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教学模式论文(共12篇)
自主合作教学模式论文 篇1
前段时间, 为配合学校的课题研究——《民主、自主、合作、灵动四个课堂的构建研究》的结题报告, 学校派我上了一堂汇报课——“Toys”。在此, 我就围绕这节课, 谈谈在我的课堂上, 是如何以“生”为主, 采取“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模式, 合理安排学习内容, 让老师的“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 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
一、引导中的自主
自主学习, 即主动的学习。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自主学习, 是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当我们为人师者在课内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时, 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学习热情会是空前高涨的, 而且是最有成效的。因此, 在教学《Toys》这一课时, 我以一首big kites, big balls, /pretty little dolls./robots, toy bears, /play over there.儿歌为切入点, 引导学生边唱边想, 发挥自己的想象, 并要求学生为儿歌起个恰当的名字, 并说明原因。学生立刻有了兴趣, 放开大脑, 自由思考, 在唱的同时积极思考老师的问题, 最后归纳出标题:Toys。从而, 自然地揭示出了本课课题。又如, 在引导学生学习本课新单词的过程中, 我创设了为“美羊羊”过生日这一情景, 美羊羊的好伙伴为其送来了各种礼物, 在备课时我将每种礼物的呈现方式都设计成不同形式:有的是通过谜语呈现、有的是通过个体描绘呈现、有的是通过猜图画的一角来呈现, 形式不一。如此一来, 不论是擅长猜谜语的、擅长观察的还是擅长口语表达的都可以发挥其各自的长处。在学生们各施其才、各抒己见、各展其技的过程中, 本课新单词得到了更有效的诠释, 此方法也更贴近学生们的生活。通过这样的方式, 引领学生自主地参与课堂学习, 自由地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 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 而且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合作中的自主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因此,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Toys”一课的学习中, 我依据“美羊羊过生日”这一情境, 在操练重点句型时, 我采取以下活动形式:学生在班级中自找伙伴分享礼物。在分享的过程中不但让学生感受到“分享也是一种美德!” (Share is a kind of happiness!) 这一理念, 而且在活动中, 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 学生在合作中自主演述, 充分学习并巩固了本课What do you like?I like…s.这一重点句型。分享彼此的礼物, 感受分享的喜悦, 尝到了合作的快乐和收获。除此之外, 在本课的拓展部分, 我还设计了一“购物”活动环节。在此过程中, 学生们可以自主选择进入玩具店、食品店、水果店购买自己喜好的物品。在模拟购物的过程中, 学生们创作出如下对话:
A:Can I help you?
B:I want a toy ship.
A:Do you like this toy ship?It’s blue.
B:No.I don’t.I don’t like the blue one.
A:What do you like?
B:I like the red one.How much is it?
A:It’s 10 Yuan.
B:Here you are.
A:Thank you.
在对话中, 学生在巩固了本课重点句型, 复习旧知的同时, 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和想象。在表演过程中, 学生们融入了自己的动作和表情等因素, 创作出了很多丰富的表演形式。鼓励成员特别是小组发表独立见解, 积极肯定和赞扬合作学习的共同成果, 善于把个人或小组的创造性观点转化成全班同学集体的智慧。学生的合作学习、合作活动、合作创作、合作表演的技能也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课堂的互动中落实, 教学的效率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三、合作中的探究
合作学习中的交往和互动有助于激发灵感, 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探究学习又会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心理氛围, 是学生主动、生动发展的摇篮。探究学习不仅要模拟科学探究之“形”, 更要渗透科学探究之“神”。我认为探究的精神主要表现为好奇心和怀疑精神 (批判精神) 。好奇心是人类固有的本性, 是儿童的天性。在教育中, 学生的怀疑精神突出表现为:不满足于现成的答案和说明, 敢于对权威、对教材、对教师提出质问和怀疑。因此, 在“Toys”一课中, 我依据三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尝试、乐于探究这一心理特点, 设计了“再创歌曲”这一活动。活动中, 首先让学生欣赏一首“What do you like?”的歌曲, 此歌曲曲调简单, 朗朗上口, 学生听后很容易模仿。于是我鼓励各小组成员, 以小组为单位, 在曲调不变的情况下, 将已知单词融入此歌曲中, 创作出自己的歌曲。学生在创作歌曲过程中热情度极高, 他们积极尝试, 勇于探究, 创作出了一首首属于本小组的歌曲。在老师的鼓励下, 学生在此合作中不但巩固了旧有知识, 还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操练了新知, 同时, 将英语课与音乐课、审美课等也有机地融为一体, 进行了学科整合。
自主合作教学模式论文 篇2
汉南区育才小学
张晓英
一、模式的提出
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强调的是学生接受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教法轻学法的现象。课堂上,教师往往以知识代言人形象成了课堂的主宰,阅读教学更多的是教师的分析、讲解,其教学模式一般为“讲授——接受”。学生主要在教师的带领下被动地学习,以听教师的讲解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为主。在传统的语文学习中,由于受教师影响,学生习惯于接受学习,学习方式单一被动,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来掌握知识,缺少横向的、与同学之间的沟通,学习能力普遍不强。这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是极为不利的。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的实施上特别倡导建构的学习,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基础,“语文课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二、模式的界定
自主合作探究阅读教学对教师而言是一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它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是以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前提,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中,生动活泼地主动地探索研究问题,从而提高语文能力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营造民主、平等、自由、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教师要做到跟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配合,宽容而不放任,严格而不束缚;更多地要器重那些敢于对知识“质疑,求异”的学生。
三、模式程序及操作程序
“自主合作探究”阅读教学立足于“语文”,鼓励和帮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并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获取新知和发展能力的途径,让学生在探究、实践的过程中自己获取知识,增长能力。“自主合作探究”阅读教学模式概括起来基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创设情境,确定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全班交流,引领提升——课堂练习,巩固提高——课外延伸,拓展运用。
1、创设情境,确定目标。
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图画或多媒体课件再现与课文有关的情境,使学生再现表象或形成新表象,产生各种不同的情感体验,确定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依据课文的难易程度,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提出研读目标。
