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农业大学(精选12篇)
沈阳农业大学 篇1
2012年, 沈阳农业大学迎来建校60周年校庆, 届时遍布于海内外的万千学子将深情归来, 共贺母校华诞。
沈阳农业大学组建于1952年, 由当时的复旦大学农学院 (茶叶专业除外) 和沈阳农学院部分专业合并而成。学校坐落在沈阳市东郊的天柱山南麓, 东与世界文化遗产清福陵毗邻, 西与沈阳城区相连, 学校占地2.2万亩, 校园有山有水、有旱田水田、坡地和林园, 农业教育、科研条件优越, 环境幽美, 景色宜人。
沈阳农业大学前身之一的沈阳农学院发展可追溯到20世纪初我国农业教育始兴时期。1906年设立的省立第一农科高级中学校, 1929年该中学改为东北大学农学院;1938年改为奉天农业大学, 1946年恢复为东北大学农学院;1949年8月, 中共中央东北局和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将因战事于1948年迁往北平的东北大学农学院、长春大学农学院、中正大学农学院迁回沈阳, 在塔湾成立沈阳农学院。1950年, 朝鲜战争爆发, 学校迁至哈尔滨与哈尔滨农学院合并, 并改称东北农学院。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 中央决定把复旦大学农学院 (茶叶专业除外) 迁往沈阳, 与原沈阳农学院 (东北农学院) 的部分专业合并, 组建新的沈阳农学院, 第一任院长由我国著名教育家、畜牧专家张克威教授出任。上海复旦大学农学院始建于1938年。沈阳农学院创建之初就是一所高水平的农业大学;文革期间, 学校受到严重摧残, 一分为五, 分散在辽宁各地。文革后学校又迁回沈阳原校址办学。1979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 1981年被批准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85年10月, 经原农牧渔业部批准更名为沈阳农业大学, 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同志亲自为学校题写了校名。2000年4月国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学校由农业部所属划转为辽宁省与中央共建, 成为地方与中央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
建校以来, 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 经过几代沈农人努力拼搏, 开拓创新, 学校的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壮大,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校步入发展快车道。今天的沈阳农业大学教学和科研并举, 以农业与生命科学为特色, 农、理、工、经、管、法多学科协调发展。学校现有53个本科专业, 105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 40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 4个研究生专业学位学科, 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 3个农业部重点学科, 19个辽宁省重点学科 (5个辽宁省重点一级学科) , 2个辽宁省重点培育学科。学校设有农学院、园艺学院、土地与环境学院、植物保护学院、水利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林学院、畜牧兽医学院、食品学院、生物科学技术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工程学院、理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科学技术学院) 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有科学研究机构100个, 其K甇㰵甇中, 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 国家级区域创新中心1个, 教育部与辽宁省共建重点实验室2个, 农业部、辽宁省重点实验室 (工程技术中心、成果转化基地等) 50个, 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工程技术中心) 12个, 沈阳市重点实验室 (工程技术中心等) 10个;有基础、专业实验室和实验教学中心19个, 形成了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体系, 成为我国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建校以来, 有一大批海内外知名学者先后来校任教;自1990年以来, 已有25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学校现有教职工1796人, 其中专任教师975人, 院士1人, 教授186人, 副教授460人;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30人, 硕士研究生导师435人。一支以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导师为骨干、以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的青年教师为主体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已经形成, 具备了发展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进行多学科联合科技攻关的基础和优势。
建校以来, 学校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本、专科生和博士、硕士研究生10.2万人;在这些毕业生当中, 有的成为科教文化战线、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的管理者和业务骨干, 有的成为受人尊敬的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专家学者, 但他们中的大多数奋战在农业生产第一线, 在各自岗位上勤奋工作, 乐于奉献, 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现有在校生21277人, 其中博士研究生570人, 硕士研究生2275人, 普通本专科生15421人, 成人本专科生2981人。学校始终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 重视教学研究和改革, 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 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
近10年来, 学校共承担国家、省、市的各类科研项目3116多项, 有150项成果获国家、省 (部) 、市奖励, 70%的科研成果在农业生产上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学校先后在辽宁省10个市24个县 (区) 建立了科教基点, 先后选派46名科技人员到当地担任科技副县 (市) 、乡 (镇) 长或科技顾问, 有力地推动了“科教兴农”工作的深入展开。
沈阳农业大学不断加强与国际知名大学、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 目前已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联系, 与15个国家的33所院校结为姊妹学校。
在深化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 全校师生员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励精图治, 团结奋斗, 深化改革, 开拓进取, 正在为把沈阳农业大学建成一流强校而努力奋斗!
沈阳农业大学正以崭新的姿态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为志喜沈阳农业大学60年校庆, 本刊特辟专栏陆续刊登校友的成果、感言以及诗词歌赋等, 欢迎大家赐稿。
沈阳农业大学 篇2
(2009年—2020年)
根据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做出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决策以及对我国教育、科技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遵循《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为实现在21世纪初叶把沈阳农业大学建成“主要办学指标居于国内同类高校前列,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农业大学”的办学目标,制订本发展战略规划。
一、学校的发展基础
(一)历史沿革
沈阳农业大学坐落在沈阳市东郊的天柱山南麓,东与名胜古迹东陵毗邻,西与沈阳城区相连,学校占地2.2万亩。
我校组建于1952年,由当时的复旦大学农学院(茶叶专业除外)和沈阳农学院部分专业合并组成。“文革”期间,学校受到严重摧残,一分为五,分散在了辽宁各地。“文革”后学校迁回沈阳原校址办学。1978年划转为国家农业部所属,1979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81年被批准为首批博士、硕士授予权单位;1985年10月经原农牧渔业部批准更名为沈阳农业大学,邓小平同志亲自为学校题写了校名。2000年4月,学校在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由国家农业部所属被划转为辽宁省与中央共建。
建校以来,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几代沈农人努力拼搏,开拓创新,学校的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出人才、出成果、积极服务社会,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校教学和科研并举,以农业与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经、管多学科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科学 1 研究基地。
(二)发展特色和优势
回顾学校的发展历史,分析面临的形势,可以认为我校具备了创建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农业大学的基础与优势。
第一,结构合理、特色突出的学科体系已初步建成。我校已初步形成以农业科学为特色,农、理、工、经、管等多科性协调发展办学格局。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农业部重点学科,19个辽宁省重点学科(5个辽宁省重点一级学科),2个辽宁省重点培育学科;有47个本科专业,68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31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4个研究生专业学位学科,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科数量、结构在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学校现有科学研究机构66个,其中,国家级区域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与辽宁省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部、辽宁省重点实验室(成果转化基地、工程技术中心)24个,沈阳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7个,有基础和专业实验室39个。形成了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体系,成为我国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第二,学术水平为全国农业院校所公认,具有较强的解决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重要科技问题的能力。2000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省、市的各类科研项目1200多项,有82项成果获国家、省(部)、市奖励,70%的科研成果在农业生产上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学校在辽宁省8个市16个县(区)36个乡(镇)建立了科教基点,先后选派33名科技人员到当地担任科技副县(市)、乡(镇)长,有力地推动了“科教兴农”工作的深入展开。
第三,拥有一支踏实苦干、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学校师资力量较为雄厚,现有教学科研人员1022人,其中教授和研究员160人,副教授和副研究员313人,分别占到教学科研人员总数的15%和30%;有博士研究生导师9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98人。一支以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导师为骨干、以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的青年教师为主体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已经形成,学校具备了发展新 兴学科、边缘学科和进行多学科联合科技攻关的基础和优势。
第四,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广泛,初步形成开放式办学新格局。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联系,与11个国家的26所院校结为姊妹学校。过去5年累计有240人次出国留学、研修或考察交流,来校交流的外国学者超过350人次,举办国际学术会议18次,招收外国留学生12人次,并与英国鲁顿大学合作开展了对外开放办学的尝试。
第五,校风优良,师生员工精神饱满。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时间里,学校已经形成深厚的学术与文化积淀和优秀的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学风和教风。这是我校宝贵的精神财富和重要的无形资产,对广大教职员工、全体师生和海内外校友起着巨大的凝聚和激励作用,对学校今后的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面临机遇与挑战
