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中期管理系统建设

2024-09-10

项目中期管理系统建设(精选4篇)

项目中期管理系统建设 篇1

1建设目标

项目中期管理系统建设的总体设计目标是实现软科学的管理数字化、资源共享化、服务网络化。基于现有的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利用相关软件技术开发出一套基于B/S模式的项目中期管理流程系统, 满足项目中期管理流程的要求, 实现数字化、信息化管理。

2建设意义

通过项目中期管理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建设, 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优化科技项目的中期管理, 实现对软科学计划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管理, 更好地满足管理工作的流程需求, 提高工作效率, 利于信息统计和决策。

3项目中期管理系统建设的内容

项目中期管理数据库应用系统建设主要包括用户管理、项目填报、项目审核、项目查询、系统流程、项目统计、日志管理、专家库系统八个大的功能, 如图1所示。

(1) 用户管理模块:用户管理分为“管理员”和“普通用户”。管理员包括“超级管理员”和“普通管理员”;普通用户即通过互联网注册的项目负责人。

(2) 对“普通用户”的管理:用户若想享受系统提供的服务, 则需要首先订购服务, 如果用户未订购服务, 系统会拒绝提供服务或提示用户购买服务, 不仅如此, 每次使用服务的时候还需要在系统中登记注册 (登记注册的过程是设备之间协商完成的, 用户不一定能直观地觉察到) 。对系统的最终用户的管理包括用户基本信息管理、用户订购关系管理等。通过用户基本信息管理, 系统维护人员可以管理用户的账号、正常还是暂停或待激活等状态、终端序列号、计费帐号、支付方式、在线IP地址等。通过用户订购关系管理, 系统维护人员可以管理用户的业务帐号、订购业务类型、订购服务项目、按次计费的业务的订购时间和取消订购时间以及订购关系生失效时间、计费周期内业务使用情况等。

(3) 对“管理员”的管理:对系统的系统维护人员的管理是保证系统安全的一项措施, 以控制系统维护人员对系统的使用、防止系统维护人员对系统的越权使用或误操作。系统维护人员若想对系统进行操作, 必须首先通过系统的鉴权认证和操作授权, 即系统需要确认登陆者是合法的, 而且具有行使操作的权利才允许登陆者在系统上执行操作。通常, 运营商把登陆系统对系统进行操作维护的系统维护人员也称为用户, 但这里的用户和上节里提到的终端用户并不是同一个概念, 这里的用户确切的说指的是系统的操作员或管理员。这里提到的用户的管理通常涉及角色管理、角色组管理、用户管理和用户组管理。权限被赋予在角色上, 角色可以赋予某个用户, 这样该用户就拥有了该角色所具备的权限。多个相似角色形成一个角色组 (以便管理) , 多个相似用户形成一个用户组 (以便管理) 。通常情况下, 系统在开通之初, 会生成一个拥有最大权限的用户, 其他用户由该用户创建。待系统开通之后, 该用户即归隐山林, 因为它的权限太大, 容易引起误操作等, 只有在紧急的、非常有必要的情况下才请其出山, 否则日常操作均由其他具有限制权限的操作员来完成。操作员权限的限制, 可以通过分权分域方式来实现, 即不同地域的操作员分配不同的权限, 便于细化管理。

(4) 项目填报模块:该模块实现对填报项目的相关信息记录入库, 以便管理、统计、和监管。项目中期管理系统提供项目信息填报窗口, 项目负责人注册登录后, 即可通过系统后台, 填写项目相关内容, 并及时上传项目合同书, 审核过后上传中期报告, 项目负责人可根据系统反馈消息进行项目内容的修改。

(5) 系统流程模块:在项目管理的流程中, 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起止范围, 有本阶段的输入文件和本阶段要产生的输出文件。同时, 每个阶段都有本阶段的控制关口, 即本阶段完成时将产生的重要文件也是进入下一阶段的重要输入文件。每个阶段完成时一定要通过本阶段的控制关口, 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工作。

