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那点事

2024-09-22

班主任的那点事(精选7篇)

班主任的那点事 篇1

关于坎波·巴埃萨 (Alberto Campo Baeza) 设计的西班牙格拉纳达银行总部办公楼 (图1) , 坊间有一传闻:新办公楼启用的第一天, 一名进入其中的银行员工被建筑空间感动得掉泪了 (1) !为求证此事的真实性, 我特地发邮件给朋友——西班牙建筑师Darío Fernández。他很快回复道:“办公楼建成时, 我正在格拉纳达学建筑。当时我的确被它震撼了。人在其中, 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强烈感受……”虽然Darío本人并没有听说这个故事, 但他相信这种感受的存在。

在这个探讨办公建筑的场合, 首先提到“掉泪”, 并非是将话题导向某个煽情的主题——那不是建筑与生俱来的责任, 但至少这个故事传递了一个朴素的事实:办公楼, 原来也是可以感动人的。

在欧洲, 昔日辉煌的西班牙已算不上经济强国, 但这个国家的建筑设计品质之高却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从中我们也看到了西班牙建筑师设计之用心与激情。这让我们有理由相信, 经济的差距并不一定会导致文化的浅薄。虽然我国部分城市已在世界排名中日益靠前, 但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我们依然看到太多令人遗憾的东西。在不少办公楼尚未完全解决合理性问题时, 也许是不适合奢谈“感动”的。

作为当代建设活动的最重要类型之一, 办公建筑已遍布各大城市。特别是在抢夺“城市地标”的各大战役中, 办公建筑往往拥有备受瞩目的地位, 但是这样的瞩目更多是来自其炫目的外观与巨大的尺度, 而并非内部品质。我们的国家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期, 而当代的办公建筑是否已经真正做好准备, 迎接这样一个新的时代?

我愿意谨慎看待这个问题。“新时代”一词已被用得有些泛滥, 它常常暗含着对过去的质疑。对于办公建筑, 在热情拥抱“新”材料、“新”技术和“新”造型的时候, 或许应该记得, 那些曾存在于心里的东西依然值得珍惜和尊重。一个数量庞大的人群, 一天中1/3的时间会在办公建筑中度过, 而在其身边的是一些乏味、冷漠、面无表情甚至致人疾病的办公空间, 犹如上演着一出出缺乏情感与智慧的《变形金刚》——动辄百米的硕大体格却无法洞悉人类的微小活动。我们不禁要问, 办公建筑到底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直接指向了事物的“基本概念”, 关于“语义”的思考随之而来。“语义陷阱” (semantic trap) 是设计中常见但又极易被忽略的问题:若设计对象在语义层面即被固化, 其结果往往是负面的——很可能因为熟视无睹的概念而丢失了提升设计品质的最有价值的那部分东西。

做设计, 必然要读规范, 而似乎最权威的概念解释也应当存在于其中。在《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JGJ67-2006) 中, 办公建筑指的是“供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办理行政事务和从事各类业务活动的建筑物”。它分为三类:特别重要的办公建筑、重要办公建筑和普通办公建筑。姑且不论这样的分类能否有效指导设计的执行, 单就办公建筑这一概念来说, 早已无法诠释如今丰富的类型变化了。这正如《办公建筑设计规范》条文说明中进一步解释的:“办公建筑不再是单一办理行政事务的行政性办公建筑, 近年来, 供商业 (包括外贸) 、金融、保险等各类公司、企业、经济集团从事商务活动的办公建筑层出不穷……一个规范很难涵盖……”既然“一个规范很难涵盖”, 那么, 条文覆盖之外, 设计该怎么做?定义的归属是否决定了设计投入程度甚至品质的高低?是否看见某一概念便会“习惯性”地确定设计的走向而不假思索?……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并不是质疑定义或规范本身, 而是需要探讨如何对其理解与运用, 这是设计态度问题。如何看待各种新类型, 面对各种新定义, 如何决定设计中“非定义”的那一部分, 才是建筑师最值得投入的天地。在同一“定义”之下, 不可能找出两个完全一致的设计条件, 只有跳出“定义的陷阱”, 才是“设计的天堂”。这也许是当代荷兰建筑教育中“有意无意”地“忽略”规范的原因—找出设计真正应当遵循的东西, 那绝不是一条规范或者一个定义 (图2) 。

从概念到形象, 本是设计的必然之路, 但也是“十面埋伏”之路。想起不久前, 在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欧洲建筑文化地图” (European Atlas of Building Cultures) 研究中, 选择了不同国家的各类建筑构建资料库。我以同样类别选择中国案例进行中欧比较, 几乎所有的类型都可在中国找到恰当的案例, 唯独一类例外—City Hall (市政厅) 。由于没有完全匹配的对应物, 便搜寻了一组与之最接近的“行政办公楼”。不难想象, 将这两类建筑并置在一起讨论是如何生动。

我承认, 在提到“行政办公楼”这一概念时, 头脑中已经挥之不去地浮现出某类建筑的大致意象 (image) —这是由我长期的生活环境与工作状态决定的。但问题是, 这样先入为主的“概念型”形象思维究竟会将设计引向何处?当然, 批判绝非目的, 我所担心的, 恰恰是被“概念”冲淡了的创造力与洞察力。概念, 正如一把双刃剑, 既快速引导着设计的前进方向, 又无形中制造着障碍, 设下陷阱重重。在“一个规范很难涵盖”的办公建筑中, 建筑师进行语义思辨的过程不仅是设计必需的挑战, 更是提升设计品质的契机。办公建筑, 容纳的不仅仅是“办公”—即使在“普通办公建筑”级别中, 也有一些无声的感动与关照 (图3) 。

办公建筑也许是20世纪和21世纪头20年最重要的建筑类型, 正如厂房是19世纪工业时代的象征一样, 办公建筑是后工业时代的象征。今天, 它是我们最常见的建筑, 在城市之中几乎无处不见。办公建筑围绕着我们, 支配着城市的面貌, 容纳着现代大城市里面2/3以上的工作人口。

在很多现代化城市和向着现代化发展的城市中, 玻璃和钢的建筑形式似乎已经是现代办公建筑的固定模式了。设计时, 可能不用多想, 在很多建筑师的大脑中都可以布置出这样一个写字楼的标准层平面:中间或者一侧是包含楼梯、电梯、卫生间和机房的核心筒, 围绕它的是大开间或者单间的办公室。但是办公建筑就是这样子吗?办公建筑是一种单一的建筑类型吗?如果我们观察一下周围, 会发现, 办公建筑可能是这个时代最多变和最充满矛盾的建筑了。

第一, 办公建筑是城市中最具有公共色彩的, 也是最具有私密性质的建筑。

办公建筑是城市中最公共的建筑。在后工业时期, 金融和资讯处理是这个时代最巨大的生产力, 作为这个生产力的承载, 办公建筑具有庞大的体积和独特的形态个性, 是经济权力的象征, 它们以强势面貌出现在城市中, 成为一个地区、一个集团、甚至是一个城市的标志, 每个人都可以看见它, 它构成城市景观、甚至是我们思维的一部分。但在另一方面, 办公建筑也是最隐私的一个区域, 作为商业活动的一部分, 办公室只能对一小部分人开放—就是有权力使用它的人, 而其他人都只能在远处观看。一层薄薄的外墙既显示了它的形象和话语权, 也标志了公共与隐私的界限。在人们的心中, 办公室是最私密的地方, “非请勿入”, 即使是办公建筑的使用者, 也只能使用这个建筑的一小部分, 而不能知道同一个“钢铁牢笼”中其他的“笼子”里面到底是什么样子。

第二, 今天的办公建筑是最标准化的, 也是最具个性化的建筑。

现代办公建筑发展到今天, 是大家设计和研究最多的建筑类型之一。我相信有的建筑师会一辈子没有设计过住宅, 但是或大或小, 一定会设计过办公建筑。在google搜索, 键入office building design, 用时0.21秒就会获得约45 100 000条结果。今天, 办公所使用的物品, 无论办公文具、办公机械, 还是办公家具以至办公工位都被高度标准化了, 细致到纸张的大小、铅笔杆的粗细、文字的型号、桌椅的高度和电子文件的数字化标准。办公建筑设计很难从这种每个细节都被标准化制定的桎梏中逃脱出来。但是建筑却是每个活生生的人生活的地方, 不仅不同的办公性质所产生的具体要求不同, 而且不同的个人对办公场所的需要也是不同的。公司的文化和个人的偏好使办公建筑出现了不同的面貌, 个体的积极参与塑造了建筑的个性。

第三, 办公建筑也是最具国际化和地域化的。

世界在变小, 现在所谓的现代化, 其实是全球在西方话语下的一种标准, 也是整个时代文化统一的结果。全球化不是今天才出现的, 而是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就埋下了种子, 自从工业革命开始后全球化就不可避免了。后工业时代, 当整个北半球多数国家加上澳洲和南非都统一在一个金融模式下, 办公建筑就更不可能脱离开国际化的模式了。

