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题型

2024-07-31

阅读题型(精选12篇)

阅读题型 篇1

现代文阅读在历年高考中都占有较大的比值,也是高中阶段与文学习的重点之一。大纲要求现代文阅读的考查内容主要包括:理解(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和分析综合(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结构,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根据现代文的要求进行推断和想象,鉴赏文学作品的写作语言和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等),要求学生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类的文章。因此,掌握现代文阅读水平的一般规律,掌握现代文阅读的方法就成了提高现代文阅读水平的关键。

首先,看标题。标题作为一篇文章的眼睛,其作用有很多,如:标题可以是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可以总结文章内容,突出文章主题,反映人物情感的变化,还可以因为形式新颖而吸引读者,等等。因此,先看标题是理解文章的第一步,也是阅读的基础。

其次,分布阅读,以理解为关键。第一,粗读。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要有着眼于全篇的眼光,从整体上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第二,精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在理解文章主旨的基础上,找出文中具有特殊作用的句子,比如:主旨句,文眼句,总结句,过渡句,抒发感情的句子,等等。再理清文章内部相互关系和各段落相互之间的联系,还要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的注释,等等,以便在背景中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第三,选读。结合题目,思考题目中的问题涉及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并确定相对应的语句,再分析每一段每一句的意思。尤其是理解个别语句的题目一定要将题目带入“语境”,再结合背景由浅入深地思考。

最后,多读,积到累是关键。在现代文阅读的过程中,还应在平时多注重积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多读多练,才能在高考阅读中做到游刃有余。在平时的训练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及概况能力。分析文章中各种词语的不同作用、表达效果,以及拟人、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的使用效果,还有文章采用的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比如:象征使文章立意更深,烘托渲染为文章营造氛围表现环境,等等,由字到句再到篇,再具体分析个别段落的作用,比如:开头段,结尾段,过渡段,表现中心的段落,等等。另外,应熟记一些表现技巧,比如虚实结合,欲扬先抑,托物言志,承上启下,直抒胸臆,等等。只有平时多积累,才能为全面理解文意做好铺垫。

例如:2010全国高考题第二个阅读,选择的文章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保护人》,题目要求:1.小说中的玛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2.小说后半部分引用了报纸上的一段报道,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安排有哪些作用?

3.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从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做分析。

通过阅读分析,第一题主要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题目只要求简单分析人物形象,难度较低。概况人物形象特征,可以用一个判断句,也可以分开表述,关键是给人物定性,并能抓住人物性格中的突出特点,因而精读是关键。可知玛兰是个“自私,趋炎附势,见风使舵,伪善,爱慕虚荣,自高自大,天真,热心,却没有原则”的人。

第二题主要考查“分析作品的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着重考查与小说情节发展中的一个特殊片段的作用。解题时要注意其思考的方向:一是对表现主题的作用,一般来说是点题或突出主题;二是对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发展或表现了人物的性格;三是对整个故事情节构成上的作用,一般来说是补充背景、揭示矛盾、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等。因此答案是“补充叙事,集中揭示人物之间的矛盾关系,使情节的内在逻辑更加合理;加速情节发展,为下文玛兰的言行提供依据,使小说进入高潮;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强化情节平中见奇的效果。”

第三题主要考查“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及“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是一道开发性的探究题,是对小说标题的一个评价。标题往往是文章的眼睛,一般大都从主题的揭示、人物性格的暗示、情节结构等几个方面考虑。而本题题干要求已给出三个方面,且求择其一陈述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三个方面答题各有套路,三个要求答案是不一样的。观点一,主题思想更加集中、深刻。以小见大,揭露当时法国上层社会的不良风气和多种黑暗现实;讽刺官场中趋炎附势、官官相护、互相推诿的丑恶现象;揭示出一个道理:如果社会需要保护人,如果大家都寻求保护人,社会就会失去“保护”,体现了作家对社会公正的思考与追求。观点二,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抓住“保护人”时刻想要保护他人的这一突出心理特征,采用夸张的语言和动作描写,惟妙惟肖地刻画人物性格;以“保护人”为线索,使对比手法更加突出,有利于揭示人物性格的前后反差;通过“保护人”含义的变化,淋漓尽致地集中体现了小说的讽刺特色。观点三,使情节结构更加紧凑、有序。以“保护人”的故事构成情节发展的主体,使结构主干突出,不枝不蔓;以“保护”与“被保护”为纽带,聚拢各种人物矛盾,使结构层次分明,井然有序;围绕“保护人”安排相辅相成的明暗两条叙事线索,使结构收放自如,平中见奇。

现代文阅读一直是高考语文取得高分的瓶颈,能否正确解答,就基本决定了学生语文总成绩的高低。因而,除了平时多练、多积累,方法的掌握、能力的提高也显得尤为重要。

阅读题型 篇2

大多数考生认为这种题型较难,因为他们采用了如下错误的解题思路:

第一,大多数考生解答这种题型的思路在于寻找段落的中心句或主题句。

第二,他们还认为段落的中心句或主题句通常段落的首句,次句或尾句。

第三,根据判断出来的中心句或主题句确定正确选项。

但是,雅思阅读所有文章都有主题句或中心句吗?就算有主题句或中心句,它一定出现在首句,次句或尾句吗?

答案是否定的。

所以,使用这种方法,考生常常会有这样的经验:看完一个段落的首句发现刚好有一个标题与这句话对应,于是就把它选出来,但是这个选项偏偏是错误选项。

这样一来,考生做10道题就经常会做错其中的5-6道,而通常去蒙的话,也基本上能对4-5道,所以这种做题方法非常不可取,因为一旦判断错误主题句就一定会选错答案。

这是第一代的做题方法。在现今的时代背景下可以说是错误的!

“七选五阅读”题型解读 篇3

Training for a marathon requires careful preparation and steady, gradual increases in the length of the runs. 36 , buy the best-fitting running shoes you can find. No one can say which brand will work best for you or feel best on your feet, so you have to rely on your experience and on the feel of each pair as you shop. When you have found shoes that seem right, walk in them for a few days to double-check the fit. 37 . As always, you should stretch(伸展) at least ten minutes before each run to prevent injuries.

During the first week, do not think about distance, but run five minutes longer each day. 38 , it is wise to take a day off to rest. But during the next week, set a goal of at least a mile and a half per run. 39 . After two weeks, start timing yourself. 40 . Depending on the kind of race you plan to enter, you can set up a timetable for the remaining weeks before the race.

A. After six days

B. For a good marathon runner

C. Before you begin your training

D. With each day, increase the distance by a half mile

E. If they still feel good, you can begin running in them

F. Time spent for preparation raises the quality of training

G. Now you are ready to figure out a goal of improving distance and time

阅读理解七选五(也有阅读填空等称呼),即给出一篇缺少5个句子的文章,对应有七个选项,根据文章结构、内容,选出正确的句子,填入相应的空白处。

题型特点

1. 注重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阅读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吸收、鉴赏、评价文章的思维过程,“七选五”不但要求同学们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逻辑结构,理解句子和段落之间的联系,对连贯性、一致性等语段特征把握熟练,还要具备用语法知识分析长难句的能力。它的选项一般分为三类:主旨概括句、过渡性句子和注释性句子。

2. 选材特征。文体上以说明文为主,比如新课标Ⅰ卷,2015年讲的是“重建信任”,2014年是“帮助孩子为未来作准备”,2013年是“商业和企业管理”,2012年是“青少年如何缓解压力”……所选文章写作线索清晰明了,逻辑严密。文章的长度通常在180~250词之间。

解题策略

1.根据语境判断

做题时最重要的是要读懂空白前后的句子,明白这几句话的确切意思,然后根据意思的连贯性或逻辑性从选项中选取正确答案。在读懂意思的基础上,利用线索词等进一步确认答案。如上文中的36、37、39、40题:

36. C。上文提到跑马拉松,下文说要买一双合脚的鞋子。所以这里说的应该是训炼前的准备工作。

37. E。上文提到鞋子到手之后要再次核实是否舒服,下文说的是跑之前要拉伸以防受伤,开始运动只能是在确保鞋子没有问题之后,所以选E。

39. D。前句讲第二周要设定一个目标,本段第一句又说第一周不要考虑距离,所以设空所在的句子自然应该是讨论加长跑步的距离。如何增加?自然是每天比前一天多一点。

40. G。上文说的是两周过去之后,下文说的是可以在比赛开始之前设定一个时间表了,所以两周过去之后,应该设定新的目标了。

2.留意线索词

对线索词的敏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最主要的线索词是空白前后的名词和动词,寻找答案时要注意在选项中查找对应的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或表示同一类事物的词语,其次是代词、数词、表示时间/年代的词或是表示地点/名称的专有名词。尤其是在读不懂句子的情况下,利用这样的线索词寻找答案是很有效的方法。如上文中的第38题:

38. A。考查对上下文的理解。上文提到练习的第一周应该怎么做,下文说要休息一天,然后提到第二周如何如何,所以这里说的应该是练习六天后要休息一天,刚好是一周。week和a day of是线索词。

3.根据关联词判断

由于英语的句与段之间经常会运用关联词或某些具有关联作用的副词表示衔接和过渡,因此文章中和选项中表示各种逻辑关系的路标性信号词在选择答案时都是很重要的线索。在做题时可将这三个层面的线索很好地结合起来。例如: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的词,一般表示前后句子的名词或句意具有同指性;表示转折或让步关系的词则往往表示前后句子的名词同指,但句意对立,或褒贬对立或是否对立;表示例证关系的词则意味着在举例之前或之后有表述概念或观点的句子,句中往往会有复述名词出现。

nlc202309041946

4.根据试题所在的位置来确定

(1)挖空位置在段首

①这种情况下所缺的通常是段落主题句。一般段落的中心都会出现在一段的开头部分。因此可以根据段落一致性原则,推断出该段的主题句。

例1 According to some psychologists, if parents are always telling a child that he or she is a fool or an idiot,then the child is more likely to keep doing silly and foolish things. So it is probably better for parents to say very positive things to their children.

A. Parents should also be careful about what they say to young children.

B.The children are then more likely to grow up bright and intelligent.

