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的资本主义

2024-12-07

有机的资本主义(精选5篇)

有机的资本主义 篇1

摘要:本文基于中国数据,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检验了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上升的命题。结论表明,中国已经处在技术进步导致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阶段,实际工资和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上升也并没有改变这一趋势。

关键词:马克思,人力资本,资本有机构成,技术进步

一、引言

资本有机构成上升被认为是马克思最重要的理论贡献之一。马克思看到了技术进步在推动资本有机构成上升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在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原始资本主义时期,追逐最大利润的资本家们为了获取竞争优势,往往采取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新技术,力图使自己的个别商品价值低于社会平均价值,从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同时,新技术的采用会提高单个劳动者所支配的资本量,导致资本有机构成上升。

Mosley(1997)指出,对技术进步在经济变迁中的积极作用的关注,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相对于新古典经济学的一大优点。马克思是最早注意到资本主义社会下技术进步这一必然趋势的人之一。但在新古典经济学体系中,技术进步长期只是被视为外生的或者黑匣子。马克思从技术进步出发,探讨资本有机构成的上升趋势,并由此出发,演绎出了平均利润率下降、劳动力相对过剩、剩余价值率上升乃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必然性等结论。Blaug(1990)曾经专门撰文论证马克思经济学理论是经不住实证检验的,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是“马克思最重要的预测之一”。即便曾经大力反对马克思理论的Popper(见Richard,1980)也因为马克思“正确地预见到了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技术进步机制”而不得不称赞马克思。

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上升理论中的另外一个要点是,即便实际工资上升,资本有机构成上升的趋势也不会改变。马克思认为,实际工资不过是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最低水平费用;劳动力再生产的费用不仅是一个经济概念,而且还受道德因素影响,在不同历史阶段会有所不同。按照这一逻辑,在知识经济时代,包括教育投资在内的各种人力资本投资成为劳动力成本中越来越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人力资本投资上升,实际工资也上升。根据资本有机构成的公式,如果可变资本由于实际工资上升而上升,但不变资本仅小幅上升或者不变,那么资本有机构成会下降。但是,马克思认为,从长期看这并不能改变资本有机构成上升的长期趋势,尽管他并没有排除短期内实际工资上升对资本有机构成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检验技术进步、实际工资和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对资本有机构成的影响。需要指出的是,这不同于资本有机构成本身是否上升的议题。马克思认为资本有机构成的上升是一个非常长期的过程。因此,要用非常长的数据才能验证资本有机构成是否上升。如吉尔曼(1957)等就试图检验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趋势。但是,从计量经济学角度看,对于考察资本有机构成是否随着技术进步、实际工资和人力资本增长而提高这一命题而言,我们依然可以使用相对短期的数据来检验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理论。概括起来,“考察技术进步、实际工资和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对资本有机构成的影响”与“考察资本有机构成本身是否上升”这两个议题,不仅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且对数据的要求也不同。正因为如此,Blaug(1990)指出,尽管技术进步是被验证的事实,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也被不少研究证实,但是,依然无法证明资本有机构成一定会随着技术进步而提高,即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未必是由技术进步引起的。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检验。

二、模型

具体而言,本文对三个问题感兴趣。

第一个问题是技术进步对资本有机构成的影响。马克思断言,从长期看,技术进步必然导致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我们试图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条件下检验技术进步对资本有机构成的影响。为此,我们采用了以下最简单的估计方法测量技术进步水平,即假定经济体系服从C-D生产函数,然后通过回归分析估计出α和β,最后再通过A=gdp/(capital)α(labor)β得到衡量技术进步水平的全要素生产率A。

我们估计了回归方程(2)和(3),模型选取的是中国1995~2007年的各省数据。本文采用的主要指标是资本有机构成、剩余价值率、实际工资水平、人均教育投资和技术进步水平指标。在前两个指标的构造上,综合借鉴了Gilman(1957)、Glyn&Sutcliffe(1972)和wolff(1979,1986)年的方法,不区分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概念,用工资衡量可变资本,用物质资本投资额衡量固定资本,用社会总产值减去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来衡量剩余价值。在此基础上,构造出直接用于计量分析的资本有机构成和剩余价值率等指标。资本有机构成(c/v)用当年资本形成总额除以当年劳动者报酬;剩余价值率(e)用当年营业盈利除以劳动者报酬。所有数据均从中国统计年鉴获得,实际工资水平用名义工资指数除以消费者物价指数得到,人均教育投资等于各省教育总经费除以各省总人口数。图1给出了各变量的简单统计描述。

