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技巧教学(精选12篇)
翻译技巧教学 篇1
一、真正关注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
现在惯常的英语翻译练习, 很多出现在教师讲解新词汇时, 配以固搭配, 就这一固定搭配给出汉语例句, 进行汉译英操练, 或在讲解语法时, 给出固定的语法套路及句型, 进行反复操练, 这些使得翻译练习公式化和目的话, 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翻译教学, 比如我在讲解例装这一语法现象时出现一个难点, 为了让他们便于记忆或更加熟练, 我会让他们反复背诵及练习这一难点:Hardly had I reached home when it began to rain或者No sooner had I reached home than it began to rain.然后给出翻译练习:我刚到达北京就生病了。学生们很轻松的翻译出来Hardly had I arrived in Beijing when I fell sick.现在回头想一想, 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这并不是真正的翻译教学, 充其量就是一仿写。因此, 高职英语教师应该反思自己教学是否真正满足学生需求, 是否真正关注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 是否真正关注学生能力的长足发展, 是否真正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
二、翻译教学渗透
翻译教学渗透在高职英语课堂有利于促进学生英汉对比思维的培养, 了解目的语和源语言的一些语言特征, 甚至有时候可借助于目的语与源语言相似的一些语言特征, 进行语言学习的正迁移, 从而加快目的语的学习过程, 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目的语的语言规律的掌握, 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英语言的异同, 比如中英语言一个显著差异是汉语句子结构重意合 (parataxis) 而英语句子重形合 (hypotaxis) , 要让学生知道汉语语法具有隐含性, 而英语语法具有外显性, 要在汉译英翻译练习中注重连词、副词、介词及关联词的运用, 使得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彰显出来, 常在高职阶段出现的连词 (not only…but also;as if/though) 副词 (thus;consequently;therefore) 关联词 (that;which) 介词 (due to;despite;on account of;regardless of) 等, 要让学生牢记于心。再比如, 汉语和英语的另一个显著的区别就是汉语重心在后 (back focus) , 英语重心在前 (front focus) 。painting are the impressionists, who used to live and work in Paris.所以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可以接触和对比两种语言差异, 语言差异也映射出其思维差异。
只要在翻译实践中贯穿并渗透一些基础的翻译技巧, 让学生在翻译实践中领会和体验如何使用这些翻译技巧, 会对指导他们的翻译和提高他们的翻译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一个个丰富生动的例子, 提高他们对翻译的兴趣和爱好, 激发他们探索研究语言的欲望, 在翻译中体会语言的不同魅力, 语言各自不同的特征。
三、教学实践渗透翻译的技巧需要多磨合
需要教师在给学生布置翻译实践时, 难度适中, 不能超越高职生的能力。下文本人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例为例, 来设想在新课标引领下的教学中如何开展翻译技巧在教材及练习中的渗透。
1.比如新课标教材 (人教版选修七) 中有:“accessible”和“access”一词讲到此词汇时就可以讲授正译法和反译法。让学生翻译:“我们都可使用图书馆里的书”正译:“We all have access to the books in the library”反译:“The books in the library are all accessible to us”通过正译、反译法不仅让学生巩固掌握了“access”“accessible”词汇的用法, 也通过正、反译法的渗透让学生了解了句子在不同视角下的翻译, 让学生了解可以从不同角度描述一个句子, 也可实施在写作中, 告知学生不能一直在用同一种视角写作, 在写作中也可用正反译相结合。体现“汉语重人称, 英语重物称”的特点, 达到语言在不同人称视角下的多变性。英语将选择无生命事物作为主语, 汉语则选择有生命的物体作为主语。学生可利用翻译技巧的转换来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避免作文中一直在用一种人称进行写作:“I think”“I believe”“I hope”。语言永远站在我的角度, 让学生摒弃汉语思维的影响。有意识的通过翻译视角的转换来转换写作中人称的角度从而使文章更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2.比如在新课标人教版必修五unit4 making the news周报配套联系中让学生练习写作新闻报道。
3.在讲到新课标人教版选修六unit2 poems这一单元时, 借助诗歌话题, 可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英文版让学生查看翻译技巧。因为这里较突出了词性转化, 将汉语中的定语翻译成了英语中的介词短语并后置, 将定语转化为状语, 让学生欣赏诗歌的同时, 看到了一些翻译技巧的应用。
在翻译过程中, 让学生也对自己的生存意义进行思考, 也对学生进行着有意义的生命教育, 在翻译中体会乐趣并感知诗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参考文献
[1]郭艳清.浅谈翻译理论及策略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J].宿州学院学报.2009 (02) .
翻译技巧教学 篇2
摘 要:目前,中职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缺少学习英语热情。在中职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适应于岗位和社会需要。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践,只有拥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学生才能在毕业之后更好地胜任岗位工作。培养中职生英语翻译能力,让他们掌握良好的翻译技巧,从而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使学生翻译能力全面提升。
关键词:中职英语;翻译技巧;教学实践
中职英语是指在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包括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中?M行的公共英语或专业英语教学。在中职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适应于岗位和社会需要。但是教学实践证明,目前我国中职生在英语学习能力方面还存在较大的短板,多数中职生在英语翻译能力方面还趋于弱势,更有的中职生甚至不知道该如何翻译。
一、当前中职英语翻译教学的问题分析
为了适应现在各个企事业单位需要更多英语人才的需求,很多中职院校均开设了英语翻译这门课程,希望通过进行英语翻译教学,增强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提高文化知识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但是以目前英语翻译课程实施的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不足之处。
(一)学生素质难如人意
职业学校的学生同普通高中和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明显地不善于思考问题,英语基础差,有的甚至连26个英文字母都认识不全,更不用说进行抽象思维。在这种情况下,课堂或课后的翻译练习很容易成为学生流于形式的背诵答案,很难真正提高他们的翻译能力。
(二)教师教法死板
关于翻译教学,许多教师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这一认识层面,教法死板,始终是讲解、练习、评讲三部曲,学生难以对翻译产生兴趣,更难以形成有益于日后工作和发展的思维习惯。教师未能将英语翻译训练视为重点项目,只有在讲题和考试时才会带过几句。
二、对中职英语翻译教学的合理化建议
(一)英译汉的技巧指导
复合句倒译技巧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上,分别是部分倒译和完全倒译。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针对性地选择几组例句加以演示,例如“This university newly established 6 faculties,namely.Electronic Computer,High Energy Physics,Laser,Geophysics,Remote Sensing,and Genetic Engineering”和“Many laws of nature actually exist in nature though they have not yet been discovered”这两句。其中,前一句便可以使用部分倒译的方法进行翻译,而后一句则可以使用完全倒译的方式进行翻译。被动句倒译技巧:在利用该种方法翻译英文句子的时候,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被动句可以倒译为主动句,状语也可倒译为主语;当一个句子的开头是否定型副词(条件副词),如no、never、not even、nonly的时候,可以使用部分倒译,如:Never before have I read such an interesting book(我从来没有读过这样有趣的书)。
(二)汉译英的技巧指导
中职学生在翻译英文句子的时候,只要能掌握足够的词汇量,便可“顺藤摸瓜”,可是在“汉译英”的时候,却常常会表现得“捉襟见肘”。首先,确定汉语句子的句型,即主谓宾等结构。例如“昨天晚上我看见史密斯先生走进了实验室”这个句子的结构是“状―主―谓―宾―宾补”,所以可以翻译成“Yesterday evening I saw Mr.Smith enter the laboratory”。此外,还可以根据句子的组合特点来进行汉译英。当汉语句子中存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主谓”结构时,要翻译成并列句或独立结构。如例句“昨天晚上我看见了那个据说已经出国了的史密斯先生走进了实验室,可是我的同伴没有看到”,围绕句子的组合特点可以翻译成“Yesterday evening I saw Mr.Smith enter the laboratory,who was said to have gone abroad,but my companion didn’t.”
