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指标

2024-07-27

品质指标(共7篇)

品质指标 篇1

1 羊肉品质的评定

1.1 羊肉品质评定的感官指标

感官指标是凭借视觉、味觉和触觉等感觉器官对羊肉外在品质做出评价的依据, 是人们选择羊肉的主要依据。

1.1.1 羊肉的颜色 (肉色)

羊肉的颜色依脂肪和肌肉的颜色而定, 与羊的性别、年龄、品种、肥度、宰前状态和屠宰、冷藏的加工工艺和水平有关。正常羊肉的颜色是红色, 这是羊肉中含有鲜红色的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的缘故。羊肉冷冻和保存的温度和时间与羊肉的颜色也有很大的关系。

1.1.2 羊肉的嫩度

羊肉的嫩度是指羊肉煮熟后易于被嚼烂的程度, 或者说是羊肉对撕裂和碎裂的抵抗程度。一般羔羊肉中肌纤维较细, 水分含量也高, 肉的嫩度比成年羊的好。

1.1.3 羊肉的气味 (膻味)

羊肉的气味是羊肉特殊的重要指标之一。羊肉的膻味主要是肉中存在的特殊挥发性脂肪酸, 气味的大小与羊的品种、性别、年龄有关。同时气味的大小还和羊的饲料、饲草和羊舍的环境有关。

1.2 羊肉品质评定的内在指标

一般是指单凭感官难以察觉或确定, 必须借助仪器设备才能进行测定的与羊肉品质有关的各项参数。

1.2.1 羊肉的失水率 (或系水力)

羊肉的失水率是指羊屠宰后肌肉蛋白质发生变化, 丧失保存肌肉中水分的能力。通常把一定面积和厚度的肌肉样品, 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 失去水分的重量百分率称为肌肉的失水率。羊肉的失水率影响羊肉的风味、嫩度、色泽、加工肉的产量和营养等食用品质。

1.2.2 羊肉的p H值

羊肉的p H值是反映羊屠宰后肌糖元的酵解速度和强度的重要指标。用p H值可以判断肉的变化情况, 如肉的成熟和后熟、肌肉中的细菌生长情况等。它不仅直接影响肉的适口性、嫩度、烹煮损失和货架时间, 还与羊肉系水力和肉色等显著相关。p H值的变化速度与存放温度有直接关系。1.2.3羊肉的熟肉率羊肉的熟肉率是指羊肉在特定温度的水浴中加热一定时间后减少的重量。它是度量熟调损失的一项指标, 与系水力紧密相关, 对羊肉加工后的产量有很大影响。熟肉率越高, 反映羊肉在烹饪过程中的系水力越强。通常含水量高的肉, 其熟肉率较低。

1.2.4 营养成分

羊肉的粗蛋白含量低于牛肉, 高于猪肉;粗脂肪含量低于猪肉, 高于牛肉。蛋白质中所含主要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 符合人体营养的需要。羊肉中的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含量都高于牛肉、猪肉、鸡肉, 而且羊肉中所含的硫胺素、核黄素也比其他肉品多。羊肉中的胆固醇含量较低, 每100 g羊肉脂肪中含胆固醇仅29 mg, 而牛肉脂肪中含胆固醇75 mg, 猪肉脂肪含胆固醇为74.5~126 mg, 人对羊肉的消化率亦高。

2 影响羊肉品质的因素

2.1 年龄

羊肉的嫩度受年龄的影响很大, 但从羔羊到周岁阶段变化较小。随着年龄增长, 肌肉组织中脂肪减少, 肌纤维显著变硬, 系水力下降, 胴体品质降低, 嫩度较羔羊肉差。年龄大的羊比年龄小的羊气味大。

2.2 品种

品种不但影响羊肉的产量也影响羊肉的品质。绵羊肉与山羊肉比较, 绵羊肉致密而柔软, 横切面细密, 但不呈大理石纹状, 肉质纤维柔软, 一般肌肉间不夹杂脂肪, 膻味小, 老龄羊肉为暗红色, 成年羊肉为鲜红色或砖红色, 羔羊肉为玫瑰色。育肥的绵羊肌间有脂肪, 呈白色, 质坚脆。山羊肉则呈淡红色, 老龄羊肉色较深, 脂肪含量少, 蛋白质含量可达20.65%, 营养成分与中等肥育的牛肉接近, 肉质却较绵羊肉差一些。肉用羊的气味比本地羊的气味小。

不同品种之间羊肉适口性没有明显的差异, 但细毛羊的胴体比半细毛羊或粗毛羊品种的嫩度稍差, 肉的膻味较大。2006年王永等报道草地藏系绵羊羊肉的嫩度较蒙古羊后代和小尾寒羊嫩。2004年Sen等对绵羊肉、山羊肉的载体脂肪和品质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骨盆脂肪、颜色和软度具有显著差异, 而肾脂肪、大网膜脂肪、肠系膜脂肪总胴体脂肪、气味、汁液和总可口度差异不显著。2003年许冬梅等对宁夏黑绵羊肉品质主要指标进行了分析, 并与滩羊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绵羊肉营养价值与滩羊肉相当, 各种养分含量二者差异不显著;但黑绵羊肉中氨基酸含量较丰富, 尤其是影响肉味的氨基酸含量较滩羊肉高;黑绵羊肉肌纤维直径、贮存损失率较低, 而熟肉率较高。2000年王杰报道, 藏山羊肉的热值高于绵羊肉、牛肉、马肉;粗蛋白质含量也高于绵羊, 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比较高, 与牛、马肉接近;肌纤维细、密度大, 肉质细嫩, 品质好。

近几年, 杂种羊表现出较好的生产性能和肉质品质。任守文研究表明, 萨安杂交一代羊产肉能力显著提高, 但杂一代羊个别肉质指标较安徽白山羊有所下降。2001年罗惠娣等研究表明, 波尔山羊改良山西本地山羊可显著提高本地山羊羊肉品质。2004年杨富民等研究表明, 波德代杂种羔羊肉色鲜红, 肌间脂肪含量高, 多汁性好, 嫩度适宜, 氨基酸种类齐全, 营养成分全面, 杂种一代肉品质良好。2009年李轶欣等报道, 夏寒杂交一代羔羊的羊肉品质要好于小尾寒羊的羊肉品质。

2.3 性别

性别的不同主要影响到肉的质地和风味, 对肉的化学组成也有影响。公羊的气味比母羊的气味大, 未去势羊较去势羊气味大。未经去势的公羊肉质地相对粗糙, 比较坚硬, 具有特殊的性臭味。此外, 公羊的肌内脂肪含量低于母羊, 但其饲料转化率却比母羊高。一般认为, 公羊去势即羯羊, 肉品质得到明显改善。

2.4 营养与饲料

饲料的种类、品质以及饲料中所含的营养成分是影响羊肉品质的关键性因素。在一定的能量水平下提高蛋白质水平可以提高波杂一代羔羊羊肉品质。绵羊采食沙葱后对羊肉的品质和风味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2007年赵丽华等的研究表明, 沙葱和油料籽实及其交互作用对绵羊肉的熟肉率、失水率、p H值无显著影响;但沙葱和油料籽实交互作用对羊肉的嫩度有显著影响。宰前补饲维生素D3可以改善羊肉品质, 尤其是肉品嫩度。日粮中添加半胱胺可显著改善波杂一代山羊羊肉半健肌的嫩度, 对背最长肌嫩度无显著影响。2002年赖长华等研究表明, 添加硬脂酸钙可不同程度地改善羔羊肉肉色、熟肉率、p H值、失水率和嫩度。2008年褚海义等研究表明, 日粮中添加亚麻籽可不同程度提高羊肉的熟肉率、嫩度、大理石花纹, 降低失水率, 对p H值无显著影响。

2.5 肥育性能

肉用品种羊或经过育肥的羊, 胴体中脂肪渗入肋骨的瘦肉内, 美国称其为“羽毛状肉”, 即在体侧肌肉内、臀部、腰部肌肉上有条状脂肪, 这种胴体比脂肪少的胴体品质好。此外, 胴体上还覆盖一层脂肪, 这层脂肪对屠宰以后的冷冻起着隔离层的作用, 可以减少羊肉的老化。提高育肥强度可明显改善肉色、熟肉率, 对p H值、失水率、嫩度和肌纤维直径无显著影响。皮下脂肪薄的胴体比脂肪覆盖厚的胴体在冷冻以后容易变老。

