谴责小说

2024-10-05

谴责小说(精选12篇)

谴责小说 篇1

中国历史自进入20世纪后, 革新的浪潮一波接着一波, 封建王朝的统治走到了穷途末路。谴责小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猛烈地抨击清政府的黑暗统治, 揭露官场的种种丑恶行径, 加速了清王朝的崩溃。著名的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的作者李宝嘉、吴趼人、刘鹗、曾朴也因此名噪一时。

一、四大谴责小说作者人生经历与思想之比较

李宝嘉, 为人豪迈旷达, 善于交际, 出身封建官僚家庭, 曾中秀才, 屡试不第, 又兼痛恨清政府政治腐败, 乃慨然有问世之志。1896年创办《指南报》, 为小报之鼻祖;1901年被保荐经济特科不应召, 在沪期间昌言革新, 与康有为、梁启超有过来往;1903年主编《绣像小说》半月刊。吴趼人, 生性耿直豁达, 乐侠好义, 曾祖及祖父辈皆在京为官, 相继担任《字林沪报》《采风报》等报刊编辑, 曾被推荐参加经济特科之试, 不屑与试, 1907年主办广东旅沪广志小学。刘鹗, 性情豪放, 不拘成规, 过目成诵, 科举未中, 乃全力务医学、水利学等实学, 以图用世, 因治河有功, 被保荐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900年, 八国联军入北京, 饿殍遍野, 刘鹗挟资金购买俄军所据太仓米赈济难民, 1907年以“私售仓粟”罪而被清廷流放新疆。曾朴, 性格正直好善, 感情丰富, 小时候热爱名家说部及笔记杂集, 1891年中举, 春试不第后由其父替他捐了内阁中书在京供职, 其间与洪钧、翁同龢等名流交往接触。因痛恨政局腐败, 遂至上海, 时值康梁力倡新政, 曾朴与谭嗣同等在上海共同商议维新活动, 变法失败后创办塔前小学, 1904年创立“小说林”书店与《小说林》杂志, 后参加反对清廷搜杀革命党人的活动, 清廷曾密电拘捕他。辛亥革命爆发后, 被选为江苏省议员, 曾担任江苏省财政厅长等职, 1927年开设真善美书店兼发行《真善美》杂志, 并译雨果等法国文学名著多种。

四大谴责小说作者们都在封建官僚家庭长大, 教育环境较好, 学到了丰富的知识, 具备了良好的文字功底, 为日后的写作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因与官场人员密切接触, 长期处于官场生活的耳濡目染之下, 对官场内幕知之较多, 对官场的腐朽和黑暗有着深刻的了解和体会;虽然接受的都是封建文化教育, 但作者们对八股文却是深恶痛绝, 不喜欢在官场中生存, 属于传统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新知识分子。他们四人都在上海从事过小说的创作, 或经营报纸, 或办理书屋, 因为上海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社会环境, 四人的眼界非常开阔, 意识也较超前。他们目睹了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 帝国主义肆无忌惮的侵略, 普通民众的悲惨境遇, 对封建官场的生态充满了强烈的鄙夷和愤懑。于是他们勇敢地揭下官场的遮羞布, 暴露官员的丑恶嘴脸, 抨击官僚体系的种种罪恶, 以此来警醒世人。因为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新思想, 怀着丰富悲天悯人情怀的作者们从保护民众的切身福祉出发, 希望通过改良的方式促成中国的进步, 减少人民大众所受的损失, 最大限度地减免对社会的影响。所以他们对革命派所进行的各种斗争, 持观望态度。他们反对在现实世界中进行武力的批判, 最大限度保护人民大众的切身利益。因此, 有必要对四大谴责小说中的讽刺和谩骂进行深入的探究, 客观评价四大谴责小说的历史功绩。

二、四大谴责小说思想内涵之比较

四大谴责小说所蕴涵的思想内涵有很大不同。《官场现形记》侧重对官场生态的全面勾画, 对各级官吏的出身和他们醉心升迁、徇私舞弊等丑恶行径进行描写, 揭示了整个政治体制的腐朽, 卖官鬻爵、上下其手成为了官场的常态, 官员的贪婪、猥琐的嘴脸一览无余, 行贿、纳贿的方法和类型也都随着官员的特点不断变化着。同时作品中描写官员对待涉及洋人的案子和办洋务的方式, 让人啼笑皆非, 既暴露出了官吏构成的缺陷和清政府的腐朽, 又突出了官员对于西方列强的卑躬屈膝和愚昧无知。它撕开了官场的遮羞布, 将官场的丑恶和无耻赤裸裸地暴露在读者面前, 又用辛辣和夸张的喜剧刻画手法来讽刺官员, 用催人发笑的场景对各级官吏进行正面直接地蔑视。但作者只倾向于暴露和批判, 揭示官场的黑暗, 并没有触及封建制度腐朽的本质, 更没有提出解决的办法。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以“九死一生”的个人经历来叙述官场的混乱和黑暗, 作品侧重对官场的腐朽、社会道德的沉沦和家庭伦理的扭曲进行侧面描写, 但作者对于这些现象不能给出一个恰当的解决方法, 所以让“九死一生”远离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同为描写官场黑暗的作品, 兼描写了商场的情况。不过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 逐渐出现的中国新兴资产阶级力量虽然在增长, 但仍然逃脱不了破产的命运, 因此《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在思想上较《官场现形记》要更深入同时视野也更加开阔。作者运用正反相衬的手法, 树立了吴继之、蔡侣笙和苟才等一批人物形象, 从他们的行为和语言来进行对比, 深刻地揭示了在当时背景下的中国社会道德的沉沦和家庭伦理的扭曲。

《老残游记》在思想内涵上较《官场现形记》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要更加得深刻。作者提出了以封建政权为主, 吸取西方先进科技和文化精华, 中西合璧改良中国的不利局面, 属于典型的改良主义思想。这代表了当时的一些精英知识分子对国家和时局的积极思考, 但作者没有认识到正是这个腐朽的清政府才是阻碍社会发展的根本关键所在, 仅依靠吸取西方先进科技和文化精华, 不足以改变中国面貌。但《老残游记》的切入点与《官场现形记》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截然不同, 作者从清官的精神世界和凶残手段入手, 更加深刻地揭示了藏在清官面具下的更大的贪欲与无情, 贪官重在求财, 而清官除了求名, 更在害命, 杀伤力比贪官更强。作品饱含作者对国家处于危局的万分忧虑之思, 对无辜受害民众的怜悯之心, 对清官酷吏的激愤之情, 真真切切乃作者的哭泣之作!

与前三者相比较而言, 《孽海花》的革命性和真实性要远远强于前三者。《孽海花》所写的人物在当时都有影射的原型, 具有真实感, 同时作者与这些人物的原型都亲身接触过, 有些还非常熟悉, 真实地再现了晚清时期高级官吏的清高自大和不明时务, 同时作者刻画了孙文、史坚如等革命者的形象, 更刻画了俄国虚无党夏雅丽等国外志士形象, 详细地描写了他们的革命壮举, 高度赞扬革命活动, 其激进的革命倾向, 在其他三部作品中是根本见不到的, 这也正是《孽海花》思想内涵上比其他三部作品进步之所在, 更何况作品在发布的时期, 仍然在清政府的统治之下, 作者的胆识可见一斑。

参考文献

[1]李宝嘉.官场现形记[M].张友鹤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

[2]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M].张友鹤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

[3]曾朴.孽海花[M].张明高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4]刘鹗.老残游记[M].陈翔鹤校, 戴鸿森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

谴责小说 篇2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

2、阅读《百合花》,简述故事情节

3、阅读《简单的故事精致的情节》,感悟作者的评论观点

4、结合自己的体会和作者的观点,选取一个角度来赏析作品,谈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学习过程:

我们刚刚聆听完散文家娓娓谈散文,正陶醉于《白鹭》那精巧的诗篇之中。“白鹭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流线型的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那悠然而孤独的守望,优美而轻盈的低飞”,宛如在我们的面前。我们玩味,我们欣赏,我们陶醉。正在此时,我们耳边却又传来了小说家朗谈小说的声音。这是文学泰斗茅盾先生的声音。现在让我们跟随他老人家的脚步来步入《百合花》的文学殿堂,来共同欣赏“这一朵纯洁秀丽、色彩雅致、香气清幽、韵味深长的鲜花”(欧阳文彬),来共同体会她那清新俊逸的风格(茅盾)和传神动人的细节描写吧!

一、阅读小说《百合花》

1、运用工具书略读《百合花》,初步弄懂生字词:

撂半晌()哔哔()讷()忸怩()憨()抱歉()执拗()尴尬()讪讪()熬夜()裸露(luǒ)虔诚(qián)跌宕()珠烁()点缀(zhuì)稚气(zhì)踌躇()挪步(nuó)掂量(diān)憎恶(zēngwù)皎洁(jiǎo)耽搁(dānge)

2、了解《百合花》的大致情节,并复述故事大意

第一部分(1—23)

第二部分(24—45)

第三部分(46—62)

3、选出你认为小说中写的最让你感动的句子,或你认为写的好的地方,并简述理由:这题可以让学生自由地叙说,言之有理即可

二、阅读茅盾的评论《简单的故事精致的情节》:

1、这样一篇优秀的小说在写好之后,却先后多次被退稿,后来虽说在《延河》上发表,却可以说是“生(发表)不逢时”,历经许多曲折坎坷,“左派”要当做“毒草”来批判,几乎遭到灭顶之灾。一些左派老手甚至指出“已经走到了反党危险边缘”,在危难之中,将遭不幸的《百合花》,有幸被大文豪茅盾先生所赏识,他在1958年6月的《人民文学》上发表了近一万多字的《谈最近的`短篇小说》一文,其中用两千多字的篇幅分析、欣赏并高度评价了茹志鹃的《百合花》,从此,“百合花”开始在文坛绽放……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在茅盾先生眼中《百合花》到底有什么值得推崇的地方呢?仔细研读《简单的故事精致的情节》一文

2、全文的结构初析:

(一)1—2节:

(二)3—5节:

(三)6节:

3、从茅盾先生的评论中我们可以学到些什么?

4。回头再看《百合花》这篇小说,能不能自己也选个角度来对文章进行评析?

倡导学生自由发挥,各抒己见(例如可以从语言特色上、谋篇布局上、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对比手法的使用上等方面着手)。

三、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四

四、走近作家: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主要代表作品有〈〈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中篇小说〈〈虹〉〉;长篇小说〈〈子夜〉〉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作品。我们已经学过他的作品《白杨礼赞》。

茹志鹃:当代著名女作家,曾用笔名阿如、阿旭。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的本质,主要作品有〈〈百合花〉〉〈〈静静的产院〉〉〈〈如愿〉〉〈〈阿舒〉〉〈〈三走严庄〉

小说“茅奖”,“茅奖”小说 篇3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的5部获奖作品,除《这边风景》外,我都认认真真读过,当然没获奖的许多作品,也读过。于是也想说一点有关小说茅奖的话。我无意去引文摘字地找茅盾文学奖评奖条例原则,然后来说哪部作品符合,哪部作品不符合,或者谁谁应该得奖而没得奖,这既没意思也没价值。我只想聊聊自己读过的四部作品(《这边风景》还没看过,不做评论),聊聊茅奖这件事本身,因此是为“小”说,而非大说。

关于获奖作品

格非的《江南三部曲》,从第一部《人面桃花》到最后一部《春尽江南》前后隔了七年,而它处理的历史时间和社会空间也相当长和广阔,从民国初年一直到当下,这种时空容量在中国当代的小说里本身就是很少见的。也就是说,格非在写作之初就已经确定了书写百年中国的目的,但他并非要创作一部“史诗般”的作品,而只是从20世纪中国最为着迷也最为神秘的“乌托邦”着手,梳理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所做过的大同梦、革命梦和生活梦。小说从而形成了一种真正的历史感,细读文本,我们能在表面不相关的内容里看到无数隐含的草蛇灰线和前后因果,格非找到了一种贯通历史和现实的方式,并且,他用足够小的切口释放了足够多的信息。《江南三部曲》为中国20世纪的历史赋予了一种文学逻辑,这也正是其意义所在,文学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重新审视和解释了我们的过去和现在。

