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2024-10-20

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精选9篇)

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篇1

颈动脉是向人身体上部特别是脑部供血的主要血管, 可提供脑组织85%的血液, 同时也是全身大动脉中最表浅的一支。因此, 如果颈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质的病变 (管腔狭窄或斑块形成) , 此时检查颈动脉不仅可以反映本身的病变, 还可以间接推测其他心脑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极为密切。因此颈动脉是观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窗口,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也是脑卒中的预警性信号, 这样的说法是恰如其分的。

那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怎么形成的呢?关于形成机制有以下几种学说:

1. 脂质浸润学说

首先动脉硬化的启动环节是过多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参与, 动物实验显示如果LDL-C<80mg/dl则很难诱导动脉粥样硬化发生。LDL-C在内皮蓄积被氧化修饰, 招引单核细胞吞噬, 单核细胞进入内皮下分化为巨噬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有胆固醇逆转运作用, 如氧化修饰的LDL-C量不多可被HDL清除;如被氧化修饰的LDL-C量过多, 即巨噬细胞吞噬的脂类过多最终形成泡沫细胞, 大量的泡沫细胞死亡形成“脂池”就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的形成是可逆的, 若此时能够用他汀降低LDL-C的浓度并改善内皮细胞功能, 斑块可以缩小甚至消失。2006年发表的ASTEROID试验, 是由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欧洲多国参与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用血管内超声成像评估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能否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每日使用瑞舒伐他汀40mg/d (我国目前批准的瑞舒伐他汀用量应≤20mg/d) 治疗24个月, 发现冠状动脉内斑块体积平均减少约50%, 并停止生长。

2. 内皮功能受损学说及损伤反应学说

血管内皮功能受损最早表现为舒张功能受损, 此时尚未出现解剖学损害, 主要表现为一氧化氮释放减少, 过氧化物产生增多。内皮功能损害后可增高内皮的通透性, LDL-C和巨噬细胞均易渗透到血管壁下并释放炎症因子, 与损伤反应学说一起加重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到复杂的斑块则有平滑细胞损伤参与, 其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是导致平滑肌细胞迁移的主要因素。在它的刺激下, 使细胞外的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形成纤维帽覆盖在血脂池上, 造成典型的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

3. 炎症假说

有研究认为, 动脉粥样硬化与肺炎衣原体、幽门螺杆菌、巨细胞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感染有关。有人发现, 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 时超敏C反应蛋白增高, 并发现单独降脂治疗或单独抗感染治疗都不能很好地改善ACS预后, 而两者联合治疗预后最好。但2004年欧洲心脏病学年会上发表的P R OVE I T-T I MI 2 2研究 (分别给予A CS患者他汀治疗与抗感染治疗2年并随访2年) , 以及ACES研究 (分别给予冠心病患者阿奇霉素与安慰剂治疗1年并随访4年) , 但两个研究均得出阴性结论。

4. 遗传环境相互作用学说

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学说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动脉粥样硬化肯定有遗传的因素, 而且是一种多基因的遗传方式。有人研究发现, 体内有100多种基因相互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这些基因在适宜的环境中暴露或发展。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等心血管事件发病的共同基础。颈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变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其一颈动脉粥样硬化后本身的狭窄程度, 其二硬化斑块的性质, 二者都很重要。正常的颈动脉中层厚度≤0.9mm, 超过此数值称为颈动脉内膜增厚或称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可分为四级: (1) 轻度狭窄, 内径狭窄<30%; (2) 中度狭窄, 内径狭窄30%~69%; (3) 重度狭窄, 内径狭窄70%~99%; (4) 完全闭塞, 内径狭窄100%。有研究显示, 颈动脉狭窄与同侧缺血性脑卒中高度相关, 相关性可高达90%~95%。一般认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动脉管腔狭窄超过50%, 即可严重影响脑组织供血, 同时发生斑块脱落及血栓形成的风险大大增加, 容易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卒中。也有研究认为, 许多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并未发生脑卒中, 反而轻中度狭窄的患者却发生了脑卒中。这里面就有一个斑块性质, 即不稳定斑块或易损斑块的问题。

不稳定斑块或易损斑块指斑块内部的成分不稳定, 致使斑块易发生破裂出血而形成血栓。其主要特点为斑块内部有大的脂质核心、平滑肌细胞及胶原纤维含量减少、斑块上附着薄的纤维帽、表面血小板聚集及斑块内有新生血管。易损斑块又称软斑块、危险斑块、高风险斑块、罪犯斑块等。

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篇2

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在冠心病(缺血性心脏病)的促血管生长治疗研究中借鉴。单一促血管生长因子(如VEGF、bFGF)的局部给药在动物实验研究中能有效地促进缺血心肌的血管生长,但其临床应用至今未能推广,其中原因之一是临床疗效并非如预期显著。在病理生理情况下,缺血心肌的血管新生同样受到众多因素在不同环节上的调节和影响,包括各种促血管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以及血管生长抑制因子等。中药含有多种成分,我们的研究表明,在鸡胚绒毛尿囊膜(CAM)筛选中显示有促血管新生作用的一些中药和复方能有效地促进大鼠在体心梗模型中缺血心肌的血管新生,伴有局部VEGF及其受体的增多,以及血管生长抑制因子的减少,提示它们对血管生长的促进作用并非通过单一途径[t-S]。从这一点上来说,中药(单味或复方)的促血管新生是具有多靶点作用的,这是优于用单一细胞因子蛋白或基因治疗之处。中药的这种多靶点作用有多强,有无生物学或临床意义,是最重要的问题。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可能提供答案。这是药物多靶点作用的第一层思考——分子水平的多靶点作用。

