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总体框架

2024-08-31

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总体框架(通用11篇)

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总体框架 篇1

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总体框架(构想)

一、创境激情,导入新课

1、交流激情

2、游戏比赛

3、问题故事猜谜等形式

4、复习旧知

学生在教师组织下,听、看、思入情入境,情境导入激发兴趣。为学习新知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学生自学、探求新知

要求教师每节课都要有明确目标,都要制定明确的内容目标、方法目标、情感目标等,明确的目标为学生的尝试、合作指明了学习的方向。教师出示自学目标,学生以小组交流探求本课学习目标。

学生按照老师提供的学习目标自学课本,通过圈、点、勾、画、读、写、想等学习手段,自“悟”学习内容,凝神思索发现问题,教师始终穿插在各个学习小组之间观察、询问,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自学情况,并特别注意和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培养他们好学的自信心,同时,教师还要向潜能生给与学习方式的指导。这种在老师指导下的学生个体根据目标任务预习尝试学习的过程,是自己凝神思索发现问题的过程,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问题意识的培养。

三、自学测评、交流汇报

教师针对自学目标出示相应测试题,学生做检测题,教师巡视点

评,并以小组交流汇报自学结果。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学生个体在自己学习尝试的基础上,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把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由组长引领,小组内合作交流,探究问题的答案,不能解决的问题或是好的方法、经验、好的题目、好的发现均由组长整理汇总准备在班内自主展示。合作方法要求灵活多样,可“互查”,成员之间彼此检查个体尝试学习中的情况;可“互助”,优生当“小老师”帮助困难生;可“互通”,互相交流自学之中的见解、疑惑和发现。

四、以学定教、合作探究

1、共性问题集中讲解、个性问题个别辅导。

2、引导质疑。

3、小结(教师指导)

教师根据学生自学知识掌握情况,针对共性问题集中讲解、个性问题个别辅导,使师生学做教互动合一。

五、作业点评、知识交流

1、布置课内作业

2、抽查课内作业

3、布置课外作业(根据所学课而定)

学生作业分为必做型和选做型两类。其中必做型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综合应用。选做型包括能力拓展型、思维创新型。要求教师做到当堂作业面批面改,使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得到反馈,便于教师课外辅导。

总之,学校将围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核心,不断更新教

育理念,强化措施,突出重点,扎扎实实地做好今后的各项研究工作,切实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放到突出的位置,切实把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我们将深入研究创自己的特色。

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总体框架 篇2

一、问题与分析

1、讲自主, 漫无目标, 满堂“放羊”

自立学习是就学习过程的内在品质而言的, 它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的学习, 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是在于学生有不断学习的内在需要。正如新课程标准所言, “物理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都说明了教师要一切以学生为主, 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来组织教学。

2、谈合作, 只重形式, 新瓶装旧酒

课堂讨论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形式, 许多教师采用这种方式开展学生的“合作学习”;但我们看到的却是变了味的讨论。

合作学习, 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有明显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进行合作学习, 要从实际出发, 不能形式主义。有时一人不能解决的事, 大家分工合作很有必要;而有时很简单的事, 也来个讨论, 就大可不必了。学习的过程应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唤醒学生主体意识的过程。制定目标、确定重点、选择方法、评价效果, 都应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 师生共同商定, 如仍由老师“独断专行”, 那么“合作学习”就变成了一句空话。

3、说探究, 摆样子, 形似神不似

我们看到有一些课, 老师布置一点所谓的探究的问题, 只不过是点缀一下, 摆摆样子, 最终还是老师宣布正确答案, 草草收场。

探究学习, 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 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老师为什么非要包办代替, 而不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去探究、发现呢?

二、思考与策略

我们可采取何种策略, 使课堂“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发出别样的光彩?

1、重视学法指导, 教学生学会学习, 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基础。

如前所述,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以学生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为基础的, 是以学生懂得怎样学习为前提的。学生只有掌握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才会有求知与创新的激情和内动力。所以, 教师应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 寻找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学习策略, 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 同时也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 要为学生“怎样学习”导向, 教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备课首先要分析学情, 备学法:预习要求要有利于预习习惯的养成;课堂讲解要学法示范, 并重视指导自悟和总结学法;练习设计要有助于学生运用、迁移、巩固学法。当然, 学习方法多种多样, 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 在指导学法时, 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 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行之有效的科学学习方法。同时还要注意让学生“愿学”、“乐学”, 因为不解决“愿学”、“乐学”的问题, 也就谈不上“会学”、“善学”。学习方法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其实是一个动态过程, “愿学”和“乐学”是推动其发展的前提和动力。学生养成了自觉的习惯, 掌握了一些自学的方法, 他们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才有基础。

2、创设民主环境, 给学生发展的空间, 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保障。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学生是一个个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和丰富的精神生活、蕴含着生命潜能的人。因此, 我们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物理学习的特点,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尽可能把自己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使学生感到亲近;尽可能把教材以及教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学生的距离拉近, 使学生产生共振共鸣。绝不可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搞”一刀切”、“一锅煮”, 要求所有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 运用同样的学习条件, 以同样的学习速度掌握同样的学习内容, 导致有些学生“吃不饱”, 有些学生“吃不了”, 有些学生根本不知从何“入口”。

所以, 我们要创设多样的教学环境, 建立一个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的交互平台。在这个平台上, 老师作为学习参与者, 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交流、讨论, 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如用亲切的语言感染, 营造宽松氛围, 鼓励学生发言;借助多媒体, 创设学习情境;组织小品表演, 提供体验机会等。只有这样,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才有保障。

3、发现问题, 使学生思维升华, 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动力。

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总体框架 篇3

【关键词】探究性 合作性 历史课堂 自主性 教学模式

在长期的教学发展中,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干扰,致使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将“兴趣培养”这一模块忽略掉,并且对学生每一个主体间的个体差异性缺乏考虑,进而导致历史教学固步自封,观念落后。为了实现高中历史课堂的多元化、开放化教育,优化学生学习效率,我校推出了以“自主、合作及探究”为目标的教学路径。

