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性教学模式(共12篇)
自主性教学模式 篇1
自主性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要求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从动态上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依据教学目标, 以学生为主体, 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学习。
这种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学生的需要和能力为出发点。 这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自主和学生的学习自主, 使课堂教学以人为本。 学生从消极被动地接受变成了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探究, 从“ 学会”变成了“ 会学”。
自主性教学模式是在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建构起来的, 可分成以下几个步骤:
一、确定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的确定是课堂教学的前提。 在教学开始之前, 首先要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 然后根据这些目标, 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 这些目标包含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还有学习的重难点。
学生只有明确自己的目标, 才能知道自己要学什么知识, 学习应该达到什么标准, 以及通过什么方法来达到这些标准。 目标的确定要建立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 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对目标产生认同感, 有利于教学的开展。 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指导, 不可包办代替。
二、创设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的场景, 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
情境的创设要依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进行。 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经历, 打通书本与生活的界限。 以情感为纽带, 引起学生对文本的共鸣, 引导他们进入意境, 领略美感。 例如, 在《 风景谈》这一课中, 可结合服饰来谈谈对美的认识。 在《 鸿门宴》 这一课中, 可以用“ 厚黑学”来进行情境创设。
通过创设这样的情境, 可使学生在课堂上激情充溢、思维流畅, 还可陶冶他们的情感, 提升他们对生活和生命的思考, 从而自发地进行自主学习。
三、进行学习引导
学生在自主性学习中处于主体地位, 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着学生展开, 可自主性学习并不等于学生的自由学习, 教师放手不管的教学。 它是建立在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合理组织基础上的引导性教学, 它需要教师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学习引导。
对学生的引导, 最重要的是引导以知识的形成、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为主线。 双方要合作互动、信息沟通来进行自主探究。这需要教师用心研究教材和考纲, 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 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
常见的做法是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文本阅读体会进行质疑, 层层深入地进行启发。 特级教师于漪认为:“ 整个教学过程, 实质上就是教师在教学大纲的引导下, 有步骤地启发学生生疑、质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持续不断的过程。 ”例如, 在对《 项链》 中玛蒂尔德的分析中,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体会, 或层次分明地设计问题, 或让学生相互诘问, 来引导他们思考。
四、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自主探究是自主性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 也是自主性教学模式的高级阶段。 在这一环节里, 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 主动地、自由地、创造性地开展探究活动, 其过程是:研究背景材料—形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1.背景材料可由教师为学生提供, 也可让学生通过互联网、参考书等方面进行收集。 这些材料可作为学生学习的资源和线索。
2.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文本进行阅读, 通过自己的研究和教师的引导, 发现和形成问题。 发现疑难, 便是进步。 对学生的质疑, 教师要积极鼓励。
3.在问题的基础上, 教师可进行合理有效的引导, 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主要是合作互动式探究。学生能学会的, 老师尽可能不讲, 让学生自己进行摸索。
4.按照此方式方法, 学生之间可以进行讨论、 研究、 交流、 质疑、辩论, 再加上教师必要的点拨。 合作是学生自主性学习培养的摇篮。 通过这些活动, 不仅能获得知识, 还可促成能力的发展。
五、教学反馈
教学反馈既是自主性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 也是实施教学活动和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 教师依据教学的反馈信息可以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分析与判断, 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调整。 而学生也需要从教师那里获得自己学习行为及其效果的反馈, 并且根据教师的反馈信息, 反思总结自己的学习活动。 这样能使学生及时修正与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及方式, 让自己在教学中处于一种积极而有效的状态。
自主性教学是一种建立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以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为目标的一种实践过程。 只有在语文课堂的教学设计中实施自主性教学, 才能有效地完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深化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语文的课堂教学应该自由、诗意地栖息在我们广袤的大地上!
参考文献
钱静.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 2015 (9) .
自主性教学模式 篇2
教育心理学是高校师范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其课程内容主要使得修习学生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思维,通过该课程使得学生能够以科学的教育心理理论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从事教育活动的能力。教育心理学的教学有很多学者研究,有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教育心理学的内涵、重构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也有对教育心理学课程体系及教学方式方法方面进行讨论与研究,这些并提出一些适应高校教学的手段;也有学者基于不同的教学模式,如建构主义、SRS 模式下教育心理学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改革尝试,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不管如何优秀的教学模式都无法使得受教育者完全满足,也即无法使得每一位学生能够真正从内心去接受教育心理学的各项理论并在后面的工作与生活中运用这些理论。因为这类灌输性的教学方式方法无法让学生真正理解教育心理学理论。而在教育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采用自主性学习方法则能够改变这样的学习面貌,使得学生真正从学习收益。
一、学生自主性学习内涵及对教育心理学的影响
有研究者给出了这样学生自主性概念,即“在教育活动中根据自身的偏好综合运用自身心智去自动处理与自身相关的各类事务的品性”。该概念指出自主性是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与特性去处理外界相关信息,包括主动去学习并获得相关知识的一种品格。自主性学习有如下特性:
一是正确自我认识:认识自我不仅仅是要确定出自己的优缺点,更为重要的是认识自我的偏好与特点。很多人否定自己的偏好,这其实是在否认自我,对于自主性学习需要首先肯定自我,确定出我自己的偏好,再根据偏好结合自己的心智,独立思考、理性判定,最后做出自己的判断甚至批判。教育心理学讲述的是在教育过程中心理的各项基本知识与理论。这些知识与理论除了纯粹的理论之外有大部分是从各项实验与测试中获得的,这也就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重视这些理论与实验的获得过程。正确认识自我就要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学习的内容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相关知识点,结合自身认识去感受教育心理学的内涵。正确自我认识就要突破各类教育模式定式,努力实现学习者的自由表达与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去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内涵。
二是相对自我独立性:独立性与自主性意味着与外界存在差异,自我独立性是指能够使用自身的心智要素独立的做出决断,摆脱他人的干预和干涉,趋利避害,保全自我。但是相对的自我独立性是指在通过他人与自己的联系体现出自身的独立性,因为人本身是在外部世界的联系。中体现独立自主的,没有外部也就无从谈及内部,独立性是在与外界联系的过程中的保持自己的思想与品格。自我独立性就要学生在教育心理学的学习过程中要保持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对讲述的理论持怀疑的态度去思考,去分析得到自己的结论。因此,教师在教授知识的时候需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思考,也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学生的兴趣和价值,才能使得学生真正去独立思考与交流获得自己的知识。
三是自我认同感:自我认同是在对自身认识清晰的基础上肯定自己的行为。自我认同不是盲目的自我崇拜或自大,而是通过认真的学习与分析预测可能存在的结果,这样的过程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性,让其能够认识到自身价值。对于教育心理学课程来说,自我认同感是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前期理论的学习后使其能够将其运用到生活中去,让这些理论方法在实践活动中获得认同与肯定,能够成功预测部分结果或者能够根据现象获得相关理论,使得学生对自己的判断更加充满信心。此外,自我认同还体现“在适应性方面,自我认同是自我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性反映;在主观方面,自我认同使人具有一种自主的内在一致性;在存在方面,自我认同给自我提供方面和意义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额生活经历和个性,对于同一件事物的认识和认知都存在差异性,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去获得与之相应的结果是每个学生的基本愿望,也是让学生肯定自己的最好方法,只有让学生感到行进在正确的方向上,才能让他们更为大胆的往前走。自我认同给了学生更为强大的前进动力。
