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自主性

2024-08-16

经济自主性(精选12篇)

经济自主性 篇1

一、我国经济增长状况分析

我国经济在经过多年的迅速发展后, 其高速增长能否得以持续的问题越来越凸显。为探析实现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途径, 本文首先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状况进行分析。

1、我国经济增长的总量分析

我国的经济增长在自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里取得了惊人的成绩。以1978年到2005年的数据计算, 我国经济总量G D P从1978年的3645.2亿元达到了2007年的246619亿元, 按照实际价格折算后增长了近12倍;总人口增长了1.36倍, 劳动力人口增长了1.89倍, 人均G D P则增长了8.82倍 (该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计算获得) 。这一成就的取得为世人所公认和惊叹, 但是同时由于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 经济持续增长的难度将越来越大。

对照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事实与经济学家K aldor所总结的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基本事实, 可以发现我国的经济增长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多数状况是相符的。这一方面说明我国经济增长的事实并不是像少数经济学者所说的“中国的经济增长是不可信的, 中国经济增长的数据是有很大的虚假成分的”;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的经济增长在基本方面是符合经济增长规律的。

2、我国经济增长对资本要素、劳动要素投入的依赖

经测算, 我国的资本产出率、投资率一直保持相对稳定的数据和K aldor所总结的事实相符, 但是这个相符的数据也需要我们进行仔细解读。例如, 虽然我国的投资率在经济增长中保持相对稳定, 但是我国的投资率和发达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投资率仍然有很大的差别:我国的投资率稳定在40%, 而西方发达国家的投资率则一般稳定在20%-30%, 数据的稳定性质虽然一样, 但是数据的取值不同。这一数据隐含着一个结论:我国的经济增长依赖于资本的积累与投入, 而这种方式的经济增长在经济增长理论中被证明是不可能长期持续的。

研究表明, 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中, 资本和劳动的要素贡献占了很大的份额, 而全要素生产率T FP的份额相对较小。对中国经济增长源泉进行开创性研究的C how (1993) 的研究表明, 1952—198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资本积累。C how (2002) 发现1952—1978年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 (T FP) 保持不变, 1978年以后T FP以大约每年2.7%的速度增长, 1978—1998年资本、劳动、T 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为62%、10%、28%;1952—1998年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70%。W ang和Y ao (2003) 加入了人力资本因素后, 发现在改革前T 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负的;在1978—1999年间T 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了25.4%;而1953—1999年T 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仅为0.2%。张军 (2003) 的研究表明, 1953—1998年期间T FP的贡献率为13.9%, 其中1953—1978年T FP的贡献率居然为-3.9%, 1979—1998年期间T FP的贡献率为28.9%。由此可见, 我国经济的增长具有依赖资本、劳动等要素投入的重要特征。

二、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可持续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 经济总量如此巨大, 经济的增长能够健康持续地进行吗?经济学中, 有一类和经济增长相关的因素被称作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 指的是从根本上阻碍或抑制国家经济发展与增长的因素。经济增长的限制因素包括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因素及社会方面的因素, 前者主要是自然方面的因素与地理环境方面的因素, 而后者主要指人口、文化传统与制度方面的因素。

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而言, 有几个因素被经济学者公认为对我国经济增长起限制作用, 而且其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是非常强烈的。我国经济增长的限制因素包括:人口的飞速增长给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压力;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没有给我国经济增长以更大的空间;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令人担忧;当然还有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战略作用、我国经济增长非常依赖的能源和矿产资源, 这些都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增长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我国政府已经认识到这些经济增长的限制因素对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潜在巨大压力, 因此, 就我国矿产资源状况和能源状况分别于2003年和2007年发布了相关问题的白皮书, 明确了我国未来的矿产资源和能源的发展战略。从这些发展战略中, 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到对自主创新的关键性依赖。正如前面所分析的, 我国政府所制定的使我国经济增长摆脱对资源的限制 (尽管现在这些限制因素对经济增长的限制作用可能还不明显) 的战略措施, 无论是提高资源产出率还是提高资源重复使用率, 或者是探明更多新资源、采用替代资源等等, 实际上都要依赖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创新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毋庸质疑的。而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 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在很大程度上都只能从根本上依赖于自主创新。

三、自主创新是我国经济实现长期稳定增长的根本途径

经济理论表明, 实现经济长期增长的途径在于技术进步, 而技术进步又可以通过借助技术引进、技术扩散和技术模仿来实现。可是对于我国而言, 实现经济增长的途径只能是依赖自主创新。

首先, 长期通过技术引进的途径实现技术进步对于我国而言是不可行的。我国很长时间以来一直希望实施“市场换技术”的策略能够奏效, 但是事实是市场也许能换到技术, 但是换不到我们想要的技术。另外, 依赖外商投资实现技术扩散从而实现技术进步也是不可行的。这么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一再表明, 发达国家始终对我国保持着技术上的“封锁”, 不可能向我国扩散我们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尖端技术。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决定了我国必须进行自主创新。

1、发达国家对技术实施封锁, 不让我国获得相关技术

为保持技术垄断地位而获取垄断利润, 发达国家不愿意将技术转移给我国;为保持技术领先的优势, 保证国家安全 (尤其对和国防相关的技术) , 发达国家防范将先进技术转移给我国;或者发达国家仅仅是因为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而封锁技术。总之, 不管是什么原因, 发达国家有他们认为足够的理由不让我国获得相关技术, 这一点已经得到了证实。

2、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对我国不一定适用

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在很多方面是针对他们的国情而研发的, 而实际上每个国家面对的环境都不同, 所以, 我国即使能够引进所有的技术, 也未必能找到解决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所切实需要的技术。而且当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时就越是这样, 因为这时可供使用的针对每个国家都适用的技术资源已经很少了, 剩下的一大类资源都是各个国家针对自身状况和特点所研发的技术。这一点从高速铁路技术的例子中就可以明显地看出来:虽然日本、德国、法国都有高速铁路技术, 但是这些技术都是他们针对本国国情所研发的, 技术差异巨大, 不论我国引进哪个国家的高速铁路技术, 都有一个适应和改造的问题, 最终还是要依靠自主研发, 显然越到最后越不可能有国家能够提供适合中国的更先进的高速铁路技术。

3、我国的特殊国情与悖论

多数发达国家面对的国情是劳动力相对短缺而资本相对充足, 所以其发展的技术更多的是劳动节约型技术。而我国则正好相反, 显然更希望拥有资本节约型技术, 这也是我国不得不进行自主创新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同时这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悖论:我国一方面需要资本节约型的技术, 一方面又要进行自主创新, 而一般认为自主研发与创新本身就是一项非资本节约型的活动。在此对这个问题不做深入的讨论。

4、技术模仿在本质上仍是自主创新的一种

首先, 由于我国遭到西方发达国家严密的技术封锁, 技术模仿的可能性很小。其次, 可能在很多领域根本就没有适合我国模仿的对象。再者, 随着我国技术水平的发展, 一方面可供模仿的技术越来越少, 另一方面越高端的技术 (或是越晚出现的技术) 也越难以模仿。因此, 我国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 唯一的途径就是实行自主创新。

前面的分析建立在对我国经济增长相关事实分析的基础上, 运用经济理论对相关事实进行分析与判断, 得出如下结论:我国以往的经济增长更多的是依赖于要素的积累, 而不是创新产生的技术进步, 这种经济增长是难以持续的;未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应该更多地依赖创新产生的技术进步, 而不是要素的积累;虽然产生创新的途径包括技术扩散 (溢出) 、技术模仿和自主创新, 但是对于我国的经济增长状况而言, 未来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唯一可行的途径在于自主创新。

参考文献

[1]陈至立:加强自主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J].中国软科学, 2005 (9) .

[2]龚六堂:经济增长理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

[3]陈津培:自主创新是我国现实经济增长转变的战略选择[J].中国发展, 2004 (3) .

[4]格罗斯曼、赫尔普曼:全球经济中的创新与增长[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5]胡鞍钢:未来经济增长取决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J].政策, 2003 (1) .

经济自主性 篇2

尊敬的UIBE自主招生领导,您好:我是黑龙江。。高三理科实验班的学生——。。我希望通过贵校的自主招生来实现我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求学的理想。感谢您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审阅我的自荐材料。以下是我的自我介绍:

UIBE的“博学,诚信,求索,笃行”的校训与我的座右铭

()不谋而合。贵校优美的校园风光,严谨的治学态度,多彩的校园文化,国际化的教学水平„...无一不深深的吸引着我。我渴望成为贵校中的一员。

非‘宁’静无以致远

从小,我就是一个独立、懂事的孩子,没事就喜欢写写画画,邻居都说“这孩子长大以后一定能成大事”。因为出生于4月22日——列宁纪念日,所以我的名字里有一个‘宁’,我也一直以此来鞭策自己,立志要成为像列宁一样伟大的人。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团结就是力量)

上学以来,我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这并没有使我变得骄傲自大,反而更加勤勉要强,努力奋进,乐于助人。上了高中以后,我各方面的能力更是得到了锻炼。高一时,我担任学习委员一职,我很乐意帮助同学们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我不认为这耽误时间或者担心被别人超越。我认为,只有敢于与高手过招,自己才会更强劲。由于班级刚组建,有许多事情需要班委会处理,但我总觉得别人不能很好地理解我的想法,因为缺少有效的沟通,我们之间有了分歧。最终,经过班主任的协调,我们达成了一致。这使我明白:无论一个人多强,没有团队的协作配合就微不足道。高二时,我代表学校参加了齐市航天夏令营营员选拔赛。我有幸进入了海天拓展训练营。一天的时间虽然短暂,但经过两人三组、密室逃脱等环节,我对团队合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当执行任务出现问题时,互相责备比任务失败更遭;任务结束后,团队成员坐在一起总结分析是很有必要的;爱团队里的每个人,像爱自己一样…...上了高三,我担任第六学习小组的组长。无论值日、研讨还是小组之间的竞赛,在我的领导下,我们组都多次夺魁。

秋水共长天一色

我很注重发展自己多方面的能力。高二假期,我和几个同学进行了以“齐市的物价与民生”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通过采访、问卷、网络调查等方式,最终整理出一份研究性学习报告,还获得了“最佳报告奖”;我也喜欢体育运动,在校运动会上总有我的身影,虽然成绩不太好,但重在参与嘛。我喜欢羽毛球,在班级小组羽毛球赛上获得冠军;我还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五四三公里越野赛,取得了第十二名的成绩;

