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经济新动能

2024-07-21

分享经济新动能(精选5篇)

分享经济新动能 篇1

9月3日, 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研究咨询中心联合主办、电子工业出版社、华信研究院具体承办的2016中国“互联网+”千人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大会以“互联网+:释放新动能, 发展新经济”为主题, 邀请活跃在“互联网+”领域的政府主管、业界领袖、专家学者、企业家、投资家、创业者等近1000人参与交流研讨。与会嘉宾深入探讨了“互联网+”领域的最新热点和焦点问题, 集中分享了“互联网+”催生的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 系统展现了各行各业“互联网+”实践的成功案例, 发布了相关行业“互联网+”行动落地开花的相关研究数据, 探讨了“互联网+”行动的未来走向。大会由央视《新闻联播》原主播、找钢网高级副总裁郎永淳主持。

电子工业出版社总编辑、“互联网+”研究咨询中心主任刘九如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时表示:李克强总理曾说过, “互联网+”未知远大于已知, 未来空间无限。实际的确如此, 一年多来, “互联网+”成为各行各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创新发展的新动能和推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新引擎。各行业纷纷行动, 用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用互联网思维实现创新创业, “互联网+”遍地开花, 取得丰硕成果。

随后, 刘九如介绍“互联网+”研究咨询中心成立以来所作的一些工作。他说:“作为中国互联网协会旗下专注‘互联网+’研究跟踪的专业咨询机构, ‘互联网+’研究咨询中心自今年1月成立以来, 先后组织专家对腾讯、阿里、京东、中关村创业大街等企业和机构进行了调研, 联络行业专家和企业家召开了有关‘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政策环境’, ‘互联网+新业态’等多次主题研讨会, 组织和参与了‘互联网+教育’发展态势研究和‘互联网+农业养殖’业模式研究等多个项目。我们‘互联网+’行动对就业影响的研究得到了国家发改委改革内参的转发, 我们根据《数字时代国家政治的危机》一书研究编写的专题研究报告, 通过中央网信办递交到了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在内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员手中。此外, ‘互联网+’研究中心还利用挂靠在电子工业出版社的便利, 参与编辑出版了《2015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医疗》、《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书籍。可以说, 经过八个多月的努力, ‘互联网+’研究中心已经广泛联络起了活跃在中国‘互联网+’领域的各界专家学者、企业家、创业者, 成为我国‘互联网+’研究交流的良好平台和推动‘互联网+’行动的专业机构。”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杨学山出席本次论坛活动并发表了题为《互联网+经济转型》的主题演讲, 从互联网自身的发展、互联网+、+互联网三个方面讲了“互联网+”的目标、任务和边界, 以及如何正确理解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辨证关系和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关系。他指出:“关于‘互联网+’, 我们既要看到有很多成绩和成功案例, 也要看到在这个过程中存在问题与分歧。‘互联网+’究竟是什么?如何使它发挥更好的作用?这些问题还需要我们认真深入的思考。”

杨学山认为, “互联网+”的任务应该有三个方面:互联网自身的发展任务、‘互联网+’的任务和‘+互联网’的任务, 并特别强调:很多人在理解“互联网+”的时候, 把互联网自身的发展任务有意或无意地给忽略了。他说:“大家都知道一个道理, 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如果互联网本身没有建设好和发展好, ‘互联网+’便是空中楼阁, 毫无意义。互联网自身这个基础必须牢靠, 互联网+才能健康发展。所以, 我们应该继续把互联网的带宽问题解决。尽管这几年世界各国都在加快宽带基础设施的建设, 但是要想全面有效支撑‘互联网+’的发展, 无论是带宽速率还是网络覆盖率都是不够的, 还需要大幅度提高。此外, 互联网作为一个公众平台, 作为一个社会基础设施, 在连接上 (用户渗透上) 还有大量工作是要做的, 无论是普通老百姓还是企业组织。只有让更多的人能够快速方便地接入互联网, ‘互联网+’发展才能有持续的动力和基础。”

腾讯研究院产业中心主任李刚在大会上发布了“互联网+指数”, 并围绕新经济的发展趋势未来机会与大家进行了讨论。他在介绍项目启动背景时说:“我国每天都有数亿人在使用手机, 进行通信, 进行点餐、叫车、预定出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我们在想能不能把这些数据会聚起来画一幅中国线上的数据地图, 计算一下各个地方的产出, 于是就设计了‘互联网+指数’项目。整个指数的指标体系包括四个分指数:基础、产业、创业创新和智慧城市。”