二、学生自主性学习在教育心理学课程的优势
首先自主性学习是一种人的权利的体现。每个人都有权利去获得知识与能力,只有自主的人才能根据自身的需求去追选自己的理想与目标,才能自主的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人拥有了自主的权利后不仅能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更为重要的是能够结合自身心智去创造自己所喜欢的东西。对于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教授过程中需要赋予学生更多的权限,使他们能够自主的去安排课程,无论是课堂论述或课后的讨论都要充分给予学生的自主性,保证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这样的赋权过程也能够降低教师的工作负担,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引导为主,避免了满堂灌输。
其次,自主性学习能够给学生赢得足够的幸福感。幸福感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精神上充实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对于自主性学习能够给学生的精神带来极大的满足感。有学者通过回归分析指出自主性与幸福存在正相关,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如果其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主性就会感受不到幸福,甚至是压抑的话其学习动力就会被浇灭。对于教育心理学本来就是教授人如何快乐的生活与学习的一门心理课程,如果缺失了自主性,戴上压迫与填鸭式的脚镣,这样的学习幸福感就会完全消失,这样的学习也会激发学生的厌学情绪,在课程的教学中适得其反。
第三,自主性使人获得尊严。尊严是外界对于本体行为给予肯定后本体获得一种幸福感。具有自主性的人对于尊严的获得更多的是通过自己对外界的思考、批判获得自己的结论,这些结论且为他人所认可。因此,自主性能够使得这些人能够剥离外界纷繁矛盾,使得自己保持清醒,这些都是获得他人尊重的先决条件。教育心理学是让人获得自豪感的一门学科,通过教育心理的把握,使得教与学的过程充满欢笑和尊重,自主性的开展使得每个人在学习中都有主人翁的感受,这样每个个体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彼此的尊重。
三、教育心理学教学中学生自主性学习行为培养
学生自主性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根据学生的特性将有不同的方面内容需要在教育心理学课程进程中加以实践。学生自主性培养主要包含情感自主性培育、行为自主性培养以及道德自主性培养。
首先,情感是能够影响人的一种态度,情感对于教育来说具有主体性力量,因为情感是基础性的心理现象,是真正属于个性的东西,情感的独特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自主性认同是对情感的认同,而在教育进程中情感因素是其主导型作用。人在发展过程中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获得幸福,而学生的自主性是其幸福与否的重要指标。情感的自主性需要从以下方面激励发展:第一,重视学生的情感需求。情感需求是每个学生都需要的,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满足这些情感需要就能够使之获得自我认可,其自尊心也得到满足。教师在教育心理学课堂上需要通过真诚沟通使得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使得学生从内心认同该课程,强化学生的自信心,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自主性。第二,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激励。教学过程是学生了解新知识掌握新理论的重要途径,也是自主性学习的前提。没有适合的学习氛围就无法进入学习状态。对于教学过程需要学生更多的参与教学的环节,如学生可以针对试题的样式提出自己的意见,也可以对于一些知识点提出自己的看法等等,通过学生的参与教学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性获得提升,也就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的情感更为愉悦。第三,学习方式改变学习情绪。教学的模式多种多样,因人而异。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方法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情感渗透进学习过程中。这就要教学过程真正打动学生的内心,使得整个教学进程的能够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使得被动受教变为主动发掘,这样就能使得整个教学进程充满激情。
其次,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行为的自主性根本是形成教学内容与学习动机的契合,使得所教授的知识与学生的学习动机相一致。为了促进学习动机形成,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以下方面:第一,将学生的合理需求融入教学进程。教师对于学生的心理需求要认真分析与思考,对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学生的需求需要区别对待,不断观察学生在学习进程中的各类现象与问题,与学生多交流与沟通,真切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需求。但是满足心理需求不是满足学生的所有需要,而是根据教育心理学的.教学需求,通过鼓励学生自主理解课程中的知识点与实验方式方法,甚至直接就让学生参与某些实验测试,让学生直接融入教学进程,使得学生对该门课程知识的理解更为透彻和深刻,也能够使得学生获得更大的自信心。第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所谓针对性不仅是针对学生做出分类区别对待,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不同的知识点和问题也要有差异性的教学。学生的差异性表现在多方面,如基本功、学习能力等诸多方面,教师可以采用分类指导,小范围指导等方式方法去引导学生,最主要的是指导学生去思考和分析并获得相关结论,可能这个结论不是完全符合现实中的,但是也要帮助其分析其原因,使得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获得提升。教学设计也要有针对性。先易后难,先简后繁,让学生从外围知识或实验逐步过度到核心的知识点,不同的授课策略对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有着直接影响,也对其学习兴趣有直接关系。好的教学设计能够使得学生易懂、好学、爱学,最终的结果是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教育心理学课程在教学设计上需要把握好理论与实验之间的关系,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的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最后,要着力加强道德自主性培养。道德教育是自主性教育的重要根基。没有道德教育就失去了自主性教育的土壤和气氛,只有良好的道德自主性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形成自主学习的氛围。要加强道德自主性的培养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第一,集体中的公平公正。人是无法离开社会的,集体是人生活的环境。如果要自主的学习或干事就要在一个公平公正的氛围下开展。因此,民主的氛围对于独立自主的学习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道德自主性的形成有着直接的意义。第二,加强“慎独”,培养自主性。慎独,是指在没有外界监督下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是一种高度的自律行为。对于道德自主性需要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时刻反省自己的思想与行为,保持清明的状态。教育心理学本身是一门理论与实验结合的一门课程,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将各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边学边思考边提问题,自主的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思路。也只有做到自主性学习,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四、结语
自主性教学模式 篇3
随着《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启动了新一轮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自主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主流思想,是一种崭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开放以来,从总体来看,我国英语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由于近几年大学扩招,英语课堂班大班多,教学师资严重不足,再加上其他诸多因素,如传统教学法的根深蒂固、教学内容板结化、教学模式单一化、教学测试一维化等等,导致学生知识面窄、英语运用能力差,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对语言人才的要求相距很远。21世纪我国的英语教学必须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上述现状必须改变。如何改变?虽然“课程要求”为我们教学改革实践指明了方向,但要把理想变成现实还需要一个积极探索的过程。中国大学生薄弱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现代大学生已经习惯于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缺乏自主学习所必需的独立学习风格和自我管理学习的能力。把学生的被动性学习变成主动性学习,把规定性学习变成自主性学习,把封闭性学习变成开放性学习,这是目前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最为迫切的要求。
树立主体意识,造就独立人格,已成为现代国际教育思想变革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各个教育领域,人们越来越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人们意识到,对学习的最终结果起决定作用的是学习者本人。任何成功的教育必须考虑到学习主体的个体特征,要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一些未来学家预言:21世纪的文盲将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学生自主地把握自己的学习不仅是外语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要求。自主性学习本身没有固定的模式,它既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又是一种学习方式、学习活动,其实质就是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来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主习惯,使其成为一个学会学习的人,一个具有主体性人格的人。
一、自主学习的定义及理论基础
1.自主性学习的定义
有关自主学习的定义众多。有人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的一种能力,有人视之为个人品格,还有人认为它是教育体系中学习者的权力。
(1)Honri Holec是将自主性这一概念引入外语教学的重要学者之一。Holec认为,从学习者的角度看,具备自主性学习能力意味着获得确定学习的目标、内容、材料和方法,确定学习的时间、地点和进度,以及对学习进行评估的能力。自主性学习的本质特征是学习者对学习有着整体的、充分的、全面的决策权、实施权和评估权,包括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等等。因此,在提倡自主学习的英语教学中,学生应该是主体,英语是客体,教学则应从学生的视角开展。当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转变为这种以学习者为主体、以激发学习者自控和自学能力为目的的自主性教学模式的时候,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英语教师“统治者”的角色已经转化为学生与英语学习之间的媒介角色,即学习的资源和助学者。
