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中的自主合作学习

2024-10-24

课堂中的自主合作学习(共12篇)

课堂中的自主合作学习 篇1

目前在全国进行的新课程改革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是我们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英语课程也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 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帮助他们树立成就感和自信心,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与精神, 培养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可学生学习兴趣的减弱, 学习策略的缺乏, 根本无法使我们基础教育阶段的根本目的得以实现。为此, 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设计活动, 改变以往只注重全班教学, 只有部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而大部分学生成了旁观者这一局面, 调动所有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他们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成立合作学习小组很有必要。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一、采取灵活多变的教法, 给学生增加合作机会

有了趣味的语言材料, 如果教法不当、呆板, 千篇一律, 学生也会兴趣索然。教学方法灵活多变, 有助于活跃课堂, 有助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什么教学方法要根据所教文章的题材和文体而定, 要依据篇章结构、语言点多少、文章难易程度而定, 要依教学目的而定, 要依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而定。在实施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合作学习还有一个收获是改变了课堂教学人数多的格局, 通过分组把班级看作是由几个组组成的个体, 无论什么形式的学习都以组为单位, 发挥学生的合作精神, 减少两极分化的现象, 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索, 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自主学习的核心内容就是学习者把握自己的学习。现代学习理论认为, 自主学习并不是个人主义, 自主也不意味着完全的独立。相反, 自主要以学习者之间相互依靠、相互合作为前提, 学习者享有自主权, 能做他们希望做的事情, 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控制学习内容和过程。因此自主既是一种心理机制, 也是一种情感, 这种情感的存在和体现必须有群体关系的支持, 包括同学之间的支持和教师的支持。同学的支持是指在课内课外的集体合作、相互交流, 相互沟通, 共同学习;教师的支持是给予学生关心、启发、诱导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在合作型自主学习中, 学生可以发展人际交往、情感交流、协调互助和分工合作的能力。学习的主要障碍是不良的学习习惯, 改变习惯是从“学会”到“会学”的过程。要善于在培养学生学习策略的教学中摸索经验、探讨适合不同学生的策略培养模式, 帮助学生提高自我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建立学生合作学习小组

学生学习兴趣的减弱, 学习策略的缺乏, 根本无法使我们基础教育阶段的根本目的得以实现。为此, 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设计活动, 改变以往只注重全班教学, 只有部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而大部分学生成了旁观者这一局面, 调动所有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他们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笔者认为, 成立合作学习小组很有必要。

因为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小组互助形式, 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促进自身和他人学习。它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相合作, 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 并以小组的总体水平能力评价为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通过小组合作, 让成绩好的同学帮助学困生学习, 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进所有学生共同发展。要求教师对所任课班级的学生数、男女生比例、学生优缺点、别的学科的学习成绩、智力超常学生名单、学习困难生名单、班集体风貌、家庭背景等予以了解, 以便合理分配小组成员。全班分组采用异质小组, 即小组内各成员间形成性别、英语成绩等各方面的差异, 尽量做到优、良、学困生的协调组合 (1:2:1) , 2人配对, 4人相邻, 形成相对均衡的合作学习小组, 并逐渐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习惯和能力, 以便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及评价。在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笔者认为实行有效的策略非常重要。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 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要求学生自主探索, 主动获取, 进行合作学习。合作竞争, 既有合作, 又有竞争, 组内合作, 组间竞争, 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关键词:英语课堂,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参考文献

[1]程晓堂, 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2]张向葵, 关文信.学习策略的理论与操作[M].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0.

[3]曾琦.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J].学科教育, 2000, (6) :7.

[4]王坦文.合作学习简论[J].中国教育学刊, 2002, (2) .

课堂中的自主合作学习 篇2

新课程标准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把教学过程中的一点体会说出来同大家探讨。

首先要分组,一组四个学生。成绩为优、良、一般。分四个学生为一组的目的非常明显,一个学生辅导一个学生,在时间上有保障。

老师检测知识目标时,以组为单位进行活动,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借鉴,实行官教兵,兵教官,共同促进发展,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先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创造性,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见解。这一步是非常关键的。如果没有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分组讨论只不过是表演而已,更谈不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对问题有了充分的思考,才能将自己的学习成果与他人交流。如果认为自己的好就可以拿来阐明见解,自己的不好,可以向别人学习。本组内解决不了,可以提出来,让全班师生共同探讨。

在讲评试卷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尤为重要。老师将材料发下去后,不是从头到尾讲解一遍,而是先让学生自己改正错误,自己不会再向其它组员请教,本组内解决不了,再由全体师生共同讨论解决。把疑难问题汇总以后,老师再进行有针对性引导。然后再由学生自己出题自测,效果会更好。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体现,在操作上必须规范,不能把合作学习等同于小组讨论。

同时,老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扬民主,没有民主就没有和谐的氛围,就没有融洽的师生关系。如果有的学生在学习中存在问题,不应训斥,而是积极去引导。把学生与老师放在平等位置上,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大胆发言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知无不言,言而不尽。

只有吃透新课标精神,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老师要充分备好课,对教材内容非常熟悉,对文本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有驾驭课堂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在课堂上,可采用灵活多变的课堂组织形式。我在教学中,多采用比赛的方式,可采用男女比赛的方式,比一比男生聪明还是女生聪明。这样一来,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学生都毫不示弱,积极思考,智慧的火花在课堂上飞溅。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这时的课堂不再是一潭死水,而是学生展示才华的乐园。

作为教师,应当努力将新课标精神融入到各种课型中,讲评课、复习课、新授课都要体现这种精神。让每一个学生在自主的思考中变得聪明,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在探究中有新的发现,让我们的课堂变得五彩缤纷,让我们的孩子在课堂中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变得积极、乐观、活泼。

作为教师,我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学习新课标理念,吃透新课标理念,并在教学中积极实践,取得了成效。学生们乐意上语文课,让语文课变得精彩起来。

老师要相信学生,学生的集体智慧往往会超过老师。老师要尊重学生独到的见解,相信条条道路通罗马,让学生敢于挑战老师,让学生在思想上有充分的自由。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一个语文老师更应该把课上得精彩,让我们的孩子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成长。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结出累累硕果!

作者邮箱: xichuangzhu321@163.com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中的体现(网友来稿)]

课堂中的自主合作学习 篇3

关键词:自主合作;互动;探究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2.01.020

文章编号:1672-0407(2012)01-049-03收稿日期:2011-10-12

一、师生互动的含义

因互动对象不同,可以分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是指发生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课堂环境下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是当前实际教学中课堂互动的主要形式。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师生互动可以由教师发起,也可以由学生发起;互动的影响是相互的,不仅教师可以影响学生,学生也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状态;同时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往往要面临事先没有考虑到的各种问题。这不仅需要教师要有深厚的专业功底,还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二、信息技术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表现形式及应注意的问题

(一)课堂提问中的师生互动

这是—种很重要的互动形式。一般因发起者的不同而分为教师向学生提问和学生向教师提问两种。在实际教学中见得最多的是前者,而学生向教师提问则较少。教师提问常用于反馈教学效果、引出下段教学内容、启迪学生思维等方面,主要包括“发问”“候答”“叫答”“理答”几个环节。发问时问题要清晰、措辞要精练;候答时要给学生思考和组织问题的时间;叫答时要尽可能鼓励学生主动回答,克服学生的“参与惰性”,必要时可以“激将不成而点将”;理答是最能体现教师的教学功底和应变能力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采取安慰、引导、肯定、表扬等方式。除了这些学科共性之处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提问时还要考虑其它问题。如:在机房环境中经常会出现学生只管自己操作而不理会老师的情形,这时首先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否则会使提问流于形式,互动“冷场”,不能获得应有的效果。