尽管如此, 具体到每个民族, 其性格都是不一样的。就算同样是欧盟国家, 每个国家的习惯也是不一样的:英国人喜欢大空间带隔间的紧凑办公环境;瑞典人喜欢在独立的单间里面办公;意大利人向往个人的自由空间。在亚洲, 虽然受到西方的某些影响, 但是各个地方也不尽相同:香港人习惯英国的方式;中国大陆接受美国的单间和大空间结合的方式;日本人就习惯于等级制度, 课长像老师一样坐在前面, 大家排排坐在对面。而且不同国家对于景观的意识也不同:美国人希望自己升职到office with view;而在亚洲的有些地方, 靠近窗边和门边的座位显然受到了大家的贬斥和排挤。现在办公室的进深越来越大, 原来在欧洲流行的景观办公室也在全球流行起来。但是民族的色彩随着民族自信心的增强, 会越来越明显, 地域化建筑风格从建筑的装饰开始已经影响到办公建筑的风格和格局了。

第四, 办公建筑还充满效率和设计想象力以及使用要求和建筑法规的矛盾。

从前面的分析来看, 办公建筑设计在形式上虽然有很多标准的要求, 但也是自由灵活的, 是建筑师最能发挥自己想象力的。很多建筑师在设计办公建筑的时候都在努力把自己的想象力发挥到极致, 试图突破标准的限制, 引入新的思想和观念, 希望使用者不要如同在牢笼里工作。但是商业就是效率, 有时候时间和效率在办公时是首要的, 这之间的矛盾确实需要平衡。再有, 每个国家关于办公建筑设计的法规都是比较严格的, 因为这里集中着较多的人, 也集中着各种各样易燃物品, 很多充满创意的建筑空间就因为消防和安全问题不得不打了折扣。这在目前的设计中不能说不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最后, 我们这些天天忙碌于办公建筑的建筑师和工程师们应该问一下自己, 今天的办公建筑和明天的办公建筑会是一样的吗?明天的办公建筑将会如何变化, 现在的建筑形态在明天还适用吗?纽约世贸大厦的坍塌, 也许就是现代类型办公建筑退却的象征。在今天, 更开放、更透明、更灵活、更多人共享的办公空间, 网络、无纸、日益轻薄的办公机器都已经实现。那么20年后, 在后工业时代之后—后信息时代, 办公建筑会是什么样子?

也许在某一天, 现在这个主题会成为笑话, 办公建筑会因为我们现在的办公成果变成无形的。人们会在任何地方工作、办公、娱乐, 在我们的上空飘荡着“数字的云”, 我们需要的信息、数据和计算能力都弥漫在无处不在的“云”中, 我们只要通过每个人手中的“终端”就可以做一切信息处理工作, 真实的世界和虚拟的星球重合在一起, 每个地方都是我们可以工作的地方, 甚至“终端”都不在我们的“手上”, 而是在我们身体的“内部”。

马克思曾说:“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办公建筑作为一个时期的代表类型, 在如此迅速变化的时代, 可能会永远处于两难之间, 它到底会怎样呢?

市政办公建筑是一种特殊的办公建筑类型, 它是行政人员行使职能、为市民服务的场所。在中国的制度框架内, 它不创造直接财富, 但对城市发展具有相当突出的作用。它的建设和管理维护由公共财政投入, 正是由于其建设方即为直接使用方——公共财政的代管人, 使得市政办公建筑的建设可能存在决策透明性的漏洞, 同时在一些情况下也会出现领导意志和非理性的设计要求。例如当前一些地方就以其他建设项目的名义行市政办公建筑之实, 以预留使用的名义扩大建筑规模, 造成了一些市政办公建筑标准偏高、投资过大的问题, 部分市政办公楼人均使用面积甚至超过200m2。

市政办公建筑面临的第二个困境是重建时的选址问题。当前中国大部分城市之间的竞争还处于土地扩张和增加投入的阶段, 市政办公建筑的建设在此过程中往往充当了城市发展的风向标, 以至于许多城市在跨越式发展过程中将其建设在偏离城市核心发展区的城市新区。这种做法虽然起到引领新区发展、展现城市决心的作用, 但在建设过程中由于政府既定的强有力地标的推进缺乏充分的论证和咨询, 往往造成市民公共服务便利性的缺失, 同时造成了市政办公建筑自我隔离的倾向。

市政办公建筑的日常使用人员和服务对象在看待市政办公建筑时一直存在视角上的差别。既要体现公共性和人性化, 又要保证端正严明的政府形象;既要最大程度满足为人民服务的便利性需求, 又要维护政府工作的严肃性和部分功能的机密性要求。这些矛盾往往给设计者带来困扰。

随着当前国内发展方式的转变、土地政策的调整、建设和谐社会的逐步深化, 市政办公建筑的设计也必然面临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第一是土地利用模式的集约化倾向。以往“大院式”粗放型规划布局必然转向紧凑式、复合式布局, 同时会促使市政办公建筑向公共性和开放性方向发展。市政办公建筑与其他城市公共建筑的集群式设计已经成为许多城市的新选择。将市政办公建筑拆分为个体融入到城市公共空间内, 研究其与其他建筑之间的关系, 避免疏离和对立, 也更符合市政办公建筑的公共属性。

第二是以生态化取代礼仪化。缩小市政办公建筑外部空间的尺度, 减少礼仪性城市广场的面积, 代之以生态化外部空间, 增加绿化、水面等柔性空间, 有效提升外部空间的环境品质, 提高空间的可利用率, 强化人性化空间。

第三是遵循务实的空间使用准则, 遵循行为导向的空间利用方式。按照不同性质的功能和人员数量科学规划使用空间, 确定标准, 在合理和舒适的前提下避免浪费, 提高内部空间使用效率, 改变以往盲目追求豪华气派、以大取胜的设计趋向。

第四是适应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要求, 降低建筑全周期能耗。许多地方的市政办公建筑已经成为当地建筑节能减排的示范工程, 得到地方政府相当的重视和支持。建筑设计中节能减排的关键是减少对常规碳能源的依赖, 同时采用可回收、可循环的建筑材料。在市政办公建筑中除了采用新材料和新技术以外, 还应该注重被动式节能设计的研究, 不额外增加设备和技术的投入, 通过科学的设计, 有效利用自然资源, 达到对微环境的控制和调整, 从而提升室内的舒适度。例如通过对建筑形体系数和内部功能设置的调整适应不同气候特征;通过庭院、天井以及空中花园的设置引导自然通风;设置南向的高效遮阳构件等, 采用这些地域性、低耗、精细化的设计措施来达到节能的效果, 可能会比屋顶太阳能板、风力发电机和相变储能材料等技术表现型措施更符合当前中国的国情。

平克·弗洛伊德在一首歌中唱道:“我们每个人都是墙上的一块砖。”按照这种比喻, 当人放弃做墙上那块砖的责任时, 他的心态就处于“出位”状态。出位一词说的是不对号入座, 不按格写字, 不临位泊车, 总之跟已有的规则拧着干, 从而突破责任约束, 实现标新立异的“自我价值”。

宇宙是遵循一定秩序建立起来的, 和谐宇宙的元素通常会呈现有机协作的状态。城市的人造环境体系同样是一个微观宇宙:个体建筑各司其职, 各得其所, 城市因此保持良性的平稳运行;个体建筑张扬自身, 争相出位, 城市必然陷入混乱和动荡。由于建筑有类型属性, 当一栋建筑的功能属性和它的空间、形象达成逻辑上的吻合时, 我们可以判定这栋建筑是称职的。如此说来, 评价建筑可以遵循一个大概的顺序:首先, 看功能类型定位;其次, 看实现功能的方式。

居家和工作构成了现代人类生活的两大主题。相应的, 住宅建筑和办公建筑成为城市实体空间的主体, 在建筑总量中占很大比例。办公建筑的功能性非常强, 这既是一个特点, 也是一种要求。可以说, 对于办公建筑创作而言, 机会在功能, 对使用方式进行高水平的空间转译成为最有价值的创作行为。现代办公模式其实非常多元化, 既有越来越普及的开敞办公, 也有不同规模的单元空间办公, 以及介于上述两种方式之间的复合模式。优秀建筑师所具备的职业道德表现为一种“尊重”, 将创作精力集中在优化空间的构成模式和为工作活动提供恰当的空间支持上。好的创作可实现空间适用性, 并再现工作模式所独具的精神气质, 或者在优化模式化工作空间形态的同时为之提供额外的交往机会。阿尔托的芬兰珊纳特赛罗市政中心是前一种模式的典范, 朴实自然, 准确传达了政府中心“服务之家”的亲切意象 (图4) ;后者, 如张永和的北京用友软件园1号研发中心, 单纯的形体语言创造了博得全体员工喜爱的丰富空间, 并使典型的体验模式成为一种企业文化 (图5) 。张永和说:“具有所谓社会性的出发点, 即以功能使用 (具体为软件设计者的工作习惯) 作为设计基础, 其结果是创造了一系列公共空间, 包括室内的交流空间和室外的院落空间。 (2) ”周榕如此评价这个作品:“也许, 用友公司的那些使用者们最能体会这座建筑的奇妙之处, 因为它提供了一个他们日常工作的现实映像……甚至, 连他们每日中午涌入庭院最自由的漫步时分, 也步步踏入了建筑师预设的控制程序 (3) 。”大概, 这是建筑师能得到的最佳奖赏—使用者发自内心的使用愿望。

