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网络运行

2024-08-16

广播电视网络运行(精选9篇)

广播电视网络运行 篇1

广播电视网络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产业,它不仅是多种娱乐电视节目所构建成的基本文化结构,还能够给人们展现不同的艺术形式,例如,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看的电视剧以及各类电影。但是因为近年来我国网络的快速发展,广播电视网络行业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怎样能够使广播电视网络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前景,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所以为了更好地发展广播电视网络行业,需要对广播电视网络集中化运行的维护模式进行分析。

1 广播电视网络集中化运行的维护模式现状

虽然广播电视网络行业的发展,已经有了初步的成就,但是在广播电视网络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需要加强它的运行维护,才能保证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持续发展。在对广播电视网络运行维护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1 广播电视网络集中化运行的体制不够完善。

广播电视网络进行整合之后,形成了网络集中化运行,但是因为信息资源分布的不合理,致使网络的信息资源不能被充分地利用。在广播电视网络集中化运行维护过程中,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管理,缺乏指导,就算广播电视集中化运行时,突然发生了意外,也不会有工作人员能够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并且,在施工的材料以及相关的工具等方面,没有相应的实际管理措施,这种情况最终致使广播电视网络在实际的集中化运行过程中,效率非常低下,同时对它的投入较多。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广播电视网络集中化的正常运行,需要充分利用好网络信息资源。

1.2 在广播电视网络集中化运行维护的人员中,对于他们的管理缺少相应的考核。

因为对广播电视网络集中化运行维护人员缺乏正确的考核,以及相应的人员管理方法,致使无法提高运行维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导致整个网络集中化运行维护的质量。所以,广播电视网络需要对集中化运行维护人员的考试与管理,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构建一个较为科学的管理机制。

1.3 目前广播电视网络集中化运行维护缺少基本的标准体系。

因为广播电视网络集中化运行维护没有构建标准体系,就无法对于广播电视网络进行及时的评估测试,进而无法及时收到用户的反馈意见,致使服务质量下降,在广播电视网络集中化运行维护时,不容易发现存在的问题,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解决,因此,广播电视网络集中化运行维护的发展,需要构建一个标准的体系[1]。

2 广播电视网络集中化运行的维护模式策略

2.1 构建完善的广播电视网络集中化运行的维护体系

对广播电视网络集中化运行维护体系进行构建完善,主要是希望能够实现集中化运行维护的规范化、体系化,进而提升用户与市场的支撑力度。因为网络信息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分配,所以为了提升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情况,需要用到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因为它们的出现,还可以为其提供更广阔的平台,经过对大量网络信息资源的整理,可以提高广播电视网络的收视率。

2.2 增强对广播电视网络集中化运行维护人员的管理

增强广播电视网络集中化运行维护人员的管理,可以通过构建一个技术较强、素质较高的队伍来实现。这样可以进一步提升用户满意程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凸现出来,良好的集中化运行维护模式可以提升它的运行效率,而且还能够降低广播电视网络的资金花费。对运行维护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并对他们的能力进行考核测试,也可以经常开展交流会,增进大家的距离。

2.3 建设科学的标准体系

对广播电视网络集中化运行维护模式,需要建设一个较为科学的标准体系。广播电视网络集中化运行维护模式通过业务转变,将以前的网元网管转化成网络层的管理,进而出现了新的模式,并且以用户为中心,为其提供最好的服务,提高了服务质量。广播电视网络集中化运行维护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其运行的速度,也可以提升其运行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网络竞争能力,促进它的发展[2]。

3 结语

广播电视网络是一种新型的传播信息工具,对我国许多产业,尤其是多媒体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如电影、电视网络的发展。在广播电视网络集中化运行维护模式中会出现很多问题,所以工作人员要加大对其研究力度,构建一个合理的维护模式,进一步提升它的服务质量,提高用户的满意程度以及收视率,促进广播电视网络持续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瑞军.关于建立广播电视网络集中化运行维护模式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4):159.

[2]丁岩.构建广播电视网络运行与维护模式的几点思考[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18):51.

广播电视网络运行 篇2

数字电视广播作为现阶段急速发展的新媒体形式,已经成为整个信息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数字电视广播的出现直接推动了整个媒体化的进程,这个也是重要的一个风向标,使我国由原来的黑白电视模式转向数字电视化。其实我国早在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数字电视的研究模式,经过多年的苦心研究之后,正式开启了HDTV功能样机系统。在的时候,我国终于在经济比较发达的深圳、北京、上海建立起了数字电视的实验室,这也就为后续我国数字电视广播的发展以及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月,国家批准了北京区的数字电视研究报告,也就是从这个时候整个项目的研究开始正式进入了准备实施的过程。终于在的时候,研制出来的2kW的数字电视发射机终于成功,这也基本上宣告着整个项目开始进入了正常的运行轨道[2]。

广播电视网络运行 篇3

目前网络电视台运营主要以新闻为主,一档新闻类栏目《东电新闻》,每期新闻数在3—5条,每周一播出上一周新闻,时间为上午间操(9.35—9.50)在媒体系一楼电视上播出,与网络电视台网站同时开播,正在策划在校园所有食堂的电视上播出我们的新闻等节目。正在筹划中的另外两档节目分别是《品位光影》和《娱乐说新闻》。计划未来三年在栏目上要更上一个台阶,即新闻栏目要充分保证每周时长不少于15分钟的新闻。作为校园网络电视台,网站的建设尤为重要,要实现让校内用户随时登录网站都可以清晰流畅地观看网站上的节目,并可以实现互动。

二、校园网络电视台运行模式与制度建设

多年的运行经验,我们深切感触到制度建设对于一个集体、一个机构的重要性,对此我们将下大气力完善,要在现有基础上尽最大努力模拟省市级电视台的运行模式和制度管理,让学生在专业锻炼的同时,也要有真正工作中所必需的紧张感和使命感。

1. 例会出勤与作品审查制度

每期节目学生自主寻找选题,在每周选题会上向制片人申报,选题通过后学生自主采访、拍摄、写稿,稿件写好后,由制片人审查,稿件审查通过后,进入演播室录制及后期编辑阶段,成片出来后,由制片人审查,审查通过后,填写播出单,上报台长签字播出。通过这样一轮制作过程,学生可以锻炼学生写作、采访、出镜、主持、摄像、后期编辑、演播室布光等专业能力。全方位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四年毕业后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满足用人单位要求。

每周例会及临时紧急会议等老师至少提前一天通知大家,所有同学接到信息都回复收到。每次开会都有专人记录出勤情况,由各个部门的组长负责记录,内容包括会议时间、缺席同学姓名及缺席等原因。并且在每次会议记录上组长都要将签字出勤情况纳入年终的考评指标中,作为一项重要的参考标准。

2. 机构设置与管理制度

建立由台长负责下的各部门分级管理制度。按照电视台运行需求下设一些职能部门,所有部门按标准完成分内任务,每学期期末召开评审会。按目前状态,未来拟定下设的部门主要有新闻部、专题栏目部、特效制作部、对外宣传部、办公室等几大部门,由专有教师负责每个部门。对每个机构的职能和责任会有详细的规章制度约束,每个机构部门的学生负责人也是从电视台的学生中选出,通过竞争和考核,增强危机意识。