一篇课文的知识点很多:有语文基础知识的,有思想感情的。语文阅读整体的感悟是很重要的,眉毛胡子一起抓,必然会不深入。这就要确定几个重点,根据这些重点来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这部分是传统的理解课文内容部分,从内容和形式两个层面,展开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期间注意内容与形式兼顾,不相脱节。
在学习目标的引领下,学生开始自主学习,边读边感悟课文内容。此时教师的任务是掌握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情,尤其关注中差生的学情,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师要注意发现各个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和疑点,做到心中有数,以明确下一步汇报交流的重点。
接下来是小组合作学习,把一般的、浅显的学习内容在组内解决。有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看法,同时倾听别人的想法,当问题无法在组内解决时,在全班讨论交流时提出来。
3、全班交流,引领提升。
在教师巡视学生自学情况,学生基本完成学习任务后,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交流,有针对性地探究重点问题。这一过程要求全班学生参与交流,认真倾听,起到学生帮学生的作用。
此过程是整节课的重点环节,在围绕目标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力求把所有自学中的问题都展现出来,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由学生自己独立解决,自己独立解决不了的,小组讨论解决或全班讨论解决,还解决不了的,教师通过启发引导、读悟结合,共同品析重点语句,理解重点词语,感悟作者情感并与之产生共鸣,最后在有感情朗读中升华文章主题。这样学生在品词析句中,强化语感训练,学会读写方法,提高自主阅读能力。
4、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一节课的目标是否达成,学生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教师需要精心设计能紧扣学习目标和教学重点的练习内容当堂进行检查。因为班级教学的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所以检测内容应有层次性形式要多样,以基础练习为主,注意习题的层次和梯度。题型的设计以句式训练、语段仿写、拓展性阅读等等为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5、课外延伸,拓展运用。
这一环节目的是运用语文,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把语文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真正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延读的内容可以是课文中知识的迁移,也可以是课外阅读。迁移的内容可以是读写方法,也可以是课文的语言材料,形式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还可以是语文实践活动。课外阅读的内容可以搜集、整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也可以阅读合适的课外读物,并对其中的句、段进行摘录,写写读后感等。
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还可提高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打破学科界限,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自主合作教学模式论文 篇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1-0084-02
新课程改革集中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基本思想。学生是有创造力的,关键在于如何去激发、挖掘、引导和发挥。宋代诗人卢梅坡有诗云“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因此,我们不能用一刀切的方法对待所有的学生,应该独具慧眼,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和优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意义
树立“人本意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此,本人以大纲为标准、以课本为依据,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增强了政治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实践中形成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促进学生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是有极大帮助的。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小组合作学习正是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种参与实践活动的可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孩子们这种与生俱来的天性,充分挖掘这种极难得的宝贵的教育资源。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具体要求
思想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以新教材教育理念为指导,依据学生实际知识水平和能力,以主题知识为中心,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开展合作探究,并注意营造积极和谐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问题,培养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主动发展,努力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1.自主预学,合作交流。教师指出上一课时作业中错误较多的题号,列出新授课中的重点思考提纲,学生根据导学案首先自主订正上一课时作业,并根据思考提纲自主预学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在自主订正和自主预学的前提下,同学之间合作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共同解决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整个过程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该过程用时约10分钟左右。
2.教师导学,互动探究。在教师的引导组织之下,学生首先个别交流对新授课思考提纲的认识,然后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教师适时予以评点,最终使同学们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有全面准确的认识。陶行知先生曾以“鸡吃米”的演示来阐述教与学的关系。他先是强摁住鸡,抓把米去喂,鸡因紧张害怕,不吃反躲。先生又退至远处,鸡平静下来,向米寻去,自找米吃。整个过程必须注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鼓励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突出反思及探究教学方法的运用。该过程用时约25分钟左右。
3.以练促学,悟道求新。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选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例题,组织学生当堂练习,巩固对本节课知识的认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该过程用时约10分钟左右。
三、实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方法
1.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明代学者陈献章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只有当学生对所学问题产生疑问时,才能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促使学生积极地思维。爱因斯坦16岁上高中,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人追着光线跑,光速会因此减低吗?如果跑的极快,光会不会就不动了呢?以后“这个疑点”的不断增强,最终导致他提出了狭义先对论。这启示我们要善于以思质疑,以疑激创。