系统流程模块是穿插在整个项目中期管理的过程中, 是项目流程日志的体现, 为用户和管理员显示项目管理的进度, 从用户开始填写项目内容至最后项目中期报告的审核通过, 系统根据项目状态自动更新进度如下:项目开始、待初审、初审通过、初审驳回、已修改、中期报告提交、专家审核、中期报告驳回、报告重新提交、项目中期通过。

(6) 项目统计模块:项目统计通过一系列信息数据进行图表统计, 实现项目筛选、项目信息导入导出功能。

(7) 日志管理模块:日志管理模块用于记录有关项目中期管理的每一个操作的详细情况。可分为:用户操作记录、管理员操作记录、超级管理员操作记录、专家操作记录。

(8) 专家库系统模块:专家库系统包括录入专家信息、修改专家信息、删除专家信息、专家信息查询、抽取专家、专家信息统计。管理员通过后台登录可以进行专家信息的录入、修改、删除、查询抽取、统计等相应操作。

摘要:软科学是一门立足实践, 面向决策的新兴学科, 为有效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发挥着重要智力支撑作用, 但目前贵州省软科学研究过程管理制度尚未建立, 缺乏对软科学计划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管理。为了提高软科学研究质量, 切实发挥软科学决策支撑作用, 加强软科学计划项目过程管理, 分章分析了贵州省科技厅探索建立中期报告制度, 建设软科学中期管理服务系统, 实现软科学计划项目过程管理的信息化。

关键词:项目中期管理系统建设,数据库应用系统,模块

参考文献

[1]赵丹阳.数字环境下科技文献信息开发利用与服务模式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 2012.

[2]王楠, 祝忠明, 李宝强, 等.甘肃省科技文献需求调查与分析[J].情报杂志, 2005 (10) :125-126+129.

[3]孙赟星.科技情报信息工作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19) :39.

项目中期管理系统建设 篇2

南沙市滨海小学

叶大伟

滨海小学自从开展特色建设项目以来,一年多来,在全体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具体总结如下:

一、特色建设方案形成的过程回顾

滨海小学成立于1928年。现有51个教学班,131名教师,3378名学生。学校占地面积159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8875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绿化覆盖率达80%以上。教学仪器设备先进、配套齐全,拥有38个多媒体教室,以及标准的实验室、电脑室、校园局域网、图书室、阅览室、电子琴室、美术书法室、乒乓球训练室、环型橡胶跑道、1800平方米天然草坪足球场、900平方米的篮球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是目前南沙市规模较大的一所完全小学。南沙市唯一一所少年交通警察学校。建校八十多年,海城区滨海小学迎来一批又一批满怀求知欲的莘莘学子,送走一群又一群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并以校园美、教风正、学风好、质量高的口碑成为了北海人民心目中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这些年,学校层层夯基,步步迭进,让我们为之骄傲和自豪。同时,我们也在不断思考,如何能够让学校在高速发展的时代中,与时俱进,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自从海城区开展了学校特色建设项目后,我们找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一校一品”特色建设方向。这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多元化人才的需要。学校特色建设的终极目标就是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发展好每一个教师,实现教育的全面均衡发展。

2012年11月,学校特色建设项目正式启动,经过了培训、调研、分析、问卷,广泛征求社区的意见建议等过程。首先向全体教职工发

放了《学校发展评测表》和《学校领导力诊断统计分析表》,让教师对校情、校史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得出学校发展状态总体评价。在家长调研方面,我们向全体家长发放了《南沙市滨海小学“学校发展与特色建设项目”家长问卷》,充分了解了家长对于子女就学、学校发展等方面的深入思考,为我们制定特色发展方案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建议。我们多次召开社区大会,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让他们就学校特色发展情况提出宝贵意见,搜集了很多有助于学校发展的意见。

经过对学校发展现状和历史成就的总结,学校核心团队多次研讨学校未来发展方向,最终确定了滨海小学的特色建设方向主题——卓越教育。我们认为:滨海小学具有相对悠久的办学历史,在不断的发展中创造了许多辉煌的教育成就和文化。正是这些教育成就和文化引领着学校不断发展,从成功走向优秀,从优秀迈向卓越。在未来的办学道路上,我们将继续弘扬滨海小学的学校文化,通过卓越教育特色建设,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促进学校课堂质量、师资力量、学校实力综合提升,把滨海小学办成一所师生幸福成长的卓越学校,走向更大的辉煌。

