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科技

2024-08-23

互联网科技(通用12篇)

互联网科技 篇1

当前, 互联网金融仍然是非常热门的话题, 本文将从城市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浪潮的挑战谈起, 结合汉口银行的一些探索, 与大家分享一下汉口银行近几年信息化建设的情况。

信息科技是互联网金融生长的土壤, 事实上, 银行业早已成为了信息化程度最高的非IT行业之一。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 使得信息科技作为银行业竞争的核心要素意义日显突出。这一形势使得我们将目光重点聚焦到信息科技能力上来, 评估城商行信息科技推进面临的各种挑战。

面对先进的信息科技存在的挑战, 城商行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应对。

一、加快应用整合和数据整合

(一) 应用整合与架构升级

要实现业务重组和流程改造, 实现综合化、平台化的服务, 需在以客户为中心、客户体验、个性化服务等方面加快创新, 应用整合是关键, 信息科技架构升级是必经之路。目前, 多数城商行的系统架构还有待优化, 架构弹性不足, 业务系统整合力度不够, 难以快速响应变化的创新需求。

(二) 数据整合

散落在各类业务系统中的客户数据、交易数据、信用数据价值有限, 而整合处理各类银行业务数据, 特别是结合市场、消费、物流等海量信息, 经过分析所形成的核心信息将是各金融服务提供者制胜的关键。

未来, 数据整合能力在信用风险及市场风险评估、客户价值分析、营销决策等方面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但目前城商行的数据治理水平普遍较为落后, 能否实现从“规避风险”向“经营风险”的有效提升, 还存在着技术门槛。

二、提升IT基础设施保障水平

随着电子银行业务的进一步扩大, 数据应用的要求越来越高, IT基础设施的保障能力将直接影响银行的服务质量、营运效率和对外的声誉。而城商行的信息科技资源有限, 因此, 在提升系统服务的性能、容量和可靠性方面既要着眼于未来, 也要精打细算——如何实现资源效用的最大化, 需要下很大的工夫去研究探索。

三、提升系统研发能力

城商行的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缓慢, 自主开发能力薄弱、发展缓慢, 成为长期以来一直困扰银行信息化发展的关键问题。为了在“技术创新”的市场较量中追上先行者, 多数城商行都通过IT外包提高技术竞争力。同时, 多数城商行在需求管理、架构管理、软件质量控制等方面还存在短板, 项目建设流程有待优化, 在研发能力上与涉足金融的互联网企业相比, 差距明显。

重视并发挥信息科技的推进作用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促使银行从战略上重新审视信息科技推进的重要意义。对此, 汉口银行提出, 要着眼于把银行信息科技部门从成本中心向利润创造中心、产品创新中心、风险控制中心和绩效考核中心转变, 更好地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并从以下5个方面展开了实践。

一、建立新型IT架构

(一) 大力推进数据中心建设, 强化对未来长期快速发展的信息科技支撑能力

汉口银行在2011年完成了西安异地灾备中心的建设, 随后启动了同城新数据中心的建设。该中心建成后, 将完成汉口银行“两地三中心”的战略布局。新的数据中心按照业内先进标准建设, 具备一定的前瞻性, 预留了足够的发展空间, 将满足汉口银行未来10-20年业务高速发展的需要。

(二) 逐步建立统一、开放、安全的研发平台、数据管理平台和应用维护平台

实现技术架构的整体升级, 大力探索云计算技术的应用, 为应用整合和大数据管理打下良好基础。汉口银行过去的系统研发主要是围绕较为封闭的核心系统来开展, 这种模式显然不适应当前业务扩展的深度和广度。

为此, 汉口银行从2011年起启动平台化和总线化建设, 通过ESB企业服务总线、基础数据平台、内容管理平台、中间业务平台等项目建设, 有效推进业务集中处理体系以及柜面业务前后台分离等流程再造工作。其中基础数据平台在为汉口银行实现基于大数据的经营决策、改变营销模式、提升风险管控上意义重大, 作为中小银行在这一领域的先行者之一, 这个项目还获得了“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的科技发展奖”三等奖。

目前, 汉口银行正在结合新数据中心建设, 研发统一应用监控及分析系统、推进云计算基础设施的实用化落地。

二、开展产品创新和品牌特色建设

在新兴的互联网金融领域, 竞争才刚刚开始, 城商行没有理由不奋勇争先, 汉口银行在这场竞争中也不落人后。

汉口银行于2013年8月末率先在同业中推出“资金宝” (基金直销) 产品, T+0的交易模式及低申购门槛, 吸引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获评为“2013年度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奖”;2013年10月, 汉口银行推出了中国第一家“体验式银行”。体验式银行通过多种科技手段的运用, 为客户营造可看、可听、可用、可触摸、可感知、可参与的氛围和环境。目前发展良好, 是汉口银行打造特色银行的重要标志。

除此之外, 汉口银行的电视家居银行, 是金融服务向广播电视渠道的拓展, 客户足不出户即可在家中通过电视及刷卡遥控器实现多种查询、缴费、转账及交通罚款。作为行业创新典范, 该项目也获得了“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的科技发展奖”三等奖。

三、推进创新机制的改革与完善

(一) 重视创新改革

通过积极创新, 汉口银行认识到, 理念和机制是创新的内在动力, 关键是要看创新转化的效率和速度。今年, 汉口银行还将按照银监会提出的“栅栏”原则、“普惠”原则、“驱动”原则, 把创新作为改革转型的重要内容, 纳入顶层设计, 通过组织架构优化, 在机制上推动创新驱动力和执行力共同成长。

(二) 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

为提升创新的驱动力, 汉口银行今年在电子银行部下设置了网络金融部, 主要负责加快汉口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 加强业务研讨、可行性分析和业务创新, 强化互联网渠道建设和第三方合作, 加大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推进力度。

(三) 加强需求能力建设

大多数业务创新最终要在信息系统中实现, 要达到执行力的最大化, 需求能力建设很重要。为此, 汉口银行今年在信息科技部下增设了需求测试中心, 强化全行信息化需求管理和测试管理, 提高需求管控水平和成果交付质量。

四、加强自主可控能力建设

(一) 加强人才培养

汉口银行十分重视加快组织建设和人才培养, 启动并实施“人才300”计划, 持续推进高端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在架构管理、数据管理方面培养了专业的队伍和人才, 使得从战略层到执行层都有自主的专业力量填补管理空白。建立信息科技人才专业序列, 拓宽了科技人才的发展通道, 促进了科技队伍的成长。

(二) 建立可控的外包力量

汉口银行大胆探索, 运作了直接控制的外包IT公司, 通过建立公司化的辅助力量, 一是大大提高关键技术的掌控能力, 控制外包风险;二是可迅速提高技术团队人数和能力;三是形成灵活而稳定的IT人才管理体制, 降低对其他外包公司的依赖度。目前公司运作良好, 已取得明显成效。

五、落实安全管理、强化安全管控能力

(一) 深化落实信息科技安全管理

汉口银行将信息安全管理作为风险防范的工作重点, 在管理层面, 建立了专门的信息安全管理考核和检查机制, 强化对全行各层级的信息安全责任约束。结合当前信息安全和案件发展趋势, 积极推进完善电子银行的风险防范工作机制, 开展常态化的电子银行和支付类系统的风险评估及安全测试, 涵盖个人网银、企业网银、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网上商城、信用卡、支付平台等系统, 既包括内部自查, 也有外部专业检查。

(二) 提高业务数据的安全管控能力

汉口银行非常重视技术层面对信息安全防范的重要作用, 从应用安全、数据安全、测试安全、网络安全、物理安全、主机安全、终端安全等多层面出发。一方面结合数据中心的整体升级, 启动建设自主可控的信息系统运行监控预警系统, 推进从系统安全防范到业务安全防范的技术升级。另一方面, 综合推进建设全行数据安全防护体系, 采用“沙盒”技术、数据脱敏技术实现从开发到应用各环节的数据安全防控。

当今的世界瞬息万变。银行业在全面深化改革和转型升级发展的大潮中, 只有做到与时俱进、紧跟时代、运筹帷幄、布局未来, 才能在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时代的高速发展中勇立潮头、搏击中流。

互联网科技 篇2

(1)一般搜索与使用。就时间有效性而言,由于互联网上的信息更新较为及时,相应一些站点的网址也常有变化,在对互联网信息开发与应用时,需要对日常搜索功能进行一定程度的筛选与复核,将搜索互联网信息融入到平时的工作计划之中,并要做到分门别类地进行相应专业与学科的科技信息的开发与应用,方能做到有的放矢。就范围而言,由于经济的发展及商业利益的推动,不断有新的服务器与网址加入到互联网之中,但迄今没有哪种搜索工具能全部覆盖所有的网站。如果仅仅采用一种搜索工具对某一方面的科研信息进行检索,几乎是不可能保证查到全部的相关网站。因此,需要注意更多地进行网页的浏览与筛选,尽可能采用不同的检索工具对某一特定主题多次查询,方能提高命中率,达到真正全覆盖。

(2)专门搜索及其应用。由于学科门类的特定性与需要的明确性,在开发互联网信息资源时应有的放矢。例如,在进行互联网信息资源开发时应考虑学科与专业的特点、科研课题与研究方向的偏向,进行专项的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在一些条件较好的单位,如有服务器或者大型乃至巨型电子计算机的部门与单位,可以由专人负责将所搜集的各专业信息备份到硬盘等存储器上,并且通过相关的专业信息平台如网盘、网络数据库及微博等存储在互联网上,这将从很大程度上拓宽搜索范围与途径。相关的用户与人员能便捷地从专业网页搜索到所渴望得到的信息,同时,结合定题检索、回溯检索等信息服务及项目的咨询与查找,可以使相关人员更进一步获得相应的二次检索信息源。

iWo黑科技 毁灭互联网世界 篇3

建筑工人一锹下去影响了4亿用户和超百亿港币市值。网络真的这么脆弱?如果宕机的是新浪微博,那么每天有一亿多条微博将会丢失;如果宕机的是支付宝,那么每分钟就是400多万的真金白银无法周转流通……如果有人摧毁整个互联网呢?你也许认为这件事在物理上和社会学可以实现,但互联网是上世纪最伟大的两个发明之一,如果认真读完这篇文章的话,就会坚信除了一万亿吨当量的核武器以外就没有办法摧毁了。

NO.1 | 切断光缆

互联网由大量的金属、塑料和光纤组成,其范围遍及全球,就像个机器怪兽抱住整个地球一样。所以我们要寻找网络的物质基础去破坏,漫长的海底光缆连接各个大陆,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如果把它们全部切断呢?对于那些埋在沙滩下的光缆,你可以用线路追踪器来找出具体的位置。虽然很多光缆的精确位置和它们的着陆点都是不公开的,但万能的谷歌会告诉你一切。比如这些最能削弱互联网连接的地点:新加坡、英国西南地区、东京、南佛罗里达州……

互联网没有总开关,没有自我摧毁按钮,不会因断电而受到影响。就算你砍断了大部分光缆网络,每片大陆内部还是会保持传输。以中国为例,基本是由几大骨干网连起,如: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中国联通公用互联网等9部分组成。一般民用都是通过中国联通、移动、电信等网络运营商接入互联网。军队内有军内局域网,并根据相关规定接入或不接入互联网。另外,各企事业单位也多有自己的局域网,例如学校自己的校园网,一般先接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然后接入互联网。

NO.2 | 破坏根服务器

浏览器中输入的各种网址实际上是对晦涩的IP数字进行转换的结果,像“weibo.com”的IP地址就是183.60.92.251,毕竟网站有成千上万,又有谁能记得住所有的IP地址呢。目前全球共有13台根域名服务器,名字分别为“A”至“M”,负责IP地址域名的解析。要是让这些机器瘫痪,想上网就只能记数字了,你需要用几十张A4纸抄写下常用网站的IP……