所谓药物多靶点作用,可以有多种考虑。本来药物进入体内都可以在不同部位发挥作用,而多靶点作用并非都是有益的。如他汀类药物除了降低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还有许多降脂以外的作用,对横纹肌和肝脏可能产生损伤则是其有害作用。冠心病治疗性血管新生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是,给药后血管生长的促进和促血管生长因子的增多是否会通过缺血区血管新生的增加改善心肌缺血,但对体内其它部位的病变却造成不利作用,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趋于不稳定和肿瘤的发展。在在体动物的实验研究中,我们采用红景天甙和麝香保心丸作为具有促血管生长药物的代表,全身给药,发现它们都能促进缺血心肌的血管新生,增加局部VEGF的水平,而不增加甚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部位和移植肿瘤部位的血管生长和血管生长因子的表达。最初是在不同的动物疾病模型中分别进行研究,以后又在双模型(同一动物兼有心肌缺血和动脉硬化)中进行了观察,均得到类似的结果。这些发现提示,我们所研究的这几种中药对不同部位的病变具有不同的作用。我们感兴趣的是,即使在同一个体内,不同病变(靶点)对同一药物的反应(血管新生)如此不同,其机理何在?病变组织的反应性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长期以来,研究的难度之一是缺少具有临床意义而又可精确度量的指标,而药物(尤其是中药和天然药物)对不同部位病变血管生长作用和机理的研究可能提供了一个合适的例子。这是对药物多靶点作用的第二层思考——器官水平的多靶点作用。我们还不能判断这些发现的临床意义有多大,但至少可以认为,某些中药在整体条件下能显示灵活的多器官保护作用,而这种作用并不如同它们在某一局部或体外环境中所显示的那样单一。如果进一步的实验研究表明这些中药确实具有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而又有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其临床意义显然值得进一步研究。

临床前研究都是在恒定的实验条件下进行的,主要反映局部病变组织给药后的变化。而临床冠心病患者的冠脉血管生长则更为复杂。一是冠脉结构和功能的背景不一,因此对同一药物的反应也不同。二是影响治疗反应的全身性因素,包括患者的体质、全身神经体液因素等多种已知和未知的机制。传统中医的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不同症候施治,得到病情的改善,即综合考虑了这些因素的结果。我们还没有看到与症候结合的血管新生治疗研究,如果从多靶点治疗的角度考虑,这应该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性血管新生研究的第三个层次,也是研究难度最大的层次。

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篇3

1 病因病机认识

目前对于不稳定斑块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已经基本形成共识, 关键在于本虚标实, 本虚多为气虚, 标实为痰、瘀、毒。因禀赋不足, 年老体衰, 肾精亏损, 或过食肥甘, 脾胃受损, 或五志所伤, 情志过极, 或毒邪侵犯机体, 造成脏腑的功能紊乱, 津液不能正常输布代谢, 痰滞体内, 毒邪煎熬、熏蒸血液, 血凝成瘀, 痰、瘀、毒三者相互促生, 形成恶性循环, 以毒为引发关键, 以痰瘀为有形病灶, 病位在于血脉, 与五脏相关。络风学说[2,3]认为正虚邪实阻络日久, 痰、瘀、湿浊郁蒸腐化, 凝聚成毒, 化热生风;或痰瘀阻滞心络, 久病入络, 脉络空虚, 血虚生风, 此热化之风或血虚之风均属“络风”。络风之根源在于痰瘀湿浊, 痰、瘀、湿浊郁蒸腐化, 凝滞水气、热毒之邪, 此痰瘀、湿浊、水气、热毒结聚形成“软斑块”, 使斑块变为易损, 临床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

2 实验和临床研究

早期对AS作用机制的研究多集中于调整脂质代谢;保护内皮细胞的功能;抗血小板黏附、聚集、释放反应;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等方面。现已证实, 易损斑块具有下列病理特征:大而富含脂质软核, 脂质池多呈偏心性分布, 薄的纤维组织帽, 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大量的脂肪沉积。细胞外基质合成降解不平衡。易损斑块含平滑肌细胞较少, 细胞外基质合成减少, 纤溶酶原活化物及基质金属蛋白酶使蛋白分子降解加速, 使斑块结构变薄而易发生斑块破裂[4]。炎症反应与斑块的稳定性密切相关, C-反应蛋白 (CRP) 、细胞间黏附分子 (ICAM)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VCAM) 、L-选择素、P-选择素、E-选择素、细胞因子 (IL-6和IL-8) 、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S) 、核转录因子 (NF-κB) 等参与AS斑块炎症反应过程。

2.1 单味药及有效成分

目前单味药物研究的内容也主要集中在活血化瘀、化痰、补益、清热解毒类药物。文川等[5]观察了丹参、赤芍、川芎、三七、桃仁和酒大黄对ApoE基因缺陷小鼠斑块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酒大黄组可显著降低经血管横截面积校正以后的斑块面积;丹参组、桃仁组和酒大黄组可明显减少脂质中心面积及脂质中心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百分比。活血中药可能干预ApoE缺陷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态结构而达到稳定斑块的目的。李天奇等[6]通过红景天对兔股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斑块稳定性的研究证实, 红景天能有效抑制斑块内新生血管生长, 降低血清LDL-C和总胆固醇, 并且能减少斑块内细胞外基质的降解, 有利于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周明学等[7]观察丹参酮、西洋参茎叶总皂苷和瓜蒌提取物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主动脉粥斑块的影响, 结果提示丹参酮、西洋参茎叶总皂苷和瓜蒌提取物均可通过减少斑块内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CSF) 的蛋白表达而改善斑块内部成分来稳定易损斑块, 提示GM-CSF可能成为活血、益气、化痰中药有效部位通过抗炎来干预易损斑块的共同作用靶点。随着AS形成机制研究的深入, 炎症在AS中的作用日趋明朗, 清热解毒类药物受到青睐, 明确了一些清热解毒药如马齿苋、黄芩、黄连、穿心莲等有效成分的抗AS作用[8]。周明学等[9]用临床推荐剂量观察活血解毒中药有效部位, 虎杖提取物和大黄醇提物可明显降低ApoE基因敲除小鼠血清炎症标志物hs-CRP及sCD40 L水平, 其效果优于单纯活血或解毒组, 黄连提取物可明显增加具有抗AS炎症作用的保护性受体PPAR- 的蛋白和基因表达。冯莉萍等[10] 通过紫杉醇 (paclitaxel, 商品名taxo1) 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来评价斑块内新生血管与斑块稳定性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 紫杉醇能抑制大鼠主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生长, 抑制斑块进展, 促进斑块稳定性。