一、以自主、合作及探究为目标的教学模式特征

这种开放式教学模式可使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实现,从而使学生热心参与课堂及课外活动,最终实现自身交往能力、自学能力的提升。以自主、合作及探究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具备如下几点特征。

第一,开放性。主要指在课堂中,学生的心态比较平和、轻松,无压抑感,课堂比较开放。另外,指的是课堂中涉及到的问题属于开放型,学生可以在探究的过程中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

第二,参与性。主要指在历史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内,学生都是以“演员”的角色全程参与其中,属于主体,并非“观众”。

第三,主体性。重视“学”为主体,学生是历史教学课堂中的主体。

第四,探究性。主要指历史教学并非传统的死板灌输知识,而是一个探索知识、分析知识、自主研究及学习的过程,具有很强的探究性,旨在使学生通过集体探究或者小组探究以及个人探究的活动形式,解难释疑,使实际问题通过所学知识得到解决。

第五,互动性。在开放式课堂中,教师与学生间是交互影响,并非单一讲授与被动接受的一个过程,历史课堂教学具有很强的互动性。

二、如何实施自主、合作及探究型的教学模式

1.优化教学模式,实施导学教学,吸引学生参与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属于一种引导者与指导者的角色,这种角色定位是现代教学的要求,旨在使学生具备“会学习”的能力。此种教学理念的寓意为“教”不再是教师的主要职责,教师的主要职责为引导学生去“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将课本中的知识点“学会”,而是让学生具备“会学”课本中的知识点的能力。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优化教学模式,实施导学教育,做一个优秀的“导学者”,使学生可以发挥自身思维能力,善于学习,积极参与其中,进而使自身的“问题意识”、“求知欲望”、“思维品质”、“质疑意识”得到培养与提升。例如:我校一位历史教师在讲述一节关于“二次工业革命”的公开课时,实施了新颖的导学教学模式,她编制了自助学案,学案包含了四大模块——知识构架、研究线索、史实观点及概念、能力训练。该教师在课前先将印制好的学案发到学生手中,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助学案自发性、自主性的学习,进而将有关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知识点掌握住,并将知识线索得以理清,再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对学案中提到的相关问题进行解答,并展开讨论,完成自主能力培育与训练的过程。学生在课前先学习掌握,之后较难的知识点再由老师在课堂中进一步进行解决,以此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此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教师这一导学者的引导下,充分参与了课堂知识的探索。

2.优化学习平台,实施合作学习,培养合作意识

在探究性学习中,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合作”。在课堂中,教师当为学生创设知识交流契机,以常用的“小组合作模式”来实施合作型学习。例如:在历史课堂中,让学生自主整理相关历史专题以及知识线索,之后,学生之间进行知识交流。此外,仍然可以实施小组合作制,针对即将学习的历史内容,让学生在活动课中,分组并且分工协作去制造课题报告或者多媒体等,以此强化学生的协作精神、合作精神。

3.优化课堂气氛,传导问题意识,塑造探究能力

随着教育形势的转化,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对高中历史教学也提出了新的、与时俱进的教学要求,高中历史课堂当实施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将推动历史教学发展作为重点任务,旨在通过开放式的教学,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及踏入社会后的创新能力、探索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开放式的课堂要求教师摆脱“严肃”的形象,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开放、民主、轻松的课堂,使学生的认知素质、思维能力得以优化。传导问题意识,即为根据身边的一些实际情况,有联想性的激发起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在日常的停电时,可以根据停电这一现象去评价“在生活中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意义”等。

结语

高中历史教学在新课改的强力影响、指导下,使得课堂教学模式具备探究性、合作性以及自主性。此种教学模式可使学生的学习习惯由传统的“被动性”转为“自主性”,“依赖性”转变为“独立性”,“懒散性”转变为“探索性”,因此当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注重此种教学模式,使高中历史教学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欣. 高中历史史料教学实施探究式学习的研究[J]. 2010(12).

[2] 李景慧.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自主合作教学模式[J]. 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09(11).

[3] 何善刚. 高中历史“接受——合作——探究”式教学实践探索[J]. 2008 (16).

[4] 孙群山. 凸显“自主、合作”打造高效课堂——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8).

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总体框架 篇4

自主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两种有利学生增长技能、提高创新和研究能力以及与人合作能力的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大约分成情景创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点拨升华--拓展延伸六个环节。

一、创设愉悦的教学情景,做好探究的铺垫,激发学生探索研究的动机。

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是在主体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生发展的。好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探究的状态,创设良好的切合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的积极性也有着巨大的作用。

二、自主探究,经历知识、技能发现与发展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形成的过程;统计观念、空间观念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观念的形成是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和发展的;应用意识的培养要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这些过程目标实现的根本就在于学生的自主探究。

由于数学课程内容是现实的,并且过程成为了课程内容的一部分,就要求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课堂中必须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锤炼自己的思想,逐步使自己的经验合理化。因此,需要学生对自己对他人的想法不断的反思。

三、合作交流,在接纳与批判中完善。在课堂上,要把握合适的合作时机,积极营造和谐的合作交流的情境,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争论、倾听与反思,让他们在接纳与批判中得到提高。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好每次合作的契机,在学生愤悱之时引导合作,让他们在争辩中获得启迪,获得灵感;在倾听中得到启迪;在需要帮助时,有来自伙伴的援助,让他们既准确又迅速的去完成一个人难以完成的任务;另外,在每个重要的环节学生具备感性知识的时候,引导他们合作探究,让他们领略他人思维的策略和方法。

质疑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让学生除了倾听别人的发言,博采众家之长的同时,也要学会坚持自己的观点,对别人的意见进行批判的接受,而不是盲从。例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计算0.67÷0.22=67÷22=3……1,刚开始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是正确的,只有极少的学生感觉不正确,这里就引起了学生的疑问。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去探究问题的实质,找出正确的结论。

四、点拨升华,在教师的引导下建构与提高。

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教师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一个积极的引导者。教师在学生的探究交流中,注意观察,适时介入指导。在适当时机,教师对探究和合作的方向要进行必要的引导与点拨,让学生体会拨云见日的感觉。总之,在恰当的实际对学生提供及时的点拨和指导,使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相统一。

