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症

2024-08-17

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症(精选11篇)

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症 篇1

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 AS) 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 AS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血脂异常、高血压、肥胖、吸烟、糖尿病等, 相关研究发现, 大约2/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罹患高血压[1], 有学者指出, 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的患者血浆中IFN-γ和IL-17水平显著增高并与AngⅡ正相关, 并指出Th1、Th17细胞活性的增高可能与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有关[1], 但高血压患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是否也存在T细胞各亚群活性的变化未见相关研究, 本研究拟在观察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Th1、Th2和Th17细胞比例的变化进而探讨高血压患者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与效应性T细胞各亚群变化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我院心内科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40例, 依据颈动脉超声检查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 (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 , 其中男14例, 女6例, 平均年龄56.1岁;对照组 (颈动脉超声检查正常) 20例, 其中男16例, 女4例, 平均年龄55.9岁。高血压临床诊断、分级依据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所有患者停用影响AngⅡ药物2周后开始抽血。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24h内空腹状态下抽取肘静脉血液, 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于流式细胞术检测, 应用流式细胞仪FACSAria型, 具体操作步骤依据说明书进行, 对Th1、Th2和Th17细胞的比例进行检测。

1.3 统计学处理

检测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 (χ—±s) 表示, 组间均数比较采用One Way ANOVA方差分析, 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 应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流式检测两组患者Th1、Th2和Th17细胞比例, 结果显示观察组Th1和Th17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 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Th2比例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大量活化的CD4+T淋巴细胞存在于冠心病患者及AS易感动物斑块及循环中, 它们与分泌的细胞因子组成了复杂及庞大的网络系统, 导致了斑块的发展及成熟, 导致临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但最近的相关研究发现CD4+T淋巴细胞并不都是促AS的[2], CD4+T淋巴细胞是由诸多不同的细胞亚群组成, 其主要包括效应性T细胞及调节性T细胞, 依据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不同, 将活化的效应T细胞又可分为Th1、Th2和Th17等亚群。

Th1型免疫反应是目前经研究证实并公认的导致AS的免疫反应, 在冠心病患者及AS动物模型的循环中均可发现Th1细胞比例和Th1型细胞因子显著升高的现象, Th1型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同时也是斑块局部浸润的CD4+T淋巴细胞的主要成分, Th1型细胞因子主要包括IFN、TNF和TNF, 斑块中还包括诱导活化Th1型细胞的细胞因子如IL-12及IL-18。Th1型免疫反应目前发现与AS的发生、发展、斑块的稳定性、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具有较大的相关性。Th1型优势反应的持续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存在, 往往提示患者的预后易于发生心力衰竭。Th2型免疫反应曾经被认为具有抗AS的作用。国外学者早先发现Th2型免疫反应可能具有促AS反应, 但后期研究显示Th2型免疫反应对AS病变的影响不大, 目前随着调节性T细胞负向调节AS的作用被证实, 大部分研究者倾向于Th2型免疫反应在AS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确定的观点[3]。但是基于现有的研究显示冠心病人群和正常人群Th2细胞活性无显著差异的特点, 我们相信Th2细胞在AS发生发展的过程作用不大。

本组数据显示, 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Th17细胞比例显著升高, 同时特征细胞因子IL-17水平明显升高, 提示了Th17细胞的活化参与了高血压患者AS发生发展的过程。Th17细胞是近年来被发现的一种CD4+效应性T细胞, 它的作用范围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炎症性疾病、移植物排斥及肿瘤等疾病, 国内有学者指出IL-17系Th17细胞分泌因子高血压合并有肾功能损伤患者IL-17水平显著升高, 同时与AngⅡ水平正相关, 这可能显示Th17细胞功能的上调与高血压导致的肾功能损害出现有关。同时, 有研究者发现在合并有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血浆中IL-17水平与正常人群相比显著增高, 研究者指出IL-17在AngⅡ介导的高血压及血管功能紊乱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组数据显示了效应性T细胞不同亚群功能的紊乱在高血压患者AS发展过程中得作用, 主要表现为Th1、Th17功能的紊乱。对高血压患者免疫调节紊乱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机制, 而且还能为高血压患者并发AS的预防及质量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吉庆伟, 曾秋棠, 刘伶.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效应性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J].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1, 27 (6) :556-564.

[2]Erbel C, Chen L, Bea F, et al.Inhibition of IL-17A att enuates at hero sclerotic lesion development in apoE-deficient mice[J].J Immunol, 2009, 183 (12) :8167-8175.

[3]Smith E, Prasad KM, Butcher M, et al.Blockade of interleukin17A results in reduced atherosclerosis in apolipoprotein E-deficient mice[J].Circulation, 2010, 121 (15) :1746-1755.

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症 篇2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个词“动脉粥样硬化”,它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病变?对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威胁吗?如何及早发现?如何预防和治疗? 动脉粥样硬化是指大、中动脉内膜出现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血栓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及钙质沉着,是一种全身动脉系统的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动脉管腔狭窄,引起远端器官供血障碍,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还可能导致急性缺血的发生。由于在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布多在大动脉的近侧段,且在分支口处会较明显,病变的动脉,随其供血的器官的不同,引发不同的疾病:脑动脉:脑梗塞,脑萎缩;冠状动脉:心绞痛,心肌梗塞;肾动脉:肾性高血压。下肢动脉:下肢发凉、下肢坏疽等。

动脉粥样硬化引发的相关疾病在西方发达国家是引起主要死亡原因。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饮食习惯改变,该病的发生率也在逐年提高。动脉粥样硬化病理上出现的时间比较早,但出现较明显的症状通常是在中年或者中老年。有几大因素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早,病情重的原因:

一、高血压。

二、高血脂症。

三、吸烟。

四、糖尿病。

五、肥胖。因此,年龄中年以上,特别是男性和绝经期之后的女性,具有以上危险因素之一的人群,就需要注意动脉粥样硬化的及早发现和防治。

高频率超声诊断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无辐射、敏感度高、重复性好,可动态观察,价格低廉等优势。近年来,随着超声诊断仪的不断发展,大规模病例资料的积累和研究,利用高频率超声诊断动脉粥样硬化,已经成为一种可靠的、常规的检查方法。所谓高频率超声是指探头发射频率高于7.5MHz的超声,其纵向空间分辨率可达0.5mm以下,可以检测微小的动脉粥样斑块,由于高频超声的探测深度有限,因此只能检测浅表的动脉血管。颈动脉是距离皮肤表面最近的大动脉之一,在超声诊断学上,颈动脉被视为全身动脉的“窗口”,对颈动脉的超声观察和检测,可以很好的反映动脉系统,特别是大动脉的情况。高频超声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例,可以发现颈动脉内膜增厚,发现软斑块或硬斑块,如出现狭窄,还可以测量受累动脉的狭窄程度,血流是否通畅等。目前还有一种血管内超声检查动脉粥样硬化的新方法,其分辨率更高,测量更为精确,检测范围也不局限于靠近体表的大血管,但因为是一种有创伤性的检查,且费用较高,因此还不适于作为一种常规的筛查手段。

动脉粥样硬化的自我康复 篇3

饮食疗法

(1)大枣(去核)10枚,玉米粉50克,粳米50克。将粳米淘洗干净,放人锅中,加水煮沸,将冷水调和的玉米粉、红枣加入,同煮稠粥,早晚分食。本方适用于脾胃虚弱型动脉粥样硬化症。

(2)黑芝麻100克,核桃仁100克,桑葚100克。将黑芝麻、核桃仁炒熟,捣烂研细。桑葚研末,与黑芝麻、核桃仁末混合,加入蜂蜜调匀即成。本方适用于肝肾阴虚型动脉粥样硬化症。

(3)水发黑木耳100克,芹菜250克。将水发黑木耳洗净,人沸水中烫一下立即捞出,冷却后沥干装盘。芹菜去杂洗净,切成0.5厘米长的小段,下沸水稍焯片刻,捞出后与黑木耳同装一盘。取锅,放入精盐、味精、白糖、麻油、胡椒粉及少量冷开水,兑成调味汁,倒人木耳芹菜盘中,拌匀,当菜佐餐。本方适用于肝火上炎型动脉粥样硬化症。