(三)合理利用英剧,构建生动课堂
时下流行的许多英剧都深受中职学生的喜爱,如《唐顿庄园(Downton Abbey)》、《火枪手(The Musketeers)》、《神探夏洛克(Sherlock)》等。在指导中职学生英语翻译技巧的时候,将这些英语作为切入点,让他们在课堂观看英剧的同时,尝试着“英译汉”和“汉译英”。由此一来,不但可以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同时还能丰富他们的课堂。如果缺乏足够的翻译技巧,中职生在翻译的时候经常会产生诸多的笑话。
中职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思维模式和想法无法脱离汉语,以至在翻译的过程中时常会发生“中式英语”现象。作为一名中职老师,面对中职英语的教学现状,在教学实践中,应该不断的总结经验和不足,要有勇于创新的精神,从中职生的特点和实践出发,本着“以生为本”的观念,采取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翻译技巧在公共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篇3
关键词:公共英语;翻译技巧;作业讲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1-0038-02
近年来,全国大学生英语等级考试都增设了翻译题型,除了保留原有的句子翻译题型以外,还增加了段落翻译的题型,翻译占到了考试分数的20%,这就从一个侧面凸显了翻译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加大翻译在英语考试中的权重,不仅顺应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还进一步完善了大学英语的测试体系,改变了客观试题和主观试题的比例,促使测试更加系统科学,更能客观地反映出学生运用语言的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翻译是听、说、读、写、译五项能力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要学好英语,翻译就不能忽视。但是对于那些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没有全面、系统地学习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他们的译文都是知识型的,而不是技能型的,这与翻译的要求相背离,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学生在翻译的时候向技能型靠拢。但是现今仍然有一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翻译不是什么神秘的事情,只要拥有一本英汉词典或者汉英词典,就能轻松地完成翻译的整个过程。严格地讲,翻译是一门艺术,因为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展现出来,但是这两种语言却有着各方面的差异,包括风俗习惯、传统文化、历史背景、语言习惯等,所以翻译就不可能是词语的机械转换或者简单的相加。要准确无误地开展翻译工作,就必须学习翻译技巧和翻译理论,仅仅依赖词典这一工具是不能完成翻译的全过程的。虽然翻译技能训练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翻译技能训练在实践和理论方面的重要性,是我们任何从事英语教学的人员不可忽视的。那么,怎样把比较枯燥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渗透到日常的公共英语教学中来,是摆在我们大学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翻译的原则
在我国古时候坚持和倡导的翻译原则是“信”“达”“雅”。现代的翻译原则是要求译文忠实于原文,达到通俗易懂的目的,这两个要求在实质上是一致的。所谓的忠实于原文就是要求译文保持原文的语言特点和语言风格,所谓的通俗易懂就是避免出现逻辑混乱和文理不通的现象,不能出现死译和乱译的行为。翻译的整个过程分为理解和表达两个部分,理解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占主要地位,表达占次要地位。翻译人员如果不能深刻理解原文的内涵,就不能准确地表达出原文的思想。理解是为更好地表达服务的,翻译的最终目的就是用通俗的语言把作者的思想准确地表达出来,那些断章取义的翻译或者望文生义的做法都是翻译工作中的大忌。
关于在翻译工作中理解和表达的关系,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我们在教学中可以一带而过,没有必要深入解释。主要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和理解一些翻译的技巧,例如句子的正反译法或者反正译法等,不是要求我们在课堂上讲解这些技巧的理论,而是要根据因势利导的原则,进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结合句子进行练习,在翻译的具体实践中把这些翻译的技巧灵活地渗透给学生,时间久了,就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二、把翻译技巧渗透在日常教学中
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最佳途径,就是在课堂上对翻译技巧的慢慢渗透。在精读课上,会经常遇到一些固定词组的习惯用法,为了让学生牢牢把握这些知识点,笔者通常采用翻译教学法,即给出汉语的句子,要求学生翻译成英语的句子,或者给出英语的句子,要求学生翻译成汉语。在这种双边活动中,学生就能不自觉地接触到翻译技巧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善于抓住教学的时机,及时向学生传授翻译的技巧和方法。例如,在《当代大学英语》的教学中有这样一个英语句子:“Sarah dis-covered that she could only be a stuntwoman if she was accepted onto the Stunt Register”。如果只是按照字面意思进行翻译,就是:“萨拉发现,如果她被接纳为注册特技演员,她只能是特技替身演员。”作为教师,要及时提醒学生:“直译”和“意译”是翻译技巧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在进行直译的时候,发现句子不通顺,就不能生硬地翻译,而是要采取意译手法,因为英语和汉语在词义和词类上有很大的区别,如果直译就会让人不明白。当然,英语的意译也不是随心所欲地胡乱翻译,而是要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适当地调整句子原来的结构,使其符合汉语的语法规范,符合当地人的语言习惯。
又如,To do the job you have to be physically fit and mentally strong.这个英语句子就是典型的利用词类转换的例子。我们在翻译时就应该把划横线部分的副词翻译成名词,汉语的翻译应该这样:“要干这个工作,你必须身体健康,心理素质好。”这样的翻译既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句子读起来也十分通顺,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词类转换法是英语翻译中比较常见的方法。
另外,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反正译法”的渗透,就是把原文中的否定式翻译成肯定式,能使译文翻译出来自然流畅。例如,在第二单元中有这样一句话:“You don,t know much,Margie”正确的译文应是:“玛吉你知道得太少了。”或“玛吉你真是孤陋寡闻。”如果采用直译就会变成“玛吉,你不知道很多”,这样的说法显然不符合汉语的习惯。由此可见,在教学中进行汉语技巧的渗透是切实可行的。
通过翻译技巧的渗透,学生就会在自然中掌握了翻译技巧的理论和实践,而不会把这些东西变成学生的额外负担,在实践中还会感悟到掌握这些翻译技巧的实际价值,就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所以,我们要重视对学生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把有关的技巧渗透到教学中就会更好地服务于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三、把翻译技巧渗透在作业讲评中
在教学中为了能更快地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就要给学生留一些课外作业。适当的翻译训练能提高学生掌握英语语法的水平,只有经过大量的练习,才能提高自身的翻译水平。对于英语教师来说,不是简单地把英语作业收上来,批改完成就任务完成,而是要重视作业的讲评,对于学生经常出现的惯性问题,要当面纠正错误,并帮助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这比单一的讲解语法效果更明显。
例如,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这句英语有很多学生都翻译成“两个脑瓜总比一个(脑瓜)好。”这样虽然符合英语的语法习惯,但是在汉语上是不准确的。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不但要有扎实的英语语法基础,还要有扎实的汉语语法基础,这就要求学生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翻译成地道的汉语,采用“引申法”,把“脑瓜”翻译成“智慧”。因此,这句话就可译成“两人智慧胜一人”。英语教师在作业讲评中要让学生明白,翻译要灵活地运用,不能死记硬背。
总之,翻译技巧在公共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是切实可行的提高学生翻译水平的有效途径。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翻译技巧和翻译理论,在教学中积累翻译的经验,及时把握国内外的翻译理论动向,把翻译的标准和过程融入到日常教学中,进行一点一滴地渗透,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
参考文献:
[1]赵莉.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21).
[2]张美平.翻译技能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J].中国科技翻译,2005,(02).
[3]郭艳清.浅谈翻译理论及策略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J].宿州学院学报,2009,(02).
[4]王存宝.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翻译教学[J].西安外事学院学报,2008,(04).