我们将全要素生产率的二次项引入模型中。其原因是在中期或短期内技术进步对GDP的影响可能是二次的。即便在长期技术进步会导致资本有机构成上升,但在短期的效应却是不确定的;而且引入二次项之后的模型具有更好的统计性质。

我们还将实际工资引入模型。从理论上看,实际工资对资本有机构成的影响是不确定的。随着实际工资上升,如果资本总额上升缓慢,则资本有机构成下降;反之,如果随着实际工资上升,资本家更愿意采用资本密集型技术,资本总额以更大幅度上升,则资本有机构成上升。我们将剩余价值作为模型中的控制变量,理由是,剩余价值率越高,就越有能力进行资本投资,越能提高资本有机构成。

此外,我们还专门考察教育投资对资本有机构成的影响,从理论角度看,教育投资越高,支付给工人的可变成本越高,只有当资本投资以更大幅度上升时,资本有机构成才会上升。

回归结果见下页表1。

三、分析与总结

本文结论显示,技术进步对资本有机构成的影响是二次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拐点是1.26。当全要素生产率低于这一水平时,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导致资本有机构成下降;当全要素生产率高于这一拐点时,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会导致资本有机构成上升。从2005年开始,中国全要素生产率都超过了拐点水平,因此中国目前处在技术进步导致资本有机构成上升的阶段。

既然在短期内资本有机构成会随着全要素生产率的上升而下降,那么是否可以由此而否定马克思关于技术进步导致资本有机构成上升的命题呢?对此,Mosley(1997)曾做过精彩的评论:“正如马克思所言,即便在劳动力丰裕的条件下,提高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的手段依然是通过用机器替代劳动来增加劳动生产率。这也是马克思理论相对传统新古典理论的优点。新古典理论预测,在劳动力丰裕的国家,会大规模地用机器替代劳动,或者,技术进步的倾向不再是节省劳动型的。然而,事实上,即便在那些人口迅速增长、劳动力丰裕的国家中,依然存在采用劳动节省型技术的趋势。”可见,即便由于国际分工的原因,某些国家会更倾向于采用劳动密集型技术,会导致资本有机构成随着技术进步而短期下降,但是这些国家也依然摆脱不了资本有机构成上升的长期趋势。Mosley(1997)进一步指出,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长期上升理论能够解释和预测资本-劳动比率的上升,而新古典理论则不能。不管在资本富裕的国家(如19世纪的英国),还是在资本匮乏的国家(如今天的发展中国家),都存在技术进步导致机器替代劳动的趋势。这些都显示了马克思理论对现实经济的解释力。

注: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为资本有机构成。*为在10%水平下显著;***为在1%水平下显著,**为在5%水平下显著。其中,surrate表示剩余价值率,realwage表示实际工资水平,orgacompo表示资本有机构成,tfp表示全要素生产率。各解释变量系数下的括号中的数字代表系数估计的标准误。两个模型都通过了协整检验。

本文结论表明,剩余价值率对资本有机构成上升有正面影响。说明随着剩余价值率上升,资本家更有能力进行资本积累,在实际工资水平和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导致资本有机构成上升。此外,实际工资水平和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对资本有机构成也有正面影响。这说明,即便在短期内,实际工资和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的上升都没有改变资本有机构成的上升趋势,从而在更严格的意义上支持了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上升理论。