(2)NaokoAoki对自主学习的定义似乎更为广泛。自主学习者能控制自己的学习,为自己的需求和期望服务,能知道学什么、为什么学以及如何学,能制定并完成学习计划、评价学习结果。巴特勒指出了教学过程中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认为改善学生学习不良的有效途径是把他们培养成自主学习者。自主性学习是对被动适应式学习的超越,它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以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为目的的实践活动,也是现代教学理念的体现。
2.基于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1)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当代心理学家罗杰斯。罗杰斯在其学习观上特别倡导有意义学习,认为有意义学习由四个要素构成: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整个人都投入学习活动;学习是自我发起的,来自自我内部;学习是渗透性的,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个性等都发生变化;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罗杰斯倡导的有意义学习其核心就是让学生“自由地学习”。罗杰斯还特别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他概括出教学的基本原则是:在主客体关系上,应置学生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并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关系上,师生之间应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是辅导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关系;在教学目标上,应以教会学生学习为主,而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在教学管理上,应以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为主,给予学生充分的活动自由;在教学方法上,应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教师辅导为辅,让学生自己选择教学方法。
(2)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从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观念后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迫切要做的是尽快探寻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适合当前办学条件、能迅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教学之路。
二、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强化大学英语自主学习
要推进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首要的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传统的英语课堂为考而教,为考而学,教统领学。我们知道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启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出发点和基础,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自主语言学习的效果。因此,当务之急是教师要思考如何增强学生的内驱力。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诺认为:“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参与者。”“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使他把一些结果记下来,而是教他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因此要重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参加知识的获取过程,从中找出规律,探索性的追求知识,掌握知识。只有学生有了内在地学习动机、才会愿意并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机制才能长期运行。
基于自主性学习的英语教学要求教师应该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组织、帮助和指导学生有效地开展自主性学习。具体来说,基于自主习的教学活动所强调的是这样一种情形:整个教学以给予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为前提,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为目标,以让学生自主决定、自主选择、自主控制、自主反思、自主评价为整个进程。这种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是一种理想的教学过程。
在自主性学习中,需强化教师“导”的能力和水平。自主性学习绝不是自由学习,教师的责任不是减轻,而是加重。每节课前,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精心组织、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对课堂上的具体细节以及时间安排都要尽可能周到,同时不容忽视的是学生的个性差异,包括兴趣差异、积极性差异以及人生目标的差异。没有个性的教学就无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创新。所以,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走向多样化的个性教学就成为必然要求了。只有重视个性化的教学,积极开展自主性学习研究,才能使学生不致被学习所限制、被学校生活“磨灭了各自的差异性”,才能使学生“丰富多彩的个人世界展现出来”。
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首先,教学管理部门要有正确的课程观,给学生一些自主发展的时间,而不是让学生从早到晚都坐在教室里听教师讲授。课表上要有弹性空间。其次,加强自主学习中心的建立、管理和建设。图书馆和网络平台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允许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自由选择学习空间、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自行安排学习计划,随时提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向老师求教或与同学切磋。
指导学生作好笔记。十八世纪著名作家塞缪尔·约翰逊称笔记为“必要的痛苦”,笔记是一种系统性的记录,记笔记的过程就是对信息进行筛选、浓缩的过程,有利于锻炼思维和对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提高信息的加工能力。笔记内容要注意重点、难点、疑点、新观点,学生上课要作好笔记,必须全神贯注地听教师讲课,要了解哪些是重点、难点,哪些可作笔记,哪些可以当堂消化吸收。这也就避免了上课分心、开小差。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的、积极的状态,从而保证了课堂教学质量,另外课堂笔记使学生复习时能找到重点、难点,复习起来有的放矢,避免了复习的盲目性。
课后及时复习是搞好自主学习的最后保障。课堂教学只是完成了自主性学习的教学部分,知识的巩固加深还有待于及时复习,课后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复习要求。另外,在课后练习的讲解上,应精讲多练,对一些简单的大家掌握较好的内容不作过多的重复,主要让学生自学,查漏补缺,这样才真正让学生充当了学习的主人,才真正做到让他们学有所得。
自主性教学模式 篇4
一、以自主性学习为导向的体育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1.体育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教育是一种迎合于时代特征的拓展, 而自主性学习更能提高学生的素质。人的素质是在反复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的, 这种学习是终身的, 从体育教学的角度讲, 就是终身体育。当代社会的进步需要我们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通过体育自主性学习的教育, 使学生掌握自我学习与锻炼的方法, 也就是说自主学习是终身学习、终身体育的基础所在, 也是人的素质基础所在。
2.体育自主学习是终身健康的需要
目前, 国际上比较注重对青少年进行终身体育方向发展的研究。在国内, 党的教育方针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并且要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也是让学生成为终身体育者。我们通过自主学习, 就是要让学生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 培养终身体育观和终身健康观, 所以学生必须学会自主学习。
3.体育自主学习是增强学生身心健康的需要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体育课中缺少沟通, 缺少个性化的发展。而在自主学习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自主学习空间、与同学互相交往和讨论的时间, 培养学生对问题的研究能力和质疑能力, 有效发展与同伴、老师的技能交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体育教学比其他学科更能体现出团队协作的精神, 所以体育自主学习对学生社交能力的提高以及对心理素质的提高更有帮助。
二、构建以自主性学习为导向的体育教学模式的基本手段
1.组织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的组织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途径。教师在钻研体育教材、编写教案时, 要给学生提供大量自主学习的机会, 要设计好相关内容、形式与练习方法, 包括其中的各个环节。与此同时, 还要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和活动中的保护措施。
2.布置体育自主学习的内容
在布置自主学习的内容时, 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进行, 切不可操之过急。动作练习要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 让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开始的时候教师可多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能创想出一些新的练习方法。做到了这一步, 再继续深入下去。总之, 一种练习、一次安排、每样手段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3.自主练习中正确的指导方式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要避免“手把手”“一刀切”。如, 体操教学中的“鱼跃前滚翻”, 有些学生稍加指导就可以完成动作, 而有些学生经过多次的指导仍然很难完成, 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分层教学, 对基础好、能力强的, 可以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点拨法”比常规的教学手段更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因此, 许多练习内容可以采取“留一手”的方法,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去尝试和体验。