翻译技巧教学 篇4
1 掌握教材特点是搞好英语翻译教学的前提
教师要搞好教学工作, 首先要熟悉教材。只有从宏观上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编排意图, 才能制定好教学策略, 从因材施教角度入手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 选用具体教学方法, 制定详细符合实际的教学效果评估方法和手段。技工院校化工专业英语教材, 内容多选自近年来美国、英国最新出版的大学化学和化工专业教学用书、其它相关正规出版物及IUPAC (国际纯粹化学和应用化学联合会) 化学命名法。选材范围广, 词汇较全面。内容涉及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金属有机化学、化学热力学、高分子化学、杂环化学、不对称合成及实验等。内容丰富, 具有时代感。学生通过学习可以了解到化学、化工专业的新发展和新理念。语言难度适中, 编排深入浅出, 循序渐进, 每课除正文外, 还附有词汇、词组和练习题。
2 翻译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实际困难
2.1 学生缺乏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
化工专业英语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 教材的选文常常有大量专业术语、词汇 (包含不断涌现的新词汇和缩略词) 、长句多且复杂;课文结构严谨, 逻辑严密, 而且文中涉及到化工常见符号及化学式的读法;数量、倍数增减的翻译, 被动语态的大量使用。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常常感到枯燥乏味且困难重重。
2.2 学生对化工专业英语认知上的错误
技工院校的学生在认知上容易犯一个错误:即认为化工专业英语就是等于将英语语法和专业化工词汇拼凑在一起, 把这门课程仅仅理解为只是学习一些专业词汇和科技英语语法, 如需阅读专业书刊、资料、论文时只要借助字典、翻译软件就可以了。因此, 学生在翻译的过程中, 容易生搬硬套, 不理解原作所要传达的意图, 在翻译过程中缺乏对语言进行整合的能力。例如combine的原意为“结合”, 在化工专业英语中应译为“化合”;element一词, 它的本意为“要素, 成分”但在化工专业英语中应翻译为“元素”;许多学生直接将其翻译为“要素, 成分”让人不知所云;再如operation一词在医学方面应译为手术, 在化工英语中则应译为“操作”。
3 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
传统的专业英语教学方式单一, 常见的教学过程为:
1) 复习:默写单词;个别与集体背诵上一课课文第几段等等。
教授新词:教师课前将本课新词的英语、音标和汉语解释写在小黑板上 (或卡片上) 。上课时按单词表逐字讲解。学生跟教师朗读英语单词后, 教师说汉语, 学生说英语单词, 或反之。
2) 讲解课文:教师逐句念课文, 要求学生分析语法与翻译成汉语。教师随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3) 最后学生跟教师逐句朗读课文后, 教师根据课文提问, 学生按课文内容回答。
4) 布置作业:拼写单词;语法填空;背诵某段课文。
专业英语课堂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的“满堂灌”, 沉闷的让人昏昏欲睡, 老师“自导自演”完成一次授课。英语首先是一门语言, 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所教内容的精确性, 而忽略了专业英语的主要功能——传递专业信息, 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4 解决办法
4.1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对事物的兴趣决定了我们对与之相关的讯息的接纳程度。如果学生对英语感兴趣, 他们会更乐于接受和吸收英语信息和英语知识。这样既可使教师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也能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专业英语教师应该以新的视角和角度来驾驭教材, 巧妙设计问题,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同时对自身提出更高要求。教师要在教学的同时开展科研, 及时掌握最新教学动态和信息, 研究学生的需求。网络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庞大而丰富的资源库, 既可搜索音频、视频, 也能查阅到相应的文献, 增加一些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资料背景信息, 把基础英语和专业知识紧密地结合起来, 用专业性的语言来描述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英语体系,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根据专业英语“多枝多干”结构, 培养学生分析英语语句结构的能力
英语习惯于用长句表达比较复杂的概念, 且英语长句结构复杂而汉语则不同, 常常使用若干短句, 作层次分明的叙述。因此, 在进行英译汉时, 要特别注意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差异, 组织时长句可以让学生借助于分段和标点符号使其更易理解, 引导学生将英语的长句分解, 翻译成汉语的短句。
例如教材《化学化工专业英语》中第二课中2.1 The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ubstance物质的化学性质第六自然段的句子:The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ubstances chemistry may be defined as science of substances—their structure, their properties, and the reactions that change them into other substances.
译文: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结构、性质以及把一种物质变成另一种物质的化学变化的科学。
4.3 教授学生掌握翻译技巧
4.3.1被动语态的翻译
根据英国利兹大学John Swales的统计, 科技英语中的谓语至少三分之一是被动态。这种语态能更客观、准确地描述事物的发展和变化。专业英语文章侧重叙事推理, 强调客观准确。第一、二人称使用过多, 会造成主观臆断的印象。因此尽量使用第三人称叙述, 采用被动语态, 例如:
If you use firebricks round the walls of the boiler, the heat loss.Can be considerably reduced.炉壁采用耐火砖可大大降低热耗。
另外在翻译被动语态时, 注意其它的一些情况:
1) 增加适当的主语
Potassium and sodium are seldom met in their natural state.
(人们很少见到自然状态的钾和钠)
2) 原主语仍翻译为主语
When rust in formed, a chemical change has take place.
当锈生成时, 就发生了化学变化。
3) 让学生掌握专业英语构词法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材料, 用词恰当, 才能正确地表达出专业英语所要传递的科技信息。对于广大化工专业英语学习者来说, 掌握构词法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笔者就常见的构词形式作出描述。
转化法 (conversion)
转化法是英语构词法中的主要方法之一, 也是英语形成新词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专业英语中也普遍存在。尤其体现在词性的变化。比如:英语构词法中把一种词性用作另一种词性而词形不变的方法叫做转换法, 例如:
名词转动词:hand:n.手v.传递water:n.水v.浇水
place:n.地方v.放置
land:n.土地v.着陆design:n.图案v.设计
形容词转动词:empty空的倒空better:较好的改善。
派生法 (derivation)
化学专业英语的专业词汇通过前缀 (prefixation) 和后缀 (suffixation) 进行归类总结学习和翻译。
例如:“烷烃”用前缀表示C原子数, “-ane”为词尾构成。
词尾为-ene、-yne、-ol、-al、yl则表示烯、炔、醇、醛、基。
缩略法:缩略法是现代英语中一种主要的构词手段之一, 特别在科技语体和报刊语体中使用更为广泛。这种构词法具有造词简练、使用简便的特点。在化工专业英语中很常见。例如:
flu:influenza
kilometer-Kilo
4.4 调整教学模式
专业英语教师与学生应该是一种全方位的互动教学模式。例如随时提问、分组讨论、头脑风暴、互动游戏等。教师首先在教学中应重视启发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 以活泼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提问欲望, 为学生营造敢于提问的氛围;其次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逆向性发现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围绕教材课文里某个选段的一个主题, 鼓励学生利用电子词典、手机网络查询新词、熟悉新词, 然后就这个段落的主要内容随时提问, 教师设定在规定时间里的任务目标:翻译此段内容;然后分小组进行讨论当中的语法现象, 提交讨论报告、翻译译文, 学生一开始会发现能读懂句子的意思但是很难用汉语准确地表述, 有些句子翻译出来不符合汉语表达方式, 这时教师再鼓励学生对译文进行讨论和润色。最后教师选一两个小组将他们的译文在全班大声阅读出来, 其他小组可以提出值得学习的部分和可以修改的部分, 这是对学生训练翻译能力的训练, 最重要的是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作为引导, 改变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 利用了当今网络资源, 是一种更接地气的教学模式。
5 结束语
化学专业英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既要有丰富的化学学科知识, 还要有合理的组织课堂教学和设计任务、引导学生适时提问、帮助学生解决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困难, 教师讲授的时间虽然减少, 但备课的内容和难度大大增加, 教师要想方设法在教授学生翻译技巧、语法知识的基础上, 还要思考如何提高、训练学生专业英语的翻译能力, 教师本身也要抓住互联网提供的各种便利, 与时俱进, 调整教学模式,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专业英语的学习过程当中。
摘要:近年来化工产业发展迅速, 很多化工企业从国外进口先进化工设备和仪器, 其操作界面、平台、说明书都是以英文为主, 技工院校学生在学习和实际工作中如果没有扎实的英语翻译基础, 会使得他们在学习和工作期间困难重重。笔者从事化工专业英语教学多年, 经过反复研究, 不断探索, 逐步总结出自己的教学经验。该文结合化工类专业英语教材, 就技工院校化工专业英语翻译教学进行相关阐述。
关键词:技工院校,专业英语翻译,教学技巧
参考文献
[1]杨定乔, 龙玉华, 王升富.化学化工专业英语[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
[2]火星学习网.http://www.hxstudy.com/information/2563/.