(二)讲述中的师生互动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讲述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无论一节课采用何种教学模式,教师的讲述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讲述中的师生互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根据学生面部表情、活跃程度等来调整讲述节奏、讲述方式,让师生之间的教与学“合拍”。这是一种隐性的互动。二是教师讲述中要鼓励并积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可以是疑问也可以是不同的见解,让互动从隐性转向显性。如:教师在教学“菜单法”时,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其他方法。合理运用讲述法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讲述要精练,过多的讲述易使学生产生学习惰性,不易培养独立学习和探究的能力。二是教师讲述时最好到学生当中去,而不能只端坐在教师机前、低头操作而不管学生的反应。在实际教学中,遥控鼠标的使用能比较好地解决教师的讲述操作和与学生距离之间的矛盾。

(三)学生自主操作合作探究中的师生互动

这是最具有信息技术学科特色的互动模式。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在学生自主操作或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个别化指导,并且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小结。二是要注意课堂教学节奏的把握,要根据学生的整体完成情况调整教学内容或进度。由于是大班教学,每个学生完成情况可能很不一致,只根据个别学生的完成情况而使教学进程一路高歌猛进或徘徊不前都是不好的。三是教学中可以请学生上台演示或通过电子教室软件展示其成果,教师并加以点评。这样既可以起到教学反馈作用,又可以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另外还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教学监视软件的监视代替不了教师深入学生中间的观察和互动。二是操作任务设置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都会使互动难以进行。

(四)生生互动中的师生互动

小组讨论、协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也经常使用。这类的生生互动并非是纯粹的生生互动,其中也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互动。如小组讨论学习时,问题的提出、讨论的组织、讨论过程中种种因素的控制都离不开师生互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参与、进行指导、协调,最后还要加以归纳。

(五)情感互动

情感互动伴随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往往易被人们所忽略。教师和学生情感互动常常通过教学过程中的音容笑貌、行态举止等外在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教师在课堂上和蔼、亲切、充满热情,往往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意识和热情;同样课堂上学生的有效参与会激发教师上课的积极性。显然师生间的情感互动具有调节师生行为的功能,也影响着师生间的其他互动行为。实际教学中要注意利用师生间的正向情感互动,促进其他互动的进行。

三、实施有效师生互动的策略

(一)新型师生观的建立是有效互动的前提

传统理念中教师是教学主体、是权威,强调师道尊严。而在新课程中,强调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倡导的是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强调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强调学生是主体,表现在要给予学生应有的话语权,要尊重、引导、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师生互动的机会和效果;强调教师的主导,表现在要对学生的学习进程有效引导和对课堂情境进行有效调控。在新的师生关系中,不能无限拔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要防止产生放任自流的师生观。如对学生课堂游戏、聊天等行为的不闻不问、熟视无睹,是无责任心的表现,也是有违师德的。

(二)积极、乐观的人生心态对有效互动具有重要作用

师生互动不仅是认知上的互动,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相互影响。积极乐观的人生心态易产生宽松、良好的互动氛围,可促进师生互动的意愿性。这种心态下的课堂教学还会富有激情,易引起师生共鸣。同时教师的积极、乐观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生心态。实际上课堂教学中常见一些教师语言机智、风趣、幽默,很受学生好评,这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在教学艺术中的体现。而每天愁眉苦脸、板着面孔,把自身的愤怒发泄到课堂的教师是极不受学生喜欢的,何谈师生间的积极互动了。由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特殊性,常会有学生“搞事”或吵着要上网等不符合上课要求的行为。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应具体分析,要换位置、换角度思考,或疏或堵,但切记要制怒。如因此而大发雷霆,会闹得师生双方都很不愉快,并易使学生产生对抗情绪。

(三)生活化、流行化元素的渗入是有效互动的润滑剂

2009年春晚赵本山的小品《不差钱》很受观众欢迎,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小品中溶人了很多当前元素,

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同理,教学情境的生活化既是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也是一种互动的润滑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如一些教师的教学语言中时不时地“进出”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广告语;如某教师的某节信息技术课采用了“非常6+1”模式,获得了很好的互动效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努力学习本学科知识,而且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关注生活,关注其它媒体。现在教师应该具备的不仅仅是“一桶水”,而且必须是“一桶活水”才能适应信息爆炸时代教学的需要。这是新时期的“一桶水”原理。

(四)技术手段的合理使用是有效互动的重要保证

由于信息技术课堂的特殊性,要使师生课堂互动能顺利进行,需要一些技术手段来保证。如:在教师提问、讲述时,为了不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需要用教学控制软件对学生机进行控制;教学过程中请学生演示或展示学生作品时,需要有相应的转播软件;在教学有关邮箱申请的内容时,为了使学生更专注于课上内容,需要相应的软件限制,以使学生只能访问特定的网站;为了能了解学生对当堂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需要有学生作业上交和查看系统,等等。这些技术手段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或许并不需要,但在信息技术课堂里却是有效互动所必不可少的。

(五)为学生创设更大的空间,满足学生好动和自我构建、个性发展的心理需求是有效师生互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学生的知识主要是通过自己学习思考后自我构建起来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学生时间的占用,让出更多的学习时间给学生,让他们自己通过学习活动构建知识。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传输速度快的特点,使教师在课上可以省去板书、擦拭所花费的无效时间,为学生自主学习与活动留出更多的时间与空间,便于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及需要合理安排学生自主探究、组织讨论等学习活动。例如:在教学新知识前,笔者利用多媒体呈现给学生一个学习目标及自评参考意见表。要求:学习目标必须用学生能读懂的语言描述(行为主体是学生);学习目标设置要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要留一定的时间供学生消化学习目标,并允许他们提出不同的看法,师生交换意见后立即利用计算机修改学习目标,下课前要预留至少3分钟时间给学生对照目标进行自评。由于信息技术下的多媒体传输速度快,使课上能留有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表达的机会。

同时,信息技术课堂还应该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多媒体可以让学生在多种信息中捕捉、提炼信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对知识的自主构建,所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多媒体更具有独到的作用。我们让学生在主题探究活动中利用学校网络查找、收集各种资料;辅导学生制作网页,记录活动日志、发布每个阶段的活动成果;组织学生在BBS板上进行对话、交流与相互评价;指导学生根据各自的爱好和基础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制作成小报、幻灯片或网页进行交流等。多媒体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条件与资源,激励学生在广泛汲取各种信息的基础上自我发展,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另外学生原有基础、性别和所处的教学环境的差异会造成互动上的不公平,这是教师必须注意的。由于家庭条件等因素造成一些学生信息基础较差,会使得这些学生不敢参与师生的互动。同样由于男女的不同生理特点,会造成师生互动参与的积极性差异,一般男生主动积极,女生沉默被动。另外机房中机器的摆放位置也会对师生互动造成影响。这些客观存在的差异,要求教师必须主动,甚至特意加以关注,引导全体学生参与互动。要“以人为本”,在互动机会上、问题的复杂度、评价等方面要注意公平性。

课堂中的自主合作学习 篇4

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策略的含义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就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同进步、探究创新中更好地消化和接受知识[1]。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策略目的是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能力,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最大化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相对于那些被动接受教师教学的学生而言,参与自主性、创造性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更具有活跃的思维和新颖的思路,他们更擅长表达自己的想法,更擅长去钻研新的东西,这样的学习策略对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探索的创新精神,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自主,强调要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英语,教师可以在上课前播放英语短片,引导学生听英语歌曲,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合作,要求学生放开自己,敢于和同学、朋友进行英语对话,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探究是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总结、探索自己学习英语的有效方法[2]。

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策略在愉快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不少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不了解语法,记不住单词,会对英语产生一种排斥和厌倦的心理。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应该适当地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喜欢,并自觉主动地学习英语。教师可以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英语学习之中。