生活的主体是常态的, 非常态的成分应该体现在对常态因素的升华和创造性扩展上, 其落点在内容而非形式。只有这样, 创作办公建筑的基点才会更加理性, 我们才会习惯于克制自己对那些外表极具震撼力的“帅品”的胡乱追捧, 而将话语权拿出一部分交给使用者。

办公建筑的“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合宜”, 除了功能类型特征外, 还有地域和时代特征。今天, 最具时代特征的技术理念要算“低碳”了, 更朴素的定义其实就是“节约”——少花钱办实事不添乱。“不添乱”其实也包括不给环境添乱, 所以评价建筑可以关注两个方面:环境关系和自身定位。大抵出问题的, 也是在这两个方面上。“抢白”和“出位”是在这种判断标准下暴露出的现代办公建筑创作的两种不理性倾向。抢白者, 还没轮上你就乱喊一通, 乱了环境的章法;出位者, 让你说东偏要说西, 失了功能的身份。如果这两个错误加在一起, 悲剧就要发生了。作为悲剧的主线, “出位”表现在很多方面:放弃功能追求形式;铺张浪费争比奢华……当建筑师一上来就鼓动CEO们确立“标新立异”的商业定位并为建筑形象绞尽脑汁时, “出位”成为一种必然。其结果是一座新的“地标”被树立起来, 并以“一定要把前浪拍在沙滩上”的决心开始了不顾一切的“抢答式表白”。于是, 有了数以亿计的巨资打造的央视新厦, 有了“改名”事件和“隐喻门”风波所透现出的业主们难言的苦衷, 以及元宵节大火现场欣喜若狂的旁观者们用真实的表情宣告对这个畸形巨构的嘲讽。无力谴责这些旁观者的幸灾乐祸, 毕竟, 央视塔楼在环境关系上的胡言乱语和在功能上的越位出格似乎更应该遭到谴责。

其实我们也需要感谢这座建筑, 因为它从一出生开始就吸引了中国举国上下最集中的目光和最盛大的辩论, 乐观地估计这已经大大提升了国民的建筑素养和对建筑意义的思考深度。如果说新建大厦的特殊身份合理化了它的特别形象, 那么它作为办公建筑的基本功能却无法让人安心。CCTV将五个本该各自独立运行的功能区塞进一栋建筑的做法“是一个大胆的决策, 这与国外传媒建筑的布局完全不同 (4) ” (图6) 。怎么不同?早在央视新厦之前, 库哈斯曾经受邀为美国好莱坞巨头环球影业公司设计一座新的总部大楼 (4) 。然而, 该公司的决策层在观察到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开始导致一些下属机构和工作室纷纷搬离出去的迹象后意识到:在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 将巨额资金投入到一个规模庞大、运作缓慢的不动产行业是不明智的, 于是他们放弃了建造新总部大楼的计划 (4) 。况且, 这种庞大的集中式布局甚至在功能之外的基本安全要求上存在着隐患:“行政区域悬架在二塔之上, 二塔的任意一侧火灾, 人流就会高密度严重地流向另一侧, 疏散存在严重瓶颈 (4) ……”

当然, 央视新厦是个特殊的例子, 特殊在它把洋相出得过于极致。现在, 更让人担心的是它的示范作用。翻一翻效果图公司厚厚的办公建筑设计年鉴, 可以明白中国的建筑师们已经迷上反常规的形式游戏了。可以料想, 重大项目如果形象上“没创意”将会成为另一种“出位”行为。

其实, “出位”是一种商业精神, 因为营销人员需要不断追求创新、超越自我。从福科的《出位之思》 (la pensee du dehors) 可以看出, “出位并不仅指不在其位, 而是既在其位又不在其位, ……是一种身在其位的越位 (transgression) 、移植 (deplacement) 与转化 (transformation) 状态 (5) 。”当建筑师的出位体现在功能和空间原型的诗意拓展上时, 出位成为一种积极的创作;当原创精神变为推销自己的手段时, 出位则是一种消极的卖弄。这不仅仅是一种越位出格, 更是一种变节。此时, 建筑师从事的不再是创作, 而是作践自己同时贻害功能的表演了。

追溯现代办公建筑的历史应该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这可以让我们重新回顾一下办公楼是“做什么的”和“为谁”这类简单但根本的问题。现代办公楼作为一种建筑类型是近代文明大工业化生产时代的产物, 这个推论的精确性没有必要争论。当资本追逐高效和利润时, 我们就开始摒弃农耕作坊式的家庭工作方式, 转型成为为大工业化生产效率而在一起集体工作, 出现了聚集起来办公的需要, 现代意义上的办公楼建筑出现了。

古典时代的传统办公楼模式简洁单一, 由交通核形成的标准层办公间平面的竖向叠加形成多层或高层办公楼, 这种模式在唯利是图的业主和其御用建筑师的帮助下一直延续到21世纪的今天。当20世纪初现代派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振聋发聩地呼喊出“住宅是居住的机器”的名言时, 办公楼自那时起到20世纪末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 就应该被宣称为“办公楼是工作的机器”。我们开始被异化了, 人不过是作为主角, 成为机器的一部分。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伟大的建筑师诺曼·福斯特1997年建成的世界上第一栋“生态景观型办公楼”——法兰克福的德国商业银行。事实上, 无论从社会学或是建筑学角度, 传统办公楼建筑是人类使用量最大, 但最反人性、反愉悦的建筑类型:空间单调乏味, 形式也呆板雷同, 缺乏多样性。特别是工业化革命早期的办公楼, 由于缺乏现代空调机械和照明等设施, 办公环境极为恶劣和压抑。现代派文学大师卡夫卡在其经典小说《变形记》中揭示和描述了在工作间人的异化:一个普通公司职员在压抑、单调和枯燥的环境和劳动本身的机械、繁重下, 变成了一只“甲壳虫”。卡夫卡对人类生存处境的深刻反思在身后获得了崇高尊敬。

到20世纪中叶, 出现了进一步反人性化的倾向:全封闭的空调办公楼。这是不负责任的开发商、建筑师和工程师共谋的结果。他们对人类的能源浪费和恶劣室内环境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至今都对到办公楼或宾馆推不开窗户感到恶心, 对设计这类建筑的建筑师和工程师怀有深层敌意。

办公楼建筑需要革命和创新。建筑学的创新包括形式和功能模式这两个方面, 而功能模式的创新需要丰富的生活经历、优秀的研究能力和哲学悟性。对建筑学而言, 对类型建筑功能模式的研究和创新才是具有核心价值的创新, 才能带来建筑学的革命。诺曼·福斯特在这个时代出现了。他为德国商业银行大楼所作的那幅著名的手绘草图 (图7) , 清晰地图解了现代“生态景观型办公楼”的精髓:同卡夫卡时代一样的一位普通公司职员, 工作在宽敞明亮的办公空间, 凭窗远眺是城市之美景, 近观是溢满眼帘的绿色宜人景观和洒满阳光的中庭 (图8) , 表达了现代机器般的办公空间里人们心灵深处潜意识本能的对回归田园的愉悦心情。

当建筑被赋予了对人性的关怀, 它就具有了文化意义和价值。

最好的办公楼建筑应是源于商业而又升华为艺术精神的建筑。2008年, 我在北京服装学院做了关于“建筑作为艺术”的演讲, 最后我用剪辑的《本能Ⅱ》一片做了结束。该片以“瑞士再保险大楼”这栋荣获2004年斯特林建筑大奖、被誉为当代最先进的生态办公楼为背景进行拍摄 (图9) 。我删剪掉所有少儿不宜的镜头, 将整个片中与“瑞士再保险大楼”相关的镜头重新进行了结构化组织, 充分展示了一栋现代办公楼具有的高贵、典雅、故事性、光影和空间的精神气质。

几年前, 几乎是一夜之间, 北京出现了众多玻璃盒子的办公大楼, “跟风”现象体现了建筑师集体创作能力的疲软和创新意识的缺乏。在我国, 办公楼建筑创作处在一个旺盛时期。有许多值得我们注意的美学和技术问题。而我在近年作为项目竞赛的评委——建筑学裁判之时, 会以自己的知识和美学标准为评判原则, 将那些平庸的玻璃幕墙办公楼建筑方案丢进墙角边的废纸篓。

现代办公楼建筑通过对传统办公楼模式的革命性创新, 应用生态节能等高科技, 不仅创造了更加舒服的室内物理环境, 而且引入空中景观中庭和社会功能, 创造了更加人性化、令人愉快的工作环境, 空间也变得流动和富于趣味, 强调精神化的需求, 是社会学意义上的进化。同卡夫卡时代“甲壳虫”般卑微、压抑的公司职员相比, 现代办公楼的白领工作得更有尊严和体面。而相信自己是一个自由飞翔的鸟类绝对是身心愉悦后的自然冲动, 这样的梦想, 只能期待在下个世纪去实现了。

而下个世纪, 就是未来了。

未来办公楼建筑的发展趋势是明显的:所有高科技手段都围绕着绿色生态和节能的主题, 建筑形态会更加多样化, 功能构成会更加丰富, 更加强调人性化和令人身心愉悦的空间环境创造。这种富于建筑学和社会学双重内涵的、身心愉悦的办公楼建筑的创造使命, 我们应该更期待女性建筑师来完成, 而不应指望多凭视觉刺激喜好玩弄表皮的男性建筑师能够担当。

更远的一些未来, 交通亦不是上班途中的障碍。我们到办公室都不用经过前台了, 下班时刻, 我们或到楼顶平台, 或到每层办公室一角设置的空中平台 (暂名) , 换上便携式飞行器, 向着蓝天, 纵身一跃……瞬间, 城市的高峰时刻会变得美丽无比:天空中飘满了五颜六色的红男绿女, 向着家园, 自由飞翔……我敢保证, 就连懒散的家庭妇女, 也盼望到办公楼上班!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句话没什么内涵, 它没有搞明白事物的根本是设计创造了城市, 是“设计让生活更美好”。我要说的是:思想让生活更美好!

