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级改革

2024-08-17

评级改革(共12篇)

评级改革 篇1

《资信评级》作为信用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必修课, 是理论与实务密切结合的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针对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培养独立信用评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但不少公司反映大多数学生缺乏实际应用能力, 业务操作能力较差。因此, 有必要对开设该课程的现行考核方式进行改革, 充分发挥课程考核的导向作用, 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更好实现, 确实做好学生能力的评估工作。

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检验教学方式的合理性、教学质量及评估学生对知识掌握和应用程度的主要手段。本着本课程对人才的要求是需具备独立为企业、债项、银行内部等进行信用评估和风险管理及撰写资信评级报告书的应用操作能力, 这考验学生是否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综合实践能力。随着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 专业课程内容的更新, 教学模式的优化, 传统的期末笔试的课程考核方式已难以适应多元化人才培养的需要, 特别是无法满足市场对学生的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需要。

一、《资信评级》课程考核方式现状

深受传统教育观念及主理论教学模式等因素的影响, 当前 《资信评级》课程的考核方式简单, 主要以学期期末考试为主, 仅关注卷面结果, 未考虑学生实践方面的能力。

( 一) 考核方式单一。目前, 《资信评级》课程采用传统考核方式, 无期中考试, 主要集中在学期期末进行闭卷笔试为主。最终该课程成绩结构分布为平时成绩占30% , 期末卷面成绩占70% 。这种考核方式, 卷面成绩所占比例重, 且主要通过期末一次笔试来判定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采用开卷考试或其他形式进行课程考核较少。这种传统 “一考定成绩”的单一知识评价模式, 致使很多学生不重视平时学习, 容易助长学生对于课程内容主动掌握的惰性, 注意力主要集中于最终分数, 只关心课程的期末考试重点和范围, 待到期末考试前, 临时短时间对概念、理论知识死记硬背, 考试是永远都是将熟背的文字进行照搬, 考完即遗忘。忽视了理解和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过程, 不善于思考和积累扩展知识面。这种考核方式非常不利于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能力的培养, 单靠期末考试并不能如实反映学生是否完全掌握了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应用能力, 老师也不易客观进行试卷分析以及评估学生的专业性。

( 二) 考核内容书本化、题型结构固定。《资信评级》课程虽强调理论与实务相结合, 但课堂教授主要以理论为主, “实务”更多的只是通过案例分析来进行。因此, 本课程考核的内容一般以教材和授课教师课件内容为中心进行命题, 比较侧重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考核, 而忽视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的考察。因此, 学生多数会为了考试而抄笔记, 跟老师考课件, 不会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专业问题, 对于课程相关的信息动态更是不会主动关注。

目前该课程的考试题型结构固定, 大多为单选题、多选题、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缺乏创新题型。从题型所占比例来看, 客观题占较大的比重, 主观题比重偏小。对于单选、多选、简单题等题型, 均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记忆, 一般都有标准答案; 计算题多为书上或课件上出现的原题, 最多改变数值; 本课程试题中出现的案例分析题, 更多是考察对状况的判断和分析能力, 并不能有效地对学生的实务能力进行评估。从考试结果来看, 学生得分率最低便是多选题和案例分析题, 主要原因是缺乏对业务操作经验, 应用分析能力不足。

二、《资信评级》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探索

针对当前本课程考核方式所呈现的不足,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 需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

( 一) 课程考核多元化。为切实改变传统 “一考” 的集中考核方式, 增加考核方式的灵活性和多元化。除了期末考试以外, 将小组主题发表, 实践操作纳入课程考核范畴。减少期末笔试所占本课程总成绩比重, 相应的增加实践成绩所占比重, 正面突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核。利用实验教学系统, 增加实践课时数, 提高实践完成度和保证实训效果。学生需独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项目评估, 并提交评级报告书, 作为打分凭证。作为平时成绩考核的一个方面课堂内安排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主题发表, 开展话题讨论, 鼓励学生课堂外拓展知识, 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专业素养。最终课程总成绩结构调整为平时成绩10% , 实践考核40% , 笔试50% 。

( 二) 试卷内容应用化。确保既能考查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程度, 又能最大限度评估学生的应用分析能力, 考核内容不能局限于教材的理论知识。鉴于本课程从实务方法方面强调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内容上减少侧重记忆且有标准答案的客观题比重, 增加应用分析题的量和分值。通过提供具体的企业或债项的相关数据资料, 对案例进行分析, 设计风险管理方案等。主观试题不设置标准答案, 仅设定参考评分标准。学生需结合所积累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经验才嫩完成试题。通过这种设定,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 改变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的局面。最大程度有效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汪艳丽.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考试改革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 2010 (7) .

[2]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建立[J].教学经纬, 2011 (4)

[3]高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研究[J].文教资料, 2012 (6) .

评级改革 篇2

近期市场对新华保险看法偏空,我们认为寿险业恢复性增长下,公司弹性最大。而从过往十余年经验来看,在市场集中度不断下滑背景下,新华保险曝光的市场份额之所以能够逆势而上,根本在于拥有强大的核心资源能力,这种能力既是过往成功的源头,也是未来做大做强的保证。

持续创新能力突出,精准踩点寿险业发展趋势,为公司发展插上隐性翅膀

在引入中央汇金之前,新华保险的股东背景并不突出,且出现内部人控制遭遇资金挪用现象,但这并未阻止公司保费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成为国内第四大寿险企业(一度第三大)的成长轨迹。纵观新华的发展史,精准踩点寿险业发展趋势是其最大亮点,背后所蕴含的是公司持续的创新能力。

我国寿险发展历程中,出现过三个重要发展时期:1)1992年友邦保险引入保险代理人制度,开启了个险时代;2)1999年传统寿险预定费率一刀切式定格在2.5%之后,分红险快速崛起;3)2000年左右,银保渠道快速崛起。目前,正在经历第四个重要时期,即2013年8月费率改革后,保障型产品需求大增,成为各保险公司争夺的焦点。

沿着这一脉络,新华保险的精准踩点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一览无遗,银保和分红险成为公司的重要标签:

大举进军银保,保费增长的利器

我国银行保险起源于1995年,在短短的近20年时间里为保险业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新华保险2000年率先在银保渠道上发力,成为首家进入银保渠道的寿险企业,展现出优秀的创新能力,用了几年的时间,其银保渠道销售就占据其业务的大半江山。新华保险曝光在银保渠道上也可谓创新不断:

1)与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签订总对总的战略合作协议,提高合作层次;2)为各银行提供具有特色及市场竞争力的保额分红系列产品,甚至为部分银行提供独家代理销售的专属产品;3)为银行员工提供有关产品特征和销售技巧的培训课程,为银行人员提供实时服务支持;4)加强建设具备网点公关沟通能力、培训能力、客户管理能力等技能的高素质精英团队的建设。新华人寿银行保险客户经理队伍在业内率先推行了银行保险理财规划师(BFP)资格认证制度,提高了队伍专业水平。

新华保险在银保渠道的深耕细作获得了良好的回报。尽管覆盖银行网点数量只有约1.5万家,但每家网点实现的平均保费收入高达356万元,远远高于同行。

聚焦分红险,分享行业最大险种成长盛筵

2000年以后,分红险因预定收益率相对灵活、兼具投资分红和保险保障的双重功能成为寿险领域的主导产品。按原保险保费收入计算,分红险保费收入占寿险行业保费收入的比重快速提升,至2011年已占据寿险市场约八成份额。

新华保险抓住分红险快速做大的契机,集中资源全力打造。多年来,分红险一直占据新华总保费收入的9成左右。即便近年来保障型产品占比上升,但分红险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2013年分红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803.77亿元,占整体保险业务收入的77.6%,是四大上市险企中最高的。新华人寿从一开始就选择在分红险市场精耕细作展现了非凡的战略眼光。保额分红,容易形成资金沉淀

即便是同样的分红险,新华保险也在分红模式上进行创新。与国内多数大型保险公司所销售分红产品采取“现金分红”的方式不同,新华的分红险以“保额分红”方式为主。“保额分红”较“现金分红”的优势在于:

1)保额分红容易形成长期资金沉淀,降低现金流压力,提升投资收益率。“现金分红”要求保险公司将红利以现金形式分配给投保人,其结果是减少投资资产,使这部分资金不能被保险公司有效利用,每年的红利支付也会构成保险公司的现金流压力,从而降低保险公司对长期资产的投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总的投资效益,最终影响投保人获得的红利。“保额分红”以增加保险额度为分红方式,无需保险公司进行现金支付,降低了保险公司红利管理成本,并可将更多现金留存在保险资金内进行投资,使保险公司和投保人获得更高的收益。

2)从保障的角度来看,“保额分红”是以保额为基础进行分红,采用复利递增的方式将当期红利增加到保单的现有保额之上,使投保人在保障期内无需核保、申请增加保额便可满足其不断增长的保障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因通货膨胀可能导致的保障贬值,这对于保单持有人而言,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也有助于提高客户的忠诚度。

率先推出费改新产品,助力保费逆袭

2013年8月,保监会发布《普通型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将产品定价权交给市场与保险公司,标志着持续14年之久的定价利率2.5%上限时代的终结。

政策出台后,新华保险快速推出费改后第一款产品-惠福宝两全保险,这是四大上市险企自费改一个半月多以来首推的新产品,也是新华保险第二款资产导向型产品,该产品一经推出便受到市场热捧,仅在国庆期间,“惠福宝”就在全国狂揽近8亿元保费。

成功推出费改产品后,新华保险的月平均保费不断攀升,一举扭转2013年前9个月保费下滑的颓势,通过10月、11月和12月单月同比43%、85%和51%的强劲增长,全年实现总保费增长6%,仅次于平安寿险。丰富的寿险产品线

对于个人和家庭而言,风险保障需求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是不断演变的,不同的保障需求将相继出现。年轻人的保障重点是收入保障,随着年龄越来越大,重点将转移到退休资金的积累和确保投资回报。进入老年和退休年龄,将更多是防范个人储蓄难以承担长寿所需费用的风险、为长期护理需求提供资金。

针对客户的不同需求,新华保险深入研究人生不同阶段的保障需求,遵循覆盖客户全生命周期的原则,拓展健康和养老产业等新领域,建立了完善的产品体系,涵盖普通型保险产品和新型人身保险产品,充分满足人生各个阶段对于意外风险防范、健康、医疗、养老、子女教育、家庭理财等方面的需求。

高产的营销机构及获客能力

新华保险销售执行能力强,机构网点产能优于同业。截至2013年末,新华的网点数量约为1,636个(其中家省级分公司、246家地市级中心支公司、550家支公司、774家营销服务部及21家营业部),和公司保费规模相近的太保寿险相比,新华的分支机构数量更少,但新华2013年机构月度网均保费收入达到528万元,太保寿险则240万元,即便拥有高效产能的平安寿险,也仅比新华略多10万元左右。

获客能力也较为突出。尽管个人客户和机构客户数量绝对量在四家上市险企最低,但客户数复合增速新华最高。截至2013年末,公司个人客户达2980万人,机构客户达62万户,2008-2013年复合增速看,分别是19%和24%,高于平安寿险和太保寿险。

混合所有制结构下深厚的大股东背景

2008年,汇金公司入主,新华保险迎来了汇金时代。以此为据,四家上市保险公司中,新华保险的股东背景无疑最为深厚。汇金直接或者间接控股参股的金融机构包括六家商业银行(国开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光大银行、工商银行)、七家证券公司(申银万国、国泰君安、中投证券、中信建投、中金、银河证券、宏源证券)以及光大证券三家保险公司(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中国再保险集团以及新华保险)。

强大的股东背景为公司后续发展做好了积极铺垫。据曝光,新华保险作为汇金旗下唯一的寿险业务平台,可以便利地获得汇金的银行资源,在银保渠道上保持一定的资源优势。尤其是银保政策再度收紧后,汇金在银行领域的资源或可令新华所受冲击大为降低。不仅如此,近年来,随着证券公司获得保险代销牌照,新华保险很有潜力开辟一条不同于个险销售渠道和银保渠道新的保险销售道路。

新华保险的股权结构也颇具看点,或称为保险领域混合所有制的标杆。1)现有股东中,既有代表央企的中央汇金、代表地方央企的宝钢集团,也有代表民营资本的世纪金源、华泽集团以及代表外资的瑞士再保险和野村证券,各方股东形成多种所有制混合体。2)汇金公司相对控股,其他股东形成一定制衡,对新华保险的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和其他几家上市保险企业要么绝对控股一家独大,要么分散的股权结构相比,新华保险相对均衡的股东结构不仅能够获得大股东资源上的支持、加强了公司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而且能保持更大的灵活性,方便企业在产权结构、管理模式以及经营方式上不断创新。目前董事会14个席位中,来自汇金提名的5个。

补充偿付能力充足率后的发展势能

新华保险曝光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从2008到2010年都只有30%左右,严重低于100%的最低监管水平,属于偿付能力不足类公司。按照证监会发布的相关规定,新华保险在分支机构设立和投资渠道范围的严格限制。导致的结果是保费增长受到一定限制、投资收益率水平处于较低水平。

上市之前的定向增资以及IPO融资,新华偿付能力充足率得到大幅提升。至2013年末,偿付能力充足率170%,但仍处于四家寿险之末。根据规划,公司拟通过次级债、增发新股等方式募集资金约200亿元。如果顺利完成募资,将对公司承保和投资产生积极影响。

投资建议

评级改革 篇3

关键词:金融危机;信用评级;经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2)10-0058-05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2.10.16

所谓信用评级,是指由专门从事信用评级的机构或部门,根据客观公正的原则,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各类经济组织和金融工具履行各类经济承诺能力及可信任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并用特定的符号揭示其信用度的一种评价活动。换言之,就是信用评级机构根据其所设定的指标或标准来预测债务人能否按时、足额偿还债务本息的能力和意愿。其作用是改善信息披露,揭示信用风险,帮助投资者提高投资效率和监管机构提高监管效率。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由于对结构化金融产品的风险误判,对大型银行和金融机构信用风险的低估以及对危机发展蔓延的推波助澜作用,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等国际评级机构备受责难和诟病。为此,欧美各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信用评级机构实施了更加严格的监管。同时,国际各主要信用评级机构业对评级方法作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而我国信用评级目前仍处于较低水平,在信用评级市场还缺乏足够的话语权与市场影响力。因此,如何正确分析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下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暴露出的种种弊端,充分借鉴国际信用评级行业改革经验,以加快推进信用评级体系建设与发展,对正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我国信用评级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全球金融危机下国际信用评级行业暴露的主要问题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数以百万计的被给予很高安全等级的金融产品转瞬之间一文不值。在大规模金融证券化过程中,信用评级机构不但没有及时揭示该类产品存在着巨大风险,反而在危机爆发后不负责任地大幅度下调这类产品的信用评级,造成市场恐慌气氛,加剧市场波动,对次贷危机的发生和蔓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国际信用评级行业暴露的固有缺陷引起了世界各国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与关注。

(一)评估方法和评估模型存在缺陷

金融危机以来,由于投资级以上的公司债券的信用评级表现相对稳定,理论界普遍认为信用评级机构在债券市场上的信用评级方法比较有效,但是在结构化金融产品领域,其评估方法却受到了质疑。一是没有足够长时间的数据去评估目标资产池的绩效表现,也没有合适的方法去构建违约相关关系模型,信用评级机构错误地使用传统的评估债券方法去评估结构化产品,有欠仔细考虑,最终损害了自己的信誉。二是在证券化产品和金融组织评级时,信用评级机构自身必须依靠信用评分机构的信用得分,去测算目标抵押品池和贷款组合背后的借款人的信用品质。而这些信用得分又有赖于债务人自己的陈述,这些陈述大都被证明不可靠。三是偏好借款人的“硬信息”,忽视“软信息”的补充作用,导致借款人类别在统计方法上难以严格区分,信用评级机构违约模型的输入数据质量下降。四是由于市场上结构金融分析师紧缺,信用评级机构很难招募到足够的专业人才,导致其风险评估分析能力下降[1]。