解析 A。阅读空后内容可知“根据一些心理学家的观点,如果父母总是说孩子傻,那么孩子就可能做傻事,因此父母应该多说一些积极的话”。根据“挖空位置在段首,所缺的通常是段落主题句”的原则,可以推断出挖空内容一定与父母对孩子所说的话相关,这样很容易就可以判断A项为本段的主题句。

②要关注与后文的关系。着重阅读挖空后面的第一、二句,确定相关信息词,然后在选项中查找与之相关的内容。阅读时要学会瞻前顾后,以确定答案。例如:

例2 They say it’s boring to hear the same songs all the time. But other people enjoy hearing Muzak in public places. They say it helps them relax and feel calm. One way or another, Muzak affects everyone. Some farmers even say their cows give more milk when they hear Muzak!

A. Some people don’t like Muzak.

B. Muzak tends to help people understand music better.

解析 A。挖空后的第一句话中出现的相关信息词They与A项中的Some people为指代关系;根据boring可以反推don’t like。

(2)挖空位置在段尾

这种情况下所缺的通常是结论或概括性语句。注意在选项中查找表示结果、结论、总结等的关键词。

例3 There is no doubt that analyzing the exact data is important to assessment of an actual event. But data should be dealt with wisely. We often get wrong data which mislead us. Remember, data have no feeling but we humans have. Data don’t mean much to people if we do not have the abilities to analyze the data with the knowledge and confidence to judge whether they are true or false. .

A. 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be wise thinkers

B. Sometimes our hearts and minds are more sensitive than data

解析 A。此题挖空位置在段尾,空格前的论述内容是“虽然数据很重要,但是如果我们没有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数据,没有自信去判断它们正确与否,那么数据对我们来说就毫无意义”。这段话得出的结论应该是“我们要尽最大努力成为一名睿智的思考者”,因此A项是正确答案。

(3)挖空位置在段中

挖空位置如果在段中,则其所填句子含义应与前句、后句保持一致。因此,同学们在做题时要关注体现前后句逻辑关系的关联词。例如:

例4 There are a number of things you can do to beat your fears. One important approach is to become an expert in your problem. There are countless books and websites providing up-to-date theories and explanations about fears. If you become an expert in your fear, you will be able to make good decisions about the best treatment to overcome it.

A. You can also go to lectures and workshops.

B. Making some simple changes to your diet can make you look good.

nlc202309041946

解析 A。上述例句挖空位于段中,根据“上下求索,瞻前顾后”的原则,答题时要关注体现前后句逻辑关系的关联词。阅读空格前句子可知其内容为克服恐惧的方法;阅读选项后可以锁定含有递进含义also的A项,其内容也是进一步提供克服恐惧的方法。

例5 Stone Age people hunted wild animals for their meat, which had much less fat than domestic ones. They ate a lot of fresh wild vegetables and fruits. They didn’t have milk or any other dairy products, and they made very little use of grains. , We eat six times more salt than our ancestors. We eat more sugar. We eat twice as much fat but only one third as much protein and much less Vitamin C.

A. Stone Age people lived a simple life.

B. But today,we enjoy eating a lot of these.

C. In that case,they would live much healthier.

解析 B。以上例句挖空位于段中,阅读空前空后句子,可以发现空前内容是石器时代人们的饮食习惯;空后所描述的是现代人的饮食习惯。因此空前内容与挖空内容为转折关系,可锁定含有关联词but的B项。

下面就让我们来应用一下上文提到的方法:

(2015年高考北京卷)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七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填入空白处。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This Way to Dreamland

Daydreaming means people think about something pleasant, especially when this makes them forget what they should be doing. Daydreamers have a bad reputation for being unaware of what’s happening around them. They can seem forgetful and clumsy. 71 ,hey annoy us because they seem to be ignoring us and missing the important things.

But daydreamers are also responsible for some of the greatest ideas and achievements in human history. 72 Can you imagine what kind of world we would have without such ideas and inventions?

So how can you come up with brilliant daydreams and avoid falling over tree roots or otherwise looking like a fool?

First, understand that some opportunities (机会) for daydreaming are better than others. Feeling safe and relaxed will help you to slip into daydreams. 73 And if you want to improve your chances of having a creative idea while you’re daydreaming, try to do it while you are involved in another task—preferably something simple, like taking a shower or walking, or even making meaningless drawings.

It’s also important to know how to avoid daydreams for those times when you really need to concentrate. “Mindfulness”, being focused, is a tool that some people use to avoid falling asleep. 74

Finally, you never know what wonderful idea might strike while your mind has moved slowly away. 75

Always remember that your best ideas might come when your head is actually in the clouds.

A. Having interesting things to think about also helps.

B. They stare off into space and wander by themselves.

C. Without wandering minds, we wouldn’t have relativety, Coke or Post-it notes.

D. At one time, daydreaming was thought to be a cause of some mental illnesses.

E. It involves slow, steady breathing for self-control that helps people stay calm and attentive.

F. Daydreams are often very simple and direct, quite unlike sleep dreams, which may be hard to understand.

G. Therefore, it’s a good idea to keep a notebook or voice recorder nearby when you’re in the daydream zone.

答案 BCEAG

结合阅读题型, 开展有效提问 篇4

一、有效课堂提问的意义

课堂提问是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提问, 教师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 参与课堂交流。但很多教师的提问只是摆个花架子, 显得课堂热热闹闹, 实际上对于课堂教学没有任何促进作用。有效课堂提问能够优化阅读课教学的各环节, 促进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 调动潜能, 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二、有效课堂提问在阅读教学各环节中的运用

下面我结合人教版英语新教材选修8 U-nit 2 Cloning:Where is it leading us?展示如何结合阅读理解题型进行有效提问。

1. 导入环节

教师要想上好一节课, 必须重视导入环节。兴趣是学习的基础, 因此, 教师在教学的每一个阶段里都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用贴近学生生活、富有启发性的情景或话题导入阅读主题, 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把自己调整到利于思维和联想的状态上, 为学习阅读文章做好铺垫。这一环节上, 教师可以播放《生化危机》的部分视频并提出问题:“Have you ever seen some science fiction stories, films, news reports or TV shows concerning cloning?What do you know about cloning?”

2. 读中环节

(1) 利用略读, 有效设计主旨要义题

主旨要义是文章的灵魂。文章的主旨往往在第一个段落, 甚至第一个句子里。主旨要义题主要考查学生略读文章、领会大意的能力。利用好略读技巧, 进行有效的提问, 可以促进学生正确把握文章主旨。这一阶段可以设计以下问题:“What’s the style of the passage?Find out the topic sentence of each paragraph.”

(2) 利用查读法, 有效设计事实细节题

高考阅读中的事实细节题是为了考查学生迅速查找信息的能力。答案很明显, 学生只要找出相关的信息即可。教师可以通过查读环节, 引导学生关注重点信息词汇, 掌握文章细节。在此环节, 我们可以设计一些“True o False”题目, 让学生“scan and find answers”。该环节的问题设计为:

Tell whether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are true or false and why.

Dolly the sheep was the first successful clone of a mammal.

A cloned animal usually dies earlier than the original one.

(3) 利用精读, 有效设计猜测词义题

精读环节注重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写作方法、概念内涵的理解以及知识点的梳理。猜测词义题需建立在深层理解的基础上, 因此可以在这一环节开展。它着重考查学生理解和处理生词的能力, 可以结合文中的长难句出题。提问方式为“What does the word…referto?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phrase in the passage mean?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rd can replace the underlined word?”

对于这类题目, 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语言情境, 采用照应、替代、省略、对比、举例等方法来确定答案。因此, 选修8 Unit 2 Cloning Where is it leading us?可设计如下问题:Whadoes“this”mean in the sentence?The question that concerned all scientists were:“Would this be a major difficulty for all cloned animals?”

3. 读后环节, 有效设计推理判断题

阅读结束后, 学生对文章信息已有很好的掌握, 这时候可进行推理判断题的训练。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字面意思, 通过语篇逻辑, 依据暗示推测作者的态度。它注重考查学生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的能力。答案一般在文中不能直接找到, 要依据某些关键词和文中相关信息加以逻辑推理。推理判断题的题干中常含有infer, imply, suggest, indicate, conclude等词汇以及表示推理的情态动词can, could, would, might等和表示可能性的词probably, likely等。我们可以设计以下常见的问题:We can conclude/infer from the passage that…The passage implies/suggests that…The writer’s attitude to-wards…is…

针对选修8 Unit 2 Cloning:Where is i leading us?我们可选用其中的一两个问题, 在进行语言输出训练的同时, 检测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总之, 广大教师应抓好课堂提问, 结合高考题型开展训练, 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摘要:阅读教学是英语学习中的重中之重, 本文结合实例展示如何结合阅读理解题型进行有效提问, 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题型,提问,实效

参考文献

[1]刘道义等.新高中英语教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2]赵敏霞.教师课堂提问新探[J].北京教育, 2003.

[3]王方林.何谓有效的课堂提问[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

托福阅读题型比例 篇5

托福阅读的题型共分10种,即词汇题、指代题、句子简化题、插入句子题、事实信息题、否定事实信息题、推断题、修辞目的题、小结题和图表题。其中前8种题型都属于基本信息类题型,即每篇文章的14道题目中的13道题目,每个1分。而后两种题型,小结题和图表题属于最后的1道小结类题目,两者选其一,

通常为小结题(6选3),满分2分,错一个选项扣一分。

如果知道了每篇文章的的分数与题型的对应关系,那我们就能够用于对我们的备考策略提供指引。那么每篇文章的分数和题型是如何对应的呢?