1. 组织有效的课堂讨论活动

例如,学习关于介绍家乡的文章之后,教师提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介绍自己的家乡,并进行踊跃发言。“Please discuss with you classmates and tell me what you fell about you hometown.”学生在接收到教师的题目后,会下意识地和自己的好朋友或者同桌进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运用到课文中描述家乡的词汇、句型、语法等,每个学生的词汇量不一样,英语水平也不一样,在讨论的过程中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不仅可以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而且还能够鼓励平常不敢说或者不愿意参与交流的学生大胆参与到合作探究交流中去,进一步激发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我要学”的意识。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在讨论过后,教师可以要求每一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来表达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这是一个学生自主探究的有效过程,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讨论,而不检验讨论成果,长此以往会磨灭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时候,教师要进行一定的鼓励,包括适当地提醒学生忘记的单词或不会说的单词,教师应适当说出“very good”等鼓励性的话语,鼓励学生继续说下去,并指出其中可能存在的错误,以便其他同学学习。

3. 总结评价学生的讨论结果

学生的自主探究结束后,教师应该就学生们的表达进一步提出疑问,比如说,我的家乡可以说清楚了,那我的祖国、我的家庭呢?通过说出来和写出来的方式,提高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教师要在学生的讨论交流结束后,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评价,帮助学生总结一些有用的学习方法,更好地促进英语学习。

英语学习更多的是需要多说、多写、多听,当然还有词汇量的积累和语法的学习,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策略同样可以运用到这些方面。

愉快英语课堂的本意就是让学生能够愉快地学习英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课程的过程中,注意教学方法的使用,比如讲一些幽默的英语笑话、听英语歌曲、看英文电影等,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多种方式来提高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

三、结语

在愉快英语课堂上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策略,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及英语综合能力,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萍萍.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新西部(理论版),2014,(8).

创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生物课堂 篇5

新课程,使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学习生物课的方式、态度、情感与兴趣等方面有了较大的起色。但是由于没有建立健全的综合考核考查评价体系,或对新课改的基本理念理解有失偏颇,在课堂教学中过于追求形式或因角色定位模糊不清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我们的生物课堂教学也陷入了一些误区,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

误区一:盲目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新课程把“在活动、实践基础上通过交往促进学生发展”作为课程实施的基本思路,从而使课程实施体现出“参与、合作、体验、探究”为特征的发展性特点。有的教师可能认为一堂课如果没有“合作、探究”就不是一堂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因此,在教学时,在不需合作的时候来个学生间的“合作”,在不需要自主探究的时候也来个“自主探究”。在听课者看来,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活动也许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学生的学习气氛也比较活跃,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做秀”,完全不考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和认知规律,只是盲目地迎合了一种新的理论,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为了体现“参与、合作、体验、探究”的精神,许多教师自然地把小组合作学习用于课堂教学。但是,我们不无忧虑地看到,在相当多的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只有其“形”,而无其“实”。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学习好或者性格外向的学生频频发言,其他人则成为“多余人”。在这样的课堂上,参与合作学习的只是少数学生,大多数学生则游离子学习过程之外,达不到共同发展的目的,因此是失败的小组合作学习。例如,为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特别是公开课教学时),不顾问题是否具有探究性,把所有的问题都拿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导致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作为形式表现出来。

误区二:否定或摒弃“讲授法”的基本作用

新课程并不是完全摒弃讲授法,因为讲授法中教师精彩的描绘。缜密的分析论证、诙谐幽默的语言可以使学生愉快地投入学习。有专家认为:“由知识传授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在中小学教学中,讲授法永远是主要的,但不等于是惟一的,也不等于满堂灌与死记硬背;注重参与。合作、体验、探究,并不是要取消讲授,也不应是用探究发现学习来取代讲授。”很多教师都把“少讲”或“不讲”作为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和要求,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讲“多”者往往会被冠之以观念陈旧、不合时宜等许多莫须有的罪名。那么,新课改下课堂教学中要不要“讲”?我们应该给“讲”一个什么样的名分?首先,“讲”肯定是要讲的,不过,新课改下课堂教学中的“讲”和过去应试教育下课堂教学中的“讲”相比,确确实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角色的变化。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直是权威,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递者,但在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权威,也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一个完全将自己摆到和学生同样位置、同样水平、同样无知、同样充满了好奇心和创造性的学习者,同时也是他们最好的朋友和最好的合作者。但是,教师又是他们的“领路人”和他们中间的“专家”。

二是内容的变化。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直注重的是结果,所讲给学生的是现成的知识,是“金子”,是“其然”,而不是“其所以然”。但在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一个学习者,尤其是以成功的学习者的身份向学生讲述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心得体会,即在讲的内容上,注重的是学习的过程和获得知识的过程,而不只是现成的结果。

误区三:过分强调多媒体教学形式而忽略“三板”(板书、板图和板画)教学的独特功能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教学改革的必然。我们可以利用电脑把一般教学手段无法表现的内容开发为不仅包括文字和图形,还能呈现声音、动画和录像的教学课件。例如,在“光合作用”一课中通过影像文件展示其场所和过程,融声音、图片于一体,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对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等内容通过Flash动画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形象地了解光反应过程,改变了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也使知识更具直观性。在讲述光合作用的意义时,我让学生先看白天和晚上光合作用对空气变化的影响动画,让他们在欣赏动画的同时发现光合作用还具有更新空气的作用。然而在使用电脑时,传统的教学手段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课件的使用上,我们要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与生物学科特点,充分利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发挥“三板”教学和语言直观的独特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学习较为简单的知识时,充分利用“三板”教学的灵活性,留一些空间给学生,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避免因知识形象化而忽视学生的抽象思维的发展。

板书是课堂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教师运用书面语言进行教学的有效形式。经过精心设计的板书,是教学内容的精华,是构成生物知识的骨架。教师通过板书把教学内容要点分类、编码,简明扼要地展示给学生,不仅能训练学生边听边记的能力,也利于学生依据板书笔记对照教科书进行复习巩固。

板图是教师凭借自己的记忆和熟练的技巧,用简单的工具(如粉笔等)和简练的笔画在黑板上边讲边绘制成的简留或示意图(也可以师生共同完成),它只求其形似而不计其细节,也就是说,只要抓住特征,突出重点即可。板图具有简便省时、随用随绘、形象生动等特点,恰当运用板图,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时,我先在黑板上绘出植物细胞轮廓图,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在板图上标出相应的结构名称。学生们表现得十分踊跃,有的上讲台标注了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波泡等名称,有的用彩笔绘出了原生质层的位置,并凸现了质壁分离前细胞膜和细胞壁结合在一起的特点。在我提出“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后,经过短时间的思考,有一位学生上讲台标出了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等结构,我不失时机地及时表扬,并借机总结了运用对比分析学习生物学知识的方法。学生们通过图文转化、绘图、填图等手段,加深了对知识的记忆,并在头脑中建立了空间概念。“板画”和“板图”一样,是教师在教学中凭借自己的记忆和熟练的技巧,在黑板上用简易的笔画,随教学进程,配合口头讲授,迅速地将复杂的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描绘出来,它具有板书、板图所不能及的独特作用。

不只是生物教学,任何学科都存在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问题。那我把具体做法可归纳为四个步骤:“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交流点评”。总的指导思想是:利用任务驱动学习,同一协作小组内各成员或者各协作小组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方面进行探索,担任不同角色,协作交流,最终完成任务,共同解决问题。

一、任务驱动。在课堂中,学习任务要比传统课堂上的学习任务更清晰、更简洁。它可以是围绕学习目标、源于真实生活、富有挑战性的隐含矛盾的某些问题;也可以是为了解决问题、来自于学习需要的真实任务;或者是结合学习内容所提出的研究课题。