传统IT厂商代表浪潮信息产业集团执行总裁王柏华围绕软件、服务器等关键信息技术的国产化发展, 介绍了浪潮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信息安全以及推动“双创”方面的业务布局和成功探索。他说:“连接能力和数据是一切+的基础。浪潮去年宣布先期投资100亿元在全国建设7个核心云计算数据中心和50个地市云计算中心, 目前已经建成4个核心云计算数据中心和17个地方云计算数据中心。”

易观国际创始人、易观亚太总裁杨彬发表了题为《“互联网+”与企业创新》的主题演讲。他认为, 要打好“互联网+”的三大战役的核心是顺应供给侧改革大势, 用“互联网+”让产品在好品质好品位的基础上重塑好生态, 跟各个层级的公关去做合作。

途家联合创始人兼CEO罗军进行了题为《互联网+住宿分享, 创新动能》的主题分享。他主要从互联网+经济模型提出自己的见解, 分享中提到:未来三十年之内资本对社会可能将会被分享经济模型取代, 有两个行业的分享经济经济模型成功案例:一个是车的出行, 一个是住宿。

正益移动董事长王国春发表了题为《传统企业“互联网+”战略的落地探索》的主题演讲。做“互联网+”应该分为三个层次:一个是要把互联网当成一个渠道, 一个是要利用互联网这个工具来改进企业的内部管理和营销, 还有就是行业互联网化。最后他从行业“互联网+”跟企业“互联网+”分享了具体案例, 企业自建“互联网+”和建设平台生态是发展方向。

梆梆安全首席运营官赵宇发表了题为《互联网+信息安全》的主题演讲。他指出, 信息的产生、传输、存储、销毁的过程当中, 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产生信息泄露的情况, “互联网+”的重要是两化:传统企业的在线化和数据化, 同时要加强对移动安全的投入。

此外, 本次活动还有两个重大发布:2016年中国“互联网+”工业应用领域十大新锐案例以及《“互联网+”引领中国制造2015》新书首发。



2016年中国“互联网+”工业应用领域十大新锐案例评选工作由工业信息化部信息中心与互联网+研究咨询中心联合发起, 有4个评选维度:融合程度、技术先进性、提质增效和社会影响。工信部信息中心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于佳宁在本次大会上宣布了经过三轮评选后的最终结果:1001号云制造平台 (南京壹千零壹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Broad Link DNA Kit平台 (杭州古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华虹IC工厂的供应链网络协同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美克家居个性化定制智能制造项目 (美克国际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海尔互联工厂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潍柴动力工业智能网络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中钢网——钢铁电商平台 (北京中钢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极路客智能驾驶服务、红领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制衣工厂 (青岛红领集团有限公司) 、航天云网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 。

于佳宁还总结了这十大新锐案例的一些特点。

第一, 涵盖多种类型, 基本反映互联网与工业应用融合的模式。十大新锐案例涉及到生产过程智能化、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云制造平台、协同制造和协同创新平台、B2B行业电子商务、智能产品开发工具、智能产品等多种融合模式, 既有工业企业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和模式, 主动改造生产方式和产品形态, 实现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案例, 也有互联网企业深度服务工业企业的案例, 体现我国互联网与工业应用融合呈现出双向融合、形态多样的特点。

第二, 涉及多种行业, 反映“互联网+”对工业的广泛影响;十大新锐案例涵盖了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原材料工业、消费者工业等各大工业领域, 说明“互联网+”在工业领域的影响范围非常广泛。

第三, 地域分布广泛, 反映各地“互联网+工业的积极作用。

第四, 企业发展阶段多样, 反映“双创”运动发展成果。十大新锐案例中, 有两家企业“年龄”不足三年, 仍处于初创期, 这些企业的创新成效体现了“互联网+创业创新”的积极成效, 同时也有三家企业“年龄”超过二十年, 部分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节奏也赶上了时代的步伐。

会上, 《“互联网+”引领中国制造2015》的新书首发仪式同时举行。本书的作者李易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杨学山, 电子工业出版社总编辑、“互联网+”研究咨询中心主任刘九如, 工信部信息中心副主任李德文, 长江通信副总裁尹洪涛, 上海理想集团总经理陆晋军, 浪潮信息产业集团执行总裁王柏华等一起为新书做揭幕。

分享经济新动能 篇2

为深入贯彻落实《四川省关于创新管理优化服务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意见》(川办发〔2017〕84号),破解制约新动能成长和传统动能改造提升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制度创新和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目标任务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入落实省第十一次和市委七次党代会精神,坚定不移实施“三个一、三个三”兴广战略,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加快发展总基调,坚持“绿色发展、创新驱动、互动融合、集群集聚、市场主导、统筹协调”原则。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结合“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一带一路”以及“融入成都平原经济区”等重大历史机遇,探索建立包容和支持创新发展的管理体系,持续推进政府服务方式和监管模式创新,构建适应新兴经济发展规律、满足新动能集聚需要的政策法规体系和制度保障环境。