我们来看一下每篇文章的题型构成:

基本信息类题型——13题

1.词汇题——3题

2.指代题——1题

3.句子简化题——1题

4.插入句子题——1题

5.事实信息题——3题

6.否定事实信息题——1题

7.推断题——1题

8.修辞目的题——2题

小结类题型——1题

小结题和填表题,二选其一——1题

从该构成中可以看出,词汇题和事实信息题是所占数量较多的题型,占比达到43%,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这两种题型应该是考生准备的重点。此外建议大家对每种题型都做一定的针对性练习,做到有备无患。

托福阅读中哪些题型分值大

(一)题量占比大的题型:词汇题,细节题

这两种题型在咱们的托福阅读中每篇都能达到3-6个题,两种题型总的占题量可以达到总托福阅读题量的一半以上(这还未包括否定细节题),所以对于同学们来说阅读要想在16-18分的话,这两种题型是帮助你们得分的关键,所以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先把这两种题型掌握好。

(二) 题目分值大的题型:文章总结题,表格题

文章总结题每篇是两分,而表格题则是三分或是四分每篇。当然现在出现频率较高的还是文章总结题,虽然相比较表格题来说文章总结题只有两分每篇,但难度上相对来说要比表格题大一点。如果同学们想要托福阅读上20分的话这种题型是一定要擅长做的。所以就需要我们平时对文章框架结构方面进行大量的练习。大家可以把TPO托福阅读文章按照不同背景知识挑选出20篇文章来进行认真阅读,对每篇文章的每个段落都进行一下概况和总结,然后再对着文章总结题进行适当的练习。

(三)题型解法相关的题型:

(1)细节题(包括否细题)与推断题:这两种题型在解法上都是需要对题干进行定位(否定细节题有可能会针对题目选项来定位),定位之后在原文中找到相对应的词,最后得出答案,推断题仅仅是在最后得出答案的这一步中稍微需要大家进行一下推断而已。

(2)修辞目的题与文章总结题:两种题型都需要找文章的某个段落的主旨句或是主要论据,所以如果在做题遇到修辞目的题的时候,大家需要在头脑中记一下这种题的答案,因为很有可能就是文章总结题中会出现的正确选项。

(3)指代题与句子插入题 :这两种题型之间解法的相似性当然就是当出现代词的题目的时候,句子插入题需要按照指代题的解法思路来破题了。

托福阅读中常见的八大题型

1文章内容小结题

这是托福阅读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题目。顾名思义,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考察的是对文章主旨和段落主旨的把握。正确选项是一些总结性的选项,错误选项的特点是:与原文不符,原文没有提到,或者是次要信息。次要信息也就是文中提到的某个细节性的信息,次要信息的选项具有极大的干扰,同学们在做题时应注意识别。那么文章主旨和段落主旨怎么判断呢,我们可以结合文章标题和题目的引导句来判断文章主旨,段落主旨可以直接看段首句,段首句通常是段落的主旨句。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要充分利用前面做过的题目。我们在前面的做题中已经对各个段落的主旨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此题目在托福阅读中很好拿分。

2句子简化题

这种题型的主要考查目的是:考查考生们理解文章中某一特定复杂句子所传达的基本内容,并不受细枝末节的干扰,用简化的句子表达原句基本内容的能力。因此,考生们的语法水平在解题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题目在托福阅读中的具体表现是题目中有“high sentence”。

3修辞目的题

这是托福阅读题型中比较难得分的题目,这种题目注重考察单词,短语或句子在句子之内或句子之间起到的作用,这就要求大家平时阅读时,在涉猎原文细节信息的基础之上,要有意识地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段落的结构。在历年托福真题中,这类题目考查的比较少,但一出现就会难倒考生。

4词汇题

在托福阅读题目的解答过程中,特别是词汇题总会让人有些头疼。特别是对于那些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由于词汇量的问题,托福阅读中的词汇题就是一个更大的麻烦了。单词记忆主要就是背单词。所以关于如何去背单词,在这里有几点建议:

1.利用零散的时间背单词。利用零散的时间背单词可以使用单词卡片。

2.进行高频率的重复,建议把重复的周期控制在7天以内。

3.把背单词和阅读相结合。广泛的阅读也是增加词汇量的一种方法,并且能够在阅读中加强对已经背过的单词的记忆。

此类题目在托福阅读考试中出现的数量和频率非常大,有时一篇阅读会有四五道词汇题,考生需要特别注意。

5事实否定题

在解答这种题目的时候首先要注意的是避免惯性思维的影响。平时大家的做题习惯当中,我们都是看到与原文相符或者和原文一样的选项就选,但是到了这个题目,需要选择不属于题干内容或者与原文相反的选项,这是需要注意的一点。一般这种题目的定位范围都在原文的某一个或者两个自然段,所以第一步需要的就是根据题目大定位到某个自然段,然后根据选项特征对应原文进行选题。在托福阅读真题中,这类题虽然不难,但是比较容易丢分,因为考场上考生过于紧张,就会忘了你想思维这回事

6插空题

这些题目虽然不是很难,但是其中的一些较为复杂的逻辑关系会让考生难免失分。在解答托福阅读插空题,首要任务就是要找到线索词。也就是能够让我们了解句子之间逻辑或者语法联系的词,线索词亦是解题的关键。这类题在新托福阅读讲义中有以下几种具体做法:

1. 如果要插入的句子中有代词,可是代词所指代的内容又没有出现在句子本身,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代词的单复数等性质找到它指代的内容,再插入到该句之后。

2. 如果句子中的线索词不是第一类的代词,而是以第二类的这种形式出现,那么这个最后的名词就是我们的线索词。这个名词一般会在原文已经出现过,我们要找到这个地方,再把句子插入适当的位置。之后要考虑句子插入后是否与插入口后面的句子保持正确的逻辑关系。

3. 以上两类线索词都是根据文中的语法联系来解题的,可是有些题目中的插入句没有这两类线索词,那么它的线索词就可能是一些表示因果、转折等各种逻辑关系的逻辑词,举例来说就是,however/but…这类表转折和 thus/accordingly …这类表因果关系的词,相信大家在写作的时候已经把这些词倒背如流了吧!这一类的插入题可能比前两类线索词的题要相对难一些,因为干扰项会比较强大,但是只要细心,理清前后句的逻辑关系,童鞋们还是可以攻克滴!

在历年托福真题中,此类题目一般会出现在最后,此时考生会觉得时间不够有点紧张,越到此时脑子就越要保持清醒,切不可再整类题目上丢掉宝贵的分数。

7总结表格题

这类题目在托福阅读真题中出现的不太多,正因为这样,有些考试呢过就会忽略掉,一旦出先就会紧张不知所措,所以平时一定要加强练习。

总结表格题的出题模式有两种:一种是针对全文内容出题,答案由全文的主题,细节和重点支持段落的概述三部分组成。另外一种是针对文章中的重点支持性段落出题,答案由这些重点支持性段落主题,段落结论,以及重点支持性例子的概述三部分组成。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就是熟悉整个文章的内容的同时,要边读边在心里总结每段的重点内容,提炼出精华内容,将文章中主要内容的相关方面用着重符号标出,以便查找。

8推论题

文章中有些论点/观点没有明确阐述,但却强烈暗示出来了。如果文中有比较,推论题就可能问做比较的基础是什么。如果文中有对某一新现象的明确阐述,推论题就可能要求推论旧现象的特征。推论题虽然是传统题型,但难度很大。这种题目就需要考试针对推论所提问的所在段有一个透彻的了解,对前后文逻辑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不要被作者的表相所迷惑,分析题目的同时将主要内容提炼出来,答案就一目了然了。这类题目在托福阅读中经常出现,每篇阅读必有一题,所以一定不能够丢分。

托福阅读各题型如何提速

新托福考试(IBT)阅读部分大概使用了十种题型。他们是词汇题,指代题,修辞结构题,改写题,连贯题,事实细节题,筛选题,推断题,拖放式填表题和托放式总结题。除了老托福中的原有题型,新托福增加了改写题,连贯题和填表题。改写题主要考查学生用新词和新的句子结构表达同样观点的能力,这是在北美学习生活中尤其是论文写作中不可或缺的能力即Paraphrase的能力。连贯题要求考生在一段话中插入一个新的句子并使整段话的安排布局符合逻辑。拖放式填表题要求考生对短文的细节进行分类而拖放式总结题则要求对短文的中心思想进行重述。

在题材方面,所有的托福阅读短文都是在北美的大学和学院中常见的学术文章。其领域包括:艺术,基础科学(化学,物理,生物和数学),应用科学(工程,建筑等),社会科学(心理学,社会科学等等)。阅读文章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并理解和学习不熟悉题材的能力,因此考生不需要对相关背景知识有深入了解和专门学习。但是,积累一定的背景知识却是很重要的,如果考生对文章的背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无疑会提高理解程度和做题速度。备考时应可以从报刊、杂志、教科书中多读这些题材方面的文章。建议上网到各个著名的杂志、报刊网站上阅读,可以先从自己喜爱的内容着手,学会培养兴趣,享受英文阅读的快乐。

在做新托福阅读时,先发一两分钟定位文章的难易程度。虽然平均每篇文章做题的时间为11分钟,但是有的文章需要较长的时间,而有的文章只需七八分钟就可以做完。考生在考试时要会科学的分配阅读时间,避免因做不完题而带来的损失。

任务型阅读题型解题攻略 篇6

做任务型阅读,首要任务就是学会到文章中去寻找答案。在这里一个诀窍:从问题中的关键词出发,找到含有此关键词的段落,再于该段中寻找最后答案。

例:78. What is the third bubble around the living room?(2013河北)

那么应该怎样确定问题中的关键词呢?一般来说,我们首先要关注的是动词,其次是名词,最后考虑的是形容词、副词等。然后带着这一、两个“疑似关键词”到文中找到含有这些词的段落,基本就能确定答案的大致位置。

上例的关键词是“the third bubble”,我们发现该词在文章第三段,并能在该段倒数第二句“And the third bubble is a music room.”中找到答案的具体位置。所以,此问题的答案是:A music room。

总结多省市英语中考试题,任务型阅读的题型主要包括题判断正误、完成句子等七种题型,下面以一些中考题为例逐一分析这些题型:

第一类:判断正误(T、F)。

此类题型较为简单,常常作为任务型阅读的第一题。判断的内容一般都是与主题相关的信息,同学们很容易就能从文中找到答案。

第二类:完成句子。

例:74. 根据③处内容,完成下面句子(每空一词)。(2013湖北黄冈)

If you _______ a strong body, you can never achieve anything.

