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评级(共10篇)
行业评级 篇1
一、前言
资信评级的飞速发展为一国经济的稳定运行和风险控制起到了十分可靠的预警作用, 并且逐渐被世界各国所重视。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 债务市场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发展变化, 这种变化对债务资信评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各类投资者的投资需求, 资信评级将评级范围和种类也在不断的拓展。行业信用评级能够针对具体的行业地特点更有效地揭示行业固有的信用风险, 尤其是行业所在的经济运行环境与及其禀赋特征的风险, 从而使评级机构可以客观地对具体的企业进行信用评级。
国际先进的信用评级机构已经发展上百年的历史, 对于行业信用评级它们有比较成熟的信用评级方法体系, 其权威性已得到世界公认。我国的评级工作和评级机构也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而建立和运行起来, 对信用评级通过评级对信用风险进行分析和预测, 来考察企业借贷行为的安全性, 进而保证经济活动的正常秩序。当然, 由于我国的评级工作开展的时间不长, 在许多方面都与国外发达资本市场的评级制度存在较大的差距, 这就促使我们在进行行业信用评级时, 要结合自身国情和经济发展的特点并借鉴国外成熟的评级方法, 去粗取精, 提炼升华, 形成适应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行业信用评级方法。
二、大公国际行业信用评级方法与其它信用评级机构方法的比较
大公国际在构建行业信用评级方法体系时, 既注重与穆迪、标普、惠誉等国际评级机构以及国内其他评级机构已发布的信用评级方法进行比较以充分汲取同业的优秀经验, 更注重在深入分析我国宏观环境以及各行业特征的基础上识别特有风险来源, 以此发展出专门适用于我国各行业内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的评级方法。与其他评级机构已发布的信用评级方法相比, 大公国际行业信用评级方法体系有如下特点。
1. 遵循统一的信用评级分析框架
穆迪、标普与惠誉等国际评级机构以及国内一些评级机构陆续发布了很多信用评级方法, 有些是针对所有工业企业的通用信用评级方法, 有些是针对特定行业内企业的信用评级方法。但即使是同一个公司发布的针对不同行业企业的信用评级方法, 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似乎并不存在一个明确的分析框架统领各信用评级方法。
大公国际行业的信用评级方法均根据其行业信用评级分析框架展开, 既保障了各行业信用评级方法在逻辑上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也保障了对各行业内企业信用分析要素的完整性, 更保障了各行业各企业评级结果的可比性。
大公国际的行业信用评级方法框架由宏观环境分析、行业风险分析和公司信用分析三个层面组成。宏观环境分析用来评价外部环境对行业和企业的有利或不利程度, 主要包括宏观经济运行状况以及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行业风险分析则从周期性、供需结构、竞争格局等角度识别对行业内所有企业都会产生影响的系统性风险要素;公司信用分析则从经营与竞争、战略与管理、财务实力三个方面全面评价企业拥有竞争优势或劣势, 及对未来偿付能力的影响。在三个层面的关系上, 宏观环境分析和行业风险分析既是识别对行业内企业都会产生影响的系统性风险因素的过程, 也是评价行业整体信用风险水平的过程。公司信用分析则是在宏观环境和行业环境分析所揭示的系统性风险因素的基础上, 揭示企业在面临这些风险时所具有的竞争优势或劣势, 对行业内企业的信用品质进行科学排序, 确定相对信用风险水平。同时宏观环境分析和行业风险分析所确定的行业整体信用风险水平对行业内相对信用风险水平进行调整, 使之成为能实现信用品质跨行业进行比较的信用级别。
大公国际的信用评级分析框架各层面之间具有严密的逻辑关系, 很好体现了其对各行业各企业进行信用分析确定信用级别的过程, 最大程度地保障了对各行业各企业信用分析的全面性, 为其信用评级结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并使各行业各企业的信用评级结果由于遵循统一的信用分析框架具有了良好的可比性。
2. 为中国国内企业量身打造
与穆迪、惠誉、标普所发布的信用评级方法主要针对跨国企业相比, 大公国际的信用评级方法体系并不是针对跨国企业的, 主要的适用对象是中国国内企业, 是为我国国内企业量身打造的信用评级方法, 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反映国内企业的信用品质, 降低融资难度。
国内企业与跨国企业相比, 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比如, 其针对的市场主要是国内市场, 主要在国内资本市场进行融资, 规模与跨国企业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等等。跨国企业在多个资本市场进行融资, 融资币种多元化, 这使得国际评级机构在评级时普遍考虑国家或地区的主权评级, 企业的信用级别不能超过主权级别, 由于目前国际评级机构给与我国主权评级相对较低, 这导致国际评级机构评定国内企业信用级别普遍偏低;而我国国内企业主要面向国内资本市场进行融资, 特别是本币融资, 因而无需考虑主权或地区的信用风险;同时在评级标准上, 国内企业和跨国企业在规模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利用跨国企业的评级标准来评定国内企业也会导致低估我国企业的信用品质, 从而给国内企业的融资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3. 突出我国宏观环境的特殊性和各行业的特有风险
由于是为我国企业专门打造的, 因此大公国际的信用评级方法非常关注我国宏观环境的特殊性和各行业在当前及未来一段期间的风险的特殊性, 尤其关注行业所处发展阶段所导致的特有宏观风险和行业风险对企业层面的影响。
大公在信用评级分析框架中提供了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风险分析的常见分析视角。各行业的信用评级方法则对该行业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同类行业进行系统比较以识别该行业的普遍性特征和我国特有的特征, 在此基础上结合大公行业信用评级分析框架提炼影响该行业及行业内企业的主要风险因素, 并在公司层面针对这些主要的宏观风险因素和行业风险因素, 比较各公司的相对竞争优势或劣势及对盈利和现金流的影响, 从而实现信用品质的科学排序。
4. 强调经济下行期信用风险的特殊性
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经济衰退时, 在经济下行期, 需求以及价格波动都具有相当的特殊性, 风险程度被成倍放大。利用上行期的评级标准, 对处于经济下行期企业的信用品质进行评价是不合适的, 既可能因为经济下行期较差的财务业绩高估了企业的信用风险, 也可能未能抓住经济下行期主要的信用风险因素, 导致信用评级结果出现偏差。
大公国际的行业信用评级方法体系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 既利用统一信用评级分析框架涵盖了主要的信用分析要素, 也特别针对经济下行期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展开分析。因而对经济下行期的信用评级具有相当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又不失信用评级方法的一般性。
5. 以国内同类企业为参照对象, 而非全球同类公司
穆迪、标普、惠誉等国际评级机构发布的信用评级方法的样本遍布世界, 充分的样本量为他们开发信用评级方法提供良好的问题, 但也会带来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处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企业的信用风险或信用品质是不是可比?特别的, 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存在差异、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也不同、对信用的文化业存在较大的差异, 并且, 到目前为止各国的会计准则尚存在相当的差异。因此利用全球同业作为参照对象, 在数据上并不具备良好的可比性。特别是主要针对国内企业的评级, 采用全球同业作为比较基准显然并不合适。因此大公此次推出的行业信用评级方法主要采用国内同类企业作为比较基准, 实现对国内企业在行业内信用品质的相对排序。
6. 以所有已评级企业为样本, 关注大公与国内其他评级机构评级结果的一致性
由于我国评级的历史较为短暂, 国内各评级机构所评级的企业数量都并不多, 并且分散到各个行业中。因此针对特定行业, 各评级机构所评级的企业并不够多, 并且评级结果的分布并不均衡。因而如穆迪、惠誉、标普等国际机构一般采用本机构所评级的企业作为样本进行方法开发显然不太现实, 因此大公将该行业所有已评级企业作为开发样本, 但同时利用利差检验等方法对大公与国内其他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进行了一定的校验, 最大程度上保障了指标映射的一致性。
三、结论
大公国际行业信用评级方法分析框架列示了宏观环境分析、行业风险分析和公司信用分析三个层面的基本分析要素, 并总结了每个信用风险要素对公司信用风险水平的影响机制。特定行业的信用评级方法则是对行业信用评级分析框架的应用, 重点在于揭示该行业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所面临的主要风险, 并分析这些风险要素对企业信用风险的影响。它充分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具体需求, 形成了一套适合于当代中国企业信用评级的评级分析思路和框架体系, 推动了行业信用评级方法体系不断完善。
行业评级 篇2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信用体系,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资信评级行业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协助银行提高信贷质量、提高证券发行的质量和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资信评级已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金融中介服务。为此,在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分析总结我国资信评级行业10余年来发展的经验教训,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对于促进资信评级行业的规范发展、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和推进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资信评级的功能和作用
资信评级(credit
rating,也称为信用评级、信用评估、资信评估)是在信用关系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对企业、债券发行者、金融机构等市场参与主体,就其将来完全、按期偿还债务的能力及其可偿债程度进行综合评价的业务。由于资信评级是对经济活动中的借贷信用行为的可靠性和安全程度进行独立客观的分析,并提供有关信用风险程度的信息,因而有助于投资者(授信人)判断某一固定收入的投资发生损失的相对可能性。自20世纪初美国穆迪公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资信评级机构以来,资信评级行业经过百年来的发展,在揭示和防范信用风险、降低交易成本以及协助政府进行金融监管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日益被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所认同。其功能和作用主要是:
(一)揭示债务发行人的信用风险,降低交易成本
信用评级的目的并不是向市场的参与者推荐购买、销售或持有一种证券,而是信用评级机构根据债务发行者提供的资料,或从它认为可靠的其他途径获得的资料对发债人的信用风险作出准确、客观、公正的评价。由于资信评级机构掌握大量、详实的信用资料,并坚持“利益中立”的原则,且具有专业优势,因此评级结果日益被发债人和债券市场投资者所认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发债者与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起到防范并降低投资者所面临的信用风险、协助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和提高证券发行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的双重作用。
(二)协助政府部门加强市场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一般来说,监管对评级的应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根据信用级别限制被监管机构的投资范围,如许多西方国家都规定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不得购买投机级(即bbb级以下)债券;二是根据信用评级制定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三是有关发债机构的信息披露和最低评级的要求。各国的监管经验表明,政府监管部门采用评级结果的做法,有助于提高信息透明度,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三)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急剧扩张,资本市场的全球化日益受到重视,跨国公司、各国金融机构等对国际性资信评级公司的业务需求日益增加,以防范跨国交易(投融资)所面临的信用风险。为了保护本国投资者,各国监管机构进一步加强了对跨国融资主体或品种的评级要求。如今包括穆迪、标准普尔在内的几家
全球性信用评级公司的评级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往往决定了各国金融机构发行外债的筹资成本。国际性资信评级公司的存在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二、资信评级行业发展的国际经验