众所周知, 就近就业可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这与办公建筑选址有着密切关系。城市规划决策与管理层面已认识到基于功能分区理论的城市切块模式的种种弊端, 开始倡导并运作功能混合型的均质城市模式。然而, 在各大城市办公建筑仍加剧呈现集聚而非疏离的发展态势, 城市仍泾渭分明地划分为商务板块与居住板块。从区域城市群的更大范围来看, 作为信息产业载体的商务型办公建筑的分布也极不均衡。在不少三线城市甚至鲜有写字楼这种建筑类型, 城市缺乏信息产业, 该产业就业人口必然流向大城市, 从而加速了大城市就业与交通的超负荷运转。

北京正在加快迈向国际化大都市的步伐, 日益繁杂的政务、商务功能在单中心的城市格局的持久影响下难以摆脱集聚的惯性, 城市道路的拓宽及轨道交通的发展仍滞后于城市人口机动车占有率的飞速上升, 城市交通状况正接受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我们注意到这样的现象:在工作日的上班早高峰时段, 无论是公共交通出行还是自驾车出行, 进城方向的交通量远大于出城方向的交通量, 在高速公路及城市环路的城区出口形成拥堵不堪的交通瓶颈。早在建国初期, 由梁思成先生与陈占祥先生提出的在北京西郊另建政务新区的“梁陈方案”最终让步于苏联专家的在老城区内建设政府机构办公楼的提案, 使国家及首都的各级政府部门多分布于长安街沿线, 从而奠定了北京单中心的城市格局, 并因级差地租理论日益固化人们“中心优越”的思维定式, 即认为无论就业还是居住, 城里均优于城外。城市环路由二环至六环的依次建设, 更是以同心圆的模式锚固并强化了单中心的城市格局。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 北京市开始向郊区疏导人口, 先后建设了望京、天通苑、回龙观等大型居住区, 但由于在上述地区没能有效地建立产业结构, 因此仅疏导了居住人口而不是就业人口, 造了几个“睡城”反而导致上班族的两极奔波, 一天在路上耗费三四个钟头时间不足为奇, 城市交通负担日益加重。新世纪伊始, 作为功能分区理论典型产物的中央商务区 (CBD) 雨后春笋般地拔地而起, 其区位距北京城的地理与心理中心天安门就大北京范围而言堪称咫尺。跨国巨头企业的纷纷进驻加强了高端写字楼的集聚效应, CBD内的住宅建设量明显不足, 本已不足的住宅开发又多定位为满足少数高薪阶层的公寓或豪宅, CBD高密度的大众就业人口与低密度的精英居住人口形成强烈反差, 晚间大量上班族群的远离使CBD成为少数居住人口享有的空城。但由于集聚模式符合商业法则与市场规律, 向心力量一旦形成则势不可挡, 近期CBD东扩方案已经启动, 东扩区总占地面积约3km2, 建设规模接近现有CBD, 从而使CBD的整体容量近乎翻倍, 成为城市中心区的巨型重心板块, 也无疑是北京市就业人口密度最高的区域。与CBD的向心集聚模式相反, 地处郊区的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上地信息产业基地相对于城区而言, 属于办公建筑的离心集聚模式, 离心集聚的确起到疏导城区就业人口的作用, 但单一商务功能的集聚仍难逃功能分区理论的窠臼, 住宅与商业、休闲、教育、医疗等生活配套设施的不足, 使该区域不具备高质量居住的吸引力, 难以全面实现就近就业。这种离心集聚如果不能形成完整的自我运转体系, 则只能作为单一城市中心的附属物, 而非多中心概念的卫星城。这些办公园区在区位上也没能脱离中心城区的功能辐射范围, 两者之间的交通常以单一出行途径的环路或高速路加以联系, 上下班高峰时间全封闭道路通向上述地区出入口的交通瓶颈影响到整条路的通行效率。

就近就业难以真正实施的症结在于办公建筑在城市中分散均质布局的构想在现实操作层面遇到的各种矛盾与障碍。首先, 无论是对于商务办公建筑的上下游企业, 还是政务办公建筑的各职能部门, 集聚都意味着便捷与高效率。再者, 单一中心的城市格局决定了越接近城市中心则地价越高, 物业价值也越高, 在那里办公成为企业财力与竞争力的象征。北京核心地段旺盛的写字楼市场需求使CBD、金融街、中关村、东二环等商务圈的范围越来越大, 其办公人口密度也越来越大。另外, 最终实现的办公建筑的城市布局常与城市规划的办公建筑选址相悖, 而与房地产开发的市场运作规律密切相关。如果在郊区不采取总部基地或商务公园这种集聚型群组办公模式, 而是在城市规划中制定的小型办公地块开发单体写字楼, 例如在回龙观这样的城郊大型居住区开发写字楼, 由于大环境不具备商务氛围, 从而难以吸引办公客户群进驻。同时, 由于住宅楼比写字楼有更大的市场需求, 房地产商常将城市控制性规划中的办公用地转向为开发商住、公寓等准住宅类型, 实际上是改变了原有土地使用性质, 使规划中的办公建筑选址难以真正实现。在某些三线城市, 城市控制性规划更受到市场规律的挑战, 由于城市缺少第三产业和办公就业人口, 控制性规划中的办公用地常在修建性规划中擅改为居住用地, 转作商品住宅开发之用。

我们可以从东西方曾出现过的两种类型的城市形态种得到一些启示。欧洲城市大多维持了古老的城市格局, 城市肌理由较小的街区组成, 沿街建筑均为5~7层高, 街道具有完整延续的街墙界面, 建筑沿街首层多为商业、作坊, 二层以上为住宅、酒店或办公。居住、办公、商业等功能混合在一个街区里, 街区则构成城市的细胞单元。城市功能关系是平面叠加而不是平面切块, 不同功能均质布局, 这种均质性既给街道带来了丰富性与活力, 也为就近就业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可能性。北京计划经济年代出现的大院也是一种独特而值得回忆的城市形态, 不同单位的大院是外部封闭而内部开放的城市单元, 大院内表现出比较单纯的社会关系与邻里构成。这种大院不同于住宅商品化后的小区, 小区基本上是单纯满足居住功能, 尽管有时也在外围配置少量办公或商业设施;而大院则是功能齐全的, 作为同一个单位职工的生活与工作场所, 大院里不仅有办公楼与住宅, 还有商店、粮店、书店、食堂、浴室、理发馆、托儿所等生活服务配套设施, 因而人们平时的日常工作与生活可以做到足不出院, 大院形成自身运转的完善体系。尽管一座座封闭而自给自足的大院削弱了城市的公共性, 但大院确实堪称是就近就业的典型案例。

2009年北京延庆设计创意产业园区规划可说是办公建筑选址于远郊区县并具有可操作性的有益尝试。一方面, 设计创意产业具有不同于其他产业的独特生存模式, 既不以商业资本运作为主导, 也不过分依附相关产业链, 工作的社会关系也相对单纯, 因而该产业对工作地点的城市区位并无趋向于核心地段的需求。另一方面, 设计创意产业对办公室内外空间有着个性化的需求, 对老厂房loft的高大室内空间或融合于自然的优美室外环境有所偏爱, 也是为了借以激发创作灵感并专注于思考, 该产业需要相对安静而远离喧闹的办公环境, 以减少外界干扰和过多的社会活动。因此, 在城市远郊优美的自然环境打造寄情于山水的设计创意产业园区, 再采取给予企业工商优惠政策及会议、培训、展览等资源共享的孵化器的运作模式, 就能够吸引设计创意产业进驻, 从而使该类型的办公建筑在城市郊区的开发得到市场支撑而切实可行。近期, 北京通州新城的建设也已经启动, 其目的也是为了打破北京单中心的城市格局, 分流主城区功能, 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城市功能完善的新城, 在新城的运河核心区将打造北京的新商务中心区。从京津冀大都市圈的发展前景及土地稀缺资源的日益增值来看, 招商引资应该不成问题, 但如何使建好的新城能够有效运营, 避免出现有城无业的状况, 真正做到就近就业, 还取决于住宅能否真正与产业结合;各功能产业能否相互支撑;生活配套设施是否完善;办公人口与居住人口的分布密度是否合理。只有真正解决了这些问题, 才能够缓解中心城的交通压力和容量负荷, 新城的建设才有意义。