在做此类题型时,下笔前一定要高度注意所填单词的词形是否正确。下面笔者列举四类经常考查的单词或短语:

1. 动词或动词短语

填动词完成句子在中考试卷中出现频率最高,难度也最大。如果同学们确定要填的信息是动词(短语),首先要根据文章及问题的内容判断该动词的时态和语态。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初中阶段我们需要掌握的时态有六种:一般现在时、一般将来时、一般过去时、现在进行时、现在完成时、过去进行时。语态的判断主要看主语是动作的发出者还是承受者。初中阶段只要求掌握一般现在、一般过去、一般将来时的被动语态。所以一般来说,此类考题只限于对以上语法的考查。确定时态、语态后,我们再根据其构成及问题中主语的人称填入动词(短语)的正确形式。

2. 名词或名词短语

遇到此类试题,重点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思考:第一,此处名词是不是专有名词,是否注意到了单词的大小写?第二,要填的名词是可数的,还是不可数的?第三,该名词如果用可数名词单数,其前面是否要用冠词?是定冠词还是不定冠词?第四,该名词如果用复数,是规则变化还是不规则变化?第五,如果要填入的是含修饰成分的名词短语,其修饰成分是否要发生变化等等。

3. 形容词或副词

首先要判断所填形容词或副词是用原级、比较级还是最高级。另外还要注意,文中给我们提供信息的可能是形容词,但我们要填的却是该词的副词形式。当然,反之亦然。

4. 数词

我们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思考:第一,文中给我们提供信息的数词是否能直接使用,要不要根据文章中的逻辑关系重新计算?第二,我们计算出的数字是用基数词还是用序数词形式?第三,如果答案是分数、百分数,我们是否能够用英语表达正确(此点重在考前积累)等等。

第三类,回答问题。

此类题型,第一考查学生对所给问题及文章的理解是否透彻;第二考查学生对多种时态和句式的掌握情况,回答时要注意两点:

第一,能简答的,尽量简答。比如用who,what,when,where,how many等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及选择疑问句,多用简单的单词或短语回答。

例:64. Who encouraged Liu Wei to play the piano?(2013长沙)

通过关键词“encouraged”及题段对应原则,我们找到上问答案在此句:Many times he wanted to give it up, but his parents went on encouraging him and he wanted to make his parents proud.

此问题可以用“His parents encouraged Liu Wei to play the piano.”来回答,但原文中“encourage”的词形是-ing形式,而答案中却应该用-ed形式,稍稍马虎的同学就可能在“encourage”一词上犯错。所以在中考实战中,为了节省时间、减少错误,我们还是用“His parents.”简答为好。

第二,有些问句须用完整句子回答。如遇到对动词提问或用how、why等引导的问句,一般须用完整句子回答:

例:65. What can we do to help relax our guests?(2013北京)

此问题意思是:为帮助客人放松,我们能做些什么?其关键词是“relax our guests”,我们可以在文章第三段的第二句找到答案。第三段首句讲述“你想让你的客人舒适地放松”;且下文举了多个例子:sleeping bags,cotton blankets等,而这些都可用“something”来概述。又因为此句是对动词提问,所以需要用完整的句子回答:We can put something soft for them to lie on the floor.

用完整句子回答时,还要特别注意动词的词形是否与时态及主语人称相符。

第四类,写出段落的主题句或文章的题目。

文章的主题常常出现在文章的首段或尾段。每一段的主题句则常常出现在三个地方:段首句、段尾句、段中句;当然,也有主题贯穿全段的情况,段落中没有明显的主题句,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全段的内容自己总结概括。另外,在许多文章中主题词会反复出现——这些高频出现的单词,会为我们解决此类问题提供有效的信息。

例:65. 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2013湖北咸宁)

此阅读题的原文是两个同学的一组书信问答,我们从该文首段第二句“I find that Im not good at writing compositions.”及后面Brad的回信来看,就能发现全篇都是介绍怎样写作文的。这样我们就可概括出此文的主题是:How to write a composition。

第五类,猜词题

此类题型主要考查同学们“瞻前顾后”、联系上下文理解的能力:

例:58. What does the phrase “resource-hungry” in this passage mean in Chinese?(2013湖北襄阳)

A. 广为流行的 B. 亲近自然的 C. 低成本的 D. 耗费资源的

我们发现“resource-hungry”出现在文章第二段的首句:Some sports are resource-hungry。那么,“resource-hungry”是什么意思呢?紧接着用“Golf, as you may know”举例说明,Golf占用了大量土地、水资源和能量等等。所以,我们根据这些词可以猜测出“resource-hungry”的意思是“耗费资源的”,即选项D.

另外,在中考实战中,有一些词语也能帮助我们推测词义:

一是根据to be,mean,or,refer to等词直接猜测。

例:Hydrogen refers to a kind of air that is the lightest air of all.

Hydrogen一词我们比较陌生,但从句子后面的内容我们知道它指的是“a kind of air”,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气体呢?再来看后面的定语从句——“that is the lightest air of all”。这是一种 “最轻的气体”——氢气。所以“hydrogen”的意思就是氢气。

二是根据like,as...as...,the same as等分析猜测。

例:My father is tall, fat and middle-aged. Mr. Wang is an older man, almost as plump as my father, and much shorter.

此句,作者把Mr. Wang和其父亲相比,有相同和不同之处。Mr. Wang比父亲年纪大,个子矮,但有一点相同,并用“as...as...”结构表示出来。从二人对比,可看出fat和plump是近义词。Fat的意思是“肥胖的”,那么可以推测,plump也就是类似之意了。

第六类,对所给句子进行提问。

此题是任务型阅读的新题型,作答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如果题目要求学生自主提问(不是对划线部分提问),可以尽量对主语或主语的修饰成分提问。为什么这么做?因为变问句时,语序不变,也不用加助动词。

例:The boy in black often helps the old man. 如果我们对主语“The boy in black”提问,就可以直接变成:Who often helps the old man?

第二,对句子的其他成分提问时要注意疑问句的语序。此时,疑问句语序一般为:特殊疑问词 + 一般疑问句。

第三,要注意所给陈述句中是否有some, and等词,变疑问句后,some要变成any, and要变成or等等。

第七类,英汉互译。

英汉互译相对较难。在英译汉时要注意三个原则,即“信,达,雅”。所谓信,即忠实原文;达,就是翻译要通顺,流畅;雅,就是语言要优美。在汉译英时要注意两点:第一,尽量用自己有把握的单词和简单的句子来表达(当然,如果确有把握,也可以用主从复合句)。第二,翻译时一定要注意谓语动词的词形是否与时态及主语的人称相符。

中考文言文阅读题型解析 篇7

【技法点拨】

技法一:停顿断句——把握原则找规律, 理解句意是关键。

本考点主要考查对文言语句朗读节奏的准确把握, 考题形式大致为朗读停顿和断句加标点两大类, 一般情况下以客观选择题或主观划分题两种题型呈现, 往往是主观试题较多, 难度大, 得分低。备战此考点, 我们可运用如下方略。

(1) 准确朗读, 把握句读。

读清句读、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基本要求, 也是理解、翻译文言语句的基础。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 是以把握句子里的词义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 因此解答这类题时, 可以先将句子翻译出来, 确定地理解文意, 然后采用猜读、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连词成句, 以了解整个句子的基本意思, 然后根据句子的表情达意进行节奏划分。

(2) 总结规律, 做好停顿。

给文言语句加标点可分三步进行。第一步:通读全文, 明其大意。这是正确加标点的基础。第二步:断句。准确断句可以为加标点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三步:加标点。句中停顿根据句子结构加的标点通常有顿号、逗号、分号和冒号, 句末停顿根据句式加的标点通常有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例1 (2014年湖北鄂州卷) 用“/”标出下列句子朗读的语义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

A.今 / 齐地 / 方千里

B.盖 / 余之勤 / 且艰若此

C.后狼止 / 而前狼又至

D.而安陵 / 以五千里之地 /存者

【解题指津】本题考查对古代散文语句朗读节奏的划分, 要求找出有误的一项, 属于客观选择题。解答时, 须根据古文的朗读停顿规律, 熟读精思, 辨清词义, 明确句子的语法结构, 并依此确定语句停顿。该题中的四个句子均来自课内, 都不是诗句, 不存在对偶的问题, 只能作结构或意义上的划分, 即不要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断开, 或不改变原句的意思来加以判别。

【参考答案】B

例2 (2014年广东卷) 用三条“/”给下列句子断句。

善哉祁黄 羊之论也 外举不避仇 内举不避 子

【解题指津】本题也是考查对古代散文语句朗读节奏的划分, 但属于主观划分题。该题表面考查的是文言句的朗读节奏的划分, 但是却依托于文句在文段语言环境中的意义, 实际上是将文言句的朗读与简单文言词句的阅读理解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考查。因此, 断句的前提就是正确理解文意, 在此基础上, 根据文言语句停顿的基本原则和规律, 作出准确的划分。

【参考答案】善哉 / 祁黄羊之论也 / 外举不避仇 / 内举不避子

技法二:词语释义——系统梳理重归纳, 瞻前顾后看语境。

本考点主要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和理解, 我们要系统梳理、重点掌握常见实词的词义, 尤其要注意积累和理解文言实词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古音通假等文言现象。文言虚词则要重点掌握一些常用虚词的不同用法, 达到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要求。备战此考点, 我们可运用如下方略。

(1) 迁移课内所学。应力求做到两点:1以“本”为本。前一个“本”指课文, 后一个“本”指根本, 这里强调一定要把有限精力用在“认真读好教科书”上。2要瞻前顾后, 结合语境准确理解文中字、词、句的含义, 特别要注意文章中的注释、重要的词句及一些有深意的句子。

(2) 掌握解题技巧。可以应用三法:1与现代汉语比较, 推敲文言词义。2分析字形, 引申文言词义。3利用成语, 类推文言词义。

例3 (2014年湖北武汉卷)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上慢侮人故

慢:轻慢

B.然上高此四人

高:重视

C.吕后如其计

如:依照

D.愈欲易太子

易:轻视

【解题指津】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 要求找出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一般来说, 文言实词考查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音通假、词类活用等几个方面, 而考查的实词往往在课内学过, 因此可根据平时的积累来解答。该题中四个选项的词均为初中接触过的词义, 解答此题, 须找到选项对应的文中原句, 将选项意思代入原文进行检验, 即可得到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D

例4 (2014年湖北武汉卷)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以”与“此难以口舌争也”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以塞忠谏之路也

B. 属予作文以记之

C. 皆以美于徐公

D. 醒能述以文者

【解题指津】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理解, 要求找出与例句中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该题中的各选项也都来自课内, 辨析时, 应根据该词在句中的位置以及词语间的相互关系, 弄清它的词性和意义。解答此题, 可先确定题干中的“以”是介词“用”的意思, 再找到一致的选项。

【参考答案】D

技法三:理解翻译——认真揣摩多训练, 大胆表述展个性。

本考点主要考查对文言文阅读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要求考生能把握课标所规定的文言文基本篇目的内容, 并根据已掌握的文言文知识阅读浅易的课外文言文, 能按要求概括其主要内容;能按要求翻译文言语句;能评价作者的观点;能对古诗文作初步赏析。备战此考点, 可采用如下方略。

(1) 重点培养理解能力。大家平常就要切实读懂教科书上的文言课文, 认真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逐步形成一定的文言语感。

(2) 强化训练, 熟悉题型。即通过强化性训练, 把握试题的题型设置、解答的思路以及技巧。

(3) 大胆表述, 展现自我。解答主观开放性的语言表述题时, 要拓展思路, 善于联系自己以往的经验, 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要敢于对人物、事件、作者态度发表自己的评价意见, 力求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例5 (2014年江苏苏州卷) 下面哪一 个句子不 是倒装句 ( )

A.能谤讥于市朝

B.今诸生学于太学

C.相与步于中庭

D.积于今六十岁矣

【解题指津】本题考查正确判断并理解文言句式, 要求找出不是倒装句的一项。解答时, 首先应看清题干要求, 然后弄清文言倒装句式的特点和形式, 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进行比较筛选。一般来说,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和定语后置几种形式, 据此, 则不难作出选择。

【参考答案】D

例6 (2014年湖北宜昌卷) 翻译“乙文” (林纾《湖之鱼》) 中画波浪线的语句。

不及其盛下食之时而去之, 其能脱钩而逝者几何也?

