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中的教学导思(共4篇)
数学课中的教学导思 篇1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要教学生学会, 并促进学生“会学”, 就必须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 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新课标条件下, 如何在课内有效地引导学生发展思维能力, 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操作中, 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来建构课堂中的教学导思:
一、以比促思
根据神经系统的对称规律, 两种性质不同或类似的对象同时或先后出现, 由于大脑皮层的相互诱导规律, 可以提高感知效果, 增强思维的兴趣。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也要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 帮助学生分清知识的联系与区别, 加深对知识的思考、理解和记忆。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 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六个三角形, 观察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各是什么角?把具有共同特征角的三角形归为一类, 看能分几类?然后总结出三类三角形的相同点 (都有两个锐角) 和不同点 (另一个角分别是锐角、直角、钝角) 。这样进行观察比较, 学生边看边想边比较, 能很快地掌握三角形的不同种类及特点。
二、以趣诱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适时诱导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探求新知的重要手段。比如:教学“圆的周长”, 先让学生分别量出直径3厘米、4厘米、6厘米的三块圆形硬纸板的周长, 结果分别是9厘米多一些, 12厘米多一些, 18厘米多一些。教师出示问题:“有一个圆形的场地直径是100米, 用我们刚才的方法来量它的周长方不方便?”接着又问:“看谁聪明, 不用量就能知道这个直径100米的圆的周长大约是多少?”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学生算出结果是300米多一些。教师稍作点拨, 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得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三、以疑激思
观察是思维的窗口, 质疑是思维的动力。教学中, 我们一方面要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形象化, 另一方面要创设合适的疑问激活学生探求新知的思维本能。如: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 教师出示一块长方形木板, 正反两面都摆满大小不同的小正方形, 让左右两边的学生分别观察正反两面, 数一数, 摆了几个小正方形。一方观察时, 另一方要闭上眼睛。观察结果, 一方说是12个, 另一方说是18个。质疑:都是在同一块长方形的木板上摆满正方形, 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教师适时引导, 使学生明确:用摆小正方形的方法度量面积, 必须用同一规格的正方形来度量。这样, 自然而然地引出了面积单位的问题。
四、以变活思
在应用题教学中, 对已知条件进行适当的变化, 不仅可以深化对应用题的理解, 掌握规律, 防止知识的负迁移, 而且可以活跃思维, 开阔思路。如分数应用题:“修一条路, 全长1800米, 修了全长的3/4, 修了多少米?”可以变为“修一条路, 全长1800米, 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2, 第二天修了全长的1/4, 修了多少米?”还可以变为“修一条路, 全长是1800米, 修了全长的3/4, 还剩多少米?”等等。
这样几经变化, 使学生掌握解答分数应用题的不同思路, 思维方式更加活跃。
五、纠错畅思
学生在做题时, 常常会出现一些错误, 教师要善于以学生解题之错作为探究错因之源, 引导学生纠正错误, 认识错源, 以便畅通正确的思路。如:教完“比的基本性质”后, 为了强化巩固这一知识点, 教师出示这样一道题:“3∶8这个比的前项加上6, 要使比值不变, 它的后项要加上几?”有的学生不加思索地回答:“要加上6”, 有的则答不上来。为了纠正错误, 疏通思路, 教师点拨: (1) 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 (2) 比的前项加上6等于9, 就相当于比的前项乘以几? (3) 要使比值不变, 比的后项应乘以几?这样巧设问题, 不仅使学生纠正了错误, 也找到了思维的落脚点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总之, 在课堂教学中, 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好方法。
数学课中的教学导思 篇2
【摘要】:寻求作文教学创新的基本途径,对培养学生语文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学生作文创新能力基础的获得和创新人格的形成,必将为其学会终身学习的技能与创造性劳动的智慧提供不竭的思想动力和智慧源泉。因此,我们要在作文教学的思想和行为上进行新的思考和实践。读是吸收内化,写是转化运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懂真意,与作者创新思想对接;动真情,与作品创新思维对话;说真话,与教师教学创新思路对应。学生作文质量,取决于勤于思考于观察。观察和思考地质量决定作文的质量。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只有热爱生活,观察生活,作文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导写要精,就要精选主题;要精巧布局;要精妙用语。
