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配置

2024-10-02

景观配置(精选12篇)

景观配置 篇1

1 植物配置的概念及其在校园中的重要性

植物配置是按植物生态习性和相应的布局要求, 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 (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 , 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 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 树丛的组合, 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

校园是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 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植物配置是建设高校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配置的原则和方式对高校校园环境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校园的整体环境不仅体现了一个学校的风貌和特色, 给人直接的视觉感受, 同时也反映了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水平, 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 校园植物的景观配置显得尤为关键。

2 植物配置的原则

2.1 主题原则。

主题原则是一个植物配置的总的纲领, 作为“主题”的植物, 就像人类的骨架, 起到支撑整个周围环境的作用。通过这个纲领, 确定要通过植物景观表现什么样的主题。这种景观常常需要一种或几种特定的乔木、灌木、花卉, 进而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 继续延伸并扩大其内涵, 就会形成一种文化与精神特征。

2.2. 适宜原则。

该原则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适地适树”原则;二是与四周环境相协调、适宜。适地适树是栽植树种的特性, 主要是生态学特性和栽植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 达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的较高水平, 以充分发挥树种在响应立地上的最大潜力、生态效益与观赏功能[1]。通常的做法是选用乡土树种, 这样可以保证树种对本地风土条件的适应, 保证成活。另外一点就是植物配置要适应或符合园林综合功能的要求, 所选择的园林树种要与周围的建筑、平立面的色彩及其他园林要素相适宜。合理的植物配置在空间上形成更加丰富的景致。

2.3 时效原则。

所谓时效原则指的是植物配置设计时, 要考虑长期与短期景观效果相结合, 也要考虑达到某一特定效果所需的时间。在设计时可考虑将快长树与慢长树相搭配, 适当考虑植物的生长空间与长势。再就是要考虑落叶树与常绿树的搭配, 做到月月有景, 处处有景。

2.4 经济原则。

经济原则指的是可持续发展节水型园林, 或者是在植物配置中要适当考虑节水的问题。例如有节制地发展草坪, 尤其是冷季型草坪, 多选择耐旱节水的草坪品种, 可采用暖冷季草混播, 或选用耐旱的地被植物, 如沙地柏、扶芳藤等。在配置中优先选取较耐旱的园林植物, 如银杏、臭椿较绒毛白蜡、国槐耐旱, 金银木、黄刺玫较紫薇、迎春耐旱。

3 校园植物的配置方法

丰富校园植物品种, 增强校园景观的季相效果, 促进校园景观多样化, 这是校园园林绿化的主要工作。通过对大学校园植物的配置进行调查, 对校园中的植物景观配置的不足和趋势进行如下简单的分析。

3.1 校园植物配置中的不足之处:

高校校园园林绿化建设时也可能会出现缺乏科学认识、缺少长远规划, 由于校园园林绿化建设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 加上师生对校园绿化功能不可替代性的认识不够, 校园绿化建设的作用和价值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校园园林绿化建设工作往往是“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

3.1.1 以草代木应有度。

以草坪、地被代替乔木、灌木、地被构成多层次植物群落的做法, 是一种简单的环境绿化形式, 但是, 以草代木应该有度, 因为乔木、灌木、草坪组成的植物群落, 其综合生态效益 (释氧固碳、蒸腾吸热、减尘滞尘、减菌灭菌及减污等) , 为单一草坪的4~5倍;乔木综合功能为单一草坪的10倍;乔、灌、草组成的群落绿地, 其养护管理的投入, 仅为单一草坪的三分之一。所以说, 以草代木的简单绿化, 一不具备乔木、灌木、地被构成的植物群落的综合绿化功能;二不经济, 往往出现重复绿化施工的现象;三是不具备较高的观赏价值, 使人感觉单调乏味。

3.1.2 校园功能区域植物配置不突出。

大学校园主要分为校门入口区、行政办公区、教学区、学生生活区等, 不同功能区应有各自不同的植物配置特色。但高校校园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大多没有按照这些区域的功能性来对应的设计, 从而致使学生们审美疲劳, 感觉不到其周围环境所营造出的氛围。

3.2 校园植物配置的趋势:

一方面在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上注意了花色、花期、花叶、树型、层次上的搭配, 花卉植物花色丰富, 有的花卉品种在一年中仅一次特别有观赏价值, 或者开花期, 或者结果期。[2]另一方面, 在植物配置时充分考虑到了与园林中其他要素的搭配, 总体上有以下这几种结合方式:

3.2.1 各类植物之间的配置。

(1) 层次上的搭配。分层配置、色彩搭配是拼花艺术的重要方式。不同的叶色、花色, 不同高度的植物搭配, 使色彩和层次更加丰富。如1米高的黄杨球、3米高的紫叶李、5米高的松柏和10米高的枫、杨类高大乔木进行配置, 由低到高, 四层排列, 构成绿、红、黄等多层树丛。 (2) 配置植物有明显的季节性。不同花期、叶色的植物种类搭配配置, 可使观赏期延长。避免单调、造作和雷同, 形成春季繁花似锦, 夏季绿树成荫, 秋季叶色多变, 冬季银装素裹, 景观各异, 近似自然风光, 使同学们感到大自然的朝气及其变化, 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按季节变化可选择的树种有早春开花的迎春、连翘、玉兰、碧桃、榆叶梅、丁香等;晚春开花的蔷薇、玫瑰、棣棠等;初夏开花的木槿、紫薇和各种草花等;秋天观叶的枫香、红枫、三角枫、银杏和观果的火棘等;冬季翠绿的油松、桧柏、龙柏及观枝的红瑞木、金枝槐等。总的配置效果是三季有花、四季有绿, 有“春意早临花争艳, 夏季浓苍翠不萧条”的设计原则。 (3) 观花和观叶植物相结合。观赏花木中有一类叶色漂亮、多变的植物, 如叶色紫红的红叶李、红枫, 秋季变红叶的槭树类, 变黄叶的银杏等均很漂亮, 和观花植物组合可延长观赏期, 同时这些观叶树也可作为主景放在显要位置上。此外, 绿叶类植物也有不同程度的观赏效果, 如淡绿色的柳树、草坪, 浅绿色的梧桐, 深绿色的香樟, 暗绿色的油松、云杉等, 选择色度对比大的种类进行搭配效果更好。 (4) 草本花卉可弥补木本花木的不足。木绣球前可植美人蕉, 樱花树下配万寿菊和偃柏, 可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效果。园林植物配置应在色泽、花型、树冠形状和高度、植物寿命和生长势等方面相互协调。同时, 还应考虑到每个组合内部植物构成的比例, 及这种结构本身与游览路线的关系。设计每个组合还应考虑周围裸露的地面、草坪、池湖、地表等几个组合之间的关系。

3.2.2 植物与其它园林要素的配置。

现代的园林景观是人们感受最为直接的景致, 校园景观同时也深深的影响着同学们的内心, 也使同学们感受到生命变化的风景。其景观的丰富度, 会对我们的生活和精神产生深远的影响。除了在校园中种植植物外, 通过改造地形, 人工造湖, 堆置假山, 还有建造亭, 廊, 桥以及运用灯光等效果来使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 (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 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产生自然的、高观赏价值的校园景观效果。

结语

通过对校园的植物配置进行总体上的调查、分析认识到, 校园的植物景观设计影响着整个大学校园的风貌和发展。因此, 在日后的景观设计中, 我们要在以往大学校园景观发展历史和借鉴相关的研究结论的基础上, 运用理论和实例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尊重自然归路的变化与发展, 在讲求生态性、功能性、艺术性为原则的基础上将大学校园建设成集生态、观赏、文化为一体的具有综合效益的景观, 以便适应时代发展和高校改革对大学校园景观环境的新要求[3]。

参考文献

[1]李曰峰, 等.适地适树问题新议[J].防护林科技, 2003, 3 (28) .

[2]廖红霞.园林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及其发展趋势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17.

[3]王绍增.动态与关注[J].中国园林, 2003 (11) .

景观配置 篇2

高尔夫球场景观植物配置论文【1】

【摘 要】高尔夫球场作为城市绿地,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

本文讲述了高尔夫球场的景观作用及园林景观在高尔夫球场的功能,笔者对高尔夫球场景观植物配置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尔夫;球场;景观;植物配置

高尔夫运动由于球场优美的环境而具有特殊性,高尔夫球场的园林绿化设计应以当地的自然景色为基础,将草坪、树木和花卉等园林植物与地形、水景、道路及桥等园林造景要素优美结合,创造出具有特色的高尔夫球场园林景观植物配置。

一、高尔夫球场的景观作用

高尔夫球场景观是指以当地本土自然景观为基调,通过球场本身及周边的植被、建筑、水体、地形、沙地等元素共同营造的视觉环境。

高尔夫球场植物景观是高尔夫球场景观的一部分,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虽然人们尽力避免,但球场环境的影响依然成为了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球场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带动了房地产业的增长,既美观又可以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空气质量、净化水体、防尘减噪、调解温度,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

但同时建造和维护球场又使土壤的养分流失,土壤组织、水系和野生动植物经常受到化学药剂的侵害,大量的灌溉用水造成了水资源的紧张。

因此人们对高尔夫球场的环境问题愈发关注,并且将球场的生态环境作为衡量球场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二、园林景观在高尔夫球场的功能

(一)障碍功能

在高尔夫球场中,障碍是重要的功能区,一方面需要具有沙坑、水体、地形地势的变化,另一方面园林植物在设置陷阱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园林植物的栽植和配制方法、方向、数量、格式、植物类型,以及护养方式等,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成为陷阱,球手击球的难度进一步增加。

