我国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致因模型及其预防[D].北京体育大学,2011.

[4]蒋荣.学校体育安全教育的研究与对策——盐城市中小学体育安全教育调查与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3).

[5]黄晓灵,黄菁,叶春,等.学校体育安全事故的现状及成因——以重庆市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4).

体育意外 篇5

叶永新 厦门市湖里中心小学

【摘要】体育课以及各项体育运动一直以来是各个教育阶段学生的重要活动,它们的开设都有其自身的意义,对于促使学生强身健体,改善身体素质,提高综合素质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是,由于体育运动自身具有猛烈性、快捷性等特点,这使得学生在参加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意外伤害事故。体育意外伤害事故就好比是埋藏在学生们身边的“隐形炸弹”,这也间接的导致了不少易产生安全隐患的体育项目渐渐的远离学校体育,更是间接的降低学生的一些技能学习。因此,如何通过对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的研究来保障学校体育意外伤害势在必行。

【关键字】学校;体育;意外保险制度;研究

1.引言

就目前阶段来说,无论是在校园的体育课上,还是在体育竞赛、训练以及课外体育活动,甚至是在规模较大的体育赛场上,都难免会出现大大小小的体育意外伤害事故。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体育意外伤害事故,不仅痛在学生的身上,给学生的身体带来伤害,还会给带来一定的心理阴影。而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确保了学生在发生体育意外伤害事故后有所保障。同时,也能树立起学校对学生负责任的形象。鉴于此,学校普遍建立起了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保险制度。但是,与国外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相关部门还需要不断完善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2.推行和实施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的重大意义 2.1 保障学生的人身权益

学生在体育活动或者训练过程中,难免会受到擦伤、崴脚以及抽筋,甚至还会有更严重的体育意外伤害,比如韧带拉伤、脑震荡、休克等,在出现体育意外伤害后,轻至要买膏药,重至要住院动手术,那么,假设学校拒绝承担医药费,家长这方面又承担不起医药费,那势必会耽误学生的治疗。但是,如果学校实施严格的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保险制度,那么,学生的医药费就被意外伤害保险承担一大部分,学生以及家长不需要被医药费所困,一份体育意外伤害保险,无形中为学生的人身权益树立起了保护伞。2.2 妥善处理学生以及学校之间的利益

推行学校体育意外保险制度,对于体育意外伤害事故对学生造成影响之后,对于协调受伤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利益有着调和作用。笔者在教学中曾出现过这种情况:学生A 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由于穿着的是皮鞋,刚好地面比较滑,因此在跳跃的过程中,不慎滑倒,小骨断裂,快速送入校医院抢救。医院这边表示要尽快动手术。事故发生后,学校立刻联系保险公司申请索赔,保险公司如实按照合同规定下拨了一笔赔偿。这样的处理方法,自然让学生的家长没有什么话可说,毕竟在学校发生了体育伤害事故,学生违背体育课规则,因在学生身上,可是如果学校对学生的体育意外伤害事故不管不顾的话,那么势必会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因此,在本案例中,学校体育意外保险制度的落实妥善的处理了学生以及学校之间的利益,同时满足了学生和学校双方的利益。

3.推行学生体育意外伤害保险的依据

早在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下放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正式将推行学生体育意外保险制度纳入到了法律体系之中,因此,学校不断完善和实施学生体育意外保险制度,是依法履行义务,自觉承担起对学生的责任。在报告当中明确提出:“加强体育安全管理,指导青少年科学锻炼...所有学校都要建立校园意外伤害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青少年意外伤害保险制度,推行由政府购买意外伤害校方责任险的办法,具体实施细则由财政部、保监会、教育部研究制定。要加强体育科学研究,积极开发适应青少年特点的锻炼项目和健身方法,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为青少年体育锻炼提供科学指导。” 足以见得,实施和推行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已经被纳入到法律规定和要求。

4.依法、规范推行学生体育意外伤害保险工作的具体实施策略 4.1 三个原则

依法规范和推进学生体育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的实施,需要相关部门始终坚持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学生自愿原则。学校和老师要尊重学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的意愿,不能“强买强卖”,要尊重学生甚至是家长的意愿,但是也并不意味着,学校和老师对于学生意外伤害保险的宣传无所作为,毕竟学生意外伤害保险最终受益人是学生本人,教育部门、学校以及教师要让学生和家长明白投保学生意外伤害保险的重大意义以及其优越性,让这些家长或者学生也能了解到一些专业的保险知识,好选择适自家购买的保险公司和保险项目;二是是依法推进原则。笔者在上文已经陈述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就下放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建立和完善青少年意外伤害保险制度,推行由政府购买意外伤害校方责任险的办法,具体实施细则由财政部、保监会、教育部研究制定。”三是规范有序原则。笔者建议学校大力规范学生的保险市场,落实投保学生应该享受到的同等利益。鼓励学校聘请专门的风险管理顾问,统一学生的风险管理服务,统一理赔标准和保险方案,积极稳妥的开展学生体育意外伤害保险工作。综上所述,要使得我国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真正长远的落实,各地教育部门以及各类学校要始终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基础上,践行以上三个原则。确保我国学生意外保险工作朝着制度化、规范化以及法律化的方向发展。