4.检验自主学习的成果
实施了自主学习之后, 必须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检验, 以便了解自己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有效, 学生的练习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没有效果的自主学习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检验是自主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作, 而检验学习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检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观察、座谈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反馈。一般情况下, 如果学生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 证明教师所安排的教学设计是有效的。反之, 则说明教学设计还有欠妥之处, 应积极改进。
(2) 检验学生学习的成绩
通过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核定来检验学习效果。假如我们所安排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运用, 未能体现出一定的作用, 那么在某种意义上说, 至少其方法是欠佳的。我们既要考虑学生自主学习的掌握度, 还需要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提高。
(3) 检验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是否提高
检验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是否提高,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比较:第一, 看学生的活动能力, 观察安排自主学习前后, 学生的活动能力是否提高。第二, 看学生自主学习之后是否出现了有意义的创新活动, 并且对技术学习及掌握是否有一定的帮助。
5.布置课后锻炼与学习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反复的培养才能定型, 而且从终身体育的要求来说, 也需要学生有自我锻炼的习惯。仅仅靠体育课上的锻炼, 无论是锻炼身体还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都是远远不够的。所以, 我们必须布置一些适当的课后锻炼作业来加以巩固。
三、以自主性学习为导向的体育教学模式设计的注意事项
1.全面正确估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 只有正确估计学生的学习能力, 自主教学才不会脱离学生的实际。我们所预设的一切自主学习内容, 一定不能超越学生的实际水平, 否则有可能将时间白白浪费掉而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2.仔细观察, 正确引导
在自主性学习为导向的体育课堂中, 课的结构与组织措施更为复杂, 所以要求教师要比平时更仔细地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 通过观察及时发现问题, 进行正确的引导, 尤其是发展学生思维方面, 要巧用启发式提示, 善用引导式教学。
3.控制好教学的步骤
自主性学习的教学必须控制好教学步骤, 切忌急于求成。教师对教学步骤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一步一步落实到位, 由易到难, 逐步深入。要防止学生超越自己实际能力的自我锻炼, 避免出现伤害事故。
四、结论和建议
1.以自主性学习为导向的体育教学模式要注重体育学法的指导, 注重检验学习成果, 注重对学习的评价, 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2.体育教师要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新观念, 要敢于在课堂中安排较多时间给学生以充分发挥才能的机会。
自主性教学模式 篇5
3.2联系实际,激发历史学习的内在自主学习动机:学习心理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征及普遍规律,它有诸多的心理特征,其中包含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参与学习的特征形式。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心理要素,它体现了一种内在的激励表现。只有当学生对自己所作的事情表现出来强烈的诉求和期望时,才能充分的把这种内驱力转化成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来,这样才能有效持久的投入到探索活动中来。一般情况下,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学习有无正确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对能否产生相应的学习行为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对知识得以应用,就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所以,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进行培养:1、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兴趣。比如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成果展示、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初中阶段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要想培养学生资助学习的能力,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可以设定一系列的“典型事件”,从而激发学生在学习“典型事件”的过程中,让学生多留下印象,同时可以扩展到对某些同类问题的认知上来,从而实现知识的转移。2、课外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习兴趣。学生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技能方面,提升他们学习的兴趣;3、联系实际,进一步加强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本身和现在社会联系比较紧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紧密联系现在世界科技发展、经济一体化等大格局,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以致用的感觉,来提升他们对历史的兴趣。总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历史新课程改革关注的一个焦点,也是教育教学的必然趋势。为了更好的发挥自主性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应当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正确做好自我定位的同时学会正确地自主学习,从而能够在提升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而又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武军.《谈初中历史课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策略》[J].文科爱好者,2013,5(6).
高中数学自主性教学 篇6
关键词:特点;反思;处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266-01
一、明确高中数学教学的特点
1、教法的特点。教学教材内涵丰富,教学要求高,教学进度快,知识信息广泛,题目难度深,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不易掌握。高中教学往往通过设导、设问、设陷、设变,启发引导,开拓思路,然后由学生自己思考、去解答,比较注意知识的发生过程,注重对学生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思维品质的培养。
2、学生自身的特点。一是心理特点。我国现行学制的高中学生一般是16岁以上,在生理上,正处在青春时期,而在心理上容易产生闭锁性,给教学带来很大的障碍,表现在学生课堂上启而不发,呼而不应。二是学法特点。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另外,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兴趣、性格、意志品质、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等非智力因素,都会影响学生数学学习。
二、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课堂教学中老师应以良好的情绪面对每一个学生,指导学生操作,鼓励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使学生乐于和老师交流,主动参与学习;在教学中老师要尊重学生提出的不同见解和观点,引导学生积极与教师进行交流,形成师生合作,共同探讨的学习氛围。
2、培育学生学习的兴趣与自主性。一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可通过介绍古今中外数学史、数学方面的伟大成就,阐明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巨大作用,来引导诱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二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把每条定理、每道例题都当作习题,认真地去证明或解答,并适当加以批注,特别是通过对典型例题的讲解分析,最后要抽象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另外,老师要鼓励学生独立解题,因为努力求解过程,也是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
3、教师要随时把握教学的脉搏,因地制宜地及时调整教学对策。一是创设情境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注意创设新颖有趣、难易适度的问题情境,把学生导入“似懂非全懂”、“似会非全会”、“想知而未全知”的情境,让学生学有所得,发现自己的学习成效,体会探究知识的乐趣,增强学习的信心。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自身的特点,通过生动的语言、精辟的分析、严密的推理、有机的联系来挖掘和揭示数学美,让学生从行之有效的数学方法和灵活巧妙的解题技巧中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并通过自己的解题来表现和创造数学美,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三是及时查缺补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难点。高中数学知识是一环紧扣一环的,一旦某一知识点出现问题,必将影响到以后新知识的学习。因此,一方面要通过测试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的难点和学生的基础;另一方面教师要经常深人学生中,听取学生的意见建议,了解他们学习的难点,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方法,查缺补漏。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辅导下主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互动性的教学,必将促进高中数学的教学工作。
三、注重复习中的反思性教学
什么是数学学习中的反思呢?数学学习中的反思,特指学生适时回望学习经历、及时修正学习策略、监控调节学习过程的思维过程,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学习目标的有效达成。