翻译技巧教学 篇5
(1)把非谓语动词直接译成名词
例:When that happens, it is not a mistake: it is mankind's instinct for moral reasoning in action, an instinct that should be encouraged rather than laughed at.
当人们产生同情心的时候并不是一个错误,这是人类用道德观念进行推理的`本能在起作用,这种本能应得到鼓励,而不应遭到嘲弄
(2)把非谓语动词直接译成谓词动词
例:Some of these causes are completely reasonable results of social needs. Others are reasonable consequences of particular advances in science being to some extent self-accelerating.
在这些原因中,有些完全是自然而然地来自社会需求;另一些则是由于科学在一定程度上自我加速而产生某些特定发展的必然结果。
(3)把非谓语动词直接译成动词
例:However, the world is so made that elegant systems are in principle unable to deal with some of the world's more fascinating and delightful aspects.
然而,世界就是如此,完美的体系一般而言是无法解决世上某些更加引人入胜的课题的。
(4)把非谓语动词直接译成形容词
例:The existence of the giant clouds was virtually required for the Big Bang, first put forward in the 1920s, to maintain its reign as the dominant explanation of the cosmos.
词层翻译单位的翻译技巧 篇6
关键词:翻译技巧;翻译单位
1 省略
1.1 代词省略
英语代词用得多,汉语代词用的少,因此英译汉时要避免在句子里过多使用代词,否则译文会显得生硬
They provide themselves on their independence, their right to make up their own minds.
他们为能独立行事,为有权做出自己的觉得而感到自豪。
1.2 连接词省略
英语句法结构重形合,句中各成分的相互结合常用适当的连接词语,以表示其结构关系。汉语句法结构重意合,句中各成分多依靠语义的贯通,语境的映衬,少用连接词语。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1.3 冠词省略
由于汉语中没有冠词,因此不定冠词(a, an)出表示“一”这个数量概念是需要译出之外,其他情况下往往省略不译
The American has a passion for grandeur.
美国人酷爱豪华的气派。
定冠词“the”翻译时如果名词前不加“这,那,该”就能清楚地表达意思那么the就可以不译。
The individual American is generous, but the American nation is hard.
美国人作为个人是慷慨的,但美国作为一个民族则是吝啬的。
2 加词
2.1 把不清楚的语义用更多的字讲清楚或者在译入语中用增减重复法调整语言结构
Now, signs of the upheaval are everywhere, from talk of the end of the 35 hour work in France, to landmark union deals throughout Europe.
现在到处有动荡不安的迹象,从法国人关于终结每周35小时工作制的议论,到欧洲各国劳资双方达成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交易,不一而定。
2.2 出于句法考虑,把原文中的省略成分补上
A.英语不及物动词后加上名词
Before he went to Africa, he learned how to ride and shoot.
在去非洲前,他学习了怎样骑马和射箭。
B.英语数词后加上量词
It is a tough job and nobody can help you.
这是件棘手的事情没人能帮你。
3 词性转换
两种语言因表达方式不同而需词类转换,一味追求词类对应效果会适得其反使译文生硬
常见的转译有:
3.1 动词,名词的互相转译
We can house you of the hotels are full. (动词)
如果旅馆满了,我们可以给你提供住处。(名词)
3.2 形容词,副词的相互转译
Saloon-bar patriots may be happy to read tabloid newspaper. (形容词)
沙龙酒吧里的爱国分子们会十分高兴地阅读通俗小报。(副词)
3.3 其他词与动词的互相转译
汉语中的动词用的比较多,一句话里有好几个动词,鉴于这一特点,在翻译的过程中,英语的不少词类都有可能转译成汉语的动词,如形容词,副词和介词。
A.可译成汉语动词的英语形容词大多是表达知觉,情感和欲望的形容词。
I am sure they will win the basketball game. (形容词)
我相信他们将打赢这场篮球赛。(动词)
B.可转译成汉语动词的英语副词大多是限在系动词后做表语用的副词,以及复合宾语中做宾语补助语用的副词。
The meeting was over and they all went home. (副词)
会议结束后他们都回家了。(动词)
C.可转译成汉语动词的英语介词一般含动作意义。
She is against smoking and drinking. (介词)
她反对吸烟和喝酒。
语言的七个层级各有不同翻译技巧,本文只从词的角度叙述了一些具体实用的翻译技巧,希望对读者在以后的翻译实践中有所帮助。
翻译技巧教学 篇7
一、大学英语翻译的现状
目前, 很多高等院校的英语教师都没有认真对待翻译教学, 他们普遍认为学生只需要会听说读写即可, 没有必要设置专门的翻译课程, 英语翻译只会占用课堂时间, 影响教学进度。而且英语翻译涉及到的专业知识较多, 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不需要学习这类内容, 因此只有英语专业才设置了专门的翻译课程, 用以培养高素质的英语翻译人才。同时高校分配教学资源时没有考虑英语翻译, 导致英语翻译的教材、资料十分有限, 教师只能通过教材开展翻译教学, 学生反复学习教材内容会感到枯燥、乏味, 对英语逐渐失去兴趣, 这也严重阻碍了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提高。实际上, 英语翻译不仅考查了学生的英语水平, 还能检验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影响, 英语的语言逻辑与汉语有很大的区别, 而翻译是培养英语逻辑思维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只有大量的实践课程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 然而目前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课时很难达到这项要求。
二、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理论实践
(一)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理论。由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在我国长期处于边缘地位, 因此至今仍未有统一规范的教学理论。不少学者认为大学英语翻译必须有专业化的教材, 鉴于翻译教材针对的是非英语专业学生, 其学术性应该较低, 相反趣味性应较强, 能够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教材中可以包含西方的风俗习惯, 日常交往常用语句, 或者是奇闻轶事, 使学生对西方文化产生浓重的好奇心, 这样学生才会主动配合英语翻译教学。此外, 高等院校还应根据当今企业对人才的基本需求和学生的英语水平设计专业的教学理论体系, 教学目标设为让学生学会用最简短、通顺的语句将英语句子翻译出来, 并且需要完整明确地表达原句的含义。英语翻译不代表逐字逐词翻译, 只要将句子大意表达清楚即可, 教师不应设置过高的标准, 必要时可以放宽内容和结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 英语翻译应重视语言表达能力, 轻书面表达能力, 毕竟英语最主要的用途是交流而非应试, 教师在英语教学翻译中应该把握好这个度, 才能使英语翻译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理论的渗透。鉴于我国大学英语测评体系的现状, 我们不可能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 但我们可以通过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理论渗透, 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为了实现在教学过程中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理论渗透的目的, 我们首先要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原文与译文的对等关系, 英语原文与译文的对等关系包括文字对等和意思对等两方面内容, 也就是英语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直译与意译作为英语翻译中的两种方式, 各有优缺点。因此, 英语教师应加强英语翻译理论教学的重要性的认识和知识的渗透, 教师应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两种翻译方法, 包括直译和意译, 要根据句子和翻译内容的特点实现两种翻译方法的有效转换, 从而实现灵活掌握。除此之外, 英语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 不仅仅教会学生如何翻译文章, 翻译句子, 更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将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更应该追求翻译技能的实用性。