2.6 饲养方式

我国养羊生产主要有放牧饲养、舍饲饲养、半放牧半舍饲饲养等形式。从羊肉质地考虑, 放牧饲养最科学合理, 但草场压力大, 羊肉产量低, 无法满足需要。目前提倡的舍饲养羊技术已比较成熟, 但成本相对较高, 羊只体质和羊肉质量有所下降。放牧羊的肉色较舍饲和高营养水平育肥羊的肉色红, 山羊肉较绵羊的肉色红。

2.7 宰后成熟 (排酸处理)

在肌肉内酶的作用下肌肉中的蛋白质分解, 生成一些简单的肽和氨基酸等物质, 以及其他化学变化使肉变得柔软、多汁, 从蛋白质分解物中释放出香美的特殊风味。由于牛羊肉具有冷收缩的特性, 在冷却加工过程中, 容易造成嫩度下降, 影响产品品质。研究发现主要由红肌纤维组成的牛羊肉在10~20℃收缩程度最小, 如果把这类肌肉置于更低的温度 (0~10℃) , 会发生强烈收缩。2006年马俪珍等研究表明, 羊宰后经12~15℃预冷8 h后跟腱吊挂108 h, 可以很好地防止羊肉的冷收缩, 成熟效果最佳。如果绵羊胴体在屠宰以后进行处理, 如在僵死前迅速冷冻或早期冷冻, 可以避免羊肉变老。肉羊宰杀放血后利用电刺激, 可以增加肉的嫩度。向宰后一定时间内的羊肉注射Ca Cl2可以改善羊肉的嫩度。

2.8 解剖部位

同一动物不同部位的肉其组成也有很大差异。羊胴体肉以后臀肉、眼肌、羊排最受欢迎, 肉质优于其他部位。

2.9 宰前状况

包括宰前运输、应激、宰前休息及饲养管理条件均会影响肌肉中的肌糖原含量, 从而间接影响肉的品质。宰前管理不当造成宰前强应激时, 体内儿茶酚胺类激素的浓度升高, 肌糖原浓度降低而乳酸浓度提高, 引起宰后的肉酸化速度加快。同时酸化使肌肉蛋白强烈变性, 发生收缩, 快速失去系水力;p H值降低、甚至肌糖原耗竭, 可导致肌内剪切力增高和肉嫩度下降, 形成品质低劣的PSE肉或DFD肉。 (018)

品质指标 篇2

关键词:印度梨形孢;马铃薯;叶绿素;产量;品质;生理指标

中图分类号:S532.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5-0077-03

蔬菜地长期过量施用化肥,不仅会对蔬菜造成危害,还会妨碍蔬菜对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引起缺素症。因此,蔬菜地应最大限度地施用有机肥或其他生物肥料,代替化学肥料,减少化学肥料残留。印度梨形孢(Piriformosporaindica)是根部内生真菌,可促进植物生长,改善作物品质,提高植物抗逆性,应用前景广阔。印度梨形孢是近年发现的一种植物根部内生菌,据报道,印度梨形孢寄主范围广泛,在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中均可定殖。据统计,到目前为止约有150种植物可以与印度梨形孢共生,包括农业、园艺业、药用植物和重要的经济作物。印度梨形孢的菌丝可以定殖于植物根系表面、根系表皮细胞和细胞间隙,形成典型的梨形厚垣孢子,能在作物根系定殖存活很长时间。印度梨形孢通过促进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来促进植物生长并提高大麦、小麦等粮食作物产量,提高大麦、拟南芥等植物的抗旱、抗盐能力。目前国内对印度梨形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该菌对植物促生作用及机理方面。研究表明,接入印度梨形孢的中国小白菜植株地上与地下部分的鲜质量和干质量与对照相比均有显著提高,侧根数量也明显多于对照,且能提高小白菜的抗旱性。王凤让等发现,印度梨形孢能在番茄上定殖并促进番茄侧根形成,促进植株生长并提高果实产量,在正常供磷、低磷条件下,印度梨形孢能促进番茄对磷的吸收,增加植株体内磷含量,提高植株对低磷逆境的抵抗能力。陈佑源指出,印度梨形孢可促进作物生长,改善油菜菜籽品质。我国马铃薯产量位居世界首位,但马铃薯平均单产、品质均较低,远不及荷兰、英国、美国、法国等国。本研究探讨印度梨形孢对马铃薯生长和块茎品质的影响,旨在为马铃薯高产高质栽培以及菌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印度梨形孢菌种由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提供。马铃薯购自长江大学附近菜市场。

1.2方法

2012年12月5日,选择质量为51~100g的薯块,纵向一切两半,用0.1%高锰酸钾液浸种15min,取2个大培养盆,底部铺5cnl厚的细沙,放上1层种薯,薯芽朝上,如此反复堆放2~3层,表面再铺上5cm厚的细沙,温度保持在20qC左右,湿度以手握住不滴水为宜,薯块经10d左右即可萌芽。当薯芽长至7cm左右时播种,播种深度为薯块表面距土壤表层最高点20cm左右,12月下旬移栽到培养盆中。设置4个处理,CK为空白组,不施任何肥料;处理A仅在幼苗期施菌悬液;处理B在薯块块茎形成期施菌悬液;处理c在薯块幼苗期、块茎形成期分阶段施菌悬液,每处理重复3次。

1.3测定指标

9月15日收获测产。分别记录大中小薯个数、单株结薯数、单薯质量以及大中薯率,折合产量。留取马铃薯块茎鲜样100g,105℃杀青后于75℃下烘干至恒质量,测定干质量后粉碎过60目筛。采用碘比色法测定淀粉含量,采用砷钼酸比色法测定还原糖含量,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采用朱祝军等的方法测定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采用Cakmak等的方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参照吕军的方法测定叶绿素含量,采用李合生的方法测定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各指标均测定3次,取平均值。株高:第1侧根到最顶端叶片叶柄处高度,出苗期间每2d测1次,连续测10d,10~30日龄每5d测1次,30~50日龄每10d测1次,50日龄后15d测1次。以最嫩真叶长出计数,如第5张真叶长出记作5张叶,真叶长宽均达到1cm才记作此张真叶长出,小于1cm记作叶心。取下叶片,涂上颜料印方格测量叶面积。分组定苗时,各处理随机选取部分幼苗用自来水冲净泥土后,测定主根长度、根系总鲜质量。

1.4统计方法

采用Excel2003软件统计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中通用线性模型单因素变量法进行方差分析,采用Duncan法进行多重比较。

2.结果与分析

2.1印度梨形孢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

由图1可知,c处理马铃薯株高最高,为118.81cm,与对照差异显著,A处理、B处理株高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马铃薯不同时期施用印度梨形孢菌肥对叶片数影响不大。幼苗期、块茎形成期分阶段施用印度梨形孢能显著提高叶片面积,苗期或块茎形成期单独施用均显著降低叶面积。各时期施用印度梨形孢菌肥茎粗与对照相比差异均不显著。在苗期或块茎形成期施用印度梨形孢菌肥与对照相比根长明显提高,但在2个阶段都施用则根系增长作用差异不显著。

2.2印度梨形孢对马铃薯产量、品质的影响

由表1可知,A、B、c组大中薯率均比对照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显著。4个处理中,c组产量最高,较CK组增产81.44%;其次为A、B处理,分别较CK增产80.32%、67.49%,各施菌肥组与CK产量差异均显著,表明施菌肥能显著提高大中薯率,进而提高产量。

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是衡量马铃薯品质的重要指标。由表2可知,施用印度梨形孢生物菌肥能显著提高马铃薯块茎的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A、B、C处理淀粉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34.29%、27.61%、44.76%;还原糖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15.63%、12.50%、21.88%。

2.3不同时期施用菌肥对马铃薯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叶绿素含量对植物光合作用有一定影响。由表3可知,C处理下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总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A、B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总叶绿素含量与对照均差异不显著,表明施用菌肥对马铃薯叶绿素含量提高作用明显。

蛋白质含量高低反映植物代谢能力强弱。由图2可知,A、B、c组叶片中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CK组,说明印度梨形孢菌肥能提高叶片中蛋白质含量。A、B、C组叶片中MDA含量均显著高于CK组,且A处理中叶片MDA含量最高。POD与植物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及生长素氧化等关系密切,一般植物老化组织中POD活性较高,幼嫩组织中POD活性较弱。B、c处理下叶片POD活性较低,代谢旺盛,表明印度梨形孢菌肥能够有效延缓叶片老化。CAT作为信号分子,介导了多种植物胁迫反应。A、B、c组叶片CAT含量均显著高于CK组,其中c处理叶片CAT含量最高,由此可知印度梨形孢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3.结论与讨论