(二)利益冲突和“评级购买”(ratings shopping)缺陷

信用评级最初是由投资者付费,但自1975 年美国首先采用NRSROs 认可制度后,评级结果有了官方权威性,其收费模式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向受评对象收取评级费用成为信用评级机构的主要收入来源。发行人付费模式导致了信用评级机构与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即信用评级机构为作为买方的投资者提供关于金融产品的风险参考,可是其却从该产品的卖方处获得报酬。从评级机构和受评对象之间不适当的友好亲密关系,到“评级购买”现象,再到信用评级机构越来越多地参与结构性金融产品的开发创新活动,信用评级机构的角色迅速异化,导致其评级结果的客观性、独立性和公正性受到严重侵蚀[2]。

(三)规则引入导致市场参与者过度信赖问题

1975 年,美国证券会(SEC)发布了对银行和证券销售商的净资产要求,规定外国筹资者在美国金融市场融资时,必须接受国家认可统计评估组织(NRSROs)的评估,并将 NRSROs 的评级作为监管的依据。此后,这种类似的规定被广泛地引入各国监管法律和机构投资者的投资指南,成为自动触发各种交易合约的“自动扳机”。监管政策的扶持造成了市场对信用评级的过度需求和对评级机构的过度依赖,降低了银行、机构投资者和其他市场参与者对信用风险的自我评估能力。而这种市场依赖反过来导致了“悬崖效应”。在此次金融危机期间,信用评级机构评级的下调正是通过这种“悬崖效应”放大政策效应,造成系统性紊乱。与此同时,由于各种管理规定的明确要求或鼓励暗示,大多数市场参与者按照同样的模式行动,也造成了市场上的“羊群效应”。

(四)评级结果缺乏多样性

评级结果多样性的缺乏,主要表现在给定时点信用等级的无差别性和信用等级调整的同步性上。发行人在不同信用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结果往往高度一致,即使有差别也不会超过一个小等级。这一方面反映了当前信用评级行业评估方法的大同小异,市场结构的高度集中;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评级机构在主观上不愿“特立独行”。因为分析师必须对自己评级结果的可靠性以及与其它评级结果的偏离给出合理解释,否则将面临来自发行人的质疑和压力。

二、欧美国家及国际主要评级机构的改革措施

此次金融危机使人们更为清醒地认识到,信用评级在金融体系的健康与稳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信用评级的定价功能,对国家金融主权和经济安全形成重要影响。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改革信用评级业,加强信用评级监管,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呼声。

(一)欧美国家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改革措施

针对国际信用评级行业暴露的固有缺陷,各国监管部门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政策措施(见表1)。主要包括:一是降低信用评级行业的进入门槛。要求对所有的评估机构公开证券发行人的信息,通过信用评级机构的主动评级增强信用评级的多样性。二是减少对信用评级机构评级的依赖。清除了法规对信用评级机构评级的引用,增强资产支持证券(ABS)发行的透明度。三是增加信用评级机构的责任义务。取消“专家责任”豁免,增加信用评级机构的法律责任和义务,不断改善信用评级机构的内部公司治理结构。四是加强对信用评级的监督管理。修订了信用评级机构监管制度,成立专门的日常监管机构,增加信用评级机构评级方法、评级结果表现等方面信息的披露。

(二)国际主要评级机构对银行信用评级方法的改进措施

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机构的作用及其对金融稳定的重要性,决定了它所接受的外部援助的程度,以及它对所遭遇的风险因素的塑造程度。因此,银行的信用评估需要考虑外部支持的程度,衡量系统性风险的程度和解决银行业绩的内在波动性。

近年来,针对银行信用风险评估的这种特殊性,三大国际机构对其银行信用评级方法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见表2)。一是引进新的分析方法。穆迪引进了共同违约分析法(JDA),更加系统地分析了银行可获得的外部援助,它采用单独评级作为起点,然后依次评估来自母公司、合作集团、地区政府和国家政府四类担保人的支持,并相应调整独立评级,获得银行的总体评级。二是提高总体评级的透明度。惠誉单独发布5分制的支持评级,用来表述从国家或者机构所有者获得外部援助的可能性和幅度。将其9分制的单独评级改为与总体评级完全一致的19分制,使财务能力评估更加精细,外部援助的益处更加清晰。三是强调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标准普尔以银行业国家风险评估(BICRA)为基础确定每个银行的基本风险评估(Anchor Profiles)。首先,评估一个给定国家的行业和经济金融风险,并将结果合并为银行业国家风险评估。然后,获取被评银行总部所在国家的BICRA分数的行业风险构成和该银行业务运营的所有国家的BICRA经济金融风险分数的加权平均,将这两项合并就生成了该银行的基本风险评估。最后,根据被评银行的特有优势和弱势,从基本风险评估映射图得出该银行自身的单独风险评估。四是重视盈利波动对银行资本金的影响。标准普尔改变了对银行层面的分析,对银行的盈利分析集中在风险调整业绩和使用留存收益提高银行资本金水平的能力上[3]。

三、现阶段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信用评级自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开始起步以来,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已逐步形成了以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等规模较大的评级机构为主体,涵盖金融机构、企业、个人和项目等多领域、多层次及多元化的信用评级组织与业务架构。但是,目前我国信用评级行业整体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在信用评级市场还缺乏足够的话语权与市场影响力。从评级机构来看,普遍规模较小,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等少数规模较大的评级机构注册资本也只有 1 亿元左右,净资产大多在几千万元。从评级产品来看,主要以短期融资券等债券产品为主,其他评级产品还不成熟,资产证券化评级和金融企业评级尚未有效开展。信用评级业发展的滞后严重制约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一)国家对信用评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与法制缺失

2011年12月,国务院虽明确了由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信用评级行业的主管部门,但是至今尚未形成从全局角度来规划中国信用评级行业的整体方案与组织架构,来有效统筹协调整个信用评级业的发展与管理监督工作。同时,在信用评级管理法律建设方面,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证券监督管理委会等部门对信用评级行业的监管规章制度也是各行其是,各管各事,亟待统一规范。

(二)评级市场被外资机构主导危及我国金融主权安全

2006年以来,美国穆迪、标准普尔、惠誉等利用我国在信用评级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在几乎没有任何障碍的情况下,长驱直入中国信用评级市场。在很短的时间里,通过收购中资评级公司的方式,控制了我国2/3以上的评级市场,导致我国正在丧失对本国资本市场的话语权和主导权。更为严重的是,美国评级机构已深入至国家经济技术安全的领域,在我国可以不受限制地参与包括政府、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型国有企业和军工背景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的评级,进而掌握我国国家发展规划、各种重大商业机密和军事科技状况,我国经济和技术信息甚至一些国防技术信息对外暴露无遗,这将严重危及我国国家整体竞争力和发展战略的实施,进而威胁到国家安全。

(三)信用评级机构定位与运作方法仿照美国模式弊端重重

目前,我国评级机构的定位与美国一样,是依靠市场调节的竞争主体,而且评级准入门槛低,评级机构众多,在市场容量有限的情况下,这种竞争机制使信用级别买卖公开化。在运作方式上,也是实行向受评对象收费的评级收费模式,把评级机构与受评对象利益结合起来,增加了评级风险。由于企业通过要求评级机构预评级来逆向选择,促使各评级机构之间不得已展开了给予高级别的竞争。在这样的机制下,评级机构没有太多的动力通过提高评级技术来准确揭示风险,而是集中在为争夺市场竞相掩盖风险上。而且当评级机构遇到企业利益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根本难以保证其以公共利益为重。而信用评级作为金融市场的风险预警机制和重要的金融监管工具,如果无法客观反映风险,将影响政府对金融风险判断的准确性,进而削弱国家通过金融手段调控宏观经济的能力。

四、借鉴国际经验推进我国信用评级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鉴于我国信用评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我国信用评级体系建设必须走出一条自主创新之路。即通过信用评级机构模式、信用评级管理模式的创新和信用评级标准建设的创新,最终建立能够有效揭示信用风险的信用评级体制和机制。

(一)尽快完善国家信用评级发展规划与立法,强化信用评级机构公共责任

事实证明,信用评级体系建设不仅事关国家金融体系的健康与稳定发展,而且对国家金融主权和经济安全构成重要影响。为此,我国政府应从维护经济金融安全,确保国家金融主权与公共利益安全的高度,切实分析研究信用评级业的发展规律,对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作出整体与长期规划,建立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同时,加快制定行业法律法规,对信用评级业的市场准入标准、机构组织原则、人员素质、技术能力、评级行为规范等作出系统全面的界定,为加强和规范信用评级业科学管理奠定法制基础。

为确保评级机构忠实履行公共责任,在建设制度时要着力解决好评级竞争和盈利模式的问题。在这方面可借鉴国外的一些评级监管法规的做法,如建立完善的评级行为指引,引入双评级制度、评级信息的定期披露和加强评级监管等。同时,还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有所创新,如在收费模式上既反映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又强调政府在收费方面的管理职能,可由政府组织召开听证会,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价格标准,并由政府代收评级费用等,以便使评级机构的收入来源更为独立、更有保障。又如还可采取由国家召集各评级机构研讨评级技术等方式,建立一种鼓励在各评级机构间展开评级技术竞争的机制,督促其不断改进评级标准等。

(二)大力发展自主品牌的权威评级机构,有效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信用评级业是事关国家金融主权的特殊行业,其对外开放必须在不损害国家主权和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尽管国外评级机构的引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技术交流,学习借鉴的作用,对于提升我国评级机构的技术水平有所帮助,但如果国外的评级机构占据了本国评级市场的大多数份额,将使我国丧失评级话语权、资本市场的定价权,从而阻碍我国金融发展战略的顺利实现。为此,我国必须拥有自主品牌的权威评级机构,从而有效识别本国的信用风险,并代表本国参与国际评级话语权的竞争。

不仅如此,评级行业还是全面掌握国家信用风险信息的行业,自主品牌评级机构应是不受任何外国势力影响的机构,因为任何与外国评级机构的合资和合作,都有可能使关系国家安全的信息外泄。为此,我国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鼓励本国评级机构加快发展,使之成为评级市场的主力军,以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和金融主权。

(三)健全信用评级运作机制,规范评级市场监督管理

1.完善信用评级行业准入制度。随着市场对信用评级需求的不断增加,信用评级的对象、目的日益多元化,这就要求建立健全信用评级行业准入制度,为各类信用评级机构设定相应的行业范围、业务范围,从而形成一个多层次的信用评级体系,满足各种市场主体不同层次的信用评级需要。建议将现有评级机构划分为两个层级,其中第一层级由两家本土自主品牌机构承担国家全部特许评级业务,通过政府授予的“双评级”资格,对每一个项目进行双评级,掌握国内评级市场话语权,并作为国际性评级机构,参加制定全球统一的评级管理规则和国际评级标准,在国际资本市场对世界金融组织、各国政府、跨国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的信用状况进行评级;第二层级由若干家本土与合资机构组成,合资机构只允许对不涉及国家安全的企业和项目开展信用评级。

2.大力发展社会信用评分机构。信用评级结果能否准确揭示风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用评级机构掌握的信息资料是否真实可靠。而这些除了被评对象主动提供的“硬信息”,还包括各类信用评分机构给出的“软信息”,否则很难确保信用评级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这次美国次贷危机中,正是由于信用评分机构提供的信用评分不能真实反映借款人的真实风险类型,导致了信用评级机构的违约风险模型失灵。目前,中国人民银行虽建立了覆盖全国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系统,但是由于体制、机制限制,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只提供信用报告供被动查询,未开展主动的企业和个人信用评级,已有征信系统数据未能充分挖掘使用并对急需数据的有关各方开放。建议对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实施体制和机制创新,吸收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参股,建立具有准公共性质的社会信用评级机构,实行总中心、省、地三级经营,利用企业征信数据对全国及地方重要企业开展主动评级,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布[4]。

3.创新信用评级经营模式与质量监督惩戒机制。为防止发行人付费模式产生的利益冲突,从源头切断评级与受评对象之间的利益交易,建议专门设立“信用评级清算平台”和“发行人托管基金”,由监管机构根据一定规则为证券发行人指定评级机构,并改革评级的计费依据,根据评级是否能够真实反映相关证券的信用风险进行收费。同时健全违约率事后监督机制,对于评级质量进行监管。

4.充分保障评级机构的独立性。加强政府对信用评级行业的管理,绝不是让政府越俎代庖,直接干涉评级机构的评级实践。因此,要处理好评级监管与评级机构独立性之间的关系,在具体的评级业务上,必须坚持确保评级机构的独立性。评级机构只有具备独立、客观的立场,既避免来自受评主体和投资人的不当干扰,也免于政府对具体评级结果的直接干预,才能专注于对信用风险的充分揭示,起到应有的作用。

(责任编辑:陈薇)

参考文献:

[1]Pragyan Deb, Mark Manning, Gareth Murphy. Adrian

Penalver and Aron Toth;Whither the credit ratings industry[J].Financial Stability Paper,2011(2).

[2]孙秀娟.信用评级机构的法律定位及其国际监管改革研究[J].时代法学,2011(6).

[3]Frank Packer, Nikola Tarashev. Rating methodologies

for banks[J].BIS Quarterly Review,2011(6).