数学内容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它不是以真实事物或现象为原型的直接抽象,而是以已经得到建构的数学对象为原型的间接抽象,这就造成了数学学习是具体性较差且与现实有较大距离的活动。所以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反省意识,必须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持续的、深刻的自我反省。然而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往往学得一知半解就认为自己会了,对基础知识不求甚解,热衷于大量做题,不善于有的是不愿意对自己的思路进行检验,不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针对种种现状,我在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以求帮助他们提高反思能力。
1、备课中,在各个板块预设反思的环节
“凡事预则立”,在备课时我就注意在教程的各个板块间预设反思环节。在课始,要求学生反思旧知与新知的联系;新知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思考“自己是怎样做的,思维过程怎样”、“哪种方法最简便”、“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错误”等等;练习时,就知识的重点难点、容易混淆之处,安排判断、纠错、辨析等反思性操练;小结时,我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学习过程、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回顾和思考;作业设计时,又适度拓展学习内容,以强化学生反思。
2、在解题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反思
帮助学生分析数学思维过程,梳理数学思想方法的来龙去脉,使思维精确化、概括化。解决较复杂的问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有的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只是简单地模仿例题,并没有自己清晰的解题思路。在现有大班制的条件下,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反思呢?从一开始解决较复杂的问题时,我就要求学生写出解题思路,分步列式解答,这样有效地帮助他们解决了思维模糊的问题。
四、处理好几个关系
1、基础与提高的关系
自主性教学模式 篇7
关键词:LQAM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学习研究
一、引言
外语教学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其成功与否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包括作为学习实践主体的学习者能否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即学习者能否进行自主学习。因此,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学习者自主性” (learner autonomy) 一词受到外语教学工作者及研究者的关注。Little (1990, 7) 认为, “学习者自主性主要是指学习者对于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的一种心理反应”。它以具有分析语境、明辨是非、做出决定和独立活动的能力而体现在各种行为之中。根据 Holec (1981) 的观点, 学习者自主学习是自我负责管理语言学习的能力, 即学习者能够自己决定学习目标, 确定学习内容和进度, 选择学习技巧, 监控学习过程及自我评估学习效果等。
从学者们对自主性学习的界定, 我们可以看出培养学习者的自主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培养学习者主动式学习态度, 即语言学习的自主意识。
(2) 培养学生对语言学习的责任心。
(3) 培养创造式和探索式的学习行为, 帮助学生明确外语学习目的。
(4) 培养学生的合作式学习方式。
为此, 辽宁医学院外语教研部提出了LQAM教学改革方案, 针对这四个方面, 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
二、LQAM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LQAM教学模式, 即以学生为中心 (learner-centered) , 以问题为引导 (question-guided) , 课堂活动为主轴 (activity-oriented) 和以多媒体教学为辅助 (multimedia-assisted) 的教学框架。LQAM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 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式学习态度, 合作式学习方式, 创造式和探索式的学习行为为指导思想。
1.尊重学生的个体需要, 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对语言的学习抱有不同信念和态度 (Nunan, 1988) 。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的自我观念和情感因素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 语言教学应注重真正意义上的交际, 尊重和重视学习者, 并给予学习者一定的决策权力。
2.合作学习, 解决问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当学习者有机会同他人在学习任务方面互相影响及彼此协作时, 能够增强学习的效能。在互动及协作的教学情境中, 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 反思自己的思维, 这就导致了更高层次的认知、社会交往和道德发展, 也强化了每个人的自尊自信。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技能,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技能。因此, 语言学习的任务就应该是尽量给学生提供机会, 运用原有知识大胆使用语言进行交际, 合作学习。
3.培养知识建构的能力。
成功的学习者能够将新信息与现有的知识以有意义的方式联系起来。
随着学习者不断地将新信息与自身的经验和现有的知识联系起来, 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也在发生着变化。这种联系的方式可以采取多种形式, 例如, 对现有的知识技能进行添加、修改和重组。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能学科, 要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不能只停留在传授知识的层面上。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使用学习策略, 来帮助学习者获得与整合知识, 培养创造式和探索式的学习行为。
三、LQAM教学模式的实施
1.以学生为中心。
英语教学要把学生放在中心的位置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 对其进行需求分析, 帮助学生认真思考学习目的, 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和需要掌握的技能, 从而选择学习内容, 确定短期和长期的学习任务。
“分级教学”就是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开展的教学活动。目前大学生入学后就按专业统一分班进行外语教学而不考虑他们外语水平差异, 这既使起点好的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也使起点差的学生疲于应付。设计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的教学计划, 使英语能力较弱的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迅速提高英语水平。
2.以问题为引导。
我国的学生大多受传统教学影响, 在课堂里, 学生总是恢复传统的角色, 难以摆脱对教师的依赖。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提问是有效的途径。
提问可以激励学生参与, 激发学生回忆, 用记忆中的知识讨论眼前的话题, 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的需要设计相关的问题, 使用正确的提问策略, 控制学生学习行为、激发兴趣、参与课堂活动。
3.以课堂活动为主轴。
传统教学模式下, 教师用句型、控制性练习等来操练学生语言使用的正确性, 而LQAM教学模式强调把语法和词汇的学习放在交际情景中练习, 强调语言的流畅性及得体性。因此, 在LQAM教学框架下, 教师更多的利用小组讨论, 角色扮演、任务型教学, 解决问题等活动引导学生互动交际。
在课堂活动的参与中, 学生不再单纯地依赖教师, 而是与活动组的成员一起交流、协作、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而交流、协作和合作都是促进学习者自主性的重要因素, 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习动机。
4.以多媒体辅助教学。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语言教学活动的扩展和深化, 电视、录像、电脑、光盘技术和网络等高科技技术为外语学习提供了非常方便快捷的途径。现在的资源可以说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网络本身具有开放性、即时性、多样性、交互性等优点,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对电脑的热情与积极性, 鼓励学生自己上网找资料, 参与教学内容的讨论。组织学生网上阅读, 利用网上资源进行课题研究并进行交流。同时, 语音实验室的数字版网络语音室也为学生提供了更感性的材料, 创造生动的语言学习环境, 增大了学生英语听说能力训练的密度,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听说机会, 从而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四、总结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是大学外语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强调的是教而不是学,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成为注意力的中心, 运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 仔细的讲解课文, 试图把所有的语言知识塞进学生的大脑, 而不顾及学生的感受和反应。学生被当成了一个无知的听众, 被动地等着老师对他们进行填塞。LQAM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 它以人本主义思想为出发点, 把现行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改革成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在这一教学模式下, 教师既要关注教法, 又要关注学法, 注重多种教育方式的综合运用, 重视学生主体性, 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LQAM教学模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极大的效果, 但在获得成绩的同时, 我们也应看到存在的问题。LQAM教学模式下也极有可能会出现如下的问题:学生有时会因为工作量大而感到学习紧张;学生收集的资料不充分而影响课堂讨论。这时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主学习中的督促指导作用, 加强与学生情感上的沟通, 及时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予以疏导, 并不断鼓励学生。
参考文献
[1]Brown H.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NJ:Prentice Hall Regents, 1987.
[2]Dam.Learner Autonomy:From Theory to Classroom Practice[M].Dublin:Authentik, 1995.
[3]Little D.Learner Autonomy:Definitions, Issues and Problems[M].Dublin:Authentik, 1991.
[4]Holec 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 Press, 1981.
[5]蓝昌勤, 董洁.对培养我国外语学习者学习自主性的思考[J].外语界, 2004, (4) .