管理而言,我们将加大制度约束,在保证每个进入电视台的学生都能充分实习的基础上,实行严格的淘汰制度,目的是要使每个有志于锻炼自己的学生都能在一个充满朝气和斗志的集体中快速成长、成熟,不能因为一些同学的散漫而影响整个电视台的氛围。就此,我们会制定详细严密的评审制度、考勤制度、绩效考核等用以规范学生。

3. 奖惩措施

现有的措施主要以激励学生为主,对不积极主动的学生,采取自愿退出与师生谈话清退的方式,既要保证电视台人员配备完整,又不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信心。

以后的工作我们还要加大力度整治无故迟到及不按时完成作品情况,同时也要增加奖励机制,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能动性为主。积极与校相关职能部门取得沟通,将我们的电视台行政级别等同于院系一级别的分团委或学生会,这样学生在电视台工作期满取得的成绩可以在校内相关部门的评优、综合评定等活动中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积极寻求合作,可以联合校团委、教务处和学工处等,开展相关比赛、活动、演练等。

三、网络电视台的未来发展方向

数字电视技术世界运行状况一览 篇4

对于国际数字电视的飞速发展,我国数字电视仍处于试验阶段,与国际强国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将来的进展却可能并并非如此。为了让读者者对国际数字电视发展状况有一个更加明细的了解,并能清晰地认 识我国数字电视所处的国际地位,特将各主要国家的数字电视开播及运行状况介绍如下。

韩国:数字电视机出口剧增

据韩国电子产业振兴会的统计显示,去年韩国的数字电视机出口比前一年增加了3倍多,已经成为韩国出口的主要产品。

统计显示,去年韩国三星电子公司、LG电子公司等6家数字电视机生产厂家的总出口量达到81.3万台,比前一年增加了327.5%,出口额达到9.7亿美元,比前一年增加了263.2%。

由于注重技术开发,降低了成本,去年韩国出口的数字电视机平均每台的价格为1198美元,比前一年的1410美元明显下降。

电子产业振兴会认为,数字电视机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自2001年数字电视开播后,韩国产数字电视机的质量有所提高,并且具有价格竞争力,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数字电视已经普及,市场情况良好。

印度:6月正式提供DTT服务

印度国家广播业者Doordarshan表示,6月前已正式在新德里、加尔各答、孟买和 Chennai4大城市开通了地面数字电视(DTT)服务。

Doordarshan 负责人 Girish Chandra Rai 表示,Doordarsh an 早在4月初便开始在新德里进行DTT传输试验。

按计划,最初将开通的5个频道为DD1、DD2、DD体育、DD Bharati 和一个本地性DD频道。覆盖以上4大城市,预期开支为3亿卢比,下一步将覆盖班加罗尔、浦那等城市。通过引入私有业者的参与,频道数目最终会增加到15个~20个。

目前,印度的机顶盒市面价为3500卢比~5000卢比。估计到2012年完全停止模拟电视传输。

丹麦:2007年关闭模拟业务

丹麦广播业者 TV2/Nord最近开通了该国首个数字电视频道。该频道每天晚上8:00到10:00播送2个小时的地区电视节目,次日会有一些重播。最初覆盖 Frederik shavn市区北部的500个有线电视家庭,预计今年初将覆盖2000个家庭。

丹麦政府已将数字过渡和关闭模拟业务最后期限定在了2007年。TV2在丹麦北部广播网的数字化改造此前也已获得了文化部的批准,下一步还将安装DVB-T发射机和开展iTV业务。

奥地利:筹集引入数字化资金

为了给数字电视提供资金,在奥地利人们设想利用广播电视的收视费资金建立数字化基金。

奥地利国务秘书 FranzMorak在奥地利数字平台上对该基金的建立给予鼓励并指出:“数字化已经来临,而且不会停留在我们的国土之外。如果我们脱离国际的发展,那将是一个错误。”

为技术进步筹集必要资金,Morak设想,将交给联邦政府的那部分广播电视收视费用于数字地面广播,可以将这些资金放入RTR数字化基金来促进先导项目。该先导项目计划放在Graz地区,并于今年在这里进行数字电视测试,重点是检测内容和终端设备。

奥地利广播电视台台长认为至少要为此花费数10万欧元。据相关人士介绍,在Graz要建一个可使500个家庭体用的“用于市场研究的平台”,根据机顶盒的不同,可提供股票业务同播或准视频点播。

法国:2004年四成居民可看数字电视

日前,法国广播电视管理机构选定了30个频道作为法国国家地面数字电视(DTT)开播的基础,并拟定出了DTT开播的时间表。这30个频道是由免费广播(FTA)和付费电视频道混合组成的,其中免费广播电视频道16个,付费电视频道14个,这些频道预定于今年予以特许。

根据法国管理机构的安排,到2004年底法国40%的居民将基本上能接收这种新频道提供的节目,而且到2008年覆盖用户可达到80%。

法国政府通过法国文化与通信部发表的声明称:“政府支持 France Television电视台在地面数字电视方面的雄心,同时建议开始对现有的和建议的每个频道的任务、目的和时间进行调查研究。总之,政府对法国的DTT十分感兴趣,并准备促使其获得成功。”

澳大利亚:逐步普及数字电视

澳大利亚正在利用首都各大电视台播出地面数字电视。较大地区中心的少数电视台也参加了这项活动,并正在进行试播。

此外,虽然各商业广播机构局限于他们能够从事的一定数量的多频道广播,但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却开办了标准清晰度的儿童频道,并将开办标准清晰度的青年频道。预计多文化广播机构——特别广播公司(SBS),明年将开办自己的青年频道。根据TEN公司的说法,该网络已满足了其一切立法要求,并快速跟踪了其数字化的内容制作。TEN公司也进入了许多多视野的赛事,其中包括昆士兰500V8 汽车赛。

不过,可提供的接收机数量之少仍然令人忧虑。有两款法国基本型DVB-T标准清晰度接收机进入市场,其次是来自Tee公司的同类型的接收机和来自韩国公司的 SD/HD 组合机顶盒。

去年柏林国际广播展览会(IFA)发布了一些配有多媒体家庭平台(MHP)的接收机之后,预计澳大利亚将在明年推出可进行交互式应用的接收机。

对澳大利亚广播机构来说,交互性不仅是数字电视播出的下一步,而且是数字电视(DTV)业务模型中关键功能之一。三家网络公司(TEN、Seven和Nine)从2001年初起都在研究交互式应用。TEN公司最近在阿姆斯特丹国际广播会议(IBC)上演示了其交互式应用。

新加坡:招标第二个付费电视许可证

日前,新加坡开始对第2个付费电视许可证进行招标,试图以此增强岛国播放市场的竞争。

新加坡惟一的有线电视提供商是StarHubPte,它同时也是国内第二大电信运营商。Starhub于2002年7月收购7年前开始运营的新加坡Cablevision公司后进入付费电视业务。

新加坡大约有100万个家庭,总计人口约为400万,而Starhub公司拥有超过35万个付费电视用户。6月20号,新加坡开始允许卫星电视频道在旅馆、大学和国际中学播出,而不只在大使馆和需要及时信息的公司使用,作为推动新加坡成为娱乐中心的努力。

德国:2006年关闭模拟电视

德国媒体管理当局6月下旬提出加速向数字化转型的计划,将在2006年前关闭所有的地面模拟电视传送。不过,当局强调所有市场中的各方,包括公共和商业电视商、DTT(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服务商、机顶盒制造商和媒体管理机构,需形成一个全国性的推出计划,以实现这一目标。