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篇2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的基本问题上不仅承认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依赖于物质等唯物主义思想;而且承认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不仅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同时意识又能通过实践活动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它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出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可以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中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不可能出现的东西。这又体现辩证法的“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和一分为二”的观点,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片面性的缺陷。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上,强调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承担者,宏观物体是机械运动的载体,原子、离子等是化学运动的载体,生命有机体是生物运动的载体,生产方式是社会运动的载体,总之,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这体现了唯物论的思想。同时又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这体现了辩证法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问题上,认为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消灭规律、改变规律,也不能违背规律。即“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这体现了唯物主义的思想。同时又认为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即“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这体现了辩证法的“两点论”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始终贯穿着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统一的主线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不仅构成实践的要素是客观的,而且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都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都是客观的。这同黑格尔的“实践就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唯心主义观点根本不同,体现着唯物主义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强调实践客观性的同时又强调实践还具有主观能动性,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这又是辩证法“全面看问题”思想的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还认为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这体现了辩证法的“联系观点”。人的活动又是历史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又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这又是辩证法的“发展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上更是直接体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它一方面认为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主体在实践中对客体的能动性的反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新问题、产生新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也改造着主观世界,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如果有了正确的认识,却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那么这种认识就失去了它存在的实际意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主观自身无法判断,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它,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些都体现了唯物论的思想。另一方面又认为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等“全面看问题”的辩证法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虽然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只能有一个真理。正如毛泽东所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这是唯物论思想。同时又认为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这体现了辩证法“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还认为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认识运动应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这又体现了辩证法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和“事物发展的途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的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始终贯穿着唯物论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联系观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同时又在这一辩证法观点的基础上强调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虽然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的种种联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它们当然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性活动才能够形成,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人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去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这些都体现了唯物论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观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在任何时候都有矛盾,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在包含许多矛盾的前提下矛盾有主、次之分,每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又有主、次之分等辩证法的思想,同时又强调矛盾是客观的,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而不应回避矛盾的唯物论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否定观认为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是发展的环节。既不是肯定一切,也不是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等辩证法的思想。又强调坚持辩证否定观必须做到不唯上,不唯书,要唯实,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立足实践,实事求是等唯物论的思想。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观同样贯穿着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有机结合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的问题上,一方面强调社会存在,即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对社会意识,即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具有决定作用这一唯物论的思想。同时又强调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这一辩证法的“两点论”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论述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时,不仅强调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意识形态的更替。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等唯物论的思想,也认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发展起阻碍作用等辩证法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社会历史的主体上,不仅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这些唯物史观思想;也认为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不同的内涵,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这一辩证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价值观问题上,一方面认为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这些唯物论的思想。同时又指出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不同,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事物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等等辩证法思想。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的唯物主义是辩证的唯物主义,它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并把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从而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和旧辩证法的缺陷,使哲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有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述评 篇3

关键词:有机马克思主义,现代性危机,后现代文明

由克莱顿等人合著的《有机马克思主义》(Organic Marxism)一书,于2014年在美国正式问世,作为马克思主义研究新流派,迅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热切关注。下面将主要针对其理论内涵、特征,其与马克思主义等相关理论形态的关系及研究过程中所存有的不足等问题予以一定分析,以求更全面的理解和把握有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一、关于有机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与特质的研究

有机马克思主义理论尚处于发展之中,国内外不同学者在对其理论内涵和特质的认识、界定上尚存分野,当前主要分以下几种:

1、有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有机”研究方式。

“系统生物学、生物学中的以有机体为中心的方法……这些进展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什么是‘有机方法’,当这些有机论的认识被融入到社会等问题上时,有机马克思主义就诞生了”,[1]p165在一定意义上,有机马克思主义就是对有机体、生态系统和地球的生物圈的这种新的整体性理解为基础的。

可见,克莱顿教授侧重于从理论来源的角度思考有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认为这种“有机”的研究方法最初来自于自然科学。

2、有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新的生态实践形态。

马克思主义、有机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三者之间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性。“将三者融合成一个有机整体有其现实性,它将以一种全新的生态实践形态面世,而绝非沦为空洞的哲学”。[1]p187这种突显有机整体的世界观即称作有机马克思主义。

麦克丹尼尔教授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将中国元素积极融入有机马克思主义内涵之中,并将其诠释为一种全新的实践形态哲学。