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全市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完

— 1 — 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有利于新生产要素集聚流动的市场化机制更加成熟,运用新技术、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力度不断加大,制造业新模式、农业新业态、服务业新领域得到拓展深化,新兴经济业态逐步成为新增长引擎,新兴产业与传统优势产业两端发力、两翼齐飞的发展新格局加速形成,推动我市经济提质增效、跨越发展,加快实现整体连片贫困到同步全面小康跨越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提供适应新兴经济市场主体的新服务

(一)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效能。

1.优化商事服务。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企业名称登记管理改革,推进实施“多证合一”改革。进一步放宽电子商务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限制,开展企业集群注册登记试点。实现工商注册便利化,推行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和电子营业执照。建立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全面实施企业简易注销登记。及时将以新业态、新产业、新商业模式为代表的新兴经济纳入统计调查、政策支持清单。(市工商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统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列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2.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零土地”技术改造项目,探索实行审批目录清单管理。相关部门分别就项目立项,节能审查,建筑消防设计审核,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 2 — 施工许可,安全生产许可、职业卫生许可、防雷装置设计审核,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避免危害气象台站探测环境审批等提出审批目录清单,清单以外项目实行承诺验收制度,不再事前审批。(市政务服务中心、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环保局、市规划建设和住房局、市安全监管局、市气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规范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四川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的使用。规范政务服务事项,优化事项办理流程、环节,缩减办理时限,提升服务效率。提升政务服务智能化、便捷化水平,通过政务网站、微信微博、自助终端、政务APP、服务热线等方式畅通事项咨询、办理渠道。(市政务服务中心牵头负责)

(二)加快法规政策标准动态调整。

1.推进法规制度适应性变革。坚持立改废并举,做好新兴经济重点领域地方立法工作。各主管部门定期清理制约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规定,及时推动修订或废止不适应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工作,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在教育、物流、旅游等领域系统性风险小的方面,研究出台适应新兴经济的地方性管理制度。(各主管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完善标准有效供给机制。把政府单一供给的现行标准体系,转变为由政府主导制定标准和市场自主制定标准共同构成的新

— 3 — 型标准体系。积极推进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积极培育发展团体标准,鼓励具备相应能力的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标准,供市场自愿选用,增加标准的有效供给。及时向社会公开相关标准制修订及废止情况。逐步建立适应技术更迭和产业变革要求的标准动态调整和快速响应机制。(市质监局牵头负责)

3.放宽新兴经济领域政策限制。建立促进诚信纳税机制,对不同信用级别的纳税人实施分类管理,推进税收优惠政策管理向事中事后监管方式转变。推进纳税信用与其他社会信用联动管理和应用。探索适应新兴经济融合发展的生产核算制度,在部分新兴经济领域探索实施特殊管理股制度。(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科技知识产权局、市财政局、市地税局、市工商局、市法制办、市国税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完善新业态就业社保政策。完善就业政策及就业统计制度。深入实施“五证合一”、“三证整合”社会保险登记,优化社会保险登记业务流程,减少证明材料。取消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社会保险登记证制度,使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负责)

(三)推动重点区域先行先试。

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强化改革统筹协调,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度体系,落实“9张清单”,打 — 4 — 通军民融合、科技与经济结合、科技与金融结合“三个通道”,全面完成改革试验任务,引领带动全市各地创新发展。突出军民融合特色,创新军转民、民参军机制,深入推进我市军民融合产业园区建设,发展军用大型成套电子装备,推动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化和产业化。推动军民技术共建共用、军民创新要素双向流动和军民融合产业蓬勃发展。鼓励企业引进军工电子等合作项目。紧盯科研、人才、机制等关键要素推进制度创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扎实推进创新创造,推动转型发展。加强与成都、重庆和西安等城市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配套产业合作,推进成都—广元—西安军民融合产业带建设。(市全创办牵头,市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提高创业创新服务效率。

1.建立创业创新绩效评价机制。深入推进实施市级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方案,完善科研项目分类评价、管理及资助机制,建立以质量和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机制。鼓励国有企业积极参与国家、省、市级科技计划和科技项目,鼓励国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重视科技创新。(市科技知识产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国资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提升面向创业创新主体的服务水平。开展“联络员+辅导员+创业导师”孵化辅导,推进创业导师进县区、进园区、进校园、进

— 5 — 社区。加快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为企业提供政策、法律、人才、知识产权等全方位服务。推动创新平台和质检技术机构向社会提供服务,建立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服务评价制度,组织开展科研设施与仪器向社会开放共享。(市科技知识产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市卫生计生委、市质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推进双创相关改革试验。研究制定推进孵化载体建设上台阶的措施,推动省级、市级孵化载体提质升级,持续引导和支持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和新型众创空间建设。(市科技知识产权局牵头负责)