品质指标 篇3

因此, 牛肉愈来愈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在牛肉交易过程中, 人们对牛肉的品质开始日益关注, 评价牛肉品质的关键指标包括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卫生 (微生物) 指标三种。

1 感官指标

感官指标是凭借视觉、味觉和触觉等感觉器官对牛肉品质作出评价的依据, 是人们选择牛肉首要和主要的依据, 主要包括:肉色、大理石花纹 (脂肪交杂) 、嫩度、脂肪色泽与质地、多汁性、风味、系水力。

1.1 牛肉色泽

鲜樱桃红的牛肉色泽被认为是最佳肉色, 一般用色调值 (L、a、b) 来表示颜色, 色调值的L是亮度, 受肌红蛋白含量和肌肉中沉积的脂肪含量影响, 肌肉呈鲜红色, 再沉积脂肪, 就会发出光泽;a表示红度, 肌肉红色直接由肌红蛋白的含量决定, 同时还受肌红蛋白的3个诱导体 (肌红蛋白的还原型、氧合型、高铁型) 构成比例的巨大影响, 分别呈现紫红色、鲜红色和暗红色等特有色调。b表示黄度。色调值目前有色差计等仪器可以测定。

肌肉呈鲜红色, 再沉积上脂肪, 就会发出光泽, 因此脂肪交杂与肉的光泽之间有很高的相关性。

牛肉的色泽与牛的年龄、p H值、性别、饲料、水质和应激等因素有关。牛肉中的肌红蛋白含量随年龄变化, 24月龄之前急速增加, 之后到5~6岁期间缓慢增加。年龄越大, 肉色越深。肌肉的p H值在5.8以上时, 还原型肌红蛋白占优势呈紫红色, p H值与肌肉内糖原含量成反比例关系, 肌肉中糖原的蓄积受营养水平、疲劳、绝食、心理应激、运动等的影响, 特别是在肉牛宰前应尽量减少应激。肉色与饲料中无氮浸出物 (NFE) 含量呈正比例, 因此, 饲喂淀粉含量高的饲料肉色较深。饲喂玉米较饲喂大麦的肉色深的原因是玉米的淀粉含量高于大麦;除此之外, 玉米因含胡萝卜素而增加黄色素, 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较多, 熔点低, 脂肪呈半透明而红色度增加。

1.2 大理石花纹

大理石花纹也叫脂肪交杂, 指沉积于肌纤维之间的脂肪。由于脂肪从分布于肌肉内的血管周围开始发育, 因此多形成于肌肉内血管分布多的外肌周膜, 随着脂肪的逐步沉积, 内肌周膜和肌内膜上开始形成类似于大理石纹络的脂肪纹路。脂肪分布的密集与否直接影响牛肉的等级和价格的高低。

大理石花纹越丰富, 肉相对越嫩, 柔软多汁, 风味越好, 但是当脂肪含量增加到50%左右时, 蛋白质含量会降低, 结果是可能降低鲜味物质如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大理石花纹随着牛的年龄的增加和日粮能量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我国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畜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在2006年开始“中国牛肉大理石花纹等级图谱的改进研究”, 对牛肉眼肌截面照片中的大理石花纹进行图像处理, 提取其中的特征参数, 并进行统计分析, 建立了大理石花纹得分与大理石花纹总面积、大颗粒脂肪密度、中等颗粒脂肪密度和脂肪分布均匀度的线性预测模型, 将原有的中国农业行业标准——《牛肉质量分级》的大理石花纹四级图谱标准调整到7级图谱, 构建新的大理石花纹图谱, 依次为14%、11%、8%、6%、4%、2%和0.5%。

1.3 嫩度

牛肉嫩度指牛肉在食用时的口感和老嫩度, 反映了牛肉的质地, 由肌肉中各种蛋白质结构特性、结缔组织含量及分布、肌纤维直径、牛肉大理石结构决定, 是肉质评定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用剪切力值反映, 剪切力值越低, 表示肌肉越嫩。牛肉嫩度受肉牛的品种、性别、屠宰年龄、肥育程度、排酸时间 (肉的成熟度) 、肌肉部位等因素影响。

体形较大的肉牛品种肌纤维直径较大, 肉质的嫩度较差。例如我国肉牛生产上常用的杂交改良父本品种西门塔尔、夏洛莱的肉质嫩度低于利木赞品种;在其他条件一致的前提下, 公牛肌肉的嫩度低于阉牛、低于母牛。年龄与嫩度呈反比例关系, 对牛肉嫩度影响的途径之一是通过影响可溶性胶原的含量而起作用的。肌肉中总胶原蛋白含量并不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只是胶原中交联的数目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多, 使肉的嫩度发生变化。肥育度越强的肉牛嫩度越好, 原因是肥育度越强的肉牛肌肉水分含量越高, 同时肌纤维之间交杂脂肪, 肌肉单位横截面积减少了肌纤维的数量, 因此剪切力值下降。不同部位的肌肉嫩度也不相同, 因为不同部位的肌肉因功能不同, 其肌纤维粗细、结缔组织的量和质的差异很大。一般来说运动越多、负荷越大的肌肉因其有强壮致密的结缔组织支持, 所以这些部位肌肉嫩度较差。例如腿部肌肉较背腰部肌肉嫩度差。宰后成熟 (排酸处理, 将胴体劈半后在0℃下吊挂7 d, 在肌肉内部一些酶的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生化反应, 使蛋白质转化为氨基酸和肽类, 形成成熟肉, 肉的嫩度可极大提高) 对牛肉嫩度影响很大, 对肌肉剪切力的影响较为显著。

嫩度的评定:主观评定主要根据其柔软性、易碎性和可咽性来判定。柔软性即舌头和颊接触时产生触觉, 嫩肉感觉软而老肉则有木质化感觉;易碎性指牙齿咬断肌纤维的容易程度;可咽性可用咀嚼后肉渣剩余的多少及吞咽的容易程度来衡量。客观评定是借助仪器来衡量切断力、穿透力、咬力, 而最通用的是切断力, 又称剪切力, 以千克 (kg) 为单位。

由于影响嫩度的因素很多, 所以测定程序必须标准化, 结果才有可比性。比如取样时间、部位、加热方法、测试样品的大小等, 关于肉嫩度的剪切力测定法, 可以依据农业部行业标准NY/T 1180—2006, 利用剪切力测定仪测定。

1.4 脂肪色泽和质地

脂肪色泽以白色到淡奶油色为宜, 质地较硬为最佳。脂肪内的色素以来自饲料胡萝卜素为主, 脂肪颜色受所喂饲料的影响, 饲喂麦类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低的饲料, 脂肪呈白色, 饲喂玉米时, 脂肪一定程度上呈黄色, 饲喂蒸气压片玉米, 因为类胡萝卜素在加工过程中遭到破坏, 因此脂肪颜色较白。在饲喂大量的青绿饲料或者放牧饲养时, 脂肪呈黄色, 而且质地变软, 甚至带有牧草味, 对于生产高档牛肉, 这种情况就需要经过3~4个月的修正饲养进行脱色和减少牧草味。对于牧草饲喂量多、饲养期长、月龄大的牛, 修正时间还要适当延长到5个月。脂肪颜色用色差计测定非常方便。

1.5 多汁性

多汁性是影响牛肉食用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 多汁性较可靠的评测是主观感觉评定, 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开始咀嚼时根据肉中释放出的肉汁的多少;二是根据咀嚼过程中肉汁释放的持续性;三是根据在咀嚼时刺激唾液分泌的多少;四是根据肉中的脂肪在牙齿、舌头及口腔其他部位的附着给人以多汁性的感觉。

牛肉的多汁性和脂肪的含量密切相关, 在一定范围内, 牛肉的多汁性和脂肪含量呈正相关。因为脂肪除本身产生润滑作用外, 还刺激口腔释放唾液。

1.6 风味

牛肉风味主要由肉的滋味和香味组合而成。滋味主要是牛肉经过成熟 (排酸) 过程, 肌肉中核糖、蛋白质分解, 产生与提升浓厚滋味的肽和增强鲜味相关的游离氨基酸, 例如呈鲜味的谷氨酸钠 (MSG) 和肌苷酸 (IMP) , 呈酸味的乳酸和谷氨酸等, 呈甜味的葡萄糖、核糖、果糖等;MSG、IMP和一些肽类除了给牛肉赋予鲜味外, 同时还增强甜、咸、酸、苦四种基本味。MSG、IMP既是牛肉的鲜味物质, 也是牛肉风味增加剂。