就像之前的光缆,这些服务器也有公开的秘密。比如说我们想要消灭“K”服务器,它由一家RIPE NCC公司来运行。我们要做的就是用谷歌地图就能找到服务器的位置,不过想要真的进去就难上加难了,其守卫有多森严也是可想而知吧。当然,你要是和YouTube大神俄罗斯土豪认识的话,可以借一些重型武器直接轰炸。

那么,有没有可能用域名发动战争呢?13台根服务器中1个为主根服务器,放置在美国。其余12个均为辅根服务器,其中9个放置在美国。我国很久以前有过一台根服务器,但是因为某些诸如上不了脸谱、推特之类的原因被全球互联网组织强制断开了连接……ICANN是美国负责全面管理DNS的机构,其在伊拉克战争期间按照“16号国家安全总统令”停止了伊拉克域名的解析。封锁了域名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伊拉克因此一度在虚拟世界中“蒸发”,其他国家无法访问该国家网站,或者全部转向某些特定网站。这种信息封锁的方式十分厉害,美国不仅拥有网络域名的专控权和否决权,还拥有世界互联网高速公路的主干线,理论上可以拒绝任何人访问互联网。

NO.3 | 破坏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都是些很不起眼的建筑,里面装着那些能让我们浏览网站,收发邮件,聊天游戏的服务器。因为不是给人设计的,所以大多没有窗户,并且保持低温使机器正常运转。在这里,每个载体的服务器、存储数据和网络设备连在一起,就像那一系列光学接口、同轴电缆等通过一系列连接板与其它网络连通。互联网的物理中心,本质上说就是一个巨大的以太网交换机。若是能破坏这些建筑,不仅仅是网站本身被抹掉,有些公司在数据中心存储的数据也会消失。目前中国有9个托管数据中心,北京有2个,上海有4个,成都、浙江、深圳各有一个。

如今,数据中心也开始慢慢转变,大面积的集装箱数据中心、依托风力发电的环保型数据中心都是未来的主流方式。而在今年WPC 2013大会上,微软的CEO鲍尔默宣称微软如今在全球各地的数据中心中服务器总量超过100万台,这一数字仅次于搜索巨头谷歌,甚至要超过亚马逊、脸谱这些数据中心。

互联网中的社会学

互联网科技 篇4

1 河南科技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科技文化服务体系主要负责把科学文化技术上的理论成果转化为实际运用的服务体制、系统或部门。但是在科技文化服务体系的不少领域依然存在着大而不强、大而不优的问题,急切呼唤更多更好科技文化服务体系的蓬勃涌现,我省科技文化服务体系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第一,河南省的科技文化服务中介机构数量不多,未形成产业规模,实力相对较弱,在同行中处于领先的机构更寥寥无几,成功的项目屈指可数,该行业的发展严重滞后。我省的科技文化服务机构普遍存在竞争能力整体较弱、结构不合理的现象,门类分布不均衡,综合科技服务的机构比较少,甚至在一些行业领域还是空白,比如在技术交易和服务机构、科技金融服务等初具雏形,导致科技文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和支撑服务能力明显不足。虽然在我省不断涌现出各类科技文化服务机构,但是并未形成具有品牌的特色业务,在同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强。

第二,科技文化服务业的科技含量过低,都是停留在一些字面水平上,没有切实做到把文化艺术和生活的有机结合,没有充分挖掘优势的多功能的服务资源,未形成完善的体系,政策环境也亟待改善。我省的科技文化服务知识管理和理论探索不足阻碍了其发展,呈现知识不完备、规律把握不足、知识创新意识薄弱与能力明显缺乏,甚至盲目实践的特点。在虚实结合方面,我国的科技服务领域尚存在着知识管理不够、科技服务规律研究和掌握明显不足等问题。科技文化服务业与我省的科技、文化、旅游互动不足,有的还停留在“小打小闹”的阶段,科技服务科学研究工作亟待加强与深化,只有虚实结合才能使科技服务事业协调前行、可持续的发展[1]。科技文化服务业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应在合理定位政府和市场功能的前提下,结合“互联网+”把这项事业做实,做活、做好,避免假创新、伪创新和功利性的创新。应让“互联网+”科技文化服务的理念与生活深度融合,加强宣传和培训力度以提升大众对此理念的素养,产生联动效应,注重优化政府供给、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最大限度的释放社会的创新活力,让科技文化服务业在科学理性精神的沃土中得以厚植。

第三,河南缺乏完备的科技文化服务体系,该行业发展相对滞后,相关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欠缺。现阶段我省科技服务业集聚效应不够突出,没有形成相互扶持产业链条,产业链有待完善,这些都将导致科技服务业关联带动能力差,服务效率不高,产业集群发展受限等问题。现有服务从业人员大多缺乏基本执业经验和专业素养,多数只能扮演中间人角色,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亟待提升,各类高端运营人才更是极度匮乏。同时科技中介服务业因为一些并不具备条件的组织和个人的进入,造成良莠不齐甚至鱼目混珠的局面。由于该行业对从业人员要求比较高,需要兼备理解先进的技术理念和相关的服务经验,以及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科技中介服务人员大多是从研究所、设计院、大学、信息分析部门转化而来的,中介人员的学历、技术职称层次较高,但专门的咨询知识、经验、技能及创造性十分缺乏,市场观念、系统观念和实战能力不强。许多中介机构从业人员专业及年龄结构不合理,影响了其承接大型、跨学科、综合性项目的能力,尤其是科技中介服务水平满足不了客户需求[2]。

2 现形势利用“互联网+”河南科技文化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人民群众福祉需要在科技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增进的实效来检验。2016年的G20杭州峰会将主题确定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同时将“创新增长方式”作为一项重要议题,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释放更强增长动力。科技文化服务体系应以此理念为指导,在“创新”二字上下功夫,灵活运用,摆脱束缚其发展的禁锢,为科技服务业更好的推进注入活力源泉,从推动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上寻求根本性转变。

“互联网+”与我省科技文化服务体系结合的模式,无疑是一项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举措,有利于稳增长、保态势,有利于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利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业态,有利于保障改善民生、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对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体制增效升级,提升社会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我省具有地域优势、市场优势等有利条件,推进“互联网+”科技文化服务体系,既是战略机遇也是严峻挑战,既是长远大计也是当务之急,更是全局性任务。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增强能力、转变职能,抢抓机遇、加快行动,跟上互联网应用时代步伐,推动互联网与科技文化服务行业深入融合和创新发展,真正使“互联网+”成为推动发展的主导力量,增强发展活力和竞争力[3]。

3 促使其发展的建议和途径。

我省正处于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转型期,各行各业都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撑,结合市场和客户需求,助力科技创新不断扩大服务体系,推动成果转化,并围绕服务体系建立相应的生态系统。

3.1 依靠科技创新不断增加科技文化服务供给

广大科技文化工作者应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矢志增强创新能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按照市场规律运作,在对科技文化服务市场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组织性质和功能,进行组织体系设计,以改善人民生活,增强人民健康素质等为导向,对科技文化体系制定更高的要求。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逐步完善低成本,广覆盖、高质量的科技文化服务体系,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让科技之光照亮亿万国民的幸福之路。

3.2 开拓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领域

科技文化服务中介利用信息网络基础,提升产品附加值,延长文化服务业产业链,借助于互联网的基因,进一步开拓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领域。科技文化服务业壮大与文化市场体系的繁荣是息息相关的,相辅相成,科技文化服务业对繁荣的文化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而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保障了科技文化服务产业的顺利开展。同时结合互联网平台,收集科技文化服务的战略资源,挖掘该领域发展的创新点,推动传统科技文化服务业改造升级,培育其发展的新引擎和竞争的新优势。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为代表的现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催生了新一轮信息化的浪潮,现在信息技术在科技文化服务发展和进步中地位越来越重要。它们无时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以及文化消费的习惯。在“互联网+”的产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我们应该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提升科技文化的服务效能,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多样性的需求,构建现代科技文化服务体系。

3.3 加强人才智力基础的支撑

引进高端人才,加快复合人才的培养,加强应用能力培训。懂数据、会分析”的复合型人才缺乏是当下国内外面临的共同困难。在这种情形下,我省应发挥体制优势,迅速动员各高校、研究机构快速设立一批适应各层次需求的大数据人才培养项目,加快形成支撑大数据战略实施的强大科学研究与应用人才队伍[4]。加强相关的专业人才培训,建立健全多层次、多类型的科技文化服务人才的培养体系。按照文化服务业发展的需求,实施积极开放的政策,搭建与国际文化服务业发展接轨的文化服务业继续教育平台,顺应对从事此行业人才的要求,引入知名专业培训机构,着重培养一批优秀的领军人才和专业人才。

3.4 政府进行有力引导,完善支持政策,建立配套设施,强化创新驱动基础支撑

政府应鼓励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服务模式,加大在新兴科技文化服务上的扶持力度,针对中小型科技服务企业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完善相关信息化平台。2015年,经焦作市人民政府批准,由市科技局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联合共建的焦作科技大市场作为统筹各类科技资源的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就是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举措。其立足于焦作、协同中原、面前全国,致力于打造一流的产学研合作交流平台、科技资源集聚转化中心和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基地,促进科技信息共享化、科技资源商品化、科技服务集成化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大力提升我市科技创新创业服务能力,将科技资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创新优势、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和美丽焦作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产业支撑。在焦作科技大市场这个新平台、新阵地上将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科技技术和传播手段应用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构建流动、高效、协作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提供政策咨询、知识产权、科技中介、科技金融等全方位专业化的优质服务,促进创新点子产品化,科技产品专利化、商品化、产业化;通过科技服务平台、孵化器、仪器设备、科技文献、专家人才等资源的共享,实现科技文化资源的开放整合与高效利用;通过线上线下、网内网外的有机融合,汇集技术、成果、资金、产权、人才等各类科技资源供需信息,通过政策激励引导,活跃市场交易,促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通过举办国际、国内合作交流活动和各种专业论坛,开展科技创新创业宣传、咨询、培训等活动,促进技术创新主体间的交流和合作,丰富创新思路、提高创新能力,拓展创新门路、思想创业梦想,实现了“服务、共享、交易、交流”的服务功能模式,同时市政府实施“创新券”制度用于鼓励支持企业的科技创新,支持了企业积极开展产学研的合作。为焦作市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高效、科研院所以及个人等各类创新主体提供综合性科技服务。这无愧是一项顺应科技服务和文化完美融合的举措,也是队科技文化服务体系新发展的探索,必将引领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展示与传播、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打开新的局面。

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努力营造“互联网+”河南科技文化服务体系联动式发展氛围,集众智、聚合力,破除阻碍科技文化服务发展的藩篱,实现科技文化资源流动,促进河南科技文化服务体系的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康大臣.破解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四大瓶颈问题[N].学习时报,2015-01-27.

[2]刘新茹.我国科技中介服务业务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

[3]郭海方.对话互联网大咖开展全方位合作[N].河南日报,2015-11-17.