媒体管理当局认为这一大规模的DTT导入是“必要的”,它可以向观众提供除有线和卫星接收方式外的另一种选择,并促进多样化。提案建议首先在大城市引入DTT,然后是乡村地区。

在柏林地区试验成功之后,2004年DTT传输将在德国其他城市地区推出,开始是汉诺威、不伦瑞克、不来梅、汉堡、科隆、波恩和杜塞尔多夫等地,然后是莱茵-美因、莱茵-内卡、慕尼黑、纽伦堡及莱比锡等地。

北德媒体管理当局ULR称,柏林的经验证明了一个乐观的展望,即“消费者似乎需要DTT”。

巴西:数字电视用户2010年达940万

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电视市场,但由于经济原因,付费电视前景不容乐观,有线电视领域尤为困难。付费电视的普及率仅占电视家庭总数的10%左右,2010年预计将增至22%。届时,付费电视家庭将达950万户,创收53亿美元。

2001年有线电视用户约为250万户,占电视家庭总数的6.7%。到2010年,数字电视直接到户的家庭将达320万户(是2001年的两倍),占电视家庭总数的7.4%。

有线电视增长率低于DSL业务的增长。虽然预计2004年才开展DSL业务,但预计2010年DSL娱乐用户可达到42万户。

付费电视增长缓慢有利于地面数字电视(DTT)的发展,预计巴西的DTT今年开播。到2010年,巴西的DTT家庭将达940万户,约占电视家庭总数的22%。

巴西对三个DTT标准进行了广泛的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巴西政府决定支持 COFDM 标准之一,即:或选用欧洲的DVB—T系统,或选用日本的 IS-DB_T系统。

17家广播机构在1998年进行了高清数字电视(HDTV)试验,2000年5月结束试验。最初将在一些较大城市开播地面数字电视,数字频道配给500家电视台,随后在全国其余地区开播。

英国:数字电视渗透率突破40%

据英国独立电视委员会(ITC)2002 年12月31日发布的统计数字,数字电视渗透率在英国已经达到了41%,这也是数字电视渗透率在英国首次突破40%大关。

ITC的报告说,“如果保持目前的发展速度,数字电视将有可能在年内超过因特网的渗透率。”报告指出,DTT(地面数字电视)平台 Freeview 用户的强劲增长是促使数字电视在英国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与此同时,数字卫星DTH用户的持续增长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ITC的报告还显示,Freeview在去年第四季度内增加了大约30万个新的DTT家庭用户,使其用户总数上升到了130万户。数字卫星则新增了大约22.7万户,使DTH的用户总数达到了630万户,继续领跑英国的付费电视市场。

俄罗斯:2015年前完全实现“数字化”

俄罗斯通信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帕夫洛夫近日介绍说,俄罗斯所有广播和电视都将在2015年前由目前的模拟模式转换成数字模式。

帕夫洛夫介绍说,实现数字化将是俄罗斯广播电视领域的一场真正革命,不亚于电视图像由黑白制式转换成彩色制式。采用数字模式将使广播电视的频道容量提高10倍,同时通过减少信号发送装置的功率降低费用,并提高图像和音频效果。

据悉,俄罗斯目前就有能力在全国进行数字信号传输,但是为了接收数字信号,需要有新一代的数字电视或者能够将数字信号转换成传统模拟信号的相关附件。让拥有了模拟电视的大多数俄罗斯家庭立即更换新一代数字电视不太现实。

西班牙:提前结束模拟信号传输

西班牙是开展数字电视业务较早的国家之一,到2002年底,西班牙的数字电视用户普及率达22%,预计到2006年普及率将上升到48%,用户将达到580万户。西班牙模拟电视的结束将比原计划提前实现。

据西班牙科学技术部部长Josep Pique最近宣布,西班牙现在的目标是到2010年12月31日结束模拟电视与无线电广播。这比西班牙原先宣布的到2012年12月31日结束模拟电视传输的目标日期提前两年。这一消息是在Pique出席其科技部2002年进程评估会时被报道的。

这位部长说,他鼓励在2003年开展新的数字业务。这可能是指由免费广播的地面数字电视业务代替破产的Qiero平台的地面数字电视业务。

美国:模拟电视2006年底“隐退”

据美国微波数字电视节目的法案草案内容显示,2006年12月31日以前停播微波模拟广播电视。美国FCC(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将确定地方电视台以原来的画质播放电视网提供的HDTV(高清数字电视)节目的日程表。

同时,FCC将制定符合向数字电视机发送微波数字节目的版权保护技术 Broadcast Flag的规则,并自2006年1月开始实施。Broadcast Flag是一项防止利用因特网二次传播数字电视节目的技术,由制定版权保护技术的CPTWG(版权保护工作小组)负责研讨。

向数字广播电视过渡期间,有线电视运营商不需同时转播模拟和数字等两套节目。FCC将制定旨在实现数字有线电视和数字电视机之间的兼容性标准。2005年7月1日以前,有线电视运营商必须支持由ANSI制定的规格。在此之前,将开始提供由ANSI制定的安全模块(POD)。

而且,数字电视机不需支持由美国有线电视实验室(Cable Labs)开发的数字应用标准“Open Cable Application Platform(OCAP)”。FCC将规定,在2005年7月1日以后,数字电视机方面将停产具有模拟输出端口的产品,并必须配备具有版权保护技术的数字输出端口。

另据了解,截止到2003年3月18日,美国大约已有779家商业电视台实现了数字广播,有4家公共电视台完成了数字化改造。代表80家公共电视台的“公共广播协会”正在等待第108届国会批复13.7亿美元的拨款计划,用于加速模拟向数字广播的改造。

据NAB统计,到2003年3月份数字电视无线广播已经覆盖97.34%的美国家庭,另外1.06亿户美国家庭中的71.89%可以享受到5个以上当地数字电视无线广播的频道,36.55%可享受到8个以上无线广播频道的数字节目。

加拿大:数字电视收入骤增48%

数字电视用户的骤增使加拿大主要电视公司的广告年收入猛增48%。联盟 Atla ntis 公司的英语电视频道用户数量比上年增加32%。AAC公司7个数字电视频道中,有3个频道在25岁-54岁观众收视中排名前10位。

广播电视网络运行 篇5

甘肃省广播电视微波传输专用网于1995年建成, 属模拟微波网, 但随着网络的逐步普及, 模拟微波已完成它的历史使命, 已被更为先进的数字化微波所代替。2006年4月, 甘肃省实现了全网数字化改造, 改造后的数字微波网络在总长2300多公里中, 含有56个台 (站) , 其中枢纽站12个, 中继站28个, 端站16个。甘肃微波网除向14个市 (州、地) 和沿途县域、乡镇有线网、农村有线网传递广播电视节目外, 还向省、市、县骨干发射台提供广播电视信号源, 是全省广播电视节目覆盖的重要技术手段。

1 甘肃省数字微波网络的优越性能与潜在的业务融合前景

甘肃省数字微波接力链路采用的是45m数据再生中继方式。通常我们将微波与45m数据之间所配置的设备称之为信道机, 它包括收信机、发射机、调制解调机等。

(1) 信道机是每一个站不可或缺的设备, 每一个方向 (天线) 都会使用一个信道机, 将45M数据与2M数据之间的设备称之为复用设备, 它由DS3/E分接器和DS3/E1复接器构成, 分接器将DS3 (45mit/s) 传输流分接成21个E1 (2Mbit/s) 口。