2.善于把握随机课堂。在开展教学前,教师虽然会尽可能完善教学设计,但是这个框架却很可能被突如其来的状况所“破坏”,而教师的应变能力便是处理这种状况的关键。对于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教师可以改变原来的探究设想。对于没有什么探究价值的问题,教师也要能妥善处理,一方面要提倡和鼓励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另一方面能紧紧围绕课堂教学重点展开教学。当然,这种应变能力是需要有深厚的知识功底和自信心作支撑的。
3.以练促学归纳提高。当堂练习是训练学生思维品质的最佳途径,通过练习一方面能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另一方面也能通过训练来发现和总结各知识点相互间的规律,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还能让大多数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4.合理评价激发兴趣。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激趣技巧,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并融洽师生关系。
5.关注目标,培养能力。教师在实施“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时要注意五点。
①教师要精心挑选具有探究价值的、合适的教学内容进行探究,控制探究活动的广度。
②进行合作探究活动时既要符合课程教学目标,也要考虑到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控制探究活动的深度。
③实施合作探究教学,开始阶段由于教师对教学的各个阶段把握不一定合理,加上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也要有个适应过程,教学任务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只要坚持,使合作探究教学常态化,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④教学任务能否完成也不能单以完成认知目标为标准,而是要综合考虑科学素养的三维目标。
“自主、合作”教学策略 篇4
语文新课程目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 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在我国, 这样的学习方式也渗透在各科教学中, 如“启发式”、“讨论式”等教法也离不开师生之间的合作、学生间的互动。我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每个学生有主动求知的欲望, 有积极探索的精神, 有创新行为能力的发展, 使学生个性得到真正的张扬, 在此我就多年教学经验详述了有效实施“自主、合作”教学的策略。
一、更新教育观念, 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精神的基础和前提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的本质是主体的、能动的。学生是个性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自我发展的主体。“学会发展”的教学思想也时刻提醒我们, 21世纪是“终身学习”的世纪, 不会自主学习的人将无异于文盲。作为素质教育主阵地的课堂, 应该从仅仅是一个知识传播的场所转变为师生生命活力、生命价值得以充分体现的精彩舞台。作为素质教育主渠道的课堂教学, 应该从一个简单的知识拷贝过程转变为学生在接受知识本身的同时体验到获得知识的乐趣、学会获得知识的方法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些命题, 较之我们以往常说的“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更加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自主学习的内涵可以通俗地概括为“想学”“会学”“能学”。语文学科是有代表性的人文学科, 更应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学习的积极性, 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先贤孔子曾经说:“三人行, 则必有我师焉。”又强调:“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寡闻。”说明了彼此切磋琢磨、交换心得, 有助于个别学习。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 年龄相当的儿童更可能由彼此的最近发展区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 内互动、增进成长。另外, 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 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情感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不仅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认知发展, 而且通过情意因素促进学生非认知品质的发展, 特别有利于责任心、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评价者, 是学生的引路人, 教师确立全新的正确的自主、合作的教学理念, 才能培养出具有“自主、合作”精神的学生, 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
二、确定学习目标, 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精神的灵魂
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目标, 也是每堂课的方向, 是判断教学有效的直接依据。
1. 教学目标要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心理学家认为, 人的许多行动都可以用目标指向来解释, 目标对人有激励作用。其原因有三:第一, 目标能指导人的注意, 使之集中精力去完成当前任务;第二, 目标能激发人的努力, “鼓足干劲, 力争上游”;第三, 目标能增加人的持久性, “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教学目标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激发学习者的认知内驱力, 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确立满足学生需要的学习目标, 势必会让学生的学习效果迅猛提高, 事半功倍。
2. 教学目标设计要能吸引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使学习者对语文学习内容产生兴趣, 并吸引他们注意, 在设计内容时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 应用多种表达方式。通过采用文字、图象、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呈现知识, 以此来培养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浓厚兴趣。第二,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问题要小而具体, 新颖有趣, 有适当的难度, 有启发性, 同时与学生的需要和生活相贴切。第三, 应该不断更新学习资源。一成不变的内容会使学习者产生厌倦。第四, 学习目标应大众化。如:每堂课的目标中, 行为主体是不是学生?行为条件能否真正影响学习的结果与“自主、合作”精神的培养?目标是不是基本的、共同的、可达到的?所有这些, 都直接有效地影响着学生“自主、合作”精神的培养。
三、改革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精神的基本要求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 是师生共同学习, 提高、创造的重要场所。可以说, 任何一个学生, 在学校期间80%的知识与技能是在课堂积累、形成的。因此, 改革课堂教学, 使之符合“自主、合作”学习的精神, 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上学期, 我曾做过以下几组合作实验。
例:1.每组5人, 各组中有1个尖子生, 2个中等生, 2个学困生, 男女搭配。
2. 每组3人, 层次分开。分别为:尖子生、中等生、学困生、男女分开配组。
3. 每组2人, 自由组合, 男女不限。
实验结束后, 通过对比学习目标的完成效率, 得出以下结论。
1.个体的基本条件要均衡 (即:分层组合, 尖子生、中等生、学困生相互对应) 。
2.目标应一致 (即:不同层次的学生, 目标应有所差异, 同一层次的学生, 目标应相同) 。
3.合作伙伴应相对稳定。
4. 人数以3人为宜。
5. 男女搭配。
6. 个体要有一定的交往意识与交往技巧。
四、教师的有效组织是合作学习成功的必要条件
教师的有效组织是合作学习成功的必要条件, 这个结论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教师组织不当, 合作学习就会流于形式, 尽管表面上看是分了若干组, 但小组里自主、合作学习的有效运行却没有。问题是教师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才能使合作学习落到实处呢?