未来发展取决于我们对形势的正确把握与判断。认真分析学校面临的形势和历史性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21世纪全球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为我校实现跨越式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和挑战。以研究和利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为主体的农业科学,在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创新与突破的带动下,不断产生新领域,在更高的层次上与多学科交叉渗透。这使得农业科学在保持原有的综合性、应用性特点的同时,起来越细化,向高科学、新技术方向发展。知识经济社会,人才竞争是最根本的竞争。高等农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科技进步的最重要的基地,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正从社会边缘走向中心位置,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其次,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农业教育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党和国家将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为此,国家将要大幅度地增加农业科研与教育投入,如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农业领域 的国家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改良中心建设,依托具有明显优势的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和高等学校建设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支持农业大中专院校参与农业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推广等,这些决策的实施将为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
第三,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为学校赢得了更加有利的外部条件。高等教育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伟大事业中起着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撑的关键作用,我校又是辽宁省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农业大学,学校有条件争取国家和辽宁省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性支持,推动学校更好更快地建设与发展。
从挑战和困难角度来讲,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高等院校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今后学校的发展就是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发展优势、突出特色,提高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因此,学校必须打破常规,以超常的速度发展。
其次,高等院校之间竞争的焦点是人才培养质量与科技实力。而人才培养质量、科科实力的提高,人才是关键。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无论是学校内部条件、还是外部环境,吸引拔尖高层次人才来校工作的相对优势不明显。
第三,办学经费短缺的困难将长期困扰学校发展。我校与中央部委所属院校和发达省份的高校相比,财政拨款少;办学规模基本稳定,收费政策日趋从紧;科研经费及科技服务收入对学校发展的支撑力度不足。学校办学历史长,历史欠账多,离退休人数增加,经济负担越来越重。另一方面,从2005年4月起,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领军大学,我校作为拟被合并学校之一,正常发展受到了影响,基本建设处于停顿或维持状态多年。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越发突出,学校整体建设水平与同类院校间的差距将进一步加大。
二、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与思路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全面贯 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根本,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增强科研创新能力为重点,以优化办学条件为保障,不断深化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术水平和办学效益,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和谐发展,早日把学校办成特色鲜明的,主要办学指标居于国内同类高校前列,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农业大学。
(二)发展思路
稳步发展本科教育,重点发展研究生教育,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层次,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教学与科研并重,跟踪现代科技发展趋势,形成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的农、理、工、经、管多学科交叉的专业与科研优势;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完善产学研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办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要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办学实力,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
按照上述发展思路,要把人才队伍建设、学术水平与科研能力提升、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互动,相互支撑。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走人才强校的道路;坚持以科技创新求发展的办学思路,发挥学科的人才和学术优势,取得原创性成果,走科技强校之路;坚持“特色兴校”的办学思想,在强化传统学科优势基础上,加强学科间交叉、融合,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走特色兴校之路。
三、发展规划的目标与重点
(一)学校定位
1.学校类型定位。为多科性、教学研究型、中央与地方共建的重点大学。
2.专业与办学层次定位。形成以农业科学为优势,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和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为重点的办学体系。3.服务面向定位。以服务辽宁和东北为重点,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建设成为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和农业科研、技术开发与推广的东北区域中心。
4.办学特色定位。针对东北地区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特点,以推进设施农业为突破口,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与现代设施装备农业为重点,以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强调农业发展与资源合理利用、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协调,形成具有老工业基地特色的区域农业教育的办学特色。
(二)发展目标
稳步发展本科教育,重点发展研究生教育,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层次,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跟踪现代科技发展趋势,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实现农、理、工、经、管等学科和谐发展;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完善产学研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办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努力使学校成为教学与科研并重,主要办学指标居于国内同类高校前列,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农业大学。
1.本科专业数达到60个左右,其中省重点专业达15个,学校重点专业25个;全国精品课程达7-10门,省精品课程达到15-20门,本科教育质量整体达到优秀水平。
2.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达11-13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达34-3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增至82-87个。国家级重点学科达7-10(一级重点学科4-5个),省部级重点二级学科达35-40个(一级重点学科10个左右)。
3.在校学生规模稳定在25200人,其中留学生200人,研究生5000人(博士研究生1000人,硕士研究生4000人),本科生17000人,各类成人学历教育学生3000人。全国百篇博士优秀论文(提名)3-5篇,辽宁省优秀博士论文5-8篇。
4.新增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15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 奖5-10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5-20项;年科研与科技推广经费突破20000万元。
5.专业技术人员达到1500人,其中,专任教师1400人,专职科研人员50人,兼职教师50人。在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达9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80%以上。培养与引进院士2-3名,长江学者2-4名,国家杰青获得者3-5名。
6.具有在国外留学、研究经历的专业技术人员达到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0%以上;每年选派出国留学人员40名以上。积极扩大外国留学生招生规模,到2020年在校留学生人数达到200名。
7.加强校内管理,健全组织,成立研究生学院、管理学院、文学院(或文法学院),使二级学院总数达到20个。
8.投入基本建设资金15亿元,建设新图书馆、教学实验中心、工程教学楼、综合科研楼、研究生楼、综合体育场、学生宿舍和主校门等项目,新增校舍建筑面积40.0万m2,使校舍建筑总面积达到72.0万m2。
建设的项目主要有:
——新图书馆。建筑面积为3万m2,投资9000万元。——教学实验中心。建筑面积为2万m2,计划投资9000万元,其中:土建6000万元,配套及设施设备3000万元。
——工程教学楼。建筑面积为2.4万m2,投资13000万元,其中:土建7200万元,配套及设施设备4800万元。
——综合科研大楼。建筑面积为2万m2,投资8000万元。——研究生院。建筑面积3万m2, 投资7500万元。——综合体育场。学校同东陵区政府联合建设,设施除国际标准400m跑道运动场外,还包括游泳池、小球类运动室等设施,政府出资、学校提供土地和管理服务。建筑总面积20000 m2,总投资8000万元。
——学生宿舍。新建5栋学生宿舍,总建筑面积6万m2,投资12000万元。——主校门。结合东部校区的建设,学校将改扩建东校门。门宽41m,投资300万元。
9.进一步加大实验室、图书馆条件建设。馆藏图书从目前的94.6万册增加到133.6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从目前的1.1亿元增加到2.43亿元。
10.加大校区整治与建设力度,努力创新良好的教学、科研和学习、生活条件。校区分北区、南区两部分建设。
(1)北区建设
重新划分成三大区域:以原生活家属区与教学区之间道路为界,纵向形成西部住宅区及东部教学区,教学区以北至沈吉铁路间作为未来建设发展预留地。
①教学区
——根据校区主轴线重新规划教学科研设施。
动迁校园东南三角地居民,重建校区主入口大门,形成视觉中心。另需新建的教学科研设施有校图书馆、教学实验大楼、综合科研大楼、工程教学楼、研究生院、综合体育场、学生宿舍等。
——以天柱山为中心形成环形景观轴线,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景观资源,形成道路系统。
——收回沈阳市农业科技开发院。②住宅生活区
——将工程学院、信息与电气学院、水利学院迁至教学区新建的工程教学楼,拆迁农工楼、水利馆、军训楼,拆迁后土地用于教职工住宅建设,通过房地产开发,筹集学校建设资金。
——逐步将生活区供水、供暖、供电及物业管理交给社会,实现社会化服务。
(2)南区建设
区域为沈抚路以南、三环路以西、新开河以北和大坝路以东,建设内容为教学实验示范区和科研试验示范基地。主要建设项目有:教学实验示范基地、超级稻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施农业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节水农业试验与示范基地、生物质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产品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动物生命科学研究中心、新农村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三)战略重点
学校坚持走“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相结合”的道路,做到数量发展与质量提高相协调,为此,要坚持以下三个发展战略重点。
1.坚持以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师资队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要继续坚持“引进和培养并重”的方针,加大工作力度,采取超常规的方法,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步伐,倾力打造一支以国内外知名领军人物为学科带头人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形成若干个整体实力居国内领先地位的学术团队。
2.坚持以优化学科与专业结构为重点。根据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和科技的需求,分析国际学科与学术发展趋势,突出农业生物技术、资源与环境、设施农业与现代装备(加工业,农业信息)、经济管理等重点。
3.坚持以硬件条件建设为重点。当前,校园、教学科研设施及设备条件已经明显不适应学校发展及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的要求。要修订校园与校区十年建设规划,争取在4年内完成主要校园设施建设任务;要使学科群的发展与教学科研设施相配套;要加大科研与教学仪器设备的投入,使学校的分析测试能力及服务社会的水平居国内农业院校的前列。
(四)规划的实施步骤
学校规划的时限为2009年至上2020年。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实施大体上分“两步走”。