4.2 四个统一

要想依法、规范推行学生体育意外伤害保险工作,不仅要坚持学生自愿原则、依法推进原则以及规范有序原则三项基本原则,还要坚持以下四个统一:第一,统一风险管理。为了增强学生保险工作的专业化水平,笔者建议有条件学校可以聘请专业的风险管理顾问,或者与保险经纪公司合作等,为学生提供统一的风险管理服务,包括统一保险方案、理赔标准等流程,这样一来可以使得保险费收缴、理赔、事件处理以及风险管理更加标准化,而且有助于开展学生意外保险的专业知识宣传工作;第二,统一保险合同。风险管理顾问的作用还体现在这里,保险合同由风险管理顾问通过与保险公司谈判协商,最终确立起统一的学生保险合同,还能够制定出优于现阶段保险合同的改良方案,可以为投保学生争取到最大的权益,实现“人人平等、公正合理”的投保氛围。第三,统一归口管理。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的落实务必要坚持“政府监管、多方参与、市场运作、规范管理”的原则。由教育部主管行政部门确定学生保险工作,再由学校安全稳定部门具体实施规范、推进学生意外伤害保险工作的措施,将学生保险工作贯穿到学校安全管理,事故防范与处置等各个环节中,严格按照法律的相关规定,有序展开学生保险工作。第四,统一整体推进。教育部和学校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来推进教育保险事业的发展,建立起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而不是与保险公司以及推销保险人员沆瀣一气,从中捞取一把。要在推进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保险的过程中,坚决杜绝学校和保险企业不正当、非法的勾当,将“阳光操作、规范管理、整体推进”的原则贯穿到开展学校保险工作的各个环节,切实维护投保人的利益。

5.切实做好学生体育意外伤害保险推进服务工作

第一,宣传工作要到位、专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各级各类学校要做好学生体育意外伤害保险的宣传工作。很多家长和学生都抱着一种这样的心态:“入了保险,钱就算是白扔了”这就证明不少学生之所以会拒绝投保是因为尚且还存在侥幸的心理,认为,自己在体育活动中不会出现任何闪失。因此,学校不可以强制学生投保,但是务必将学生体育意外伤害保险宣传到位,让家长、学生真正认识到投保的意义所在以及发生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严重性,介绍一些保险项目以及范围,让学生们最优化投保。第二,保险经纪公司要切实改善服务,为学校和学生做好风险评估,提出风险管理建议。保险能够有效的规避风险,因此,对于投保人,保险经纪公司要承担百分之百的责任,为投保人做好必要的封信评估,规避风险,切实保障投保人的权益。

6.结语

本文首先分析了推行和实施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的重大意义,并论述了推行学生体育意外伤害保险的法律依据,并进一步提出了依法、规范推行学生体育意外伤害保险工作的具体实施策略以及为切实做好学生体育意外伤害保险推进服务工作。只有全社会都积极参与到其制度的建设中,学校体育意外伤害的可能性才会越来越小,其保险制度才会越来越好。才能让更多的器械性体育项目重新在体育课堂上出现,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基本技术技能。

参考文献:

体育意外 篇6

关键词:中职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原因;对策

近年来,学生在体育教学或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体育竞赛中发生意外伤害的情况时有发生。中职校学生由于学习负担比普通中学要低得多,他们将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体育运动和活动,因而面临的意外伤害风险相对更高。中职校体育教师为了保证学生安全不敢进行相关体育技能的教学和训练,学校为了避免学生发生意外伤害,甚至鼓励体育教师将体育锻炼的时间、强度和内容简化缩水,大幅降低体育活动的难度,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一定程度上直接造成学生体质的持续下降。虽然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对学生在校期间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的预防与处理作出了具体规范,但由于中职校未能建立起一套科学安全的体育教学制度,对体育安全缺乏相应的研究,

不知道如何防范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造成了对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极度恐惧,中职校体育教学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一、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从表面上看往往是偶然和始料不及的,但现代安全理论认为:任何事故的发生根源都不是单一的,而是相关联的多种因素(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按照某种方式和顺序在某个时空点结合的产物。

(一)人为失误

体育教师对学生所从事的体育项目的危险性缺乏预见,或者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未能进行及时有效的警告,学生对危险性的认识不足,体育运动时缺乏必要的保护,事故发生后没有得到及时的救助等等,往往是体育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比如跳高、跳远时的扭伤摔伤,铅球、标枪投掷过程中的意外伤人,学生大运动量长跑昏倒后未及时救治导致猝死等等。

(二)场地缺陷与器材故障

有的学校受办学规模和经费的限制,体育场地狭小简陋、不独立,不符合规格或布局不合理,体育设施陈旧、年久失修,因教师意识、管理制度、学校经费等各种因素对体育器械缺乏必要的保养和维护,场地缺陷和器材故障是导致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又一重要原因。比如跑道的高低不平,篮球架的突然断裂和倒

塌等。

其实,所有“人的失误”和“物的故障”归根结底都可以歸结为管理上的不到位,尽管体育意外伤害可能在某一瞬间突然发生,实质上却是一个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连锁事件,如果采用适当的对策,去掉这条“事件链”中的任一连接点,就能够切断这条“事件链”,从而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

二、保证体育教学安全的策略

(一)学生策略

1.树立危险观

体育运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学生应牢固树立体育运动危险观,运动前要做充分的准备活动;平时多注意积累体育安全知识,对体育活动过程中危险环节和区域要有一定认识;发生意外危险时要能合理应对。