第一, 教师要热爱学生, 尊重学生, 平等信任, 相互交流, 教学相长。具体说,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使学生心情愉悦、轻松自主地进入学习状态。第二, 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尤其要使学生大胆探索、乐于学习。第三, 教师要组织好教学秩序, 使学生既生动活泼又有纪律地进行学习。第四, 教师要根据学生输出的大量反馈信息来及时调控教学活动, 使信息传输始终达到动态平衡, 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第五, 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应激发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 培养学生对科学与真理热烈追求和探索的精神。
当然, 除了全新的教学观念与高超的组织能力, 有效的“自主、合作”教学还取决于教师渊博的知识和对所教学科体系的洞悉。另外, 教师还应以宽容的悟性对学生作积极的启发、诱导, 促使学生的各种思维高度发展。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 自主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 以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为基础, 对学生适时引导, 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遵循了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能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符合学生实际的需要, 但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提出了很大挑战, 新时代的教师应与时俱进, 及时更新教学观念。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主、合作”教学,学习方式,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高向斌.合作学习教学的几个基本问题.教学与管理, 2000, 11.
[2]朱宁波.新课程中教学开放性和创造性.人民教育, 2002, 12.
[3]陈怡农.倡自主树精神求务实——读“从均衡发展到特色发展”有感.人民教育, 2010, 2.
体育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论文 篇5
1、学生自我评定: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评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2、小组评定:以友的态度分平公正地对待其他同学的表现,作出正确的评定。
3、教师评定:教师根据平日的观察和必要的测试,参照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做出综合性的评价。
(二)运动参与的评价
1、能经常参加球类运动。
2、能在比赛中运用所学基本技术、战术。
3、奔跑能力、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有明显提高。
4、比赛中能主动与同伴配合。
5、能观看和欣赏电视传播的球类比赛。
语文阅读“自主、合作”教学尝试 篇6
一、贴近学生,创设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
学生只有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拓宽思路,主动地参与教学。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民主、和谐的具有人文气息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想说、敢说。教师还要主动走下讲台,来到学生身边,俯下身子、放下架子,一句真诚的询问和一次亲切的交流足以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营造出和谐、互动的教学氛围,为打造自主、开放的课堂营造外部环境。只有建立了民主、平等和互爱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二、角色回归,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强调课堂学习应注重学生的发现、研究和探索,它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要自主地发现规律、探究思路、寻找方法、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在课堂教学中,交流活动的主体也应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和单个学生的交流。如在教学组诗《七子之歌》时,因为这是一组饱含深情的朗读诗,为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笔者让学生设计朗读方式,如有的小组采用男女生合读、重读的方式来朗读“母亲呀”这句话,来表现幼子对母亲热烈的呼唤。通过分组朗读,每个学生都进入了“角色”,品尝到了参与的快乐,在欣赏和评价其他学生的表现时,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三、自主学习,搭建个性体验平台
阅读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既是学生了解课本内容的途径,又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与交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文的反映往往是多元化的,因为学生有着强烈的个性特征,在阅读时会融入个人的独特情感、理解和体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民主意识和人本意识,鼓励学生敢于表达不同的见解,引导学生融入角色,激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享受审美的乐趣。如在教学《小石潭记》时,笔者设计了几个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考:①你们喜欢小石潭这个地方吗?②你觉得哪一段写得最好?说说好在什么地方?③说说自己这一课学得怎么样?④请说说学过《小石潭记》之后的体会。
通过灵活的设计,使每位学生都能进入自主学习的角色,使他们迸发出千姿百态、绚丽夺目的火花。
四、合作交流,推动思维拓展延伸
在教学活动中,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交流,来达到相互启发、拓宽思路、共同提高的目的。
立足于“自主”阅读基础上的合作交流是自主、合作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其意义在于扩大“交流”,加强多方“对话”。具体可分为两个步骤:一是小组内的合作交流;二是全班交流。让学生参与合作学习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更有利于培养他们合作的意识与能力,使每位学生都意识到:①随时需要寻找合作者,随时被选为合作者;②自己是合作小组中不可或缺的一员,要学会与其他学生分享与合作;③自己的情感态度会影响合作的质量,要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权利;④合作小组是自己大展个性的用武之地;⑤合作小组中的成员有不同的分工,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提供开放的互动平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的学习,鼓励他们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唯有如此,学生才能真正喜欢语文、热爱语文,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篇7
一、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自主—合作”教学模的条件
1.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 积极促进教学民主化 。
平等、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和教学目标高质量实现的保证, 也是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赞可夫曾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象, 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成这样的教学气氛, 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在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中, 学生会拿出学习的热情, 焕发学习的活力, 知识的获得不再是教师灌输的结果, 而是学生主动探寻的结晶。“亲其师, 信其道”, 只有在教师的尊重、鼓励和真心付出下, 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投入学习热情敢于畅所欲言, 发表独特见解。在这样的课堂上,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倾听与交流、质疑与探讨将成为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