李佩甫的名作《羊的门》,是一部具有强烈政治意味和寓言色彩的小说,比较《生命册》来看的话,《羊的门》反而和《江南三部曲》有着共同之处,它们用不同的方式来处理乌托邦的问题。《羊的门》中的村子,犹如一个现实中的乌托邦,当然这其中的“恶托邦”也显而易见。如果说,《羊的门》和《城的灯》是李佩甫分别立足于乡村和城市对中国现实的思考,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把《生命册》看做是这两部书的回应和续篇。《生命册》里的主人公横跨城乡,他从乡村闯入城市,在各大城市流转的过程中,城市、乡村及二者之间的广阔连接带被赤裸裸地展现了出来。《生命册》充斥着一种悲壮感,戴着光环的进城行为背后,隐藏的是乡村文化和都市文化遭遇时的矛盾和冲突,以及在这里人所面临的无奈命运。这部书和表现同样主题但是以现代主义方式写作的其他小说不同,它始终保有一种强烈的疼痛感。其实《生命册》代表了当前一部分写作的潮流,就同类题材来看,方方的中篇小说《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和东西刚刚出版长篇《篡改的命》是同题作文,它们严肃地提出了问题:如果城市化不可避免,那么乡村人的城市化必然要带来他们人性的堕落吗?到底有没有一种方式,让这群人既融入到现代的生活秩序里,而又不失其本色?事实上,这也是当前中国社会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所有的人的生活空间和生活方式已经进入现代和后现代的状况里,但我们头脑中的观念和思考方式,却常常滞留在前现代语境中。

金宇澄的《繁花》获奖呼声最高,似乎也最没有争议。这部书2012年横空出世,继上世纪90年代王安忆的《长恨歌》之后,又一次把文学中的上海,推举成一个人人谈论的事件,以致某段时间内文学圈和评论圈几乎人人谈繁花,文文涉上海。《繁花》获得了中国文学的最高奖项“茅盾文学奖”,这部作品的辐射效应,显然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对它的评论和研究,也会随之更加深入和广泛。

《繁花》之所以能在每年几千部的长篇小说格局中受到如此多的关注,是因为它一出手就非常清晰地和已有的小说形成了距离,它在很多方面都是“不一样的小说”,它的题材、叙述方式让评论界和读者看到了中国文学自我更新和继续传统的可能性。说自我更新,是因为当我们已经习惯了看到任何小说都不再有震惊感的时候,《繁花》确确实实提供了令人意外的阅读体验,为当代小说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质感,而这种质感是我们曾经拥有而后来丢失的;说接续传统,是因为《繁花》并不是一个天外来客,它身后凝聚着近百年的海派文学传统,从《海上花列传》《海上繁华梦》到张爱玲,有关上海生活的叙述始终是中国文学的一脉。到了当代,特别是以王安忆为代表的作家这里,其上海叙述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王安忆虽然总在写上海,但她永远无法摆脱一个根本性的外来者视角。《繁花》完全根植于上海,它以文学的方式激活了有关上海的文学叙述,让我们重新阅读到一种基于上海的语言、文化、物质和生活的小说。金宇澄那种慢条斯理、事无巨细的讲述,和当下所有文学作品中急促的表达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但这种慢的内部,却并不缺少张力。而作者着力在语言上所做的努力,也确实收到了极好的效果,以至于许多评论家把它当做沪语方言写作的突破。《繁花》的确让一种方言很好地进入了文本,并打消了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阅读障碍,虽然如此,《繁花》的意义却绝非是“方言小说”所能概括的,我愿意把它看成是中国文学有关城市生活的一次复活式描写,它是在上海的“本义”上来写上海的。

还需要看到得是,《繁花》的另一种意义在于它所引起的诸如方言如何进入写作、什么样的小说才是城市小说、当代的上海故事该如何讲述等话题,与当下中国文学的自身的“城市化”相关,更与文学如何讲述中国这一大命题紧密相关。

《黄雀记》在我看来是苏童近些年最好的长篇,比之前的《河岸》《碧奴》要好,因为《黄雀记》回到了一种更为朴素的写作之中,它不追求“宏大”,也不追求“广阔”,而是执着于“日常”和“细小”。苏童几乎是在用写短篇的精雕细琢来结构这部长篇,一个简单的青少年强奸案,三段“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生,被他细细密密地织成了一张大网。如果我们去分析文本,很容易能从中找到自己被网到的那一部分。《黄雀记》梳理了普通人在这个时代生活中的故事,精微地描摹了个体精神在遭受种种挤压和摧残时所具有的自然和不自然的反应,如果和大历史叙事进行相互对照,这种有关个体精神的书写也可看作是时代精神的某种投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中国的俗语常常被当做是一种胜利者的自豪或者旁观者的庆幸,但其实这是真正的大悲剧,苏童的这部小说很巧妙地阐释了这种平淡中蕴藏的悲剧性。人人都是蝉,人人都是螳螂,即便是黄雀,其后可能也潜伏着更危险的猎人。这种隐喻性没什么特别的,《黄雀记》的独到之处是把这个隐喻文学化,让我们在最日常的生活里窥视到其命运感。

nlc202309011056

关于茅奖

其实,无论是公布奖项前还是之后,有关茅奖的各种各样的话题都很多了。作为一个读者,我感兴趣的是人们在这件事中折射出来的社会和文化心态。我以为在谈论它之前,有必要稍微区分一下这几个概念: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获奖作品、对茅奖的评论和解读、对获奖作品的评论和解读,这些概念常常被混杂在一块来说,是十分混乱的。

在我个人有限的阅读范围里,我以为这一届的茅奖作品具有相当的丰富性,而且也较能体现过去四年中国的长篇小说创作的水平。根据评委后来接受采访透露的信息,人们也看到了茅奖似乎在发生某种变化,比如是否把作品奖变成了作家奖,意思就是以评判作品为主转换成了评判作家为主。有人说,许多获奖者都没有在他们写出最好的作品时获奖,这似乎是个遗憾,但又反过来证明那些作品没有获奖依然是好作品。更何况,茅奖的评奖本义就是评选四年来最优秀的长篇小说,它的时间和范围界定是很清楚的,超越这个界定来谈论,显然有点不够严谨。更何况,任何评奖都不可能是完美的,追求完美只能是一种强迫症的表现。奖项评出之后,必然会引发许多争论,只是很多争论都忘记了前提:那就是需要在基本逻辑之下来谈论问题。比如茅奖评出后不久,刘慈欣的《三体》获得了科幻文学届的大奖雨果奖,有评论竟然把这件事和茅奖对立起来,意思是这样的作品获得了所谓的“科幻届的诺贝尔奖”却没有获得茅奖,因此来质疑评奖。这种拉郎配式的评论令人啼笑皆非,套用语法学上的一个术语叫“句式杂糅”,我觉得这属于“逻辑杂糅”。这种批评方式现在很流行,媒体上每天都能见到,把两件事情的一种相关性转换成另一种相关性,也就是把严肃问题娱乐化。

茅奖一出,总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一些相关的出版社、书商也肯定借势营销,甚至会出现各种炒作,商业气息必然要渗透在很多个环节,这是我们时代的宿命,不可避免。但我更愿意看到评奖对整个文学生态的推动作用:因为奖项的助推,会有更多的读者来关注并阅读这些作品,对这些文本的批评和阐释,也必然会更加深入。对读者而言,评奖的作用大概是一份较为可靠的阅读名单,我理解评奖最基本的原则是不评出差的作品,即便无法保证每一部都是最好的。一个真正热爱并了解文学的人都应该知道,不论获奖与否,文学的价值和意义都只能是它本身所有的,获奖不能增之,失奖不能减之。奖项的存在不只是书出版之后的认定和对作者的鼓励,更是激活整个文学水面的石子,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就投掷一枚,只有这样,这片水域才会成为物种丰富的活水,而不是一滩平静的死水。文学从来不是所有人的事,永远只是一部分人的事,尽管它跟所有人有关系,但并不会因为它只是一部分人的事,就损伤其重要性和价值。过度去关注文学奖,不如更多地去读作品来得实在。

晚清谴责小说的审丑艺术 篇4

一、典型人物成就艺术审丑

谴责小说中的丑无处不在, 丑的背后却有丰富的内涵, 丑陋的典型人物更鲜活, 具有更大的人性和社会容量。晚清谴责小说的审丑美学或许是呈现社会黑暗现实最好, 甚至是惟一体现真实可能的方式。

谴责小说的艺术审丑的突破处在于以审丑美学的方式对丑的景象进行了相当广泛的批判, 描绘藏污纳垢的社会和丑恶粗鄙的人物, 还原着对人性的思考, 以独特的文化审美立场, 审丑因而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震撼力。

小说家只有在对性格复杂性进行深入思考后才能塑造典型人物, 成就审丑艺术。如不题撰人的《梼杌闲评》就塑造出了一个性格多面的魏忠贤。他不务正业、吃喝嫖赌, 进宫后因善于奉迎巴结而受信任并步步高升。之后他勾结他人把持朝政、杀害异己、为所欲为, 这里表现的是魏忠贤奉承钻营的乱臣贼子形象。但同时他的性格里也有善的一面, 比如他曾千里寻母, 当寻母不遇时他也流下伤心的眼泪, 体现出身为人子的一片孝心。

艺术审丑常常表现在对丑的人物典型集中地塑造上, 谴责小说家常常采用典型化的手法塑造出生动鲜明的典型, 从而使读者从丑的形象中获得对于历史规律和生活真理的认识, 引发审美快感。跃然纸上的反面人物, 使读者对丑有所认识, 对这个人物引起憎恨, 从而产生一种积极的、健康的审美感情。《官场现形记》堪称典例, 第2回写了一位做官的高手钱典史, 他善于见风使舵, 见赵温的座师吴赞善处有门路可走时就巴结着赵温, 后来见吴赞善对赵温很冷淡, 钱典史便不再把赵温放在眼里, 后又转念想“读书人是包不定的, 还怕他联捷上去, 姑且再等他两天。”将左右摇摆的墙头草的丑态集中呈现出来, 围绕钱典史的见风使舵的典型形象来审丑, 将这个佐杂小官描写的生动有趣。

二、审丑艺术的反讽和喜剧风格

晚清谴责小说用丰富多彩的审丑艺术手段痛揭社会的千疮百孔, 其中较突出的反讽和喜剧的手法。

1、审丑带来的反讽风格

晚清小说家身处衰世并将现实的黑暗淋漓尽致地刻画, 滴水不漏地宣泄对社会黑暗的怨恨, 因此他们有着浓烈的政治倾向, 表现在小说中就是展示并批判丑, 由这种对于丑的批判发展而来就形成了反讽风格。“反讽性的作品”代表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

谴责小说中最典型的是言语反讽和戏剧反讽。言语反讽指言辞与意义出现了矛盾, 其中名字谐音反讽最为常见, 比如《官场现形记》中许多名字都暗含讽刺, 如魏竹冈 (为竹杠) 、施步彤 (实不通) 等。戏剧反讽通常表现为作者与读者了解目前或未来发展的形势, 而小说中的人物却浑然不知, 因而做出与实际情况不相适应的举动, 结果事与愿违。反转剧的形式较为常见。比如办捐贩灾在读者惯常思维想来是慈善活动, 但在晚清却成了官员发财致富的捷径, 《官场现形记》第34回中的申老伯教导阎大善人靠赈灾办捐发财。

谴责小说中的审丑带来的反讽风格常常通过叙事者的主观或客观的呈现。比如《官场现形记》常借说书人的主观叙事者身份帮助作者达到审丑的反讽风格。全书主要采用第三人称全知叙述, 可叙述中叙事者时常现身来插入评断比如这一句“列位看官是知道的:中国的大臣, 都是熬资格出来的。等到顶子红了, 官升足了, 胡子也白了, 耳朵也聋了, 火性也消灭了……所以人人只存着一个省事的心:能够少一桩事, 他就可多休息一回。”叙事者现身说法, 讲述做官的法则, 委婉的讽刺官场中腐败, 表达作者讽刺意图。

作者有时安排叙述者们公开自己的身份并叙述丑怪故事, 作者的态度在作品里没有明示。这类的叙述在第一人称叙述的小说中比较明显的存在, 比如吴趼人的《二十目睹之怪现状》中, 作者采用第一人称限知叙述角度, 借九死一生的社会游历贯穿怪现状时所遇的丑恶现象进行反讽。

用第三人称叙述者隐蔽作家自己的真实意图包括反讽的态度和情感, 相当客观冷静地呈现故事, 很多时候是从对比中相当含蓄地呈现其繁丰的反讽意蕴。譬如《廿载繁华梦》在塑造主人公周庸祐时, 将他与他的舅舅傅成这两个反面人物进行对比, 他们都做过库书, 都是处处徇私舞弊、中饱私囊, 在同种性质的对比中, 让读者更清楚的认识到主人公的丑。

2、审丑带来的喜剧风格

谴责小说家深知喜剧的本质在于通过凸显生活中的不合理, 使人在一刹那的惊奇中忍俊不禁, 笑得人对自己的丑恶也能够醒悟反思并痛恨悔改, 所以他们都力求把故事讲得充满喜剧效果, “把小说当官场、社会笑话写还不过瘾, 而且真的让书中人一再讲起官场、社会的笑话来。可能是书中人可笑, 也可能是书中人讲的笑话可笑, 倘若书中人可笑, 可笑的人讲的笑话也可笑, 那全书就可真的笑话连篇了。”

谴责小说常塑造出喜剧性的丑角, 并对他们予以辛辣的讽刺, 使其丑象毕露。比如天公的《最近官场秘密史》中的犹心迥在租界逞官威被外国巡捕拉辫子, 最后只好磕头求饶, 但可笑的是出租界后还对下属吹牛“外国人认得我的, 同我很客气, 还开了一瓶香槟酒请我喝哩!”