(一)资信评级行业发展的基本模式
从资信评级业发展的历史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种模式:一是“市场驱动型”模式,有代表性的国家或地区主要包括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这一模式的主要特征是监管部门不直接对资信评级机构的设立、业务范围等进行监管,资信评级机构的生存和发展主要由市场决定。监管部门作为资信评级结果的使用者之一,一般都根据资信评级机构在市场中的表现,作出认可某些资信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的规定。如美国资信评级业在70年代加快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监管部门在有关规定中广泛使用资信评级结果,特别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1975年对标准普尔、穆迪、惠誉三家资信评级机构评级结果的认可,使这些公司的业务迅速发展,并迅速成为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的跨国机构。二是“政策法规驱动型”模式,在70年代末或80年代初发展资信评级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基本上属于这一种模式,监管部门对资信评级机构和评级业务的推动和有效监管成为评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比如,不仅很多国家对资信评级机构的市场准入、资格核准和认定,以及资信评级业务范围的核准等作出明确的规定,而且有的国家的监管机构(主要是中央银行)还直接参与发起设立资信评级机构。从国际经验看,不论是哪一种模式,资信评级行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对评级结果的使用情况,而不是被评级对象是否愿意接受评级。其中,监管部门对评级结果的使用对评级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此,通过政策法规支持资信评级业的发展,是发展培育资本市场的一个途径,同时,资信评级机构作为向公众提供风险信息的中介服务机构,在其发展的初期对其加强监管,也有利于资信评级业的健康发展。
(二)信用评级的基本方法
国际上的信用评级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主观评级方法,另一种是客观评级方法。主观评级更多地依赖于评级人员对受评机构的定性分析和综合判断,客观评级则更多地以客观因素为依据。随着评级行业的不断发展,各评级机构认识到单纯依靠主观评级或客观评级都不能很好地反映受评企业的资信状况,因此目前许多评级机构都强调主观评级与客观评级相结合,但不同的评级机构在评级程序和具体的指标体系方面仍存在差别。在评级业的发展中,各评级公司不断总结自身经验,评级指标不断细化,评级程序也日益严谨。以穆迪公司对银行业的评级为例,对信用风险的分析评价不仅对5类共37个指标进行定量分析,而且对受评银行的经营环境、所有权与公司治理结构、业务价值、盈利能力、风险状况与风险管理、资本充足率和管理策略与管理质量等7个方面进行定性分析,并经过严格的评级程序最终确定受评银行的资信等级。由于美国的资信评级业务开展最早、最为发达、影响最大,美国的评级方法、指标体系和评级程序目前居于主流地位,并被许多国家借鉴。
(三)资信评级的主要业务及其来源
从国际经验看,资信评级的业务主体大体包括三部分:即主权国家、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其中,对受评对象的评级可划分为两部分,即发债人评级和各种债务工具的评级。发债人评级是对受评对象自身偿付能力的评价;各种债务工具的评级则是在发行人信用等级的基础上,考虑每一种债务工具的特点和受保障的程度,来确定其最终信用等级。从评级机构的业务来源看,主要包括两类:一是委托评级,即资信评级公司接受评级对象的委托对受评对象进行资信评级并收取评级费用;二是评级公司对某些机构进行的自主评级。行,内部掌握,也可由有关部门批准的评估机构进行。”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贷款证管理办法》规定,“资信评估机构对企业所作资信评定结论,可作为金融机构向企业提供贷款的参考依据。”一系列政策法规和管理办法的出台,为资信评级行业制度框架的初步建立奠定了基础。
(二)我国资信评级机构的国际合作与市场开放现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逐步深入,国内资信评级机构与国际著名资信评级公司的合作也不断加深。1999年7月30日,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与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宣告双方正式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合作将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由穆迪向大公提供信用评级与管理技术,为大公培养评级分析人员,联合开发适合我国资本市场的信用风险分析评价体系;第二阶段由大公穆迪共同出资组建合资公司,在我国和国际资本市场独立开展资信评估业务。同年8月,中国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与惠誉国际信用评级公司共同组建了我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信用评级机构。与国际著名资信评级机构的合资与合作,有利于直接吸收国际最先进的资本市场信用风险分析与管理的核心技术,快速提高国内信用风险分析、评价与管理水平,推进我国资信评估业的国际化与规范化进程。
(三)我国资信评级市场发展趋势
1.债券评级市场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上,由于财务杠杆的存在,优秀的企业往往倾向于以债券而不是股票筹资,实力不足的企业也能利用较高的债券利率来吸引激进的投资者,所以债券市场的规模远远大于股票市场。但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债券市场的发行规模还很小,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我国证券市场融资额达6400多亿元。其中,国债融资4800多亿元,股票融资1400多亿元,而企业债券融资仅100多亿元。沪深两地股市交易中的股票已过1000只,而交易中的企业债券只有10几只。这表明我国的债券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资信评级的市场需求也将很大。
2.证券市场将成为未来资信评估业发展的市场领域。目前,我国大大小小的证券公司有100多家,证券投资基金30多只,再加上未来将大力发展的开放式基金和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等证券品种,投资者将会越来越面临选择的难题。由于资信评级机构能对证券中介机构和证券品种的市场风险、获利能力、市场地位、风险程度等方面作出独立、专业的考察,又能用清晰简洁的符号及文字来概述评价的结果,有利于投资者以较少的时间,获得较为全面的信息。因此,资信评估将会成为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中对投资机构、投资品进行选择的重要辅助工具。
3.金融市场对资信评级业务的需求会稳步增加。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金融市场对内对外开放程度的扩大,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下如何进行有效监管成为中央银行面临的新课题。巴塞尔委员会于1999年6月发布了《新资本充足框架(征求意见稿)》,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内容是通过外部信用评级与其风险权重计划相结合,以便将外部评级引入风险管理的框架。《新资本充足框架(征求意见稿)》对我国的金融监管提供了有益启示,我国可以借鉴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先进经验,不断发展和完善国内评级制度,金融监管部门可以通过采用资信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结果,提高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标准和增强透明度。同时根据信用级别限制被监管机构的投资范围,以更好地控制风险。在此基础上,利用信用评级监测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和资本充足率,提高监管效率,保障金融业的健康运行。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开始高度重视,金融机构的评级工作有望成为资信评级市场的新热点。
4.加入wto有利于推动我国资信评级业的发展。资本市场全球化将用级别挂钩,仍然采取行政性管理,规定不能超过同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的40%。这样就不能有效区分不同债券的内在风险,实质上将债券信用级别的基本功能给淡化了。失去了债券评级的基本用途,评级工作也就很难得到人们的重视,其发展自然就要受到限制。同时不同级别债券的无差别利率也降低了发债企业及投资者对评级机构评级质量的要求,使评级机构的规范发展失去了有利的外部激励与监督。
(五)资信评级机构的独立性、公正性有待增强
按照国际惯例,资信评级机构本身是一个中介性组织,必须独立于企业、有价证券发行者、投资者之外,必须是不受政府控制的独立法人。而目前我国绝大多数评级机构都不是真正意义的独立法人,大都直接或间接依附于某级政府机构或属于事业单位,在开展信用评级过程中受到行政干预较多,缺乏客观独立性。此外,由于地区封锁、行业封锁现象十分严重,信用评级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被人为地分割和垄断,这又对真正独立的评估机构开展业务设置了巨大障碍,直接影响到信用评级业务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六)缺乏客观、可信的评级资料
资信评估机构评级所需的资料一般主要来自受评企业,但在目前社会信用状况不佳的大环境下,受评企业提供的资料常常缺乏客观性和可信性,评级人员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对受评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等资料进行核实,这不仅为资信评估人员的工作带来很多困难,而且直接影响到资信评级的准确性。
五、促进我国资信评级行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对资信评级行业的发展给予足够重视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紊乱,社会信用缺失的严峻形势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我国加入wto后,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的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将不断加快,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的透明性,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又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社会信用制度,正是解决上述难题的根本措施之一。因此,迫切需要包括资信评级行业在内的信用中介服务行业加快发展。政府要在充分认识资信评级行业的作用基础上,对资信评级行业的发展给予足够重视,进一步明确其发展方向与发展模式,以充分发挥资信评级业在防范信用风险、维护良好的信用秩序、降低全社会的信息成本和引导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向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
对资信评级机构的管理主要包括两方面,即建立资信评级业务的许可制度和“退市”制度。根据资信评估机构的业务特性及国际资信评估业的经验,资信评估市场的业务量不可能太多,少数资信评估机构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建立起信誉,在资本市场中发挥作用。由于我国目前信用环境尚不具备完全市场化运作的条件,为避免社会信用服务机构尤其是信用评级机构一哄而起、恶性竞争,有必要在资信评级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实行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并对资信评估机构保留一定的垄断性。建议参考下列方式建立我国资信评估业务许可制度。一是有关部门根据相关规定向资信评级机构核发进行某类评级业务的许可证。二是有关监管部门或机构作为资信评估结果的使用者,认可某些评估机构的评估结果。
行业评级 篇3
关键词:信用评级 信息披露 评级依赖 国际规则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信用评级对于资本市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重建金融秩序的重要环节。在制度建设层面,各国就加强信用评级监管问题达成了广泛共识,监管规则和制度框架不断完善。时至今日,各国的评级监管改革方案仍在具体落实过程中。总的来看,信用评级监管改革不失为一个宏大而重要的命题,既涉及市场自由与政府管理的平衡、监管与民意的博弈,也对市场参与者风险管理的实践和交易习惯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也决定了监管改革之路漫漫而修远,需要监管层和市场主体共同思考、探索、论证和推进。
危机后国外信用评级行业监管制度建设概况
危机后信用评级行业监管改革措施陆续出台,其中既有国际监管组织提出的具有普适性的共识、原则、建议等,也包括各国和地区立足自身情况推出的信用评级行业监管规则。
(一)国际监管组织:推动国际信用评级行业标准的完善
国际监管组织在信用评级监管制度建设方面通力合作,积极推动国际信用评级行业标准的修改完善,制订和实施减少外部评级依赖的措施,对各国推行评级行业监管改革具有指导意义。