2.加强纪律性

纪律是安全的重要保证,学生要遵守体育课堂纪律和要求,不追逐打闹,不做与教师指定的项目无关的事;严格按照体育教师的要求完成相关动作和程序,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

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学生应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在平衡性、对抗性体育运动中能作好自我保护;身体不舒服时能与教师及时沟通,出现意外伤害时及时获得教师和同学的帮助。

(二)教师策略

教师要不断加强师德学习,严禁体罚学生;要加强自身业务学习,传授学生正确的技能动作要领;要注意提高多方面的能力来防范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1.提高管理学生能力

体育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加强学生上课纪律,消除学生运动过程中的心理障碍,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品质,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发生伤害时的自我救助能力。

2.提高危险预警能力

体育教师应具备足够的体育安全知识,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及时预见体育活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危险,并在课前和课上向学生提出强调和警示,提高所有同学的体育学习安全意识,动作要领讲解示范到位,并做好具体的保护措施。

3.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体育教师应具有足够的事故应急处理能力,学习事故急救知识,掌握急救方法,合理处理各种意外事件和危险情况,有效减轻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危害程度。

(三)学校策略

1.加大对体育教学安全的宣传

中职校要强化对体育教学安全的宣传,可以通过举办体育安全知识讲座、体育安全事故演习等对学生的基本保护技能进行培训,提高学生自我保护和互助的能力;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从侧面强化学生的体育安全意识。

2.完善场地器材设施

中职校要完善体育场地建设和器材配置,及时更新不能发挥正常使用功能的器材;对体育场地和器材作定期检视和保养维护,及时查找容易导致体育安全事故的隐患,消灭滋生意外伤害的温床。

3.健全落实体育安全制度建设

中职校要不断健全体育安全制度,从管理上下工夫,扎实推进各项制度的落实执行。要建立体育设施定期巡视和保养维护制度,从环境、物质方面消除伤害事故发生的源头;要规范体育教师上课程序,尤其是要做好运动前准备活动,抓实课前和课上体育教师对学生从事项目潜在危险性的提前告知警示,确保学生心中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学校要建立和健全体育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确保事发时能合理应对。

中职校要从培养合格健全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教育目标出发,扎实开展体育教学和活动,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宣泄情绪和释放体力,同时增强他们的运动技能和体质;另一方面还能培养学生将来从事职业所需的意志品质、合作与竞争能力等;只要抓住人和物两个源头,从强化管理上下工夫,实施有效的策略,就一定能有效防止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景林,林柏泉.安全学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102,104.

[2]胡一本.事故预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86,188.

[3]罗洪阳.沈阳市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安全认知现状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3).

体育意外 篇7

半个多小时后, 有人发现张某呼吸微弱, 忙叫来周某。由于该校没有校医, 周某到校外的便民诊所 (距校约200米) 请来了刘医生。该医生看到张某时, 张某面色苍白。用手摸脉搏, 没有摸到;用手探鼻孔, 没有呼吸;检查瞳孔, 瞳孔已经散大。刘医生立即采取常规抢救措施, 包括进行胸外按摩、注射葡萄糖和维生素C等, 但未见效。于是刘医生让学校老师立即将张某送医院抢救。不过刘医生认为张某已经处于死亡状态。

学校组织人将张某抬到血防医院内科急救室, 医生赵某上前为其做检查, 发现张某全身发紫, 呼吸、心跳已经停止, 大动脉搏动消失, 瞳孔散大固定, 光反射消失。医生立即给予药物及胸外按压复苏等抢救措施, 抢救大约进行了40分钟, 但张某的状况无任何改善, 于是结束抢救, 宣告张某死亡。

学校派人通知家长, 家长得知消息时, 已是晚上8时。同时, 学校和有关部门不顾家长对张某进行尸体解剖、确定死因的要求, 在未对死因进行确认的情况下, 就匆忙将其火化处理了。

事后, 家长与学校发生纠纷, 争论的焦点在于:学校是否对张某进行了及时的抢救?

从事件发生的过程来看, 张某是在日常的体育课上, 进行正常的体育运动项目时, 在没有任何他人干扰及其存在障碍的情况下, 自己摔倒的。学校教师对他的摔倒, 是没有责任的。所以, 这里只能从学生发生摔倒、受伤事故后, 学校、教师应如何处理的角度来谈。

从张某摔倒后到死亡大约有几十分钟的时间。从其所表现出来的症状来看, 导致张某死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本身有某种疾病, 如心脏病, 在跑步时发作, 导致摔倒。这从他第一次摔倒被同学扶起来后, 又很快第二次倒下去的情况看, 是有这个可能的。另一种是因跑步时摔倒, 伤及要害部位, 导致其死亡。这从他摔倒后太阳穴上有擦伤这一点看也是有可能的。

在张某死亡后, 学校及有关部门没有让医院进行尸检, 虽然家长曾要求尸检, 但仍然没有做, 并且很快将后事处理了, 使得张某的死因不明确, 导致家长对学校有意见, 双方发生矛盾。学校及有关部门的这种做法是欠妥当的。因为查明死因, 对于明确学校是否有责任以及责任的大小是有密切关系的。