在教学中,“任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任务”的设计至关重要。教师要在学习总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设计“任务”时,其认知目标一般可以采用了解、掌握、熟练应用三个层次。“了解”主要指学生能够记住或初步感知已学过的知识和操作方法;“掌握”指学生能用所学过知识和操作方法去解决简单问题;“熟练应用”指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任务”的设计需遵循以下原则: 任务大小要适当。一个问题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子任务,这些任务可能是在同一时间内由不同的角色分别去完成,因此,各个任务的大小要适当,不宜出现任务过大或者任务过小的情况。

任务覆盖的知识点要适当。在设计任务时,不能孤立地去设计某一任务,而要考虑各个任务之间的有机联系,任务和任务之间应该呈现“正互赖性”的特点。

任务表述要明确。任务的完成最终要落实到具体、可操作的层面上,任务完成要达到什么目标,符合什么标准,采用什么表现形式等等,都要做出详细说明。

角色分配要合理。角色是与任务直接联系的。从协作小组的形成到组内各成员担任角色,都需要从任务出发,做出全面考虑。这种角色分配既可以学习者自由组合,自由选择,也可以由教师根据学习者特征而替代学习者去组合和选择。由于任务之间的“正互赖性”,因此,角色分配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任务完成的质量和效率。

在本阶段,教师向学习者呈现任务,做出必要说明,学习者必须明确任务和角色,具有完成任务的心理准备。任务驱动的目的在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二、自主探究。自主探究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学习者明确任务后,就需要寻求相关的资料来完成任务。在自主探究阶段,教师要向学习者介绍可能与任务完成相关的资料,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具体说来就是:呈示资料,简要说明——向学习者呈示或介绍相关资料,简单说明资料的内容概要。方法建议——向学习者提供把握资料信息的方法建议。

在自主探究阶段,学生的学作为教学的中心,学习过程更多由学生自主控制。教师从知识的主要来源者转变为指导者、学习策略的服务者、任务或问题的展现者。此外,教师有责任为学生创设丰富信息资源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在其中思考、探索和进行知识的建构。在学习中,学生和教师、信息资源、学习材料、学习伙伴相互作用、交流互动时,学生便自觉进入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状态。

三、合作学习。在基于自主、合作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不再作为一个孤立的学习个体,而是以小组成员的角色参与更加广泛的、讨论协商式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每个学习小组实质上是一个完整的认知系统,每个合作学习者为了达到共同目标而结成了“学习共同体”,它将是一种更加有效的学习组织形式。合作学习小组是在教师协作组的指导和支持下,以完成某项研究课题为主要学习任务,采用智能互动的、多方交流的方式来建构知识。尤其在现代媒体教学中,学生间的多方交流,可以通过基于网络讨论来实现。学生可以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参与讨论和交流,在其中发表帖子,每个人的发言随时都可以被所有参与讨论的学习者浏览到,每个人都可以利用网页浏览并参与讨论、发言。其次,也可以采用网络聊天室的方式进行讨论和交流。参加者建立一个融洽的讨论环境。在一种宽松自由的环境里,把对某一主题感兴趣或有研究的人集中起来,让每个参与者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以集益广思。

四、交流点评。在自主学习的环境中,学生可以看到其他同学的作业,得到帮助和启发,并能就其他人的作业提出帮助性的反馈性意见。这种反馈过程是全开放式的,所有教师和学生均可以参与其中。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累积起来的反馈意见可以作为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的参考。同时,这种学习反馈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多种的方式进行,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全方位交流,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

在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方面,我们不能只是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更应该侧重于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例如,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和态度如何,所完成的作业表述方式是否清晰,陈述理由是否足充,解决方法是否新颖,学习效果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展现等等。这些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的方法,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了公正的评价,也给学生提供了利用反馈改进学习的方法,并帮助他们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观念。当然,这种过程性评价仍然需要不断的修改和完善。

而对于集体合作的作业,应当侧重于对小组集体的评价。例如,研究方案是否科学可行,小组分工是否合理,小组成员的合作程度如何,组员参与度如何,课题完成质量如何等等。而对于小组成员的个人评价,应着重对其参与活动的态度,执行和完成任务的情况,在小组集体活动的具体表现,与学习伙伴的合作情况,以及对作业的完成和研究结果有何贡献等等。

总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关键在于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只要我们破除了“师道尊严”的观念,构建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把爱心献给每一个学生,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过程,就能真真正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创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生物课堂

乌兰浩特市第六中学

生物组

课堂中的自主合作学习 篇6

【关键词】自主合作学习 初中语文课堂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50-01

自主合作学习的关键性问题是能够独立思考,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可以提出问题,并且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这实际上就是独立思考的过程。自主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也是现代人才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初中语文由于学科的特殊性,运用自主合作学习非常合适,语文教师应该在自己的课堂上尝试着使用。

1.自主合作学习的规则与条件

许多伟大的人之所以能够成就伟大,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喜欢刨根问底,探究问题,待到探究的问题得到解决,其自身能力也就得到了提升。自主合作学习对于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加以重视。自主合作学习要想充分发挥效果,必须要遵循相应的规则以及条件,具体如下:

第一,组内之间要实现真正的合作,各个组间要形成良好的竞争关系。教师要依照学生的性格、学习方式等进行分组,尽可能的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第二,组内各个成员要进行明确的分工,既要有记录员,又要有检查员,同时还要设置报告员等,总之,要让每位成员都有相应的职位,这样每位成员都能够各尽所能。第三,小组成员要时常沟通,对组内完成任务要进行定期评价,这样才能够小组合作能力越来越强。第四,小组成员要互相信任与依赖,这样才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室布置的任务。

2.自主合作学习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初中语文学科属于发散性思维的学科,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设置问题,要求学生发散性思维进行研究,因此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运用自主合作学习法非常适宜,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还能够开阔教师的教学思路。但如何能够保证自主合作学习法得到良好的应用效果,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进行实验探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2.1教师提出问题以此引起学生认知方面的冲突

初中语文学科知识点比较多,学科的系统性也比较强,教师采用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牢记很多知识,提升学习效率,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对此有着一定的争议,小组之间开始探讨,这样学生能够少走很多弯路,就可以掌握很多系统性的知识。此种教学方式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学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吸收前人经验,弥补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不足。现如今,初中语文课堂一直以来都是教师是课堂主体,教材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主要来源,学生注重的是接受,却缺乏创新,简单的说就是只是授之以鱼,而不是授之以渔。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彼此之间也缺乏互动,因此学生对于知识点很难记住,即便记住在很短时间内也会忘记。若教师能够依据教材内容提出带有争议性的问题,学生思维就会活跃起来思考,进而牢记知识点。

以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愚公移山》为例,教师讲解完此篇文章后,就可以问学生:愚公此举是否太笨?此时学生定会分成两派,教师要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到依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这样学生就会认真的再一次细读文章,从中找到依据,既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能够扩散学生的思维能力。

2.2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

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可以说是最有效的思维训练方法。教师如果不断的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若学生对教师讲解的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同时对其也已经有所理解,教师就应该要求学生牢记知识内容,同时要能够在不断练习的基础上将其成为一种能力。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学生不理解,但是若要问他哪里不明白,却又说不清,整体非常混沌;第二,学生不懂,也能够说清楚自己哪里不懂,但是却不能如何才能够让自己懂;第三,学生自己不懂之处有所了解,同时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一种情况可以说是思维的开始之前的阶段,后两种情况则可以说是已经进入到思维状态中。

3.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自主合作学习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具有积极的作用。首先利于教师开阔自己的教学思路,不受传统教学思维模式的限制;其次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至关重要。自主合作学习主要是指学生彼此之间的合作,但是也包括师生之间的合作,总之注重的是互动,这一点教师必须注意。