3、有机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中国化的一种新范式。

“有机马克思主义既非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新派别,亦非西方马克思学的新派别,而是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

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确将中国元素融入其中,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只是作为其理论借鉴的一部分,本质上,它仍是一种怀特海主义或怀特海式的马克思主义,而且,中国特色所强调的是一种道路,一种实践,一种高度符合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与基本国情的道路与实践,因而,针对杨富斌教授此种观点,我们应予以批判待之。

4、有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建立在对经典马克思主义误读基础上的理论。

卜祥记教授基于“动在”与“互在”理念,指出有机马克思主义所犯错误:其一,它混淆了辩证唯物主义与自然唯物主义之间的本质差别,误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本质;其二,它将生态文明之基础归于自然唯物主义,误解了生态文明哲学基础所强调的实践性本质”[3]

因而,试图从过程思想出发,去完善、发展马克思主义,并以此为生态文明奠基,这严重降低了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理论高度与水平,实为不可取之举。

二、关于有机马克思主义与其他理论形态关系的研究

有机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过程哲学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间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下面将对五者间的关系予以一定探讨和分析。

1、有机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研究

1)有机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继承与突破。有机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独特的社会观和后现代世界观相结合的基础之上,通过过程思想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马克思关于现代主义的设想必须被超越,相较于马克思主义,有机马克思主义更注重地域与文化多样性,“强调不同地域与理论、文化间的相互联系。[4]

然而,马克思主义理论自始至终都主张“原理的实际运用应以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5]突显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地域化。可见,克莱顿教授在这二者关系上的认识尚待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2)有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倡导共同福祉为旨趣的马克思主义。“基于和谐的价值理念,追求人与自然的共同福祉”。[6]p84王治河教授基于对解构性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批判基础之上,主张自然、社会、人三者之间共生共荣。对此,崔赞梅博士认为有机马克思主义基于过程思想,力图将有机、整体等理念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之中,使自身成长为一种符合后现代文明特征的实践理论,并最终致力于人与自然共同福祉的理论旨趣上。

可见,二人均强调有机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内在逻辑和联系,强调有机马克思主义基于后现代的实践性本质和理论追求。

2、有机马克思主义与有机哲学关系研究

1)有机马克思主义是有机哲学的一种形式。克莱顿教授认为,“有机马克思主义强调现实是一个集包容性、发展性和实践性的过程”。[1]p170即每一理论都应植根于一种新的语境、文化或历史阶段中,这些理论也将会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得以生长和发展,就像人类社会系统一样。王治河教授则从辨证的角度出发,指出,有机哲学为有机马克思主义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同时,在政治经济领域,“有机马克思主义成为了有机哲学的具体运用和表达,助推有机哲学实现更进一步的发展”。[6]p85

虽然二人所观察和研究的角度不同,但均

强调有机马克思主义发展进程中有机哲学的重要作用及二者的内在一致性。

2)有机哲学为有机马克思主义提供理论支撑。有机哲学作为有机马克思主义理论借鉴的重要来源,有机马克思主义将“有机”等范式从自然科学领域逐渐普及到社会科学领域,“使之逐步成为一种能够为人类社会的全部领域所共享的话语方式。”1[1]p10

谢昌飞教授基于西方文化背景,从整体视角考察有机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以此突显有机哲学在此进程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和所起到的重要意义,进而揭示二者间辩证的关系。

3、有机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关系研究

1)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为有机马克思主义提供素材,但仍存缺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生态思想的深层次挖掘为有机马克思主义积淀了一定理论基础,但同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存有“短板”,即忽视了自然科学的作用和民族文化多样性特征,未能使异域文明有机融合,最终,生态文明理念难以真正内化于心。“唯有当马克思主义在一种文化中得以有效的具体化,并与人民的实际生活有机联系在一起时,它才能真正的存在”。[1]p206

克莱顿教授基于批判视角,肯定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所作贡献的同时,指出其在自然科学运用和异域文明融合上的缺陷,以此凸显有机马克思主义在此上的突破和发展。