[6]李明.浅谈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习者自主性[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
自主性教学模式 篇8
一、构建自主性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1. 终身学习的理念。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全球化时代、是信息网络时代、是以人为中心的时代、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技术的进步, 就业方式的改变, 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 要求人们必须自觉地持续不断地学习。学会学习, 才能学会生存。传统的一次性学校教育已无法适应现实的挑战。每个人要想使自己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终身学习要求学会自主学习。学校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学校教育应提供给学习者各种各样的机会, 发展学习者的潜能与个性, 教会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为终身学习做好准备。
2.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 (J.S.Bruner) 等学者们早就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的课堂角色是组织者、控制者、引导者、帮助者, 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要积极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 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创新学习能力为教学最终目标。
中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也一再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的课堂角色是组织者、控制者、引导者、帮助者, 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要积极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 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 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创新学习能力为教学的最终目标。就外语教学而言, 教师要避免课堂上“满堂灌”, 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听、说、读、写等教学活动的实践者, 避免教师唱“独角戏”。
3. 语言输入理论和语言输出理论。
Krashen认为, 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首要条件;语言输入必须是“可理解性的”;当输入的语言略高于学习者的现有水平, 又有足够大的量, 习得就自然产生了;输入的语言必须是真实的、有意义的。只有真实的语言环境, 习得才会轻松、愉快地发生。
Swain认为, 学习者不仅需要“可理解的输入”, 更需要“可理解的输出”。输出在外语学习中有显著的作用, 它能帮助学生提高使用语言的流利程度, 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在语言使用时存在的问题。斯温纳认为, 在外语教学中, 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在课堂环境中使用语言, 增强学生使用语言流利性和准确性。
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是语言学习过程的两个终端。输入是首要条件, 是前提;输出是目的。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没有输出, 输入就没有意义。充足的语言输入和大量的语言输出缺一不可。教师在课堂的输入是为了学生更好地输出。没有学生的输出, 教师的输入就没有任何意义。语言的输出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4. 自主学习、建构主义教学思想。
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自觉、独立的学习, 指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和教师的指导下, 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教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的,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其他人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强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交流及学生和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师要为学习者提供各种资源, 鼓励学习者主动探索并完成意义建构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的,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其他人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教师只是帮助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建构主义强调真实情景的必要性, 认为学习只有在真实的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于社会性交互作用,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 才能积极有效地建构知识, 重组原有知识结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同时强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交流及学生和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师要为学习者提供各种资源, 鼓励学习者主动探索并完成意义建构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
二、构建“以教师为指导的、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型关系, 教师要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 教师帮助学生自觉去发现、探索、创新,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国家英语基础课程标准》也对新世纪教师的角色作了描述, 要求教师扮演引导者、促进者、启发者、帮助者、研究者等多种角色。在倡导“终身学习, 学会生存”的当今社会,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指导”的自主性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1. 自主性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五有”特征:即有强烈的求知欲、有积极的参与欲、有广泛的参与面、有充裕的参与时间、有灵活多样的参与形式。教师应该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富有技巧的教学方法与愉悦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吸引学生广泛参与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 充分利用课堂学会自主学习。
“五能”, 即能自主质疑、自主探索、自主释疑、自主评价和自主选择。在自主性教学环境中, 学生能够自觉地发现问题, 自觉探索, 自主解答, 并进行自主评价和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
“五性”:即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灵活性、体验性和开放性。自主性课堂教学环境中, 学生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 而不是由教师强迫着学习,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过程体验学习的乐趣, 而不是依赖教师。问题的答案是开放的, 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五学”, 即学生要学、愿学、会学、乐学和探学。换句话说, 就是学生自己想学, 愿意学习, 也会学习, 并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探索的价值。
2. 构建自主性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策略。
(1) 构建和谐、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的策略。教师的教学语言和体态语的使用都要有利于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与维护。教师良好的课堂管理和课堂纪律维持是建立和谐、愉快的教学环境的保证。 (2) 开发学生主体性的策略。学生主体性的开发主要指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言语活动中, 教师保护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使其有成就感。课堂提问、学习活动的形式等都应以学生为主体, 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所获得。 (3) 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的策略。授人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在当今倡导学习化和终身学习的社会,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师的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4) 采用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策略。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已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有效方式, 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取长补短, 学会与人沟通, 学会与人分享学习成果。
3. 自主性课堂教学的评价方法。
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标准, 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 对教学要素、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评判的活动 (田式国, 2004:235) 。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指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在推行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和自主、创新、探究教育的今天, 要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改进给予综合的评判。自主性教学的评价具备一个特点: (1) 评价对象多元化。课堂评价对象走向多元。自主性学习的英语课堂教学评价采用教师评价、同学评价和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式。每位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学习过程、学习结果都是大家评价的依据。 (2) 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改变过去以期中和期末成绩为主的评价形式, 从多角度评价学生的学习。课堂出勤、参与活动、问题回答、听写、口语报告、作业完成、学习进步程度等都纳入评价的范围。采用观察、面谈、问卷、建立学生学习档案袋等形式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合理的评价。始终把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为评价的根本原则。 (3)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差异与个性, 教师尊重学生的差异及个性,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忌片面、孤立、静止的评价。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要求:教学大纲 (试行)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2]田式国.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巨瑛梅, 刘旭东.当代国外教学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2004.
[4]鲁忠义, 白晋荣.学习理论与教学[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5.
自主性教学模式 篇9
一、自主学习的内涵
学习者自主是一种现代学习理论, 重视作为个体的学习者, 尊重学生的个人需求和个人情感, 认为学习者学会如何学习要比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更重要。