(4)辣椒150克,干丝150克。将辣椒洗净(不去子),切成丝,入油锅翻炒片刻,再人干丝及适量水,大火翻炒2分钟,加入味精、白糖、姜丝、精盐各适量,翻炒均匀即成,当菜佐餐,随意食用。本方适用于气血瘀滞型动脉粥样硬化症。

便方

(1)苦瓜1个(约200克),苦丁茶3克。将苦瓜上端切开,挖去瓜瓤,装入苦丁茶,挂在通风处晾干,用时取下洗净,连同茶叶切碎,混匀,装瓶保存,每次取10克,沸水冲泡,约焖20分钟即成,代茶频频饮用。本方适用于肝火上炎型动脉粥样硬化症。

(2)陈皮10克,山楂30克,乌龙茶5克。将陈皮、山楂人锅,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冲泡乌龙茶,加盖焖10分钟即成,代茶频频饮用。本方适用于痰瘀交阻型动脉粥样硬化症。

(3)丹参500克,黄豆1000克,蜂蜜250克,冰糖30克,黄酒15毫升。将黄豆去杂洗净,用冷水浸泡1小时,捞出,例入锅内,加水2500~3000毫升,用大火烧开,再改用小火煮3小时,直至黄豆熟烂,约剩浓汁750毫升时离火,将豆汁滤出。丹参洗净,放入水中浸1小时,入锅加水煎取药汁,反复2次,去渣合并滤液。将黄豆汁、丹参汁倒入盆内,加入蜂蜜和冰牺,隔水蒸约2小时,待冷装瓶,备用。余下的熟黄豆,可加精盐、味精、酱油、黄酒、白糖、香葱,制成红烧甜酥黄豆。日服2次,每次5克,饭后1小时用开水冲服。红烧甜酥黄豆佐餐食用。上下午分食。本方适用于痰瘀交阻型动脉粥样硬化症。

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症 篇4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流式细胞仪(FACSCalibur型,美国Bec-ton Dickinson公司),图像分析系统(BI 2000 医学图像分析系统,中国成都泰盟软件有限公司),抗鼠CD4FITC、抗鼠CD25PE、抗鼠Foxp3 APC(美国eBio-science公司),淋巴细胞分离液(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兔抗人,大鼠,小鼠TNF-α 多克隆一抗(博士德,武汉),即用型SABC-POD(兔IgG)试剂盒(博士德,武汉)。维生素D3注射液(上海通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丙基硫氧嘧啶片(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

1.2实验动物及分组

4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体重100g±10g,由山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分两组:健康对照组(A组12只)、动脉粥样硬化组(B组2 4只,分成2个亚组,分别为B 1组、B2组)。

1.3 实验步骤

1.3.1造模及标本采集

A组喂普通饲料5 个月。B1、B2组喂高脂高糖饲料(3%胆固醇、0.5%猪胆盐、10%猪油、5%白糖、0.2%丙基硫氧嘧啶、5%蛋黄粉、76.3%基础饲料),喂养时间分别为3 个月、5 个月。动脉粥样硬化组实验开始时一次性腹腔注射维生素D3针剂6×105IU/kg,并于造模第1周、2周、3周各补充腹腔注射维生素D3针剂1×105IU/kg,动物自由饮水,建立AS大鼠模型。各组大鼠于喂养结束时间点采用20% 乌拉坦0.5 mL/100g腹腔注射全身麻醉,腹主动脉采血后处死,血液储存于EDTA抗凝管中用于流式细胞术检测。制作主动脉根部病理切片,用于HE染色及免疫组化实验。

1.3.2染色及图像采集

主动脉根部标本石蜡包埋,4μm连续切片。HE染色:常规脱蜡、水化,行HE染色,光镜下对比观察各组主动脉根部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二甲苯脱蜡,系列乙醇浸泡水化,3%过氧化氢室温孵育10min,枸橼酸盐缓冲液抗原热修复2min,加5%BSA封闭液,37℃孵育30min。加1∶50稀释的兔抗人,大鼠,小鼠TNF-α多克隆一抗,4℃过夜。滴加生物素标记山羊抗兔IgG,室温孵育30min。滴加SABC,室温孵育30 min。DAB显色,显微镜下控制显色程度。使用BI 2000医学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平均灰度值。

1.3.3流式细胞仪(FCM)检测

取1.5 mL EDTA抗凝血,加入1.5mL PBS液,吹打均匀。取15mL离心管,加入3mL淋巴细胞分离液,沿管壁缓慢加入等体积的上述稀释抗凝血,1 500r/min离心20min。用移液器取出第二层环状乳白色淋巴细胞层,置入新的离心管中,加PBS液吹打均匀后1 000r/min离心4min,弃上清。加入Anti-Rat CD4FITC 1μL,Anti-Rat CD25PE 4μL,室温避光20min。加1mL新鲜配制的固定/破膜液,混匀,4℃避光孵育28min。加入2mL新鲜配制的破膜缓冲液,1 000r/min离心4min,弃上清。重复一次。加4μL抗鼠Foxp3APC,混匀,室温避光孵育30min。加入4mL破膜缓冲液,1 000r/min离心4min,弃上清,加上机Buffer流式细胞仪分析。

1.3.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各参数用均数±标准差(±s )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及LSD检验,检验水平为双侧 α=0.05。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大鼠主动脉病理变化

光镜下可见A组大鼠主动脉内膜光滑,血管壁无斑块形成。B1组大鼠主动脉可见隆起于动脉内膜表面的斑块形成,斑块表层为纤维结缔组织,此为早期斑块,即纤维斑块期。B2组大鼠主动脉可见纤维帽下脂质及肌纤维崩解坏死产物增多,为晚期斑块,即粥样斑块期。

2.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主动脉TNF-α表达关系:B1组>B2组>A组,B1、B2组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光镜下A组大鼠主动脉未见明显TNF-α棕黄色颗粒表达。B1 组、B2 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胞浆中可见颜色为棕黄色TNF-α阳性颗粒表达,二者表达差异并不明显。

2.3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

B1组大鼠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低于A组和B2组大鼠(P <0.05)。详见表2。

3 讨论

Treg可抑制Th1/Th17介导的炎症反应,以及减弱树突细胞抗原提呈作用,发挥抗AS作用。根据其来源可分为nTreg和诱导性调节性T细胞(induced regulatory T cell,iTreg)。TNF-α 来源广泛,包括各种免疫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等。TNF-α上调被认为是炎症反应的基准。当TNF-α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可导致血管损伤和血栓形成。然而,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TNF可以通过TNFR2 受体激活和增加Treg。如有学者发现,在体外,与IL-2协同下,TNF-α可选择性的激活老鼠Treg,使其增殖和上调转录因子Foxp3 的表达,促进其抑制作用[3]。体外利用TNF孵化共培养的Tregs和效应性T细胞(effector T cells,Teffs),在较短时间(48h),可部分逆转Treg对Teffs的抑制活性。然而经过较长的孵育时间(72h),Treg抑制活性恢复[4]。这些数据说明在炎症反应早期,虽然有Treg的存在,但TNF可降低Treg的抑制活性并促进Teffs增殖。然而,在TNF长期作用下,可恢复功能性Treg活性,并抑制Teffs的增殖。

本研究观察到在大鼠AS病变早期,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比例降低,而在病变晚期升高并接近于健康对照组大鼠水平。主动脉TNF-α表达在AS病变早期、晚期并没有显著差异,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大鼠。 结合以往研究,本实验认为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水平在AS早、晚期阶段的变化,可能与TNF-α调节有关。研究表明,虽然TNFR2优先表达于Treg,但一小部分老鼠Teffs(<10%)和人外周血Teffs(约20%)也表达TNFR2,TNFR2在Teffs中的表达可以增强Teffs对Treg介导抑制效应的抵抗[5]。AS病变早期,TNF-α作用下,nTreg对Teffs抑制活性减弱,Teffs增殖,使外周nT-reg相对减少[6]。病变晚期,优先表达在Treg上的TNFR2对保留Treg对炎症反应负反馈调节开始发挥重要作用,nTreg细胞对Teffs抑制活性恢复,外周血CD4+CD25+Foxp3+ 调节性T细胞比例升高,抑制炎症进一步发展,体现出机体免疫调节的一种重要负反馈机制。

摘要:目的 探讨外周血自然调节性T细胞(natural regulatory T cell,nTreg)和主动脉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表达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发展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36只,体重100g±10g,随机分3组,每组12只。健康对照组(A组)、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组(B1组)、晚期动脉粥样硬化组(B2组)。采用高脂高糖饮食配合腹腔注射维生素D3针剂建立大鼠AS模型。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比例,免疫组化检测大鼠主动脉根部TNF-α表达。结果 A组大鼠主动脉根部未见斑块形成,B1组大鼠主动脉根部可见纤维斑块形成,B2组大鼠主动脉根部可见粥样斑块形成。B1、B2组大鼠血管TNF-α表达较A组上调(P<0.05)。B1组大鼠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比例较A组、B2组降低(P<0.05)。结论 外周血nTreg在AS不同时期的变化,可能与TNF-α调节有关。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肿瘤坏死因子α,自然调节性T细胞,大鼠

参考文献

[1]Grell M,Becke FM,Wajant H,et al.Tumor necrosis factor(TNF)receptor type 2 mediates thymocyte proliferation independently of TNF receptor type 1[J].European Journal of Immunology,1998,28(1):257-263.