4.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保护,加大市场检查和侵权行为惩治力度,完善维权援助和投诉举报机制。全面建立部门、市县区联合执法检查机制。建立完善知识产权行政与刑事司法保护协调机制,不断深化知识产权与检察、公安的衔接与协作配合。深化区域协作,探索区域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加强展会、互联网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探索在线创意、研发设计等新兴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新途径。(市科技知识产权局、市工商局、市文广新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探索包容创新审慎监管的新制度

(五)建立公平开放的市场准入制度。

1.全面推进医疗机构改革。推进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 — 6 — 点工作。落实《广元市“十三五”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6—2020年)》,按照全市每千人常住人口2.05张床位数对社会办医进行总量和结构控制。取消对社会办医疗机构的具体数量、类别和地点限制,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鼓励社会资本、社会办医疗机构以多种形式兴办医疗机构和参与公立医院改组改制。(市卫生计生委牵头负责)

2.严格功能区产业准入。落实以负面清单为主的产业准入制度,制定负面清单,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和部门行业网站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落实《四川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第一批)(试行)》(川发改规划〔2017〕407号),坚持大保护大转型,科学规划主体功能区,夯实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利州区、昭化区、朝天区、剑阁县城及重点镇、苍溪县城及重点镇,重点开发利用优势资源,发展先进制造业。苍溪县、剑阁县其他区域为农产品主产区域,重点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及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旺苍县、青川县为生态功能区,重点发展生态经济产业,适度发展资源开采等产业。市域内自然资源保护区域、自然遗产、风景名胜、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等特殊保护区域,禁止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市发展改革委,市级相关各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推进新兴服务业产业准入。推动广电网、电信网双向对等进入,简化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办理和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

— 7 — 服务备案管理手续。清理电子商务领域现有前置审批事项。放宽知识产权服务业准入。推进道路货物运输无车承运人试点,探索建立货物运输无车承运人行业准入制度。落实快递企业设立快递末端网点实施备案制管理办法。(市商务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文广新局、市科技知识产权局、人行广元中心支行、市邮政管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健全信用约束机制。

加快地方信用信息网、中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建立信用信息采集、整理和查询机制。认真落实《广元市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实施方案》(广府办发〔2017〕78号),加强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推动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招商引资、企业债券发行等领域行政管理中使用信用信息档案或记录,并逐步扩展到各行业领域。积极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依法打击各类逃废银行债务等不诚信行为。引导信用服务机构创新信用产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市发展改革委、市工商局、人行广元中心支行、广元银监分局、市法院等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探索动态包容审慎监管制度。

1.建立符合互联网经济发展规律的监管方式。倡导“动态式” — 8 — “温和式”“预警式”监管,按照已形成规模、影响力较大的新产业、新业态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量身订做监管制度。充分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和信息共享开展协同监管和综合执法,建立联合惩戒约束机制,完善部门间、区域间监管信息共享和职能衔接机制,提高监管水平。(市发展改革委,市网信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公安局、市环保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文广新局、市卫生计生委、市地税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法制办、市科技知识产权局、市国税局、广元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人行广元中心支行、广元银监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建立适应互联网条件下的新媒体内容和金融监管机制。加强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研究应对,探索建立新型网络视听文化产品内容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内容监管平台。探索建立适应互联网条件下的金融监管长效机制,建立健全金融信用信息查询机制。(市网信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公安局、市文广新局、人行广元中心支行、广元银监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优化医疗器械审评审批程序和医药行业监管。按照早期介入、专人负责、科学审批的原则,对创新医疗器械予以优先安排技术审评、行政审批。优化审批流程,制定广元市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快速审评审批制度,加强审评队伍建设,提高创新医疗器械产品技术审查质量和审批效率。强化对医疗机构、生产经营企

— 9 — 业药械购销行为的考核监管,实施药品采购“两票制”。鼓励发展中医药院内制剂的研发和使用。落实医疗机构主体责任,推行医疗机构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实现从依法执业监管向医疗服务质量监管的转变。建立质量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事中事后监管。(市卫生计生委、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工商局、市网信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完善风险管控体系。

1.优化风险管理机制。加强对新产业、新业态的监测预警,实时把握风险动态,及时发布风险提示公告,提高新兴经济领域潜在风险敏感性和突发情况快速处置能力。加强核心技术专利预警分析,加强技术成熟度和风险评估。强化市场主体责任,加大惩罚性赔偿力度。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在全社会大力营造改革创新、担当作为的良好环境。(市工商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科技知识产权局、市商务局、市法制办、市金融工作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提高信息化治理水平。加强在线、移动、大数据监管能力和队伍建设,提高网上技术侦查、新产品检验检测、金融领域新风险防范、网络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安全审查等技术水平。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建立完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和通报预警工作机制,提升网络安全保障水平。(市网信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科技知识产权局、市公安局、— 10 — 市质监局、市金融工作局、人行广元中心支行、广元银监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构建多方参与的治理体系。