第一步:2009-2015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以调整专业与学科结构为重点,重新组建学院等教学机构,初步形成五大学科群;完成校园与校区建设规划,主要的教学与科研设施建设任务完成,培育好后发优势。
第二步:2016-2020年。发挥后发优势,在教学、科研水平上下 功夫,使人才培养、科研水平及服务社会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实现本规划确定的总体发展目标。
五、落实规划的保障措施
学校将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保证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
(一)进一步优化布局和结构,实现学科建设新的跨越 在继续发挥农学学科优势和生物科学特色的前提下,坚持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学科;加强基础学科,促进文理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和融合。重点发展农业植物生产技术(超级稻及其它作物育种,设施园艺)、农业动物生产技术(畜牧生产与兽医)、农业工程(农产品加工,农业信息及现代农业装备工程)、资源与环境(水利、土壤、林业、生态与环境工程)、经济管理5大学科群。为此,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路,用2-3年重新调整学院等教学机构设置,打开原有学院界限,按学科群重新组织专业与学科,以形成相互支撑、重点学科牵动、学科优势明显的科研与教学体系,以保证经过几年建设农学(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农产品加工、农林经济管理五大学科达国内领先水平。
(二)实施“1312创新人才工程”,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学校将全面实施“1312创新人才工程”,即用5年到10年时间,通过自国内外引进和选送本校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进修学习、合作科研等途径,汇聚、培养10名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拔尖人才(领军人才),30名国内一流人才(学科带头人),100名国内知名、专业优势明显的教学名师、专家(学术带头人),200名具有一定基础和发展潜能的青年学术后备人才(学术骨干),使学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整体达到国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坚持以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按照创新团队和高层次创造性人才队伍两个层面,重点实施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教学名师、推广专家等五大建 设计划。加大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引进力度,大力实施学历提升工程,加强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的在岗培养,加大选派出国留学、研修和交流考察力度。
(三)加快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以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育教学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为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加速调整专业结构,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和方法,建设与创新创业性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实验实习教学体系,抓好特色品牌专业、精品课程、示范性双语教学课程和高水平教材建设;加大教学硬件建设投入力度,完善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健全学习激励机制和科学评价机制,形成有利于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和个性发展的现代化教学管理运行模式。
(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社会服务功能
始终把科技创新放在学校工作的突出地位,着眼长远发展,精心设计,从学科与人才团队、研究方向与科研课题、科研经费与研究条件几大方面,提升创新能力,强化科研水平。紧密围绕国家、特别是东北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生态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关键问题,拓展优势领域,构建创新体系。进一步整合现有资源,着力构建开放、与学科群相对应的科技创新大平台。积极承担和参与国家重大、重点课题的研究,组织科技攻关,获得一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重大标志性科技成果。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拓展科教兴农途径,创新服务社会的模式。
(五)实施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建立现代大学管理体系 不断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构建科学规范和有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大学管理体系。加快推进以院为重心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坚持责权利统一,进一步调动和加强学院的办学自主性与活力; 推行以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为核心的全员聘任制,建立竞争、开放、流动的现代用人机制。加强业绩考核,建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优劳优酬的校内分配政策,努力提高职工人均劳动收入;创新学生教育与管理模式,逐步形成教育、管理、服务为一体的新机制;建立健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学校有形和无形资产有偿使用制度,以“高效配置和利用”为目标,建立“开放、共享、竞争”的实验室资源管理体制和运行方式。
(六)大力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建设
修订与完善校园建设规划,持续进行校园整治。完成新图书馆、教学实验中心、工程教学楼、综合科研楼、研究生楼、综合体育场、学生宿舍和主校门等项目建设工程。有计划分层次地持续做好实验室建设、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图书馆建设和校园网建设。绿化美化校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实现环境安全优雅、技术手段先进、学术氛围浓郁、文化底蕴深厚,为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七)多渠道筹措经费,为建设高水平大学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要多方筹集资金、精打细算用资金,为本规划的实施提供资金支撑。要充分利用中央与地方共建的体制优势,继续争取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要盘活现有资源与资产,提供资源与资产的使用效益。用于建设工程的经费约为16.7亿元;其中,用于硬件建设经费约15.0亿元,用于人才队伍建设.0.8亿元,用于教学改革0.9亿元。经费主要来源一是继续争取省政府支持(5.0亿),二是利用好地方与中央共建的国家财政支持经费(1.2亿),三是整理学校土地、通过开发土地筹集资金(7.0亿),四是改革财务管理运行机制,厉行节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利用好现有资金(学校自筹3.5亿)。
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信息、技术、人才等各种资源优势,通过合作研究、共同开发、社会捐助、社会投资等方式,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大力发展校办产业,促进项目、技术社会化、资本化,提高产业经营效益;发挥办学资源与品牌优势,积极扩展与企业的合作 领域和合作力度;校、院两级及各单位都要把争取各方面项目、资金支持,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作为自己的重点工作,切实有效地加以推进;改革财务管理运行机制,强化监管,厉行节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八)扩大开放,努力提高办学的国际化程度
加强与欧美一流大学、科研院所的合作与交流,重点抓好研究生培养、师资培训与合作研究三项任务,在国际合作办学、招收留学生、举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走出具有我校特色的开放式、国际化办学道路。
(九)加强领导,为实现规划目标提供组织保障
浅谈沈阳市农业推广发展方向 篇3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 信息化 龙头企业 农民为本 新中国成产以业,我市比较重视农业推广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先后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农业推广网络。1993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推广法》,使农业推广工作有法可依。几十年来,我市农业推广工作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WTO组织的加入,我国农业融入国际统一的大市场,现行推广网络暴露出不少问题,诸如农业推广体系尚不完善,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偏低,正在实行的“家业科研、教育、推广三结合”,也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完美等。我国农业推广将向何方向发展呢?如何创新推广体系,更新理念呢?本人提出如下拙见。
一、沈阳市农业推广的现状及困难
1.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
目前全市基本上建成了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龙头、乡镇家农技站为纽带、村农技服务组织为基础的推广服务体系,在农业技术扩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教育的滞后,农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在向市场经济转制过程中,又出现了大量农村精壮劳动力转向城市二、三产业的现象,使农业从业人员基本上以老人、妇女为主,其科技文化素质更为下降,他们缺乏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的意识。这种状况制约了我们农业推广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2.实行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三结合体制结合不紧密
教学、科研单位在农村没有技术推广和收集网络,而农技推广系统对教学、科研单位的研究成果和动态又不甚了解。科研成果利用率不高,科技在农业中贡献份额不大。研究项目和贵重仪器设备重复设置,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又没有研究,科研成果不能及时转化成生产力,课程设置与实际相互脱节,没有从真正诺意义上实现“三结合”。
二、沈阳市农业推广的思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有农技推广的体制已暴露出很大的局限性,很难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因此,要不断创新和改革农技推广体系,建立新体系势在必行。
1.稳定、健全农技推广站所
先进农业科技的推广,关系到农业的成败兴衰。从事农技推广工作较为艰苦,待遇相对较低,一般人不愿涉足。农技推广的公益性,决定了政府应是推广事业的投入主体。同时,农技推广站所要丢掉“等、靠、要”的思想,在身身建设和推广服务上不断创新;在坚持公益性的前提下,积极走农技推广市场化的道路。在发展农业、繁荣农村、致富农民的实践中求生存、求发展,这才是农技推广的部门的根本出路。
2.吸纳农科单位、农业院校和社会团体加入推广网,形成合力
当前,有关科研单位、学校及社会团体根据各自的需要,也涉足农技推广,但其规模较小,普及性差,影响力不够。如果能使不同部门或组织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推广合力,则将更能有效地推动农技推广事业的发展。
3.催生农业龙头企业,扩充农技推广载体
通过农业企业把先进的农业技术传给千家万户,是一条比较实在的路子。龙头企业与农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两者形成了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真切互动。凭着这种动力機制,龙头企业能理贴近农户,贴近生产实践,将先进的农业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这是其他任何推广办法所无法比拟的。
4.树立“以农民为本”的推广理念
过去农技推广的成绩和经验不可否认,但有时推广效率低。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农民自身的因素,也与我们的某些推广思路与方法不当有关。要有效地改变这种情况,必须要树立起“以农民为本”的推广理念。
5.大力推进农技推广信息化
现代农技推广的职能是为农民提供生产、产中和产后全程技术服务,其实质就是一个信息的传递和反馈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的效益则是更多地通过对各种信息的及时掌握和合理决策来实现的。目前,我国的农技推广有一些仍停留在“一张嘴、两条腿”的阶段,导致农民“耳聋”,不能更快、更多、更直接地掌握最新的农业技术和农产品市场信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借助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变“一张嘴,两条腿”为“一只鼠(即鼠标)”,加快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市场信息的扩散,让农民生产有目标、种养有技术、销售有出路。
三、沈阳市农业推广的创新与发展
1.推广理念与推广目标的发展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推广应由单纯的农业生产技术拓展到农民的组织、教育、咨询、服务等领域。
2.推广体制与机制的创新