互联网科技 篇5

为了在互联网背景下保证企业创新任务的顺利完成,需要依靠跨学科的众多领域的人才的共同合作,尤其是大数据分析人才。这类人才能够抓取有用的数据并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有价值的意见。为了保持该类科技人才的持续化发展,首先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倡导尊敬科技型人才;其次要完善基础生活设施,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吸引该类人才的流入和长期保持。最后要提高对大数据人才的待遇,为留住人才营造良好的环境。

2.2积极推行互联网创新模式

首先,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建立资源提供平台,引起广大创新人才的关注,吸引专业科研人员,发现和挖掘潜在的科技创新人才;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出台金融和税收方面的创冲优惠,鼓励和倡导科研人员尝试利用互联网来创新解决问题的思路;最后,为了保证创新活动的顺利推行,应该对关键数据资源共享、知识产权等项目进行预判分析,避免由此造成的失败给创新带来负面影响。

2.3完善互联网创新相关法律法规

为了有效的降低网络数据安全风险,加强对创新项目的保护,确保科技创新任务的顺利完成,国家应该尽快成立网络风险管理委员会,出台网络安全管理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网络成果版权的归属判定细则的完善。通过建立有效的、健全的科技创新和信息安全防护手段,规范网络行为,避免可能产生的创新知识产权的纠纷和经济纠纷,为科技创新成果的共享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

2.4建立健全网络创新机制

在互联网时代,对互联网和云服务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因而网络创新机制的建立变得迫在眉睫。首先,应该规范网络技术的.准入制度,遏制利用互联网进行知识产权侵犯的不良行为;其次,引入招投标制度,使企业获得最佳的科技创新解决方案;再次,建立切实可行的评价机制,对企业的创新行为进行定级;最后制定合理的奖惩计划,激励企业进行创新的积极性,通过完善网络创新机制,降低因知识产权纠纷造成的风险,保证创新任务的顺利完成。

3结束语

在我国鼓励创新和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互联网以其优越的功能为创新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互联网通过连接硬件设施,降低创新的技术门槛,鼓励企业和个体自由深度的探索加快科技发展;通过互联网加企业的模式,壮大创新型企业的规模,提高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为企业进行互联网创新提供健全的利益保护制度,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法律和社会环境。以此解决我国当前科技创新缺乏动力来源的深层次矛盾,加速了科技创新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张兆安.实施“互联网+”战略推动传统产业升级[J].宏观经济管理,2015(04).

[2]张今杰,刘小飞.基于科技创新视角下的科技体制改革研究[J].唐山学院学报,2015(02).

科技地产开发的互联网思维与应用 篇6

摘要:在房地产市场调控与大数据网络时代的大背景下,为使科技地产发展更具备竞争力,极需促进互联网思维与科技地产开发的融合。本文以开封德豪光电科技园开发的互联网思维应用为例,对其在市调、设计、建设、招商四阶段的互联网思维进行论述,以期为科技地产与互联网思维的有效结合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技地产;互联网思维;开封德豪光电科技园

一、研究背景

2010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不断加大,开发商开始寻求新的转型。在此背景之下,科技地产作为地产业的新贵,出现在人们视野[1]。2014年下半年中,互联网市场的火爆热销,令广大开发商投资人对其运营方式有了新的探讨。在房地产市场调控与3.0时代的大背景下,为使科技地产发展更具备竞争力,对科技地产开发运营的互联网思维与应用提出了要求[2]。

二、文献综述

1.科技地产。对于科技地产,学术界一般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指以地产为平台、产业为主体、金融为支撑,实现三者结合的有机体[3];第二种是指以绿色科技为核心,构建健康、环保、舒适、节能等人居住宅。本文以第一种解释为主体,对科技地产开发运营的互联网思维应用进行论述。

2.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是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的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主要包括: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4]。

3.互联网思维与科技地产的融合。冯仑、郁亮、叶檀等人促进房地产与互联网思维的融合。房地产的互联网思维主要体现在产品的销售层面,如万科住宅的微体验、免费住等;物业管理层面:金地的物业云服务,如云教育、云健康等;园区的云招商层面,如:客群资源云服务平台等。而在对科技地产开发运营的互联网思维与应用方面较为缺乏,故下文以开封德豪光电科技园为案例对科技地产的互联网思维应用进行实证论述。

三、案例分析

开封德豪光电科技园项目是在开封市政府规划下,以中原经济区为战略背景,打造以LED为主导产业的光电产业聚集区。其位于中原城市群核心郑汴新区,东临区域性交通干道13大街,西依古运粮河生态绿廊,总用地面积约661亩,规划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0亿元[5]。本文以园区开发顺序,从市调、设计、建设、招商阶段出发,分析互联网思维在科技园区建设中的应用。

1.市调阶段。园区以用户思维为出发点,在市调阶段,对广州、上海等客群进行调研,与意向型客户进行定点沟通,如:广州建恒携手德豪润达等,并对企业需求进行深入了解,如:企业所需办公空间大小、园区配套服务种类等。

2.设计阶段。在园区规划设计中,运用了多中互联网思维,如: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迭代思维、平台思维、大数据思维等。

简约思维的基本法则为专注,少即是多、简约即是美。园区运用简约思维,对园区进行科学规划,打造业态明显、动静结合、极简精约分区。如以13大街为园区引入轴,构建四栋简约风格的高层,以逐渐降低的天际线的向运粮河景观带延伸。结合园区的景观轴线与运粮河景观带所形成横贯园区的“绿轴”和“蓝脉”,以“LED芯片”式规划布局,形成整体、高效、可调整的园区结构。

极致思维以打造让用户尖叫的产品、服务即营销的法则为基础。园区打造从13大街至运粮河盼的共享生态走廊,有机整合商务会展、公共服务等六大核心功能,形成整个园区主骨,结合用户需求,打造符合用户需求的产业办公空间,采取“外环+内轴+非定位方格路网”布局对园区道路进行规划,体现便捷、灵活、多出口的街区特点,形成BLOCK街区模式,震动客户内心。

园区从迭代思想出发,依托光电巨头上市公司广东德豪润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影响力和成长性作为产业带动,采取快速迭代,吸引河南等地中小微相关产业链企业,以商引商,以科研创新、质量检测为核心,精益创业,形成园区品牌效应,壮大客群,确保园区持续滚动发展。

平台思维注重利用平台、打造多方共赢的生态圈。园区以平台思维为核心,借助德豪润达为龙头,打造园区生产制造平台;以展贸中心、电商交易相结合,打造园区物流展贸平台;围绕园区的科技引擎、CMA引擎,分别设置试验研发、产品检测平台,如与河南大学共建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研发平台、联合中国电子企业协会共同举办电子信息产业论坛等;配合产业生产制造与园区四大服务,打造孵化加速、园区商住配套平台,利用云处理、云服务等大数据思维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产业及生活服务。

3.建设阶段。在开发建设上,园区注重用户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等,优先对沿13大街段的德豪高层、展贸中心部分进行修建,注重酒店与办公业态的可转换性,利用社会化媒体,如开封德豪光电产业园有限公司企业网站、搜房网、电子信息论坛等,对园区进行宣传造势,吸引招商。在建造初期下,坚持“免费”是为了更好地收费原则,采取产品预售,对办公楼、研发楼等产品的租金、售价进行大幅度优惠,在加快资金回笼基础上,促进园区发展,提高收益。

4.招商阶段。开封德豪光电科技园的招商运营中,灵活运用了用户思维、跨界思维、平台思维、大数据思维、社会化思维等,如依据光电行业发展及河南光电行业发展的需求打造园区产品,进行园区规划,再根据需求模式和产品的构建设计招商的业务模式。利用互联网,对类似光电园区的政策进行研判,结合区域优势,设置政策扶持,如在招商初期对德豪润达提供较少的租金,并利用其产业的品牌吸引相关产业链企业入驻,同时借助大河报、产业信息论坛等社会化媒体,借助互联网,促进线上线下双渠道的结合,根据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端的需求资源,对潜在客群进行销售,并对入园企业提供贴心式的管家物业服务。

四、结论

科技园的互联网思维应用并不是将互联网思维生搬硬套地应用在科技地产中,并且开封德豪光电科技园的互联网思维应用是对互联网思维的一种发散和尝试,根据园区现状分析,其已取得较好效果。在日益蓬勃壮大的互联网时代中,只有借助互联网为手段,基于互联网思维,提高科技园产业环境、区域环境、政策环境与客群的沟通协作,才能促进两者的有效融合。(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冬阳.解析调控背景下产业地产创新发展模式[J].产业论坛,2010(8):39-40.

[2]刘长青.房地产和互联网如何碰撞[J].城市开发,2014(9):82-83.

[3]沈捷.我国产业地产发展概述及对策建议[J].建筑经济.2010(12),32-35.

[4]赵大伟.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25-27.

互联网科技 篇7

公开出版的科技文献包括专业图书、科技报告、学术论文等, 是人类从事教育和科研活动的重要资源, 也是科技成果展示、技术交流的重要途径。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 科研队伍不断壮大, 科技文献的数量也在爆发性地增长。科技文献的大量增长, 给科研人员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 同时也迫使科研人员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对科技文献的检索与阅读。与大众读物的阅读相比, 科技文献阅读有着独特的需求。首先是目的性强, 要求精准的检索, 在海量内容中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的资料。这种检索不但要求定位到篇, 甚至要求定位到章节、段落、知识点。其次, 学术研究有互动的需要, 要求建立了读者与作者、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 在读者质疑与作者论证的过程中促进了科技研究的进展。

传统纸质出版物难以满足这些要求。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文献电子化成为一种趋势, 内容检索和获取的便利性已经大大提高。然而当前科技文献在创作、出版、阅读等环节依然带有浓重的传统模式的痕迹, 这严重制约了用户体验的提升, 已日益无法满足科研活动的需要。

今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 得到了广泛的响应。“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加传统行业, 是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 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 对传统制造和服务行业的融合、扩散和应用[1]。出版行业尤其是科技文献出版业目前正站在传统模式与互联网模式的边界线上, 是最需要、也最有希望进行“互联网+”改造的行业。科技文献阅读应该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进行彻底的融合, 实现变革式的发展。

2 科技文献阅读模式演进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技术发展, 科技文献阅读已经走过了传统支持出版物阶段、初级互联网模式阶段, 即将步入互联网+模式阶段。

2.1 传统纸质出版物模式

纸质出版物历史悠久, 使用范围广泛。当前科技文献的创作、出版、发行、销售、阅读各环节的技术方案和商业模式都是围绕纸质出版物进行的。纸质出版物商业模式和学术体系都非常成熟, 缺点是检索困难, 效率低下。

2.2 初级互联网模式

初级互联网模式部分解决了检索和内容获取的问题。当前主要的数据平台, 国际上有SCI、EI等, 国内有知网、万方等。这些平台都实现了内容聚合, 能提供较好的检索、订购和阅读功能, 已成为科研工作者不可或缺的工具。学术互动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例如学术社交网站Academia.edu, 该网站提供了一个基于学术论文的互动交流平台, 截止到2015年已经有2100万用户。但是该网站没有能与学术出版做紧密的结合。

现有平台上的内容只是对纸质出版物的简单扫描和加工, 以PDF格式为主, 质量参差不齐。尤其在移动阅读时代, 移动设备的屏幕尺寸大小不一, 这些格式的文件无法自动调整页面宽度以适应移动设备的尺寸, 导致阅读体验欠佳。另外, 现有文档是以单篇文章或文章单页为单位存储, 缺少文档逻辑结构信息, 不利于对数据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和分析, 难以真正发挥互联网的优势。

2.3 互联网+模式

“互联网+”模式是以互联网相关技术为手段, 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对科技文献阅读产业链进行技术升级, 实现全数字化出版。互联网+是现有成熟的互联网技术在传统行业的应用, 无需开发新技术, 有利于快速市场化和普及推广。互联网+模式将互联网思维应用到科技文献阅读领域, 全面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 打造新的商业模式。