促进监管机构和社会力量相互协作,动员组织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新产业新业态治理。发挥版权保护示范引领作用,保护创新创业合法权益。加强网络交易平台监管,强化落实网络交易平台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三方四家的联动作用,督促企业与劳动者开展集体协商、签订和履行集体合同。发挥社会组织、公众、媒体作用,完善行业管理、企业自律、社会监督联动机制。(市政府办公室、市工商局、市网信办、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地税局、市文广新局、市法制办、市国税局、广元银监分局、人行广元中心支行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构建新生产要素有效流动的新机制

(十)完善智力要素集聚流动机制。

1.激发人才流动活力。充分发挥事业单位在科技创新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的示范引导作用,激发专业技术人员科技创新活力和干事创业热情,促进人才在事业单位和企业间合理流动。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到企业挂职或者参与项目合作,强化科技同经济、创新成果同产业、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三对接”。鼓励医疗卫生人员开展全域多点执业和“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

— 11 — 技术人员到与本单位业务领域相近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社会组织等兼职。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带着科研项目和成果离岗创办科技型企业或者到企业开展创新工作。实行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引进制度,持续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人才回引计划”等引才工程,支持企事业单位引进急需紧缺国内外高层次人才,严格落实国家、省关于外籍人才引进R字签证等各项优惠政策,更加开放、更加灵活的引进国际化、专业化高层次人才。(市人才办、市委编办、市教育局、市科技知识产权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局、市商务局、市卫生计生委、市国资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企业家发展的良好环境。实施创新型企业家培养计划,建设一批企业家培训基地。完善企业家财产权、创新收益权保护制度。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探索职业经理人社会化评价机制,建设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职业经理人队伍。(市人才办、市科技知识产权局、市国资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营造有利于跨界融合研究团队成长的氛围。大力开展跨界融合创新活动,积极推进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省市技术中心、省市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争取更多国家及省级科学设施和实验室落地广元,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教育局、市科技知识产权局、市人才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 12 — 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完善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制度。

1.加快市级政务云建设。建成市级政务云平台,向全市党政机关非涉密业务应用建设和迁移提供计算、存储、操作系统、数据库、安全等服务,符合省级政务云接入和联动监管要求。分类梳理各类业务应用,适时做好非涉密应用迁移上云平台,不再独立新建非涉密云平台;已建云平台要符合市级政务云接入和联动监管要求。(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政府办公室、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级政务云服务商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建设统一政务服务平台。基于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平台,构建统一政务服务平台,整合行政效能电子监察平台(行政审批通用软件)等政务服务系统,努力实现技术标准统一、用户体验一致、监管模式一体。加快各地电子政务大厅与政府门户网站、实体大厅的整合,逐步形成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一体化政务服务模式。(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务服务中心,各县区人民政府,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建设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技术平台。根据全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实施细则和统一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数据标准,市、县区分级编制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目录和共享规划,建设政府公共信息资源开放目录。依托市级政务云基础资源搭建市级政务

— 13 — 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外网),并按规范标准与省级平台对接。各县区直接使用市级共享平台,不再独立新建平台。(市政府办公室、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各县区人民政府,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大力推动大数据开发利用。统筹规划大数据建设,形成纵横联动的数据共享机制。加快完善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信息资源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等基础信息资源和扶贫、健康、就业、社保、信用等重要领域信息资源,加强大数据的汇聚整合和关联分析,开展创新创业分析专题试点。加快构建全市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推进环境信息互联网互通共享。(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卫生计生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公安局、市规划建设和住房局、市工商局、市统计局、市扶贫移民局、市环保局等市级各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5.推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应用。积极开展跨部门、跨系统的信息共享交换应用试点示范,优先推动旅游、医疗、教育、社保等领域的事关民生、方便群众办事的政务信息资源向社会公开开放。推进国有企业定期披露公司治理、财务状况、重大经营事项、重大风险事项、关联交易、企业负责人薪酬等事项。全面推进环境质量、污染源状况和各类环保信息向社会公开。严厉打击数据滥用、非法泄露信息等行为。各地各部门要及时总结政务信息资 — 14 — 源共享开放的创新做法和经验,做好信息资源共享开展情况报告编制工作。(市政府办公室、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网信办、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环保局等市级各相关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强化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应用机制。