内部评级与外部评级比较探析 篇4

巴塞尔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将实行“新巴塞尔协议”, 全面取代1988年的资本协议, 成为国际银行业风险监管的新公约。在新的协议中, 明确指出, 对于风险管理水平不高的银行, 可以借助外部评级机构进行风险管理。近几年来, 我国借款企业资信评级工作已经在全国2 0多个省市相继开展, 这是商业银行使用外部评级的有益探索, 但从实际效果来看, 商业银行使用外部评级的效果不明显, 没有能够充分地将内外部评级有效的结合。本文将在对商业银行内部评级和外部评级比较的基础上, 提出内外部评级有效结合的条件和可行途径。

二、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概述

1 9 8 8年以前, 我国的金融机构一直按“一逾双呆”口径对贷款进行划分。这种被动的方法主观色彩很浓, 弊端百出。为了改变信贷管理, 商业银行在1998年开始试行“五级分类法”。“五级分类法”与“一逾双呆”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有利于客观反映贷款质量和借款企业情况, 有利于商业银行加强贷款风险管理。但是, 我国的五级分类法并没有按照新资本协议中内部评级法规定的程序与标准进行, 它与完整意义上内部评级法有很大的不同。最明显的区别是内部评级法是二维评级系统, 而五级分类法是一维评级系统, 它不区分借款人与债务这两类不同性质的风险及影响这两类风险的因素。

三、我国当前外部评级概述

我国第三方信用评级机构诞生于1 9 8 7年, 在这2 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 评级机构不断发展壮大, 中诚信、联合等评级机构通过与国际著名评级机构合作、合资, 使得我国的评级机构在评级技术和专业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信用评级机构对借款企业进行评级始于1997年, 经过近1 0年的发展, 借款企业评级工作对于商业银行控制贷款风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前人民银行已经在全国2 0个省市组织了借款企业信用评级试点工作, 评级机构每年对约5万家借款企业进行评级。

四、内部评级与外部评级的优劣分析

1. 内部评级

(1) 优势。银行内部评级的主要优势在于贷款客户数据和违约信息的易获得性。

(2) 局限性。 (1) 独立性不强, 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在目前市场经济的环境下, 由于银行和企业之间存在着借贷利益关系, 商业银行客户经理为了稳固客户和扩大业务规模, 往往把关不严, 易于出现关系贷款等现象。 (2) 评级方法过于简单, 风险揭示不足。当前, 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采用打分法, 该方法简便易行, 操作性强, 但明显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缺陷:评级的基础是过去几年的财务数据, 而不是对未来偿债能力的预测;指标和权重的确定缺乏依据;缺乏现金流的分析与预测;行业分析与研究明显不足。 (3) 无法完成对技术要求较高的评级业务。由于商业银行在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的局限性, 无法完成对集团公司的资信评级。近几年国内发生的骗贷事件, 大多数与集团公司有关。对这类公司的评级, 我国的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凸显出较大的局限性。

2. 外部评级

(1) 优势。 (1) 独立性。外部评级是以独立的第三方的身份开展信用评级业务, 不易受委托方和评级对象间利益的左右, 其评级结果会更客观、公正, 为贷款决策、利率确定、资产风险管理提供比较客观的参考。 (2) 专业性。外部评级机构大多采用国际上比较先进的评级技术和方法, 一般拥有专门的研发部门和专业的技术人员, 更重视对评级对象偿债能力、意愿的评价, 尤其关注行业间风险的比较, 能够给出相对准确的评级结果。 (3) 信息来源的广泛性。专业的评级机构一般拥有更多的渠道搜集企业相关信息, 尤其是企业相关的负面信息, 这样得出的评级结论更客观、更全面。

(2) 局限性。商业银行与外部评级机构的合作意愿不强, 被评级对象的覆盖面较窄, 评级机构积累的数据有限, 其技术方面的优势很难发挥;另外, 商业银行对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使用率太低, 限制了评级机构业务的推广, 同时限制了评级机构违约率的计算。

五、内部评级与外部评级相结合的可行途径

目前, 多数商业银行已经逐步建立、实施了内部评级, 对外部评级的认知度、认可度不高, 主动与评级机构开展业务的意愿极低。要实现商业银行对外部评级的认知到认可促进外部评级在防范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方面发挥作用, 需要有个过程, 但可以通过走“实践-检验-交流-提高-认可”之路。具体如下:

1. 商业银行可以选择评级机构对贷款客户进行试验性评级。

试验性评级可以让评级机构对商业银行已做过内部评级的少部分信贷客户进行信用评级, 也可以让评级机构技术人员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人员共同对某一客户进行试验性评级。在试验的过程中, 双方评级人员对评级应该考虑的因素进行解剖, 对评级的思维方式、基本判断标准, 以及其他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交流分析。

2. 商业银行可以让评级机构对某些特定贷款客户进行信用评级。

考虑到时间、精力、成本、资料来源或专业知识的限制, 商业银行在对某些客户的信用风险状况无法把握时, 可以把该部分客户推荐给评级机构实施外部评级, 把外部评级结果和报告作为与自身的初始判断进行比较分析, 从而做出授信决策。这样操作既能够解决商业银行技术问题, 同时也可以满足独立性的要求。

3. 商业银行可以委托评级机构对某些重要贷款客户进行信用调查。

鉴于一些重大项目的授信管理中风险控制的需要, 商业银行可以委托外部评级机构对企业进行信用调查, 其中包括行业分析、企业经营现状调查、财务数据真实性调查、法人代表和管理人员调查、历史经济合同履约率调查等。

总之, 内部评级和外部评级的有效结合是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商业银行、专业评级机构及其监管部门的共同努力, 尤其是资信评级机构在提高自己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基础上, 更应该积极主动的和商业银行开展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的全方位合作, 和商业银行一道探索出可行的合作途径, 以实现最大限度的降低信用风险, 争取尽快满足新资本协议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沈沛龙:关于新资本协议中信用评级若干问题的探讨[J].金融研究, 2004 (12)

[2]李盎: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与外部评级体系关系的研究[J].华北金融, 2006 (10)

变电设备评级标准 篇5

——————————————————————————————————————

前 言

为了适应变电设备评级需要,不断提高变电设备的健康水平,本标准规定了变电设备评级办法、评级标准及检查考核内容。

本标准由生计科归口。本标准起草人: 本标准批准人: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变电设备评级办法、评级标准及检查与考核。本标准适用于建宁县电力公司变电设备的评级标准。2 设备评级办法

2.1 设备评级工作是掌握和分析设备技术状况,加强设备管理。通过设备评级工作,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分析和审定,及时消除设备缺陷,保证设备安全、可靠、经济运行。

2.2 设备评级工作应充分发动群众,每台设备应结合职责分工落实到人,变电专责人应经常掌握管辖设备的技术状况,适时进行维护和检修,并结合安全大检查、设备大修、小修、更新改造以及各项季节性工作,按时对设备进行鉴定和评级,按下达设备定好年指标,争取改进措施。消除三类、减少二类、提高一类设备的健康水平。

2.3 各单位对所管辖的变电设备应每季度评级一次,并建立设备评级记录,算出设备完好率,列出二、三类设备的主要缺陷,并提出处理措施于每季首月五日前一同报生技科,由生技科统计设备完好率。

每年年底,由生技科组织有关单位,对变电设备进行一次全面评级,并于次年一月提出设备升级规划。

2.4 设备按其完好程度分一、二、三类,一、二类设备统称为完好设备,完好设备台数与全部设备台数的比率称为“设备完好率”(以百分数表示)。

一类设备数+二类设备数

设备完好率= ────────────×100% 参加评级的设备数

2.5 设备评级要综合衡量,以设备各单元总的技术状况为准。如一个单元内的主要设备元件同时有一、二类者,应评为二类,同时有二、三类者应评为三类。对二类设备评级标准没做具体规定,凡不完全具备一类设备条件,但基本完好,能保证安全运行,且不存在三类设备缺陷者均列为二类设备。本标准对一、三类设备做了规定(见3)。凡有重大缺陷的设备,不能保证安全运行者,均列为三类设备。停运的三类设备不得投入运行,运行中的三类设备必须限期处理,三类设备重新投入运行须经生产副经理批准。

2.6 设备评级的单元划分:

2.6.1 电力变压器(包括附属设备)每台为一个单元;

2.6.2 母线(包括母线刀闸、及构架等)以每段母线为一个单元;

2.6.3 出线以每台开关为主要元件(包括刀闸、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电缆、电抗器、阻波器、耦合电容器及构架等),为一个回路单元; 2.6.4 每站电力电容器(包括开关、刀闸、熔丝、电缆串联电抗器、放电线路、及构架等)为一个回路单元;

2.6.5 所(站)用变压器(包括刀闸、熔丝、电缆及所用盘等)为一个单元; 2.6.6 每台消弧线卷(包括刀闸)为一个单元;

2.6.7 每组蓄电池(包括充电设备、整流设备及直流配电盘等)为一个单元; 2.6.8 站内所有避雷针和接地网装置为一个单元;

2.6.9 每台载波机或微波通讯设备(包括高频电缆、微波塔及附属设备)为一个单元;

2.6.10 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设备评级以每一被保护设备(如线路、母线、变压器、电动机等)所配备的装置为一个单元;

2.6.11 故障录波器按每套为一个单元; 2.6.12 远动装置器按每级设备为一个单元;

2.6.13 所内土建设施(包括消防、照明设备)为一个单元;

2.6.14 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耦合电容器、避雷器等的评级按主设备同等评定,但要另行计算设备完好率。

2.7 设备评级应具备的资料: 2.7.1 变电设备评级标准;

2.7.2 设备缺陷记录,检修试验记录,化验记录等原始资料。2.8 评级程序:

2.8.1 调运部所辖各变电站应指定设备评级专责人,根据设备巡视、运行情况、有关原始记录、各种资料等按标准提出初步意见并上报调运部设备评级专责人;

2.8.2 调运部设备评级专责人应负责组织各班(站)长、技术员、安全员依据客观实际对设备健康状况共同进行鉴定,审定级别。同时计算全公司变电设备完好率,填写设备评级表,对评为二、三类的设备进行原因说明,于每季末22日上报生计科变电负责人;

2.8.3 新设备投运前和设备大修后,均要按本标准进行设备评级工作。3 设备评级标准

3.1 变压器、消弧线圈、电抗器 3.1.1 一类设备:

3.1.1.1 可以随时投入运行,能持续地达到铭牌出力或上级批准的出力,温升符合设计的数值或DL/T 572-95《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的规定;

3.1.1.2 预防性试验项目齐全合格;

3.1.1.3 各部位的零、部件完整齐全,分接开关的电气和机械性能良好,无接触不良或动作卡涩现象;

3.1.1.4 冷却装置运行正常,散热器及风扇齐全;

3.1.1.5 电压表、电流表、温度表等主要表计部件完好准确,主要保护装置和信号装置完备,部件完好,动作可靠;

3.1.1.6 一次回路设备绝缘及运行状况良好;

3.1.1.7 设备本身及周围环境整洁,照明良好,标志、编号齐全; 3.1.1.8 不漏油或稍有轻微的渗油,但外壳及套管无明显油迹; 3.1.1.9 基础完整无沉陷现象;

3.1.1.10 资料齐全,符合运行规程要求。3.1.2 三类设备:

3.1.2.1 达不到铭牌出力或上级批准的出力;

3.1.2.2 线圈或套管绝缘不良,因而降低预防性耐压试验标准的; 3.1.2.3 漏油严重;

3.1.2.4 部件、零件不齐全,影响出力或安全运行;

3.1.2.5 分接开关的电气或机械性能不良,接触电阻不合格或有卡涩; 3.1.2.6 保护不可靠(继电保护或35kV熔断器不良);

3.1.2.7 有其它威胁安全的重大缺陷如绝缘老化、有异音、有可燃性气体、绝缘油劣化、油位不正确。

3.2 高压开关(断路器): 3.2.1 一类设备:

3.2.1.1 开关铭牌完整,技术档案齐全。变电所所管辖的每台开关均应建立技术档案,其内容包括,开关说明书、安装的竣工报告、图纸、预防性试验报告,每次检修的调试记录、试验报告、大修后的验收、评级情况、操作和跳闸次数,历年来短路容量、变动情况记录,合闸线圈的端子电压、事故障碍及运行和检修中发生的异常现象等。资料有专人管理,并与实际相符;

3.2.1.2 开关本体(包括瓷套)操作机构,开关或气体等的试验结果均应符合福建省电力工业局一九九九年六月颁布的《电力设备交接及预防性试验规程实施细则》和制造厂的各种参数的要求;

3.2.1.3 开关外观应整洁,无锈蚀,油漆完好,分、合闸指示器清晰正常,各部件结构密封良好不进水,油开关不渗油。SF6开关年漏气率不大于1%,液压机构油泵启动满足制造厂规定的周期,预压力符合制造厂规定的要求;

3.2.1.4 开关各种压力、油指示(包括SF6开关的SF6气体压力、液压机构的油箱油位和气动机构的空气压力等)正常;辅助开关绝缘良好,动作可靠。开关机构的加热以及气压表、油压表、流量表状况均完好和准确;套管电流互感器的电流比准确度好,绝缘状况均应满足开关实际运行地点的要求。传动机构、操作机构箱应密封良好,能有效的防潮、防尘、防小动物进入;端子排的标志明显、清晰;

3.2.1.5 开关场地应清洁,查标志和编号名称齐全、保护接地牢固,低型布置的开关,遮栏应完整齐全可靠,开关本体及机构箱基础应符合设计要求,无变形、下沉和剥落,露盘现象;

3.2.1.6 开关应满足使用地点和环境条件要求,或经采取措施后可保证安全运行; 3.2.1.7 开关的额定电流不小于负荷电流; 开关的实际断流能力应不小于安装地点的最大短路容量,或开关的实际断流能力小于安装地点的最大短路容量,但能在运行方式上采取临时限流措施(例如分列运行等方式),使运行中的最大短路容量小于开关的实际断流能力,可以保证安全运行者。

3.2.2 三类设备:

3.2.2.1 开关本体的关键部件及性能,如套管、均压电容、回路电阻、绝缘提升杆、绝缘油、SF6微水含量、同期(三相同期或各断口同期),分合闸速度及时间有一项与“规程”和制造厂制定的标准相比悬殊者;

3.2.2.2 开关操作机构有卡涩,运行中有拒合、拒分或续分现象,SF6开关有漏气,液压机构油压超出闭锁限值,油开关严重漏油,不能保证安全运行者;

3.2.2.3 液压机构油泵启动次数超过制造厂规定数值; 3.2.2.4 开关断流能力不能满足运行要求,又无保证安全运行的措施。额定电流小于负荷电流者; 3.2.2.5 故障跳闸已超过规定次数以及大修时,没有进行检查;

3.2.2.6 操作机构箱密封不严,又未采取防止小动物进入的措施威胁安全运行者。3.3 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 3.3.1 一类设备

3.3.1.1 各类参数满足实际运行需要;

3.3.1.2 部件完整、器件无损坏、接地良好;

3.3.1.3 油质及绝缘良好,各项试验项目齐全,符合规程要求; 3.3.1.4 油位正常、无渗油现象;

3.3.1.5 设备清洁,油漆完整,标志正确清楚; 3.3.1.6 资料齐全,数据正确,与现场相符。3.3.2 三类设备:

3.3.2.1 各特性参数影响保护及仪表运行的准确度和选择性; 3.3.2.2 过负荷运行;

3.3.2.3 定期试验中有不符合预防性试验规程要求者; 3.3.2.4 瓷件有严重损伤在二级以上; 3.3.2.5 有渗油或滴油现象。3.4 电力电容器: 3.4.1 一类设备:

3.4.1.1 按照规定,定期进行试验(预防性试验及电容值测量等)并符合规程要求; 3.4.1.2 瓷件完好无损,设备整洁,标志齐全;

3.4.1.3 密封良好,外壳无渗油,无油垢、无变形、无锈蚀、油漆完好; 3.4.1.4 资料齐全、正确,与现场实际本符。3.4.2 三类设备:

3.4.2.1 电容器停运,减少出力大于全所电容器安装容量的10%以上者; 3.4.2.2 熔丝保护不齐全或不符合规定。3.5 电抗器: 3.5.1 一类设备:

3.5.1.1 按照规定进行定期试验,并符合规程要求,各项参数符合实际运行需要; 3.5.1.2 线圈无变形,混凝土支柱裂纹和器件无损伤; 3.5.1.3 通风良好,通道清洁,无积水,无杂物; 3.5.1.4 本体清洁,油漆完好,标志正确清楚; 3.5.1.5 资料齐全,正确,并与实际相符。3.5.2 三类设备:

3.5.2.1 线圈有严重变形,混凝土支柱变形,裂纹严重; 3.5.2.2 过载运行,温度较高,通风不良。3.6 刀闸、母线、熔断器: 3.6.1 一类设备:

3.6.1.1 按照规定进行定期试验,并符合规程的要求; 3.6.1.2 各项参数满足实际运行要求; 3.6.1.3 带电部分的距离符合规程要求;

3.6.1.4 高压熔断器无腐蚀现场,接触良好,运行灵活;

3.6.1.5 刀闸操作灵活,辅助接点,闭锁装置良好,三相同期展开角度符合安装要求; 3.6.1.6 母线接头无过热现象;

3.6.1.7 部件完整,瓷件无损伤,接地良好; 3.6.1.8 资料齐全、正确,与实际相符。3.6.2 三类设备:

3.6.2.1 各部分带电体距离不符合规定要求; 3.6.2.2 熔断器选择配合不当而频繁熔断; 3.6.2.3 母线接头有过热而打卡子临时补强;

3.6.2.4 刀闸机构不灵活有卡涩现象,操作时晃动较严重,闭锁装置不好。3.7 电力电缆: 3.7.1 一类设备:

3.7.1.1 铭牌额定参数符合系统运行要求;

3.7.1.2 在运行中能满足根据敷设条件修正系数核定的最大允许负荷电流; 3.7.1.3 定期按《电气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规定进行电气试验并合格; 3.7.1.4 电缆头及其引线的相间距离和相对地距离、绝缘水平符合运行电压要求;

3.7.1.5 沿线路没有腐蚀,没有机构损伤和没有影响检查、检修的故障,并有明显可靠的要求; 3.7.1.6 引线连接及温升不超过规定(有监温设施)无腐蚀现象。不同金属导体联接应采用过渡接头;

3.7.1.7 有完整可靠的防雷保护,接地装置连接正确,接地电阻合格; 3.7.1.8 铭牌、标志齐全,相色编号正确;

3.7.1.9 技术资料完整正确,备品、备件齐全合格(均按《电力电缆运行规程》规定)。3.7.2 三类设备:

3.7.2.1 铭牌额定参数符合系统运行要求;

3.7.2.2 在运行中能满足根据敷设条件修正系数核定的最大允许负荷电流值 90%以上;

3.7.2.3 定期按《电气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规定进行电气绝缘试验,耐压合格无击穿闪络现象,其他不合格,但能运行至下次计划检修者;

3.7.2.4 电缆头及其引线的相同距离和相对地距离,绝缘水平,不尽符合运行电压的要求,但不严重威胁运行;

3.7.2.5 沿线路有腐蚀、有机构损伤和有影响检查、检修的障碍。没有明显可靠标志,但不严重威胁运行者;

3.7.2.6 引线联接及接头温升较高,且有腐蚀,但能运行至下次临时检修对处理者;

3.7.2.7 电缆头渗油比较严重,电缆亦有轻微渗油及吸潮现象,套管有轻微裂纹,但尚能运行至下次计划检修者;

3.7.2.8 有防雷保护,但不尽合格,不严重威胁运行者。接地电阻不合格,但不超过20%规定值者;

3.7.2.9 铭牌、标志不齐全;

3.7.2.10 设备有台帐,而技术资料不完整。3.8 蓄电池

3.8.1 一类设备:

3.8.1.1 容量达到铭牌出力,旧电池虽达不到铭牌出力,但可达到85%,维护得好,仍能继续使用且能满足开关合闸要求;

3.8.1.2 电解液化验合格;

3.8.1.3 极板无弯曲变形,颜色正常,玻璃缸完好,无倾斜现象,无严重沉淀物; 3.8.1.4 蓄电池整洁,标志正确清楚,绝缘符合规程要求; 3.8.1.5 接头联接可靠,无生尘现象;

3.8.1.6 防酸、防阳光、采暖、通风等设备良好; 3.8.1.7 资料齐全、准确、与实际相符合。3.8.2 三类设备:

3.8.2.1 蓄电池组中个别电池电压不足或短路(不大于10%)10h,放电率达到80%额定容量; 3.8.2.2 所用新硫酸和蒸馏水未经化验;

3.8.2.3 蓄电池沉淀物较多(距离极板小于10毫来)极板活性物有脱落现象; 3.8.2.4 蓄电池绝缘电阻低,110V小于0.1兆欧,220V小于0.2兆欧。3.9 整流设备 3.9.1 一类设备:

3.9.1.1 整流元件特性良好,参数符合运行要求,在正常及事故情况能满足继电保护、开关动作的要求;

3.9.1.2 调压变压器、稳压变压器、电流供电器、电压供电器、等运行无异音、过热等现象; 3.9.1.3 各种开关及元件安装牢固、整齐,接点接触良好,不发热; 3.9.1.4 各种保护、信号装置、指示仪表动作正确可靠,指示正常; 3.9.1.5 配线整齐、标志、编号齐全,并有符合实际的接线图; 3.9.1.6 资料齐全、准确。3.9.2 三类设备:

3.9.2.1 元件老化,各部件有局总过热现象,调压、稳压变压器异音较大; 3.9.2.2 整流不整齐,标志不全,配线老化,绝缘降低; 3.9.2.3 图纸不正规,与现场不符; 3.9.2.4 技术资料不健全,硅整流容量降低。3.10 过电压保护及接地装置 3.10.1 一类设备:

3.10.1.1 防雷接线及过电压保护各装置的装设符合“过电压保护规程”和安装标准要求; 3.10.1.2 防雷设备预防性试验项目齐全,试验合格,接地装置良好; 3.10.1.3 瓷件完整无损伤,密封,接地良好; 3.10.1.4 放电计数器完好,指示准确; 3.10.1.5 避雷针引下线及接地良好; 3.10.1.6 避雷顺支架牢固; 3.10.1.7 微钢棒安装正确;

3.10.1.8 外观清洁、油漆完好、标志正确清楚; 3.10.1.9 设计、安装运行资料齐全。3.10.2 三类设备:

3.10.2.1 防雷结线及过电压保护存在缺陷; 3.10.2.2 接地电阻不合格,接地带有明显腐蚀; 3.10.2.3 避雷针有严重腐蚀;

3.10.2.4 避雷针的预防性试验不合格,放电计数器不全,动作不准确。3.11 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及二次回路 3.11.1 一类设备:

3.11.1.1 配电盘各种继电器、仪表、信号装置和各种部件安装端正、牢固、清洁、外壳密封良好,并有名称及标志;

3.11.1.2 配线整齐美观、电缆、各类端子编号齐全,导线电缆截面符合有关规程要求; 3.11.1.3 各元件、部件的螺丝紧固可靠。闲置元件导线不带电; 3.11.1.4 各元件、部件和二次回路等绝缘符合有关规程要求; 3.11.1.5 回路接线合理,安装接线图,原理图与实际相符;

3.11.1.6 各种装置元件、部件的检查、试验周期、特性和误差符合有关规程要求; 3.11.1.7 各种装置动作试验正确可靠; 3.11.1.8 非经常启置之元件应铅封;

3.11.1.9 定值有凭据,试验记录(包括原始记录)技术资料齐全。3.11.2 三类设备:

3.11.2.1 保护未满足选择性要求、或保护灵敏度不足(经领导批准的除外); 3.11.2.2 存在影响安全运行的缺陷; 3.11.2.3 未满足反措要求; 3.11.2.4 三年以上未进行检查; 3.11.2.5 无原理展开图;

3.11.2.6 供运行人员操作的连结片、把手、按钮等没有标志;

3.11.2.7 保护配置未满足系统要求,在故障时能引起系统振荡,扩大事故或严重损坏设备者(如线路高频保护应投入跳闸,都长期投入信号、交压器瓦斯保护未投入跳闸等);

3.11.2.8 故障录波器存在影响录波器分析的缺陷或未投入运行; 3.11.2.9 技术资料、图纸齐全。3.12 载波、微波通讯设备 3.12.1 一类设备:

3.12.1.1 机器设备的性能符合规程规定;

3.12.1.2 机器设备的性能符合专业规程和厂家规定要求;

3.12.1.3 有可靠的备用电源,运行设备应畅通、音质、音量好; 3.12.1.4 按设备清单应有足够的备品备件; 3.12.1.5 机器设备搂期测试调整;

3.12.1.6 室内机器设备应清洁、无尘土;

3.12.1.7 资料图纸完整,符合实际。技术记录完整、齐全。3.13 土建、照明、场地及其它 3.13.1 一类设备:

3.13.1.1 构架完好,无倾斜,无基础下沉,铁件无锈蚀、露筋裂纹等现象;

3.13.1.2 厂房门窗完整,房顶无漏雨、渗水现象,配电间及控制室无能钻进小动物的孔洞; 3.13.1.3 电缆沟完整、清洁、无积水现象,盖板齐全; 3.13.1.4 设备基础良好;

3.13.1.5 储水塔或储水池完好;

3.13.1.6 室内外照明完好,能满足正常运行及事故处理需要,且布线整齐,回路良好; 3.13.1.7 室内外场地整齐、清洁、无积水现象,上下水道畅通,无堵塞现象。道路畅通; 3.13.1.8 消防设备完好,器材齐全,并定期检查良好; 3.13.1.9 室内外固定遮栏完整,标志齐全。3.13.12 三类设备:

3.13.12.1 架构腐蚀未做防腐处理,水泥构架露铁件,裂纹较重; 3.13.12.2 生产厂房漏水,门窗不全,控制室电缆引线等孔洞未堵; 3.13.12.3 电缆沟歪斜、倒塌、有积水经常排不出去,缺少盖板; 3.13.12.4 照明不正视,走线零乱,灯具不全等;

3.13.12.5 室内外场地不平,闲散杂物乱放,厂区排水不好; 3.13.12.6 没有消防通道,变电所内没有消防器材; 3.13.12.7 各设备固定遮栏不正规,不标准。4 检查与考核

设备评级情况在部门办公室每季度公布一次。

评级改革 篇6

关键词:熊猫债 信用评级 全球评级序列 外币级别 行业风险

随着我国债券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2015年以来又有多家境外机构在我国发行了熊猫债。由于熊猫债的发行主体为境外机构,国内评级机构在评级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以往未曾遇到的问题。如何准确识别熊猫债的信用风险特征,制定差异化的信用评级标准,成为国内评级机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熊猫债评级的相关情况

(一)评级方面的主要监管政策

2005年2月,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主管部门联合发布了《国际开发机构人民币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从熊猫债发行主体资质要求、信用评级、募集资金使用、会计准则等方面进行了规范。2010年9月,人民银行等主管部门修订了《国际开发机构人民币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并公布实施。根据修订后的办法,国际开发机构申请在中国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应符合“财务稳健,资信良好,经两家以上(含两家)评级公司评级,其中至少应有一家评级公司在中国境内注册且具备人民币债券评级能力,人民币债券信用级别为AA级(或相当于AA级)以上”的要求,将熊猫债的评级改为双评级制度,促进了熊猫债评级与国际市场接轨。此外,熊猫债在信息披露方面已开始接受国际会计准则,境外发行主体可以采用经财政部认定已与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实现了等效的财务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发行主体的信息披露成本。

(二)国内评级开展情况

从实践来看,由于熊猫债发行前期我国国内评级机构还未与国际接轨,国际评级机构也未在中国开展实际业务,因此2005年发行熊猫债的国际金融公司和亚洲开发银行均向我国政府申请了信用评级豁免权。2010年,修订后的《国际开发机构人民币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发布,国内评级机构开始更多地参与到熊猫债的评级工作。此后发行的熊猫债均由不同的国内评级机构承接了相应项目。

(三)境外发行人信用资质状况

从2005年我国首次发行熊猫债至今,熊猫债发行主体的信用资质普遍较高,其中国际金融公司等机构均属于国际AAA品质的国际多边金融机构,而戴姆勒股份公司以及汇丰银行等发行主体也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信用资质,国际评级机构均给予了较高的信用等级,这样的发行主体资质分布实际上与日本、美国、韩国等国家外国债券市场在发展初期比较相似。

熊猫债的主要风险特征

与国内发行主体相比,熊猫债发行主体的信用风险差异主要来自于以下三方面。

一是面临国家层面的风险。与国内发行主体均处于同一主权国家有所不同,熊猫债的发行主体可能来自于不同国家,面临着不同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宏观经济环境、汇兑制度等国家层面的风险因素。这种国家风险具有系统性特征,不仅对于发行主体的信用状况存在普遍影响,而且发行主体自身也往往难以消除。而其中的一些风险,比如政治风险等具有典型的“尾部风险”特征,一旦爆发将对发行人的信用资质产生巨大冲击。尤其是在军事冲突、政变等极端政治风险事件爆发的情况下,国家风险往往成为其境内企业信用状况的决定性因素。

二是面临转移转换风险。熊猫债为人民币债务,而其发行主体为境外机构,当这些发行主体未来偿还人民币债务时,会受到发行主体经营活动所在国政府对跨境资本流动限制、外汇自由兑换限制等因素的影响,而这种限制往往会对发行主体偿还外币债务产生决定性影响。比如2001年阿根廷债务危机爆发后,面对巨大的资本外逃和本币贬值压力,阿根廷政府多次收紧外汇管制政策,对其境内企业的外币债务偿付构成不利影响。

三是面临差异化的行业风险。熊猫债发行主体所处行业或许与国内类似,但这些发行主体所面临的却是全球行业风险或特定区域的行业风险,这样的行业风险特征与国内市场相比可能会有很大差异。比如戴姆勒股份公司处于欧美汽车市场,与国内汽车市场相比,两者在行业结构、竞争格局、产业政策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别,两者的内在信用风险特征也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国内评级机构在熊猫债的评级过程中进行差异化处理。

外国债券信用评级的国际经验

国际评级机构的全球化业务一般开展得较早,其对于外国债券的评级方式可以为国内评级机构开展熊猫债信用评级提供一些参考,本文在此以三大国际评级机构评价体系为例进行分析。首先需要厘清两个概念:一是全球评级序列与区域评级序列的差异;二是本币级别与外币级别的差异。

(一)全球评级序列与区域评级序列

全球评级序列是评级机构按照全球统一的评级标准进行的信用评级,其评级结果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可比性。国际评级机构在评级时采用的评价方法就是基于全球评级序列下的标准,与国内评级机构所使用的区域评级序列有较大区别。

区域评级序列是评级机构为了更好地满足投资者对于特定区域级别区分度的需要,对该区域内的评级对象采用特定的评级标准进行的信用评级,评级结果只在相应区域范围内具有可比性。

如果将全球评级序列与区域评级序列进行比较,区域评级序列的区分度更大,但适用范围较窄。比如一般中国评级机构采用的都是区域评级序列的标准,该序列下的评级方法未考虑来自不同国家(地区)风险方面的差异,因此也只能将同一地区内或同一标准下评价出的企业级别进行比较,难以与来自其他国家或地区,按照另一套区域标准评价出的企业级别进行比较。而从国际评级机构的全球评级序列来看,各机构在评级方法中会考虑不同国家(地区)的风险特征差异,设定相应的评价方法以达到评级结果在全球可比的目的。此外,两套评级序列之间实际上也可以相互转换。国际评级机构通过制定的级别映射关系,可将两套评级序列下的级别进行对应,比如穆迪评级序列对应关系见表1。

nlc202309090759

(二)本币级别与外币级别

国际评级机构对于发债主体级别的评价也有本外币之分。其中,本币级别衡量的是发债主体足额偿付其经营活动所在国货币债务的可能性,因此并不考虑货币兑换以及辖区间转移的风险。而外币级别衡量的是发债主体足额偿付其外币债务的可能性,会额外考虑发债主体将本国货币转换为外币,或转移至国外的能力和限制。一般对于存在外币债务的主体,国际评级机构均会给出外币级别。由此可见,本币级别与外币级别可能会由于转移转换风险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国际评级机构在对外国债券发行主体评级时,由于这些债务对于发债主体而言都是外币债务,三大评级机构均会考察其偿还外币债务的能力或外币债务违约的可能性,因此熊猫债的评价也会主要分析发债主体外币级别的高低。

对于债项评级,国际评级机构会按照具体债务的币种情况进行分析,由于外国债券是外币债务,因此债项评级也是外币债项信用等级。

(三)国家风险与转移转换风险

为了区分因发债主体所处国家(地区)不同可能带来的信用风险差异,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在对发债主体本币级别的评价中,均将国家风险这一因素纳入到整体评级体系中。其中标普和惠誉将来自于一国经济、制度、法律等层面的因素作为基础分析要素纳入信用评级方法框架进行分析,而穆迪则对不同国家的信用等级设定了上限,通过对发债主体经营活动所在国的本币风险上限进行评估,得到发债主体本币级别可能获取信用等级的上限。