三、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技巧渗透
(一) 合译法和分译法。合译法和分译法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翻译方法, 在英语翻译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合译法是将几个简短的语句合并到一起翻译;分译法是先将一个长句子分解成几个短句, 再逐一翻译。由此可见, 合译法和分译法是根据句子的长短结构进行选择的, 教师在讲授这两种方法时可以运用对比教学法进行讲解。例如:She is so clever before, but she said something wrong yesterday.这句应用合译法翻译:她过去很聪明, 但是昨天却说错话了。再比如Actually, this is a very expensive necklace, a lot of people think so.这句则应该使用分译法, 译为:事实上, 这是一个非常昂贵的项链, 很多人都是这么以为的。通过对比学生会看到合译法和分译法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 从而学会在英语翻译过程中使用正确的方法。
实际上, 英语中有着较多的长句子, 而且句式上也比较复杂, 这也是英语翻译的难点, 教师应该教授学生在面对复杂句子时如何将其分解和翻译。例如How couples can increase the odds that their marriages will last, how parents should raise their children and how schools should teach them.类似这样的排比句可以分成三个短句, 将how…作为划分依据, 只需要分别翻译三个短句, 就可以将长句很好地翻译出来。
(二) 减译法和增译法。根据翻译理论, 英语翻译译文的流畅和自然是重点, 译文与原文的语言要相符, 所以英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理解翻译的重要性, 努力保持原文与译文风格的一致, 并根据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 合理应用一些词语。因为英语语法与汉语存在很大的差别, 比如说英语中常常会用到连接词, 汉语却很少使用, 所以在翻译时应忽略这些连接词, 防止意思的重复, 这就涉及到减译法的运用。而在翻译英语的过程中也会遇到语句中缺少名词、连接词的情况, 这时需要先将缺少的词语进行补充, 再翻译整个句子, 这就是增译法。利用减译法和增译法进行翻译, 不但能传达原文的语言信息, 还能够使译文更符合语法要求。例如Let us go and do it once again.这句可以用减译法, 省略“让”、“和”, 以避免句子的冗余。再比如He could knit when he was ten.这句应使用增译法, 把动词knit后面的名词“毛衣”补充出来。教师应让学生了解增译法和减译法的应用不是为了增加或简化原句的意思, 而是为了使句子意思更加简洁、清楚, 应该在不违背原句含义的基础上增减, 切忌胡乱更改句意。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大学英语翻译课程对于学生理解英语, 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广大教师应该正确认识英语翻译教学, 增加该门课程的课时设置, 同时教授学生英语翻译的关键技巧, 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指导和练习。此外, 英语教师还应不断研究新的英语翻译方法, 使学生在不同环境中都能灵活运用英、汉两种语言, 从而促进学生英语翻译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泰溶.英语翻译教学的有效措施研究[J].海外英语, 2015, 20
[2]葛晓晶.论如何提高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有效性[J].英语教师, 2015, 18
翻译技巧教学 篇8
一、理论渗透
为了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切实提高, 英语教师应该根据英语翻译教学的理论和现状, 将翻译教学理论逐渐渗透到实际的英语教学中。
首先,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应该将译文和原文的对等关系进行强调, 让学生充分理解。也就是说, 学生在进行英语翻译时可以追求文字的对等, 也可以追求意思的对等, 这就关系到直译和意译在翻译中的选择。在英语翻译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理论, 就是直译和意译, 并且直译和意译也是翻译的基本方式。直译就是要以原文的信息和风格为根据进行翻译, 对于译文的内容和形式与原文的对等有一定的要求。意译对表达方式没有什么特定的要求, 但是于原文和译文内容的对等比较注重。由此就可以看到, 原文与译文的内容对等是直译和意译的共同要求。英语教师在进行翻译教学时, 指导学生根据英汉两种语言的规则来选择翻译的方法。在进行英语翻译时, 直译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而意译的方法则具有一定的依据性。翻译时想要更好地保留原文的韵味就要选择直译的方法, 特别是原文与译文结构差别比较小的时候。
其次, 英语教师应该在翻译教学中做好引导的工作。而译文和原文的内容对等是理论上的一个要求, 但是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是我们进行翻译教学的主要目的, 所以, 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在翻译中对原文意思的表达要更加注重, 对翻译的文学性也可以适当地忽略, 并且减少对翻译结构整齐性的要求。
二、技巧渗透
(一) 分译法和合译法
在英语翻译中有两种差别很大的翻译方法, 就是分译法和合译法, 这两者都被广泛地运用到英语翻译中。我们在翻译时可以根据句子的长短结构来选择合译法或者分译法。分译法是针对长句较长的翻译, 是将其分解成几个较短的句子进行逐一的翻译。而合译法则是针对一些短句子的翻译, 是将几个短句结合到一起进行翻译。教师可以运用对比教学法来讲解这两种翻译方法。比如在对“Actually, this is a very expensive necklace, a lot of people think so.”这句话进行翻译的时候就应该运用分译法。又比如在对“She is so clever before, but she said something wrong yesterday.”这句话进行翻译时则可以运用合译法。可以分别译为:事实上, 这条项链非常昂贵, 并且很多人都这么认为;她以前是很聪明的, 但是在昨天却说错了一些话。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这些对比, 了解到在不同语境中分译法和合译法的应用, 从而能够正确地使用这些翻译方法, 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
实际上在英语翻译中有一个重点和难点, 那就是英语中的一些句型较长、句式复杂的长句子, 英语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怎样分解和翻译这些复杂的句子。比如对一些较长的排比句进行翻译时, 我们就可以将其分成几个短句, 分别进行翻译, 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将这个长句翻译出来。
(二) 增译法和减译法
在英语翻译中, 最重要的就是译文和原文的语言要能够相符合, 译文要自然、流畅, 所以教师要时时强调翻译的重要性, 并且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这种重要性, 从而在翻译中保证译文的风格能够和原文的风格保持一致, 并且利用两种语言的差异, 对一些语言进行合理的应用。但是我们也应该考虑英语和汉语在语法上存在的差别, 比如连接词在汉语中很少会使用到, 但是在英语中却是经常要用到的, 所以我们在进行翻译的时候, 为了防止意思的重复要忽略这些连接词, 而这一点就和减译法的运用有很大的关系。而在翻译的过程中对一些缺少连接词的句子进行补充之后, 在对其进行翻译就是增译法。这两种翻译方法的运用, 可以使翻译的文章更加符合语法的要求, 更好地传达原文的语言信息。
总之,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对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 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英语的教学。而针对当前英语翻译的现状, 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就要求我们的英语教师要具备良好的知识储备, 并且在教学中能够使用合理的翻译技巧。
参考文献
[1]张美平.翻译技能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J].中国科技翻译, 2005 (2) .