要做到从生产到消费的全数字化出版, 首先要在生产环节对数字出版物的结构、属性进行规范。笔者参与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科技文献动态数字出版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 通过对文献资源结构特征的实际调研制订了一套适用于科技文献的“科技文献动态数字出版规范”, 该标准规范了出版物内容的结构, 把内容可分拆成可重用的知识单元, 并对拆分的内容进行属性标注, 方便内容再利用。在阅读展示环节, 形成能够提供个性化阅读体验的具有内容和版式信息的文档。目前国际上电子书格式标准封闭格式与开放格式标准共存。封闭式格式以亚马逊Kindle阅读器的专有格式Awz为主导, 开放式格式以EPUB格式为代表。国内, 方正公司推出的CEBX文档格式完全基于XML结构化描述, 相比于PDF等格式具有更强的数据交换和解析能力[2]。本项目拟采用国际开放的EPUB标准。

3 科技文献阅读新模式的技术特征

3.1 生产环节“碎片化”

在科技文献阅读产业链的最初环节即生产出版环节对科技文献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数字化处理, 将科技文献的内容和版式进行分离, 并将内容进行碎片化处理, 以便在以后的产业环节对其进行处理、加工。碎片化处理后的科技文献内容的内部关联及外部关联需要进行定义并进行标签化处理, 形成新的具有文章逻辑结构的文档。这种具有文章逻辑结构的文档已呈现无关的、结构化的格式存储, 普遍采用特定语义的XML格式。呈现无关的格式存储有助于在之后的环节针对不同业务场景及不同显示终端对科技文献内容资源进行重组展现, 既能用于传统纸质出版, 也能用于互联网电子化阅读。

3.2 内容资产管理

科技文献不仅总量十分巨大, 而且, 文件类型多样。因其学术性高的特点, 其内容中穿插着大量的公式、图片、图表, 甚至会有音视频数据。经过“碎片化”处理的数字资源, 又加入了文章逻辑结构信息, 产生的数据量将十分庞大, 需要使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高效、可靠的存储、处理和分析。

版权保护是内容管理的另一个重要需求。互联网+模式的科技文献产业需要应用端到端的DRM技术, 保护版权所有者的利益, 保障行业健康发展。

3.3 高效的检索系统

当前信息量激增,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人们查阅相关文献很可能只对某文献的部分内容感兴趣。提高科技文献的检索效率、减少检索的人工成本, 对科技文献的阅读至关重要。有了生产环节的碎片化的内容资源, 利用大数据的分析技术能够快速的产生更加精确的检索结果。“互联网+”模式下的科技文献检索工作, 不再是简单的将用户检索的文章罗列出来, 而是经过更加精细的分析处理后的更加有针对性的内容。检索结果将精细到一篇文章的某一章节甚至是一张图表、一个公式。而这些检索结果之间的关联和统计数字 (例如某一关键词在某篇文章中出现的次数) 也会同时呈现。

3.4 精准用户推送

主动推送是互联网业务的重要特征。科技文献的读者对阅读内容的需求较为固定, 一般只关注特定领域甚至某领域的特定方向。因此科技文献阅读的文献推送业务需要更加有针对性, 通过用户的检索历史分析用户所关注领域, 将对用户更加有价值的内容推送至用户的阅读终端, 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阅读需求。

3.5 高体验的内容呈现技术

科技文献是以呈现无关的格式存储和传送得, 在提交给终端阅读时, 可以根据终端的软硬件参数进行内容重组并展现, 从而在特定终端获得最佳的呈现效果, 这是“互联网+”模式一个重要的技术手段。内容重组操作既可以在末端服务器上执行, 也可以在终端上执行。内容呈现可以采用HTML5技术。HTML5具有多种显示相关的新特性, 与PDF格式文件相比, 它不仅能够展示文章内容, 而且能够重现文章格式, 非常适合于内容和版式分离后的科技文献资源的重组和展示。HTML5标准中的Canvas API为开发者提供了大量的有关动态产出与渲染图形、图表、图像和动画的API, 适合于展现科技文献中丰富的多媒体信息。HTML5标准具有跨平台的特点, 能够实现在多种移动操作平台进行快速开发。HTML5为科技文献阅读的展现环节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3]

3.6 便捷的学术互动平台

传统科技文献阅读是内容资源单向流动的, 即由读者下载资源进行阅读。借鉴互联网的思维方式, 科技文献的阅读的资源流动也可是双向的。用户互动机制应内置到阅读终端, 与科技文献阅读功能实现紧耦合。读者可以针对某篇文章发表见解, 作者也可以针对读者的意见进行反馈, 形成文章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为科研交流提供了强大的网络平台。

4 解决方案研究

践行互联网+的战略构想需要跨行业的联合行动。笔者参与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科技文献动态数字出版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为互联网+模式的科技文献移动阅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项目针对科技文献内容资源的深度加工、“碎片化”、呈现重组等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开展了相应的开发工作, 为互联网+模式科技文献阅读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本项目建立了基于云服务的科技文献动态数字出版平台, 同时开发基于“碎片化”内容按需重组的跨终端的移动阅读客户端软件。

该项目的系统框架如图1所示, 首先, 作者稿件经过出版社编辑、审查、排版之后进行“碎片化”处理, 形成具有语义结构的XML文档, 并存储到数字资源库。数字资产管理平台将数字内容进行入库、登记等数字资产管理。数据分发管理平台实现检索功能并对于“碎片化”数字内容进行动态重组生成HTML格式的数字产品。业务管理运营平台负责进行用户数据的管理, 实现用户注册、登录、订阅、推送、用户互动系统管理等功能。最后, 内容的呈现通过在移动终端上安装应用软件实现。应用软件一方面与业务管理运营平台用户和数据分发管理平台进行用户信息和内容数据的交互, 另一方向用户提供科技文献的检索、推送内容展示、在线阅读和下载、管理等功能。

5 结语

综上所述, 在“互联网+”思想的指导下, 科技文献阅读作为一种传统行业, 需要从产业结构的最基本环节开始进行改革, 生产更加适合于互联网环境下科技文献阅读需求的内容资源, 从而带动科技文献阅读行业的整体技术升级。在业务模式上, 科技文献阅读需要借鉴互联网的运营模式, 更加注重用户交互和个性化体验。本文所属基金项目的实施适时的体现了“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战略思想, 推动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 促进了科技文献阅读行业的改革升级。

摘要:“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 给传统产业转型和升级带来了新的契机。目前, 科技文献从出版到阅读正面临从传统模式到全数字化的转型问题。本文首先探讨了科技文献阅读的演进模式, 并提出了“互联网+”战略思想指导下的科技文献阅读的新模式。其次, 详细分析了科技文献阅读新模式的技术特征。最后,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系统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互联网+,移动阅读,科技文献阅读

参考文献

[1]杨凯.布道“互联网+”.华东科技, 2015.04.

[2]郑滢瑜, 丛挺, 缪婕.电子书格式标准研究.出版科学.2014年第4期第18卷.

互联网科技 篇8

科技查新作为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也因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应用,使查新资源更丰富,查新结果更为及时准确、更具科学性。作为一名科技查新的工作人员,拟对作为科研立项、科技成果鉴定和评奖基础的科技查新工作,在“互联网+”时代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信息资源、科技查新服务平台和智库等方面探讨“互联网+”对科技查新的影响。

1“互联网+”的内涵

虽然“互联网+”并不是新事物,但是,直到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后,“互联网+”才成为互联网行业最热门的名词,一段时间里,占据了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而大家也都在试图阐述这一名词的含义及内涵,并试着融入其中。现在很多人的共识是,所谓的“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平台上加上一个传统行业,相当于给传统行业加上一双互联网的翅膀,助飞传统行业。比如“互联网+金融”,诞生了余额宝、理财通等很多普通用户触手可及的理财产品;“互联网+医疗”,实现了医疗信息查询、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网上挂号、远程会诊等多种形式的健康医疗服务;“互联网+教育”,出现了远程教育、慕课、翻转课堂等创新型教育平台,这些都是最典型的“互联网+”的案例。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2]。“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与深度融合的过程。

随着对“互联网+”这一概念的深入了解,发现“互联网+”其实已经存在我们生活中很多年了。“互联网+”并不是方法论也不是万能的,“互联网+”既不高大上也不高冷酷,只是当下很多互联网产品的一种形态表现而已。“互联网+”的本质是传统产业的在线化、数据化,核心实质是创新。不过,“互联网+”作为行动计划成为国家战略,也就意味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已经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一环。

2科技查新的内涵

科技查新是信息检索和情报调研相结合的情报研究工作,它以信息资源为基础,以信息检索和情报调研为手段,以检出结果为依据,通过综合分析,对项目的新颖性进行判断,做出有依据、有对比、有分析、有结论的查新报告。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的高度重视,科技查新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科技查新不仅为科研课题选择和立项提供客观依据,也为科研人员提供可靠信息,从而避免重复研究而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和损失,还为新技术的吸收、引进与合作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企业的技术研发、投资和市场竞争的决策提供参考和信息咨询服务。它能让科研人员充分了解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发现状,有助于同行业拓展科技信息工作的范围,深化科技信息工作的层次,是从技术和经济两个角度对科技创新的支撑。

科技查新的对象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国家、省、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一般科技项目立项、科技成果验收、评估、转化、科技成果转让等。随着教育部对科技查新工作的开放、各行业领域的查新机构的建立以及“互联网+”时代对企业创新的鼓励,科技查新的用户群越来越多,除企事业单位、外资企业、中小型民营企业、政府管理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之外,科技查新对象还包括参与科技创新的社会各不同团体及个体等,查新业务已渗透到社会科技发展、技术创新的各个领域及层面。

目前,科技查新报告已经成为我国各部门进行科技成果鉴定等工作的必要材料之一。而对科技查新报告质量来说,如何在庞大的数据库和网络资源中既全又准的获得相关文献,信息检索的资源、方法手段非常关键。

3“互联网+”对科技查新的影响

“互联网+”的发展给科技查新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为了进一步为科研立项、科技成果的鉴定、评估、验收等提供客观依据,拓宽科技查新服务对象及服务范畴,增加科技查新服务手段及模式,科技查新工作需要与“互联网+”紧密结合起来,一并为科技查新创新工作提供支撑。

3.1信息资源更加丰富

“互联网+”时代,科技查新的信息资源更加丰富,获得资源的途径更加多样。除了各个查新机构根据经费情况购买的数据库,网络上还有很多免费的资源,如OA期刊、标准、专利、会议论文、产品信息等,使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进行检索,查询与其相关的内容,并与已有数据库的内容进行对比,从而进行相对全面的检索,可弥补图书馆馆藏资源的不足,提高查全率及查准率。

另外,查新过程中若仅检索原有数据库很容易出现漏检,只有综合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准确选取检索词和检索策略,切实检索每一个查新必备的基本数据库及专业数据库,才能做到查全查准。比如在做查新报告的过程中,由于查新员的学科背景不同,很多时候会遇到一些专业名词或产品名称,这就需要利用网络资源(百度、搜狐、谷歌等)先对这些概念有个整体了解,然后再根据课题选取相关的数据库,这也大大提高了查新的查全及查准率。

但是,在庞大的网络信息资源面前,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网络信息来源的多元化、网络信息的再传播,造成网络信息失真的情况屡见不鲜,如垃圾信息泛滥、资源品质不好区分等,这就要求查新工作者在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应持谨慎态度,对互联网信息的可信度有一个客观的判断,更好地利用互联网做好科技查新工作。