[2]Grell M,Douni E,Wajant H,et al.The transmembrane form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 is the prime activating ligand of the 80kDa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J].Cell,1995,83(5):793-802.

[3]Miller AM,McPhaden AR,Preston A,et al.TNFαincreases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to vascular balloon injury without accelerating neointimal formation[J].Atherosclerosis,2005,179(1):51-59.

[4]Chen X,Oppenheim JJ.TNF-alpha:an activator of CD4+FoxP3+TNFR2+regulatory T cells[J].Curr Dir Autoimmun,2010,11:119-134.

[5]Chen X,Bäumel M,Männel DN,et al.Interaction of TNF with TNF receptor type 2promotes expansion and function of mouse CD4+CD25+T regulatory cells[J].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2007,179(1):154-161.

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的当前问题 篇5

[中图分类号] R5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1-09-03

进入21世纪以来,动脉粥样硬化(AS)性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位杀手。AS是以进行性脂质沉积、纤维组织增生和炎性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累及全身大、中型弹性和肌性动脉的慢性疾病。病理学研究证明,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和下肢动脉是AS的易患部位。因此,AS是导致冠心病、脑梗死、腹主动脉瘤、慢性肾病和间歇性跛行的共同的病理学基础。近30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流行病学、循证医学和预防心脏病学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AS发生机制的认识不断深化,针对AS的诊断和治疗技术日新月异,AS性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已开始显著下降。尽管如此,对于AS这一复杂疾病的认识仍处于初期阶段,在这一领域中仍存在着下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1 AS的病因、危险因素和生物标记物

近年来,AS新型生物标记物的增多和对危险因素的成功干预,导致了人们对于病因、危险因素和生物标记物这三个基本概念的混淆。病因(etiology)是指导致疾病的原因,消除病因可治愈疾病,但AS的病因至今不明,一般认为AS是一个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多因素疾病。危险因素(risk factor)是指可增加发病危险的因素,与疾病有因果关系,且应满足下列条件:(1)在不同人群中该因素与疾病均呈独立、分级和连续相关,随着该因素水平的上升,疾病发生率增加;(2)该因素发生在前、疾病发生在后;(3)降低该因素水平能降低疾病的发生率[1]。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年龄、糖尿病是AS的传统危险因素,但不是AS的病因,因为相当一部分AS患者可无上述危险因素,反之,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人群中相当一部分人并无AS。近年来,由于强效他汀类药物的出现,人群中LDL-C水平降低的幅度与心血管病死亡率呈直线负相关,这萌生了“LDL-C是AS的病因”“LDL-C 水平越低越好”等错误观点,这些观点忽略了LDL-C仅是AS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的事实。给予ApoE或LDL受体剔除小鼠高脂喂养的同时,抑制LDL-C与管壁基质的结合或抑制单核细胞从管腔向管壁的游移或抑制巨嗜细胞对LDL-C的摄取,AS病变可显著减轻,表明LDL-C水平升高是AS产生的必要条件但非唯一条件[2]。生物标记物(biomarker)是指反映疾病变化的因素,该因素与疾病呈独立、分级和连续相关,但与疾病无因果关系。hs-CRP是近年来报道的反映斑块炎症的生物标记物[3],但与AS的因果关系尚缺乏前瞻性干预的证据。鉴于新的生物标记物不断涌现,最近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发布了新型生物标记物的评价标准,这有助于生物标记物的规范应用[4]。

2 AS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美国费明翰心脏研究发现,有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父亲<55岁发病,母亲<65岁发病)的后代中患心血管病的危险较无家族史者增加2倍以上,即使将后代本身的多个危险因素调整后仍是如此。这表明AS性心血管病的发生具有遗传学基础[5]。由于AS是一个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多因素疾病,仅仅研究和干预AS的环境因素是不够的。近年发展起来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已发现了多个与AS发病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s),其中位于9p21染色体区域的一组SNPs已在白种人、中国汉族人[6]、东亚人、南朝鲜人、西班牙人、意大利人证实与冠心病发病相关,尤其是在白种人中,杂合子的冠心病发病危险增加约20%,而纯合子增加约40%[7-8]。然而,综合已发表的研究,冠心病易感SNPs增加发病危险的OR值一般小于2.0,与传统的费明翰危险因素计分相比,C统计值或ROC曲线下的面积并无显著差异。因此,美国心脏病学会和协会(ACC/AHA)目前不建议在无症状人群中进行SNPs的大规模筛查[9]。尽管如此,新兴技术如GWAS精细测序、DNA外显子测序、mRNA测序和全基因组测序的发展将有助于发现更多的AS易感位点,有助于在AS危险因素出现之前更早地预测心血管疾病和阐明AS的发生和发展机制,DNA甲基化的研究将有助于阐明AS的遗传因素及其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药物代谢SNPs的研究则有助于检出心血管药物疗效不佳者,从而推动临床医学从循证医学走向个体化治疗。因此,AS的遗传学研究方兴未艾。

3 AS病变的血管床选择性

AS的传统危险因素对人体的影响是全身性的,但AS病变只发生在动脉系统而不发生在静脉系统,将静脉移植到动脉系统(如冠脉搭桥术)后血管壁组织逐渐动脉化,最终发生AS病变。在动脉系统内,AS常累及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和下肢动脉,但对于其他血管床很少累及。在受累血管床中,病变仅出现于大中动脉而不出现于小动脉,西方人常出现冠状动脉病变,而东方人常出现脑动脉病变。这些现象提示,AS病变具有明显的血管床选择性。近年研究发现,AS病变的血管床选择性受到血流动力学的显著影响。血流的低剪切力可增高血管内皮的通透性,激活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炎性因子。在ApoE-/-小鼠颈动脉放置狭窄套管的第2天,套管近端的血流剪切力降低,血管内皮细胞表达MCP-1增多,内膜通透性增加,7 d后血管内皮下巨嗜细胞和脂质增多,内膜开始增厚,表明血流的低剪切力与AS早期病变之间存在因果关系[10]。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细胞的力学-生物学信号偶联(mechano-biological signaling coupling)涉及多条信号转导通路,阻断这些信号通路可有效减轻血流低剪切力导致的AS早期病变[11]。然而,血管内皮细胞的力学-物学信号偶联只能部分解释上述AS病变的血管床选择性,在这一领域中仍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

4 AS发病机制的网络观和动态观

在长达几十年的人类AS病程中,血管壁细胞受到多种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数以百计的基因被激活,合成和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产生多种多样的生物学效应。因此,AS的发病机制涉及到极其复杂和庞大的细胞内信号转导网络,包括血管发育、炎症-疫、凋亡-嗜、细胞增殖、血管新生、氧化应激、血管老化等[12]。为了有效干预AS的发生和发展,仅仅选择网络中的一个或几个分子是远远不够的,应寻找关键分子或调节结点,以图“纲举目张”。研究证明,细胞膜表面的Toll受体亚型1,2,4介导了AS的炎症过程,联合沉默Toll-1和Toll-2对于斑块炎症仅有相加作用,而联合沉默Toll-2和Toll-4则有协同作用,这是因为Toll-1和Toll-2共用同一细胞内信号通路,而Toll-2和Toll-4则利用不同的信号通路,这个例子说明了网络干预的重要性[13]。此外,在AS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某个网络可能仅在某个时期起作用。在不同的时期,血管壁细胞可能起到“双刃剑”的作用。例如,在AS早期,内膜增厚是病变,但在AS晚期,内膜增厚有助于增厚纤维帽和稳定斑块。同样,在AS早期,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游移和增殖可增大斑块,但在AS晚期,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游移和增殖却可加固纤维帽,预防斑块破裂。巨嗜细胞吞噬内皮下的脂质有助于缩小斑块体积,但巨嗜细胞的聚集可加重斑块炎症。因此,在研究AS的发病机制、测量指标和干预措施时,应特别注意AS发病机制的网络观和动态观。