对于外币级别的评价,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共同的做法是在得出本币级别的基础上,通过评价发债主体经营活动所在国的转移转换风险水平,设定外币风险上限,进而确定发债主体所能获取外币级别的上限和最终级别。本币或外币的级别上限是指发债主体所能获取的最高信用等级,对于任何主要经营活动来自于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发债主体而言,其所能获得的本币级别或外币级别都不能超过该国的国家风险上限级别。各评级机构对于本外币风险上限级别的评价都有一套特定的方法(不同评级机构对国家风险及转移转换风险的主要分析因素见表2)。

(四)全球行业风险评价

由于发债主体可能来自不同国家的细分行业,因此国际评级机构在对行业风险进行评价或制定行业标准时,也是基于全球视角进行分析,考虑特定行业全球共同的风险特征及行业间的风险水平,而对于企业的行业竞争力的评价也是在同一行业内进行全球比较和排序。

国内开展熊猫债评级的建议

(一)全球评级序列条件下

国际评级机构对于熊猫债等外国债券的评价基于全球评级序列标准进行。首先在考虑全球行业风险及发债主体经营活动所在国的国家风险(或本币风险上限)的基础上,先得到本币级别,再根据其外币风险上限,得到发债主体的外币等级,并将该外币等级作为外国债券发债主体的最终信用等级。对于国内评级机构而言,为准确评价熊猫债及其发债主体的信用风险水平,建议根据其风险特征差异,对其面临的国家风险、转移转换风险等因素进行分析,并差异化地考虑其行业风险。因此,国内评级机构可以积极构建一套全球可比评级体系,将上述风险因素纳入该体系中。但建立这样的体系在数据样本、技术储备等方面都会有较为严格的要求。

(二)区域评级序列条件下

从满足监管需要或评级体系一致性的角度考虑,国内评级机构也可以在目前采用的区域评级体系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对熊猫债的额外风险考量因素,将熊猫债纳入中国评级体系的级别序列中。

一是对于熊猫债发债主体进行的风险评价应主要反映其偿还外币债务的能力和意愿。因此,对熊猫债发行人的主体评级级别应区分本币级别与外币级别。同时,评级机构或投资人在将熊猫债的信用风险与国内其他债券进行比较时,也应主要参考其外币级别。

二是在对外币级别评价时,建议国内评级机构建立一套针对不同国家转移转换风险的评价方法。在评级中,先评出发债主体的本币级别,并根据前述建立的不同国家转移转换风险的评价方法,评价出熊猫债发行主体所在国或地区的外币风险上限,并将这一外币风险上限等级与其本币级别相加,从而得到熊猫债发行主体的最终外币级别。

三是在对熊猫债本币级别的评价中,建议考虑因国家风险不同可能带来的影响,可以针对熊猫债发行主体经营活动的集中情况进行判断。如果该发行主体的经营活动集中在某一特定国家(地区),则按照该国家(地区)的政治稳定性、宏观经济、制度法律的具体情况,设定其所能获取的相对于中国评级序列以及国家风险的本币级别上限。如果其国家风险与中国相等或低于国内水平,则熊猫债发行人在中国序列下信用等级就不存在具体等级限制。反之,如果其国家风险水平高于中国水平,则按照具体差异的大小,制定出其在中国体系下所能获得的本币级别上限,从而达到级别可比的目的。

四是在对行业风险进行评价时,建议国内评级机构充分识别熊猫债发行主体经营所在地行业环境与国内行业的差异,并将这种差异进行比较,制定出不同的信用政策或评价标准,力求准确评估其行业风险水平。

评级改革 篇7

酒店级别是对酒店价格、服务设施、服务品质的集中反映,成为顾客快速认知酒店的渠道,因而,酒店等级已逐渐成为顾客选择酒店的重要参考因素。伴随着我国酒店评级制度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酒店加入到酒店评级系统中。但与此同时,笔者也发现我国酒店评级系统还存在一定不足,而目前对我国酒店评级系统研究的成果较少。因而,笔者通过对比美国、英国、中国 ( 大陆地区,以下相同) 三个国家的酒店评级系统,从其评级方式,评级内容,评级特点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借鉴其他国家的评级系统优点对我国的酒店评级系统提出建议。

2 美国,英国,中国酒店评级系统分析

2. 1 美国酒店评级系统分析

由于各个协会和公司都有他们自己独立的评级系统,美国的酒店行业并没有一个统一的酒店评级系统。其中最有名的系统是AAA ( American Automobile Association) 的钻石评级,美孚旅游指南 ( Mobil Travel Guide) 的星级系统也得到广泛的认可。本文主要分析AAA系统,进而再对美孚旅游指南做简要分析。

2. 1. 1 AAA 酒店评级系统

AAA酒店评级系统由美国汽车协会制定。其每年要对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及加勒比海等地的近5. 7万家饭店及旅馆进行评审,其中只有0. 26% 的可以登上“五星”榜。据报道,2011年AAA评出的五星饭馆及餐馆只有13家。[1]AAA系统每年都对超过29000间住宿设施进行评估。为了更好地对美国多样的住宿运营做出解释,其将酒店设施被分为12个类别,包括大规模酒店、小规模酒店、汽车旅馆、乡村旅馆、历史名迹旅馆、度假屋、农舍和公寓等。

( 1) 评级方式。AAA的评级是由专业的检查员入住受评级的酒店,评估酒店运营和服务的每个方面。并且,该评级活动也是事先不通知酒店方的,评级的结果会有书面证明。酒店可以自愿决定是否参加评级,但是为了赢得更多的顾客并让顾客放心,大多数酒店还是会愿意参加评级活动的。

( 2) 评级内容及特点。酒店等级被分为一到五钻石的级别。AAA评级系统中,房间设备和豪华设施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和服务质量合并的。AAA钻石评级结合了总体质量、设施规模和服务水平。该评估过程包括三个步骤: AAA钻石评级要求,以对于物理属性和服务水平的客观评级为指导方针,和以经验和经历为基础的主观因素。一个住宿设施必须满足钻石评级的要求才能纳入AAA的考虑范围。这个确认过程由实际应用、参考物和媒介研究组合的过程指导。[4]

总体的评估过程包括审查六个关键区: 管理人员和员工; 客房服务与维修; 外观、地面和公共区域; 房间装饰、气氛和设备; 卫生间; 宾客服务。评估宾客服务是一个匿名的过程。其中,AAA的指引非常细致。例如两颗钻石物业内的浴室地板可以使用化纤、镶嵌成的或是“较旧”的瓷砖,但四颗钻 的物业采 用较新的 瓷砖或云石[2]。

2. 1. 2 美孚旅游指南星级评定系统 ( 福布斯旅游指南)

除AAA系统外,美孚旅游指南的星级评定也在美国酒店的评级中得到广泛应用,与AAA评级相铺相成。作为享有盛名的美孚星级评级和认证的创始者,美孚旅游指南自1958年以来就一直对美国和加拿大的酒店、餐馆和水疗提供最全面的评级和评议。近年来美孚旅游指南经过不断发展和改进,与最开始有所不同[3]。该指南于2008年首次将香港、澳门及北京的酒店纳入评级,更于2011年年初将此评级扩展至新加坡。

( 1) 评定方式。针对美国国内酒店的评级,隐名的评判员会造访各物业。美孚旅游指南的匿名评估专家团队用严格而客观的独家标准对评审对象进行评估。它还将顾客意见纳入考虑,这一点是比AAA评级系统优越的地方。

( 2) 评定内容与特点。美孚旅游指南运用与AAA评级系统不同的符号———一到五星,来评定酒店。一星级酒店提供舒适的晚间住宿,三星级酒店代表“专业管理及设施齐备”,其住宿服务绝对卓越而且设施完备。五星级酒店是美国最佳的酒店之一,所有层面全部达到完美品质[1]。

2. 2 英国酒店评级系统分析

英国主要酒店评级系统的组织方包括英国旅游布告栏( ETBs) ,汽车协会 ( AA) ,皇家汽车俱乐部 ( RAC) 。英国旅游布告栏 ( ETBs) 是英国旅游局负责运营的官方旅游网站,而汽车协会 ( AA) 和皇家汽车俱乐部 ( RAC)则是商业汽车协会,皇家汽车俱乐部成立于1897年,是世界上最早的汽车协会。通常在英国所看到的1 ~ 5的皇冠评级就是由英国旅游布告栏 ( ETBs) 所给出的酒店评级,而1 ~ 5星的评级则是由汽车协会 ( AA) 或皇家汽车俱乐部 ( RAC) 给出的。

2. 2. 1 英国旅游布告栏 ETBs 评级系统

英国旅游布告栏 ( ETBs) ,即英国官方旅游网站Visit England - the English Tourist Board,所提供的酒店评级系统是一个通过英国十个地区旅游局的合作来落实的全国性酒店评级系统,是英国唯一一个官方主导的酒店评级系统。ETBs系统的管理组织负责核查酒店评级系统的准确性和维持公众及业界对该系统的信任。

( 1) 评级方式。评级检查是没有提前通知的,酒店的第一次审核都是由一名检查员来进行的,检查员以普通顾客的身份过夜,并第二天早上埋单之前都不会暴露出自己的身份,即神秘人调查法或匿名检查法。之后的大部分审核也包含一个过夜住宿的过程。

在做质量评估时,检查员会把酒店提供的有关运营的每个方面的水平和ETBs制定的标准作对比。ETBs通过每年检查超过11500个住宿设施的经验制定出相关的评定标准,每个单独的方面的质量可以被评为“极好”、“好”、“可接受”、“差”四个等级,如果一个住宿设施已经做得无可挑剔,那么就会被给予一个“极好”的评级。

( 2) 评级内容及特点。ETBs酒店评级系统分为互相独立两部分: 设施分级和质量分级。设施分级以一到五皇冠来表示对特定的设备或豪华水平的质量评定。另外,对于各部门、设施等方面的具体服务质量水平,ETBs进一步以“认可”、“推荐”、“强烈推荐”和“豪华”来区分不同的质量等级。因此,即使设施和服务不全面,但如果有特别高的标准,设施分级只达到一皇冠的“床和早餐”( B&B) 的酒店也可以获得一个“豪华”的 质量水平等级。

检查员不只考虑那些提供的设施和服务,酒店的风格和性质也会给予相应的考虑。所以,类似“B&B酒店”、农舍、旅舍这类的住宿设施,在硬件设施上不会像市中心的大酒店那样运营,但是可以获得一个高的质量等级。这就是说,各种风格、类型的住宿设施,即使在提供的硬件设施方面不够全面,但其他质量很高,也可以获得一个高质量等级。然而,质量等级的评估并不包含该住宿设施是否物有所值,旅游者需要通过其所属类别和质量等级的组合信息来自己进行判断。

2. 2. 2 汽车协会 ( AA) 评级系统

汽车协会 ( AA) ,是英国的一个驾驶协会,成立于1905年并于1999年股份化成为私营的责任有限公司,至今为止提供骑车保险、驾驶课程、道路救援、贷款、驾驶经验和其他服务。

( 1) 评级方式。AA酒店评级系统侧重以顾客的角度来看不同住宿设施类型,引入分级机制来帮助消费者区分理解,该系统是协会旅游指南中属性介绍的一部分,即英国版的AAA ( 美国汽车协会) 评级系统。

( 2) 评级内容及特点。AA酒店评级系统对酒店的评级分为1 ~ 5星,每个等级都有不同的最低标准。AA的星级分类在协会旅游指南及电子杂志中通常用黑色标记出来,但是AA会通过颁发红色星级来表彰在这五个相应星级等级中拥有极好质量的住宿设施。因此,一家红星酒店被认定是其所属的同星级的酒店中最好的,并在舒适度、接待和宾客服务上提供最高水平。另外,AA每年还会对饭店和酒店的餐饮服务质量颁布1 ~ 5个花环的奖彰评定。

2. 3 我国酒店评级系统分析

在1988年第一版酒店评级即《旅游涉外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 ( GB/T 14308—1993) 标准出台之前,我国的酒店星级评级并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整体发展不规范,较为落后。该评定总则出台之后,就酒店的星级评定工作分等定级的标准、原则、评定方法等都做了详尽的阐述。我国旅游业第一个国家标准的诞生同时标志着我国的酒店评级标准进入依靠酒店划分与评定管理细则的系统化酒店评级时代。我国旅游酒店最新的评级标准,也是我国大陆地区承认度最高最具有代表性的酒店评级系统是2010版《旅游酒店星级的评定与划分》 ( GB / T14308—1993) 。此星标是从1988年制定并实施饭店星级标准以来,经历了1993年、1997年、2003年3次修订后的第四个修订版本,指导我国大陆酒店行业规范型发展。

( 1) 评级方式。根据我国星级饭店现有产品的特征与服务,我国旅游酒店被划分为“有限服务型饭店”和“完全服务型饭店”。国家旅游局负责评估三星及以上的酒店,而省级、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旅游局直接负责评估地方旅馆和一或二星酒店,评估的结果最后递交给国家旅游局的酒店评级组织。在地方三星酒店经过最初的评估和国家旅游局的确认之后,准备评四星级的酒店就可以被推荐给酒店评级组织。

( 2) 评级内容。我国星标在评级内容总体分为必备条件、服务质量要求、管理要求、安全管理要求以及其他( 建筑风格、独特性等) 等五大类。在进行酒店评级之前,各星级划分的基本条件提供《必备项目检查表》,对必备项目进行检查,逐项打确认达标后,再进入后续不同项目的打分程序,确保逐项达标。继而对星级饭店设备设施的位置、结构、数量、面积、功能、材质、设计、装饰等根据《设备设施评分表》分等级评级。星级饭店的服务质量、清洁卫生、维护保养等依据《饭店运营质量评级表》进行评分评级。同时强调,评定星级时不应因为某一区域所有权或经营权的分离,或因为建筑物的分隔而区别对待,饭店内所有区域应达到同一星级的质量标准和管理要求,如表1所示。

( 3) 评级特点。1强化核心项目评级引导特色经营。涉及必备项目中客房产品的品质、专业服务质量、应急措施等要求加大了核心项目的权重,酒店面积、数量等在评分中的权重逐步弱化,如游泳池不再成为高星级饭店必备项,大堂面积不作具体要求,例外条款中“高尔夫球场”分值下调,由20分调整为5分。为主题饭店、精品饭店等新型业态评五星级饭店预留发展空间。2强调服务标准与专业性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在住宿客房等刚性要求评级的基础之上,我国星标同时强调酒店服务以及氛围的营造,对客房的卧具、温湿度、隔音与遮光、照明效果等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在餐饮方强调了星级饭店的必备项目、核心产品、绿色环保、应急管理、软件评级和特色经营六个方面的要求对于引导和规范饭店业的发展将产生重要的作用; 同时新增安全管理要求考核标准、残障人士服务保障标准,并占有较大权重等方面符合酒店行业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同时顾及到中外宾客对饭店产品品质追求的发展趋势。3塑造绿色酒店顺应低碳经济发展趋势。我国的评级标准强调可持续发展原则,倡导绿色设计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绿色消费的理念: 四五星级酒店内外装修符合环保要求、将“应有与本星级相适应的节能减排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要求写入了各星级饭店的必备项目。

3 美国、英国、中国酒店评级系统比较与建议

3. 1 美国、英国、中国酒店评级系统比较

根据上文对美国、英国、中国三个国家酒店评级系统在评级方式、评级内容、评级特点三个方面的分析,笔者对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如表2所示:

从上文分析中可知,我国酒店评级系统已在不断修订中完善其评级方式和内容,其正从过去的全面考察向现在的核心能力考察过渡,从过去“重硬件设施”向现在的“重服务质量”转变; 同时,其也融入了低碳、环保、精品酒店等多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评级内容。