(2) 复接器将21个E1 (2Mbit/s) 码流复接成DS3 (45Mbit/s) 的传输流, 这样, 将广播电视及语音、数据等综合业务全部在E1 (2mbit/s) 接口进行处理, 并可方便灵活地开展各种增值业务。

(3) 将2Mbit/s数据以下的设备称为终端设备, 主要指广播、电视的编码器和解码器, 最后加上天馈线系统和电源系统就构成了数字微波传输体系。

(4) 改造后的数字微波电路其容量为44.736Mbps (通常将45m成为DS3) 加一些辅助数据, 45m数据用于广播电视等主要业务的传输, 而辅助数据则用于公务电话、监控等信息的传输。

(5) 公务机除作为站路终端外, 主要完成链路中公务电话的分支与中继功能。

(6) 监控系统是利用信道机提供的一路监控数据通道组成监控网, 对链路上的微波设备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其中监控机主要完成监控数据的采样、整理、数据通信等功能;数据交换机主要完成监控数据的分支与中继任务, 由此, 全省的公务系统与监控系统构成了一个整体。

甘肃省数字微波网络彰显着以下特点:

(1) 具有电信级的语音质量, 音质清晰、无杂音、无交流声, 也完全能满足广电网络系统密传和机要加密系统的要求。

(2) 综合业务通信平台能够提供各种用户的中继接口;支持多种信令, 例如中国一号信令、一号数字用户信令等。可以作终端局、汇接局的交换机。因此, 可以对互联网的各单位承办召开最多128方同时参加的电话会议。

(3) 数据业务采用外置路由方式, 为端点到端点提供高速同步口接入路由器, 实现全网的快速路由寻址。

(4) 设备采用模块化结构, 可以实现平滑扩容和升级, 彰显灵活和经济的特性, 不仅满足目前的业务需求, 并且留有较大的扩展余地。

(5) 具有丰富的集中网管功能, 而且有图形化界面, 在网管中心 (首台) 可对中心以及各远端设备集中维护, 包括传输线路的在线误码测试、设备运行状态的观察、告警、诊断以及各类配置数据的设置等。

(6) 满足视频、语言和数据业务对网络传输的要求, 具有“三网”融合的技术先进性和成熟性。

但是, 由于数字微波信道的拓宽冗余较多, 确保广播电视必传业务的基础上, 为了最大较能地发挥数字微波网络的作用, 开展增值业务势在必行。

(1) 系统内为省台和中央台实现异地现场直播提供传输通道。例如: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 波及受灾严重的甘肃陇南市相关乡镇, 其抢险救灾的现场新闻均由数字微波网传送到省台和中央台;近年来, 甘肃数字微波网为甘肃省人民政府在天水市举办的祭祀伏羲大典的实况直播和新闻采集提供了传输通道。

(2) 系统外, 省数字微波网为甘肃省民航管理局控管中心、兰州大学信息学院、甘肃省气象局、甘肃省环保局等单位提供多个数据通道接口, 实现了语音、视频、数据传输等业务的远程监控系统。

2 甘肃省数字微波传输网络的安全运行机制

(1) 数字微波网络系统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并充分顾及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关键设备有冗余配置, 同时提供各种故障的快速恢复措施, 以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与可靠。

(2) 制定应急处理机制, 防患于未然。数字微波收、发信机均具有自动无损伤倒换功能, 当某一波道发生故障时, 会自动切换到备用波道, 保证电路工作的不间断。若在特殊情况下遇到停传事故时, 首先要判断是否为本台 (站) 事故, 再确定天馈线、供电系统故障还是微波收、发信机故障。明确故障设备后, 启动备用设备或更换备用盘、备用板等, 先解决传输畅通, 然后再细查和处理故障。

(3) “不间断、高质量, 既经济、又安全”是传输维护工作的总方针, 长期、安全、优质运行是维护工作追求的目标。为此, 微波台 (站) 的值班、检查、测试与维护都在于预防事故的发生, 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树立以“防”作为首要, 作为重点;以“修”作为次要, 作为补救手段的思想, 并在实际工作中贯彻始终。

3 结语

在微波技术不断创新、提升的基础上, 确保广播电视数字微波网络的安全运行是广播电视微波工作者的一项长期任务, 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从根本上加强技术防范, 保证广播电视数字微波网络安全优质运行, 责任重于泰山。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甘肃省广播电视数字微波网络的优越性能, 并就广电微波数字化带来的业务融合及其安全优质运行的保障机制等进行了探讨。

广播电视网络运行 篇6

几乎所有的广播电台都有两路供电, 且这两路供电一般都来自不同的两个变电站。供电方式一般有两种, 一种方式是一路主用, 另一路备用;另一种方式是两路同时供电, 两路互为备用。起初不论那种供电方式, 这两路供电是严格分开的, 为了防止两路电源短接, 两路进线线路间的联络断路器设置了严格的保护。进行主备用电源倒路的操作过程一般都是先断后通的原则, 从而实现两路电路的倒路操作。这样操作最大的弊端是整个广播电台在两路电源倒路操作的过程中要经历短时停电, 降低了供电的连续性, 不能实现对广播电台的不间断供电。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 为了实现电台不停电倒换负荷, 保证电台供电的连续性、可靠性, 引进合环操作是今后我们广播电台电力操作一个必要的手段。

1 合环运行的条件

1.1 合环运行的概念

合环运行是指在电力系统中将线路、变压器或断路器串成网络, 闭合运行的操作。

1.2 合环运行的必要条件

(1) 根据电力系统调度规程, 分区运行的电网在合环时应满足“同一系统下、相位正确, 电压差在20%以内”三个条件。同一系统是指同一电压等级的电网系统。相位正确是指合环点相位一致。如首次合环或检修后可能引起相位变化的, 必须经测定证明合环点两侧相位一致;电压差在20%以内是指合环电的两路电压差不应超过线路电压的20%。环网内的变压器接线组别之差为零。

(2) 在比较特殊的情况下, 如果经过校验, 相关的环路设备不会过载, 则可以允许变压器接线在差30°的情况下, 进行合环操作。

(3) 要保证母线的电压不超过其规定值, 并且控制合环后的环网电压, 不能超过相关元器件的负荷。

(4) 在进行合环操作时, 要保证合环点两侧的相位相同, 电压差、相位角要符合规定。

2 合环基本操作规程编辑

一般有如下的基本操作规则:

(1) 明确知晓合解环系统是属于同一系统, 且对合环后潮流大致掌握;

(2) 了解上一级的网络状况, 特别是涉及到上一级调度管辖的网络时, 应取得有关调度的同意;

(3) 应使用开关进行合解环操作。

合环操作中, 应考虑合环时潮流的变化。这可根据上一级网络的运方情况和网络参数, 参与合环的低压侧母线压差、原有潮流情况, 以及运行经验来估计。

3 951台供电一次配电系统的合环模式

951台供电一次系统配电运行模式如图1。

在正常运行模式下, 95北路主用, 进线断路器952、502合, 951、501断, 联络断路器950断, 500合。如果35k V线路需要进行两路切换, 如电力公司进行设备检修, 需要线路切换到另一路线或者台内变电站设备检修需要切换到另一路电源。正常操作顺序是:依次断开进线断路器502、952 (95北路在用时) , 然后依次合上进线断路器951、501完成两路电源的“倒路”。