3.2科技查新服务平台的建设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技查新的发展,国内不少查新机构建立了网站来宣传和推广查新业务,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信息匮乏、长期不更新、业务单一等。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技术,提高科技查新的工作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部分查新机构基于“互联网+”以及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建立了科技查新服务平台[3,4],致力于打造为科研院所、党政机关、大专院校、企事业等单位提供科技查新服务咨询、科技查新报告等技术服务,实现查新工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减轻查新人员的工作负荷和重复劳动,提高查新工作效率。另外,通过建立查新机构APP、网络服务平台,查新员、用户和科技项目管理者使用同一平台,实现三方同时在线交流、有问题及时沟通解决,不仅优化和规范了管理流程,在提高服务效率的同也起到了宣传作用[5]。

“互联网+”时代,科技查新的方式由传统的面对面,逐步转变成O2O的应用形式[6]。查新机构要跟上时代的潮流,利用数据挖掘、知识整合,利用“互联网+”创新服务模式和O2O模式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实现高效智能的科技查新服务,为各行业科技创新发展中的科研立项、项目验收、成果鉴定、专利申请、发明创造等提供知识服务。

3.3智库的建设

智库又称智囊集团或思想库,是由多学科专家组成,为决策者出谋划策,提供最佳理论、策略、方法和思想等的公共研究机构。而图书情报机构作为信息资源的集散地,一直以来都承担着信息、情报、知识的采集、储存、加工、传递等一系列任务,除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还购买大量的数据库,其本身已经具备了成为智库的条件。因此,图书情报机构可以科学有效地为新型智库建设提供支持。

尤其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图书情报机构的服务升级带来一定的机遇,在大数据的基础上可以将传统的参考咨询服务、数据分析、学科评价等延伸到未涉及的领域。而科技查新作为图书情报机构的核心业务,信息资源的选择非常重要。如果选取的数据库不全,会造成漏检,影响报告质量。

目前,虽然一些数据库平台可以包含若干个子数据库,如dialog、中国知网等,但世界上还没有一种平台或搜索引擎能够覆盖整个互联网信息资源。因此,智库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智库的服务方式多种多样,包括数据的采集、整理和保存、智库的知识咨询、资源再利用等[7]。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科技查新也要从文献资源上延伸到一切可以为智库服务的网络资源上,如各类型数据库、电子文献、图片、多媒体资源等。科技查新机构应加大智库的建设力度,建立信息服务中心,加快资源共享,以便更好地为科技查新服务,提高查新效率。

4结论

“互联网+”时代,创新是根本,丰富的互联网信息资源大大提高了科技查新的效率,使科技查新工作的数字化、网络化成为必然趋势。科技查新机构要积极分析自身的优势并加以充分发挥,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紧密结合起来,实现自身业务的创新和基础设施的改造,在做好传统服务的同时,不断完善业务能力建设,积极个性化服务转型,加快科技查新服务平台和智库的建设,更好地为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党政机关、企事业等单位提供科技查新咨询和报告等技术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小华.“互联网+”时代图书馆信息服务浅析[J].出版广角,2016(2):41-43.

[2]百度.互联网[EB1OL].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

[3]王杉,孙滔.移动互联网下科技查新服务平台的研究与设计[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5(12):182-185.

[4]冷江.互联网+科技查新平台体系建设的探讨[J].内江科技,2016(2):21-20.

[5]武茜.“互联网+”时代科技查新业务的机遇与挑战分析[J].科技传播,2015(10):204-205.

[6]吴松,王国光,刘宝铭.黑龙江省“互联网+”科技查新工作的对策探讨[J].黑龙江科学,2015(10):28-29.

互联网科技 篇9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科技传播,传播模型,科普

1 关于互联网思维的认识

互联网思维并不是一个严谨的学术概念, 而是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兴起后, 从IT产业向外逐步扩散的一个概念。根据百度百科的记载, 最早提出互联网思维的是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在百度的一个大型活动上, 李彦宏与传统产业的老板、企业家探讨发展问题时, 李彦宏首次提到“互联网思维”这个词。2007年他就提到:我们这些企业家们今后要有互联网思维, 可能你做的事情不是互联网, 但你的思维方式要逐渐像互联网的方式去想问题。

互联网思维并无权威的定义, 一般的共识是, 它是一种对市场、用户、产品乃至整个商业生态重新审视的方式, “以用户为中心”, 强调信息在生产、交换和传播中的价值。有的人从商业角度解读。赵大伟认为, 互联网思维, 就是在 (移动)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 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的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 (1) 。有的人从对社会的影响角度解读。姜奇平认为, 互联网思维是一种智慧思维、社会网络思维、低成本差异化思维、分享的思维, 是互联网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和制度等客观变化在一般人思维中打下的烙印。雷军作为企业家则认为, 互联网思维简而言之就是“专注、极致、口碑、快”。

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客观世界的三大基本要素, 物质是本源的存在, 能量是运动的存在, 信息是联系的存在。互联网作为物质、能量、信息的新载体, 通过其对三大要素的高效整合, 使得三大要素的转换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围绕互联网的使用者——人的需求——来组织和传播资源。如此看待, 互联网思维最重要的还是回归人的本性, 围绕人的需求提供服务。

2 对科技传播模型的认识

科技传播模型, 是指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 面向公众传播科学技术的方式方法的总称。有关科技传播模型的研究, 一直是国内外公众理解科学理论研究的热点内容。不同的模型中, 可以看出其传播态度和对“公众”角色的认知。约翰·杜兰特、布鲁斯·莱文斯坦、刘华杰、朱效民等专家都在这个领域发表了很多文章, 总结他们的看法, 现在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型。

2.1 缺失模型 (deficit model)

缺失模型认为, 生活在复杂的科学技术文明中的人们应该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水平。政府需要高素质的公民参与政治, 实业家们需要具备技术素养的劳动力加入到他们的生产大军, 科学家们需要更多具有科学素质的公众支持他们的工作……换言之, 缺失模型认为, 公众需要掌握科学知识、掌握技术。科学技术在现代生活中是至高无上的, 只有科学技术才是“科学的”、有效的。实际上, 大量科学都远离生活, 与日常生活无关, 每个人都不可能掌握一切知识。学习理论表明当科学理论及事实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一定意义时, 人们能够达到最佳学习效果。例如, 研究表明在存在水质问题的社区内, 即使教育水平有限的人也能够很快地理解非常复杂的相关技术信息。在缺失模型中, 公众被赋予消费者和科学支持者的角色。当科学表现得独特、富有吸引力、强大以及充满希望, 并且科学传播的重要内容并不是科学知识而仅是科学消息和图像时, 公众则主要发挥“天真的”观众的作用。实际上有许多科学传播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传播这种令人鼓舞的科学情绪, 例如许多科学普及著作以及博物馆和展览会。在科学周和科学日引人入胜的科学表演中, 科学普及读物中, 以及博物馆的展览会中, 我们都能发现这种科学情绪的存在。很明显, 这里公众被认定为消费者, 而科学普及则是需要娱乐公众的一种大众消费商品。也有很多时候, 科学是被作为一种普通文化产品“推销”给了公众, 或者是在“推销”时强调了科学的实用价值。一旦公众认可了科学知识的重要, 就会结成同盟为科学争取更多的经费或者是直接施加压力, 投资一些特殊的科学领域。

2.2 语境模型 (contextual model)

语境模式承认公众个体接受信息时并不是如同空无一物的个体那样, 而是根据个人的社会和心理情况来处理这些信息, 而个人的社会和心理情况则是由其先前的经历、所处文化环境以及个人环境所决定。语境模型认为个体是在其特殊的语境中接受信息, 而正是这特殊的语境决定了个体接受信息后会如何对信息作出反应。公众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关系网络大大影响了他们理解科学知识的方式。可以说, 语境模型是一种改进的缺失模型。语境模型认识到了社会力量, 但它注意的却是个体对信息的反应, 它强调的是复杂社会心理环境中的心理因素。缺失模型和语境模型似乎经常将“公众理解科学”和“公众正确评价科学对社会的贡献”混为一谈, 并且通常认为传播的假想对象混合了对科学无知和所谓的“天生好奇心”, 即科学里比多 (科学欲望) 。但简单地通过是否属于科学体制结构来区分科学家和外行公众, 我们也会很快发现概念上的一些难点。随着科学学科的逐步分化和专业化, 知识通才的概念已经成为了一种假想, 科学和“外行公众”之间的分界线也变得越来越模糊。

2.3 对话模型 (public participation model)

在科技传播实践中, 随着传播的开展, 公众对科技创新的抵制却日益增多, 这不能够再简单地用公众缺乏相应的知识来解释。公众理解科学需要科学与公众之间新的相互作用和交流方式, 而公众参与敏感的科技问题的决策过程被认为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对话模型强调公众的参与, 在对话模型中, 公众更多地被赋予了“公民”的角色。公众被赋予承担科学权利和责任:了解知科学知识的权利, 参与科学讨论和决策过程的权利, 以及面对科学的责任, 承担科学义务的责任, 支持集体利益, 参与科学活动的责任。在对话模型中, 很多问题开始被讨论, 科技的双刃剑问题, 前沿技术的道德困境等。如刘华杰所说:关注科学不等于支持科学, 支持科学不等于支持某一种具体的科学。对话模型为公众参与科学事务奠定了基础。

显然, 这些模型只能为我们理解科学技术公众传播提供一个简要的工具。在多元化的世界背景下, 这些概念模型对于我们认识现代社会的传播方式具有意义。实际上许多传播活动融合了不同模型中的要素。刘华杰认为, 我国正处于从第一种模型向第二种模型过度的阶段, 但其实在某些局部, 对话模型也在被实践。

3 互联网思维对科技传播模型的冲击

从以上对科技传播模型的分析可以看出, 在无论哪种模型中, 政府、科学家与公众的角色都在被讨论。公众在不同的传播模型中被赋予消费之、支持者和公众的角色, 但另一个身份被提及则较少, 那就是用户。在互联网时代, 用户是需求产生的核心, 一切的传播活动都要以满足用户需求来组织。像小米手机, 还在开发的过程中, 用户需求就已经被充分调查和细化, 这样的产品才能充分利用“粉丝经济”, 提升公司效能。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 传统科技传播模型的一些概念需要重新去理解。

关于国家科普能力。这里不对科普、科技传播和公众理解科学的概念再去做过多的辨析。在《关于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政策文件中, 把国家的科普能力定义为“国家向公众提供科普产品和服务的综合实力”, 把政府的科普工作定位为提供公共科技服务和科普产品。如果真围绕用户需求的互联网思维来做科技传播, 政府不会是一个合格的公共科普产品提供者。因为政府与市场的距离, 必然会造成政府无法真正了解市场需求, 社会需求表达不易进入政府视野。政府在科技传播中应该处于幕后的政策引导和基金式资助的角色。所以国家的科普能力不应该是政府的科普能力, 而是政府引导下的全社会科普的能力。

关于科学家的角色。长期以来, 国内外研究者都认为, 科学家应该承担起科技传播的主体角色, 因为科学家作为“科学知识生产者”, 在科技传播链中仍然扮演着“第一发球员”的角色, 是人类认识理解科学的源泉所在。他们仅仅认为, 如果科学有问题, 这些问题也只是在于科学家还不会或者不愿意用通俗语言解释科学, 并表达给公众。但在互联网的世界中, 科学家发球员的角色被模糊, 人人都成为表达者, 并且一些“做的科学”更容易被大家接受。就像卞毓麟先生所表达的“科学太重要了, 不能单由科学家来操劳”。

关于科技传播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最后一公里”常被引申为完成一件事情最后的关键性步骤 (通常还表示此步骤情况复杂、充满困难) , 而在这一阶段出现的问题被称为“最后一公里”问题。朱效民总结北京市科普社区建设的经验认为, 在当前我国的科普工作中同样存在着“最后一公里”问题, 并且情况相当严重。其实这个问题产生的核心原因还在于, 政府硬抗起科普的大旗, 在整个建设与维护过程中, 没有做到以用户为核心。如果用户需求在建设初期就能得到反应, 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浪费。

毫无疑问, 科技传播未来的方向将越来越宽。在互联网思维的引导下, 用户在科技传播过程中的重要性将越来越被重视, 政府和科学家都需要围绕满足用户的需求来完成传播过程。在新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 科技传播的场景和载体都在被极大地改变, 传统的科技传播模型也将被冲击。

参考文献

[1]赵立新, 佟贺丰.国际科普形势与发展[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7.