从农业推广体制看,其创新应体现在同原来单一的政府专业性农技推广体系,发展为由政府专业性农技推广体系与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专业合作社等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以及农业龙头企业相结合的综合农业推广体系。
3.推广范围的拓展
农业推广内容已不能仅停留在提高产量、增加品种数量的生产技术上,而应拓展为最新技术兼经营策略,提高农产品质量及安全性,精化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工艺,扩大农产品的有效销售,以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农业推广的范围也不能仅限于农业生产中环节的技术指导,而应拓展到为产前环节提供信息、资金、种子种苗、农资等方面的服务,为产后环节做好农产品的加工、销售、运输等方面的服务。
4.推广方式与推广方法的创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行政推动层层传递的推广方式已不能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业推广只有采用“技术、信息和经营服务想结合“的方式,才能符合农民的需要,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
5.结论
综上所述,搞好我市农业推广工作,不应中借助于某一种措施和手段,而应多条腿走路,如稳定健全农技推广站所;吸纳农科单位、农业院校和社会团体加入推广网;催生农业龙头企业,扩充农技推广载体;树立以农民为本的推广理念;大力推进农技推广信息化建设等。
参考文献
[1]尹进.对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几点思考.辽宁农业科学.辽宁省农业科学院.2003.(2):25-27.
[2]肖常沛.关于农业科技推广的几点思考.农业科技管理.2003.(1):18-20.
[3]王传荣.发达国家农业推广工作的经验和启示.农业经济.2001.(6):46-47.
沈阳农业大学 篇4
上午10时, 庆祝大会开始。全国政协副主席、校友白立忱在会上讲话, 深情回忆在校学习的美好时光, 学到的科学文化知识、做人的道理和确定的人生理想, 对一生产生深刻的影响。作为校友, 无论走到哪里, 都关心母校的发展, 今天回到母校, 看到令人振奋的发展速度和日新月异的变化, 感到十分骄傲和自豪。农业部总经济师杨绍品代表农业部向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致以热烈祝贺和良好祝愿。
庆祝大会由校党委书记迟维意主持。张玉龙校长代表学校在大会上讲话, 向光临大会的领导、嘉宾表示热烈欢迎, 向关心和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向广大校友、为学校发展建设付出辛勤劳动的师生员工致以最亲切问候并送上良好祝愿。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教授在大会上致辞, 代表中国农业大学和参加庆祝活动的兄弟院校向师生和校友们表示热烈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国际农业工程学会名誉主席、美国德州农工大学教授贝尔斯道先生在致辞中代表国际农业生物系统工程委员会、美国农业生物工程师学会及所有从事农业教育的国际专家与学者向师生致以诚挚问候。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教授在大会上发言, 代表全校教职员工向母校60华诞表示祝贺, 向关心、爱护、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级领导、学界同仁、各界朋友和广大校友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1986届毕业生、辽宁禾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卫东代表校友发言。全国人大华侨与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原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原北京市人大主任、校友于均波, 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校友万宝瑞, 原辽宁省人大副主任、校友徐廷生, 原中共辽宁省委常委、原沈阳市委书记、校友徐文才, 原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校友杨新华等领导出席大会。
教育部, 农业部, 辽宁省委、省政府, 沈阳市委、市政府等政府机构和中国工程院、中国农业大学等百余家单位发来贺信、贺电。
沈阳农业大学 篇5
根据省人事厅•关于印发†2006年全省职称工作安排意见‡的通知‣(辽人发
[2006]1号)、省教育厅•关于2006年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教育管理研究人员职务评审工作安排的通知‣(辽教发[2006]05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暂行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教师职务聘任工作遵循“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
第二条 本条例是实施全员聘用制之前的过渡条例。适用于此间教师职务的新聘任人员。
第二章 岗位设置、岗位职责与聘任条件
第三条 校人事处根据省人事厅和教育厅核定的岗位总量和比例结构,结合学校学科建设的需要设置岗位,报校长办公会审议,校党委常委会决定。
第四条 各级岗位职责按照•关于印发沈阳农业大学教学(科研)岗位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沈农大发„2004‟265号)文件中相应职务最低等级的岗位条件执行。
第五条 聘任条件执行职称改革工作正常化以来辽宁省出台的教师职务资格任职条件的具体要求及相关政策规定。
第三章 聘任组织及职责权限
第六条 学校成立教师职务聘任委员会,负责根据各学院教师职务聘任学科学术评价组的评价意见和聘任委员会分会的推荐意见,对各岗位的应聘人员进行综合评
议,择优拟定聘任人选。聘任委员会由学校主要领导、专家组成,原则上以正高职称人员为主,人数一般不得少于25人,设主任1人,副主任1-2人。
第七条 学校成立教师职务聘任任职资格审查小组,负责按照教师职务任职条件对应聘教师的任职资格,以及任现职以来的教学、科研能力和质量、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等方面进行考核,对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评价不合格或5年内有教学事故记录者实行一票否决制。聘任任职资格审查小组组长由分管人事工作和教学工作的校领导担任,成员由校人事处、教务处、科技管理处、研究生部、组织部、纪委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办公室设在校人事处。
第八条 各学院成立教师职务聘任学科学术评价组,负责听取应聘各岗位的资格审查合格人员的述职报告,对其教育教学能力、科学研究水平及工作业绩等进行提问、评议,提出具体评价意见。学术评价组由本学科领域或相近学科领域5至9位教授组成,设组长1人,报学校审核批准后开展工作。
第九条 各学院成立教师职务聘任委员会分会,负责在学科学术评价组的评价意见以及教职工民主测验等的基础上,对各岗位的应聘人员进行综合评议,形成聘任推荐意见。聘任委员会分会由各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教研室负责人、学科带头人、工会主席等组成,人数为7至9名,其中教授、副教授不得少于2/3,设主任1人,报学校审核批准后开展工作。一般情况下,分会主任应为学院行政主要负责人。
第四章 聘任程序
第十条 公布岗位。由人事处向校内外公布各级专业技术岗位的数量、岗位职责和应聘条件,实行公开竞聘。
第十一条 个人申报。符合应聘条件的校内外各类人员向学校设岗单位提出应聘申请。经设岗单位初审后,填写•沈阳农业大学教师职务聘任申报表‣,并报卷提供
相关背景材料。
第十二条 资格审查。学校教师职务聘任任职资格审查小组对应聘人员的任职资格,以及教学、科研基本能力及工作业绩等,按照教师职务任职条件进行审查,并由人事处将结果以适当的形式公示。
第十三条 各学院教师职务聘任学科学术评价组评价。学术评价组根据资格审查合格的应聘人员的申报材料、本人自我述职,以及现场提问答辩,对其教育教学能力、科学研究水平及工作业绩等进行评议,提出具体评价意见,并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表决,票数超过例会成员半数(不含1/2)的为通过,只投票一次。评价结果送交各学院教师职务聘任委员会分会。
第十四条 各学院教师职务聘任委员会分会聘任推荐。教师职务聘任委员会分会在学科学术评价组的评价意见以及教职工民主测验等的基础上,对各岗位的应聘人员进行综合评议,并按照学校下达的名额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等额推荐拟聘任人选,对获得例会成员2/3(含2/3)以上者,形成聘任推荐意见,上报到学校教师职务聘任委员会。等额聘任,只投票一次;差额聘任,最多投票两次。同级同类岗位不止一个时,需要排序。对获并列票数的应聘人员,排序可由例会成员另行投票表决。
第十五条 学校教师职务聘任委员会审议。学校教师职务聘任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根据各学院教师职务聘任学科学术评价组的评价意见和聘任委员会分会的推荐意见,在认真阅卷、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无记名投票,择优拟定聘任人选,赞成票达到例会成员2/3以上(含2/3)的为通过。等额聘任,只投票一次;差额聘任,最多投票两次。
第十六条 由校人事处对拟聘任人选进行公示,公示期7天。公示内如有异议,由学校教师职务聘任委员会组织调查、复议。
第十七条 校长办公会根据学校教师职务聘任委员会审议意见及公示结果,最终确定聘任人选。
第十八条 学校与聘任人员签订聘任合同书,向聘任人员颁发聘书。
第五章 聘任管理
第十九条 教师职务聘任实行岗位合同和任期考核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受聘人员与学校签订聘任合同书,明确聘任关系、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聘期为3年。在聘任期间,如学校按照上级政策推行全员聘用制,学校与受聘人员的聘用关系即行终止。第二十条 对于接近退休年龄或已获准延长退休年龄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其聘期一般不超过退休年龄或延退年龄。
第二十一条 聘用合同期满,学校与受聘人员的聘用关系即行终止。因岗位需要,本人愿意且按岗位职责考核合格的,可以续签聘用合同。
第二十二条 聘任考核管理分为考核和聘期期满考核。岗位职责按照•关于印发沈阳农业大学教学(科研)岗位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沈农大发„2004‟265号)文件中相应职务最低等级的岗位条件执行。
第二十三条 在受聘期间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将予以解聘。解聘后,可在有相应岗位的前提下应聘低一级岗位,或转岗应聘、无岗待聘:
1.考核连续两年不合格或聘期期满考核不合格;
2.受聘期间发生重大教学责任事故和工作责任事故者,对学校和他人造成严重损失;
3.伪造学历、学位、奖励证书;
4.伪造、谎报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成果;
5.抄袭、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
6.贿赂教师职务聘任组织成员;
7.未经学校同意擅自离校,或出国人员未经学校同意逾期不归,超过三个月;
8.经必要程序认定为严重违法违纪、道德败坏或有其它严重错误,受过警告及以上处分者。
第二十四条 解聘教师的建议,由该教师所在学院提出,经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审核,报校长办公会讨论批准。
第二十五条 新聘任上岗的教师,其档案工资及校内岗位津贴按其受聘岗位确定,从聘任之下月起兑现。在国家现行的工资制度下,教师聘任期满后受聘低于原任职务的岗位时,其档案工资在规定的时间内保持不变,其校内岗位津贴按照新聘岗位执行。
第六章 聘任纪律
第二十六条 各学院教师职务聘任学科学术评价组、教师职务聘任委员会分会和学校教师职务聘任委员会,都应以民主程序进行工作,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以无记名投票或评议讨论的方式形成具体意见。
每次会议的出席人数必须达到全体成员的2/3(含2/3)以上,方可例会,其结果方为有效。不设委托票。对会议结果持有异议时,必须由全体成员的1/3(含1/3)以上提出,并经全体成员半数以上(不含1/2)同意,可予复议一次。复议的问题,经例会成员无记名投票表决,当例会成员2/3(含2/3)以上赞成时为通过。
第二十七条 各学院教师职务聘任学科学术评价组、教师职务聘任委员会分会和学校教师职务聘任委员会的成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对聘任工作负有保密责任。除了按规定应该公布的内容外,应聘人员的教育教学能力、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及工作业绩等的评议意见、评议会议讨论情况及工作具体进程均为保密范围。聘任与评议工作实行回避制度,涉及本人及亲属时,应主动回避或减少票数。
第二十八条 各级教师职务聘任组织成员要严格按照评审、聘任程序和聘任条件开展工作,客观公正,严守纪律。各学院教师职务聘任学科学术评价组、教师职务聘任委员会分会在教师职务聘任工作中违反本条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的,由学校主管部门责令其改正;影响恶劣的,由学校给予负责人及主要责任人以行政处分。
第二十九条 应聘人员在应聘过程中,须遵守职业道德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为进一步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来校工作,学校设立“沈阳农业大学引进人才聘任小组”,负责常规聘任以外的引进人才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聘任条件和工作办法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三十一条 学校成立教师职务聘任工作监督仲裁组织,负责监督教师职务聘任工作,并对提出异议的情况进行仲裁,保证聘任工作公平、公正。监督仲裁组织组长由分管纪委工作和工会工作的校领导担任,成员由纪委、工会等部门负责人及教师代表组成。
第三十二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实施,校人事处负责解释。
沈阳农业大学 篇6
《意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加强社区科普大学工作的总体要求,第二部分:推动社区科普大学实现健康发展,第三部分:为加强社区科普大学工作创造有利
条件。