根据高尔夫竞技的特点,在球场中,不同球道之间要有所规避,为球手提供美丽、祥和、安静的打球环境,消除外界噪音对球手击球的影响,给球手营造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之感,因而障碍功能首先具有隔绝作用。

通过不同树种配置,栽植于相邻球道间可以造成一堵绿色的围墙。

其次,增加击球难度,提高了击球的挑战性和趣味性。

例如奥古斯塔皇家高尔夫俱乐部球道内的百年孤植老树,古树本身既是一道风景又增加了击球的难度,给球手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增加击球的挑战性。

再次,这种绿色围墙还具有引导和指示作用,遮挡围墙或栅栏,更还原球场的自然本色。

最后也使球场的安全系数有所增加,是球场安全的有利保障。

(二)景观功能

高尔夫吸引人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源于自然更胜于自然,在击球中享受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切美丽景观,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方法就是通过园林植物的季相变化来营造丰富的四季变化。

同时,高尔夫球场被各种园林植物分割为景观相对独立的区域,并且将各个球道连接成一体,进而形成一种美丽的自然景观;球场与周围环境通过园林植物的搭配紧密衔接,形成层次分明又浑然一体的景观效果。

(三)环保功能

我国政府对高尔夫的政策一直保有谨慎的态度,占地大,耗资多固然是其中原因之一,但是,球场草坪农药、化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因此,降低环境污染也成为高尔夫球场当下不得不面对的窘境。

众所周知,在降低气温、

调节湿度、吸收太阳辐射、降低噪音等方面,园林植物具有独特的功能,一方面有利于改善小气候,另一方面可以对环境进行保护和改善、防治污染等。

三、高尔夫球场景观植物配置遵循的原则

(一)保留原有植被

在尽量多地保持基地原有植被的基础上,以其天然的、自然构成的景观为蓝本才能形成具有地域性特色的高尔夫球场,使之与周围景观环境融合在一起,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效果。

整个球场定位为林克斯风格,追求古朴、自然,简约而又失奢华。

前9洞位于场地东部,属于山地球场风格,地形变化较大,植物配置从生态原则出发,尊重球场所处的自然环境,选用湿地松、杜英等原来北边山体及该地块现存有的品种,延续北部九峰森林的风格特征,栽植上与原始地貌融合,现场存在的大规格树木,在不影响打球的情况下均将其保留。

后9洞位于场地西部,地势平坦开阔,属于平原球场风格。

(二)可行性原则

在高尔夫球场中进行的最主要的一项活动就是打高尔夫球,所以球场中各种园林植物的选择、搭配、种植位置等均要考虑对打球的影响,种植间距和树种选择都必须多方位考虑。

(三)强调景观的统一性

从整体出发,高尔夫球场是一种开阔、舒展的宏大景观,所以高尔夫球场中的植物造景也并非是植物个体或某个局部的景观,而应该是整体景观的和谐统一,同时又在统一中有所变化。

(四)运用乡土树种

由于乡土植物在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中已形成了稳定的群落结构,不会构成生态危害,同时乡土树种在当地的生长状态又较好,因此,应用乡土树种中的乔木、灌木、地被植物、水生植物以及攀援植物在模拟当地自然植物群落的基础上构建高尔夫球场的植物景观,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当地植物生态系统的人工复原和再现,也是形成高尔夫球场良好的可循环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四、高尔夫球场景观植物配置建议

(一)确立球场整体风格

高尔夫球场景观营造时应突出各自特点,切忌千篇 一律。

首先应以原有场地中的自然景色为基调,通过草坪、树木、花坛、花径、水塘、湖泊、溪流、沙地、水桥、小亭等的合理搭配,展示特色;其次是选择适合原有场地的3~5种乡土树种为骨干树种,使其遍布整个球场,形成球场景观的基本骨架,以凸显特色。

(二)适地适草,加强管理

球场绿化主要是建植草坪。

首先,在建植草坪时,要把握不同气候区、立地条件等自然条件,依据球场不同区域的功能要求,适地适草,因地制宜。

其次,播种前应根据不同土壤状况,进行土壤改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再次,根据草种的退化特性,应每3~5a更新1次,提高草坪整体观赏价值和使用价值。

(三)边界植物配置应随形就势,模拟当地自然群落机制,创造天然屏障边界植物的配置依赖于许多因素,诸如地形、地势、遮荫、风、迅速隐蔽某些区域的需要等,所以应做到随形就势,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树种选择上,以树形优美、病虫害少、观赏价值较高的窄型乡土树种为基调树种,针阔混交,常绿与落叶搭配,并辅助一些花灌木以丰富季相变化。

配置形式上,模拟当地自然群落机制,乔灌草多层结构相结合,形成单行或多行不规则的线形景观,营建疏密有致、高低错落、垂直性隔离感强的植物景观空间,与此同时,有效地组织林冠线,通过林冠线的自然变化来表现出自然,形成一道天然屏障。

(四)背景区植物配置形式宜多样化,且注重细节和装饰性设计,创造标志醒目的视觉效果背景植物应以生长缓慢、深根系、不易感染病虫害、树形好的优质乔木、小乔木、灌木、地被与花卉为主。

除满足这些基本要求外,果岭周围还应注意选择无落叶的树种,如广玉兰、桂花、罗汉松、龙柏、火棘、无刺枸骨、铺地柏、金叶女贞、茶梅等;发球台背面应注意选择一些装饰性植物做背景,如佛肚竹、龙柏、红枫、紫薇、垂丝海棠、紫叶李、紫玉兰、白玉,发球台前面种植紫荆、落新妇、美女樱、锦带花、茶梅等小型植被,从而为发球台增加色彩,加强视觉效果,提供清晰、开阔的视野。

配置方式上以孤植、丛植、群植、片植为主,形成点、片状混合绿地网骨架。

发球台附近还应加强美观、高大、醒目的标志树或孤赏树的设计,为击球者提供遮荫休息的空间,营造一种宜人的氛围。

参考文献:

[1]孟家松,张荻.高尔夫球场园林植物的配置与选择[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06)

[2]蔡婵静.高尔夫球场的景观生态分析及规划建议[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王长粉.园林植物在高尔夫球场不同区域的配置与选择[J].考试周刊.

高尔夫球场植物配置研究【2】

摘要:以武汉驿山国际高尔夫球场为例,研究了高尔夫球场植物景观设计的重点和景观表现方法,探讨了高尔夫球场中的园林植物配置原则以及球场各分区的植物配置形式,为中部地区高尔夫球场植物景观的.营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尔夫球场;植物配置;武汉

1引言

武汉驿山国际高尔夫球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边,占地136.31hm2,毗邻九峰森林保护区与马驿山,整个场地成北高南低走势,东北部为陡峭的山地,西南部则为缓坡。

北部的九峰森林保护区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山体屏障。

场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有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夏季酷热、冬季寒冷的特点。

整个球场为18洞72杆的标准高尔夫球场[1],共2个场区。

前9洞位于场地东部,地形或舒缓,或起伏,极富趣味性;后9洞位于场地西部,地势平坦开阔,局部点缀有水系,目前该项目正处于施工阶段。

2植物配置指导思想

2.1保留原有植被

在尽量多地保持基地原有植被的基础上,以其天然的、自然构成的景观为蓝本[2],才能形成具有地域性特色的高尔夫球场,使之与周围景观环境融合在一起,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效果。

探讨桂林两江四湖景观美学配置 篇3

景观概况

早期的桂林湖塘密布、水系发达,唐、宋时期便有了水上游览活动,乘一叶轻舟可尽览城中景致。然而随着时代变迁、人类活动的干扰,城区水质恶化,河湖断裂,严重损害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盛誉。针对这种情况,从1999年到2002年6月,由桂林市委、市政府进行组织规划的“两江四湖”工程,经过三年改造,终于连通,再现了历史上“一水抱城流”的景致,形成了“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交融”的山水城市格局,成功打造了桂林旅游新品牌,有效提升了城市的旅游发展和整体形象。

景区的自然美、人文美和意境美

1.自然美

自然美是社会性與自然性的统一。社会性其根源在于实践。自然性指自然的某些属性、特征(即人的感官所能辨认的或实践中肢体所能运用的那些自然原有的感性形式),是形成自然美的必要条件。以自然的感性形式直接唤起人的美感。

在以水为主体的两江四湖景区,滨水景观作为一种自然与人工的结合物本身具有外在美,如景观造型的形体美和色彩美,嗅觉感知的芳香美,听觉感知的声音美等。而这种感知主要是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感觉等获得,其中,以视觉的感知权重最大。

2.人文美

“两江四湖”滨水景观中的建筑与周边的环境相呼应,联结多个景点,汇聚大量名人故居及遗址传说等,建筑形式多样、风格独特。尤其夜景优美壮观,比如杉湖中心的日月双塔便是一亮点,塔内的灯光、投射到其表面的灯光和周围的色彩完全一致,使得夜晚的双塔呈现出金碧辉煌的华丽效果。

来此游憩的有兴致盎然的旅客,在游览中触摸着桂林城市的厚重,亦有本地居民,茶余饭后或闲逛、或锻炼,不约而同来到“两江四湖”,使此间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

3.意境美

意境美是指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情感、联想、理解等审美活动获得的内在美。在此,景观不只是一片有限的风景,而是具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弦外之音,这种象外之境即为意境,它是“情”和 “景”的结晶。对景观意境美的认识,跟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文化素质、美学素养等密切相关。在“两江四湖”景区,人们看着美景名胜、人文遗珍,投射到各自的脑海中,必定延伸出不同的意境和趣味,赞叹着眼前所见散发的神奇魅力。