在卓越教育特色内涵的表述中,我们将“至美校园、至渊学园、至能乐园、至臻心园、至和家园”作为卓越建设的载体,也是卓越行动的重要抓手,作为我们建设卓越教育的路径和方法层面的主要内容。方案形成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陈向阳教授的直接指导,历经数次修改顺利地通过了答辩。接着我们马上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计划文本的撰写,也顺利的获得了通过。

二、特色项目开展取得的成效

自从确定了特色建设的方案,并且通过了项目计划的文本答辩

后,我们紧紧围绕“追求卓越,特色育人”这个特色建设理念,有条不紊地开展了一系列的建设和活动。在全体师生不懈的努力下,目前特色建设已经初见成效。我们的MI、BI、VI系统都已确定和设计完成。下面,将从 “至美校园、至渊学园、至能乐园、至臻心园、至和家园”五个版块的建设成果进行逐一介绍。

1.“至美校园”建设方面不遗余力,A栋2050平方新教学楼、980平方篮球场、980平方足球场、600平方小广场已经建成投入使用;学校51个教学班已经有38个配置了多媒体平台;新设置了4个配套齐全的教师大办公室,安装了空调;为100名教师配置了笔记本电脑,大大地改善了教师的办公条件。对走廊文化、教室文化、办公室文化、活动区文化及个性鲜明的校园人文景观进行了局部文化氛围的营造,学校标志及内涵解读,校徽、校旗、校歌、校赋、特色办学理念都在校园板报中进行展示,学生校服、班牌、办公室牌上都印上了学校标志,让卓越特色文化的气息逐渐在校园弥漫。另外,我校马上就要进行B栋2330平方教学楼的拆建,预计今年十一月份投入使用,届时,我们将对学校进行整体的视觉系统的建设。

2.至渊学园建设方面,我校努力构建“至渊学园”,助推教师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提高教师的内在素质。同时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展“卓越名师工程”、“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金秋杯”教研活动、建立“教师网络研修平台”、“微信进课堂”创新教学模式„„以点带面,促进教师队伍个体优秀,群体优化。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教学效率,做到“乐教善教”。(一年多来,我校

教师在各项比赛中,捷报频传。在“2014年海城区新上岗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裴春连老师获得语文组的一等奖;吴伟胜老师获得数学组二等奖;钟响鸣老师获得综合组一等奖;包俊先、李光琳、冯锐老师参加的海城区三笔字现场书写大赛,全部获得一等奖;陈越老师的美术课《纸袋狂欢》经过海城区、南沙市、自治区的层层选拔,最终获得代表广西参加第24届中南六省(区)美术课现场执教大赛的资格,这是北海教师首次能够参加该项大赛,荣获一等奖;韦华仁老师参加四川绵阳市举行的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精品课展示观摩活动,所上的《三角形的面积》的数学课,把视频微教学、网站自学、以学定教,动手探究,多元交流等手段有机整合、优化课堂。受到专家们的高度好评,中央电教馆培训处韩俊处长当场决定,将该课整合后收录入教学网络资源平台,作为全国教师网络学习的优秀课例。12月3日,英特尔国家级专家来到我校,对南沙市海城区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区域推进项目进行跟进指导,韦华仁老师展示的数学课《数与形》,运用教导处本学期所创设的“微信进课堂”的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手机登陆微信学习的平台,进行自学、质疑、交流、汇报、评价,使课堂教学变成一个师生共同参与、学生乐于交流的平台,受到专家们的高度好评。)

3.至能乐园建设方面,学校开辟了“才智展示平台”、“幸福成长课堂”,“参与式课堂教学”,“卓越之星”评选活动,同时充分利用校本资源,深入挖掘校本潜力,灵活运用教育手段,科学合理地把学校特长转化为特色。开展校本《小小国球手》乒乓课程、创作了校歌