牛肉中决定香味的物质多种多样, 牛脂肪中含有内酯类香甜物质, 是牛肉特有的香味物质, 与饲喂的饲料关系密切。另外, 饲喂牧草时的特征性变化是萜类化合物的增加。饲喂青草可以增加人们形容的具有“草味”、“干草味”、“纸箱味”的植烯和钻木摩擦味“焦糊味”的新植烷等。

影响牛肉风味的因素主要有年龄、饲料、氧化三种因素。例如作为炖牛肉的特征性香味物质, 已鉴定有12-甲基11醛, 该物质是在加热牛肉时由磷脂的缩醛磷脂产生, 肉中的生成量随牛的年龄增加而增加, 已经确认来自瘤胃微生物。该物质在采食纤维素饲料多的经产老牛肉中含量多, 适合炖牛肉。

1.7 系水力

系水力主要是衡量肌肉保水性, 指当肌肉受到外力作用时, 其保持原有水分的能力。所谓的外力指压力、切碎、冷冻、解冻、贮存加工等。肌肉系水力可分为三个方面:系水潜能、可榨出水分和自由滴水。系水潜能表示肌肉在外力的影响下保持水的能力, 用它来表示肌肉滞留水分的最大能力;可榨出水分是指在外力作用下, 从肌肉中榨出的液体量, 即在测定时所释放出来的松弛水量;自由滴水量指在不施加任何外力的条件下, 肌肉的液体损失量, 即滴水损失。

系水力不仅影响牛肉的色香味、营养成分、多汁性、嫩度等食用品质, 而且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如果肌肉保水性能差, 那么从肉牛屠宰后到烹饪前这一段过程中, 肉因为失水而失重, 造成经济损失。

影响牛肉系水力的因素主要有:贮藏冷冻、解冻、加温等均导致系水力降低, p H值、宰后排酸均可以影响牛肉系水力。p H值对系水力的影响实质是蛋白质分子的静电荷效应, 牛肉p H值接近蛋白质等电点 (p H值5.0~5.4) , 正、负电荷基数接近, 反应基减少到最低值, 这时系水力也最低。

刚宰杀的肉牛, 由于没有足够的能量解开肌动球蛋白, 肌肉处于收缩状态, 其中空间减少, 导致系水力下降, 随着熟化发生, 尸僵逐渐消失, 系水力重新回升。所以排酸后的牛肉系水力增强。

2 理化指标

是在实验室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 对牛肉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测定其化学组成的成分和比例。针对牛肉, 主要包括p H值、挥发性盐基氮、重金属含量 (铅、砷、汞、镉、铬) 、药残 (六六六、滴滴涕、金霉素、土霉素、磺胺类、伊维菌素等) 。

2.1 pH值

牛肉的p H值在把握牛肉状态上可以说是极有效的手段。如果是正常的牛肉, 在宰后18~36 h, p H值可降至极限值5.5, 这时由于宰后肌肉糖酵解作用使乳酸在肌肉中累积所致。一旦宰前的运动和应激消耗肌肉中的糖原, 就会减少宰杀后肌肉内乳酸的沉积, 有时会不能充分降低p H值。p H值居高不下 (6.0) 的牛肉是异常肉 (DFD肉) , p H值下降过快, 还造成蛋白质变性, 肌肉失水、肉色灰白, 即产生所谓的PSE肉。DFD肉和PSE肉都不适于用做商品。

牛肉p H值在宰前呈中性, 宰后肌肉p H值下降的速度和程度对肉的颜色、系水力、蛋白质溶解以及细菌繁殖速度等均有影响。

可以用p H计直接检测p H值。

2.2 挥发性盐基氮

蛋白质因细菌或酶的作用分解后所产生的碱性含氮物质, 有氨、伯氨、仲氨等, 此类物质具有挥发性。因此, 测定肉品中的总挥发性盐基氮 (TVB-N) , 有助于确定牛肉的品质和新鲜程度。测定方法按照GB/T 5009.44规定执行。

2.3 重金属含量和药残

牛肉中如果有重金属或农药、兽药的残留, 将对人体造成损害。目前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被消费者所关注, 进出口的食品都必须经过这项指标的检测。

牛肉中重金属的检测方法国家有具体规定, 例如铅按GB/T 5009.12规定执行, 砷按GB/T 5009.11规定执行, 镉按GB/T 5009.15规定执行, 汞按GB/T5009.17规定执行, 铬按GB/T 14962规定执。六六六、滴滴涕, 按GB/T 509.19规定执行。兽药残留按NY 5029—2001中附录F规定方法测定。

3 微生物指标

牛肉在屠宰、分割、包装、贮藏、销售过程中, 被微生物污染是不可避免的, 被微生物污染无疑会对牛肉的质量造成影响。评价牛肉被微生物污染程度, 主要采用微生物检验指标来进行, 常采用3项指标, 即细菌数量 (菌落总数) 、大肠杆菌数 (MPN) 和致病菌, 有检验意义的是能引起人类疾病和食物中毒的致病性病源微生物, 常见的有十几种, 如沙门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口蹄疫病毒等。

菌落总数的常规检验方法按GB 4789.2—1994执行;大肠菌群 (MPN) 检验按GB 4789.2—1994执行。

目前列入国家标准的致病性微生物有13种, 检验方法按GB 4789.4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994执行, 每种都有详细完整的检验方法。

浅谈硅酸盐水泥的品质指标控制 篇4

硅酸盐水泥的品质指标,是衡量水泥品质及保证水泥质量的重要依据。水泥质量可以通过化学指标和物理指标加以控制和评定。

水泥的化学指标主要是控制水泥中有害物质的化学成分不超过一定限量,若超过了最大允许限量,即意味着对水泥性能和质量可能产生有害的或潜在有害的影响。

水泥的物理指标主要是保证水泥具有一定的物理力学性能,满足水泥使用要求,保证工程质量。

硅酸盐水泥技术指标主要有不溶物、烧失量、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MgO含量、SO3含量、碱含量及强度指标。

1 硅酸盐水泥的化学和物理指标及评定方法

硅酸盐水泥的化学和物理指标及评定方法见表1。

1)不溶物。

不溶物是指水泥经酸和碱处理,不能被溶解的残留物。其主要成分是结晶SiO2,其次是R2O3(指Al2O3,Fe2O3),它属于水泥中的非活性组分之一。

2)烧失量。

水泥烧失量是指水泥在950 ℃~1 000 ℃高温下煅烧失去的质量百分数。水泥中不溶物和烧失量指标主要是为了控制水泥制造过程中熟料煅烧质量以及限制某些组分材料的掺量。

3)细度。

细度即水泥的粗细程度,通常以比表面积或筛余量表示。水泥需有足够的细度,使用中才能具有良好的和易性、不泌水等施工性能,并具有一定的早期强度,从而满足施工进度要求。水泥颗粒过粗既不利于水泥活性的发挥,又影响其保水成浆的性能。从水泥生产来说,水泥的粉磨细度直接影响水泥的能耗、质量、产量和成本,故实际生产中必须权衡利弊作出适当的控制。

水泥细度的调节通过粉磨工艺过程的控制来实现。

4)凝结时间。

水泥凝结时间是水泥从和水开始反应到失去流动性,即从可塑状态发展到固体状态所需要的时间,分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两种。初凝时间是指水泥加水拌和起到标准稠度净浆开始失去塑性的时间。终凝时间是指水泥加水拌和起到标准稠度净浆完全失去塑性的时间。为保证水泥使用时砂浆或混凝土有充分时间进行搅拌、运输和砌筑,必须要求水泥有一定的初凝时间;当施工完毕又希望混凝土能较快硬化、较快脱模,因此,又要求水泥有不太长的终凝时间。凝结时间的调节可以通过加入适量的石膏来实现,并使其达到标准的要求。

5)安定性。

水泥硬化后体积变化的均匀性称为水泥体积安定性,简称安定性。安定性是水泥质量指标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它直接反映水泥质量的好坏。如果水泥中某些成分的化学反应发生在水泥水化过程中甚至硬化后,致使剧烈而不均匀的体积变化(体积膨胀)足以使建筑物强度明显降低甚至溃裂,这种现象便是水泥安定性不良。引起水泥安定性不良的原因主要有三种:熟料中游离氧化钙、方镁石含量过高及水泥中石膏掺加量过多。因此,确保水泥安定性合格的有效途径就是控制熟料中游离氧化钙、方镁石含量及水泥中石膏掺加量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当水泥中游离氧化钙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将造成水泥混凝土体积膨胀而使结构破坏。因此水泥标准对安定性有严格要求,一般均采用雷氏或试饼法、沸煮法检验,而不规定游离氧化钙含量指标。