2.建设 “有力 ”的合作小组 , 有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
合作小组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载体, 也是“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成功的关键, 科任教师应该和班主任协调配合抓好小组建设。小组的划分应以“优势互补、民主集中”为原则, 合理规定人数, 充分考虑学生基础、性别、个性、爱好等多方面因素, 使每个小组的实力尽量平衡。教师挑选或学生自主推举出每个小组的学习组长, 组长确定后要进行定期培训, 明确组长的工作职责, 合理调配组员, 培养合作氛围, 落实“人人都是管理者”的管理模式。教师针对小组成员的不同特点对其进行角色定位, 让不同学生负责不同的学习任务, 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相互合作, 提高学习效率。
3.建立合理的评价奖励机制 , 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
评价奖励机制是“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得以长期顺利推行的保障。因此, 为了有效推进“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坚持过程性、鼓励性、鞭策性、合作性、差异性原则, 以小组为评价单位, 用量化的方式评价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当然, 量化的过程必须是公平、公正、公开的, 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学生, 起到“奖优罚懒的作用。
二、实施“自主—合作”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
1.预 习环节 。
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的首要 环节是学 生的自学 学习, 即课前预习。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 教师可以采用编写学案的方法, 让学生知道该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 教师可以补充相关史料, 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 为学生的思考搭设阶梯, 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深入学习。如在学习《第一次工业革命》一课时, 可以设计以下问题: (1) 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 而不是其他国家? (2) 你能简要叙述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吗?说明在工业革命进程中, 各个部门是如何相互促进的? (3) 法国和美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如何? (4) 试从生产力、社会关系、国际格局等方面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 (5) 工业革命对中国有何影响?学生在教师学习提纲的指引下,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对照教材, 分析材料, 逐一解决问题, 对不懂的地方进行归纳整理。这样, 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过程, 而是解决问题和进一步提出问题的研究过程, 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由此得到了锻炼。
2.情 境引入环节 。
良好的情境教学, 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历史的认识, 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结合时政热点, 引出历史问题, 就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调动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探究学习。教师在进行《美国联邦政体的建立》一课的教学时, 可以先投影2012年美国总统奥巴马与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电视辩论的新闻图片, 要求学生讲出图片反映的时政事件, 再进一步提出问题:“从这则新闻中, 同学们可以知道美国总统是怎样产生的吗?美国总统有哪些权力? 总统在国家权力结构中处于什么地位? ”在整个过程中, 教师通过给学生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明确了学习目标, 引导学生积极、有序地学习。
3.小 组合作环节 。
小组合作是“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在自主学习阶段, 通过自己的阅读、分析、思考和整理, 有些学生已经达到了某些目标, 而有些可能还没有达到;有些问题学生已经解决, 但有些重点难点问题可能还没有很好地突破。教师先不要急于讲解, 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 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通过集思广益、互相合作、讨论辩论等方式, 引导学生学会听取别人的意见, 积极主动地发表见解, 从中发现不足, 相互补充、启发, 从而使学生在讨论中逐步弄清问题的思路和结论。在小组讨论中, 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信息反馈情况, 掌握学生的思维动态, 进行综合分析, 适时给予辅导和点拨, 帮助学生得出正确结论。经过小组的讨论与总结, 学生在自主学习环节中所出现的零散问题得到了集中和不同程度的解决, 这时, 学生就可以带着问题进入下一个环节。
4.交 流反馈环节 。
交流反馈是指学生把自主学习的成果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收获与全班同学交流的过程, 让不同类型的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通过问答和多媒体演示等形式进行展示汇报交流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要适时加以引导, 激发学生参与讨论、辩论等, 实现学生思维的碰撞。对学生汇报的成果, 教师还必须给予适当评价, 对不正确的观点要及时更正, 对有疑问的学生要及时指导, 对新颖、独特的观点要及时鼓励。这样, 在相互交流中, 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了分享, 知识得到了掌握,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大大提高。
自主合作教学模式论文 篇8
一、问题与分析
1、讲自主, 漫无目标, 满堂“放羊”
自立学习是就学习过程的内在品质而言的, 它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的学习, 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是在于学生有不断学习的内在需要。正如新课程标准所言, “物理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都说明了教师要一切以学生为主, 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来组织教学。
2、谈合作, 只重形式, 新瓶装旧酒
课堂讨论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形式, 许多教师采用这种方式开展学生的“合作学习”;但我们看到的却是变了味的讨论。
合作学习, 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有明显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进行合作学习, 要从实际出发, 不能形式主义。有时一人不能解决的事, 大家分工合作很有必要;而有时很简单的事, 也来个讨论, 就大可不必了。学习的过程应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唤醒学生主体意识的过程。制定目标、确定重点、选择方法、评价效果, 都应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 师生共同商定, 如仍由老师“独断专行”, 那么“合作学习”就变成了一句空话。
3、说探究, 摆样子, 形似神不似
我们看到有一些课, 老师布置一点所谓的探究的问题, 只不过是点缀一下, 摆摆样子, 最终还是老师宣布正确答案, 草草收场。
探究学习, 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 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老师为什么非要包办代替, 而不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去探究、发现呢?
二、思考与策略
我们可采取何种策略, 使课堂“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发出别样的光彩?