五、拓展延伸,在实践中创新。数学学习的过程,说到底,是一种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探索、感受、体验、训练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将未知变成已知,据已知推测未知是这种训练的自然要求和较高追求。因此,要尽可能对学习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把学生的兴趣由课内研究引向课外研究,激发他们进入更高层次的研究性学习。

教学《分米、毫米》一课后,教师可让学生实际测量自己喜欢物体的长、宽、高等。由于学生对测量有了兴趣,有的学生测量树叶的长、宽,花叶的厚度,硬币的厚度等,更有趣的是有的学生竞测量耳朵、眼毛的长度等等。教学《认识钟表》(人教版第一册)后,我指导学生为自己设计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并严格按作息时间表起床、吃饭、上学、放学、做作业、睡觉,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教学《统计》(人教版第四册)后,我引导学生调查本班同学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制作统计图表,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使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运用统计知识,并学会自我控制、自主管理。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提高用数学思维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体验在生活中“用数学”带来的乐趣。在不断的用中,再去发掘新问题,探索新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总体框架 篇5

榆中县和平学区 魏孔登

联系电话:*** 摘要: 随着新课标推行, 广大语文教师积极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新模式。身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 这两年我在课堂教学方面也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谈谈对新课标下“自主、合作、探究”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的应用。关键词: 自主 合作 探究 语文教学 应用

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性化的教学,提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社会适应”三维目标并重的教学目标观,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所说新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先进课堂教学系统理论的指导下,师生共同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的各种技能学习情境,通过学生积极自主地探索研究、小组合作交流、训练反馈,实现“课堂基础知识容量最大化、有效技能信息交互量最大化、技能活动容量最大化”,从而较好地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形成高效课堂。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口诀“创条件,让学习;造环境,设情境;引发现,探创新”语文教学模式。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是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进入主动性学习、合作交流和探究性学习的情境。下面, 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谈谈对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应用的前提

《语文教学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以教师要认真领会《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二、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应用的基础

1.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堂上最重要的教育目的,就在于点燃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火花,在课的收心阶段,用优美的情景让学生明确本节课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个体差异性,强调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使强制性死板的教学活动转变为生动、活泼的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合作,并善于激发兴趣,我曾记得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德、智、体开发中的作用。因此,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满足学生好奇心理,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是我们要解决好的首要问题。例如,每节课的收心引趣阶段,教师给学生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轮流来组织本阶段,并提出相关要求。为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学生就会利用各种学习手段及途径主动获得知识,如利用课本、网络、图书资料等,这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其次,教师应改变自身的教学手段。如应用教学挂图、新颖动作,让学生明确探究的思路与方法、养成探究的习惯等。

2.师生通过合作, 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促进,通过交流交往,形成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和同学间的良好的人际交往以及融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通过学生互帮互学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学质量,从中培养学生互助合作、团结友爱的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

3.学生通过探究,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歇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过去上一节语文课,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 消极的地位。而新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善于启发激励,使学生呈现出多向发散的思维状态:自主加信息,大胆设疑,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善于表现自己,形成具有个人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当学生知道了这些问题的答案后,再让学生去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活跃了课堂气氛, 把“要我学” 变成“我要学”, 把单调紧张的课堂变成动作优美、生动活泼的课堂。但是,这三种学习状态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探究是学习的核心,有探究才会有创新,这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主动性学习是探究式学习的基础,是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内驱力;合作学习是形成探究创造学习的外部条件。课堂上教师的职能,就是用外驱力推动内驱力的形成并发挥作用,使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状态得以形成。而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教师应调整位置,与学生成为合作伙伴,相互促进。教师对学生要充分信任并营造教学环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敢于发表意见、看法,敢于提出问题。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引导他们质疑、解疑,形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例如,让学生自己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请学生说说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包括优点和不足之处,再让学生进行互评,这有利于学生共同提高。引进竞争情境,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这些活动对学生都具有吸引力。好奇是一种动力,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处于半成熟半幼稚的状态,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近景性、直接性的学习动机,他们具有好胜心强、喜欢竞争的性格特征。这些特征可以转化为学生探究的动机,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挖掘教材的新奇因素,创造情境,变换形式。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主体,也通过亲身体验体现自我,感知学习与认知过程。每节课都提出问题或设疑,会给学生后来的自主探究打下良好的基础。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其重要一点必须鼓励、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动手、去实践,寻求问题的答案。另外,教师对学生的每一次探究都应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学生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学习乐趣和探究的信心。探究离不开问题,因此每节课教师必须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或作为家庭作业。

三、语文教学新模式探索的保证。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注重评价的激励作用。及时恰当的表扬可以肯定成绩、激发热情, 对后进生更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在教学中, 时刻注意课堂上的变化, 细心观察每个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 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指导,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也没有过于苛责, 从而使其不会丧失信心。同时, 我还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以及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评价, 这样可以使学生既发现自己的进步, 从而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又能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 以便进一步改进学习。

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总体框架 篇6

新课程改革中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要求老师从以往的“满堂灌”变成了要尽可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从讲台,走向学生,贴近学生,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使教学向着师生“互动交流,共同发展”靠拢。学生通过教师的点拨、诱导,在课堂里习得学习语言的经验,并通过反复实践、积累,形成一种学习的基本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去认识世界、感悟生活。

一、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为此我们在不断地探究总结改进中形成了培养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

1、课前预习,培养自主

小学生年龄小,他们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去预习。针对这些特点,我依照学生不同的年龄层次为他们制订出一了系列的预习方案,为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打好基础。我在进行基础差的学生英语教学时,要求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能在父母的帮助下听录音,查字典。通过自主预习后掌握了新课教学的基本内容,课堂学习就会得心应手。对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他们在每节新课开始前1天听录音,查字典或上网查询相关资料等,学生已基本养成课前自主预习的好习惯,具备了自主学习的基本能力。这为他们轻松快速掌握新知识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2、课堂教学,体现自主