6)MgO含量。

水泥中氧化镁含量过高时,由于其缓慢的水化和体积膨胀效应可使水泥硬化体结构破坏。但总结国内水泥生产使用实践,并经大量科研和调查证明,水泥中MgO含量不大于5.0%时对水泥混凝土工程质量有保证,故标准中规定水泥中MgO含量过高和方镁石晶体颗粒过大,将造成后期膨胀的潜在危害性,且游离MgO比游离CaO更难水化,沸煮法不能鉴定。因此,必须采用压蒸安定性试验进行检验。

7)SO3含量。

水泥中的三氧化硫主要是生产水泥时为了调节凝结时间加石膏而带入的,此外,水泥中掺入窑灰,采用石膏矿化剂,使用高硫燃煤会把SO3带入硅酸盐水泥熟料中。通过对不同SO3含量的各种水泥的物理性能试验表明,硅酸盐水泥中SO3含量超过3.5%后,强度下降,膨胀率上升,硬化后水泥的体积膨胀,甚至结构破坏,因此,规定水泥中三氧化硫含量不得超过3.5%。

8)碱含量。

标准中规定水泥中碱含量按钠碱含量(Na2O+0.658K2O)计算值来表示。水泥混凝土中的碱骨料反应与混凝土中拌合物的总碱量、骨料的活性程度及混凝土的使用环境有关。为防止碱骨料反应,不同的混凝土配比和不同使用环境对水泥中碱含量的要求也不一样,因此,标准中碱含量应不大于0.60%,在用户对碱含量不作要求时,可以协商制订指标。

2 强度与强度等级

1)水泥强度。

水泥强度是水泥试体净浆在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外力。它是水泥技术要求中最关键的主要性能指标,又是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重要依据。由于水泥在拌水后硬化过程中强度是逐渐增大的,通常以各龄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或水泥标号来表示水泥的强度增长速率。一般称3 d或7 d以前的强度为早期强度,28 d及其后的强度称为后期强度,也有将3个月以后的强度称为后期强度。由于水泥到28 d时强度大部分发挥出来,以后强度增大相当缓慢,所以通常用28 d的强度作为水泥质量的分级来划分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

2)强度等级与水泥标号。

强度等级是按规定龄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来划分的,各强度等级水泥的各龄期强度值不得低于表2中的数值。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分42.5,42.5R,52.5,52.5R,62.5,62.5R共六个,其中R型属早强型水泥,它具有比普通水泥3 d强度高的特点,而28 d的强度指标完全相同。

强度等级的另一种称谓就是人们习惯称之的水泥标号。水泥标号俗称商品标号,是按水泥强度高低分等级的一种称呼。它的意思是指除28 d抗压强度达到相应指标外,各龄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均要求达到规定的指标。水泥标号仅是等级划分,没有单位。硅酸盐水泥分425,425R,525,525R,625,625R六个标号。

凡符合某一标号的水泥必须同时满足表内所规定的各龄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的相应指标。若其中任一龄期抗压或抗折强度指标达不到所要求标号的规定,则以其中最低的某一个强度指标计算水泥的强度等级。

水泥的质量控制主要是品质指标的控制,它是水泥生产的最后一道工艺环节,是确保出厂水泥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最后一关,也是最重要的一关。

摘要:从物理和化学两方面出发,阐述了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指标及评定方法,通过将硅酸盐水泥的品质指标加以严格控制,从而确保出厂水泥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进而推广硅酸盐水泥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硅酸盐水泥,品质指标,强度等级,控制

参考文献

品质指标 篇5

品质管理大师Juran指出,从消费者角度看,品质管理“不仅是指低不良率,而且代表符合顾客的需要。低不良率意味着生产成本的减少,符合顾客的需要则意味着顾客满意度的增加,进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销售量。”Donabedian则对医疗品质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医疗品质可从医师、病人、消费者的观点去着手,以结构、过程及结果三方面来评估。其组成元素包括技术层面及医患关系层面的整合以符合病人的期望、需求并提高医疗效率”。医疗卫生行业的竞争不仅是资源,包括人才的竞争,还应该包括服务的竞争。质量、安全和服务是贯穿于医务工作者日常工作中的至高理念,评审标准应以最大限度体现医疗服务、质量改进和病人安全,以持续降低存在于临床过程和医疗环境中的病人和员工的风险[1]。改善的方法可以有很多,但品质管理无疑是其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1 医院评审中的品质指标

医院品质主要由医疗技术与质量、医疗服务与安全、医疗服务的公益性和及时性组成。医院评审中的品质指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 医疗技术指标

群众对医院品质的评价首先是医院的诊断治疗能力,因此,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的准入指标中设置了技术水平要求,不同等级的医院要分别达到不同的标准,按照二级临床专科设置若干备选专科,检查内容包括规定病种、操作技术、手术开展情况。为体现医院专科特色和错位发展,某一专科达到上一等级医院标准的,可按两个专科达标计算。从医院病案统计室、医院信息系统调取评审前两年相关数据,根据需要进行现场病历核对。三级甲等医院18个专科须16个达标,三级乙等医院14个专科须12个达标,二级甲等医院9个专科须8个达标,二级乙等医院5个专科须4个达标。标准中所列的病种、操作技术和手术项目,全院共享,但必须是独立设科的专科才计入。标准中所列的病种,有诊断且有相应的治疗才计入。标准中以门诊为主的专科所列的病种、操作技术,需提供相应的检索资料。

1.2 医疗质量指标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是医院品质的重要体现,医疗质量评价方法分为定性评价方法和定量评价方法[2],评审标准中设置了若干综合质量指标:如甲级病历率;医疗技术管理及手术医师资格准入制和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入出院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临床主要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重大医疗过失行为与医疗事故情况;基础护理合格率;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放射图像质量及诊断质量;临床检验质量;抗感染药物占药品消耗比例;麻醉安全率;输血质量;设备准入及设备质量保证等指标。强调临床路径管理与持续改进,医院以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制定临床路径,运用信息系统监控路径实施情况,分析实施效果与存在问题和变异,检查路径实施记录。设置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指标,制定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社区获得性肺炎、脑梗死、髋/膝关节置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6个病种执行文件,定期对质量监控指标进行分析与评价。建立“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监测、原因分析、反馈、整改和控制体系。对合理用药进行监测,统计合理用药的基本监测指标,了解医院合理用药的基本情况,药费收入占医疗总收入比重等。

1.3 医疗服务指标

医院服务品质主要看医院设置的流程患者是否方便和满意、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医疗服务的及时性。评审标准中强化预约诊疗服务功能,要求专家门诊、专科门诊和普通门诊均实行分时段的预约诊疗服务,规范预约流程和服务语言,采取切实措施不断提高预约就诊比例,规范医务人员出诊管理,避免随意停诊,利用信息系统提醒预约成功患者,减少双方失约率。要优化门诊流程,设置导医及咨询服务岗位,提供自助服务,开通一卡通系统,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缩短患者等候时间,开设节假日及双休日门诊方便患者。完善急诊服务,实行分专科急诊;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急诊转接服务机制;急诊“绿色通道”畅通。不断改进住院流程,提供出入院手续个性化服务,为转诊、转科患者提供连续医疗服务。切实维护患者权益,履行告知义务,充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谈话,尊重患者对病情、预后、医疗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加强投诉管理,在显著位置公布投诉处理部门、地点、接待时间和投诉电话,明确双休日、节假日、夜间投诉接待人员和联系方式。

1.4 患者安全指标

医院的安全、患者的安全是评审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标准中特别增加患者10项安全目标的内容: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时,有确定患者身份的方法和核对程序。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正确执行医嘱。认真执行手术安全核查,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巡回护士三方共同实施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的“三步安全核查”,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执行手术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加强特殊药物的管理,提高用药安全。落实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确定“危急值”项目、范围、报告、接获及处理程序。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建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的主动报告制度,并有针对性地持续改进。鼓励患者主动参与医疗安全活动。

1.5 公立医院公益性

通过医院评审要改变目前个别医院淡化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局面,使医院在满足与保障百姓的基本医疗需求上下功夫。特别是三级医院要在支援基层医院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标准中要求,公立医院积极探索科学规范的医院内部管理机制,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落实学生、师资与经费,做好培训基地建设。推进规范诊疗、临床路径管理和单病种质量控制等推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重点项目。按照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管理有关规定,规范医师处方行为,确保基本药物的优先合理使用。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上涨,限制公立医院特需服务规模,减轻群众看病负担。承担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对口协作等政府指令性任务,指导和帮助下级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提高诊疗水平,推广适宜卫生技术。制定相关的制度、培训方案,并有具体措施予以保障。在国家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制度框架内,医院应建立与实施双向转诊制度相关的服务流程。