《追求卓越 奔向未来》、编写并印刷了校本课程《我是中国人

我能写好中国字》书法课本、《知我家乡 爱我北海 爱我中华》北海历史文化读本;成立了翰墨书画院、少儿科学院、文学社及学校足球队、篮球队、乒乓球队;创编了 “交通安全手势韵律操”和“古诗文操” 等课间操; 成立“卓越校园电视台”、编印了校报《卓越之路》„„以广大小学生喜闻乐见,好做易为的各种创建活动为载体开展教育活动,做到“乐学善学”,成绩骄人。(我校朱梦媛同学代表广西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故事比赛,荣获一等奖。随后,还作为特邀代表参加全国表彰大会以及夏令营活动。体育方面,我校狠抓学生足球梯队的建设工作,在南沙市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中连续两年获得乙组冠军。被体育局选派代表广西南沙市参加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冠军杯佛山赛区的比赛,以两胜两负的不俗战绩小组第三出线,晋级八强,在同时举行的王者射手挑战赛中,还获得了挑战赛的王者金牌,比赛期间,召开了由二十支队伍领队参加的校园足球发展研讨会,我校在会上作了“狠抓梯队建设,打造卓越特色”的汇报,得到了与会领导和专家们的肯定和好评,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中国足协副主席王登峰还为我校题词“打好基础,创造辉煌”,希望我校涌现出更多优秀的后备人才,创造更大的辉煌。在上个月,我校足球队还参加在柳州举行的广西区“谁是球王”总决赛,队员们在比赛中奋力拼搏,表现不俗,荣获本次大赛季军。另外,我校文艺队参加了第五届海城区中小学生文艺汇演,成绩喜人,舞蹈《成长的脚丫》,合唱《说唱脸谱》荣获一等奖,乐器《紫竹调》荣获二等奖。《说唱脸谱》在随后参加的南

沙市文艺汇演中,精彩的演出更是受到评委和观众们的一致好评,荣获一等奖第一名。)

4.在打造“至臻心园”方面,我校积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礼仪责任教育课程。在全校推行心理健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责任教育以及礼仪教育。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如“小手牵大手文明活动”、“家教知识进万家”、“知心信箱”、“亲子活动”、“我做合格小公民”、“远离网吧,拒绝毒品、邪教千人签字”等,以及 “书香家庭”、“绿色家庭”等评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使科学阳光的家庭教育理念在千万家长心中生根、开芽、开花,让孩子们在校园生活中感受心灵的滋养。培养润泽心灵、德行兼备的小学生,打造“至臻心园”。

5.在打造至和家园方面,我校以班级、家校、社区活动为载体,通过家校、社区合作与管理形成教育合力,促进科学管理,形成良性的家校互动关系、社校合作。具体而言,主要通过开展和乐班级、和美家校、和谐社区等活动打造至和家园。一年多来,我校继承和发扬社区文化特色,利用社区教育条件,在北海日报社、北海电视台、海城区交警大队等单位建立稳定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采访、调查;在北海日报上发表相关报道十多篇,广西电视台及北海电视台也对我校开展的特色主题活动进行了报道,使我校卓越教育特色创建工作逐渐为社会所认知和认同,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三、初步实现的目标计划彰显项目的优点(新加的)

1、项目的发展主体是师生的成长,师生的成长需求成为学校管理

工作的重要导向,学校发展的关键动力得到发挥,教职工的主人公意识日益增强。

2、学校特色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导航灯,学校工作思路清晰,目标远大,有思考,有措施,有行动,有反思,并且在这种良好的循环中不断完善和创新。

3、因为工作有了针对性而且环环相扣,问题一出现就必须马上找对策,想办

法,减少问题的堆积,杜绝工作无头绪,做到忙碌而有序。

4、教师、学生、家长人心聚集,学校、社区教育力量得到汇合,教师关注自己,社会关注学校,一种大教育的气候正在形成。

5、工作与规划相促进。随着各项工作不断深入和整合,因为新问题的适应需要,特色建设方案不断完善。经过计划文本答辩以后,我校生活教育的特色框架得到完善和充实,指引今后的工作如何拓宽工作渠道和打开新领域。