谴责小说家常常以插科打诨的姿态呈现怪现状, 但光怪陆离的故事背后的统一逻辑是作家有意悖离常俗、打破常规, 表征作家的苦心。吴趼人的《立宪万岁》故意打破常规, 用不合逻辑的笑话演出了一幕天国立宪的喜剧令人读后忍俊不禁, 而又对现实的丑深思不已。张春帆的《官场笑话》本来谎报军情理应问罪的宣尧阶, 虽被参了, 但是因为深得太后赏识, 又靠着总管太监的门路, 最终竟是安然无恙。

喜剧手法不仅“逗引广大读者的发笑, 而且这些笑声往往深含着强大的否定力量, 对生活中那些可憎的现象表示了严正的判决。”谴责小说家在对荒诞的现实进行审丑中令人禁不住发笑, 在审丑中运用了喜剧这一芒刺, 将黑暗的现实戳穿, 并且饱含了作家悲愤的眼泪, 启发人思考小说的主题。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台湾:顶渊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2003.

[2]李宝嘉, 欧日胜.中国近代官场小说选卷一官场现形记[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3.

[3]HR耀斯.审美经验与文学阐释[M].顾建光, 等, 译.上海:上海泽文出版社, 1997.

[4]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5]天公, 欧日胜.中国近代官场小说选卷九最近官场秘密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3.

《小说家谈小说》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一、三维目标:

1.整体感知小说《百合花》情节及人物形象,把握其思想内容。2.理解茅盾对《百合花》的评论观点。

3.结合作者观点和自己体会,选取一个角度赏析作品,谈见解感受。

二、具体目标:

1.学习小说鉴赏的基本方法,尝试写评论小说的文章; 2.通过指认《百合花》中细节描写,说出它的巧妙之处。

3.理解小说《百合花》的思想内容,分析小说中感人的人物形象。4.理解茅盾把握小说风格进行评论的评述思路和方法。

5.能比较出自己对《百合花》的评论与茅盾的评论之间的区别。

在具体目标中,1、2、3是针对所有学生确定的,4是对中等生的要求,5是对优秀生提出的目标。

【教学重难点】

1.结合作者的观点和自己的体会,选取一个角度赏析作品,谈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感受。2.感悟作者的评论观点。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设计】

课前延伸

1.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小说的思想内容。2.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题。

3.收集并阅读与教材相关、相似、相近的文章,做好读书笔记。课内探究

第 一 课 时

一、学

1.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1)学习小组互批预习题,共同纠偏解疑。(2)各学习小组向全班汇报自主学习小说的一般常识和课文的初步感受;展示收集并阅读的与课文相关的文章以及读书笔记。

(3)创设情境,引入对小说《百合花》的学习。

抬头,白鹭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那悠然站在小树绝顶的形象,那优美的低飞,宛如在我们面前。我们玩味,我们欣赏。低头,赫然发现旷野上那开满的百合花,何等的清新,何等的俊逸!同样让我们陶醉!让我们共同欣赏小说《百合花》那传神的细节描写,感人的人物形象吧!2.明确任务,圈点批注。

(1)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

①整体感知,掌握小说的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②探究文章是如何使用细节描写的?

③细读课文,理解本文是怎样塑造人物形象的?

④探讨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

⑤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色?

【出示幻灯片】(2)圈点批注,自主合作。

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揣摩语气、语意及作者的感情。

②教者选出几位学生,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读最喜欢的部分。

③用圈点批注法,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④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全班学生前后四人为一小组,交流学习成果,并进行合作学习。3.小组交流,班内探究。

(1)各小组代表汇报探讨结果,呈交小组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2)对各小组的学习结果,集体点评、质疑、纠偏,直至达成共识。

第 二 课 时

二、导

1.精讲点拨,突出规律。

(1)小说的情节和主题

点拨方法:熟悉情节可采用朗读、编写提纲、复述内容等方式;分析情节,要与分析人物性格结合起来,因为小说的任何一个情节都是为塑造人物和表现主题服务的。分析时既要掌握情节发展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从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全过程来全面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又不能对情节发展的各个阶段平均用力,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分析情节的发展和高潮部分。

参考答案:“我”在被分配工作时,结识了一个老实、害羞的通讯员,在为部队借被子时,他开始找了一个新媳妇借,却没有借到,“我”得知后来帮他,最终借到了那床新媳妇的红底上缀有百合花的新被子。他还把衣服挂破了。“我”找了几个妇女帮忙擦洗伤兵,其中就有那个新媳妇。后来,送来一个通讯员,看见那个挂破的衣服,“我”知道是他,很担心,从他的战友口中得知他是为了保护医护队才受中伤的。他牺牲了,那个新媳妇却在专心致志的为他缝衣服,最后,新媳妇把自己的嫁妆——百合花棉被盖在他身上以表对他的敬重。

参考答案:小说通过护送、借被、救护和献身、献被等情节的描写,塑造了通讯员、新媳妇两个人物形象,讴歌了为了崇高的信念可以献出一切的人,赞美了严酷环境下年轻战士的革命精神和军民鱼水情。

(2)细节描写的作用(通讯员枪筒插的树枝和野菊花,通讯员给“我”两个馒头,通讯员衣服上撕破的大洞,新媳妇的枣底百合花新被等)

小说《百合花》中哪些前后呼应的细节刻画使你难以忘怀?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这些细节描写的作用。

点拨方法:细节描写是指对某些细小的举止行动或对细微事情的描写,它能生动、具体地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品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表现主题也非常重要。

参考答案:读完《百合花》这篇小说,通讯员的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却仿佛历历在目,使人有呼之欲出之感。这独特的人物性格,还得益于许多典型细节描写,尤其是前后呼应的细节刻画,在全篇中就有这么几处:通讯员枪筒插的树枝和野菊花,通讯员给“我”两个馒头,通讯员衣服上撕破的大洞,新媳妇的枣底百合花新被,通讯员被门钩撕破衣服等细节描写。①通讯员被门钩撕破衣服这一细节描写,前后用了四次,第一次是抱被子时因慌张而挂破上衣;第二次是通讯员要给“我”开饭是我看到的;第三次“我”看见他安详的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漏着那个大洞,一块布还挂在那里”;最后一次新媳妇缝那个破洞。通过这前后呼应的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通讯员不顾个人安危,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的高贵品质。另一方面表现新媳妇对通讯员的关心、痛惜。②馒头这一细节,出现两次;第一次通讯员要去时给“我”留下的两个馒头,说是给我开饭,这是他对同志的关心、体贴;而第二次是当通讯员牺牲后,“我”无意中摸到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抚物思人,几小时前,通讯员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如今,物存人亡,怎不让人痛心疾首。③另外,百合花被子,新媳妇的五次笑,步枪筒里的树枝和野菊花等也是本文典型的细节。有些细节描写不但深刻地刻画了人物性格,而且对于表现主题也非常重要。例如:小说结尾对那条百合花被子的描写,它不仅起了刻画人物的作用,说明新媳妇对解放军的真挚情感,而且巧妙地点了小说的主题:我们的战士是高尚的,他得到人民的热爱是当之无愧的。战士的高尚情操,人民对战士的赤诚感情,犹如百合花那样纯洁、美好。又如通讯员枪筒里的树枝和野菊花,这一细节,不仅直接表现通讯员的天真质朴和即将参加战斗的乐观情绪,而且说明他对大自然、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热爱。

(3)人物描写(小通讯员、新媳妇)

点拨方法: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尤其要重点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分析人物,可从三个方面入手:①分析人物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从多方面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的特征;②着重分析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的矛盾冲突;③思考和挖掘人物形象的思想意义。

参考答案:

①小通讯员的形象。人物性格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而越来越鲜明。开始,从“我”去前沿包扎所而引出通讯员.,当初,“我”对通讯员并没什么好感,甚至因通讯员一下“把我撂下几丈远”而对他“生起气来”,进而,对通讯员“总和我保持着丈把远的距离”感到好奇,并且对他“发生了兴趣”;当我与通讯员通过艰难而有趣的对话,便对他“越加亲热起来”;当通讯员和“我”一起把被子借来之后,“我”已“从心底上爱上这位傻呼呼的小同乡”;战斗打响,不断有伤员被送到包扎所的时候,“我”挂念着通讯员的安危,待通讯员身负重伤被送到包扎所时,“我强忍着泪水”,“磕磕绊绊地跑去找医生”。

随着这些情节的步步发展,“我”的思想感情也在发生着变化,通讯员的性格也在不断的展示,从他总和“我”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看出他细心地关怀同志;从他的腼腆羞涩,看出他的朴实、纯洁;从他借被子而又想送回去的举动,看出他勇于改正错误的精神;从他掩护群众和伤员,看出他舍己救人的高尚品德。正像茅盾在评这篇小说时谈到,这篇小说“人物的形象是由谈而浓,好比一个人迎面而来,愈近愈看的清他的外形,也看到了他的内心”。

②新媳妇的形象。另一个人物是俊俏的新媳妇,过门才三天,浑身上下洋溢着喜气。她竟咬着嘴唇笑,好像忍了一肚子笑料没笑完。这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村妇女,她善良纯朴,对“同志弟”有着朴素天然的骨肉情深,一旦理解了战争的意义,理解了小通讯员生命的价值,她便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唯一的最心爱的嫁妆敬献出来。小说主要写了她在两件事情上态度的前后变化。

第一件事:对那作为新娘子唯一嫁妆的新被子,开头出于舍不得而不愿借给伤员盖,后来却主动用它来给烈士收殓遗体。

第二件事:在包扎所护理伤员时,开始又羞又怕,放不开手,后来却庄严、虔诚地给重伤员解衣拭身子,通讯员牺牲后,她以极为深切的哀悼之情,流着泪为他缝补肩上的破洞,并把自己的新被子铺在棺材里。

新媳妇的性格变化,我们也是逐步认识的。开始作者让我们着眼的是新媳妇的娴静、美丽、忸怩、羞涩,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了解了她的内心,她对解放军的热爱。

作者就是这样一步深入一步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随着情节的发展通讯员和新媳

妇的形象越来越鲜明,越来越有光彩。

(温馨指津:在情节的发展中塑造人物,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合情合理,耐人寻味。)

(4)景物描写的作用(推动情节发展、烘托人物心情、刻画小说主题)

点拨方法:小说中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交代事件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及场景,是为了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渲染氛围,表达人物的心情、表现主题等。

参考答案:《百合花》中的景物描写,起着刻画主题的作用。比如“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新鲜温润的香味”。这一景物描写有色有味,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和平景象。在一次残酷的战斗之前,我所在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景象,这就巧妙地烘托了人物的心情——“我”一个革命战士,不仅临危不惧,而且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还有天黑了,天边涌现一轮满月??那一轮皎洁的月亮,我也憎恶起来了。这一景物描写对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烘托人物心情,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整个战场被皎洁的月光朗照着,所以战斗才会那样激烈,那样残酷,付出的代价才会那样大,通讯员就是在白夜的攻击中壮烈牺牲的。

(5)写作上的特色(对比手法富有诗意)

点拨方法:人分宾主,物有主次,红花虽好,还需绿叶陪衬。在对比中,人物形象显得更加鲜明生动。

参考答案:第一处是通讯员出场时他的枪筒里插着几根树枝作伪装,在他离开我时,枪筒里又插上了一枝野菊花。枪是战争工具,战争中谁也无心赏花,在能射出杀人子弹的枪筒里插着象征自然与和平的树枝与菊花,这本身就是一个鲜明的对比,是一个战地寓言,让我们在无言中感受战争与和平的剧烈冲突。

第二处对比是通讯员牺牲后新媳妇与医生、“我”的态度之不同。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后,默默起身说:“不用打针了。”他是从职业技术的角度来作出这一决定的;对于通讯员衣服上的破洞,“我”劝道:“不用缝了。”这是从理智出发而言;而新媳妇却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此时,她一定想起了通讯员借被子时的腼腆与局促,临走时的狼狈模样宛在眼前,舍身救人的英勇无畏宛在眼前??也许她又什么也没想,只是这样一针一线地缝着,只求内心一片安宁。这是情感与理智的鲜明对比,是情感对死亡的战胜。

第三处对比发生在小说结尾。在把通讯员的尸体放进棺材前,卫生员要揭掉他身上的被子,新媳妇却“劈手夺过被子”,将这条洒满“象征着纯洁与感情”的白色百合花的被子盖在通讯员身上,似乎在她眼里,通讯员只是睡着了。在这样的对比中,通讯员、新媳妇的形象更加完美,文章也划上了诗意的句号。