5 AS病程的非线性和可逆性发展

传统的观点认为,AS是一个进行性和直线性的发展过程。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和有效干预手段的问世,人们已认识到,AS实际上是一个可逆性和非线性的发展过程,由于AS斑块的增生、静止、缩小、损伤、破裂、修复、再损伤、再破裂、再修复等病理过程,临床可表现为无症状性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无ST段上抬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ST段上抬型急性心肌梗死以及这些临床综合征的交替出现。影响AS斑块病理变化的因素包括:血脂水平、内皮结构和功能、内皮祖细胞修复能力、全身和局部炎症、纤维帽胶原合成和降解速率、坏死核的大小、新生血管密度、斑块内出血、他汀治疗等[14-15]。对AS病程进展的新认识提示:(1)明确、检出和避免导致斑块破裂的危险因素,有可能预防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2)少数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的迅速增大可能与无症状性斑块破裂和修复或斑块内出血有关,因此,这些患者需要积极干预,以避免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3)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和规范进行他汀治疗,斑块的大小和性质是可逆的——可由大斑块演变为小斑块,由易损斑块演变为稳定斑块,由破裂斑块演变为修复斑块;(4)在评价某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时,应采用随机对照的大样本临床试验并进行长期随访,以排除病程本身变化的影响。

6 AS动物模型的发展

与人体的其他组织不同,人体的动脉是不可能取活检的。因此,有关AS的组织学研究基本依赖动物模型,这造成了AS基础研究的困难。大动物如猴子和猪与人类同属杂食类动物,心血管系统和脂质代谢亦相似于人类,在这些动物中长期喂养高脂饲料或敲除LDL受体基因可在主动脉和冠状动脉形成AS斑块,与人类病变非常相似。然而,价格昂贵、喂养时间长、动物体积大、伦理非议多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这些动物模型的发展。相反,新西兰兔、ApoE-/-小鼠或LDLR-/-小鼠价格便宜、喂养时间短、动物体积小、伦理非议少,已成为目前AS研究的主要动物模型。由于小鼠AS斑块与人类非常相似且小鼠基因序列已知,可进行基因敲除或基因敲入,故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AS动物模型。然而,小动物模型存在以下限制性:(1)AS斑块主要出现在主动脉及其分支,冠状动脉和颈动脉内不出现斑块;(2)兔子的AS斑块主要为纤维增生性病变,不同于人类的脂质性斑块,且兔子的基因序列不知,基因干预困难;(3)兔子和小鼠的AS斑块均为稳定性斑块,几乎不发生斑块自发性易损和破裂[16]。近年来,本实验室应用高脂喂养、内皮损伤、基因转染、精神应激、药物触发等方法,成功地在新西兰兔和ApoE-/-小鼠中建立了斑块易损、出血和破裂的动物模型,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为易损斑块的基础研究提供了适宜的研究对象[17-18]。尽管如此,目前AS动物模型的研究周期通常短于20周,在这样短暂的时间内所得出的发病机制,用于描述长达几十年的人类AS发病过程,其限制性是不言而喻的。此外,涉及AS发生和发展的小动物各个系统的功能与人类差别甚大,在小动物体内反复证实的氧化、炎症和免疫等AS发生机制在人体AS病变中至今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19]。因此,将小动物实验中得出的结论外推至人类时,需要特别的慎重。发展价格适宜、喂养时间短、与人类病变相似的大动物模型已势在必行。

7 AS的形态和功能显像

为了检出、干预和随访AS病变,需要发展准确、简便、安全、价廉的AS显像技术。在无创伤性显像技术中,颈动脉超声测量的IMT已成为评价抗AS药物疗效的最常用的临床试验中间终点。然而,体表超声、多排CT、磁共振的空间分辨串均较低,无法显示班块的坏死核和纤维帽,难以对斑块性质做出判断。在创伤性技术中,血管内超声(IVUS)可显示斑块面积、狭窄程度、血管重构以及斑块的脂质、纤维化和钙化成分,但不能显示变薄的纤维帽。第二代光学相干断层显像(0CT)可准确显示纤维帽的厚度和断裂、斑块面积、以及斑块的脂质、纤维化和钙化成分,但不能显示斑块炎症。为了显示斑块的炎症程度和坏死核的大小,近年来发展了AS的功能显像技术。由于弹性可反映组织的成分,本实验室建立了基于IVUS的血管二维和三维弹性图以及基于斑点跟踪技术的斑块表面应变测量方法,利用这些技术可准确预测实验动物的班块破裂[21]。新近发表的PROSPECT研究发现,IVUS在ACS患者所检出的非罪犯血管的斑块负荷>70%,最小管腔面积<4.0 mm2以及薄帽纤维粥样瘤,可独立地预测3年内非罪犯血管所导致的急性心血管事件[22]。利用纳米或单克隆抗体技术将导致斑块炎症的分子如VCAM-1,ICAM-1,MMPs或巨嗜细胞坏死后释放的分子如组蛋白等与核素、CT、MRI或超声等影像技术的显影剂相结合可显示斑块的炎症程度或坏死核大小,从而可对斑块的易损性做出评价,这些功能显像技术的发展将更好。

8 AS的药物和基因治疗

AS是全身性疾病,局部狭窄病变的介入或手术治疗虽可缓解组织缺血但无法改变AS的病程。他汀是AS药物治疗的基岩,其主要作用是降低血清LDL-C水平,但其抗炎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研究证明,他汀快速抗炎的主要机制是抑制内皮细胞TLR-4受体的表达及其下游信号通路蛋白的磷酸化,从而导致NF-cB活性的抑制[24],这种抗炎作用独立于调脂作用。因此,对于慢性冠心病他汀主要通过调脂发挥疗效,而对于ACS他汀主要通过抗炎发挥疗效,在分析以心血管事件为终点的他汀治疗的临床试验时,应充分考虑到他汀调脂和抗炎的双重作用。近年临床试验的结果表明,ACS患者即使服用大剂量他汀,心血管事件的残余危险仍高达22%[25],说明需要发展新的治疗药物。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ETP)阻滞剂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后者可加强胆固醇从组织向肝脏的逆向转运,从而减轻斑块炎症,两种新的CETP阻滞剂dalcetrapib和anacetrapib已进入临床试验,后者已证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本实验室的系列研究证明,过表达ACE2、PPAR-y1、HO-1等基因或抑制MCP-1、TLRl、TLR2、TLR4、糜酶等基因的表达可显著减轻斑块炎症和稳定斑块但不影响脂质代谢[26-27]。同样,抑制脂蛋白相关的磷脂酶A2(Lp-PLA2)可抑制斑块炎症,目前Braunwald教授领导的SOLID-TIMI52试验正在大样本的人群中检验Lp-PLA2抑制剂darapladib稳定斑块的作用。由美国国家心肺血研究所领导的CIRT试验旨在检验小剂量氨甲蝶呤对于心肌梗死患者再发心血管事件的影响[19]。研究证明,在易损斑块的动物模型中,中药通心络具有稳定斑块的作用,目前一个由本实验室领导的检验通心络对于颈动脉IMT影响的全国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CAPITAL试验)正在进行中。这些新的临床试验将为AS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症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冠心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45例纳入本研究, 年龄47~80岁, 平均年龄 (56.46±15.34) 岁;体质量55~86kg, 平均体质量 (64.35±16.58) kg;冠心病病程2~20年, 平均病程 (7.45±2.36) 年;其中男性患者25例, 女性患者20例。研究对象剔除严重心力衰竭、肝、肾功能不全、全身严重感染、近期有调脂药物用药史者[2]。纳入标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3 mm为动脉粥样硬化。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检查总胆固醇 (TC) 、三酰甘油 (TG)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等血脂水平。根据血脂水平确定调脂药物阿托伐他汀钙的使用量。血脂高于正常范围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40 mg/d, 临睡前顿服;血脂正常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10~20 mg/d, 临睡前顿服。用药期间定期进行血脂水平、心肌酶谱、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如发生不明原因的肌肉疼痛;肌酸激酶高于正常上限5倍;谷丙转氨酶高于正常上限3倍;肌酐高于220μmol/L时立即停药。