景观配置的基本原则

1.变化与统一原则

最伟大的艺术是把最繁杂的变化变成最高度的统一。变化与统一是景观形式美的基本原则。

“两江四湖”景观建设时,强调色彩、质感、形式等各种构景元素上的变化,同时也力求各要素之间协调一致。比如古榕双桥参考了圆明园玉带桥的构造,主要在桥型上突出特色,并为了与周边环境相搭配而设计成双桥形式,使其在整体气氛的渲染下,显得统一,仔细看去,周围每棵树又有着不同的姿态,和而不同,赏心悦目。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

2.对称与均衡原则

在景观配置中,对称与均衡原则可算是景观创作的精华。能确定景观脉络的秩序性,带来整体的稳定感。

各种体量与质地等具有不相似性的元素,依照均衡性的原则搭配,形成的景观将会弥补其差异体现其融合。均衡分为规则式均衡和自然式均衡两种形式。在此,是以自然式均衡为导向。随处可见植物竞自由地生长,整体布局适宜稳定。

3.比例与尺度原则

由于具有空间三维特性,景观各要素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才能形成美感。而植物景观配置不仅要考虑三维空间关系,还要考虑其在时间上的三维变化。无论硬质或软质景观均须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

“两江四湖”做得很好,比例和谐,一切都如量身打造般,还不时出现点睛之笔。

4.韵律与节奏原则

作品要活泼有趣,就必须有韵律与节奏。两江四湖景区结合地形使常绿林和景观林呈地带性交错配植,给人以起伏、交错的韵律感,产生活泼、动态的美。

5.功能性原则

功能性原则是衡量一个作品是否适用的最终标准。它不仅要满足环境美化这一中心要求,还要满足游客在时效性及经济性等多方面需求。水体构成了景区的主体核心,同时装点、衬托了其它景观。

有效改善了城市中心区给人的单一印象,充满了自然的灵性,改善了生态环境,也给压力颇大的现代都市人打造了一个不需远行便可放松身心,聚会休闲的好去处,成为桂林市区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名片。

6.主题与情节原则

主题与情节原则并非景观配置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它常能给作品增添文化因素,带来更多趣味和紧凑的结构。

“两江四湖”中风格迥异的三大景区搭配不同风格的建筑形式,使得桂林文化底蕴更加深厚。如知音台的设计以中国古代乐器琵琶为主景,周围配合涌泉、古木、溪流等副景,展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内涵,设计灵感源自王正功与桂林山水的历史渊源。桂杉湖的建筑以两广及桂林名亭、名楼为主,木龙湖景区以宋代的历史文化遗迹为背景,建筑形式参考了宋代建筑及岭南建筑的特点。人们在各“情节”中穿梭,领略不同的主题,这些要素共同打造出了具有桂林独特魅力的山水旅游文化及内核。

结语

“两江四湖”景区充分利用各水系特点,结合周围环境并以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城市为大背景,打造了“城景交融”的滨水景观,展现了桂林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塑造了宜人舒适的城市环境,是我国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一个优秀范例。

浅析植物景观配置要素 篇4

1 植物颜色配置

颜色是植物的重要的标识之一。许多专门的理论和工具来描述和解释颜色的功能应用。“调色盘”就是其中比较直观的说明工具。“调色盘”上红、绿、蓝为三基色, 橘红色、黄色与紫色为次等色;次等色是两种基色的混合色, 而其余的三等色是基色与次等色的混合色。“调色盘”上相邻的颜色为补充色, 交叉相对的颜色为对比色。

颜色可以改变真实物体的三维视觉大小, 引导人们的视线, 增加园林景观深度。亮色高如红、黄、橘红, 使物体更显眼突出, 在视觉上趋近。冷色高如绿色、蓝色和紫色, 让的体视觉上趋远。灰色、黑色与白色属中性色彩, 最适宜做亮色高的背景底色。白色则是最富功能性的色调, 在不同的环境中表现不:在全光条件时, 灿烂而清新;在光度很低时, 则具有神秘感。深色调低沉富有情感, 而灰色比较轻松柔和。颜色可以用来引导人们的视线到一个特定区域, 冷色调中的亮色调很容易吸引人们的眼球。对于暖色调, 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使用, 色调必须依次平和渐变, 例如从红到橘红再到黄色。

2 植物大小配置

植物大小即植物三维所占据的空间, 是植物要素特征中最直接最现实的空间特征。它直接关系着园林景观空间的占据与划分, 也关系到园林景观建造的时效与经济性问题。

植物大小具有变化特性, 因此植物设计时必须从两个方面来考虑。a.植物成熟时的大小。它是植物配置过程中进行空间效果布局设计的主要依据。植物配置时必须依据植物成熟时的大小处理植物与环境, 植物与植物间的空间协调关系。植物成熟时的大小问题其实涉及的是植物品种选择与配置问题, 也就是说, 在进行植物景观品种设计时, 要依据植物成熟时的大小来确定其是否满足景观设计的要求。衡量植物大小的参数一般有高度、冠幅和干径等。通常情况下, 这三个参数之间按照品种不同, 有自已的相关比例新闻系。在植物景观配置设计中, 冠幅和高度的重要性要比干径大得多。b.植物初植时的大小。这是关系到栽植后的及时效果和经济性。如果可能的话, 植物的初植时的大小越接近成熟时的大小越好, 这样能蛭大限度地满足及时效果的要求, 但现实中可操作性不高, 也违背生态性和经济性原则。从美学观点来说, 及时效果并非完全由植物的绝对大小来决定, 而更多地由植物的群体构成、植物搭配的协调性、个体完整性等诸葛亮多因素决定。

植物初植的大小确定有一些最基本的技巧。现实中由于运输原因, 植株冠幅尺寸一般限制在4m左右, 其形状应尽量自然完整。植物配置时初植大小的协调很重要, 在确定了主栽物种初植时的植株大小后, 其他植物的大小尽量不要与这一植株差距太大。在水平空间和垂直空间上都可用群植和渐变达到植物间大小协高的目的。增加人体高度左右大小的灌木植物的数量能一定程度起到满足及时的作用, 但不要试图用减小规格而增加数量的方法来达到及时效果的目标的。应用背景和点景加强的方法也右以在一定程度上从美学角度解决及时效果问题。

植物本身的特性对植物大小和应用有一定的影响, 比如说植株生长快, 初植规格可适当小些, 有些植株生长的慢的, 规格可以适当大些, 甚至将某些生长特别慢的乔木当灌木来用。如有需要, 可以通过修剪、平茬萌发的方式来控制植物的大小。

3 植物形态配置

园林景观中所有要素和物体, 不管是房屋、结构还是植物都有形状或三维大小, 其形状及相对尺寸, 以及与其他元素的相互关系是园林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基本问题。

人造物体一般形状视觉感较强烈, 线条棱角分明, 而植物造景则更具自然形态, 可以柔化园林景观。因此, 可以将二者合理搭配, 有意识地使用植物来柔化缓冲人造物的僵硬。

在园林设计实务中, 形状十分重要。形状可以起到补充加强的作用。例如, 低矮形态的植物通过植物面的慢慢下降形成了一种将建筑物锁扣在地的感觉。这也是现代建筑墙基种植的最初目的。一座房子的竖直侧面通常可以用一个圆形的灌木和乔木来柔化。形状也可以引导人的视线移动, 如圆柱状植物可以引导人的视线上移, 而低矮蹲伏的植物则会引导人的视线下移。这处技巧经常用来引导人们的视线离开或趋向某个特定物体, 在园林设计中经常使用。

当重复使用某种形状时, 一种要素秩序被导入该景观中, 一种重点或结构却可创立。然而, 如果过度重复使用单一形状, 景观会变得单调无趣。植物景观的变化最好是采用渐变的方式。剧烈的变化, 除非有足够的空间间隔, 否则会导致景观的不协调。

植物间也存在形态协调问题。形态差别很大的植物在搭配时要慎重考虑, 比如香樟与水杉, 垂柳与龙柏, 种植在一起就会显得很不协调。有些植物由于形态比较特殊, 因则跟别的植物很难搭配, 适宜单独配置, 如垂柳、竹子等。有的植物很容易跟别的植物搭配, 如大多数松树, 草类等。原则上, 形状越极端修剪的树木可以跟石雕一样醒目, 并且常作为独立的景致。特殊形状的植物, 如枝条下垂的树或枝条扭曲的灌木, 可以用来作为重点景致。

4 植物线条配置

几何线条与形状, 与其作为一种植物要素特征来解释, 还不如就是一种植物景观配置的组织手法。因为直线表现强烈的方向性、运动性, 所以人们常用竖直或水平线状的植物群植来引导人们的视线到一个有趣点而避开难看的景致点。曲线使景观带有更多自然、温和, 飘逸的效果。不规划直线会使作品显得精力十足。直线特性更多地用于建筑和特性之中, 如路基、步道, 通道。现在, 越来越多的设计者会在草坪与重要植物群落的植物种植带间设计一条清晰的线条, 种植带的地面背景跟草坪的颜色与质霜降材料都不一样, 有时还特地用植物或其它醒目的材料镶边, 以获得强烈的线条效果。

5 植物质地配置

质地为植物外在所具有的粗糙或精细表象和整体气质的综合, 它是植物大小、表面视觉、叶、枝形态等的综合表现。一般来说, 粗糙的质地易于察觉, 能够远距离施加视觉影响, 但当近距观察时则丢失这种视觉效果;细致质地很容易混入背景之中, 不宜远距离察觉, 但是近观时, 则有许多有趣点显现出来。如果用细致植物做前景, 而用粗糙植物做背景, 植物景观会显得深远, 空间也显得更大。