2)有机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同中存异。王治河教授认为,二者在资本主义批判、生态革命呼吁等方面有着深度契合,但仍存分野,“首先,在生态危机的根源上,后者归咎于资本主义制度,而前者认为现代性才是根源;其次,后者注重批判,而后者批判同时更注重建设。再次,相较于后者,前者更注重文化的特殊性。

而王雨辰教授认为,虽然二者都是力图探索生态危机根源和解决途径的生态文明理论,但在理论基础、生态文明本质的认识等方面仍存有差异。理论基础上,后者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而前者基于过程思想。生态文明本质认识上,“后者秉持现代主义价值取向,反对把人类文明与自然对立起来,而前者秉持后现代主义价值立场,坚持自然万物内在价值论,把人类文明与自然对立起来。”[7]

三、关于有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局限性

有机马克思主义尚处于发展之中,理论体系仍不完善,下面将针对其研究过程中所存有的缺陷予以一定分析和探讨。

1、有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有机哲学并不合理

克莱顿教授认为有机马克思主义作为有机哲学的一种形式,正是过程思想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以新的生命和活力,并强调:“我们最重要的盟友就是过程思想”。[1]p211有机哲学的其核心理念即是——所有的生命、存在物和经历体验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不断变化的有机整体。

实质上,有机哲学所强调的是一种“动在”与“互在”的辩证关系。但,问题在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并不缺少这种辩证的思想,自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之日起,其始终强调整个世界是一个永恒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主张基于辩证唯物主义立场,用联系和发展的视角看待事物及事物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这一思想贯穿于马克思整个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体系始终。而较于辩证唯物主义,有机哲学本质上所主张的是一种自然唯物主义,是一种基于自然科学发展基础之上的理论,若以此为基础展开对现代性或资本主义的批判,非但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批判,反而淹没了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本质与精神,这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而言,实则是一种历史的倒退。

2、有机马克思主义并未真正超越经典马克思主义

克莱顿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不是普遍的预测性的科学”“充满生机活力的马克思主

义不可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1]p7社会决定论是众多必须被超越的神话之一,真正有用的马克思主义将是后现代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即只有适应于特定的时空条件(某一民族、文化、语言等)时,这种马克思主义才会存在。显然,在此,克莱顿教授误解了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将其视为机械决定论或庸俗的经济决定论。

实际上,马克思唯物史观所强调的历史决定论与经济决定论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它是一种基于整体、多维的视角来看待整个人类历史进程的演变与发展辩证的历史观。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包容开放的理论体系,其始终强调与时俱进的吸收与融合不同民族、地域的优秀文化和理论,强调原理的实际运用,因而,基于历史观层面,有机马克思主义并未真正超越经典马克思主义,只是建立在对后者误解基础之上的一种错误认识。

3、有机马克思主义的“地方生态自治”之路行不通

有机马克思主义认为自工业文明以来,小型农业文化系统和整个生态系统受到严重挑战。此时,人们需要探索整体价值观如何才能引导个人和家庭的决策;人们也需要探索家庭和地方共同体的支撑结构如何才能帮助建立和提高本区域的“造血”能力。而答案就是“采用典型的传统经济形式和小城镇经济形式”,[1]p255如中国云南农村等地区的农庄经济等。

实质上,有机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是一种“地方生态自治”发展之路。其将人类文明史与自然界看作是一个不断疏离的过程。有机马克思主义片面夸大了工具理性的负面效应,误解了生态文明的本质。这种建立在反人类文明基础之上的发展之路,实则与生态文明本质内涵背道而驰。同时,有机马克思主义在探索应对现代性危机特别是生态危机的实践进程中,所强调“共同体”概念与马克思所主张的基于现代文明发展基础之上的“自由人联合体”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有机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构想是基于类似于自然经济时代的农庄经济基础之上的实践探索,有悖于历史发展规律和人类文明前进方向,最终,“地方生态自治”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注定行不通。

参考文献

[1]菲利普·克莱顿,贾斯廷·海因泽克.有机马克思主义[M].孟献丽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杨富斌.有机马克思主义的出场及意义[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

[3]卜祥记,周巧.对“有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念的质疑[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5(6).