语文教学导思初探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巧设问题开拓思源导思
新课程教学是多边活动,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因此,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因情入境,由问导思,切忌提出与自己预设的结论相似甚至相同的“请君入瓮”式的诱导问题,并且任意切断学生思路。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获得,有所创新;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开辟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
“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就阅读教学而言,教师欲将现成的书本知识变成学生“真正的知识”光靠机械地“记忆”远远不行,而必须依靠“积极的思维”这一中介。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导思是不可或缺的中心环节。
那么如何界定导与思呢?一般的讲,“导”即学生对书本知识处于无意识状态时,教师不全盘授予而是相机诱导;即运用某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深入思考,发掘问题,主动领悟,逐步提高阅读能力。“思”即学生在教师的点拔下积极参与的精思过程。如果学生初步感知教材,输入大量信息后,教师能恰到好处地予以导思,促使其心灵库存的固有认知被改造和扩展,进而产生同化作用,这样就会极大地优化阅读效果。
众所周知,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学习动力来自于质疑,且学生的好奇心强,在教学过程,巧设疑问,能有效地拨动学生的心弦,产生情绪高涨、心境愉悦、智力振奋的活跃状态,从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巧设问题情境,激发思维兴趣
所谓问题情境,就是通过问题设计来渲染学生的情绪,在课堂上创设一种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氛围,以达到深入理解文本并解决问题的目的。课堂提问的精心设计,合理安排,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维能力,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最终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孔乙己》《范进中举》导思课为例,这两篇主人公都有笑,但是有本质不同,为了让学生对比充分,开课伊始,我先用“天庭翠竹”让学生猜一笑字,接着宕开一步,诱导学生比赛有“笑”组词。因为带有竞技性,所以学生兴趣很浓,他们一个个连珠泡似地组成了“笑里藏刀”“一笑置之”“哑然失笑”等。这种问题情境激起了学生的思趣固然可喜,更重要的是为后面的导思埋了伏笔。在创设情境时,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使所学知识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因此,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求知的兴趣。
二、集中目标,开拓“思”源
导思应象足球运动员射门一样,遵循学生“接受信息——贮存信息———处理信息———输出信息”的思维轨迹,将学生的思维目标朝“门”而“导”。其间,切忌用琐细的频频提问去牵制学生的思维去向,而应精心设计一两个统摄全文的大问题,并辅之以一连串的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相机点拔来安排教学思路。例如《孔乙己》与《范进中举》的讲授,我围绕“笑”字只提了两个大问题(1)可悲可叹的孔乙已和范进为什么反使人发笑?(2)文中人物的笑与读者的笑性质是否相同?如此提问旨在引领学生从两篇文章画人物手法的比较思维中欣赏课文诙谐的讽刺艺术,认清封建科举制度摧残知识分子的罪恶。这就是这堂课所要进的“门”。为了擴大信息源和思维的发散面,找启发学生将这两篇课文跟过去学过的与之艺术技巧相类的课文放在一起进行综合比较,不断开拓“思”源。 因为导思的目标明确,问题又提得比较集中,所以这堂课获得了预期效果。
三、控制思路,引导爬坡
教师的导思设计,除了要融入学生完整的思维流程,还要注意梯度适当地培养学生的思维爬坡能力。比如,根据文末一句“大概孔乙己真的死了”请同学们再次认真阅读课文,然后构想孔乙己的生死情况。”阅读过后,经过积极思考,学生们都有了自己的看法踊跃发言。有学生认为孔乙己死了,因为孔乙己不能自理且伤势严重,无钱医治,死亡是必然的。也有学生认为孔乙己不一定死,遇上乐善好施的好心人,号召募捐给他治病,度过了困难时期。只是好了伤忘了痛,命运还是没有改变。还有学生认为孔乙己后来命运甚佳的,经历惨痛的教训,痛改前非,和从前的孔乙已两个样。如此一来,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种求思辩异的氛围,促使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方式思考问题,促使学生思维方式来一个由“顺”转“逆”的“更新换代”,促使学生将“思”与“说”同步发展。课后通过讨论,大家畅所欲言,观点正确,思维能力便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不同教学内容,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精心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好奇心的牵引下、在不断克服困难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螺旋式上升和发展。