1.3 评价指标

参考中国临床血脂控制达标行动专家组制订的《提高临床血脂控制达标率的专家建议》中的标准[3]。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测:患者取平卧位, 头部后倾, 使颈部充分暴露, 采用数字型经颅多普勒 (TCD) 诊断仪, 2.0脉冲波, 探头置于颈部行纵向和横向扫描, 扫描部位包括双侧颈总动脉、颈外动脉、颈内动脉及其分叉处, 扫描时注意切勿挤压动脉, 并进行双侧对比。

1.4 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有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 数据处理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时认为组间差异结果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

与入院时对比, 我们发现治疗后2、4、12周时患者TC、TG、LDL-C等指标水平明显下降, HDL-C明显上升, 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 (P<0.05) 。见表1。

2.2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变化

颈动脉TCD检测结果显示, 治疗后IMT、斑块总面积、斑块总得分均低于于治疗前, 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冠心病的发生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等有关, 目前无有效的根治方法, 患者需长期服药治疗, 心理负担较重。据估计, 冠心病患者中大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情绪, 对患者的心理造成极大伤害,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4]。冠心病患者多数伴有高血脂, 而高血脂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 可见冠心病的发生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临床治疗中, 降低血脂水平, 减轻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对预防冠心病有重要意义。他汀类是治疗冠心病的常用药, 其中, 阿托伐他汀钙是一种HMG-COA还原酶的竞争性抑制剂, 通过与HMG-CoA的竞争, 从而与酶的活性部位相互结合, 有效对HMG-CoA还原酶进行抑制, 降低细胞内部胆固醇的合成量, 减少LDL-C的合成量, 增加细胞表面的LDL-C受体合成量, 促进血液中LDL、IDL以及VLDL的清除, 并对肝内的VLDL的合成进行抑制[5];

本研究中冠心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经阿托伐他汀钙调脂治疗后2、4、12周时TC、TG、LDL-C等指标水平逐步下降, HDL-C逐步上升, 这一结果提示阿托伐他汀钙具有良好的调脂作用, 可使冠心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脂水平平稳恢复至正常范围。

临床上评价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常用指标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它能较好地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状况[6]。本研究通过数字型经颅多普勒 (TCD) 诊断仪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粥样硬化各项指标, 发现治疗后IMT、斑块总面积、斑块总得分均低于于治疗前, 说明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改善, 斑块缩小。

综上所述, 在冠心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治疗中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可改善粥样硬化斑块, 对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艳, 闵连秋.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 2010, 7 (10) :125-126.

[2]赵露芳.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医药资讯, 2012, 4 (5) :98.

[3]马金霞.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24) :117.

[4]王震.血脂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21) :16-17.

[5]刘希德, 刘佳.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 2012, 18 (26) :144-145.

关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上) 篇7

那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怎么形成的呢?关于形成机制有以下几种学说:

1. 脂质浸润学说

首先动脉硬化的启动环节是过多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参与, 动物实验显示如果LDL-C<80mg/dl则很难诱导动脉粥样硬化发生。LDL-C在内皮蓄积被氧化修饰, 招引单核细胞吞噬, 单核细胞进入内皮下分化为巨噬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有胆固醇逆转运作用, 如氧化修饰的LDL-C量不多可被HDL清除;如被氧化修饰的LDL-C量过多, 即巨噬细胞吞噬的脂类过多最终形成泡沫细胞, 大量的泡沫细胞死亡形成“脂池”就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的形成是可逆的, 若此时能够用他汀降低LDL-C的浓度并改善内皮细胞功能, 斑块可以缩小甚至消失。2006年发表的ASTEROID试验, 是由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欧洲多国参与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用血管内超声成像评估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能否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每日使用瑞舒伐他汀40mg/d (我国目前批准的瑞舒伐他汀用量应≤20mg/d) 治疗24个月, 发现冠状动脉内斑块体积平均减少约50%, 并停止生长。

2. 内皮功能受损学说及损伤反应学说

血管内皮功能受损最早表现为舒张功能受损, 此时尚未出现解剖学损害, 主要表现为一氧化氮释放减少, 过氧化物产生增多。内皮功能损害后可增高内皮的通透性, LDL-C和巨噬细胞均易渗透到血管壁下并释放炎症因子, 与损伤反应学说一起加重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到复杂的斑块则有平滑细胞损伤参与, 其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是导致平滑肌细胞迁移的主要因素。在它的刺激下, 使细胞外的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形成纤维帽覆盖在血脂池上, 造成典型的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

3. 炎症假说

有研究认为, 动脉粥样硬化与肺炎衣原体、幽门螺杆菌、巨细胞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感染有关。有人发现, 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 时超敏C反应蛋白增高, 并发现单独降脂治疗或单独抗感染治疗都不能很好地改善ACS预后, 而两者联合治疗预后最好。但2004年欧洲心脏病学年会上发表的P R OVE I T-T I MI 2 2研究 (分别给予A CS患者他汀治疗与抗感染治疗2年并随访2年) , 以及ACES研究 (分别给予冠心病患者阿奇霉素与安慰剂治疗1年并随访4年) , 但两个研究均得出阴性结论。

4. 遗传环境相互作用学说

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学说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动脉粥样硬化肯定有遗传的因素, 而且是一种多基因的遗传方式。有人研究发现, 体内有100多种基因相互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这些基因在适宜的环境中暴露或发展。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等心血管事件发病的共同基础。颈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变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其一颈动脉粥样硬化后本身的狭窄程度, 其二硬化斑块的性质, 二者都很重要。正常的颈动脉中层厚度≤0.9mm, 超过此数值称为颈动脉内膜增厚或称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可分为四级: (1) 轻度狭窄, 内径狭窄<30%; (2) 中度狭窄, 内径狭窄30%~69%; (3) 重度狭窄, 内径狭窄70%~99%; (4) 完全闭塞, 内径狭窄100%。有研究显示, 颈动脉狭窄与同侧缺血性脑卒中高度相关, 相关性可高达90%~95%。一般认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动脉管腔狭窄超过50%, 即可严重影响脑组织供血, 同时发生斑块脱落及血栓形成的风险大大增加, 容易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卒中。也有研究认为, 许多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并未发生脑卒中, 反而轻中度狭窄的患者却发生了脑卒中。这里面就有一个斑块性质, 即不稳定斑块或易损斑块的问题。

血管内皮功能与动脉粥样硬化 篇8

关键词: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动脉粥样硬化

近年来研究发现,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参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及心力衰竭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其中,内皮损伤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对内皮功能紊乱进行干预治疗,已成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环节。

1 内皮的正常功能

内皮细胞是指覆盖血管内皮表面的单层扁平细胞,为血液流动提供光滑的内表面,以维持全身血液循环的正常进行。其主要生理功能如下:(1)分泌血管活性物质,调节血管的收缩及舒张功能:例如一氧化氮(NO)、前列环素(PGI2)、内皮素(ET)、血栓素A2(TXA2)及内皮衍生超极化因子(EDHF);(2)维持凝血及纤溶系统之间的动态平衡,例如分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以及t-PA和u-PA的抑制剂(PAI);(3)维持血管的增殖平衡,例如ET促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PGI2和NO抑制增殖;(4)分泌多种黏附分子表达,促进血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调节炎症反应;(5)合成和分泌一些生长因子及细胞因子,调节正常的生理功能;(6)具有选择性血管通透屏障作用,维持血管基底膜静息时胶原及糖蛋白的稳定。因此,内皮细胞功能的完整性对于心血管系统正常稳态的维持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内皮功能的检测