从远处看, 它是植物的整体视觉效果。光与阴影的效果是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植物形态和线条类似, 植物质地过度一致会导致景观的单调。质地变化最好采用渐变方式, 避免变化过于频繁。植物质地要注意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在某些质地比较细腻, 空间又比较狭小的建筑环境中, 如高档别墅, 使用植物一定要十分注意。大量使用某些质地粗糙的植物, 如法国冬青时, 会降低别墅的气质档次, 而用空间也显得很压抑。另外, 两种搭配种植的植物气质质地不能相差太大, 否则会导致景观的不协调。

需要注意的是, 植物的气质会随着植物的生长而发生变化, 大多数植物学的气质层次会随着植物长大提高。落叶植物的质地还会随季节而变, 而常绿植物全年质地基本相似。硬质材料的质地一般不随季节变换, 并且选择面很宽。

现实中, 植物体或群体是上述各个要素特征的综合, 在进行植物元素取舍时, 必然会遇到各个要素特征相互作用而带来的困惑。一般来说, 在解决交互作用问题时, 我们必须根据功能设计需要首先确定所选元素的要素特征的优先顺序。比如说, 在开阔地用于遮荫的孤植木, 形态大小必是优先的考虑顺序, 其次才考虑颜色或其它要互特征。

摘要:植物景观配置是园林景观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从植物要素特征了发, 利用一定的组织编排手法, 将其组合成与自然或人造硬质环境相融, 具有一定美感, 满足一定功能的整体植物景观画面。植物的颜色、大小、形态、线条、质地对植物造景的功能和效果至关重要。

景观配置 篇5

1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遵循的原则

1.1生态性原则

1.1.1因地制宜。园林设计时,要尽可能地使用乡土原生树种,并选择生长比较茂盛的植物。对于工业厂房等,要尽量避免种植一些贵重、娇气的植物,应当多种植广玉兰、夹竹桃等,因为它们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并且能够起到净化吸收二氧化硫等有毒害气体的作用。1.1.2植物的生态影响。园林植物配置时,不可以因为美观,而随意采用外国种类的植物,这样有可能造成其他生物的入侵,从而对本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和破坏。同时由于我国的土地非常广阔,并且南方和北方的土地差异比较大,不适宜所有的植物生长,所以一定要选择适合的植物,例如:茶花、杜鹃等植物比较适合酸性土壤,但是不适合北方的盐碱地地区。

1.2经济性原则

在对绿地或企业绿地进行管理时,可以在城市绿化中种植果树,但是有一部分公共绿地的可行性比较低,所以应该遵循经济性原则,以节水型绿化为主要的建设目标,例如:多使用一些耐旱节水的草坪和地被植物:沙地柏。

1.3艺术性原则

山麓型道路景观绿化植物配置研究 篇6

道路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当着城市的骨髂,贯穿整个城市,将城市完整的连接起来,因此城市建设离不开道路景观的建设。合理规划的道路景观绿化设计既是对交通安全的保障,又呈现了整体城市的整洁面貌,是城市形象的

张名片。合理的道路景观绿化,充分利用了城市道路空间,促进人工与自然统一和谐。所以,道路景观绿化设计非常重要。其中,植物配置又是道路景观绿化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概念的界定

1.山麓型道路山麓指山坡和周围平地之间的过渡带或山坡和周围平地明显的交线。也就是山体底部与平原或谷地相连的部分,有明显的坡折线。狭义的山麓区指以坡折线为中心向坡面和平地延伸的区域。山麓型道路,即以山麓区自然环境为背景,具备道路基本功能,同时承担生态保护、休闲游憩等功能的线性绿色空间。

2.植物配置植物配置是指在满足植物生态特性和植物生长发育的前提下,根据植物生态习性和布置要求来进行各种植物之间的搭配种植,通过植被之间的组合,在平面和立面上分别对植物的整体构图、植被色彩、季相变化等景观氛围营造,构成一幅既符合生物学特性又具有美学价值的生物立体画,供人们观赏、游憩。

山麓型道路景观绿化的功能

1.组织交通合理的道路绿化设计对人车分流以及人群集散可以有效地进行组织。科学地对植物本身的形态、色彩及姿态运用的搭配可以缓减司机对道路沿线单调的植被产生视觉疲劳,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

2.改善环境近几年城市空气中PM2.5含量的爆发性增长对人们的呼吸系统造成严重伤害,机动车辆产生的噪声污染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道路景观绿化中的植物不仅可以吸收有害气体,降尘降噪,还可以增加空气湿度,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从而改善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3.美化城市道路景观绿化将山麓下的点、面形式的绿地串连成完整的线性景观。在不同的路段根据不同需求运用植物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来营造自然景观,同时,道路景观绿化还可以对影响山麓风景的构筑物进行遮挡。干净整洁、有特色的道路景观必然是一个城市的张名片。

4.路侧绿带、路旁驿站绿地等可以满足居民对公共绿地的需求,绿化带还为城市道路的市政管网和远期道路的拓宽提供了备用场地。另外,道路绿地能够作为地震时的临时避震场所和人群集散场地。

山麓型道路种植设计原则

1.种植设计的原则

山麓型道路绿化首先要从线性整体景观出发,统一布局,从中寻求变化,形成既变化多样又整体统的道路景观。山麓区空间特征与城市空间有很大不同,其最主要的要体现其“乡野”性,在道路绿化中要区别城市市政道路,多运用乔、灌、草及藤本植混合搭配的模式,要在观山效果良好的路段将视线打开,采用半开敞或开敞型植被空间类型;在休憩遮荫的路段和驿站则应采用半封闭或封闭覆盖型植被空间类型。道路植物景观绿化必须在保证道路交通的技术与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同时要思考如何将山麓型道路打造成为观赏山岭风景的良好场所,充分展现植物景观绿化的功能。综上所述,原则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1)注重整体性、系统性;

(2)生态与功能并重;

(3)以人为本,将人的生理和心理行为方式对道路环境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4)适地适树,着重运用乡土树种;

(5)遵循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的原则;

(6)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尽量运用自然化种植,减少人工养护。

2.植被的选择

(1)植被形态道路绿化树种的选择,首先在形态上要满足道路交通安全基本原则,树种要有合理的分枝高度,不能遮挡交通标志,尤其路口转弯处不能遮挡司机视线,为保证行车安全;在一些节点驿站处,可适当选择造型优美的树种孤植作为视觉中心,植物组团要综合运用乔灌草的不同植被间高度的搭配达到有层次的景观效果,充分利用道路景观空间。

(2)植被色彩植被色彩的选择应该根据不同路段需求选用不同色彩的树种,例如作为背景宜选用绿色乔木,通过对比突出前面色叶树种;在一些色叶植物的选用上既可以一种颜色成片种植呈现有规模的色块,也可以不同色彩的植物搭配种植形成万花争艳的景观效果。

(3)乡土树种着重运用乡土树种,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突出地方特色,体现当地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能保证植被的生长优势以及生态群落不被破坏。

(4)树种选择要充分体现其功能。道路绿化植物具有组织交通、分隔空间、美化环境、降尘降噪等功能。在选择植物时应根据不同道路的性质,结合实用的功能全面考虑。

山麓型道路景观绿化形式

道路绿化的形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行道树、分隔绿化带、路侧分隔带。山麓型道路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不可建设用地较多、建筑依山就势、道路沿山而建,这为山麓型道路塑造富有特色的“点、线、面、体”绿化形式提供了条件。通过“点、线、面、体”道路绿化形式的结合,可形成层次丰富的山麓型道路绿化体系。

1.点绿化

点绿化,即山麓型道路绿化中的交叉口绿地、街头绿地、路旁驿站绿地、建筑前绿地等都可视为点绿化。“点”作为视觉中心具有吸引人视线的作用,可以作为景观的趣味中心。点绿化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时应给观赏者一定的视觉冲击力,要求形态突出、轮廓清晰、有层次、有特色,这样才能给观察者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

2.线绿化

“线”可以理解为将“点”串联起来,“线”具有一定的长度和指向性,道路绿化中的隔离带绿化、行道树绿化、路侧绿化带等都具有强烈的线性特征,“线”绿化是山麓型道路景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使道路具有完整性和连续性,是“点”绿化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3.面绿化

“面”绿化,即线移动后所行成的轨迹,面具有定的规模和形态。例如草坪、成片的树林等都属于“面”绿化。面绿化可以使道路绿化景观产生种气势并且有了定的形式感,使观赏者在空间上有所感受。

4.体绿化

“体”是指三维空间,“体”绿化是相对于道路绿化中的点、线、面绿化形式而言的道路空间层面的绿化,主要包括隧道垂直绿化等。同时,自然山体可以作为借景成为“体”绿化的一种形式。“体”绿化从真实立体空间方面增加了人的空间感受,使人更加亲近于自然。

小结

城市道路绿化植物景观配置 篇7

1.1 功能和性质相适应

城市道路种类多样, 配置道路绿化应根据道路的性质、级别、及市政工程设施需要来确定。城市道路绿化主要起到隔绝噪音、净化空气、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作用, 在设计中应结合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在满足规范的同时尽量带给人美的感受。例如:弯道处为不妨碍司机视线, 不能种植大灌木或小乔木;行道树不应种植果叶有毒或落果, 易对行人造成危险。