2.2 复方研究

2.2.1 经方类

近年来主要集中在补阳还五汤[11]、四逆汤[12]、加味丹参饮[13]、加味小陷胸汤[14]、半夏白术天麻汤[15]、抵当汤改良方[16]、茵陈五苓散[17]等研究。大多为体外试验, 主要从调脂、保护血管内皮损伤、抑制炎症介质释放等方面。喻秀兰[14]观察了加味小陷胸汤含药血清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模型的影响, 发现加味小陷胸汤含药血清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 抑制其凋亡;拮抗血管内皮细胞分泌活性物质一氧化氮 (NO) /FI-1失衡;降低血管内皮细胞ICAM-1的表达, 抑制其蛋白质表达及其mRNA表达水平;抑制血管内皮细胞, 减轻NF-κB活化, 明显抑制其核内表达。从而认为加味小陷胸汤含药血清具有拮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

2.2.2 自拟方

根据对不稳定斑块病因病机的新认识, 中医各家采用益气活血、祛风通络、化痰祛瘀、温阳益肾、健脾益气、清热解毒等治疗原则。

王宗仁等[18]通过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检测大鼠单个核细胞中ICAM-1和血管VCAM-1 mRNA的表达, 实验结果表明芪丹通脉片 (黄芪、丹参、当归、红花、桂枝组成) 各剂量组可以不同程度地下调血管壁内血管VCAM-1和ICAM-1的表达。而且芪丹通脉片高剂量组能明显起到抑制黏附分子表达, 抑制单核细胞的浸润和免疫黏附, 从而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赵玉霞等[19]用祛瘀消斑胶囊 (生水蛭、生山楂、大黄、海藻、莪术等组成) 干预兔易损斑块模型后发现血脂显著降低, 病理学及电镜检测结果同时提供了形态学方面的证据, 都提示该药能预防AS斑块的破裂, 增强斑块的稳定性。利用高频超声技术观察58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组织学构成, 结果显示祛瘀消斑胶囊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斑块的组织学构成, 从而减少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20]。张路等[21]的实验表明, 通心络在一定程度上减少AS斑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丁茹等[22]测定患者VCAM-1和血脂水平, 结果发现通心络组治疗后血清VCAM-1水平降低13.5%, 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认为通心络具有一定增加斑块稳定性的作用。张保亭等[23]的研究结果提示稳斑护脉颗粒 (附子、当归、生蒲黄、枳壳、桔梗等组成) 通过上调纤维帽合成因素与下调纤维帽降解因素的双向靶标, 来影响AS家兔斑块纤维帽中胶原纤维降解与合成的失衡状态, 从而达到稳定斑块的作用。王显等[24]将9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络衡滴丸组和通心络组各30例, 结果显示络衡组患者心绞痛缓解的总有效率为93%, 络衡滴丸在缓解不稳定心绞痛症状、降低血脂水平和降低血浆CRP、IL-6、肿瘤坏死因子-α、单核巨噬细胞-1炎症反应等方面优于通心络胶囊, 并由此推论络衡滴丸可能通过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痰瘀、湿浊、水气、热毒等病理产物的郁蒸腐化, 从而达到稳定斑块, 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之效。

3 结语与展望

AS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进展过程, 目前热点是炎症细胞浸润、细胞因子表达、基质降解、细胞凋亡等与斑块稳定有关的研究。动物模型已经从ApoE缺陷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发展到转染野生型p53基因诱发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模型,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更加接近人类ACS病理过程, 临床研究采用冠脉造影、血管内超声等先进技术客观评价药物疗效。

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篇4

动脉粥样硬化是严重危胁人类身体健康的常见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发病率有明显升高趋势。多年来,人们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断已有深刻认识,并在研究对它的干预手段使其延缓发生。我们采用先进的具有高分辨率的彩色超声多谱勒动态观察30例颈动脉血管内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血液动力学变化,经蝮龙抗栓制剂治疗后再复查,观察粥样硬化斑块生长消退情况,并将治疗前后加以对照,结果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时发生7例,一侧同时发生两处的3例;颈总动脉发生12处.颈内动脉发生13处,分叉部发生12处,颈外动脉发生3处;其中发生在左侧的19处,右侧21处;发生在前壁13处,后壁27处;同时伴有高血压病16例,脑血栓6例、冠心病4例、糖尿病1例、风心病l例、肺心病1例。

2 检查仪器及方法

采用美国A11L-HDl3000型彩色超声声像仪,超声频率为 5~10MHZ,室温在18~25℃之问,检查前患者充分休息,取仰卧位,头略偏向一侧,观察双侧颈总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测量血管内径及多谱勒取样位置均在距分叉部前或后2cm处,角度<600,治疗药物为本院生产的蝮龙抗栓酶注射液及蝮龙抗栓丸(B型)两种,注射抗栓酶21~28天为一疗程,口服抗栓丸B型30天为一疗程。判定标准:根据粥样硬化块致动脉管腔狭窄程度拟分十级:致血管狭窄1~10%为一级,11~20%为二级,21~30%为三级,31~40%为四级,41~50%为五级,51~60%为六级,61~70%为七级,71~80%为八级,81~90%为九级,91~100%为十级,一二级为轻度,三四五级为中度,六七八九级为重度,十级为阻塞。拟治疗斑块比治疗前斑块每减轻一级为有效,每减轻二级为显效,比原斑块增长为进展,无变化为无效。

3 结果

本组观察3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共40处),其中12例注射蝮龙抗栓酶一疗程,18例121服蝮龙抗栓丸B型一疗程,复查颈动脉彩色超声多谱勒观察粥样斑块变化情况,注射抗栓酶的12例中发生斑块17处,其中15处治疗后减轻一至二级,二处效果不明显,有效率为88.2%;口服抗栓丸B型18例中发生斑块23处,有20处减轻一级,1处减轻二级,2处效果不明显,有效率为91.3%,总有效率为90%。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二维切面上的回声性质,表面特点对判断粥样斑块的性质,发生时间的长短,对药物作用的敏感性均有重要意义。一般扁平斑及软斑呈均质弱回声或不均质弱回声,表面光滑或轻度不规则的斑块对药物作用敏感。使斑块内部吸收机化变为不均质回声,体积变小,硬斑则不明显。

动脉内发生粥样斑块越大,血管残腔直径越小,管腔狭窄程度越重,舒张期阻力增大,血流速度减慢。经治疗后粥样斑块缩小,残腔直径变大,狭窄程度减轻,舒张阻力降低,血流速度加快。

4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潜在缓慢的病理发展过程,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病理基础,它以全身大中动脉受累为主要特征。