1、重视学法指导, 教学生学会学习, 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基础。
如前所述,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以学生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为基础的, 是以学生懂得怎样学习为前提的。学生只有掌握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才会有求知与创新的激情和内动力。所以, 教师应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 寻找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学习策略, 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 同时也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 要为学生“怎样学习”导向, 教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备课首先要分析学情, 备学法:预习要求要有利于预习习惯的养成;课堂讲解要学法示范, 并重视指导自悟和总结学法;练习设计要有助于学生运用、迁移、巩固学法。当然, 学习方法多种多样, 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 在指导学法时, 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 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行之有效的科学学习方法。同时还要注意让学生“愿学”、“乐学”, 因为不解决“愿学”、“乐学”的问题, 也就谈不上“会学”、“善学”。学习方法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其实是一个动态过程, “愿学”和“乐学”是推动其发展的前提和动力。学生养成了自觉的习惯, 掌握了一些自学的方法, 他们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才有基础。
2、创设民主环境, 给学生发展的空间, 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保障。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学生是一个个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和丰富的精神生活、蕴含着生命潜能的人。因此, 我们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物理学习的特点,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尽可能把自己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使学生感到亲近;尽可能把教材以及教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学生的距离拉近, 使学生产生共振共鸣。绝不可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搞”一刀切”、“一锅煮”, 要求所有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 运用同样的学习条件, 以同样的学习速度掌握同样的学习内容, 导致有些学生“吃不饱”, 有些学生“吃不了”, 有些学生根本不知从何“入口”。
所以, 我们要创设多样的教学环境, 建立一个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的交互平台。在这个平台上, 老师作为学习参与者, 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交流、讨论, 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如用亲切的语言感染, 营造宽松氛围, 鼓励学生发言;借助多媒体, 创设学习情境;组织小品表演, 提供体验机会等。只有这样,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才有保障。
3、发现问题, 使学生思维升华, 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动力。
自主合作教学模式论文 篇9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老师是课堂的设计师。如何共同上好一节课,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教师要创设一种学习情境,围绕一节课的重难点,分层次地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激发学生的意识,让学生很快地投入解决问题、探索问题的状态,让学生通过努力独立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成就感。教师要注重情境的创设,学生的思维才会被激活,对新知识的探索才会主动。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一个人一旦对某一问题发生兴趣,那么,他的努力会作出达到惊人的程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引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是多鼓励学生动手动脑。”教师要真正放手,让学生动起来,把学生的权利、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究者。我曾多次对学生说:“课堂是你们的,学习是靠你们的,学习任务是靠你们去完成的,老师和小组同学只是你的助手,你们要学会自主学习,要善于思考,勤于思考,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能解决的要多想为什么,养成多方位思考的习惯……”习惯养成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的意识也随之提高了,因此要充分让学生围绕教材,认真看书自学,独立获得知识,作为课堂引导者的教师应巡视课堂,作个别点拨,同时督促还没有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的学生。
二、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索
在传统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教学方式,学生只能学到“表面的、零碎的”知识,这种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只有通过学生亲身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索,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因此,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带着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去。这一学习环节又可以分为独立探索和合作探索。
1. 独立探索
由于不同的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是不同的,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因此,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决定自己的探索方向,选择自己的方法,独立进行探索。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当学生取得进展时应充分肯定,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应给予适当的点拨,让全体学生共同发展提高。
2. 合作探索