1.2 生态配置原则

保证植物配置的生态性要求植物多层立体化配置, 乔灌草结合, 控制常绿树与落叶树比例, 速生树与慢生树结合等, 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 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最好的绿化效果, 增强生态环境效益。

1.3 适地适树原则

尊重植物自身生态习性, 才能更好地保证植物群落的稳定性。根据道路所处位置, 分析风向、土壤、水文及道路绿地的小气候环境等条件, 选择合适的树种, 形成稳定的群落环境, 逐步增强绿化效果。

1.4 保护古树名木

古树名木是国内外稀有的以及具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及重要科研价值的树木。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历史文化内涵, 在道路绿化时应予以保护。

2 城市道路绿化的植物选择

2.1 乔木的选择

选择乔木时要求: (1) 株型整齐, 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花叶果具有观赏效果, 秋色叶植物, 冬季观枝干植物更佳。 (2) 便于养护管理, 生命力强, 病虫害少, 花叶果无不良气味。 (3) 树木存叶期长, 延长观赏期, 落叶集中, 便于清理。 (4) 行道树树冠整齐, 分枝点高, 不妨碍行人通行, 枝叶繁茂, 能提供荫凉环境。 (5) 便于大树移植, 移植后易成活。 (6) 具有一定的抗性, 适合当地自然环境条件。 (7) 寿命较长, 生长速度适中。

2.2 灌木的选择

选择时应考虑: (1) 枝叶繁茂、株形优美, 花期长, 具有一定的观赏性, 侧枝不影响交通。 (2) 植株无刺或少刺, 叶色有季相变化。 (3) 繁殖容易, 便于管理, 耐修剪, 树形和高矮易于人工控制。 (4) 具有一定的抗性, 适应当地气候环境条件, 能耐灰尘和路面辐射。

2.3 地被植物的选择

根据温度、湿度及土壤等气候条件北方地区主要选择冷季型草坪作地被植物;南方地区主要选择暖季型草坪做为地被植物。另外, 一些具有观赏价值的低矮花灌木也可作为地被应用。

2.4 草本花卉的选择

般露地花卉以宿根花卉为主, 与乔灌草立体搭配, 合理配置, 1、2年生草本花卉因养护管理较为麻烦, 只在重点部位点缀, 不宜多用。

3 城市道路的植物配置

3.1 城市环城快速道路的植物配置

城市环城道路主要用于快速通行, 安全性成为植物配置首要考虑的问题。在出入口应种植指示性植物;转弯处种植指引行车方向的成行乔木;在主次干道的交叉处, 不应种植能遮挡视线的高大植物;绿岛中不宜种植过高的植物, 防止遮挡周围车辆情况。

3.2 城市立交桥的植物配置

城市立交桥处交通情况复杂, 相对集中, 常采用平面、坡面与垂直绿化相互结合的形式。该区域大气污染较为严重, 在不影响交通视线的前提下增加绿量, 采用多层次科学搭配, 同时疏密有致, 使有害物质及时疏散。植物配置多以当地乡土树种为主, 搭配灌木、地被合理配置。

3.3 车行道分隔绿化带的植物配置

对于较宽的绿带, 植物配置就较为多样化, 规则式、自然式皆能满足要求。较为单一的规则式种植为配置等距离单行乔木, 其下配置地被植物或草坪;自然式的植物配置更加具有艺术性、丰富性, 植物种类多样, 姿态各有不同, 常绿、落叶的乔木、灌木相映成趣, 结合种类多样的地被植物、草坪形成高低错落、层次分明的群落景观, 结合各种小品设置, 可达到四季有景, 景景不同的美丽景观。在较宽的分车道绿带进行植物配置时, 需要考虑道路尽头、人行横道, 车辆拐弯处的安全性, 不种植高大乔木, 多种植低矮灌木、地被植物、草坪进行绿化。

3.4 人行道绿化带的植物配置

人行道绿化带起到与嘈杂的车行道分隔的作用, 能大大降低各类交通工具产生的噪声影响, 同时能够滞留空气中的烟尘, 起到净化空气的效果, 也为行人提供安全、优美的环境。在宽度适宜的绿带设计时, 可以绿色植物作为背景, 前面配置花灌木、地被植物或草坪来协调景观, 丰富植物层次。在地被植物配置时, 可利用野生地被, 生命力强、适应性广, 可使林下覆盖率更大。在外缘常用修剪型绿篱做分隔。

参考文献

[1] 杨淑秋, 李炳发.道路系统绿化美化[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3

景观配置 篇8

1.1 铺装景观

在对住宅小区的铺装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 可以通过铺装材料、高低落差及图案颜色的变化, 来突出景观的功能和美观。

1.1.1 铺装造型与颜色的搭配要相适应。

住宅小区的铺装景观设计中, 颜色应当尽可能调和, 做到同一色系与对比色系的搭配, 使铺装景观的色彩与周围的植物、水景、建筑形成统一的整体。若是地面的色彩过于单调, 则可运用线、形的变化对空间特征进行丰富,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在进行铺装景观的设计中, 应当使铺装能够为所有活动提供背景, 不可过于突出, 以免喧宾夺主。

1.1.2 功能与美观并存。

想要在铺装景观设计中实现这一目标, 设计者可以尝试在较为宽阔的广场道路上, 运用大面的石料进行铺装, 在狭窄的小路与空地上, 则可采用鹅卵石进行铺装。材料质感的变化, 能够凸显出地坪的层次感, 这样既能保证铺装道路的使用功能, 又能展现出美观的一面。

1.1.3 不同材质的组合。

地坪的铺装可以使用不同材料, 如行车路面用水泥混凝土、人行道用青石、散布道路用卵石, 或是将混凝土与碎的大理石、鹅卵石等进行组合, 构成美丽的地纹图案。

1.2 场所景观

住宅小区的活动场所相对较多, 如健身场地、休闲娱乐广场等, 对于这些功能性景观, 可以按照不同的理念和手法进行设计, 从而使其最大限度地满足小区内所有居住者的使用需求, 并在这一前提下, 带来人们视觉上的美感。

(1) 在设计场所景观时, 其功能应满足小区内居住人群之间交往与休闲活动的需求, 遵循人本设计理念, 使人们可以从不同的场所内感受到不一样的气氛, 从而更加清楚地了解自身在场所中所处的方位, 并对场所产生出认同感和归属感。

(2) 场所景观的设计应本着生态化的设计理念, 适当增加一些照明设备, 借助灯光来烘托夜晚的景色, 并在适当的位置处安放一些实用的小品设施, 如邮筒、自动售货机、报亭等, 同时, 设置一些供人休息的长凳, 选择安全的信息设施, 为小区居民提供各种便民信息, 使场所能够满足居民的心理需求。

(3) 可在场所景观的设计中塑造文化景观, 这里所指的文化景观包括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文化, 另一部分是景观, 前者是无形的, 需要人们用心去体会;后者是有形的, 能够直观看到, 可以带给人们深刻的印象。将文化景观融入到场所景观的设计中, 除了能够展现出住宅小区的个性化特点之外, 还能使景观本身变得更加更富多彩。

1.3 水体景观

(1) 水体景观设计时, 要尽可能使水景能够带给人们一定的舒适性, 可将设计的重点放在亲水、戏水平台的营造上, 以此来满足住宅小区内居民对水的行为需求。

(2) 可将水景的表象设计转化为具有和谐内涵的设计, 通过人造水景的运用, 营造出生态驳岸, 让水景带给小区居民更多的生态体验, 以此来打破空间尺度的局限性。

(3) 可将文化艺术融合到水体景观的设计当中, 将自然水景与人文景观进行有机的融合, 借此来赋予水景灵魂, 提升其境界。

(4) 可以结合住宅小区的地理环境, 并利用本土文化, 将地域文化融入到水体景观的设计当中, 由此可以使人们在水景中感受到历史的韵味。

(5) 要注重新技术和新材料的运用, 可以将现代的文明成果引入到水景设计中, 利用声控、光控、微电脑控制等技术, 打造高科技含量的水景, 为景观增添特色, 营造天然水景无法达到的美感。

(6) 在水体景观的形式上, 可以选择水池、瀑布、喷泉、流水等, 既可以规则布置, 也可混合布置, 通过动静结合, 为水景添姿增彩。

1.4 建筑小品

在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中, 建筑小品的加入有助于提升景观魅力和品质。可以按照如下思路对建筑小品进行设计:

(1) 多运用一些造型比较独特的小品, 带给人们更多美的感受, 同时要让小品体现出时代的气息。 (2) 选择建筑小品时, 可以结合住宅小区所处的地域民族风格, 用与小区环境相适应且具有地域特点的建筑小品进行装点。 (3) 合理运用新材料和新技术, 对传统的建筑小品进行创新设计, 由此能够带给人们不一样的感受。

2 住宅小区景观植物配置

植物是住宅小区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植物造景则是小区绿化的关键, 为此, 应当对植物进行合理配置, 并充分发挥景观植物的各种功能得到。

2.1 植物的配置技巧

2.1.1 要做到主次分明。

由于植物的种类比较繁多, 因此在景观植物的配置上, 要尽可能突出某个树种的栽植, 并用其它树种陪衬。同时, 植物的栽植应尽量保持自然, 虽然是以人工的方式进行种植, 但却要让栽植出的植物显现天然的景象。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与普通绿化有着一定的差别, 除了绿化之外, 还要有一定的美化效果, 通过不同植物的合理配置, 可以形成千变万化的意境, 由此能够带给小区居民一种艺术感受。