3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特点以扁平斑和软斑较多,这类斑块经抗栓制剂的去纤降脂抗凝溶栓降低血液粘度和血小板粘集,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等一系列药理作用后.使斑块均有明显变小及回声的改变,有效率达90%硬斑及溃疡斑较少,超声特点为斑块内钙化或纤维化,为均质或不均质强回声,后方伴声影,此种斑块对药物作用敏感性弱。本组观察原血管为轻重度狭窄的经抗栓制剂治疗后,血流速度明显加快,中度狭窄的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加快变为正常范围或比治疗前减慢。通过观察发现斑块发生在颈总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较多,而颈外动脉较少,后壁多而前壁少,这些改变与血管的位置、分叉、阻力和血液流变及动力学有关。

颈动脉是脑部供血的主要血管,其支配大脑半球前3/5占脑血流量的85%~90%,因此,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所以,极早应和蝮龙抗栓制剂能缩小和延缓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生长,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是保证脑部供血,预防延缓和治疗粥样硬化斑块,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提高人类身体健康水平的理想药物。

参考文献

[1] PalakJ, Shemanski L, OLearyDH, etal. Relationshipbetween incident stroke and severity of inmal carotid stenosis[ J]. Circulation,1994, 90(part Ⅱ): 1399-1404

[2] Prisant LM, Zemdl PC, Nichols FT, et al. Carotid plaque associations amomg hypertensive patient[J]. Arch Intern Med, 1993, 153:501

[3] Sutton - Tyrrell K, Alcom HG, Wolfson SK Jr, et al. Predictors of carotid stenosis in older Adults with and without isolated systolic hyper- tension[J]. Stroke, 1993, 24:355

[4] RoubinGS,YadavJS, LyerSS,etal. Carotid stent-suppotedanginplasty: a anetrovascular interventirn to pervent stroke[J]. Am J Cardiol, 1996, 78(3A) :8-12

[5] 梁玉宏.超声检查对颈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作者单位:153000 黑龙江省伊春市新青林业局职工医院

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9月至2012年2月期间, 经16排螺旋CT (M SCT) 冠脉成像检查初诊为冠心病, 并于2周内行冠脉造影确诊的患者57例。所有患者均为窦性心律, 排除碘过敏、严重心肺及肝肾功能不全及有美托洛尔 (倍他乐克) 禁忌证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35例 (61.4%) :男23例, 女12例;年龄43~77岁, 平均 (61.3±12.7) 岁;胸骨后压榨感18例 (51.4%) , 突发胸痛17例 (48.6%) 。非ACS 22例 (38.6%) :男13例, 女9例;年龄37~69岁, 平均 (54.2±10.3) 岁;胸闷17例 (77.3%) , 心悸5例 (22.7%) 。

1.2 检查方法

严格控制心率, 使基础心率≤65次/m in;对心率>65次/m in者, 予口服倍他乐克25~75m g以控制心率, 使心率≤65次/m in。检查前充分与患者沟通, 消除其紧张情绪, 并进行呼吸训练, 检查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以扩张冠脉血管, 使细小分支充盈满意。采用P H IL IP S B rilliance 16排螺旋CT先行心脏平扫, 确定冠脉分支的最高点及最低点, 利用回顾性心电门控, 由M edrad单筒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团注碘帕醇370m g I/m l, 注射速率4~4.5m l/s, 剂量100~120m l。应用test bolus追踪扫描技术, 将感兴趣区置于冠脉分支最高位置向上5个层面左右, 阈值150H U。扫描参数:层厚0.8m m, 间距0.4mm, 管电压120k V, 管电流60m As, 准直16m m×0.75m m, P itch值0.2, 根据冠脉分支的最高点及最低点层面确定增强扫描范围。扫描完成后常规重建R-R间期40%、46%、70%、75%四个时相。

1.3 后处理技术

选择影像质量最佳时相经P H IL IP S Com p.cardiac软件进行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曲面、2D、3D及血管后处理重建, 测量斑块的CT值, 区分斑块性质。将CT值<50H U、50~119H U、>119H U, 依次设为不稳定斑块、混合斑块、钙化斑块。

1.4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57例共检出斑块146处, 其中不稳定斑块58处 (39.7%) , 混合斑块21处 (14.4%) , 钙化斑块67处 (45.9%) 。不稳定斑块见图1, 混合斑块见图2, 钙化斑块见图3。

ACS患者检出斑块61处 (41.8%) , 非ACS患者检出斑块85处 (58.2%) 。两组患者斑块性质详见表1。

由表1可见, 两组斑块性质比例不同, ACS组以不稳定斑块为主, 非ACS组以钙化斑块为主;两组比较, 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χ2=48.87, P<0.01) 。

3 讨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典型结构为覆盖着胶原纤维帽的细胞外脂核, 根据斑块的组织学特点将其分为稳定性斑块和不稳定性斑块。斑块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斑块内脂核的大小和成分、纤维帽的厚度以及有无炎症反应或新生血管等。一般认为, 不稳定斑块含有较大的脂核, 当脂核占斑块的比例>40%时, 斑块有发生破裂的危险[1]。

L eber、B ecker等[2,3]发现, 不稳定斑块、混合斑块及钙化斑块CT值有明显不同, 不稳定斑块CT值为 (14±26) H U (-42~+47H U) , 混合斑块为 (91±21) H U (61~112H U) , 钙化斑块为 (419±194) H U (126~736H U) , 三组斑块的CT密度值没有交叉。由于有破裂倾向的不稳定斑块大多为非钙化含脂质丰富的斑块, 故M SCT对冠脉斑块稳定性的评价有一定帮助。毛定飚等[4]选用新鲜尸体心脏标本进行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多层CT与病理的对照研究提示, 脂质丰富斑块的CT值明显低于纤维丰富的斑块, M SCT能可靠地将两者区分开来。故M SCT可通过斑块的CT值划分斑块性质, 评估斑块的稳定性。

本组资料中笔者发现, 不稳定斑块更多地分布于ACS患者中, 而钙化斑块更多地分布于非ACS患者中。这与吴萍等[5]认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以不稳定斑块、混合斑块为主,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以钙化斑块为主的观点相符。笔者认为, 斑块的性质与ACS可能有一定关系, 但还需完善资料后进一步研究。

16排螺旋CT可以直观、立体地显示冠脉粥样斑块的形态、位置、大小、密度及所导致的管腔狭窄程度, 且对脂肪和钙化组织有独特的敏感性, 有助于斑块的脂核以及钙化的观察, 能较为可靠地鉴别不稳定斑块与钙化斑块, 对患者疾病性质的判断有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李松年, 唐光健.现代全身CT诊断学 (上卷) [M].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7:745.