我是一个理科生,但我的语文和外语成绩特别好,老师说我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才能把文科学得这么好。几乎每次考试我的这两科成绩都是年组前几名,尤其是英语,多次排到年级第一,而贵校是以培养对外人才为主的,我相信我一定能很好的融入进来,使自己语言方面的特长得到充分发挥。我十分向往贵校的()专业。

这封简短的自我介绍很难将我完整的展现出来,恳请贵校考虑我的申请,能给我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军灶未开,将不言饿;军井未掘,将不言渴;雨不穿蓑,雪不穿裘;将士冷暖,永记我心。我希望能为祖国的经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此致

自主品牌需要重组和规模经济 篇3

也有的媒体指出,虽然“自主品牌的份额丧失在合资公司的挤压战下,但把自己的无力归因于外来的压力并不是正确的态度。”曾经很多次被问及“自主品牌的短板是什么?”现在看是所有的板都短,特别是核心技术和品牌价值更是短。

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是国际水平的,已经不可能在回到封闭市场保护自主品牌的老路上。因此,对自主品牌汽车来讲,只有一条出路,就是在与世界汽车巨头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成长壮大。动物园里的动物是受到保护的,但是动物园里的动物再也无法回归大自然,因为它们缺乏在自然界生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只有在自然界的物竞天择中才能获得。同样道理,汽车企业的竞争力也只能在激烈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而不可能在政府保护中获得。

汽车工业有一个经济规模的问题,也就是在一定规模下,生产和开发的单位成本会比较低,形成一定的市场优势。80年代我们常讲30万辆是一个经济规模,那只是工厂的合理规模。90年代开始提倡200万辆大集团,但是在金融危机期间,2008年岁末,菲亚特CEO马尔乔内表示:“如果你需要维持盈利,那么你每年至少要生产550万到600万辆车。这并不是强调产量的重要性,而是强调与这个产量规模相匹配的企业各处结构的重要性。菲亚特目前的产能还不够这个数字的一半(2008年产量约220万辆)。我们也不是惟一一家未达标准的,因此无论如何,我们需要合作联盟。”

为什么要600万辆规模?现在汽车生产都采用平台方式,一个平台的开发费用要30亿美元,国外认为最少需要100万辆的产量来摊薄这些成本,而为了竞争,一个大公司需要5—6个平台,这就需要600万辆左右的规模。我们的多数自主品牌企业也开发了很多平台,有的甚至有8—10个之多,但是只有30-40万辆的产量,即使我们得开发费用没有国外那么多,但是每个平台5万左右的产量无论如何也难以消化开发费用,有的企业已经陷入困境。小的企业虽然也能开发出需要的平台,但是在技术实力方面难以同巨头竞争。

在汽车自主品牌发展的初期,多数企业都是从仿造、逆向开发开始,以较小的代价、较低的投资迅速占领市场,然后逐步滚动发展,品牌和产品逐步升级。但是这种原始积累式的发展方式已经不适应新的形势,现在的市场竞争已经从价格竞争转向品牌、技术、服务的竞争,低价竟销的模式难以获得可持续发展,也难以提升品牌力;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消费经验已经大大提高,个性要求越来越强,对产品越来越挑剔,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所以要求自主品牌产品必须一开始就从较高的高度起步,只有达到世界级标准,汽车自主品牌才能成为世界级的品牌。

现在国内企业有三种情况,如上海汽车这样的企业,90%为外国公司产品,自主品牌产品销售量较小,无法支撑平台战略;第二种情况是东风,自主产品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开始有了产品平台,但是无法支撑5—6个平台形成合理规模;第三种情况是有的自主企业产品来源复杂,技术路线不统一,销售量比较少,难以形成自己的平台。第三种企业面临的形势最为严重。

加快自主创新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篇4

关键词:自主创新,政府,环境

十七大报告提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 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一、自主创新的主要动力来源

创新是一个西方经济学名词, 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最早提出创新概念。而自主创新则是我国特定发展背景下出现的新概念。江泽民在讲话中指出:“实践证明, 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是我们真正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基石。”至此我国才真正认识到,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已经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制约。

目前, 自主创新平台少, 自主创新激励和保护机制不完善, 产学研合作难度较大、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等都阻碍了各种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政府在引导企业自主创新中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比如:金华市在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中, 从形式上看, 企业资金、人才、信息缺乏, 企业科技创新的基础薄弱。而进一步分析, 则不难发现阻碍金华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根本原因在于自主创新体制问题, 在于政府在自主创新体系的构建中还做得不够。首先, R&D投入少, 主要在于科技投入来源较单一。其次, 金华市科技平台建设在全省处于中等的水平, 这也不利于企业自主创新。再次, 近年来, 政府虽然相继制定出台了不少鼓励企业创新的政策, 但这些政策对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影响程度普遍偏低。最后, 由于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完善, 企业的创新成果难以完全享受。

另外, 理论上看企业依靠自主创新而拥有核心技术, 足以构成对某类产品或领域或行业的垄断, 从而得到丰厚的利润。因此, 企业本身不具有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在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里, 我国企业主要是通过利用廉价劳动力复制别人技术就足以获得一定利润。所以, 自主创新并不是企业追逐的目标, 因为它无需自主创新就能活着, 而且活得很好。甚至有很多企业认为, 自己难以与跨国公司同水平竞争, 与其提升技术水平接近跨国公司, 不如守住地区市场与跨国公司保持距离, 市场的竞争力风险更小, 结果这种思潮导致了“技术过剩”。现在, 由于国外企业不仅在蚕食着中国市场, 甚至还通过垄断核心技术压缩着中国企业的利润空间, 以及国际国内的经济运行环境趋紧, 企业经营面临诸多困难, 才让企业意识到自主创新的意义和作用。因此, 单纯从中国企业的现状看, 自主创新尚未成为企业的内在要求, 而是外部压力逼迫中国企业不得不这么做。

所以, 如果依靠市场导向, 凭着企业自觉行为来谈自主创新, 将很难取得理想效果。政府必须承担自主创新的主要动力来源, 建立完善的自主创新体系。

二、建立完善的自主创新体系

在自主创新体系构建过程中, 政府必须发挥重要作用。政府要通过一系列的政策, 加快推进改革, 建立完善的自主创新体系。完整的创新体系应该包括科技创新政策、创新链、创新人才、创新文化。政府部门通过这个完整的创新体系, 最大限度地集聚国内外优质研发资源, 形成持续自主创新的能力。政府在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中主要需要做的有:

第一, 创新观念。要充分重视基础研究。工业技术的自主创新往往来源于基础研究方面的成果, 如果基础研究没有突破, 自主创新没有进展。因此政府要重视基础研究, 努力提高原始性创新与知识创新能力, 为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强科学技术普及, 全面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和全民科技意识, 夯实自主创新的基础。

第二, 创新制度。加快营造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完善面向自主创新的科技投入法律保障体系。科技投入不再是社会事业性投入, 对科技的投入将是最为重要的公共战略性投资。应该就科技投入建立相关法律。完善和加强促进自主创新的财政、税收及政府采购政策, 鼓励企业走自主创新发展之路。完善风险分担机制, 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事业。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与激励, 不必设置专利申请方面的限制, 应该使企业依靠完善的民法体系保护知识产权, 打造知名品牌。重构为创新服务的金融体制, 发展各类技术产权交易, 构建支持自主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第三, 创新机制。要鼓励中小企业与大企业进行技术战略联盟, 实施有效的产学研合作, 推进开放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和转化速度慢, 极大地制约自主创新的发展。应加快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 建立健全面向自主创新的科技管理体系, 应尽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研究开发模式, 并使之成为研究开发的主导模式。

第四, 创新队伍。人才是自主创新的核心, 是自主创新的第一资源。科学发展史上, 所有的新的发现跟新的发明, 都是靠人的创造力来完成, 所以要坚持以人为本, 要建立一个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要充分地尊重人, 要依靠人, 要充分发挥人的创造精神。

第五, 创新文化。努力营造和谐包容的文化氛围, 鼓励勇于创新、大胆质疑、宽容失败、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首先教育要转变观念, 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同时, 社会舆论要积极宣传, 营造崇尚创新, 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

三、金华市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中的选择

结合金华实际, 在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产业技术升级, 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中, 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

(一) 增强创新意识, 加大科技投入。

科研经费的来源主要包括企业、政府、金融贷款和风险投资机构等。因此, 一方面要调整我市公共财政投资结构, 增加对科技投入的经费, 发挥预算内资金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撑与引导作用, 增加专项投资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政府还可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逐步引导、扶持企业开展科技活动, 特别是进行R&D活动。另一方面建立健全面向自主创新的创业投资体系。要继续通过工科会等平台, 大力引进风险投资, 发展初期可以采取倾斜性政策措施, 条件成熟后, 还可利用金华丰富的民间资本, 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创投基金, 大力发展私募基金, 引导民间资本投向更高层次的创业创新活动, 打通技术创新与资本的融合渠道,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二) 健全创新制度, 完善创新环境。

首先, 制订引导和激励民营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 提高政策对企业创新的作用力和影响力。要制定出台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 提高企业用于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各项费用抵扣应纳所得税的比例, 允许企业从营业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技术开发准备金, 并在税前列支, 对R&D投放实行资本化处理, 当期支出可逐年摊销, 鼓励加速折旧。制定有关政府采购的地方性法规, 明确规定激励自主创新为实行政府采购制度的重要目标, 出台可操作的政府采购实施细则。

其次,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建设服务型政府。县市区政府要建立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服务机构, 可以建立企业科技联络员制度。由企业指定一位企业领导或技术负责人作为科技局与企业开展各项科技工作联系的固定人员, 通过科技联络员的长期固定的工作联系与沟通, 让企业更加及时地掌握各项科技扶持政策, 更加有效地进行科技项目的申报推荐工作。在制度上保证政策和措施的落实, 避免比如对政府采购政策、免征技术转让开发营业税政策、由企业承担政府部门的科技项目政策、企业相关科研设备加快折旧的政策和对外经济贸易政策等政策不了解, 不会办理等造成政策的无用化。

最后,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激发创新活力。加强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和保护机构建设, 强化知识产权的行政管理和行政保护。坚决打击各种侵权盗版活动, 维护知识产权人的合法权益, 引导和激励企业运用知识产权规则。引导企业完善技术要素参与股权与收益分配的机制, 促进知识尽快转变为生产力。