第 三 课 时

2.二度合作,深度探究。

合作探究:茅盾的《简单的故事 精致的情节》一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评论这篇小说的?(1)先四人小组探究,后各小组代表汇报探讨结果,并对各小组的结果,集体点评、质疑、纠偏,直至达成共识。

(参考答案:六个方面:第一段先概括情节,然后概括作品“清新、俊逸”的风格。第二段明确评论的重点:怎样展开故事和塑造人物的。第三段说明作品通过发展的细节,描写人物的精神风貌和精神世界。第四段说明作品通过细节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第五段说明作品通过细节描写使情节一气贯通。第六段概括写阅读作品的感受,并概括作品的特点。)

(2)读完《百合花》,你一定会被小说的结尾深深打动。小说的结尾为什么会这样感人?请你试着运用茅盾的观点,加上自己的思考,来分析这个问题。

点拨方法:文章之所以感人,原因无非是情节出人意料或情感上打动人心。分析时可围绕这两方面进行。

参考答案:小说的结尾,描写新媳妇为牺牲的战士细细密密地缝着衣服上的破洞,并盖上她唯一的嫁妆——全新的百合花被子,这让(转载于:《小说家谈小说》教学设计)我们自然回忆起前文的有关细节:新媳妇起初舍不得借被子,小战士刮破了衣服却死活不让新媳妇缝补,战士给我两个馒头开饭,新媳妇在包扎所的忸怩羞涩??借助这些前后呼应的细节描写,我们不难读出少妇平静的外表下内心翻腾的情感波澜:对起初不借被子的懊恼,对先前忸怩的惭愧,对小战士献身精神的崇敬??这个极富艺术张力的细节描写折射出少妇纯洁又美好的心灵,这种人性美对读者的心灵也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引起了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温馨指津:写文章讲究“风头、猪肚、豹尾”,结尾就要有力,能打动读者。)(3)把你对《百合花》的评论与茅盾的评论比较一下,然后谈谈你的心得:如何写小说评论?

(参考答案:写好小说评论应该注意:①有高度集中的论题。紧扣小说三要素,如茅盾先生紧紧抓住小说评论的两个核心内容——展开故事和塑造人物,同时又突出小说最成功的特点——细节描写展开评论。②有新颖独到的观点。评论是议论文的一种,议论文都必须有明确的观点;好的评论都应该有独到的见解。③有有力的分析论证。可以运用列举事例的方法来说明自己的见解,并运用小说创作的一些基本原理适当进行理论分析。)3.涵咏积累,有效巩固。

(1)复习巩固小说的一般常识及小说鉴赏的基本方法。

(2)抄写并诵读文中优美词句。

(3)教者小结本课的学习。

通过对这两篇文章的学习,我们不仅感叹于茹志鹃笔下的《百合花》风格的清新俊逸,《百合花》中细节的精妙传神,百合花般人物形象的感人肺腑,也同样感叹于茅盾先生把握小说风格进行评论的评述思路和方法。相信所有这些都会对我们有深远的影响。

三、练

1.学生完成课堂重点检测。

2.学习小组互改,教者反馈评讲。

课后提升

1.完成作业:补充《作业本》中相关练习。2.同步阅读:林清玄《心田上的百合花》、三毛《高原的百合花》、丹云《荆棘中的百合花》、孙爱雪《春天里的百合花》。

3.反馈评价。教者批阅学生的课后作业,并进行反馈矫正。篇二:《小说家谈小说》教学设计

《小说家谈小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百合花》的故事情节,分析其人物形象,认识其艺术特点。

2、理解茅盾对《百合花》的评论观点。

3、学习鉴赏小说的一般方法,选取一个角度赏析作品,谈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感受。教学重点:了解小说;把握评论的基本观点。

教学难点:学习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百合花》

一、导入新课:

我们刚聆听完散文家娓娓谈散文,正陶醉于《白鹭》那精巧的诗篇之中。白鹭那“雪白的蓑毛,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那悠然站在小树绝顶的形象,那优美的低飞,宛如在我们面前。正在此时,我们耳边又传来了小说家朗朗谈小说的声音。这是文学泰斗茅盾的声音。现在让我们跟随他步入《百合花》的文学殿堂,共同欣赏《百合花》那传神的细节描写吧。

二、课前热身:

要求:正确读出下列词语,并注音:

宽恕()点缀()害臊()撂()木讷()憨()厚 挪()步 讪()笑

尴尬()掂()量 鹿砦()颤()动

虔()诚 忸怩()跌宕()执拗()

四、学法指导:

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着的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典型人物、故事情节、典型环境是小说的三个要素。阅读小说,与阅读一般的记叙文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尤其要重点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分析人物,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1、分析人物外貌、动作、细节、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从多方面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的特征;

2、着重分析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的矛盾冲突;

3、思考和发掘人物形象的思想意义。

(二)熟悉并分析故事情节。熟悉情节可采用朗读、编写提纲、复述内容等方式;分析情节,要与分析人物性格结合起来,因为小说的任何一个情节都是为塑造人物和表现主题(中心思想)服务的。分析时既要掌握情节发展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从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全过程来全面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又不能对情节发展的各个阶段平均用力,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分析情节的发展和高潮部分。

(三)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以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和作品的思想意义。分析环境描写,不应当孤立地进行,而应当与人物形象的分析结合在一起,当然,有时为了弄清小说的写作特点,也可以单独抽出环境描写来分析,但那要在分析了思想内容以后再进行。

以上各点,并不是在阅读每篇小说时都要面面俱到,而是要根据各篇小说的特点和读者自己的具体情况(如阅读目的、时间、水平等),可以有所侧重。

五、自主阅读:

要求:自主阅读小说《百合花》,结合小说阅读方法,探究以下几个问题(即自学提纲),并做好圈点批注:

1、阅读小说《百合花》,了解故事情节,并能用语言进行概括。

2、结合有关描写,分别谈谈你对小通讯员、新媳妇等人物形象的认识。

3、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说说,你认为这篇小说最成功的地方在哪儿?

4、作者以“百合花”为题,有哪些好处?

六、小组交流:

要求:就每个问题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一致的认识,有问题可以在班里集体交流。第二课时:《简单的故事 精致的情节》

一、阅读茅盾的这篇评论。

1、阅读茅盾的《 简单的故事 精致的情节 》,自我探究以下问题: 1〉这篇评论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评价这篇小说的? 2〉、作者认为小说最成功的地方是什么? 3〉、体会作者独到新颖的观点和有力的论证

二、小组合作交流对以上问题的理解.明确:

1〉第一段(1):作者认为《百合花》在同题材作品中风格独特。

第二段(2—5)写小说中展开故事情节与塑造人物形象结合得很好,及用前后呼应的手法布置作品细节的好处。

第三段(6)给予《百合花》以高度的评价。

2〉这篇小说风格上清新俊逸;故事简单、情节精致;善用细节描写,不仅生动地描写了人物的风貌,描写了人物的精神世界,也形成前后呼应,使“通篇一气贯穿,首尾灵活”。

三、对比阅读;

1、将你读《百合花》的感受与茅盾的文章进行比较,看看有哪些相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并找一找原因,以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

2、通过本文,你学到了哪些分析、鉴赏小说的方法?

学生自由交流。

教师总结:

1、分析小说,要紧扣小说的要素——人物、环境、故事情节,如茅盾先生紧紧抓住小说评论的两个核心内容——展开故事和塑造人物,同时又突出小说最成功的特点——细节描写展开评论。

2、有新颖独到的观点。评论是议论文的一种,议论文都必须有明确的观点;好的评论都应该有独到的见解。

3、要有有力的分析论证。可以运用列举事例的方法来说明自己的见解,并运用小说创作的一些基本原理适当进行理论分析。

四、活学活用:

从初中阶段所学小说中任选一篇,自选角度,写一篇小评论。要求: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观点要明确。

五、教后反思:

附:板书: 护送 纯朴、腼腆、热爱生活

(一)小通讯员 舍身忘我、关心别人

百合花 借被

新媳妇 善良纯朴、热爱解放军

献被

(二)抓住小说要素

鉴赏小说 有新颖独到的观点

有有力的分析论证

练习题:

(一)正确读出下列词语,并注音:

宽恕()点缀()害臊()撂()

木讷()憨()厚 挪()步 讪()笑

尴尬()掂()量 鹿砦()颤()动

虔()诚 忸怩()跌宕()执拗()

(二)从初中阶段所学小说中任选一篇,自选角度,写一篇小评论。要求: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观点要明确。篇三:河南教师招聘初中语文教案:九年级语文《小说家谈小说》教案模板

河南教师招聘初中语文教案:九年级语文《小说家谈小说》教案模板初中语文教案:九年级语文《小说家谈小说》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

1、阅读文章感悟作者的评论观点。

2、阅读《百合花》,简述故事的情节。

3、结合作者的观点和自己的体会,选取一个角度赏析作品,谈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二、教学课时:三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如何阅读小说:

小说阅读法特指根据小说的体裁特点提出的一种阅读方法。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着的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典型人物、故事情节、典型环境是小说的三个要素。阅读小说,与阅读一般的记叙文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尤其要重点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分析人物,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1、分析人物外貌、动作、细节、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从多方面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的特征;

2、着重分析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的矛盾冲突;

3、思考和发掘人物形象的思想意义。

(二)熟悉并分析故事情节。熟悉情节可采用朗读、编写提纲、复述内容等方式;分析情节,要与分析人物性格结合起来,因为小说的任何一个情节都是为塑造人物和表现主题(中心思想)服务的。分析时既要掌握情节发展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从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全过程来全面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又不能对情节发展的各个阶段平均用力,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分析情节的发展和高潮部分。

(三)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以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和作品的思想意义。分析环境描写,不应当孤立地进行,而应当与人物形象的分析结合在一起,当然,有时为了弄清小说的写作特点,也可以单独抽出环境描写来分析,但那要在分析了思想内容以后再进行。以上各点,并不是在阅读每篇小说时都要面面俱到,而是

要根据各篇小说的特点和读者自己的具体情况(如阅读目的、时间、水平等),可以有所侧重。

二、学习《百合花》:

(一)整体感知,掌握小说的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1、简单的故事情节:

我军前沿包扎所里发生的一个小插曲。小说中的“原来是文工团员,因战时需要而被派往前沿包扎所,护送任务派给一个见到女性就脸红的小通讯员,他的腼腆和害羞使我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和好感。然后新媳妇出现,她起初不愿借被子,为此事通讯员蒙羞两次,且挂破上衣,新媳妇这位本性善良的女性便心存内疚,她执意寻找机会弥补。后来,通讯员在救人时牺牲了,新媳妇毫不犹豫地把百合花被子献给这位年轻的战士。

2、本文的主题:

小说通过护送、借被、救护和献身献被等情节的描写,塑造了通讯员、新媳妇两个人物形象,讴歌了为了崇高的信念可以献出一切的人,赞美了严酷环境下年轻战士的革命精神和军民鱼水情。

小说表现出的主题,有它独特的风格。通讯员和新媳妇之所以成为栩栩如生的有血有肉的形象,正是因为他们是生活在我们中间的普普通通的人,他们不一定“高、大、全”但却使我们倍感亲切动人,具有艺术的感染力。正如茹志娟同志所说:“我也相信自己作品里这些人物??他们虽然不是‘风口浪尖’上的人物,也不是高大完美、叱咤风云的英雄,但他们都是实在的,从各自的起点迈步向前??,他们一不娇柔造作,二不自命不凡,是一些一步一步走在革命队伍行列中的人”。

第二课时

(二)细读课文,理解本文是怎样塑造人物形象的(小通讯员和新媳妇)。

1、小通讯员的形象:

首先,人物性格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而越来越鲜明。开始,从“我”去前沿包扎所而引出通讯员.,当初,“我”对通讯员并没什么好感,甚至因通讯员一下“把我撂下几丈远”而对他“生起气来”,进而,对通讯员“总和我保持着丈把远的距离”感到好奇,并且对他“发生了兴趣”;当我与通讯员通过艰难而有趣的对话,便对他“越加亲热起来”;当通讯员和“我”一起把被子借来之后,“我”已“从心底上爱上这位傻呼呼的小同乡”;战斗打响,不断有伤员被送到包扎所的时候,“我”挂念着通讯员的安危,待通讯员身负重伤被送到包扎所时,“我强忍着泪水”,“磕磕绊绊地跑去找医生”。随着这些情节的步步发展,“我”的思想感情也在发生着变化,通讯员的性格也在不断的展示,从他总和“我”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看出他细心地关怀同志;从他的腼腆羞涩,看出他的朴实、纯洁;从他借被子而又想送回去的举动,看出他勇于改正错误的精神;从他掩护群众和伤员,看出他舍己救人的高尚品德。正像茅盾在评这篇小说时谈到,这篇小说“人物的形象是由谈而浓,好比一个人迎面而来,愈近愈看的清他的外形,也看到了他的内心”。