未来社会已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能否认真地倾听他人的意见,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显得十分重要。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讨论,让学生之间不同的见解、观点、思路进行碰撞,学生通过群体的合作讨论,可以相互了解见解,得到新的启发,从而使自己的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研究性学习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它主要着力于学生的学,鼓励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模式,进行主动探索。它把目标指向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意识,以及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发展的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和掌握。探究性则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特征之一,其有利于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强调“做中学”,力图通过学生“做”的主动探究过程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立足于课堂,深入钻研教材,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基础。
三、合作意识的培养
学生是知识的探索者,在学习时,难免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此时应就分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弥补、相互质疑、相互竞争一起进步,这是学生合作的关键,这种合作有助于学生思维的碰撞、灵感的激发,从而培养与众不同的创新能力。如我在讲多边形内角和一节时,不是告诉学生内角和的公式,而是让学生动手画图。通过小组讨论,学生总结出不同的三、四种方法,推导出内角和公式,学生的思路打开了。我表扬了同学们的合作精神,学生探究的劲头更足了。
四、有效拓展,参与创造
新知识的运用与拓展,需要教师设计合理的问题情境、层次分明的问题,让学生在知识学习与运用中去体会,感悟知识,总结知识,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规律,让学生从中去体验成功,感悟创新的快乐,教师要充分激励学生,让学生去挖掘,去对比各种方法,选取更优的思路和方法。
五、多方思考,归纳知识
每节课的关键,还在于教师总结性的语言,它能系统地归纳知识,总结各种思路,形成技能,让学生去比较不同方法的个性与共性,思考他人的好思路,找出自己思路受阻的原因,积累好的分析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策略新探 篇10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教学策略,自主,合作,探究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标准倡导下的一种更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师的启发下, 以学生自身为主体, 发挥群体优势, 共同探究式地学习。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实现这一理念, 成为摆在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一个实际问题。探究新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是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刻不容缓的责任。
1 让学生在“自主”中求知
要使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权, 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这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首先, 教师要立善于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要想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 把学生的思维引入到对课堂内容的探究中来, 教师就要根据不同内容, 巧妙激趣。例如:在学习记事本时, 我将手机拿出来, 问:“哪位同学会写短信息?”同学们顿时情绪高昂, 跃跃欲试。我顺势从手机的文字输入转到了记事本的输入, 使学生感到文字输入在重要性, 并且可以输入自己喜爱的内容。学生一听, 自己有了自主权, 于是在愉快的心情下很快开始了文字的输入。
其次, 教师要全面放飞学生有思维, 让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例如:在“切换方式与动画效果”教学中, 向学生展示幻灯片“飞”出来的效果, 学生禁不住会问“怎么才能让幻灯片‘飞’出来呢?”看到同学们疑惑的神态, 我说“同学们想不想试一试?”同学们马上投入到学习中, 恨不得一下让自己的幻灯片“动”起来。
教师在教学中只要抓住“契机”, 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2 让学生在“合作”中获知
新课程标准倡导合作学习。那如何促使学生在“合作”中获知呢?第一, 教师在教学中要转换角色。变传统的学生学习的指挥者、统治者为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 使自己成为学生求知的伙伴。教师要给学生构建平等对话的平台, 使教学在平等的过程是进行, 让学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下, 敢想敢问, 敢说敢做。第二, 教师在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创设条件, 给学生提供合作的空间, 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力量和乐趣。例如:在网页制作中, 学生对怎样制作模板, 怎样用模板创建网页, 用模板创建网页有什么好处等问题感到不解。于是, 我就先以小组为单位, 结合教材边操作边讨论, 然后, 满足他们想当“旁听生”。从讨论、解疑的过程中, 我惊喜的发现, 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极大地出乎我的想象。因此, 我认为只要给学生提供交流合作的空间, 给学生足够活动的机会, 把课堂变为“生与生合作、师与生合作的平台或论坛”, 便能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合作的技能技巧。第三, 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合作交流的方法, 培养学生敢干发表自己的见解, 表现自我才能, 而又乐于听取他人意见的良好学习习惯, 提升学生合作、交流、协调的能力。
3 让学生在“探究”中创新
学生只有通过主动探究、实践参与, 才能促进个性发展, 才能使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 多方位、多角度探究, 努力寻找与众不同, 而又合情合理的答案。利用一定的“诱因”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 点燃学生探究问题的灵感和热情。例如:在教学Excel中的数据计算、排序、筛选等内容时, 我将学生最关心的“期中考试各科成绩单”展示能学生, 同时提出“怎样快速计算出每个人总分”的问题。学生发表意见后强调:“课本中给我们多种计算方法, 同学们想不想尝试?”这样用问题引发学生展开想象, 获取更多探究问题的思路。
自主合作教学模式小组管理是王道 篇11
一、分组讲求策略
我认为小组组建应在班主任对全体学生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我班的分组最初只是试运行,期中考试后,我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考试成绩、日常学习态度、行为表现、发展潜力等多方面因素),将全班学生分成均等的A、B、C、D四层,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除了保证每组内有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外,还考虑分配一名管理能力强的学生。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性格因素,活泼型学生与内敛型学生相结合,以增强小组的活力。
按学生成绩来分,把前1至9名学生学分为A组,10至18名的学生为B组,19至27名的学生为C组,倒数1至9名的学生分为D组,然后让A、B、C、D组的各一名学生按性别、性格、能力结合,组成9个小组。9个小组最终形成AB、CD的小组分配原则,小组内AB、CD两两之间为互帮对子,并在小组内,AB负责CD内疑难问题的解答。
当然,各班进行合作学习的小组大小因班而异。我班36人,刚开始尝试6人一组,但发现人数过多,老师没有走动指导的空间,而且受课堂时间限制,有些学生丧失在组内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此外,小组的人数尽量是偶数。小组学习的基础是合作,合作学习的最好体现的是“一帮一”,结成“学习对子”。我班在小组分配上遵循三个原则:1.均衡原则。2.尽量尊重学生意愿原则。3.适时调整原则(我班组长已经调整过3次)。