[2]卞毓麟.“科学宣传”六议[J].科学, 1995 (1) :1-3.

[3]曹昱.公众理解科学理论发展研究——对约翰·杜兰特的“民主模型”的反思[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4, 21 (5) :85-89.

[4]朱效民.试论科学家科普角色的转变及其评估[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6 (12) :77-81.

[5]刘华杰.科学传播的四个典型模型[J].博览群书, 2007 (10) :32-35.

[6]刘华杰.科学传播的三种模型与三个阶段[J].科普研究, 2009 (2) :10-18.

[7]朱效民.从“最后一公里”看我国社区科普内容建设——以北京市科普社区为例[J].科普研究, 2010 (2) :18-23.

[8]郝影, 吕铮, 路宗远, 等.《互联网周刊》编辑们对“互联网思维”本质的理解和阐示[J].互联网周刊, 2014 (8) :42-50, 52-54, 56, 57.

互联网科技 篇10

1 我国房车旅游发展的背景

我国国土面积约为960万km2, 自驾游可选择的区域十分广阔。但由于地域文化影响, 我国房车文化起步较晚, 尚处于初级阶段。房车旅游作为国家鼓励类产业一直备受期待[2]。政府部门结合当地特色, 不断出台并完善了房车旅游的相关法律法规, 如加快旅游营地的规划建设, 积极开发房车旅游产品及线路等[3,4]。而如何满足中国13亿巨大消费群体的娱乐需求, 则成为了一大难题, 同时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5]。由此可见, 房车旅游所具有的价值十分可观, 所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小觑[6,7]。

2 制约我国房车销量的因素分析

2.1 房车产品的性价比低

市场上房车价格大多在30万~50万, 作为自驾代步的工具, 一年使用频率约3~9次, 导致了原本更节省的旅游出行方式, 显得不划算[8]。

2.2 房车空进利用率低

房车, 顾名思义是房子与车的结合。而房车内部固定的结构, 限制了使用者对车内空间的使用[9]。

2.3 不同类型的房车价格差异大

一款普通旅游房车价格在20万~50万, 一款商务型房车价格则在80万~100万, 甚至远远高于100万。不同功能的房车价格差异过大, 而房车功能单一, 极大地打击了房车爱好者对房车的兴趣[10]。

3 新型房车的介绍

3.1 设计理念

参考奔驰、福特等一系列房车产品, 发现其现代房车的设计朝着能达到舒适生活、爱护自然的目的。所以, 本款房车设计时尽可能多地利用清洁能源, 同时参考现代科技发展情况, 大胆推测无人驾驶技术、“互联网+”系统在未来的发展, 并引入作品, 令这款房车更有智能性、前沿性 (见图1) 。

3.2 作品亮点

本款新型房车车厢外形受到蝴蝶展翅启发, 设计车壁拓展机构 (见图2) 。观察乐高玩具 (见图3) , 设计出一款中间连接机构, 将车内空间布置模块化;同时实现家庭家具与车载家具间的转化, 提高了家具的使用率, 降低了消费者购车成本。结合现代科技发展趋势, 运用车身分离设计、“互联网+”技术、太阳能板节能装置, 推测把握未来科技发展, 引入无人驾驶技术, 车内系统管理一体化理念, 致力于打造更加人性化、舒适、绿色节约的新型房车。

本款房车设置了三大拓展空间, 将车厢可使用区域规划为四大区域, 增大了用户的使用空间。车厢地板与车载用具采用乐高接口连接, 家用家具与车载家具可搭配使用。这一点满足了客户在房车使用上对熟悉感、舒适度的要求;同时也节省了购买车载家具的费用, 更有利于用户对房车进行DIY设计。模块化可拆卸的地板装置置, , 使使得得商商家家可可依依据据自自身身销销售售商商品品, , 对对房房车车内内部部配配置置进进行行不不同同类类型型、、价价格格层层次次的的搭搭配配, , 为为客客户户提提供供更更多多的的选选择择空空间间。。同同时时, , 车车身身分分离离、、““互互联联网网++””控控制制系系统统等等设设计计, , 使使房房车车功功能能更更加加多多样样化化, , 使使用用上上更更加加灵灵活活。。

4 结论

房车的亮点在于提出并证明了模块化使用房车的可行性, 并且加入了“互联网+”“绿色能源”“无人驾驶”“空间拓展”等概念, 十分新颖, 是对未来房车发展的一次大胆设想、融合。

根据《2014-2015中国自驾游年度发展报告》、中国露营网的数据报告, 这两年越来越多房车生产厂、俱乐部的涌现, 让房车行业不断快速发展, 国家也在大力发展这一块, 预计在2018年将会达到井喷[11,12]。本款房车框架之于房车, 相当于主机之于电脑, 机箱内部配置可自行组装, 但主机却可保持不变。并且其应用可适用于不同阶层, 其消费群体是十分庞大、乐观的。

参考文献

[1]陈建斌, 徐印州.房车旅游特点及其旅游开发对策[J].经济师, 2004 (9) :5l-52.

[2]夏树让.开发生态农业旅游前景广阔[J].创新科技, 2003 (10) :53.

[3]崔丽媛.中国房车旅游一座正待开发的“金矿”[J].交通建设与管理, 2014 (11) :86-89.

[4]魏翔, 王绍喜.房车旅游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及其战略相互性分析[J].旅游学刊, 2005 (5) :81-86.

[5]崔凤军, 罗春培.中国房车旅游发展潜力分析[J].当代经理人, 2006 (7) :59-60.

[6]钱学礼.我国房车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开发对策[J].商场现代化, 2006 (27) :243-244.

[7]李享, 张驰.我国房车旅游消费趋势研究[J].汽车与配件, 2008 (25) :32-35.

[8]李胜超, 郭祎.我国旅游中社交媒体的应用研究进展[J].创新科技, 2015 (3) :67-70.

[9]陈建斌, 徐印州.房车旅游特点及其旅游开发对策[J].经济师, 2004 (9) :5l-52.

[10]刘思敏, 刘民英.我国房车旅游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N].中国旅游报, 2011-09-23.

[11]钱学礼.我国房车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开发对策[J].产业经济, 2006 (9) :243-244.

互联网科技 篇11

【关键词】互联网;科技期刊;转变;经营

一、引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崛起,互联网已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基于互联网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将互联网和各行各业结合起来,进而打造一种新生态的运营模式渐成趋势。2015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更是将“互联网+传统行业”的模式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在此背景下的我国科技期刊行业,应抓住难得机遇,适时调整经营策略,使传统经营借力互联网平台,进一步扩大品牌效应,增强传播影响力,才能不被时代淘汰,紧跟潮流保持刊物的蓬勃生机。

二、互联网时代读者的转变

一直以来,阅读都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即使在互联网信息技术日益繁荣的今天,人们对于阅读的兴趣依然不减,变化的只是阅读的方式。据第12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4年我国成人各类阅读率上升,其中数字化阅读接触率上升很快。而人均花在传统纸质媒介、新兴媒介上的阅读时间都有增加。相比2013年,2014年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上升了0.2个百分点,达58.0%;报纸阅读率上升了2.4个百分点,达55.1%;期刊阅读率上升了2.0个百分点,达40.3%;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上升了8.0个百分点,达58.1%。

由此可以看出,网络时代、新媒体的普及并没有降低人们对于阅读的热情,相反,科技的进步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为便利,阅读方式更为多样化。虽然期刊等纸质媒体的阅读有所上升,数字化阅读上升幅度却是最大的。可以预见,在未来移动网络建设日益完善,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的趋势下,通过各种新媒体进行数字化阅读将在未来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

三、互联网时代作者的转变

互联网的侵入不但影响着读者,也影响着作者。科技期刊的作者也是期刊的读者,数字化同样影响着作者的投稿行为。在过去,作者大多以邮寄的方式投递纸质稿件,现在基本都是通过网络以电子邮件或在线形式投稿。以《中国能源》杂志为例,近几年,《中国能源》杂志的绝大多数稿件都是电子邮件方式投稿,或是通过注册成为《中国能源》杂志网站用户,在线投稿,而以纸质形式邮寄投稿的作者在最近两年几乎没有。

另外,杂志网站和官方微博、微信的建立使得作者可以方便浏览,获取杂志信息,大多数作者更倾向于向自己比较熟悉的刊物投稿,通过对杂志网站等的在线浏览,可以使原本不熟悉杂志的潜在作者迅速了解杂志风格,建立信任感,转而更乐于将稿件投给该杂志。同时,作者也更倾向于从网站、微信等途径了解杂志的最新动态,以更有针对性的投稿。而对于期刊,则乐于以电子邮件等方式针对稿件内容与作者快捷沟通,进行内容的调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正确率。

四、科技期刊自身优势

长期以来,科技期刊一直肩负着承载最新科研成果、传播学术观点的重要使命,即使在网络信息技术不断繁荣,新媒体日益普及的今天,广大读者和科研工作者对科技期刊的信任和热情仍然不减,科技期刊仍是传播最新科研成果的主要途径。据有关研究,即使在数字化浪潮席卷一切的今天,科研工作者仍然选择在传统的学术期刊上获取信息、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其文献的引用也大多于此。长期以来,学术期刊被作为信息主源,保持了惊人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以《中國能源》杂志为例,通过2008年(见表1)、2010年(见表2)的稿件来源统计可以看出,《中国能源》杂志近年来稿件来源稳定,在每期刊物所刊稿件数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稿件的类型和来源均保持了合理分布;而从2014年《中国能源》杂志稿件来源统计(见表3)可看出,虽然相隔6年,《中国能源》杂志的作者分布与2008年、2010年比并无太大变化,来自科研院所、高校等的稿件仍是《中国能源》杂志的主要来源。经我刊编辑部的不懈努力,目前的《中国能源》杂志已积累了一批高素质稳定的作者并组建了专业权威的编审队伍,稿件质量的稳定和高质量的编校队伍是刊物质量的有力保证,稿源和刊物质量的稳定性同样增长了作者的信心和读者对于刊物的信任,而随着时间推移,这种信任和信心的长期积累将成为科技期刊品牌和信誉的坚强保证。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的阅读习惯和感情因素使人们仍然更倾向于阅读纸质刊物。虽然现代媒体出现打破了人们固有的阅读习惯,但更愿意选择纸质刊物阅读的倾向没有改变。通过公布的2014年第12次全国国民阅读习惯调查也可看出,虽然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帮助,使得阅读的获取比任何一个时期都要便捷,人们仍倾向于阅读纸质书籍。据调查显示,希望通过纸质图书阅读的成年国民比例达57.2%,远高于手机阅读(23.5%)、网络在线阅读(14.3%)、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3.4%)等其它阅读方式的比例。

此外,有专家表示,学术性著作和经典性著作,也应该坚持纸本阅读,“只有纸质书阅读才能让你不受干扰,一面看,一面思考。”碎片化的东西会使思维更肤浅,变得更懒惰,不愿意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尤其对搞专业研究的人来说是个很坏的习惯。由此,对于从纸质刊物获取信息效率的信任也使得传统期刊较之其它数字化阅读的媒介形式,仍然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互联网繁荣、信息爆炸背景下,“内容为王”仍是重中之重,科技期刊更应注重刊物质量,不断提升办刊水准,守住纸媒的阵地。