[2]Leber A W, Knez A, Becker A, et al.Accuracy of multidetector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in identifying and differentiating thecomposition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plaques:a comparative study with intracoronary ultrasound[J].J Am Coll Cardiol, 2004, 43 (7) :1241-1247.

[3]Becker C R, Nikolaou K, Muders M, et al.Exvivo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plaque characterization with multi-detector-row CT[J].Eur Radiol, 2003, 13 (9) :2094-2098.

[4]毛定飚, 朱毅, 陆孝禹, 等.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多层螺旋CT与病理的对照研究[J].放射学实践, 2005, 20 (3) :202-204.

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篇6

1 隔药饼灸在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1.1 穴位的配伍

隔药饼灸治疗该病的所选穴位比较统一, 常小荣等[3]、岳增辉等[4]一般选定巨阙、天枢、丰隆和脾俞、心俞、肝俞两组穴位。巨阙属任脉, 为心之募穴, 而心主血脉;天枢属胃经, 又为大肠募穴;丰隆亦属胃经, 为治痰主穴;心俞、脾俞、肝俞各为其脏腑心、脾、肝之背俞穴。募穴是脏腑之气汇集在胸腹部的腧穴;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 临床上治疗脏腑病变常有俞募配穴法的运用。采用心的俞、募穴, 旨在强化心的功能, 产生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及活血祛瘀的效果, 以调节血液中的血脂含量。脾俞、肝俞、天枢、丰隆, 旨在疏肝健脾, 调节胃肠功能, 促进肝脏内酶的活性, 使血脂被更快地转化、利用, 并通过胃肠道的吸收与排泄, 达到调节血脂的目的。

1.2 药物的选择

由于血脂升高多系痰浊瘀滞脉络所致[5], 根据久病入络, 络病治血的原理, 痰浊瘀滞脉络之久病, 宜从治血入手, 故取具有化瘀血而不伤新血, 开郁气而不伤正气, 能行瘀滞化痞气, 通脉络之丹参、山楂、郁金、大黄、泽泻等药作为药饼之主要成分。丹参入心、肝经, 为活血化瘀要药, 功能破宿血、生新血。丹参能扩张冠状动脉, 增加冠脉血流量, 并能扩张外周血管, 改善微循环;有抗凝、促进纤溶, 抑制血小板聚集, 抑制血栓形成等作用, 能降血脂, 抑制家兔实验性冠脉大分支粥样斑块的形成[6]。郁金入肝、胆、心经。本品辛散苦泄, 能凉血清心;芳香解郁, 宣化痰浊以醒神。本品主要含挥发油, 另含姜黄素、多糖, 具有降脂, 护肝的作用[7]。大黄苦寒入大肠、脾、胃、心、肝经。本品主要含类似于蒽醌类生物, 具有降血压、改善微循环、降血脂、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的作用。同时促进肠蠕动, 抑制脂肪和胆固醇在肠道的吸收, 酒大黄活血化瘀作用最显著[8]。山楂酸温走血分, 具有健脾化瘀行滞之功, 入肝、脾、胃经。现代研究认为, 山楂所含脂肪酶, 可促进脂肪分解, 有增加冠脉血流量、扩张血管、降低血压、降血脂等作用[9]。泽泻, 性寒, 味甘、淡, 入肾、膀胱经, 具有利尿、清湿热的功效, 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眩晕、高脂血症, 同时泽泻还具有利尿、解痉、保肝、抗炎、调节免疫、降血糖等作用[10]。张力华等[11]研究泽泻提取物对HHcy家兔内皮氧化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5味中药具有抗血栓形成, 改善肝微循环, 扩张血管、降血压、强心、抗心律不齐, 降脂, 护肝等功效。

1.3 艾灸法的作用

艾灸疗法并不单纯是温热效应, 而是光谱辐射、生物热效应及非热生物效应等综合作用的结果[12]。其实质是温热刺激的结果, 即通过刺激皮肤感受器, 影响组织细胞的生化代谢以及神经系统功能。经实验测定, 艾绒燃烧时产生的辐射能包括远红外辐射及近红外辐射, 以近红外辐射占主要成分。远红外线直接作用于人体较浅部位, 靠传导扩散热量;近红外线能穿入较深的人体组织, 并出现活性物质, 加强组织器官的代谢和产热。隔药饼灸是一种简单易行、经济适用的方法, 克服了西药副反应大、患者抗拒口服中药、对针刺有恐惧感等的缺陷, 在临床上日益受到重视和普及。

2 隔药饼灸治疗AS易损斑块的可能机制探讨

目前对于隔药饼灸治疗本病的机制还不是十分明确, 可能是[3]:根据中医学理论体系的辨证选穴及辨证选药的原则, 将艾灸与腧穴及药物辩证的结合, 产生隔药饼灸综合效应。隔药饼灸属于灸法中的间接灸, 除施灸局部药物有效成分透皮吸收产生一定治疗效应外, 燃艾时所产生的物理因子和化学因子, 还可作用于腧穴感受装置与外周神经传入途径, 刺激信号传入中枢, 经过整合作用传出信号, 调控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循环系统等, 从而调整机体的内环境, 以达到防病治病功效。经络腧穴对机体的调节是灸法作用内因, 艾灸时艾的燃烧和所隔药物是灸法作用外因, 两者缺一不可。