参考文献:

课堂中的自主合作学习 篇7

一、自主——内化教学方法

内化——就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 通过自主学习, 并在教师引导下, 把本节课新的知识在脑海中进行内部消化。自主内化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自主学习、初步内化”;另一部分是“探究学习、深入内化。”自主学习、初步内化:在讲述《印度》一课时, 通过视频印度的歌舞, 同时思考你从画面中知道这是哪一个国家的歌舞吗学生回答“印度”, 创设情境, 切入正课。激起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极大兴趣。这时, 教师进一步启发:“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段电视画面, 看看从中你知道了印度的哪些事情”教师通过视频, 播放自制的课件:印度的位置、地形、历史和人口等相关内容 (课件配有音乐和解说) 。学生兴趣盎然, 自主地欣赏, 感受电视画面, 同时又在动脑思考并回答上述问题。教师边启发边板书重点内容。学生通过教师启发和板书内容, 对印度的位置、地形、历史和人口相关内容已初步在自己头脑中得以消化和掌握。这一过程就是自主——内化的过程。那么探究学习、深入内化又是如何实施的呢通过上述环节的学习, 学生已粗略掌握了印度的一些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在此基础上, 让学生打开书再仔细阅读课文中的文字、插图和课后活动题中的内容, 共同讨论探究三道题:1、印度有着怎样灿烂的历史呢2、印度地形分布的特点是什么3、印度人口的未来趋势是怎样的学生先是自主学习,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出每一道题的准确答案。这一环节采用的教学方式是:带着探究题, 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并把课后习题与课文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让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学习地理知识, 减缓了课后习题的难度。运用的教学理念是:a.采用问题引导式;b.改变地理的学习方式, 引导学生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 鼓励学生在探究中找到问题的答案;c.面向全体学生, 人人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二、合作——整合学习方法

整合就是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把深入内化的知识进一步的掌握, 并把这些知识通过各种艺术形式, 进行知识迁移, 创新思维, 也就是把地理知识与艺术表演进行有机整合。在上述“探究学习、深入内化”的印度的历史、地形、人口三方面的探究题的答案已确立的基础上, 按照自然排分成三大组, 可以随意从这三个探究题中任选一个喜欢的课题, 结合书中的文字、插图和课后活动题中的内容, 再选择一种各组所喜欢的学习方法来探讨这一课题。可以采取各种有趣的合作学习方法:小品、相声、故事、课本剧、导游、采访、问答等表演形式, 来向全体同学展现你们小组的合作学习过程。同时, 教师要提出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要求。给学生几分钟的准备时间。此时学生都以饱满的激情开始把地理知识与艺术形式进行整合。因为平时每一堂地理课都是这样做的, 所以, 学生准备的节目都很扣题, 又很精彩。这一环节所采用的学习方式就是:改变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 而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以小组为单位把地理知识迁移成各种艺术形式。运用的教学理念是:让学生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和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三、交流——外现的学习方法

外现就是在第一次自主内化学习的基础上, 又经历了第二次合作学习, 把经过知识与艺术整合的结果, 以小组为单位向全体同学交流、展现, 使全体同学第三次深入吸收新知, 取他人之长, 补己之短。具体的做法是:各小组把整合好的艺术作品 (可以看书表演) , 在讲台上向全体同学交流、展现。其中一个小组, 他们选择的主题是——印度有着怎样灿烂的历史呢他们结合课文与阅读材料, 编成了小品表演。另一个小组用《西游记》中唐僧取经, 师徒对话表演的形式, 结合课后的活动题1和课文中的印度地形图, 来揭示印度地形分布的特点。师徒四人被同学表演得活灵活现, 同时也把主题揭示得淋漓尽致。最后一个小组用“高端访问”, 水均益访问印度总理, 询问人口增长、计划生育的相关情况。其中还有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对计划生育政策的不同态度, 结合课后习题内容, 学生表演得栩栩如生, 知识阐述得头头是道, 同学们看了以后, 开心得不得了。通过大家的汇报表演、交流与外现, 同学们都经历了一个第三次学习新知、消化吸收新知的过程。这一环节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为主, 把时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会学生会学、乐学、善学, 将课堂变成发展个人特长的舞台, 使学生饱含激情学习地理知识, 使学生觉得上地理课是一种享受。

几年的教学实践, 由于遵循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了自主—合作—交流, 也就是内化—整合—外现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地理知识是他们的需要和乐趣, 他们那强烈的求知欲望, 在饱含激情的学习状态下得到了满足, 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的能力, 知识与艺术的整合能力, 讲台上的表演能力, 交际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和培养,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堂中的自主合作学习 篇8

如何使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真正落到实处,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呢?通过几年的实践和摸索, 我总结出了一些自己的体会, 与各位同行共同探讨。

一、自主学习要充分, 感受课堂的“趣”

自主学习通常是指主动、自觉、独立的学习, 它与被动、机械、接受式的学习相对。自主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而且是个体终身学习和毕生发展的基础。所以,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主体性, 是指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的反应意识, 概括地说, 就是做到“自我激励”和“自我监控”。在课堂教学实践中, 我是通过这样的尝试来体现学生的充分自主学习的:

(一) 营造氛围, 引导学生充分投入情感

自主学习的特征之一, 就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 有内在动力的支持, 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为此, 创设一种愉快、轻松、民主的教学情境, 有助于学生精神振奋、心情愉快、轻松自由, 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九年级上册《致女儿的信》一课, 所涉及的话题“爱情”, 对中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因此, 我在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 在导入课文时, 先由学生把搜集到的故事向同学简单介绍, 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当中, 我着重组织学生对有关爱情的问题进行讨论。针对班上出现早恋现象的个别学生, 我有意让他们在课堂上发表自己对“爱情”的理解, 这样一来, 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这时, 我顺势引导学生对早恋现象谈谈自己的认识。最后, 我在同学们发言的基础上做了总结:“什么是爱情?其实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要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需要人生的历练和积累。但是, 现在至少有一点可以明确:爱情是理智的、慎重的和严肃的, 真正的爱情并不是单纯的生理需要!”这堂课, 在多方对话的过程中, 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 张扬个性, 追求学生独特化的见解

新课标认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所以我们要尊重学生自主阅读的独特体验, 重点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质疑探究能力、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能力, 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文的特点有所侧重。就一篇作品而言, 教师不能先入为主地给学生造成影响, 可以先让学生直接看课文, 甚至可以不必看预习提示、练习之类的内容, 让学生以自身的体验来感悟作品。“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学生的生活体验不同, 思维方式不同, 阅读同一篇作品, 他们一定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在学习《杨修之死》的过程中, 我鼓励学生自由质疑问难, 选择自己喜欢的情节进行创造性复述, 对文中人物形象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如让学生围绕“杨修之死的原因”这个话题展开自由辩论, 学生踊跃发言, 有学生说杨修的死在于自己, 也有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杨修之死罪在曹操。双方都能找出理由支持自己的观点, 课堂气氛非常热烈。

(三) 有效组织, 充分自主而不放任自流

在课堂上,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要充分, 但这个“充分”必须是建立在有效组织的基础上, 否则, 就会放任自流, 无的放矢。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大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使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使他们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教师要把讲解的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 把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放到最大限度, 为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奠定基础。例如, 对课文的字词理解、内容概括、思路把握等都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至于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比较浅显的文章则可以让学生自定学习目标,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只稍作点拨。这才是有效、科学的课堂教学组织。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 含义丰实, 情节、人物、主旨、手法等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但是课堂上我们不需要面面俱到, 而是要确定好教学的重点。学生阅读作品时, 首先感受到的是菲利普夫妇的“坏”、自私、极端的拜金主义思想, 因此, 教师可以把其作为教学重点。我在教学过程中, 把主要的教学时间安排在引导学生如何体验人性, 认识人性, 并矫正被扭曲的人性这个教学任务上来。在引导学生体验的过程中, 我以读为本, 以读和议为课堂主体结构, 然后让学生充分发言、讨论、激辩, 重视学生自己的心得和看法。如, 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 我提出“读完本文, 你对哪一个人物最感兴趣?”让学生交流意见, 初步感受人物的特点, 为下一步深入理解课文激发学生的兴趣投入。在时间上, 我给以足够安排;在组织上, 我认真调控, 杜绝学生的发言跑题离题现象, 无关主题的讨论和发言我坚决制止, 决不放任自流。