翻译技巧教学 篇9
新版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增强大学生的翻译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然而,由于现阶段大专院校的英语教学模式存在不少问题,此项要求的落实还面临一些障碍。针对这种状况,大专英语教学实践中应从积极应用英汉翻译技巧入手逐步优化教学模式,以此来促进教学大纲要求的贯彻落实。
二、英汉翻译技巧在大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 重视理论讲解。
在大专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有意识的对涉及英汉翻译的知识进行讲解,有助于学生逐步掌握翻译技巧,对他们翻译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使用英语的场合越来越多,围绕英汉翻译展开的研究也更加深入和全面。结合现阶段的研究成果来讲,英汉翻译被普遍认为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科学,系统性是其突出特征。从根本上来讲,英汉翻译相当于英语与汉语融汇的桥梁,是交际双方实现思想交流的必经渠道,但同时,英汉翻译又遵循着一定的规则,要想做到准确翻译,就必须要科学把握其理论原则。在某种意义上,英汉翻译其实与语言学有着很多共同点,二者均有特定规律且囊括众多要素。大专英语教学以语法教学为主,本质上属于语法练习,旨在与第二语言相匹配。但是,英语在现行大专课程体系中属于重要学科,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翻译性质、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属于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在这一阶段的教学实践中进行英汉翻译,对于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及英语理解能力的增强均有很大影响。所以,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英语知识的讲解,还需将翻译知识融入进去,使学生更深刻的了解英汉差异,为其日后熟练运用英语打下基础。
2. 借助课堂教学的机会,有意识的锻炼学生。
(1)思考能力锻炼。思考能力关系到翻译结果的准确性和译文的顺畅程度,所以,教学中应通过有意识的逻辑思维训练来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翻译的一般流程为“重组句子→分析→综合→判断→联想与概括→得出译文”,这个过程中的全部环节都与学生思考能力有关。在思考能力较为低下的前提下,学生无论是进行句子重组,还是分析、综合、联想,都极有可能会出错,最终译文偏离原文意思的概率很大。考虑到这一点,大专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的训练,就不能只局限于逻辑思维,还应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翻译方法和流程。
(2)表达能力锻炼。表达能力以思维能力为前提条件,同时也受到思维能力的制约。即使是同一篇文章中的同一个句子,在不同学生眼中,其传递出的情感和意思也是不一样的。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理解能力不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思维能力存在差异。因而,大专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正视学生表达能力差异的客观性,并采取与他们能力相适应的教学策略。作为两种差异明显的语言,英语与汉语不仅内涵不同,表述方式与习惯也有巨大区别。学生对此的了解稍显浅薄,需要教师在授课的时候有意识的进行补充与详细说明。但教师需明确,语言差异讲解不同于语法知识讲解,具体展开时侧重点应放在非语言信息方面,并将便于理解、易于接受作为讲解的基本原则。
(3)强调知识积累的重要性。英汉翻译并非仅仅是语言含义的转换,其中往往还涉及到文化及背景。所以,大专英语教学中除了要帮助学生灵活掌握翻译技巧之外,还需注重对他们积累知识(尤其是非语言知识)的能力进行锻炼。以文化因素为例,其对译文准确度的影响作用是无可否认的,在翻译者对文化背景不够了解的情况下,其对原文的理解就会不够全面,译文必然无法与原文完全吻合。所以,要想使学生做到准确翻译、正确翻译,教学中就必须要督促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积累。
3. 科学利用翻译方法。
大专英语教学中可用的翻译方法多种多样,比如增译、省译、转换、重组以及正义反译等。如果正常授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将这些方法合理的利用起来,那么,对于学生更快的掌握翻译要领将是十分有益的。为了明确这些翻译方法的应用方式,下文笔者选取其中常用的三种,以具体内容为例做了整理。
(1)增译。此种翻译方法可以简单理解为:在准确把握原文意思的基础上,适当添加部分内容,使译文与汉语习惯相符。所以,此种翻译法的特点就在于其并非是对等翻译,最终得出的译文与原文相比多了部分词汇但并不影响句意。在具体运用的时候需注意,增译讲究合理、适当,以保证译文准确、句子完整。(2)省译。此种方法与增译刚好相反,指的是适当省略原文中不影响句意的词汇,以获得顺畅的译文,同样不属于对等翻译。(3)转换。此种译法的特点在于需要合理转换原文,以获得更通俗易懂和顺畅的译文。大专英语教学中,涉及到表述方式、语序、语态等知识讲解的部分均可采用转换翻译。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大专英语教学中积极应用英汉翻译技巧,不仅是落实新版教学大纲要求的必要之举,更是提升大学生英语水平、改善高校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因而,在具体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在重视理论讲解的同时,通过有意识的锻炼与翻译方法的灵活运用,来逐步增强学生的翻译能力。英汉翻译是一门十分复杂的学问,本文所述仅为其中极小一部分,仅供广大师生参考。
参考文献
翻译技巧教学 篇10
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 翻译的质量都取决于译者的英语水平或造诣。英译汉的题型, 关键在于理解原文;而汉译英的题型, 关键在于如何综合运用所学的英文知识, 将我们原本理解的相当明白的汉语文字, 以准确的英语通顺地表达出来。各种翻译技巧只是工具, 在翻译的过程中要遵循常用方法多做练习, 只有经过大量的训练, 不懈的练习, 才可以熟能生巧。大家的英语水平提高了, 词汇量有了一定的积累, 各种句型结构熟透于心了, 翻译水平自然会上去的。
2 关于汉译英的翻译技巧, 我们大致需要注意这几方面:
2.1 翻译的基本方法:
关于直译与意译。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 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 所以在翻译实践中, 我们不能千篇一律地使用一种方法进行翻译。直译和意译是两种重要的翻译方法。直译与意译相互关联、互为补充, 同时, 它们又互相协调、互相渗透, 不可分割。
2.2 翻译的变通手段。
翻译时不能简单地或机械地逐字照译, 硬凑成英文, 必须认真分析上下文, 掌握词的确切含义, 然后用适当的英文表达, 必要时应采用变通手段。
2.2.1 增词、减词。
译文的增词、减词都是为了更确切、更忠实地表达原文的含义和精神。译文中添加一些原文没有的词句, 表面上看似不忠实, 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些增加的词句所表达的意思并非无中生有, 而是隐含在原文中的。减词则是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省略无关紧要的词语, 避免拖泥带水。
我们分别来看几个例句:
例1我不觉得用英语与外国人交谈有什么困难。
I don't think it difficult to speak to a foreigner in English.
(增形式主词it)
例2虚心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
Modesty helps one to go forward, whereas conceit makes one lag behind.
(增连词)
2.2.2 词类转换。
词类变形和转换, 是英语语言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特别是名词、动词、形容词这三种最主要的词类, 大部分可以直接转换使用, 或者稍加变化 (前缀、后缀等) 即可转换为另一种词类。因此, 词类转换是汉英翻译中很重要的手段之一。
A.汉语中的动词转换成英语中的名词。汉语中动词用的较多, 除了动宾结构外, 还有连动式、兼语式等两个动词以上连用的现象。英语则不然, 一句话往往只有一个谓语动词, 但英语中的名词比汉语中的名词用的多。基于两种语言的这一特点, 在汉译英时常把汉语中的动词转换为英语中的名词。例如:
你必须好好地照顾病人。
You must take good care of the patient.
他善于观察。
He is a good observer.
在上述两句中, “照顾”, “观察”都是动词, 但译成英语, 则用的是名词care和observer。
B.汉语中的动词转换为英语的形容词
汉语中一些表示知觉、情感的动词, 往往可以转译成英语系动词+形容词的结构, 例如:
我为他的健康担忧。
I am worried about his health.
C.汉语中的形容词转化为英语中的名词, 反之亦然。
你说他傻不傻?
Don't you think he is an idiot?