国外学者根据研究将自主学习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学生积极参与并自主管理自己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 其宗旨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意识, 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Sinclair (1997) 根据自主性的程度, 将自主性分成完全自主性和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自主性, 在他看来, 学习者的自主性在课堂内外均可形成, 不同的教学环境需采用不同的方法促进学习者发展自主性。
二、高职高专英语自主学习现状调查
近年来, 高职高专院校规模不断扩展, 生源质量下降, 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本文旨在了解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现状, 通过分析反思其形成原因, 有针对性地探究有利于培养高职高专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
该调查研究的对象是随机抽取的本院 (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 大一和大二年级10个班, 发出问卷375份, 收回有效问卷366份。
问卷设有20个调查项目, 结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外因素整合了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目的等内容, 要求调查对象从中选择符合自己学习情况的等级。调查数据用Excel表格进行归类整理和筛选。
通过对调查问卷分析得知, (1) 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学生只占16.4% (2) 在课堂上能认真听讲, 积极回答问题的占50.5% (3) 只有26.8%的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会自主查找。
由于在中小学长期接受应试教育, 加上英语基础差, 高职学生已习惯以教师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对教师的依赖性强, 自己课下没有意识主动学习也不知道如何自学。其英语学习自主性严重缺失, 原因包括缺乏兴趣、基础差、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氛围不浓等。
三、英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探究
通过调查问卷的分析, 笔者认为要培养高职高专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使其明确学习动机和目的;第二, 让学生“会学”, 减少对教师的依赖。要做到以上两点, 突破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非常关键。结合在实际教学中的尝试, 笔者认为英语教学无须拘泥于某种特定的教学模式,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模块的需要加以调整。
1、互动教学模式
互动教学模式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 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对话、相互讨论和相互促进的一种教学方法。常用方式有问答式、讨论式等。该模式包括由师生互动到学生互动的转变, 在学生互动过程中, 教师随堂指导。
该模式可以应用在英语口语教学中, 让学生分组共同完成一项语言任务, 如编对话、学唱英文歌等。
2、主动教学模式
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动手、动口、动脑, 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 置身于浓厚的学习氛围中的一种教学模式。
学生多数都不愿积极主动回答问题, 要改变这样的状态,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教师可以适当地改善评估方式, 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如:在学生平时成绩评定上, 教师单列出课堂表现的分值, 让学生自己“挣”分。学生主动回答正确一个问题得一分, 回答错误不扣分。学期结束后, 将这些分值汇总后即是学生的平时表现分。这样的模式可以用在任何一个模块, 既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回答问题, 又能激励那些平时学习懈怠的学生。学生为了在课上有好的表现, 课下就会自主学习。久之, 就会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自主性的形成。
3、情境教学模式
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教学资源,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
该模式以培养兴趣为前提,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愉悦。教师在创设情境时, 要注意情境内容必须来自生活, 这样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如:某一单元标题为“Job Hunting”, 教师可以创设一个面试的情境,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准备。准备充分后, 在课上进行面试的情境模拟。面试是学生必然面临的场景, 情境来源于生活, 这样就达到了引导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目的。
四、结语
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目前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自主性缺失现象严重, 不仅与学习基础、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有关, 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对其也有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达到现在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师作为书本知识的传授者, 应积极探索能够培养和促进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真正地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参考文献
[1]何莲珍:《自主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 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 2003年。
[2]时光等:《高校教学模式改革与“互动式”教学模式初探》,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3 (10) 。
自主性教学模式 篇10
经过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者们多年的研究, 我们对自主性教学已经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教师开展自主性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幼儿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改变以前幼儿园学生被动学习、机械学习的思想意识。如果幼儿园学生能做到在进行课堂学习前自己先通过预习确定学习目标、找准重难点、制定学习计划、做好上课的准备, 在课堂上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进行自我监督、自我调节, 课后能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自我检测、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总结、自我评价、自我完善, 那么这个幼儿园学生也就真正做到了自主性学习, 教师的自主性教学就是成功的。通过自主性教学能彻底改变幼儿园学生的学习态度, 培养幼儿园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
二、幼儿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 教师一般只看重幼儿园学生课堂上的表现, 而忽视幼儿园学生课下的表现, 缺乏与幼儿园学生之间的及时沟通, 进而导致幼儿园学生狭隘的理解幼儿园课程, 将幼儿园视为消遣的课堂, 无形中使得幼儿园学生丧失了对幼儿园学习的热情。因此, 学校应从资金投入、硬件设施的更新、进行课外辅导和开展具有本学校特色的幼儿园活动等途径进行幼儿园教学形式的改革。资金和硬件的投入可以更好地改善幼儿园学生上幼儿园课的积极性, 还要加强教学方法的研究, 比如积极地使用自主性教学方法, 加强与幼儿园学生之间的心理沟通, 采取各种方式激发幼儿园学生对幼儿园课程的兴趣, 并坚持进行幼儿园锻炼。
三、自主性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l.自主性教学能推动幼儿园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开展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 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真正提高幼儿园学生的素质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培养幼儿园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是提高幼儿园学生素质的关键。人的素质提高的过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家长、社会都不可能时时刻刻督促着幼儿园学生, 如果幼儿园学生不会自主学习, 当外界有推动者的时候就学一点, 没有推动者就失去了动力, 那么他素质的提高肯定是有限的;而如果幼儿园学生具有了自主性学习的能力, 自己就可以督促自己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最终达到理想的境界。就幼儿园教学而言, 通过自主性教学使幼儿园学生学会自我督促、自我锻炼的方法就意味着终身教育的开始, 也是幼儿园学生素质不断提高的开始。
2. 自主性学习帮助幼儿园学生发现学习中的美, 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审美观不仅仅是指对大自然美的一种观感, 还可以指对事物行为的一种欣赏。幼儿园学生在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学习锻炼的每个环节, 详细了解学习锻炼的过程。学习锻炼是一种肢体语言, 每一个形体动作都展现出人类的美, 甚至可以说, 对于学习锻炼的观看胜似一场视觉盛宴。在学习锻炼的过程中, 一个跳跃的动作, 一个优美的扩胸运动, 一段轻盈的节奏都能给幼儿园学生美的享受, 提高幼儿园学生的审美观。
四、自主性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1.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活跃课堂气氛
自主性教学将教师与幼儿园学生放在民主、平等的地位, 消除了以前教师高高在上、幼儿园学生被动服从的师生关系, 这有助于培养师生民主、平等的关系下, 很容易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这样良好的氛围下, 教师才能真正了解幼儿园学生, 真正理解幼儿园学生的想法和做法, 也才能更好地指导幼儿园学生学习。在自主环境下, 幼儿园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充分激发, 思想得以充分解放, 创造力得以充分展现, 课堂上幼儿园学生敢想、敢说、敢做, 课堂氛围和谐、融洽、活跃, 在愉快的心情下, 大大提高了他们创新的能力。
2. 激发幼儿园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自主学习积极性
教育心理学家曾指出:情感是人类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情感的影响力和作用是巨大的, 积极的情感能够提高人类对事物的积极性, 进而有效地促进智力的发展。在常规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过多地重视幼儿园学生知识水平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而忽视了幼儿园学生的学习感受和体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还要重视培养幼儿园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教师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能够引发幼儿园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幼儿园学生创设丰富、有趣的教学环境, 能有效避免幼儿园学生产生厌倦的情绪。课堂的教学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 在课堂中加入一些学习趣闻, 就会瞬间吸引幼儿园学生的眼球, 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在准备教学设计时选择幼儿园学生喜欢的方式, 也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 自主性教学能避免以前教师示范、讲解为主的弊病, 鼓励幼儿园学生多尝试、多思考、多总结、多交流, 幼儿园学生积极参与, 发挥了其主体作用, 表现出极高的学习积极性, 进而全面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简析与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4) .