1.推动科技成果有效转移转化。贯彻落实《四川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重点推动科技成果“三权”下放,提高科技成果转化重要贡献人员的奖励和报酬,探索建立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人员分类评价体系等激励措施。贯彻落实《四川省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十六条政策》,探索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扩大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清单,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项目,培育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企业,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探索建立成果转化供需常态化对接机制,举办科技成果对接推介活动,促进成果转化供需精准对接。引导民用领域知识产权在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域运用,推动军用技术向民用领域转化应用。支持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导入阶段的融资支持,积极推进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和产业合作试点城市建设的贯彻落实,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市科技知识产权局、市金融工作局、— 15 — 广元银监分局、人行广元中心支行等相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2.缩短科技成果转化周期。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平台建设,建立科技成果信息汇交系统,为科技成果信息查询、筛选等提供公益服务,促进科技成果定期向社会发布。大力发展成果转移转化专业化服务机构,支持区域性、综合性、专业性服务机构能力建设,推动其跨区域、跨领域、跨行业开展服务。积极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综合试点城市建设。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技术合同交易税收优惠等财税支持政策。(市科技知识产权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市地税局、市国税局、人行广元中心支行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创新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模式。1.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制定《中国制造2025广元实施方案》,以全市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双创”平台建设为牵引,实施一批重点工业项目。着力夯实工业发展基础,以机械电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的关键技术突破,实现新技术新业态全面形成与推广。加强向上争取对接,力争在2025年前建成一批省、市智能制造示范企业、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车间,壮大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支撑全市制造业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全面升级。(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级各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 16 — 2.实施“互联网+”行动。坚持龙头示范与普遍推广相结合,推动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讯等网络信息技术在设计、生产、运营等核心环节的应用,引导和支持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培育壮大基于互联网的融合型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推动互联网在三次产业重点领域的规模化、自动化、数字化示范应用,开展基于个性化产品的研发、生产、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建成广元云计算大数据中心项目,推进重点领域大数据高效采集、有效整合、公开共享和应用拓展,积极发展大数据新应用新业态。(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旅游发展委、市科技知识产权局、市财政局、市规划建设和住房局、市农业局、市商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深化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集成应用,大力发展“互联网+协同制造”,发挥信息化和信息技术经济增长“倍增器”、发展方式“转换器”和产业升级“助推器”的作用,实现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核心业务环节的精确感知、自动控制、优化分析和综合决策。开展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质量品牌提升工程,完善技术标准与质量监管体系。(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各县区人民政府,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等为责任单位)

4.推动传统产业技术升级改造。按照《广元市“十三五”技术

— 17 — 改造指导意见》,以技术赶超为动力,改造提升为手段,结合食品饮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激发企业对接市场需求自主升级改造的动力,引导社会资金和要素资源投向。探索服务型制造模式,推动机械电子、食品饮料等优势传统产业向研发设计、创新制造和市场营销环节延伸,提高工艺装备水平,增强新产品开发、质量管理和品牌创建能力。支持重点产业链延伸改造,鼓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有效整合,促进上下游产业协同联动、配套改造,提高产业发展整体素质。(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级各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5.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用新技术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推动农业与休闲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生、森林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构建现代工农复合型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开展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景区化建设,建设一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先导区和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立农副产品、农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快我市农产品入驻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建设。鼓励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与新型经营主体合作,建立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的农技服务和推广联盟。(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 — 18 — 化委、市卫生计生委、市质监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园林局、市商务局等市级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6.推进服务业创新转型升级。发展服务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载体、新制度,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跨境电子商务建设。建设跨行业、跨区域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提升仓储智能化水平和冷链物流服务水平,发展物流新模式。大力发展以数字内容、音乐产业、创意设计、文化贸易为重点的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科技、旅游、生态、农业等融合发展,实施龙头引领、项目带动、产业集聚发展战略,创新文化内容供给,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扩大文化消费需求,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支持全媒体制播云、广电视听云等平台建设,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鼓励实体零售业利用互联网技术推进实体店数字化、体验化、智能化互动服务功能。鼓励生活服务企业创新应用移动互联网、地理位置服务、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培植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知识产权局、市商务局、市文广新局、市旅游发展委、广元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强化统筹协调保障有力的新支撑

(十四)构建统筹协调的组织支撑。

— 19 — 1.强化统筹协调和系统谋划。优化新产业新业态的行业管理和产业发展资源配置,健全新兴经济领域协调机制,强化新兴经济领域的统筹协调,加强立法、执法和产业发展等职能的衔接。(市发展改革委、市委编办牵头负责)