【解题指津】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 解答时, 首先要通读全文, 把握大意, 然后根据上下文以及该句中的关键词来理解句意, 翻译时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可遵循“解词—串意—顺意”三大步骤, 即首先解读重点的词语, 明确其含义和用法, 然后将一个个、一组组词串联起来, 形成句意, 最后把整个语意通顺、连贯、明白地表达出来。

【参考答案】 (如果) 不趁着他人频频下食的时机而离去, 能够脱钩而游走的又有几个 (多少) 呢?

例7 (2014年湖北武汉卷) 下列对本文 (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 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留侯认为请出四位老者为太子效力, 就有助于阻止高帝废黜太子。

B.叔孙太傅引用古今事例, 甚至以死相争来阻止高帝废黜太子, 但未能成功。

C.因太子不爱钱财, 仁厚孝顺, 礼贤下士, 四位老者才答应出山为其效力。

D.高帝认为太子“羽翼已成”, 是因为他已感觉到天下人都愿意为太子效命。

【解题指津】本题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对文章信息的理解分析能力, 要求找出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解答时, 首先须整体速读选文, 力求初步感知全文内容, 然后对四个选项逐一分析辨识。值得提醒的是, 要找到文中每个选项对应的句子, 尤其要注意重点字眼的正确与否, 如原文中的“不爱金帛”并非指太子, 而是指吕后, 与C选项中所说太子“不爱钱财”不符, 可见该项对文章理解有误。

【参考答案】C

例8 (2014年江西南昌卷) 这篇文章 (张岱《湖心亭看雪》) 可谓是痴人赏奇景, 你认为奇景“奇”在哪里?痴人“痴”在何处?请分别概括。

【解题指津】本题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和人物情感的把握, 解答时, 应在整体感知全文的基础上, 抓住精要词句, 进行细节品读, 以把握文章的要旨。该题选文出自课内, 对全文大意的把握应该不成问题, 在此基础上, 可抓住文中对湖心亭雪景“白描”的句子以及对“赏雪人”行为动作及语言的描写来作答。

【参考答案】奇景“奇”在:万籁俱寂;天地一色;万物渺小。痴人“痴”在:不顾天寒地冻, 独往赏雪, 醉心于雪景, 闲情雅趣异于常人。 (大意相同即可)

技法四:名句记诵——用心识记常总结, 善于思考勤动手。

针对中考“诗文默写与运用”试题的考查类型及趋势, 我们可运用如下方略备战此考点。

(1) 注重平时积累。诗文的积累不仅要掌握课本中要求背诵的篇目, 还应将学习范畴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注重一些名诗文中的经典句子的积累。提倡理解性背诵, 通过理解诗文的背景、主题和表达等各方面内容, 达到识记的最佳效果。

(2) 经常归纳总结。积累诗文时, 可以从异同两大方面来进行总结, 即对诗文的内容、语言、主题、作者以及创作时代等各方面进行归类比较, 找出相同点与不同点, 反复进行记忆。

(3) 善用脑, 勤动手。一定要加强诗文中字词基本功的学习, 勤于动手, 将每一诗句中的每一个字都烂熟于心, 避免出错。

例9 (2014年湖北宜昌卷) 积累链接:鱼儿, 是可爱的小动物, 《小石潭记》中也有精彩的描写。请将下面的语句补充完整: , , 往来翕忽。

【解题指津】本题考查对古文名句的记诵和默写, 内容是课内要求背诵的篇目。解答时, 可调动平时的记诵积累来作答。对于这类记忆性默写的题目, 如果平时注重积累, 那么根据提示补写上句或下句, 是比较容易的, 但要注意不要出现错字、添字、漏字, 或者张冠李戴的现象。

【参考答案】怡然不动尔远逝

例10 (2014年四川南充卷)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向为词评家赞赏, 请简要赏析。

【解题指津】本题考查对古诗词名句的赏析, 虽出自课内, 但对于初中生来说, 也有一定的难度。解答时, 快速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写作背景是解题的关键, 也是鉴赏的基础。此外, 还应掌握诗歌表达的基本技巧, 分析诗歌意象并把握形象, 品析诗歌凝练的语言, 发现作者观点, 触摸诗人灵魂。

【参考答案】任选一个角度, 言之成理即可。可以从“意象”角度赏析, 如“落花”这个意象写出了暮春之景, 表达了惜春之意, “归燕”这个意象表达旧燕归来、时光已逝、物是人非之感。可以从修辞角度赏析, 如对仗的工整, 音调谐婉, 具有音乐美。

【特别提醒】

纵观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文言文试题, 从文言文整体阅读的考查题型来看, 除了上述五个方面的常考题型和基本的应考技法外, 还有如下两个命题走向很值得大家重视和关注。

其一, 文言文课内外对比阅读。

命题者一般选择的是体裁相同、主题类似或是出自同一作者的文章, 也有体裁不同、主题类似的一诗一文, 这种题型既注重考查学生对课内知识记诵积累的过程, 又注重在迁移比较中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考查。这种题型除了对字词的考查外, 更多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性考查, 包括句意、段意及篇意以及表现手法的分析等, 特别是一些鼓励创新的开放性试题在文言文阅读中的出现, 受到考生的普遍欢迎。解答此类题型, 对于初三学生来说, 应该不是难事。对于课内的诗文我们只须细心检索平时的积累即可。对于课外诗文, 我们先要读懂它, 力求找出它与课内材料的异同点。阅读时应注意留心参考文后的相关注释, 还应最大限度地调动课内相关的知识储备, 这些“注释”和“积累”往往是我们得以顺畅解答问题的“钥匙”和“法宝”。

其二, 取材课外的古诗文阅读。

这些阅读材料大多篇幅短小, 语言浅易;文体以人物传记、寓言故事、小议论文或是突出地域文化特色的山水游记为主。内容多为讲述古代名臣良将的事迹, 表现官员勤政为民、廉洁奉公或刚直不阿、执法如山的品行;要么是反映古人尊老爱幼、诚心待人的美德;要么描写古人登高览胜、抒发理想抱负等。课外古诗文阅读题在当前的中考命题中, 越来越受到各地命题专家的青睐。由于课外文言文阅读题立足课内, 密切联系学生实际, 考查学生初步理解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因此要解答好这类题目, 既要加强对课内文言文的理解、把握及知识的积累, 又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 还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和思路。准确解答课外文言文阅读题, 需把握好“读、思、联、结”四个字。

【强化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问题。

包拯字希仁, 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 有盗割人牛舌者, 主来诉。拯曰:“第1归, 杀而鬻2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 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徒知端州, 迁殿中丞。端土产砚, 前守缘贡, 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 岁满不持一砚归。

召权知开封府, 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 贵戚宦官为之敛手, 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 亦知其名, 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 有阎罗包老。”旧制, 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 使得至前陈曲直, 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 恶吏苛刻, 务敦厚, 虽甚嫉恶, 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 不伪辞色悦人, 平居无私书, 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 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 有犯赃者, 不得放归本家, 死不得葬大茔3中。不从吾志, 非吾子若孙也。”

(节选自《宋史·包拯传》)

【注】1第:只管。2鬻 ( ) :卖。3茔 ( ) :墓地。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 (不久)

B.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遗留)

C.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 (到, 往)

D.使得至前陈曲直 (陈述)

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 拯立朝刚毅, 贵戚宦官为之敛手, 闻者皆惮之。

(2) 与人不苟合, 不伪辞色悦人。

3.民间把包拯称为“包青天”, 你认为老百姓这样称呼他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作答。

【答案解析】

该文言文阅读取材于课外, 内容为讲述古代名臣包拯的事迹。命题者共设置了3道考题, 考查内容包括词语释义、句子翻译、人物分析等方面, 兼顾了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与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

第1题考查对文言实词意义的理解与辨识, 加点的四个文言词语都属于“一词多义”现象, 也是教材中常见的词语, 只要搜索记忆储存, 并结合语境解答即可。

【参考答案】B (“遗”应解释为“馈赠”)

第2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这两句都可以采用对应法来翻译, 即先把文言句的每一个字解释出来, 然后用顺畅的语言连接起来。翻译时, 第1句要重点落实“惮”的意思;第2句要重点落实“辞色”的意思。

【参考答案】 (1) 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 皇亲国戚及宦官因此大为收敛, 听说 (他) 的人都害怕他。 (2) (他) 不随便附和别人, 不伪装言语和神色来取悦他人。

第3题考查对文本中主要人物的分析与评价。解答这类题型时, 首先应深刻理解文本的大意和主旨, 然后拓展思路, 联系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真实感受;要敢于对人物、事件、作者态度发表自己的评价意见, 力求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解读中考英语任务型阅读题型 篇8

一、任务型阅读试题的特点

任务型阅读是指通过各种语言活动的形式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考查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能否“按要求辨认语言结构、内容、事物发展的顺序和程序”。 它具有以下特点:

1.材料结构完整, 信息相对集中。

阅读与表达通常有3%的生词量, 单词量在250~300左右, 提供的信息相对集中, 要求考生整合短文中相关信息, 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回答文体或将最精确的词汇填入对应图表中。 这就要求考生能“掌握所读短文的主旨和大意”、“了解阐述主旨的事实和细节”、“了解词义和句义深层含义”、“根据所读短文进行判断和推论”、“根据所读文章大意”。

2.内容紧跟时代, 出题方式多样。

任务型阅读重在考查学生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趋现代化、生活化、知识化, 突出实用性和时代性, 涉及学校生活、电视节目、填写申请表格、发布广告、确定方位等生活实例和有关日常生活话题的简短文字材料。 阅读内容浅显, 易于把握, 体现了运用语言完成实际任务的目的。 出题的方式多种多样, 有问题回答、完成表格、缺词填空等。

3.题目设置明确, 注重能力考查。

该题型中选择的阅读材料一般都是按照事物发展的某种规律或顺序展开。 因此, 题目本身有一定的逻辑顺序, 考生可以利用这一规律快速检索所需信息并做出正确的判断。 它要求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 完成一项任务或解决一个问题, 考查的是学生语用能力。 因此, 答题要求语言精练、概括性强。 这就需要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自己的语言知识和技能, 组织语言文字, 规范表达方式, 准确无误地将所需意思表达出来。

二、任务型阅读的复习策略

任务型阅读题对考生英语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的要求较高, 那么如何在复习备考中使学生适应并掌握这一题型呢?