《意见》指出,加强社区科普大学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立足社区、服务百姓,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移风易俗,抵制封建迷信,不断提高市民科学文化素质,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沈阳奠定坚实基础。要牢牢把握社区科普大学的办学方向,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实施社区科普益民行动计划为主线,面向社区居民广泛开展科学教育,扩大科普大学普惠面。坚持以具备参学条件的离退休、失业待业、居家赋闲的社区居民为学员主体,招收对象逐步向青少年、农民及在职人员扩展,推动办学触角向涉农街道、少数民族聚集区等区域延伸。拓展办学功能,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以安全健康、防灾减灾、节能环保等内容为重点,开展系统化科普教育,着力提高社区居民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生活质量、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城镇劳动者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和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培训在科普课程中的比重,推动科普大学由科普教育平台向社会公共服务平台转化。
《意见》强调,要进一步规范管理模式,要在坚持“两级办学”(市办总校、社区办分校)、“三级管理”(市、区、街道)和“四个固定”(教学场所、授课时间、任课教师、学员队伍)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校和学员的自主管理,在社区的指导下民主选举产生校委会、班委会,不断完善学校章程及各项管理制度,逐步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使社区科普大学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遵循“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按照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科学设置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不断增强教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不断丰富活动载体,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推广互联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社区科普大学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进一步强化师资力量,采取单位推荐、个人自荐、社会招聘等形式,选聘各类优秀人才担任社区科普大学教师,形成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业齐全的社区科普大学教师队伍。
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发挥社区科普大学与社区群众联系密切、互动广泛的优势,在社区的监督指导下,积极引导学员参与社区建设。鼓励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学校、科研院所,充分利用社区科普大学这一平台,开展面向社区居民的理论宣讲、知识普及活动。在社区科普大学探索建立社情民意反馈机制,为党委、政府做好群众工作、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提供有益帮助。不断拓展社区科普大学社会公共服务功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协助社区开展各类公共服务。
《意见》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社区科普大学建设,将其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成立市社区科普大学领导机构,其办事机构由市科协、市文明办、市社区建设办组成,办公室设在市科协,负责指导全市社区科普大学的教学工作。各级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社区科普大学的投入力度。坚持“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原则,鼓励社区内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社区科普大学建设,为社区科普大学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支持,改善社区科普大学教学场所及各类硬件设施。社区科普大学要充分利用社区多功能活动室开展教学活动,教学设备等至少应满足50名以上学员教学活动需要。充分调动街道、社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健全完善社区科普大学管理体制。具备条件的社区要逐步开办社区科普大学,暂时不具备条件的社区,要与相邻社区实行联合办学。探索建立街道(乡镇)领导干部联系社区科普大学工作制度,并将社区科普大学建设纳入和谐社区示范活动以及高标准社区、文明社区等考核之中。加大对社区科普大学的宣传力度,及时总结经验,选树先进典型,在全社会营造建设和发展社区科普大学的浓厚氛围。
沈阳市社区科普大学计划到2015年,全市社区科普大学达到400所,普及率达到50%以上,全市学员总数达到2.5万人以上,教师队伍达到1?500人,设置各类专业20个至30个。(吕波 编辑:扶勇华)
沈阳农业大学 篇7
1 实验教学理念的改革
现代大学的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 正向多元化、创新型的目标努力。然而林学专业又以实践性强为鲜明特征, 因此林学专业在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的同时, 应该着重做好实践教学的规划与布置。据此, 我们提出开展大学生的实验和实践活动要“教学、科研和学生的职业发展一体”这一实验教学体系的设计思想, 从理念上赋予了实验教学新的使命和方向。
1.1 服务教学
一方面要紧密结合学院的教学计划开设实验课程、添加实验实践环节, 设置实验项目, 配置和构建完整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提倡互动式教学、注重启发式教育、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团队意识;另一方面不将教学拘泥于课堂, 尽量为学生创造实践的外部环境, 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学校, 走进林业生产及相关单位, 通过实践去学习和运用所学林学理论知识, 以此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把握。
1.2 面向科研
学院或学科应组织或协助学生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 促进学生掌握研究的方法、技能和了解仪器操作, 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 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我校林学专业本科生在第四学期末分专业, 从大三就有机会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对高年级学生的研究方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将为他们今后的进一步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1.3 奠定学生的职业发展基础
一方面竭力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社会实践、实习机会, 使在校学生有机会提前接触社会、了解相关行业的工作方式、管理机制和发展动态, 提前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一个更为明晰的考虑和认识;另一方面, 实验中心建设与林业相关单位如林场合作, 使实习基地面向教学, 面向科研, 面向学生就业培训, 将工作单位的操作规范和管理的理念贯穿到教学中。为社会储备林学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兼备的高素质综合人才。
2 实验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改革
2.1 专业实验教学模式分类
林学专业实验教学一般包括:课程实验或实习、专业综合实习、专项设计研究和课外科技活动等几种模式, 不同类型的学校在实践教学上的差别主要表现为上述几种模式在比重与侧重点上的不同。沈阳农业大学林学专业以往主要以课程实验或实习、专业综合实习为主要教学方式, 在改革中更多强调专项设计研究和课外科技活动, 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目前沈阳农业大学林学本科专业绝大多数的实验课明确了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内容的比例, 并且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了森林培育、森林保护和森林经理3个方向的综合性实验, 分别为树木栽培生理生态实验、森林保护基础实验和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综合实验。专业综合实习分为:专业基础实习 (树木学实习、土壤学实习和森林生态学实习等) , 专业实习 (种苗学实习、造林实习和森林经营实习等) 。专项设计研究主要包括课题设计和毕业论文。课外科技活动的主要是开展各类科技竞赛, 例如标本制作大赛等, 尽量多地提供学生能力锻炼的机会;另外课外科技活动还包括组织或自愿参加到教师科研项目的研究当中, 参加实验室的建设与完善等。
2.2 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模块化教学
在保持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的基础上, 构建了体现基本实验技能系统训练与科研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基础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研究创新型实验相衔接的多层面实验教学新体系。初步设计以下几大模块: (1) 专业基础模块, 该模块按实验方式和原理分为识别类和分析类, 识别类主要包括植物学和树木学。涉及不同科属植物特别是树木的观察和分类、标本制作等;分析类包括土壤学实验、植物生理实验、基础生物化学实验等, 侧重分析样品的采集与制备、分析样品的前处理等; (2) 森林培育模块, 该模块含造林学、种苗学、森林经营学、林木遗传育种学、树木栽培生理生态实验、生物技术在林业上应用等课程。涉及的主要实验内容为造林材料的品质检验、苗木培育实验、抚育管理实验和林业生物技术实验等, 并在以上实验中融入林业试验设计的方法。 (3) 森林保护模块, 该模块实验包括的课程是森林昆虫学、林木病理学、植物化学保护、生物防治, 森林保护基础实验等。涉及林木病虫害分类、症状、病原细菌分离培养防治及标本制作、化学药剂配置及使用等。 (4) 森林调查模块, 该模块实验包括的课程主要是测树学、林业遥感、3 S在林业中的应用和森林生态学等课程。主要实验内容是:测树学实验、单株树木的材积及生长量测定、林分蓄积量及生长量测定、标准地调查等。
2.3 将实验课堂深入到社会实践中
针对林学专业实践性强, 用人单位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这一特性, 在安排各种实验时, 让学生尽量多走进林业相关部门单位, 实际感受林业操作技术和发展动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
2.3.1 课程实习
课程实习是对所学课程的进一步巩固和加深, 把课程实习落实到生产或科研单位效果显著, 如种苗学课程实习与植物园及单位或个人苗圃合作, 在春季育苗期开展实习, 学生参与其中, 从整地, 做床、播种到出苗前的管理等逐一进行, 在过程中老师讲解重点和各步骤注意事项, 使得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将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 而且得到专业理论应用、试验设计方法、施工布局、结果分析及书写报告等方面的全面锻炼。
2.3.2 专业综合实习与生产单位结合
林学专业实习在清源湾甸子林场进行, 以往实习是独立, 与林场的工作交叉较少。在制定新的教学实习规划中, 与林场进行沟通, 进一步加强与林场的合作。如森林经营实习和测树学实习与林场的抚育采伐作业结合, 让学生实地了解抚育采伐的标准, 操作方式, 尽量多的了解木材解析的相关知识, 使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完成向工作角色的过渡。
2.3.2 课题设计与毕业论文
课题设计主要是给学生指定研究题目, 让学生初步掌握相关知识的文献收集, 实验计划的制订, 并完成报告, 是在做毕业论文之前进行的集中科研训练。毕业论文是超出课程内容的系统而完整的专项论文, 是实践教学的关键一环, 是学生走上工作和研究岗位前的最后一次现场模拟训练。通过完成毕业论文工作使大学生巩固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及增加运用知识能力、文献检索能力、测试分析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翻译能力, 同时, 毕业论文工作是大学教育的综合训练, 也是对教育质量的检验。目前我校林学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主要以协助完成教师课题为主。毕业生可以较充分的掌握林学某一方面的基本技能, 如苗木扦插、混交林效益等方面。对于部分已经签约的学生, 鼓励他们到签约单位进行毕业实习, 结合实际项目完成毕业论文。
通过对实验课堂实践化的推进, 我们力争使教师不再只是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层面, 而是要向启发性教学发展。实验内容以小组形式完成, 培养团队意识。从社会实践中锻炼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将为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3 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沈阳农业大学应该看到目前实践教学的安排与条件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 还需要经过较长段时间的不断改进才能适应林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例如很多高校存在的实验教学考核方式单一[5], 我校林学专业虽然逐步在增加操作步骤所产生的平时成绩, 但由于操作过程需要量化比较困难, 仍以实验报告好坏为主要标准, 这就限制学生钻研和学习的兴趣, 需要根据实验的性质逐步增加评判标准和方式, 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能力。另外教学质量评价主要是督导检查和学生评价为主, 管理与监控的方法策略单一, 应该逐步引入基于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设定可行的评价指标, 这是一段很长的探索之路, 需要学校、学院、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总而言之, 在强调实践教学、能力教育和素质教育重要性的同时, 不应忽视掌握理论知识的重要性。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齐头并进, 才能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贾晓东.高校实验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2]余强, 徐心和.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方案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 24 (supp) :8-10