6、解决自己的问题,走自己的成长之路,是项目的最大魅力。

四、反思沉淀,触及项目工作的不足

1、因为项目的全新需要,我们容易走偏:一是特色学校建设校长会过分依赖教职工、社区的意见和建议;二是有些工作是为了“特色”而“特色”,特别是在校园文化的设计上,存在追求花架子现象;一些活动形式化,没有把握住学校特色建设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宗旨,热闹而缺少教育内涵。

2、由于诸多客观原因,计划的制定求大求全,想得大但做得小,工作还是很肤浅。

3、地方特色课程的开发和设计缺乏实践指导,教材的编写困难大。

五、及时总结,理清项目工作新思路

1、纠正空大的想法做法,查疏补漏,还要根据学校的情况把握特色进程。

2、加大文化表征系统建设,完善三个识别系统构建的具体操作,重力构建学校标志性专业活动和主题文体活动,完成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

3、从课程构建的角度重新审核学校,挖掘资源,把特色建设纵深推进

六、未来的目标和展望。

项目中期管理系统建设 篇3

西吉县地处宁南山区, 隶属宁夏固原市, 地理坐标为东经105°20′-106°04′, 北纬35°35′-36°14′, 县域南北长74公里, 东西宽67公里。属大陆性气候带的边缘, 为中温带半干旱到干旱过渡地区, 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 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490毫米, 自然灾害频繁, 主要有干旱、冰雹、霜冻、暴雨等灾害, 旱灾是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全县土地总面积3130平方公里, 共辖16个乡、3个镇, 306个行政村。截止2012年底全县总人口51.6万人, 其中农村人口46.8万人。

西吉县截止2012年底, 全县已建成咀头、马莲、夏寨中型水库3座, 鱼儿河、上白崖等小 (一) 型水库19座, 北沟、马昌等小 (二) 型水库22座, 塘坝82座, 水保骨干坝111座;建成人畜饮水工程52处, 人饮机井20眼, 土圆井1.35万眼, 人饮水窖2.9万眼, 泉水改造工程581处;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28.07平方公里;建成各类输水渠道483条989.74公里, 打农灌机井511眼, 年提水能力达1110万立方米;建扬水站和小高抽384座。

2“十二五”水利项目批复情况

2.1 防洪减灾能力建设

2.1.1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

“十二五”期间自治区水利厅和固原市水务局共批复西吉县下坪、偏城大庄、陈阳川、小河子、大滩、碱滩、铧尖坝、二府营、套子湾、吊咀子、王沟、川口、红庄、龙王坝、黑泉口、上堡、马昌、芦子沟、唐庄19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工程总投资为9709.1万元, 其中中央投资6624.64万元, 自治区财政配套1378.57万元, 地方配套1706万元。

2.1.2中小河流治理项目

“十二五”期间自治区水利厅批复建设西吉县葫芦河吉强段河道治理工程及葫芦河新营段河道治理工程2处河道治理工程。工程总投资4609.21万元, 其中中央投资3393.84万元, 自治区配套870万元, 地方配套345.37万元。

2.2 农村饮水安全项目

“十二五”期间自治区水利厅、发改委及固原市水务局共批复建设西北部、偏城高崖、兴隆代段、西滩五岔、沙沟大寨、白崖、什字李庄、平峰民和、新营玉皇沟、兴隆镇自来水入户、马莲自来水入户、平峰下坪补充水源等12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0处砼集雨工程及西吉县城应急供水工程项目。12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及200处砼集雨工程总投资为7847.62万元, 其中中央投资4945万元, 自治区财政配套1262.63万元, 地方配套1639.99万元;西吉县城应急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由自治区发改委批复, 批复总投资为1.68亿元。

2.3 节水灌溉项目

“十二五”期间自治区水利厅、发改委共批复建设2011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什字李庄小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吉强杨坊小型农田水利节水改造工程、王民二岔口片区综合治理工程、2011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水浇地建设项目、2012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西吉县兴隆镇玉桥井灌区节水工程等6处灌区节水灌溉项目。工程总投资为3796.27万元, 其中中央投资2169.12万元, 自治区财政配套1300万元, 地方配套327.15万元。