2.1 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评价

(1)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FMD):现成为评价内皮功能最常用的无创方法,冠状动脉与其高度相关,可间接反应冠状动脉的内皮功能。操作方法为用袖带阻断肱动脉血流5min后再释放袖带,引起动脉内反应性血流增加,促进NO的释放,导致血管扩张;(2)动脉造影冠脉注入乙酰胆碱(ACH)检测:结果可靠,属有创检查,价格高,临床应用受到限制。ACH是一种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剂,当内皮功能正常时,可刺激NO分泌,使局部血管呈舒张状态;当内皮功能障碍时,ACH不能促使NO分泌增加,反面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引起血管收藏缩;(3)血管内超声及冠状动脉内多普勒检测:最为可靠,属有创检查,价格高,临床难以大规模推广。利用血管内超声及冠状动脉内多普勒检测血管内活性药物ACH及硝酸甘油前后血流的改变,评价冠状动脉内皮舒张功能的改变。

2.2 动脉弹性检测

动脉弹性又称顺应性,主要反映动脉舒张功能的状态,它取决于动脉腔径大小和血管僵硬度。其下降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性改变,而内皮功能受损导致动脉壁结构和舒缩功能的变化是引起动脉弹性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动脉弹性可反映内皮功能的重要指标。(1)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目前经典的检测大动脉弹性的方法。重复性好,但影响因素多,例如年龄、身高、体表面积、血糖及血脂等;(2)脉搏波形分析(PWA):通过桡动脉测定仪测量大动脉弹性指数(容量顺应性,C1)和小动脉弹性指数(振荡顺应性,C2)。动脉粥样硬化者其C1及C2均下降;(3)袖带血压振荡信号分析:通过在测量血压时记录袖带压力振荡信号,并经过转换器产生持续数字信号,电脑根据振荡性压力改变识别出特征性信号。可检测肱动脉顺应性和整个动脉系统总顺应性;(4)超声技术:经食管或体表可观察表浅动脉

2.3 内皮损伤循环标志物检测:(1)NO和ET:动脉粥样硬化患者,NO

水平降低,ET水平升高,提示其内皮受损;(2)t-PA和PAI-1: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中PAI-1增高,t-PA水平下降,存在血液纤溶活性异常;(3)v WF和P选择素: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中v WF和P选择素水平增高,曾正相关,为内皮损伤的重要循环标志物。

3 内皮功能损伤的防治

3.1 非药物干预

改变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有益于对内皮功能的恢复。例如:忌烟酒、低脂饮食、适度运动、生活规律,均有益于改善内皮功能。

3.2 药物治疗

(1)他汀类药物:对内皮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其机制如下:a)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减少脂质氧化代谢产物对内皮的损害;b)降低内皮细胞超氧化阴离子的产生,上调e NOs的表达,增加NO的生物合成;c)使ET分泌减少,降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刺激细胞膜ET受体合成增加的作用,减弱ET的缩血管效应;(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明显改善内皮功能,强于钙通道阻滞剂(CCB)、肾上腺素能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3)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与ACEI相似,通过抑制angⅡ产生,以产生保护内皮功能;(4)钙通道阻滞剂(CCB):其中二氢吡啶类改善内皮功能的作用更强。CCB改善内皮功能与其抗氧化作用,保护内皮细胞免受氧自由基损害,并使NO破坏减少有关;同时,其可使血小板释放NO增加也起一定作用;(5)肾上腺素能β受体阻滞剂:少数第三代肾上腺素能β受体阻滞剂,如奈必洛尔和卡维地洛能改善内皮功能,增加前臂血流量,可能增加e NOs活性和促进内皮源性NO的释放;(6)利尿剂:双氢克尿噻对内皮功能无改善作用,速尿尚无定论,安体舒通可能有改善内皮功能的作用;(7)抗氧化药物:维生素C维生素E等均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对内皮功能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清除血管内多种有害的氧化物,抑制脂质过氧化,通过保护谷胱甘肽酶活性来提高NO活性等;(8)阿司匹林:减少血小板膜TXA2生成,使PGI2/TXA2比值升高。PGI2为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生,通过激活血管平滑肌细胞内腺苷酸环化酶使c AMP升高面舒张血管,并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而TXA2是强烈的舒张血管因子,并促进血小板聚集。故阿司匹林有一定改善内皮功能的作用;(9)ET受体拮抗剂:可以显著抑制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血管对ACH反应下降,可保护内皮功能。

总之,内皮功能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发病环节之一,通过深入探讨内皮功能损伤的发生机制,早期检测内皮功能损伤情况,采用药物治疗和非药物干预相结合的策略综合防治内皮功能损伤,将更有利于指导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工作。

参考文献

[1]Mancia G,De Backer G,Dominiczak A,et al.2007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non:The Task For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and of the Hypertension Society of Cardiology[J].Eur Heart J,2007,28(12):1462-1536.

[2]KaragiannisA,Tziomalos K,Papageorgiou A,et al.Spionolactone versus e-plerenone for the treatment of idiopathic hyperaldosteron-ism[J].Expert Opin Phar-macother,2008,9(4):1462-1536.

[3]Weir RA,Mark PB,Petrie CJ,et al.Left entricular remodeling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ition:does eplerenone havan effect-[J].Am Heart J,2009,157(6):1088-1096.

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篇9

1 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目前已知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危险因素有吸烟、大量饮酒、体力运动减少、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机体炎性反应、遗传因素及其他因素等。其中脂肪浸润学说、损伤反应学说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1.1 吸烟

血管内皮是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器官,它在调节血管平滑肌的弛张度,控制血小板的附着凝聚和局部血块形成以及在血管的生长中发挥重大作用。内皮损伤被认为是AS的启动因素,长期吸烟对人的内皮细胞有直接的毒性作用,可导致内皮细胞结构的改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吸烟对内皮的损伤是通过氧化的自由基产生的对一氧化氮(NO)的灭活作用[2]。

1.2 大量饮酒

大量的研究表明少量饮酒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和总死亡率。其可能机制包括抗血小板的活性、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抗氧化、减少内皮素-1的产生、增加内皮的一氧化氮合成酶(e NOS)的表达而促进内皮产生NO。过量饮酒则影响脂肪代谢。乙醇减慢脂肪酸氧化,可能有利于膳食脂质的储存,肝脏脂肪合成增多,使血清中三酰甘油含量增高,发生三酰甘油血症的可能性增大。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1.3 体力运动减少

研究表明体力活动是通过增加了内皮前体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的产生和外周循环的EPCs量而产生NO依赖的抗细胞凋亡作用,从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3]。反之,体力运动减少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1.4 肥胖

肥胖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患因素。肥胖可导致血浆三酰甘油及胆固醇水平的增高,肥胖者也常伴发高血压或糖尿病,近年研究认为肥胖者常有胰岛素抵抗,因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1.5 高血压、糖尿病

诸多研究表明高血压、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1.6 血脂异常

动脉粥样硬化表现为脂质和坏死组织的聚集,血脂在血液循环中以脂蛋白的形式转运,根据脂质含量、超速离心密度、电泳速度及表面的载脂蛋白,可将脂蛋白分为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等密度脂蛋白(I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HDL。脂质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新近又认为脂蛋白α[Lp(α)]增高是独立的危险因素。

1.7 机体炎性反应

内皮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启动步骤,以动脉壁进行性脂质贮积、炎性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浸润及细胞外基质重构为特性[4]。长期慢性炎症可刺激内膜增生,平滑肌增殖、移动,在血管局部形成损伤并产生各种细胞因子(如TNF-α、IL-6),使血管内皮的通透性及黏附性增加、诱导基质的降解等,局部的损伤启动AS的进程,进而形成了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本质上是一种慢性炎症反应过程的观点。

1.8 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在较年轻时患本病者,其近亲得病的机会可5倍于无这种情况的家族。家族史同样也是AS发病的危险因素。

1.9 其他因素

其他一些危险因素包括,(1)压力与心理因素:比如A型性格的人导致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过度表达、血中抗氧化物浓度低等。(2)西方的饮食方式。(3)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增高。(4)年龄与性别:AS是从婴儿期就开始的缓慢发展的过程,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其中男性的发病率远高于女性。(5)血中纤维蛋白原及一些凝血因子增高等。