那么, 学校是否有对学生的伤病进行救治的责任呢?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关“学校保护”的规定, 学校对学生在校期间的生命安全是有保护职责的。学校、教师对学生生命安全的保护是多方面的, 除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应当尽量提供安全设施, 尽可能多地考虑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以外, 还应对学生可能发生的突发性疾病采取一定的医疗预防措施。我国《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十五条规定, “学校应当配备可以处理一般伤病事故的医疗用品”。学校一般要设置医疗室和医务人员, 以便对学生的突发伤病进行及时诊治。当发现学生出现较为严重的情况, 如本案例中的张某已经出现不能行走、站立不稳的情况时, 应及时采取医疗急救措施。如果已超出学校处理能力, 则应及时送医院进行救治。在本案例中, 张某所在的学校既没有医疗室和医务人员, 又未将张某及时送医院。虽然张某的死亡不一定就是延误治疗引起的 (也不排除是一种无法抢救的疾病) , 但从时间上看, 学校是有延误治疗责任的。加之后期处理工作不到位, 引起家长与学校的矛盾、纠纷也就在所难免。如果学校处理得当, 这本来是一场可以避免的纠纷。

为了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从这个案例中, 我们应该吸取如下教训:

第一, 学校应注意教育教学设备、设施的安全, 清除事故发生的隐患。

第二, 学校、教师对自己不能处理的伤病事故, 特别是有一些原因不明的伤病情况时, 应及时送医院就诊或急救, 切不可存有侥幸心理而延误治病时间。

第三, 在学生发生意外伤病时, 除应及时采取医疗措施外, 还应及时通知家长, 让家长了解伤病情况和救治情况。家长作为学生的法定监护人, 有了解病情的权利和协助学校进行救治的责任。

第四, 一旦发生因伤病死亡的情况, 若死因不明, 则应该查明死因, 以便分清责任。

体育意外 篇8

一、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

体育课上意外事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师生思想不重视;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技术上的错误及运动负荷过大;身体机能和心理状态不良;组织方法不当;运动粗野或违反运动规则, 等等。在体育运动中, 主要表现在:男生思想麻痹, 缺少防伤观念, 运动中好胜心强、好奇心大, 易心血来潮、忘乎所以, 常盲目、冒失地从事力所不及的运动项目, 导致运动损伤;女生则胆小、害羞、手脚放不开, 做动作时易出现恐惧、犹豫、紧张等心理状态, 也会造成运动损伤。因此这就要求我们防伤观念常备不懈, 预料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预防工作, 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

体育课上发生意外伤害, 常因学生不重视安全教育或麻痹大意有关。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安全运动意识, 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互相保护的优良品质,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为此我利用平常积累的资料在室内课上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从正确参加体育运动到体育课上发生的一些意外伤害事故所造成的危害讲起, 列举发生在其他学校的一些意外事故给学生所带来的痛苦和危害, 并通过讲述事故发生的过程, 让学生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 引导学生思考有无减轻或避免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使他们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 时时注意运动安全, 不存在侥幸心理, 从根本上杜绝隐患的存在。

三、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课前我会根据学生的

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和运动水平认真钻研教材, 对一些学生不易掌握的或易发生伤害事故的动作, 做到心中有数, 事先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提前对运动场地、器材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管理, 不在不符合体育活动要求的场地上或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的器械进行体育运动。另外我还要求学生在体育课上必须遵守课堂纪律、服从活动安排、正确使用体育器械、听从体育教师的统一指挥、穿着适合运动的衣服和鞋子、不带与体育活动无关的物品, 从客观上消除意外发生的可能性。

四、认真充分地做好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是室外体育课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体育课准备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克服内脏器官惰性, 增强各器官系统功能, 使人体由相对安静状态过渡到紧张活动状态。准备活动的内容要根据学习或测试内容而定, 既要有一般性又要有专门性活动, 对运动中负担较大和易受伤部位要特别做好准备活动。一般兴奋性低, 运动时间短的项目或天气寒冷等, 准备活动强度可稍大, 时间稍长。准备活动要以身体感到发热, 微微出汗为宜。另外准备活动结束距正式运动的间隔时间不宜太长, 一般以3—5分钟为宜, 若间隔时间太长还要补做准备活动。

五、掌握动作要领, 加强运动中的保护与帮助。我

们在做练习时, 如果技术动作错误, 违反人体结构、功能的特点及力学原理, 很容易发生运动损伤。如前滚翻时, 因没有低头而引起颈部扭伤;篮排球接、传球时, 因手型不正确而引起手指扭、挫伤。因此我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 抓住教材重点、突出难点、结合学生特点, 对容易造成损伤的动作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 并在课堂上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 使他们在克服畏惧心理的基础上学到正确的技术动作。

六、加强医务监督工作。

体育意外 篇9

关键词:体育训练,教学,意外伤害,防范措施

一、防范体育训练意外伤害的必要性

体育课程安排是我国从小学至大学不可缺少的课程之一, 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路线一直延续并稳定发展, 如果不能有效防范体育训练中的意外伤害, 体育训练中的意外伤害率可能会近一步提升, 因体育训练而受伤的人可能会越来越多。首先, 体育训练的意外伤害是具有隐蔽性的, 它潜伏在每一次的训练过程中, 如果稍有准备不当那么就会发生意外受伤, 如果有效防范了就会有效防止意外发生, 这表现出设置有效防范措施是有必要性的;其次, 在体育训练意外受伤具有突发性, 它的发生不能被预测, 在面对意外时做到积极准备的心态也是具有必要性的。