2.4 水土保持项目

“十二五”期间自治区水利厅、发改委共批复建设西吉县兴隆镇黄岔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项目、朗岔农业综合开发坡耕地综合项目、芦子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安桥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腰巴庄农业综合开发治理项目及长义山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6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工程总投资为5822.34万元, 其中中央投资3198.41万元, 自治区财政配套1012.13万元, 地方配套1611.8万元。

3 取得的成效

3.1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通过水库除险加固, 水库防洪标准达到国家防洪标准, 有效的保护水库下游沿途3.56万人、4.69万亩农田及23公里道路的安全。同时可增加库容1002.5万m3, 恢复发展灌溉面积1.73万亩。

3.2中小河流治理项目

通过实施葫芦河道治理工程, 使葫芦河道防洪标准上段达到10年一遇, 下段达到20年一遇, 提高了河道的行洪能力, 确保了袁河、水泉、团结、何洼、万崖、上堡、二府营、新营、黑城河9个行政村和西吉县城共6.02万人及新营乡政府等企事业单位1.08万人的生命财产, 0.5万亩农田和吉德慈善园区50家中小企业的安全。项目的建设使原来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的葫芦河道变得水清草绿, 使之成为城区一大景观, 可极大的提升城市品位, 改善投资环境, 吸引外界投资, 从而带动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控制了河道摆动, 顺直了洪水流势, 直接减免了河道两岸坍塌, 避免洪水继续侵蚀台地, 保护两岸0.8万亩耕地安全, 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意义重大。

3.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通过集中供水及集雨工程建设, 解决了全县12.3万人的饮水问题, 其中解决不安全问题7.49万人。项目区群众饮水条件得到了彻底改善, 健康水平大大提高, 降低了各种传染病发病率, 其中氟病发病率由原来的67.6%下降到25.4%, 肝包虫等胃肠道疾病由原来的51.4%下降到23.2%, 群众因此减少医药费支出每人每年21.9元, 增强了体质, 提高了劳动者素质, 使劳动者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从事经济建设。同时使用水距离远、水源保证率低的农村居民饮水条件也得到大大改善。

3.4节水灌溉项目

通过在兴隆、吉强、平峰、兴平、王民、什字6乡 (镇) 30个行政村实施节水改造项目建设, 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68万亩, 其中发展微灌面积1.28万亩, 低压管灌面积2.4万亩。使管灌水利用系数提高至0.95以上, 田间水利用系数提高至0.9以上, 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至0.75以上。

3.5水土保持项目

通过水土保持项目建设, 增大了土壤蓄水能力, 增加了林草植被, 改善了小气候, 提高了土地生产力, 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加快了全县脱贫致富的步伐。

4 存在的问题

一是西吉县水资源量少、质差, 多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 主要集中在7-9月份, 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0%, 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仅为170立方米, 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十四分之一, 水成为制约西吉经济发展主要瓶颈之一;二是由于自然环境、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还很薄弱, 小型水库老化失修, 防洪标准低、效益不高, 全县尚有19座病险水库等待加固, 严重影响着工程的安全运行和效益的稳定发挥;三是植被恢复缓慢, 生态环境脆弱, 水土流失问题仍较为严重, 全县有86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未得到有效治理;四是全县还有7.5万农村人口没有解决安全饮水问题。

5 今后工作思路及打算

5.1尽快批复实施西吉县城应急供水工程建设, 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 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 补充干旱和特大干旱年份水量不足问题, 从根本上解决我县城乡居民饮水不安全问题。

5.2争取批复建设19座小型病险水库加固工程, 使其达到国家防洪标准, 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24万亩。

5.3加大库井灌区节水改造, 力争到“十二五”末完成改造面积17万亩, 其中恢复灌溉面积4.7万亩、改善灌溉面积6.3万亩, 新增高效节水补灌面积3.9万亩, 雨水集蓄补灌面积4.2万亩。

5.4推进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建设, 以中小型水库及骨干工程为基础, 结合中小河流治理、生态修复, 完善防洪调控体系, 实现雨洪水资源化。

参考文献

[1]刘修俊主编“.十二五”水利规划[Z].十堰年鉴, 2011.