2、新媳妇的形象:

另一个人物是俊俏的新媳妇,过门才三天,浑身上下洋溢着喜气。她尽咬着嘴唇笑,好像忍了一肚子笑料没笑完。这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村妇女,她善良纯朴,对“同志弟”有着朴素天然的骨肉情深,一旦理解了战争的意义,理解了小通讯员生命的价值,她便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唯一的最心爱的嫁妆敬献出来。小说主要写了她在两件事情上态度的前后变化。

第一件事:对那作为新娘子唯一嫁妆的新被子,开头出于舍不得而不愿借给伤员盖,后来却主动用它来给烈士收殓遗体。

第二件事:在包扎所护理伤员时,开始又羞又怕,放不开手,后来却庄严、虔诚地给重伤员解衣拭身子,通讯员牺牲后,她以极为深切的哀悼之情,流着泪为他缝补肩上的破洞,并把自己的新被子铺在棺材里。

新媳妇的性格变化,我们也是逐步认识的。开始作者让我们着眼的是新媳妇的娴静、美丽、忸怩、羞涩,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了解了她的内心,她对解放军的热爱。

作者就是这样一步深入一步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随着情节的发展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越来越鲜明,越来越有光彩。

(三)探究文章是如何使用细节描写的。

大量生动的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

读完《百合花》这篇小说,通讯员的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却仿佛历历在目,使人有呼之欲出之感。这独特的人物性格,还得益于许多典型细节描写,尤其是前后呼应的细节刻画,在全篇中就有这么几处:通讯员枪筒插的树枝和野菊花,通讯员给“我”两个馒头,通讯员衣服上撕破的大洞,新媳妇的枣底百合花新被,特别是通讯员被门钩撕破衣服这一细节描写,前后用了四次,第一次是抱被子时因慌张而挂破上衣;第二次是通讯员要给“我”开饭是我看到的;第三次“我”看见他安详的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漏着那个大洞,一块布还挂在那里”;最后一次新媳妇缝那个破洞。通过这前后呼应的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通讯员不顾个人安危,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的高贵品质。

另一方面表现新媳妇对通讯员的关心、痛惜。再如馒头这一细节,出现两次;第一次通讯员要去时给“我”留下的两个馒头,说是给我开饭,这是他对同志的关心、体贴;而第二次是当通讯员牺牲后,“我”无意中摸到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抚物思人,几小时前,通讯员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如今,物存人亡,怎不让人痛心疾首。另外,百合花被子,新媳妇的五次笑,步枪筒里的树枝和野菊花等也是本文典型的细节。

有些细节描写不但深刻地刻画了人物性格,而且对于表现主题也非常重要。例如:小说结尾对那条百合花被子的描写,它不仅起了刻画人物的作用,说明新媳妇对解放军的真挚情感,而且巧妙地点了小说的主题:我们的战士是高尚的,他得到人民的热爱是当之无愧的。战士的高尚情操,人民对战士的赤诚感情,犹如百合花那样纯洁、美好,又如通讯员枪筒里的树枝和野菊花,这一细节,不仅直接表现通讯员的天真质朴和即将参加战斗的乐观情绪,而且说明他对大自然、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热爱

第三课时

一、继续探讨小说《百合花》:

(四)探讨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

小说中的景物描写,也起着刻画主题的作用。比如“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新鲜温润的香味”。这一景物描写有色有味,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和平景象。在一次残酷的战斗之前,我所在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景象,这就巧妙地烘托了人物的心情“我”一个革命战士,不仅临危不惧,而且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还有天黑了,天边涌现一轮满月??那一轮皎洁的月亮,我也憎恶起来了。这一景物描写对发展故事情节,烘托人物心情,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整个战场被皎洁的月光朗照着,所以战斗才会那样激烈,那样残酷,付出的代价才会那样大,通讯员就是在白夜的攻击中壮烈牺牲的。(五)本文的写作特色:对比手法富有诗意。

第一处是通讯员出场时他的枪筒里插着几根树枝作伪装,在他离开我时,枪筒里又插上了一枝野菊花。枪是战争工具,战争中谁也无心赏花,在能射出杀人子弹的枪筒里插着象征自然与和平的树枝与菊花,这本身就是一个鲜明的对比,是一个战地寓言,让我们在无言中感受战争与和平的剧烈冲突。

第二处对比是通讯员牺牲后新媳妇与医生、“我”的态度之不同。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后,默默起身说:“不用打针了。”他是从职业技术的角度来作出这一决定的;对于通讯员衣服上的破洞,“我”劝道:“不用缝了。”这是从理智出发而言;而新媳妇却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此时,她一定想起了通讯员借被子时的腼腆与局促,临走时的狼狈模样宛在眼前,舍身救

人的英勇无畏宛在眼前??也许她又什么也没想,只是这样一针一线地缝着,只求内心一片安宁。这是情感与理智的鲜明对比,是情感对死亡的战胜。

第三处对比发生在小说结尾。在把通讯员的尸体放进棺材前,卫生员要揭掉他身上的被子,新媳妇却“劈手夺过被子”,将这条洒满“象征着纯洁与感情”的白色百合花的被子盖在通讯员身上,似乎在她眼里,通讯员只是睡着了。在这样的对比中,通讯员、新媳妇的形象更加完美,文章也划上了诗意的句号。

二、在了解了小说《百合花》的基础上,阅读茅盾的这篇评论。

茅盾的《简单的故事精致的情节》一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评论这篇小说的?文章第一段先概括情节,然后概括作品“清新、俊逸”的风格。

第二段明确评论的重点:怎样展开故事和塑造人物的。

第三段说明作品通过发展的细节,描写人物的精神风貌和精神世界。

第四段说明作品通过细节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第五段说明作品通过细节描写使情节一气贯通。

第六段概括写阅读作品的感受,并概括作品的特点。

三、完成课后的练习题:

1、小说的结尾,描写新媳妇为牺牲的战士细细密密地缝着衣服上的破洞,并盖上她惟一的嫁妆——全新的百合花被子,这让我们自然回忆起前文有关的细节:新媳妇起初舍不得借被子,小战士刮破了衣服却死活不让新媳妇缝补,战士给我两个馒头开饭,新媳妇在包扎所的忸怩羞涩??借助这些前后呼应的细节描写,我们不难读出少妇平静外表下内心翻腾的情感波澜:对起初不借被子的懊恼,对先前忸怩的惭愧,对小战士献身精神的崇敬??这个极富艺术张力的细节描写折射出少妇纯洁而又美好的心灵,这种人性美对读者的心灵也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引起了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小说家重新在小说中 篇6

世上有些人留下了熠熠生辉的文学瑰宝,历经岁月的淘洗,对现世仍有影响。而那些作家的日常生活习惯一般来说都很离谱、很奇葩。他们那些介于迷信和现实之间的创作技巧,依赖于颜色、烂苹果以及自我幽闭的灵感传言成功地吸引了全世界的读者,这这些最感兴趣的还是作家这个群体本身,于是产生了无数以作家为中心人物的小说。

爱伦·坡的葡萄酒

1844年的费城,青年爱德华·费茨发现自己生活在两个男人设定的轨迹上。这两位命运之神,其中之一是托马斯·登特·穆特博士,著名的外科医生。今天的人们知道他更多的是通过穆特博物馆。这座美国国内最知名的医学博物馆最初是托马斯·登特·穆特博士1858年向费城医师学院捐赠的。

博物馆内有头颅,还有许多患病器官,这些标本或保存在罐子中,或保存在蜡模铸造的模型里,其中包括一具完全皂化的女尸,这意味着她的身体中的脂肪变成肥皂。不过这还不算最怪诞的,最有名的是一具双头婴儿标本。这些人体器官和病变标本在没有捐献给博物馆之前,就由我们的青年爱德华照管。很自然的这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收藏引起了埃德加·爱伦·坡的注意,自从坡走进博物馆,天真年轻的爱德华的命运被永远改变了。

坡的黑暗魅力,对死亡的迷恋和怪诞不经,让爱德华内心激烈斗争,并滑向神秘主义,最终在他的头脑中塑造了一个有着爱德华面容的杀手。在此过程中,坡在一旁观察描绘“苦难灵魂异样之美”。这让人想起坡的关于分身的小说《威廉·威尔逊》,这本书甚至可以说是虚构的《威廉·威尔逊》这本小说的灵感来源。

《波特酒渍》(The Port-Wine Stain)具有爱伦坡作品的抒情性和诱惑性,捕捉到了这位伟大的美国作家的魔幻、神秘和疯狂。而作者编织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原创性的作品向他致敬。本书深入研究了爱伦·坡的生活和作品,在这个黑暗和令人回味的世界里,本书作者捕捉坡的小说和诗歌的本质。

坡以一系列的小说比如《莫格街谋杀案》开创了的现代侦探小说这种体裁,《莫格街谋杀案》以一个无名的叙述者与侦探奥古斯特·杜邦的对话推进故事。为了向坡的模式致敬,《波特酒渍》一书中爱德华不断的与一位无名者不断倾诉他与坡和托马斯·登特·穆特之饱受折磨的联系。

这是美国作家诺曼·洛克美国作家系列小说的第三本,前面的两本分别是《男孩的冬天》,重新建构了马克吐温笔下的哈克贝利芬的世界,和《美国流星》虚构了美国诗人沃尔特·惠特曼在内战中的经历。

契科夫的长篇小说

如果契诃夫,这位无可争辩的短篇小说大师,居然写了一部长篇小说,而且手稿依然存在会怎么样?这个诱人的可能性催生了《夏天客人》这本小说,本书通过一份重现被发现的日记,把跨越两个世纪的三个女人的生活串联了起来。

在1888年漫长,炎热的夏天,契诃夫和季娜伊达,一位年轻的医生之间的非比寻常的友谊之花盛开了。季娜伊达因病失明后,回到她家位于乌克兰东部的产业上隐居,在那里她写日记,回忆在乡村生活的前半生。当契诃夫一家人到她庄园的一栋乡间别墅度假之后,她认识了这家的二儿子安东·洛维奇,她平静的生活溅起涟漪。她的日记也从记录平淡生活的流水账,成了抒写与这位医生和名气越来越大的作家的亲密交往。

一个多世纪以后的2014年,这本日记意外被发现。陷入困境的伦敦出版商卡佳·肯德尔觉得这是她拯救自己事业的最后一次机会。季娜伊达的记述深刻洞察了一个有天赋的年轻人天赋还未完全展露出来之前样子,这段文学传奇同时也提出了一个诱人的问题:难道契诃夫,只是短篇小说作家和剧作家?在季娜伊达家的别墅里他真的写了一本长篇小说,而小说此后不知所终了?

这问题的答案可能改变历史,这也对卡佳雇佣的译者安娜·哈丁提出了无法抗拒的挑战。随着安娜越来越深的卷入季娜伊达和契诃夫的世界里,安娜越来越希望她能找到“丢失”的小说手稿。随着研究的深入,她发现两个感人的生命被5月一个温暖的夜晚会面改变了,安娜发现这份神秘的手稿并不是日记中的唯一秘密。

在现实之中,契诃夫和乌克兰的地主季娜伊达一家确实存在非比寻常友谊,《夏天客人》就以此为基础,虚构出了一个消失的世界,同时探索了艺术的力量和爱与友谊的复杂性。这本小说以三个女人的生活交替前行:季娜伊达与契诃夫的亲密关系,卡佳对事业和婚姻的焦虑,以及安娜的职业不安全感。

安娜不想只是一个“看不见”的译者,她想成为“更耀眼的作者。”值得注意的是,本书作者安德森既是译者也是小说家。本书模糊了第一手经验和想象的世界之间的界限,呈现了三个女主人公的真实而令人难忘的画像。

莎士比亚的冤家

英国作家伍尔夫曾经设想过假如莎士比亚有个天资聪颖的妹妹,名叫朱迪思,她像莎士比亚一样热爱冒险,富于想象,迫切地想了解这个世界。她的人生会是怎样的轨迹。伍尔夫认为她会在一个冬日的夜晚,愤而自杀,死后葬在某个十字街头。

好莱坞电影《恋爱中的莎士比亚》也从一个侧面描述了女人在那个时代的命运。1593年的夏天,伦敦剧场界的闪亮新星威廉莎士比亚面临一个重大的危机,他失去写作的灵感,此时一位名叫薇奥拉的贵族小姐适时出现,与他坠入爱河,这时候莎翁的灵感如泉涌创造出了《罗密欧与朱丽叶》,而薇奥拉呢,身为女人她不能演戏,不能进入剧院行当,最后还得违心嫁给不爱的人。

