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叶部病害

2024-10-26

大豆叶部病害(精选7篇)

大豆叶部病害 篇1

摘要:介绍了大豆主要叶部病害即大豆灰斑病、大豆细菌性斑点病和大豆花叶病毒病的症状、影响因素及防治方法, 以期为大豆叶部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豆叶部病害,症状,影响因素,防治方法

大豆主要叶部病害有大豆灰斑病、大豆细菌性斑点病和大豆花叶病毒病等。对于广大大豆种植户来说, 了解掌握大豆主要叶部病害的症状、影响因素及防治方法, 可以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对提高和保证大豆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1 症状

1.1 大豆灰斑病

大豆灰斑病又名蛙眼病, 可侵染大豆叶片、幼苗、茎、荚和种子, 其中叶片是其主要危害对象。由病粒萌发的幼苗, 其子叶上的症状表现为有半圆形或圆形褐色病斑。该病主要发生在成株叶片上, 症状为着生边缘褐色的病斑, 且病斑中央呈灰色或灰褐色蛙眼状, 遇潮湿天气时叶背处病斑的中间部位会密生霉层。重发时的症状表现为病斑合并一起、叶片枯死脱落。茎斑特点为呈纺锤形或椭圆形, 荚斑特点为呈圆形或椭圆形, 籽粒病斑比较明显, 与叶斑一样呈圆形蛙眼状, 轻病粒只表现为褐色小点[1]。

1.2 大豆细菌性斑点病

大豆细菌性斑点病可以侵染大豆叶片、幼苗、叶柄、茎、豆荚和籽粒, 其主要危害对象是叶片。叶片症状特点为病斑初为褪绿的小斑点, 呈半透明的水渍状;然后转为黄色至淡褐色, 扩大成直径3~4 mm、红褐色至黑褐色的病斑, 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 且边缘有明显的黄色晕圈, 同时在病斑背面有白色的菌脓溢出;病斑常汇合成枯死的大斑块, 一般在老病斑中央处撕裂脱落, 造成下部的叶片早期脱落。豆荚上的病斑特点为初呈红褐色小点, 后变成黑褐色, 大部分集中在豆荚的合缝处。籽粒上病斑特点为不规则形、褐色, 上面覆有1层细菌菌脓。茎和叶柄上病斑特点为黑褐色、水渍状条斑[2]。

1.3 大豆花叶病毒病

大豆花叶病毒病的症状变化很大, 常见的有轻花叶、皱缩、沿脉疱斑、卷叶、黄斑花叶、叶脉坏死及顶枯等, 轻者对植株生长影响不大, 严重者使植株矮化。病株种子常产生斑驳, 颜色与脐色一致, 褐脐豆上形成褐斑, 常称褐斑粒, 斑纹为放射状或云纹状。由于气候及品种对种皮斑驳的形成影响很大, 病株种子不一定都产生斑驳, 但无病植株不能产生斑驳种子。

2 影响因素

2.1 大豆灰斑病

一是气候条件。大豆灰斑病为真菌性病害, 其病菌在温度25~28℃条件下最适于生长繁殖。一般东北地区的发病时间为6月上中旬, 如果7月下旬遇温度偏高、湿度偏大、多雨天气, 则该病发生较重, 如果8—9月遇多雨天气, 则种子的带病率比较高。如果苗期天气低温多雨, 土壤潮湿、地温低, 则会造成幼苗出土困难, 发病重[3]。大豆开花结荚后如果天气为多雨, 相对湿度大, 则该病会快速流行。二是品种。品种抗病性对该病的发生流行有很大影响, 高感品种发生早, 传播快, 着生大量病斑, 形成大量孢子;抗灰斑病品种则发病晚, 着生少量病斑, 形成少量孢子。大豆品种资源中抗源丰富, 容易获得抗病品种, 但病菌适应性较强, 导致品种保持抗性的时间有限。三是其他因素。田间菌量大时该病一般重发, 如大豆种子带菌率高、病株残体未清理彻底以及大豆连作等都会加大菌源量;另外, 低温高湿地较岗地的发病率要高。

2.2 大豆细菌性斑点病

大豆细菌性斑点病病菌主要在种子和土壤表层的病株残体中越冬, 对土壤中微生物的拮抗作物特别敏感, 土壤中病组织腐烂后病菌很快死亡。土壤湿度越大、土层越深, 病菌死亡越快。因此, 病菌在北方土壤内的残株中可越冬, 而在南方则不能在残体中越冬。病菌可由雨滴反溅带到叶片, 也可在叶面潮湿时通过田间作业或收获而传播。暴风雨有利于该病的传播和侵染[4]。

2.3 大豆花叶病毒病

一是种子传毒率。带毒种子在田间形成的病苗是东北春大豆地区花叶病的最主要的初侵染来源。一般栽培品种种子传毒率多在5%以下, 少数能达15%~30%。种传率在0.5%以下, 不易造成危害。二是介体蚜虫发生时期、数量及迁飞距离和着落频次。在田间存在毒源的前提下, 介体蚜虫的发生直接影响田间病害的蔓延速度、早迟和距离, 即流行和危害程度。介体蚜虫发生越早, 数量越大, 病害流行越重。蚜量与日侵染率呈正相关。三是大豆植株感病时的生长发育期。感病越早, 种传率越高, 危害越大。一般开花期为防治大豆花叶病毒病的关键时期。四是气候条件。气温直接影响大豆花叶病毒病害的潜育期。最适温度25℃时潜育期5~6 d, 20℃时为7~10 d, 10~15℃时为15~24 d或更长。潜育期越短, 发病速度越快。温度和降雨也影响介体蚜虫的发生时期、数量和迁飞活动, 从而影响病害流行。五是品种抗性。抗花叶病毒病品种发病程度轻, 种子传毒率和种子斑驳率低, 病害潜育期长, 产量损失小, 我国各地栽培品种大多数为高感品种, 少数地区种植了抗病品种, 但也很容易失去抗性。

3 防治方法

3.1 大豆灰斑病

一是选用抗病品种和无病种子;二是避免重、迎茬, 实行合理轮作;三是在大豆播种前进行药剂拌种, 可选用60%多福合剂, 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4%;四是在大豆花荚期, 采用人工背负式喷雾器, 选用40%多菌灵胶悬剂对水喷雾防治, 7~10 d后再喷1次, 以控制籽粒病害;五是清除病株残体, 并带出田外, 收获后及时翻耕, 以减少越冬菌量[5]。

3.2 大豆细菌性斑点病

一是选用抗病品种, 特别是重病区切忌种植感病品种;二是精选无病种子, 播种前可选用50%福美双拌种消毒, 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3%;三是与禾本科作物轮作, 轮作年限要达3年以上;四是在该病发生初期用药剂防治, 可选用12%绿乳铜乳油800倍液, 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400倍液, 7~10 d喷1次, 连喷3~4次;五是及时收集田间的病株落叶, 用作燃料或堆肥, 秋翻土地时将病株残体深埋, 以消灭菌源。

3.3 大豆花叶病毒病

一是选用无毒或低毒大豆种子, 选育抗病品种;二是在蚜虫发生前, 结合铲地清除病苗;三是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进行喷药防治, 可以选用2%菌克毒克水剂1.65~2.25 kg/hm2, 对水450 kg喷雾, 确保喷匀, 无漏喷, 连续喷2次, 间隔7~10 d;四是在7—8月, 结合治蚜喷施防治大豆花叶病毒病的药剂。

参考文献

[1]马成云, 于永梅, 马淑梅.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大豆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化农业, 2008 (1) :46-48.