3 易损斑块的血清生物、生化标记物的研究

随着研究的深入, 逐渐认识到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巨噬细胞浸润和累积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启动的关键[13]。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单核/巨噬细胞可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 , 使细胞外基质降解, 纤维帽削弱。炎症反应使斑块趋于不稳定并易于破裂。因此, 水解酶类, 细胞因子和细胞外基质等生物、生化标记物是研究斑块不稳定性极其重要的领域[13]。现已对数十种相关的生物, 生化标志物进行了观察和研究。C-反应蛋白[14]与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 (PAPP-A) [15], 基质金属蛋白酶[16] (尤其是MMP1, 2, 9) 是最常用的指标。此外, 还有IL-6、TNF-α、IL-18、ox-LDL、血清淀粉样蛋白 (SAA) 、髓过氧化物酶 (MPO) 、分泌型磷脂酶A2 (LpPLA2) ,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Px) 、可溶性的CD40配体、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 、胎盘生长因子 (PIGF) 、单核细胞化学趋化蛋白-1 (MCP-1) 、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 和P-选择素等[17,18,19,20,21]。CRP被国内外学者认为是非特异性免疫机制的一部分, 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栓形成除脂肪堆积外, 也是一个炎症过程, 高CRP与心血管发生密切相关。CRP是常规用于炎症的标志物[22]。

但目前各种标志物对预测斑块破裂和急性心血管事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能令人满意, 截至目前, 这里所谈及的生化标志物中没有一个能够被推荐给医师作为常规临床应用[13]。易损斑块生物、生化标记物研究有待进一步开发与深入。

4 易损斑块的基因表达研究

在分子水平, 通过基因表达研究易损斑块也是当前的热点之一。岳增辉等[23,24]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主动脉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VcAM-1) 、E选择素的基因表达。发现隔药饼灸能使VCAM-1、E选择素的mRNA表达显著下调。常小荣等[25,26]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兔主动脉内皮细胞PPARγ蛋白表达, 证明隔药饼灸能通过激活动脉粥样硬化兔主动脉内皮细胞PPARγ的蛋白表达, 起到延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作用。同时还运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MM P-2, 9mRNA的表达, 证明隔药饼灸能抑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MMPs的表达, 起到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隔药饼灸在基因表达研究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作用及基因表达的可研究性提示我们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4 展望

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篇7

1.1 研究对象

病例组均来自于2012年1月—2012年10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ACI) 患者, 共75例, 其中男46例, 女29例。纳入标准: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1], 同时参考CISS分型标准进行病因分型, 并经详细的体格检查及头颅核磁等检查确诊;发病24h内入院。排除标准:出血性卒中, 梗死后出血;腔隙性脑梗死、无症状性脑梗死、动脉炎性脑梗死;有明确栓子来源的脑栓塞, 先天发育异常所致的脑梗死;各种凝血机制异常及高黏血症所指的脑梗死;合并有周围血管性疾病的脑梗死;肿瘤、结核、血液性疾病、肝脏疾病、尿毒症、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的全身感染或发病前4周出现潜在感染体征及症状。按颈动脉斑块大小、厚度分组:无斑块为0级, 一个小斑块, 占管腔<30%为1级;中度斑块占管腔30%~50%或多个小斑块为2级;一个大斑块占管腔>50%, 或多个斑块至少一个中度斑块为3级。

对照组:从本院门诊或病房中选取年龄、性别与病例组相匹配受试者65例, 其中男41例, 女24例, 经病史询问既往无脑血管病病史, 头颅核磁证实无卒中, 近期未服用任何药物。

1.2 研究方法

1.2.1 标本采集

病例组于入院后次日清晨、对照组于当日清晨, 抽空腹肘正中静脉血, 常规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 、总胆固醇 (TC) 、三酰甘油 (TG) 、低密度脂蛋白 (LDL) 、高密度脂蛋白 (HDL) 、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 定量测定。

留取一试管血标本用肝素作为抗凝剂, 标本采集后2h内3 000r/min离心15min, 分离血清分装在1mLEP管后储存于-80℃冰箱待测, 为减少批间误差及测量误差, 全部标本采集完成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一次性成批检测Lp-PLA2。实验步骤及结果判定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 (美国R&D公司, 产品批号DPLG70) 进行。

1.2.2临床资料采集

询问年龄、性别、体重指数、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饮酒史。

1.2.3 颈动脉超声检查

所有ACI患者均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检查者取仰卧位, 颈后垫一低枕, 头略向后仰, 偏向检查对侧, 沿胸锁乳突肌外缘依次检查。①血管内径:颈总动脉 (CCA) 测量点应在分叉前1cm~2cm处, 颈内动脉 (ICA) 测量点应在分叉以远1cm处进行测量。②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 :患者平卧, 测量定位于颈总动脉开始膨大处近心端10mm~15mm处的远侧壁, 测量内膜内表面到中层与外膜交界面的垂直距离。若IMT≥1.0mm即内-中膜增厚, 局限性IMT≥1.5mm定义为粥样硬化斑块形成[2]。③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rouse积分[3]:不考虑斑块长度, 分别将同侧CCA、颈总动脉分叉部 (BIF) 、颈内动脉 (ICA) 和颈外动脉 (ECA) 各个孤立性斑块的最大厚度相加, 得到该侧的斑块积分, 双侧斑块积分之和为斑块总积分。按斑块大小、厚度分级:无斑块为0级;一个小斑块, 占管腔<30%为1级;中度斑块占管腔30%~50%或多个小斑块为2级;一个大斑块占管腔>50%, 或多个斑块至少一个中度斑块为3级。根据2003年美国放射学年会超声学专家共识 (Society of Radiologists in Ultrasound Consensus Conference) 公布的颈动脉狭窄诊断标准[4]计算狭窄率, 狭窄率 (%) = (狭窄远端管腔直径-最狭窄处管腔直径) /狭窄远端管腔直径×100%。

1.3统计学处理

所有临床资料和实验数据均输入Access数据库, 应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分别进行正态性、方差齐性检验, 两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 (%) 频数、率表示, 采用卡方检验。设α=0.05为检验水准,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见表1)

ACI组与对照组比较, 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ACI组高血压病、糖尿病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 。

2.2 两组生化指标比较 (见表2)

ACI组hs-CRP、LDL、TG、T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CI组HD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ACI组与对照组Fi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两组血浆Lp-PLA2水平比较

ACI组血浆Lp-PLA2水平为62.178±4.749, 对照组为27.802±3.202,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4 不同斑块分级的Crouse积分和Lp-PLA2浓度比较 (见表3)