五、运用“科技刊物+互联网”模式打造多种经营模式的探讨

虽然传统期刊长期积累下的建立了良好的品牌信誉度,拥有广泛的读者群,未来仍将是科研成果传播的主阵地,但受到介质的局限性,纸质媒体的传播有限。据有关资料显示,普遍而言,我国的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不是很高。这固然与语言因素有关,介质的传播时效性和地域性限制了纸质刊物的传播也是不争的事实。互联网时代,运用现代科技将传统刊物与互联网融合,应用新媒体打造多种经营模式,是扩大我国科技期刊影响力,促进我国科技期刊“走出去”战略的积极尝试。

1.网站

互联网普及的背景下,一家期刊拥有自己的独立网站,对于刊物品牌的塑造上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很多学术期刊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当前读者和作者了解刊物的途径已不仅限于通过纸质刊物,通过登录刊物网站浏览,了解刊物风格和最新动态,获取刊物栏目信息和投稿要求,已成为越来越普遍的选择。

以《中国能源》杂志网站为例,《中国能源》杂志网站外观设计风格与《中国能源》杂志一致,醒目的标题突显刊物品牌,色彩与刊物相呼应,加深对品牌的印象。网站内设“综合新闻”、“能源研究”、“能源市场”、“政策法规”等栏目,由专人负责维护网站。网站内容与刊物互补,及时跟踪高层动态、行业新闻等,确保网站新闻每日更新。同时,网站设有在线咨询服务,专门在线解答浏览者关于投稿、行业信息、相关政策等的咨询,在网络普及的今天,在线解答远比电话沟通便捷,且费用也比电话费低,这无疑降低了刊物与读者/作者沟通的门槛,拉近了双方的距离。通过网络搜索进入《中国能源》杂志网站选择在线投稿的作者日益增多,投稿后还可在线与客服沟通,即时确认稿件审核进度,这也提高了编辑效率。另外,网络优势之一就是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国外用户也可随时浏览,这无疑提高了网站的知道度,扩了大品牌影响,由此吸引来更多读者和作者,最终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刊物的健康发展。

2.微博&微信

互联网时代,人们的沟通交流方式日益多样化,微博和微信的出现不但方便了人们交流,也为期刊增加了与读者和作者互动的平台。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要扩大传播影响力,仅靠网站仍然不够,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的应用,可极大增强用户和刊物的互动性,使用户对信息的接收由被动变为主动,充分调动了用户的积极性参与性。

然而,对国内科技期刊而言,对于微博微信的应于研究还很不够,真正有效利用微博微信的科技期刊数目也不多。据有关统计,2014年我国科协科技期刊中近四成拥有新媒体,这其中又有相当一部分开通了微博和微信。而据有关研究显示,大多数科技期刊没有精力管理微信公众号,使得建成的微信公众号活跃度和知名度不高,传播影响力不强。

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应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开发微博微信的功能。微博有强大的粉丝转发、评论功能,粉丝数量越多,微博号的影响力越大,科技期刊官方微博的即时更新、重要信息的发布,都会增加关注度,吸引新的粉丝,而粉丝的转发又会进一步扩大科技期刊微博的传播影响。另外,微信订阅号的推送功能可以方便地把信息传递给手机用户,每天的推送信息可增加用户对微信号的持续关注度,而微信中还有相关功能按钮,通过设置可以方便的建起期刊网站与微信平台的联系,用户点击相关按钮可直接链接到期刊的网站,这也扩大了期刊的影响。微信的朋友圈可以实现熟人之间的互相传播,对于积累有相似背景或相同阅读习惯的读者,非常有效。此外,应注意到不同媒体的受众不同。微博和微信的用户群有部分交叉但也有区别,对于微博和微信的区别运营,可以更精准地为不同用户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进而提升科技期刊品牌影响力。

3.手机APP

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等的普及,使手机APP的应用大幅提高。学术期刊要扩大品牌影响,应加强对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培养,手机APP的建设十分必要。

一方面,在当今生活节奏加快的背景下,手机APP可以实现碎片化阅读,借助手机APP用户随时随地都可以阅读期刊文章,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极大地提高了阅读效率;另一方面,手机APP与微博、微信等其它媒体的互动性强,“分享”功能可以方便地将信息在不同媒体平台间传递,这无疑扩大了传播范围,增强了品牌影响力。

目前,国外学术期刊纷纷推出自己手机APP,我国的一些网上数据库如“中国知网”也可发了自己的手机APP,可以实现数据检索的功能,极大方便了读者。但总的来说,国内的学术期刊APP还十分少见,学术期刊APP战略发展意识欠缺,存在内容和平台建设薄弱,用户黏性和活跃度不足,盈利模式单一等不足。

总体来说,我国学术期刊手机APP还处于初级阶段,未来开发潜力大,科技期刊的主管者要有战略眼光,充分意识到发展期刊手机APP的重要性,培训一批专门人才,开发手机APP功能,研究手机用户閱读习惯,注重内容和平台的搭建,保持手机APP的活跃,以吸引用户,率先占领移动互联网阵地。

4.其它形式

互联网将科技期刊业带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加入网上数据库,使期刊全文上网,以此增加期刊文章的阅读量及被引频次;拓展线上服务,为不同层次读者订制个性化内容;大数据的信息共享使读者比以往更为方便快捷的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也为科技期刊扩大了传播范围,赢得更多读者。

六、结论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网络时代,科技期刊与购买者的关系已不单纯是读者/作者与刊物的关系,读者选择科技期刊也不仅仅是为获取信息,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科技期刊在注重内容和质量建设的同时,更应具有服务意识,调整办刊思路,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打造全方位多元化期刊经营产业,最终做强品牌,使科技期刊在互联网时代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http://www.gov.cn/ guowuyuan/2015-03/16/content_2835101.htm.

[2]2014国民阅读调查大数据显示:人均微信阅读14分钟.http:// culture.ifeng.com/a/20150421/43597780_0.shtml

[3]金再华.印刷型期刊的生态状态及发展前景.现代情报,2004,(8):11-12.

[4]李春梅.数字化时代《中国能源》的办刊思路. 石油和化工节能,2011,(6),9-12.

[5]第12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 人均每天读微信超40分钟. http:// media.people.com.cn/n/2015/0421/c40606-26877107.html.

[6]中国国际期刊国际引证年报2014.27.

[7]王明华,沙勤,等.学术期刊独立网站网络传播环境特征及其品牌拓展.编辑学报,2015,27(2):112-115.

[8]程维红,任胜利,沈锡宾等.中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及传播力建设.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3):340-345.‘

[9]张艳萍.科技期刊的微信公众号运营模式研究——基于4种核心科技期刊的量化分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5),524-531.

[10]钱筠.APP时代学术期刊的发展策略. 编辑学报,2015,27(1),71-74.

作者简介:

互联网科技 篇12

1 媒体科技传播内容创新存在的问题

目前,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 新闻媒体科技传播正在试图通过内容生产创新来赢得发展优势, 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新媒体传播规律进行内容生产, 力求使科技传播内容既成为传统媒体的精品, 又能在新媒体上成为“刷屏之作”“流量载体”。然而, 不容忽视的是, 在科技传播内容创新中, 既存在着一直没有解决的老问题, 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 主要有4个方面。

1.1“不科学”“不专业”“不权威”频现

当前, 在新闻媒体中, 科技传播多是以科技新闻、解释性报道和科普等形式出现。面对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冲击和诱惑, 专门从事科技传播的媒体以及记者多开始“眼红”“坐不住”, 看着其他领域的传播轻松赢得点击量、流量, 以至跟风或随波逐流, 在制造吸引眼球的元素的同时, 却忽略了本真的东西——专业、科学、权威, 盲目跟风, 在内容创新中轻易丢掉了底线, 有的科学观点不科学, 有的科技报道看着高大尚却看不到科学精神, 有的专业性解析显得太过业余、太随意甚至太小儿科, 选择的采访对象所谓的权威科学家实则不权威, 有的内容该求证的没有求证, 有让科学家审核把关的却形没有把关, 有的是臆想多而理性少。

1.2 同质化或严重的低水平重复泛滥

重复性传播一个领域或者一个方面的内容是强调, 容易形成共识, 但是过度重复性传播几乎同样的内容就会令人反感。同样的科普文章, 在这个媒体上可以看到, 在那个媒体上也可以看到, 今天你在媒体主办的微信、微博上看到, 明天你又在某个客户端、App上看到了, 看着是通过多种渠道广撒网, 但同质化严重带来的结果是视觉、听觉和审美疲劳, 浪费受众的时间和精力, 让用户看到类似的东西就想躲开。特别是一些质量不高且低水平重复的科技传播内容, 会让用户逐渐疏远或者放弃原有的科技传播圈或科普圈。特别是在面对不少重大科技问题或热点时, 推出的专题看着都是架子搭得很好, 内容都是老一套, 看不出创新。

1.3 摸到“痛点”但解决问题“不痛不痒”

科技传播内容多是与用户的“痛点”和“兴奋点”密切相关。在媒体“用户争夺战”中, 谁拥有用户思维、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用户“痛点”, 谁自然更容易赢得用户。大凡是摸到用户“痛点”的科技传播内容, 不管是在报纸上, 还是在网络上、在客户端上, 都有竞争力。但是摸到“痛点”仅仅是第一步, 在往后走, 若是“抓而不紧”“抓而不实”“抓得不痛不痒”, 没有解决用户关心的问题, 没有说到点子上、心坎上, 即便是到了用户“嘴边”的科技传播, 很可能因为内容不到位便“立即中断”, 从而难以到达“最后一公里”。久而久之, 给用户的感受很可能是, 看不到“真相”, 也看不出在面对“痛点”时媒体该有的“担当”。

1.4 有“温度”却没“态度”, 有“态度”却没“温度”

讲好科技故事, 这是科技传播内容创新的重要途径。从实际情况看, 不少科技故事, 讲得有实话、有真情, 讲得幽默有趣, 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上都容易被“点赞”。但实事求是地说, 当下科技传播所面对的用户口味“更叼”——尽管博人眼球、赢得点击量, 但是言之无物, 没有“穿透力”, 即用户从中看不到大局, 看不清楚在好笑好玩感人之余到底要给用户传递哪些重要的科技理念, 甚至不清楚导向到底是什么。有的科技传播内容看着“高大尚”, 却由于“温度”不够也会让人放弃。用户的口味是“农家菜”, 面对“宫廷菜”, 自然也吃得不舒服。有“温度”却没“态度”, 或有“态度”没“温度”, 都不行。

2 媒体科技传播内容创新问题背后的症结

2.1 科技传播环境变化

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 新闻传播的有效性面临巨大挑战。移动终端和各种移动平台的发展, 内容生产将更趋向于“分布式”处理, 也就是专业媒体这样的“中心”地位将进一步削弱[1]。这意味着专业的从事科技传播类的媒体的效力逐渐减弱, 多年来借助媒体渠道传播科技科学的主导力将受到大的冲击。与此同时, 多个机构、组织以及个人都是传声筒。以前所谓的受众不再仅仅是被动的消费者, 而是新闻生产的参与者[2]。多个传声筒都可以科技传播中“做功”, 有的是主旋律, 有的是噪音, 有的可能是负能量。相应之, 在科技传播内容创新的各个关键环节中, 多个“节拍器”“按键”要形成共鸣、共振都非常难。