[2]宋淑云.大豆花叶病毒 (SMV) 的发生与防治[J].农村天地, 2002 (9) :30-31.

[3]于继红, 谢志民.大豆灰斑病发生与防治[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7 (3) :35.

[4]郑秀艳.大豆根腐病和灰斑病的危害及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 2007 (22) :88.

[5]张淑珍, 徐鹏飞, 刘伟, 等.黑龙江省2004年大豆田病害的分布及防治[J].大豆通报, 2004 (5) :2-3.

广西茶园叶部病害概述 篇2

1 广西茶园叶部病害的基本特点

1.1 茶园叶部病害发生地域性较明显

广西茶园常见叶部病害普查情况见表1。可见, 广西茶园叶部病害常见的是以真菌为优势菌群的13种病害和1种藻类病害, 为害的主要对象是成叶, 部分为害嫩芽和嫩茎。由于茶园叶部病害的发生与气候环境关系密切, 使得广西的茶园叶部病害发生的区域分布较明显。茶园叶部病害发生的一般表现为;桂西南和老茶区的病害种类多且为害程度也稍大, 新茶区和桂西北茶区病害种类相应要少, 为害程度也轻。稍有特别的区域是钦、防片区, 由于该地区的雨水冲刷特征大, 不利于分生孢子的附着侵染, 虽然病害种类多, 但为害程度相对较轻。这些现象也基本符合了茶园叶部病害发病的特征和气候条件。

1.2 茶园叶部病害在茶蓬中的分布

(1) 茶园叶蓬中的叶部病害, 主要分布在茶蓬的中、下部, 并以此为病源中心向周围扩散, 使茶蓬的留叶层逐步感染受害。 (2) 茶蓬中的叶部病害发生一般可以是数种共生, 同时对茶树进行侵染为害。 (3) 广西茶园叶蓬中的叶部病害发生主要是在生产季节的3~11月份, 并以茶树的春季留叶受害较重。

1.3 茶园叶部病害在爆发为害时多以单一病种为主且呈间歇性

在周年采茶期中, 广西5~8月份的气候, 多数天气表现出日最高气温大于30℃, 降雨冲刷强度大, 降低叶部病害为害发生的特征。同时, 茶树叶芽生长旺盛, 自身抗逆性强, 掩盖了叶部病害所造成的为害, 形成茶园叶部病害“自愈”假象, 但待到外界环境条件适宜时, 病害再次侵染为害。茶园叶部病害虽然有共生性, 但在爆发为害时仅表现为某一种病害为主, 并且呈现出为害的间歇性。

注: (1) 分析结果以1991年农垦第2次病虫害普查为蓝本。 (2) 区域病情以普查记录最高等级为准;“+”表示少量发生。“++”表示较普遍发生, 有一定损失。“+++”表示普遍发生, 造成较大损失。

1.4 广西茶树叶部病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根据对广西茶树叶部病害的普查情况来看, 常见的叶部病害主要有真菌类的3个亚门加藻类1种共14种, 按其侵染条件分析可以归类为4个类型。从广西的气候特点及其发病分布上, 这些叶部病害发生的时间段主要有2个高峰期, 即茶鲜叶生产过程中的3~5月份和9~10月份, 其余时段由于气候条件等原因, 侵染为害程度较轻。

1.5 茶园叶部病害对广西的茶叶产量和品质都能造成较大的影响

茶园叶部病害对茶树的为害, 一般都具有累聚性、隐秘性和共生性的特点。如果得不到防治, 使受到侵染的茶树叶片可以被几种病害同时、不断地侵染为害而不被发现, 造成着树叶片过早脱落, 光合效能受损导致产能逐步下降。据资料记载茶园叶部病害因其种类以及侵染为害程度的不同, 所造成的产量损失常常在10%~50%。

茶园叶部病害对茶树叶片的为害部位一般都以茶树蓬中的荫蔽叶为主, 这些叶层又多是接受漫射光后生成有益感官品质的载体 (如芳樟醇、香叶醇等) , 受害茶树物质 (糖苷类物质的分解) 平衡受损, 使生产加工出的成茶品质下降。据观察, 在广西的名优茶评比中, 获奖等级和数量, 一般与广西的茶园叶部病害的发病种类多少和为害程度成负相关。

茶园叶部病害对茶叶品质影响更大;受茶园叶部病害为害的茶园产成品 (成茶) , 依病害轻重, 一般都表现成茶色泽少毫欠鲜活, 滋味淡薄香气低等不同程度的欠缺。如普遍发生的叶部病害的园区, 茶叶的感官审评中, 一般都有0.5~1个等级的品质差异, 茶成品销售时的盘口价差在7%~25% (病害种类的为害程度和制成茶类、季节不同而异) 。如折算成鲜叶产量, 叶部病害造成品质下降的损失要比产量损失更大。

2 广西茶园叶部病害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

茶园生产中存在较多不利于茶园病害防治工作的因子, 主要在以下方面。

2.1 广西茶园大田生产

从广西茶园大田生产来看, 由于受到广西的地理环境所限, 茶叶生产的大多数茶农是以个体承包管理制为主体, 大田生产栽培管理自主独立性强;生产区点多面广, 加上生产个体对植保管理技术中病害知识的欠缺, 忽视叶部病害对茶园的为害。且大田生产的茶园叶部病害防治目标不明确、管理技术工作标准未能及时全面落实到位。

2.2 茶叶加工和茶青生产两者之间对病害防治不同步

相对而言茶叶加工厂对茶鲜叶生产技术和标准掌握有“话语权”。但由于生产原料的鲜叶收购环节中, 对鲜叶验收的仅是茶树的幼嫩部分, 较难发现大田生产中为害形成周期较长、为害症状表现在成叶为主的茶树叶部病害, 特别是对品质的损害更不能从鲜叶感官验收中发现。并且, 茶厂同时还要重点肩负市场的开拓和营销宣传等重任。实际生产里通过茶叶加工厂指导大田病害防治的工作常显得十分不给力。

2.3 茶园病害防治不能直接影响鲜叶的生产者的收益

从茶鲜叶的生产者来看, 茶园叶部病害的表症, 主要不是表现在其收获的经济对象 (茶树的幼嫩芽叶) , 直接利益影响甚微, 相较于茶树的虫害为害, 防治的工作重点也就放到了茶农感同身受的虫害治理上, 并形成一定的生产习惯性, 给茶园叶部病害防治植保措施的落实, 客观上造成较大的困难和阻碍。

2.4 茶园生产技术力量配备不足

茶园生产由于受环境地域限制, 较少是集中连片的规模经营, 茶农的平均年龄又多偏大, 青壮年转而从事其他高效的二、三产业, 加上多年来大田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备不足, 使病害防治工作处于相对的被动状态, 进而影响到茶叶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3 广西茶园叶部病害防治建议与对策

3.1 防治用药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共同性

由于广西常见的茶园叶部病害的病源体都是同一优势真菌群。因此, 绿色生态茶园和无公害茶园的生产防治上, 可选用的农药防治品种很有针对性和兼治性, 并且防治效果都相近。这些条件为按生产期和非生产期合理用药防治, 实施茶园叶部病害“绿色防治”技术, 提供便利条件。