办公室,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 不同的人也对它有着不同的喜好。我自己在单位有半间办公室 (与人合用) , 在我们这个人均办公面积不足5m2的单位, 有个门隔着就算不错了。于是我特别羡慕电视里大老板的大办公室, 估计500m2以上, 卫生间、休息室、会议室、密室 (电视剧《黑冰》里面陈道明的那个) 一应俱全。我每天上班都要路过陆家嘴, 一直想象着那些摩天大楼里面的衣着光鲜的白领、金领们该是多么地向往上班。随着房地产的火爆, 原来那些平房里面的房产公司一个个搬进了金茂那样的摩天楼, 于是我开始进出。楼下金碧辉煌, 出了电梯就是清水刷墙, 再一看那一个个挤得像鸽子笼的格子间, 我突然觉得我们单位的办公条件真不错。免不了去各个老板的办公室, 办公桌大班椅都是褐色的, 样子总是那样的, 好像全中国就生产一种老板桌, 偌大的房间里面蹲了一个小小的人, 怪不得老板的脾气总是不太好, 憋的。这算好的, 每次去政府办公楼, 那才是开眼界。永远是中间走道两边房间, 卫生间靠一边。老爷们的办公场所有两种, 大部分是外表豪华得超英羞美的, 小部分是内豪外平的, 无一例外由于打扫卫生的是关系户, 楼道里总是飘着一股厕所味。进了领导办公室, 那一面国旗是少不了的, 电视里放的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那个布置就没变过, 现实中确实如此, 甚至里面那个人也看不出变化, 永远黑西装加红领带或者黑夹克加白衬衫, 就连表情都是延续了上世纪。这些高楼大厦里面的人喜欢这样吗?我突然觉得我们这个时代在做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我们花着高昂的代价, 把一群人关进了造价高昂的办公楼, 可是里面的人却向往着外面的绿树茵茵, 偶尔有个别小公司租个别墅办公还博得满堂喝彩。换个思路, 我们应该造这些楼吗?还有, 办公的地方一定要那么同质化吗?

首先解决第一个问题, 办公一定要集中在那么几个地方然后修出600m高的楼吗?我想首先由于公共交通的不发达, 所以办公地点一定要放在那么有限的几个地方, 同时由于政府喜欢把高楼大厦等同于现代化, 所以之前所说的情形就出现了。有人要说了, 人多地少, 不盖高楼如何是好?其实, 办公场所本就不应该过于集中, 只需要把政府服务机构集中就可以了, 这样许多的交通、城市问题全部迎刃而解。然而我们的情况恰好相反, 各部委各自为政, 圈地盖房, 还相隔甚远, 办个手续都要围着城跑一圈。美国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城市周边那一个个各具特色的办公总部, 在中国同样的地方却是千篇一律的工业园区。城市发展的方向应该是多组团化, 放开土地, 允许自建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只有大多数人告别了钢筋水泥的办公笼子, 回归到绿色之中, 才能让压抑的心放松, 办公的效率才会提高, 这个民族才能有创造力。

第二个问题就不多说了, 我谈谈我对办公室的看法。我希望把公司放在千岛湖边的绿城公寓售楼处, 那是一个临时的湖边的房子, 不怎么好看, 却也简洁大方, 关键是三面临湖, 二楼有几个样板间, 可以作休息室。客户来了咋办?GMC到杭州机场接过来, 一路青山绿水, 到了之后先到湖边会议室, 饿了到临湖餐厅, 开窗就是清新空气, 设计费都要收得多点, 工作也会愉快点。这就是我理想中的办公地点。

办公室不应该就是封闭的代名词, 告别笼子吧。

摘要:办公建筑作为城市公共建筑的“主角”, 经历着从外在到内在、从对“新”技术的热情拥抱到旧有建筑的积极改造, 强调公共性与私密性兼具、国家化与地域性并存、标准化与个性化兼修的历程。曾在困境与机遇中的发展探寻, 亦是在建筑形象“出位”与形态内涵“复归”中的开拓, 在绿色生态和节能主题下呼唤更加人性化和愉悦性的环境创造, 提倡更具合理性和文化性的形态塑造。

注释

1[1]参见:刘莉芳, 梁轶雯.专访西班牙建筑师坎波.巴埃萨.外滩画报, 2007-9-18

2[2]参见:张永和.用友设计小结.建筑学报, 2008 (7) :54

3[3]参见:周榕.诗意的编程——用友软件园1号研发中心.建筑学报, 2008 (7) :53

4[4]参见:王博著.北京——一座失去建筑哲学的城市.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5[5]百度百科, “出位”词条

班主任的那点事 篇2

绩效的那些事

——公允?不公允?

绩效管理,既然叫绩效那自然是要和企业的利益挂钩的,往实际了说就是员工们那点工资。长期以来,国企中的管理人员和员工对于存在的收入分配平均主义问题都是深恶痛绝的,因此,人们都希望绩效在企业的薪金管理决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能够真正意义地实现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问题。而企业的薪金管理所承担的一个重要功能也恰恰是激励员工达成良好的工作绩效。即企业首先明确到底希望员工达成怎样的工作绩效,然后再通过薪金管理的报酬与强化、激励机制来确保这种绩效能够持续表现出来。因此,与传统的重视静态工资或固定工资占主导地位的分配思路不同,如今的薪金管理往往采取全面薪酬管理的战略,这种战略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尽量将基本工资即固定工资部分控制在一个合理的限度内,然后主要通过浮动工资来调节员工的收入。而这种浮动工资的决定基础则是企业、部门以及员工个人的业绩或者目标完成情况。

理论中的绩效可以很好通过薪金解决员工工作的积极性问题,可以让员工很好的达成目标绩效。这个工具确实不错,大部分企业也都是这样做的。然而,尽管很多国企也试图在收入分配问题上体现出绩效之间的差异,但是,由于绩效考核往往无法到位,所以实际上这种所谓的奖金或者浮动工资或绩效工资,并没有和个人的实际工作绩效结合起来。如果个人的绩效奖金不能与其本人所承担的职责和其对企业的贡献有效结合,那么这种奖金的设置实际上并不能起到任何激励作用。从管理害的角度来说,他们的工资收入如果不与自己所主管的部门的绩效以及下属员工的绩效之间建立起明确的关联性,那么他们是不会有动力来根据企业的要求做好本部门的工作,并督促和指导员工完成他们各自所承担的工作的。

家里的那点事 篇3

屋里乱糟糟,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收拾,眼看着又到饭点,孩子一会就要放学了。夏雨走进厨房,开始淘米做饭。干家务活实在不是她的强项,为此,婆婆是一百个看她不顺眼,加上嘴又不甜,婆婆总觉得自己的儿子亏大了,怎么找这么个女人。

夏雨的婆婆别看是农村妇女,大字不识几个,可是脑子很灵光,也很会理财。想当初,夏雨跟老公领完结婚证第一次去婆家时,婆婆就给她立好了规矩,每月要支付多少生活费。后来婆婆发现小两口每月赚的钱比给的生活费多,婆婆的心思又活泛了,集所不能地想着各种方法能多要些就多要,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把他们那里的钱挪到自己的口袋里。这不,老两口把老家的房子也给卖了,要让儿子在当地城里买商品房,连商量都没有打一个。夏雨听说这件事时,头“嗡”地一下十个那么大,老公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这事就成了他们的一块心病了。

饭菜差不多好的时候,老公来电话了,“今晚不回来吃饭,有应酬。”这些年老公不回家吃饭对夏雨来说已经习以为常,剩的饭菜只能做为明天的早餐。

儿子到点准时开门进屋,“妈,我回来了。”

每次听到这声时,夏雨觉得所有的烦恼都烟消云散了,感觉自己就是为了这一声才站在这里。

“洗洗手,准备吃饭。”

夏雨和儿子一边吃着饭,一边聊起了学校里的事情。孩子的心永远是纯洁的,没有一丝的杂念,这让夏雨很是怀念自己上学的时光。

一连十几天没有一滴雨,马路上的沥青都被晒化了,树叶纹丝不动,知了耐不住热,一个劲地叫着,这声音让夏雨心里很是烦躁。老公为了满足公婆的要求,经朋友介绍决定辞职到外地一家企业上班,那里开出的薪酬是这里的六七倍,不超过三年就可以为父母在城里买套新房。为了显示自己的大度,夏雨把决定权交给了老公,可是心里却是一万个不愿意。孩子从小就是她一个人带着,眼看着快要上高中了,毕竟母亲不能代替父亲的角色。在这种别扭的状态下,夏雨的老公还是辞职到外地那家企业上班了。

“这个家好像就是我一个人的,怎么瞎眼找了他。” 趁儿子去游泳的时间,夏雨一边收拾着屋子,一边嘀咕着,汗水也凑热闹似的不断往外冒。好不容易有个双休,还要忙这忙那,大热天真是不想动。

唠叨归唠叨,家务活还是要干的。忙活完了,夏雨冲了个凉,把卧室的空调打开了,准备小憩一会。这时手机响了,来电显示大嫂,按了接听,声音是急促的,“小妹快回来吧,妈晕倒了,正在抢救。”

“怎么会晕倒了?”