D.其它转换
除了最常见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之间的转换, 其它的词类根据需要也可以互相转换。不过要注意:这已不完全是词类转换的技巧, 而是汉英思维和表达方式的不同了。例如:
露西和莉莉上同一个学校。
Lucy and Lily are in the same school.
我反对这项法律。
I am against the law.
2.2.3 语态转换。
由于在英汉两种语言当中都有主动和被动两种语态, 在汉译英时, 人们常常会简单地认为只要按照原句的语态处理就行了。事实上并非如此。在英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频率要远远高于汉语。如果一味按照原句的语态来翻译, 往往会使译文显得十分别扭。所以我们在汉译英时需要灵活运用语态之间的转换。
这里主要讲三种情况:汉语被动句的构成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带有明显的被动标记词 (就是“被”“让”那些) ;另一类则没有这种标记词。人们通常使用后一类型的被动句。但不论哪一种类型, 翻译成英语时基本上仍可运用被动语态。
A.用“被、通过、让、给、遭、由、受、为……所”等标记词表示被动语态的汉语被动句。这类句子一般表示较强的被动意义, 强调被动的动作。
例1这本书已经被译成多种语言。
译文:The book has already been translated into many languages.
带有上述被动标记的句子可以译成英语的被动句。但是, 也并不是所有带有被动标记的句子都要这样处理, 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B.被动标记词不明显的汉语被动句。这类句子一般都有主语和谓语动词, 但其主语实际上是动作承受者, 并不是动作执行者。真正的动作执行者并没有出现。这样的句子形式上是主动句, 含义上却是被动的。事实上, 这种被动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更高, 在译成英文时往往要采用被动语态。请看下列句子:
例:门锁好了。
译文:The door has been locked up.
C.除此之外, 汉语还存在一种“怪现象”, 即:用主动语态来表达被动意义。例如“在……中”嵌入及物动词可用于表示被动意义。这种情况在译成英语时, 一般也选择被动语态来翻译。
例新住宅在建造中。
译文:New houses are being built.
2.2.4 分译与合译
句子的分译与合译是较为复杂的课题, 也是翻译中常需要解决的问题。通常情况下, 长句要分译, 短句要合译, 但不可一概而论。决定分译与合译的重要因素还取决于句中的各个成分之间意思上的关联, 以及该句与上下文之间含义的连贯, 同时还要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A.句子的分译
需要分译的句子, 多数是长句, 或者是结构复杂的复句。这种句子如果翻译成一个长句, 就会使译文累赘、冗长;如果采用分译, 就会使原文内容层次分明, 译文易于理解。比如:
餐馆里只有几个人, 或许是因为天气冷的缘故吧!
There were only a few people in the restaurant.Probably because of the cold weather!
由于我们考试中一般太长的句子也不常见, 故不多举例。
B.句子的合译
尽管英语句子日趋简洁, 但从句套从句, 短语含短语也频频出现, 较汉语而言长句多, 所以在翻译中, 就要把汉语的两个或多个句子合译为英语的一句。例如:
对我来说, 我的小房间就像我自己的一个小王国。我就是里面的国王。
To me my small room is like my own little kingdom, where I am king.
摘要: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 使译文读者能得到原文读者的大致相同的感受。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习惯用法、思维方式及文化方面的差异, 两种语言的变幻显然不能简单地“对号入座”, 而应本着“忠实通顺”的原则, 正确理解原文的意义, 认真领会原文的内涵, 本文从几个方面, 通过具体实例分析翻译的特点, 对汉译英一些基本技巧进行总结。
英语翻译技巧 篇11
【关键词】英语 翻译 技巧
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中国发展飞速,英语使来自不同国度的人们能够交谈和交易。翻译是不同民族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工具。各民族之间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生活习惯的差异,在语言表达上必然存在千差万别。对于不同语域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内容和文化心理,译者要从宏观上了解文化的蕴含,且能掌握一些技巧,借助别人的经验,并加以对比分析,将有助于翻译。
一、直译与意译
1.Two Dragons Playing A Ball.二龙戏珠。
2.dragon 在英美文化中是没有地位的爬行动物,是凶恶可怕的象征。在中国是吉祥、高贵之义。如译“望子成龙”中的龙时,译成:to 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 dragon,则会让西方人不得其解,甚至产生误解。因此“龙”的形象在英译是不能保留的,可译为 to 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n outstanding person.望子成龙
3.Guilin has the most beautiful scenery in China,and Yangshuo is the most beautiful part of Guilin.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二、词义的增加
Four mountains in China are Wutai in Shanxi Province,Putuo in Zhejiang Province,Emei in Sichuan Province,and Jiuhua in Anhui province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山西的五台山,浙江的普陀山,四川的峨眉山和安徽的九华山。
三、地名加景点的翻译
Most imperial gardens are located in north China:the Summer Palace; the Imperial Summer Resort in Chengde,Hebei Province; and Huaqing Palace in Xian,Shanxi Province.
大部分皇家园林位于华北:颐和园,河北省的承德避暑山庄,和陕西省的西安华清池。
四、非音译意译景点名
Suzhou,known as the home of gardens,displays the most and the best traditional private gardens in China.These are the Pavilion of the Surging Waves,Lion Grove,the Humble Administrators Garden,and the Garden for Lingering.
苏州市是园林之乡,拥有中国最多和最佳传统私家园林。它们是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
五、词意转换
The expression that “ Women hold up half the sky” has been extensively used to praise the of women in China today.
“妇女能顶半边天”被广泛用来赞美当今妇女在中国的地位。
六、符合实际情况
1.Silk and Silk goods from China would leave Xian,the then capital of China.
来自中国的丝绸和丝绸产品将离开西安—中国古都。
2.As to Mongolian folk dances,the female dance is lively in rhythm,brisk in steps,and with the most characteristic movements such as shaking shoulders,turning over waists.
蒙古族民族舞中,女士的舞蹈节奏活泼、步伐敏捷,最有特点的动作是抖肩,下腰。
七、专有名词的翻译
1.Tea,the most popular beverage for the Chinese,is one of Chinas specialties and traditional exports.Tea from China falls into five major categories,i e black tea,jasmine tea,Wulong tea ( a tea that is half fermented),green tea,and brick tea,which is otherwise known as tightly pressed tea.
茶是最受中国人欢迎的饮品,是中国的特产之一和传统出口品。中国茶分为五大类,即红茶,花茶,乌龙茶(半发酵的茶),绿茶和砖茶(被压紧的茶)。
2.The Han Chinese prefer to drink what one might call plain tea,with its natural flavor.
汉族更喜欢喝有自然清香的的淡茶。
八、宗教术语的翻译
1.In the center of the grand hall is the statue of Sakyamuni,the founder of Buddhism.On his left is the Medicine Buddha and on his right is Amitabba Buddha.
在大殿的中央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塑像,他的左边是药师佛,他的右边是阿弥陀佛。
2.Goddess of Mercy or Guanyin is one of the bodhisattvas in Chinese Buddhism and is described as showing great mercy.
观音是中国佛教的菩萨之一,她有慈悲心。
九、语言要通俗
The saying “crops in the south,animal husbandry in the north,forests in the east,iron in the west and coal everywhere” figuratively generalizes the superiority of resources and the potential for economic growth in Inner Mongolia.
谚语“南粮,北牧,东林,西铁,遍地是煤”比喻地概括了内蒙古的优质资源和经济增长潜力。
参考文献:
[1]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英语[M].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6.8.