3.2 广西茶园生产习惯相近, 利于标准安全用药

广西的茶叶种植同属大、中叶品种, 生产规律和技术措施相似。在春夏茶的过渡期有一个20多天的“休眠”期, 部分茶区还有夏季修剪习惯。期间春季留叶老熟, 产量很少, 同时该时段又是各种叶部病害的侵染为害高峰期, 是我们执行对茶园叶部病害统一防治的最合理、最关键的适宜期。

3.3 茶园叶部病害防治以农业技术为主

广西茶园的年度生产时段中, 气候变化在春、秋季节主要表现温湿度都有低、高变化的发展过程, 并伴随着虫害的活跃发生。这时间段的气候和物候特征符合了茶园叶部病害4种类型发生侵染为害的条件, 形成了叶部病害发生为害, 并以主要侵染春季留叶层 (或留蓬叶层) 的为害高峰期, 然后逐步发展为当年叶部病害的侵染中心。

茶叶叶部病害大田生产主要防治技术措施如下。

3.3.1 搞好栽培管理, 增强树势

通过加大有机肥投入, 对落地枝叶深翻压青;及时清除园区杂草, 分批多次采摘;结合修剪对茶树进行“清兜亮脚”剪除树体的弱枝、鸡爪枝和茶蓬的拖地枝等农业措施, 避免茶园过于荫蔽, 促进通风透光, 增强树势, 以提高茶树的抗病能力, 可有效降低茶园叶部病害造成的损失。

3.3.2 严格标准, 抓好防治

根据不同茶园的生产类型 (无公害茶园、有机茶园) , 严格执行 (无公害茶园GB/4285有机茶园NY/1995~2002)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实施防治。按病情防治情况, 根据生产季节需要, 在技术指导下进行统一防治。建议 (按有机茶生产标准) 可选用的有农用抗生素 (生产时段) :春雷霉素, 多抗霉素 (多氧霉素) , 井岗霉素浏阳霉素, 华光霉素。矿物源农药 (非生产时段) :硫酸铜, 王铜 (氧氯化铜) , 氢氧化铜, 波尔多液, 石硫合剂。

3.3.3 按标准进行叶部病害防治, 可提高茶叶品质

病害防治工作中所使用的矿物源铜制剂, 是有机茶生产标准中允许使用的矿物源农药, 在茶园生产上可以起到防治病害保证茶树健康生长和补充茶树铜素营养的双重作用, 并且铜素营养水平和茶叶的品质成正比例关系, 适度按标准施用, 能提高茶叶的品质。

3.4“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更利于病害防治工作的推广

由于茶园生产标准有多种, 执行生产标准技术难度差异大 (如无公害、有机茶等) 各地茶农就很难根据生产标准掌握好技术防治要求的安全用药品种、浓度、使用时间和用药间隔期等。因此, 搞好茶园叶部病害的标准防控, 做好宣传培训和统一操作标准, 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是便捷和茶业生产发展的趋势所需。

4 结语

综上所述, 茶园植保工作中的病害防治工作, 由于受到其为害性和茶农的认知所限, 大田管理植保技术措施大多侧重于虫害的防治, 病虫害防治工作未能平衡发展。通过加强茶园主要病害防治。

提高栽培管理技术水平, 有利于茶产业升级发展;茶园叶部病害防治工作, 仅是茶园管理植保技术中的一环, 通过推广病害防治技术, 可以普及更多的科技知识, 使一般主要掌握在技术管理层的植保防治知识惠及更多茶园和茶农。

维护茶产业的稳产保质, 促进茶业产业的稳步发展;将茶园病虫害防治均衡贯彻在茶园栽培管理技术措施中, 可以进一步提高大田技术管理水平。而且茶园叶部病害防治技术的实施简便易操控, 可以稳定产量, 提高茶叶成品的品质和档次, 是茶叶优质安全生产的基础[2]。目前, 广西茶园种植面积约达7.33万hm2, 年产成品茶4.5万多吨, 加强茶园叶部病害防治的综合治理, 对促进广西茶业生产的稳步发展, 提高茶业整体经济水平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安徽农学院.茶树病虫害[J].农业出版社, 1986.

花生2种叶部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篇3

1花生炭疽病

1.1病原及特征

病原为平 头刺盘孢[Collet ot richum t runcat um(Schw.) Andr.et Moore],国内报道的病原还有C.arachidis Sawada;国外报道的病原有C.mangenot i Che.和C.Demat ium(Pers ex Er.)Grove。这些病原都属于半知菌亚门炭疽菌属。不同种类菌种引起的症状略有不同。

平头刺盘孢菌落初为白色,后密布小黑点,呈轮纹状排布。分生孢子盘长在茎的表皮下,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其上具密集的黑色刚毛。刚毛具0~ 3个隔膜,下粗上尖,尖端色稍浅,大小为(20.0~ 135.5) μm×(2.5~ 7.5)μm。分生孢子生于孢子梗顶,大量聚集在一起,无色,单细胞,内含颗粒物,新月形或镰刀状,微弯,两端渐细,上端较尖,下端稍钝,大小为(12.5~ 22.5)μm×(2.5~ 5.0) μm。

花生炭疽病病菌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和刚毛的形态特征见图1。

1.2 侵染循环及发生规律

花生炭疽病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或以分生孢子附着荚果或种子上越冬。土壤病残体、带菌的荚果和种子就成为翌年病害的初侵染源。分生孢子为初侵与再侵接种体,借雨水溅射、小昆虫活动而传播,从寄主伤口或气孔侵入致病。

温暖高湿的天气或植地环境有利发病;连作地或偏施过施氮肥、植株长势过旺的地块往往发病较重。

1.3 危害症状

花生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病斑多自叶尖、叶缘开始,呈半圆形或不定形,褐色至暗褐色;后斑中部灰白色,斑面常现轮纹(图2~ 3)。后期斑面上现散生、针头大小黑粒 (分生孢子盘),湿度大时小黑粒 转呈朱红色小 点(分生孢子),用放大镜 检视 ,还隐现黑色刺毛状物(刚毛)。当看到刺毛状物或朱红色小点 时,就可确诊为花生炭疽病。

1.4 防治方法

防治花生炭疽病应在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的基础上,采用以铲除菌源和药剂保护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方法。

1.4.1农业防治重病区注意选用抗病品种,以减少病害的发生。提倡轮作,减少土壤感染率。清除病株残体,深翻土地,减少菌源数量。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增施磷钾肥,清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1.4.2化学防治结合防治其他叶斑病及早喷药预防炭疽病。除结合黑斑病、褐斑病与斑枯病进行喷药兼治外,对以炭疽病为主的田块,还可选喷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粉600倍液。连续喷施2~ 3次,隔7~ 15 d喷雾1次。

2 花生焦斑病

2.1病原及特征

病原为落 花生小光 壳菌(Lept osphaerulina crassiasca),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子囊果为假囊壳,散生,初期埋于寄主组织内,后露出,褐色,球形或近球形,直径为43~ 117μm,壁厚,有孔口,孔口呈短乳头状突起,内生数个子囊。子囊初无色透明,近卵圆形,成熟时变黄褐色,子囊内有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长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为 (26~ 31) μm×(9~ 15) μm,浅褐色,有3~ 4个横隔膜和1~ 2个纵隔膜,隔膜处缢缩。