1.6 社会评价指标

评审标准中增加了医院社会评价的内容,社会评价是医院外部对医院品质的认可度,医院服务质量好坏重要的评价主体是患者,关注患者就医体验与满意程度是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重要内容。医院按照社会的需求和感受,设计与确定社会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建立社会评价的质量控制体系与数据库,以确保社会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通过定期收集院内、外对医院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并以此为动力,改进工作,持续提高医院服务质量等。评审的具体内容有:统计区域外住院病人比例,体现医院服务的辐射面。体现行业先进性和同行认可度,统计担任国家、省、市级学(协)会分支机构主委数。患者满意度,包括出院病人满意度,门诊病人满意度,职工对领导、医院现状的满意度。评审前公示,各类指标经医院自查、管辖的卫生部门核查,逐级上报至相应的卫生行政部门医院评审办公室。申请等级评审的医疗机构,其“否决指标”6项内容应在同级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门户网站上公示7天,并由同级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出具公示证明,无异议者,方可参加当年度等级评审。

2 品质指标的操作性

新一轮医院评审工作要求整体性,检查的是内涵和执行力,评审的操作方法与第二轮发生了很大改变,由过去的专家现场评审,变为多途径评审;由分科室分专业评审,变为对医院整体统一的系统评审;由注重管理的材料,变为注重执行能力;由千分制评分,变为分必查部分和抽查部分,按得分率评分,并增加了模拟案例检查等现场综合评价的比例。评审标准参照国际医疗质量指标体系,更加注重医疗服务结果和患者利益,更加关注“负性事件”,更加强调指标的可比性[3]。新评审标准的品质指标范围较广,给实际检查中的操作性带来一定挑战,要公平公正做好等级医院评审工作,需要引进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2.1 统一检查方法

医疗品质评价是对医疗服务在恢复病人身心健康和令人满意方面所达到的程度进行直接评价[4]。医院评审涉及到的医院和评审专家众多,评审项目多,任务重,而评审时间短,如何保证评审过程与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公平性,是医院等级评审工作能否成功的关键。对医院品质指标的评价方法必须统一。首先,在评审标准的基础上,统一制定了评审手册,逐条明确了检查内容与打分方法。如检查内容“专家门诊、专科门诊和普通门诊均实行分时段的预约诊疗服务”,评审手册中将该项内容的检查方法分解成以下5部分:医院在显著位置公开预约信息;将门诊各科号源均纳入预约系统;通过医院实际开展的预约方式(电话预约、网络预约、诊间预约等)现场模拟预约;提供的号源能按就诊时间分时段选择;询问3位患者和医务人员知晓程度。按照评审手册规定的步骤进行检查,统一了检查内容、检查要点和评分方法,缩小了评审人员的自由裁量度,避免了检查内容和结果的偏差。其次,组建评审专家库,培训评审专家。评审专家准确掌握、严格依从、有效执行评审标准,避免主观性和随意性是决定评审工作质量和顺利实施的关键。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挑选行政管理、临床、医技、护理、院感、设备、财务等各专业有经验的专家组成评审专家库,评审专家的遴选标准为:标准解读能力强,能有效处理评审中出现的问题和歧义;为人正直,公正公平;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工作上互相协作,遇到问题能形成共识;严格依从评审标准,搁置专业上的争议;具有专业技术能力,在本专业有一定威望。评审专家经过多次整体和分专业的培训,每次检查前经过抽签决定检查人员及分组。将参与起草标准的30多位专家列为核心专家,名单及联系方式发到各检查人员,遇到困难或不明确之处随时指导。第三,通过试评审的方法检验评审标准的可操作性。评审标准经过反复征求意见、修改和细化后,实际使用中各项要求是否明确,可行性如何,需要通过实践来证明。初次评审选择了一所省级三甲综合医院,组织了二组评审专家同时背靠背检查、评分,然后对二组的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分差较大的项目逐项分析原因,发现了有争议和容易引起歧义的部分。通过试评审之后,对评审标准和评审手册都做了较大的修改。

2.2 应用PDCA循环法

本次评审标准的部分检查内容引入了PDCA的法则,要求医院对某项工作进行检查反馈和持续质量改进。现场检查中,可以从PDCA的任意环节中切入,观察医院对该项工作的关注和改进情况。如某项检查要点是“制定患者在住院、转科、转诊、出院、健康指导等过程中的服务流程和相关制度,通过明确的方式告知患者,并在实施中给予帮助”,该项内容要求按照PDCA法进行改进,实际检查中通过现场观察住院患者的出院流程,与患者交谈了解医院安排的出院结账、出院带药、出院医嘱、康复计划、随访预约等情况,评估医院是否按照人性化原则设计和改进出院流程并且得到很好实施。

2.3 运用追踪方法学

追踪评价方法学就是对患者在整个医疗过程中获得诊疗护理及后勤支持等服务的经历进行追踪。该方法可以让评价者从患者视觉看医疗服务,审查医院的工作流程,评估不同部门的协同工作情况,提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检查中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专家检视和感受病人所接受的医疗服务质量,在评审现场挑选一位较重的住院病人,或者通过模拟案例的方式,了解该病人在急诊室的治疗程序,包括病情评估、沟通谈话、检查治疗、会诊情况;了解放射科、心导管等医技科室检查过程;了解紧急状态下急诊科值班医护人员的配备、能力与人员调配情况;了解病人被送到手术室前、中、后,手术准备、麻醉用药、麻醉方式的程序步骤;了解病人在监护室交接、监护设备使用、呼吸机使用和治疗情况;了解转到普通病房后药物调整、伤口愈合、医院感染的预防、健康教育、出院后的康复计划和随访情况。检查者记录各个科室的处理及流程,对每个环节的衔接与对病人的处理作出评估。追踪的重点在于质量和安全,核心是“以病人为中心”,强调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摘要:品质指标由医疗技术与质量、医疗服务与安全、医疗服务的公益性和及时性组成,可操作性研究是对医院品质指标检查方法的探索。依据《浙江省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2010版)》及评审手册,结合实际评审中的检查过程和结果,对病人获得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进行直接评价,探讨医院评审中品质指标的设置和操作方法,以建立和完善医院等级评审评价体系。

关键词:医院评审,评审标准,品质指标,操作性

参考文献

[1]汪志明,马昕,曹艳佩,等.JCI标准下的医院质量持续改进[J].中国卫生资源,2010,13(6):261-263.

[2]尹爱田,李成修,吴秀云,等.对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评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3):169-172.

[3]马谢民.国际医疗质量指标体系及其特点[J].中国医院管理,2007,27(11):22-24.

品质指标 篇6

医院感染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美国2006年统计显示, 每年约有200万例医院感染病例, 9 000例死亡, 并引发45亿美元的医疗费用[1]。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械 (以下简称器械) 的清洗、消毒和灭菌是医疗机构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清洗是指去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过程, 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2]。任何残留在医疗器械上的有机物都会妨碍微生物与灭菌介质的有效接触, 形成细菌保护膜, 从而影响灭菌效果[3,4]。因此, 彻底清洗是灭菌前最重要的环节, 是保证灭菌成功的关键[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去污区配备有全自动清洗机4台, 超声波清洗机3台, 高压水枪2把, 气枪2把, 器械干燥柜4台及手工清洗池等。以2013年1月至6月的各种手术器械和临床器械为研究对象, 对返洗器械逐一录入信息软件系统。

1.2 方法

建立质量管理团队, 查找清洗不合格的原因, 归纳器械污染类型, 分析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

1.3 调查现状

质量管理团队初步进行现状调查后, 将影响器械清洗质量的因素制成鱼骨图。

2 各种污染的类型、部位及数量统计

2013年1月至6月各种器械污染的类型、部位及数量统计见表1。

3 器械清洗不合格原因

3.1 器械清洗后出现锈迹

生锈最多的是换药碗和弯盘。由于不锈钢器械使用年限较久, 部分器械的镀铬层已经脱落, 导致其清洗后出现锈迹。换药碗、弯盘主要是底部出现锈迹, 部分器械主要是齿槽部位出现锈迹。