2 动脉粥样硬化与自身免疫介导的炎性反应

近年来研究表明:大血管病变是自身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炎症在大血管病变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5],急性相反应作为自身免疫反应的一部分,参与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由于遗传、年龄、种族、营养等多种原因影响,长期急性相反应不但不发挥免疫修复的作用,最终反而导致机体慢性低度炎症状态及血管粥样硬化病变。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炎症性疾病[6],炎性因子激活的补体反应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子之一,长期慢性的炎症刺激平滑肌细胞移动和增生,在局部形成中度损害,而局部的损伤会增加血管内皮对WBC或血小板黏附性、通透性,并诱导产生血管活性因子及生长因子促进血凝;慢性炎症导致内皮损伤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促进单核细胞增殖、趋化及吞噬功能,其向炎症病灶迁移增加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使得血流动力学改变,促进血管内局部凝血和血栓形成。

炎症时可刺激WBC分类中的巨噬细胞,介导巨噬细胞吞噬氧化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诱导泡沫细胞形成,增加其对血管内皮的黏附、浸润,改变血管壁结构;诱导炎性细胞因子如IL-6、内皮素的表达,使得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7];对血管壁平滑肌细胞具有促有丝分裂的作用,肌纤蛋白丝重新排列,诱导成纤维细胞合成细胞外基质,导致间质纤维化,使血管壁结构改变,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诱发凝血、血栓形成,加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3 动脉粥样硬化与血脂代谢

炎症反应可引起机体的氧化应激,促使LDL氧化,使得脂质代谢紊乱及清除功能降低,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目前认为内皮功能障碍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刺激炎症反应并可释放一系列炎性细胞因子,其可抑制脂蛋白酯酶的活性,引起高三酰甘油血症,进一步导致脂质沉积,继发血管内粥样斑块形成。

一系列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增高影响脂代谢,增加体内脂肪组织脂解,降低脂肪组织脂肪酸酯化酶(Lipoprotein lipase,LPL)活性,使得转运至肝脏的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增加,从而增加肝源性三酰甘油的分泌,而使得FFA在体内蓄积,清除减少;使得LPL活性降低、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VLDL)中三酰甘油(TG)含量增加,使得血中LDL浓度增加,破坏了LDL的正常清除机制,导致脂质代谢紊乱,即:刺激脑垂体前叶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导致肾上腺分泌过量皮质醇,皮质醇在血管内皮细胞上发挥作用,合成黏附分子和化学诱导剂,提高WBC的杀伤、吞噬能力,同时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易于在血管局部诱发血栓形成,从而启动并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8]。

4 展望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多与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大量饮酒、体力活动过少、血脂异常、压力过大等有关,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改正不良生活方式,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实现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二级预防,从而降低其发病率及猝死率。目前基因研究是热点,但是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国内已经肯定动脉粥样硬化不是单基因致病,今后应加强多基因联合分析,找到动脉粥样硬化的致病基因并指导基因治疗。

参考文献

[1]Pick JC,Crook MA.Is typeⅡdiabetes mellitus a disease of the innate immune system[J].Diabetologia,1998,41(10):1241-1248.

[2]Heitzer T,Meinertz T.Prevention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smoking[J].Z Kardiol,2005,94(suppl3):Ⅲ30-Ⅲ42.

[3]Laufs U,Werner N,Link A,et al.Physical training increases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inhibits neointima formation,and enhances angiogenesis[J].Circulation,2004,109:220-226.

[4]Festa A,D'Agostino R Jr,Howard G,et al.Chronic subclinical inflammation as part of the insulin resistance syndrome:the Insulin Resistance Atherosclerosis Study(IRAS)[J].Circulation,2000,102(1):42-47.

[5]Williams R,Van Gaal L,Lucioni C.Assessing the impact of complications on the costs of TypeⅡdiabetes[J].Diabetologia,2002,45(7):S13S17.

[6]段文卓,王家富,丁怡,等.长期高糖血症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J].基础医学与临床,1998,15(4):74-78.

[7]Mantovani A,Bussolino F,Intrano M.Cytokine regulation of endothelial cell function:from molecular level to the bedside[J].Immunol Today,1997,18(2):231-240.

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因素与分析 篇10

[关键词] 颈动脉硬化;危险因素;超声检查;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

[中图分类号] R54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22-44-01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related factors and analysis

XIONG Guili

Physical Examination Center, the Tiefa Coal Group General Hospital, Diaobingshan 1127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yudy the releted factors of atherosclerosis. Methods By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of 210 patients with the ultrasound examination of the carotid artery,did the routine check-up, measured the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analysised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with hypertension, dyslipidemia, diabetes,long-term smoking and so on. Results From 20 cases of physical examination, checked out the total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105 persons,which included the group of dyslipidemia 24 persons,the group of hypertension 20 persons,the group of dyslipidemia and hypertension both exist 29 persons,the group of diabetes 14 persons,the group of smoking 16 persons and the control group 5 persons. Conclusion Dyslipidemia was one of the main risk factors for the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dyslipidemia and hypertension both exist can increase atherosclerosis,so we must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and disturb all kinds of risk factors in time.

[Key words] Carotid atherosclerosis;Risk factors;Ultrasound examination;Dyslipidemia and hypertension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3~5月参加健康体检的职工随机抽取210例,均为男性,年龄37~72 岁,平均(59.9±5.2)岁,其中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及对照组各35例。

1.2 诊断标准

高血压诊断:标准采用2005年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推荐标准[1],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 mmHg。近2周内未服用降压药物。

高血脂诊断标准:参考≤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并结合笔者所在医院检验值如下:TC≥6.22 mmol/L,TG≥ 1.5 mmol/L,LDL-C≥4.14 mmol/L为升高,HDL-C<0.91 mmol/L为降低。血脂异常: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

高血糖诊断标准:按照2007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诊断标准[2],FDG受损:6.1 mmol/L≤FDG≤7.0 mmol/L,糖尿病(DM):FDG≥7.0 mmol/L,和/或既往有糖尿病病史,以上两种情况统称为高血糖。

1.3 超声测量方法

①仪器:采用记忆LOGIQ500彩超仪器。②测量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检查对侧,充分暴露颈部,常规检测双侧颈动脉的3个位点,即颈总动脉远段、分叉部及颈动脉近段,沿血管长轴做纵切扫查,二维图象观察血管形态、结构、管腔内有无粥样斑块形成及部位,测量颈动脉的内径(CAD)、内-中膜厚度(IMT)

1.4 判断标准

IMT是指纵断面上测得的颈动脉后壁内膜和中膜的厚度。正常<1.0 mm,当IMT<1.5 mm定义为IMT增厚,当IMT≥1.5 mm在管腔内形成凸出于内膜表面的硬化斑块,定义为斑块形成[3]。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中科体检软件版本Ver6.01进行数据统计,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为颈动脉硬化危险因素, 210 例体检者,共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105例,总检出率为50%,其中血脂异常组24例,占68.57%;高血压组20例,占57.14%;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组26例, 占74.28%;糖尿病组14例,占40.00% ;吸烟组16例,占45.71%;对照组 5例,占14.29%,各危险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与单纯性高血压、血脂异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因素

相关因素n异常患病率(%)

血脂异常352468.57

高血压

高血压合血脂异常

吸烟

糖尿病

对照组35

35

35

35

3520

26

16

14

557.14

74.28

45.71

40.00

14.29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其重要病理基础,吸烟、高血压、高血脂、肥胖、高血糖等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窗口,高脂血症是动脉硬化的首要危险因素[4],采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检查,可以较好的反映动脉硬化情况,动脉硬化的早期表现为中-内膜增厚,颈动脉硬化是动脉硬化好发部位,其硬化病变的出现往往早于冠状动脉及脑动脉,通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可以预测脑血管病的发病情况及风险评估,并能够为临床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动脉硬化的发生主要是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长期吸烟等危险因素引起。

本研究结果可见,血脂异常是颈动脉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血脂异常及高血压两者同时存在可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高血压及血脂异常等疾病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相关因素,应及时预防和控制病情,缓解加重趋势,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刘力生.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J].高血压杂志,2004,12(6):483-486.

[2] 杨文英.重视预防,规范管理-2007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8,24(2):121-122.

[3] 华杨.实用颈动脉与颅脑动脉血管超声诊断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42.

[4] 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教材编写委员会. 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M].第2版.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28.