自主学习还包含“学习者参与确定自己觉得有意义的学习目标, 自己制订学习进度, 参与设计评价指标”等特征, 这不单单体现在课堂教学上, 还体现在课堂以外学生的自主学习上。我们可以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向课外延伸, 把自主学习贯彻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中, 如学过《核舟记》后, 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桃核工艺品, 然后按制作程序学写一篇说明文。最后我利用课余时间展示学生的工艺品, 让学生介绍制作过程, 最后进行评比, 这样, 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

二、合作学习要有效, 突出课堂的“实”

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 使学生共同开展学习活动, 以最大限度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成效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达到交流与提高的目的。但如果教师为了体现所谓的“合作学习”, 不管问题有无探究价值, 课堂上至少来一次“合作学习”, 甚至为了“抢时间、争速度”, 不管学生是否已合作了, 便早早收场, 这样, 合作学习便显得“有形无神”。如何加强小组合作学习, 让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 突出课堂的实效, 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 合理分工, 目标明确

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的主要载体, 要让合作学习有效进行, 学习小组的形成要有针对性培养, 组内分工要明确。要做到合理分组, 组员分工明确, 一般组员可由四到六人组成, 根据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纪律等方面进行考虑, 然后合理搭配。每一组人员要考虑优、中、差各个层次, 并且安排各小组选出能力较强的同学担任组长。组长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领头羊和组织者, 除自己要积极表达对问题的看法和意见外, 更重要的是能组织组内成员围绕目标共同探讨, 归纳成员的发言要点, 鼓励中等生畅所欲言, 等等。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要明确, 这就要求教师在安排小组合作学习之前要布置好各个小组的学习任务、合作学习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教学时可将具体的学习任务分解, 明确指定给相应的小组成员, 每个成员必须各自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合作学习还要注意针对性, 并不是每一节课都必须安排合作学习, 简而言之, 就是小组合作探讨的内容要有价值。如《乡愁》一文, 我这样设计问题, 然后分组合作讨论:这首诗是现代诗歌的上品, 曾拨动了千万人的心弦, 它究竟好在哪里呢?我想听一下同学们的意见。小组合作讨论并作圈点批注, 这时, 我提示学生可以从以下两个问题思考: (1) 将每节相同位置的语句进行归类赏析, 看看哪一处最美? (2) 你对作品中哪一节印象最深?实践证明, 通过合理分工, 明确目标任务,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非常有效的。

此外, 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也是很重要的。合作学习时间不保障, 匆匆收场, 小组学习流于形式, 成为点缀, 不如不开展。为此, 我们要根据小组学习内容的深浅等情况, 估计时间消耗程度, 然后合理安排合作学习时间。时间保证了, 小组讨论才能深入, 合作学习才有效果。因此, 小组合作学习要有一定的时间保障,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说、交流, 才能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认识。

(二) 合理引导, 指导到位

采取合作学习形式时, 需要教师精心组织, 避免学生在互相讨论、争执甚至挑战中浪费时间。所以, 在组织合作学习时, 教师必须重视引导, 努力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首先, 教师要深入到学习小组当中, 了解学习小组的具体讨论情况, 并给予一些必要指导。教师要尽可能参与到各小组中, 与学生一起学习讨论, 及时了解情况, 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并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激励学生各抒己见。这样一来, 学生由于主体性得到彰显, 自然会产生求知欲望, 会将学习当作乐趣, 最终进入学会、会学和乐学的境界。其次, 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 帮助一些学习小组纠正讨论问题的方向、思考和理解问题的角度等等。总之, 只有教师合理引导, 指导到位, 才能保证合作质量。

(三) 合理评价, 把握尺度

合作学习是以分组的形式进行的, 各个小组在合作学习当中, 讨论问题的积极性、成员参与讨论发言的情况都会有差距, 因此, 教师在听取各组学生汇报合作学习的情况时, 往往会作出一些评价。这样一来, 教师的即时评价就存在是否合理得体的问题了。虽然教师的堂上评价并不是主要的, 但是应该值得注意、值得考究。语文课程标准强调, “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 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 “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但传统的教学评价强调的是排名次、比强弱、比胜负, 这种竞争性评价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 我们应该把“不求人人成功, 但求人人进步”作为课堂教学追求的一种境界。这就要求教师注意把握好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尺度, 以激励为主, 既要充分肯定小组组长的积极表现, 也要充分肯定组内成员的探究精神和合作精神。另外, 教师的评价不能流于形式, 套话、过度夸奖等评价性语言要注意避免, 最好的评价语言是中肯的、实事求是的、情不自禁的。总的来说, 教师的评价是对学生合作精神的合理肯定, 应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总而言之, 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 是课改对我们的如唤。作为语文教师, 应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新课程标准, 从根本上端正课改理念, 不图形式, 不哗众取宠, 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做到充分自主, 有效合作, 从真正意义上让学生动起来, 课堂热起来, 知识活起来, 学生的能力强起来, 从而夯实起来, 从而夯实知识基础, 提升语文素养。

摘要:新课程改革不仅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目标任务, 而且明确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文主要根据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体会, 阐述了“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转变必须科学把握和有效引导,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自主,合作,充分,有效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07) :1

[2]赵福祺, 李菀.语文教学实施指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04) :1

课堂中的自主合作学习 篇9

1. 定标自学, 全面把握

历史组的学案是四大块, 即学习目标、知识梳理、拓展延伸和夯基达标, 我们的预习基本上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当然视情况而定, 有的课内容太多或者是需要学生查阅资料等, 预习也可以安排在课下完成。预习时要求学生先把学案放在一边后通读一遍教材, 然后精读教材, 完成学案中的知识梳理部分, 对学案中设计的框架在书中找出要点做好标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学生只对学案中的填空感兴趣, 填完学案就完成任务的消极心理, 也是为后边的展示做充分准备。

2. 互动合作, 解决问题

在学案完成的过程中, 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完成之后由同桌之间、小组之间口头交流相互找错纠错。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也要在这一阶段完成。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由记录员作记录。

3. 交流反馈, 突破难点

这一环节把各小组记录员提供的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汇总出来, 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在班内解决, 全班学生都不能解决的问题由教师进行点拨。