这种操作方式弊端是:两路电源在进行“倒路”过程中, 全台全部负荷都经过了停电、再送电过程。电站值班员在进行两路电源“倒路”操作前需要通知发射机房、节传机房、行政办公楼、警卫部队等各个部门做好停电准备, 尤其是发射机房的发射机一定要降到OFF状态, 才能够停电。

4 951台变电站不停电“倒路”而进行合、解环操作的2 种模式

4.1 35k V线路合环操作模式, 参考图1。

35k V合环操作是在1#、2#主变一次侧前的合环操作。操作前首先与平山县调度中心联系, 告知951台要进行35k V合环操作, 即在两路35k V线路都有电的情况下, 合两路35k V线路间的联络断路器950, 实现35k V线路的合环。

联络断路器950合上以后, 然后依次合备用进线断路器951、501 (95北路主用时) , 然后依次断开进线断路器952、502, 最会断开联络断路器950, 实现两路电源的倒路。

4.2 10k V母线上的合环模式, 参考图1。

10k V母线上的合环操作是在1#、2#主变二次侧后的合环操作。具体操作步骤是:首先检查1#、2#主变是否在同一档位, 然后直接合备用进线断路器951、501 (通常情况下, 10k V母线上的联络断路器500在合的位置上) , 从而实现在10k V母线上合环操作运行, 然后再依次断开主用进线断路器952、502。

5 合环操作是否对再播的发射机有影响

为了检验合环操作是否对发射机有影响, 我们做了合环操作演练, 分以下4种演练方式:

发射机在off状态, 合环操作是否会引起发射机控制桌电脑死机事故。

发射机在全灯丝情况下, 合环操作是否会引起发射机掉灯丝事故。

发射机在载波状态下, 合环操作是否会引起发射机掉高压事故。

发射机在有音周播音状态下, 合环操作是否会引起发射机掉高压事故。

通过在发射机4种状态下的合环操作演练, 证明了合环操作对发射机没有影响。当然大家都知道, 在发射机播音状态下, 应严禁操作电力设备的。只有在极端的情况下, 比如恶劣天气下, 主用35KV线路有重大事故隐患, 不停电将会引起特大事故, 电力部门要求把负荷立即切换到备份线路, 或者台站内配电设备出现重大安全事故隐患, 但还没有造成停电, 经台领导同意, 才能进行合环“倒路”操作。

6 合环操作的意义

6.1 提高台站内用电稳定性

有时一个短时间的停电都会造成重大事故, 恢复供电还要等几十分钟才能恢复正常, 比如发射机控制电源、网络室电源、交换开关室电源等, 在没有合环操作的“倒路”, 一旦UPS电源没有起到作用, 很容易造成这些控制电脑丢失数据, 很难再恢复正常。因此尽量采取合环操作, 将台站的停电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6.2 有利于开展变电站设备与线路的检修

计划检修主用配电设备与线路时, 我们可以通过不停电而把负荷转换到备用35KV线路上, 避免了全台 (站) 内部的停电, 使线路检修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6.3 提高变电站内配电网的灵活性

对于需要立刻处理的设备缺陷, 采取不停电的刀闸操作, 将负荷移植备用线路上, 把需要立刻处理的设备及时隔离并进行处理, 利用线路间的联络断路器, 不仅避免停电现象, 也提高了台站内配电网运行方式的灵活性。

7 结论

通过上述的研究论证, 可以知道, 对于条件符合的电台配电环网网络, 在进行核相、演算和安全校核的基础上, 可以使用合环操作的方法。经过实际验证, 发现这种方法, 能够有效降低电台的停电频率,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电台内部用电的安全性、稳定性。此外, 使用合环操作, 对于线路的维修工作, 也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维修技术工人, 可以对电台内的配电网进行比较灵活的维护, 降低后期的维修成本。

参考文献

[1]钱兵, 程浩忠, 唐春华, 侯妙兴电网合环辅助决策软件研究, 2002, 3:8-11.

[2]郭俞潞.复杂配电网可靠性计算及开关优化配置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 2013.

[3]丁修玲.基于信息流的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可靠性分析模型与评估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2014.

广播电视网络运行 篇7

1 广播电视固态发射机运行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在广播电视发射监控系统中, 计算机充分发挥了其优能功效, 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大大减少了运行维护的成本, 最主要的是及时反馈了动态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和提供了准确的数据参数, 充分发挥了设备和系统的功能, 使安全播出得到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使广播电视的信号最大限度地能安全的播出。依照广播设备微机监控系统的作用要求, 广播设备微机监控系统采用了以PLC、局域网结构为基础的分布式微机监控系统, 该系统有相当多的优势, 比如说该系统可以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数据库、现代化测试、多媒体等技术, 还可以遥测、遥信和遥控调频、电视、微波设备等。远程的管理局域网主要是对山上监控系统进行访问和控制, 由于是由山下基地的远程计算机组成, 广播电视发射设备微机监控系统就采取了分层式结构, 该结构共分为4层, 分别是由数据采集层、前置处理层、应用层以及集成通信层组成[1]。

2 广播电视固态发射机的运维措施

为了强化广播电视固态发射机的运维成效, 我们在注重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同时, 还应切实采取有效的措施, 强化运维工作的开展, 以下笔者就其运维要点做出几点分析。

2.1 强化新机运行数据的保存

新安装好的固态发射机, 必须进行相应的调试, 待调试稳定后, 应记录并保存正常的运行的数据和参数。这需要技术工作人员与值班工作人员的协同完成, 还要制定相关的制度来保证数据的及时性与准确性。这些数据将为以后的维护修理提供参考依据。因而必须及时的记录新机的运行数据, 才能更好地为运维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2.2 维护功放模块产生的故障

如果在功放模块的输出匹配电路板没有出现故障的情形下, 一侧有温度而另一侧没有温度, 可以通过测量电阻, 必要时及时更换新管, 及时检査功放管的漏极电压和栅极偏压。先测量输人匹配电路中元器件是否存在问题, 然后对输人端阻抗变换进行测量, 将其焊接后就可以使相应的问题迎刃而解。

2.3 利用计算机解决一些难题

我国的广播电视工程较国外相比起步晚, 但这并未影响它在我国的发展, 近年来, 播电视工程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合理有效的对计算机技术加以应用, 可以使广播电视工程的些技术难题得到有效快速的解决, 因此我国广播电视的传播质量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还能有力拖动了传统广播电视的转型[2]。

2.4 保证电源有良好的接地系统

在操作功放电源拔插中, 要特别注意接头处是否存在松动的隐患, 如果出现该问题, 需要处理所有的电缆线, 以避免电缆线受到其他因素的破坏。最积极的措施是先将进行静电外排处理。

2.5 制定切实可行的维护工作制度

只有做到有制度可循, 相应的工作才能顺利的开展。在对广播电视固态发射机进行维护时, 相应的单位应有切实可行的相关操作制度以及维护制度。除此之外, 还应使机房的温度和湿度达到相关的标准。定期检测发射机设备的所有功能参数, 对值班工作人员采用轮岗制度来对设备进行巡查, 做到巡查记录完整, 定期进行日常的维修维护工作, 以保证整体设备能高效、稳定的运行。