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自主性的培养完全取决于教师。首先,着重创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气氛,努力减轻学生说英语的恐惧心理,让学生毫无顾及的说英语。其次,设计的教学活动设计要做到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能激发他们想去参加,想去探索的欲望。如我们在英语课堂中实验的看图连线游戏、听音涂色游戏、情景表演等等,无一不使孩子感到妙趣横生。通过教师们精心设计的游戏活动,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有了明显增强,课堂上学生思维开放,小手如林,情绪激昂,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3、课外作业,形成自主

在课外拓展作业方面,我要求作业必须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结合学生生活,学以致用。如采用“剪剪画画”、“说说唱唱”、“做爸爸妈妈的小老师”等方式,要求学生把所学的句子说给父母听,把所学的歌曲唱给父母听,跟父母共同分享英语学习的乐趣;对于不同学生,则采取“分层次布置作业”的方式。老师给与热情鼓励,并在课外加以辅导。这种分层次布置作业的方式很受学生欢迎,学生越来越自信,在英语的写作、阅读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鼓励学生课外多用英语交流,并阅读适合自己的英语课外读物。经过实验,这种课外自学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搜集信息的能力 , 也扩大了学生的英语知识面,取得了理想的学习效果。

二、努力探索合作方式,培养学生的团结进取精神

合作学习是以课堂上师生合作为主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以全员互动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为根本目标,是一种高效、愉快的教学活动。

合作学习中我们注意遵循科学性和导向性原则,注重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态度、情感和潜能等,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1、合作有任务

实验班的教师们精心设计小组合作的内容,内容紧扣教材,围绕重难点,为探索新知或巩固新知而服务。如在学习对话之后布置学生合作表演;在学习功能句型后布置学生合作讨论造句等等。

2、合作有分工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鼓励学生轮流发言,或由接受知识能力较强的同学帮助其他同学等等,引导学生形成一个“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团结协作的学习模式,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进取精神。

3、合作有评价

在合作的任务完成后,我们指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这也是对合作任务结果的评价。如让各小组上台展示他们自编的情景对话,让其他小组进行评价等,这种评价方式有助于提高各小组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全班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三、尽力创设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教师的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小学生对新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我们利用这个特点,培养他们积极探索、主动求知的能力。

在课堂中,我们尽力为学生创设思维空间,如低年级教学中,张羽老师在教ears一词时,指着一只耳朵说:ear。再指着两只耳朵说:ears,学生立即就明白了意思,然后教师指着一只眼睛说:eye,再指着两只眼睛问同学们应该怎么说,学生就会立即说出eyes.然后教师再问,还有哪些东西是复数的?让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就说出了如legs,hands,books,pencils等等名词的复数形式。

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总体框架 篇7

一、同中有异、科学分组

合作学习的基本单位是进行合作学习的小组。进行合理的分组是合作学习的前提, 它会直接影响到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情况。因此, 科学、合理的分组可使成员之间产生相互的促进作用, 也可避免小组之间的不公平竞争。分组时应考虑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授课环境等因素。

首先是考虑小组的规模。一般是四或六人一个小组为最佳。但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时每个小组人数是七或八个人。我们共分为了八个学习小组。其中三个组是每个小组由八个人组成, 剩下的五个组是每个小组由七个人组成。其次是分配小组成员。一般来说, 我们遵循的原则应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是指小组之间要大体均衡, 每个小组都包括学习成绩高、中、低的学生, 各小组的平均成绩大致相同。组内异质是指小组成员在成绩、水平、性别、个性等方面要具有差异性。每个小组包含了各个成绩段的学生可以保证组内对各个层次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成绩在班内前八名的同学分别担任1—8组的组长, 是每个小组的1号。第9—16名的同学是每个小组的2号, 但为了使小组间保持大体的平衡, 第16名分入第1组, 15名分入第2组, 以此类推。如果一个组内都是性格比较内向或外向的同学, 就和其他组中与他 (她) 成绩相当的进行调换。同时也要注意各个小组中男女所占比例应基本保持平衡。

各小组设立一名小组长, 负责统筹管理组内的各种事物。为了调动所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每个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为此, 我们遵循着“各有分工、各尽其能”的原则, 根据学生的成绩分别设立各学科的组长, 基本做到人人有职务、人人有事做。

二、及时评价、有据可依

小组合作学习采用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评价标准不再局限于只看学生的个人成绩。这改变了班级教学中以学生成员之间竞争为主的交往方式, 促进了组内成员的互助与合作, 使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各尽所能, 共同发展。为此, 我们制定了一套评价体系, 开展小组竞赛。小组评分细则如下:

以小组为单位, 每小组基础分为0分。

1、课堂纪律

(1) 被老师点名批评者该小组扣1分, 被表扬者加1分;

(2) 因听课效率不高被老师谈话扣1分;

(3) 行为极不端正者 (坐姿, 睡觉) 扣1分;

(4) 插话每人每次扣1分。

2、小组讨论 (以任课老师评价为准)

(1) 讨论最快, 纪律最好, 黑板展示最好的小组得满分 (+5分) , 其次为+4分, +3分, +2分, +1分, 其他小组对于该问题纠正或补充很好的加1分;

(2) 朗诵或口头比赛选最好的组加1分;

(3) 小组表演时, 或其他课堂活动时, 各老师根据情况对这些小组进行适当加分或扣分。

3、作业

(1) 小组内几人不交 (超过收作业时间没交) 扣几分;

(2) 抄袭作业每人扣2分 (抄袭者和被抄袭者) , 举报的小组 (经核实准确无误) 加1分, 恶意报告者该组扣1分;

(3) 老师批改作业时发现雷同作业每人扣2分;

(4) 全组成员作业均得A, 该组加5分;

(5) 作业写得不全或字迹潦草者扣0.5分。

备注:

(1) 小组长负责记录竞争组组员的在校期间各方面表现, 每周评选三名优秀组员。

(2) 班长负责整体情况的调控, 没半个月评选两名优秀组长。

(3) 班干部之间要有充分的沟通, 尽量使记录公正、周全。

(4) 每周召开简短班干会议, 汇报一周纪检情况, 结果在班会上公布。

三、激励策略、增进合作

1、赛前激励

各小组分别写一份挑战书, 内容包括成员介绍、小组的优点缺点、挑战誓词、本组口号。班会课上宣读挑战书, 指出想要进行挑战的小组。被指名挑战的小组到讲台上迎战, 这样使两个小组形成竞争组的关系。此外, 把班里可利用的黑板分成八个板块, 作为小组的展板。每个小组自行设计属于自己的那块展板, 用来记录课堂、作业、自习课纪律等情况。这样可以清楚地看到小组比赛的结果。

2、采取迂回方式激励

如果小组内有人违反了规定, 就实行整个小组受罚的制度。刚开始, 有的同学对这种规定持反对的态度, 教师进行适时引导, 使犯错误的同学认识到不连累其他同学, 就会更快地改正自身错误。其他同学看到, 犯错误同学的变化也会原谅他, 最后小组成员之间也比以前更团结。这样的方式也可以达到激励小组的目的, 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3、如何评出优秀小组

一种是日常评比。根据前面制定的评分细则, 每个星期进行汇总, 然后评出一个最优秀小组。

一种是考试后各小组成绩评比。把小组内每位学生的总分相加然后除以人数, 算出各小组的平均分, 选出分数最高的小组。并与前一次考试成绩进行比较, 选出进步最快的小组。刚开始为了增强小组成员之间的凝聚力, 一般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奖励, 淡化个人奖励政策。

四、游戏助团结, 学生更爱“家”

学习小组成立之初, 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学生之间不团结, 没有集体观念。通过活动来增强小组成员之间团结合作意识, 更有利于进行课堂的合作学习。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之间更团结, 而且可以使他们更友爱, 如兄弟姐妹般相处, 有家的归属感。

活动 (一) 肩并肩, 手拉手

这个活动可以有两种形式:

1、游戏规则:

每个小组前放一张大报纸, 比一比哪个小组站在报纸上的人数最多。第二轮比赛时, 报纸对折, 面积缩小一半, 看哪个小组在报纸上的人数最多。第三轮比赛时, 报纸再次对折。每次比赛时可以留1分钟的准备时间, 让小组成员之间讨论商议。

2、游戏规则:

每个小组前有一张报纸, 比一比哪个小组所有人站上去后坚持的时间长。采用何种方式站在报纸上, 各小组自行商议决定。时间最长的小组获胜。

活动 (二) 运筹帷幄, 共建高楼

游戏规则:每组各分5张报纸、一卷透明胶、一把剪刀, 每支队伍要求在10分钟内, 利用分配给你们的纸和透明胶, 尽可能建造最高的自由耸立的高楼, 当主持人宣布游戏结束, 所有参加游戏人员必须离开高楼, 使大楼独立耸立, 不要有任何支撑的东西。

提示:纸张可任意裁剪, 由于资源有限, 所以要注意合理利用。提示比赛队伍可以先商议好, 再动手, 但要注意时间的掌握。对游戏剩余时间 (5、3、1分钟) 进行报时。

结果:按高楼的高度评出小组的名次。

每次活动后, 会让学生写出心得体会, 或对活动的反思。通过这两次的活动, 小组成员之间的凝聚力明显增强, 有了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活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在此只是举了两个例子而已。活动目的也还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古人云:“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小组合作学习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 小组竞争在一段时间后, 学生的积极性会较之前减弱。小组评比细则操作时会出现一些不好掌握的情况。我们还要继续探索, 将这种学习形式不断完善。

摘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有很多问题是需要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因此, 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 构建一套“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本文就是笔者尝试构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点心得体会, 以期抛砖引玉。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篇8

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在自我监控下的学习,自己确定学习的目标及内容,明确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合作学习就是指学生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以小组或团队为单位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小组间有明确的责任分工,是一种互助性的学习,学生之间互相协同配合,分别承担学习中的不同任务目标,以求达到共同促进、共同提高的学习效果。

要达到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目的,首先是合理的分组。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各个层次的学生、各种性格的学生分在一个组,可以按照座次进行;合作期间规范操作,组内有组长、记录、材料、汇报、实验操作等人员分工,并轮流担任,确保每个学生在小组内的作用得到发挥;分组后要明确任务,而且合作的具体内容由不同组员担任,探究具有探索性、开放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合作学习的形式整合也是關键,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学习、个别思考,充分整理自己要探究及合作的内容,然后做好交流的准备,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实施如下:

一、学案导学阶段

所谓学案导学就是在学习前,教师给学生或者是学生自己对所学内容制订一个问题探究计划,遴选出关键的内容,作为探究的目标。而实施学案导学的关键是明确教学目标,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讲究提出问题的策略,因此问题的提出是关键也是起点。科学有效的学案可以促进和提高教学的效果,而且也是直接影响后面探究环节的关键因素。学案内容的编制要注重问题的提出,问题必须有值得探究的价值,必须能够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进行探究,并能实现较高的教学目标。学案的应用可以是在课前的预习阶段,也可以是在课中的探究阶段。可以由老师制订,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根据预习结果进行制订。学生在学案的指导下,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获得知识意义的建构,形成知识的图式。

1.新课学案点滴

在“光的传播”内容的教学中,在学生预习时,我给学生设置了一个探究问题:“光源发出的光,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是沿着直线传播吗?在哪里不是沿着直线传播的?”这样的问题,学生不熟悉,因此能够激起他们的探究欲望,引起思维的发散,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探究融化与凝固的条件”内容时,我为学生制订了这样的学案:探讨自然界中冰融化成水、水凝固变成冰的过程,请你设想这个过程中的科学知识,并能够详细叙述。确定了这样的学习提纲,自然就使学生明确了要探究的问题。

2.复习学案点滴

在复习“声现象”时,我引用了动画版《木兰从军记》中的一小段视频(也可口述):“木兰机敏地将火炮对准雪峰开了一炮,随即天兵天将(雪崩)从天而降,将敌军吞没在脚下。”在一阵轰动与叹服声中,学生早已进入了声的分组讨论与复习中……