同时不难看出,英国和美国的酒店评级系统中的一些评级方式和内容更能真实的反映酒店的等级评级,可供我国的酒店评级系统借鉴和参考。例如,英国的ETBs酒店评级系统,从设施和服务质量两部分加以评定,是一种很好的评估替代方法,能更符合顾客的分类需求,满足细分市场的要求。美国的非正式评级系统,通过能收集顾客评论的网站,不仅能快速直观地从客户的想法反映出服务质量,也可以准确地反映客户感受。英美酒店的匿名系统评估是也可以考虑采用的方法,因为匿名评估可以反映出客人更真实的住店心得,也能更准确的反映酒店的真实服务状态。

3. 2 我国酒店评级系统改进框架———基于英、美酒店评级系统和 SERVQUAL 模型

SERVQUAL服务质量[4]评级模型从服务的可靠性、反应性、保证性、移情性、确实性五个方面考核酒店的服务质量,其评级标准如表3所示:

在对英、美酒店评级系统的分析之后,结合英、美、中三个国家酒店评级系统与服务质量SERVQUAL模型在酒店评级之中的应用,笔者尝试提出新的酒店评级框架。新的评级框架将从SERVQUAL五个维度更为细致的对酒店进行全面的评级,更加侧重于对酒店服务质量的衡量,减少原有评级体系对酒店服务设施衡量的权重,由此更为全面的衡量酒店等级而不是简单的从易量化指标衡量。同时,新评价框架引入神秘客人评级模式和顾客点评参考模式,将提高评级结果的真实性,最后,参照英国的酒店服务设施与质量分离评级也将更加符合细分市场的需求。

新评级框架要求从SERVQUAL模型的五个维度来对酒店进行考核。如下图所示:

基于英美评级模式及 SERVQUAL 模式的酒店评级系统框架图

我国现存的酒店评级标准更倾向于保证性与确定性的衡量,因为以上两处指标便于量化计算,但为保证酒店评级系统对服务质量的准确衡量,应加强对可靠性、反应性和移情性三个指标的衡量,增加其评级权重。

通过酒店员工服务技能与意识考试来评级酒店的保证性和反应性,促使员工加强服务技能的训练和服务意识的培养; 并通过特殊事件考核法,来评级酒店对特殊事件的处理速度与个性化来评级酒店的反应性和移情性。

何为信用评级 篇8

信用评级是由信用评级机构最先提出并引入资本市场的。作为市场中独立的服务机构, 几家最早出现的信用评级机构都是基于自身对信用风险的理解及信用评级的市场需要, 给出了各自的信用评级的含义表述。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 (Moody's Investors Service) , 一家全球知名的、美国最早出现的评级机构, 给出的信用评级的表述是:信用评级是对借款人无法偿还所借款项、延迟还款或只能偿还部分借款本息时, 贷款人可能蒙受信用损失的可能性及损失程度进行的分析预测。穆迪公司的信用等级反映了借款人不能履行合约的可能性及借款人违约后预计给贷款人造成的损失的严重程度。

另一家国际知名的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 (Standard & Poor's) 的表述是:标准普尔提供的以字母标识的信用评级服务代表了公司对各类借款人信用可靠性的分析结果和评估意见。信用可靠性是借款人履行所借资金或所承担的债务偿还责任的真正实力。

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评级公司 (Fitch Ratings) 的表述:信用评级反映了惠誉对借款人能否满足信用契约责任的实力的一种意见。

综合几家评级机构的表述, 信用评级是一种意见, 这种意见是由专业的评级机构给出的, 是基于对借款人或称债务人的信用品质与还款能力的分析, 对借款人可能会给贷款人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及损失的严重性进行的判断, 也即对借款人的信用可靠性及履约实力的判断, 并将这种意见用等级符号来表示。不同的信用等级符号反映着借款人的履约实力或信用可靠性或信用损失严重性的差异。

信用评级是一种主观意见, 每一家评级机构的评级意见仅代表本机构独立的看法, 不同的评级机构可能会对同一家借款人给出不一样的评级观点。

作为一种专业的信用风险研究服务机构, 信用评级机构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信用品质与还款能力判断较为复杂的机构, 而非个人, 所有意图利用债务方式获取外部资金的机构都是信用评级机构的研究对象, 也是信用评级定义中指向的各类借款人。

2 信用评级特征

作为一种研究信用风险的信息服务产品, 信用评级有其特殊的内涵。

2.1 信用评级的时间性

任何一家评级机构在对特定的借款人进行信用评级时, 都是针对借款人特定时期甚至特定债务所表现出来的信用可靠性及履约实力进行分析, 同一个借款人在其不同的生存发展阶段所表现的信用压力及履约实力是不同的, 虽然信用评级机构非常看重借款人长期形成的信用品质特征, 但在特定的生存环境下, 借款人所表现出的突出的信用风险特征仍会有阶段性差异。

比如, 一家企业在没有债务时不承担还款责任, 也就不需要信用评级。当这家企业计划从资本市场借款100万元, 期限5年, 这时市场就会要求信用评级机构对这家企业5年后偿还100万元的借款及利息的实力进行评估, 假设一家评级机构给出了有相当可靠性能够保证还款的意见, 到第二年, 这家企业再次借款融资100万元, 但是企业的获利能力并没有改变, 第二年再次评级, 虽然信用品质没有明显的变化, 但还款压力增大, 还款的可靠性就会下降, 第二次信用评级的结论就会与第一次评级有明显的变化。因此, 信用评级仅代表一家企业一定时期的信用品质与还款能力, 信用评级是有时间性的。

2.2 信用评级的前瞻性

信用风险是一种与信用有关的未来事件的不确定性及由此可能带来的损失, 信用评级是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发生后的损失严重性的判断, 显然应具有前瞻性。

企业的经营与环境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影响企业信用风险的因素也是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信用评级一般是在债务尚未发行或债务尚未到期、企业特定债务到期能否偿付仍受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时进行, 此时企业表现出来的信用特征是历史的积淀、当年的表现, 不完全包括未来行为的肯定要素, 并不能保证未来信用表现肯定的结果。过去、今天的信用品质与实力, 不代表明天、未来的信用品质与实力。否则, 信用就不会有风险, 没有信用风险, 也就不会有信用损失, 没有信用损失, 信用评级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信用评级就是要从借款人目前的信用实力、历史的信用记录推断其最大可能的信用行为表现。这是一种预测, 是一种基于借款人历史积累、当前所能表现出来的信用品质及实力特征分析判断所形成的预测。

2.3 信用评级的科学性

信用评级的核心是对企业的信用品质与还款能力的分析, 其中还款能力分析是针对企业承受特定规模的债务偿还的可靠性进行的分析。在对企业债务偿还的可靠性进行分析时, 需要针对企业未来可能形成的债务进行分析预测, 需要对企业未来可用于偿还债务的资金来源进行分析预测, 需要对影响企业可用于偿还债务的资金来源的可靠性进行分析预测, 这些分析预测是基于企业自身的历史经营轨迹、企业的信用表现的历史轨迹以及企业所处的行业及市场环境的历史轨迹, 运用科学的数学统计方法所做出的, 而且在分析影响这些历史轨迹的因素时, 需要运用各种经营、财务指标与数据的计算与分析。因此, 在信用评级的过程中, 充斥着大量的数据的计算、指标的分析及数学方法的应用。信用评级充斥着大量的数理统计的定量分析方法及数学模型, 这些统计方法与模型预测的结果是信用评级观点与意见形成的基础和依据。

2.4 信用评级的艺术性

企业的信用品质是基于企业多年的行为与思想的积累而形成的, 是企业文化的反映, 是企业价值观的表现。企业的还款能力是综合其历年经营所积累下的市场经验、市场表现及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所形成的能力。研究企业的信用品质与还款能力不是仅针对企业的某一方面、某一指标、某一数据的比较分析, 不是能够用简单的对与错、是与否, 用一系列指标、一组数字就能表述清楚其分析的结果的。信用评级需要依据数据的计算、指标的分析, 但信用评级不仅仅局限于数据的计算及指标的分析。

信用评级是一种能力与意愿的综合分析, 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 信用评级的结论包含着对评级受体多方面分析的意见, 如经济环境好或坏、经营环境有利或不利、企业市场表现优或劣、资金实力强或弱等, 是集合多因素分析基础上的综合性的主观判断, 虽然是用一种符号来表示, 但其含义却反映了不同的评级机构对企业信用品质与信用实力的一种看法与观点, 具有丰富的内涵, 同时因不同的使用者可以给出不同的解读。这就是信用评级的艺术性表现。

2.5 信用评级的相对性

信用评级是用一组符号来反映评级机构对企业的信用品质与信用实力的评价观点。观点是对企业涉及信用的方方面面的历史记录、现有表现、未来变化的看法, 是对企业集中在信用主题下的全面的考量, 是基于一系列数据计算、指标分析及预测的结果, 进行深入分析后所形成的具有丰富内涵的主观判断, 显然用一个简单的符号难以完整地反映。举例说明, 比如 M和T两家公司都获得了AA等级,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信用级别。其中M是从事通信服务的企业, T是从事汽车制造的企业。虽然都获得了相同的信用级别, 但两家公司的风险因素却不相同, M公司的风险可能更多地来自于行业政策, 而T公司的风险更多地来自于市场的竞争。相同的信用等级仅代表从目前可取得的信息下, M企业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下, 具有与T企业在竞争的环境下所取得的信用品质与信用实力表现相差不大的信用表现, 但并不代表其与T企业有着相同的信用品质与信用实力, 同样不代表其所面临的影响企业信用实力的风险因素相同。也就是说, 相同信用等级的企业的信用品质与信用实力反映在债务偿还的可靠性上更为相似, 不同的信用等级的企业差异较大, 而并不代表相同等级即为风险程度相同, 不同等级即为绝对的不同。信用评级仅反映相对的差异情况, 更类似于数理统计中的聚类分析的原理。

2.6 信用评级的多样性

除了在信用品质表现中相对比较直观与简单的个人之外, 所有其他类型的经济主体都是信用评级机构的研究对象, 只要这个经济主体有市场债务融资的需要。不论是中央政府, 还要地方政府;不论是金融机构, 还是工商企业;不论是学校, 还是医院;不论是公益组织, 还是社会团体, 只要有市场债务融资的需要, 都将成为信用评级机构的研究对象, 都需要从信用评级机构得到反映其信用品质与实力的信用等级。这种评级对象的多样性在几家国际知名的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方法类别上都有清晰的反映, 每家公司都会针对不同类型的信用主体研究制定出相应的评级方法。另外, 同一家信用主体, 不论是政府、银行、企业、学校, 针对其市场债务融资的方式不同, 信用评级机构制定了不同类型的信用等级系列——短期、长期、主体、结构融资等, 以满足市场对不同类型的债务形式风险识别差异的不同要求, 这是信用评级的产品多样性。

对信用评级的思考 篇9

一、信用评级产生的理论基础

信用评级的产生可以用信息的非对称性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来解释。信息经济学解释了信用评级存在的必要性:在经济生活中,不同的经济活动主体掌握的信息不一样,企业内部人士掌握的信息比外部的人多,产品的卖方掌握的信息比买方多,一些特殊的产品比如保险,买方掌握的信息比卖方多,这些都是所谓的“信息不对称”。由信息不对称会导致买卖双方的利益损失,掌握信息多的一方会获得更多的利益,掌握信息较少的一方有可能会损失利益。市场需要对商品进行评级,使买卖双方对所买卖的商品有全面的了解,这样双方才能对商品进行合理定价,买卖双方的利益才会得到保护。而交易成本理论解释了信用评级行业产生的原因:对于单个买方或者卖方来说,要了解交易另一方的信用状况有两种途径:一是自己收集和分析信息,二是找专业的信用评级企业提供相关服务。对于单个投资者来说,收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成本很高,但是如果单个投资者通过一个独立的个体(信用评级企业)来收集和分析信息,由于规模效应,信用评级企业的搜集成本将会被摊销,单个投资者的成本也将降低。

二、美国信用评级行业的问题

随着上世纪的经济大萧条的结束,在接下来的七十多年的发展进程中,美国信用评级行业形成了一个统一的信用评级认可制度:NRSRO。同时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三大巨头的出现标志着美国信用评级行业的垄断,并且这三大公司还有全球垄断的趋势。现在的美国信用评级行业已经趋于成熟,但是有些问题却越来越严重:

(一)垄断的形成,导致行业的不健康发展

美国信用评级业经过一百年的发展,优胜劣汰,最后形成了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三家评级垄断寡头。垄断的原因在于美国信用评级行业认可制度不透明。美国的认可制度是世界上最早对信用评级机构的准入进行说明的,曾经对美国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实践中渐渐存在着很多问题:申请NRSRO不透明,认可机制没有定量要求等。经过评级市场若干年的争论后,美国证监会提出了对NRSRO的若干项改革措施:开放市场,降低进入壁垒,透明认可制度,公开标准等,从2003年开始,美国全国认可的统计评级机构(NRSRO)增至十家。虽然几家评级公司通过了认证,但是市场份额依然被三大评级公司垄断。寡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市场,不仅影响着评级结果,还影响着其他小规模的评级机构:其他的评级机构有可能以寡头的评级结果为依据,来发布本公司的评级结果。因为当他们做出相反的预测时,投资者不会相信他们。所以寡头工作上的失误并不会导致其失去市场,因为他们评级失误,他们的垄断导致市场上其他评级公司的跟风,也会使其他评级公司评级失误。他们不参与评级,其他的评级机构也没有实力来占领这个市场。退出机制已经不起作用。

(二)声誉机制的作用逐渐消失

过去美国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在很大程度是依靠其本身评级结果的客观性。根据W·B Hickman (1958)的研究结果,在1900~1931年期间,公司债券的平均违约率是17%,而在1929~1933年间的大萧条中,尽管有1/3的债券违约,但是评级机构给予高评级的债券却很少违约,这就为评级机构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评级机构的行业发展过程中,“声誉机制”使评级机构优胜劣汰。评级机构发布的评级报告的准确性是公众评价评级机构的依据,所以评级机构为了建立良好的声誉,必须维持评级结果的准确性,否则就会被淘汰。但Steven.L.Schw arcz在《Private orde ring of Public Marke t:the Rating Age ncy Paradox》提到:“声誉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之一是市场的竞争性。在信息‘消费者’有充分的选择空间来决定由谁来提供信息评级产品的情况下,信用评级机构才会有积极性提升相关信用评级的质量,以维护自己的声誉。”垄断的形成使这个机制丧失了作用:因为即使他们评级失误了,也没有机构可以取代他们的位置。声誉机制导致了权威,导致了垄断,而垄断却使声誉机制失效。

(三)权力的深化与收费制度的矛盾日益激烈

在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金融产品日新月异,数学、工程学、计算机的应用使金融工具越来越复杂,金融工具的风险已经不能被简单的识别出来。信用评级机构具备专业的人力和物力,有能力做出准确的分析,识别风险。此外信用评级机构也在参与衍生工具的设计,所以信用评级的影响日益加深。政府为了更好的监管市场,有必要掌握各种信息,而评级机构为政府提供了这方面的服务,所以信用评级机构从单纯的盈利机构慢慢转变为具有一定监管职能的机构,只不过这种监管职能是间接的。但是信用评级的收费制度不是向政府收费,而是向评级对象收费,所以信用评级可能为了利益而对企业进行增级,而无视自己的社会责任。即使信用机构也向政府收费,那信用评级机构就处于一个责任的矛盾体中,同时面临着巨大的利益诱惑。

三、对中国信用评级行业监管的启示

鉴于上面对美国信用评级行业监管出现的问题,我们对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监管提出一下建议:

(一)评级行业认可机制和淘汰机制透明化

我国需要建立透明的认可机制:在资本金、从业人员素质、设备等方面硬性要求评级机构;同时在评级行业发展过程中引入淘汰机制,通过违约率等监管指标对通过认证的机构进行事中监管,淘汰不符合标准的机构,这有利于培养有实力的信用评级机构。

(二)信用评级机构成分多元化

当信用评级机构形成一定规模之后,其评级结果会对整个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政府也有可能会依靠这些数据制定政策,但鉴于评级机构的付费问题,这个评级结果有可能会在一定的程度上缺乏准确性。所以政府需要从一开始建立一家政府背景的信用评级机构对整个经济和金融工具进行评级,使政府在大方向上可以保持准确。这个政府背景的信用评级机构对于维持竞争也有一定的帮助,当整个市场因为竞争最后只剩几家大型的信用评级机构时,依然会存在竞争,使信用评级行业不会因为垄断而存在败德行为的产生,对于其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三)政府应督促信用评级机构应该加强信息披露,建立良好的内部治理制度

由于信用评级机构的收费制度存在的问题,信用评级机构必须定期进行信息披露。主要包括一些与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正确性有直接的联系的因素:信用评级行业的收费标准,评级人员的薪酬奖励机制;信用评级行业良好的内部治理制度;业务隔离制度。

(四)建立信用评级保障基金

鉴于信用评级的权利深化,信用评级机构有必要为其所拥有的权力支付一定的保证金,所以需要建立一个保障基金,为信用评级机构在金融危机中所导致的损失承担责任。但私人信用评级企业在发展之初有可能没有额外的资金交付,国家在保障基金建立之初应该投入大部分的资金,信用评级机构当达到认可制度之后进行补缴。

四、结束语

金融危机之后,信用评级机构成为罪魁祸首之一。但是当今世界经济金融的发展需要信用评级机构,所以,信用评级机构还需要继续发展。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目前还处于发展初期,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我国需要更好的发展我国的信用评级行业,使我国企业在未来可以让本国的信用评级机构进行评级。政府作为监管机构,监管的理念必须先于行业发展,这里我们需要吸取国外监管的经验与教训,使我国的行业监管更加的健全,更好地服务企业的发展。

摘要:2009年至今, 经济危机的影响逐渐淡化。危机淡化之后, 世界各国分析原因, 寻找危机影响的传导机制。信用评级行业在危机中的推波助澜使其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本文以美国信用评级行业为代表, 介绍了信用评级行业产生的理论基础, 阐述了其成熟后存在的问题, 并从监管的角度对中国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信用评级,监管,建议

参考文献

[1]寇勇《信用评级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工商出版社2007

[2]邹建平《信用评级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4

[3]张强, 张宝《次贷危机视角下对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重新思考》[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 (5) :22-27

[4]石友蓉, 赵威《次贷危机中信用评级机构问题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 (8) :613-616

外部信用评级质量评价分析 篇10

本文就如何对信用评级的结果进行客观的评价,提出几点思路,以期有益于信用评级更好的应用于实践。

一、基本概念简述

信用评级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信用评级是指对被评级对象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履约情况的总体评价,例如主权信用评级等。而狭义的信用评级则是指由第三方评级机构对债务人承诺如期偿还债务的能力以及意愿进行预测、评价,同时提示如果存在违约可能,那么发生风险的概率高低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

外部信用评级,是指由社会信用评级机构按照独立、审慎、客观、真实、一致性原则,对市场主体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的信用风险状况(主要集中反映其偿还债务的能力和意愿),进行分析、归纳、判断后,做出预测性的风险度量与评价。目前在市场中,信用评级机构从事的信用评级业务种类主要有主体信用评级、项目(债项)信用评级和信用评分。主体信用评级和项目信用评级的主要对象为企业法人,信用评分则更多是为个人和微小企业提供服务。

评级机构对市场主体(被评级对象)所做出的风险度量评价,是以信用评级报告为载体的。因此,信用评级报告是由信用评级(资信评估)机构出具的、综合反映被评级对象在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违约行为而导致其产生信用风险机率的文档文件,也是评级机构的终极产品。

信用评级报告与通常意义上的信用报告是有严格区别的,前者的功能是对被评对象在未来可能发生的信用风险进行预测、揭示,是基于动态的跟踪反映被评对象现在以及未来的状况,而后者的作用则是以静态的形式,反映被报告人历史形成的信用记录,是对被报告人过往信用历程的客观再现。信用评级报告的质量高低和可用性强弱,取决于评级机构的综合素质水平,而信用报告的质量则主要由其生成数据的真实性、及时性、连续性和全面性等因素决定。

对外部信用评级的质量进行评价,即对信用评级报告质量及其生产的作业流程进行监督考核,其意义在于规范信用评级操作规程,促进评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提高信用评级报告的质量和可用性,提升评级从业人员的执业素养,维护健康的评级市场环境秩序,增强评级机构的社会公信力,进而发挥信用评级的风险定价机制,促进社会经济、金融发展。

二、当前对外部信用评级质量评价的主要做法

(一)评级业务现状概述

外部信用评级在国内出现的时间不算长,如果严格地从1987年算起,至今也不过刚进入第25个年头,况且在这些年中,评级行业还经历了起伏跌宕、断断续续的发展道路,评级业务一度长达数年停顿荒废。因此,目前就其整体执业水平以及社会影响力而言,国内信用评级行业尚处于学习基础知识和汲取前人经验的阶段。虽然近几年来在特殊政策的扶持下陆续开展了一些有限的信用评级业务,但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习作。总体信用评级业务水平尚处于较为低层面的为“评级”而生硬地拼凑材料、模仿报告的低效循环中,为评级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及其评级模型也处于摸索、试验阶段,尚待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修正。就最近几年从实践中观察到的诸多事例看,很多的“信用评级报告”实际上只是停留在财务分析或是资产审计的层面(而且通常这样的分析并未做到位,显得相当粗浅、简单、残缺不全,甚至是错误百出的),更有甚者,所谓“信用评级报告”,通篇仅是对被评级对象的工作进行总结。同时,在业务商洽中, 存在着以价易级,机构之间相互攻讦拆台,违反同业价格约定压价抢单,采取超范围经营手段恶性竞争等等不端行为,也并非个别现象。这些状况的存在,反映出了评级行业从整体而言,对信用评级的理念和目的、功能、作用等,并未真正理解和掌握。大多数评级机构仍未脱离单纯的经商思维,纯粹将信用评级视为普通的市场交易行为,而未谙信用评级的本质属性———市场风险定价机能,也未认真履行评级机构自身天然负有的维护公正、公义的社会责任。因而致使所谓的“信用评级”并未脱离相对单纯的会计分析或资产评估的巢臼,始终在低水平的“拼凑分析”层面徘徊,未能将其业务内涵提升到真正意义上的信用评级层面———信用风险的度量与提示。

有鉴于此,因而通过适当的方式,对信用评级的结果进行官方的权威评价,以引导评级行业整体水平的迅速提高,显得尤为必要。

(二)监管当局的考核评价方式

目前,国内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管理仍处于多头监管的格局。笔者经多方考察、比较后,认为管理措施比较到位,监督约束以及指导培训处于常态化的监管机关是中国人民银行,故本文仅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例。

基于规范信用评级行业的业务操作和市场行为,促进信用评级质量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人民银行于2006年陆续发布了《信用评级管理指导意见》、《信贷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管理规范》(金融行业标准)等部门规章,要求评级机构在评级作业过程中遵照执行。这也是国内唯一对评级机构进行监管而发布有成文的操作规范和执业标准的管理机关。

目前在实践中,中国人民银行对评级机构的评级质量进行评价,如果细分可划为如下几个层次:

一是对评级机构实施报备登记管理。

即凡是合法取得工商营业执照,并申请向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登记备案的评级机构,均须接受人行征信管理部门对其注册资金、营业地址、人员构成及资质、技术条件;规章制度、管理措施的建立、落实等进行审核。符合备案条件的,则准予登记。并按管辖权限,批准其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或信贷市场从事信用评级业务。评级机构在开展业务中,必须遵循有关的规范和要求进行评级作业,并按照相关的要求定期报送各项统计数据、报表。

二是对评级机构进行业务培训。

自2005年至今,采取不定期地举办各类评级业务培训班、组织国际间信用评级理论与实务交流等形式,对评级机构的从业人员进行评级专业知识和评级技能的教育、培训。

三是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

每年度均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对评级机构定期进行业务的合规性检查。主要内容是检查评级机2012年第2期中旬刊 (总第471期) 时代Times构在经营管理、业务开展以及评级作业流程中, 是否遵循《信用评级管理指导意见》和《信贷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管理规范》的要求, 规范性的进行操作。日常监管则采取现场检查或非现场检查的方式, 对评级机构的业务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或随机抽查。

四是实施以违约率检验为核心的考核制度。

2008年,中国人民银行启动了对信用评级机构以违约率检验为核心的考核制度,加强了对评级机构业务行为的监督约束。在这个制度的框架下,每户向中国人民银行进行过报备且被批准开展评级业务的法人评级机构,凡是对外出具了信用评级报告后,均须将评级报告的相关要素按要求及时录入中国人民银行的信用评级违约率检验系统,以备检验。

通过上述四个层次的交互作用,中国人民银行对评级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信贷市场的业务行为及其结果实施着考核与综合评价。

三、对信用评级质量评价要素的讨论

国内目前开展信用评级业务的模式虽然是“商业运作,市场选择”,但事实上评级机构并不能主动参与市场行为,而是要经过申请并被允许,也就是说要由官方认定其业务资质后,评级机构方能在市场中开展业务。在这样的市场介入条件下,市场对评级机构及其结果是没有自主选择权的,因而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也就谈不上完全是由市场来认可。因为如果评级的结果完全是由市场来选择、评判,则评价形式要简单得多:即由评级机构采取主动评级的形式开展业务,如果其评级报告无人问津,评级机构也就自行从市场中消失。所以,在现时依靠特殊政策扶助下开展的信用评级,对其结果,各方潜在的使用者除了用各自不同的标准衡量其可信度外,均希望监管当局为其评级结论的可用性做出某种形式的保证,否则,对其评级结果的应用,要么持保留态度,要么干脆拒绝。而监管当局在无法律法规为凭的情况下,也确实无法对评级结果的正确性给予保证(至少是在评级有效期内的相对正确性)。在监管当局不可能承诺信用评级具有可信度的前提下,目前在资本市场、债券市场和信贷市场中,信用评级其实已成为了某个运作程序中的一个为迎合政策需求而存在的环节,信用评级报告充其量仅是在整个运作程序中起到备案的作用,信用评级的风险定价之本质功能并未得到有效体现。

监管当局既然不能从直接肯定信用评级结果的方面来推动信用评级的发展,那么只有选择从加强对评级过程的规范与监督这样的角度,来间接的尽可能地提高评级结果的可信度,套用法律术语描述,也就是从维护评级程序的正义去促进评级结果的公正。

在采取间接形式对信用评级质量进行评价的过程中,笔者认为以下要素是必须重点加以考察的。

(一)评级机构的从业资质

从业资质主要是指评级机构的注册资本金,经营场所,组织管理水平,专业评级人员的结构,技术设备情况等。

一般情况下,注册资本不应低于500万元。主要用途应当放在招募人员、业务拓展、培训研究、更新技术设备等方面。信用评级是需要用高额费用来吸引、招揽并留住高端人才的,是一个前期要大投入而收益在未来的行业。因此,没有一定量的资本投入是不能从事这个行业的。目前国内的评级机构大多没有足够的资本投入,因而既不能吸引高端人才加盟,留不住优秀人才,又无力去积极展开营销宣传,开拓无限的需求市场。

经营场所必须是机构的自有资产,而不是租赁的场地。因为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必须以实力稳固,经营稳定,诚实可信的面目示人。所以成天算计着搬家的公司,不适宜跻身评级行业。

组织管理水平体现的是机构是否具有正常开展业务并持续经营的能力,同时也反映出机构的社会责任意识及其市场竞争能力。包括管理人员和工作部门的合理配置,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等。

专业评级人员的结构。这是评级机构的业务核心力量,必须仔细考察。从一般性的需要而言,专业评级队伍的结构必须是由来自于经济、金融、财会、管理、法律等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员所组成。这些人员应当具有至少在本专业七年以上的实践经验,并具备了中级或以上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方能满足评级作业所需的知识和经验金融Finance NO.02, 2012 (CumulativetyNO.471) 条件。而如果进一步从严格的信用评级定义的角度要求, 专业的评级人员均应是来自各专业的行家里手, 是各自行业中的佼佼者。

技术设备至少要满足建立内部信息传输系统和评级数据库的条件, 且有专人维护, 并设置专用、隔离的保密场所。

(二)违约率的计算要以等级相同的报告为基数

信用评级具有风险定价的功能,评级结果在被使用的过程中如果被评级对象发生违约情况则关系重大,这从客观上对评级结论的准确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对评级结果采用苛刻的衡量标准也是市场稳健发展的内在必然要求。目前对违约率的计算采取用某个时期内的评级报告总数作为计算基数的做法,笔者认为不尽合理。应当使用一定期间内同级别的评级报告为计算基数,按不同级别分别计算该级别的违约比率。因为不同级别的评级报告存在着诸多不可比因素,笼统地将其作为计算基数存在计量不精确,并有缩小或掩饰评级违约程度之嫌。而在同一级别中进行比对计算。缩小计算基数,能够更直观的发现评级机构在评级管理中存在的制度缺陷,揭示其评级作业中潜在的操作风险,进而有利于评级机构及时对同级别的其他评级结论进行检索反思,及时进行跟踪修正。同时,也体现了对评级过程及其结论高标准严要求的考核理念。

此外,笔者认为,在剔除了因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违约情况外,应当设定违约率比率的合理上限,例如,以3%为合理的允许值。

(三) 要考察评级报告是否对违约可能性以及违约损失做出明确提示

信用评级的核心作用就是预测被评级对象在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信用违约的机率,但目前实践中,在多数评级报告中除了用字母标示信用等级外,对信用等级的违约含意并未做出明确的说明。对于使用者而言,因为信用级别传递的信息较为模糊、宽泛,所以对信用级别的理解多有偏差甚至存有歧义。为此,评级机构有义务在评级报告的显著位置明示被评级对象在评级有效期内可能发生的违约概率(以直观的数字标示),以及因为违约而可能产生的违约损失比率。倘若信用评级报告中缺乏这样的要素,则应视其为不合格。

(四)评级报告的文档质量

信用评级报告是以文档形式面世的,因此,文档质量的高低,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评级报告的质量。通过在实践中观察,相当部分的信用评级报告均存在文档质量需要下大工夫提高的问题。例如,行文逻辑混乱,词不达意;遣词造句或晦涩别扭,或夸张离谱不着边际;概念没有搞清,却胡乱引用、解释;分析与判断,要么缺乏依据,要么与结论矛盾;盲目摘抄不相关的材料,断章取义,拼凑篇幅,企图提高报告档次;有的报告甚至错字连篇,歧义丛生。

存在上述问题的评级报告,已经不是用瑕不掩瑜可以搪塞敷衍的,它反映出了机构的文化素质不高和极不严谨的经营作风。试想,一个靠卖文档生存但却连基本的文档都做不好的机构,他的评级报告有可读性吗?更不必谈可用性了。所以,强化提高评级报告的载体———文档的质量,不仅是评级机构自身长期的责任,也是监管机关不能忽略的考核内容。

(五)设立责任追究制度

评级机构在评级中出现严重失误,导致使用其产品者蒙受经济损失,目前国际通行的做法是评级机构不承担任何责任,仅只是遭受道义谴责。对此,市场多有诟病。笔者认为,国内征信建设处于起步阶段,不宜盲目追随所谓“国际惯例”,而应当设立适应中国市场经济建设发展环境的章法。所以,建立信用评级违约追究制度,应当成为征信管理的要素之一。