2.6 维护好广播电视固态电视发射机的各个单元

除尘和接点维护也是整个全固态电视发射机控制部分日常维护的主要内容。应按期的检修控制单元, 采用高压风枪进行除尘处理, 对控制单元的各个接点应认真仔细的检查, 检查每个接点之间连接是否松动。若控制单元连接点实出现松动问题, 就应及时的进行维护处理, 随时做好更换或其他相应的准备工作。工作人员应时常滤尘网表面灰尘的情况, 应积极采取措施对其进行除尘处理, 同时还应定期清洗和替换滤尘网。在管子底座与散热片之间涂用传热性能良好的桂脂, 可以使管壳与散热片之间的热阻减少, 能有效避免管壳与散热片接触处凹凸不平造成的接触不良的问题。机器内部部件密集的空间更需要经常定期进行灰尘清理, 时常打扫铺在周围的灰尘, 同时还应保证其通风的顺畅[3]。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使得我国的广播电视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将计算机技术引用到广播电视固态发射机中, 不仅大大提高了广播电视的质量, 而且还能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运行成本。因此, 广播电视固态发射机的维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做好广播电视固态发射机的维护工作, 才能更好地保证整个设备的完整高效的运行, 提供更好的广播电视服务。此外, 熟知该类型的发射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常见问题的处理, 还可以有助于对此类发射机的维修, 能有效地保障固态发射机稳定、安全地运行。

摘要:广播电视固态发射机在整个广播电视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以为了确保其各项性能得到高效的发挥, 作为运维人员必须切实掌握其运维要点。文章基于这一背景, 从广播电视固态发射机运行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入手, 提出了关于如何强化广播电视固态发射机运维的几点浅见。旨在与同行强化业务之间的交流, 才能在促进其性能发挥的同时促进我国广电事业的发展, 并为此而不懈的努力和奋斗。

关键词:广播电视,固态发射机,运行,维护

参考文献

[1]贾培荣, 张平.广播电视固态发射机的维护策略[J].西部广播电视, 2015 (9) :207.

[2]阮太中, 刘平.广播电视全固态发射机高频开关电源原理与维修维护[J].广播与电视技术, 2012, 39 (3) :119-121.

广播电视网络运行 篇8

1 系统概述

我台发射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铁塔、机房、调频发射机(主备)、电视发射机(主备)、天馈线、微波接收解调机、供电设施及周边一些附属设备。工作流程是:从城区内局(台)综合办公楼传送过来的微波信号,经微波接收解调机分别解调出电台的左右两声通信号和电视的音、视频信号,分别送入调频发射机和电视发射机,经一系列处理后,由各自附带的发射天线向空间发送。

2 安全措施

1)防雷是确保广播电视发射台安全运行的重中之重。

由于广播电视发射台自身的特点,决定它总是“高高在上”,占尽“天机”,大有“一览众山小”之势。正因为这样,它也最容易受到雷电的“照顾”,这种“照顾”甚至是毁灭性的。因此,搞好防雷设施,是首要之务。

铁塔和机房的防雷:我台发射塔建在城区南部的笔架山上,塔高130米,山高海拔200余米,为城区10公里以内最高山峰之一,山体为岩石结构,土壤地阻率较高,对于防雷存在先天不足的问题。塔身的形状为底座呈六边形,每边长约12米,底座面积约600平方米,机房就被罩在铁塔里面,分为上、中、下三层,机房和铁塔浑然一体,因此搞好铁塔的防雷也就是搞好了机房的防雷。针对山体土壤的结构特点,在塔底基座的六个角的外侧约20米处各挖一个几十立方的基坑,铺设避雷接地网,并用埋地扁铁将各个地极连通,基坑填充满低电阻率的优质粘土,使避雷针和铁塔的接地电阻小于4Ω。能够较好较快地将雷电流迅速泄放进入大地,使铁塔和机房具有良好的防雷性能,可以有效地防止直击雷的攻击。

电力线路的防雷:由于电力线路也是野外露天架设,亦容易遭受雷电侵入,也必须采取充分的避雷措施。首先在变压器的高压侧加装高压避雷器,在低压侧变压器输出端口设置第一级低压避雷器。再在线路进入发射塔机房外50米处开始,将电力线缆、光缆和其他线缆都进行穿管埋地接地处理,从地下进入机房。在电力线缆进入机房总配电柜前设置电源浪涌保护器作为第二级保护。在发射机房分电开关前加置电源浪涌保护器作为第三级保护,最后才分电到各发射机及其附属设备,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感应雷的侵入。

即使有了比较良好的避雷设施,也不能一劳永逸,应在每年的初春开始,就要及早抓紧时间检查,用精密的地阻仪表检测各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要求,检查各级避雷器及其附件的连接、动作性能是否良好。只有这样,才能以良好的状态迎接春、夏、秋三个雷雨季节的到来,做到有备无患。

2)在发射台的系统中,机器及天馈系统无疑是核心部位,发射机系统运行是否安全可靠,不仅直接影响播出质量,而且影响到党、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所以提高发射机系统的工作稳定性,是保证“不间断、高质量、既经济、又安全”播出的根本保证。而加强机器及天馈系统的保养和维护又是保证发射台正常运行的根本措施。

发射机的日常维护及维修:(1)广播电视发射机是一种长时间工作在高电压大电流状态下的机器设备,具有非常严格的操作规程,从开机上灯丝到加偏压到加高压到上激励,开/关机的程序是不能搞错的,违反操作规程会人为地导致发射机的损坏,后果非常严重。因此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开/关机,并且要密切注意各个相关表头指示是否正常。发现有不正常的情况,要及时进行分析,查找原因,能够进行调整的要及时准确安全地进行调整,调整不到正常情况的,要及时转换备机,防止机器带病工作。(2)定期检测调试机器的各项技术指标,是使发射机保持良好工作状态的又一法宝。勤保养,勤检查,勤维护,是一种良好的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式,是提高机器运行稳定性,搞好安全优质播出的重要措施。周期性检测的基本方法是:首先根据各发射机的特点来确定检修周期,易损元件的预检周期要短,大电流高电压的部位的周期要短,性能稳定的元器件及小电流低电压的部位周期可长些。在检测周期确定后,就要以书面的形式公布出来,形成制度,让每个工作人员都了解规定和要求,并且要严格执行,不能有任何的拖拉和马虎。检测后,要由相关技术负责人进行复查,在确认无误后方可使机器工作,防止因个人疏漏而造成的二次故障。同时,要把在检查维修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的方法和过程都要一一清楚记录存档,为以后遇到相同或相似的问题提供快速解决的办法和方案,减少在以后的维护及维修中出现的盲目性。

天馈系统的检测保养及维护:天线和馈线是发射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发射机的输出功率能良好地发送到空间的最后环节。天馈系统的好坏,是直接影响播出质量和效果的。但是发射机天线都是装在铁塔之上高空之中,历经常年的寒暑气候变化和风吹日晒雨淋,不可避免地使天线及其附件出现锈蚀、老化和损坏。因此,必须要对天馈系统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测保养及维护。特别是遇到雷雨、大风、冰雹之后,要及时巡视,查看有无破损,松动及打火等现象,发现有不正常的情况要及时修整。平时要做好各项技术指标的检测,特别是驻波比的检测。用扫频仪检测,如果天馈线匹配良好,那么在示波器上会出现一条在工作频带内比较平坦且与示波器的时基线平行的线条;如果匹配不好,出现的是一条有起伏变化的波浪形曲线;匹配越差,曲线的波浪起伏就越大。这样会使发射机“有力使不出”,严重影响功率的输出,应该查找原因排除故障。