在复习“透镜及其应用”时,我编了这样一个故事:“一队科考队到南极考察,不幸的是取火器与用作研究的显微镜被雪崩砸碎了。如果你是科考队中的一员,你怎么生存下去?你怎么继续进行科学研究?”几经思索与讨论,透镜及其应用的复习已经完成了一半……

二、分组探究阶段

建构主义教学理念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依靠学习资料和学习伙伴的帮助来完成的。新课改大力倡导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新课改提出了重要的理念,那就是要实施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合作的具体实施方式是分组进行。学生通过质疑、探究、答疑的过程,实现对知识的同化和意义构建。

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的质疑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在这个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经历探索过程的挫折与失败,体会收获成功的快乐与兴奋,对学生的智力和心智都是一个磨炼的过程。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本质,培养科学精神,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是体会探究的过程,体会开动脑筋积极探究的乐趣,即便学生没有探究出结果,他们在探寻结果的过程中,所亲历的感受也是他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教师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刻,引导学生向着答案的方向前进,最终获得答案,帮助学生获得学习的信心,增强对问题研究的耐力和能力。在此期间,教师要注意给予适当的引导、帮助,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既不能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也不能使问题过于简单而没有思考的价值,把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变成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有效平台。

通过构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这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以讲授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策略起到了根本性的改革。在以促进学生高效参与课堂教学为突破口而实施的探究活动中,必须是全员参与,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小组合作和探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得也有所贡献,充分体会集体活动中团结协作的过程。

三、成果展示阶段

学生在探究结束后,把探究结果汇报给全体同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锻炼。成果展示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即学生展示、小组展示、师生点评、修正完善。学生在进行成果展示时,教师要给学生以最大的鼓励,给学生以学习的信心,这是体现学生主体性、体现学生是课堂教学主人的关键。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点评,可以使学生对探究成果进行完善和修正。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体现了学生是课堂主人的意识,有利于发掘学生的探究潜能,提高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成果展示阶段,教师要充分发扬民主,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四、总结提升阶段

新课完成时,就是收尾工作。在这一阶段,教师要配合学生对整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在总结过程中发现规律,在总结过程中生成方法。规律形成后实施拓展应用,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总结由师生共同完成,在师生的共同讨论中,师生的关系逐渐融洽,学习效果明显增强。学生在讨论中,可以生成一种学习的方法,并把经验和方法进行拓展和应用,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以上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组成及具体实施步骤。在实施与探究中要特别注意探究合作的实效性,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标。

新课改的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和教师的角色转换。传统的教学中,学生是教师的听众,是知识的存储器,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潜能。“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能使教师的角色从“教导者”变为“发现者”,从“训导者”变为“欣赏者”,由“表演者”转化为“策划者”,由“讲授者”转化为“组织者”,由“独裁者”转化为学生的“合作伙伴”。这就彻底地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能够充分地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创新性和创造性。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我们只有不断地加强学习,不断地积累和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地完善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形成符合学生学情、符合自己教改理念的教学风格。

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总体框架 篇9

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巴吉垒小学

王忠敏

2013-12-19

一、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学习特点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为接受性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表现出来的最多是主动的接受,这不符合自主性的意义。其次小学生更不会与学生一起以合作的方式来探究问题,大多是抱着完成学习内容的心态去学习,这种教学模式降低了学生与教师的课堂效率,学生也丧失了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与创新、合作、实践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入自主、合作、探究模式,无疑为教学添加了新的活力。

1、探究模式下的研究性。探究模式主要是通过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性,引导学生发现与解决问题,来增加学习的创造能力与加深学生对探究性的过程的认识。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主要特点具有研究性,不再要求学生简单的理解与接受知识,应给予学生学习方向,让学生积极的参与探究知识,尽量摆脱前人的探究模式,以自己独特的模式去寻找答案。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生的认知能力、创新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2、开放性与实践性。在自主与合作的学习模式下,学生的开放性主要是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会大胆尝试新的方法,在实践中寻找解决方案,深化体验,并让学生自己总结问题,同时让学生通过多种不同的途径来获取知识,评价也呈现多元化,整体过程表现出发散性、求异性等。实践性则是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依据日常事务,来找出客观规律,促进探究习惯的养成,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了探究知识的能力。

3、学习的主体性。在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下,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起着引导、激励、辅助作用,在此种情况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并与其它学生在数学实践中的测量等活动中互相交流,相互学习,共同创造价值,集体感受成果,同时学生也会进行自我反思与探究,感受自己在群体中的价值,这样学生成为了知识的主动探究者。?

二、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仅依赖学生的记忆与模仿能力,更多的依靠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1、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自主性的实质是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表现出的自我驱动与选择性学习。学生按照自己学习的意愿自觉与主动学习,依据资料、经验分析处理解决问题。自主性具体体现在学习空间、目标、方法等的自主性,它是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这种自主性减少了教师主宰学生学习的现象,他们主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环境、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促进创新能力。在以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的前提下,老师起着诱导作用,学生通过把生活实际作为研究的对象,充分自由表达自己的疑问,并积极的与学生配合,以小组或集体等多种形式为单位,提供自己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案。在学生通过收集资料与自己的经验为主导性情况下,常常能提出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自身能力能够全面和谐的发展。

3、形成数学素养。数学素养指的是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具备的数学意识、交流能力、应用等能力,这些能力更能让学生适应数学学习。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策略下,学生逐渐形成了自觉、主动、开放等良好的数学素养。

三、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下的数学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学的价值定位于以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为核心,强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其教学方式可概括为“听中学,练中学”,而新一轮课程改革不再局限于“知识”、“学科”等狭隘的范畴,而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思想。那么怎样的数学教学,才能让我们的学生人人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呢?下面,我就以教学“找规律-简单的搭配”为例,就新课程课堂教学“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作初步的探讨。

(一)创设情境、激发参与

课堂教学可从学生容易接受的生活原型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创设情境,教师由情境引出学习课题,学生由内在兴奋转化为外在兴奋,将参与欲望外化为参与教学活动的行为。

例如:课件出示小猴挑选运动服装的场景

师:今天,森林王国里的小动物们要举行拔河比赛,并邀请我们小朋友参加,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看,小猴正在挑选比赛服装呢。它有2件背心,3条短裤,从中选一件背心、一条短裤配成一套服装,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你们愿意帮小猴的忙吗?