1. 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
IOSCO早在2003年就提出信用评级机构在业务活动中应遵循的四大原则,分别是评级质量和评级过程的公正、评级独立性和利益冲突防范、评级透明度和信息披露的及时性、保密信息管理,以确保评级过程的公正性、保护投资者利益。2004年IOSCO出台了《信用评级机构基本行为准则》,作为信用评级机构贯彻执行评级基本原则和制定自身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原型。虽然鉴于IOSCO的性质和地位,其出台的相关文件对各国来说并无强制约束力,但由于其普适性和灵活性,其提出的四大原则仍然对各国评级监管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有利于推动各国监管当局建立一致的监管标准。危机后,随着信用评级机构逐步被纳入各国的监管范畴,IOSCO积极推动自律规则与各国监管制度的衔接,并分别于2008年和2015年对《信用评级机构基本行为准则》进行了修订。
2.金融稳定理事会(FSB)
FSB则着眼于如何减少外部评级依赖,于2010年10月发布了《降低信用评级机构依赖性的高级原则》,提出降低信用评级机构依赖的具体方向:一是降低各类标准、法律法规、监管规则对信用评级机构的依赖;二是降低金融市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依赖;三是降低具体金融活动对信用评级机构的依赖。
3.巴塞尔银行委员会(BCBS)
BCBS先后在2009年7月和2010年12月对银行资本框架进行修订,提高合格外部评级机构(ECAI)的资格标准和复杂证券化产品的风险权重,要求结构化证券产品必须由投资机构开展额外的尽职调查,防止信用级别下调引发的峭壁效应。
(二)美国:搭建以联邦综合性证券监管法律和联邦法规为主体的评级行业监管制度
美国在安然事件后着手推动评级行业监管改革,金融危机进一步加速上述进程,结合自身国情搭建起以联邦综合性证券监管法律和联邦法规为主体的评级行业监管制度。作为一个联邦国家,美国法律制度分为联邦法和州立法两大体系。基于《2006年信用评级机构改革法案》已明确排除州立法对全国认可的统计评级机构(简称NRSRO)注册工作的管辖权,美国建立了以联邦法律层面《1934年证券交易法》和《1933年证券法》为主体、以联邦法规层面评级机构统一报表体系制度和《1934年证券交易法》实施细则为配套的评级监管制度框架。从最新动态来看,美国证监会(SEC)制定的《信用评级机构改革规则》(以下简称监管规则)于2014年9月15日在《联邦公报》上正式公布,新增三项NRSRO管理规则。此次颁布的监管规则基本满足了《多德—弗兰克法案》提出的内控管理体系建设、离职人员回顾审查程序制定、市场推广与评级业务隔离、信息披露优化等方面14项监管规则的制定要求,一定程度上标志着美国在危机后对评级机构监管制度的搭建基本完成。
(三)欧盟:实现了评级机构泛欧层面的统一监管
欧盟作为区域一体化的政治经济共同体,在危机后从无到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评级监管制度框架。具体来看,欧盟现有的信用评级监管制度主要由欧盟层面的条例和指令、各成员国根据指令制定的相关国内法以及欧盟评级监管机构即欧盟证券与市场管理局(ESMA)制定的指引(guideline)这三类规则构成。通过上述制度,欧盟实现了评级机构泛欧层面的统一监管。
(四)新兴市场国家:形成了由法律和监管规则组成的评级监管制度体系
新兴市场国家信用评级行业大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尽管不同国家评级行业监管立法体系的起点和构建过程各不相同,但殊途同归,最终基本形成了由法律和监管规则组成的双层评级监管制度体系。由于新兴市场国家在立法过程中普遍借鉴了IOSCO的自律规则,其在评级监管制度设计方面普遍趋同。
危机后国外信用评级行业监管改革实践的主要内容
经历过危机的洗礼,各国和地区积极加强信用评级行业的监管,基于自身的法律框架、市场环境和评级行业发展阶段,在吸取相关国际组织指导意见的基础上量体裁衣,以评级结果的形成和评级结果的使用为两条主线大力推动评级行业监管改革:在评级结果的形成方面,主要从注册管理、利益冲突防范、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等方面入手;在评级结果使用方面,吸取金融危机的教训,以减少外部评级依赖为导向来规范评级结果使用。
(一)实行评级机构注册制度,规范准入管理
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监管机构和各国针对评级机构监管展开一系列改革,将评级机构纳入金融监管范畴,改变此前评级机构游离于监管之外的状况,而根据评级机构的重要性实施评级机构分类管理亦成为包括美国、欧洲、新兴市场国家在内的一致选择。
1.美国
在《信用评级机构改革法案》和《多德—弗兰克法案》的合力之下,美国以评级结果是否用于监管目的为标准,将评级机构划分为注册机构和非注册机构进行分类管理。就现行规定来看,美国《1934年证券交易法》明确了“信用评级”和“信用评级机构”的含义,并以此为基础强化注册评级机构(NRSROs)的直接管理,相应的监管制度设计、执法检查也均围绕注册机构重点展开。在注册评级机构准入环节,美国实行分业务领域的资质认可制度,即由评级机构申请注册不同业务品种的执业资质。
2.欧盟
相比美国,欧盟的准入管理制度更为复杂,其实行的是由欧盟证券与市场管理局(ESMA)负责的评级机构注册与认证制度,并针对境外评级机构所作评级结果配套实施背书制度。相比解决未在欧盟境内设立相关实体的评级机构准入问题的认证制度,背书制度意在解决境内注册机构的关联机构评级结果的跨法域使用问题。从其设计的出发点来看,上述准入制度同样仅针对将其评级结果用于监管目的的评级机构进行资质认可。
3.新兴市场国家
从新兴市场国家来看,包括印度、马来西亚等均实行评级机构注册准入管理制度,南非则在实行注册准入制度的同时参照欧盟引入背书制度。
(二)防范利益冲突,提高评级质量
为提高评级机构的独立性,确保评级的公正客观,国外监管当局主要从业务开展和人员管理两个维度建立利益冲突防范机制。在业务开展方面,主要涉及评级业务的隔离、收入信息的公开、竞争行为的禁止、付费模式的改革和引入双评级制度等方面。在人员管理方面,主要通过回避制度、离职人员回顾审查、分析师与评级机构轮换制防范利益冲突。
(三)加强信息披露,提高评级的透明度
危机后,国外监管当局进一步强化评级机构的信息披露要求,从披露内容和披露方式两方面提高评级的透明度,也便于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评级结果。
从披露内容来看,信息披露要求主要集中在评级行动和评级历史方面,评级机构需公开评级符号体系、评级流程、评级方法、主要假设、评级结果的局限性、利益冲突、第三方尽职调查服务的使用情况等信息。对于评级历史,美欧要求公开披露采取评级行动的日期、评级对象信息、评级行动类型以及级别信息等。
从披露方式看,美国要求评级机构主动在其机构网站上公布评级历史信息,欧盟则以监管当局建立的中央数据库(central repository)作为平台,由欧盟证券与市场管理局(ESMA)来统一公布各评级机构向其提交的相关信息。对于评级过程中获取的非公开信息管理,美欧所采取的政策基本一致,即禁止不当传播行为、利用非公开信息获益的交易行为和提前散布评级结果等不当使用非公开信息的行为。
(四)夯实评级机构内部管理,促进规范运作
一是在内部程序制度方面,监管部门要求评级机构必须制定信用评级程序和方法,并建立起执行和遵守信用评级政策、程序和方法的内控管理体系,做好上述政策、程序和内控体系的维护、运作和记录保存,从完善内部流程的角度出发确保评级程序和方法的严谨性和稳定性。
二是在内部监督职能方面,美欧要求评级机构通过组织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来加强内部合规性监督,实现该监督职能的主体主要是合规专员和董事会;还规定董事会或监管委员会须对评级政策和流程机制、利益冲突防范机制等制度的建立和执行进行监督。
三是在人员管理方面,美欧均要求评级机构所聘分析师应当具备与其岗位相匹配的职业素质。
(五)明确法律责任,强化执法检查
金融危机前,各国的立法中很少涉及信用评级机构承担法律责任问题。金融危机后,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均逐步强化评级机构的“专家”责任,制定了针对信用评级机构违反监管规定的处罚措施。同时,执法检查是保障既有评级业务规范要求得到有效落实的重要环节。从美欧的做法来看,其一方面要求评级机构制作相应的内部记录,作为执法检查的基础;另一方面借助非现场审查和现场检查强化评级监管,落实相关规范要求,督促评级机构进行整改和提高,提高监管行为的透明度。
(六)减少外部评级依赖,推动合理使用评级结果
金融危机后,减少评级依赖成为国际评级行业监管改革的共识。在国际组织层面,以FSB、IOSCO为代表的国际组织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推动减少外部评级依赖的进程。FSB于2010年10月发布了《降低依赖外部评级机构评级的原则》,并于2012年设定了降低外部评级依赖的实施路线图。此外,FSB建议各国当局采取综合措施降低对外部评级的过度依赖,加强与市场参与者对话,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发适合其业务和区域特征的内部评级方法。IOSCO在2014年6月发布《资产管理中减少外部评级依赖的良好实践》的征求意见稿,从金融操作层面降低对信用评级机构的依赖;2015年5月再次发布《大型中介机构使用信用评级评估信用品质的替代方案》的征求意见稿,推进相关工作。在国家和地区层面,美国、欧洲等发达经济体在危机后颁布的监管法案中,明确提出减少现有监管法规对于外部评级的依赖。
国外信用评级行业监管改革的主要经验
截至目前,危机后评级机构相关监管改革方案仍处于不断落地的阶段。以美欧为代表的成熟债券市场在推行评级行业监管改革和构建评级监管制度中形成了以下经验可供借鉴和参考。
(一)基于评级结果的形成和评级结果的使用两条主线系统设计评级监管制度,构建多层次法律框架
危机后,信用评级结果被认为是诱发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成因之一。在此共识下,各国在设计评级监管改革制度过程中以评级结果的形成和评级结果的使用为主线,通过规范评级机构准入——评级过程管理——评级结果使用等环节确保评级机构的独立性,提高评级质量和透明度,推动评级结果的合理使用。从国外危机后的制度建设来看,评级监管制度框架基本体现为三个层面:顶层为基本法律,中间层为监管规则,底层为指引和指南等规范性文件。其中,顶层法律效力位阶较高,其明确了基本监管原则与重点、界定检查权力边界以及评级机构内部业务规范;中间的监管规则根据法律的授权,从日常监管的角度出发,针对注册审查、信息披露等须监管机构审查的事项,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具体细则;底层的指引和指南对评级机构没有强制约束力,但在监管工作中扮演着解释和指导的角色。
(二)明确适当的监管尺度和方式
与其他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对既有事实给出鉴证性意见不同,信用评级是第三方对未来概率性事件的主观预测且在相关监管规则中被普遍使用。基于上述特点,在构建评级监管框架时应明确适当的监管尺度,既有利于在监管资源有限的情形下做到有的放矢,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激发市场活力。对于二者如何平衡,美欧表现出一致的立场,既不对评级机构的评级方法作实质干预,也不对评级结果的准确性加以判断,而是只对评级方法进行合规性审查。但为了确保有效约束,美欧着重采取信息披露的方式向各市场主体充分提供关于评级结果、评级表现、评级流程和评级方法等方面的信息,由市场主体自行独立判断和选择,充分发挥市场监督的作用,强化声誉机制的约束。
在市场准入环节,美欧也尽量降低规则层面的障碍,评级机构市场准入机制并没有对整个评级市场设置准入门槛,而仅针对评级结果用于监管目的的评级机构实行资质管理,其他机构未经注册也可从事评级业务,只是其评级结果不得被银行等金融机构用于监管目的。当然,在减少评级依赖的背景下,“监管目的”的范畴和内涵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三)实行评级机构统一监管,协调好机构管理与市场管理的关系
如前所述,评级监管的主要内容涉及机构管理和评级结果应用管理两个方面。在金融监管主体多元的国家,其他金融监管机构往往通过引用外部评级结果来限制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以及基金的可投资范围,由此形成了分市场管理评级结果的需要。因此,评级机构注册管理和评级结果应用管理二者在监管主体层面如何统筹,成为评级行业监管中考虑的重要问题。目前,统筹评级机构管理和评级结果应用管理的普遍做法,是其他监管机构直接引用评级监管机构所注册管理的评级机构所作的评级结果。这一模式有利于对评级结果质量的有效监控和统一规范,避免评级机构监管套利,有利于促进评级行业的竞争。
(四)探索付费模式改革以解决评级机构利益冲突
从信用评级起源地美国来看,其信用评级行业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一直实行投资人付费模式。随着信用评级机构市场声誉逐步建立及监管规则对其认可后,发行人也开始愿意有偿获得评级以降低融资成本,因而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穆迪等国际评级机构逐渐开始转向发行人付费。此后由于评级信息外部性等因素导致其生存困难,投资人付费模式一直仅作为发行人付费模式主导下的补充形式。金融危机后,发行人付费模式广受市场质疑,各国监管当局和专家学者陆续提出了探索多元化付费模式来解决评级机构的利益冲突,投资人付费模式以其独立性优势和长期的行业实践经验受到重点关注。在监管部门的支持和市场认同下,其生存环境已经有所改善。美国三家中小型投资人付费模式评级机构先后获得NRSRO认证资格,其中克罗尔评级公司(Kroll)已成为资产证券化评级业务领域的黑马,在CMBS评级业务领域的市场份额超过了标普,仅次于穆迪和惠誉。
(五)充分发挥信息披露在为监管部门提供监管依据、促进公众监督、提升内部规范化管理等方面的多重功效
在评级监管过程中,评级机构对外提供的信息既包括公开信息,如评级机构的组织架构、级别的决定方法和程序等,也包括仅向监管部门提供的非公开信息,如占净收入比的排名为前20位的客户列表、财务报表等信息。评级机构提供的信息是监管部门开展执法检查、落实监管规则的重要依据,而公开信息既可以促进公众监督,也是公众评估特定评级机构评级质量的重要途径。
(六)减少对外部评级的不当依赖是未来发展趋势
从各国评级行业发展历程来看,其发展模式可大致总结为两种,即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自发生成模式和以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为典型的政府导入模式。在两种模式下,外部评级都得到了监管规则的广泛应用,由此形成了评级机构的准监管地位。然而,金融危机的教训显示,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发展成熟,监管层和市场操作层面长期以来对外部评级的单一、机械化应用,已逐步演化为对外部评级的过度依赖,容易形成峭壁效应,放大顺周期性,引发系统性风险。对此,危机后各国和地区普遍修改相关立法,减少监管规则对外部评级结果的直接引用,同时鼓励市场参与者建立内部信用风险评估机制。