[3]刘苑, 郭圣茂, 杜天真, 等.林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0, 28 (2) :4-8
[4]施拥军, 黄坚钦, 徐华潮, 等.林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8, 26 (4) :63-66
沈阳农业大学 篇8
金秋九月, 风和日暖。第八届中国辽宁 (沈阳) 国际农业博览会于9月23日至26日在国际展览中心隆重举行。省去造景华丽、盛大恢弘的开幕式, 本届农博会更加注重为参展商和市民提供更有效的展示交流的平台。本届农博会规划建立标准展位2000个, 设有省综合、一县一业、龙头企业、国际、休闲农业、生产资料等展区, 突出展示农业产业化发展、特色农业、名优新特产品、农业生产资料等现代农业最新发展成果。
4天里, 累计32万人次的观展人数、24.5亿元的合同总额使这届农博会堪称收益颇丰;新奇的农产品、前沿的农业技术更让观展的市民、农民大开眼界。今天小编就与您共同回顾一下此次农博会的精彩与魅力。
见识了“大黑猪”“俏南瓜”, 尝过了“脆肉片”“白柚参”, 看过了“大机械”“小飞机”, 体验了农业的无处不在, 领略了农业的精彩纷呈, 感受了农业的尖端科技。农博会结束了, 可农业的发展没有结束。只要善于发现、勇于创新, 下届农博会的“明星”也许就是您!
沈阳市农业品牌建设的思路对策 篇9
1 农业品牌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以沈阳市为例,现有省级农产品品牌81个,仅限种植业企业申报,其中沈阳注册有效期内3个,最多时达到13个,因企业在有效期内没有重新申报,被取消10个,特产之乡辽宁省57家,其中沈阳24家(种植业11家,其他产业13家),申报主体为乡镇政府。品牌的种同质化高,品牌创建工作困难大。目前,农业品牌创建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品牌意识不强
现有的农产品生产企业实力不强,树立品牌的意识不够,没有形成良性循环,多数企业仍将主要精力停留在初级农产品生产方面,追求高产量,外在形象和内在品质没有经过精心包装,粗放经营附加值低。
1.2 自然资源不足
品牌催生的土壤养分不足,部分地区无山无海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农业品种的单一化,没有特产,也就缺少占领市场的农业品牌创建的先天优势。
1.3 产业结构调整慢
玉米、水稻仍占据农业生产的半边天,设施农业虽有进展,但品种高度重复。养殖业中精品不多,多数各自为战,不能统一形成合力,难以共同闯市场,打品牌战略。
1.4 林业经济规模小
食用菌等干货市场销售仍以吉林、黑龙江产品占优。
1.5 农产品深加工程度低
多年秉持的招商引资,引进来的都是全球全国知名加工企业,本地的企业却在不断萎缩,难以持久带动本地产业的壮大。旅游市场很难觅到传统的本地特色农产品或加工品,品牌建设严重滞后。
1.6 经济环境的变迁,使得在做大农业品牌方面缺少商机
东北经济与全国相比,呈持续低迷走势,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到强盛时期,消费市场需求不旺,对农业品牌的催生不利。
1.7 宣传包装意识不强
本地市场很难见到包装精美的农产品。
2 农业品牌建设目前的发展机遇
农业品牌的创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这里既有对传统农耕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有对现代农业吸纳创新的融合。目前,农业生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抓住难得的机遇,就能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有效保障农产品数量和质量供给。主要优势体现在:一是耕地面积比例大,调整结构空间足,种养加链条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良好,优势明显,资源丰富,创建农业品牌有巨大的优势。二是政策支持力度大,后劲足。省市政府结合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每年都制定出台了扶持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给予生产、加工企业数额不等的补贴,每年安排的资金逐年上升,扶强做大的上升空间大。三是旅游产业的拉动作用。推进旅游城市建设必将吸引国内外游客,购买力上升,目前积极打造的旅游强市发展规划已经完成编制,未来几年将带来重大的利好消息,旅游产业的拉动效应凸显,食为先的消费习惯和特色农产品将随着旅游专列走向全国,旅游与农业的有效衔接,家庭农场、都市休闲农业、观光采摘产业快速发展,为带动品牌建设提供了机遇。四是质量监管工作体系健全,产品质量监管有可靠的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体系、检测和执法体系建设完善,已经建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体系,市、县、乡三级检测体系和市、县两级农业执法体系,完全可以胜任品牌建设和质量监管工作任务,在监管过程中机制完善、分工明确、监管到位,这些都是品牌创建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动力的保障。
3 农业品牌建设的对策
3.1 品牌的养成是前提
任何一个农业品牌说到底就是质量的象征,是安全的代名词。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是国家相关机构认证的权威产品,是国家层面目前最高的产品质量等级。其中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重点在种植养殖业初级产品、绿色食品除初级农产品以外,还有深加工产品,有机食品则侧重于对生产过程的管控,对产品的外观并无限制。地理标志产品则是对一个地区传统文化消费习惯的保护与登记,所有权为县级人民政府。“三品一标”实际上是质量安全的一种具体体现,并不是一种商标,是口碑。各级政府对农业品牌的建设应有较高的认识,并赋予足够的资金投入及扩大宣传,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农业品牌的作用。在品牌的培育和养成过程中,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准确定位,如何发展、怎样发展,要有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和科学分析,申请原产地地理标志产品是农产品企业建立核心竞争力的方法之一。哪家农产品企业申请到了地理标志,就相当于控制了这个区域的这类产品的销售价格。有地标的产品和没地标的产品不仅是正宗不正宗的区别,还直接影响到市场销售价格,如阳澄湖的大闸蟹比阳澄湖周边的大闸蟹贵上很多倍。确定目标和方向,如沈北清水大米地理标志,所有权为区政府,但辖区内任何一家制米企业都有权使用清水大米的地标,如何让企业规范使用,不损害清水大米的名誉,制定相关标识的使用规范就显得更加重要。事实上,有很多这样的农业品牌,虽有口碑,却无名牌,如新民小梁山西瓜、大民屯白菜,有着多年的种植管理经验和多年的传统习惯,在省内或国内知名度非常高,但却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名牌,主要原因是政府投入宣传的少,农民单兵作战势单力薄,品牌建设的欠缺已经成了参与市场竞争的一大软肋。在农业品牌建设方面,政府是主导者,不应成为观望者,要充分动用政府掌握的各种行政资源和宣传机器,在以质量安全为前提下,要充分借鉴山东省的农业品牌创建成熟经验,由市、县两级政府出资投入宣传费用,通过在主流媒体宣传,广而告之,加大宣传和保护。
3.2 品牌的营销是手段
再好的品牌,不走向市场就失去了品牌的应有作用,酒香也怕巷子深,开展营销要抓住农产品消费心理,从20世纪70、80年代吃得饱,到20世纪90年代吃得好,到现在吃得安全。安全是老百姓当前在购买农产品时首要关注的问题。“产业链、好产品,安全品质、好生活”是中粮集团给老百姓传达的健康理念。无独有偶,北京首都农业集团最近的广告语也换成了“安心之选,首农集团”。无论是中粮的“安全品质”,还是首都农业集团的“安心之选”,关注的都是农产品安全问题。跨界农业是发展方向,产品销售也会高于同类企业的收入。创建农业品牌的工作中,将安全作为重要的营销策略,通过推销沈阳地产名牌农产品,精确定位产品品质,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实现品牌发展,是必然之路。
3.3 品牌的认证是基础
近年来,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从最终产品合格转向种植养殖环节规范、安全可靠,积极推崇和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从“农场到餐桌”全过程控制,随之产生了生产管理和控制体系及相应的体系认证。目前,不少农产品由于缺乏标准化、规范化的经营管理,其产品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品牌建设便失去基础支撑。近年来,“三品一标”认证体系、GAP良好农业规范、GVP良好生产规范不断完善,农产品生产管理水平和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严格认证标准,强化证后监管,可以使得品牌产品在过程控制、减量化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到示范引领作用。所有农业品牌必须在质量上得到有关机构的认证,在产地环境上有严格的限制,在管理过程中有规范的措施,这样才能通过质量认证。认证工作结束不等同于放松监管,持续开展证后监管和对产品质量抽检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手段,也是有效避免农业品牌被企业或个人行为的损害而影响到整个产业链条发展,持续维护农业品牌公信力的一种手段。
3.4 精确定位是关键
农业标准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和重要标志,也是农业品牌建设的基本条件。标准化促进品牌发展,品牌推动标准化建设。树立品牌理念,围绕开发、培育、创建品牌农产品的目标,把推进农业标准化作为一项基础工作,引导生产和经营者开发、培育更多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培育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在展农业品牌,眼睛向外的同时,还要因地制宜研究挖掘本地农业文化中的闪光点,实行各级政府负责项层设计,壮大本地特有的产业,这才能将品牌持续做强,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结合本地区特有的产业构成,将农业标准化生产融合到产品质量上,实现沈阳市农业品牌建设的深入发展。
3.5 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是保障
2014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大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工作,集中精力搭建全国统一的追溯信息平台,积极开展追溯试点,大力推进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管理,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将管理工作从被动应付向常态管理和源头管理转变。结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的精神,在理顺好与食药监部门关系的同时,加强协作,积极开展生产基地准出和检测合格证明,形成一盘棋,共同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有利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发展质量,为品牌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3.6 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是首选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和自律意识,利于发挥市场调控作用,利于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效能。创建农业品牌首先要保障质量安全,按照“消除隐患保安全、控制源头上水平、健全体系强能力、完善制度建机制”的思路,控制源头上水平就是要从生产入手,大力推进标准化示范创建,强化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健全体系强能力就是要强化机构队伍建设,加强执法监管条件保障,全面提升监管能力;完善制度建机制就是要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和做法,形成制度和模式,在全市范围内加以推广,形成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监管长效机制。
3.7 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
近几年来,农产品电子商务迅速发展,“互联网+农业”正在取代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农业3.0概念正在被众多企业和消费者热捧,究其核心是产品质量。国内众多商业巨头纷纷进军农业领域,为农产品品牌创建提供了先机,应在“互联网+”新的模式下,借力互联网,抓住商机,实现产品升级,全力开展品牌创建工作,提升品牌含金量,从而促进农业健康发展。
摘要:随着农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农产品必须树立品牌。品牌就是竞争力,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手段,是新时期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重大任务,是农产品实现市场价值的重要保证。本文对辽宁省农产品品牌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沈阳农业大学 篇10
关键词:沈阳地区,设施农业,市场,技术,机制
在实践设施农业过程中, 沈阳地区根据十二五规划的要求, 在整体上确立了以推进设施农业中的科技创新的方针, 大力发展高效节能的设施农业, 较大规模的引进国外先进的温室生产系统, 利用相关的栽培技术实现农业的反季节多样化生产。同时以提升设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为目标, 根据沈阳周边乡镇的具体情况生产大宗菜和特产菜, 提升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生产花卉水果等多样化的农产品, 实现设施农业的区域协调性, 保证沈阳地区的菜篮子工程的稳步推进, 从农民靠天吃饭, 靠地吃饭向靠政策吃饭, 靠科技吃饭转变, 进一步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本文在深入调查研究设施农业的地区现状, 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为设施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思路上的方向。
一、沈阳地区设施农业发展的现状
1.设施农业所依托的耕地类型逐渐多元化