2.2 科技传播内容创新难度加大

中宣部部长刘奇葆2016年8月31日在创新新闻传播工作交流会上强调, “创新是新闻传播的动力之源、活力之源, 是巩固主流阵地、壮大主流舆论的必然要求, 要以新的理念、新的举措, 不断开创新闻传播创新新局面。”内容创新是新闻传播的原动力。与形式创新相比, 内容创新更为艰难。而具体到科技传播, 内容创新自然是难上加难。

要把科学问题、科技事件说明白、理清楚, 并能准确、生动、科学表达, 本身就是“啃硬骨头”不容易。客观而言, 媒体中能够潜心从事科技领域报道的记者本身就不多, 不是科技新闻没用户, 而是采访起来费劲、写起来费劲, 用户看着也费劲, 要得到用户认可不容易。这些都能不同程度说明科技传播内容创新的难度之大。尽管每年在科学界都有很多重量级新闻, 在诸多热点事件中涉及科技问题, 但是以中国新闻奖作品为例, 从每年的获奖作品看, 涉及到科技领域的新闻作品少之又少。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科技传播内容创新的难度之大。

此外, 这一领域的媒体人常面临“出力不出活”的尴尬, 面对内部考核等压力, 容易随波逐流。其一是领域相较窄一些受众面本身的局限性, 即使是好的内容也不容易火。其二是要出有创新性的科技报道和科普文章等常常需要“慢工出细活”, 在新闻媒体“一把尺子”的考核制度下, 要么会直接放弃从事科技传播, 要么趋于功利粗制滥造降低要求。

2.3 科技传播在媒体中受重视程度依然不够

科技传播越来越受重视, 这是客观事实。要让引力波、暗物质、纳米技术和石墨烯等高科技为公众所了解甚至是深入了解, 通过科技传播推动科研前进是有效的途径, 这就要求必须使媒体首先要重视科技报道。但是, 从现实情况看, 新闻媒体对于科技传播的重视依然有限, 深入挖掘不够。这就如同很多的大众媒体都很重视科技报道, 但是自相矛盾的是:科技报道、科普文章或位置不显著、不显眼, 甚至是可有可无, 专家型科技记者寥寥无几, 媒体内部缺少鼓励科技传播内容创新机制。

3 媒体科技传播内容生产创新路径建议

3.1 持续强化媒体科技传播内容创新意识

强化传媒科技传播的内容意识, 推出更多有知有趣有用的科普精品, 群众喜闻乐见的科学故事, 这是实现多渠道全媒体科技传播以及提高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水平的重要途径。

3.1.1 提高社会各界特别是大众传媒对科技传播的重视程度

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 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 (2016-2020) 》和《“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 均对提升科技传播和科普能力提出要求。当前, 我们必须抓住贯彻落实中央有关精神的契机, 使大众传媒更加重视科普、科技传播;引导媒体增强科技传播效力, 不管是对科技传播的专项经费投入, 还是科技传播人才队伍建设, 都给予足够的重视。基于此, 媒体对科技传播内容创新的重视程度才可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才会强化内容这一根本。为此, 大众媒体应紧紧把握好当前科技传播的新形势, 抢抓从中央到地方对科技传播空前重视的机遇, 进一步优化或重新塑造所在媒体的科技传播格局, 以便更有为、更有位。

3.1.2 越是强调创新越是要保持清醒, 坚持内容为王出精品

不管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到何种程度, 要做强媒体, 要在众声喧哗中有“主心骨”, 必须坚持内容为王, 通过内容强化导向引领, 强化主旋律, 尤其是在传播形式越来越花哨的境况下耐得住性子、沉得住气、坐得住板凳牢牢坚守出精品。当下, 有些媒体在融合或改革后, 原本的从事内容生产的团队越来越小, 做形式、渠道的团队越来越大, 如此失衡的现象应该引起有关方面高度的警惕。若是不坚持内容为王, 搭得再花哨的架子都可能是空中楼阁, 那些一时吸睛的点击量、阅读量、转载量很可能是昙花一现。而回顾已经走过的融合或者科技传播之路, 先进的技术是传播的科技支撑, 内容建设才是根本, 守住内容是底线。由此可见, 越是强调创新越需要媒体中的内容生产者保持足够的自信、清醒和定力, 把该守住的应该牢牢守住, 安心做基于内容创新的各种探索, 为未来有更多的盈利和“卖点”提供更多的根基和可能性。

3.2 创新打造独特的、用户有需求的科技传播内容

在新媒体时代, 什么样的内容才可以“为王”?如当年广播电视报繁荣时期的节目单一样, 只有独特的、用户有需求的内容才能“为王”。明确这一点, 决定着纸媒甚至所有媒体的生存状况与未来发展[3]。但是, 回头看看, 现在的所谓“为王”的内容, 的的确确缺少“为王”的特质, 不少内容不仅缺少足够的吸引力, 而且距离读者需求太远。

3.2.1 要从创新的内容中看到科技传播的“风向标”

马克思有句名言:“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在众声喧哗的舆论场, 科技传播在必须强调“问题意识”, 尤其是面对社会关心的热点、难点科学问题要通过内容创新果断发声, 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旗帜鲜明地“亮剑”, 主动作为、勤于作为、体现担当, 更好地服务和引导用户, 让用户清楚地看到导向、态度。

3.2.2 要从创新的内容中看到科技传播的科学性

不管科技传播内容怎么创新, 都不应该缺失科学性。这种科学性在科技传播中具体体现在对科学规律的尊重、对于科学精神的尊崇、对于科学问题的科学分析、对科技话题呈现的科学性, 以及传播内容中的科技含量, 所涉及的科学家的科学态度, 重点领域的科技科学问题基本认知等。比如, 最近两年, 我国的天气气候异常复杂, 多种灾害性天气频繁出现, 南方多地出现洪灾, 其重要的背景是“厄尔尼诺”。对于“厄尔尼诺”这一科学问题, 受众颇为关注, 到底怎样的“打开方式”是正确的、科学的?从诸多媒体对此的报道中, 我们并没有清清楚楚地看到。

3.2.3 要从创新的内容中看到科技传播的个性化

在科技传播内容创新方面, 尽管不少媒体都在下功夫, 但是, 最终落地的内容却没有给用户留下深刻的印象, 或者是没有触动用户的神经, 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 创新的内容不够独特, 没有个性、特点, 甚至都是“大路货”。这种独特体现在多个方面, 要么是靠独家信息、权威信息和专业信息;要么是遵循传播规律、用好话语权, 是独特的引导社会舆论的方式方法;要么是独到的小切口, 是独到的视角、思想, 是“凌寒独自开”的一束梅花, 是一个感人至深的科技故事;要么是有的渠道可以看到的科技事件, 但是你所做的是深一度的、往前一步的、多个棱镜的和新维度的。

3.2.4 要从创新的内容中看到科技传播的针对性

在互联网时代, 各种高精尖的科技传播铺天盖地呈现在用户的面前, 令人眼花缭乱, 一个语系难以“通吃”, 一个内容创新难以满足大众,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是内容创新生产要趋于“分布式”, 即以各自的内容创新方式提供各个不同角度的信息, 使内容满足各个分散的主体的传播, 最终形成自然协同。特别是媒体的各种移动终端和平台, 科技传播内容需要有针对性, 有的放矢, 一语中的;要将内容与用户联系起来, 让用户明确地知道这样的高科技、这样的深入解析与用户黏合度高。

3.2.5 要从创新的内容中触及用户的“痛点”

当用户捕捉到与自己有黏度的科技传播内容后, 要真正解决用户需要解决的问题, 杀手锏是触及“痛点”, 且最好能解决“痛点”。如果能让用户在享受科技大餐后, 清楚如何解决自己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知道在面对一些科学问题时该怎样做出选择。比如, 在今年的“6·23”江苏盐城龙卷风事件后, 公众不仅关心灾后救援, 更关注这次龙卷风威力到底有多大、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监测预报预警的难度在哪里、若是自己遇到龙卷风应该怎样处置, 国内不少专业类科技类的媒体给出权威的内容。而这样的创新的科技传播内容, 不单摸到了用户的痛点, 更抓住几乎解决了用户的痛点。

3.2.6 要从创新的内容中看到科技传播的互动体验

再创新的科技传播内容, 都可能是“易碎品”, 用户可能随时会中断相互之间的黏性, 因为科技传播的内容再怎么通俗易懂都逃不过用户对其“太专业、看不懂、太远了、太不且实际”的指责甚至是怨气。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只能是想方设法“接地气”, 在内容与用户互动、让用户参与体验上使劲儿。如, 前些年, 有媒体报道“我为台风起名字”征名活动后, 不少公众不仅主动给台风取名字, 而且在互动体验取名的过程中。在一次又一次的互动中, 台风高发地区的公众以及一些台风研究爱好者通过媒体创新推出的内容深入了解了台风是怎么生成的、台风的风雨影响有多大、台风预报的难点在哪里、台风的名字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有些台风名字会被删除等等。

3.3 内容创新与形式创新、手段创新充分结合

尽管内容创新是根本, 但是光有内容创新是远远不够的。与形式创新、手段创新充分结合, 内容创新的作用才可能发挥到极致。在科技传播实际中, 我们会发现, 有时非常优质的内容, 却没有“卖点”, 没有用户,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内容创新与形式创新、手段创新不匹配。换言之, 如果面对新的科技传播形式、手段, 我们还是沿用旧有的思维创新内容, 再创新的内容都可能“死在沙滩上”;还沿用旧有仅仅在报纸上、网站上发一发的“一锤子的买卖”, 或是新瓶子装老酒, 或是旧瓶子装新酒, 都可能使内容创新功亏一篑。

在日常科技传播中, 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有些创新性的科技传播内容, 在传统媒体人看来可谓是精品力作, 可发布到新兴媒体平台上发现“不受待见”。如果新兴媒体在形式上再包装、在传播手段上再加码, 其传播效果很明显的。为此, 强调科技传播的内容创新, 并不是说形式创新和手段创新不重要, 而是说“好马配好鞍”, 在创新内容本身的同时, 还要创新内容的呈现方式、手段, 三者是相辅相成的。

3.4 优化利于媒体科技传播内容创新的外部环境

3.4.1 建立媒体科技传播创新联盟

现如今, 从纯粹的科技类媒体到大众媒体, 从事科技传播的专业人员还是不少, 且较为分散。如何用好这些分散的科技传播兵力并在内容创新等方面凸显呈现, 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多年来, 依托中国科技新闻学会, 专业的科技类媒体在科技传播方面取得不少突破。而在未来科技创新和科普被日趋重视的情况下, 要做好科技传播包括其中的内容创新等, 需要更强的组织能力, 如建立媒体科技传播创新联盟, 吸引更多的传媒届、科技界精英投入到科技传播当中。同时, 也便于更多的科技传播者找到专业的组织。

3.4.2 建立媒体科技传播创新研究专项

在不少党报党刊或者一些有科技传播职能的媒体, 并没有专项的经费、项目支持科技传播创新研究。未来国内外媒体科技传播创新的趋势、路径到底会是什么样的, 一些长期在媒体中从事科技传播的人未必清楚, 未必有所涉猎。但是, 不清楚、不涉猎, 并不意味着不用去做。为此, 有必要建立媒体科技传播创新专项, 鼓励媒体科技传播者探路, 先行先试。

3.4.3 强化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的服务功能

可以预见的是, 未来科技传播的形势更复杂, 且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如何引导大批的媒体科技传播者聚焦科技传播的靶心、如何加强科技传播的组织培训、如何提升中国科技新闻的影响力, 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媒体自身要发力外, 需要做强、做大中国科技新闻学会, 特别是需要强化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的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官建文.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32-33.

[2]彭增军.新闻生产方式的革命[J].新闻记者, 2016 (7) :20.

上一篇:立交桥梁论文下一篇:B2B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