(七)注重对国际规则的有效吸收,实现规则的对外接轨
整体来看,美国、欧盟评级机构监管规则是在IOSCO规则基础上展开的,对其基本原则和行为准则均进行了较好的吸收,所以美欧监管规则呈现出较多的共性。监管规则的趋同可以为评级监管的跨境合作和本国评级机构走向国际市场创造较为便利的条件。因此,在监管制度设计中,应注重相关规则的对外接轨,便于本土机构拓展海外市场,提升评级机构的竞争力。
作者单位: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
行业评级 篇4
1. 利益冲突影响评级独立性。
目前, 信用评级机构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受评企业缴纳的评级费用, 而评级越高越利于债券销售, 评级费用也越高, 利益冲突使评级机构难以保证评级的独立性。并且, 由于评级机构通常与承销商共同设计次级债券, 对其分层、信用增级等提供建议, 也使其易低估次贷产品风险, 给出偏高的信用级别, 从而助长市场对该类产品的乐观预期和非理性追捧, 埋下风险隐患。
2. 透明度问题。
目前, 评级机构一般会简要介绍评级方法, 但一般不会公布评级的数据来源, 也不会公开核心的评级方法。SEC调查也发现, 在进行复杂的资产担保证券评级过程方面的信息披露不足, 评级公司未能公布或记录相关过程。
信息透明度不高使得市场和监管当局对评级机构的约束作用减弱, 也增加了评级机构产生道德问题的风险。
3. 缺乏监管。
美国联邦银行法有不干预评级机构的不成文规定。最初评级机构的出现是单纯为了给投资者提供有用的风险信息。经过百年的积累, 评级机构树立了其市场公信力, 评级结果也逐步为监管部门所认可, 并作为重要的监管指标来监督金融机构。这无形中将一个民间中介服务机构的私权转化成了公权力, 使其既为投资者服务, 又具有一定的监管职能。但是, 投资者和监管者的利益诉求并不完全一致, 在缺乏制度保障和有效监管的情况下, 评级机构的私权和公权容易发生错位, 评级活动的独立、公正、客观的工作立场难以保持。
二、次贷发生后美国和欧盟的相关措施
次贷危机发生后, 监管部门陆续对信用评级机构展开了一系列调查, 2008年以来监管力度明显加强。在2008年4月底的参议院听证会上, 美国证券和交易所委员会 (SEC) 主席Christopher Cox明确提出要对信用评级机构强化监管, 详细阐述了可靠、透明和竞争三方面的举措。
5月26日SEC表示已着手调查标普、穆迪和惠誉等三大信用评级机构, 调查内容包括利益冲突、评级方法、评级程序、信息披露等多个方面。
6月11日SEC举行公开会议, 旨在讨论信用评级机构改革方案, 并公布了改革方案的第一和第二部分, 从利益冲突、信息披露、内部管理及商业惯例这四个方面进行规范。方案第一部分共有11条措施, 主要是禁止评级机构对其评级的结构化产品进行设计, 拓宽信息披露范围, 杜绝个人从评级中获得利益以及增强行业竞争方面的措施等。方案第二部分要求更改现有的评级方法, 区别对待结构性金融产品和债券, 包括评级方法、级别符号等。方案的第三部分进一步明确信用评级机构扮演的角色, 并在其后6月25日的会议中进行了讨论。SEC就该改革方案进行公开征求意见, 要求各方的意见在方案公告之后的30天内提交。
美国纽约州检察长Andrew Cuomo与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三大信用评级公司达成协议, 将全面革新信用评级公司以往只有享有最后的评级资格才能够赚取费用的收费制度。该协议提出的新收费制度使严格评审也将获得相应报酬, 削弱了导致评级公司给出虚高评级的利润刺激。另外, 协议还约定评级公司在每季度都将公开他们为次级债担保债券评级获得的费用。
欧盟委员会和欧洲证券监管机构自2007年9月也开始对评级机构进行调查, 致力于出台针对三大评级机构的监管措施。欧盟委员会负责内部市场和服务业的委员查利·麦克里维2008年7月31日在一份声明中说, 次贷危机表明以往由信用评级机构实行自律的做法不能奏效, 因此必须在欧盟层面采取立法行动以加强监管。
三、中国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
目前, 中国共有专业从事信用评级业务的法人机构78家, 信用评级专业人员1 983人。2006年和2007年两年内, 评级机构对借款企业主体累计评级8万多笔, 担保机构主体评级累计700多笔, 债项评级累计779笔, 其中短期融资券评级占债项评级比重89.5%;与2006年相比, 2007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债项评级增长了53.75%[3]。
信用评级业在中国已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4], 主要表现为, 一是信用评级信息正被广泛地运用于风险管理、金融监管、债券风险定价、银行授信等业务中, 影响日益扩大。二是信用评级的运作日益规范。三是信用评级产品日益丰富, 近年来不断推出信用评级新产品。
虽然信用评级行业经过二十多年, 取得了较大发展, 但市场规模小, 评级领域单一的问题还比较明显。目前, 信用评级机构大部分为地方性公司, 获得中国人民银行债券评级资格的只有9家, 且规模普遍偏小, 几乎还没有形成各个方面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评级机构。虽也有一些评级机构开始尝试对金融机构评级和个人提供信用报告, 但国内的信用评级公司多主要从事债券评级和贷款企业信用评级, 其他评级业务
同时, 评级行业的发展在诸多方面仍然存在问题, 主要是:其一, 信用评级机构缺乏独立性, 信用评级很难保证公平与客观。由于很多大的信用评级机构是从国有部门或国有商业银行中分离出来的, 和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或人际关系, 因此他们不可能对评级结果承担无限责任, 也不会担心因提供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虚假信息而受到法律的严惩或制裁。此外, 中国信用评级机构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向受评对象收费, 存在着利益冲突, 而目前尚缺乏机制对内部利益冲突进行有效规范, 对评级的公正性带来不利影响;其二, 信用评级业监管不到位。主要存在两大问题, 即多头监管和无监管并存。前者是指信用评级业务涉及的行业主管部门多, 有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国家发改委等;后者是虽然存在众多监管机构, 但却缺乏一个对评级机构统一监管的部门, 比如对评级结果缺乏全国范围内统一的复审监管机构, 这使得评级机构牺牲评估质量换取业务发展的可能性增大, 难以做到公开、公正和客观;其三, 规范行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现有的评级方面的法规较为分散, 规定的内容比较原则且过于简单, 操作性不强, 利用其调整具体的权利义务关系十分困难。
四、次贷危机及相关举措对中国信用评级行业发展的启示
重要辅助手段。没有公平、中立、透明的评级机构和信用评级结果, 企业债券和结构性融资产品发展得越快, 风险也越大。美国的次贷危机及其美欧国家对信用评级行业采取的有关举措提示我们, 在大力推进信用评级行业规模扩大的同时, 更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信用评级行业的规范发展。
1. 健全信用评级的法律规范。
一是修改和整合现有的信用评级法规, 强化其对证券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信用评级行为的规范作用;二是推动制定统一的信用评级法, 明确信用评级中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和被评级的债务人及债务工具的法律地位, 使信用评级中的各项权利义务争议都有相应的法律
2. 保持评级机构的独立性。
保持独立、客观、公正的立场对信用评级机构至关重要。评级机构的最大作用在于能缓解债券发行人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降低投资者的信息搜寻成本, 如果评级机构在评级作业中, 不能严格保证其评级的独立性, 将会带来严重的问题。评级机构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从组织结构设置、业务流程、人员任用和业绩考核等方面积极防范潜在的利益冲突, 通过采取在评级业务和其他服务之间设置防火墙, 隔离业务承接和级别评定, 有利益冲突人员无投票表决权, 设立专门部门和人员进行风险评估等措施, 保持在评级活动中的独立性, 不断提高自身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在未来针对信用评级的立法中, 也应明确信用评级机构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 规定其不得与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存在隶属关系, 在人员和资金等方面也不得与被评对象发生任何利害关系。
3. 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5]。
加强信息披露, 提高评级透明度, 能够对评级机构形成有效的市场监督, 促进评级机构更好地发挥风险揭示的作用, 提高评级市场的运行效率。对此, 三大评级机构和SEC等监管部门均出台了相关的措施。有鉴于此, 为了不断提高中国信用评级行业信息披露水平以提高信息的透明度, 建议在保护评级机构商业秘密和客户数据资料的前提下, 要求评级机构应向投资者公开更多关于评级机构数据来源和评级方法的信息;并规定对复杂的结构化产品必须实行双评级制度。
4. 加强评级监管[6]。
评级机构在职能上的内在冲突, 不但要求评级机构自身强化内部管理, 而且需要外部监管机构进行有效的监管。中国要尽快明确评级行业的监管部门, 解决目前无序的监管状况, 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信用评级市场, 同时, 未来的监管部门应通过制定利益冲突规避机制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 确保信用评级各方不存在利益关系, 保证评级行业健康发展。
摘要:美国次级债危机逐渐蔓延全球, 演变成一场全球信用危机, 长期以来被人们寄予厚望的信用评级机构备受指责。资信评级行业是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进一步提高中国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的透明性、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手段之一。从长期发展来看, 危机的发生为中国信用评级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提供了一次学习的机会。即借鉴次贷危机后发达国家对评级行业采取的一些措施, 结合中国信用评级行业的现状, 提出促进该行业规范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次贷危机,信用评级,行业规范,启示
参考文献
[1]美国证监会秋后算账.信用评级巨头三宗罪被曝光[EB/OL].http://www.ccn86.com/news/world/2008-06-02/28892.shtml.
[2]黄继汇.未能保持评级独立性——美证交会称信用评级机构问题严重[EB/OL].http://www.cs.com.cn/jrbznew/html/2008-07-10/content-16090988.htm.
[3]谷秀军.中国信用评级业:走制度规范之路[EB/OL].http://www.cfi.net.cn/newspage.aspx-id=2008-07-10000776&AspxAutoDe tectCookieSupport=1.
[4]唐明琴.中国信用评级行业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研究[J].黑龙江金融, 2007, (9) .
[5]郭锦州.美国次级债危机对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启示[J].银行家, 2007, (10) .
行业评级 篇5
关键词:熊猫债 信用评级 全球评级序列 外币级别 行业风险
随着我国债券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2015年以来又有多家境外机构在我国发行了熊猫债。由于熊猫债的发行主体为境外机构,国内评级机构在评级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以往未曾遇到的问题。如何准确识别熊猫债的信用风险特征,制定差异化的信用评级标准,成为国内评级机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熊猫债评级的相关情况
(一)评级方面的主要监管政策
2005年2月,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主管部门联合发布了《国际开发机构人民币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从熊猫债发行主体资质要求、信用评级、募集资金使用、会计准则等方面进行了规范。2010年9月,人民银行等主管部门修订了《国际开发机构人民币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并公布实施。根据修订后的办法,国际开发机构申请在中国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应符合“财务稳健,资信良好,经两家以上(含两家)评级公司评级,其中至少应有一家评级公司在中国境内注册且具备人民币债券评级能力,人民币债券信用级别为AA级(或相当于AA级)以上”的要求,将熊猫债的评级改为双评级制度,促进了熊猫债评级与国际市场接轨。此外,熊猫债在信息披露方面已开始接受国际会计准则,境外发行主体可以采用经财政部认定已与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实现了等效的财务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发行主体的信息披露成本。
(二)国内评级开展情况
从实践来看,由于熊猫债发行前期我国国内评级机构还未与国际接轨,国际评级机构也未在中国开展实际业务,因此2005年发行熊猫债的国际金融公司和亚洲开发银行均向我国政府申请了信用评级豁免权。2010年,修订后的《国际开发机构人民币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发布,国内评级机构开始更多地参与到熊猫债的评级工作。此后发行的熊猫债均由不同的国内评级机构承接了相应项目。