《黑肤女人的面具》从某种意义上就是《莎士比亚有个妹妹》加上《恋爱中的莎士比亚》。1593年的伦敦,才貌双全的女子艾米丽亚·巴萨诺·拉尼尔,经常穿上男装逃脱她无爱的婚姻,获得只有男人才享有的自由,但是,与一个名为莎士比亚的衣衫褴褛的,鲜为人知的诗人的偶然相遇改变了一切。

艾米丽亚一直梦想着能够写作,两个外来人达成了一项文学协议。他们离开麻烦缠身的伦敦来到意大利,在那里他们开始一起写喜剧。在文艺复兴的起源地,莎士比亚爱上了这个美丽的国家和艾米丽亚,他的黑肤女郎。不过,他们的意大利田园诗般的生活不能持续,他们合作也以一个毁灭性的结果结束。回到伦敦之后,莎士比亚因他们合作的剧本名利双收,多年之后他还写十四行诗嘲笑他曾经的缪斯。在屈辱面前,艾米丽亚不会逆来顺受,她拿起手中的笔为自己辩护也为所有女人辩护。

对于艾米丽亚的历史研究最早开始于1964年,在纪念莎士比亚诞辰400周年纪念日之际,英国历史学家A·L,罗斯发表了他别树一帜的《诗剧作家莎士比亚的生活和作品研究》,揭开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黑肤女郎”的面具,她名叫艾米丽亚是意大利人与英国人的混血儿。她是伊丽莎白王朝宫廷乐师的女儿。她是宫内大臣和其他几个男人的情妇。后来怀孕了,为了不丢脸,她嫁给了宫廷乐师拉尼尔。可她却继续与许多男人有暖昧关系,其中之一就是莎士比亚。而这种关系还促使莎士比亚写他的十四行诗的“黑肤女郎”。

《黑肤女人的面具》以艾米丽亚的第一人称讲述,美国作家玛丽·沙拉特的这本历史小说不仅仅是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谜团的回应,也回答了现代人关心的问题,比如性别和宗教歧视等。在小说中,艾米丽亚有时打扮成一个男人,跨越地域,性别和信仰的界限,她7岁的时候,离开犹太教的父亲接受了基督教的精英教育。作为莎士比亚的情人,莎士比亚几个最著名的作品都有她的功劳,而她遭遇了他不能原谅的背叛。随着故事的进展,读者会对我们的女主人公越来越多同情和敬佩。

沿着莎士比亚与艾米丽亚旅程时间表,沙拉特不着痕迹的追踪了传世之作《第十二夜》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灵感来源。《黑肤女郎的面具》让我们听到了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女人的独特声音。

The Port-Wine Stain

作者:Norman Lock

出版社: Bellevue Literary Press

出版时间:2016年6月

页码: 224页

The Summer Guest: A Novel

作者:Alison Anderson

出版社: Harper

出版时间:2016年5月

页码: 400页

The Dark Lady's Mask

作者:Mary Sharratt

出版社: Houghton Mifflin

出版时间:2016年4月

页码: 416页

谴责小说 篇7

一、“悲剧性”命运

《一个天真的人》, 是二十七岁的武者小路实笃, 根据自己与生命中“第三个女人” (第三の女) [1]的恋爱经历, 写于明治四十三年二月的初登文坛之作。吉田精一这样评价道:“虽然文体朴素, 却能不可思议地给人们的心灵赋予愉悦和力量。”[2]其实, 同样不可思议的是小说的奇特的人物塑造手法和一场“自言自语”明明失恋却从未言败的“一人恋爱”情节。

在小说中, 主人公始终以第一人称“自己” (自分) 自称, 这位曾在贵族学校学习过的二十六岁男青年, 莫名其妙地爱上了一个从未在一起说过一句话的女学生鹤, 从那时起, 历时五年, 数次托人做媒都无果而终, 但却自始至终都相信, 鹤就是自己心目中的那个理想女性, 直到得到鹤的婚讯, 主人公“自己”仍旧相信这个从没有过言语交流的鹤, 是爱着自己的。 (鶴は自分を恋している) [3]正如山本健吉指出的:“这篇小说的全部就是一个人的相扑比赛。” (一人相撲がこの小説のすべてなのである) [4]《一个天真的人》换言之, 是“独语的世界”。[7]山本昌一指出:“鹤并不是作为鹤本人的存在, 而是作为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反映而登场。” (鶴は鶴として存在するのではなく、主人公の心の反映として登場する。) [1]“独语”的恋爱小说《一个天真的人》, 在主人公的一次次“空想”中, 得以继续。理想化了的恋爱对象鹤, 想象的“恋爱过程”, 这就注定那个了这场“恋爱”很难成为现实, 主人公必然“失恋”的悲剧性。

无独有偶, 在沈从文于1933年完成的《边城》中, 天保这个人物的不幸遭遇和《一个天真的人》如出一辙。故事讲述了山城茶峒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与摆渡人的外孙女翠翠的曲折爱情。两兄弟同时爱上了善良、淳朴、美丽的少女翠翠, 情窦初开的翠翠暗暗思慕着弟弟傩送, 因此拒绝了哥哥天保两次的求婚。失恋的天保变得心灰意冷, 沉默寡语, 为了使弟弟傩送和心爱的翠翠有情人终成眷属, 也为了忘记翠翠, 他选择驾船远行。可就是这样一个历来被誉为“水鸭子”的游水好手, 却在这次远行中溺水而死。弟弟傩送因为哥哥的死而万分自责, 加之来自家庭的压力, 原本就已痛苦异常的他, 选择了带着对翠翠深深的思恋, 无奈地离开了家乡, 踏上了遥无归期的旅程。小说最后一幕, 是孤苦无依的翠翠等待着那个“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 也许‘明天’回来!”的人———弟弟傩送的凄凉画面。

两次无果的求婚, 一个比自己擅长唱山歌的情敌———弟弟傩送。天保在“单恋”与“失恋”的爱情悲剧里, 所经历的与《一个天真的人》中的“自己”竟然如此相似。但是, 在读者脑海里浮现的人物形象, 却有质的差异, 《一个天真的人》是以“勇者”的形象被接受, 而天保则是以一个让读者不禁产生同情心的弱者形象为我们所认识。为什么相似的命运, 却造就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 我认为, 这种差异的根源, 最终归结于这两个人物对人生态度的不同。

二、“悲剧”与悲剧

大家眼中的天保是“豪放豁达, 不拘常套小节”, [8]可是就是这个本应刚强的人, 在面对情感问题时, 却显得异常脆弱。和他在一起的水夫回忆道, 在落水之前, “这几天来他都不说话”。[8]从这一句话, 就能窥测出天保在失恋时内心极度的烦闷、痛苦, 不难想象他小心翼翼地蜷缩在自己的世界中, 被失恋的痛苦久久折磨, 备受煎熬而又到不能自拔的情景。由于极度的精神痛苦, 他终于选择了“解脱”, 于是造成了“可是那只水鸭子仍然有那么一次被淹坏了”[8]的结局。天保以这种极端的方式为他短暂的人生划上了休止符。同样是失恋, 有的人被命运所左右, 有的人却不懈地与命运斗争。毋庸置疑, 天保正属于前者, 在面对失恋的痛苦时, 彻底地倒下去了, 他选择了逃避。仔细思考, 我们会发现正因为天保的消沉, 使本不该成为悲剧的命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悲剧。其实正是选择逃避的同时, 注定了自己的人生悲剧:原本宁愿自己痛苦却也期待弟弟与翠翠幸福的他, 实际却成为引起他们不幸的导火索;原本一个人的失恋, 却无可奈何地成为三个人的爱情悲剧。

与此相对, 《一个天真的人》中的“自己”正视了失恋的“悲剧”, 他始终相信“我是一个勇士”, 也始终以此为精神动力, 终于从失恋的阴霾中走了出来, 我们相信这个“勇士”一定会获得属于自己的那份真爱, 展开人生崭新的一页。同样的境遇, 上演着不同的人生。如前所述, 当失恋的痛苦侵袭而来, “自己”也并非是铁石心肠, 一样撕心裂肺般痛苦过, “自己”甚至可能比一般人更痛苦, 更受煎熬。即使如此, 由失恋的悲剧而跌入人生谷底的“自己”凭借超人的意志力, 也正是因为这种意志力, 使失恋的“悲剧”没有成为人生永远的悲剧, 却转化成让“自己”成长的动力所在。然而天保却在同样的打击面前, 再也无法重新站起来, 他在将自己陷入精神地狱的同时, 也将他并不想伤害的, 深深爱着的人们推向了无尽的痛苦深渊。

一样“悲剧性”命运, 一个以跌入人生谷底主人公重新踏上漫漫人生征程而落下发人深省的幕布, 另一个则成为真正的悲剧, 令人不禁扼腕而叹。其实这与作者的创作意图是分不开的。“不可思议的恋爱小说”的作者武者小路实笃, 并不想让悲伤的情绪弥漫在作品中, 他的重点所在并不是失恋的悲剧, 甚至不是恋爱本身。从全文内容来看, 面对失恋的“悲剧”, 不屈于命运的安排, 不沉浸在悲观失望之中, 不失去理想与追求, 这样一个主人公形象成为作者想要表达的重心所在。而典型的恋爱小说《边城》的作者沈从文, 更注重的是小说情节本身, 天保命运的曲折, 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小说情节的曲折, 于是天保失恋的“悲剧”也就必然演变成一个悲剧。

三、两个极端———“乐天主义”与“恋爱至上主义”

如果将《一个天真的人》的主人公思想称之为乐天主义, 那么《边城》中天保的思想则可概括为恋爱至上主义。一般的人, 失恋之时, 一定是介于“乐天主义”与“恋爱至上主义”之间痛苦着、烦恼着,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无论是《边城》天保的恋爱至上主义, 还是《一个天真的人》流露出的乐天主义, 都是非常极端的例子。另外, 从人物塑造手法上来看, 一个《天真的人》全篇都由主人公“自己”的思想、情绪覆盖而成, 准确地说全篇只刻画了主人公“自己”一个人。试想, 这篇小说如果没有主人公的“空想”, 则是绝对无法完成的。因此, “空想”成为整个小说的支柱。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理想, 通过空想, 终于达成。这也许是对武者小路实笃“空想中的理想主义者”的最佳诠释。在空想世界中, 打造出的恋爱对象“鹤”早已不是鹤, 而是武者小路实笃“空想的理想主义”的最佳代言人。

在这一点上《边城》客观地塑造了一系列有血有肉丰满的人物形象, 是拥有曲折故事性的“悲情恋爱小说”。将意中人让给弟弟, 自己背负不能承受之重的天保;对哥哥的死始终无法释怀的弟弟傩送;天真无邪、憧憬纯洁爱情的少女翠翠, 等等, 通过塑造这一个个朴素却有立体感的人物形象, 使人性之美、人性的纯真与正直跃然纸上。山水之美, 翠翠之美, 民情之美, 这一切一切美丽的人或事, 共同构成了这一凄美的爱情小说。阅读了《边城》就如同遍览了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它宛如一幅流露淡淡哀愁的纯美画卷, 展现出最真最美人性的小说。特别是对女主人公翠翠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 更是巧妙到了难以言喻的地步。文章并未花费大量笔墨描写翠翠的美貌、天真、纯朴与善良, 而是很好地利用他人之口, 生动传神地将翠翠展现在读者面前。恰恰与其相反, 《一个天真的人》中“鹤”这一女性形象的塑造, 却完全在“自己”的“空想”中完成, 对其描写之不足, 缺乏具体性。

不能否认, 相对于随着主人公“自己”思维而跳跃, 插入众多与恋爱无关冗长无趣情节的小说《一个天真的人》来说, 《边城》更易激起读者阅读热情, 不失为一部使人为之感动, 为之倾倒而留下深刻印象的恋爱小说。单就恋爱小说来评价, 实属无可非议的优秀作品。但若就其思想性而言, 不可思议的恋爱小说《一个天真的人》则无疑更胜一筹。在《一个天真的人》这部作品中, 与恋爱相较, 更受重视的是主人公的思想, 作品中出场的人物也都是武者小路实笃思想的体现。

四、思想性

我们不必反复强调《一个天真的人》这部作品赋予读者的精神力量, 仅仅是小说命名本身就已有相当的深意。题目《一个天真的人》实际上就是武者小路实笃思想的浓缩。无论世俗看到的主人公是有多愚傻, 主人公自始至终无所顾虑, 只做自己“能够做的事情”。武者小路实笃自身的决心在这里也成功地诠释了出来。面对生田长江对武者小路的评价“胆大包天的天真”, 武者小路实笃自己却回应道:“正是我太过天真, 才能真正走上属于自己的道路。”毫无遮掩地展示了自己在文学事业上的自负。[5]《一个天真的人》树立了反世俗、反社会陈旧观念的崭新生活方式。简而言之, 人是作为一个人而独立存在的, 理应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不要活在别人的言论与目光下, 而要勇敢聆听“自己的心”的声音, 以“自己的心”来判定究竟是幸福抑或是不幸。正是因为如此, 无论从旁人看来, 这“天真的人”是多么的不幸, 是多么的天真, 只要“自己”认为“我是幸福的”, 那么, 这就是真正的幸福。