“不知道撒,忽然就倒了,医生说是脑溢血。”

一听脑溢血三个字,夏雨心里打了个哆嗦,赶紧给老公去电,让他回家照顾一下儿子。

对于家里的事情老公的态度永远是冷淡的,“你回去吧,儿子就让他自己照顾自己,我请不了假。”

夏雨眼泪都快急出来了,这个男人真是一点也指望不上。她简单地准备了一下行李,向单位请好假,心急火燎地跑到游泳池跟儿子交代了一下。

儿子问:“妈,需要我陪你回去吗?”

儿子的这句话让夏雨心里暖暖的,这么小就知道心疼人了。“不需要了,你把自己照顾好,晚上睡觉关好门,我把钱放在你的抽届里了,饿了到外面买着吃,妈过几天就回。”

夏雨两步并一步跑回家拿着行李打的到长途车站买了回家的票,这一路,夏雨的心里是七上八下,不知道母亲能不能醒过来。

父母这代人都是吃了很多苦过来的,辛苦把兄弟姐妹六个养大成人实属不易。想着想着,夏雨的眼泪夺眶而出。

来不急回家,夏雨直接奔医院而去。母亲已经躺在重症监护室里,打着点滴,鼻孔里插着氧气管,双眼紧闭,面色憔悴。

母亲体形较胖,平时做菜多油多盐,也没见她有什么不舒服,所以家里人谁也没有想到会发生这种事。

过了三天,母亲终于睁开了眼,但还是不能说话。看着这种情况,夏雨寻思着短时间是回不去了,又担心家里的儿子,她只能再次给老公打电话,把这儿的情况说了一下。老公听后,决定让公婆去照看一下儿子。

人总是在失去时,才会懂得珍惜。夏雨看着母亲呆滞的眼神,心里酸酸的。年青时因不懂事,对母亲说过的难听话让她愧疚,她希望母亲能快点好起来,以尽女儿的孝心。

假期一天天临近,母亲没有丝毫好转的迹象,她想将母亲转院,可是医生建议最好不要动。她没了主意,只能先回来上班。

筋疲力尽地回到家,一看到公婆,以往相处的种种不快,让她心生胆怯。她曾亲眼目睹婆婆因一点小事与老公发生了争执,以死相逼,让老公下跪认错,现在老公是不管对错都听婆婆的。现在家里这种情况,已经别无他法,只能硬着头皮承受。

刚开始几天,婆婆还比较平静,每天买买菜,做做饭。夏雨心想,也许婆婆这次不会再像以往一样挑剔自己。

这天夏雨正在单位忙着,手机忽然响了,一看是婆婆打来的,“你们是怎么教育孩子的,这么难管,出去后到现在都没有回来,也不知道回不回来吃饭。”婆婆以盛气凌人的口气质问夏雨。“您先别着急,我打他手机问一下。”夏雨一听到婆婆以这种口气说话就会觉得心惊肉跳。其实婆婆也有孩子的手机号,可是她偏偏要打给夏雨,就是不想让她舒服了。之后,这种鸡毛蒜皮的事情经常发生。

天气终于凉快了一些,夏雨却感觉好像虚脱了一样,这段时间医院家里两边跑,加上工作上的事,心身疲惫。

下班了,拖着沉重的身体一进家门就被婆婆好一顿训斥,“你为什么不接我的电话,是不是故意不接的。”

夏雨有些发懵,拿出手机一看,有十一个未接来电,一看都是婆婆打来的,手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打到静音了。“您有什么急事吗?我今天实在太忙,没注意手机打到静音了。”夏雨想解释一下。

“我看你就是故意的,不然打到静音干什么,真有急事也被你耽误了。”婆婆一副不依不挠的架势。

最后公公说了一句,“算了,开饭吧,我都饿了。”

这顿饭吃得别别扭扭,期间婆婆还不停地用眼睛瞟她,似乎大有意犹未尽的劲头。

吃过饭收拾好后,夏雨走进儿子的屋里询问白天上课及作业情况。这时儿子歪着脑袋问夏雨,“妈妈,你是不是不喜欢奶奶?”夏雨一听这话很吃惊,问道:“你为什么这么问?”因为夏雨从来没在孩子面前表示出对婆婆的不满。“反正我不喜欢奶奶,她总在后面说妈妈的坏话。”儿子已经开始判别是非了。夏雨摸了一下儿子的脑袋说,“这是大人的事,小孩不要掺和,奶奶不是每天还给你做饭嘛!”

儿子的这席话让夏雨是又恨又恼,但她不想在孩子的心里种下仇恨的种子,只能自己一人去面对,她只是希望自己的委曲求全能换来家庭的和睦。

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让夏雨始料不及。

手机又响了,婆婆来电让她赶紧回家一趟,但就是不说为什么,那急迫的声音好像世界末日来了。夏雨开始讨厌手机,想把它砸了。

夏雨跟经理请了假,早走了一会。外面不知道什么时候下起了雨,出了单位大门拦了一辆的士。气喘喘地爬上楼,进了家门看到婆婆躺在床上,表情坦然自如,这让夏雨很费解,不知道到底发生的什么大事。“您哪里不舒服,需不需要上医院?”

“我哪里都不舒服,你去做饭吧,我累了。”婆婆漫不经心的这句话让夏雨一时无语。

“另外,明天你去给我买些营养品,没看到快没了,这种事还要我说。”夏雨从火急火燎中还没缓过神,婆婆的另一要求又冒出来了。别看婆婆是农村人,论起享受不比城里人差。

原来今天婆婆与公公在家里拌嘴了,起因也很简单,公公只是多使唤了几次婆婆,婆婆有些不愿意,觉得这家就是自己在当佣人似的,于是罢工了。

晚上,夏雨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久久不能入眠,家里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在她的脑海里就像放电影一样,越想越生气,越想越觉得委屈,可是心里的委屈应该向谁倾诉,那个远在外地的老公,根本指望不上,人家是血浓于水。她想母亲了,可是母亲却还在医院躺着,想到这,泪水不自觉地流了出来。

第二天,夏雨接到老公的电话:“我妈来电话说你在家什么都不管不问,把她都累病了。我让我父母来帮忙,你怎么把他们当佣人使。”

老公不问青红皂白地数落,加上心里的烦躁,让夏雨说什么也接受不了了,什么他妈的孝顺媳妇,老娘不想当了,也不想再忍了,对着电话直接喷射,“你说我把他们当佣人,那你为这家干了些什么?孩子你带过几天?你关心过他吗?你不在家时,家里家外都是我一人,你妈每天无理取闹,你反过来怪我。如果你觉得我不好,我们干脆离了,也好让你妈痛快了,她也就没病了。”夏雨将这些年受到的委屈、怨恨,一股脑全部倒了出来。

老公那头也愣了一下,“我只是问一下,你干吗说要离婚,孝顺父母本来就是我们做子女应该做的。”

“你那是愚孝,老人对的我们应该听,老人错了我们也应该听吗?况且我跟他们也没什么血缘关系,要孝顺你自己去孝顺吧。”夏雨已经不管不顾了,她太需要发泄。

百姓期盼的那点事 篇4

“咱农民啥时侯也像城里人一样, 花上一两元钱就能在家门口方便、舒适、安全地坐上交通车”。这是笔者在河南省濮阳市范县农村采访时听到的百姓对交通期盼的事。

近几年来, 随着农村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 范县交通部门把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客运网络化作为推进交通运输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措施, 不断延长农村客运班线, 增加农村客车数量, 大幅度提高乡镇、村通班车率。

现在, 农民出行更便利了, 农村客运班车基本都开到了家门口。截至2014年底, 范县共有跨县区客运线路19条, 县乡一级线路8条, 乡村二级线路13条, 农村等级客运站12座。

农村客运班线的网越织越密, 但是仍没有达到像城里公交那么方便。希望农村客运也同城市公交一样便宜、服务好—这是老百姓们所期待的。

虽说农村客运班车也是公共交通, 但其管理模式和享受优惠政策, 均与城市公交大相径庭。这种不同, 阻碍了农村客运的科学发展, 使农民难以享受到与市民相似的出行服务。归结原因如下:

一、城区规模达不到上公交的程度。

范县总面积560平方公里, 全县南北长约20公里, 东西宽42公里。人员的规模、流动明显达不到开通公交的要求。另外, 农村客源分散, 平时客源不多, 也给开通公交造成难题。

二、农村客运市场不成熟。

在边远偏僻的村庄, 平时客源非常有限, 范县因地制宜地开通了8人7座的新农巴士定线微客, 这曾是河南范县黄河岸边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是, 经过这几年的运营, 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车型偏小, 单车运力不足, 乘客对车辆内部的结构也不尽满意。

三、开通公交对现有农村客运班车线路会形成冲击。

不如把现有农村客运班车升级为公交车, 加大农村公路改造力度, 改善路网, 提高路况通行率, 增加基础设施建设, 增加政府的投资力度和支持力度, 条件一旦成熟, 就可升级为公交车。