(三) 搭建创新平台, 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依托浙江大学金华技术转移中心、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行业检验中心及大中型企业研发中心等, 继续引进或与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机构。由政府部门牵头, 通过搭建工科会这个平台, 实现产学研合作, 这项工作我们金华比较成熟和成功。扶持汽摩配等一批面向特色产业集群的研发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 为推进产业集群高级化提供技术支撑。加大产业孵化基地建设, 帮助创新型企业克服发展初期资金、设施、设备等瓶颈制约。组建与产业聚集区、聚集带相关联的区域创新体系也十分重要。金华是“强县”众多而中心城市功能较弱的地区, 构建一个区域创新体系, 要整合城市发展资源, 完善和创新中心城市的功能, 增强城市的要素集聚和产业辐射的能力, 通过加速城市化的进程来构造一个有利于经济转型和自主创新的要素支撑体系与发展环境, 多中心竞争互补, 提高整合程度, 形成“组团发展”的良好局面。引导中介组织提供专门的信息咨询服务, 推动猎头公司、培训服务机构、资产评估机构、信用担保机构、信用调查机构等融入区域创新体系。

(四) 培养、引进和留住创新人才。

我市的创新人才在培养的基础上, 拓宽渠道, 着重引进、利用和留住人才。首先, 培养更多的适应本地产业集群发展的创新人才, 要加大人才培养的投入, 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培训体系。要强化人力资本投资意识, 大幅度地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要高度重视职业技术教育。要重视大学的建设, 大学等科研机构是自主创新体系的中坚力量。比如,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地处金华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之中, 具有地理区域优势, 选派一些具有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的老师到没有研发机构的企业, 通过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 对照行业标准, 指导企业生产, 改进产品生产技术, 提高产品质量, 并逐步开发新产品, 充分发挥高校的教师、设备优势。其次, 要珍惜企业家精神, 造就企业家队伍。再次, 大力拓宽人才“柔性”引进机制, 通过与市外高校科研院所合办科研机构、将企业建为市外高校科研院所的研发基地和研究生实践基地等多种途径使更多的人才为我所用。最后, 要加大人才管理和激励力度, 破除职务评定中的论资排辈现象, 形成培养选拔高级专家的制度体系, 对高级专家实行特殊政策。推广人才公寓建设, 切实解决社会保障、科研配套资金等人才关心的实际问题, 减少后顾之忧。

要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的“坚定不移地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 和我市“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战略, 则必须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可以加快我市工业结构调整步伐,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曦, 刘方.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 商业时代, 2004年30期

[2]范柏乃.经济转型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浙江日报, 2008年09月14日

经济自主性 篇5

从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出现了高增长、低通胀、高效益的良好局面。2003、2004年和2005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均保持在9.5%的高位上。同期居民消费价格仅分别上升1.2%、3.9%和2.3%;国家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4.9%、21.4%和14.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分别增长44.1%、36.0%和19.1%。粮食产量止跌回升,农民收入显著提高。宏观经济运行保持这样的良好状态,是非常难得和令人鼓舞的。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经济运行中潜在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两年多来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在一定程度上是由钢铁、水泥、电解铝、房地产等行业投资过快增长拉动起来的,也就是说,是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推动的。近两年的能源消耗总量分别增长15.3%和15.2%,经济增长的能源弹性系数由1996—2002年的年均0.21分别上升到

1.61和1.60。投资弹性系数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与GDP增长速度之比,由1996—2002年的1.44倍分别上升为2.92倍和2.72倍。由此说明,获得同样的经济增长速度所需要的能源和投资在大幅度上升。2004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球的4%,但消耗的一次性能源约占全球的12%,淡水占15%,氧化铝占25%,钢材占28%,水泥占50%。这种增长结构对一些重要资源特别是铁矿石、氧化铝的需求,超过了国内市场的供给能力,而大量依赖进口也受到了国际市场供给与运输能力的限制。因此,这种粗放型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它已成为当前经济运行中最为突出的问题。

1995年在制定“九五”计划时,中央就明确提出要使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多少年过去了,我们在转变增长方式上也确实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总体来看没有突破性进展,特别是近两年来粗放型增长方式明显回潮。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技术上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由于缺乏技术,对那些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和产业,我们虽然有市场、有资金、有劳动力,但眼看着效益很好的投资项目却干不了,只能长期依赖进口;而那些国内技术比较成熟、但处于产业链低端的项目,却成为吸引投资的热点,出现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因此,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是转变增长方式与结构调整的主要制约因素。为了消除经济增长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实现经济的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就必须在增长方式转变上迈出实质性步伐。只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利用自己的技术成果调整投资结构,加大对信息产业等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物质消耗少、环境污染低、能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的产业的投资,真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彻底告别粗放型增长方式。归根到底,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避免大起大落的关键之举。

实现自主创新的条件已经具备

实施自主创新的战略,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较大幅度地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目前在我国的条件已经具备。首先,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国内生产总值总额已居世界第七位,进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三位;去年国家财政收入已达2.6万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7万亿元,有能力增加技术开发的投入。其次,20多年来,我国已引进了大批先进技术和设备,大大缩小了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目前在每个行业都有一些企业的技术装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第三,多年来我们培养了大批人才。仅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就达2170万人,有科学家和工程师226万人,形成了专业门类齐全的科研队伍。每年科技经费总额达3500亿元。第四,我国已涌现出一批依靠自主

创新迅速发展起来的企业典型,证明中国人有能力进行技术创新。他们的成功经验,增强了我国企业以自主创新求发展的信心。例如:

海尔集团公司1983年至今的产品销售额年均递增70%,已由一个街道集体小厂成长为一个销售额上千亿元的跨国家电企业。重视技术开发,是海尔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海尔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5%,有一支强大的科技开发队伍,拥有专利3000多项,现在平均每天都有两个以上的专利产生。

华为公司在通信行业能够站在全球技术发展的前沿,关键是重视技术创新。今年公司销售额将超700亿元大关,其中出口50亿美元。全公司2.3万名职工中,从事技术开发的达

1.3万人,去年技术开发投入为45亿元,占销售额的10%。

奇瑞公司在汽车行业是一个后来者。他们投放市场的第一台轿车就是自主开发的产品,现在不仅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站稳了脚跟,而且在国外建立了两个总装厂。奇瑞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10%以上,从事技术开发的人数占全国汽车行业的60%。

像这样的典型还有很多。凡是经营成功的企业和有远见的企业家,都高度重视技术开发,舍得在这方面增加投入。如果像这样的公司中国有1000家,那么就不会出现资源的瓶颈制约,中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就有了可靠的基础。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

经济增长是靠资本、资源、劳动力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推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不同,经济增长会呈现不同的方式。如果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资源和劳动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加来推动,增长就是粗放式的;如果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来推动,增长就是集约式的。

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就是使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增加要素投入和物质消耗推动,转向主要依靠提高各类要素的投入产出效率推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从1980到2005年,按可比价格计算,每万元GDP能源消耗从13.26吨标煤下降到4.75吨标煤,下降64.2%。这样的下降幅度既不逊于发达国家,也不逊于发展中国家。根据世界银行《2006年世界发展指标》,按国际购买力平价(2000年美元)计算,从1990年到2003年,我国每千克石油当量产生的GDP增长了114%,而同期世界平均水平只增长21%,其中高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分别只增长11%、40%和20%。

但是,这种明显的成绩是以过去经济增长粗放程度过高为基数的。从单位产品实物量能耗、物耗的绝对水平来看,与世界先进水平甚至平均水平相比,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特征依然十分突出。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仅为30%,比世界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从总体上看,经济增长方式远未实现全局性、根本性的转变。

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资金投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大幅度增加。2003-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6.8%,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13.6%,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也呈增长之势。展望未来,资源环境形势更加严峻,加快增长方式转变任务更加紧迫。深刻认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体制根源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与我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整体技术水平有关,具有一定的客

观必然性。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城市化进程远未结束,以住房、汽车需求快速增长等为代表的消费结构升级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必然会使我国现阶段的增长呈现出某些高物质消耗特征。

但是,应该看到,导致增长方式粗放有深刻的经济体制方面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是:价格体系未能充分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比如,水资源是我国最为稀缺的资源,但我国的水价却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低水价导致了对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农业用水的低价格,弱化了节水技术和设施的投资激励,固化了农业的大水漫灌方式;居民用水的低价格,造成了生活用水的严重浪费。再比如,土地也是我国最稀缺的资源,但长期以来,由于土地征用、交易制度不完善,致使大量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被低价征用,转让价格没有充分反映土地的稀缺程度,从而降低了稀缺土地资源的使用成本,形成了粗放利用土地的惯性。企业成本未能充分反映其全部社会成本。通过制定和严格执行一定的质量、安全、能耗、物耗以及污染排放等标准,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的协调,是市场经济中需要政府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在明确和严格的标准之下,企业为了达到社会要求,就需要进行技术创新、更新设备或加强管理,从而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目前我国不仅缺乏比较完善的社会标准体系和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对于已有的法规标准,也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这一方面使企业丧失了进行技术创新、设备更新或强化管理以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排放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另一方面也使一些企业敢于在执行现行标准和政策时弄虚作假、顶风违规。

税费政策不合理。比如,当前在煤炭等矿产资源开采方面,由于资源税实行按照开采量征收,开采过程中往往发生只开采易开采部分和遗弃不易开采部分的现象。这不仅造成了矿产资源的严重浪费,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采取综合措施,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一个涉及经济、技术、社会等多方面体制和政策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通力合作。需要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技术进步、加强生产管理、鼓励理性消费等多方面采取综合系统的措施。要真正落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国策,当然,最根本的是要为经济的集约化增长提供一个良好的体制环境。当前,要从如下方面入手,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优化经济结构,增进结构效益。经济结构不合理既是经济增长方式不合理的表现,也是导致经济低效运行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把优化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抓手。一要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制造业,大力开拓服务业新领域,抓紧构建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附加价值高、吸纳就业多的产业结构体系。二要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形成既有利于规范、有序、有效竞争,又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的大、中、小企业合理分布的格局。三要优化所有制结构,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形成各种所有制企业相互竞争而又共同发展的局面。四要优化出口结构,促进技术水平高、附加值大的产品增加出口,提高比重。增加政府投入,促进资源和环境技术的进步。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必须大力开发新能源、新材料、资源节约、污染处理、生态治理和恢复等方面的技术。这些技术研发成功后社会效益比较明显,但研发过程投资密集,研发失败的风险比较大,单个企业或者研究机构研发积极性不高,使得这些技术的供给难以满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因此,要加大政府对这些技术领域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在相关技术领域进行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