武者小路实笃向读者传递的是生活的智慧———“活出自己来”。除此之外, 尚处明治时代的作者, 敢于将“我渴望女人”这句话反复使用近二十回, 这恐怕也需要相当的勇气。这在当时赋予了小说更深刻的内涵。

《边城》在思想性上较之《一个天真的人》略显欠缺了一些, 但是绝对不能因为思想上的局限性而从根本上否定《边城》。《边城》的悲剧, 是善良的人与善良的人之间的悲剧。作品闪耀着永不泯灭的人性的魅力之光, 通过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 娓娓道来一个带着淡淡孤寂和悲伤的故事, 耐人寻味。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边城》与《一个天真的人》的比较, 并不是优劣的比较, 而是通过典型的恋爱小说与不可思议的恋爱小说的对比, 起到凸显后者的空想性、“悲剧性”, 以及更清晰地看到潜伏在作品之下, 武者小路实笃思想的作用。

中村光夫曾对小说《一个天真的人》赞不绝口:“文风自由奔放, 突破了以往所有小说的常套, 达到了令人惊讶的地步, 它的标新立异给众多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然不乏有人对这部小说持否定态度, 即便这样, 它也是当之无愧的划时代小说。” (その書き方の奔放自在さ、いわゆる小説の型を破っているという点で人々を驚かし、新しいものがここに生まれたという印象を多くの読者に与えました。無論けなした人もいますけれども、その点では画期的な小説であったというふうに言ってもいいかと思います。) [6]哪怕是今天的读者, 在重读这部小说时, 也一定会深切感受到那令人称奇的新鲜感与武者小路实笃如执着的勇士一般的生活态度。

当不可思议的恋爱小说遇到典型恋爱小说的时候, 不难发现, 我们在为沈从文笔下天保命运而感伤的同时, 原本难以理解的武者小路实笃的思想, 也变得清晰明了, 感谢这两部文学作品相遇的奇迹。

参考文献

[1]山本昌一.『お目出たき人』ノート―私小説の系譜[J].国文学論輯, 1981.12:28.

[2]武者小路実篤.友情[M].偕成社版, 1968.9.25:1.

[3]武者小路実篤.お目出たき人[M].新潮社, 2000.1.1.

[4]山本健吉.武者小路実篤の女性観―『お目出たき人』の「自分」[J].新潮社, 2000:160.

[5]外尾登志.『お目出たき人』―自己の可能性追求の意欲[J].至文堂, 1999.2:61.

[6]中村光夫.近代文学と文学[M].朝日新聞社, 1978.1.20:267.

[7]吴鲁鄂.日本文学教程[M].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7:126.

谴责小说 篇8

下面以《故乡》为例,谈谈鲁迅小说的人物刻画方法。在《故乡》中,作者主要塑造了闰土(农民)、“我”(知识分子)、杨二嫂(妇女)三个人物形象,通过具体的人物形象,揭示出深刻的社会问题。

一、“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

在《故乡》中,作者着力刻画了闰土这个艺术形象。英姿勃发的少年闰土,是千千万万个农村少年的集合体,他“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是捕鸟的能手,刺猹的勇士,有许许多多的生产知识和生活经验,是“我”羡慕向往的小英雄。中年闰土在“多子,饥荒, 苛税,兵,匪,官,绅”的层层重压下,“像个木偶人了”。闰土的形象,在近代中国农村有相当普遍的代表性,他淳朴、勤劳,像大地一样沉默、厚实,承受着一切艰辛、痛苦。过多的艰辛、痛苦使他变得麻木,面对种种苦难,他只有向神祈求,挑拣东西时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把改变生活的期望,寄托于冥冥之中的神。这正是在帝国主义侵略、军阀的统治和地主的盘剥下,近代中国苦难深重的农民的真实写照。自从闰土的形象诞生后,在现代文学作品中,便出现了性格上与他有血亲关系的同一类型的农民形象系列,如茅盾的作品《春蚕》中的老通宝,王任叔(笔名巴人)的作品《疲惫者》中的运秧驼背等,说明了这个形象所具有的巨大概括性。这种方法,在稍后发表的《阿Q正传》中,更是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鲁迅通过阿Q的形象,深深挖掘了中国人民身上愚昧落后的因素,并将其作为愚弱国民性的典型,给予重重的鞭挞。阿Q性格中最为鲜明的病态特征便是“精神胜利法”,这就是他自欺欺人、自轻自贱、自嘲自解、自甘屈辱而妄自尊大、自我陶醉等种种表现的根源,简言之,就是他在失败与屈辱面前,不敢正视现实, 而使用虚假的胜利来在精神上实行自我安慰、自我麻醉,或者即刻忘却。例如他挨了人家的打,便以“是儿子打老子”来安抚自己,并以为自己胜利了。但这种“精神胜利法”病并非农民独有,在半殖民地社会,它严重地弥漫于整个社会、各个阶层的群众中。1921年12月4日至1922年2月12日,《阿Q正传》在《晨报副镌》上连载后,便引起了许多人的恐慌, 那些人以为“阿Q”是在影射自己。鲁迅自己说,“我的方法是使读者摸不着在写自己以外的谁,一下子就推诿掉,变成旁观者,而疑心像是写自己,又像是写一切人,由此开出反省的道路”。赋予“阿Q”一个农民流浪汉的形象,则表明鲁迅特别关注农民问题。

二、“画眼睛”和勾灵魂

鲁迅主张艺术形象应做到形神俱似。他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故乡》中,“闰土的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是一个终日在海边劳作,吹着海风,但仍无以养家糊口的贫困农民的眼睛。在他的眼中,再也看不到往日那个曾给“我”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引“我”的心灵从“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飞向广阔世界翱翔的英气少年的影子,在封建迷信思想、等级观念、宗法思想的影响之下,“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在《祝福》中,祥林嫂眼神的数番变化,凝聚着她身世的悲惨和不幸,鲁迅以寥寥数笔的刻画,使对象形神凸现。 鲁迅艺术力之深厚,手法之高妙,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鲁迅深得“画眼睛”手法的精髓,“画眼睛”并不限于眼神的描写,不限于肖像的刻画, 而是选取、捕捉形象的富有个性表现力的特征,加以简洁、集中、凝练、有力的描绘,寥寥几笔,既写出人物的面目和身型,也写出人物的思想和感情。他重视向人物的心灵世界掘进,把人们心理深层的东西挖掘出来,勾画出人物的灵魂。

在《故乡》中,闰土见到儿时的好友时,“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见到儿时好友,闰土打心眼里高兴,但欢喜的感情稍纵即逝,更多的是感到“凄凉”,生活的艰难,世态的炎凉,都写在了他“凄凉”的脸上,“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纵有千言万语,该如何开口?“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这一声“老爷”,更是活脱脱地勾画出深受封建等级观念毒害的闰土的形象。

在《故乡》中,如果说作者对闰土是带着同情的眼光的话,那对杨二嫂这个妇女的刻画,则是采取了讽刺、批评的态度,从她的语言、动作、外貌到各方面的描写,勾勒出了一个受尽生活凌辱,变得自私、放肆、刻薄的城镇小市民的灵魂:一出场,她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哈!这模样!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这放诞无礼的出场,便使人对她刮目相看。再看她的外貌:“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这完全是一副泼辣的乡村女人的神气,一出场,便是一副随时准备和人决斗的姿势。再来看看她的动作:“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这样, 杨二嫂这个人物形象便凸现在了我们面前。

三、出色的对比艺术

《故乡》中多次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突出主题,尤其是在刻画闰土这个人物时,作者不时插入抒情色彩浓郁的回忆,处处使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形成鲜明的对比。

1. 外貌对比。少年闰土:“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红活圆实的手”;中年闰土:脸“已经变作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肿得通红”, “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2. 动作、语态对比。少年闰土:巧于雪地捕鸟,勇于月下刺猹,说话滔滔不绝;中年闰土:“只是摇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动作迟缓,说话吞吞吐吐。

3. 对“我”的态度及思想对比。少年闰土“: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朝气蓬勃,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中年闰土:称“我”为“老爷”,认为少年时称“迅哥儿”是“不成规矩”,要“水生,给老爷磕头”,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将生活的希望寄托在神灵上。

这一少一老,一快一慢,一热一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力地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罪恶。

四、精细微妙的心理刻画

在鲁迅的小说里,最常用的是“归乡”的模式。如《祝福》《在酒楼上》《孤独者》等,当然还有《故乡》。

这种结构模式有其特定的内容:叙述者远离故乡,是一个具有新思想,追求新生活的探索者。远离故乡又回到故乡,最终又离开故乡,讲述自己回故乡的所见所闻,又剖析自己对人生的探求。在这类小说中“,我”的形象,就是通过精细微妙的心理刻画表现出来的。

在《故乡》中,当听到儿时的好友叫了“我”一声“老爷”后,“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的“寒噤”是因为深刻地感受到封建等级观念对儿时好友的毒害,“可悲的厚障壁”,使“我”这个已经接受了民主平等思想的知识分子感到深深的悲哀,不仅如此,在文章结尾,作者更是用大段的意识流来对 “我”进行剖析:“听船底潺潺的水声”,想到“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真是怅然若失,但也想到“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 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这里的“新的生活”,是“我”的希望,“我”的理想, 更是“我”的追求,虽然“我”并不明确这究竟是怎样一种“新生活”,但“我”坚信“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通过如此细腻生动而又深刻的心理描写,使“我”这个苦闷、彷徨而又不懈追求的探索者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选自2012年第5期《广西教育》,本刊有删改)

本文以小说《故乡》为例,重点探究鲁迅小说中人物刻画的一般方法,通过具体分析,为我们呈现了“以点带面”“描摹眼睛”“对比手法”“心理描写”等人物刻画的方法。行文中有例有析,有理有据,为读者阅读鲁迅小说、解读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铺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而茅盾先生对《百合花》的赏析,主要是从小说精致的情节角度入手,将作品内容的自然、巧妙、严谨展现在读者面前。细细品读这两篇小说评论,对我们今后阅读小说,把握情节、剖析形象、 理解主题都大有裨益。

[读有所思]

从漫画到小说——轻小说潮流初探 篇9

一、什么是轻小说

日本文学评论家大森望在《乱砍轻小说》[1]“前言——本书的注意事项”中提到:“第一次出现轻小说是在1990年12月。 (中略) 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互联网络大面积爆发普及开始, 作为一般名词主要流行于网络。广为大众认知应该是在进入本世纪。就商业而言, 轻小说自身的潮流在《罗德岛战记》的大卖之后, 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 诸如《风之大陆》《FORTUNE QUEST》《秀逗魔导士》《魔术师欧菲》等描述异想世界的小说都创下了百万销售业绩。 (中略) 就我看来, 轻小说大致需要满足下列条件: (1) 以年轻人为对象的娱乐读物; (2) 以同时代青少年的视角来描述年轻人的故事; (3) 在御宅族和同人文化的影响下, 作品中的对话以及人物塑造的比重加大, 在封面以及内页中大量使用漫画插图。”

轻小说和其他类型的小说之间的界限模糊, 就现状而言, “按照轻小说发行, 大量运用漫画风格插图的作品群”的定义, 虽然并不是很严谨, 但至少可以做到和其他类型小说的区分。

二、轻小说的特征要素

日本某网站曾经对“什么是轻小说?”做过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中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问题:“你认为什么是轻小说?”其中一个允许多项选择。而通过对数字分析, 我们发现读者对轻小说的认知也各有不同。在问卷调查中, 选择“出版标识”“封面插图”的比较多。无论是出版标识还是插图, 都是通过书的外观就可以明了的。而另外的两个选项“内容”“文章”则相反, 需要读者切实地阅读之后才可以作出判断。

前后两组数据虽然问题相同, 但是允许多项选择的选择后者“插图”的多了。看来以上四因素就应该是判断作品是否是轻小说颇为重要的依据吧。因此, 我们可以说轻小说是一种“用文字写成的漫画”, 它的特性和漫画类非常相似, 强调的是眼球效应, 追寻的是一种极致的阅读快感体验。

三、轻小说的地位

小说家乙一先生在作品后记中写道:“轻小说在出版界的位置极为特殊。……即便是出版业界, 普通读物和轻小说之间也是有着非常深的隔阂。……原本是轻小说形式, 但最后却以普通图书出版的《失却的故事》, 对于我来说是某种败北。存在客观的读者群无法接受手中的是轻小说, 是一个无法掩盖的事实。”[2]“《GOTH》原本是发表在轻小说杂志的。……值得特别写一笔的是, 当时, 并没有一个奖项设置是为了轻小说。”[3]