不同斑块分级中Crouse积分越高, LP-PLA2水平越高。

3 讨论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炎症和氧化应激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5,6]。Lp-PLA2作为一种新型炎症标志物, 参与了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发生、发展、不稳定性和最终破裂的各个阶段[7]。有报道称Lp-PLA2在动脉粥样硬化晚期坏死核心内过度表达[8], 表明Lp-PLA2可能促进斑块的不稳定性。Mannheim等[9]的研究证实, 在接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carotid cndartercctomy, CEA) 治疗前3个月内出现症状的患者, 其颈动脉斑块内Lp-PLA2表达增高。吴延华等[10]研究表明,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血浆Lp-PLA2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研究显示, 在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阶段的主动脉标本中, LpPLA2mRNA表达水平增高, 而且主要限于炎症细胞内有[8]。徐冬玲等[11]研究认为血浆Lp-PLA2检测能反映斑块的不稳定性, 可作为临床预测易损斑块的血清学指标。近年来, 几大流行病学和临床前瞻性研究[12,13]均发现, 发生心脑血管事件者与对照组相比, Lp-PLA2浓度显著升高。

本研究发现ACI患者血清Lp-PLA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与国内外研究结果相似, 证实了Lp-PLA2水平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密切相关, 并且美国FDA已经批准使用LpPLA2作为冠心病和卒中长期预后风险的指标。同时本研究通过观察Lp-PLA2在斑块组中的表达情况, 发现斑块积分与LpPLA2浓度呈正相关, 血浆检测Lp-PLA2水平方便可行, 可辅助识别斑块局部炎症反应的程度, 早期识别易损斑块, 因此, 在临床实践中测定Lp-PLA2浓度以利于及早发现高危患者, 采取积极措施合理控制, 以延缓进展, 稳定粥样硬化斑块, 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Lp-PLA2) 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和颈部血管斑块Crouse积分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75例为病例组, 年龄、性别与病例组相匹配的同时期无脑血管疾病表现者65例,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检测血浆Lp-PLA2水平, 同时检测血脂等生化指标, 并行颈动脉超声, 计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rouse积分。结果 ACI组LP-PLA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不同斑块分级中Crouse积分越高, LP-PLA2水平越高。结论 LP-PLA2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对预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有一定的价值。通过检测LP-PLA2浓度可以间接了解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

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4月—2012年5月收住我院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80例, 入院后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彩超、血糖、血脂、血常规、肝肾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血沉等检查, 排除糖尿病、结缔组织病、严重的肝肾功能损伤等。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90例, 男69例, 女21例, 年龄58.7岁±1.5岁;干预组90例, 男71例, 女19例, 年龄59.2岁±1.7岁。两组患者在体重、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两组均根据血脂检查结果, 按照血脂调控指南使用他汀类或贝特类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麝香保心丸 (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 2粒/次, 3次/日, 连续口服12个月。所有入选患者一年后均复查颈动脉彩超, 观察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和IMT的变化。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行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12个月后颈动脉斑块总数、软斑块总数的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时行彩色超声检查, 对照组共发现斑块179个 (软斑85 个, 硬斑94 个) , 干预组共发现斑块184 个 (软斑89个、硬斑95个) ,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连续规律治疗12个月后, 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总数、软斑块总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IMT比较 (见表2)

两组治疗前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12个月后, 两组IM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36, P<0.05) 。

mm

3 讨论

麝香保心丸其主要成分是麝香、蟾酥、人参、苏合香、牛黄、肉桂、冰片[3]。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治疗作用已有报道, 其不仅能改善微循环和细胞代谢, 同时还能降低血中血栓素A2 (TXA2) , 抑制血小板的聚集[4], 降低血清总胆固醇 (TC) 、三酰甘油 (TG) 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浓度, 作用于一氧化氮 (NO) 、内皮素-1 (ET-1) , 起到缓解冠脉痉挛, 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作用[5], 还可以降低脂质过氧化物浓度, 抑制氧自由基, 从而减少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ox-LDL) 损伤血管内皮, 抑制血管壁炎症和内膜增生, 减轻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6]。本研究结果显示, 经过12个月的治疗, 麝香保心丸通过多种机制作用于颈动脉内皮细胞, 明显抑制、逆转了内膜中层的增生。麝香保心丸明显减少斑块形成总数, 且增加了他汀类药物的稳定斑块作用, 减少软斑数目, 这种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可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 防范心脑血管急症发生, 在心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中起到明显作用。

参考文献

[1]范维琥.干预冠心病危险因素——麝香保心丸的作用及临床价值[J].中国全科医学:医生读者版, 2012, 15 (12) :71-72.

[2]于洁, 高传玉, 蒲娟娟.麝香保心丸对心绞痛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20) :6-8.

[3]李伟英, 沈建平.麝香保心丸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作用机理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 2011, 20 (1) :114-115.

[4]杨广龙, 万书平, 周会霞, 等.麝香保心丸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聚集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1 (3) :288-289.

[5]曹政, 谢华强, 陈平英, 等.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患者内皮祖细胞数量及血浆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 10 (9) :1038-1039.

兔、豚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建立 篇9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兔, 体重2.5~3.0kg, 雄性, 金陵种兔场, 合格证号:SCXK (苏) 2012-0003。豚鼠, 体重280~310g, 雄性, 南京江宁区青龙山动物繁殖场, 合格证号:SCXK (苏) 2012-0008。

1.2 药物及试剂

总胆固醇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研究所, 批号:20130917。甘油三酯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研究所, 批号:20130822。高密度脂蛋白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研究所, 批号:20131024。低密度脂蛋白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研究所, 批号:20130915。一氧化氮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研究所, 批号:20130825。肿瘤坏死因子ELISA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研究所, 批号:20130711。高脂饲料:1%胆固醇, 0.3%胆酸钠, 10%猪油, 88.7%普通饲料。

1.3 试验仪器

Thermo Multiskan Go酶标仪;日立71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751-0082) 。

2 实验方法[1~6]

将豚鼠和兔子分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饲普通饲料) 、模型组 (1%胆固醇, 0.3%胆酸钠, 10%猪油, 88.7%普通饲料) , 每组10只, 连续饲养8周。在第4、8周, 豚鼠眼眶取血, 兔耳缘静脉取血, 备用。于末次饲养后禁食不禁水8h, 用3%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将动物固定于手术台, 颈总动脉取血, 备用。分离主动脉, 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 做组织病理学检测。

3 检测指标

3.1 血脂检测

血液3000r/min, 离心10min, 吸取上层血清, 用日立71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血清TG、TC、HDL、LDL含量。