二、小组长选拔讲技巧
分组后,组内要选出常务组长和学习组长。常务组长由小组学生选举产生,尽量让组长和组员之间进行双向选择,缩短学习小组内学生间的“磨合期”,便于小组管理。常务组长抓小组全面工作,要带领全组成员制定组规及小组发展目標,还要负责检查各项目标的落实情况,每周一班会课对本组学员情况进行总结,并公布加分、扣分详情。常务组长要由组织能力强、协调能力较强的小组成员担任,是组内的“行政领袖”。其成绩未必是小组中最好的。但要有较好的协调能力,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正义感。学科小组长是依据学科而定的,由常务组长任命语、数、外学习小组长,负责督促全组学生各自主管学科的作业收缴、登记以及合作探究的分工学习。
常务组长要定期接受组员评议,工作不出色的,应及时更换。组内四个成员个个都是组长,都有职责,目的就是让学生在不同学科既能体验到成员的角色,又能体验到组长的角色,从而达到“团队学习”的效能。
三、培训组长变成常态
我认为对小组长的培训可分三个方面:一是任课教师进行课前培训,其目的是更好地实现课堂学习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二是班主任进行定期培训,每周在固定时间,班主任与常务组长进行交流,在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进一步了解班级学生的动态、小组存在的问题等,与大家商讨解决办法,推动班集体共同提高;三是任课教师进行不定期培训,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工作的需要,随时召集学科组长及课代表开会,了解本学科教学中的问题,探讨解决办法。尤其要与德育学分挂钩,任课教师要与班级管理积极配合,将小组管理落实,否则班主任辛苦构建的小组管理体系变成一纸空文,流于形式。比如,我班数学老师运用得很好,初一新生徐××习惯差,不按时交作业,还想浑水摸鱼,沈老师严格按照我班管理条例执行,组员违纪全组扣分,徐××不交作业,导致小组连续扣分,结果组员不干了,要集体轰走他,徐××慌神了,哭着不想来学校了,我看时机到了,将家长请到学校,配合我的工作,回家督促孩子的作业,让他感到遵守约束的甜头,经过一周的观察,徐××准时上交作业,本组学生重新接纳了他。当然,加分也是如此,我班李××学习突飞猛进,给予加分鼓励,本组成员也跟着加分表彰,目的是传递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信息,引导学生发挥团队精神。
四、理想的管理是全体参与
怎样协调组长与组员的关系?组员不服组长怎么办?组长想把个别组员“踢”出本组怎么办?教师一定要给组长撑腰,正确及时地处理问题,化解组长与组员之间的矛盾。一定让组长杜绝“自己可以把个别组员‘踢出本组”的念头。比如,我班陆××同学,好说小话,小组联名要将他踢出去,我深入了解情况后,请组长配合我的工作,将同学的意思转达给他,提供三条路,1.考察一周,如能改变,同学仍能接纳他;2.自己找能接纳自己的组;3.仍不悔改,独立成一组(一般他都不希望独立一组,初中生比较要面子)。他立刻表态,改掉坏习惯,赢得本组同学的信任。接下来要对他们组员整体做工作,帮助陆同学融入小组,争取加分。
作为教师要利用班级舆论进行监督,定期召开主题班会,或对学生进行无记名调查。这样也能让表现优秀的学生更优秀,让表现欠佳的学生更有信心。当然,最理想的结果是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
参考文献:
自主合作教学模式论文 篇12
1.自主合作教学的基本特征
自尊自信:学生有着非常明确的学习要求, 了解自身的长处和不足, 在学习方面能够做到自我肯定, 有着充分的学习自信心, 有着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独创性学习:学生不满足书本上固有的答案, 善于发现问题, 并大胆进行探索、分析和判断, 有着很强的独立思考能力。
自我调控:学生在学习动机、方法等方面具有自我认知能力, 可以及时找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纠正和调整。
主动参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每一项课堂教学活动, 并具有非常强的表达欲望和合作意识。
合作精神:学生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师生、生生互动交流过程中, 能够做到互相包容、理解, 互帮互助, 共同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实现共同发展和进步。
2.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教学策略
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学习小组是实现合作学习教学的重要形式, 小组成员之间的分配组合直接影响着自主合作教学的质量。合作小组成员人数一般控制在4~6人。笔者在充分掌握全班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之后, 结合学生认知能力的差异性, 将学生大体分为上、中、下三层或A、B、C三类。在小组组员的分配以及座位的安排方面, 尽量让每一个合作小组都有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 同时综合考虑学生情感、性格的不同, 充分发挥优等生的才能, 全面提高中等生水平, 有效帮助学困生提高, 实现互帮互助、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目标。
构建自主合作机制:确保高质量教学的两个核心因素是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自主合作教学主要是将个体化竞争转化为组间竞争, 因此构建合作机制显得非常有必要。一组成员主要有组长、记录员以及发言代表等角色。在具体任务开始前, 各小组要进行明确的个人分工, 使得每一个组员都能在合作团队中承担应尽的责任, 充分体验团队合作学习所带来的快乐和收获。例如, 在进行《圆的认识》教学时, 笔者为每一个合作小组准备了一套特殊的画圆工具:图钉、细绳和铅笔头, 让学生利用这些工具画圆。若是使用这些工具画圆, 个人是无法顺利完成的, 就算进行合作, 也需要许多小技巧, 稍不注意便无法画出理想的圆来。所以在画圆过程中, 学生之间要进行密切合作, 积极探索。通过自主合作, 学生充分了解圆的形成过程, 为进一步研究圆的概念和内在规律奠定了基础, 并有效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把握自主合作时机:正所谓“机不可失, 时不再来”。教师要抓住最佳时机开展自主合作教学, 组织有效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观点不一致、解决问题的途径多样、问题相对超纲、知识面需要拓展时……都是开展自主合作教学的最佳时机。例如, 在进行“量长度”教学时, 笔者发现部分学生未能将“0刻度”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而产生不同的答案, 就适时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还有在进行“百分数”教学时, 有学生提出了百分数是否为分数以及百分数的学习价值何在的问题, 笔者也很好地抓住这一时机开展了自主合作教学。
调控自主合作过程:若想成功开展自主合作教学, 教师必须及时对合作过程加以调控, 及时予以指导、纠错、答疑和组织等。首先要明确自主合作的对象和要求。在开展自主合作教学之前, 合作的对象、内容以及目的必须事先进行交代, 不然学生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进行的合作, 必然会事倍功半;其次要加强过程调控。由于各个小组不集中, 互相具有干扰性, 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方式和手段, 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最后要加强时间调控。要给学生创造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 避免出现一人独唱, 他人只得人云亦云的不合理现象。在自主合作过程中, 要为学生保留适当时间, 不可因为时间过紧导致“伪合作”, 也不可因时间过松, 浪费宝贵课堂时间, 导致“浮合作”。
【自主合作教学模式论文】推荐阅读:
自主合作模式08-04
自主合作式教学11-06
自主合作教学模式05-18
自主合作课堂模式初探07-04
自主合作学习模式探究10-10
“自主―探究―体验―合作”教学模式11-08
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10-21
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总体框架08-31
自主合作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