二、学生自我在体育训练中的安全防范意识不够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发展壮大,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学生的素质越来越差, 对安全的认知度也越来越差, 学生在体育训练中没有相对应的参照和标准来执行, 大多都是老师的动作作为指引和标准规范, 在细节和技巧方面没有掌握透彻, 对运动器械和运动动作的理解肤浅, 然后就直接参与训练, 由于学生安全意识不够, 身体素质又有好有坏, 所以训练中难免发生意外, 学生自我对安全性的认识不能全局化和整体化, 只是停留在对运动训练的乐趣中, 从自我认识安全性不足的角度分析, 学生在防范风险时缺少正确的引导, 安全性的构思不清晰, 对训练中的把握存在认识角度和认识透彻程度上的不清晰, 我国体育课程的发展要培养多元化人才, 在训练前一定要加强学生们的安全性意识, 加强他们的培训。

三、体育训练导师没有正确引导学生规避运动风险

体育训练本来就是一件讲究“粗中有细”的示范课程, 如果老师自己对训练本身的项目都不能透彻了解, 老师做出来的示范又怎么可以引导学生呢?这对老师是一种考验, 也是一种合格老师的评判标准, 针对体育训练中的引导老师给与相应的专业知识培训是必要的, 我国目前发展中缺少对体育老师的专业知识培训, 大多只是停留在动作的模仿上, 老师本身对训练中的动作掌握也不到位, 肌肉和关节的运动技巧也难以全部向学生讲明白, 没有信息化的多媒体课件支持, 光是靠嘴形容难以让学生掌握运动的根本性和基础性的知识。而且老师自身对安全性的意识较差, 对安全性的估计不足, 没有对学生的安全性层级做区分, 对训练中的学生意外受伤风险理解存在偏差。

四、改善体育训练中安全问题的措施

1、建立健全学校内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条例

从全局角度来讲, 最关键的部分是学校, 校方如果投入更多的精力改革与重新建设, 获得的效果将最好。首先是在制度上进行完善, 建立健全学校内部的安全挂历制度和机制, 加强安全性的防范需要以安全管理的对象作为参照和标准, 对学校内部的安全管理对象进行分析, 制定出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是安全管理的主要控制者, 可以指定比较规范性的文件来限制学校内部体育训练的安全性尺度, 通过安全制度的设立加强人性化管理, 提高安全性保障的力度, 加强责任管理, 惩处各种掩盖、虚报、瞒报现象, 全面提高高校和政府对体育安全事故的处理能力。

2、加强日常对学生的体育训练安全培训, 提高个人安全意识

我国对安全防范的基础工作应该针对学生自我, 因为学生是训练中的参与主体, 需要更多的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才可以保证他们对训练中的安全性的认知, 日常中安全性培训的课程增加会强调学生们心中对安全性体育训练的认识, 可以通过加强安全培训的方式来增强安全性意识, 帮助每一个训练主体在自我安全意识上作出自我的标准评判, 通过将自我与他人的身体素质区分进行训练时的层次把握, 要一改以往学生的心态:学生总是认为体育课程是放松和娱乐的项目, 对体育课程训练中隐藏的风险认识程度不够, 没有认真对待训练中的各项风险, 要通过综合化的方式增强学生安全性意识, 比如信息化, 多媒体化, 活动化等方式增强学生对体育训练的认识, 增强自我对日常安排训练活动的清晰化, 了解风险, 提高自我保护和预防的能力, 加强自救能力端正训练态度。

3、加强体育老师的培训, 正确引导学生安全训练

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强劲有力, 全民健身的精神一直延续, 体育教学管理工作要经常进行安全教育指导, 教师在教案中应加强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设置, 指导学生进行安全防范的体育运动锻炼和学习方法。教师的安全意识和正确引导学生训练的培训需要加强, 在校内要对体育教师严格要求, 要掌握多媒体的简单操作, 加强对多媒体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多媒体帮助学生了解运动和训练的细节问题, 掌握运动的动作标准和细则, 培训老师的正确引导训练过程, 每个体育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变革, 从以前的简单示范变成现在的全部活动负责人, 实行教师安全标准考核, 上课前先由固定的检查组进行规范性和标准性的检查, 提高老师对安全性的防范, 降低训练时意外发生的几率。

参考文献

[1]周英华.大学生体育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世纪桥.2008年7月.18页.[1]周英华.大学生体育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世纪桥.2008年7月.18页.

[2]钱灿烂.对学校体育课意外伤害事故的思考.观察思考.2010年8月.98页.[2]钱灿烂.对学校体育课意外伤害事故的思考.观察思考.2010年8月.98页.