提升管理水平,减少管理漏洞。从政府的角度讲,应当通过制订严格的物耗、能耗和污染排放标准,并依法严格执行,从外部促使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和转变生产方式。从企业角度讲,则要通过不断采用新的管理理念,完善激励机制,实施供应链管理,优化生产和工艺流

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倡导理性消费,反对铺张浪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消费模式。因此,要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消费者对我国基本国情和面临挑战的认识,增强其合理消费、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意识。同时,要通过完善消费政策,提倡文明、环保和节约的生活方式。

经济自主性 篇6

一年来,集团公司经受了低温雨雪冰冻和汶川特大地震的严峻考验,克服了价格剧烈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经历了历史罕见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集团公司见事早,判断准,行动快,攻坚克难,开拓进取,产业发展和生产经营取得明显成效。汽车产业建立重庆、南京、江西、河北、山西5大生产基地,形成130万辆(台)产能,2008年销售86.17万辆,产销保持全国第四。摩托车产业建立重庆、洛阳、济南三大基地,形成了600万辆产能,2008年销售591万辆,产销全国第一。输变电产业持续发展,变压器建立了保定、秦皇岛、合肥三大生产基地,继续保持行业龙头地位。新能源产业形成了从多晶硅到太阳能组件的完整产业链,光伏产品制造和出口居全国前列。光学玻璃产销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大规格石油钻具国内市场份额超过80%,无磁钻铤国内唯一、世界领先,维生素B1全球市场份额超过50%。目前,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工业企业销售收入、民品销售收入、人均销售收入、人均利税均居国防科技工业第一位,是国防科技工业市场化程度最高、发展速度最快、民品规模最大、军民结合最好的军工集团,成为我国最具活力的军民结合特大型军工集团之一。

克服种种困难

经济发展成效明显

全力加强监控,充分调动资源。加强经济运行过程干预,全面引入行业对标管理,改进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实施重点单列、分类监控和价值管理,严格控制存货和应收账款规模。进一步强化资金集中管理,全年节约财务费用3.15亿元。大力开展降本增效活动,落实《成本领先三十六招》等措施,全年降低成本17亿元。集团公司顺应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充分利用政府资源,实施积极的财务政策,努力开辟充足、稳定、低成本的资金来源,成功发行40亿元7年期无担保企业债券,国家开发银行提供了10年期43.5亿元贷款,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了200亿元授信额度,央行批复了108亿元短期融资额度。

全力抗击特大自然灾害,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面对严重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特大地震,集团公司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不畏艰险抢修厂房、设施,不惜代价抢救受困职工及家属,不遗余力支持国家和地方救援抢险。一手抓抗灾抢险,一手抓恢复生产,努力把灾害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形成了“顾全大局、迎难而上、团结友爱、自强不息”的抗震救灾精神,全行业干部职工经受住了严峻考验,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全面体现。迅速组建抗震救援车辆小组,参加东方电气集团救灾抢险;迅速组织捐款2 050万元、“特殊党费”300万元,捐助汽车、摩托车120辆,支援地方抗震救灾;全力接待国家地震灾害救援队休整,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赞扬,企业社会责任得到充分彰显。

强化精益管理,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积极推进精益生产,成本控制能力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和存货周转率大幅提高。继续推进“精品工程”,主要民品质量稳定可靠。强化安全生产管理,轻伤事故同比下降61%。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全年万元工业总产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5.06%。

强化风险控制,促进规范经营。加大年报审计力度,深化任期经济责任制审计,狠抓建设项目过程审计,注重对热点、难点问题的专项审计,促进企业不断规范经营管理。组建全面风险管理委员会,制定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规划方案,风险预警和控制机制不断完善,严格控制了投资风险、运营风险和债务风险。

着力调整优化结构

发展方式成功转变

集团公司把调整优化结构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加快原有汽车、摩托车等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发展方式实现了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以增强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大力调整优化汽车、摩托车、光电产品结构。汽车产业形成了涵盖微车、轿车、客车、卡车、重车、特种车的较为完善的产品谱系。轿车销量和销售收入全面超过微车,自主研制生产的混合动力轿车成功服务奥运,长安志翔凭借良好的品质入选载人航天飞船工作用车,长安之星Ⅱ代等新品顺利投产,南方重汽加快产品开发和新厂建设步伐,重车全年生产销售720辆。汽车零部件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汽车变速箱、制动器、车桥、减震器、仪表等产业集群,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摩托车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品和主力车型,拥有“嘉陵”、“建设”、“大阳”、“轻骑”四大知名品牌。光电产业开发了一大批高附加值产品,自主开发的DLP光学引擎批量供应长虹,与索尼联合开发的光机项目进展顺利。

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积极服务国家节能减排大局。集团公司成功重组天威集团,推动输变电及新能源产业跨越式发展。变压器销量达10 561万千伏安,其中220千伏以上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超过20%;保定中国·电谷风电产业园建设投产,自主研发的1.5兆瓦风机成功下线并联网发电试运行;成都双流光伏产业园等项目相继竣工投产。集团公司率先在国内成立新能源汽车公司,新能源汽车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能源汽车成功打入北美市场。集团公司成员单位长安公司入选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推广应用工程单位,获得政府2 000万元资金支持。

坚持深化改革,大力调整优化企业结构。改革脱困取得突破性进展,3户企业实现破产法律终结;5户破产重组企业实现整体退出; 6户企业的9个辅业改制和办社会职能项目顺利移交。继胜利完成三线搬迁之后,集团公司紧紧抓住发展机遇,积极推进长安、建设、光明等企业退城进郊,新厂区陆续建成投产。成都汽车零部件工业园开始规划实施,企业生产技术条件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发展环境得到大幅改善。

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大力调整优化投资结构。集团公司全年启动25个重大项目,累计下达固定资产投资计划93.5 亿元,其中汽车、新能源产业比例超过60%。长安G系列发动机、天威新津多晶硅项目等27个民品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推动主导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今后几年,集团公司将积极抢抓中央关于扩内需调结构促增长系列政策带来的机遇,加快发展汽车、摩托车等产业,还将投资300多亿元发展新能源产业。

加强资本运营,大力调整优化资本结构。南方汽车上市积极推进,云南西仪成功上市,开创了军工资产国内整体上市先河。集团公司汽车、摩托车、光电、输变电及新能源产业悉数登陆资本市场,上市企业达10家,有力助推了集团公司主导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加强董事会、监事会建设,大力调整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推行董事会区域化、专业化管理,扩大董事会决策权,增加独立董事;加强监事会建设,提高财务监管力度;坚持总会计师委派制并加大交流力度,初步构建了具有集团特色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

积极推进“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大力调整优化市场结构。积极开发国际市场,实现出口交货值77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汽车出口4万辆,同比增长4%;摩托车出口116万辆,同比增长26%;技贸合作有序开展,美国长安跨越轻卡、越南长安星卡等项目进入实施阶段。合资合作积极推进,继续深化与福特、铃木、雅马哈的战略合作,成功引进富士能入股成都光明光电公司。

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自主创新成果丰硕

集团公司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创新型集团为目标,坚持“自主创新、全面推进、军民互动、跨越发展”的方针,着力自主创新,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集团成果丰硕。集团公司被列为全国第二批创新型试点企业;获专利授权939件,位居中央企业第二位;累计拥有专利数3 124项,列中央企业第3位;科技投入比超过3.5%;新产品销售收入超过总收入的50%。

以建设开放型的科研开发体系为基础,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一是强化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建设。建成了以6个国家级技术中心为龙头、27个省部级技术中心为骨干、众多企业开发机构为支撑的开放型研发体系,与国内60多所重点院校、国外10多家科研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形成了汽车、摩托车创新技术群。集团公司充分发挥枪弹领域的传统优势,成功开发了奥运枪、弹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3项发明专利,技术质量指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使我国一跃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生产高水平枪弹的国家。在“军工服务奥运及国民经济建设高峰论坛”上,奥运枪弹项目重要成果之一的三角牌运动弹与“奥运珠峰火炬”、“鸟巢”吊装技术一同被评为“2008卓越贡献奖”。二是建立“以我为主,自主开发”自主研发模式。汽车产业实现了重庆、上海及欧洲、日本异地协同设计,长安“志翔”被评为2008年北京国际车展“最佳上市新车”、“最受欢迎中级轿车”,成为自主品牌安全标杆;长安“杰勋”混合动力车荣获奥运会示范运行金牌奖;长安“奔奔”荣获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最满意产品设计奖”、“最佳微型轿车奖”等。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1 000千伏特高压变压器,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各项性能指标世界领先。积极攻克风电整机技术难关;太阳能电池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保持着单结微晶硅p-i-n电池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三是积极实施知识产权推进工程。制定了国际首个车内空气质量测量标准等一批国际标准。积极引导企业申报知名品牌,不断提升已有品牌价值,长安、嘉陵、大阳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

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为基点,大力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大力推进领军人才开发、教育培训、环境机制优化三大工程,制定实施院士、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技能大师培养推进计划,加大三项制度改革力度,建立人力资源管理新机制。目前,集团公司拥有1名院士,31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1名集团公司科技带头人;128人获得政府特殊津贴;51人获“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等称号,集团公司科技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达11.34%,人才结构得到有效优化。

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国家经济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为集团公司又好又快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徐斌表示,2009年,集团公司将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解放思想,攻坚克难,狠抓市场营销,推进自主创新,不断深化改革,切实加强管理, 聚百倍信心,凝千钧干劲,举万众之力,全面实现“六年两步走翻两番”战略目标,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集团公司成立10周年!