[2]刘芳.水利规划[Z].中国水利年鉴, 2012.

项目中期管理系统建设 篇4

《协同管理》研究中期项目汇报会纪要

2018年6月11日,陈春花教授携项目组主要成员来公司进行关于《协同管理》研究的项目交流,自2017年5月份双方合作以来,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主要有:

1、在管理学术会议期刊上发表了3篇论文:(1)“协同管理”价值取向基础研究;

(2)基于科学计量学协同管理国内外文献比较研究;(3)基于科学计量学领地性文献综述;

2、协同工作行为调研(三期)问卷的发放及回收;

在此项目交流会上,陈春花教授还分享了她最新的管理学理念《组织是个整体的管理整体论及7个原理》

致远互联协同研究院

百年管理理论一直是以「分」作为主脉络展开并延伸到现在的,从「分工」,到「分权」再到「分利」,这条脉络围绕着如何提升管理效率展开,并取得了明显的绩效结果。我们深究其背后的原因,发现其取得绩效的原因恰恰不是因为「分」,而是因为「合」,也就是综合整体,职能协同,系统合一,这也是为什么掌握相同的管理知识,拥有相同的管理结构,为什么会取得不同绩效的根本原因。因为获得绩效的核心关键是:把企业看成一个「整体」,而非分割状态。

综合是管理的真正精髓。无论是我自己的管理实践,还是那些被验证过的管理者的管理实践,都表明一个道理:管理真正的挑战以及真正的魅力是,让企业有远见,融入环境,上下同欲的团队成员,综合的运行系统以及与顾客在一起。当拥有整体能力的时候,企业才焕发出能量以及卓越的绩效。

企业是个整体,这是一个最真实的事实,我们需要回归到这个真实之中。「管理整体论」的提出是希望通过这些判断,能够建立一个「整体观」,对形成管理者真实而准确地反映现实情况的框架有所裨益。

经营者的信仰就是创造顾客价值

一个能够创造顾客价值的公司应该是基于整个价值链或者价值网思考的公司。一切从顾客开始,为顾客创造价值,由顾客的偏好决定企业的技术和服务所付出的努力,由技术和服务的价值引导资源的投入,最后获得公司的资产和核心能力,这样的企业才会被确认是拥有市场能力并能实现持续成长的企业。

致远互联协同研究院

「顾客价值」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种战略思维,是一种准则,这个准则和思维用另外一个方式来表述就是「以顾客为中心」。「以顾客为中心」就是要求,企业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而保持和顾客思维模式的契合,企业只有一个立场,就是顾客的立场。重要的是:

第一,顾客价值是行为准则,所有做事必须以这个为基准。第二,顾客价值是一种战略的思维方式。

顾客在哪里,组织的边界就在哪里

顾客的成长性是根本的特征,企业如果无法与顾客一起成长,企业自身就失去了成长的可能性。在今天,因为技术,变化的速度,很多行业被重新定义,甚至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边界被打破了,消费者也是生产者。企业和企业之间的边界也被打破了,甚至行业与行业之间的边界也模糊了。

如果按照企业与顾客是一体的视角来看这些变化,答案是显而易见的:组织边界只在那个地方,就是你的顾客在哪里,你的边界就在哪里。提供这个边界的能力可能不是你自己,可能是合作伙伴,可能是价值链上甚至价值链外的合作者,你要跨界,你要跟别人合作,而因此你自己的组织边界打开了,从而拥有了顾客所需要的新能力。

成本是整体价值的一部分,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牺牲

致远互联协同研究院

成本是一个价值牺牲,是让价值牺牲有意义还是让价值牺牲无意义,这是企业自己可以决定的。重要的是:

第一,在员工身上的投入和在顾客身上的投入,在成本上都是有意义的价值牺牲;廉价的劳动力不会带来成本优势;有效的顾客才会带来真实的绩效。

第二,没有最低成本,只有合理成本。产品和服务符合顾客期望,即为合理。

第三,成本是品质、吸引力和决心。

人与组织融为一体,管理的核心价值是激活人

在管理工作中,核心是要围绕两个去做:一个是「工作目标」,一个是「人的价值」。管理者会关注工作目标,更不要忽略掉「人的价值」,唯有做好这两件事,管理工作本质才会呈现出来。

因此需要关注三个点:

第一,管理是要解决管理者与管理对象、管理资源之间三者之间的匹配问题,即:人、资源和管理者,三者之间的协同一致的关系。

第二,管理一定要回答「让人在组织中有意义」这件事情。第三,管理要让每一个人与工作目标相关。

致远互联协同研究院

影响组织绩效的因素有内部转向外部 驾驭不确定性成为组织管理的核心

今天,影响组织绩效的因素已经由内部转到外部,组织绩效不再是由组织自身决定,而是由组织外部的因素决定,而决定组织绩效的外部因素被称之为「组织环境」。

组织环境具有不可预测性、多维性、开放复杂性,被称之为「不确定性」。因为组织环境影响组织绩效,所以,组织如何在不确定性中寻求一个发展空间

致远互联协同研究院

则成为组织管理工作的内容。今天管理者的核心工作,是要确保组织可以跟得上环境的变化,让组织具有驾驭不确定性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其核心是要关注组织成员的成长,以及成员能够做出持续的价值创造。

管理者需要做到:

第一,不确定性不仅成为常态,而且是经营的机会和条件。第二,管理者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

第三,超越自身经验的能力,特别是那些曾经被证明成功的企业及企业领导者。

第四,与不确定性共处。

从个体价值到集合智慧

管理者要将业务与人类的基本理想相联系

组织有效性依赖于组织获取、分享、使用、存储宝贵知识的能力。组织学习观点将知识作为一种资源,这种知识资源以三种方式存在,统称为智力资本。其三种存在的方式:

1.人力资本——员工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被认为是具有价值的、稀缺的、难以模仿的并且不可替代。

2.结构资本——组织系统和结构中获得并保留下来的知识,例如,有关工序的文档和生产线的布局图等等。

3.关系资本——组织的商誉、品牌形象,以及组织成员与组织以外的人员之间的关系。

致远互联协同研究院

这三种存在的方式让组织具有自身的知识资源能力,加之组织本身的开放性,从而更具有吸引优秀个体,集合智慧的能力。

效率来源于协同而非分工 组织管理从「分」转向「合」

组织系统中,技术带来的互联互通所生成的最大影响是,组织生存在一个无限「链接」空间中,在无限链接的空间里,企业内部必须是开放的、社区化的组织形态,而在企业外部则表现为以顾客为核心的相互链接的价值共同体,其基本特性是:企业内部多元分工,顾客与企业之间多向互动;价值网里每一企业的角色都随着消费需求而变,并在不同价值网里扮演多样化的角色;价值网里各角色之间的关系是「超链接」和松散耦合的关系,已经不再是管控与命令式的关系。

一直以来,如果提高管理效率,是组织管理最为挑战的一个话题,分工使得劳动效率最大化得以实现;分权则让组织获得了最大化的效率;分利充分调动了个体,让个人效率最大化。而今天,组织需要解决的是整体效率,既有组织内部,又有组织间与组织外部的,「分工、分权、分利」只是解决了组织内部的效率,而组织绩效已经由内部转向外部。所以,整体效率也更大程度地转向了组织间和组织外部,组织间和组织外部的效率则需要依靠协同,依靠于信息交换与共享。

组织间的管理来源自于价值网协同的共识,也促使人们寻找实现这一共识的途径,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出现,让这一共识有了实现的可能。数据的共享/

致远互联协同研究院

交换,极大地提高了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之间的协作效率。协同发展将是企业间主要的发展模式,而灵活动态的价值网络协同模式将变得越来越普遍并产生良好的成效。

上一篇:汽车消声器下一篇:高等院教学金融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