体育意外 篇10

一、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分析

1.在对高校男女生运动损伤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 在发生过体育伤害事故的学生中男生要比女生多出13.6﹪的比率。通过日常教学观察, 在体育运动技术的展现方面, 男生的表现欲望要高于女生。而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 由于表现欲望过于强烈, 运动强度超过了自身的运动能力, 这就容易造成运动损伤的发生。另外, 男生所参与的体育运动基本都是对抗性比较高的运动项目, 如:篮球运动, 足球运动等体育项目, 这些因素都是造成运动损伤较高的原因。

2.高校学生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发生的项目分析根据日常教学统计发生体育运动伤害事故较多的运动项目有篮球运动, 足球运动等。通过对这些项目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 运动损伤较高的项目都具有共同点就是身体对抗性强, 节奏快, 不可控因素多等。由于男生与女生所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不同, 因此男生与女生在体育运动项目上的运动损伤也不完全相同。

3.高校学生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发生的部位分析通过调查问卷的分析有7.8﹪的男生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发生部位在头部, 有30.6﹪的男生体育伤害事故发生部位在躯干, 61.6﹪的男生所产生的运动损伤发生在上肢与下肢。女生在体育运动中的运动损伤中, 头部损伤为6.2%, 43.5%的运动损伤发生在躯干, 50.3%的运动损伤发生在上肢与下肢。由此可见, 上肢与下肢的运动损伤是高校大学生体育意外伤害的主要部位。

二、运动伤害事故产生的原因

(一) 学生方面

1. 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大部分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都缺乏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通过对我校经常参与体育运动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 38.3%的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前没有做任何准备活动;47.8%的在运动前进行一些准备活动, 但质量不高;只有13.9%的同学在运动前充分的做好了准备活动。由此可见, 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时的自我保护意识非常淡薄, 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可以有效的降低运动过程中运动损伤的发生。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可以有效的提高身体血液的循环速度, 提高肌肉组织的收缩能力等从而避免运动过程中的运动损伤。

2. 组织纪律性较差

在日常的体育教学、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和运动竞赛的过程中, 有部分学生缺乏必要的组织纪律观念, 不能按照课堂纪律、比赛规则、赛场要求来约束自己, 这样就极其容易造成运动损伤。如在足球比赛的过程中, 运动员不能按照比赛的规则进行比赛, 极易造成运动犯规动作较大, 对自己或对方队员造成损伤。

3. 缺乏体育运动的基本常识和自救措施

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多数情况下是在无教师或专业人员的监督下进行的, 大部分学生缺乏必要的基本运动常识, 没有掌握合理的运动损伤自救方法, 运动技术动作不规范等原因也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

(二) 体育教学工作中教师的因素

1.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许多体育教师的安全意识不强, 在备课的过程中, 并没有考虑教学过程中的安全因素, 在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对学生讲解必要的安全保护意识及保护动作。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有许多体育教师对准备活动也是非常的不重视, 往往都是伸伸腿, 伸伸胳膊就结束了, 这样及容易造成课中运动损伤的产生。

2.教学场地、器材安排不合理。许多学校或是因为体育教学场地的限制, 造成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多个体育项目在一块场地进行的现象。如我们到某个中学去参观体育教学, 在这节体育课上有多个体育项目同时在进行, 即篮球、足球、投掷、跳远四个体育项目。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们常会看到足球或篮球滚到投掷场地, 而进去捡球的同学并没有进行仔细的观察就跑进场地, 有几次差点发生捡球学生被投掷器材打到的情况, 这种情况及其危险。

3.教师对体育技术动作讲解、示范不正确、不规范或安全保护措施不力, 致使学生受伤。投掷类教学中, 教师对动作讲解不细致, 对其他学生位置未做限制, 部分学生处于危险区内, 学生在投掷时致使他人严重受伤, 这是体育教学中较为严重和常见的损伤。

三、总结

高校学生体育运动的伤害事故, 它严重阻碍了高校体育的组织与发展, 不得不引起我们广大体育工作者的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预防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 在教学管理上严格要求, 尽职尽责, 关心爱护学生, 热爱本职工作, 不计较个人得失, 就可以减少或避免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旭东.高校体育中伤害事故及其原因[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1998, (3) .

[2]杨刚, 王丹, 解先德, 郝建鲁.对学校体育活动意外伤害事故的探析与思考[J].湖北体育科技, 2001 (4) .

体育意外 篇11

关键词:课堂意外;契机;教学情境;体育素质

善于捕捉课堂意外,机智地处理课堂意外可以优化课堂氛围,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利用意外,抓住契机,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体育课上,练习技巧,是课程最核心的部分,在练习的过程中,可谓意外百出。每次意外都会对课堂造成一定影响:若置之不理,会破坏课堂气氛,使教学效果很差;若处理得当,会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情境,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但能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还能激发其强烈的好奇心,甚至激发学生旺盛学习的动机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在上搏击操課时,笔者讲述完毕,让学生一对一练习。学生们两人一组练得很认真。突然有个学生“啊”的一身怪叫,大家都笑了起来,顿时有人就不认真了。我有些生气但是很快镇定下来,说:“对呀,搏击就是要有气势,来我们一边练一边喊”。我带头,一边喊一边练。大家很快投入,边喊边练,效果很好。体育课堂上学生情感的表现具有两极性,即:肯定与否定、积极与消极。肯定积极的情感能激发机体的潜能,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当大家都在积极练习时,大家都会感觉到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积极练习的愿望得到强化,练习效果会很好,大家都体验到练习的乐趣。笔者察觉到了学生的情感变化,那一声怪叫,正是大家厌学、厌练情绪的反应,只是个别大胆的同学表现出来了,其他同学很快有了同感,而且受了感染,也不大愿意练了。这是一个很好的引导契机,于是我激情呐喊,积极引导,使学生的积极情感情感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从而使学生情绪高涨,他们才能上好体育课。