语文教学中的导思点拨 篇4
一、提出问题:激疑
问题是思考和学习的开端, 是教和学的线索, 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运用适当的方式和途径, 激起学生产生疑问, 并产生思考和学习的直接心理动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智力活动是与情感体验相伴而行的, 学生的情感所向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双边活动的效果。如果伴随学生学习和思考而来的是兴奋、激烈, 对发现真理的惊喜的心理体验, 那么, 这种情感就能强化学生的智力活动, 促进智力的发展。因此, 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好导语, 并结合带有感情色彩的语气和语调, 用它激起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趋势, 并因势利导, 提出问题, 引入新课。例如:我在讲授《谈骨气》这篇议论文时这样说:“同学们, 作为一个人要不要有骨气?”学生回答:“当然要有骨气!”我又问:“每一个同学都希望自己有骨气, 这很好, 我们都是中国人, 作为一个中国人更应该怎么做呢?”他们回答“更要有我们中国人的骨气!”这时我对学生们说:“同学们回答得真有骨气啊!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和谈谈我们中国人的‘骨气’吧!”就这样进一步激发学生产生激烈的求知欲望, 凭借这种以情带智, 并育人以智的情感, 牵动整个课堂教学。
二、分析问题:析疑
有的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往往不太容易理解, 有时不知道该如何寻找到正确的答案, 所以, 教师在对他们激疑之后, 要结合有关资料, 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指导他们复习旧知, 让他们根据已掌握的知识思考、猜测和探求“激疑”的问题的内涵, 对他们思考问题的路子作必要的点引。例如:我在安排学生阅读《谈骨气》这篇议论文时, 先讲解清楚“骨气”的意思:人所表现出来的刚强不屈的豪迈态度、举动或气势。一个人在自己身上表现出这些东西来, 就说明这个人有骨气。这样让他们带着所要解决的问题去阅读这篇课文, 熟悉、理解课文内容, 初步感知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阅读的本质, 并努力去解决它。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说过“温故而知新”, 就是这个道理。
三、揣摩问题:质疑
析疑之后, 就是对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时存在的问题进行揣摩———质疑。这是在课堂上让学生发表对课文内容的看法, 讨论文章的写法, 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作为教师, 应该明白作者写文章的思路:“写作目的——写作方式———写作内容”, 它依次回答了“为什么——怎样写———写什么”这三个问题, 这好像是一条小溪流, 而我们学习、分析文章的思路则是沿着这条溪流逆流而上的, 这样才能找到溪水的源头———写作目的。只有依靠两者的这种关系, 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根本的方法和途径。
由于学生在前面“析疑”的过程中是独立思考问题的, 必然会遇到疑难, 所以, 教师应该诚恳而热情地鼓励学生大胆发问, 进行质疑, 组织他们主动、踊跃交流, 然后讨论, 解决“写什么”和“怎样写”这两个问题。教师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并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在《谈骨气》这篇文章中对于“穷人不受嗟来之食”表现出的骨气揣疑最多, 争论也最多。由于时代不同, 故事发生的年代久远, 穷人生活在奴隶社会, 他们不容易揣摩、理解到饥饿的“穷人”拒绝了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从态度、举动等所表现出来的“刚强不屈的气概”, 这就是中国人的尊严, 是骨气。这时使他们明白了一个道理:骨气的表现与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富贵、贫贱等是没有关系的, 也并非伟人或英雄才能表现出骨气来, 作为平凡的中国人也同样能表现出骨气来;在这场互相交流的讨论中, 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评价者, 不是讲解员, 这样对学生的交流和讨论进行导向、点拨和校正。
四、解决问题:释疑
经过质疑后, 学生对问题就有了清楚的认识, 教师必须把握时机, 把教学活动推向高潮, 解决“为什么”这个问题。我在总结时, 要求学生说说作者选取不同时代的三个人的故事作为论据, 来论证“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都是有骨气的”。
五、升华问题:结疑
解决了问题, 还要及时的总结, 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结构。这就教师把精心设计好的练习在课堂上进行训练, 以印证课堂教学, 反馈信息, 及时纠错, 进一步巩固、提高、运用, 把知识转化为新的技能, 陶冶思想和情操。
【数学课中的教学导思】推荐阅读:
小学数学课导思浅议 论文05-17
数学教学中的数学味08-20
数学课中的实验教学08-07
数学中的情境教学07-27
数学中的愉快教学09-19
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教学06-18
数学教学中的愉快教学07-30
数学教学中的快乐教学08-25
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教学07-14
小学数学中的体验教学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