1.整体感知 “任务”, 强化解题步骤。

为了理解和掌握任务型阅读, 学生必须有感性认识作基础。 因此, 复习前, 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任务”的内涵, 告诉学生什么是任务型阅读理解, 它的具体要求和任务形式有哪些等。 教师可从教材入手, 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言水平, 选取课文中的任务型阅读作为例题分析, 然后让学生找出教材中更多的任务类型进行归纳。 同时, 借助练习强化解题步骤, 熟练掌握解题技巧, 做题目方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2.精选阅读题材, 激发阅读兴趣。

好的阅读材料能够使学生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 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阅读材料的选择极为重要。

(1) 选材要有趣味性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和动力。 有些英语阅读文章是一段小幽默或者含有有趣的部分, 还有一些讲的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趣事, 这些都能使得他们对理解文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比如:让对足球十分感兴趣的学生阅读一篇关于足球知识的文章, 他从这篇文章中所获得的语言知识远胜过他读10篇小故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学生对阅读材料产生兴趣时, 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 选择的材料必须内容丰富, 各种类型的题材都应有所体现。

(2) 选材要有实效性。

教师选用阅读材料时要注意选用富有时代特征的、 贴近学生现实的材料, 同时应特别关注各个领域的最新信息和研究成果, 如:国内外时事、纳米技术、奥运会、环境问题等方面的内容。 虽然这些文章在知识难度上可能高于学生的认识水平, 但由于是热点问题, 学生通过报刊、电视等各种媒体已经熟悉相关话题, 因此, 在教师的帮助下, 他们完成阅读任务不会有太大困难。

(3) 选材要有针对性。

在进行大量广泛的课外英语阅读的同时, 弄清中考任务型阅读中短文的选材特点十分重要, 它可以作为我们平时阅读材料选材的重要依据, 增强复习应考的针对性, 减少盲目性。 在广泛涉猎、综合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前提下, 把中考任务型阅读题目的题材、体裁特点牢记在心, 明确中考对考生能力测试的要求, 对于增强解题的心理预期、培养正确的阅读思路, 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利用题型特点, 强化考题技巧。

任务型阅读的题目考查方式大致有三种: (1) 信息捕捉型, (2) 信息转换型, (3) 信息归纳型。 笔者认为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做题时巧妙利用题型特点, 认真分析和整合, 尽快掌握答题策略和应试技巧。 一般说来, 完成此项任务的全过程应包括以下步骤:

(1) 浏览全文, 捕捉信息。 通过浏览全文, 掌握其大意, 了解作者的观点和写作意图。

(2) 细读问题, 分析信息。 浏览全文后, 已对文章或段落大意有所了解, 再读考题, 对要捕捉的信息进行分析、推理, 这样便可先解答与主题思想有关的问题。

(3) 复读全文, 抓住细节。 带着问题复读, 可缩小复读范围, 更便于捕捉关键的信息。 复读时可边读边用铅笔做标记, 把有关的人物、 事件、 时间、 地点、 起因 ( 即SW:who, what, where, when, why) 画出来。 经过这样的处理, 对文章的内容和细节便更清楚了。 另外, 复读全文时, 还应特别注意首段或每一自然段的首句和结尾句。 因为在首句和首段, 作者往往要说明事件的起因, 阐述自己的观点或事件发生的时间, 地点与人物的关系, 结尾句、段是事件的结论或作者表达的态度、意图、目的等。

(4) 细读题目, 完成任务。 在明白题意和文意的基础上, 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处理, 根据实际情况完成所要求的任务。

阅读题型 篇9

自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开始实行之后, 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的题型经历了两次较大的改革。第一次改革是2005年, 第二次是2015年, 可以说是十年一变。这次改革的度很大, 在听力、语法、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写作的每一个部分都进行了改革。本文主要谈论阅读题型改革及其对英语专业阅读教学的影响。

2005年之前的专四考试题目中的阅读分为常速阅读和快速阅读。常速阅读一般由4篇文章构成, 总字数约1800个单词, 要求学生在25分钟内读完, 并对15道选择题做出选择, 每道题一分, 共15分。阅读速度平均是120词每分钟, 正确率要求60%以上。快速阅读则要求学生在5分钟内读完大约7篇短文, 并对10个单项做出选择。由于快速阅读部分的题目比较简单, 而且在考试当中不易操作, 因此出题组在2005年的题型改革中删掉了这一部分。2005年到2015年的阅读理解采用多项选择题, 每题一分, 一共有20道题, 题目难度、测试要求、体裁的选择变化不大。由于旧的阅读理解题目全部都是单项选择题, 属于客观题, 学生不管看不看得懂, 只要选一个就有四分之一的机会可以蒙对。这样的题目比较单调, 而且不利于测出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文章的内容, 达不到测试的目的。因此, 阅读题型于2015年又进行了改革, 并于2016年的专四考试中使用新的题型。改革后的阅读理解在考试的时间、分值、题型上发生改变, 但是测试要求、测试目的和选材的方面变化不大。新的题型要求学生在35分钟内读完大约1800字的4篇阅读理解, 并对10个单项选择题和5道简答题进行作答, 正确率在60%以上。新的题型增加了简答题, 要求学生用不超过10个单词来作答。这样的题型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 而且要会用简练的词、句子来回答, 这个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二、英语专业四级考试阅读新题型及学生的阅读能力现状

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测试要求是: (1) 能读懂英美国家出版的中等难度的文章和材料, 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 (2) 了解说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细节; (3) 既理解字面的意思, 又能根据所读材料进行一定的判断和推论; (4) 既理解个别句子的意义, 又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5) 阅读速度能达到每分钟120个单词。应该说, 学生要在35分钟内读完大约1800字的4篇阅读理解, 并对10个选项和5道简答题进行回答, 正确率达60%以上, 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平均起来, 学生只有8分多钟的时间来处理一篇文章, 既要掌握文章的大意, 又要对一些细节进行辨别分析, 还要对文章进行推理, 并且要用简练准确的词语或者句子来回答, 同时要注意语法、拼写和回答问题的技巧, 这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这是新题型最考验学生的地方。尽管难度增加了, 但也是有好处的, 学生答题不必囿于出题者的意愿, 更加能够锻炼学生的开放性思维。除了新题型的变化和测试要求提高, 学生在阅读方面存在着下列问题:

①学生词汇量严重不足。学生在做阅读题目时遇到许多英语专业四级词汇都不懂, 有时候连选项中出现的词的基本词义、词性都不懂, 更别说词的运用和词的褒贬意义的区别了。

②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强。由于词汇量少, 语法基础较差,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力。

③学生的阅读速度慢。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读不完四篇文章, 完不成所有的问题。

④学生的人文知识和背景知识比较缺乏。面对许多阅读材料里面涉及的社会背景、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学生显得捉襟见肘。

⑤学生的表达能力较差。在回答简答题的时候, 学生不能够用简练精确的词语或句子来回答, 有较多的拼写和语法错误。

三、应对策略

根据考试题型的改变及学生在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 阅读教学的老师应有的放矢地分阶段和分步骤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1) 增加学生的词汇量, 这是基础。如果学生的词汇量不足, 在阅读当中一定会捉襟见肘。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要注意四点:第一, 要求学生大量的提高词汇量, 学会在阅读中掌握词汇。第二, 要学生学会用英语来解释英语词汇的意思, 提高学生paraphrase的能力。第三, 要学生理解词汇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第四, 提高学生词义辨析、近义词辨析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对文章主题的把握。在阅读材料时, 要训练学生善于根据文章的首段、末端, 每一段的首句和尾句, 以及在文章中提及的关键词来判断文章的主题, 一般读完第一段就可以大概推测后面作者要写哪方面的内容。这样学生就会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路和态度。

(3) 提高学生的语法能力。在阅读当中, 有时候需要分析句子的语法, 学生才能理解句子和段落的意思。在考试的过程当中是不会有太多时间来分析句子和段落的, 一般都是直接找出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等句子的主要结构, 整句话的基本意思就可以理解了。

(4) 提高学生对文章结构的把握。了解各种文体的特点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大意和作者的观点。大部分的议论文和说明文的文章结构相对都是比较清晰的, 一般是开头提出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中间基本上就是谈这个主题的优缺点。说明文一般不会写作者的观点, 议论文则会表明作者的观点, 一般从文章的第一、第二段和最后一点就可以获悉。记叙文主要是按照事情的发生时间或地点来记叙的, 只要掌握5个W (Who, When, Where, What, Why) 就能快速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描述文则是按照时间、空间的变化来描述人或景的特点, 只要跟着作者的脚步就可以找到, 比较简单。

(5) 增加学生快速阅读的训练。每次课进行15分钟的快速阅读训练, 主要训练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信息点, 训练学生快速寻找目标信息的能力。

(6) 拓展学生的背景知识, 开阔学生的眼界, 让阅读成终身阅读技能。阅读教学材料的选择要多样, 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在阅读训练中让学生涉猎尽量多的领域, 掌握更多的背景知识, 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理解考试中的阅读材料。

(7) 提高学生的应试技巧。应试技巧对于考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选择题来说, 学生要熟悉题型, 有主旨题、细节题、归纳推理题、态度题和词汇题。对于主旨题,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文章的首段、第二段和末段来获得, 一般来说, 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就是文章所谈论的主题, 选项中有这些关键词的是答案的可能性很高。对于细节题, 就是通过题目易于在文章中找到关键的词汇, 比如年份、人名、动词、副词等, 迅速在文章中定位, 然后对照选项进行选择。选项中一般会换用一些近义词、同义词等表达同样的意思, 稍加注意就容易选出来。归纳推理题比较难, 一般要读懂作者的意思才能做出归纳和推理, 这个需要作者对文章进行综合的理解才能得出。态度题一般是关于作者或者某个人对某个观点持什么态度, 一般都是支持、反对或者客观, 其他的可能性比较小。作者的态度可以通过描述作者的动词、形容词或者副词来判断。词汇题是大家很熟悉的, 基本上如果学生对这个词汇熟悉的话, 很容易就选出来, 不熟悉词汇的, 就要通过语境或者上下句子的一些意思来推测。