花生焦斑病病原菌形态见图4。

注:1.子囊壳;2.子囊;3.子囊孢子。

2.2 侵染循环

花生焦斑病病菌以假囊壳和菌丝体在病残体中越冬、越夏。以子囊孢子作为初侵染和再侵染接种体。条件适宜时,释放子囊孢子,借风雨或气流等传播,侵入寄主。病斑上产生新的子囊壳,放出子囊孢子进行再侵染。花生生长期可出现多次再侵染。每次再侵染后,即出现1次发病高峰。

2.3 发生规律

花生焦斑病的发生、流行与寄主抗性、气候、栽培管理等因素相关。

2.3.1寄主抗性不同花生品种间的抗性有一定差异,仲恺花1号、汕油21和粤油13等新良种发病较轻,而农家种、无名种发病较重。

2.3.2气候病菌生长温度范围为8~ 35℃,最适为28℃,高温高湿有利于孢子萌发和侵入。适温高湿、雨水频繁的天气有利于发病。

2.3.3栽培管理低洼积水、土壤贫瘠、偏施氮肥的田块发病重;黑斑病、锈病等发生重的田块,焦斑病发生也重。

2.4 危害症状

花生焦斑病一般自花生初花期开始发病,结荚中、后期危害加重。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叶柄、茎、果柄和荚果。下部叶片首先发病,然后向中、上部蔓延。花生焦斑病在田间分布不均匀,有发病中心,首先在某一株或几株发病,然后向四周扩展。严重时导致全田发病。

花生焦斑病通常产生焦斑和胡麻斑2种类型症状,常见焦斑类型症状,通常自叶尖,少数自叶缘开始发病。这2种类型的病状特征见表1。

2.5 防治方法

防治花生焦斑病应在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的基础上,采用以铲除菌源和药剂保护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方法。各种防治方法的主要措施及防治效果见表2。

摘要:介绍了花生2种常见叶部病害——花生炭疽病和花生焦斑病的侵染循环和发生规律,指出各病害的危害症状及识别特征。提出防治花生炭疽病和花生焦斑病应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采用以铲除菌源和药剂保护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措施。为降低种植户的经济损失,增加其经济效益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菜用豌豆春季叶部病害控制试验 篇4

根据试验站安排, 结合本地菜用豌豆每年病害发生现状, 特安排豌豆春季叶部病害控制试验。现把豌豆春季叶部病害控制试验效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地点设在萧县孙圩子乡孙圩子村, 即综合试验站萧县示范县的豌豆高产示范田里。土壤为沙土, 肥力中等, 土壤有机质13.9 g/kg, 碱解氮72.2 mg/kg, 速效磷28.7 mg/kg, 速效钾77.3 mg/kg, p H值7.9。豌豆品种为中豌6 号。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3 个处理, 分别为喷施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 倍液 (A) ;喷施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 倍液+98%磷酸二氢钾100 倍液 (B) ; 喷施清水作空白对照 (CK) 。随机排列[2,3], 3 次重复。每个试验小区面积104 m2 (13 m×8 m) 。因未采购到甲壳素, 未能进行甲壳素喷施试验。

1.3 试验实施

于2015 年2 月6 日播种, 播种量225 kg/hm2, 行距30 cm。3 月14 日出苗, 4 月16 日进入始花期, 5 月16 日采摘盛期。共分2 次喷药, 第1 次在4 月20 日, 即盛花期;1 周后, 即4月27 日喷施第2 次。连续喷施2 次。

1.4 调查内容与方法

采用对角线3 点观察叶部病害发生时间、严重度, 每点调查100 株, 每小区共计调查300 株, 观察记载发病株数[4,5,6]。第1 次喷施前1 d (4 月21 日) 、第2 次喷施前1 d (4 月26日) 、第2 次喷施后的第5 天 (5 月1 日) 与采收前1 d (5 月15 日) , 各观察调查1 次。各小区采摘鲜角, 计实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田间防效

从表1 可看出, 4 月21 日即第1 次喷施前1 d调查豌豆叶部病害, 未见发病, 说明当时的气候条件还不适宜病害发生。4 月26 日即第2 次喷施前1 d, 仅见叶部白粉病零星发生。5 月1 日即第2 次喷施后的第5 天调查, 叶部病害以白粉病为主, 处理A防效73.3%, 处理B防效88.4%。5 月15日即采收前1 d观察调查, 结果显示, 叶部病害仍以白粉病为主, 处理A防效36%, 处理B防效48%。

2.2 产量

从表2 可看出, 处理A较CK增产5.38%, 处理B的豌豆叶片功能期延长, 收获期较CK延长约3 d, 较CK增产10.26%。

3 结论与讨论

萧县地区豌豆白粉病在结荚中期始发生, 后期普遍发生生, , 对对产产量量造造成成一一定定影影响响。。试试验验结结果果表表明明, , 以以喷喷施施880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 倍液+98%磷酸二氢钾100 倍液的处理对病害有一定防效, 叶片功能期延长, 收获期较喷清水对照延长3 d左右, 平均增产10.26%。可于大田推广应用。建议进一步进行防治豌豆白粉病试验, 改用三唑类药剂可能防效较好[7]。

摘要:菜用豌豆是萧县的特色蔬菜产业之一, 已由小生产发展为一大产业。由于多年重茬种植, 病虫害发生有加重趋势, 特进行菜用豌豆春季叶部病害控制试验, 结果表明, 对病害有一定防效, 叶片功能期延长, 收获期较清水对照延长3 d左右, 平均增产10.26%, 可于大田推广应用。

关键词:菜用豌豆,叶部病害,控制试验

参考文献

[1]吕佩珂, 李明远, 吴钜文, 等.中国蔬菜病虫原色图谱[M].2版.北京:农业出版社, 1998.

[2]李宝英.壳聚糖制剂控制蔬菜土传病害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 2005, 21 (1) :275-277.

[3]张龙平, 马井玉, 高发瑞.24号抗菌素对大棚蔬菜部分病害的防治及增产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5) :83-84.

[4]康立娟, 韩秀英, 马志强.嘧菌酯对三种蔬菜病害的毒力、防效及安全性研究[J].农药学学报, 2004, 6 (1) :85-88.

[5]丁佩, 马海芹, 戴德江, 等.醚菌酯防治草莓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 2015, 56 (7) :1058-1059.

[6]吴耀, 韩国兴, 徐文, 等.7种药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试验[J].中国园艺文摘, 2015, 31 (1) :55.