(三)境外发行人信用资质状况
从2005年我国首次发行熊猫债至今,熊猫债发行主体的信用资质普遍较高,其中国际金融公司等机构均属于国际AAA品质的国际多边金融机构,而戴姆勒股份公司以及汇丰银行等发行主体也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信用资质,国际评级机构均给予了较高的信用等级,这样的发行主体资质分布实际上与日本、美国、韩国等国家外国债券市场在发展初期比较相似。
熊猫债的主要风险特征
与国内发行主体相比,熊猫债发行主体的信用风险差异主要来自于以下三方面。
一是面临国家层面的风险。与国内发行主体均处于同一主权国家有所不同,熊猫债的发行主体可能来自于不同国家,面临着不同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宏观经济环境、汇兑制度等国家层面的风险因素。这种国家风险具有系统性特征,不仅对于发行主体的信用状况存在普遍影响,而且发行主体自身也往往难以消除。而其中的一些风险,比如政治风险等具有典型的“尾部风险”特征,一旦爆发将对发行人的信用资质产生巨大冲击。尤其是在军事冲突、政变等极端政治风险事件爆发的情况下,国家风险往往成为其境内企业信用状况的决定性因素。
二是面临转移转换风险。熊猫债为人民币债务,而其发行主体为境外机构,当这些发行主体未来偿还人民币债务时,会受到发行主体经营活动所在国政府对跨境资本流动限制、外汇自由兑换限制等因素的影响,而这种限制往往会对发行主体偿还外币债务产生决定性影响。比如2001年阿根廷债务危机爆发后,面对巨大的资本外逃和本币贬值压力,阿根廷政府多次收紧外汇管制政策,对其境内企业的外币债务偿付构成不利影响。
三是面临差异化的行业风险。熊猫债发行主体所处行业或许与国内类似,但这些发行主体所面临的却是全球行业风险或特定区域的行业风险,这样的行业风险特征与国内市场相比可能会有很大差异。比如戴姆勒股份公司处于欧美汽车市场,与国内汽车市场相比,两者在行业结构、竞争格局、产业政策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别,两者的内在信用风险特征也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国内评级机构在熊猫债的评级过程中进行差异化处理。
外国债券信用评级的国际经验
国际评级机构的全球化业务一般开展得较早,其对于外国债券的评级方式可以为国内评级机构开展熊猫债信用评级提供一些参考,本文在此以三大国际评级机构评价体系为例进行分析。首先需要厘清两个概念:一是全球评级序列与区域评级序列的差异;二是本币级别与外币级别的差异。
(一)全球评级序列与区域评级序列
全球评级序列是评级机构按照全球统一的评级标准进行的信用评级,其评级结果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可比性。国际评级机构在评级时采用的评价方法就是基于全球评级序列下的标准,与国内评级机构所使用的区域评级序列有较大区别。
区域评级序列是评级机构为了更好地满足投资者对于特定区域级别区分度的需要,对该区域内的评级对象采用特定的评级标准进行的信用评级,评级结果只在相应区域范围内具有可比性。
如果将全球评级序列与区域评级序列进行比较,区域评级序列的区分度更大,但适用范围较窄。比如一般中国评级机构采用的都是区域评级序列的标准,该序列下的评级方法未考虑来自不同国家(地区)风险方面的差异,因此也只能将同一地区内或同一标准下评价出的企业级别进行比较,难以与来自其他国家或地区,按照另一套区域标准评价出的企业级别进行比较。而从国际评级机构的全球评级序列来看,各机构在评级方法中会考虑不同国家(地区)的风险特征差异,设定相应的评价方法以达到评级结果在全球可比的目的。此外,两套评级序列之间实际上也可以相互转换。国际评级机构通过制定的级别映射关系,可将两套评级序列下的级别进行对应,比如穆迪评级序列对应关系见表1。
nlc202309090759
(二)本币级别与外币级别
国际评级机构对于发债主体级别的评价也有本外币之分。其中,本币级别衡量的是发债主体足额偿付其经营活动所在国货币债务的可能性,因此并不考虑货币兑换以及辖区间转移的风险。而外币级别衡量的是发债主体足额偿付其外币债务的可能性,会额外考虑发债主体将本国货币转换为外币,或转移至国外的能力和限制。一般对于存在外币债务的主体,国际评级机构均会给出外币级别。由此可见,本币级别与外币级别可能会由于转移转换风险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国际评级机构在对外国债券发行主体评级时,由于这些债务对于发债主体而言都是外币债务,三大评级机构均会考察其偿还外币债务的能力或外币债务违约的可能性,因此熊猫债的评价也会主要分析发债主体外币级别的高低。
对于债项评级,国际评级机构会按照具体债务的币种情况进行分析,由于外国债券是外币债务,因此债项评级也是外币债项信用等级。
(三)国家风险与转移转换风险
为了区分因发债主体所处国家(地区)不同可能带来的信用风险差异,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在对发债主体本币级别的评价中,均将国家风险这一因素纳入到整体评级体系中。其中标普和惠誉将来自于一国经济、制度、法律等层面的因素作为基础分析要素纳入信用评级方法框架进行分析,而穆迪则对不同国家的信用等级设定了上限,通过对发债主体经营活动所在国的本币风险上限进行评估,得到发债主体本币级别可能获取信用等级的上限。
对于外币级别的评价,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共同的做法是在得出本币级别的基础上,通过评价发债主体经营活动所在国的转移转换风险水平,设定外币风险上限,进而确定发债主体所能获取外币级别的上限和最终级别。本币或外币的级别上限是指发债主体所能获取的最高信用等级,对于任何主要经营活动来自于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发债主体而言,其所能获得的本币级别或外币级别都不能超过该国的国家风险上限级别。各评级机构对于本外币风险上限级别的评价都有一套特定的方法(不同评级机构对国家风险及转移转换风险的主要分析因素见表2)。
(四)全球行业风险评价
由于发债主体可能来自不同国家的细分行业,因此国际评级机构在对行业风险进行评价或制定行业标准时,也是基于全球视角进行分析,考虑特定行业全球共同的风险特征及行业间的风险水平,而对于企业的行业竞争力的评价也是在同一行业内进行全球比较和排序。
国内开展熊猫债评级的建议
(一)全球评级序列条件下
国际评级机构对于熊猫债等外国债券的评价基于全球评级序列标准进行。首先在考虑全球行业风险及发债主体经营活动所在国的国家风险(或本币风险上限)的基础上,先得到本币级别,再根据其外币风险上限,得到发债主体的外币等级,并将该外币等级作为外国债券发债主体的最终信用等级。对于国内评级机构而言,为准确评价熊猫债及其发债主体的信用风险水平,建议根据其风险特征差异,对其面临的国家风险、转移转换风险等因素进行分析,并差异化地考虑其行业风险。因此,国内评级机构可以积极构建一套全球可比评级体系,将上述风险因素纳入该体系中。但建立这样的体系在数据样本、技术储备等方面都会有较为严格的要求。
(二)区域评级序列条件下
从满足监管需要或评级体系一致性的角度考虑,国内评级机构也可以在目前采用的区域评级体系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对熊猫债的额外风险考量因素,将熊猫债纳入中国评级体系的级别序列中。
一是对于熊猫债发债主体进行的风险评价应主要反映其偿还外币债务的能力和意愿。因此,对熊猫债发行人的主体评级级别应区分本币级别与外币级别。同时,评级机构或投资人在将熊猫债的信用风险与国内其他债券进行比较时,也应主要参考其外币级别。
二是在对外币级别评价时,建议国内评级机构建立一套针对不同国家转移转换风险的评价方法。在评级中,先评出发债主体的本币级别,并根据前述建立的不同国家转移转换风险的评价方法,评价出熊猫债发行主体所在国或地区的外币风险上限,并将这一外币风险上限等级与其本币级别相加,从而得到熊猫债发行主体的最终外币级别。
三是在对熊猫债本币级别的评价中,建议考虑因国家风险不同可能带来的影响,可以针对熊猫债发行主体经营活动的集中情况进行判断。如果该发行主体的经营活动集中在某一特定国家(地区),则按照该国家(地区)的政治稳定性、宏观经济、制度法律的具体情况,设定其所能获取的相对于中国评级序列以及国家风险的本币级别上限。如果其国家风险与中国相等或低于国内水平,则熊猫债发行人在中国序列下信用等级就不存在具体等级限制。反之,如果其国家风险水平高于中国水平,则按照具体差异的大小,制定出其在中国体系下所能获得的本币级别上限,从而达到级别可比的目的。
四是在对行业风险进行评价时,建议国内评级机构充分识别熊猫债发行主体经营所在地行业环境与国内行业的差异,并将这种差异进行比较,制定出不同的信用政策或评价标准,力求准确评估其行业风险水平。
行业评级 篇6
美国仍然获得C-评级(中等),这个评级已经反映了将在2013年1月实施的政府削减开支和增税计划,通常被称为“财政断崖”对美国经济的潜在影响。
与此同时,中国继续维持A-评级(极好),这个评级已经反映了近期经济减速的迹象。
魏斯评级的主席马丁·魏斯评论说,穆迪、惠誉甚至是标准普尔对美国主权债务的优秀评级,尽管去年曾有小幅降级,但都没有认识到美国显著恶化的财政状况。他认为,一个摒弃政治或文化偏见的诚实评级是非常必要的,这将有助于确保投资者值得承受真正的风险。
行业评级 篇7
酒店级别是对酒店价格、服务设施、服务品质的集中反映,成为顾客快速认知酒店的渠道,因而,酒店等级已逐渐成为顾客选择酒店的重要参考因素。伴随着我国酒店评级制度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酒店加入到酒店评级系统中。但与此同时,笔者也发现我国酒店评级系统还存在一定不足,而目前对我国酒店评级系统研究的成果较少。因而,笔者通过对比美国、英国、中国 ( 大陆地区,以下相同) 三个国家的酒店评级系统,从其评级方式,评级内容,评级特点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借鉴其他国家的评级系统优点对我国的酒店评级系统提出建议。
2 美国,英国,中国酒店评级系统分析
2. 1 美国酒店评级系统分析
由于各个协会和公司都有他们自己独立的评级系统,美国的酒店行业并没有一个统一的酒店评级系统。其中最有名的系统是AAA ( American Automobile Association) 的钻石评级,美孚旅游指南 ( Mobil Travel Guide) 的星级系统也得到广泛的认可。本文主要分析AAA系统,进而再对美孚旅游指南做简要分析。
2. 1. 1 AAA 酒店评级系统
AAA酒店评级系统由美国汽车协会制定。其每年要对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及加勒比海等地的近5. 7万家饭店及旅馆进行评审,其中只有0. 26% 的可以登上“五星”榜。据报道,2011年AAA评出的五星饭馆及餐馆只有13家。[1]AAA系统每年都对超过29000间住宿设施进行评估。为了更好地对美国多样的住宿运营做出解释,其将酒店设施被分为12个类别,包括大规模酒店、小规模酒店、汽车旅馆、乡村旅馆、历史名迹旅馆、度假屋、农舍和公寓等。
( 1) 评级方式。AAA的评级是由专业的检查员入住受评级的酒店,评估酒店运营和服务的每个方面。并且,该评级活动也是事先不通知酒店方的,评级的结果会有书面证明。酒店可以自愿决定是否参加评级,但是为了赢得更多的顾客并让顾客放心,大多数酒店还是会愿意参加评级活动的。
( 2) 评级内容及特点。酒店等级被分为一到五钻石的级别。AAA评级系统中,房间设备和豪华设施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和服务质量合并的。AAA钻石评级结合了总体质量、设施规模和服务水平。该评估过程包括三个步骤: AAA钻石评级要求,以对于物理属性和服务水平的客观评级为指导方针,和以经验和经历为基础的主观因素。一个住宿设施必须满足钻石评级的要求才能纳入AAA的考虑范围。这个确认过程由实际应用、参考物和媒介研究组合的过程指导。[4]
总体的评估过程包括审查六个关键区: 管理人员和员工; 客房服务与维修; 外观、地面和公共区域; 房间装饰、气氛和设备; 卫生间; 宾客服务。评估宾客服务是一个匿名的过程。其中,AAA的指引非常细致。例如两颗钻石物业内的浴室地板可以使用化纤、镶嵌成的或是“较旧”的瓷砖,但四颗钻 的物业采 用较新的 瓷砖或云石[2]。
2. 1. 2 美孚旅游指南星级评定系统 ( 福布斯旅游指南)
除AAA系统外,美孚旅游指南的星级评定也在美国酒店的评级中得到广泛应用,与AAA评级相铺相成。作为享有盛名的美孚星级评级和认证的创始者,美孚旅游指南自1958年以来就一直对美国和加拿大的酒店、餐馆和水疗提供最全面的评级和评议。近年来美孚旅游指南经过不断发展和改进,与最开始有所不同[3]。该指南于2008年首次将香港、澳门及北京的酒店纳入评级,更于2011年年初将此评级扩展至新加坡。
( 1) 评定方式。针对美国国内酒店的评级,隐名的评判员会造访各物业。美孚旅游指南的匿名评估专家团队用严格而客观的独家标准对评审对象进行评估。它还将顾客意见纳入考虑,这一点是比AAA评级系统优越的地方。
( 2) 评定内容与特点。美孚旅游指南运用与AAA评级系统不同的符号———一到五星,来评定酒店。一星级酒店提供舒适的晚间住宿,三星级酒店代表“专业管理及设施齐备”,其住宿服务绝对卓越而且设施完备。五星级酒店是美国最佳的酒店之一,所有层面全部达到完美品质[1]。
2. 2 英国酒店评级系统分析
英国主要酒店评级系统的组织方包括英国旅游布告栏( ETBs) ,汽车协会 ( AA) ,皇家汽车俱乐部 ( RAC) 。英国旅游布告栏 ( ETBs) 是英国旅游局负责运营的官方旅游网站,而汽车协会 ( AA) 和皇家汽车俱乐部 ( RAC)则是商业汽车协会,皇家汽车俱乐部成立于1897年,是世界上最早的汽车协会。通常在英国所看到的1 ~ 5的皇冠评级就是由英国旅游布告栏 ( ETBs) 所给出的酒店评级,而1 ~ 5星的评级则是由汽车协会 ( AA) 或皇家汽车俱乐部 ( RAC) 给出的。
2. 2. 1 英国旅游布告栏 ETBs 评级系统
英国旅游布告栏 ( ETBs) ,即英国官方旅游网站Visit England - the English Tourist Board,所提供的酒店评级系统是一个通过英国十个地区旅游局的合作来落实的全国性酒店评级系统,是英国唯一一个官方主导的酒店评级系统。ETBs系统的管理组织负责核查酒店评级系统的准确性和维持公众及业界对该系统的信任。
( 1) 评级方式。评级检查是没有提前通知的,酒店的第一次审核都是由一名检查员来进行的,检查员以普通顾客的身份过夜,并第二天早上埋单之前都不会暴露出自己的身份,即神秘人调查法或匿名检查法。之后的大部分审核也包含一个过夜住宿的过程。
在做质量评估时,检查员会把酒店提供的有关运营的每个方面的水平和ETBs制定的标准作对比。ETBs通过每年检查超过11500个住宿设施的经验制定出相关的评定标准,每个单独的方面的质量可以被评为“极好”、“好”、“可接受”、“差”四个等级,如果一个住宿设施已经做得无可挑剔,那么就会被给予一个“极好”的评级。
( 2) 评级内容及特点。ETBs酒店评级系统分为互相独立两部分: 设施分级和质量分级。设施分级以一到五皇冠来表示对特定的设备或豪华水平的质量评定。另外,对于各部门、设施等方面的具体服务质量水平,ETBs进一步以“认可”、“推荐”、“强烈推荐”和“豪华”来区分不同的质量等级。因此,即使设施和服务不全面,但如果有特别高的标准,设施分级只达到一皇冠的“床和早餐”( B&B) 的酒店也可以获得一个“豪华”的 质量水平等级。