3.2 器械清洗后残留血迹

由于部分科室使用手术器械后未对其进行保湿, 导致血液凝固, 加大了清洗难度。

3.3 人为因素

个别工作人员在清洗器械时工作态度不够认真, 对手术器械的清洗不够重视, 对清洗不彻底造成的危害认识不足;护工文化水平不高, 对复杂的手工器械清洗方法不够熟练;制度流程落实不到位, 偶尔有护工简化工作流程, 或者新员工对手工清洗流程不熟悉, 未严格按照手工清洗的操作程序进行清洗[5]。

注:清洗总数为125 358, 其中血迹清洗不合格数为29, 锈迹为392, 残胶迹为2;返洗率为0.4%

3.4 设备因素

机械清洗机、软水机、纯水机故障也可能导致器械清洗不彻底。

3.5 耗材因素

酶清洗剂、润滑油、碱性清洗剂配置的浓度不符合要求, 或浸泡污染严重的器械时, 酶液未及时更换导致浓度不够, 未起到有效分解有机物的作用。软化水的质量、纯水电导率监测不符合要求的情况下, 仍继续使用, 也易导致器械清洗不彻底, 并易产生白斑[6]。

3.6 清洗工具因素

清洗工具使用时间过久, 会使清洗能力下降;清洗工具选择错误, 在清洗不锈钢器械、器具上黏附的胶带痕迹时, 用钢丝球进行刷洗, 不仅会损伤器械保护层, 造成器械难清洗且易生锈, 并且容易使微生物残留于划痕中, 降低灭菌成功率。

3.7 水温控制不当

未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控制水温。水温过高, 容易使附着在器械表面的血渍、污渍等有机物凝固, 造成清洗困难[7]。

3.8 结构的复杂性

90.0%以上的器械有关节、齿槽、缝隙等, 因而彻底清洗器械上的有机物、无机物、微生物难度很大[8]。

4 改进方案

(1) 清洗弯盘、换药碗等不锈钢器械时, 不宜用钢丝球进行刷洗;已有锈迹的器械应进行局部除锈处理;由于不锈钢器械使用年限较久, 镀铬层脱落严重的器械, 应及时予以更换。

(2) 器械使用完后及时收回消毒供应中心处理, 除每天2次去病房回收污染器械外, 只要接到临床科室电话随时进行回收, 如遇特殊情况不能及时送回, 需进行保湿处理, 以免清洗困难。清洗器械时, 将轴节完全打开, 能拆卸的全拆开, 使清洗剂能充分浸泡到器械的各个部位。采用专用器械刷刷洗轴节, 对管腔类器械应用高压水枪反复冲洗或放入超声波清洗机中在低于45℃的含酶清洗液中振荡3~5 min, 再放入全自动喷淋式清洗机中清洗。

(3) 根据WS 310.1《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9], 我院重新修 (制) 订了《消毒供应中心分类物品清洗制度》、《去污区工作流程》、《手工清洗器械流程图》、《超声波清洗机操作规程》等制度、规程并逐步实施培训计划, 定期进行考核, 使去污区工作人员掌握清洗方法和步骤, 明确清洗的重要性。为保证质量, 除严格遵守制度、流程外, 还要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清洗制度和流程[10]。

(4) 机械清洗装载时, 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 轴节必须完全打开, 把握好机械清洗时的装载量。完成每日工作后, 要对清洗机进行日常维护, 要及时清洗清洗机过滤网, 严格监测纯水机的电导率是否处于正常范围。

(5) 正确掌握手洗、机械清洗时多酶清洗剂和润滑油的配比比例。手洗时, 及时更换酶清洗液, 保证酶清洗液的有效浓度, 提高清洗效果。

(6) 正确选择清洗工具, 对使用时间过久、导致清洗能力下降的清洗工具应及时更换。对指示胶带或胶布黏迹, 使用松节油适当浸泡, 再用纱布擦拭, 或者用95%的酒精擦拭, 然后用流动水充分冲洗后, 方可放入清洗机清洗, 以避免微生物黏附。

5 效果

按照上述改进方案及对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后, 约半年时间, 器械清洗返洗率由0.4%降至0.035% (见表2) 。

6 结语

(1) 按照上述改进方案及对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后, 提高了操作人员的思想认识, 指出了清洁是保证灭菌的关键。任何残留的有机物都会产生细菌保护膜, 直接影响灭菌成功率, 有机物越多, 则灭菌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小, 未彻底清洗的污物容易形成晶体, 导致灭菌失败[11]。因此, 只有彻底清洗, 才能保证消毒灭菌效果。

(2) 通过建立品质指标活动, 按清洗步骤层层把关, 并不断整改、培训, 使器械清洗返洗率由0.4%降至0.035%, 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 而且在实施过程中还使器械得到了保养, 降低了消毒供应中心综合运营成本。

(3) 由于医疗器械种类、材质、污染类型的性质和程度存在很大差异, 清洗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建立良好的清洗工作流程, 规范清洗流程中每个环节的技术和方法, 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和提高人员的素质, 是保证清洗质量的关键。

(4) 品质指标活动提高了科室人员的团队精神, 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开展品质指标活动后, 组织成员对去污区清洗质量中的缺陷进行原因分析, 自己制定改进措施, 使他们有被尊重、被认可、自我实现的成就感, 从而激发工作热情, 积极主动地做好本职工作, 提高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黄靖雄.清洁 (cleaning)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3, 13 (6) :558-560.

[2]WS 310.2—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S].

[3]张瑞明.多酶清洗剂去热源效果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4, 14 (10) :1 131-1 132.

[4]罗李之, 杨萍, 彭兰英.必美洁多酶清洗剂用于金属器械清洗的效果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 22 (1) :95-96.

[5]李建荣, 李星梅.运用流程再造论改进再生医疗器械清洗的效果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 2010, 10 (8) :583-584.

[6]李希兰.手术器械的清洗维护与成本核算[J].医疗卫生装备, 2012, 33 (4) :257-258.

[7]王雷.器械清洗质量问题分析及改进方案[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 (32) :264-265.

[8]安海芹, 孙金秀.再生医疗器械不同清洗方法的对比研究[J].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22 (11) :2 359-2 360.

[9]WS 310.1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S].

[10]张术艳, 孙金欣.手术器械清洗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 (2) :255-256.

品质指标 篇7

关键词:棉乡368,产量性状,品质性状,高产结构指标,回归分析

根据前人对各类作物不同品种的高产结构的研究报道[1,2,3,4,5,6,7]及对作物高产优质的成因探讨[8,9,10,11], 利用早熟优质多抗棉花新品种棉乡368的2006—2007年区试及2009年生产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建模与分析, 探讨该品种性状相关及高产结构指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分析材料为棉乡368于2006—2007年河南省短季棉区试及2009年生产试验资料。试验在安阳、郑州、新乡、南阳等共22个试点进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重复3次, 小区面积20 m2, 各观察记载项按统一方案实施。考察的性状包括:皮棉产量 (x1) 、霜前皮棉 (x2) 、霜前花率 (x3) 、衣分 (x4) 、生育期 (x5) 、株高 (x6) 、果枝始节 (x7) 、果枝数 (x8) 、株铃 (x9) 、密度 (x10) 、铃重 (x11) 、子指 (x12) 、2.5%跨长 (x13) 、整齐度 (x14) 、麦克隆值 (x15) 、比强度 (x16) 、伸长率 (x17) 、反射率 (x18) 、黄度 (x19) 、纺纱均匀指数 (x20, 简称纺纱指数) , 共20个性状。

1.2 试验方法

釆用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多元多项式回归及模拟仿真因素取值的频率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 多方位探讨该品种产量品质性状的相关关系及高产结构指标。统计计算在SAS9.1[12]和Matlab7.0[13]环境下完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及产量因素与品质性状的变异性分析

为了解棉乡368产量品质性状的综合表现, 对其在2006—2007年区试及2009年生试资料进行统计 (表1) 。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环境下其皮棉产量及霜前皮棉的变异系数较大, 分别为22.79%、25.28%, 不同产量性状的变异系数降秩排序为:株铃 (33.07%) >株高 (21.98%) >果枝数 (20.11%) >密度 (18.54%) >铃重 (11.65%) >子指 (7.70%) >衣分 (5.57%) ;早熟性状中霜前花率 (9.62%) 、生育期 (7.11%) 、果枝始节 (9.92%) 均具中等变异性;品质性状中变异系数列前3位的有黄度 (13.42%) 、麦克隆值 (9.51%) 和纺纱指数 (8.21%) , 整齐度的变异系数 (1.29%) 最小, 其余各品质性状介于中间。表明该品种产量及产量因素受气候、肥水等栽培环境的影响较大, 其中尤以株铃受影响最大。生态环境对早熟性有一定影响, 品质性状受环境影响较小。早熟性状及品质性状主要受遗传基因控制。