[4]菲利普·克莱顿.有机马克思主义与有机教育[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1).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王治河,杨韬.有机马克思主义及其当代意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1).

[7]王雨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的异同[J].哲学动态,2016(1).

[8]小约翰·柯布.论有机马克思主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1).

[9]杨志华.何为有机马克思主义——基于中国视角的观察[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1).

[10]王治河,杨韬.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取向[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2).

有机的资本主义 篇4

摘 要: 我国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并且为高中政治教学提供方向。学校是进行政治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是政治教学的执行人,教师在政治教学中要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政治教学中,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与正确的价值观,既实现教学的创新,又满足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要求。

关键词: 高中政治教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融合

引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在我国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并且为高中政治教学提供方向。高中政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思想培养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主动的应用能力。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恰恰满足教学需求,为高中生的思想教育奠定基础。学校是进行政治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是政治教学的执行人,教师在政治教学中要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进政治教学中,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与正确的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中政治教学的必要性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主义价值观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也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们的社会生活指明了方向,凝练了社会的价值标准和价值追求,为社会提供了正能量。

2.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全面发展不仅要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还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要求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融入政治教学中,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有利于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推进高中政治教学改革。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高中政治教学的问题

1.教师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教学时,教师的专业素质不高,无法将核心价值观与政治教学有效融合。教学时,由于部分教师掌控能力不强,不能向学生传递有效的思想、知识,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使教学脱离实践,使学生的政治学习不利。

2.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中有不少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但内容分布得比较散,相关教材案例分布在不同的章节中,教师进行内容讲解时,比较分散,讲解政治知识时,不能很好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结合在一起,不利于学生整体把握。教学内容缺乏层次性,尽管政治教材内容基本满足学生生长的需求,但在具体教学中,层次比较混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教材体系的严密性和概括性,教育时,由于教材内容比较难,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学生本身的认知水平与知识储量。

3.教学模式与方法单一

近年来,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教学时,一般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在课堂上采用注入式的教学方式,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政治课程学习,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最终目的是要学生进行实践。具体教学时,教师一般进行理论知识教学,实践性教学活动量少,空洞的理论教学,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同,致使教学效果不好。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中政治教学的途径

1.合理安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内容

进行政治教学时,教师应该主动将教学内容系统化、合理化,深度挖掘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将散落的知识点在教学时进行系统化讲解,使学生整体把握核心价值观,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安排教学内容时,应该安排实例进行教学。如在教材《政治生活》中“民族尊严”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可以将其与《文化生活》中“民族文化”相结合,多角度展示国家的悠久“文明”,让高中生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且根深蒂固。

2.通过良好的校园文化的建设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时,可以通过广播、黑板报等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的宣传。如在进行“友善、民主、文明”知识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养老院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3.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

教师教学时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考虑实际教学的可能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良好结合在一起,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如在高中阶段选修模块“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的五个专题教学时,可以将“感动中国人物”作为案例提高学生的兴趣,使教育体系更加完善、效果更好。

结语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寻找合适的途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合在教学中,使高中生在政治学习过程中,主动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不断提升思想道德建设水平,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在政治学习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要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政治教学中,学校和教师双方都要努力,建立专业的教师队伍,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研究,教师还要对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融合,强化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政治教育,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不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韩智宏.高中思想政治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

[2]项良.社会立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路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5.

有机的资本主义 篇5

摘要:论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面对新的建筑思潮和和整饬社会现状的现实需求, 做为现代派建筑大师的柯布西耶和赖特在建筑领域的异同, 他们都主张要重视建筑的功能和使用新材料和新技术, 反对复古等, 但在对待建筑的工业化问题上两者却大相径庭。

关键词:柯布西耶,赖特,理性主义建筑,有机建筑

参考文献

[1]弗兰克, 劳埃德, 赖特 (美国) .赖特论美国有机建筑[M].姜勇, 李振涛,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2]博奥席耶 (瑞士) .勒柯布西耶全集[M].牛燕芳, 程超,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3]约翰, 拉滕伯里 (美国) .生长的建筑[M].蔡红, 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4.

上一篇:企业私有云下一篇:协同信息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