检查员不只考虑那些提供的设施和服务,酒店的风格和性质也会给予相应的考虑。所以,类似“B&B酒店”、农舍、旅舍这类的住宿设施,在硬件设施上不会像市中心的大酒店那样运营,但是可以获得一个高的质量等级。这就是说,各种风格、类型的住宿设施,即使在提供的硬件设施方面不够全面,但其他质量很高,也可以获得一个高质量等级。然而,质量等级的评估并不包含该住宿设施是否物有所值,旅游者需要通过其所属类别和质量等级的组合信息来自己进行判断。
2. 2. 2 汽车协会 ( AA) 评级系统
汽车协会 ( AA) ,是英国的一个驾驶协会,成立于1905年并于1999年股份化成为私营的责任有限公司,至今为止提供骑车保险、驾驶课程、道路救援、贷款、驾驶经验和其他服务。
( 1) 评级方式。AA酒店评级系统侧重以顾客的角度来看不同住宿设施类型,引入分级机制来帮助消费者区分理解,该系统是协会旅游指南中属性介绍的一部分,即英国版的AAA ( 美国汽车协会) 评级系统。
( 2) 评级内容及特点。AA酒店评级系统对酒店的评级分为1 ~ 5星,每个等级都有不同的最低标准。AA的星级分类在协会旅游指南及电子杂志中通常用黑色标记出来,但是AA会通过颁发红色星级来表彰在这五个相应星级等级中拥有极好质量的住宿设施。因此,一家红星酒店被认定是其所属的同星级的酒店中最好的,并在舒适度、接待和宾客服务上提供最高水平。另外,AA每年还会对饭店和酒店的餐饮服务质量颁布1 ~ 5个花环的奖彰评定。
2. 3 我国酒店评级系统分析
在1988年第一版酒店评级即《旅游涉外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 ( GB/T 14308—1993) 标准出台之前,我国的酒店星级评级并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整体发展不规范,较为落后。该评定总则出台之后,就酒店的星级评定工作分等定级的标准、原则、评定方法等都做了详尽的阐述。我国旅游业第一个国家标准的诞生同时标志着我国的酒店评级标准进入依靠酒店划分与评定管理细则的系统化酒店评级时代。我国旅游酒店最新的评级标准,也是我国大陆地区承认度最高最具有代表性的酒店评级系统是2010版《旅游酒店星级的评定与划分》 ( GB / T14308—1993) 。此星标是从1988年制定并实施饭店星级标准以来,经历了1993年、1997年、2003年3次修订后的第四个修订版本,指导我国大陆酒店行业规范型发展。
( 1) 评级方式。根据我国星级饭店现有产品的特征与服务,我国旅游酒店被划分为“有限服务型饭店”和“完全服务型饭店”。国家旅游局负责评估三星及以上的酒店,而省级、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旅游局直接负责评估地方旅馆和一或二星酒店,评估的结果最后递交给国家旅游局的酒店评级组织。在地方三星酒店经过最初的评估和国家旅游局的确认之后,准备评四星级的酒店就可以被推荐给酒店评级组织。
( 2) 评级内容。我国星标在评级内容总体分为必备条件、服务质量要求、管理要求、安全管理要求以及其他( 建筑风格、独特性等) 等五大类。在进行酒店评级之前,各星级划分的基本条件提供《必备项目检查表》,对必备项目进行检查,逐项打确认达标后,再进入后续不同项目的打分程序,确保逐项达标。继而对星级饭店设备设施的位置、结构、数量、面积、功能、材质、设计、装饰等根据《设备设施评分表》分等级评级。星级饭店的服务质量、清洁卫生、维护保养等依据《饭店运营质量评级表》进行评分评级。同时强调,评定星级时不应因为某一区域所有权或经营权的分离,或因为建筑物的分隔而区别对待,饭店内所有区域应达到同一星级的质量标准和管理要求,如表1所示。
( 3) 评级特点。1强化核心项目评级引导特色经营。涉及必备项目中客房产品的品质、专业服务质量、应急措施等要求加大了核心项目的权重,酒店面积、数量等在评分中的权重逐步弱化,如游泳池不再成为高星级饭店必备项,大堂面积不作具体要求,例外条款中“高尔夫球场”分值下调,由20分调整为5分。为主题饭店、精品饭店等新型业态评五星级饭店预留发展空间。2强调服务标准与专业性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在住宿客房等刚性要求评级的基础之上,我国星标同时强调酒店服务以及氛围的营造,对客房的卧具、温湿度、隔音与遮光、照明效果等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在餐饮方强调了星级饭店的必备项目、核心产品、绿色环保、应急管理、软件评级和特色经营六个方面的要求对于引导和规范饭店业的发展将产生重要的作用; 同时新增安全管理要求考核标准、残障人士服务保障标准,并占有较大权重等方面符合酒店行业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同时顾及到中外宾客对饭店产品品质追求的发展趋势。3塑造绿色酒店顺应低碳经济发展趋势。我国的评级标准强调可持续发展原则,倡导绿色设计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绿色消费的理念: 四五星级酒店内外装修符合环保要求、将“应有与本星级相适应的节能减排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要求写入了各星级饭店的必备项目。
3 美国、英国、中国酒店评级系统比较与建议
3. 1 美国、英国、中国酒店评级系统比较
根据上文对美国、英国、中国三个国家酒店评级系统在评级方式、评级内容、评级特点三个方面的分析,笔者对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如表2所示:
从上文分析中可知,我国酒店评级系统已在不断修订中完善其评级方式和内容,其正从过去的全面考察向现在的核心能力考察过渡,从过去“重硬件设施”向现在的“重服务质量”转变; 同时,其也融入了低碳、环保、精品酒店等多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评级内容。
同时不难看出,英国和美国的酒店评级系统中的一些评级方式和内容更能真实的反映酒店的等级评级,可供我国的酒店评级系统借鉴和参考。例如,英国的ETBs酒店评级系统,从设施和服务质量两部分加以评定,是一种很好的评估替代方法,能更符合顾客的分类需求,满足细分市场的要求。美国的非正式评级系统,通过能收集顾客评论的网站,不仅能快速直观地从客户的想法反映出服务质量,也可以准确地反映客户感受。英美酒店的匿名系统评估是也可以考虑采用的方法,因为匿名评估可以反映出客人更真实的住店心得,也能更准确的反映酒店的真实服务状态。
3. 2 我国酒店评级系统改进框架———基于英、美酒店评级系统和 SERVQUAL 模型
SERVQUAL服务质量[4]评级模型从服务的可靠性、反应性、保证性、移情性、确实性五个方面考核酒店的服务质量,其评级标准如表3所示:
在对英、美酒店评级系统的分析之后,结合英、美、中三个国家酒店评级系统与服务质量SERVQUAL模型在酒店评级之中的应用,笔者尝试提出新的酒店评级框架。新的评级框架将从SERVQUAL五个维度更为细致的对酒店进行全面的评级,更加侧重于对酒店服务质量的衡量,减少原有评级体系对酒店服务设施衡量的权重,由此更为全面的衡量酒店等级而不是简单的从易量化指标衡量。同时,新评价框架引入神秘客人评级模式和顾客点评参考模式,将提高评级结果的真实性,最后,参照英国的酒店服务设施与质量分离评级也将更加符合细分市场的需求。
新评级框架要求从SERVQUAL模型的五个维度来对酒店进行考核。如下图所示:
基于英美评级模式及 SERVQUAL 模式的酒店评级系统框架图
我国现存的酒店评级标准更倾向于保证性与确定性的衡量,因为以上两处指标便于量化计算,但为保证酒店评级系统对服务质量的准确衡量,应加强对可靠性、反应性和移情性三个指标的衡量,增加其评级权重。
通过酒店员工服务技能与意识考试来评级酒店的保证性和反应性,促使员工加强服务技能的训练和服务意识的培养; 并通过特殊事件考核法,来评级酒店对特殊事件的处理速度与个性化来评级酒店的反应性和移情性。
行业评级 篇8
关键词:债券市场,信用评级
经过20多年的发展, 我国债券市场经过不断创新, 品种持续增加, 市场逐渐规范, 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了融资基础, 另一方面也拓宽了投资者的投资渠道。而债券市场若要健康发展, 则需要发债人财务信息的公开透明。但仅通过发债人自身的信息披露难以满足投资者和监管部门对其信息完全性、公正性与简明性的要求。信用评级制度如果能做到独立、公正、客观, 就能有效地解决债券市场的信息不对成问题, 会极大地促进债券市场的发展。对投资者来说信用评级可以揭示债务发行人的信用风险, 防范并降低投资者所面临的信用风险, 协助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 还可以降低投资者的交易成本和投资风险;对发债人而言信用评级可为其降低融资成本, 高等级的信用可以帮助企业较方便地取得金融机构的支持得到投资者的信任, 能够扩大融资规模降低融资成本;对监管当局来说, 高质量的信用评级还可以帮助政府主管部门加强市场监管, 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为债券市场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但现实情况是, 在2012年经济增速放缓和债券市场频发信用风险背景下, 共有186家企业主体评级发生变动, 其中175家评级上调, 仅有11家评级被下调, 几乎出现一边倒行情。有市场人士认为此结果与宏观经济走势并不相符。中债资信更是指出, 发债主体信用级别目前已经整体呈虚高态势, 级别分布不合理。所以, 有必要研究我国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制度的现状, 并对其中的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
一、我国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制度现状
与国外成熟资本市场相比, 我国信用评级制度整体发展仍较滞后。目前, 我国债券信用评级机构缺乏独立性、自主性、客观性和权威性, 导致信用评级结果遭受投资者及业内人士的质疑, 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评级机构本身的独立性受到限制
目前我国的信用评级机构由于起步较晚, 各方面都不太成熟, 从政策、资金及技术方面来看独立性不强, 绝大多数还不是真正意义的独立法人, 大都直接或间接依附于某级政府机构或属于事业单位, 在开展信用评级过程中受到行政干预较多, 缺乏客观独立性。
2、缺乏准入和淘汰机制
债券信用评级市场缺乏准入和淘汰机制, 市场门槛较低评级机构过多容易使评级机构为了招揽生意往往根据发行人的意愿对公司债进行信用评级, 从而导致评级机构本身的诚信、专业性和独立性遭到质疑。
3、对信用评级的后续等级调整还处于真空状态
由于政府对企业发债资格实施严格的行政审批, 这样就使得信用评级结果的服务对象变成了政府主管部门或监管机构。并且, 在我国发行债券的企业几乎全部为大型优质企业。因此, 企业只是把信用评级作为发行计划的一个程序而已, 评级的目的在更大程度上是为满足主管部门的要求, 使信用评级流于形式, 不能真正揭示公司债的风险特征。企业更不会重视随后的信用评级, 也不会根据实际经营状况等的变化对发行以后的债券信用等级进行调整, 很大程度影响了信用评级制度在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方面的作用。
4、发行人付费模式的弊端
债券评级市场本身供过于求, 并且是由作为买方的发行人和承销商来选择评级机构并支付相关评级费用, 在这种状况下评级机构为了招揽生意往往得根据发行人的意愿对公司债进行信用评级。
在前文所述的案例中, 2012年我国信用债主体等级变动186家其中等级上调175家, 占等级变动的94%。在经济增速放缓和债券市场频发信用风险背景下, 发债主体的信用等级却有了整体性的上调究其原因就是发行人付费模式带来的弊端。评级行业存在的以高评级招揽顾客、以级定价、评级虚高等现象都与付费模式不无关系。
总之, 我国债券评级市场的诸多不合理现状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但只要我们理顺了体制就能改善目前的状况。
二、发达国家债券市场的信用评级体系
国外债券市场的信用评级制度一般都很严格、客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发债主体的信用价值
国外债券市场都是以发行人的财力状况作为信用评级考虑的最主要因素。主要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综合评价发行人的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等;此外发行人的治理结构、债券发行条款、政府支持态度等各方面也被纳入考虑范畴;将所有这些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之后评级机构才能确定该债券的信用等级。
2、及时调整债券信用评级结果
与国内不同的是, 债券在获得评级之后, 评级机构还会密切关注与发行人、受评债券有关的信息, 如发行人外部经营环境、内部运营及财务状况的变化等, 如果出现危险信号, 评级机构将及时调整债券的信用级别。
3、评级机构重视自身的独立性
成熟市场中评级机构对自身的独立性和中立性有比较高的要求:在人员或资金方面, 他们尽力不与政府和金融当局, 以及与自己存在利害关系的各方 (比如发行人、承销商、投资者等) 发生任何利害关系。
这里引入一个很好的案例来诠释国外信用评级市场的成熟和完善。美国当地时间2011年8月5日晚, 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宣布将美国AAA级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下调一级至AA+。从此次标普对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可以看出, 其与政府在很大程度上是独立存在的。在评价信用对象的整个体系中并没有把政府作为特殊对象而给予高度评价, 虽然对美国政府的名誉和利益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从实际效果来说, 至少在一定程度上, 标普的评级起到了督促政府更好的履行削减债务目标的作用。
三、关于完善我国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制度的几点建议
目前我国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使信用评级业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因此应当抓住机遇, 发展和完善我国公司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制度促进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在此根据前文中提到的几点问题提出几个相应的关于完善我国债券市场的信用评级制度的建议:
1、尽快完善债券信用评级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以规范促管理, 通过法律法规来明确信用评级机构的资质、市场准入、业务范围、监管方式等具体内容, 为信用评级机构的依法经营和有序竞争, 以及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保护提供法律依据和法律保证。
2、要加强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 建立有关的职业行业准则和规范强化行业自律管理, 通过实施机构资质和从业人员执业资格认定制度, 完善评级机构统计报告制度和信息披露机制, 强化对评级机构执业行为的检查和督导等措施, 促使其有效、及时和真实地提供所评级资产的真实信息, 防止个别机构的诚信危机导致整个信用评级业失去应有的社会功能。
3、要完善评级机构的制度建设, 保持评级机构的独立性。应当从规范其收入来源、制定评级收费统一标准、建立评级人员回避制度、评级职业守则的监督机制、风险赔偿机制、退出机制等方面, 完善评级机构的制度建设。例如, 可以尝试评级机构不再由债券发行人选择指派, 而是由债券的债权人或者潜在的债权人通过某种机制选举产生, 切断发行人和评级机构的道德风险链条;如果由于信用评级机构在评级过程中的重大遗漏、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而使投资者产生损失, 应由信用评级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若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可以将严重违反职业准则的评级机构逐出评级市场。同时应当加强信用评级机构跟踪评级机制建设, 建立定期、不定期跟踪评级制度, 及时揭示债券风险, 分析风险变化的原因, 最大限度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提高信用评级机构的社会信誉和可信度。
四、结语
随着债券发行主体的进一步放开, 未来十年我国可能迎来一个债券的发行高峰。鉴于我国信用评级存在着评级机构缺乏独立性、自主性、客观性和权威性等问题, 使得我国信用评级在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及评级结果真实有效性上大打折扣。只有从制度及法律层面进行完善, 才能使信用评级的结果真正做到能为投资者及政府管理部门提供真实及时有效的信息, 市场和产品的风险才有可能被充分揭示, 才能发挥其真实作用, 才能与我国债券市场的蓬勃发展相匹配。
参考文献
[1]应娟、张益新著, 《信用评级机构收费模式探讨》[J], 上海金融, 2006, (6)
[2]马红霞、严红波、陈革著, 《美国的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8
[3]孙泽蕤著, 《公司债券价格与信用风险研究》,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10
[4]闫屹著, 《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制度因素研究》, 人民出版社, 2012.07
[5]安义宽著, 《如何认识与理解中国企业债券市场》, 财贸经济, 2002.4
[6]Myers, S.C.and N.S.Majluf, 1984, “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When Firms Have Information the Investors Do Not Hav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3, 187-221
[7]楚建会著, 《美国信用评级机构利益冲突的规制研究》[J], 征信, 2011, (2)
对信用评级的思考 篇9
一、信用评级产生的理论基础
信用评级的产生可以用信息的非对称性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来解释。信息经济学解释了信用评级存在的必要性:在经济生活中,不同的经济活动主体掌握的信息不一样,企业内部人士掌握的信息比外部的人多,产品的卖方掌握的信息比买方多,一些特殊的产品比如保险,买方掌握的信息比卖方多,这些都是所谓的“信息不对称”。由信息不对称会导致买卖双方的利益损失,掌握信息多的一方会获得更多的利益,掌握信息较少的一方有可能会损失利益。市场需要对商品进行评级,使买卖双方对所买卖的商品有全面的了解,这样双方才能对商品进行合理定价,买卖双方的利益才会得到保护。而交易成本理论解释了信用评级行业产生的原因:对于单个买方或者卖方来说,要了解交易另一方的信用状况有两种途径:一是自己收集和分析信息,二是找专业的信用评级企业提供相关服务。对于单个投资者来说,收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成本很高,但是如果单个投资者通过一个独立的个体(信用评级企业)来收集和分析信息,由于规模效应,信用评级企业的搜集成本将会被摊销,单个投资者的成本也将降低。
二、美国信用评级行业的问题
随着上世纪的经济大萧条的结束,在接下来的七十多年的发展进程中,美国信用评级行业形成了一个统一的信用评级认可制度:NRSRO。同时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三大巨头的出现标志着美国信用评级行业的垄断,并且这三大公司还有全球垄断的趋势。现在的美国信用评级行业已经趋于成熟,但是有些问题却越来越严重:
(一)垄断的形成,导致行业的不健康发展
美国信用评级业经过一百年的发展,优胜劣汰,最后形成了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三家评级垄断寡头。垄断的原因在于美国信用评级行业认可制度不透明。美国的认可制度是世界上最早对信用评级机构的准入进行说明的,曾经对美国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实践中渐渐存在着很多问题:申请NRSRO不透明,认可机制没有定量要求等。经过评级市场若干年的争论后,美国证监会提出了对NRSRO的若干项改革措施:开放市场,降低进入壁垒,透明认可制度,公开标准等,从2003年开始,美国全国认可的统计评级机构(NRSRO)增至十家。虽然几家评级公司通过了认证,但是市场份额依然被三大评级公司垄断。寡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市场,不仅影响着评级结果,还影响着其他小规模的评级机构:其他的评级机构有可能以寡头的评级结果为依据,来发布本公司的评级结果。因为当他们做出相反的预测时,投资者不会相信他们。所以寡头工作上的失误并不会导致其失去市场,因为他们评级失误,他们的垄断导致市场上其他评级公司的跟风,也会使其他评级公司评级失误。他们不参与评级,其他的评级机构也没有实力来占领这个市场。退出机制已经不起作用。
(二)声誉机制的作用逐渐消失
过去美国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在很大程度是依靠其本身评级结果的客观性。根据W·B Hickman (1958)的研究结果,在1900~1931年期间,公司债券的平均违约率是17%,而在1929~1933年间的大萧条中,尽管有1/3的债券违约,但是评级机构给予高评级的债券却很少违约,这就为评级机构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评级机构的行业发展过程中,“声誉机制”使评级机构优胜劣汰。评级机构发布的评级报告的准确性是公众评价评级机构的依据,所以评级机构为了建立良好的声誉,必须维持评级结果的准确性,否则就会被淘汰。但Steven.L.Schw arcz在《Private orde ring of Public Marke t:the Rating Age ncy Paradox》提到:“声誉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之一是市场的竞争性。在信息‘消费者’有充分的选择空间来决定由谁来提供信息评级产品的情况下,信用评级机构才会有积极性提升相关信用评级的质量,以维护自己的声誉。”垄断的形成使这个机制丧失了作用:因为即使他们评级失误了,也没有机构可以取代他们的位置。声誉机制导致了权威,导致了垄断,而垄断却使声誉机制失效。
(三)权力的深化与收费制度的矛盾日益激烈
在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金融产品日新月异,数学、工程学、计算机的应用使金融工具越来越复杂,金融工具的风险已经不能被简单的识别出来。信用评级机构具备专业的人力和物力,有能力做出准确的分析,识别风险。此外信用评级机构也在参与衍生工具的设计,所以信用评级的影响日益加深。政府为了更好的监管市场,有必要掌握各种信息,而评级机构为政府提供了这方面的服务,所以信用评级机构从单纯的盈利机构慢慢转变为具有一定监管职能的机构,只不过这种监管职能是间接的。但是信用评级的收费制度不是向政府收费,而是向评级对象收费,所以信用评级可能为了利益而对企业进行增级,而无视自己的社会责任。即使信用机构也向政府收费,那信用评级机构就处于一个责任的矛盾体中,同时面临着巨大的利益诱惑。
三、对中国信用评级行业监管的启示
鉴于上面对美国信用评级行业监管出现的问题,我们对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监管提出一下建议:
(一)评级行业认可机制和淘汰机制透明化
我国需要建立透明的认可机制:在资本金、从业人员素质、设备等方面硬性要求评级机构;同时在评级行业发展过程中引入淘汰机制,通过违约率等监管指标对通过认证的机构进行事中监管,淘汰不符合标准的机构,这有利于培养有实力的信用评级机构。
(二)信用评级机构成分多元化
当信用评级机构形成一定规模之后,其评级结果会对整个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政府也有可能会依靠这些数据制定政策,但鉴于评级机构的付费问题,这个评级结果有可能会在一定的程度上缺乏准确性。所以政府需要从一开始建立一家政府背景的信用评级机构对整个经济和金融工具进行评级,使政府在大方向上可以保持准确。这个政府背景的信用评级机构对于维持竞争也有一定的帮助,当整个市场因为竞争最后只剩几家大型的信用评级机构时,依然会存在竞争,使信用评级行业不会因为垄断而存在败德行为的产生,对于其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三)政府应督促信用评级机构应该加强信息披露,建立良好的内部治理制度
由于信用评级机构的收费制度存在的问题,信用评级机构必须定期进行信息披露。主要包括一些与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正确性有直接的联系的因素:信用评级行业的收费标准,评级人员的薪酬奖励机制;信用评级行业良好的内部治理制度;业务隔离制度。
(四)建立信用评级保障基金
鉴于信用评级的权利深化,信用评级机构有必要为其所拥有的权力支付一定的保证金,所以需要建立一个保障基金,为信用评级机构在金融危机中所导致的损失承担责任。但私人信用评级企业在发展之初有可能没有额外的资金交付,国家在保障基金建立之初应该投入大部分的资金,信用评级机构当达到认可制度之后进行补缴。
四、结束语
金融危机之后,信用评级机构成为罪魁祸首之一。但是当今世界经济金融的发展需要信用评级机构,所以,信用评级机构还需要继续发展。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目前还处于发展初期,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我国需要更好的发展我国的信用评级行业,使我国企业在未来可以让本国的信用评级机构进行评级。政府作为监管机构,监管的理念必须先于行业发展,这里我们需要吸取国外监管的经验与教训,使我国的行业监管更加的健全,更好地服务企业的发展。
摘要:2009年至今, 经济危机的影响逐渐淡化。危机淡化之后, 世界各国分析原因, 寻找危机影响的传导机制。信用评级行业在危机中的推波助澜使其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本文以美国信用评级行业为代表, 介绍了信用评级行业产生的理论基础, 阐述了其成熟后存在的问题, 并从监管的角度对中国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信用评级,监管,建议
参考文献
[1]寇勇《信用评级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工商出版社2007
[2]邹建平《信用评级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4
[3]张强, 张宝《次贷危机视角下对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重新思考》[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 (5) :22-27
[4]石友蓉, 赵威《次贷危机中信用评级机构问题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 (8) :613-616
行业评级 篇10
关键词:评价机制 评级质量 合规经营
近年来,随着我国债券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信用评级机构越来越被市场所认知,但随之而来也面临着甄别优劣、加强监管等一系列问题,在此背景下探讨建立评级机构评价机制的必要性显得尤为重要。
证券评级机构现状问题
目前国内评级行业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评级市场整体也处于混沌状态,既面临国外评级巨头的市场进入压力,又存在政策导向不明确、市场环境欠完善、参与主体良莠不齐、收费标准偏低且不统一、部分评级公司忽视评级技术和评级质量的提升等一系列问题,突出表现在:
(一)证券评级机构总体评级质量不高,影响投资者对评级结果的认同
各证券评级机构发展阶段不同,市场地位不同,经营理念偏差较大,对评级模型、评级体系的研究投入不足,加之从业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内部管理水平较为落后,进而导致评级机构总体评级质量不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评级结果虚高,评级结果客观性、稳定性偏弱,没有充分发挥债券利率定价的引导作用;二是评级报告本身的信息量、风险揭示和分析深度不足,导致沦为发行和交易环节的要件,未起到信用评级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根本作用。
(二)证券评级市场竞争失序易导致行业地位走低,弱化评级行业的公信力
与一般行业存在较大不同,评级行业参与主体过多,易导致过度竞争、不合理竞争的逆向结果,即市场普遍存在级别走高、收费下降的现象。只要有评级机构因为短期行为而放宽评级标准,其他机构迫于竞争压力也会跟进,整个评级结果的权威性下降,评级行业的市场地位走低,将弱化评级行业的公信力。