大豆叶部病害 篇5

1 褐斑病

褐斑病又称早斑病,发病较早,主要为害花生叶片。流行区域一般可减产10%~20%,严重的达40%以上。

1.1 症状识别

初期在叶片上形成黄褐色和铁锈色针头大小的病斑,以后逐渐扩大,形成直径4~10mm大小不等的病斑,病斑近圆形,病斑外缘有淡黄色晕圈,有时几个病斑连在一起,在老病斑上产生灰色霉状物,排列不规则,茎部、叶柄和托叶上的病斑,长椭圆形,暗褐色,中间稍凹陷。

1.2 发病条件

病菌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25℃~28℃,在相对湿度80%以上,阴雨或有露持续四天时,病原菌就会迅速蔓延,病害大发生,所以秋季多雨的年份,病害就会大流行。花生生育前期发病较轻,后期发病重,幼嫩器官发病轻,老龄器官发病重。病害的发病高峰期均在花生收获前20~30天。土壤方面沙壤土重于壤土,薄地重于沃地,重茬重于新茬口,常年倒茬发病轻,密植重于稀植。连作地块发病重,贫瘠地或肥料不足地发病重。

1.3 防治方法

1.3.1 消灭初浸染源:

花生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病地应及时耕翻,以加快病残体的分解。病地应实行两年以上轮作。

1.3.2 加强栽培管理:

适期播种,合理密植,施足底肥,促进花生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

1.3.3 选用抗病品种:

叶片较厚、叶色较深的品种病斑扩展的较慢。气孔直径大、平均17微米的易感病。反之则抗病。

1.3.4 发病初期或病叶率达5%~10%时开始喷药防治。

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有30%百科乳油、70%代森锰锌、50%多菌灵、50%甲基硫菌灵等。一般间隔10~15天喷药一次,连续2~3次,喷药时适当加入黏着剂。

2 黑斑病

黑斑病又称晚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茎和花轴。叶斑现于叶正背两面,流行区域一般可减产10%~30%,严重的达50%以上。发病条件与褐斑病相同。

2.1 症状识别

黑斑病发病初期,叶片症状与褐斑病难以区别,后期病斑多为圆形,直径比褐斑病略小,一般1~5mm,呈黑褐色,病斑边缘无黄色晕圈,在老病斑叶片背面,生有许多黑色小粒点,排列成同心轮纹(即病菌的子座)。在潮湿情况下,病斑上长一层灰褐色的霉状物(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有时几个病斑连在一起形成不规则的大型斑块,病叶逐渐枯死脱落。在叶柄和茎秆上也能产生椭圆形的黑色病斑,严重时茎秆变黑枯死。

2.2 防治方法

2.2.1 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

2.2.2 减少初侵染来源。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株残体集中烧毁。及时翻耕加速病残体分解。

2.2.3 加强栽培管理。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增施磷钾肥,适时喷施叶面肥,合理轮作。

2.2.4 发病初期或病叶率达5%~10%时开始喷药防治。可使用50%多菌灵WP800~1500倍液,75%百菌清WP500~800倍液,70%代森锰锌WP300~400倍液,1:2:200 (硫酸铜:石灰:水)波尔多液等。一般间隔10天喷药一次,连续2~3次,适当加入黏着剂。

3 网斑病

网斑病可分为污斑型和网纹型两种类型,导致花生植株快速大量落叶,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一般可减产10%~20%,严重的达40%以上。

3.1 症状识别

3.1.1 污斑型:

病斑较小,初为褐色小点,逐渐扩展成近圆形的深褐色污斑,边缘清晰,周围有明显褪绿圈,病斑可以穿透叶片。病斑坏死部分可形成黑色小粒点,为病菌分生孢子器。

3.1.2 网纹型:

黑褐色病斑,较大,不规则,边缘不清晰,似网状,常扩大或连片形成大病斑,不穿透叶片仅危害上表皮细胞。

3.2 发病条件

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发病。气温在10℃~30℃间均能发生发展,最适气温为22℃~25℃,相对湿度80%以下时发病较轻,8月份降雨大,连阴雨天有利于病害发生和流行。

3.3 防治方法

3.3.1 选用抗病品种。

3.3.2 减少初侵染来源。结合花生田,将杀菌剂与除草剂混配。

3.3.3 通过深翻地、起垄种植、合理轮作等措施可以起到一定防治效果。

3.3.4 7月上中旬开始用杀菌剂、物理保护剂和生物制剂喷洒叶片进行防治。以百科最好,防治效果达57.2%,其次是抗枯灵,防效为35.2%,代森锰锌为31.0%,多菌灵为29.4%。将以上药剂混用防病效果更好,并可兼治花生黑斑病、褐斑病等。

4 病毒病

花生病毒病是对花生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为害我国花生共有4种病毒,分别是花生条纹、黄花叶病、花生矮化(普通花叶)和花生芽枯病毒。北方主要为前三种病毒病,一般发病率在5%~10%,导致减产10%~15%。

4.1 症状识别

4.1.1 条纹病毒病:

病株先在顶端嫩叶上出现褪绿斑,后发展成浅绿与绿色相间的斑驳,沿叶脉形成断续绿色条纹或橡叶状花纹,或一直呈系统性的斑驳症状。感病早的植株稍有矮化。

4.1.2黄花叶病毒病:

病株先在顶端嫩叶上出现褪绿黄斑,叶脉变淡,叶色发黄,叶缘上卷,随后发展为黄绿相间的黄花叶症状,病株中度矮化。该病常与花生条纹病毒病混合发生,表现黄斑驳、绿色条纹等复合症状。

4.1.3 普通花叶病毒病:

病株顶端叶片出现褪绿斑,并发展成绿色与浅绿相间的花叶,新长出的叶片通常展开时是黄色的,但可以转变成正常绿色。病叶变窄小,叶缘有时出现波状扭曲。病株结荚少而小,有时畸形或开裂。

4.2 发病条件

发生和流行与毒源数量、介体蚜虫数量、花生品种和生育期有密切关系。首先,在存在毒源和感病品种的条件下,蚜虫发生早晚和数量是影响病毒病流行的主要因素,传播病毒的蚜虫主要是田间活动的有翅蚜。其次,种子带毒率与种子大小成负相关,大粒种子带毒率低,小粒种子带毒率高。最后,气温高低与花生病毒病的发生关系密切,当气温低于24℃时有利于病毒病的发生,高于30℃病害显著减轻。

4.3 防治方法

4.3.1 选用抗病毒、耐病毒病品种,禁止从病区调种。

4.3.2 适期早播可以使花生提早发育,当蚜虫从中间寄主向花生田迁飞为害时,花生已具有一定的抗性。

4.3.3 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地膜覆盖不仅可以增温保墒,提早播种,还能靠地膜反射光驱避蚜虫。

4.3.4 及时清除田间和周围杂草,减少蚜虫来源,可减轻病害发生。

4.3.5 药剂治蚜,可用25%的辛拌磷(812)盖种,每亩用药量0.5kg,花生出苗后,要及时检查,发现蚜虫应及时用40%乐果乳油800倍液喷洒,以杜绝蚜虫传毒。

4.3.6 发病初期用植病灵、病毒A、菌克毒克、病毒克星等药剂,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增强植株的抗病毒能力。