3.2 血清NO、TNF-α含量检测

血液3000r/min, 离心10min, 吸取上层血清, 按试剂说明检测NO、TNF-α含量。

3.3 主动脉组织病理学检测

取主动脉, 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 切片厚约4~5μm, HE染色。由病理专业研究人员阅片, 光镜下观察动脉壁 (内膜、中膜) 的组织学变化。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分析软件, 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两组间数据比较进行t检验, 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5 实验结果

5.1 对血脂的影响

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 兔模型组TC、TG、LDL明显升高, 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而HDL降低, 与兔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0.01) 。豚鼠模型组血脂指标有所改变, 但与豚鼠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见表1。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 兔模型组TC、TG、LDL明显升高, 与兔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而HDL降低, 与兔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0.01) 。豚鼠模型组TC、TG、LDL、HDL升高, 与豚鼠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0.01) 。见表2。

注: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 *P<0.05, **P<0.01。

注: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 *P<0.05, **P<0.01。

5.2 对血清NO、TNF-α含量的影响

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 兔模型组NO、TNF-α明显升高, 与兔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0.01) 。豚鼠型组NO、TNF-α明显升高, 与豚鼠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见表3。

注: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 *P<0.05, **P<0.01。

5.3 主动脉组织病理学检测

(1) 兔正常对照组:10/10只动脉内膜内皮细胞完整, 排列整齐, 内弹力膜清晰完好, 中膜平滑肌细胞体积、排列正常, 内膜及中膜均未见泡沫细胞及脂质沉积。见图1。

(2) 兔模型组:8/10只动脉内膜明显增厚 (++) , 纤维隆起明显 (++) , 内含大量泡沫细胞 (++) , 内皮细胞肿胀、变性、部分缺失, 内弹力膜断裂、模糊 (++) , 中膜增厚伴平滑肌细胞增生 (++) , 胞体变大, 排列紊乱, 内膜及中膜均可见巨噬细胞。见图2。

(3) 豚鼠正常对照组:10/10只各动脉内膜内皮细胞完整, 排列整齐, 内弹力膜清晰完好, 中膜平滑肌细胞体积、排列正常, 内膜及中膜均未见泡沫细胞及脂质沉积。见图3。

(4) 豚鼠模型组:7/10只动脉内膜轻度增厚 (+) , 纤维轻度隆起 (+) , 内含少量泡沫细胞 (+) , 内皮细胞肿胀、变性、部分缺失, 内弹力膜断裂、模糊 (+) , 中膜增厚伴平滑肌细胞增生, 胞体变大, 排列紊乱, 内膜及中膜均可见巨噬细胞。见图4。

6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中最重要的一个类型, 基本损害是动脉内膜局部呈斑块状增厚, 故又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简称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很高, 且累及全身动脉血管, 主要累及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大、中型肌弹力型动脉, 最终导致他们的管腔狭窄以致完全堵塞, 使这些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功能障碍以致机体死亡。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心脏疾病和中风的首要原因。

高脂血症与AS的关系已经得到证实, AS的严重程度随血浆胆固醇水平的升高而加重。LDL是血浆胆固醇的主要存在形式, 能在血浆内或动脉内膜下经自由基引发的脂质过氧化而转变为氧化修饰的LDL (低密度脂蛋白oxLDL) 。生理状态下, HDL促进胆固醇逆转录, 抗炎抗氧化, 抗血栓并促纤溶, 具有抗AS作用。所以血脂水平特别是LDL的升高和HDL的降低与AS发病率呈正相关。但最新的研究表明, 在某些病理状态下, HDL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受损, 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所以血脂水平的检测是评价AS病变的一个公认的、必不可少的指标。

本实验在造模方式上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方式, 对动物损伤小, 形成病变与人类由膳食结构改变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类似。本实验对照组动物整体状况良好, 实验组动物随时间推移而渐见疾病症状出现, 其血脂水平明显增高。兔模型组血粘度、血浆粘度升高, TC、TG、LDL、NO、TNF-α升高, HDL降低, 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0.01) 。豚鼠TC、TG、LDL、HDL、NO、TNF-α升高, 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0.01) 。两种动物模型组组动脉病理检测均不同程度出现动脉内膜明显增厚, 纤维隆起明显, 内皮细胞肿胀、变性、部分缺失, 内弹力膜断裂、模糊, 中膜增厚伴平滑肌细胞增生, 胞体变大, 排列紊乱, 内膜及中膜均可见巨噬细胞。兔动脉粥样硬化诱导时间比豚鼠短, 成模率比豚鼠高, 病变更显著。

摘要:目的:建立兔、豚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探讨模型形成机制并进行比较。方法:用高脂饲料喂养法建立兔、豚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高脂饲料喂养, 检测血清甘油三脂 (TG) 、总胆固醇 (TC) 、高密度脂蛋白 (HDL) 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一氧化氮 (NO) 、肿瘤坏死因子 (TNF-α) 的含量, 动脉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兔模型组TC、TG、LDL、NO、TNF-α升高, HDL降低, 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0.01) 。豚鼠TC、TG、LDL、HDL、NO、TNF-α升高, 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0.01) 。两种动物模型组组动脉病理检测均不同程度出现动脉内膜明显增厚, 纤维隆起明显, 内皮细胞肿胀、变性、部分缺失, 内弹力膜断裂、模糊, 中膜增厚伴平滑肌细胞增生, 胞体变大, 排列紊乱, 内膜及中膜均可见巨噬细胞。结论:兔动脉粥样硬化诱导时间比豚鼠短, 成模率比豚鼠高, 病变更显著。

关键词:兔,豚鼠,动脉粥样硬化

参考文献

[1]陈奇.中药药效研究思路与方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183

[2]李贵才, 刘占军, 徐德锌, 等.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稳定性的观察[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04, 14 (5) :294-298

[3]Toshima S, Hasegama A, Kurabayashi M, et al.Circulating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A biochemical risk marker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j, 2000, 20 (10) :2243-2247

[4]马灵筠, 陈群力, 杨五彪, 等.枸杞多糖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血脂、脂质过氧化、NO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5, 40 (2) :328-330

[5]李金莲, 高南南, 杨润梅.豚鼠高脂血症模型的建立及机制探讨[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09, 17 (2) :115-119

上一篇: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护理下一篇:农机维修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