2.2 不同年份主要性状的方差分析

为明确不同生态环境对棉乡368产量及产量因素的影响, 对皮棉产量、霜前皮棉、霜前花率、衣分、果枝始节、果枝数、株铃、铃重、子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表2) 。可以看出, 不同年份皮棉产量达极显著差异, 霜前皮棉和株铃在不同年份间差异显著, 霜前花率在0.1水平上显著, 其余各性状在不同年份间差异不显著。对差异达显著水平的3个性状进行多重比较 (LSD法) , 结果 (表2) 显示, 2009年生产试验中皮棉产量显著高于2年区试的结果, 霜前皮棉、株铃与皮棉产量的情况类似。

2.3 产量因素对皮棉产量的效应

为探讨密度 (x10) 、株铃 (x9) 、铃重 (x11) 、子指 (x12) 及衣分 (x4) 对皮棉产量 (x1) 的影响, 客观地评价各因素对皮棉产量影响的程度, 需要消除各因素的度量单位对分析结果的影响。为此建立标准回归模型:

注:同列不同小、大写字母分别表示0.05、0.01水平上差异显著。

经统计检验回归方程极显著 (F=9.59, p=0.000 3, R2=0.761 6) 。偏回归系数表明, 株铃、铃重对皮棉产量均产生正效应, 铃重的效应明显高于株铃;其余3因素对皮棉产量的影响均为负效应, 其中尤以密度的负效应最大。

为了进一步明确各因素对皮棉产量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 将密度、株铃、铃重、子指及衣分对皮棉产量进行通径分析 (表3) , 结果显示, 以密度对皮棉产量影响的直接通径系数 (-0.565 5**) 为最大, 扣除其通过其他4个性状正负间接效应的影响, 其最后效应值高达 (-0.609 4**) , 均达极显著水平;株铃尽管直接效应0.017 1微不足道, 但其通过密度、铃重及子指的间接效应皆取正值, 其最后效应升至0.611 7**极显著;铃重的直接效应为0.564 6**, 由于它通过密度的间接正效应, 致使其最后效应值增至0.664 1**, 均达极显著水平;子指及衣分2个性状对产量的影响, 不论其直接通径系数还是其最后效应值均微不足道。足见该品种为夺取高产, 还必须谋求密度、株铃与铃重3产量因素协调发展, 在合理密植的基础上, 力争株铃, 确保铃重为主攻方向。

2.4 主要品质因素对纺纱指数的效应

资料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2.5%跨长 (x13) 、整齐度 (x14) 、麦克隆值 (x15) 、比强度 (x16) 、伸长率 (x17) 与纺纱指数 (x20) 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为客观地评价各品质性状对纺纱指数的影响, 需要消除各因素的度量单位对分析结果的影响。为此建立标准回归模型:

经检验回归方程极显著 (F=157.25, p<0.000 1, R2=0.987 4) 。从偏回归系数可见:整齐度 (x14) 、比强度 (x16) 、伸长率 (x17) 对提高纺纱均匀指数产生正效应, 从大到小依次为比强度>整齐度>伸长率;2.5%跨长 (x13) 及麦克隆值 (x15) 对纺纱指数为负效应, 麦克隆值的负效应较大。当其他因素固定时, 比强度每增加1个标准单位 (1.66 c N/tex) , 纺纱指数将提高0.689 3个标准单位 (即7.86) ;整齐度提高1个标准单位 (1.09%) , 纺纱指数可增加0.511 4个标准单位 (5.83) ;麦克隆值提高1个标准单位 (0.45) , 将使纺纱指数降低0.189 1个标准单位 (即2.16) , 2.5%跨长提高1个标准单位 (1.58 mm) , 会使纺纱指数降低0.02个标准单位 (即0.22) 。因此, 棉乡368的综合品质的提高, 应当力求各品质指标的协调发展。

为明确各品质因素性状对纺纱指数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 特进行2.5%跨长、整齐度、麦克隆值、比强度、伸长率对纺纱指数的通径分析 (表4) , 结果显示, 2.5%跨长的直接通径系数虽为微弱的负值 (-0.020 0) , 但其通过整齐度、麦克隆值、比强度3个性状的间接效应均为正值, 其最后正效应高达0.889 3**极显著;整齐度不论其直接通径系数 (0.511 4**) 及最后效应 (0.650 2**) 均达极显著水平;比强度与整齐度相似, 其直接通径系数 (0.689 3**) 及最后效应 (0.902 6**) 均极显著, 麦克隆值的直接通径系数 (-0.189 1*) 与最后效应 (-0.517 7*) 均为负值。说明麦克隆值越低, 棉纤维细度越好, 对提高纺纱指数越有利。伸长率的直接通径系数 (0.084 2) 虽然很小, 但其通过其他品质因素的正负间接效应以后, 其最后效应升至-0.561 2*达显著水平。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 为了提高棉纤维的纺纱均匀指数, 应当提高2.5%跨长、比强度, 降低麦克隆值, 提高纤维细度和纤维整齐度, 即是提高纤维的长、细、强度与整齐度。在栽培实践中, 应优化成铃时间和部位, 力争中下部多结早秋桃, 确保棉铃质量, 以实现棉纤维综合品质提高的预期目标。

2.5 产量因素与皮棉产量的结构模型建立与优化

密度 (x10) 、株铃数 (x9) 、铃重 (x11) 、衣分 (x4) 是影响棉花产量的主要因素, 它们与皮棉产量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 为探求棉乡368高产目标下产量结构指标参数, 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考虑这些因素的二次项及交互效应。经SAS 9.1软件处理试验数据, 得到如下完全四元二次多项式模型:

回归模型的统计检验 (F=4.48, p=0.037 4, R2=0.912 7) 表明拟合效果较好, 能据此模型分析皮棉产量与产量因素之间的结构关系。

为探求高产目标下的优化产量构成指标, 对回归方程采用模拟因素取值的频率分析法。据本试验资料, 设定皮棉产量目标1 350 kg/hm2≤x1≤1 650 kg/hm2, 各产量因素的约束为:密度5万株/hm2≤x10≤9万株/hm2, 步长0.8万株/hm2;株铃6个≤x9≤11个, 步长1个;铃重4.2 g≤x11≤5.7 g, 步长0.3 g;衣分38%≤x8≤42%, 步长0.8%。在1 296个可能方案中满足要求的有145个, 占11.19%, 模拟结果 (表5) 显示, 各因素95%的置信区间:密度5.170万~5.304万株/hm2, 株铃9.24~9.65个, 铃重5.16~5.31 g, 衣分39.27%~39.71%, 期望产量1 437.33~1 461.38 kg/hm2。

3 结论与讨论

产量因素性状对皮棉产量的通径分析得出, 以密度直接负效应 (-0.565 5**) 领先, 铃重直接正效应 (0.564 6**) 第2, 均达极显著水平, 株铃只有微弱正效应 (0.017 1) 虽然很小, 但受间接效应的影响, 其最后效应升至0.611 7**极显著;最后效应值密度 (-0.609 4**) 、株铃 (0.611 7**) 、铃重 (0.664 1**) 都得到增强, 株铃受间接效应的影响最大。在栽培实践中, 应在合理密植的基础上, 力争株铃, 确保铃重为主攻方向。

各品质因素对纺纱指数的影响程度的通径分析得出, 5个品质因素对纺纱指数的最后效应 (绝对值) 依次为:比强度 (0.902 6**) >2.5%跨长 (0.889 3**) >整齐度 (0.650 2**) >伸长率 (-0.561 2*) >麦克隆值 (-0.517 7*) , 提高棉纤维的长、细、强度及整齐度有利于纺纱均匀指数的提高, 而高麦克隆值对提高纺纱均匀指数有负面作用。在生产实践中, 应优化成铃时间和部位, 力争早秋桃, 确保铃重, 以达到提高纤维综合品质的预期目的。

基于皮棉产量与产量因素的二次回归模型模拟, 得出高产优化产量结构参数:密度5.170万~5.304万株/hm2, 株铃9.24~9.65个, 铃重5.16~5.31 g, 衣分39.27%~39.71%, 期望产量可达1 437.33~1 461.38 kg/hm2。

【品质指标】推荐阅读:

鸡肉品质05-11

品质测定05-13

烟叶品质05-14

城市品质05-18

心理品质06-01

生长品质06-06

科学品质06-11

汽水品质06-19

道德品质06-20

坚守品质06-21

上一篇:语义指向下一篇:虚拟座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