2.协同推进相关工作。各地、各部门要构建网络化、多渠道、互动式的新动能发展瓶颈问题收集反馈机制,加强对涉及本地区、本领域的新动能发展问题的研究,并根据企业发展不同阶段和困难,因地制宜研究解决涉及的政策问题。强化培育新动能相关改革试点评估评价和政策措施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舆论宣传,营造健康环境。(市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牵头负责)

(十五)完善采购等支持新技术应用的政策措施。1.强化政府采购支持创新的机制。执行我省创新产品和服务采购支持政策、创新产品远期约定政府购买制度。扩大对中小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的采购比例。(市财政局牵头负责)

2.在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招投标活动中,不得以企业经营年限、注册资金等资质要求变相歧视新创办企业,逐步加大对新创办企业的支持。(市发展改革委牵头负责)

3.健全优先应用新技术新产品的支持机制。深化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坚持以医疗保险基金总额预算为基础,全面推行按病种付费、按床日付费等复合付费方式。积极支持我市创制的重大新药按规定纳入医疗保障药品目录。推进高值药品和医用耗材 — 20 — 集中采购制度。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大力发展商业医疗保险。创新方式支持我市有竞争力的新技术、新产品“走出去”,监督保险机构做好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和境外工程承包企业的保险服务。支持相关企业和产品创建国、省、市知名品牌及商标,支持相关企业和产品申报中国质量奖、天府质量奖、市长质量奖。积极组织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做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管理及标志使用工作。探索建立全面接纳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的新型电力系统,出台保障性收购管理细则。(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商务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金融工作局、广元银监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六)优化金融支持体系。

探索设立政府各类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对符合投向的新兴经济领域创新型企业给予支持。培育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新兴经济领域企业改制,登陆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到股权交易中心、“新三板”挂牌,按规定对股权融资企业奖励、对债券融资企业贴息。推进广元市成为全省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市建设,推进科技支行建设,鼓励开展科技信贷,运用股权出质、动产质押、商标质押等方式,加大对新兴经济领域市场主体融资帮扶力度。支持依法设立小额贷款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探索设立现代科技投资公司。健

— 21 — 全知识产权质押登记公示系统,探索建立无形资产转让交易平台。(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市工商局、市金融工作局、市科技知识产权局、人行广元中心支行、广元银监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七)完善统计调查支撑机制。

贯彻实施2017年版《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及有关分类标准,建立完善新兴经济领域市场主体统计调查和监测分析制度,积极推进新兴经济统计调查工作,强化新兴经济统计数据搜集、处理、发布和共享工作。充分利用监测新兴经济领域运行的统一数据平台,及时反映新兴经济发展动向。探索建立新兴经济活动核算体系和方法,科学测算评估其在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贡献。构建反映新兴经济活动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择时发布新兴经济活动发展指数,提供趋势性数据和预警分析支撑。(市统计局牵头负责)

培育东北经济发展新动能 篇3

剑指转型发展

“新一轮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2003年的振兴有本质的不同,那时候要解决的是生存,现在要解决的是转型发展。”国家发改委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司司长周建平指出,东北目前面临的是如何适应新常态要求、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如何练好内功使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效益更好的问题。

周建平表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主要“新”在五大方面:一是立足新阶段解决新问题,二是落实新理念探索新路径,三是结合新定位谋划新目标,四是结合新要求明确新任务,五是针对新形势出台新政策。

“这个文件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制定的,重点是如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活力和内生发展动力,特别是最终落到提高综合竞争能力方面。”周建平说。

据介绍,《若干意见》的一大显著特点,是对东北地区的战略定位提得很高,要形成“一个支撑带五大基地”。在周建平看来,这既是中央对东北振兴提出的要求,也是对东北未来发展的重托。“换一个角度说,这也是衡量我们东北是不是全面振兴的重要标志和标准”。

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正研究制定新一轮东北振兴三年滾动计划,在把《若干意见》中的重要任务和政策举措落实到年度的基础上,提出了130多个重大工程项目。同时,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也在编制中。

改革任务繁重

周建平表示,为切实推动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有关部门将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动国企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升开放水平等方面入手,推进机制体制改革。

在国企改革方面,由于东北的国有经济比重比较大,国企改革主要的出发点是建立现代法人治理结构,真正建立起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运作机制,特别是在用人、薪酬等制度方面,亟须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治理结构,切实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引领力。

依托“一带一路”建设提升开放水平,对于东北地区发展十分有益。东北区位优势比较明显,沿边沿海的优势也非常突出,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俄罗斯提出欧亚经济联盟,蒙古国提出草原之路,借助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陆海联运、互联互通有很多文章可做,包括跨境电商在内的新兴业态也有很多发展的空间。

周建平表示,东北是我国进入计划经济最早的区域,现在也是影响最深的区域,因而当前的改革任务也相对更重。下一步,将继续加大改革力度,使东北的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有更大改善,为全面振兴东北创造良好环境。