2.1.2 要对景色的四季变化予以考虑。

众所周知, 不同植物的生长繁茂季节不同, 因此, 在景观植物配置时, 应当尽可能使配置的植物突出某一季的景观, 并能兼顾其它三个季节, 在突出的季节中, 若是主要树种开花, 则别的树种尽可能不要同时开花, 而在其它季节时, 可以用别的树种开花来对主要树种进行衬托。例如, 常绿与落叶植物的比例可设置为1:3, 乔木与花灌木的比例则可设置为1:1, 通过这样的配置, 可以达到延长花期、丰富植物景观的目的, 从而使小区内的居民在不同的季节能够欣赏到不一样的植物景色。

2.2 树种的选择要点

在住宅小区的景观植物配置上, 应当重视树种的选择, 具体的选择要点如下:

(1) 应当充分考虑小区绿化功能的需要, 以树木、花草为主, 借此来提高绿化的整体覆盖率。

(2) 要充分考虑四季景观的效果, 可以采用常绿树和落叶树、乔木和灌木, 快生树和慢长树, 突出重点、做好不同树形、树种的合理搭配, 通过种植绿篱、花卉等, 使所有的植物景观相辉映, 达到美化居住环境的目的。

(3) 花草树木的种植形式要突出多样化的特点, 小区道路两侧可以成排成行栽植树冠较宽、遮阴效果好的树种。在小区绿化树种的选择上, 要使用花期相对较长且对无毒无害的品种。

3 结论

总之, 住宅小区是人们日常居住的环境, 在对其园林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 应遵循人本理念, 围绕住户的需求, 对景观进行科学设计, 在彰显景观美化环境作用的同时, 突出其功能性, 特别是在景观植物的配置上, 要因地制宜, 通过植物的合理搭配, 为小区居民营造出一个生态化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李爽.基于生态技术的哈尔滨市居住小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 2014

[2] 冯爽.无障碍设计在住宅小区景观设计工作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2015

[3] 郝胜凯.多样性的小区景观设计研究——炎陵县鹿原镇"帝琴湾"生态小区景观规划设计[D].湖南工业大学, 2014

[4] 孙俊男.现代住宅小区景观的中国风——中国传统园林要素在现代住宅小区景观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J].美与时代 (中) , 2011 (7)

浅析屋顶花园绿色景观配置 篇9

1 屋顶花园的作用

1.1 屋顶花园可以有效改善城市微气候

屋顶花园中的绿色植物可以有效地吸附空气中的颗粒尘埃及有害气体, 同时还可以调节城市空气的潮湿度。而且它还可以有效降低噪声对于居民区的影响, 起到了良好的降噪作用。同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 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 以有效防止城市“热岛效应”的产生, 同时它还能对屋面的防水材料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1.2 改善城市空中景观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 风格各异的现代化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如果能够在这些建筑的顶部设置一些造型各异的屋顶花园, 城市上空所呈现出的景象将不再是单调的水泥屋面, 而是一个个富有层次感及丰富色彩的现代化绿色景观。同时高低层建筑之间的屋顶花园能够形成鲜明的层次对比, 它不仅丰富了城市上空的空间层次, 还能满足高层建筑内人群对于绿色生态观念的心理需求。相关数据表明, 在人们的可视范围内, 当绿色面积达到25%时就能够使人的心情变得很舒畅, 而屋顶花园的出现恰能够满足这种要求, 它能够起到调节人们心理状态, 有效改善城市人群精神面貌的作用。

1.3 起到良好的隔热保温作用

没有绿色植物覆盖的屋顶, 因在夏季受到太阳辐射的直接照射, 其表面温度会远远高于外界气温的温度, 颜色及所用材料不同的屋顶温度上升幅度也不尽相同, 有些屋顶的温度甚至会达到80℃。然而对于有绿色植物覆盖的屋顶而言, 因叶片对于热量的阻挡以及蒸腾作用对于热量的散发, 可以有效降低屋顶的表面温度, 从而在炎热的夏季能够使建筑物的室内温度得到有效的控制。如果将屋顶设置成地毯式的草坪, 在墙壁上设置一定数量的攀爬植物, 可以使室内温度得到有效的降低, 同时能够节约大量的用电量。相反, 在冬季, 这种地毯式的屋顶花园可以对屋顶起到良好的保温作用。

2 对于屋顶花园顶棚的配置处理

在对屋顶花园的顶棚进行配置时, 可以考虑将其设计成棚架结构。同时, 通过空间分隔两侧的光影分隔, 可以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在进行材料选择时, 应尽量避免过于复杂或单一地组合材料, 应对木料、夹胶玻璃、木板等设计材料进行合理的种类搭配, 以给人一种简约却不失现代化气息的框架艺术风格。

3 在进行屋顶花园配置时, 植物配置方案的选择

在选择植物的配置组合方案时, 应首先对于不同类型植物的颜色、规格、外形等进行充分的了解与分析, 之后再搭配组合成不同的方案, 然后针对设计造价、美观性原则、业主建议等进行合理的统筹分析, 以筛选出理想的屋顶花园景观配置效果。对成功的经典设计案例进行分析之后可以发现, 将植物的不同特点进行巧妙的融合是营造良好的屋顶花园景观的关键。从艺术的角度进行分析, 植物组合的协调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各种植物间共有元素的多少以及和谐程度的大小。

3.1 对植物叶型进行对比, 选择色彩互补的配置方案

在对绿色植物的组合进行配置时, 黄色与紫色绿色植物景观合理的组合, 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整体植物组合的协调性, 同时也能突出其他种类植物元素的特色。如用丝兰与其它紫色或黄色的植物进行颜色搭配, 其硬实、直立的叶片从周围质地柔软、叶型圆润的植物 (如欧亚甘草、马樱丹属植物丛) 中伸出, 无论是从叶型上, 还是从外形上都能够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

3.2 对颜色相同, 外形不同的植物进行合理的搭配

将多种颜色相同的不同种类植物景观设置在一起时, 通过株型与叶形所体现出的差异, 也可以得到良好的组合效果。如将浅粉色的金菊花和福禄考设置在一起, 可以营造出一种给人良好视觉享受的粉色浪漫氛围。同时, 这2种植物的花型有着很大的差别。金菊花的花梗上可以开出成串的粉色花瓣, 这样一种独特的花型差异使这2种植物搭配成了一个完美的组合。

3.3 选择叶型差别较大的绿色植物

通过对于观叶类绿色植物的有机组合, 可以带给人们一种舒适宁静的感觉。对该类植物进行配置组合时, 可以利用植物绿色深浅的变化来作为植物位置设置的标准。例如在进行配置组合时, 可以用深绿色的大戟属植物来作为浅绿色的蕨类植物的陪衬, 同时可以设置一定数量颜色介于以上2种颜色之间的八仙花属植物, 并将其叶片凸显出来, 这样便能够达到一种良好的组合效果。与此同时, 也可将叶片大小、纹落图案的差异作为绿色植物配置组合的重要标准。

3.4 充分利用高度和外形存在差异的植物

当绿色植物的高度和外形均存在明显的差异时, 可以充分将其中的差异元素来进行组合的配置。例如丛生的丝兰有着非常硬直而直立的叶片, 可以在其周围布设一些质地柔软、株高较小的柏属植物, 以与其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而同时可以在丝兰的旁边摆放陶制的大球, 以其相对淳朴的造型可以使整个造型更加突出, 从而使整个屋顶花园成为建筑顶层最为醒目的景观。

4 水体景观的配置

水在我国传统的园林设计中是必不可少的元素, 对于屋顶花园的配置也不例外。在此过程中, 应对屋顶面积、几何图形等因素进行充分的把握与分析, 之后根据这些要素设计出自由式、几何式等不同风格的水池。在此过程中, 通常将水深设置为30~50cm, 用钢筋混凝土材料来进行池底和池壁的设计与施工, 对于内侧与底采可以用水泥抹面的方式来进行整饰, 水池的外侧可以通过对于颜色、几何图案、绿色植物的有机组合来进行重点装饰。

5 对于屋顶花园道路的铺装配置

在对屋顶花园的道路进行配置时, 应充分利用优美的曲线与色彩丰富的材料, 同时注意设置一定的坡度来防止路面与场地的积水。在此过程中, 可以在路面布设一定数量体型匀称的精美卵石, 同时也可根据花园主题风格与用途的不同, 运用嵌草路面铺地和块料铺底等方式来开展屋顶花园路面的铺设工作。

6 对于屋顶花园其他附属设施的配置

6.1 凉亭的配置

在进行屋顶花园配置时, 可以设置具有传统建筑风格的凉亭。它的存在既能够供人们歇脚乘凉, 还能以其轻巧而玲珑的造型提升整个屋顶花园的魅力。在进行材料选择时, 可以选择木料、钢筋混凝土或能够体现当地独特文化的建筑材料等。

6.2 雕塑的配置

在屋顶花园中设置少量不同风格的几何图形雕像, 可以给人一种置身于大面积园林的感觉。同时还可以陶冶情操, 净化人们的心灵。在开展具体设计工作时, 可以选用石雕、水泥雕、玻璃钢雕、铜雕和不锈钢雕等多种材料。

6.3 庭院灯的配置

庭院灯通常情况下分为照明灯、景物灯以及特色照明灯3种形式。照明灯一般设置在屋顶的防护边界周围及屋顶道路两侧, 这种灯的配置应满足沿路的连续性。同时应根据设计要求, 按照固定的间隔距离来进行照明灯的配置。景物灯通常设置在屋顶广场、草坪、花坛、水体等景观部位, 以对景观轮廓的勾勒使屋顶花园空间范围内呈现出色彩丰富的多种景观。特色照明灯对于照明高度没有太大的要求, 主要用于屋顶花园特定气氛的营造[2]。在选择灯具时, 应在考虑其质地及形式的同时, 以小巧为主要的选择标准。同时应对管线进行暗装布设并注意防水, 以防止漏电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7 结语