四、黑车扰乱客运市场。

笔者在调访中发现, 私家车“拉活”现象比较普遍, 黑车虽然乘坐方便, 但一旦出了交通事故, 赔偿有难度。

五、城市公交目前有政府扶持, 基本利用财政补贴来实现低票价及加密班次等惠民便民措施, 但道路客运企业自负盈亏, 城乡公交一体化完全靠市场杠杆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难。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现在是城市公交客运班线越开越长、道路客运班线越开越短、高铁客运班线越开越多。在新常态下, 道路客运行业应紧紧围绕交通部推进的城乡客运一体化方面进行运输结构、经营模式等进行改革。可以考虑让道路客运企业介入城乡客运一体化运输, 城市公交重点做好主城区的公交客运, 以充分发挥城区公交车的运行效率;而城郊接合部、一小时都市圈、主城周边的100公里范围之内的乡、县、镇的城乡客运一体化接力运输由道路客运企业来完成。

班里的那点事作文 篇5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不错。班里的一个个“活跃分子”,一个个“风度绅士”,一个个“强势干部”,一个个“英雄豪杰”纷纷在星期六这天抛头露面。由于星期六什么课都只有一节,而且第二天就要放假,所以每个人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异常的兴奋。

“Classbegin!”英语老师一声令下,全体起立!几个调皮的同学带头喊起来:“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英语老师一愣,随即反应过来“众爱卿平身!”我们一听,也笑起来:“谢万岁!”一节快乐的英语课拉开帷幕。

下课,掌管“班班通”的N同学开始手痒了,打开“班班通”,调出“吞食鱼2”游戏。正当他玩得手忙脚乱之时,老班驾到!只见他反应迅速,不容自己多考虑,伸手一按电源。好险!差一点一失足铸成千古恨。正当他手握鼠标,怀抱键盘,满脸感慨之际时,老班早已从他的表情中窥出玄机。只见老班一按屏幕电源,屏幕缓缓地亮起来。上面的小鱼早已被吃掉,赫然写着“游戏结束”四个大字。N同学心里一惊,佩服老班的机智果断的同时,后悔没直接按掉电脑电源。于是,N同学又免不了被老班进行一顿“爱的教育”。

语文课,语文老师正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地给我们介绍《陈涉世家》背景,结果课件上出现了很明显的一句可怕的话。当时全班已有人发现,但老师似乎并不知道。正当某位“神人”“灵魂出窍”之时,老师就点他起来读课件,只见他假装淡定地站起来,大声的、正确的、干脆的朗读到:“《陈涉世家》出自‘屎’马迁所著《史记》!”全班爆笑。

历史课,历史老师在上到“台儿庄战役”时有感而发,从未用过普通话上课的历史老师心血来潮地用普通话读了一首赞美革命先烈的诗。由于我们听惯了历史老师方言的.口音,再参杂上老师不标准的“淮南”普通话,大部分同学都在大笑不止。老师生气了,说我们不尊重革命先烈,真是一群没良心的“猴孩子”。但老师的口音还没改过来。因此,我们这群“猴孩子”愈发地笑疯了。

微机课,一去就开始玩游戏。

数学课,老班正在给我们将两道使我们全班同学“全军覆没”的几何题。某君正在下面“会周公”。老班见了,怒不可遏,走上前去敲敲那位仁兄的桌子。那位仁兄还没睁开眼睛就对着他的同桌大声地说:“敲什么敲?等老班来了再喊我!”全班大笑,将那位仁兄惊起。老班从容淡定地问他第二题答案,他竟报出正确答案!全班哗然。当老班锲而不舍地追问他怎么做出来的时,他一脸诚实的答道:“量角器量出来的!”

买飞机的那点事 篇6

企业家陈少昌迷恋飞行多年,从三角翼动力伞到非自动力飞行器,再到拿到飞行驾照,他一步步向飞行梦靠近。现在他已经订购了一架单发螺旋桨小型飞机。据他透露,在私人飞机圈子里,多数能买飞机的都是亿元身家的企业家,自己通过飞行认识了不少朋友,其中很多还成为了重要的商业合作伙伴。

一起打高尔夫是商业社交的重要方式;拥有跑车、游艇是简单判定富豪的方法;如今,又有了一种“证明”身份的手段——拥有自己的私人飞机。随着国家低空空域开放政策的出台,让更多的人拥有自己的私人飞机也许将真的成为现实。可是,在“梦想成真”之前,最好看看你的一大笔钱即将花在哪里。

刚需与现状

上世纪80年代,“先富起来”的群体把目光瞄在豪华汽车上。如今,这批人的财富得到了进一步的积累。而且随着时代快速发展,时间成了富裕阶层们的“稀缺资源”,便捷高效的私人飞机自然而然就进入了他们的视野。

中国目前的私人飞机拥有量基数还很小,和美国、巴西等国家相比,通用飞机行业有着不小的差距。目前全球通用航空飞机有30多万架,美国约占75%的份额,而中国在册数量仅为1500多架,这和5年前1000架左右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实际上在占有份额上还相差甚远。显而易见,在中国,目前购买私人飞机的需求是刚性的。

这块冰怎么才能破?无疑,低空空域政策的破冰能促进私人飞机和通用航空的大发展。在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的区域,通航业已经率先发展。据预测,未来数十年,随着经济发展和空域的逐步开放,中国通用飞机保有量将上升到5~10万架,即平均下来每年潜在市场规模将超过5000架,这个过程就像当年中国高速公路的大发展促进汽车时代提前到来。但也不得不承认,只有真正把天空交给飞机,大发展的时代才能到来。

费用的核心焦点

购买飞机时有哪些事要注意?其实也很简单,说到底和一系列费用问题相关,而核心焦点则是购机本身的费用,因为这绝对是最大的一笔支出。

选购私人飞机应根据个人的用途和爱好,可以选择的价格空间十分广泛,从进口到国产,从轻型到豪华型,从几十万到几百万、几千万甚至几个亿、十几个亿的都有。当然,动辄多少个亿的飞机就跨入大飞机范畴了,不过根据使用性质和产权,大飞机也可以是私人飞机。

具体些来说,喷气公务机的价格从上百万到数千万美元不等。和喷气公务机相比,“体形”上小一点的,如企业适用的直升机,价格从几十万到上千万美元不等;活塞螺旋桨飞机的价格从十几万到上百万美元不等。

例如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生产的“飞鸿300”这类相对轻型的豪华私人商务飞机,费用达到900万美元左右,而“莱格赛500”则需要2000万美元左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国内量产的飞机相对较便宜。价格跨度上,有仅售15万到32万元人民币/架的北航生产的蜜蜂系列,也有199万元人民币/架的石家庄飞机制造厂生产的小鹰500轻型飞机。有些飞机在价格上还比不上路面上常常见到的奔驰和宝马轿车,而且其安全性能、机动性能等也不比进口的小飞机差,所以说如果仅仅为满足交通和飞行爱好的需要,国产飞机也是值得考虑的,而且维护方便,耗材成本也比较低,尤其各种税费也少。

不可小觑其他费用

维护飞机一年大约要花费购机成本的10%左右。通常50万美元以下的轻型小飞机一年养护成本也就10%,5万美元左右可以拿下,比养辆法拉利贵不到哪里去。

但大飞机和小飞机却相差甚远,目前国际流行的十几座公务机售价在2000万至3000万美元之间。这种飞机需停在专业的机场上,光托管费、养护费就需100万美元/年,加上其他耗材等开支,200万美元每年的开支还是比较节约的。飞机有一个大修时间,比如有些直升机通常1500个飞行小时就需要大修,有些飞机则可以长达10年才大修一次,不同机型的大修间隔的时间需要参考各个机型的厂家资料。飞机一旦大修,那就要看飞机的损耗程度和年限了,如果仅仅是正常范围内的大修养护,价格也不会太贵,大修一次不会超过整机价格的5%。如果遇上飞机重大结构问题、系统主要部件出现故障的话,那就不好预测了,有时候有些器材还需要从国外采购回来。当然,如果日常飞机保障到位,使用环境也还可以,故障问题不会太大。使用飞机,油费、停机费、起降费等,不算不知道,一算也是一笔不菲的费用。蜂鸟直升机飞行一小时油费约为800元人民币,像赛斯纳奖状X、达索猎鹰8X这种豪华商务飞机,一小时的油费也更加昂贵,数千甚至数万元人民币不等。

目前,由于国内的通用航空机场还不够多,而一些民用机场大部分还十分限制小飞机的使用,就算是稍微大一些的公务机,如达索猎鹰7X、湾流G450等,十几座的就需要停机费、起降费每年最少也要40万元人民币。不可否认,由于空域、通航机场等限制,目前黑飞(起飞没有批准、没有驾照或者飞机还没有适航证书)的现象不少。

营运成本方面,固定翼的飞行成本要远远低于直升机,甚至有些还不到同等级的一半。然而,固定翼飞机必须要有专业的通航机场,同时直升机的很多特点固定翼飞机也无法实现,未来确实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用途来决定买直升机还是固定翼飞机。

哪些人在买飞机

购买私人飞机,确实不是一般家庭可以负担的。国外的私人飞机协会曾经对关于拥有私人飞机原因进行调查,结果:61.2%的被访者表示,他们选择私人飞机的原因主要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25.3%的被访者则是为了方便到达远途目的地;5.3%的人是使用公务机在几个航班之间进行周转。著名的私人飞机机主成龙就说:“如果要去很远的地方,我的飞机可以让我少一些中转,更加方便到达远途目的地。”