刍议中学语文自主性教学 篇11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主性教学;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125-01
教学策略就是教学手段及方法,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目的而进行的。它是针对一些的教学情境和教学需要制定的,是教学计划里的重要的一部分。初中语文自主性教学的方法主要是依据初中生语文学习能力及其特点编制的,其对社会环境等因素等进行充分考虑,并在此基础上所制定的一种有利于学习的手段,不仅能让学生在学习时同步实现读写听说的进步,还能使身心发展的更加协调。要想實现这个目标,就不能按部就班的制定教学策略,实施教学策略时也不能守旧,需要具有较强的弹性,同时,也需要给予充足的空间,以便于教师充分发挥其教学水平。
1 初中语文中自主性教学的展开应遵循的原则
1.1 应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识。语文是一门基础性较强的学科,其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很多的价值。从更高层次来说,语文具有陶冶学生性情,便于传情达意和心灵的升华。让学生拥有扎实的语言功底,是语文教学在初中阶段的首要任务,要做到听说读写共同发展。
在教学上,教师不能仅仅依赖课本进行教学,而需要进行创新,并拓展学生能力,以便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正确方法,并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应用,并掺入自己的感悟,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水平,单单靠死记硬背是没用的,也不能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
1.2 应确保学生的主体位置,并培养其语文学习的兴趣。在新课改实行以后,课堂教学中强调以人为本的课堂理念,这需要以学生主体地位的保障作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并自主进行学习。因为初中生没有很成熟的辨识能力,因此在引导上空间较大,第一,老师应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完善课堂教学,通过了解初中生的兴趣来进行更加生动活泼的教学,摆脱过去语文课堂沉闷状态,激发学生和老师的热情;第二,应将教学系统中语文的地位进行有效调整,改变语文教学只是通过传授学生一些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的观念,还应该教会他们如何对文学作品进行欣赏,并提高其欣赏能力和语文学习的兴趣,以自主自觉进行学习。
1.3 顺应教学发展的要求。只有改变现有的评价体系,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弊端。过去语文考试一般只关注结果,这可以从写作及阅读中体现出来。通过新评价体系的制定,可以根据学生平时表现及教师的需求,对其进行合理评价,并将其作为考核的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也能让其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为促使学生在这些方面多花些精力,还应该加入听力、演说这些方面的成绩。
2 初中语文自主性教学的策略
2.1 通过"生活"丰富我们的教学资源。教师的思想不应该束缚在课本中,应结合实际生活,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是一种愚昧的做法,如果每次都局限于课本,教师总有思路枯竭的时候,这只会使得语文学习更为枯燥,因此,只有充分结合生活,提高对生活的认识,才能在语文学习中自由进行语文教学。语文自主性学习倡导教师"下水"就是只有从生活实际出发,才有利于教师及学生独自选择学习的内容,也有利于师生在课堂上对于语文知识的互动,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这样做的目的,能使教师融入学生学习的氛围中去,也可使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感悟自主性学习的可行性及优势,从而也间接提高了其教学的水平。
2.2 教师应亲自参与课内外活动中去。例如,语文老师可以在上语文课前弄一个"课前三分钟"的活动把课前的三分钟让给学生自己去主持,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和锻炼语文水平,内容可以讲故事、说笑话、猜谜背诗词和近代古代诗歌等等,如果学生能力较强,也可以对社会问题进行谈论,或者发布新闻等。学生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产生紧张情绪,但是经过锻炼之后,一定会提高其参与这些活动的兴趣。或者,教师爷可以在语文课堂上开展"课堂小先生活动",让学生轮流争当小先生,最后老师再进行点评和补充。这就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3 利用语文情感创造教学情境。教师在讲课文时,不应太过死板,以致枯燥无味,因"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教学的灵魂是情感。很多教育家和有经验的教师在教育学生时,都会很努力创造语文的教学情境。教育家杜威就说过:"为了激活学生思维,必须有一个实践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
每个教师的最大成就莫过于创造出一批灵活运用知识、大胆创新的高素质人才,可以在当今社会作出更大贡献。而教学质量,除了受教师和学生自身素质影响,还与其教学方式有关。与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相比较,自主性合作教学有着其优越性。自主性合作教学重视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相结合,强调与时俱进,让学生真正做到"会学"而不仅仅是"学会"。它创造了一个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学习氛围,不再局限学生的思维发展,鼓励学生自学和探究。在这种条件下,学生学到的不只是课本上的知识,还掌握了思考和探究未来的能力。自主性合作教学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模式,挖掘了学生的内在潜能,为学生成为会学习、有头脑、有胆识的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 陈向明. 在行动中学作质的研究[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 靳健.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 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10.
自主性教学模式 篇12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 情感因素起着很大制约与促进的作用. 如果学生有兴趣,那么学习的效率就会高,这也是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因素. 因此, 在进行自主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是有效学习的前提.
在自主学习开始前,一定要进行教学课题导入,导入新颖别致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在新课标的内容学习中, 一般都安排了很好的示范, 在新内容前都安排了导入的内容. 比如,在学习“等比数列前n项和”时,课堂的导入是以一个古代故事为引子. 故事是这样的: 国际象棋盘一共是64个格子,在第一个格子放麦子1粒,第二个格子2粒,第三个格子4粒 ,以此类推 ,最后把64个格子都放好. 这个象棋的发明人向国王要奖赏,要国王颁发给他64个格子所计总数的麦子,国王没有办法满足,因为数量太大了,将近有7000亿吨. 学生这个时候感到很奇怪,为什么这么多? 这个时候,提起了学生的兴趣, 学生也愿意去思考问题. 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吻合课题内容且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问题.
二、展示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不是随意的学习,是根据一定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来开展学习的. 学习目标是出发点同样也是落脚点. 教师要在新课之前,就把目标展示出来,使学生能有确切的目标,进行有目的的自主性学习. 学习目标分三方面: 一是知识目标,二是能力目标,三是情感目标. 这三个目标是紧密联系的.情感目标是知识和能力目标的载体. 如前面课题导入的设计是一些类似学生感兴趣的实际问题,这主要是调动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求知的欲望. 因此,情感目标是教师希望达到的,不是学生可以明确的. 学生要把握的是知识和能力目标.
三、引导探究
高中数学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 学习完全由学生自主探究与发现,老师只是在一旁指导,不参与太多的讲解点的讲解,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主动地建构知识系统. 高中探究性学习不仅是自主性学习的内涵与实质的要求, 也是与数学学科特点相一致的. 数学学科的知识是经前人探究发现出来的. 数学方法也是前人学者共同探究的成果. 所以,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性学习,有益于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研究方法,形成科学探究能力,树立探究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为有效进行自主性学习,先要学生预习好内容,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系点和解决的方法,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 课本在等差数列课题内容中, 对于等差数列概念的建立、通项公式的发现与导出,都介绍得很清楚,这易于让学生接受. 但是在应用概念进行推理与判断的数学方法与能力方面,要提前作好准备工作. 另外就是在an = pn + q与y = px +q的图像比较方面有一定的难度 ,教师要设计好问题 ,让学生进行思考.
(1)函数y = 3x - 8的图像特征是什么 ?
(2) n为自然数 ,试证明a = 3n2- 5n + 7的奇偶性.
要根据课本内容来进行课前预习与习题的设计,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 所设问题要难易相当,形式要多样.
四、适时启发
虽然自主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学习主体是学生,但还是离不开老师的启发与引导,只有教师的适时引导,才能提高学习的效果. 教师的引导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是引导学生理解内容的思想与方法. 比如, 等差数列概念的形成是由具体到抽象, 方法是观察比较法. 从而让学生去自主寻找有关等差数列实际问题中公差的共同特征. 教师要多启发学生去挖掘教材中的这种思想与方法,这也是数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思想与方法. 二是要拓展知识,包括知识的内涵与外延. 比如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与一次函数相似,其图像为一条直线,物理学中的匀变速运动中相等时间间隔的末速度值就是等差数列的数学模型,老师要多给予提示. 三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要学生注意观察去发现问题并总结归纳知识点. 教师不能去过多地给出答案,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与思考去总结.
五、指导自主归纳
对于所学的知识,学生可自行归纳总结,以巩固学习的知识.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小结常是由教师来完成的, 这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还是被动地接受老师讲解的知识,这样的总结只是教师的一种认知反映,而非学生自己发现的,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也不利于构建认知体系. 教师可根据教材的思路和课堂内容的知识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在思考中构建学生自己的认知体系.
【自主性教学模式】推荐阅读:
自主性学习模式05-09
自主性案例教学06-17
英语自主性教学08-18
学生自主性写作教学07-13
自主性教学评价反思09-10
自主性初中数学教学05-26
体育教学中自主性08-11
生活化教学自主性发展08-26
鲸自主性学习教学设计06-20
自主构建模式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