3 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是确保发射台安全运行的有力保证

发射设备再先进,性能再优良也离不开人的工作,所以必须要求每个值机员都要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强烈的工作责任心,要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杜绝任何人为的迟播、停播、漏播、错播等责任事故。要求每个工作人员要达到“四会”:会正确操作和调试设备,会处理常见故障,会应急处理突发事件,会分析事故原因。具体要求每个机务人员都熟悉每台发射机的操作程序和调试步骤,熟悉每台发射机的组成方框图和电路结构,能判断发射机的播出质量的好坏,能根据故障现象判断故障发生的部位,能查找故障元器件并排除故障,能在设备突发故障时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能分析发射机各仪表数据变化时的情形并调整到机器正常等等。因此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机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组织岗位练兵,以达到足以保证机器安全运行的要求。

4 小结

广播电视网络运行 篇9

卫星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是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应对卫星广播电视应急突发事件是总局应急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 为了及时了解卫星地球站的系统情况和运行状态, 快速准确地进行决策, 总局组织安全播出调度部门建设了全国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运行监测平台 (以下简称“运行监测平台”) 。系统的主要实现目标为:

1.直接连通全国各个地球站, 实时采集各类数据信息并在总局集中展示, 使总局能够实时掌握地球站的运行情况, 提高应急处置和调度指挥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保障安全播出。

2.促进各地球站建设和完善本站网管系统, 同时为其了解同转发器地球站的运行情况, 科学判断播出异态提供了有效手段。

3.通过对地球站历史运行数据的分类统计和深入分析, 为今后地球站的安全播出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4.为其他技术系统提供卫星数据接口, 为更高一级的决策管理平台提供数据基础, 以加强对地球站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和管控能力, 同时也为其它不同系统的不同应用提供必要的数据共享。

2总体结构

为实现监测平台的建设目标, 根据坚持面向业务 (以业务为基础) 、面向数据 (以数据为核心) 、面向用户 (以人为本) 的总体设计指导思想, 以全面、安全、规范为灵魂进行系统设计。

2.1总体框架

监测平台采用组件化、面向对象的设计开发模式和B/S与C/S相结合的技术体系架构, 以业务为驱动的自顶向下的顶层框架设计方法, 贯彻以新建和整合相结合的系统建设方式进行总体设计。整个系统以信息服务为宗旨, 以地球站核心业务应用为关键, 信息资源规划和共享利用为主线, 基础设施为强力支撑, 相关规范、管理体制为重要保障。实现六个统一:统一的应用支撑、统一的信息资源规划、统一的数据交换和集成、统一的数据采集、统一的标准和安全体系、统一的项目管理。

运行监测平台总体框架主要包括:网络支撑、应用支撑、接口管理、数据交换、应用系统、安全保障体系与运维管理体系等。总体框架主要内容见图1。

2.2系统结构

系统是依托于总局的调度指挥网络实现的。各省地球站采集本站网管和功率控制系统的状态数据, 使用代理服务器通过总局的调度指挥网络回传到总局, 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展现。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

2.3管理架构

根据当前广电系统的管理架构, 为了实现对卫星地球站的安全播出运行维护管理, 系统为各省 (区) 设置了查看、统计分析等功能, 可以对本省 (区) 卫星地球站的系统情况、运行状态进行监控管理, 实现省一级的安全播出监管。因此, 本系统设计的管理架构分为三级, 第一级为总局, 实施全国层面的广电行业管理和应急管理;第二级为省局安全播出管理部门, 实施省一级的行业管理和应急管理;第三级为卫星地球站, 负责具体的卫星传输和设备维护。具体情况如图3。

3各功能模块的设计理念、技术思路及技术实现

监测平台按照功能可以分为采集子系统 (包含采集代理客户端、采集中心服务端) 、绘图子系统 (包含绘图代理客户端、绘图中心客户端、绘图中心服务端) 和展现子系统3大功能模块, 建立统一的数据库与各个模块进行交互, 实现系统功能。

3.1采集子系统

3.1.1功能描述

采集子系统分为采集代理客户端与采集中心服务端, 并分别安装于地球站代理计算机与总局指挥中心服务器。采集子系统客户端按照系统定制的“网管通用传输协议”, 按照本地配置信息采集两大网管的数据信息, 并结合总局中心服务器下发的最新关于数据变化门限和系统逻辑的策略文件来整合过滤数据, 去除重复数据后上传至中心服务端, 采集中心服务端接收数据并更新数据库。采集代理客户端通过串口数据的读取, 实时显示采集信息和工作状态, 如有任何一路采集或推送通讯异常, 将用声音和文字进行报警, 而状态反馈模块则完成了服务端与客户端的自动校时和连通性检查。

3.1.2设计思路

系统建设之初对各地球站下发了网管情况调查表, 对各地球站网管的建设年代、管理范围、开发厂商、开发架构、开发语言、数据库软件等情况进行了了解。调查反馈情况说明各地球站网管差异较大, 开发主体、开发环境与开发语言更是各有不同, 数据采集的难点则表现在各地球站提供数据接口的不一致性。因此前期考虑的从网管软件层面进行整合和直接从数据库读取的方式均开发难度较大, 最终确定采用网管推送数据、从数据接口读取的方式进行, 该方式安全性高、开发难度小、可扩展性强。

为了实现在各地球站的系统数量和结构不同、设备数量和品牌不同的情况下, 能够统一进行采集, 编制了“网管通用传输协议”, 按照设备的不同类型, 规定了唯一的代码标识, 并按照各种类型的设备, 定义了需要采集的主要参数, 这些参数无论是哪个年代的设备都会存在的。这样就保证了数据采集的统一性和可用性。

3.1.3技术实现

采集子系统分为采集代理客户端和采集中心服务端。采集代理客户端接收来自地球站网管和自动功率控制系统的推送数据, 经过策略整合过滤, 由专用网络传送给采集中心服务端。采集中心服务端接收数据后存储入数据库, 被展示子系统用于界面展现和统计查询。监测平台采集子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模式进行架构设计, C/S模式部署。系统结构如图4所示。

采集代理客户端以服务形式安装于各地球站的代理计算机上, 前台配以监视界面, 主要用来接收地球站网管和自动功率控制系统每秒钟自动推送来的数据, 同时根据策略配置信息对数据重新进行优化整合, 并通过专用网络发送给中心服务端。

采集中心服务端以服务形式安装于总局的服务器上, 前台配以监视界面, 主要用来接收代理客户端推送来的信息, 并按需更新数据库。同时定时检查代理客户端的工作状态并进行系统统一校时, 并对代理客户端的采集工作进行远程的策略配置。

3.2绘图子系统

3.2.1功能描述

由于展示子系统中的地球站展示页面要求展示各地球站的系统链路图, 所以运行监测系统专门设计开发了链路图绘制软件, 以实现各地球站系统链路图的统一展现。在绘图子系统的中心服务端设计并绘制统一的链路图图元模板, 地球站用户在绘图客户端下载来自中心端的最新图元绘制本站的系统链路图, 并上传至中心通过审核后在展示子系统进行展示。分为绘图代理客户端、绘图中心客户端、绘图中心服务端。

3.2.2设计思路

运行监测平台建设之初, 对于绘图系统的建设思路, 也曾经考虑采取各地球站上传系统图的方式, 但是经过实际考察发现各站链路图界面展现内容、展现方式等都不尽相同。采用这种方式将造成系统风格混乱, 且做到图形的实时展现对于带宽的要求将非常高。另外, 还考虑到各站网管系统只显示了采集设备的状态, 显示范围也不一致。因此, 考虑建设统一的展现页面, 系统使用统一的绘图软件绘制, 满足链路图展现需求。