而在国内,目前拥有私人飞机的原因除了上述理由以外,飞行发烧友的比例也相当不少。据了解,有些发烧友对飞机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除了买还自己组装和制造飞机,他们是这个领域的先行者,值得后来者尊敬。

成长岁月里的那点事 篇7

“谭昔阳,校规第六条规定,中学生不许烫发,可你怎么还把头发烫得跟喜羊羊似的。长心没?”我故意绷着脸,一脸的严肃。

“小灰灰,你是不是眼热啊?叫我一声‘姐姐’,我就把本门自来卷头发的秘诀告诉你。”她一脸的讪笑。“小灰灰”是同学们对我的“爱称”。

喜欢谭昔阳已经很长时间了。天生洋娃娃般的自来卷,上面还带了一个白色的蝴蝶发卡,胖乎乎的脸蛋,精神的小单眼皮再配上那个,翘翘鼻和小巧的嘴巴,简直一个翻版“喜羊羊”。有时喜欢用略带童音还有点嗲声嗲气的声音与我们说话,那种感觉很像邻家的小妹妹;有时做不上来题就喜欢咬笔,她笔袋里的笔几乎都被她咬得遍体鳞伤;有时喜欢买小饰品,一买就是那些和她一样卷头发的小娃娃……总之她在我们眼里就是现在非常流行的一个词,特“萌”。同学们都喜欢和她聊天,都把她当做一个从小学穿越到中学的童心未泯的“喜羊羊”。

“老师,能否把我的座位串到第一座,最近我总是看不清黑板。”我言不由衷。

“行。正好谭昔阳的同桌转走了,你就坐那儿。”老班干脆利落。

正中下怀,要的就是这个结果。这样就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有事没事和她聊上几句,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灰太狼” 绝配 “喜羊羊”

天气炎热,班级买扇子的同学特别多。今年扇子的画面也是五彩缤纷,有的是“清明上河图”,有的是“金陵十三钗”,有的是“喜羊羊和灰太狼”……我左挑右选,最终还是买了喜羊羊和灰太狼图案的。

班级窗前有一排垂柳,一到夏季就柳絮飞扬。这柳絮仿佛是蒲公英的种子,到处乱飞,有时就飞进了班级。

“王瑞,别动,你的头发上有一个不明飞行物。”我赶紧站了起来,用扇子给后座的王瑞轻轻一扇,而这柳絮不但没落到地上,反而借着我这东风向班级里飘去了,我顺势追了过去。

“小灰灰,你都多大了,幼稚不?”谭昔阳一脸的鄙夷。正说着,柳絮正好不偏不倚地落在了她身上。

“别动,再动就又跑了。”我拿着扇子又去扇。她气不打一处来,一把夺过我手中的扇子就要往外扔。

“我这可是正版喜羊羊的扇子,你赔得起吗?”我一本正经。

“还灰太狼呢!”她直撇嘴。

“有意思。罗晓辉,你以后别叫小灰灰了,改叫灰太狼吧。你看你这扇子,灰太狼和喜羊羊,绝配!不用月老牵线了,我就给你俩牵上了。”王瑞抢过扇子,就势煽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谭昔阳的脸顿时像红透的草莓,她“啪”地一下把书合上,一扭身坐回座位,生气了。我狠狠地瞪了王瑞一眼,恨不能一脚把他踹到月球上。这也太露骨了,不把“喜羊羊”吓跑了才怪!

从那以后,谭昔阳就再也不像以往那样跟我有说有笑了,而是和我横眉冷对。向她借个笔,她硬生生的一句“没有”让我干瞪眼;见她跟后座聊得正欢,我借机插上一句,得,她横眉毛竖眼睛地说了句“真烦人”,拉起后座就走,我尴尬无比;请教她一道生物题,她一句“爱问谁问谁去”,噎得我直打嗝……哎,我费尽心机地和她一座了,如今却竹篮打水一场空,真是郁闷啊!

“喜羊羊”改造“灰太狼”

一连几日我都愁眉不展,无心上课,整日无精打采。这还不要紧,更糟糕的事竟然不期而至。

生物课上老师公布了上次小测验的成绩。

“罗晓辉,38分。”老师不断地叹气,“罗晓辉啊,你这么聪明的脑袋怎么会打这么点儿分呢?马上就要生物结业考试了,你的心思都用到哪去了?我问你,心脏在哪个部位?”她气急败坏。也难怪老师会责备,自己整天不务正业,学习怎么会好呢。

“在这。”我垂头丧气地用手指了指肚子。

“罗晓辉,你蠢到家了!”全班哄堂大笑。谭昔阳更是一脸的鄙夷。我无比窘迫,恨不得立刻来个人间蒸发,这糗出大了。

“罗晓辉啊罗晓辉,你可咋办呐?”生物老师唉声叹气,忽然眼睛一亮,对谭昔阳说,“谭昔阳,你是生物课代表,改造罗晓辉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老师,您还是换人吧,我不行。”谭昔阳猛然站了起来,满脸委屈。

“你是生物科代表,你不行谁行?”生物老师嫣然一笑,摸了一下她的头鼓励地说,“他如果不听话,你找我。”我一听,心里乐开了花。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只要谭昔阳帮我,一切都好说。这回终于峰回路转了,大喜。

“‘喜羊羊’改造‘灰太狼’的行动开始了。”王瑞撇过一张小纸条,一脸的坏笑。这个臭小子,如果还像上回那样,我一定饶不了他。

“喜羊羊”不再离我很远

“罗晓辉,来,咱俩背背生物。”课间时,她厉声叫住了欲上外面打篮球的我。

“就不能温柔点?”我一脸的无辜。

“行啊,罗晓辉同学,请把人体血液循环过程背下来吧。否则……”她危言耸听。

我马上就“蔫”了,乖乖地背了起来。她满意地点点头,露出了近几日来对我难得的一丝微笑。我心为之一振,人也变乖了。只要一有空她就会考我生物,检查我的作业。有时我在课堂上溜号了,她就用一个眼神或者一个动作制止我。慢慢地我发现,谭昔阳特别幽默,经常爱说一些冷笑话。她的素描也特别好,能准确无误地画出眼睛的结构图。还有她的记忆力特别好,不论多长的段子,她都能用很短的时间背下来。这真是一个小才女。而我尤其喜欢她给我讲题时的模样,用笔点着书本,嘴巴一张一合,发卡上的白蝴蝶翩翩欲飞,美极了。一次我光顾看她的脸,走了神。她讲着讲着,突然感觉气氛有点不对劲儿,一抬头,顿时一朵红云飞上脸庞。她“啪”地把书撂在桌上,呵斥道:“看什么看!会了吗?”

“会了,会了……”我顿时回过神,一个劲儿地点头,有点不好意思。

“入戏了吧?”王瑞调侃到,周围的同学也跟着起哄。

“王瑞,你就得瑟吧,等你生物考不好时,看我怎么收拾你。”小丫头不卑不亢。我不由偷偷地乐,“喜羊羊”不再离我很远,而是越来越近。

好期待一个崭新的开始

晚自习放学,拒绝和王瑞同行,我撵上了走在前面的谭昔阳,把一盒德芙巧克力塞到了她手中。买巧克力的钱可是我攒了几个月准备买运动鞋的。

“干嘛送礼给我?没必要。”她愣住了。

“那个,一来是表示感谢,二来我想和你……”我变得吭吭哧哧。

“哦,我明白了。罗晓辉,原来你学习不好,让我很瞧不起你。但从最近给你补生物,我发现你挺有上进心的,而且人还那么聪明,进步那么快,非常有潜力。但老师曾经说过,人的大脑有一个天平,一边装着感情,一边装着理智。如果要是为了友谊,我收下。但如果有其他想法,请拿回。”她斩钉截铁。

我也陷入了沉思,的确,像她说的那样,在我们这个青春懵懂的年龄,喜欢某个同学是正常的。但现在我们正是学知识学本领的时候,如果过早地采摘恋爱这枚青果,那品尝到的只有苦涩。

她还鼓励我拿出头悬梁锥刺股般的精神,勤奋刻苦地学习。等到长风破浪会有时,就会取得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胜利。不愧是才女,思想见解就是与众不同,令我刮目相看。我如醍醐灌顶一般,受益匪浅。

一路上我们聊了许多,学习、交友等。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不知不觉就走过了我家,望着满天的星星和悬挂夜空的弯月,我索性和她一直走了下去,一直把她送到了家。她的妈妈此时正在大门口等她,见她和我一起走来,脸色马上就变了,厉声呵斥她为什么回来这么晚。我想她妈妈一定误会了我们,想要解释解释,但见她妈妈那架势,吓得我一溜烟儿跑掉了。回到家偷偷给她打了电话,电话那头她唉声叹气:“小灰灰,你这回可把我害惨了。”

“要不我背个藤条上你家请罪去。”

“你可别再添乱了,我求你了,现在我要和你保持一万八千米的距离。”

“千万别这样。你可是我的红颜知己。就是你想当织女,我还不想当牛郎呢!”我嬉皮笑脸,她也咯咯地笑了。

我知道,在成长的岁月里,我的这点儿事只不过是一个小插曲罢了,只要稍微调整音调,青春的主旋律依旧铿锵有力,成长的岁月依旧绚烂多姿。

上一篇:中国画创作的意境下一篇:示范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