4. 精讲提升, 点拨拓展

首先教会学生把握住知识结构。首先, 教会学生理清历史线索, 一个单元有一个单元的线索, 每课有每课的框架, 每个知识点有每个知识点的结构, 都要让学生做好笔记并记住。其次, 要教一些记忆的技巧和方法。虽然我们倡导素质教育, 但历史课还是有很多内容需要学生去记忆, 如果是单纯要学生死记硬背, 学生就会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我们不妨找一些记忆技巧教给学生, 这样既能克服学生记忆的困难, 还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记忆窍门有很多, 试举几例: (1) 抓住线索, 纲举目张。如1949年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在教材上是一段共六行, 学生如果死记硬背至少需要十分钟的时间。这个知识点虽考点不多但却是重点要求学生掌握, 我们给学生归纳了简短的几个字即四国两纪一纲领:四国, 确定国旗、国歌、国都、国名;两纪, 确定了纪年法, 纪念碑的修建;一纲领, 共同纲领。这样在二三分钟的时间里就解决了记忆困难。 (2) 编造歌诀, 趣味记忆。如近代史上的条约内容都可以找到顺口溜来记忆。如《南京条约》有四项:“割赔开商, 口岸有五处, 广厦福宁上”。 (3) 数字记忆法。像《马关条约》就可以用数字来概括了:“1厂2亿3岛4埠”。 (4) 谐音记忆法:《南京条约》的五处通商口岸可以用“光下不能上”来记, 《马关条约》的四处通商口岸可以用“杀出苏杭”来记。还有如点面交叉、纵横联系、归类求异、对比记忆、绘制图表、空间记忆等等。历史课上记忆的窍门有很多, 利用记忆窍门既能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又能扎实地掌握重点知识, 可谓是一举三得。再次, 教师一定要注重对教学内容中重点、难点的拓展, 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点、线、面的整合, 适时将世界史与中国史、古代史与近现代史多联系, 或整理成专题进行横向与纵向的联系。还要引导学生注重对重点、考点和热点的把握, 引导学生把历史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整合, 以及把书本知识与乡土历史进行整合等。最后, 历史课的学科特点应该是鲜活的、生动的, 教师要争取每一堂课都能找到学生感兴趣的点, 以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 这样的办法有很多, 如创设情境, 体验历史, 运用影视资料, 注重教师语言的幽默风趣等。

5. 当堂达标, 落实到位

因为历史学科的特殊性, 再加上学校、家长和学生的重视, 要求我们必须对当堂学的知识进行检测, 做到堂堂清, 不把任务留到课下。在习题的设计上也要侧重重点、考点和热点, 而且要有梯度, 保证对好学生的拔高和学困生对基础问题的掌握。当堂达标时, 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 组内纠错, 将重点易错的问题提出来由师生共同纠错。

二、对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教学反思

1. 优势

(1) 变被动学为主动学; (2) 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示; (3) 增强了学习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4) 有助于学生发展健康的人际关系。

2.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初中体育课堂自主合作学习的探讨 篇10

1 体育课自主合作学习简析

体育课堂中的自主学习是指为了达到体育教学目标进而选择学习内容、确定练习步骤, 最终完成学习目标的体育教学模式, 即自己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所谓的合作学习是指在课堂上通过分组等形式使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达到预期的目标。课程改革后, 强调体育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目标, 新型的教学方针。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摒弃过去教学中单纯的技术练习, “填鸭式”传授知识的方法。而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作为主导, 尤其提倡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发挥积极性, 主动的去学习探究知识。培养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培养终身学习、锻炼能力树立终身锻炼的理念理念打下基础。

2 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自主合作学习的指导思想

青少年处于生理、心理形成的关键时期, 体育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的途径之一, 有其对应的指导思想, 而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自主合作学习的指导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 以学生为主体

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 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改变原有教学课程中教师掌管课堂所有内容的教学模式, 转变为教师作为主导, 在教师的引导下,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来, 自主学习、快乐学习, 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例如在体育课堂中的课前准备阶段, 把游戏设计权利放给学生, 要求每节课两个同学自由组合并合作设计一个体育小游戏, 组织同学们参与游戏。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发挥了学生自主选择游戏的内容, 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同学之间相互合作完成一项任务, 在组织中锻炼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独立完成事物的能力。很好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独立自主、合作议事能力的培养。

2.2 以实现体育价值为目标

体育的价值在体育教学中主要体现其培养学生的精神以及塑造健康的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机能、完善身体形态。因此在体育课堂重要体现体育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在体育课堂中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进而培养集体意识、独立能力等思想品质。同时改进原有单纯为了教授学生技术动作而进行的单调乏味的苦练, 转变为学生自主、合作的进行体育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多的参与进来, 进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机能水平、培养终身锻炼的意识, 真正体现体育教学的价值, 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 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实现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强健学生的体魄, 体现体育教学在培养新世纪全面发展人才中的优势和作用。

3 教学案例剖析

篮球作为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项目,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 提倡自主合作学习对体育价值在体育教学中的体现起到更好地促进作用。在理论的指导下, 实践中的践行才会发挥实质性的作用。以下通过对实践中的案例进行剖析反应自主合作的实际运行状况。

3.1 背景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 教师教学理念及其教学模式也发生了转变。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为出发点设计课堂内容。在这样的背景下, 篮球教学模式也发生了改变。

3.2 设计与实施

3.2.1 指导思想与学习目标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 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的主导作用,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为教学理念。教学目标主要分为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技能目标主要是提高学生组织比赛、参与教学比赛, 在比赛中以所具备的技术能力、战术意识、战术运用的能力以及在比赛的组织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自我定位的能力。情感目标主要是指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合作精神。

3.2.2 课程设计

在进行了篮球多方面知识的教授后, 在学生基本上掌握了篮球相关知识、技术、战术, 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自主进行教学比赛。课前, 教师讲述组队的要求、各个参赛成员不同身份的要求等方面, 如以每班的学生数为40人为例:分成5个小组, 每队3名队员, 1名教练员、数名啦啦队员、2名裁判员。进而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 教师指定的规则要求选择比赛过程中的身份:教练员、裁判员、队员、啦啦队, 并根据所设定的要求, 自己组队, 保证组与组之间实力的平衡性。在课堂上, 在教师的指导下, 发生学生的主体地位, 尽量按学生自己规划的原计划进行教学比赛, 教师主要起到协助的作用。让学生在快乐中培养了技战术能力, 团队合作精神, 自我组织的能力。同时也很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分组,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组织小组、练习进行教学比赛,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体现了学生在体育教学课堂中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 同时在组织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组织的能力, 团队之间相互协作的精神, 在角色选择上也很好的满足了学生的兴趣能够促进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整个活动的过程中, 并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优势。一节课能够从多方面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另外由于这一实践还处于发展的初期, 因此在实践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一些要点:教师应该在开始的阶段给予更多的参与引导, 是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进来, 同时考虑到学生的能力有限, 应给予一定程度的协助, 避免出现混乱、无秩序、不能按照原计划进行的状况, 全场“放羊式”的场面。在下发任务的时候要把任务具体到每一个学生, 活动的原则要求具体到每一个个人, 比如裁判员的评判标准、每一小组的人数和男女比例等。

4 教学实践的总结与思考

通过体育课堂中的自主合作教学的渗透, 在实践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办事能力, 更多的是注重了实践。在比赛中能够是同学之间加强友谊、增强集体意识, 培养相互合作共同取得胜利, 而不是过去单纯的强调同学之间的个人竞争、同学之间缺乏感情。目前关于理论的研究比较多, 因此体育课堂中的自主合作在实践的过程中要以明确的目标、正确的指导理念、具体到每一个细节, 教师做好引导工作,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让每一个人都参与进来, 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以及健康的体魄、提高身体素质的水平, 同时体现体育在教学中的价值。自主合作精神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还处于理论研究和初步的实践阶段, 但是其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 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 尽量更多地注重理论的指导意义, 积累实践经验。

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 国家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体育作为塑造学生健康身体素质的主要途径, 它的发展对学生的培养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 初中时期儿童少年正处于身体形态和健康心理形成的关键时期, 通过体育课中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的形成, 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独立精神起到关键的作用, 为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提供能力保障。本文主要通过部分教学案例探讨初中体育课堂中的自主合作学习及其经验总结。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自主,合作,学习,探讨

参考文献

[1]韩永博, 惠艳.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0, 12.

[2]葛吉生.体育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验[J].山东体育科技, 2009.

[3]李京诚, 于秀玲.体育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0.

[4]林晓红.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9.