经济自主性 篇7

1.1 是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迫切要求, 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从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看,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 世界经济有可能进入低速增长时期, 某些发达国家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难以为继, 全球需求结构必将发生新的变化;危机后,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并蔓延, 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升级, 贸易摩擦增多, 国际市场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带来的风险加大;目前以高效、低耗、低污染为特征的绿色经济成为全球大趋势。应对这些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 需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看,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 从总体看, 我国经济总量虽然很大, 但经济总量中科技含量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较仍有较大差距。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技术对外依赖程度比较高, 许多关键技术、大型成套设备及重要基础件等都依赖进口, 很多关系未来科技制高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刚刚起步, 还缺乏国际竞争力;产业结构不合理, 一些产业产能过剩, 生产方式粗放, 能耗高、污染重、效率低的企业还难以退出市场;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 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明显高于发达国家水平和世界平均水平, 资源环境承载巨大压力, 大量低效能源消耗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只有大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才能推动经济发展由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实现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1.2 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从企业可持续发展角度看, 由于我国处于工业化中后期, 经济规模扩张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投入约束对企业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 低成本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 低成本竞争优势正在逐步减弱。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需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使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由低端向中高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就是通过创新对资本、劳动力、物质资源等有形的要素进行重新组合, 以新的知识和技术改造物质资本、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水平, 在减少资本、劳动力、物质资源等有形要素投入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增长。离开了自主创新, 就谈不上经济发展各要素的重新组合, 更谈不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途径

目前影响和制约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企业自主创新相关配套制度体系不完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低、市场竞争能力弱;企业自主创新人才匮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科研投入不足、科研环境氛围不浓。

自主创新是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增强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 是抵御市场风险、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自主创新有三种途径, 首先, 原始创新的创新难度最大、风险最大、周期最长, 其次是集成创新, 最后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我国的自主创新道路选择要充分考虑国家经济实力和科研实力, 逐步有序的推进, 决不可一蹴而就。因此, 我国应将战略重点放在搞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上, 这种创新风险相对小, 见效快。

笔者认为, 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途径如下。

2.1 政府要通过建立和完善一整套支持企业创新的财税、金融、人才和法律制度体系为企业构筑自主创新平台

第一, 企业创新需要有完善的体制和机制来保障, 创新需要有资金的投入来支持, 创新需要有成果的转化来弘扬。

第二,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战略导向作用。自主创新, 不能完全顺应和依靠市场机制的调节, 政府必须制定切实有效的支持政策, 突出战略重点, 促进资源整合。日本政府把“技术创造立国”作为基本国策, 新加坡政府推进全国创新行动计划, 德国政府实施“主动创新”战略, 法国政府出台“竞争点”计划, 其要旨都在于把自主创新上升为国家战略, 借以推动全社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在为自主创新提供战略导向的同时, 政府要加快自主创新立法, 综合利用财政、信贷、环保、土地、贸易政策以及技术标准、价格杠杆等手段, 形成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体系, 努力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

第三, 政府职能转变要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具体要求结合起来。比如, 在政府如何支持企业创新的问题上, 要对中小企业中有前景的研究项目给予支持。中小企业的发明创新要与中国龙头企业的转化能力结合起来。要及时纠正不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策。进一步加大科技教育投入, 加强法制建设, 为自主创新提供良好环境。

2.2 争取迅速使企业成为创新主体, 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 积极构建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

由于我国企业普遍存在重生产轻研发、重引进轻消化、重模仿轻创新的倾向, 企业引进设备和消化吸收的费用比例仅为国际平均水平的1/10, 多数企业远未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和企业的发展, 企业自主创新主体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一些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比如, 万向集团原是一个乡镇集体企业, 在20多年的创新实践中, 不但把原有看家产品做大做强, 还在新的技术领域开拓出了一片新天地。海尔集团坚持自主创新, 打造出中国的世界名牌。

在新形势下, 应积极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各类企业集团间的合作, 形成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机制,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兖矿集团通过产学研结合, 开展煤化工关键技术研发取得成功, 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推动产业进步的核心技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作为投入主体、利益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 在推动自主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要激励企业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措施, 增加研发投入, 实施名牌战略, 围绕市场需求不断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 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决策和投资主体、产品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主体、承担风险和获得利益的主体。产学研结合可以充分发挥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集成优势, 加强产学研结合是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应鼓励企业积极构建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合作创新体系。

2.3 企业自主创新要提升核心竞争力, 抢占技术制高点, 打赢品牌竞争之战

企业自主创新重点是对核心技术的创造。只有经过连续不断的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 技术水平才能得到快速的提升。企业也只有抓住市场热点, 不断满足市场需求, 掌握核心技术, 才能达到与市场之间的良性互动, 才能打造自主品牌, 掌握竞争的主动权。河南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董事长李长杰说过:“只有坚持走引进与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之路, 不断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牢牢掌握主动权, 立于不败之地。”“科技是企业的‘心脏’, 企业没有‘心脏’只有死路一条。”

目前世界不足3%的知名品牌占据了国际市场40%的份额, 凸显了品牌竞争的重要意义。中国许多产品的产量和销量都居世界前列, 但很少能占据国际的主流市场。2006年, 中国最有价值的海尔品牌价值749亿元, 而可口可乐品牌价值也高达650多亿美元。品牌的影响力和扩张力是无法估量的, 它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格力电器旗下的“格力”品牌空调, 是中国空调业唯一的“世界名牌”产品, 作为一家专注于空调产品的大型电器制造商, 格力电器致力于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技术领先、品质卓越的空调产品。至今已开发出包括家用空调、商用空调在内的20大类、400个系列、7000多个品种规格的产品, 能充分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各种需求;拥有技术专利近2000项, 自主研发的GMV数码多联一拖多机组、G-Matrik直流变频空调等一系列高科技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打破了美日制冷巨头的技术垄断, 成为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典范。 “一个没有创新的企业, 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企业;一个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是没有脊梁的企业, 一个没有脊梁的人永远站不起来。”格力电器一直坚持“自我发展, 自主创新, 自有品牌”的发展思路, 以“缔造全球领先的空调企业, 成就格力百年的世界品牌”为目标, 为“中国创造”而不断努力。

2.4 企业自主创新必须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自主创新需要提供人才支撑。企业在创新发展中应特别重视人才培养, 注重以良好的机制、政策和环境吸引人才, 并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资源管理体制, 为科技人才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汉王科技公司的董事长说:“产业差距往往是人才差距。”汉王科技公司每年都会将员工工资总额的2%作为培训经费, 用以加强企业的创新文化建设。汉王公司还制定了专门的奖励办法, 对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及时申请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的员工予以重奖;对掌握核心技术或掌握全面技术的骨干, 通过持股、完善激励机制等方式, 增强凝聚力, 稳定人才队伍。每年汉王公司还会派研发骨干参加在世界各地举办的主要IT技术博览会, 使员工能够了解国内外同行的成果, 掌握本领域内的最新前沿成果, 让员工在高起点上进行创新。

企业的核心科技人才是实现自主创新的重要条件。近年来, 我国企业平均研发投入虽然不断增加, 但仍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投入水平,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科研基础条件薄弱, 无法引进和留住顶尖的科技人才;科技人才收入差距不大且相对较低, 激励形式单一, 也造成科技人才缺乏创新动力。因此, 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内部激励机制是激发科技人才创新热情的重要制度保障。

另外, 企业家更是推动企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力开展企业自主创新,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企业家肩负着更大的责任, 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因此, 广大企业家应发扬不畏艰难、开拓创新的优良传统, 坚定信心, 不断增强创新意识, 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更好更快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2.5 强化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知识产权制度是保障和促进自主创新的重要工具, 其实质是在保护创新者利益和积极性的同时, 促进技术合理、有偿地扩散, 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自主创新。自主创新离不开知识产权保护。科学技术成果只有取得知识产权保护, 才能成为有市场竞争力的经济资源。目前我国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 仍然必须强化。自主创新的企业应抓紧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提高对知识产权的驾驭能力, 学会在技术立项、产业化和市场保护中应用知识产权手段。

中兴通讯在知识产权和标准方面的创新成为以“技术超越”制胜市场的关键, 其在中国通信制造领域开辟了向国外企业进行专利授权的先河, 目前已加入70多个国际标准化组织, 获得30个国际标准组织的领导席位, 在全球的专利申请达到2万项。又如仁创科技集团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目前该公司已申请150多件专利, 其中发明专利占58%;已授权专利60件, 其中发明专利占20%。以上企业在创新过程中特别重视自主知识产权保护, 积极参与制定国家标准甚至国际性行业标准, 为其他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2.6 营造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 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一是要完善自主创新工作责任体系。研究制定各级政府对企业自主创新工作考核评价办法、细则, 将财政科技投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知识产权产出等作为考核指标, 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自主创新意识。

二是要完善自主创新政策体系。制定实施一系列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 以企业研发费用税前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经费支持、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等为重点, 形成较为健全的政策支持体系。

三是要加大财政投入, 优化财政资金资助结构, 增强政府投入调动全社会资源配置的能力, 引导和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企业自主创新。

四是要通过完善相关金融政策, 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支持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 并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良好条件。同时, 应积极支持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企业的风险创业投资和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拓宽创业风险投资进入和退出的渠道。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及社会各方面齐心协力的配合。实践证明, 自主创新能力是最强的竞争力, 是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力武器, 也是抵御国际金融危机, 走出困境, 实现经济复苏的最有效途径。只有依靠技术进步, 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变被动模仿为主动创造, 努力突破更多的核心关键技术, 才能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我国经济才能走上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朱步楼.以自主创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N].新华日报, 2010-05-18 (4) .

[2]王新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J].中国国情国力, 2008 (2) .

[3]杨云龙.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N].太原日报, 2010-07-08 (4) .