一定要学会调整阅读速度, 如果读了一遍, 连关键词都记不住的, 就是读得太快了, 要放慢一点速度, 找出阅读慢的原因, 是因为生词多不理解, 还是因为题材不熟悉, 还是因阅读习惯阻碍阅读速度 (有些人会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有些人移动自己的头部, 像扫描仪一样;有些人则用手指头或者笔头一个字一个字地点着读, 这样哪有不慢的道理。) , 这些坏习惯要改掉不太容易, 但是坚持下来, 改掉了阅读速度明显加快。阅读时应该移动眼球, 而不是头部, 不必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 只需要以意群的方式扫过去, 知道句子的大意即可, 遇到新词先跳过。读了第一段要知道后面大概要写什么内容, 注意每一段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注意文章中有转折连词的地方, 如however, so, therefore, but等, 这些是信号词, 作者的观点大多就在这些词的后面表达出来。在做题的时候要定位关键词, 然后根据那些信息选择正确的选项。

对于简答题的做题技巧是谈论的重点, 简答题的题型包括主旨题、词汇题、态度题和归纳推理题, 一般不会太复杂。因受到字数的限制, 答题的技巧非常重要, 字数多了要扣分。对于主旨题, 把握文章的关键词很重要, 一般来说, 文章反复出现的词肯定就是文章的主题, 抓住这几点就很容易答题了。词汇题看起来简单, 如果懂得那个词汇的意思的话, 就很容易作答, 如果不懂的话, 就要按语境来猜。态度题比较好回答, 只要掌握那些表示态度的词汇, 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一般就是同意、支持、赞成、乐观等词, 如agree, support, approve, applauded, optimistic, supportive, positive, confident等, 表示反对的词有disagree, negative, critical, be against, pessimistic等, 表示客观的则有objective, balanced, neutral等。推理题稍难, 因为需要理解原文, 而且要用自己的话语来回答, 但是只要定位到原文的信息点, 通过理解原文就可推测作者想要表达的目的。记住, 字数一定不能超过10个, 如果超过, 则要换另一种表达方式。

四、结语

英语阅读考试题型的改革是重要的, 它可以促进英语教学阅读的发展。英语教学阅读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拓展学生的知识和思维, 提高他们的逻辑和思辨能力。在英语专业四级阅读题型改革的契机中, 阅读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当中教会学生高效的阅读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学生也应该将阅读作为一种自主性的行为, 作为一种终身的技能和习惯。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4.

[2]罗杏焕主编.英语专业四级考试预测试卷 (2016新题型) .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 2015, 9.

说明文阅读难点题型精析 篇10

一、辨析说明方法, 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为了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介绍得清楚明白, 说明中当然要使用行之有效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摹状貌、画图表等。说明方法的常设考题有两种: (1) 指出文段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2) 分析文段中运用某种说明方法的作用。解答这类题, 不仅要了解具体的语言环境, 判定文章运用的说明方法, 还要明确这些说明方法的不同功用与特点, 区别它们与修辞手法、论证方法等概念的不同, 如一些学生对“下定义”与“作诠释”两种说明方法区分不清, “下定义”一般为判断句式, 语言简洁、直接;而“作诠释”则是用一句或几句话对某个概念或某种现象、某个事物作较详细的解释说明。又如“作比较”这种说明方法在议论文中是“正反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而在记叙文中“对比”则是一种表现手法。另外, 要熟悉、掌握几种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如列数字可使说明更准确, 更具科学性;打比方可使说明形象、生动, 更容易让读者理解;引用可使说明更具有权威性, 能增强文章的趣味,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对说明方法作用的答题方式一般是:本句用了……的说明方法, 生动形象、具体直观、深入浅出、科学准确地说明了…… (说明内容) , 使读者……。如2011年河北承德市中考卷《哈勃, 太空中的千里眼》的第17题:“第 (2) 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各有什么作用?”这道题就是考查考生辨识说明方法, 并体会、理解其作用的能力。只要考生对几种说明方法善于辨识和区分, 对其作用明确了解, 解答就不难了。答案示例: (1) 分类别, 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地说明了用地面的望远镜观测太空存在两个缺陷。 (2) 列数字, 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大气湍流对地面光学望远镜角分辨率的影响程度。

二、感悟语言特点, 品析词语表达的效果

准确、简明是说明文语言的基本特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体现在文中的一些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等词上, 如文中常出现“大约”、“左右”、“上下”、“几乎”、“可能”等一些修饰词语。一般考题常常考查这些修饰语的作用。解答这类考题时, 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 分析这些修饰语的含义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重点突出说明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该类考题主要有两种题型:A.“××”词好在哪里?试分析其表达效果。这种题型的答题方式为:“××”词, 生动地 (准确地) 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 (符合实际情况, 具有科学性) 。B.“××”词能不能删除?为什么?其答题方式为: (1) 不能, 用了“××”词, 生动地说明了……, 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 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了。 (2) 不能, 删掉“××”词, 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 显得太绝对化;用了“××”词, 准确地说明了……, 符合实际情况, 留有余地, 具有科学性。如2011年山东临沂市中考卷的第18题:“第一段画线句中的‘大多数’‘目前’两个词语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这道题旨在考查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的体会, 只要能根据提示从说明语言角度进行分析阐释就行。答案示例:不可删去。“大多数”从范围上限制, 说明不是全部, “目前”从时间上限制, 说明只是现在的发现, 去掉这两个词, 说明就不够准确、严密了。

三、理清文章脉络, 补写语意连贯的词句

近年来, 在说明文的阅读考查中, 常出现根据文意“补写语句”这一考点。这个考点的常设题型主要有: (1) 补写恰当词语。 (2) 为选文拟写一个标题。 (3) 补写过渡语句。 (4) 补写总领句。 (5) 补写总结句等。无论何种角度的补写, 都要紧扣所说明的事物, 并且准确地理解事物的特征, 使所写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如2011年湖北宜昌市中考卷的第14题:“请在第 (6) 段的横线上补写一句恰当的话。”根据选文中的提示语“这两则故事说明”和其后的标点符号“:”可知这是一道补写总结句的试题, 要求学生补写上第 (6) 段中的两个故事所说明的现象或问题, 细读文段, 可知道使用麈尾的王衍和张讥都是当时社会上的名流人物, 于是我们可补填上“那时的麈尾是极其华贵的”或“华贵的麈尾是极受名流重视的”的答案 (意思相同即可) 。

四、结合说明内容, 展示个性拓展与延伸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题型探秘 篇11

关键词:高中英语; 阅读理解; 解题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9-053-001

阅读理解题考查的核心是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篇章结构和深层信息的处理能力。因而,考生应该在掌握大量词汇及语言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努力增强自己的语言应用能力。近几年的高考英语试卷保持了“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立足语篇”的基本命题思路。

一、阅读理解题型答案与干扰项关系的分析

1.答案项的设置方法

正确的选项往往是命题者把阅读材料的内容或信息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再现出来。一般而言,答案项的设置有以下几种方法:(1)选用原文中的句子;(2)使用原文词句的同义词或相似结构;(3)使用原文词句的反义词或相反结构;(4)答案项是对生词、长句或难句的解释;(5)答案项是对原文词句或段落的归纳、推理或演绎;(6)使用原文的上下义结构。

2.干扰项的设置方法

2.1以偏概全。考生在做猜测文章中心思想,给文章添加标题或判断推理时,往往会犯以偏概全的错误。产生这类错误的原因是考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或考虑不周,以局部来代替整体。其具体表现为合理关联与不合理关联,准确概括与不准确概括之间的错位。

不合理关联就是表层理解与深层理解相混淆。表层理解是对文章中客观事实的感知与记忆,往往是文章直接表述的结论;深层理解则是对文章中的客观事实进行逻辑推理,总结或概括后得出的结论。

2.2答非所问。命题者把文章作者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相混,题干问的是作者的观点,选项中出现的都是他人的观点;或者题干中问的是他人的观点,却把作者的观点放入选项中去。

例:以2009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一)第67题“We learn from the story that the beginning Andrew''s father__________.”为例,干扰项A项“holds the view that Andrew is hopeless” 与B项“has lost all his patience with Andrew”就是这种情况,而正确选项为D项“still hopes Andrew will improve.”

2.3偷换概念。干扰项用了与原文相似的结构和大部分相近的词汇,却在不易引人注意的地方换了几个词汇,造成句意的改变。

例:以2006年全国卷第57题“It can be inferred that greyhounds _________.”为例。此题乍看应选B项“like staying in bed all day.”因为原文中有这么一句“especially they would much rather be at home in bed than walking around outside”,殊不知选项中加了“all day”,使意思绝对化了。正确选项应为D项“need some exercise outdoors”考生若注意不到此细节的变化,势必造成失分。

2.4无中生有。干扰项往往是生活的基本常识和普遍接受的观点,但在原文中并无相关的信息和其特点,这种选项的设置往往与问题毫不相干。解答这类考题时,考生应注意问题中有无“In the author''s opinion”或“According to the passage”之类的限定语。

二、阅读理解题型的解题思路与技巧

解答阅读理解题的总体思路是:单句入手,语篇突破,着眼整体,归纳推断。常用的解题技巧有以下几种:

1.排除法

排除法是解答阅读理解题的常见方法,对于那些不合情理或荒谬的选项,与短文内容相反的选项,与短文内容不相关的选项,虽在短文中出现但答非所问的选项,以及不是问题的主要因素的选项等,都可以采用排除法。

考生可以遵循如下的方法排除干扰项:

(1)如果干扰项明显与文章不符,即为“误”,可以直接排除。

(2)如果干扰项与文章内容不矛盾,但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这是“虚”,也可以直接排除

(3)有些干扰项似乎很有道理,文中也能找到相关的依据,但它却不能完全满足题目的要求,未能以文章的主题、作者的思维模式为出发点,未能充分体现严谨性和最大的合理性,这种虽没错但不是最佳答案的“偏”选项也可以排除。只要考生以“是否矛盾”,“是否有依据”,“是否以偏概全”来思考、分析和甄别每一个选项,那么解题的正确率就会得以提高。