课堂中的自主合作学习 篇11

一、小组建设

科学分组是合作学习探究的基础。分组原则是组间平衡、组内结对,小组一般以六人为宜,人数过多不利于组织学习,过少不能保证分组的层次性。一个班级可分为七到八个小组。小组间的学习水平要尽量保持平衡,保证上中下层次的学生搭配均匀。小组间的水平一致有利于互相激发竞争力。每组内六人按照二、二、二的比例分成上中下三个层次。上层级是下层级学生的老师,同层次的两人结成讨论竞争对手,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间均衡保证了学习的竞争性,同层结对保证了讨论的可行性,层级拜师保证了指导的有效性,组长负责制保证了活动的有序性。

二、活动程序

互助合作学习的程序是把好三关:同桌关、组长关、老师关。同桌关是实施合作学习的基础关,也是对自主探究学习成效的初始检查。同桌之间可互相检查落实字词、读音、书写和释义,以及阅读课文情况和概括文章大意。组长关由组长检查过了同桌关组员的导学案预习完成情况。这是对自主学习的深层次检查,也是对同桌对子帮手合作学习的初始检查,因导学案不仅涵盖了面广量大基础知识点,还涉及到阅读和写作等能力提升问题。教师关是对同桌关和组长关的深层落实检查,由教师根据个人和小组的课堂表现做定量和定性评价。教师的量化评价逐课累计,每周小结,月末汇总,期末评比,根据成绩评选出学期优秀个人和先进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是个人自主学习。个人和小组展示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小组间的展示交流激发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组员责任感。组内交流和组间互补拓宽了学习渠道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和学习探究能力。

三、实施探究

本实施探究主要以背诵、作业和作文方面实施探究予以简介如下:

1.背诵实施探究以古诗文为主,初中生学习语文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为避免古诗文扎堆背诵量增大,教师应在初期整合教材,将古诗文的背诵分散到每周背诵任务中,并给学习小组组长印发古诗文背诵检查统计表以及时检查记录每个同学的背诵情况。同桌检查背诵通过之后报请组长检查落实并记录。语文课代表检查各组组长的背诵过关情况。教师根据各组情况结合教学进度采用抽查背诵和全体默写的方式最后把关,检查成绩量化计入个人及小组成绩。

2.作业实施探究是对学生作业的小组合作探究。作业教学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是沟通课堂内外学习的有效途径。传统作业教学是教师布置作业学生被动完成教师收缴批阅。这使教师做了大量工作,学生只是被动完成,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不到激发。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模式下,作业的布置评改主要由学习小组完成教师只负责调控。一般情况下作业布置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内容是落实基础练习,选做题以课外拓展培养兴趣为主。统一设置了评改项目:书写分甲乙丙等次,正确率分优良差等次,最后是改错记录。这样布置和评改作业学生参与到了布置和评改环节,能够知其然更能够快乐的知其所以然。

3.作文实施探究以一次作文评改为例阐释。在写作《我不为那件事后悔》时教师组织全体同学分组合作探究评析。首先教师写评析要求,分总体要求和具体要求。总体要求为书写认真,不认真不评优;注意篇幅,字数不够不评优;中心明确,不明确不评优。具体要求为审题要抓住关键词“事”和“后悔”;开头要紧扣关键词并迅速转入叙事;正文要条理叙事生动描写;结尾要扣住“事”和“后悔”。其次是分组阅读探究评选,组员根据要求逐篇阅读评分,组长汇总每篇的得分算出优秀作文。最后根据各组推荐选出全班的优秀作文进行范读评析。

综上所述,在生态课堂研究过程中,我们逐步形成了互动、和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学会了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更懂得了如何与他人合作、交流,学会评价、质疑与反思,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课堂中的自主合作学习 篇12

一、前言

自主学习是当代素质教育提倡的让学生掌握的一种学习能力。它对于每个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过于强调英语教师的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能动作用,灌输式的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让学生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

自主学习方式是将学生放在英语课堂的中心位置,学生是课堂的主角,让学生积极的主动的来学习英语。整个课堂流程,我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个学习的目标,然后再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让整个的学习英语的过程能够得到一个自我监控,最后对于自己的学习效果做出一个评价。这种英语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其他学科乃至于学生的一生的发展都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高中英语教学遇见的问题

由于高考的压力比较大,高考分数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是改变命运的龙门之跳,所以在我们当前的高中英语教学中不少教师还是以传统的灌输教学为主,老师注重的是词汇的积累和语法知识的讲解,对于英语运用是相对忽略的。教师经常是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通常的做法是早自习背诵单词,课堂上讲解语法及各种实词的运用,晚自习做英语测试。因此,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渐渐的失去了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或者对于英语的学习会有一种抵触的心理。期中传统教学典型表现在英语课堂上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少;没有对学生做出及时有效的评价和缺乏对于英语教学情景创设。

三、如何构建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构建自主学习课堂需要教师转变观念,不再过分强调教师的“教”而是应该重视学生的“学”。教师所能做的,就是在旁边引导学生。协调好课堂之中的点拨与自主探究之间的时间比例,这样不知不觉中学生也转变学习的观念,减少了对教师的依赖。同时,自主学习需要学生自觉的承担学习任务,而不是单方面的依靠教师或者是家长强制性的要求学生去学习。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及时的评估,再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下面就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4 Wildlife protection(Reading)为例,笔者是这样开展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本课主要课堂教学流程包括这几个部分:前一天晚自习自学课本完成学案,教师板书课题和学习目标及学生就昨晚完成的预习学案自纠,分层探究、讨论,高效展示,点评升华,总结落实,当堂检测和当天晚自习完成当天的总结和反思,并完成训练案和预习下节课的预习案。

教学设计流程图(Teaching designflow chart)

以下主要展示备课预习和探究环节:本课自主学习分两阶段——课前和课中。

(1)课前15分钟要求学生带着预习单中设置的问题,仔细阅读课本,将问题的有关内容在课本上画出,找出关键词句。

语篇解读:

I.First reading:

Read the text quickly,divide it into three parts and try tofind out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t.

Part1(Para_____)A.A good example of wildlife protection.

Part3(Para_____)C.Why we need wildlife protection.

II.Second reading:

Task1.Fill in the blanks in the following table.

完成预习单上的问题及预习自测,小组内部邻位批阅,学科小组长收集小组成员在单位上存在的问题并由学科班长统一上交到老师处。上课前三分钟,教师有针对性培训学科班长和学科组长。

(2)课中前三分钟,学科组长带领组内成员探究完成预习单上的问题;在探究案中每个探究案在探究前3-4分钟独立思考,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可以是组内探究,也可是组间探究),小组内部分工不分家,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

探究一:Role playing(make up a dialogue talking about the problem each of wildlife meet according to the form on the preview sheet.

探究二:A high student Jack thinks that disappearing of wildlife has no influence on human being?Do you agree with him?Why?

探究三:How can we teenagers do to help wildlife?(Design a poster about wildlife protection)

在小组探究形成答案的基础上进行展示(根据情况可以是口头展示也可以板书展示),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小组质疑,在质疑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问题互动,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上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我的课堂我做主;在此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课堂,精心留意在课室中学生存在和发现的问题,做好及时的补充和点拨;同时教师要适时恰当地评价和激励学习团队,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展示,体验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使我们的学生更愿意学习英语,更有信心学好英语。学生在语言技能实践的过程之中慢慢的形成了主动参与,积极的探索的一种学习态度,学会了学习,学会了主动的去学习英语。这样就提高我们英语课堂的效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们广大的英语教师应该加强对英语教材的钻研,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我们高中英语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能够更轻松的学习英语,从内心真正的享受学习英语的乐趣。从根本上说,只有培养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才能为国家造就出创新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高源.试论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陈燕.论高中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10).

[3]王坤.高中英语自主学习策略初探.2010.

上一篇:开心辞典下一篇:配网设备防雷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