二、利用课堂意外引导学生实践和创新

我国著名教育家刘佛年说:“只要有一点新意识、新思想、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就可称得上创新,我们要把创新的范围看得广一点,不要看得太神秘。”体育课堂上学习活动的环境、场地、合作人员变化频繁,意外百出,每一次意外都是学生们观察、思维、操作和表现的机会,每一次意外的解决,都可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在讲女子防身术时,笔者要求学生拿着垫子想象人的眼睛、头部位置。学生练习的时候打的位置不够清晰,练习不够积极。有个学生说:“这都是往哪打呀,一点谱都没有,没劲”。于是有学生停下来了,望着我。我乘机问大家:“怎么,才有劲呢?大家给点意见。”有同学说:“来个人头。”大家都笑了,知道不可能了。我引导大家:“有没有替代品呢?”有同学悟过来了:“画一个。”大家都觉得是好主意。于是体育委员去拿了粉笔,大家兴致勃勃的画了起来。几分钟就画了简单的人头。那些美术出色的同学更觉得露脸,到处帮大家画。

这一小小的举动,让大家觉得,只要肯动脑经,什么事情都可以生动有趣。学习也可以很有趣。利用这个小意外笔者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而想像力正是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源泉。在这次课堂上对着空无一物的垫子练习当然很枯燥了,当大家表现出这种情绪时,我恰当地引导大家由真人想到头像,适时地激发了大家的想象力,点燃了大家的创新意识和激情。

三、利用课堂意外,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体育课上分组进行集体活动是一种最常见的形式,而在集体活动中最容易出现意外。若不能恰当引导,课堂气氛冷冷清清,大家厌学,久而久之,会产生冷漠厌倦的感觉。如果适时引导,让学生激发集体力量,会迸发巨大的能量。在高中体育课堂的热身跑活动中,我们经常将学生学生分成四小组,接力跑。当前面同学在跑的时候,没跑的同学会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压根不关心接力赛的情况,这时课堂会意外冷场。若我们利用这个时机,鼓动学生为自己的队友加油,跑完了为自己鼓掌。跑得第一的队伍,我们让大家一起喊:“我们是冠军”。这种呐喊声中每个人都感受到来自集体的力量,让他们愿意与集体一起活动。原来那些表现不积极的学生,也变得积极主动起来。笔者就是利用意外的的冷场和旁观,要求学生主动鼓励别人、关系别人。学生在鼓舞别人的同时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认识到在集体生活中人人都是重要的;认识到别人的进步是件让人高兴的事,因为大家都在为集体争光,从而产生强烈的集体归属感。

四、利用课堂意外,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

在力量练习之后,笔者要求学生两人一组互相按摩。笔者要求学生按照站的位置互相按摩,而不是自由组合。这时有学生因性格孤僻而不愿与不太熟悉的同学一组。当时笔者及时鼓励,并亲自示范放松手法,让不愿意合作的学生先放松,并不时询问学生感受,让学生放下戒备,放松心理,让他愿意参与。当此学生为别人按摩时,笔者及时表扬其手法,增强其信心。这样顺利地排除了学生的孤立情绪,若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就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让他们能更好地融入集体。

在这次意外处理上,笔者委婉地促使学生完成任务,坚持要求要求学生互帮互助,这本身就具有道德教育的成份。中学生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刻,体育活动能较全面的对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个性进行培养。

结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中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当我们合理地、机智地处理好课堂中的一次次意外事件,就能帮助学生战胜胆怯、自卑,充满信心地进行学习与练习;才能克服各种主观、客观的困难与障碍,挑战自我、战胜自我,坚持不懈地学习与练习;才能理解和尊重其他同学和老师,表现出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1] 郑欲哲.高中体育课教学活动中的安全防范问题[J],当代体育科技,2014.25

[2] 王晨.如何解决体育课的安全问题[J],赤子,2015.14

[3] 王磊.减少体育课意外伤害几注意[J],今日科苑,2010.2

体育意外 篇12

一、学生意外伤害对体育教师产生的影响

(1)自我效能感下降。教师自我效能是指教师对教育价值、对自己做好教育工作与积极影响学生发展能力的自我信念、判断与感受。自我效能较高的体育教师对体育学科有积极的认识和深厚的情感,有献身体育事业的精神,在工作中往往信心十足,精神饱满,即使在遇到困难时,也会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努力完成任务。在教育教学中,能正确地认识到体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积极意义以及不可或缺的教育功效,能够因为从事这一行业感到自豪和满足感。这些年,随着国家对体育健康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广大基层体育工作者自我效能感也随之提升,但因为评价体系、保障制度等因素尚未健全,体育教师建构起来的自我效能感还是显得有些脆弱。一旦发生意外事件,体育教师的自我信念、判断与感受就难免会受到负面影响,且难以恢复。

(2)成就动机缺失。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个体向某一目标行进,以满足个体需要的内部动力。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谁都不可能保证有百分之百的安全性,在这种缺乏安全感的提前下,体育教师在课的设置上就显得顾虑重重,放不开手脚,试想一个优柔寡断的指挥官,怎么能带领士兵打好仗呢?课堂教学质量肯定会受到明显的影响。因此,当体育教师不再把教学质量放在第一位,不再追求自我实现,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出现职业倦怠的现象。