摘要:本文针对吉林省花生田间发生的褐斑病、黑斑病、网宽病和病毒病,详细阐述了这四种病害的症状识别、发病条件和防治技术,为吉林省花生种植农户在植保方面提供参考。

关键词:花生,病害,识别,防治

参考文献

大豆叶部病害 篇6

1葡萄霜霉病

1.1病原及其特征

葡萄霜霉病由葡萄霜霉菌[ Plas- mopar a vi t i col a ( Ber k.et Cur t i s) Ber l .et de Toni] 侵染引起, 该病菌属于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菌目、霜霉菌科、单轴霉属真菌。 孢囊梗无色, 长400.0 ~780.0 μm, 宽6.0 ~1 0.0 μm,4~6梗成束从寄主气孔长出。 单轴分枝,有分枝3~6次,一般分枝2~ 3次,分枝处呈直角。 分枝末端有2~3个短的小梗,圆锥状,末端钝,孢子囊即着生在小梗上。 孢子囊卵圆形至椭圆形, 透明, 大小为( 1 9.6~25.2) μm×( 11.9~16.8) μm,着生在枝状孢囊梗上。 孢子囊在适宜条件下萌发产生游动孢子。 游动孢子肾脏形,大小为( 7.5~9.0) μm ×( 6.0~7.0) μm, 在扁平的一侧生有2根鞭毛能在水中游动。 后期在寄主组织内形成卵孢子。 卵孢子褐色,球形,壁厚,直径30.0~ 35.0 μm。 卵孢子萌发时产生芽管,在芽管先端形成芽孢囊, 其作用与孢子囊相同,萌发后亦产生游动孢子。

1.2侵染循环

葡萄霜霉病病菌的越冬方式为以卵孢子在病残组织内越冬, 或随病叶残留在土壤中越冬,卵孢子抗逆力强, 可存活l ~2年。 越冬后当温度达到1 1 ℃以上,卵孢子萌发,在水滴和水膜中产生孢子囊,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 借风雨传播到寄主叶片上, 成为初侵染源。 游动孢子通过气孔侵入组织,菌丝在细胞间隙蔓延, 并长出圆锥形吸器伸入寄主细胞内吸取养料,经过7~ 1 2 d的潜育期, 在病部产生孢囊梗及孢子囊,孢子萌发产生游动孢子进行再次侵染。 秋末病菌在病组织中经藏卵器和雄精器配合,形成卵孢子越冬。

1.3发生规律

1.3.1气候环境气候条件对发病和流行影响很大,高湿、低温是霜霉病的流行条件。 多雨潮湿的春天,加之夏天的大量降水,霜霉病发生早且重。 夏季的雨水和高温不但提供了爆发的条件,而且会刺激新梢、幼叶的生长和组织含水量的增加,使植株更加易感病, 从而导致病害流行和大爆发。

1.3.2品种抗性不同葡萄品种间抗病性存在差异, 一般美洲种葡萄较抗病,欧洲种葡萄较感病。 品种植物学特征与抗病性的关系品种植物学特征, 如角质层、气孔等,这些结构对于病原物均表现出一定的抗性。

1.3.3栽培管理葡萄种植的密度大小,棚架行列朝向以及整枝、修剪等管理工作,与霜霉病发生也有密切关系。 葡萄园透风透光条件差, 以及小气候湿度大的,发病严重。 凡不合理施肥, 偏施或迟施氮肥,刺激葡萄抽生新梢, 或秋后枝叶茂密, 组织延迟成熟等也会使发病加重。

1.4危害症状

葡萄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 但新梢、幼果、果柄和叶柄等幼嫩组织也有被侵染。

1.4.1叶片叶片被害, 初现淡黄色水渍状边缘不清晰的小斑点, 以后逐渐扩大为褐色不规则形或多角形病斑, 数斑相连变成不规则形大斑( 图1) 。 天气潮湿时,在病斑背面产生白色霜霉状物, 即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 图2) 。 发病严重时病叶早枯早落。

1.4.2嫩梢、叶柄、果梗初产生水渍状淡黄色病斑,以后呈黄色至褐色,形状不规则,天气潮湿时,表面密生白色霜状霉层。 干旱时, 病部组织干缩下陷,生长停滞,甚至扭曲枯死。

1.4.3果实幼果被害,病部褪色,变硬下陷, 上生白色霜霉, 很易萎缩脱落。 果粒半大时受害, 病部褐色至暗色,软腐早落,果实着色后不再侵染。

1.5防治方法

葡萄霜霉病的防治必须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农业技术措施。 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并在发病初期及时施用化学药剂。

1.5.1农业防治

1.5.1.1因地制宜选用较抗病的品种。 欧亚品种群的葡萄易感病, 欧美杂交品种较抗病,美洲品种较少感病,几乎所有无核品种均为高感品种。 抗病类型的叶背气孔小,稀少,孔有白色的堆积物;感病类型的气孔大,密集。

1.5.1.2及时进行夏季修剪。 去掉靠近地面不必要的枝叶; 当新梢生长达到1 5 cm以上时,要及时定梢和绑缚;生长季节多次抹除副梢、卷须,使架面通风、透光,减少霜霉病的侵染。

1.5.1.3进行科学的肥水管理。 生长季节要多次中耕除草,大量降雨时,疏通葡萄园的四周排水沟, 及时排出山葡萄园内积水, 降低山葡萄园地表湿度,避免植株旺长导致霜霉病的大量发生。

控制氮肥使用量, 一般树体生长发育正常,在不缺少氮肥的情况下,施用磷钾和钙肥,防止植株旺长和感病, 促进枝梢加粗和成熟。

1.5.1.4严格清园。 由于病菌以卵孢子在病组织中越冬, 所以秋季植株落叶后,彻底清扫葡萄园后进行深翻;冬季修剪后,将枯枝落叶深埋或烧毁,以减少越冬的菌源; 第2年早春植株萌芽前,刮除主干老皮,喷布1次5波美度石硫合剂。

1.5.2药剂防治在防治适期应及时喷施药剂进行防治, 可以选用的药剂有20%烯酰吗啉悬浮剂800~1 200倍液, 或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700倍液, 或25%阿米西达悬浮剂1 500倍液, 或72%霜脲氰·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或50%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 此外,嘧菌酯、氟菌·霜霉威都可有效抑制病害的发生。 喷药时要加大喷雾器的压力,达到雾状,喷布达叶片背面,喷布均匀,视病情发展情况施药2 ~3次, 每次间隔7 d左右, 喷后1 d内如下雨要补喷1次。 上述农药须进行交替喷布。 采果前20 d停止喷药。

2葡萄轮斑病

2.1病原及其特征

葡萄轮斑病的病原菌为葡萄生扁棒壳( Acrospermum vit icola Ikat a) ,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子囊长圆筒形,无色,无侧丝。 8个子囊孢子并列于子囊内。 子囊孢子线状。 无性阶段产生菌丝,形成淡黄褐色的分生孢子梗,具隔膜1 ~3个, 顶端生稍膨大轴细胞1个,其上轮生分生孢子,轴细胞延长又在其上再次轮生分生孢子, 依此多次产孢。 分生孢子椭圆形或圆筒形,具隔膜1 ~4个, 淡黄色, 大小为( 7.5~ 1 6.3) μm×( 2.0~6.0) μm。

2.2侵染循环及发生规律

病原菌以子囊壳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夏温度上升、遇雨或湿度加大时, 子囊孢子成熟散发, 通过气流传播,在叶片上萌发产生芽管。 芽管通过叶背气孔进行初侵染。 初侵染发病后, 病斑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 进行多次再侵染。 北方葡萄产区7月下旬或8月上旬开始发病,9—1 0月份为发病盛期。 高温高湿的条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管理粗放、植株郁闭、通风透光差的葡萄园发病重。

2.3危害症状

葡萄轮斑病只危害叶片, 以中下部叶片受害较多。 受害叶片初现红褐色不规则形的斑点,扩展呈近圆形,直径约2 cm。 病斑正面有明显的深色浅色相间的同心环纹, 而病斑反面在天气潮湿时布满浅褐色霉状物( 图3) ,不显环纹。 严重的造成叶片早枯脱落。