(三)针对评级机构的监管处罚力度偏弱
面对快速扩张的证券评级市场,证券评级机构的准备并不足,具有证券从业资格的人员素质和数量不足引发的人员压力,发行人和承销商抢报项目带来的进度压力,内部管理水平较为落后导致的报告流转审核压力,都会使得评级机构做出牺牲合规而满足业务发展的选择。尽管监管机构每年都进行合规严查,要求评级机构编制合规报告,加强信息披露,但对于违规现象监管处罚力度仍偏弱。对于严重违规和一般违规现象界定不清,没有采取合适到位的处罚措施,使得宽进严管监管思路效果打折扣。总体而言,监管处罚需面临平衡问题,监管机构需要更有力的工具来对证券评级机构进行日常监管和评价,这就需要建立评级机构的评价机制。
(四)投资者及发行人对于评级机构的选择缺乏客观有效评价依据
检验评级机构最好的方法是违约率。标普、穆迪等国际评级机构就是通过上百年评级市场经验积累,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违约率,才使其拥有评级市场的话语权,证明其评级技术和评级质量。而我国由于债券市场发展时间不长,且发行的大都是大型企业高等级或有担保债券,风险厌恶型市场的典型特征使得违约现象较少发生,从而开展违约率检验缺乏足够数据支撑。
近年我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债券市场风险有所暴露,导致违约现象增加,但仍不足以用散发的违约事件证明某家评级机构的评级质量,或者说出现违约就视为评级机构的责任。
现在替代违约率采用的利差检验方法利差影响因子多,各评级机构检验方法不同,导致很难形成权威的评级质量检验结果。各评级机构都倾向于采纳有利于自身的检验方法,导致评级结果一定程度上缺乏可验证性,投资者及发行人对于评级机构的选择缺乏客观有效的评价依据。
证券评级机构监管未来发展演进方向
从国际市场看,信用评级服务最早从美国向其他国家输入,带动各国纷纷建立评级机构和评级体系。但早期各国对评级机构的重视程度普遍不足,监管仍相对宽松,对外国评级机构市场准入限制较少。但国际评级机构在金融危机演变过程中所扮演的推波助澜作用使得危机向全球蔓延,引发了各国对评级市场监管政策的反思。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纷纷搭建多层次的监管框架,强化对外资评级机构准入、评级机构评级流程规范、评级机构信息披露、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等多方面的监管。欧盟在深陷因美国三大国际评级机构推动而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无法自拔后更加意识到培育本土评级机构,掌握评级市场话语权对维护国内资本市场稳定的重要性,发展本土评级机构成为其改革的重要目的。
从各国对评级市场监管的实践来看,各国对评级机构的监管政策逐渐趋同,强化信息披露成为各国监管国内外评级机构的普遍共识。金融危机后,欧盟、日本、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均强化了对评级机构的评级方法、评级流程及评级结果等方面的信息披露监管,意在确保评级机构的独立性、胜任能力和评级结果的客观公正性。同时也对评级信息的披露方式进行了详细规定。因此,我国对评级行业的监管也应将强化信息披露作为监管的主要方面,让评级机构的评级方法、流程、结果处于阳光下,接受市场监督,以实现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强化信息披露监管上,监管部门根据宽进严出、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可着重从以下几点要求证券评级机构进行披露。
(一)评级结果和评级表现的披露
监管部门应要求评级机构将评级结果在统一的平台向公众披露,同时对发布时间做出具体规定,让市场及时掌握评级结果,并检验结果的有效性。
(二)评级流程与评级方法的披露
评级机构在公布评级结果时,应同时告知投资者关于级别所依据的评级流程和方法。此外,评级机构还应及时公布评级流程和评级方法的变化,并对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做出说明。监管部门应特别要求评级机构说明评级方法的局限性,对评级中未涉及的风险进行披露。
(三)内部管理制度的披露
nlc202309090201
为更好地保持评级机构的独立性,评级机构应向公众披露其相关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包括:回避制度、合规制度、业务隔离制度、离职人员回顾审查制度等方面。在信息充分披露的基础上,可由监管机构或行业自律组织建立评级机构评价机制,帮助市场更好地对评级机构进行评价和判断,对于监管机构现场检查和日常监管中发现的问题也可以用量化指标纳入评级机构评价机制中。
建立评级机构评价机制的意义和作用
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等机构已纷纷启动推出各自的评级机构评价办法,建议证监会或证券业协会也推出符合证券评级监管需求的评级机构评价机制,通过全面评价与重点评价、专家评价与投资者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对证券评级机构打分,为投资者及发行人提供选择评级机构的客观有效依据。建立该机制的意义在于:
(一)对于投资者的意义:帮助投资者甄别评级机构,充分发挥评级在风险揭示和债券定价方面的作用,改善投资者服务质量
我国规定所有评级机构采用统一的级别标识,且发债级别门槛较高,对于投资者而言,债券级别差异并不大,投资者主要是希望通过债券评级报告了解到发行人的信息和真实风险。因为投资人无法进行现场调查,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取得第一手资料,所以要依靠评级报告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那么对于证券评级机构打分,尤其是对于报告质量打分,可以赋予投资者投票权,从而促进评级机构改善投资者服务质量。
(二)对于发行人的意义:通过提高评级机构透明度,降低发行人级别寻租空间,形成正向激励机制
对于发行人而言,希望获得更高的级别以降低融资成本是其根本动机,但这需要建立在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评级机构评价机制可以提高评级机构的透明度,如果市场形成了对评级机构优劣的区分认识,发行人就不会选择市场普遍不认可的评级机构,即便该机构给出较高的信用等级也不会在信用利差上获得降低,从而降低发行人级别寻租的空间,形成正向激励机制。
(三)对于监管机构的意义:建立统一、透明、有效的监管和扶持规则,培育具有市场公信力的证券评级机构
对于监管机构而言,建立科学合理的评级机构评价机制,可以弥补监管处罚手段的不足,通过评价指标的细化和调整,事先给予市场统一、透明、有效的监管和扶持规则,而不是在事后通过检查来发现问题,这样更加有利于培育具有市场公信力的证券评级机构,让合规、高效、公平、公正的评级机构脱颖而出。
(四)对于证券评级行业的意义:促进信用评级机构加强内部管理、合规经营,切实提高评级质量,增强评级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建立评级机构评价机制对于证券评级行业的作用更加直接,可以让评级机构认识到自身的薄弱环节,加强内部管理,重视合规经营,学习同业优点,加大对评级技术和评级质量提升上的投入,切实提高评级质量,增强评级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满足投资者、发行人和监管机构三方的需求。
信用评级机构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评级监管机构的相关评价体系介绍
1.中国人民银行《信用评级机构考核评价办法》
2015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信用评级机构考核评价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明确对信用评级机构的考核评价主要包括制度建设及机构治理、执行合规性监管要求情况和市场表现及评价3大类、10个项目、29个指标。总体原则是“规范引导、科学量化、属地评价、分类管理”。
按信用评级机构考核评价得分高低划分为四等,其中100~85(含)分为A等,85~70(含)分为B等,70~60(含)分为C等,60分以下为D等。考核评价期内信用评级机构如发生违反《办法》规定的行为的,考核评价等级直接定为D等。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行可将评价等级为D等的机构列入重点监管对象,对其采取相应监管措施,要求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并上报整改情况。而对正式评价等级为A等和D等的,信用评级机构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通报。
该考核评价体系的目的是分类监管,所以其为执行合规性监管要求情况赋予最高的权重,但对市场表现及评价的指标欠完善。
2.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保险资金投资债券使用的外部信用评级机构评价规则(试行)》
2015年10月,根据《中国保监会关于加强保险资金投资债券使用外部信用评级监管的通知》(保监发[2013]61号),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发布了《保险资金投资债券使用的外部信用评级机构评价规则(试行)》的通知。
评级机构评价指标由机构素质评价、评级质量评价、监管机构评价3大类以及减分项组成,合计11个评价指标、24项评分内容。
对于评价结果的公布和使用,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每年将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对评级机构的年度评价结果,可作为保险机构选择外部评级机构的参考,不可作为其决策依据,也不得用于评级机构的同业竞争。
该评级规则的特色在于强调评级质量评价也即投资者评价,为此设计了《保险机构投资者调查问卷》,细化了评级质量、报告质量、服务质量的考察重点,打分结果较为实用,但其对监管机构评价设置的权重较低。
(二)信用评级机构评价指标设计
结合上述两套评价指标体系思路,根据证券评级机构的监管目标和特色,建议设计以下信用评级机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制度建设与机构治理、评级质量评价、合规性评价和重大事项扣分四部分。
1.制度建设与机构治理
具体可从公司评级业务的管控流程与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团队素质、研究能力、评级独立性五个方面进行评价。
(1)管控流程与内部管理:包括公司部门设置、内控体系、管理水平等。
(2)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包括按照相关规章文件要求,管理业务制度的建立健全情况,以及公司对于具体制度执行的有效性评价。
nlc202309090202
(3)团队素质:包括证券评级从业人员数量、学历结构中硕士以上人员占比、3年以上经验分析师占比。
(4)研究能力:包括评级方法与模型的完备性、行业评级方法、行业定期研究报告、创新产品的研究情况。
(5)评级独立性:包括评级机构独立性、部门设置独立性、评级人员独立性、评级结果独立性。
2.评级质量评价
具体从报告质量、评级质量和服务质量三方面进行评价。
(1)报告质量:包括评级报告的风险揭示作用、逻辑性、可读性、内容深度、评级依据和基础信息的时效性。
(2)评级质量:包括评级的客观性、前瞻性和稳定性,定期跟踪评级的及时性,对信用事件或其他特定事件作出反应即不定期跟踪评级的及时性。
(3)服务质量:包括服务的及时性与主动性,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3.合规性评价
具体包括评级程序合规性、信息报送及时性、信息披露规范性和及时性、与监管部门的沟通和配合情况四个方面。为体现评级机构竞争市场化、监管要求严格化,对于评级机构运行合规性的评价显得尤其重要。
(1)评级程序合规性:具体包括评级项目组构成及资格合规性、尽职调查有效性、三级审核执行情况、信评委评审规范性、评级报告内容及格式规范性、作业时间充足性等6个方面。
(2)信息报送及时性:包括季度报告、年度报告、合规报告、重大事项报告及其他监管要求上报事项的及时报送。
(3)信息披露规范性和及时性:包括公司基本信息、内控制度、评级方法、评级报告及评级业务信息披露等的规范性和及时性。
(4)监管部门的沟通和配合情况:包括对于监管部门询问与检查的配合情况,以及与监管部门沟通的主动性等。
4.重大事项扣分项
包含评级报告内容严重不实、评级机构违法、评级机构出现重大违规事件及监管部门通报批评四个细项,一旦出现上述问题,经核实责任在评级机构的,由行业内评审专家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进行扣分。
对于评价体系的执行,可采取行业内专家评价、投资者评价和监管部门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然而,对于信用评级机构的评价结果仅是对各评级机构表现的阶段性评价,可供市场参考,建议不用于评级机构的同业竞争。
(三)评价权重建议
评价权重可根据监管的需要和实际打分测试的结果进行调整,建议对合规性评价赋予更高的权重,如40%~50%,目的是让评级机构重视合规管理,不因业务发展忽视合规管理。对于评级质量评价原本应该赋予较高的权重,但是考虑到该部分评价需要投入人力组织投资者评分,在前期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可以赋予30%左右的权重。待操作程序成熟后,再适当提高权重。而制度建设与机构治理是基础,权重不宜太高,在20%~30%比较恰当,在细项上建议提高研究能力及团队素质的权重至10%~15%。
(四)评级机构评价机制建设
建议每年由中国证券业协会组织一次证券评级机构的年度评价,采取行业内专家评价、投资者评价和监管部门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专家评价可采取查阅报送资料、抽查报告、匿名互评的形式,投资者评价可采取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监管部门评价可依据日常监督和现场检查的结果开展。在评价结果公布前,为了体现与监管检查的区别,可设置答疑程序,对于得分非常低的指标要求评级机构解释,以帮助评级机构认识问题,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对于分数最低的一两家评级机构提醒其改进内部管理和评级服务质量。最后,评价结果由中国证券业协会在官方网站上披露,但评级机构不得转载,或用此评价结果进行公司宣传。
作者单位:上海远东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鹿宁宁 罗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