(3)认知偏差。所谓认知偏差是指人们根据一定表现的现象或虚假的信息而对他人作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误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也是个高危行业,几乎每个体育教师在教学生涯中都会或多或少地遇到过一些意外事件、偶发事件。而这些事件处理得不妥,多多少少地会给体育教师的心理带来阴影。笔者就曾听说过,在一次课堂上一名学生打篮球过程中自己滑倒,造成掌骨骨裂,尽管体育教师立即将孩子送到医院及时处理,但其家长坚持要体育教师到他家登门道歉。经历可谓心酸。有不少体育教师在遇到这些意外事件时,都会产生消极、悲观等负面情绪,从而对自己的职业产生厌倦,工作缺少激情,抱着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心理去从事工作。

(4)自我期许降低。就是自己对自己提出期望,自己通过努力,对今后一段时间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现在学校都在建立教师成长规划的机制,就是建立明确的工作目标,再通过目标引领过程,从而激励教师们保持积极的工作热情,不断进取。对自己提出期望,也是建立在自己对工作的热爱,对工作的前程充满信心的基础之上,一旦这种热情受挫,教师很难对自己今后的奋斗目标有清晰的规划,直接影响自己的工作状态。

二、对体育教师实施有效的帮助和心理干预

(1)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国家一直注重体育事业的发展,我国的体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6年我国在各级学校开展了“阳光体育运动”,并提出:“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我参与,我锻炼,我健康,我快乐”等口号。各级各类学校都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各个项目都得到了积极的开展。总的来说,学校体育运动正处在欣欣向荣的时期。就上面发生的一系列的事件而言,一些主流媒体还是很冷静地给予报道和客观地评价,他们用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能“因噎废食”。并强调只有进一步规范体育工作,才能有效防范这类事件的发生。因此,广大基层体育教师应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借此机会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式,确实提高教学实效,尤其是要加强安全防护意识,做到未雨绸缪。这才是正确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心态。

(2)建立支持系统。从心理学而言,当遇到突发事件时,人容易产生一系列的焦虑、失落、悲观等负面情绪,除了依靠自身调节之外,也需要有社会的支持系统的介入。因为人是社会人,社会支持对于个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建议各基层体育主管部门加强对体育老师的思想、业务能力、特别是防范风险意识的培训。一是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业务素质,二是提高抗风险能力和抗挫折的能力。一旦有了意外事故的发生,要及时组织体育教师利用会议座谈等形式,让广大体育工作者就这些意外事件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畅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想法,通过这类团体互动的形式让大家自由畅谈自己对当前形势的看法和想法,互相鼓励、互相支持,最后达成共识,带着积极的心态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继续工作。

(3)培养体育教师良好的个性特征。人的气质类型包括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也就是不同人格特征的人,面对压力和处理事件时的表现也是不同的,有些人格特征的人面临压力时,会乐观积极地去面对,敢做敢当,有些人格特征的人在面临压力时,却往往采取逃避的方法,使自己处于焦虑、恐惧、无望之中。因此,具有良好个性品质的教师会创造性地工作,享受工作带来的快乐,就是有一些突发事件发生,他们也能坚强地面对,不会因此而沮丧,而是注意吸取教训,更成熟地面对教育教学工作。所以,体育教师们要从认知、情感和行为培养自己的良好个性。在认知方面,当遇到突出事件时,要能及时调整心态,认识到这仅仅是工作过程中的一个偶发事件,不能以偏概全,一叶障目,从此沉伦下去。在情感方面,坚定自己从事工作是积极的, 对自己的能力不产生怀疑,注重从事件中吸取教训,完善自己。在形为方面,虚心求教,工作中关注每个细节,把安全意识放到每个细节上,出现意外情况时要沉着果断地处理。

(4)强化监管。俗话说“行有行规”。参加体育运动也应该遵守其运动规律。例如,体育课上的准备活动、专项准备活动、练习中的循序渐进,运动后的放松等等,不遵循科学的运动规律是一种伤害。笔者咨询了本地区的一些学校,得知不少学校都制定了学校体育活动制度,却没有体育运动的自我监督相关知识的宣传材料,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安全性主要有哪些内容”这类问题一无所知。因此,笔者呼吁:学校要将体育安全教育以及如何自我监督这方面的内容,放到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的位置,让每一个学生能够科学合理、适合自己地从事体育运动,并且懂得如何进行自我监督以及对一些紧急情况下的正确处理方法。我想,只要我们把工作做得更细致一点,方方面面的情况考虑得更周到一点,以上的一些意外事件一定能降低到最底程度。

(5)健全体制。健全体制也是给基层体育工作者一个保障。如建立学生体育运动健康档案;体育运动中的意外伤害保险;体育教师对危机状态下处理技能的培训;设备的健全制度等等,这些也是需要健全的。

“长跑不等于猝死”这是央视制作的一档新闻的标题,也是对体育工作的一种激励!在此呼吁广大体育工作者,在争论中理性地、辩证地看待事件,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发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要坚定自己热爱教育事业之心,增强对教师这一行业的职业认同感,树立信心,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出色!

摘要: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发生意外事故,学校特别是体育教师就成了首个声讨的对象。在几乎完全不能避免意外事故的体育课堂教学课上,体育教师如何排除意外事故给自己的心理带来的阴影,正常地从事课堂教学,这是我们所要关注的话题。

上一篇: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下一篇:数学课中的教学导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