在政策带动下, 我国设施农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沈阳地区的设施农业发展水平也逐年提升, 耕地作为设施农业的载体, 沈阳地区的耕地面积也逐渐被开发利用, 各地利用技术进行设施农业的开发。2011年沈阳市政府根据形势制定了相关的发展政策, 沈阳地区的未开发土地进行了开发, 苏家屯区、辽中县、康平县和新民市的土地开发新增面积较多, 大于减少的土地面积, 其他地区的土地面积由于城镇扩张和工业发展用地, 耕地面积减少量较多, 而沈阳地区的近郊区的减少量也更为明显, 而拥有水资源和土地的资源水田面积也逐年减少。因此, 在现有的土地资源上来开发设施农业, 随着技术装备水平的不断提升, 设施农业和高效农业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44.9%, 在农作物的播种面积、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油料播种面积、棉花播种面积、糖料播种面积和蔬菜播种面积上均有分布, 这些设施农业的分布也可以保证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必备的原材料, 有些大田作物也会逐步演化为供畜牧业发展的饲料作物, 沈阳地区各区县主要以生产粮食作为主, 在棉花和糖料生产上还主要集中于法库县和新民市, 从规模上来看, 大田作物如稻谷和玉米在设施农业生产中占主导位置, 沈阳近郊区几乎不生产水田作物, 玉米作为饲料作物生产占有较大的比重。
2.设施农业多样化发展
近些年来, 沈阳地区周边的设施农业发展已经从原来单一的设施种植业逐渐发展为设施园艺和设施养殖等多类型的设施农业形式。2011年, 全市蔬菜面积93.4万亩, 蔬菜总产量283万吨, 总产值29亿元。园艺设施面积超过35万公顷, 其中日光温室面积超过38万公顷, 园艺设施农业作为为沈阳市及周边城镇居民提供蔬菜、水果等的商业性农业。这种设施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与现阶段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水平是密切相关的, 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入, 专门为城市居民提供必需的食物成为了一种规模性的产业。规模经济效应的不断深入, 从事园艺设施农业的农民, 逐步实行了专业化和集约化的生产模式, 来生产蔬菜、水果等, 同时也伴生着出现了从事设施畜牧业的设施农业。沈阳市也在设施园艺和设施畜牧上实现了多类型和高产量的生产, 蔬菜园艺生产中, 主要生产品种有黄瓜、番茄、茄子、辣椒等蔬菜, 花卉、水果等其他作物。其中, 裸地蔬菜播种面积53万亩, 总产量48.4万吨, 裸地花卉播种面积18万亩, 总产量6.78万吨。水果播种面积15万亩, 总产量9.74万吨;中药材播种面积4万亩, 总产量0.4万吨。牛和羊的饲养量都达到了一个供沈阳地区使用的量, 规模化养殖比例分别达到了46.5%和41.6%。肉鸡和蛋鸡的养殖产量相比上年增加了64.5%和85.7%, 生猪的饲养量总规模已达15.6万只, 相比去年同时期的产量增加78.8%, 这些产量的提升无不与实施设施农业的高效性有关。
3.设施农业生产资料多样化
经过多年努力, 沈阳地区在种植业、牧业、林业和渔业的设施农业设备上农用化肥使用量、塑料薄膜使用量和农药使用量上都达到了一个规模化的程度, 实现工厂化农业所需的农业设施, 在设施种植业上实现了温室设施设备在品种繁育、栽培、植保的需要, 在设施畜牧业上实现了标识设备、冲洗消毒设备和粪污处理设备为主的养殖设备体系, 在精准饲喂上又进了一步, 这些为设施农业的安全稳定生产提供了物质基础。2011年沈阳市设施农业设备量为599829元, 农用化肥使用量、塑料薄膜使用量、农药使用量分别为580487元、15323元、4019元种植业的设施农业利用生产资料的比例较高, 而农用薄膜的使用量也符合其发展的要求, 初步形成了设施农业发展所需的栽培、营养和植物保护设备的设施园艺装备体系, 在种植业、牧业、渔业和林业的设施生产资料的使用中, 也逐步实现了检测设备的更新和处理设备的精准化, 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也为安全稳定生产提供物质基础。
二、沈阳地区设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设施农业预防减灾减产的作用较弱
近些年来, 随着沈阳地区设施农业的稳步推进中, 其标准的减灾防灾体系还处于探索阶段, 在传统农业生产中农业生产伴随着自然灾害的侵扰, 虽然设施农业通过发展标准体系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但是设施农业在发展中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干扰, 沈阳周边地区的设施农业水平大多数处于较低的水平, 其在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上较弱。虽然设施栽培面积已达92.5万亩, 但80%以上的农业设施仍以简易型为主, 有些仅具简单的防雨保温功能, 对设施内温、光、水、肥、气等环境因子的调控上根本无从谈起, 在恶劣气候的影响下, 蔬菜产量和品质即受冲击较重, 在不同类型的农业类型中减产3~8成的比较多, 减产产量也占到了总产量的30%~40%, 由于沈阳周边区县的设施农业生产个体农户占大多数, 而实现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限制较多, 而信息化应用程度较低, 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含量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 抵御生产风险的能力较低, 减产3~5成的在沈阳市达到7万吨、减产5~8成的2万吨、减产8成以上的占比较少, 农业的设施能稍微起点作用, 但是作用不明显。
2.机械化应用程度较低
沈阳地区的设施农业整体说机械化的应用程度相对较低, 主要表现在设施栽培的作业机具和配套设备尚不完善, 温室每亩年均用时3600小时以上, 按人均管理面积计算仅相当于日本的1/5, 西欧的1/50和美国的1/300。畜牧养殖生产仍以人力为主, 农产品加工劳动强度大, 所产生的机械动力劳动生产率低。设施农业在机械技术的应用上没有按照一定的标准体系进行应用, 而设施园艺机械动力标准相比行业的标准落后较多, 整体来看, 沈阳地区的设施装备种类少, 技术含量, 在畜牧和深加工的设施适应性和成套性还有待提高, 而从能量的角度来看, 加工的劳动消耗为每小时185千卡, 农机动力需耗能约为每小时2300千卡, 农药需耗能约为每小时16000~19700千卡, 这些能量都无形中增加了设施农业的消耗程度, 落后的发展方式影响着标准化系统的增强, 现行的机械化水平还远未达到实现设施农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实现设施农业中的机械化任重道远。
3.科研利用水平较低, 科技示范作用不强
沈阳地区的设施农业发展是由引进技术、资源和理念来发展的, 在这种理念下的发展也伴生着技术基础薄弱, 设施栽培技术不配套、不规范, 设施畜牧业缺乏量化指标, 缺乏投入保障机制, 设施栽培主要由经验来实现, 科技创新协作和关键性技术成果少, 较低的技术应用, 也使科技的推广性和实用性更差, 其核心关键的是科技创新人才缺乏, 沈阳地区近些年来不断的吸引农业技术人员, 但所吸引的人员较少, 在整个技术人员中比例较低, 科技人员16.96%的比例较低, 人力资源供应不足较为明显, 设施农业的专业人才较少, 缺乏掌握新技术和新装备的人员进行推广和培训, 技术应用的扩散机制较差。同时由于农民技术水平低, 服务水平差, 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创新技术不能满足沈阳地区现阶段设施农业发展的要求, 致使农产品在产量和品质始终在一个低水平上徘徊, 这与设施农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4.设施农业建设资金融资较少
实际工作中发现, 设施农业作为高投入、高产出型农业项目, 农民在自筹资金上存在困难, 体制和机制上条件也限制其融资的能力, 尤其是没有对银行贷款利率的优惠政策, 使大多数农民参与意识不强, 对是否盈利顾虑较多, 多数待观望态度, 而对贷款利息的压力和资金的短缺使得设施农业不能实现规模化的发展, 影响了大多数农民的参与性和积极性。究其原因是对农业的贷款较少, 并且利率优惠较少, 而对农业技术改造的贷款更为少, 在对乡镇企业和农业贷款上, 呈现的波动较大, 在2008年处于一个较好的水平, 到2011年的水平相对较低, 与其他类型的贷款的比例也逐步扩大, 对涉及到农业技术的农村沼气、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等的贷款相对较少, 限制了再生产的规模化进行, 同时缺少了从信贷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贴息资金专门用于发展设施农业, 这些融资渠道拓宽较为困难。建设一个高标准的温室日光室需要11.76万元, 而普通的土钢结构的温室日光也需要资金4.8万元, 建设钢架的大棚需资金1.5万元, 这些对于普通农民来说无疑是一种很大的负担。
三、沈阳地区设施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建设面向设施农业的机制
第一, 市场经营机制建设。一是提高农民对市场的认知程度。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信息存在着不对称, 往往会产生信息失灵的状态, 存在着盲目的农业生产, 而缺乏对市场需求进行生产的选择, 二是扶持一批有实力的设施农业专业化组织。由于沈阳地区现阶段设施农业龙头企业较少, 对周边经济所产生的辐射和对农产品加工业、饲料加工等乡镇企业带动作用较少。第二, 面向地区的规划机制建设。一是对农田水利设施规划的机制建设。对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以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理念去谋划发展, 积极争取在资金和项目上的支持, 根据现有政策进行要素资源的集成来实施水利的合理设施建设, 二是对设施农业示范带的机制建设。在沈阳地区围绕着高产玉米示范区和高标准水田示范区做文章, 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绿色农产品示范区, 针对示范区的特点进行产业化的开发。第三, 建设标准化市场运行平台。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联接机制。在实现设施农业市场化运作过程中, 应当对农产品的产销平台进行一个整体的经营机制规划, 在规划中要确立规范农产品市场一个整体的利益联接机制。
2.深化在设施农业领域科技的应用
一是对新技术和新装备进行合理应用。一是设施园艺科技装备应用。在产前环节对设施园艺进行温室结构的规划设计, 并对新型日光温室结构和精准施药等装备进行科学的开发。在具体的设施农业耕种中, 改进农膜、保温被和蓄热材料, 实现一体化施肥, 加强对周围环境冷暖变化的智能化控制, 对可实现机械化的地区进行播种、耕种和运输等机械化设备的运用, 提升区域的开发能力和土地的利用效率。二是设施畜牧科技装备应用。在设施畜牧的生产环节, 加强配套装备的利用率和自动化程度, 应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畜牧养殖设备, 具体开展畜牧精准养殖装备技术和工程防疫技术等环境控制技术的使用。三是设施水产装备应用。从节水节电的角度出发, 以环保健康养殖作为水产养殖的理念, 在技术的应用上主攻水的使用效率的提升, 主要在水的循环和半循环中寻找出节能减排的处理技术, 通过监控平台实现智能化的检测控制。
3.制定设施农业装备体系标准
一是加快设施农业装备的结构升级。在实现农业装备标准化过程中, 应注重农业机械装备的集成化发展, 促进适用的农业设备与农机技术的有效配套, 根据设施农业装备的水平和实际生产状况, 找准设施农业技术标准化和轻简化的实施方向。二是设施农业装备一体化。在设计和开发适应现阶段设施农业发展的装备中要注重一体化的建设, 分别从温室大棚和养殖场入手, 设计出低能耗和具有环境控制水平的装备。三是制定设施农业装备标准的发展规划。在生产中加大对设施园艺作业过程中农业装备的监控, 对养殖设施的机械化程度做定期监督检查, 在保证食品卫生安全的状况下, 加大对环境污染清理和控制装备的换代升级和推广使用。四是设施畜牧实用装备示范和推广。在生猪养殖上, 示范生态型和标准化的猪舍, 推广生猪舍的饲养清洁生产装备, 重点推广自然调温猪床、新型组合式分娩栏及新型仔猪保温箱等技术。在蛋鸡养殖上, 示范栖架式优质蛋鸡设备, 对养殖环境进行无公害化的处理, 推广高效笼养成套装备和鸡蛋自动收集分类装备的应用。以水质为技术示范的重点攻关领域, 对养殖水进行净化, 应用污物分离器来实现水质的配给导向, 以循环利用为主, 推广高效气浮、高效杀菌、新型网箱来更新水产养殖区的智能化调控设备, 示范和推广蛋白分离器、高效生物反应器实现低压纯氧增氧量和池塘底部增氧量, 应用水质监控和水产动物监视系统设备, 以产地保鲜处理和鲜活水产品贮运等溯源系统装备为主, 推广水产品质安全保障装备。
4.建立和完善设施农业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第一, 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等保障机制。
在逐步实现设施农业过程中, 应理顺现有适合于设施农业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 对各级主管部门逐步的赋予各项规划指挥和监督管理的职能, 强化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和技术推广工作, 制定和完善对重大自然灾害的突发事件机制和应急预案, 提升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并从政策上扶持农业装备的补贴力度扶持, 减少财政、税收、金融信贷和保险等部门的办事阻力, 完善设施农业装备和建设资质的管理制度。提升设施农业产业发展的质量和规范化水平。
第二, 加强设施农业实施资金的补偿机制。
在认真贯彻和落实相关设施农业补偿机制政策中, 以充分调动乡镇企业和实现农民增收为目的, 应在多元化、多渠道和多层次加强各种补偿机制的建设, 在对科技创新上的投入机制上应加强引导, 确保资金导向技术含量高、生产效果好、种养殖户亟需的设施农业装备, 政府在实施中应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进行设施农业的补贴, 建立系列的防灾害防风险的基金, 减少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向设施农业过渡的阻力和后顾之忧, 在拓宽融资中应安排一定比例的贴息融资来发展强农惠农项目, 建议其中新品种试验示范大于20亩的基地, 每亩补助400元~800元, 推广节水灌溉膜下微滴灌大于40亩, 每亩补助50元至80元不等, 强化扶贫、水利等扶贫力度, 并确定给每个示范县2000万元财政专项补贴, 对产业化过程中农村沼气、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的开发中, 引进民间资金来鼓励来支持设施农业发展。
第三, 加大对科技人才的培训。
在设施农业向全面性发展中, 科技的应用水平决定设施农业的发展水平, 在按照现代设施农业发展过程中应采取更为灵活和开放的方式培养技术经营型人才, 加大对基层生产人员的技术和管理的培训, 以委托培养、联合培养等方式强化人才的培养, 探索更加灵活和积极的培养方式, 提高设施农业的培养比重, 在十二五时期, 结合阳光工程、职业技能培训等教育培训活动分类别、分层次的多次开展培训, 提升设施农业技术人员的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乃明主编.设施农业理论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5.
[2]田志宏, 祝华军, 魏勤芳等著, 工厂化农业的发展战略、管理与创新[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8.
[3]祁春节著.中国园艺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12.
[4]朱德文, 陈永生, 程三六.我国设施农业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农业装备, 2005, (7) .