2.定位法

定位法即根据题干和选项所提供的信息直接从原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然后进行比较和分析(尤其要注意一些同义转换),从而找出正确答案。

3.概括法与推理法

概括法指根据所读材料概括文章的主题、要点、标题和中心思想等。而推理法则根据所读材料的字面意思,通过语篇的逻辑关系以及各个细节的信息与暗示,推敲作者的态度,理解文章的寓意,悟出作者的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考生在运用推理法时首先要吃透文章的字面意思,从字里行间捕捉有用的提示和线索;然后再对文字的表面信息进行挖掘与加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通过分析,综合和判断等思维活动对文章进行深层处理以及合乎逻辑的推理。

三、几点建议

阅读题型 篇12

一、大学英语四级阅读题型的变化

“四、六级考试自1987年以来, 形式虽有变化, 但本质上走的还是一条结构主义的老路子。从测试的理论基础来看, 它是基于第二代语言测试理论模式, 其特点是重视语言知识和语言形式, 忽视语言能力的实际运用, 不符合现代语言测试的发展方向。”[1]为了适应现代语言的发展, 更好地考察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 国家考试委员会在2006年对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形式做出改革。从新题型中我们可以看出取消了以往的词汇和语法题型, 大大增加了听力和阅读部分的比重, 而且题型更加多样化。在710分中听力和阅读的比重均为35%。阅读部分中把以往单一的测试阅读能力试题又划分为仔细阅读和快速阅读两大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在仔细阅读中除保留原有的篇章阅读理解外又增加了一个新题型——篇章词汇理解。它综合篇章阅读和完型填空于一体, 在给出的15个词中根据文章内容选择10个填入其中。这无疑增加了阅读的难度, 考察学生理解篇章的能力和对词汇掌握的程度。新增加的快速阅读部分是要求学生在15分钟内阅读完1 200字左右的文章, 并且做出7道是非判断题和3道句子填空题, 这部分对学生的快速阅读和理解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题型设置上可以看出, 新四级中的阅读考试更加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和技巧的考察。

从考试成绩反映出, 阅读理解仍是大多数学生的弱点, 得分普遍比较低。因此, 如何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教师当前任务之一。

二、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反思

(一) 阅读的目的

学习外语必须掌握一定的语言技能。在掌握语言技能的过程中, 阅读是一个能动地、积极地认识与思维的过程。阅读教学, 是为了着重培养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而进行的一系列语言训练。教师在教学中应明确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不能偏离这一中心。并且要学生明了阅读不是单纯地回答问题, 应付考试, 而是要通过阅读文章了解文化知识, 掌握语言并能运用语言。

(二) 教师的角色的转变

以往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 而且大部分教师仍然传承了初高中的英语教学模式:大多数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味地讲述单词和短语, 有的教师每碰到一个生疏的单词, 除了介绍词义及词性外, 还要引出一些没有学过的同义词, 介绍它的固定搭配、习惯用法, 甚至给出几个例句。以为这些就是学生所需要学的, 可以使他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了, 殊不知这种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很快就使学生失去了对阅读的兴趣, 即便是一篇学生再感兴趣的文章他们也都“食之无味”了。这些都是重教师的主导而轻学生的主体, 重知识点的分析而轻语篇的整体理解, 重阅读的结果而轻过程的指导, 重文本信息的捕捉而轻文化背景的渗透的表现。这些弊端导致了学生普遍存在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的现象, 因而消损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 而且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动力, 不能运用英语知识进行有效交际, 也更使我们的英语课堂失去了许多的激情和精彩。

语言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真正的学习者是学生, 即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起指导作用, 即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各教学环节都应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正如Johnson 和Morrow所认为的, 教师只能起帮助、建议和引导的作用, 学习的任务只能靠学习者自身去完成。也就是说, 学习者必须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具有真实目的的语言实践活动才能真正地感知语言使用的某些规则”。[2]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教学活动, 指导学生自学, 掌握自学方法, 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由“教师教什么”转换成“学生学什么”, 改善传统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词汇教学模式, 及时给学生指出阅读方向, 提示阅读方法。真正地把培养阅读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

(三) 阅读技能的培养

1. 阅读并不是一种消极技能

阅读是一个能动地、积极地认识与思维的过程。每当我们阅读文章的时候, 对于每一个单词的意思要有所了解, 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读懂作者写作的目的。一个完整的阅读过程大致分为“感知、理解、评价、创造”四个阶段, 这其中, 阅读主体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部分学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心不在焉, 多年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们认为只要把题作对就完成任务而忽略了阅读的真正目的。阅读已经成为大部分学生“头痛”的问题, 学生对阅读的认识影响了阅读的效果。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 它包括:思维活动、情感活动和语言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 准确捕捉学生的阅读情感活动并予以适时引导。

2.应选取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材料

兴趣是人们爱好某种活动或力求认识某种事物, 探索某种事理的倾向。学习兴趣则是学生对于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趋近或认识的倾向。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 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 兴趣及其他非智力因素始终发挥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强化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作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这些作用, 对于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 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从选择一些令学生感兴趣的文章入手, 让学生逐渐树立对英语学习的信心。教师必须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科学地引导学生, 让他们变被动为主动, 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体积极性与创造性, 自觉地获取知识。好的教学设计是可以指导学生阅读、获取知识、训练能力的显性活动过程, 同学生情感发展的隐性活动过程有机结合, 不断地将求知的渴望和信心注入学生心灵。

3.应鼓励学生注意阅读的内容, 而不仅是语言形式

语篇教学是阅读教学的关键和目标, 词汇教学要服从和服务于语篇教学。英语基础课历来有传授语言知识和培养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言语交际能力两大任务。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前者只是手段, 后者才是目的, 前者是为后者服务的, 如果仅仅传授了语言知识就认为已经完成了教学任务或者将其作为英语教学的唯一内容, 会严重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因为语言知识只解决了语言形式, 只能让学生学会听说读写正确的句子, 却不能保证学生获得言语交际能力。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不应把教学的重心放在词汇和句型分析上, 这只会增加学生的厌烦心理。毕竟我们读的是文章, 要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和思路而不是词和词组。词汇教学应当花费少量时间, 选择最佳方法达到较好效果, 过多的词汇和句型的教学会使得阅读的思路支离破碎, 不利于对全文内容的理解。

4.预测是阅读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 预测对学生的阅读效率有很大的影响,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进行有效阅读, 并进行思维训练。预测之所以能提高阅读效率是因为预测能使读者产生对文章内容的“期待”。带着这种“期待”读文章会使读者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在文中的重要内容上。而且如果学生学会识别信息提供的一切线索, 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头脑中原有的知识网络构建文章的语义图像, 预测全文或下文的内容, 工作记忆加工信息要做的选择就会被减少, 阅读速度就会变快, 因为他们往往只需验证和调整阅读前和阅读过程中形成的预测和假设。阅读也是一个心理语言猜测活动。一个好的读者总是不断猜测下文是什么, 然后用作者所给的信息检验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如果预测正确就开始下一个预测;如果错误, 就必须修正原来的假想。

大学英语四级新题型中的快速阅读部分就要求学生有对文章内容的预测能力。考试的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阅读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向学生教授阅读的技巧, 培养他们对文章的预测能力。

5.教师应深入挖掘阅读教材

(1) 文化背景知识的融入。

背景知识是英语文化的部分, 挖掘英语文化, 并将这种文化融入到外语教学中, 是将英语作为一门活脱脱的语言进行教学的体现。阅读是个认知过程, 阅读的内容, 语篇的意义不仅需要从句子中发现, 还需要从读者存储的背景知识中导出。阅读第二语言写成的语篇时, 如果读者头脑里的情景框与语篇中的情景框不一致, 即使他的语言知识没有问题, 阅读理解也会遇到困难。阅读理解不仅是语言问题, 教学生阅读的时候, 不能只教语言, 还要教学生背景知识和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3]目前, 大部分院校在英语教学中使用的是《新视野大学英语》系列教材。这套书中每一单元的三篇文章都与一个主题有关。因此, 在讲解课文时有必要把相关的知识和文化社会背景做以介绍。例如:在《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中, Unit 1 Section A Time-Conscious Americans 如果对于美国人的文化和社会状况给予介绍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Unit 10 Section A Reports on Britain Under the Bombs 是关于二战中纳粹德国轰炸伦敦的事件, 在教学中应涉及一些二战的历史, 这样不仅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而且也进行了历史知识的教育。通过背景知识的介绍, 学生会更加明确中英两种语言的差异, 真正让学生逐渐摆脱汉语思维的习惯, 达到基本上能自由灵活地阅读和使用英语。

(2) 文章题材与教学形式。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是表情达意的载体, 作者借助语言是为了描述事物, 说明事理, 表达情感。因此, 在读出语言形象的基础上, 让学生进人情境, 充当角色, 以深切体味蕴含于语言文字中的情感, 这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 对于不同题材的文章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上课形式多样化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保持他们持久的学习热情。英语教育专家Harmer指出:只有通过给学生提供不同形式的课堂活动才能确保他们持久的学习兴趣。单一的教学方式只会令教学枯燥无味, 学生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中, Unit 7 Section A Face to Face with Guns 是一篇记叙文, 在文中描写了作者与匪徒相遇的场景, 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并参与到教学情景中, 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让学生设想自己遇到这样的状况会怎样做, 然后与作者的经历进行对比。第三册 Unit 5 Section A Graceful Hands 是一篇精彩的记叙文章, 通过环境和病人的动作, 语言生动地描写了老妇人临终的情景。教师在指导学生分析文章时要体会其中的用词和写作手法, 有助于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第二册Section A Marriage Across the Nations 可以组织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辩论, 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内容有深刻的理解, 而且对于这个现今比较敏感的社会问题有了认识。这些灵活多样的阅读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文章的内容、篇章的布局、作者的思路。

摘要:英语四级新题型考试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已经一年, 新题型中对阅读进行大范围的改革, 从中可以看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明确阅读目的, 转变角色, 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 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并使他们从学习中得到乐趣。

关键词:阅读,大学英语四级,教学反思

参考文献

[1]韩宝成.高校学生英语能力测试改革势在必行[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 (1) .

[2]徐锦芬.精读教学中的综合技能集成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 (6) .

[3]VIVIAN COOK.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Press, 2000.

上一篇:生活化学习空间论文下一篇:成长意识