经济自主性 篇8

要保持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地增长、社会安定团结, 关键就是要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调整产业发展结构, 建立新型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改变过去长期依赖廉价劳动力生产和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 建立以创新为主导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这其中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能否实现根本性转变的核心是创新。

隋鑫博士所撰写的专著《企业自主创新体系构建策略—基于沈阳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1]正是针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上述现实问题而展开的深入研究和系统思考。该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全书27万余字, 详尽地阐述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理论体系和国内外发展现状, 在大量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 (DEA) 等多种统计方法, 对中国副省级城市的自主创新绩效进行了全面系统地评价, 并以沈阳市为典型案例分析, 针对当前企业自主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创造性地构建了企业内外部协同的自主创新体系, 提出了推动企业实现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为中国企业实现自主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 也为政府部门制定中国的创新激励政策提供了参考。

一、创新是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化, 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技术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关键性作用日益突出,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就明确提出, 要把“增强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市场全面的对外开放, 中国工业以至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将越来越依赖于技术创新, 以自主技术创新推动工业进步和产业升级, 将成为中国工业发展的基本主题。

《企业自主创新体系构建策略》一书通过系统地理论分析、实地调研和国内外经验比较分析, 在理论上证实、在实践中验证了创新是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的根本思想。理论上1912年,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以“生产要素的新组合”为特征的创新概念[2], 而中国对创新的研究则始于20世纪末期。20世纪末开始, 中国政府在制定科技发展政策的过程中发现, 众多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在过去几十年从事的模仿活动较多, 创新活动较少。因此, 许多学者和政界人士提出, 要把自主创新作为未来中国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之一。这一思想逐渐得到中央的重视, 自主创新最终成为中国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1999年, 江泽民同志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的重要思想。2002年初, 科技部明确指出: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必须加快向以“自主创新”为主的转变[3]。同年, 江泽民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中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005年中国制定的“十一五规划”中更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2006年, 胡锦涛总书记在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十六字指导方针, 即“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通过多年的经验摸索, 中国政府逐步确立了通过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思想。在实践上, 该书通过对美国硅谷、日本筑波等发达国家和韩国大德科学城、印度班加罗尔地区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创新体系建设经验总结, 进一步证实了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

二、企业自主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

企业自主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 它需要企业内、外部各要素的有机配合和协调运作, 最终实现1+1>2的涌现机制。《企业自主创新体系构建策略》一书在构建适合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体系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

该书认为, 企业的自主创新除了与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活动有关外, 还与企业外部的知识创造及知识交换与服务等要素有密切关系。因此企业的自主创新体系应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企业内部的创新管理体系, 主要包括企业创新管理制度、创新组织与战略等;另一个是企业外部的创新协作网络系统, 主要包括知识创造系统、技术创新系统、创新服务系统等。

因此, 企业自主创新体系是指区域内的企业为了实现其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取得产品和技术的自主创新而在其内部建立的创新组织、制度安排, 以及与外部各创新协作主体和创新服务机构通过分工、合作形成的创新网络体系。

该书通过对沈阳企业自主创新实际状况的深入分析, 结合创新相关理论, 提出要实现企业高效的创新发展, 应在企业内部建立全面创新管理体系 (Total Innovation Managementsystem, TIM) ;而在外部应建立有效的创新协作网络 (Innovational Cooperation Network, ICN) , 内部创新体系和外部创新网络相互促进、互为补充, 协同发展。

该书所构建的企业自主创体系具有内、外部要素有机结合, 相互促进, 系统发展等重要特征, 对中国企业的创新管理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三、企业创新需要政府大力支持和政策组合措施

《企业自主创新体系构建策略》一书通过对各国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职能性作用的比较分析和政府自主创新激励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 提出了中国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应发挥的职能性作用和政府推动企业实现自主创新的激励政策建议。具体来说, 该书从国内外典型地区发展情况和沈阳老工业基地创新实践出发, 提出了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组合政策工具, 主要包括财税政策、金融政策、贸易政策、政府采购政策、人才政策等。

财税政策的目标是根据公共财政的要求, 支持企业共性技术、关键性技术和重大技术的研究开发, 主要在研发阶段发挥作用;税收政策主要是为了引导企业立足于提高技术素质, 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它作用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全过程;金融政策主要是促进企业高新技术产品产业化, 同时, 风险投资政策能够降低和化解企业研发和商品化过程中的风险;贸易政策是为了支持自主创新企业开拓国内和国际市场, 促进高新技术产品生产的规模化;政府采购政策减少了高新技术产品进入市场初期的风险, 引导市场需求方向, 它在技术产品进入市场初期发挥作用;人才政策从长期和根本上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活动, 作用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全过程。该书所提出的政府促进企业实现自主创新的政策组合措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现实应用意义。

四、创新管理研究意义重大且任重而道远

《企业自主创新体系构建策略》一书以沈阳市的企业, 特别是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 力图找到一条促进中国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的科学发展道路。该书的研究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为纽带, 从中外结合、学科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 通过规范分析与案例研究等方法, 不仅将前人的相关研究有机地整合起来, 而且还在企业自主创新绩效评价、自主创新体系设计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

该书研究的重要贡献之处是, 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理论知识, 从系统的观点, 运用统计分析等数学分析方法, 对沈阳企业自主创新现状及创新绩效进行了科学评价, 构建了有利于企业实现自主创新的企业创新管理体系及政府的调控管理策略措施, 大大提高理论的实际应用价值。该书的研究对于规范企业自主创新管理, 科学、系统地控制和规避企业创新过程中的风险, 降低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盲目性, 以及提升区域综合经济实力等都具有重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此外, 该书的研究还具有重大的政策效益, 企业的创新行为是一国经济增长与发展之本, 企业自主创新问题的研究, 对政府在进行固定资本投资, 引导企业开展创新活动、以及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等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企业自主创新的研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涉及的学科理论非常广泛、研究的难度较大。该书的研究仅仅是从一个侧面对该问题进行了详细剖析, 在此方面还有更多的理论及实际问题需要学者们继续努力, 去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这一领域的理论体系, 因此创新理论研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隋鑫.企业自主创新体系构建策略—基于沈阳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6.

[2]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73-75.

经济自主性 篇9

一、企业自主创新制度的改进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必要途径

1. 当前制度影响和制约着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在我国早已深入人心, 而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就是真正能提高企业竞争力和促进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但从总体上看, 科学技术在我国经济增长中所发挥的作用显然还不够理想,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在科学技术进入经济、进入企业的途径和制度上存在严重缺失和不足。中共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上提出的: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构架。这就给对加强和改善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制度给出了相关对应措施, 对指导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由于, 我国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关配套制度上的短缺, 使我国在科技和技术创新上的许多举措最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和贯彻。经济学家研究发现, 有效的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不仅有影响, 在某一阶段这种影响甚至发生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 要大力提高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就必须积极推进在涉及企业方面的相关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

2. 制度的创新与改革

(1) 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 尤其是企业的核心技术对国家安全有着重大影响。作为中国企业, 必须要有责任意识、长远意识, 加大技术开发中心建设, 加大对研究开发活动的投入, 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 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 打造知名品牌, 增强核心竞争力。政府部门要努力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和实现产业化的政策环境, 为各类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平等竞争的条件。同时还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把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机制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 制定相应的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 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要支持民营科技型企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通过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方式扶持他们参与竞争。对关系国家安全和难以引进的核心技术, 要采取国家大力支持和企业自主开发相结合的方式, 加快研究开发和工程化、产业化步伐。

(2) 优秀的企业必须注重和坚持把先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 提高自我创新能力。从短期看, 技术引进能够有效解决企业发展中技术不足带来的问题;但从长远来看, 核心技术掌握在他人手中, 使企业的生产只能局限于产品的组装、加工, 大部分利润都被国外企业所控制, 最终影响企业的生命。企业要做到从根本体制入手, 克服以往“重引进、轻消化、轻吸收”的现象, 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技术资源, 依托重大工程项目, 培育自主创新能力, 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二、各项创新活动的积极开展是凝聚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手段

科技的发展是企业潜在的生产力。如果一个企业能培养一批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 那么企业的生命力就强、发展空间就大。所以深入开展以创新为目的的各种活动, 亦是推动企业经济发展的源泉。那么如何更加切合实际的开展自主创新活动呢?

开展自主创新, 领导首先应重视, 要身体力行融入科技创新交流活动。企业的党组织、经理、各车间部门要重视、支持并积极参与到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中去, 得到广大职工的认可, 才能真正的创办好每项活动。具体应做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把好项目立项关。二是把好项目评审关。三是积极申报其他奖项。通过科技立项, 组织开展技术论证、技术攻关、技术革新、技术改造、专利申请等方面的科技活动, 并要求立项有新起点, 项目有新内容, 目标有新效果。在活动中坚持先立项、后申报的原则, 坚持立项的实效性和及时性原则。

开展自主创新, 要以“推动经济效益”为主要切入口, 坚持为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服务。围绕企业经济发展总体目标, 不断提升各项自主创新活动的新意义, 注入自主创新活动的新内容。结合自主创新活动的要求, 企业最好成立以不同层次结构的的自主创新活动小组, 比如说:以企业领导层成立以企业总体发展目标、发展方向等的自主创新活动小组, 以企业技术人员为主成立技术创新的活动小组, 以企业操作人员为主成立创新活动小组等等。使自主创新活动成为推动企业又快又好发展、科技进步、作业科学的有效载体。

开展创新, 要竭诚为科技创新人员办实事, 努力建好科技创新活动工作。为提高科技人员的整体素质, 增强科技人员凝聚力, 让科技人员实实在在体会到科技创新带来的好处:一是给有科技创新成果的人员, 晋升的机会多一点。二是给有科技创新成果人员, 奖励金额大一点。三是给有科技创新成果的人员, 宣传力度大一点, 让其知名度高一点。

开展自主创新, 要积极开展学习型、创新型活动, 坚持为提高职工科学素质服务。把提高广大职工科学素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 采取多种形式, 充分调动职工学习、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努力把企业建成学习型、创新型的企业。

三、结束语

经济自主性 篇10

一、自主创新体系的构成

(一)人才是自主创新体系的第一要素

胡锦涛总书记在谈到自主创新能力时,曾经强调了“四个支撑”,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保持经济长期平衡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也是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所以,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新人才是关键。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越来越依赖知识、人才、创新的力量。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目标,是当今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成败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兴,则经济兴;科技强,则经济强。而推动科技进步,创新人才是关键。发达国家和地区人才战略的实施实践也表明,经济社会的发展依赖于创新人才。因此,我们必须搞好创新人才的开发和使用,通过正确的人才政策,使创新人才服务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中施展才华。

(二)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是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

在自主创新中,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以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为企业服务,对于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实践表明,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推动大学与企业的结合,通过人才知识成果辐射影响社会,建立高校、科研机构与社会和企业紧密结合的各种联盟机构,实现大学、科研机构服务经济的社会功能,无疑是十分重要的。目前中西部地区工业企业自主开发创新的能力还不够强,因而高校和科研机构在自主创新体系中就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实,国际上一些著名的科技工业园区,都是以实力雄厚的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的。因此,要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在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三)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