2.4防治方法

葡萄轮斑病的防治要以预防为主,认真清洁田园,加强田间管理;在发病初期及时施用化学药剂, 以达综合防治的目的。

2.4.1农业防治

2.4.1.1夏季修剪。 将接近地表不必要的枝叶剪除。 对长至1 5 cm以上的新梢,要及时定梢和绑缚;生长季节多次抹除副梢、穗梗、卷须、僵果,使架面通风、透光。

2.4.1.2科学肥水管理。 控制氮肥施用量,一般树体生长发育正常,在不缺少氮肥的情况下,施用磷钾和钙肥,防止植株旺长和感病, 促进枝梢加粗和成熟。 生长季节要多次中耕除草,大量降雨时,疏通葡萄园的四周排水沟,及时排出葡萄园内积水, 降低山葡萄园地表湿度。

2.4.1.3清洁果园。 秋季植株落叶后, 彻底清扫葡萄园后进行深翻; 冬季修剪后,将枯枝落叶深埋或烧毁,以减少越冬的菌源;第2年早春植株萌芽前, 刮除主干老皮, 喷布1次5波美度石硫合剂。

2.4.2药剂喷施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施药剂。 可使用的药剂有2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3 000~5 000倍液,或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6 000~1 0 000倍液,或30 %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8 000~ 1 0 000倍液等。 发病后, 可马上施用2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与40%氟硅唑乳油8 000倍液,5 d左右,再施用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6 000倍液或30%苯醚甲环唑· 丙环唑乳油3 000倍液,之后正常管理。 由于病害一般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生, 以后逐渐向上蔓延, 因此喷药要着重基部叶片; 由于病菌是从叶片背面气孔侵入,故喷药时要重点喷叶背面。

摘要:葡萄霜霉病和葡萄轮斑病是葡萄上常见的2种叶部病害,为做好田间识别与防治工作,介绍了这2种病害的病原及其特征、侵染循环及发生规律、危害症状等,重点提出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为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提供了依据。

大豆叶部病害 篇7

病害( 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 是紫花苜蓿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紫花苜蓿茎叶部斑点病的种类较多,国内外均做了大量的研究,主要有褐斑病( Common leaf spot) 、紫花苜蓿小光壳叶斑病( Leptoleafs pot of alfalfa) 、霜霉病( Downy mil - dew) 、黑茎与叶斑病( Black stem and leaf spot) 、匐柄霉叶斑病( Stemphylium leaf spot) 等。病原菌分别为假盘菌( Pseudopeziza medicaginis) 、紫花苜蓿小光壳( Leptosphaerulina briosiana) 、霜霉菌( Peronospora trifoliorum) 、茎点霉( Phoma medi - caginis) 、匍柄霉( Stemphyllium botryosum)[4]。针对紫花苜蓿茎叶部斑点病等常见病害采取必要的药剂防治措施对优化我国紫花苜蓿生产显得尤为重要。

近些年来,黑龙江省紫花苜蓿大田广泛发生了多种茎叶部病害,严重降低了紫花苜蓿产量和饲用价值。为了有效防治黑龙江发生的紫花苜蓿茎叶部病害,以广谱、低毒、友好的三唑酮、进口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三种杀菌剂为处理药剂,配制不同梯度浓度悬浊液,生育期进行1 ~ 2 次紫花苜蓿茎叶喷雾处理,对黑龙江紫花苜蓿茎叶部常见病害的药剂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以期为紫花苜蓿的病害防治工作和获得高产优质的紫花苜蓿草产品提供科学依据,现报道如下。

1 样地概况

试验样地( 大庆银螺乳业紫花苜蓿草基地、杜蒙县远方草业有限公司紫花苜蓿草基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草业科学系紫花苜蓿试验田) 均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地处松嫩平原西部,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降水偏少,风旱同期,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为4. 2 ℃,最冷月平均气温为- 18. 5 ℃,极端最低气温为- 39. 2 ℃; 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3. 3 ℃ ,极端最高气温为39. 8 ℃ ,年平均无霜期为143 d; 年平均风速为3. 8 m / s; 年降水量为427. 5 mm,年蒸发量为1 635 mm; 年日照时数为2 726 h,年太阳总辐射量为491. 4 k J / cm2。样地地域平坦,平均海拔146 m,土壤以草甸盐碱土和风蚀沙化土为主,试验地土壤p H值为7. 2 ~ 8. 7。

2 材料与方法

2. 1 药品及紫花苜蓿品种

供试药剂有进口多菌灵、三唑酮、甲基托布津。5 个品种紫花苜蓿分别是黑龙江肇东紫花苜蓿、龙牧801 紫花苜蓿,内蒙古敖汉紫花苜蓿,美国金皇后紫花苜蓿、驯鹿紫花苜蓿。在每个试验地设置喷施药剂样地1 hm2。

2. 2 试验设计

三唑酮、进口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分别以400,600,800,1 000,1 200[3]倍进行配制,在夏季的7—8月份晴天午后,对二茬营养生长期刚出现病害的紫花苜蓿分期分批液面喷施处理1 次和处理2 次( 调查发现二茬紫花苜蓿普遍发病严重而广泛,因此针对二茬紫花苜蓿开展病害防治研究更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确定性) ,液面喷施处理2 次的间隔时间为5 ~ 8 d。以清水液面喷施紫花苜蓿茎叶处理为对照( CK)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处理重复3 次,经过15 ~ 20 d分别进行田间采样和数据测定。

2. 3 观测项目

2.3.1田间发病率

两次喷药处理后,间隔15~20 d在每个试验小区随机调查50株紫花苜蓿,计算紫花苜蓿田间发病率。调查面积为0.5 hm2,划分为20 m×10 m的采样小区,每小区采用五点取样法,每处理每点取样50株,调查统计病株数,根据病情记载标准计算病株率。采用侯天爵等[5]的紫花苜蓿病害统计方法:发病率=感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2.3.2蛋白质含量

对田间机械收获后的打捆紫花苜蓿干草进行蛋白质含量测定,粗蛋白质采用浓硫酸-双氧水消化-半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6],进行比对分析各不同喷药防治处理和对照紫花苜蓿干草的粗蛋白质含量,评价防治措施对紫花苜蓿草品质的影响。

2.3.3干草产量

对田间收获后的打捆紫花苜蓿干草进行称重,对产草量进行比对分析。

2.3.4叶绿素含量

采样测定部位统一为植株的中上部叶片,采用乙醇- 丙酮混合液浸泡法测定[7]。叶绿素含量( mg /g) =[OD652 /34. 5( 吸光系数) ]× 提取液体积( m L) /材料鲜重( g) 。

2. 4 数据的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SPSS20. 0 统计软件结合Excel软件进行图表分析,并对各杀菌药剂不同浓度处理紫花苜蓿的发病率、产草量、蛋白质含量、叶绿素含量进行显著性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 1 三种杀菌剂对紫花苜蓿发病率的影响