沈阳农业大学 篇11
关键词 大学生 余暇体育活动 调查研究
余暇体育是指学生在体育课和有组织的课外活动以外的时间中所从事的体育活动。在西方,余暇体育一般是用Leisure Activity (闲暇体育)和Outdoor Recreation(外运动)来表示。前者指的是人们平时在自由时间的活动,后者则一般是指野营、打猎、钓鱼、登山、远足等。在高校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的今天,深入研究了解学校余暇体育的组织管理现状和学生从事余暇体育的行为和心理特点以及影响学生进行余暇体育活动的因素等方面的问题,是有效组织和引导学生余暇体育的基础。本文旨在深入调查了解大学生余暇体育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讨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大学生开展余暇体育的方式方法。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沈阳师范大学、沈阳航空工业学院、辽宁大学的学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为论文提供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发放问卷在沈阳师范大学、沈阳航空工业学院、辽宁大学进行调查,沈阳师范大学共发放问卷70份,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共发放问卷60份,辽宁大学共发放问卷70份。共发放200份问卷,回收20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190份,有效率95%。
3.数理统计法
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学常规处理,为论文提供数据上的事实论据。
4.归纳演绎法
对调查结果进行归纳和演绎,对沈北新区三所大学进行调查与分析,总结出影响大学生余暇体育活动发展的因素,为如何更好地开展余暇体育运动提供一些建议。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余暇体育活动的参与动机与参与情况
1.沈北新区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心理现状调查
表1沈北新区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心理现状调查表(%)
参与动机人数百分比(%)
体验运动乐趣74.0
精神愉悦5026.0
挑战105.0
增强体质8042.0
提高技能105.0
丰富业余生活158.0
调节学习的紧张压力158.0
磨练意志品质32.0
动机是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和内部动力。本文对沈北新区大学生余暇体育参与情况的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的动机是多层次的,有增强体质、精神愉悦、调节学习的紧张压力、磨练意志品质等等,说明余暇体育活动可以满足大学生部分生理、心理和社会需要。同时我们也能看到当代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的动机呈多元化趋势发展。如表1所示,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愉悦身心是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的主要动机。
2.沈北新区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运动调查
表2沈北新区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运动调查表
选项男生(人)比例女生(人)百分比(%)
经常4524.03518.0
偶尔3518.03016.0
不参加2011.02513.0
如表2所示,选择经常参与余暇体育活动的学生共占80%,选择不参与余暇体育活动的人数仅占24%,这表明余暇体育活动在学生日常体育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参与这一运动的大学生是持有积极态度的。
(二)沈北新区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运动的时间与次数
1.沈北新区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运动的时间情况
表3 学生余暇体育的时间段情况
周一至周末学生人数所占比例(%)
清晨8545.0
上午1910.0
中午105.0
晚上7640.0
由表3可知,周一至周末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在早晨从事体育活动,占45%,在晚上选择体育活动的学生占40%,通过访谈调查,这部分学生多数是选择在健身房进行健身。选择在上午和中午锻炼的学生所占比例很小,因为在这部分时间大多数学生有课,学习任务比较紧,大多数的大学生对余暇体育有相对固定的时间安排,且清晨和晚上是大学生进行课余体育锻炼活动的主要时间段。通过表3我们能够看出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是呈现固定性和集中性的,通过表4我们还能够看到大学生对于余暇体育时间安排上大多数都不会超过一小时,这对于怎样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余暇体育锻炼是有着指导作用的。
表4 学生每天进行余暇体育的时间情况
时间学生人数所占比例(%)
30分钟以内5127
30-60分钟7037
60-90分钟3619
不确定3317
(三)大学生余暇体育的体育活动场所及内容的选择
1.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的活动场所
表5 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主要的活动场所
学生类别学校场馆收费场馆校园空地街道公园其他
男生42192874
女生41219109
从表5可以看出,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的活动场所以学校体育场馆为主,男、女生分别占42%和41%,但所占比例不到50%,而校园空地平均占18.5%。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着体育的进步,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更新着人们的思想观、健身观,社会上种种健身娱乐场馆的兴建,无疑为大学生余暇体育行为的拓展提供了诸多便利,但如表所示,选择收费场地进行余暇体育活动的学生共占40%。这也说明,随着近年来高校扩大招生,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收费体育场馆比例很低,应对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给予适当引导。
2.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的项目
表6 大学生余暇体育经常参加的运动项目
学生慢跑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其他
男生1725102761212
女生1071341326252
体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受人们的体育需要、体育价值取向、体育活动环境、体育活动经验等方面的制约。从表6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项目选择,集中在娱乐性较强的篮球、羽毛球等球类项目上,且带有明显的性别特征,男生喜欢有身体接触的篮球、足球等具有对抗激烈的运动项目,女生喜欢符合女性身心特点的健美操、艺术体操等项目。而教学大纲所列占课时较多的田径、体操等却不受大多数同学的青睐。通过调查我们能够看到改革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应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便利于与终身体育接轨。
(四)制约大学生余暇体育的因素
表7影响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的因素
学生类别缺少场地缺少器材没时间没人指导其他
男生332128810
女生35173774
从调查可知,影响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因素有运动场地不足、运动器材短缺、没有人指导等。有28%的男生和37%的学生把没有时间排在靠前的位置,从小学到大学近14年左右的体育课,在学生进行余暇体育活动时,却由于缺少充足的时间而阻碍了学生的锻炼,这的确值得我们体育工作者好好反思。
三、结论
(一)在众多的余暇活动中,体育活动深受大学生欢迎,大学生对体育有较大的亲和力,有正确的主观认识和积极的态度,目的主要在于丰富业余生活、强身健体、放松身心等。
(二)大学生对余暇体育活动的时间安排多在清晨和傍晚,活动时间多为每天30分钟和30-60分钟这两个时间段,这表明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时间很有限。
(三)篮球、足球、羽毛球、健美操等是大学生进行余暇体育活动的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
(四)大学生进行余暇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学校场馆。场地、器材和时间因素是制约大学生开展余暇体育的主要因素,随着高校近年的扩招,场地设施及面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进行余暇体育活动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小容.学校学生余暇体育管理的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00(2):40-50.
[2]王华倬.我国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1):75-87.
[3]任冀军.论高校余暇体育与终身体育[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2):40-48.
沈阳农业大学 篇12
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指标的构建原则遵从针对性、可验证性、时效性和实用型。指标体系的构建依据农业补贴改革的目标,以促进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加、保障农产品的供应和粮食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具体建立的指标体系如下几点。
1.1 经济效益指标
经济效益是指农业补贴对于农民收入、粮食产量等的投入效益,是评价农业补贴改革绩效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咨询相关专家以及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在评价农业补贴经济效益时,具体指标及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单位面积耕地平均年产值增加率(C1)=(农业补贴改革后单位面积耕地平均年产值一农业补贴改革前单位面积耕地平均年产值)/农业补贴改革前单位面积耕地平均年产值×100%
粮食总产量增加率(C2)=(农业补贴改革后粮食总产量—农业补贴改革前粮食总产量)/农业补贴改革前粮食总产量×100%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率(C3)=(农业补贴改革后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补贴改革前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补贴改革前农民人均纯收入×100%
1.2 社会效益指标
社会效益是指农业补贴对整个社会带来的影响,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咨询相关专家以及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在评价农业补贴社会效益时,具体指标及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农田水利建设增加率(C4)=(农业补贴改革后的农田水利建设面积一农业补贴改革前的农田水利建设面积)/农业补贴改革前的农田水利建设面积×100%
农业机械化程度(C5)=(农业补贴改革后农机购置数量一农业补贴改革前农机购置数量)/农业补贴改革前农机购置数量×100%
播种面积增加率(C6)=(农业补贴改革后播种面积所有量—农业补贴改革前播种面积所有量)/农业补贴改革前播种面积所有量×100%
1.3 生态效益指标
生态效益是衡量农业补贴对生态环境带来影响的指标,体现了农业补贴强调的可持续发展的特点,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咨询相关专家以及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在评价农业补贴生态效益时,具体指标及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绿色植被覆盖率增加率(C7)=(农业补贴改革后绿色植被覆盖率一农业补贴改革前绿色植物覆盖率)/农业补贴改革前绿色植物覆盖率×100%(不含林地)
土地平整度(C8)=土地平整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林地覆盖率增加率(C9)=(农业补贴改革后林地覆盖率一农业补贴改革前林地覆盖率)/农业补贴改革前林地覆盖率×100%
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在对农业补贴改革绩效分析和评价的过程中,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尤其重要,本文绩效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采用的是德尔菲法,依据选择专家的经验,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咨询农业补贴的专家,对建立的农业补贴绩效评价指标进行赋权,通过计算得出各指标之间的权重关系,为最终的绩效评价结论提供更科学的依据。具体方法如下:
(1)向农业补贴方面的专家发放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农业补贴的基本情况及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表,请其独立给出各指标的权重。调查问卷20份,均全部收回且有效。
(2)根据收回的问卷进行数据整理,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
(3)将计算结果及其它相关资料反馈给专家,请其再次进行权重赋值,使结果更加准确。
(4)重复上述步骤(3),进行3轮专家打分,使得各个专家的意见趋于一致,最终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经过三轮专家打分,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如表1所示。
3 沈阳市农业补贴改革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
由于农业补贴改革绩效无法得出较为直观的量化结果,因此,本文选择德尔菲法和模糊分析法将相关指标进行量化。具体方法为:向二十位专家提供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数值的变化范围,请其为评价经过进行模糊定级,经过三轮征询,专家意见逐渐趋于一致,最终得出结果如表2所示。
本评级体系采用百分制,利用文献法,将“优”等级换算为百分制中的100-80,并取其中间分数90为代表值,将“良”等级换算为百分制中的80-60,取其中间分数70为代表值,将“中”等级换算为百分制中的60-50,取其中间分数55为代表值,将“差”等级换算为百分制中的50-0,取三分之二值33为代表值。
4 沈阳市农业补贴改革综合效益评价
本文构建的沈阳市农业补贴改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经济效益(B1),社会效益(B2),生态效益(B3),其中经济效益指标包括:单位面积耕地平均年产值增加率(C1)、粮食总产量增加率(C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率(C3);社会效益指标包括:农田水利建设增加率(C4)、农业机械化程度(C5)、播种面积增加率(C6);生态效益指标包括:绿色植被覆盖率增加率(C7)、土地平整度(C8)、林地覆盖率增加率(C9)。
通过以上对三种绩效指标的评价分析,得出沈阳市农业补贴改革综合绩效如表4所示。
即沈阳市农业补贴改革的综合绩效得分为51.184分,对应等级为“中”。
5 结果分析及对策
根据上述构建的指标体系,经过绩效评价计算,最终得出沈阳市农业补贴改革的综合绩效得分为51.184分,对应等级为“中”,由此可见该项政策取得的综合效益不是特别明显,并没有达到预期成效。尤其在社会效益方面,通过农业补贴改革,农业机械化程度有较大的提高。但经济效益和生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个别指标结果并不理想,拉低综合效益主要有:“粮食总产量增加率”和“土地平整度”这两个指标,因此,在今后的农业补贴改革过程中应将提高这两项指标作为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补贴改革仍存在挑战。
5.1 改革补贴管理,保护农业生产和经营者利益
第一,立章建制,使我国农业补法律化。只有农民所享受的保障成为了一种法定权利,而不是国家、政府和社会的福利或慈善,农民才可以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获得相应的救济。第二,建立并完善农业补贴综合管理体制,进行农业部门职能划分。第三,设立农产品专业协会,保护农民的补贴利益。第四,实施农户直接补贴上墙制度。
5.2 改进补贴方式,提高财政资金的效率和效益
第一,积极探索新型补贴方式,适应时代发展。第二,以财政补贴的方式建立长久有效的农业投入激励机制。第三,同时应用保护价政策和农民直接收入补贴。
5.3 优化补贴结构,发挥补贴政策的激励导向作用
第一,加大“绿箱政策”中农业保险比例。第二,加大“绿箱政策”中的生态农业补贴力度。第三,将补贴重心转移到对农村人才的培训。
5.4 运用黄箱和绿箱补贴,增强政策实施的整体成效
第一,有效利用黄箱补贴,发挥政策的整体效能。第二,拓宽绿箱补贴内容,完善绿箱补贴结构。第三,加快农业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实行农业补贴法制化。
摘要:目前,关于农业补贴改革绩效的评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仅在研究方法上缺少对综合效益的评价,而且缺乏对某一地区具体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对策。以沈阳市农业补贴改革为研究对象,以效益评价相关原则为基础,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进行实地调查及向相关专家咨询,结合沈阳市近几年农业补贴政策改革的特点,从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三方面选取了9个指标对沈阳市农业补贴改革绩效进行评价分析,构建了一套量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对各个指标赋予权重,并运用模糊分析法从定量的角度分析该政策综合效益,最终得出客观、真实的绩效评价结果。
关键词:农业补贴改革,绩效评价,德尔菲法,模糊分析法
参考文献
[1]李维林.转轨期中国农业补贴及其效应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
[2]马爱慧,张安录.农业补贴政策效果评价与优化[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33-37.
[3]曹帅,林海,曹慧.中国农业补贴政策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12,(04):55-63.
【沈阳农业大学】推荐阅读:
沈阳理工大学06-20
沈阳工业大学辽阳校区党委07-26
初 识 沈 师 - 沈阳师范大学05-11
沈阳大学生毕业五年仍可享创业优惠政策11-03
【沈阳音乐学院排名】沈阳音乐学院特色专业-沈阳音乐学院录取分数线06-07
沈阳工业07-10
沈阳地铁09-20
辽宁沈阳09-26
沈阳高校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