“加减乘除”并重

在回答如何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东北产业结构调整,改变东北地区工业“一柱擎天”和产业单一的“二人转”结构时,周建平表示,结构问题确实是制约东北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无论是技术结构、产品结构还是产业结构,都很不适应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的需求。

“东北是国家建设最早的装备制造业、原材料、能源基地,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偏重重化工、能源、原材料。下一步,将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多策并举,加减乘除一起做。”周建平说。

与此同时,还可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比如,东北有很多很好的旅游资源,冬天冰雪,夏天避暑,具有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的潜力。

据介绍,东北地区供给侧改革首先从传统优势产业发力,推进其向产业链高端迈进。一条基本路径就是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从过去仅提供产品向提供服务转变,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做优做强现有存量。

分享经济新动能 篇4

新华社北京7月28日电7月27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国家科技战略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他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6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 向全体院士和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问候和敬意。

李克强强调, 要把科技与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更高层次上融合起来, 既要“顶天”, 努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 勇攀世界科技高峰, 又要“立地”, 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此, 一要持续释放改革这个最大红利。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改革, 坚决破除对创业创新的不合理束缚, 创新科研投入、科技管理、收益分配、科研协同和政府服务等机制, 使广大科研人员能够自主决策、潜心研究。二要依托“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模式构建最广泛的创新平台。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 使创新资源配置更灵活、更精准, 凝聚大众智慧, 形成内脑与外脑结合、企业与个人协同的创新新格局。同时, 通过创新监管模式营造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三要用好我国人力资源这个最丰富的“本钱”。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使创业创新者贡献有回报、权益有保护、社会有地位, 增强全社会持久创新的动力, 在创业创新实践中造就高素质的人才大军。

中国经济新动能意味着什么 篇5

9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来访的欧盟副主席卡泰宁表示,2015年中国经济运行仍保持在合理区间,就业比较充分,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环境有所改善,“新的增长动能正在形成”。

而正在形成的新动能已经呈现可量化的指标。市场主体新增态势强劲,消费以及服务业占GDP比重、高技术产业增速等统计数据,反映出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变化。

“形有波动,势仍看好”,所谓的中国经济“崩溃论”在事实面前不攻自破。

经济新常态下,中国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现代化,要解决方方面面体制机制弊端和结构性矛盾的“拦路虎”,必须以创新释放经济增长新动能,推动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从这个意义上说,能否形成并有效释放经济增长新动能是关键中的关键。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15年前9个月,国务院和国家部委层面密集出台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相关政策数十项,用前所未有的力度鼓励以“双创”为代表的一系列创新:如建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促进“一次分配”作用更好发挥;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助力科技创新走出低效泥潭;深入推进“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中国竞争力新优势与新格局。

与此同时,政府通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为“双创”清障搭台。从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到面向小微企业的定向降准,创新企业和创业者获得政策扶持、舆论倡导与社会认可的多层次全方位助推。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增长成为世界经济的稀缺品,在对中国经济形势的种种议论声中,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今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仍是第一,中国市场对全球跨国企业来说仍是吸引力最大的市场。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倡议等新的发展方略,也为周边国家提供巨大的投资机会和发展机会,为更多国家搭上中国发展的顺风车创造了新的条件。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从“中国市场”到“中国需求”,一手抓资本输出,一手抓技术革新,中国早已不再仅仅是重要生产者,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更是一个参与构建新规则的新兴消费者。即使在“换挡爬坡”过程中,事实也证明中国决非世界经济的风险之源,而是稳定之锚、增长之源。

正是基于对世界经济的巨大影响力,中国经济新动能的形成不仅有利于中国自身转型升级,也正在为全球经济体系建设贡献中国力量。

为善其身,中国需以创新为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扩宽空间、积蓄动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为主向以效率驱动、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

兼济天下,在对世界经济增长总体贡献稳中有升的前提下,创新升级贡献方式,这是负责任、敢担当的国家对互利共赢发展理念的踏实践行。

当下,中国正在谋划“十三五”期间的发展大计,进一步集聚和壮大经济增长新动能,无疑将成为其中的重要主题。

既往的经验和正在形成之中的经济增长新动能都表明,要唱好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大戏,仍有赖于继续全面深化改革。以“双创”为代表的中国经济新动能,其本质也正是改革,坚定改革方能重塑经济增长新引擎。唯以改革营造激励创新环境,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强化金融创新的功能,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政策,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体系,创新培养、用好和吸引人才机制在前,新动能才能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创业的新推力、构筑参与和引领国际竞争合作的新优势,并为世界贡献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全新样貌。

上一篇:发动机节能技术下一篇:人体经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