3. 1. 1 两次喷施处理对紫花苜蓿病害防治效果的影响

见图1。

图1两次药剂喷施处理对紫花苜蓿病害发病率的影响

以紫花苜蓿病害发病率30% 为防治临界效应,药剂进行2 次喷施处理,三唑酮400 ~ 1 000 倍液浓度对紫花苜蓿病害均具有较理想防控效果,但以400 ~ 600 倍液喷施处理防病效果更好; 进口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在400 ~ 600 倍液时对紫花苜蓿病害防治效果也较为理想,防治后紫花苜蓿病害发病率均低于25. 0% 的水平,最好的处理使紫花苜蓿病害的发病率降低了56% 以上,较差的处理使紫花苜蓿病害的发病率降低了52. 5% 。

3. 1. 2 一次喷施处理对紫花苜蓿病害防治效果的影响

见图2。

图2一次药剂喷施处理对紫花苜蓿病害发病率的影响

还是以紫花苜蓿病害发病率30% 为防治临界效应,药剂只进行1 次喷施处理,三唑酮、进口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在400 ~ 1 200 倍液浓度下对紫花苜蓿病害均没有达到理想防控效果。整体来看,喷施1 次药剂对紫花苜蓿病害防治效果不甚理想。

3. 2 三种杀菌剂对病害防治后紫花苜蓿品质的影响

见图3。

图3两次药剂喷施处理对紫花苜蓿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三唑酮、进口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在400 ~1 200 倍液浓度下对紫花苜蓿病害防治后,粗白质含量均产生了浓度效应,400 ~ 600 倍液高浓度处理与1 000 ~ 1 200 倍液低浓度处理紫花苜蓿粗蛋白质含量差异很大。三种药剂2 次喷雾防病处理后,紫花苜蓿粗蛋白质含量最大差值相对提高了5. 37% ~7. 02% ,粗蛋白质含量平均增加了6. 19% ,紫花苜蓿草品质明显改善。

3. 3 三种杀菌剂对病害防治后紫花苜蓿干草产量的影响

见表4。

图4两次药剂喷施处理对紫花苜蓿干草产量的影响

三唑酮、进口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均产生了较好的浓度效应,1 000 ~ 1 200 倍液低浓度处理紫花苜蓿干草产量远低于400 ~ 600 倍液高浓度处理紫花苜蓿干草产量。三种药剂喷雾2 次防病处理后,紫花苜蓿干草产量最大差值相对提高了1 219 ~ 1 388 kg /hm2,产草量平均增加了1 303. 5 kg /hm2。在没有补充施肥、灌溉等外源增产措施下,紫花苜蓿干草产量出现了明显增产现象。可见适当采用药剂进行2 次喷雾防治紫花苜蓿病害有明显增产作用。

3. 4 三种杀菌剂对病害防治后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见表5。

图5两次药剂喷施处理对紫花苜蓿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三唑酮、进口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均产生了较好的浓度效应,三唑酮400 ~ 1 000 倍液处理紫花苜蓿中上部叶片叶绿素含量高于1 200 倍液低浓度处理和对照。可见适当采用药剂进行2 次喷雾防治紫花苜蓿病害使叶绿素含量明显增加,对紫花苜蓿光合作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 结论

进口多菌灵400 ~ 600 倍液,甲基托布津400 ~600 倍液,三锉酮400 ~ 1 000 倍液,分2 次液面药剂喷施对紫花苜蓿茎叶部常见病害具有理想的防治效果,并具有明显浓度效应。只进行1 次液面药剂喷施对紫花苜蓿病害防治效果不甚明显。紫花苜蓿采取理想浓度药剂防治后,紫花苜蓿发病率降低了56. 0% 以上,干草产量明显增加,草品质得到显著改善,与严重发病紫花苜蓿相比粗蛋白含量提高了6. 19% 以上。

从防治效果看,建议进口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三唑酮可以作为常规防治紫花苜蓿茎叶部常见病害药物推广使用。以本试验数据来看,从经济、环保的理念出发,三种药剂使用浓度以进口多菌灵600 倍液、甲基托布津600 倍液、三唑酮1 000 倍液最为适当。叶面进行2 次喷雾处理比1 次具有更积极的防治效应。进口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三唑酮三种药剂对紫花苜蓿常见病害小光壳叶斑病、紫花苜蓿褐斑病、紫花苜蓿霜霉病、紫花苜蓿锈病等茎叶部病害均具有广谱的防治效果,防病药剂处理紫花苜蓿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有利于紫花苜蓿进行光合物质积累,使紫花苜蓿单位面积平均增产18% 以上,蛋白质含量明显提升。

5 讨论

两次分批茎叶喷雾处理,药剂喷雾间隔5 ~ 8 d,可以起到对紫花苜蓿病害良好防治的效果。从茬次看,一茬紫花苜蓿病害普遍发病较轻,二茬紫花苜蓿病害发病程度则明显较重。这应该和天气原因有关,此时雨热同季,田间相对湿度几乎达到紫花苜蓿田间生长季的最大值,这与袁庆华提出的观点不谋而合。

紫花苜蓿病害是紫花苜蓿增产增收的严重障碍,更是紫花苜蓿品质下降的直接原因之一,研究紫花苜蓿适宜病害防治技术必然是未来紫花苜蓿生产的热门课题。今后对紫花苜蓿“环境友好”评价、“草产品绿色”评价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揭示紫花苜蓿病害防治技术的真正“无公害化”。另外,应该在每年春季和秋季对紫花苜蓿种植区病害的发生动态提前做好监控或预报,尽量在病害潜育期或是发生前期进行药剂防治,以防大面积发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摘要:为了探索紫花苜蓿茎叶部常见病害的药剂防治技术,试验采用进口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三唑酮三种不同剂型杀菌剂,分别以400,600,800,1 000,1 200倍液对营养生长期出现病害的紫花苜蓿进行分期分批叶面喷施处理,以清水叶面喷施紫花苜蓿茎叶处理为对照,测定了紫花苜蓿病害发病率、产草量、蛋白质、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进口多菌灵400~600倍液、甲基托布津400~600倍液、三唑酮400~1 000倍液分2次液面药剂喷施对紫花苜蓿茎叶部常见病害具有理想的防治效果,并具有浓度效应;只进行1次叶面药剂喷施对紫花苜蓿病害防治效果不明显。紫花苜蓿采取理想浓度药剂防治后,发病率降低,干草产量明显增加,草品质得到显著改善,与严重发病紫花苜蓿相比蛋白质含量提高6%以上。

关键词:黑龙江,紫花苜蓿,病害,药剂防治,三唑酮,甲基托布津,多菌灵

参考文献

[1]CHEN W,SHEN Y Y,Robertson M J,et al.Simulation analysis of lucerne-wheat crop rotation on the Loess Plateau of Norte-ern China[J].Field Crops Research,2008(2):179-187.

[2]郭玉霞,南志标,王成章,等.苜蓿根部入侵真菌研究进展[J].草业学报,2009,18(5):243-249.

[3]张蓉,马建华,杨芳,等.宁夏苜蓿主要病害田间发生规律的研究[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S1):168-171.

[4]王婷,王生荣.甘肃苜蓿斑点病的初步研究[J].草地学报,2010,18(3):372-377.

[5]侯天爵,白儒,王建锋,等.不同苜蓿品种对褐斑病抗性的研究[J].中国草原,1986,6(4):44-45.

[6]胡华锋,介晓磊,郭孝,等.喷施微肥对紫花苜蓿营养品质的影响[J].中国草地学报报,2007,29(2):107-111.

上一篇:生命不止一次下一篇:诗歌教学引导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