综上所述, 屋顶花园绿色景观已经在现代化城市绿化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设计师在今后的屋顶园林绿化配置时, 应在遵循实用性、经济性等原则的同时, 加强对于相关技术的不断创新, 以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来充分展示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

摘要: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 从其自身角度, 就屋顶花园绿色景观配置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屋顶花园,绿色景观,配置

参考文献

[1]刘育璟, 殷奕斓.浅谈屋顶花园设计与植物配置[J].景观设计, 2011

居住区植物景观配置设计分析 篇10

1.1 目的性原则

即有用性和功能性。所谓有用性, 就是说植物配置时, 首先应明确设计的用途, 植物能够营造优美的环境, 还能渲染空间气氛, 要营造一种什么样的空间和气氛, 达到用户的要求, 是很重要的。所谓功能性, 是指在植物配置时, 不同情况下植物在执行一定的功能, 例如绿化、美化环境、吸收辐射等。

1.2 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强调植物分布的地带性, 植物配置时要考虑植物分布的地带性和生态适应性。因此, 在植物配置时应以乡土树种为主, 适当引进外来树种, 适地适树。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合理地选择植物种类。同时要注重生物多样性, 保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构建合理的植物群落结构, 遵循群落的演替规律。

1.3 美学原则

在植物配置中, 植物材料在形体、体量、色彩、线条、质感方面有很大的相似性, 即为配置的统一性, 但是过于统一也会产生呆板、单调的感觉, 如果过于多样而缺少统一, 又会显得杂乱无序。因此, 在植物配置中必须遵循“统一中求变化, 变化中求统一”的准则, 包括多样与统一、均衡与稳定、对比与调和、韵律与节奏等。

2 植物景观配置设计的要点

2.1 平面设计要有造型

这主要是针对居住区的地面空间, 对植物的设计一定要有造型。没有造型, 绿地和树木往往显得过于单调和呆板。造型可以是规则的几个图形, 如长方形、正方形或者是圆形, 也可以是不规则的形状, 以增加小区的美感, 给居民以视觉上的享受。

2.2 季节更替有变化

在植物景观配置设计中, 也要考虑各种植物随着季节变化的特点, 也就是在选择植物的时候, 要合时宜。植物的季相变化也是一种韵律, 我们称之为季相韵律, 因此在植物配置时要考虑植物的季相变化, 使植物四季皆有景, 四季景不同。

2.3 相邻色彩有差异

一般来讲, 红色代表热情, 蓝色代表忧郁, 从美学上来讲, 不同的色彩搭配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在植物配置设计中, 要选定一种主色调, 比如绿色, 然后为了使得绿色不显得太单调, 要搭配其它的颜色, 如红色, 黄色等, 这样既能给人美感, 也能调节人的心情。

2.4 注意空间层次的布局

对于居住区来说, 空间层次布局尤其重要, 要突破牢笼的压抑, 因此, 公共空间的设计受到了很大重视。要营造建筑与公共空间的层次感, 可以选择低矮的灌木种植成整齐的绿色围墙, 以此来软化周围混凝土带来的封闭隔离感。在绿色围墙与公共空间中较为宽阔的地方, 可以种植大面积草坪作为整个公共空间的背景色, 并在这大面积的绿色草坪上点缀一些有特色的建筑小品, 这些建筑小品错落有致地搭配, 会使得层次感大大加强。

3 植物景观配置设计的基本流程

3.1 植物景观的选择

植物景观的配置设计是稳定的, 有规律可循的, 植物的选择非常重要, 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形状、颜色、生长周期, 我们要综合考虑。植物景观选择的内容主要涉及植物品种的选择, 植物大小的确定, 植物数量的确定, 植物个体在结构中的位置定位等。

3.2 植物与整体环境的协调程度

整体植物景观类型布局选择完成后, 就要开始进行各个植物景观类型的构成设计, 即解决植物个体的选择与布局问题, 考虑植物的组织与种植安排, 使其与周围的景观相辅相成, 风格协调一致。公共空间中错落有致的搭配有特色的建筑小品, 在满足传统功能的同时, 加入了现代的元素, 同住区的层次相匹配。

3.3 系统的检查审评, 即质量保证过程

最后要从美学原则和生态学原则进行评审, 这是植物景观设计质量保证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的质感景观表现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同时是否环保, 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只有两者兼具, 才是一个成功的植物景观配置的案例。

4 结语

利用植物质感表现景观时, 不仅需要恰当搭配植物的自然质感, 或者适当表现其人工质感, 同时也要充分考虑植物色彩、姿态等其它因素, 从整体出发, 营造特点鲜明且丰富多样的景观。

论现代园林景观小品的合理配置 篇11

关键词:园林、装饰、小品、环境

望拥有舒适,优雅的外部环境。因而园林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园林小品以其精美灵巧,不拘一格的形式.充满个性却又合群的特点.跳动于建筑之中.穿棱于园林之内。

一.园林小品的设计特点

园林小品虽是园林中的小型艺术装饰品.但其设计既有技术要求,又有造型艺术和空间组合的美感要求.其创作需遵循一定的内在规律,造型取意需经过一番精心琢磨,并与园林整体环境协调一致。园林小品设计娶取得成功.一般都具有以下几个要点:

l,取其特色:园林建筑小品的设计构思.首先要立足于了解需表达内容的本质,提取最能反映其特色的元素.通过设计手段巧妙地熔铸在园林造型之中,使之具有独特的格调.切忌生搬硬套,切忌雷同.

2.顺其自然:园林造造追求自然,唯忌牵强.但又不贬人工.且精于人工。“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就是对优秀园林技艺的最好概括。作为装饰小品,人工雕琢之处是难以避免的,而将人工与自然浑成一体,是设计者匠心土所在。

3.求其借景:景洞之类的西林小品.其设置离不开借景.可借远景、近景,邻景或四时之景,根据所借的景致和周围环境的具体状况,设计出恰到好处的洞形,使所得画面之意境简而不陋、虚而不空,形成一种高格调的形象。

4.饰其空间:园林空同、建筑空间及过渡空间不是截然分开,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园中有园.院中有院.内中有外.外中有内.寓太于小,小中见大,这些空间处理手法、使园林氛围更加虚实相生.情趣盎然。

5,巧其点缀:园林小品的设置巧就巧在其占位不碍事,布景有主次,从不做作,把需要突出表现的景物强化起来,把障眼的角落修饰为赏眼的景致;塑树根数截.似树墩自在,或可趣作蹬坡:绿草坪上.铺以素白兼色景石点缀,园趣充盈,顿莸生机……

6,寻其对比:固林设计的构图和组景常把两种明显差异的素材巧妙地结台,通过对形状.动静,光暗.质地,颜色等进行对比,烘托出各自特性.又统一在一定的园景之中。

7,立其意境:园林小品不仅要有形式美,还要有深刻的内涵,才能成为耐人寻味的作品。设计者应巧于构思,通过造型处理和空间组合,表选小品独特的意境和情趣,以表而不露的感染力.使其达到身居咫尺.造境无限的地步。

二.装饰性园林小品的设计

基于设计害创作思路的无穷无尽,现代园林小品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现就几个典型的装饰性园林小品探讨一下:

1廊架

通廊和花架统称廊架,它是园林中联系或分割空间的重要手段.通过高低.长短,开合的处理.把景区进行大小、明暗、起伏、对比的转换.做到敞开通透,隔而不断,层次丰富.形成各种特色景区。同时廓架还具有组织串联游览线路.遮风避雨,供人体憩等实用功能。

疏朗、开敞、空透、灵动、是现今廊架的设计时尚,新型材料的不断涌现使这一时尚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廊架跨度一般为2.5~3米.常做到十几跨甚至数十跨,配合园路,将各景区景点以“线”联成有机整体,廊架选址随意,却造景无限,“或蟠山腰,或穷水际,通花渡整.蜿蜒无尽”。在结构形式上.廊架以架空为多,考虑到雨雪天绿地中游人轻少,廊架避风避雨的功能在减弱,而观常性越发被重视、更强调仰视.俯视以及远观,近观的效果。一些廊架造型细腻,干脆不用植物,让人欣赏其人工美,表现出灵活的自由度。

2景墙

园林景墙的主要功能是造景,其精巧的造型点缀着园林。平面上景墙多呈线形分布.相对简单立面上却自由生动,丰富异常.景墙可灵活多变地构建空间.化大为小,又可将小空间串通迂回.小中见大.层次深遂.既是被观赏的景物.又具有实用价值。

景墙的设计首先要注重内涵.墙作为一种载体.反映着设计者的立意与构思,墙上可以融入各种艺术创作,如雕刻、书法、绘画、甚至标牌说明。其次要注重装饰。设计者越来越着重在外形、线条、质感、色彩上进行处理、既要对比、又要协调;既要醒目,又要和谐。墙的材质多种多样.粗犷的石材传达着古朴的气息,植物材料(竹、树皮等)体现着生态自然,玻璃、金属、马赛克等渗透着现代气息.就连光影也被用来创作立面效果,因为“光影是一种活动的材料”其三要注重整体。景墙形象要与环境协调一致,紧密结合绿化、水景、园路、山石等。墙面上需设漏窗.门洞或花格时.其形状、太小、数量、纹样均要注意比例适度、布局有致、以形成统一格调。其四要充分考虑景墙的坚固与安全。墙高应控制在2.2—2.5m之间.尤其是孤立单片的直墙,要适当增加其厚度,加设柱墩,设置曲折连续的墙体,以增加其稳定性,还应考虑风压,雨水等对墙体的破坏作用。