针对各地球站网管管理范围不同的问题, 为了实现各站绘制系统链路图的统一性, 考虑在颜色上进行区分。即请各站绘制全面、完整的设备链路图, 包含播出链路的所有设备, 之后对设备进行参数关联, 有网管控制和参数展现的为亮色, 没有网管控制的设备以灰色进行区分。这样就既能够显示完整的系统链路状态, 又能够区分网管设备是可控的还是非可控的。通过关联设备参数, 实现设备运行状态信息在链路图上的实时展现。因此, 监测平台看到的设备链路图不是静止不动的, 而是参数随着运行状态的变化而实时变化的。

链路图绘制的工作流程是地球站绘制后上报, 中心进行图形审核, 审核通过的能够在展示子系统页面进行展示。如果中心端认为链路图不合格, 则将状态标识为不通过, 地球站进行修改后重新上报。如果中心端认为链路图基本合适, 也可以代替地球站进行略微修改后通过审核, 在界面上进行展现。

3.2.3技术实现

根据地球站和总局的角色分工不同, 可将绘图过程合理分配到地球站代理端和中心服务器端来实现, 因此绘图子系统分为绘图代理客户端、绘图中心客户端和绘图中心服务端三部分。其工作流程如图5所示。

绘图代理客户端安装于各地球站的代理计算机上, 主要用来让各地球站工作人员根据现有的系统结构能快速的绘制拓扑图, 并提交审核信息, 以通知中心客户端进行审核。绘图代理客户端还可以对提交的链路图进行重新下载修改。

绘图中心客户端可以安装于网络中的任意节点, 其主要用于中心工作人员对地球站提交审核的系统拓扑图进行修改、审核确认, 并可以订制设备图形模版库, 以保证平台的统一性。

绘图中心服务端以服务形式安装于总局的服务器上, 主要用来对图形文件使用进行管理。文件的存储具有区域性, 包括待审核文件区、已审核文件区和模板文件区等。

3.3展示子系统

3.3.1功能描述

展示子系统对地球站采集的数据按照不同的关注侧重点以多种方式进行展示。系统通过地图、全景、卫星、转发器、地球站链路图等界面进行地球站运行状态和关键参数的展现, 转发器界面如图6所示, 链路图界面如图7所示。并且在界面上对功率越限、载波中断、接收越限、开关切换、设备告警、通讯中断、维护等状态进行标识, 提醒技术人员及时对异常状态进行了解处置;展示子系统还设置了完善的统计查询功能, 包括任务参数变化轨迹查询、设备参数变化轨迹查询、设备报警信息查询、设备参数偏差值查询、当前时刻设备参数查询、资源库信息查询、系统日志信息查询、图形审核信息查询、全部地球站报警统计、单个地球站报警统计、设备故障率占有率统计、功率越限次数统计、卫星参数信息归纳统计等, 为卫星传输的管理提供工具;展示子系统中对卫星转发器、播出任务、播出系统的配置项, 用于配置系统基本信息, 对系统显示及正常工作进行运维支撑。

3.3.2设计思路

运行监测平台展示子系统采用面向服务的模式构建, B/S架构部署。在面向服务的模式中, 具体应用程序的功能是由一些松耦合并且具有统一接口定义方式的组件组合构建起来的, 这种模式可对迅速变化的业务环境具有良好适应力。B/S架构下通过浏览器来实现用户工作界面, 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 (Server) 实现, 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浏览器端 (Browser) 实现, 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负荷, 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

展示子系统提供网络任意节点通过浏览器按权限查看系统拓扑图、设备工作状态、设备信息、报警信息、资源信息等, 以及进行数据的查询过滤和统计分析。

3.3.3技术实现

为了实现展示子系统中复杂的页面展现, 展示子系统共分为三层:访问控制层、服务层和持久化层, 分别完成接收请求、服务管理、数据库访问功能。具体来讲, 访问控制层 (位于Http包中) 接收客户端发来的Http请求, 从服务容器 (Service Registry) 中获得要访问的服务对象, 并将请求转发给服务对象去执行;服务层 (Service包) 中的所有服务都要由服务容器来管理, 对服务的访问接口也都需要从容器中来取得, 这样就降低了服务之间的耦合度, 增强了架构的灵活可扩展性;持久化层 (Persistence Service包) 提供对数据库访问的统一框架, 它也以服务的形式存在, 由服务容器来管理。各层之间的通讯方式见图8。

4系统建设中的创新思路

1.设计“广播电视卫星地球站网管通用传输协议”, 实现数据全面采集。

各地球站系统链路各异、播出设备类型、型号各有不同, 为了全面采集地球站的播出设备状态, 本项目研究设计了“网管通用传输协议”, 采用系统-设备-设备属性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 协议涵盖了地球站所有可能用到的播出设备, 设备的通用状态参数等。推送的接口协议以台站、系统为标识, 在系统内通过标识设备名称、主备属性、设备参数属性的格式进行数据采集, 既能够实现对设备的全面采集, 又最大限度地屏蔽了各站网管的差异性。

2.开发技术系统图绘制展现工具, 实现系统链路图的远程维护。

建立符合地球站设备特点的矢量图形模板, 开发链路图绘制工具, 利用.COM技术开发了符合地球站行业特点的一套矢量图形模版。可以在任何Web浏览器下, 实时展示设备的不同工作状态。并将图形与上传参数进行关联, 实现链路图界面各个设备的实时参数显示。

3.建立层次分明、实用性强的地球站监管体系。

运行监测平台按照地球站采集、省局和总局两级分别监管的架构进行设计, 采集地球站运行状态数据, 形成统一的监控管理平台, 针对总局用户、省局用户、地球站用户、系统管理员等角色, 设置不同的展示页面和使用权限设置, 实现不同级别的管理和应用功能。

4.采用模拟频谱的展现方式, 直观展示监测参数和指标。

以创新的Flash模拟频谱插件的形式, 将所有地球站承载的所有业务全部展示出来, 其中涵盖了每个业务的实时功率、频率带宽、EIRP等多种数据, 即模拟频谱的宽度代表载波占用带宽, 模拟频谱的高度代表载波EIRP数据等。还运用了Load Vars等Flash技术来保证前台页面与后台数据的实时无刷新交互, 实现了专业数据与专业展示的最完美结合。

5.实现灵活的卫星转发器规划。

为了实现卫星转发器管理职能, 研制开发了转发器规划工具。可以针对计划上星节目的符号率给出可用转发器建议, 对于选定的转发器还能够给出可用频率范围建议, 可作为卫星转发器管理的有力支持工具。

5结束语

“全国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运行监测平台”系统建设时充分研究了广电总局对各省级地球站进行安全播出管理的需求, 采用了多项新技术, 使得系统设计和应用软件开发有了很大的创新。监测平台自建设完成以来, 运行稳定, 全面的多级、多层次地球站监管体系逐渐形成, 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摘要:卫星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是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应对卫星广播电视应急突发事件是总局应急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 为了及时了解卫星地球站的系统情况和运行状态, 快速准确地进行决策, 总局组织安全播出调度部门建设了全国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运行监测平台 (以下简称“运行监测平台”) 。通过实时采集各地球站的链路状态、设备运行状态并进行展现, 实现总局、省局对卫星地球站的实时运行监管。

上一篇:轻型载货车下一篇:阅读技巧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