发展中西部经济必须建立新的、适应当今企业发展要求的创新体系。从整体上看,中西部地区企业自主开发创新的能力还相对落后,不能仅仅依靠引进国外技术来实现工业化,要把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大幅度提高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实现向自主创新为主的战略转变。建立以企业为主的自主创新体系,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企业根据自身的组织结构和发展规模等特点,设立具有较高层次和水平的研究开发机构,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是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四)政府是自主创新的主导

政府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者,是社会的管理者,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起着主导作用。因为自主创新所需要的许多软、硬环境,如制度安排、基础设施建设等都是由政府提供的,而有些自主创新本身可能就是由政府来完成的。所以,政府要为自主创新提供应有的条件和良好的环境。

二、完善自主创新体系,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一)建立健全人才管理体制,为创新人才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充分调动各行各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势在必行。为此,首先要建立健全人才管理体制。这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制。在市场经济中,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信息不灵或信息不真,就会造成市场运行不畅甚至市场失灵。人才评价就是对人的能力情况、知识情况、专业技能等进行评定,为市场提供人才信息。完善的人才评价体制,会为市场提供及时准确的人才信息;反之,会为市场提供错误的人才信息。目前实行的各种资格考试制度、职称评定制度等都属于人才评价体制的内容,在我国人才市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要看到,其中弄虚作假现象很严重,这种状况必须彻底改变。总之,通过人才评价体制,要能够对人才作出科学的、准确的评定;二是要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就是要把人才选拔到最合适的工作岗位上,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在人才选拔上,一定要任人唯贤,而不能任人唯亲。其次,要为创新人才的成长和才能的发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由于种种原因,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人才面临的外部环境,和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造成人才大量外流。所以,必须优化科技创新环境,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形成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良好风气,营造优越的创新环境和文化氛围。为此,要从实际入手,不断改善优秀人才的科研条件、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要为科技创新人才争取优惠政策,提供创业经费、工资待遇和生活待遇等政策保障,做到一流人才,一流待遇,增加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最后,要加强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宣传工作。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物质科学已进入微观世界,生命科学达到分子水平,信息传递迅速,要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科技创新人才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从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树立“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宣传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意义,积极抓好对科技战线先进集体和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的宣传,介绍他们的杰出成就,弘扬他们的高尚精神,宣传他们不辞辛劳、艰苦奋斗的境界,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为繁荣科技事业作出积极贡献。要加大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宣传力度,扩大宣传的覆盖面,增强宣传的实效性,进一步营造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着力发展高等教育事业

目前,中西部地区高等院校的数量和实力与经济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尽管一些大城市的高等教育发展不错,但对于广大的中小城市、特别是农村来讲,教育还很落后。这对于中西部地区的自主创新和科技研究与开发是极为不利的,对经济的发展也是一种严重制约。因此,必须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事业。首先要加大教育投资。教育要发展,没有资金是不行的,在中西部地区经济还不够发达的情况下,国内生产总值与发达地区相比相对较低,适当提高教育投入比例就更为必要。其次要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要学习和借鉴国内乃至国外名牌大学的管理经验和管理办法,结合本地高校的现实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高校的管理制度。总之,通过中西部地区高等院校的发展,要使高校成为其自主创新之源、科技研究与开发之源、生产力发展之源。

(三)规范企业行为,培育自主创新主体

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的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中型国有企业具有更为雄厚的经济实力,也具有更大的人才优势,能够承担起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等重任,特别是企业处于市场的最前沿,更能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自主创新。同时,也要支持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同样应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四)大力发展科技工业园区

科技工业园区是人类进入21世纪所选择的最佳区域发展模式。这种产业发展和科技活动的结合,彻底解决了科技与经济相脱离的世界难题,为人类的科技发现或发明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区域经济环境。中西部地区在科技工业园区发展上,同样与发达地区存在很大差距,应大力发展科技工业园区,使科技工业园区成为自主创新体系的有效组织形式。

(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上述所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举措都离不开政府的作用。所以,对于政府部门来讲,要对自己作出正确的定位,在自主创新体系中既不越位,也不缺位,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主导作用。

摘要:在当今社会中,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文章在分析自主创新体系构成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完善自主创新体系,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问题。

经济自主性 篇11

一、以政府为主导,加强政府对知识产权、技术创新工作的指导、协调、管理和服务职能。

政府在地方经济的发展中具有主导性的作用,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形成、民营经济在地方经济中占绝对优势、国际、国内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政府的指导、协调、管理、服务职能更为显得突出和重要。

1、加强宏观调控,全面规划、尽快制定地方知识产权战略。

从地方的宏观经济发展来看,制定地方知识产权战略,对规划宏观经济,发展高新技术,指导产业发展,完善法制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所以目前制定地方知识产权战略已经成为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地方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我们认为应注意:一是以增强综合实力、培养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建立激励发明创造的运行机制;二是健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组织体系和协调机制,明确地方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过程中的职责,建立政府部门之间、部门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沟通渠道,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供组织保障;三是编制地方知识产权战略大纲,明确阶段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重点领域,加强对行业和企业的宏观指导四是制定知识产权专门人才培养计划五是建立完善的政策工具体系与资源的优化配置机制。

2、以企业为重点,调整政策、优化服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不能再包办、代替企业,但在经济工作方面政府对企业的指导、协调、管理、服务职能则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我们认为,政府在推进技术创新、强化知识产权的过程中有大量工作要做,特别突出的是:第一、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体制的形成。第二、鼓励、扶持风险投资,促进金融资本和知识资本的有效结合。实践表明任何一项发明创造、技术创新没有必要的资金支持是不可能实现的,要想使其真正转化为生产力,变成产品,取得经济效益则更必须以金融资本为后盾。第三、加强指导,优化服务,强化法制,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3、大力加强知识产权的宣传教育,更新观念,努力培植、发展创新文化。

增强公民的知识产权意识,尤其是企业管理者和相关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营造鼓励知识创新和保护的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与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第一、在市场经济中知识产权不仅是一种受法律保护的智力成果,它更是最现实的商品,是极具高附加价值的商品,是现代社会财富的基本形式和集中体现。第二、高新技术和产权化的知识在现代经济中是极其重要的生产要素。现代经济的发展,各类生产要素中,科学技术和产权化的知识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正如小平同志所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三、知识产权是自主创新的基础和衡量经济实力的核心指标,也是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不掌握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自主知识产权永远不可能取得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4、推进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加速知识产权方面各类专门人才的培养。

21世纪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或者进一步说是人才创新能力的竞争。加强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知识的教育,培养高端的技术创新人才和知识产权方面的专家里手,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这方面的工作主要可包括:第一、加强科普教育,普及知识产权知识,为培养、造就高层次的知识产权专门人才和专业队伍奠定广泛、坚实的社会基础。第二、增加对知识产权高层次教育的投入,与高校合作,培养定向的知识产权高级人才,甚至创办技术创新研究院和知识产权学院以加速专项科研课题的攻关和专门人才的培养。第三、面向企业,以企业为技术开发和创造名牌的重点。推进、扶持企业加强科研队伍的建设,提高科技开发和知识产权的管理水平,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名牌战略实施、知识产权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宏观的方向指导、畅通的信息服务、广泛的交流平台和高水平培训提高的条件。

二、以企业为主体,提高创新能力,强化知识产权管理,从根本上提升民营经济的竞争力。

1、调整经营理念,改革管理模式,强化企业的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意识。

现代市场竞争中,投资的充足供给,技术的不断更新,产品的日新月异,知识产权影响的迅速扩大,使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这其中技术创新与知识资产对企业的竞争力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所以泉州民营企业要想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抢占优势地位,首要的是必须调整经营理念,改革管理模式,强化企业的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意识,建立以知识产权管理为主导的新型管理模式,吸收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参与企业决策与管理,制定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和规划,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创新和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可以说强烈的创新意识、先进的经营理念和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式是关系今后泉州民营企业能否继续发展和壮大的先决,S,生条件。

2、把握正确的创新方向,坚持技术、管理和制度的全面创新。

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不仅要具备创新意识,还必须坚持正确的创新方向。我们必须认识到,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新产品的发明、新技术的运用、新的服务领域的开拓固然十分重要,企业必须在技术创新上狠下功夫。但同时也应看到,创新不仅仅是技术领域的问题,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同样是企业创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创新是把一种新思想,新方法,新手段,或者新的组织形式引入企业管理的过程,制度创新是将一种新关系、新体制或者新机制引入企业经济活动和发展的过程。后两者既是技术创新的条件,又是技术创新的保证,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对企业的发展更具有基础性的影响。所以在企业创新过程中,必须把握住正确的创新方向,坚持技术、管理和制度的全面创新,不可偏废。

3、抓住企业创新的根本,在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上下功夫。

在一定条件下,技术可以引进,但技术创新能力不能引进,技术创新能力是内生的,需要通过有组织地学习和产品开发的实践才能够获得。我国的产业体系要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并且成为自主的知识资产,就必须建立自主开发的平台,培养锻炼自己的技术开发队伍,进行技术创新的实践。

4、强化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做好技术研发和争创名牌的具体工作。

一个产品从它的创造到最后的市场销售,它的附加值是一个马鞍式的形状,就是附加值由高到低然后再到高,它走的是一个马鞍型的曲线,高附加值在两端,一端是研发、设计、创新,另一端是品牌、营销、服务,中间这个生产制造过程是附加值比较低的阶段。所以要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就必须紧紧抓住这“两端”不放。为此,我们认为,企业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做好专利、技术的信息情报工作。设置专门机构或人员,建立专利技术数据库,掌握前沿技术动态,把握技术创新的方向和关键环节,避免重复投资、重复研究,提高创新技术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为取得自主知识产权做好先期工作。(2)做好科技创新队伍的建设工作。爱护人才,尊重人才,培养人才,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开发的技术创新模式,为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组织和人才保证。{3)做好技术创新的横向联合工作。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大力发展横向联合,携手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的新体制。(4)加强对企业重点技术的保护。对于企业研发的有较大市场前景的技术要重点保护,以专利权的申请、部署、保护为中心,争取稳定的市场竞争优势。具备条件的企业还可以积极参与相关技术标准或产品标准的制定,以巩固自有技术和产品在本行业的优势地位。<5)建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专门机构。在改革企业现有管理模式和管理结构和的基础上,设置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或人员,全面负责和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和品牌建设的组织、管理工作。