3园桥

在园林设计中,常常需要园桥来连接山体、水体两端的道路,沟通景区。同时桥又是必不可少的造景要素,起着点缀水面景色,增加风景层次的作用。在一些景区,由于桥的优美身姿、流畅曲线、多变造型,使桥成为主景点或景区。

在园桥的设计中要把握几个要领:第一要把桥的安全性放在首位。要控制桥拱高度,注意桥下水体深度,水面宽广或水流湍急者,宜建体量较大,较高的桥.让游人增加安全感;水面较小且水势平静者,宜建低桥、小桥,让人有临波微步之感……第二是选择好桥址。一般在水体最窄处或风景最佳处设桥,既经济又合理同时结合考虑人流需要.第三是确定桥的形式、体量、用料,涓涓细流宜建紧贴水面的汀步,平静的水面应利用桥的倒影,建拱桥或平桥……用材上除木质以外.现时建桥已大量连用钢、铁、玻璃、不锈钢等材料。第四是栏杆的设置,能不设尽量不设需设,需对应把围护、分隔的作用与美化、装饰的功能有机结合。第五要恰当处理桥与岸的衔接,忌生硬呆板,常以园灯、雕塑、山石、花台、树池等点缀,可丰富环境.也显示桥位,增强安全的效果。

4石景

无论山石的形态、色泽、还是它的纹理,都体现着自然的气息。中国园林崇尚自然,因此常将石作为一种重要的造景材料。其造型千姿百态,寓意隽永,令人叹为观止,中国人欣赏“石”,非一般之石,不但要怪,还要丑。如刘熙在《艺概》中说:“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丑字中丘壑未尽言”,所谓石之丑,非内客之恶,而是突破形式美的规律,真实、朴素、自然,真所渭丑中见雅,丑中见秀,丑中见雄,脱俗方见不凡,这就是大丑中见大美的辨证关系。中國人欣赏石,比西方人欣赏抽象雕塑具有更丰富的内涵,不在石的形似而在神似,欣赏的是它们千姿百态的意趣美,所谓“园可无山,不可无石”。奇巧的山石能满足人们视觉需求和心理需求。优美的形态成为环境中欣赏的对象,不仅如此,山石还具有传情的作用,中国园林就常借堆山砌石来抒发感情,创造意境。正所谓“片山有致,寸石生情”,因此在园林环境中,石的艺术地位是显而易见,不可估量的。

试析北方花卉配置与景观设计 篇12

1花卉配置的含义和意义

每一个园林都有一个主题思想,每一个园林也必须有一个视觉焦点,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这个园林中的主景。对于城市设计来说不可能不考虑其焦点景物的配置,可以是水景,也可以是山石景,也可以是植物造景,只要能与环境相协调就是好的,能被居民所认同的就是优秀的。在这里值得一提的就是主基调的问题。现在的园林不是空洞的、没有思想的、没有内容的园林。现代园林本身就是一种思想、一种文化的存在,我们尊重这种存在的同时,就必须理解园林中主基调的作用,定了基调才能创造出园林氛围,才能表达出主题。

园林建设人们并不陌生,已经有很多的人研究园林建设,从早期就有了园林景观这一说法,但是那时只是简单的亭台楼阁,并没有对自然风景都做了解,现代化的园林景观将花卉业作为园林建设的一个方面,让花卉作为了一种事业在发展,很多人对园林花卉的配置都没有什么概念,园林花卉配置主要就是将观赏性的植被在园林中栽种的时候一种搭配和组合,植物本身是不会对观赏产生效果的,如果将各种色彩的植被乱搭,就会让人们的视觉产生一种疲劳,不利于景观的配置,这种配置就是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将园林景观的配置与需求结合,这样的配置才是有意义的,让疲惫了一天的人们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能放松,这样才是园林花卉的价值,在城市园林在建设的过程中,不能够只重视林木的建设,还要将花卉融入在景观中,将花卉作为主背景引人注目,让人们能够驻足欣赏,这才是花卉配置存在的意义,尤其是北方的花卉配植,北方是以林木为主,一定要重视园林景观中植被的建设,不能够单一使用林木,要将花卉和城市景观融合起来,最大程度发挥花卉的作用,让植被不再成为单纯的植被,而是成为对城市建设有益的花卉。

2花卉配置的基本原则

2.1简单原则

园林花卉配置的简单原则就是将花卉配置的简单明了,省去了繁琐的环节,避免了杂乱,这种简单往往要比复杂更加容易让人接受,很多园林设计人员都会忽略园林配置的简单原则,认为只有将园林设计的复杂,人们才会有兴趣观看,这种思想是错误的,园林景观涉及到的因素有很多,尤其是在植被的配置上看似简单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如果将一些不确定因素放在了设计里,就会对整个设计造成不好的影响,因此,在园林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在主要因素,只有将主要因素确定,才能够忽略一些辅助性的因素。

2.2满足功能性原则

满足功能性原则就是园林设计要达到适用性,园林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园林设计适用性,如果园林花卉配置的设计无法达到人们生活的需要,就会导致无人来参观和欣赏园林花卉,如果花卉的配置与环境相适应,就会让人们身心愉悦,这样就达到了了设计的功能性,满足了适用性原则。

2.3协调统一的原则

园林花卉设计要遵循协调统一的原则,从实质上来说就是要将园林设计与人们的审美结合,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作为园林花卉的设计者,一定要将统整体的设计风格,不能够随便将设计因素组合在一起,否则整个园林花卉的外观就会变得凌乱,因此,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就要将各种元素结合,要想将一个设计理念始终如一的使用在设计中,就尽可能使用一种设计元素,如果有需要,在这种元素的基础上与其他元素合理搭配,让整个园林设计达到协调。

2.4达到艺术基本要求

这一原则是将园林花卉的配置看做一种艺术,园林花卉的设计过程就是艺术的形成过程,说到底,园林花卉就是一项充满艺术的工作,因此进行园林花卉设计是不仅要考虑花卉的颜色搭配和花朵大小配合,还要注意不同花卉的比例以及花卉的形态搭配。这些元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不仅相互影响还相互促进,这些都与艺术设计有着必要的联系。艺术配置主要是对色彩与型态的对比与调和,对平衡与节奏的要求。园林花卉的色彩有叶色、花色、干皮色,本色调为绿、红、黄底色为绿。花卉的大小、花卉的形状、常绿花卉与落叶花卉形成鲜明对比。上小下大,左右对称的材料具有稳定和平衡感,产生庄严肃穆感。上大下小,非对称材料具不稳定的动势,产生轻松活泼感。不对称的匀衡手法配置,稳定中又有动感。如自然成花丛,一侧大型花卉少而另一侧草花多,可取得相对均衡。园林花卉色彩配置也能产生稳定平衡感,暖色系有向外扩散向前突出感。配置与活动区,冷色系有向内收缩及退后远离平衡感配置于休息区,灰色调给人远离空间扩大的静感,以此花做背景,产生深远的结果。将连续的风景序列进行分段和分块,使之有断有序,产生节奏感。

3园林花卉的配置方式

指同种花卉在高矮、冠幅、形态上基本相同,表现的是严谨规整,一定要中轴对称,株行距固定,同相可反复连续,讲究几何图形和线条。有中心植、对植、行列植、环状种植等栽植方式,中心植一般无庇荫要求,只是艺术构图,需要做主景。对植选择形态整齐美观的花木,2种以上对植时左右相对位置要用同种规格一致花卉。行列植(列植)可单行或多行,可一种树也可多种树,注意控制株行距。环状种植是围绕某一中心把园林花卉配置成圆、椭圆、半圆、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菱形及多边形等封闭图形。可一环也可多环,目的是陪衬主景。本身变化要小,色泽尽量暗、采用生长慢,枝密叶茂及体态较小的花卉。

4结论

园林花卉,是园林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是满足园林植物的空间构成,艺术构图需要的重要元素之一,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整个过程中,园林花卉是植物造型、色彩表现最强的物质载体,为景观设计提供造型所需元素,是园林景观的生命象征,一定要重视园林花卉的配置和设计,美化城市景观,尤其是北方的花卉,在色彩的搭配上一定要注意,让城市景观丰富多彩。

摘要:园林景观在城市化建设中是非常重要的,园林建设在古代的时候就已经被人们应用,现代的许多工艺都借鉴了古代园林建设,现代的园林建设增加了许多的元素,其中花卉就是园林建设中一个关键性的角色,尤其是北方对花卉的配置和设计是非常重视的,种植花卉可以增加园林的空间,美化环境,将整个色彩都突出表现出来,对花卉配置和景观设计进行探讨,让花卉的色彩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作用,装扮城市,让城市建设的更好。

关键词:北方花卉,配置,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张洁.北方地区常见园林花卉植物种类及应用[J].现代园艺,2015(24).

[2]周志刚.对中职园林花卉学教学的探讨[J].现代交际,2015(03).

[3]童琥.园林花卉种植与设计探讨[J].绿色科技,2015(09).

【景观配置】推荐阅读:

教育配置07-17

自动配置05-10

业务配置05-13

隧道配置05-14

配置文件05-27

动态配置06-01

宏观配置06-06

协调配置06-18

配置措施06-21

开关配置06-23

上一篇:武汉民营企业下一篇:网格自动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