评级改革 篇11

关键词:评价机制 评级质量 合规经营

近年来,随着我国债券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信用评级机构越来越被市场所认知,但随之而来也面临着甄别优劣、加强监管等一系列问题,在此背景下探讨建立评级机构评价机制的必要性显得尤为重要。

证券评级机构现状问题

目前国内评级行业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评级市场整体也处于混沌状态,既面临国外评级巨头的市场进入压力,又存在政策导向不明确、市场环境欠完善、参与主体良莠不齐、收费标准偏低且不统一、部分评级公司忽视评级技术和评级质量的提升等一系列问题,突出表现在:

(一)证券评级机构总体评级质量不高,影响投资者对评级结果的认同

各证券评级机构发展阶段不同,市场地位不同,经营理念偏差较大,对评级模型、评级体系的研究投入不足,加之从业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内部管理水平较为落后,进而导致评级机构总体评级质量不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评级结果虚高,评级结果客观性、稳定性偏弱,没有充分发挥债券利率定价的引导作用;二是评级报告本身的信息量、风险揭示和分析深度不足,导致沦为发行和交易环节的要件,未起到信用评级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根本作用。

(二)证券评级市场竞争失序易导致行业地位走低,弱化评级行业的公信力

与一般行业存在较大不同,评级行业参与主体过多,易导致过度竞争、不合理竞争的逆向结果,即市场普遍存在级别走高、收费下降的现象。只要有评级机构因为短期行为而放宽评级标准,其他机构迫于竞争压力也会跟进,整个评级结果的权威性下降,评级行业的市场地位走低,将弱化评级行业的公信力。

(三)针对评级机构的监管处罚力度偏弱

面对快速扩张的证券评级市场,证券评级机构的准备并不足,具有证券从业资格的人员素质和数量不足引发的人员压力,发行人和承销商抢报项目带来的进度压力,内部管理水平较为落后导致的报告流转审核压力,都会使得评级机构做出牺牲合规而满足业务发展的选择。尽管监管机构每年都进行合规严查,要求评级机构编制合规报告,加强信息披露,但对于违规现象监管处罚力度仍偏弱。对于严重违规和一般违规现象界定不清,没有采取合适到位的处罚措施,使得宽进严管监管思路效果打折扣。总体而言,监管处罚需面临平衡问题,监管机构需要更有力的工具来对证券评级机构进行日常监管和评价,这就需要建立评级机构的评价机制。

(四)投资者及发行人对于评级机构的选择缺乏客观有效评价依据

检验评级机构最好的方法是违约率。标普、穆迪等国际评级机构就是通过上百年评级市场经验积累,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违约率,才使其拥有评级市场的话语权,证明其评级技术和评级质量。而我国由于债券市场发展时间不长,且发行的大都是大型企业高等级或有担保债券,风险厌恶型市场的典型特征使得违约现象较少发生,从而开展违约率检验缺乏足够数据支撑。

近年我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债券市场风险有所暴露,导致违约现象增加,但仍不足以用散发的违约事件证明某家评级机构的评级质量,或者说出现违约就视为评级机构的责任。

现在替代违约率采用的利差检验方法利差影响因子多,各评级机构检验方法不同,导致很难形成权威的评级质量检验结果。各评级机构都倾向于采纳有利于自身的检验方法,导致评级结果一定程度上缺乏可验证性,投资者及发行人对于评级机构的选择缺乏客观有效的评价依据。

证券评级机构监管未来发展演进方向

从国际市场看,信用评级服务最早从美国向其他国家输入,带动各国纷纷建立评级机构和评级体系。但早期各国对评级机构的重视程度普遍不足,监管仍相对宽松,对外国评级机构市场准入限制较少。但国际评级机构在金融危机演变过程中所扮演的推波助澜作用使得危机向全球蔓延,引发了各国对评级市场监管政策的反思。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纷纷搭建多层次的监管框架,强化对外资评级机构准入、评级机构评级流程规范、评级机构信息披露、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等多方面的监管。欧盟在深陷因美国三大国际评级机构推动而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无法自拔后更加意识到培育本土评级机构,掌握评级市场话语权对维护国内资本市场稳定的重要性,发展本土评级机构成为其改革的重要目的。

从各国对评级市场监管的实践来看,各国对评级机构的监管政策逐渐趋同,强化信息披露成为各国监管国内外评级机构的普遍共识。金融危机后,欧盟、日本、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均强化了对评级机构的评级方法、评级流程及评级结果等方面的信息披露监管,意在确保评级机构的独立性、胜任能力和评级结果的客观公正性。同时也对评级信息的披露方式进行了详细规定。因此,我国对评级行业的监管也应将强化信息披露作为监管的主要方面,让评级机构的评级方法、流程、结果处于阳光下,接受市场监督,以实现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强化信息披露监管上,监管部门根据宽进严出、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可着重从以下几点要求证券评级机构进行披露。

(一)评级结果和评级表现的披露

监管部门应要求评级机构将评级结果在统一的平台向公众披露,同时对发布时间做出具体规定,让市场及时掌握评级结果,并检验结果的有效性。

(二)评级流程与评级方法的披露

评级机构在公布评级结果时,应同时告知投资者关于级别所依据的评级流程和方法。此外,评级机构还应及时公布评级流程和评级方法的变化,并对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做出说明。监管部门应特别要求评级机构说明评级方法的局限性,对评级中未涉及的风险进行披露。

(三)内部管理制度的披露

nlc202309090201

为更好地保持评级机构的独立性,评级机构应向公众披露其相关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包括:回避制度、合规制度、业务隔离制度、离职人员回顾审查制度等方面。在信息充分披露的基础上,可由监管机构或行业自律组织建立评级机构评价机制,帮助市场更好地对评级机构进行评价和判断,对于监管机构现场检查和日常监管中发现的问题也可以用量化指标纳入评级机构评价机制中。

建立评级机构评价机制的意义和作用

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等机构已纷纷启动推出各自的评级机构评价办法,建议证监会或证券业协会也推出符合证券评级监管需求的评级机构评价机制,通过全面评价与重点评价、专家评价与投资者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对证券评级机构打分,为投资者及发行人提供选择评级机构的客观有效依据。建立该机制的意义在于:

(一)对于投资者的意义:帮助投资者甄别评级机构,充分发挥评级在风险揭示和债券定价方面的作用,改善投资者服务质量

我国规定所有评级机构采用统一的级别标识,且发债级别门槛较高,对于投资者而言,债券级别差异并不大,投资者主要是希望通过债券评级报告了解到发行人的信息和真实风险。因为投资人无法进行现场调查,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取得第一手资料,所以要依靠评级报告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那么对于证券评级机构打分,尤其是对于报告质量打分,可以赋予投资者投票权,从而促进评级机构改善投资者服务质量。

(二)对于发行人的意义:通过提高评级机构透明度,降低发行人级别寻租空间,形成正向激励机制

对于发行人而言,希望获得更高的级别以降低融资成本是其根本动机,但这需要建立在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评级机构评价机制可以提高评级机构的透明度,如果市场形成了对评级机构优劣的区分认识,发行人就不会选择市场普遍不认可的评级机构,即便该机构给出较高的信用等级也不会在信用利差上获得降低,从而降低发行人级别寻租的空间,形成正向激励机制。

(三)对于监管机构的意义:建立统一、透明、有效的监管和扶持规则,培育具有市场公信力的证券评级机构

对于监管机构而言,建立科学合理的评级机构评价机制,可以弥补监管处罚手段的不足,通过评价指标的细化和调整,事先给予市场统一、透明、有效的监管和扶持规则,而不是在事后通过检查来发现问题,这样更加有利于培育具有市场公信力的证券评级机构,让合规、高效、公平、公正的评级机构脱颖而出。

(四)对于证券评级行业的意义:促进信用评级机构加强内部管理、合规经营,切实提高评级质量,增强评级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建立评级机构评价机制对于证券评级行业的作用更加直接,可以让评级机构认识到自身的薄弱环节,加强内部管理,重视合规经营,学习同业优点,加大对评级技术和评级质量提升上的投入,切实提高评级质量,增强评级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满足投资者、发行人和监管机构三方的需求。

信用评级机构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评级监管机构的相关评价体系介绍

1.中国人民银行《信用评级机构考核评价办法》

2015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信用评级机构考核评价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明确对信用评级机构的考核评价主要包括制度建设及机构治理、执行合规性监管要求情况和市场表现及评价3大类、10个项目、29个指标。总体原则是“规范引导、科学量化、属地评价、分类管理”。

按信用评级机构考核评价得分高低划分为四等,其中100~85(含)分为A等,85~70(含)分为B等,70~60(含)分为C等,60分以下为D等。考核评价期内信用评级机构如发生违反《办法》规定的行为的,考核评价等级直接定为D等。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行可将评价等级为D等的机构列入重点监管对象,对其采取相应监管措施,要求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并上报整改情况。而对正式评价等级为A等和D等的,信用评级机构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通报。

该考核评价体系的目的是分类监管,所以其为执行合规性监管要求情况赋予最高的权重,但对市场表现及评价的指标欠完善。

2.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保险资金投资债券使用的外部信用评级机构评价规则(试行)》

2015年10月,根据《中国保监会关于加强保险资金投资债券使用外部信用评级监管的通知》(保监发[2013]61号),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发布了《保险资金投资债券使用的外部信用评级机构评价规则(试行)》的通知。

评级机构评价指标由机构素质评价、评级质量评价、监管机构评价3大类以及减分项组成,合计11个评价指标、24项评分内容。

对于评价结果的公布和使用,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每年将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对评级机构的年度评价结果,可作为保险机构选择外部评级机构的参考,不可作为其决策依据,也不得用于评级机构的同业竞争。

该评级规则的特色在于强调评级质量评价也即投资者评价,为此设计了《保险机构投资者调查问卷》,细化了评级质量、报告质量、服务质量的考察重点,打分结果较为实用,但其对监管机构评价设置的权重较低。

(二)信用评级机构评价指标设计

结合上述两套评价指标体系思路,根据证券评级机构的监管目标和特色,建议设计以下信用评级机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制度建设与机构治理、评级质量评价、合规性评价和重大事项扣分四部分。

1.制度建设与机构治理

具体可从公司评级业务的管控流程与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团队素质、研究能力、评级独立性五个方面进行评价。

(1)管控流程与内部管理:包括公司部门设置、内控体系、管理水平等。

(2)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包括按照相关规章文件要求,管理业务制度的建立健全情况,以及公司对于具体制度执行的有效性评价。

nlc202309090202

(3)团队素质:包括证券评级从业人员数量、学历结构中硕士以上人员占比、3年以上经验分析师占比。

(4)研究能力:包括评级方法与模型的完备性、行业评级方法、行业定期研究报告、创新产品的研究情况。

(5)评级独立性:包括评级机构独立性、部门设置独立性、评级人员独立性、评级结果独立性。

2.评级质量评价

具体从报告质量、评级质量和服务质量三方面进行评价。

(1)报告质量:包括评级报告的风险揭示作用、逻辑性、可读性、内容深度、评级依据和基础信息的时效性。

(2)评级质量:包括评级的客观性、前瞻性和稳定性,定期跟踪评级的及时性,对信用事件或其他特定事件作出反应即不定期跟踪评级的及时性。

(3)服务质量:包括服务的及时性与主动性,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3.合规性评价

具体包括评级程序合规性、信息报送及时性、信息披露规范性和及时性、与监管部门的沟通和配合情况四个方面。为体现评级机构竞争市场化、监管要求严格化,对于评级机构运行合规性的评价显得尤其重要。

(1)评级程序合规性:具体包括评级项目组构成及资格合规性、尽职调查有效性、三级审核执行情况、信评委评审规范性、评级报告内容及格式规范性、作业时间充足性等6个方面。

(2)信息报送及时性:包括季度报告、年度报告、合规报告、重大事项报告及其他监管要求上报事项的及时报送。

(3)信息披露规范性和及时性:包括公司基本信息、内控制度、评级方法、评级报告及评级业务信息披露等的规范性和及时性。

(4)监管部门的沟通和配合情况:包括对于监管部门询问与检查的配合情况,以及与监管部门沟通的主动性等。

4.重大事项扣分项

包含评级报告内容严重不实、评级机构违法、评级机构出现重大违规事件及监管部门通报批评四个细项,一旦出现上述问题,经核实责任在评级机构的,由行业内评审专家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进行扣分。

对于评价体系的执行,可采取行业内专家评价、投资者评价和监管部门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然而,对于信用评级机构的评价结果仅是对各评级机构表现的阶段性评价,可供市场参考,建议不用于评级机构的同业竞争。

(三)评价权重建议

评价权重可根据监管的需要和实际打分测试的结果进行调整,建议对合规性评价赋予更高的权重,如40%~50%,目的是让评级机构重视合规管理,不因业务发展忽视合规管理。对于评级质量评价原本应该赋予较高的权重,但是考虑到该部分评价需要投入人力组织投资者评分,在前期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可以赋予30%左右的权重。待操作程序成熟后,再适当提高权重。而制度建设与机构治理是基础,权重不宜太高,在20%~30%比较恰当,在细项上建议提高研究能力及团队素质的权重至10%~15%。

(四)评级机构评价机制建设

建议每年由中国证券业协会组织一次证券评级机构的年度评价,采取行业内专家评价、投资者评价和监管部门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专家评价可采取查阅报送资料、抽查报告、匿名互评的形式,投资者评价可采取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监管部门评价可依据日常监督和现场检查的结果开展。在评价结果公布前,为了体现与监管检查的区别,可设置答疑程序,对于得分非常低的指标要求评级机构解释,以帮助评级机构认识问题,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对于分数最低的一两家评级机构提醒其改进内部管理和评级服务质量。最后,评价结果由中国证券业协会在官方网站上披露,但评级机构不得转载,或用此评价结果进行公司宣传。

作者单位:上海远东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鹿宁宁 罗邦敏

美评级下调为中国敲警钟 篇12

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在全球引起一场金融大震撼。《人民日报》2011年8月7日的报道认为, 美国信用评级下调给世界敲响了警钟。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孙力坚认为, 标准普尔公司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 给以美元计价的全球金融体系敲响了警钟, 但最大的受害者不是美国, 而是那些依赖外部需求积累国家财富的国家。无论是亚洲、拉丁美洲, 还是中东国家, 都面临着他们持有的美国债券价值下降的风险, 从而导致流动性恶化。

美国国债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全球最安全的投资。标准普尔公司首次下调美国政府的信用评级, 引起金融界的极大震撼。一些中国经济专家认为, 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 不仅对美国, 对中国, 乃至整个世界都有很大影响。复旦大学国际贸易研究中心主任强永昌教授认为, 美元是国际储备货币, 从某种意义来说, 美国信用评级从AAA降到AA+, 对所有持有美国国债的国家都有影响, 对外汇储备高达3.2万亿美元, 其中一半左右为美元或美元资产的中国, 影响更大。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也表示, 美国信用评级下调, 可能会导致中国在外汇储备上遭受至少数以百亿美元的损失。这两位经济学家都认为, 中国目前面对的风险, 也是当局因势利导, 改变经济政策的契机。他们认为, 中国改变经济增长方式, 强调和扩大内需, 同时做好外汇储备的多元化, 才能有效地降低外部的冲击和风险。

【评级改革】推荐阅读:

评级12-17

评级市场05-13

评级体系08-12

评级制度09-20

综合评级10-25

行业评级11-06

风险评级11-28

环境评级12-05

信用评级发展07-06

信用评级业07-30

上一篇:宣传企业精神文明下一篇:对外汉字偏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