从瘀论治颈动脉粥样硬化 篇11

1 病机探讨

祖国医学虽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名, 但根据其证候表现及发展演变规律将其归属于“眩晕”、“头痛”、“中风”、“痴呆”、“不寐”、“心悸”等范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机主要为本虚标实, 本虚多为气虚、阴虚, 标实则为血瘀、痰浊、气滞、寒凝等, 其中以瘀血阻络尤为关键[1], 瘀血阻络不仅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 而且贯穿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全部发展和演变过程。

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 正气渐衰, 气为血之帅, 气行则血行, 气虚不能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 血行无力, 血液流动淤滞导致血瘀, 瘀血痹阻颈脉, 胶结凝聚, 形成颈动脉粥样硬化, 症见神疲乏力、头痛眩晕、头昏痴呆、胸部刺痛、心悸气短等气虚血瘀之证, 正如《医林改错》云:“元气既虚, 必不能达于血管, 血管无气必停留为瘀”。《内经》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 起居衰矣”, 中年向老, 脏阴不足, 肾精渐竭, 精血亏少, 血脉不利, 血行滞缓而为瘀, 瘀血着于血脉, 阻于脉道发为本病, 症见腰膝酸软、口干乏力、眩晕耳鸣、五心烦热、肢体麻木疼痛等阴虚血瘀之证。肝主疏泄全身气机以利气血津液运行,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 工作压力增大, 日久肝气郁结, 血行不畅, 瘀血凝于血管壁, 阻痹气血运行, 影响血脉而发病, 症见头痛失眠、眩晕耳鸣、胸闷喜太息、胸胁胀痛、嗳气频作等气滞血瘀之证。《血证论》曰:“瘀血既久, 亦可化为痰水”,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云:“血不利为水, 水聚则成痰”, 瘀阻气滞, 水津失布, 聚而为痰;痰阻气机, 血行不畅, 滞而成瘀, 痰瘀胶结, 留于颈脉, 脉道狭窄, 最终导致颈动脉粥样硬化, 正如《丹溪心法》云:“痰夹瘀血、遂成窠囊”, 症见眩晕头痛、头重如裹、胸闷胸痛、纳呆呕恶、肢体麻木等痰瘀交结之证。

导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病机不同, 这些病因往往与瘀血痹阻的病理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因果关系。现代医学认为,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血脂升高、血小板黏附聚集增加及血栓形成密切相关, 颈动脉粥样硬化属于瘀血范畴[2]。瘀的实质包括了粥样斑块、血栓形成, 高血凝及高脂血症等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的有形变化[3]。大量研究显示, 活血化瘀中药具有多方面、多途径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可对内皮屏障、脂质浸润、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产生影响。活血化瘀药物在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通过上述多个环节产生作用, 疗效确切[4,5]。

2 辨证论治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 本虚主要是气虚、阴虚, 标实主要为血瘀、痰浊、气滞、寒凝等, 临床表现虚实夹杂, 因虚致实, 因实致虚, 而瘀血是动脉粥样硬化关键病理因素之一[6]。王清任指出:“久病入络为瘀”, 血瘀既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产物, 又是致病因素。《素问·玉机真脏论》曰:“脉道不通, 气不往来, 脉道以通, 气血乃行”, 故活血化瘀、通行经脉是本病治疗的关键, 贯穿本病治疗的始终。

2.1 正气亏虚, 瘀血阻脉

症见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心悸气短、胸部刺痛、纳呆呕恶等, 舌质淡暗或紫暗苔薄白, 脉沉细涩。治以补气活血、化瘀通络。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味:黄芪、当归、川芎、赤芍各15g, 益母草、地龙各12g, 桃仁、红花、水蛭、甘草各6g。气虚甚者重用黄芪、加党参;头痛者加细辛、白芷;胸闷者加瓜蒌、佛手。

2.2 肾精不足, 瘀血内阻

症见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口干乏力、五心烦热、肢体麻木疼痛等, 舌质紫暗苔少或无苔, 脉沉细涩或结代。治以补益肾阴、活血通络。方用左归饮合丹参饮加减:熟地、山药、山茱萸、丹参各15g, 何首乌、茯苓、赤芍各12g, 檀香、桃仁、红花、炙甘草各6g。阳亢者加石决明、钩藤、煅牡蛎;血瘀甚者加水蛭、益母草;四肢麻木者加鸡血藤、独活。

2.3 气阴两虚, 瘀血阻络

症见眩晕头痛、头昏善忘、短气自汗、口干欲饮、心悸少寐等, 舌质淡紫或紫暗, 或有瘀斑、瘀点, 苔薄少津, 脉虚弱或虚细。治以益气养阴、活血袪瘀。方用生脉散合血府通瘀汤加减:党参、麦冬、黄精、当归、赤芍、川芎各15g, 生地、牛膝、柴胡、枳壳、桔梗各9g, 五味子、桃仁、红花、甘草各6g。肾虚明显者加山茱萸、熟地;耳鸣者加磁石、珍珠母、蝉蜕;合并胸闷者加瓜蒌、薤白。

2.4 肝气郁结, 瘀血阻滞

症见头痛失眠、眩晕耳鸣、胸闷喜太息、胸胁胀痛、嗳气频作等, 舌质紫暗有瘀斑、瘀点、苔薄黄, 脉弦。治以疏肝理气、化瘀通脉。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赤芍、川芎各15g, 柴胡、木香、陈皮、丹参、当归各12g, 白芍、枳壳、生山楂、甘草各9g。肝郁化热者加黄连、栀子;血瘀甚者加水蛭、益母草;不寐者加夜交藤、合欢皮。

2.5 痰瘀互结, 痹阻脉络

症见眩晕头痛、头重如裹、胸闷胸痛、纳呆呕恶、肢体麻木等, 舌质紫暗苔白厚腻, 脉涩或滑或结代。治以活血化瘀、袪痰通络。方用血府逐瘀汤和二陈汤加减:当归、川芎、牛膝、茯苓各15g, 半夏、陈皮、枳壳、赤芍各12g, 柴胡、生地、桃仁、红花、甘草各9g。胸痛明显者加瓜蒌、三七、丹参;眩晕重者加天麻、僵蚕;脾虚者加党参、白术、薏苡仁。

3 典型病例

患者, 74岁, 因头晕头痛反复发作1年余, 于2011年3月1日就诊。患者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血压170/90mmHg (1mmHg=0.133kPa) 。血脂分析:总胆固醇5.77mmol/L, 三酰甘油2.83mmol/L, 高密度脂蛋白0.87mmol/L, 低密度脂蛋白2.63mmol/L, 空腹血糖7.6 mmol/L。彩色多普勒颈动脉检测:斑块积分0.16+0.20=0.36mm, 斑块性质 (软) 。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正常。诊断:颈动脉硬化症, 2级高血压病, 2型糖尿病。刻诊:头晕头痛、神疲乏力、口干欲饮、胸痛心悸、动则加重。舌质淡紫有瘀点, 苔薄少津有裂纹, 脉虚细涩。证属气阴两虚瘀血阻络。治法:益气养阴, 活血袪瘀。给予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党参15g, 麦冬15g, 五味子6g, 当归15g, 赤芍15g, 川芎15g, 黄精15g, 瓜蒌15g, 生地9g, 枳壳9g, 柴胡9g, 桔梗9g, 牛膝9g, 红花6g, 甘草6g。水煎服, 每日1剂。并给予控制血压、血糖等治疗。

患者连续服药半年, 头晕头痛、口干乏力、胸痛心悸等症均减轻。血压140/90mmHg。血脂分析:总胆固醇4.73mmol/L, 三酰甘油2.33mmol/L, 高密度脂蛋白1.06mmol/L, 低密度脂蛋白2.03mmol/L, 空腹血糖6.6mmol/L。彩色多普勒颈动脉检测:斑块性质 (软) 。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正常。

参考文献

[1]钱海凌, 耿玉安, 刘建刚, 等.活血利水中药复方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内皮素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J].广西中医药, 2011, 34 (6) :9-10.

[2]陆小青.益肾活血通脉汤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 2004, 24 (5) :12-13.

[3]陈可冀, 史载祥.实用瘀证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6.

[4]王远航, 李微.活血化瘀中药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 2009, 18 (3) :431-432.

[5]段宝贵.活血化瘀中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J].中医学报, 2009, 24 (5) :126-127.

上一篇:远程监控网络技术下一篇:系统功能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