经济自主性 篇12

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主力军,有必要不断探索互联网+ 高职教育的实用方法,有效发挥互联网技术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社会功能。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努力探索互联网+ 高职英语教学的新举措,调动高职学生利用互联网自主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高职英语教学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引导高职学生利用互联网自主学习英语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转换升级,许多领域因广泛利用互联网技术而取得了丰硕成果。互联网+ 零售为淘宝网赢得丰厚收益,互联网+ 交通成就智慧交通的快速高效,互联网+ 农业使种植业连年丰产丰收,“互联网+”已成为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有必要因势利导,引领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所带来的便利,营造升级版自主学习英语的良好氛围。原因之一就是许多高职院校学生已经有利用互联网自主学习英语的强烈愿望。我们曾于2015 年10 月对某高职院校2014 级200 名学生进行一次民意调查,发出和收回200 份调查表,其中有80%的受访学生认为,利用互联网技术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英语能力;85%的学生希望今后能更好地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英语学习,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0%的学生认为,高职院校可以实现互联网+ 自主学习英语的教学要求。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愿意在互联网经济时代,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努力满足学生们的新愿望。

另外,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自主学习英语,也是创新和协调发展的工作要求。产业结构升级换代需要创新,高等职业教育升级换代同样需要创新,创新就是要用新技术、新方法,协调就是要优化资源配置,产生最佳效果。高职院校外语教学改革的趋势是要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传统的以教为主型转变为以学为主型,使教师从主角变为配角,使学生从配角变为主角,形成师生协作配合,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十三五”规划将信息技术列为十大关键领域之一,信息技术日趋重要。信息技术的重点是培养技术人才,它离不开高职教育。高职教育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也离不开信息技术。高职院校外语教学与互联网信息技术息息相关,在“信息爆炸”、“知识爆炸”的时代,传统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发挥互联网技术的社会教育功能,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随意地自主学习外语。互联网技术的便利有助于激发高职学生自我进取的意识,产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行为方式,极大地消除过去重知识、轻能力、淡素质教学方式的负面影响,提高教学效果。

二、引导高职学生利用互联网自主学习英语的相应举措

互联网技术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人们普遍认为互联网技术是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上研发而成的信息技术,简称IT技术,英文名称为Information Technology。随着电脑网络技术的普及,许多人将它理解为因特网技术,英语名称为Internet Technology。(1)两者并无本质差异,由硬件、软件和技术应用等部分组成。广义上讲,有信息相互交流的网络,就可列入互联网技术范畴,或统称为“线上信息交流”,涉及电脑、电视、手机、多媒体教学等硬件设施和各类软件设施,软件种类层出不穷,有共享性软件和个性化软件,APP、QQ群、微信、微博、email均可共享,也可为个性化教学软件奠定基础。

自主学习英语旨在引导学习者能形成自我规划并完成英语学习任务的意识和行为方式,包括自主确定学习目标、自主规划和落实学习计划、自主确定或调整学习进度、自主评估学习成绩等方面。利用互联网技术自主学习英语,就是引导学生借助网络信息技术,通过自主设计、自主管理、自主评价等方式,完成英语学习任务的意识和行为方式。为了不断提高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水平,我们要创新教学方式,引导高职学生借助实用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合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积极开展自主式英语学习活动。

首先,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努力培养高职学生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式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爱好是学习的主要动力,如果一个人对某事有兴趣,累点苦点无关紧要。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有所不同,前者对理论知识不一定很感兴趣,但较喜欢动手实践,对实践项目感兴趣。一些高职院校的学生有较娴熟的互联网应用技术,热衷于上网聊天、看电影、玩游戏,但许多人缺乏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资料收集及学术研究的意识。(2)针对这一情况,英语教师不应一味地指责和批评,而是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有选择性在网络上观看健康向上的英语电影,阅读英语小说,内容由简入繁,让他们用学到的英语描述故事情节、发表个人评论,或者引导学生在网络上学唱英文歌曲,举办英文歌曲演唱比赛,甚至可引导学生用英语介绍某种网络游戏规则。这些都是高职院校学生感兴趣的事情,他们愿意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寓学于乐,潜移默化,培养他们自主利用互联网学习英语的兴趣,积小胜为大胜。

其次,引导高职学生利用互联网开展线上自主互动式学习英语活动。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全国的网民数量超过6 亿。高职院校的学生基本都是互联网用户,他们每天都在网上用中文进行网购、聊天、微信、微博、发邮件等,但缺乏线上的自主互动式英语交流活动。如何引导高职学生在网上用英语进行情境交流?这是英语教师们需要解决的难题。教师们要有意识地开展专题教研活动,研发简易、实用的教学软件,设计合理的交流情境和互动项目,引导学生用简易的英语在网上进行专题自主交流。学生们也可自主设定网上聊天项目,采用自找学友、小组结对、双向互动等方式,或扮演外国推销员,或扮演外国顾客,或用英语购机票、购物,或发英语email求职,或变换角色,形成情境化、项目化、随意化交流学习过程。高职院校通过这些线上自主互动式英语交流活动,真刀真枪,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社会交际的应变能力,提高英语实用技能。

再则,引导高职学生开展线上线下协调发展的自主互动式学习英语活动。根据认知理论,学习主要是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组。根据行为理论,学习就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接。根据信息时代关联主义观点,学习是一个网络形成的过程,学习就是连通。高职院校外语教师应从上述理论中得到启示,除了引导学生互联网线上自主互动学习外,还要引导学生线下自主学习英语的项目,线上线下要协调发展,不留短板。线下的自主学习项目应体现直观性,能产生刺激与反应的情境,使学生形成和调整内部心理结构。常用的线下项目主要有听说会话和写作翻译两大形式,前者旨在培养学生的口头交流能力,后者培养学生的书面交流能力。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英语角”、“大学生活动中心”、“社会实践项目”,自主设计会话、写作和翻译主题,例如,让学生自主查核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道路标识英语翻译实践,鼓励他们自主上网搜索相关资料,获取较为完整的知识内容,培养自主判断、自主选择的洞察力,激发自主学习的热情。线上自主学习项目往往体现“新、全、快”的特点,内容包罗万象,更新较快;线下自主学习项目主要体现“真、实、活”的特点,真实而又实用,灵活且有效果。两者相互融合,有助于学生自治性地对知识进行加工,通过搜索、选择、思索、内心交流等过程,把知识内化成自主管理的能力,内化成解决问题的智慧。

三、引导高职学生利用互联网自主学习英语需注意的事项

高职院校外语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离学生们的希望还有差距,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只有10%的学生对高职院校自主学习英语的现状表示完全满意,65%的学生表示基本满意,25%的学生表示不满意。仅50%的学生现在尝试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 55% 的学生不知道individualism,individuality,individualization的含义和差别。因此,我们应认真思索和研究改进的方法,提高工作水平,满足广大学生的需求。

一是引导学生了解individualism,individuality,individualization对自主学习的影响。查阅《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individualism是我行我素或个人主义的行为或态度,从字面上讲,它显得有些负面,但对高职院校学生自主英语学习却有一定好处。许多高职学生怕说英语时犯错误而丢面子,平时减少或避免用英语表达。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表现一定individualism的意识或行为,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胆识。Individuality是指某人或某物的个性特征,以好的品质为主。假如高职学生表现出自我管理、自我进取的个性特点,他们就有自主学习英语的动力。Individualization是指有个性化的学习或工作方式,在许多场合表达中性含义。教师有自己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学生有自己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例如有的教师喜欢鼓励学生,有的教师经常批评学生;有的学生习惯于背诵,有的学生习惯于对比。人们对不同的个性化方式难以评判其优劣,有效果就有价值。我们提倡适度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在自主学习英语时有individualism的表现,使他们不顾别人议论而自我完善。教师要多发现、多利用高职学生的个性特点,包括心灵手巧、吃苦耐劳、愿意合作等品质。平时要善于分析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式,扬长避短,发挥个性化学习英语方式的效果和价值。

二是要正确处理自主学习中普识性内容与专业性内容的关系。高职院校外语教师应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英语时既要有普通常识内容,又要有与专业关联的内容。应有意识地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查阅和收集社会文化发展的内容,让他们自主上网阅读英语故事,翻译英语新闻,通过网上阅读,积累一些书本外而社会上较为流行的、新的英语表达法,如supply side(供给侧),自主分析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现状,思索改革思路,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们还应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自主学习与专业关联的内容,如让建筑或艺术类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网络上的广告设计类专业英语,用学到的网络英语自主设计虚拟的广告宣传语,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三是要引导学生自主处理好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关系。互联网经济时代,容易产生知识过载、信息过载等现象,网上既有正面的信息,也有负面的信息。高职外语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分辨正面和负面的信息,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有限的精力查阅和学习实用的、正面的互联网知识。(3)平时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设计简单实用的外语教学软件,引导学生借助互联网技术,设计个性化的英文自荐信、产品介绍书、创意说明文等,使他们通过实践项目,培养自主学习外语的兴趣,提高听、说、读、写、译外语应用能力。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既能“埋头拉车”,又“抬头看路”,培养他们奉献社会的优良品质,在获得实用知识的基础上,有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行为方式,有健康向上的思想品德、业务技能和身体素质。简而言之,高职院校外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利用互联网技术的过程,自主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4)

四、结束语

互联网经济时代,改革与发展相提并论。高职院校必须深化外语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式。创新就是要转变传统思想观念,让教师从原来的主角变为配角,让学生从原来的配角变为主角。互联网信息技术为高职外语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条件,外语教师要因地制宜,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设计线上和线下的实用型学习项目,自主搜索普通常识性及与专业相关联的资料,培养自主判断、自主选择的洞察力,激发自主学习英语的热情,使在校学习与终身职业学习相结合、线下学习与线上学习相结合,使知识、技能内化成自主管理的智慧,提高综合素质。

摘要:互联网经济时代,高职院校外语教师应体现创新和协调发展的工作要求,培养学生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自主学习英语的兴趣,开展线上、线下自主互动式学习英语活动,正确处理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关系,使高职英语教学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院校,外语教学,自主学习

注释

11http://baike.baidu.com/linkurl=__z YF6m Wqe65Q8-euy Tb Pxnor UDXW0Ldm Zd Cm1

22 邬长明,张强.基于互联网的高校校园文化构建[J].学理念,2010(36).

33 耿建祥.构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高职外语教学新体系[J].考试周刊,2012(18).

上一篇:标准化操作规程下一篇:燃气采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