生:纷纷猜测,各抒己见。„„

在此环节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将学生置于探索现实的、未来的问题氛围之中,让他们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使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生活化,真正达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个体探索、尝试解决

教师要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出发点,精心安排个体独立探究的内容,提供充分的参与时间和空间,使全体学生以高涨的情绪参与到异步、高效的独立自主学习中,自我尝试、自我探究、自我体会、深化已有知识、掌握新知识、建立新理念、发展思维能力与思维水平。

例如:教师提出要求

(1)到底有多少种穿法呢?请你拿出图片移一移、配一配,用操作的结果来证明自己的猜测。

(2)学生动手操作。„„

在这个环节中,作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通过独立操作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初步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达到促使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充分发挥。

(三)小组互助、组织交流

在学生独立尝试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小组讨论,通过相互提问、相互帮助、共同探讨、解决疑难问题。将自学成果转化为全组成员的共同成果,从而进一步拓展和加深对新知学习及学习方法的理解与运用。

例如:学生在尝试过程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结果。

A、没有规律地搭配,没找全。

B、找全了但比较乱。

C、从背心出

分别和三条短裤配,共有6种配法。

D、从短裤出发分别和两件背心配,共有6种配法。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适时进行组织交流。

师:每个同学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讨论一下,哪些想法是正确的?生:„„

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不是合作学习的旁观者,而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发表看法——交流意见”的数学活动中加深知识理解,获得新的发现。在整个活动中,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的有机评价,还应特别关注后进生,给他们创造发言的机会,让他们得到锻炼,使小组学生成为最佳的学习伙伴,达到促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集体评价、难点剖析

小组学习、交流后,师生应对小组汇报的探究结果进行评价,或对有些学生没有想到的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组织全班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同时帮助学生解决难点。在自评与互评的活动中,在教师的精讲剖析下,使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再次得到发挥,对知识、技能得到深入地理解和掌握。

例如:小组反馈后,教师提出问题。

师:如果不摆图片,你有什么好方法把6种不同的搭配方案表示出来呢?

生:我可以用连线的方法,这样更方便。

师:怎样连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呢?

生:有规律地依次连线。

教师因势利导,组织全班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得出:有规律地依次搭配比较好,并且学会用连线的方法找出所有的搭配方案。这样的教学效果,远比教师自己说出结果,让学生死记硬背要好得多。

(五)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作用在于根据教材,延续上面的学习情境为学生精心安排变式的,综合的问题。学生则通过解决问题,逐步学会知识,建立或完善系统的知识结构。

例如:出示2种饮料和4种点心,饮料和点心各选一种,小猴的早餐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例如:《田忌赛马》的搭配。

这几个问题都来源于生活,又延伸于例题,富有变化,而且激起了学生极大的探究兴趣,在学生积极的活动中,其思维不断得到提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总体框架 篇10

一、“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内涵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管采取何种教学方式方法,都应体现教育思想和教学规律的统一性,也即采取的教学模式要体现教学目标、方法手段、组织管理的统筹观念。现实教学中应用哪种教学模式,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在独立院校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课程发展以及学生思想特点发展的必然要求。“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规律和要求的前提下,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激发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共同探讨的研究性学习精神。

“自主、合作、探究式”主要以课程的专题式教学来体现,教师在不违背教学计划的情况下,将教学内容整合成具有逻辑性的若干专题进行备课和授课,教师个人和集体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采取灵活多样并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手段,弥补传统的面面俱到灌输教学的不足;从学生层面来看,就是要做到大班上课小班学习的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之下,―个教学班可以分成若干人作为一个小组的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选出一位核心人物,展开学习。(教学论文 )这个过程就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自主”的要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锻炼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信任和合作精神,激发大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专研潜能。

二、“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评价体系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评价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内容,评价体系的构建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教学质量,更好的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评价要考虑评价的理论依据、教学效果、评价的主客体、评价的方式方法等,“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一)评价的依据

“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评价主要是根据马克思主义评价理论尤其是教育评价理论,以及学生思想品德结构发展理论。在此基础上,通过一定的价值标准和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运用科学合理、简便可操作的评价方法,对这种教学模式所涉及的各个要素和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和整个过程的价值关系、价值事实进行评判。思想政治理论课既包括知识性内容也包括价值性内容,价值性内容更加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既要包括对青年学生个体和群体发展的价值,也要包括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价值;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具有的价值,也包括教学方案、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管理、教学效果所具有的价值”,所以教学模式评价是一个综合的体系。

(二)教学效果的评价

“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需要从它的效果来进行评判。通过与传统的单向灌输教育相对比,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和教师双方都得到了收益。

第一,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提高。这种教学模式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上。自主、合作、探究改变了以往的教学封闭状态,开辟更多的方法和途径给学生去获取知识,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究意志得以培养。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学会与人交往与社会交往,树立起团队协作精神;第二,教师职业能力快速提高。“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对独立院校的教师来讲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提升的方式,针对独立院校思政课队伍不强,缺少带头骨干的特点,这一教学模式给教师个人的潜能发展注入了强心剂。这一模式,要求课堂从封闭到开放,从教室到社会,开放的课堂环境要求教师的理论素养和课堂驾驭能力更高,都不可能完全涉猎,这就要求教师自身也要不断学习和终身学习,从而激励整个教师队伍的快速成长。

(三)参与评价的对象

“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范畴,它的评价对象具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的基本要素。在教学模式的推进过程中,凡是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作为评价对象,包括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评价、主管部门的评价、社会用人单位的评价、课程教材的评价、教学过程的评价、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等,然而在这一动态和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面临着评价对象的广泛性和多元性,不可能逐一涉足,这就要求我们在提高教学评价效率和质量的前提下,有所选择的进行对象评价。“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评价对象,主要包括: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道德规范法律规范程度的评价、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专题内容的评价、教师能力的评价、教学过程的评价等。在评价的过程中,“评价应该首先是自我评价,然后是自评与协同的有机结合,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必须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个是平等性,一个是共建性。教师与学生的自评与互评是当然的评价方式”。