翻译技巧教学 篇12
关键词:长句分拆,词语增添,英译汉,翻译技巧
英、汉两种语言本源于完全不同的两个语系,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的日耳曼语种, 汉语则属于汉藏语系。不仅如此, 中英两国在历史、文化和思维习惯也有着截然不同的传统背景, 英语民族 (英、美、加、澳等) 所使用的英语和汉语有着极其巨大的差异。对于差异巨大的英、汉两种语言来说, 要想互译, 要想准确地表达出对方语言的含义, 就不可避免地要打破句子原有的结构, 有时又要增添必要的词语, 起补充说明的作用。下面仅就英译汉中英语长句的分拆和汉语词语的增添谈一下个人粗浅的看法, 请同行、方家斧正。
英语句式往往比汉语长, 但英语语法形式严密完整, 逻辑关系一目了然, 表达的意思也非常精确, 相反, 汉语则使用联接手段, 不常用关联词, 句子也多为比较散乱的短句, 句子之间也体现不出明显的语法关系, 而要通过彼此之间的含义才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因此, 在英译汉中, 有时就要把语法严谨的英语长句分拆开来, 化成较短的汉语分句形式, 或者增添新的完整短句, 这种拆分长句为多个短句的译法, 翻译之后, 汉语字句在篇幅上虽有所增加, 但由于语气畅达通顺, 所以反而因表达精确而不显得臃肿啰嗦。例如:
1.Mike and Jim stood in quiet for some time.
如果译为“迈克和吉姆在一段时间内沉默无声而伤心地站着”, 这样由于译文不太符合汉语的习惯而让人感到别扭、不畅达。如果把这个句式较长、含义也较多的句子拆分开来, 把其中的形容词“quiet”抽出来, 专门译成一个汉语分句, 整个句子译成“迈克和吉姆伤心地站着, 好长一段时间都不说话”, 句子虽然增加了, 但因为通畅地表达出原文的重点内容, 所以一点也不会感到啰嗦, 反而让人感到简洁明畅。
2.Because of this, the young man or woman writing today has forgotten the problems of the human heart in conflict with itself which alone can make good writing because only that is worth writing about, worth the agony and the sweat.
汉语译为:正因为如此, 今天从事写作的男女青年已经忘记了人类内心的冲突。然而, 只有接触到这种内心冲突才能产生出好作品, 因为这是唯一值得呕心沥血地去写的题材。
英文原句式很长, 译者在译成汉语时增添了“然而”这样一个转折连词, 把原文中的定语从句拆开, 添译了另一个完整的汉语句子, 译文的意思和原文一样, 一点也没有走样, 却因为更符合汉语的习惯而更好地传达出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3.He must teach himself that the basest of all things is to be afraid;and, teaching himselfthat, forget it forever, leaving no room in his workshop for anything but the old verities and truths of the heart.这是一个很长的句子的一部分, 其中“He must teach himself that the basest of all things is to be afraid”是主句, 译为“他必须使自己明白世间最可鄙的事情莫过于恐惧。”但是在这主句之外, 英文原文还有大量的附加成分, 如“…and, teaching himself that, forget it forever” (他必须使自己永远忘却恐惧) , 如“leaving no room in his workshop for anything but the old verities and truths of the heart” (在他的工作室里除了心底古老的真理之外, 不允许任何别的东西有容身之地) 。在原文中这些附加成分都只不过是一个大句子的组成部分, 但在译成汉语时, 就只能译成完整的一个又一个句子, 这种把英文原文长句拆开, 重复使用人称代词“他”, 以“他必须……”的句式另起主句, 表达出一种递进的意思。
4.I feel that this award was not made to me as a man but to my work-a life’s work in the agony and sweat of the human spirit, not for the glory and least of all for profit, but to create out of the materials of the human spirit something which did not exist bdfore. (我感到这份将近不是授予我个人而是授予我的工作的——授予我一生从事的关于人类精神的呕心沥血的工作。我从事这项工作, 不是为名, 更不是为利, 而是为了从人的精神原料中创造出一些此前不曾有的东西。) 这是一个很长的句式, 汉语译者为利适应汉语的习惯, 不得不将这个句子一拆为二, 原文中“not for the glory and least of…”本是修饰作者所从事的崇高工作的, 但在译成汉语时, 就只好把原文中作为宾语从句的这部分, 扩展为一个完整的汉语句子, 以汉语中这种“不是……更不是……而是”的递进句型更好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5.The trees stopped the sun form hitting the water which came from the big rocks.这虽然在英语中算不上是很长的句子, 但结构却较为复杂, 其中the sun既是stop的宾语又是hit的主体, 译者根据这一特点, 把“stop…from…”这个蕴含否定意义的动词短语分开译, 把“stopped the sun form hitting…”分译成“遮住了太阳”和“阳光照不到”, 这样就打破了原文的句子结构, 译为“树木遮住了太阳, 阳光照不到巨石间流出的泉水”。
在将英语长句分拆开来、译成多个较短的汉语句子的过程中, 往往要增添重要的汉语词语, 例如前面这个例句, 把同一个英语单词sun分别译作“太阳”和“阳光”, 再如前面例句中因为增添了汉语“然而”这样一个转折连词, 从而使两个汉语句子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更好地传达出原文的精神。
增添必要的汉语词语, 并不只是局限于在分拆英语时。其实, 增添汉语词语是英译汉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手法。有时候, 英文原文句子并不长, 但隐含于原文字里行间的意思, 只有通过增添词语才能表达出来;有时候。句子中深层次的含义只能从前后文的整个内容上去把握, 才能理解一句话的真正意思, 这时增添词语, 加以渲染和说明, 才能起到传达原文精神的作用。
6.This article is above me. (这篇文章太难, 我看不懂。) 这个例句中原句并不长, 但翻译时却不得不拆成两部分, 只有增添词语才能说明潜在的内容。
7.For all I know, he was murdered by a rascal. (据我所知, 他被一个流氓杀害了, 但也未必是事实。) 在这个句子中, for与all know搭配, 表示“限于……范围之内”。意义上蕴含着一种带否定意味的转折, 如不增加汉语词语, 就不容易让人领会, 故增加了“未必是事实”一句来加以点明。
还有一些句子, 貌似非常简单, 但要从整篇文章的内容上来看, 这些句子潜在的含义很多, 翻译时就不能一笔带过, 而要增添不少词语, 加以渲染和说明, 才能发掘出其深刻的内涵。例如:一篇文章描写盟军在浴血奋战后, 占领了滩头阵地, 此时沙滩上留下了盟军战士各式各样的弃物, 从武器装备到日常生活用品。有刮胡刀片、日记、换洗衣裤、和家人合影的照片、血迹斑斑的鞋子等等。最触目惊心的是躺在沙滩上的那副网球拍, 仍用夹具夹得好好的, 一根线也没断。显然, 作者的这段文字, 是为了烘托盟军损失惨重和胜利的来自不易。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渲染了战争的残酷、战士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和平的向往。
这时文章中有这么一句话:Soldiers carry strange things ashore with them.如果译者轻易将strange一词按字面意义译成“奇怪的”, 确实再简单不过了, 但却没有真正把原文的内涵表达清楚, 读者也觉得不好理解, 如果在理解了上文意思后, 在翻译时增加词语, 译为“战士们带着这些五花八门的东西登陆, 真不可思议”, 这就让人感到比较明白了。
要使译文做到“信、达、雅”的要求, 在翻译过程中, 就必须对两种语言的内容都认真吃透。透彻理解是做好翻译工作的前提, 只有在这个前提下, 我们才能根据两种语言的特点加以自由运用, 掌握翻译的技巧。翻译的技巧很多, 本文所涉及的英语长句分拆和汉语词语增添, 只不过是英译汉时最常用的手法之一。
参考文献
[1]张春柏、陈舒:《汉英对比的翻译教学法》, 《国外外语教学》, 2007年第4期。
[2]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年。
[3]郭著章、李庆生:《英汉互译实用教程》,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年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