乙一先生的后记弥漫着“自虐调侃”的艺术风格, 但在其著作《失踪HOLIDAY》《只有你听见》《寂寞周期》《GOTH》中, 都提到并认为自己作品的题材偏于轻小说。

2005年日本出版科学研究所五月号《出版月报》特别制作的“轻小说研究”特辑中指出, 2004年轻小说销售量的整体市值高达440亿日圆。虽然轻小说销售量惊人, 但在日本却被定位为“次文化文学”, 始终被文艺评论家漠视, 甚至无法在书店畅销书名单中出现。为什么世人对轻小说会有抵触情绪, 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 认为总归是面向青少年的游戏读物; (2) 外观过于漫画, 成人购买会有羞耻感; (3) 对御宅族和同人文化有距离感。BL文学、耽美文学, 甚至那些18禁的色情文学, 单从封面来看, 和轻小说没有太大的差别, 或许这也算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

四、轻小说的未来与发展

现在轻小说在日本发展越来越迅猛, 开始大肆进军动漫、游戏甚至电影界, 日本全国性的报纸杂志也开始刊登轻小说的书评、特辑等文章。很多优秀的轻小说作品都被拍摄成了动漫、电影, 甚至制作成了游戏, 而又由于小说中的插画大多请知名漫画家来绘制, 所以又和漫画界有了关联。各种各样的媒体纷纷地介入进来, 或许这是因为轻小说原本就是以插图为重点, 所以才比较容易制作和拍摄成影像作品。

轻小说队伍日渐庞大, 近来轻小说的当红作家也开始创作面向成年人的小说, 并将目标直指日本通俗文学的最高奖———直木奖。大森望在《乱砍轻小说》中指出, 轻小说虽然可以称作“用文字写成的漫画”, 但其读者层有扩大至三四十岁成年人的趋势。值得期待的是, 真正有实力的轻小说作家的“越境”能够为日渐沉闷的通俗文坛注入新鲜的血液。

参考文献

[1]大森望·三村美濃.ライトノベルめった斬り[M].日本:太田出版, 2004.

[2]乙一.失はれる物語[M].日本:角川書店,2006.

谴责小说 篇10

关键词:明清小说,作者情感,文章虚实比重

一、文章应发之于心, 率性而为

“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这句话出自孔子《论语·雍也》。对于这句话的解释有很多说法, 有人认为所谓“文”, 指的应当是人的仪表、礼节等外在表现 ;所谓“质”, 指的应当是人的品德、修养等内在品质[1], 然而将之引至做文章的道理上来可以这样理解 :“文”指写作技巧, 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手法 ;“质”指文章的内容和传递出的思想情感等。蒋大器认为三国演义“文不甚深, 言不甚俗, 事纪其实”, 也就是做到了文采和内容相配合, 通俗易懂, 雅俗共赏。这传递出他认为小说创作应具备最重要的两个特点 :语言通俗易懂又不流于粗鄙 ;内容浅显易懂, 避免艰深晦涩。如此方能做到所谓的文质彬彬。《淮南子缪称篇》中说 :“文者, 所以接物也, 情系于中而欲发于外者也。以文灭情则失情 ;以情灭文则失文。文情理通, 则凤麟极矣。”[2]李贽的“童心说”与上面提到的文人为文应该是发之于心, 随心而为。强调了文学创作应是自发自觉的, 不应为了说教可以而为。如若不然, 则“童心既障, 于是发而为言语, 则言语不由衷……著而为文辞, 则文辞不能达。”[3]因此文章应该充分的反映个人的思想境遇, 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李贽这一说法在当时影响颇大,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公安三袁”。他们都认为文章应该随着时代的更迭, 个人境遇和经历的改变而改变, 文学应是“识时通变”的, 因此做文章大可不必拘泥于现有的法则, 应该推陈出新。袁宏道在《叙竹林集》中说 :“故善画者, 师物不师人 ;善学者, 师心不师道 ;善为诗者, 师森罗万象, 不师先辈。法李唐者, 岂谓其机格与字句哉?法其不为汉, 不为魏, 不为六朝之心而已。是真法者也。”这就为一直得不到重视的白话小说的发展起到了推动和鼓励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坛历来将诗文推为文学的正宗, 而小说戏曲等通俗文学则被视为“不入流”的市井读物。而李贽等人认为文学应该是反映人的真实情感并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产物, 并为已经开始大量出现且逐渐繁荣的小说等通俗文学争取到应有的文学地位, 承认通俗文学自身所具有的文学价值。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自小说戏曲等通俗文学的兴起之后开始走上了多元化的道路。

二、“虚实”比重在小说发展中的变化

由于“小说”最初的定义是稗官野史, 也就是用来记载民间的一些逸闻轶事, 同时也作为正史的补充, 其内容自然也是崇信尚实的。基于此明初的小说大多是以采录旧事, 著述传闻的方式进行, 评论家也都是以纪实的眼光来看待小说的。[4]甚至清代的纪昀仍认为 :“小说既述见闻, 不比戏场关目, 随意装点。”认为叙事之文应“不失忠厚之意, 稍存劝惩之旨。”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则被认为是“乃才子佳人之笔, 非著书者之笔”。这中观点就与李贽和袁宏道主张的文章应发之于心, 率性而为的说法背道而驰, 不符合文学推陈出新, 代代更迭的发展规律。冯梦龙的《警世通言叙》说道 :“野史尽真乎?曰 :不必也。尽赝乎?曰 :不必也。然則, 去其赝而存其真乎?曰 :不必也。”“人不必有其事, 事不必丽其人, 其真者可以补金匮石室之遗, 而赝者亦必有一番激扬劝诱, 悲歌感慨之意。事真而理不赝, 即事赝而理亦真, 不害于风化, 不谬于圣贤, 不戾于诗书经史, 若此者其可废乎?”可以看出冯梦龙也主张文学创作不应拘泥于事实, 虚实都是小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可以说无论是纪实还是抒发自己的情感, 均各有千秋。三国演义以历史事实为基础进行创作, 虽然纪实, 但是不免受到史实的局限, 因此毛宗岗认为俗本《三国演义》“不论其文而论其事”, [5]而《水浒》则不同, 金圣叹《水浒》是“因文生事即不然, 只是顺着笔性去, 削高补低都由我。”毛宗岗所提的“论其文”大概是受其影响, 两人的主张都很明显的更倾向于艺术与真实的交汇融合而非一味地追求事件本身是否真实。

及至清代, 《聊斋志异》的巨大成功和历史小说大量掺入神魔、妖异的现象可以说是小说家对于创作中“求实”观念的态度转变的结果。相反地, 《水浒传》中描写布阵的部分与现实脱节, 违背了生活真实, 艺术效果就大打折扣, 因此叶昼才会认为“后来混天阵处, 假了, 费尽苦心亦不好看。”明清时代小说创作由纪实录闻转为注重艺术创作的真实与情感, 其实真是符合了李贽的“童心说”, 创作只有由心而发才能做到“假事真情”。这里需要重点提出的是“真情”二字, 所谓“真情”则要求小说即符合生活情理、符合生活规律, 又充满作者真实的情感, 这些情感均来自于作者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的升华。小说的创作是一门艺术, 一部小说的形成需要的不仅是作者丰富的生活阅历, 更需要作者将内心的情感幻化成文字展现在读者面前, 让读者感到文如其人, 仿佛通过你的文字便以身临其境。但这个度很难把握, 过于虚化则违背现实, 过于现实则毫无艺术可言, 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真情流露, 发自内心的情感总能打动更多的人。“不做作、不虚饰”, 才让让读者更有代入感, 受到感染产生共鸣。

参考文献

[1]张家英.孔子“文质”观评议[J].东岳论丛, 1986, (4) :68-72.

[2]杨树达.论语疏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128-129.

[3]张建业, 刘幼生.李贽文集·焚书 (卷三) [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67-68.

[4]陈春波.袁宏道文学思想再认识[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3, 19 (2) :12-16.

旧派小说之八:社会言情小说 篇11

20世纪30年代,“社会言情小说”已蔚为大观,在与新文学、武侠、侦探、历史等类小说的竞争中,已牢牢树立了自己的地位。这表明,先前的“社会小说”历经十余年的跋涉,终于从清末谴责小说和黑幕小说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同时标志着这派“言情小说”业已摆脱“哀情小说”的纠缠。社会小说和言情小说的合流以张恨水那部轰动一时的《啼笑因缘》为标志,它空前未有的成功可能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书市上最引人瞩目的一件大事。该书曾数次被拍成电影,同时还被改编为评弹、大鼓、说书、地方戏曲。这种轰动局面在“五四”以来的我国小说史上从未有过。在北方通俗文坛上,以社会言情小说著称、堪与张恨水同领风骚的是天津的刘云若,人称“天津张恨水”。其代表作《红杏出墙记》最受郑振铎赞赏,认为它是中国现代章回小说中最出色的作品。而20世纪40年代言情小说创下畅销书最新记录的,是上海“孤岛”时期秦瘦鸥的《秋海棠》。这部书还迅即被改编成话剧、电影和其他剧种演出。1942年12月《秋海棠》被搬上了话剧舞台,历演150多场而不衰,其轰动效应类乎十年前的《啼笑因缘》。

(摘编自陈幼华:《畅销书风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nlc202309051336

谴责小说 篇12

从语文的课程性质来看,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课程, 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同等重要, 缺一不可, 同时二者又是合二为一的整体。因此小说教学就不能只重视工具性, 也不能只顾人文性, 而是要在对作品阅读的基础上分析其内涵, 从而获得丰富性体验。因此, 在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从以下几方面来构思教学过程。

一、了解创作背景, 做到胸有成竹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必然和作者所处的时代紧密相连的, 必定是那个时代历史的见证, 也是那个时代的缩影。在阅读作品前就须对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了解, 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清楚作者的写作意图, 对作品的内涵分析也才会更加到位。

如在《茶馆》的阅读中, 老舍曾在《答复有关〈茶馆〉的几个问题》中说:“在这些变迁里, 没法子躲开政治问题。可是……我只认识一些小人物。”那么, 这里所指的“变迁”是何?是袁世凯死了, 军阀混战, 抗战结束了, 内战要爆发了。了解到这一点, 也就能更好地理解这个作品反映的是19世纪末以后半个世纪中国的历史变迁。在阅读中, 如果学生没有对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了解, 也就无法真正地去体会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和这种现实下的小人物。

在教学中, 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的方法较多, 通常在教材中都会有简单的介绍。同时, 教师也可在教学前通过互联网下载后交给学生, 让学生在阅读作品前进行了解, 也可让学生到图书馆查阅相关的资料进行了解。

二、分析作品情节, 做到系统有序

要引导学生深入阅读, 对作品的情节分析是基础。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在初读中进行概括。如在对《祝福》的阅读中, 教师可按照序幕、结局、开端、发展、高潮的思路来引导学生, 从而概括出祝福景象、祥林嫂寂然死去、祥林嫂初到鲁镇、祥林嫂初卖改嫁、祥林嫂再到鲁镇的提纲, 再根据这一提纲去阅读, 学生心中有了大致的结构, 读起作品来也就会更加系统化。其次, 教师要在学生阅读中以问题来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概括。在《祝福》阅读中可用“祥林嫂初到鲁镇时的情形如何?再到鲁镇时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她在临死前有什么遭遇”来作为引导, 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这些问题, 进而以问题“是什么把祥林嫂一步步逼向死亡”来探究祥林嫂死的根源, 从而认识到鲁四叔、卫老婆子、柳妈一类人物所代表的封建伦理制度, 旧的文化观念之毒之深。

在这一个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发挥好自己的主导性, 引导学生以合作探究的形式来进行分析, 但前提是学生要在对作品的深入阅读基础上进行。

三、品味人物语言, 做到体会感悟

人物是小说中的三要素之一, 作品所要表现的内容更多的是将人物置身于当时的环境中, 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来进行揭示。因此, 在教学中, 对人物的语言品读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以问题为引导来指引学生去体会作品中人物语言所蕴含的内涵。如在《我与地坛》的教学中, 教师可用“‘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来引导学生认识到‘我’的“颓废、迷惘”, 进而理解“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 ……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再如以问题“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考着什么问题?结果如何”引导学生去感受作者当时对生死的思考, 对“我一连几小时专心……我为什么要出生”, “一个人, 出生了, ……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等语句进行体会。

其次, 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人物语言来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如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阅读中对罗密欧这一形象的分析。“这是一个灯塔……欢宴的华堂”一句, 罗密欧把朱丽叶当做灯塔, 可见其地位之重要, 也可见罗的钟情。再如“我的爱人!我的妻子……摧残你的美貌”、“你的嘴唇上……红润的美艳”等都可见罗密欧的钟情。

上一篇:婴儿辅食添加下一篇:家园合作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