(四)评价的方法和手段

测评活动的顺利实施开展,首先要考虑的必然是评价方法和手段的问题,没有科学完备的评价方法就容易导致评价结果的误差出现,难以保证信度和效度。所以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和手段的确立,必然会跟评价依据、参评对象、评价目标发生密切联系。“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评价方法,可以根据教学评价的直接对象分为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教师执教能力的评价方法。

1.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

(1)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相结合

新教学模式的应用和考评,检测它的效果,最直接和最显著的评价方法来源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不管采用哪种教学模式,都离不开对学生知识掌握的考核,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掌握程度和道德规范以及基本的法律规范的学习程度。对于知识的考核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的测验、期中期末考试、课堂反映和应变来完成。此外“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更注重的是独立院校学生的能力培养,所以能力考核尤为重要。在能力考核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专题完成质量来检查,具体表现为学生如何将知识转化为知识的灵活应用,如何开展资料收集、整理、归纳,如何进行个人与小组的协同工作,最后完成专题探究的质量等,这个过程就是学生知识能力的提升过程。

(2)理论认知与实践考核相结合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估,终极目的是要促使学生能化性成仁,将理论认知通过自身的内化从而外化出来的一种思想操行表现。所以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理论认知的评价,也要对学生的实践行为进行评价。实践行为的评价,我们可以通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情况、班主任或辅导员的反馈意见,检验学生是否能够做到“知行统一”。

(3)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此外,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可以通过自己对自己对比来实现,这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在没有参与这个教学模式之前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果如何,在参与之后自身又发生哪些变化,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设计问卷法来测量。他人的评价更具客观性,所以同时进行自评的时候,我们可以采取第三人的调查法,这个同样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来实现。

2.教师执教能力的评价方法

(1)专家评价法

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表现为课堂的知识驾驭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对学生的指导能力、教师的学习研究能力等。专家评价法,主要就是借助专业学者的力量来发现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或亮点,帮助教师的成长。首先就要组成一个结构合理、人数适中的评价小组,然后再以小组综合会诊的形式进行评价。专家的评价主要包括:对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评价、对教师的教学内容编辑和教案设计进行评价、对教师指导学生的情况进行评价等。

(2)学生评价法

学生评价是检验教师教学质量的直接反映,他们对教师的教学情况最具发言权,学生评价法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来解决:学生对教师进行打分、学生向教学督导部门的反馈信息。不过在对学生的教师评价打分上,也要一分为二来看待,它往往由于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以及思考方式的欠缺,也会存在不客观的情况,我们在评价的时候也要综合其他方面的因素来考虑。

(3)教师互相评价法

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总体框架 篇11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由于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科技在进步,人们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几年后就会落伍、过时,这就需要人们去学习,与时俱进地学习,终身学习,这就需要人们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这就需要人们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这就需要人们学会自学,有所思,有所悟。怎样才能使“中国制造”变成为“中国创造”?这就需要有自己核心的技术,有自己民族的“智力成果”,有自己的自主品牌产品,也就是要有自己的创造。就拿日本来说,日本资源缺乏,依靠进口原材料,创造出精品出口,从中赚取高额利润。我们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能源资源消耗多,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环境污染严重等,事实说明核心技术是用钱买不来的,必须大力培养自己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无数事例也告诉我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是现代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在教学实践中,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

首先,学生是学习的客体,又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接受者,也是知识的发现者。只有当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其知识“内化”的程度才会大大提高,教育教学才会真正有所成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乐于学习,勤于学习,才会有学习的快乐。

其次是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开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对学生提出比较高的要求,但不要使学生灰心;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但不提供现成的答案。

再次是循序渐进。通过一步步的尝试,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我能、我行,然后才能感受到我能成功。

二、增强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一支竹篙呀,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哟,开动大帆船。一棵小树呀,弱不禁风雨。百里森林哟,并肩耐岁寒。一加十,十加百,百加千千万,你加我,我加你,大家心相连……”这段歌词给我们的深刻启示是我们要团结协作,互相前行,团结力量大,离开集体真可怕,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个人的能力也是有限的。从5·12抗震救灾到重建家园,从神七发射到出舱漫步,从北京奥运会到北京残奥会,这些事例,无一不是人们共同合作的结果。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活动,它是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教学进程,以一种目标为导向,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开展的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它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它的优势就是在教学中实现学生作为主体的共同参与,在学习过程中生生互动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那么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能得到有效地体现。合作学习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组内成员在合作中能建立起相互依赖的学习关系,促进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学会质疑,学会关心帮助他人,学会共享他人的学习成果,有利于学生养成尊重他人的思想、行为的可贵品质,这样就可以构筑学生人际交往的良好平台,促进学生更好地与他人交往、合作。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在课堂上有了合理的分工。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中可以成为真正意义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三、教学中如何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紧密结合

例如学习《欣赏与赞美》:

首先是情境导入:将准备好的组影联放。“桂林山水,万里长城,洛阳牡丹,黄山云海,碧绿草原……”展现学生眼帘是我们祖国山川无限美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更加热爱大自然,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然后,自主学习课文,找出知识要点,构建知识网络,学习成果进行展示。

进一步合作探究:(1)对“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认识;(2)以什么样的心态去欣赏他人;(3)为什么说能欣赏他人,是一种取之不尽的人生财富;(4)欣赏和赞美别人就等于否定自己吗。

经过合作探究学习,学生对欣赏与赞美达到了深层次的理解。心态不同,欣赏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同时也影响你对生活的态度。我们应该用积极的心态、欣赏的态度面对人生、面对生活,让阳光洒向心灵,使眼中的平凡事物泛起层层涟漪。

经过合作探究学习,同学们体验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体验到被老师尊重的那份尊严感,体验到被他人欣赏的那份幸福感,体验到了被老师赞成的那份成就感,从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更加增进对学习的兴趣,也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带着信念去追求,带着希望去寻找,带着爱心去探索,带着自信上了路,向前走,没尽头。

参考文献

上一篇:教师教学心得和感悟下一篇:春游原文翻译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